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8:25
导语: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人格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健全、优良的人格。为健全未成年人的人格,师生必须遵循科学的师生沟通原则。
1、平等原则。现代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要求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看待,师生教育关系应该是平等对话关系,而非灌输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不宜始终以道德典范自居,要允许学生当仁不让。同时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沟通中的平等地位,把老师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去沟通,增进沟通效果。
2、尊重原则。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们都喜欢那些喜欢他们自己的人,人们都尊重那些尊重他们自己的人。这种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关系是进行未成年人道德人格教育的前提条件。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由表达的权利,违背学生意志,强迫其接受和服从一种道德价值的做法,在教育上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或者使“许多儿童进一步陷入价值混乱,无法确定应该相信什么”,或者使“许多儿童变成成人的样子,假装相信某些信条”。
3、主动的原则。师生相处,是一种人际交往。良好的师生沟通,必须是交往双方畅通的互动。在师生交往中,老师常常是主动的一方,老师的交往行为(说话的口气、用词、音调、眼神等)占主导,决定了沟通的成败。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也应该把握主动,与老师沟通。
4、体谅原则。化与未成年人文化存在冲突,这就要求教育者抛弃绝对权威的角色,提高在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师生双方遵循让步的原则,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尽量避免做出情绪化的反应和一些过激的行为。
(二)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老师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而且通过师生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未成年人由于各方面发展的不成熟,缺乏客观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具有对老师言谈举止、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等加以肯定、认同和模仿,并付诸于个人的道德实践的特征。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我们无法纠正存在孩子身上的错误,因为这些错误我们仍旧在犯。”因此,他建议:“如果我们希望改变孩子身上某些东西,我们首先得看看他们是否能在我们身上被改变”。[2]于是,他提倡教师和为人父母者,要认识到无意识影响的一个结果是其人格在儿童的人格形成方面会产生比任何一种说教都要大得多的效果。学校应当成为学生道德人格健康发展的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之一,而老师理所应当成为孩子道德人格发展的引路人。因此,老师的道德人格在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老师应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人格的修养。
1、做好示范者角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主要方法是注重道德的感染力和榜样的示范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应当以丰富的精神生活给孩子做出榜样。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在道德上才有权利教育学生。”[3]教师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尚未成形的道德人格。老师要通过继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要严于律已,始终保持良好形象。注重从细微之处入手,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做到言行一致、举止文明、勤劳奉献、宽以待人,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形成。
2、运用暗示的艺术。未成年人某种意义上的反叛心理,从本性上就不愿意被人教育。因此他们越是感觉到教育意图越小,效果就越好。暗示的艺术在于老师不以道德教育者自居,尽可能采取间接性影响方式。“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这种方式强度虽弱,但效果相当大。[4]因此,老师要注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科学的运用暗示的艺术。
3、提高移情换位能力。教育者的移情换位能力体现为对学生理解、同情、接纳、信赖。罗杰斯说:“如果教师能如实地接纳学生,并理解学生感情的话,就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人格的建设性变化)。”在这里,通俗地讲,就是指师生沟通的过程中,沟通双方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移情换位对师生彼此团结协作、加强教育合力、提高德育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4、重视个性化的要求。合理的道德教育必须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的灌输,以自由活动对外部纪律”为基本原则。杜威认为,灌输从本质上说是强制性的,这种强制的教育方式由于无视儿童的理智能力和自由意志而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健康的道德教育是反对灌输、尊重儿童个性和自由的教育,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情感生活
现在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娇惯任性、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同时,对教师、对父母、对社会缺乏正确的态度、情感和观念,与过去的孩子相比确实显得“无法无天”。这固然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可我们的学校教育也负有重要的责任。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不注重实践,远离社会生活,致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与用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少儿时期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险猎奇心理,新鲜的社会知识往往先声夺人,后来居上,占领了孩子心灵的“制高点”,这样学生非但对教师、家长的苦口婆心熟视无睹,甚至产生厌恶、逆反心理。因此,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生存的环境和背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肯定;少责怪,多原谅,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氛围中,在充满情感体验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人格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光彩译.怎样完善你的个性.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170~171
[2]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51
