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

时间:2023-09-22 09:48:22

导语:在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

第1篇

论文关键词:中考,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清楚凸透镜的光学作用(对任何光线均具有会聚作用),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及其应用;而且要求学生同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知识整合能力。之因此决定了本实验既是初中光学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光学教学的难点。这也是中考试题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最为命题载体的重要原因。为了扩大凸透镜成像知识面,有利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关知识的整合。本文仅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对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出现的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延伸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类分析。

一、教材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内容

1、探究当物距( U)大于凸透镜二倍焦距(2f)时,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及成像的区间。

2、探究当物距( U)等于凸透镜二倍焦距(2f)时,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及成像的区间。

3、探究当物距( U)大于凸透镜一倍焦距(f)小于凸透镜二倍焦距(2f)时,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及成像的区间。

4、探究当物距( U)等于凸透镜一倍焦距(f)时,凸透镜能否成像。

5、探究当物距( U)小于凸透镜一倍焦距(f)时,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及成像的区间。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和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笔者将上述实验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等内容用表格呈现如下: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 U)

像的性质

成像的位置(区间)

应 用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

虚像

像与物在透镜

像距( v)

无穷远

倒立

变成一点

实像

两侧

v =f会聚在焦点

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

U>2 f

倒立

缩小

实像

两侧

f<v<2 f

照相机

U=2 f

倒立

等大

实像

两侧

V=2 f

成实像大小的分界点

f <U<2 f

倒立

放大

实像

两侧

v>2 f

投影仪原理

U=f

不成像

 

 

无穷远

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U< 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U>v

放大镜

当物距U大于凸透镜一倍焦距f时,可成实像。当物距U逐渐增大时(物体远离凸透镜的焦点)初中物理论文初中物理论文,像距v随着减小、像的大小也同步减小;当物距U逐渐减小时(物体逐渐靠近凸透镜的焦点),像距v随着增大、像的大小也同步变大。由此可见;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距与像距及像的大小是反向变化的。

第2篇

关键词:数轴模型;凸透镜成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规律;涵义

光学知识的应用,历年来,无论在毕业考试还是中考都是必考内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是光学中的重中之重,一直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人利用数学中的“数轴模型”,把抽象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直观地反映在数轴图像的不同区域,加深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深刻理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得分率,较为轻松地解决了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介绍如下:

一、数轴图像的建立

沿水平方向画一条数轴,数轴的原点设在凸透镜的中心,用“O”表示,并代表凸透镜的光心。在光心位置竖直放置一个凸透镜,在数轴上标出间距等于一倍焦距的特殊点F、2F(如下图所示)。

二、由数轴图像得规律(数轴图像以下简称“图像”)

1.照相机原理:物体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观察图像理解其原理的涵义有四点:

(1)照相机的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像一定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

(2)照相机的物距大于像距(u

(3)照相机的像是呈在光屏(胶片)上,所以是实像且是倒立的。

(4)照相机的物距增大时,像距一定减小,物距减小时像距一定会增大(简记:u与v变化相反)。

2.投影仪原理: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得到放大的倒立的实像。观察图像理解其原理的涵义有四点:

(1)投影仪的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

(2)投影仪的物距小于像距(u

(3)投影仪的像是呈在光屏上的,所以是实像且是倒立的。

(4)投影仪的物距增大时,像距一定减小,物距减小时像距一定增大(简称:u与v变化相反)。

3.放大镜原理: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得到放大正立的虚像。观察图像理解其原理的涵义有四点:

(1)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以内(uu的范围内。

(2)放大镜的像距大于物距(v>u),所以像一定是放大的。

(3)放大镜的像不能呈在光屏上,所以是虚像且是正立的。

(4)放大镜的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大,物距减小时像距一定变小(简记:u与v的变化相同)。

4.比较原理,观察图像,得出推论:

(1)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一定是倒立的,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异侧;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一定是正立的,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

(2)凸透镜成实像时,有放大、等大和缩小的像,但成虚像时只有放大的像。

(3)一倍焦距处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处,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因此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变化相反;成虚像时,物距与像距变化相同。