一、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现状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这一社会转型包括了社会结构的转变、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三个基本部分。而在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往往表现得最为激烈,甚至会淹没掉社会结构其它方面的变化。所以,这一社会转型毫无疑问地给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交、特别是道德及道德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新旧道德价值观念的杂糅,使得我们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呈现多元化,更别说正容易受各方面影响的未成年人了。因此,在新时期,我国农村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虽然大多是好的,热爱祖国、自强自立、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本分善良、肯于吃苦、忠厚诚实是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理想信念扭曲,价值观念错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于是在中国出现了特有的农村留守子女现象。因为没有父母的细心管教,没有家长的正确指引,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漫无目的的姿态,对社会和生活缺乏足够的了解,缺乏人生理想信念,精神生活空虚,只想过一天算一天。同时,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未成年人不仅可以观看到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也可以进入到随处遍布的网络空间。在他们的脑袋里,充斥着各种价值观,莫衷一是。他们生活的环境也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对传统美德的态度,在这里,未成年人更多关注的是现代影视偶像与游戏升级。相反,他们不愿继承优秀的中华美德,民族精神淡漠,对我们伟大祖国缺乏了解。对现代网络世界的盲目崇拜已经使得他们价值观念发生了严重的错位。
(二)个人主义至上,集体意识薄弱。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在如今的未成年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俨然成了长辈心目中的小宝贝。由于过分溺爱,大部分少年总以自我为中心,凡是要求只为自己考虑。特别是在农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传统继承香火观念的影响下百般呵护的未成年人,只关心自己的感受和利益,缺乏理性思维,在待人接物上表现得不真诚,吝啬付出。他们的人际关系往往比较狭窄,没有应有的公共道德,集体意识薄弱。
(三)道德准则失范,心理问题严重。在社会转型期,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对是非善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道德标准混乱,是非界限模糊,导致未成年人道德准则失范,感到困惑。正是因为对道德准则的困惑,未成年人面临的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自私、任性、嫉妒、叛逆、浮躁,忧郁、自卑、自恋、自残、自杀等。自杀威胁和自杀行为是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集中表现。有些学生为了对抗老师与家长的管教,以自杀相威胁为的是求得更好的发展,也有些是处在家庭边缘的孩子因为悲观厌世产生了自杀心理。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都体现了如今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农村的未成年人所接受到的资源有限,加上农村社会条件的狭隘性,他们亲身体验的实践经历也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当面对突击问题或重大事件时会显得更加的忧郁,焦躁或自卑。
二、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障碍
农村未成年人之所以会出现如上思想特点,事实上与我们当前的各种道德教育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农村三农建设,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造成这些道德现状的原因,进行对策探索最终能够逐步完善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目前困扰农村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主要障碍有如下几点。
(一)家庭因素。前面我们提到,家庭因素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影响非常大。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学识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相反,则不利于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发展。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我们现在广大的农村家庭中,存在着以下对未成人道德教育不利的方面。
第一,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由祖父母看管,而祖父母因为年纪大无法照顾到未成年人的方方面面,只能给以生活上的基本满足。未成年人则认为祖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这就造成了他们整天过着任性、自私、惰性的生活。也因为代沟的问题,未成年人无法与他们进行正常交流,一些思想也不能及时得到指引。久而久之,不管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思想都有可能因为得不到解释而沉积,最后走向极端。
第二,家长的错误教育方法。农村中的大部分家长因为自身素质的原因,对教育孩子没有个明确的目标及方法,在他们的观念里只要孩子把书读好,把成绩提上去就是对他们付出的最好回报,而没有对孩子进行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培养,忽视了适时的道德教育。这明显的重智轻德现象使孩子失去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和善良的本性,造就了孩子的平庸自私,唯利是图。同时急切的望子成龙的思想,使得他们对孩子恨铁不成钢,采用惩罚来实行管教,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古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未成年人的积极性,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转而变得自我封闭,自甘堕落。
第三,家庭氛围恶劣。改革开放30年来,科学技术发展飞速,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民有了更多的农闲时间。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凡事都是矛盾的,有积极的一面必然就有消极的东西并存。在农村发展的同时,“”也正肆无忌惮地向农村侵袭,更多的农民在闲暇之余以打牌、赌“”打发时间。这严重损坏了家庭稳定,破坏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还因为传统的家长制的影响,小孩在家一切都得听从父母的,父母以强制手段逼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这种不民主、不平等的家长专制以及“”带来的坏风气阻碍了未成年人的成长,限制了未成年人的个性发展,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灵净化场所。
(二)学校因素。学校是培养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学校教育的不完善也阻碍着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第一,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教育模式,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虽然近些年提倡德育首位的教育,但基本上摆脱不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许多教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极度偏爱,对成绩差的学生则不屑一顾,甚至进行体罚、侮辱,使这些“后进生”产生自卑、厌学心理而逃学、旷课,进而流入社会与社会上游手好闲之人或不法分子混在一起,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第二,教学方法落后,知行脱节。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良好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价体制依然不够完善,传统德育模式和方法单一,导致道德教育主要依靠课堂说教,空洞乏味,脱离社会生活实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不起学生共鸣,学生很难发自内心真正信服。
(三)社会因素。社会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补充知识,增长见识,逐步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场所,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可忽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拜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滋生,冲击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不良的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越来越大。另外,由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度不够,未成年人基本上不能享用到最新资讯。在很多农村,基本上没有书店或报刊亭(栏),没有图书馆,没有专门的思想文化教育、宣传场所。广大农村同时存在着严重的传统的成才观,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阻碍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出路
为了在社会转型期促进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农村的孩子因为自身所处的环境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敏感,心灵更需要抚慰。因此,我们要着力解决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摇篮,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家庭氛围和谐,很难会出现孩子走极端的道路的情况。首先,这就需要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学习了解一些新思想、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进而用最新观念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用合理的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待未成年人,不能只一味地要求孩子随时都听从自己的每项要求。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的家长要求孩子要一切听从指挥。这样,农村孩子普遍出现独立意识薄弱,遇到问题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在社会转型期,我们的市场经济正在渐渐朝蓬勃方向发展,这势必会带来巨大社会变化。社会活动变得更加广泛,社会生活更加丰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变得更加广阔,人们遇到的问题也会随之变得多而复杂起来。单纯的依赖型的思想已经不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家长要改变以往的道德评价标准,要让子女有更多的独立锻炼机会,学会独立判断是非,使子女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其次,在农闲时间,家长要提高自己的素养,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形象。
马克思说过:“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如今,部分农村家长在农闲时以赌博打牌为主,试问怎么能给孩子一个干净的空间?因为输掉赌资,有可能引发家变,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所以,家长应该主动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为子女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要在适当时候向子女灌输做人的道理及社会的道德准则,要鼓励孩子积极发扬传统精神,做个能追求有价值人生的人。最后,家长要与孩子形成朋友关系。良好的家风有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但是,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传统的家长制不仅不符合时展要求,也阻碍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禁锢了他们的开放型思想的拓展。因此,家长要时刻用最新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子女,学会考虑子女的意见,只有与子女形成朋友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及时为未成年人开导烦恼和忧郁,让自己的乐观开朗带动孩子朝着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
(二)主动端正学校教育理念。学校要逐步摒弃以往旧有只以提高升学率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理念。相反,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说来重要,忙起来也重要”的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学校也要改变教育方法,坚持把德育理念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以便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可以从以下方法出发:第一,通过校会、班会以及思想品德课把积极的道德教育思想正面灌输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行成正确价值观的前提基础。第二,可以通过其他学科的教学来渗透德育理念,为学生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作用。第三,要树立先进典型的道德形象,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原型来促使他们养成良好道德。同时,学校要适时组织学生参加实际的道德实践活动,使知与行统一起来。
(三)大力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广大农村要拓宽道德宣传途径,加强道德宣传力度。为了改变农村现有的落后的文化氛围情况,我们可以从加大丰富农村群众的农闲生活入手。首先,政府要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可以通过演出、知识讲座、画报展览等形式,宣传倡导积极、健康的文化理念,精心指导少儿文化活动,组织创作未成年人的文化精品,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其次,要加大对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比如电影院、图书室,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为成年人及未成年人的健身提供适宜场所。再次,可以组织村际之间的未成年人篮球赛、外出旅游等等,丰富他们的娱乐生活,有益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当然,在丰富未成年人文化生活的同时,“”等赌博活动可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里,农村的整个社会环境便可以得到净化,而农村社会环境净化则又有助于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所以,我们可以说农村社会环境的净化与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让净化社会环境成为提高农村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一个美丽平台。
总的来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的新星,而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则关系着整个农村的稳定发展。因此,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构建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随时储备新兴力量。
参考文献:
[1]廖小平.社会转型期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J] .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9,(1).