(5)凸透镜成实像时,总有|u+v|≥4f,因此,当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只移动凸透镜要得到两次实像的条件是|u+v|>4f。

(6)照相机的物体和所成的像与投影仪的物体和所成的像,刚好交换位置。因此,知道照相机的原理就能推出投影仪的原理。

三、利用图像规律解决中考问题

例1 (2014黄冈中考)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投影仪和放大镜原理。由甲图知,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一定是放大镜,且是虚像。乙图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一定是投影仪原理,所以A、B、D都是错误的。因为甲图是虚像,物距和像距变化相同,乙图是实像,物距和像距变化相反,所以C正确。

例2 (2014泰安中考)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照相机原理。此题应该让学生明白摄像机实质是可以连续拍照的照相机,所以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u>2f即0.5m>2f,所以f

例3 (2013常州中考)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6cm B.10cm C.16cm D.20cm

解析:选B。因为在光屏上总是得到放大的实像,所以是投影仪原理。由f

第3篇

1. 主要概念和公式

(1) 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 近视眼与远视眼

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

① 近视眼是指远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可以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起到矫正视力看清远处物体的作用.

② 远视眼是指近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休. 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配戴凸透镜可以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

(3)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① 焦点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处不成像.

② 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2f处,物体成等大的像.

③ 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④ 实像与物分居在镜的两侧,虚像与物在同侧.

⑤ 物距大于像距时,物大于像(即成缩小的像) ;物距小于像距时,物就小于像(即成放大的像) .

⑥ 物体向右移,像也向右移;物体向左移,像也向左移.

⑦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距)近、像(距) 远、像变大;物(距) 远、像(距)近、像变小”

⑧ 成实像时,物像“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2. 基本物理方法

(1) 建模法: 通过建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等物理模型表述相关规律.

(2) 对比法: 通过对比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凹透镜发散作用的区别.

(3) 归纳法: 通过归纳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特点.

3. 易错易混的问题

(1)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在像的所在位置,有实际光线到达,是能用光屏接收得到的;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反射延长线并不是实际光线,因而在虚像所在的位置,并没有实际光线到达,用光屏是接收不到的. 实像和虚像的成因不同. 如: 小孔成实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能成实像(u>f) 是由于光的折射,平面镜成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

(2) 凸透镜成像规律中u>2f和f

(3)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与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两种情况的区别.

(4) 放大与变大、缩小与变小 放大或缩小是像与物相比较而言;变大或变小则是指像的变化情况或变化过程.

(5) 会聚与相交 会聚是指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拢主光轴,不一定相交.

二 考点聚焦

1. 命题趋势

这部分内容在各地中考题中均有出现,是光学部分知识考查的重点内容,多以填空、选择、作图为主,试题主要以“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现代科技发展”和“自然现象”等同学们熟悉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现象和天文奇观(如“日出”) 为命题背景,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情况,使同学们感受并领悟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同时,也重视开放性试题的设计,突出了科学研究方法、猜想与假设、数据分析以及得出结论等环节的考查. 较好地考查了同学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典题解析

题 1 在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等. 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现象;“疑水浅”是光的现象.

解析 “水中月”,“镜中花”和各自的实物的大小相同,它们是由于光在水面和镜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使潭底在水中形成一个虚像,像的位置比潭底高,所以潭看起来要浅.

点评 我国古代很多文学词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这要求我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用心去挖掘蕴藏在这些词语内部的物理知识,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和物理学的美,激发我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题 2 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中,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反射出来,最后光线回到空气中. 当光线由水中回到空气中时折射角为多大?

解析 光线由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一次折射,然后由水中的平面镜发生反射,最后由水到空气再次发生折射. 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按题意要求画出光路图. 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斜射到水面,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光线在水中按直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则此时的入射角大小也为β,则反射角大小也等于β.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由于入射角为β,则空气中的折射角也为α,因此,光线由水中回到空气中时折射角为α.