[2]王川.西方经典教育学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50.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部分学校还是以智育为中心,以分数、效益为中心,使未成年人在道德方面产生知行不一问题。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一书中提到,学校德育应注重培养“道德观念”,使学生形成道德品格或道德意识,而不是培养“关于道德的观念”,[1]使学生仅仅了解道德的知识而没有遵守道德的动机。由此,为解决德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把德育融于生活与实践当中,即德育生活化。
礼仪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我们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的稳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礼仪教育是德育生活化的突破点和基础工程,要发挥德育生活化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展开未成年人礼仪教育。
一、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对礼仪教育的诉求
德育生活化主要是指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由此,德育生活化要求教育者关注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身心需求与主体感受,探索未成年人生活中的德育资源,运用直观、具体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养成道德行为习惯,使德育融于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礼”自古以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关系到古代生活秩序和国家政治外交等方面的顺利进行,孔子也提出:“不学礼,无以立”。未成年人的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起点和基础,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途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主体性、广泛性和实效性,与德育的最终目的相吻合。
(一)德育生活化的根本特性要求开展礼仪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根本特性是以生活为中心,围绕生活展开道德教育。就如杜威所说,“道德是对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另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道德教育要回答的终极问题就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不在道德知识的获得,而在于引导人们去选择、建构有道德的生活、生活方式”,[2]德育只有围绕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来开展,才能够使未成年人在生活中感悟道德思想,发挥道德思想的真正力量。德育生活化就是将德育植根于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P注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具备的道德素质,通过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做出道德行为来体会道德思想,最后,构建自我道德体系的德育过程。
要将德育植根于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发挥礼仪教育的作用,通过直观的、具体的礼仪教育使未成年人从亲身实践中获得道德经历、感受道德心理,构建正确的自我道德体系。例如,与长辈的交际礼仪教育使未成年人先从行动上学会尊重长辈,再从心理上体会尊敬长辈的道德意义;着装礼仪教育使学生学会在不同场合穿戴合适的服装,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等等。这些礼仪是最容易被教育者忽视的“小事”,但也最能体现一个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德育生活化的主体性要求开展礼仪教育
德育生活化要求从未成年人的实际生活出发,注重未成年人的主体性,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需求和道德情感体验,满足未成年人成长的实际需求,使未成年人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方式脱离了实际生活,忽视了未成年人学习道德思想的主体性。要使德育生活化关注未成年人主体性就需要发挥礼仪教育的作用,根据未成年人所处的生活环境、身心发展水平来制定不同阶段的礼仪教育,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和生活场景的实践,使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例如,升国旗仪式中敬礼的环节,学校可以请同志专门训练未成年人敬礼的仪表和姿势,通过反复练习和纠正学会正确的国旗敬礼姿势,使未成年人通过这样日常生活中反复的亲身实践,内心自然而然地升起对国旗和祖国的敬畏之心。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乘车礼仪、交往礼仪等方面的礼仪教育都可以使未成年人注意到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礼仪要求等方面的问题。
(三)德育生活化的实践性要求开展礼仪教育
“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3]德育生活化体现实践性,就必须通过礼仪教育将德育融入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将礼仪行为规范和原则转化为内心的道德信念,“一旦这种原则经过不断的实践,在他的内心中生了根、发了芽之后,那么不用担心,一切谈吐的文雅和外表的礼仪,到时候都会在孩子身上自然而然地形成的”。[4]利用礼仪教育,使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进行道德实践和道德反思,最终将道德融入生活。德育生活化要达到这种反复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开展礼仪教育,通过礼仪教育、礼仪纠正和未成年人自身的礼仪实践来体会和强化礼仪背后的道德思想。
(四)德育生活化的广泛性要求开展礼仪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使未成年人能形成稳定的道德心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与他人相处融洽,最终成为一个有道德信仰、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要实现这一点,德育生活化就要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不断拓展自身的教育影响范围,使未成年人在接受德育之后,能够在生活的任何一个场景中遵守道德规范。如果德育生活化不能实现它的广泛性深入到未成年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那么未成年人的德育效果可能会受到环境或时间变化的影响,甚至会使德育失效。例如,未成年人在学校学习到要谦卑礼让,而在家庭环境里由于父母等长辈的溺爱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德育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并不能实现德育的最终目标。礼仪作为基础的道德行为,时时刻刻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仪教育可以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等环境共同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道德教育突破课堂、学校、家庭等环境的约束。