点评 借助于图像建立物理模型是光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解决光学问题的重要途径.解决此类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画出满足题意的示意图,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特性以及光路的可逆性来加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题 3 在图2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

解析 A、B、C三图中的入射光相同,均为平行光. 图A、B的出射光为发散光,图C中的出射光仍为平行光,由此可判定图A、B的框内装有透镜,图C的框内装有平面镜. 延长各光线,它们的交点为入射点,也为出射点,即面镜或透镜所在的位置. 由此可定出图C中的平面镜是斜放的,图A、B中的透镜是直立的. 通过画图还可知,图A中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发散,框内装的是凹透镜;图B中的光线先会聚再发散,框内装的是凸透镜, 结果如图3所示.

点评 “黑盒子”问题是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填图题. 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明确以下三点: (1) 根据光线在盒中是反射还是折射,判断其中的光学元件是面镜还是透镜;(2)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交点,就是面镜或透镜所在的位置;(3) 根据面镜或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判断面镜或透镜的种类. 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三种. 平面镜只改变光路,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总之,光学复习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总结规律,运用作图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题 4 如图4(a)所示,一条光线对着凸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射去,试确定它经过凸透镜偏折后的传播的方向.

解析 此题如果直接作图比较困难,不妨转换一下思路,便可方便解题,如图(b) 在入射光线上任找一点S,假设它是发光点,现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中任两条作出S的像S′,因为折射光线一定要通过像点,所以以连接PS′点即为所求的折射光线.

点评 光路作图是光学考查的基本内容,应熟练掌握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应把握像是折射光线相交而成的,物体发出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其所有的折射光线必经过像点. 利用特殊光线作出像点,再利用以上规律作出任意光线的折射光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方法.

题 5 小宇做完凸透镜成像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到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 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5(甲)所示. 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5(乙)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 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5(丙)中的哪一个?() .

解析 像对于原来的物体而言: 左右颠倒、上下颠倒. 将手表左右颠倒如图B,再上下颠倒如图D所示,故选D.

点评 特别强调的是重视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亲历实验探究过程,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和结论,列表对比相近或相类似的现象及规律,灵活运用,加深理解光学规律,升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题 6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该透镜可作为放大镜

C. 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40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D. 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解析 本题是考查灵活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要分析物体经过透镜后的成像性质,必须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和物距,按凸透镜成像规律“抓两点,观两变”. 本题的关键是算出焦距f的大小及物体在镜前不同位置与焦点的相对位置,再判断像的性质,根据题意,当u=20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可以知道此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则f

点评 凸透镜成像的题目是初中光学中数量最多、难度最大的一类题目,在初中光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类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条件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前提,而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变化取决于物距与焦距关系的变化. 因此,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去弄清凸透镜的焦距或焦距大小的范围,比较物距与焦距的大小,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的大小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运用数学知识正确解答.

题 7 将物体从物距为1.5f处移向3f处,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像() . (两解)

A. 先是放大像后是缩小像

B. 先是缩小像后是放大像

C. 逐渐变大

D. 逐渐缩小

解析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在2f处所成的像是等大倒立实像,在物距大于f时所成的像均为倒立实像. 在物体由1.5f移至3f的过程中,物体所成的像均为倒立的实像. 在1.5f至2f区域,像是放大的(即像比物大) ;在2f至3f区域,像是缩小的. 选项A正确,B错误. 在移动过程中,像的大小在变化. 比较像的变化情况可知,随着物体向3f处移动,像越来越小. 具体地说,在1.5f时像最大,此时像比物大,由1.5f移至2f的过程,像始终比物大,但相差越来越小;在2f处时像与物一样大;由2f移至3f的过程,像都比物小,而且差别越来越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应选A、D.

点评 “放大”、“缩小”指像与物相比较的结果. 像比物大称为放大的像,像比物小则为缩小的像. “变大”、“变小”则指像本身的变化情况,如果后一次的像比前一次的像大,称为变大,后一次像比前一次像小则称为变小.

题 8 小华去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看见一个女导游正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及. 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

解析 从图中不难发现,屏风前的“女导游”相对屏风后电视机里的女导游是倒立的,且两者在屏风的两侧,故屏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个“女导游”是电视机里的女导游经屏风成的实像. 再比较发现,看到的“女导游”比电视机里的女导游要大,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即物距u) 应满足: f

点评 实像由实际光线的交点组成,能够用屏幕显示. 虚像处没有实际光线通过,它由出射光线的反方向延长线交点组成,无法在屏幕上显示,只能用眼睛或仪器观察. 平面镜、凹透镜所成物体的像是虚像,在凸透镜焦距以内的物体也成虚像. 位于凸透镜焦距以外的物体则成实像.

题 9 初三年级同学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

A. 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

B. 不会出现苍蝇,但有一个大黑点

C. 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

D. 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

解析 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像的过程是: 物体上一点反射后到达凸透镜各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交于一点,一只苍蝇停在凸透镜上时遮住这一点折射后成像的光线,但其余各点的光线仍交于一点. 从能量的角度看,只是到达光屏上的能量减少了一点. 苍蝇自身在一倍焦距内,不会在胶片上成像,所以应选C.

点评 即使凸透镜碎成两半,用其中的一半仍能成完整的像. 像是有多条光线会聚而成的,而不是只有三条特殊光线会聚而成的.

题 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第一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

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

解析 本题是一道发散性的实验现象分析题. (1) 在光屏上找不到清晰的像可能是成虚像不能出现在屏上,或成实像但不在光屏上. 在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不会成实像;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在1倍焦距处时,成像在无穷远处;当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在1倍焦距外,但接近1倍焦距时,虽然成像,但像的位置离凸透镜很远,光具座的长度可能达不到,另外,因为光具座为一直线状,且光屏不可能太大,所以若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将会或上或下离开光屏的位置,综上所述,主要原因有三个: ① 由于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凸透镜不能成实像; ② 凸透镜成实像,但由于物距太小,光屏调不到烛焰的像所在的位置; ③ 凸透镜成实像,但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对比实验记录数据从以下方面入手,即: 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成像情况. 焦距不同、物距相同,成像情况. (2) ① 在凸透镜焦距一定,且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越远(近) ,像离凸透镜越近(远) ;② 在成实像情况下,物距相同时,透镜焦距越大,像离透镜越远;③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1倍焦距,成倒立的像.

点评 本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善于观察并从中发现问题,认真思考,不放过实验中遇到的任何问题,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归纳出实验结论也是科学探究中的一种能力,要特别注意挖掘题目中的内涵,找出规律.

题 11 如图7(a)所示,直线AB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然后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 沿着与直线AB成一角度的方向PO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如图7(b)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解析 本题中线轴的甲轮从光滑木板运动到与棉布接触时,由于受到了棉线上阻力的作用,使甲轮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甲轮速度将变小;而甲轮与棉布接触时,乙轮仍在光滑木块上运动,不受阻力作用,故乙轮速度大小不变;通过(1) 、(2) 两图的类比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原因可能是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初中物理中关于运用类比法的例子是比较多的, 如水流类比电流等.

点评 本题是集物理知识与物理方法为一体的新题型,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同时还要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三 创新试题

3. 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小明想: 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 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9所示. 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 试回答:

(1) 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根据你得出的结论,请在图10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4. 如图11所示,华南中学初三(2)班STS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时,将一束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现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却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α时,折射角达到90°,折射光线就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回玻璃中的光线;再减少入射角,当入射角小于α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又同时存在;而让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无论怎样改变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同时存在. 他们感到非常惊奇,大家又做了一遍,发现还是如此,这究竟是什么现象呢?