二、实施礼仪教育有助于实现德育生活化
礼仪教育是切实提高未成年人道德素质、实现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的良好途径。
(一)强化德育生活化的理念
礼仪教育能够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未成年人的实际行为举止和现实生活上来,为德育生活化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首先,礼仪教育注重未成年人的礼仪习惯养成和道德情感的体验,能够平衡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两个方面,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这样一种德育思想:道德认知教育和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同等重要,为德育生活化做好思想理念准备。其次,礼仪教育要求教育者将目光从理论知识转移到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使德育内容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生活,在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礼仪教育和训练,使道德教育植根于未成年人的生活实践,有利于树立以未成年人生活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最后,礼仪教育更注重未成年人的主体需求、主体实践和主体感受,能积极调动未成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未成年人从礼仪实践中实现道德的内化,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有助于树立培养未成年人主体道德意识的理念。
(二)有助于生活化的德育实施
“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它们,通过习惯而到达完满。”[5]德育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未成年人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形成稳定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习惯。礼仪教育从本质上关注未成年人的礼仪道德实践情况,能够强化未成年人的道德实践,促使道德实践积累起来达到量变影响质变的效果,为实现德育生活化提供核心动力。首先,礼仪教育可以培养未成年人的礼仪行为意识,使未成年人认识到我国传统礼仪的传承历史,认识到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行为的意义和作用,培养未成年人践行礼仪行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道德生活的实践提供思想前提。其次,礼仪教育利用礼仪课程、学生礼仪行为准则和校园礼仪文化的约束和促进作用,促使未成年人践行礼仪行为,将德育扎根于生活实践。最后,发挥教师、家长、社会的指导和示范作用,给未成年人提供践行礼仪行为的机会和环境,鼓励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礼仪行椋养成礼仪行为习惯。
(三)丰富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6]礼仪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实践,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礼仪教育可以渗透到未成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德育生活化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法。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是德育最主要的几种途径,礼仪教育通过贯穿其中促进德育生活化。其一,家庭礼仪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礼仪意识和礼仪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礼仪行为会给未成年人带来深远的影响。在示范教育中未成年人也会跟着遵守这样的餐桌礼仪,产生相应的礼仪意识。其二,学校礼仪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礼仪意识和礼仪习惯。道德礼仪课程、校园礼仪文化氛围、教师和同学的言行举止、学生行为准则规范文件、校园活动仪式等都能够对未成年人进行礼仪教育。其三,社会礼仪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学习活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社会公共场所礼仪标识和提醒等内容无不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礼仪教育。
(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礼仪教育和礼仪行为的践行能够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而良好的道德环境反过来也会加强未成年人学习和践行礼仪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建立未成年人的礼仪意识和道德意识,在家长的鼓励、指导和纠正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保证未成年人在家也能践行礼仪行为。其次营造校园德育环境,校园环境为未成年人提供礼仪行为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在同龄人和老师的带动下更加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在校园礼仪风尚的影响下养成礼仪行为习惯和道德思想。最后营造社会德育环境,使未成年人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学习礼仪行为、遵守公共礼仪规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下涵养礼仪行为和道德思想。
参考文献:
[1]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9.
[2]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9-16.
[3]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3.
[4]洛克.教育漫话[M].徐诚,杨汉麟,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47.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8.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150.