查阅资料得知,这种折射光线完全消失的现象叫全反射现象,折射角变成90°时的角度叫做临界角,而且此现象在医学和通信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阅读上面内容,请回答下面问题:

(1) 用符号γ将图中折射角标出;

(2) 如果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 (填“ 能”、“不能”或“可能”) 发生全反射现象;

(3) 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

5. 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 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f1的凸透镜,按表1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1中. 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2中. 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1和表2的后四列中. (已知f1

【参考答案】

1. 减小 增大

2. B

3. (1) 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 如图

4. (1)

(2) 不能

(3) ① 从玻璃或水射入空气;② 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5. (1) 同一凸透镜,当它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2) 1与4(或2与5,或3与6)

(3) (a) 表1或表2中后两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同一凸透镜,当它成实像时,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是一个定值

第4篇

关键词:凸透镜 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60-01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探究的过程,重点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因此,本节课也作为初中物理教学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的典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基本的定义:物距与像距,实像与虚像。

(2)能够理解和描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任务驱动法,指导探究法,分组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领略凸透镜成像现象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难点: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条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近视镜、老花镜、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引入

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当中凸透镜的一些应用,比如: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等,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联想起自己戴眼镜和利用相机照相的情景,老师顺势提问:大家知道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呢?通过视频的导入,给学生设置了想象空间;紧密联系学生自身,又让他们产生了强烈学习动机。

(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教师提问:你认为凸透镜成像的不同和什么有关呢?根据你所知道的常识大家猜一猜。学生展开讨论并说出和物距、焦距还可能是凸透镜大小、凹凸程度有关。教师将学生的猜想写到黑板上。

(三)制订计划,实验探究

我们都需要哪些器材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呢?

教师首先介绍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实验器材和各个实验器材的作用。教师提示注意:调整蜡烛火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接着教师通过实验模拟演示凸透镜成像,能够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得以下知识:(1)凸透镜、蜡烛、光屏在光具座上的具置?(2)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和什么是焦距?(3)如何操作使烛焰的清晰明亮像呈现于光屏上?那么怎样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通过以下五个实验,由学生结合成小组自主探究学结,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一:探究倒立、缩小的实像规律

实验二: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

实验三:探究倒立、等大的实像的规律

实验四:探究正立、放大的虚像的规律

实验五:当u=f时,凸透镜的成像情r

(四)实验思考,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将凸透镜成像规律做成图表形式,具体如下:

(1)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二倍焦距处(即2f点)。

(2)放大像和缩小像、正立像和倒立像的分界点是一倍焦距处(即焦点)。

(3)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变小时,则像到透镜的距离变大,像也变在。即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五、奖品激励,畅谈感受

对于自主完成任务并总结出规律的小组每一名学生都奖励一张表扬卡,最后教师再让学生畅谈以下本节课的各种收获和感受,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课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使教学课堂变得轻松愉快,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身到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教师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六、作业布置

第5篇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

(幻灯)

你看到什么:

①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

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用凸透镜近距离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①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②为什么会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

当然,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其它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幻灯)课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提出猜想

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必须干什么?(做实验)

制定实验计划

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照相机的使用。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配合一下老师。

现在老师想用这架照相机拍下他的相貌,大家看看老师这样做行不行。

①(把镜头对着大家)我这样拍,能拍到他的脸吗?怎么办?

②(把镜头倒过来,对准自己)能拍到像吗?景物、镜头和胶片必须谁在中间?

③(把相机高高举过头顶)能不能拍到他的脸?应该怎么办?

④(把镜头非常的靠近该同学的脸部)能拍到像吗?

好,现在老师学会拍照了。(拍下一张照片)同时,老师也相信大家一定能设计好本次的探究活动。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2f>u>f处,最后放在u<f处。这样,由远到近,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光具座)

介绍:大部分同学也许不了解光具座,它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另外,本次实验我为大家准备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的。

③实验具体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30cm、15cm和5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

插入:在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当物距为5cm时,会不会像我们刚才使用照相机一样,在光屏上看不见像?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c、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及时记录数据……)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

(学生开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好!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把蜡烛熄灭。我们请一个小组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f

5

(介绍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与他们的是否相似?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从这张数据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思考: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小结:大家实验做得很好,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当然,相信同学们还有其他许多的问题,同学们课后可以相互讨论,也欢迎同学们与老师来共同探讨。

附件:学案

一、引入新课:你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后,有哪些疑问?请把它们写下来:

1.

2.

……

二、猜想:凸透镜成像情况不同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三、制定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③实验具体步骤: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四、进行实验。

五、探究实验记录表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f

5

可不填

六、结论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或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或倒立的像?

第6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照相机的原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

3.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用作图法解决凸透镜的成像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原理的分析逐步培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观察与实验,就像和影、实像与虚像的成因,初步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分析,就是对各种相关现象分别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最主要、最本质、带决定性的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把通过对各种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相关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较为完整的认识.例如对实像、虚像的认识是在分析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三种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是由光形成,有光进入眼睛引起人们的视觉,因而与影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虚像是由反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因而决定了它们的显像方法也不相同.这就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在物理学习中,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离不开分析与综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将有助于今后的学习.

德育目标

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照相机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使学生会用照相机去拍自然风景名

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既是上节内容《光的折射》基础上的应用讲述,又是第四节课《幻灯机放大镜》的对比课.重点是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教材首先安排学生做实验,观察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情况和条件.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并说明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成的,是实像.然后在此基础上讲照相机的原理.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胶卷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最后简单介绍了调焦、选择光圈等知识和照相机上的这些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学生的实际知识.

教法建议

本节是学生通过探索性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而理解它的应用,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建议为实验法、讨论法、探索法.

教学设计示例

一、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说明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从这一物理现象变化全过程的高度来分析这一物理现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认识.

2.由于本实验要求学生同时观察和考虑的内容比较多,如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焦点的位置、2倍焦距的位置、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同时还要观察像的性质.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来讲容易在观察某一内容时忽略观察其他内容,或者虽然观察了但是头脑中没有反映出其他的内容,这样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物理变化过程,为此在本节实验设计中采取两个办法.

(1)每进行完一个内容的实验(如物于2倍焦距以外),要求同学画图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逐步形成物体在这个范围内成像的物理模型、然后由教师利用复合投影的灯片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实验现象与物理模型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一物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2)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移到2倍焦距的过程.直接观看凸透镜成像的整个动态变化,从而对凸透镜成像形成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也可通过投影或画图进行).

3.为便于操作,也为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探索规律打下基础,实验前应要求学生在光具座透镜两侧的标尺上明显的标出与焦距和2倍焦距等长的位置以便在实验中能迅速准确的找到应找的位置,并对物、像所处位置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说明

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它.掌握它的途径有三个

1.认真完成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通过实验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

2.采用作图法,作出凸透镜在具体情况下的成像光路图,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凸透镜成像的物理模型,并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3.将实验现象、物理模型与平时应用照相机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复习上节课讲的内容.

(二)完成“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分组实验.

1.完成分组实验

2.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作图法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实验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后,讨论、研究在实践中哪些光学仪器是运用这一原理制作(工作)的.

(三)分析、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过程及变化规律.

(四)师生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照相机.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课题

方案: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各种精美的照片和各种型号的照相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继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学生实验:向学生指明这节课要研究物于2倍焦距以外(画出板图)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包括像的位置,像的性质(指像与物比是放大还是缩小、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虚像还是实像)).用u来表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像到透镜的距离、f表示焦距.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板书)

教师介绍仪器、演示一下使用方法,并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告诉学生凸透镜的焦距

(2)把透镜放在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3)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在某一位置的成像情况.略调整一个物距和光屏位置,看像发生什么变化

(4)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两条就可以),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在同一位置的成像情况.

教师讲完后,问同学们有无问题,然后宣布开始第一个实验,将物体(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并进行指导.学生实验结束,教师组织提问、进行总结.

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一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在屏幕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由于像可以用屏接收,所以是实像.

如果略改变一下物距,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像变大.

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光路图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将下图用投影仪打在幕布上,教师边指示图形边讲解.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轴射出,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相交于一点,AB发出的无数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组成了AB的像,由于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所以是实像.

教师简单介绍照相机工作原理,用投影打出相应的光路图,分析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1倍焦距移近的过程中,凸透镜成像的变化情况(有条件可用计算机模拟).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胶卷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最后简单介绍调焦、选择光圈等知识和照相机上的这些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学生的实际知识.