【潘建红,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迪,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学德育 未成年人
当前未成年人道德水准确实令人担忧,道德缺失现象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1)很多未成年人行为失范,游走于违法边缘的比例约10%。(2)厌学情绪明显。有厌学表现和厌学倾向的未成年人约占被调查人数的20%以上。(3)责任意识淡薄,强调个性张扬,集体观念缺失,约占13%。(4)对社会、他人冷漠,缺少关爱与奉献意识,也达近20%。
基于上述调查可见,新形势下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之重要,形势之严峻,原因之复杂,工作之紧迫,任务之艰巨。现就新时期学校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发表一管之见,希望与各位同仁商榷,共同做好未成人德育工作。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少形式主义,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然后,要针对未成年人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确定德育的内容和整体规划。要遵循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初中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到目的性强。
学校德育工作还要注重创新,在德育整体教育上有所突破。在教育思想上体现求真务实,做一个诚实的人;在教育要求上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相互渗透;在教育方式上抓住主渠道,凸现主环节,才能使未成年人学做一个有健康的体魄、有健康的心理、有规范的行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人;学做一个爱自己、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有爱心之人;学做一个明是非、知廉耻、重操守、守信义、讲气节、有骨气的人;学做一个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有管理集体的经验,有建设家乡的宏愿,有创新精神的新时期主人,从而真正做到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德育工作既有落脚点又有新起点。
二、注重实践,拓宽途径
笔者认为道德教育不能脱离未成年人生活和未成年人的现实体验。实践证明,脱离现实的生活和活动,仅靠单纯空洞的说教和灌输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道德教育绝不是一门课,它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只能在生活中展开,只能借助人的实践经验来进行。以往的德育只注重到知识的讲授,而这样的方式又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然,德育离不开灌输,但灌输一旦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就只能算是一味地灌输,就难以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我们的德育往往是重课堂教学,教师是演讲者,学生是听众。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使其很多学生在教师面前是“很听话”,而回到家里却成了“听他话”。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现象呈现开放性、民主性和多样性特征,这种离开学生主动参与的德育灌输必将陷入困境:被动接受教育,教师告诉学生多少,学生接受多少,一旦离开老师,学生就丧失自律能力,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离开教师等于离开了监督力,缺乏自制力;学生在情感上对德育内容缺乏共鸣,老师讲老师的,我做我的,以至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左耳进右耳出”、“今天说了明天又忘记”的现象。
从根本上看,“我们必须先进行实践活动,才能获得这些德性”。即是说,生活和体验才是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所以,开展德育教育首先要关注“人”,从现实生活出发,基于他们已有的体验,为其创设德育环境,使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相信这样的德育教育才是未成年人需要的,有效的。
德育教育应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因为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社会生活是道德实践的精神家园,道德只有回溯到生活世界里,科学教育及于人的理性才能作为理性显现出来。只有在课堂上,在具体情境无关的环境下讲道德,学生没有情感体验,就无法将学到的道理知识升华为自己的道德信念,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将未成年人带入能使他们真正火的生命感动的生活中去。未成年人真正有了感受,有了理解,有了体悟,道德美才能融入他们的生命之中。
三、强化师德,提高质量
教育是人的活动,道德教育更是不能离开人的存在而存在,它需要教育和受教育者之间生命的相互关照、情感的相互沟通和人格的相互对话。教师,作为未成年人最重要的道德的榜样,其自身的言行举止、行为示范对未成年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即教师具有怎样的道德态度,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实践能力和修养水平会直接并且深远的影响未成年人的道德成长。当未成年人在教师的榜样示范中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影响时,他们各方面得到的学习会跟着稳定成长。这是道德教育的身教方式,也是道德教育最有效的方式。然而,在我们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身教常常是被忽视的。道德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身教而非言教,或者说身教胜于言教。因为身教的影响是震撼心灵的。可以说,道德教育要有影响,不在于花多少时间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在于师生关系中蕴含的道德内涵,即榜样的力量。
在新时期,必须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打造教师,强化德育意识,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手段,鼓励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激情投入,力争实现以情激情,以人教人,以心动心。
四、加强沟通,齐抓共管
第一,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在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本着自愿原则,成立家长委员会,对学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和一些家长的不当行为,及时与家长委员会取得联系,共商解决之道。
第二,实行课堂开放制度。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可随时走进课堂,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既对未成年人的实际状况能做到真实的了解,又能督促教师规范自身行为和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制订常规教学中德育教育体现办法,通过教务处、教研室对教师评优课条件进行修订,增加德育教育寓于常规教学的要求,改变以往德育教育局限于班会、集会和活动的状况,使学校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五、深化内容,创新模式