3.总结

分析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研究凸透镜成像问题.

探究活动

【课题】关于胶卷的感光度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市场上常见的胶卷的规格,在某种照度的条件下,它们使用上有何差别.

【备注】

第7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有趣味性的人和事,本课中通过“萌娃照镜子”视频,引入新课,符合初中生孩子的心态,学生在开心的同时观察平面镜成像。寓教于乐,学生在放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课堂参与度。再向学生介绍梳妆镜、水中倒影、平滑金属面、平板玻璃都可以看成平面镜,介绍平面镜可以成像,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方向去思考,做到有的放矢。

2.重难点引导突破

通过小孔成像与平面镜成像对比。让大家试试,蜡烛在镜中的像,能不能也用光屏接收到呢?老师演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前后移动光屏,学生观察并初步判断平面镜成的像能被眼睛看到,但不能呈现在屏上,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实像与虚像的差异。这里与书本的探究顺序有些差别,是让学生一开始认识到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有助于学生攻克本节课的难点。用三个问题导向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问题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问题3:如何比较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学生思考,用桌上器材做一做,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琢磨这些问题。突破问题1:师:若将其中一只LED蜡烛作为物体A,你们如何比较A的像与A的大小关系?A的像是虚像,虚的物体和实际物体怎么比大小呢?生:用一个相同的蜡烛B来替代A的像。师:为什么会想用蜡烛B来替代A的像呢?生:A在镜中的像是虚像,虚的物体和实的物体没有办法比较,只有两个实际存在的物体才可比大小,所以想到用一个相同的实实在在的蜡烛B来替代A的虚像。师:很好,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用蜡烛B来等效替代A的虚像。师:可是我们通过平面镜观察只能看到蜡烛A的像,但是看不到蜡烛B呀?看不到,无法将B放在像的准确位置上。突破问题2:生:不用镜子,用玻璃板。师:为什么舍弃成像清晰的镜子,选用玻璃板呢?生: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师:蜡烛B放在哪里?生:移动蜡烛B直至与A的像重合,蜡烛B的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师:很好,用玻璃板轻松确定像的位置。突破问题3:师:如何比较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生:刻度尺测量。师:为了准确测量,可以记录下物、像、玻璃板位置,再测量距离,所以我们还需要什么?生:白纸。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突破了这三个问题。教学过程中,避免了教师满堂教,对学生的评价也会更关注物理方法,学生间合作,语言表达力,自我表现力。

3.重实践自主探究

若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究,难度大;若照本宣科,学生只会变成一个执行者,不知设计意图,不知器材选择,难以锻炼思维,所以采用半开放式,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攻克难点,从而有效的开展探究活动。有些地方没有硬性的限制,使学生思路更开阔,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自主思考,教师也会欣喜的发现学生的能力是可以胜任探究任务的,而且不给他们条条框框时学生的思维也会发散开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单一,从注重评价学生获得物理知识本身转移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隐含在其中的思维方法和获取知识的体验。

4.重分析总结规律

通过分析数据,让学生纠正错误的前概念,让学生认识到靠近或是远离平面镜,镜中像大小始终不变。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点,通过实验验证,更容易让学生信服,造成思想上的冲击,认识到人的感觉有时是不可靠的,随后学生自己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重应用回归生活

第8篇

关键词:凸透镜成像;实验问题;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学生必做的光学实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是光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以往班里大部分学生都反映听不懂,有些学生说老师上课讲的时候似乎懂了,但一到具体的练习应用时,又困惑了。经过几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对于如何上好凸透镜成像实验这一课,我进行了不断的反思和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以前的教学过程大概是:在做实验前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几分钟看课本,自学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然后老师进一步强调应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并给学生做演示,做完演示,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带着实验册去实验室做实验。由于学生课前只学习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学生并不知道成像规律,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很多学生都是云里雾里,不知要干什么,甚至个别学生根本没按实验要求做,只顾着好玩。