近年来,我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9年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0件34人,其中不满十六岁占50%,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24人;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22人,且呈现出手段成人化、类型多样化、罪名多样化等特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跟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思想道德建设、人文观念以及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诸方面因素都有直接关系,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帮教和预防也是党和人民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只有认清未成年人犯罪的多方面的原因,并从根源上帮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才能有效地减少和遏制其犯罪,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从未成年人自身及其家庭、学校等方面来剖析一下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个案,提出帮教及预防建议。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个人心理因素及帮教对策
1.情绪不稳定、认知能力低、辨别能力差。未成年人的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他们社会阅历浅,缺乏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经常表现为认识上的片面性、表面性,而且固执己见。他们情感丰富,但情绪不稳定。当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上遇到困难、遭遇挫折时,往往盲目相信自己、同学及社会朋友,因而容易被身边的不良朋友引入歧途,进而愈陷愈深、不能自拔。
2.自控能力差、呈英雄好胜心理强、做事易冲动。对这类案件检察人员在处理时本着轻缓的刑事政策,从教育未成年人出发,审教于审,告诫未成年人不要逞强凌弱,应息事宁人、宽以待人、遇事三思而后行。
3.盲目崇拜、模仿力强、行为传导快。对于此类案件的帮教,我们应宣传法律知识,让未成年人增强法律意识,建议媒体、网络从教育人、挽救人的角度宣传案例,同时也告诫未成年人,自己别做违法的事,对违法的事应勇于揭发,敢于揭发,不能姑息养奸。
4.性机能成熟、性心理扭曲。针对此类案件帮教方法应从源头上做起,宣传青春期性知识,宣传美好的感情观,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培养未成年人从人性出发正确地对待、对待感情。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及帮教对策
1.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现在社会上单亲家庭的增多而且会给未成年子女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父母的疏于管理甚至不管理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放纵自我,从而步入歧途。
2.盲目溺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父母对子女管教的方法不得当,往往会适得其反。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子女,使子女在家中处于绝对优越的地位,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一一满足。一旦其无理要求和过高的物质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往往就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争强好胜,进而逐步滑向犯罪深渊。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只知道使自己的孩子锦衣美食,却忽视了给予自己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必要的精神食粮,不关心孩子的道德培养、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没有及时约束、修正子女的不良品行,为孩子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埋下了“伏笔”。
3.严厉的家教及其教育内容的单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助推剂”。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望子成龙”。因此,对子女学习严格要求,一旦子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一些父母不是在尊重子女人格的基础上进行说服教育,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情绪对立、互不信任。
4.父母的不良恶习,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无疑会直接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未成年人明辨是非、控制自己的意志能力较弱,如果其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等不良恶习或者犯罪史,都会给子女造成不良影响,容易诱使未成年人产生犯罪动机。家庭因素引起犯罪的帮教,应从未成年人的父母思想改变入手,父母不仅是子女的“启蒙老师”,更应该是子女的良师益友。不仅要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品性好坏,还应密切注意子女身体的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根据子女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和性知识的教育。父母只有修正自身才能引导孩子走正路。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因素浅析
1.日益增涨的物质生活需求,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滞后,是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的辍学率也不断的增加,走向社会后由于其年龄小,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从小物质需求高,不能吃苦,未成年人走向社会后出入网吧、游戏厅、歌厅等娱乐场所,耳闻目睹不良习气。
2.学校采取应试教育、重智轻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是导致未成年人道德水平有限、法律意识淡薄的一大原因。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很多学校片面强化智力教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形成了只教书不育人的局面。
3.学校对后进生、双差生的疏于教育管理甚至歧视、鄙夷、推向社会,加速了其走向犯罪的步伐。对后进生和双差生,一些学校和老师不是耐心细致地帮助教育,而是采取嫌弃、歧视的方式,动辄训斥、辱骂、体罚、轰出教室,甚至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将在校学生随意推向社会。其结果必然加剧后进生、双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放任他们和社会上的闲杂人员纠集在一起,成为社会“垃圾”,最终跌入犯罪的泥潭。
【关键词】孔子仁智;统一思想;道德教育
一、引言
想要吸取孔子仁智统一思想的精华,还的从他的仁学思想说起。“仁”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其全部哲学的基础。《论语》是研究孔子哲学思想的主要材料,其中有50余章谈到了仁,并且好多语义和思想都同“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人在研究孔子思想过程中,对“仁”的内涵与外延有着不同的理解,许多学者见仁见智地提出或感性或理性或深刻或系统的阐述。归纳之,不外乎有以下两种内容,一是关于社会伦理关系的实践方面,一是关于道德品质的修养方面。