一、课前预习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做了以下改进:让学生先预习,并写好实验报告单。由于初一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实验报告单,因此有必要对他们加以引导,事先给他们一个模板。

二、课后作业

三、教学反思

1.优点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总结出“透镜成像规律”,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为后面的光学学习打下了扎实基础。由学生亲自动手做物理实验,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不足

课后,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单和实验任务单时,发现以下问题:当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时,有部分学生的物距不等于像距;有部分学生的物距、像距并不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对虚像描述并不准确,出现把虚像说成倒立,把实像说成正立,找到了虚像的像距等现象;甚至有个别学生交上来的是空白的报告单和任务单。思考学生出现各式结论的原因,我觉得可能有我教学方法问题,有实验设备问题,也有学生态度问题等原因。

(1)教学方面的不足

实验目的不够明确。有些学生实验做完了,却不知道自己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有必要事先让学生明确整个实验的目的(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让他们有目的地去进行实验。

教学上过度的开放。通过实验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但在上实验课的态度方面有待加强,要让学生养成一进入实验室就安静的习惯。没考虑到学生的基础问题,对实验中一些专业术语没有做必要的指导,整个实验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自己去摸索,而且实验前没有进行特定的分组,事先也没有进行演示教学,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有点不适应。

(2)实验设备问题

①光源的不足:使用蜡烛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学生能轻易观察到是上下相反倒立的,却不能发现所成的实像也是左右相反的特点;由于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不断变短,因此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而在光屏上找不到像时就必须重新调整三者的高度,这样就会干扰学生的思维。②光屏的不足:以往光屏上成像的大小是用目测,如果成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就可以辨别出来。但当物于两倍焦距上成等大的实像时,学生往往认为是缩小的,因为像比物要暗,从而造成变小的错觉。这种情况下用目测的方法将得不出正确结论。当学生在光屏上找到一个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时,实际上物距不等于像距,导致实验现象与书本理论知识脱节。一堂实验课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实验设备等外部因素,更离不开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

反思自己的课,我有以下想法:

实验课上要收放有度,很多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上好实验课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物理现象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加深对现象的理解,进一步得出实验结论和规律。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观察—分析—总结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①学生的观察;②师生的分析;③师生的总结。在分析数据环节时,应该在学生活动方面深入挖掘,通过一些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抛出问题比让学生自发地问问题更有效。

该如何上好一堂实验课?我概括为四点:①做好准备工作;②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③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④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2]梁树森.物理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第9篇

1.创设适合探究式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物理课堂也是非常需要创设教学情境的,学生可以在教学情境中提升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并且加深学生认识物理知识的应用型。教师可以在教学情境中设置适合学生回答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找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符合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以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为主,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也需要在教学情境中,自主地解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且运用身边的资料进行问题的探究,有益于将自身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更为深入地了解。例如,在教授杠杆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杠杆的作用原理演示,并且让学生亲自动手操纵杠杆,感受杠杆所带来的省力。这种学生进行亲身的体验,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认同感,并且知道了物理知识是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的。教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取得高效的课堂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物理知识。

2.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物理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学好物理,可以让学生获得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物理的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为学生拓展思维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不再受到任何约束。开放式教学是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让学生在物理的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创造力,并且发展创造力。例如,在教学《光的描述》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光束与光波,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生活中的光波。然后就可以进行实验:让一个手电筒的光束通过一个带有小孔的纸板演示光波的传输过程。学生可以根据光波出现的现象进行提问,教师最后总结光波的物理概念以及实验中所使用的物理知识,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本节课所需要讲授的物理知识。物理学习是非常需要学生的创造力的,而开放性的教学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就需要不断地发展开放式教学模式。

3.类比方法,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类比学习是物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类比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并且对于知识有更深入的把握。类比方法通常是找到一个确定研究对象和寻找类比的对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学生在进行类比学习时,就可以在类比的过程中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对自己知识的掌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时,就可以类比“凹透镜成像”,就可以知道“凸透镜对光是会聚的,并且所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虚像、实像;放大、等大、缩小的”,而“凹透镜对光是发散的,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通过类比方法,就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