孔子的仁智统一思想是孔子指导思想的核心,仁中有智,智中有仁,仁为本,智为知,回答了什么是仁和怎样为仁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体现了人道原则和理性原则的统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召唤着亿万中华儿女为精心打造和铸就民族之魂而前仆后继,奏响了一曲又一曲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于一体的道德乐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崇尚科学知识,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而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
二、结合孔子的仁智统一思想,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看法
1.加强道德品质教育,积极引导未成年人不断的成长为21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从政治国的人才,而从政治国需要各种本领。他认为学习的次序、本末都要顾及到“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他认为一个人的目标在于实现“天下有道”的“道”。本质在于“德”,即德治是治国的基础,而要作到德治,具体要体现到“仁政”上,因为“仁”包括一切修身的内容,但“仁”又不是一句空话,最终还是要落到“六艺”之中。
孔子培养人的目标是君子、成人。朱熹说,成人者完人也。孔子认为做一个“成人”,智、仁、勇这三德缺一不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智、仁、勇是人才幼苗必须具备的教养。智是文化知识和学以致用的能力;仁是伦理道德,解决人生问题;勇是强健的体魄和勇敢的思想行为,仁是伦理道德,解决人生问题。勇是强健的体魄和勇敢的思想行为。由此可知,孔子注重三育并举。他所倡导的“勇”,不仅在体格上进行锻炼,而且还在人格意志上激励学生做捍卫道义的勇士。“勇者不惧。”《宪问》“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揭示了“勇”是一种卫道的优良品德,包含着见义勇为的思想和勉励行道的精神;刚强坚毅的意志力;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勇挑重担、见危授命的品行;为正义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品质等。这些优良的道德品行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直在追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标,也正是孔子重视独立人格培养的具体体现,开了我国教育培养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见义勇为的“中国脊梁”使我国成为一个富有独立人格教养的国家,人民成为胸怀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人的信念,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命\,因而切实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有用人才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当务之急。
2.陶冶高雅情趣,努力培养未成年人不断完善和健全心理品德结构
孔子不主张把学生聚纠囿苑之中读死书,死读书,而在讲学之余亲自带领学生郊游、登山,在登山和郊游中领略大自然的乐趣和征服者的快乐,从而陶冶学生的高雅情趣。至于比赛,他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说的是,品德高尚的人,对其它事情是没有必要去争的,但对于射箭必须要争,而且还要争出个高低你我来。参加比赛要注意道德修养,上场比赛前应相互揖让,比赛终了之后还应相互敬酒,胜者揖让,不胜者升之,出言恭逊友好。这样的竞赛才算得上正当竞争,“君子”之争。这种对待比赛和竞争的思想出现在两千多年之前的教育中,其积极意义是相当深远的,这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德育思想在对抗性竞争中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和集体发生着情绪和行动上的激烈交锋,不时会出现对参加者和观看者思想品德的严峻考验,无疑对那些在竞争中骄傲自大、斤斤计较、弄虚作假违反规则,动辄恶语伤人,寻衅闹事者起到了教化作用。
人都是有情绪的,情绪既可以改变人的行为的活动方式,又可以改变人的脏腑机能状态,从而导致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变化。孔子很早的注意到了养生之道必须重视道德教养,贵在情志调摄。他在《中庸》中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一般说来,情操高尚的人心胸豁达开朗,富于开拓创造性,具有积极的责任性和高涨的热情。这些人的情绪可以强化思维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保持肌体健康从而以良好的道德情操对峙人生和社会。在教育教学中,孔子力求培养学生具有“乐而不,衰而不伤”《八佾》的情感,引导学生掌握“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的原则,以“中和”的态度为人处事,以达到息养身心的目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在德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对未成年的心理和生理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公平竞争意识,效率优先意识,身心健康意识,不断健全他们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个性品质。
3.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使未成年人不断地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行为习惯
孔子坚持学行结合,说到做到,不发空论,不许空愿,力求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里仁》“听其言观其行。”《公治长》可见,孔子在对弟子教育时,他自己能够做到身体力行,同时也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孔子很早地发现了教师的人品、智慧、个性品质、世界观等都会给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他还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则强调教师的榜样示范是学生最直接的表率,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手段。真可谓,德高为师,身正称范。古人尚能如此,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十分有理由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引导他们在学习实践,生产劳动,社会公益事业,文化科技体育等活动和交往中,深化认识,经历情感体验,磨练意志,增强毅力,养成社会所需的品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明会.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20):42.
[2]陈延坤.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人间,2015,194(35):239.
[3]练毅.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创新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4(1):22.
一、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各学科的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的一言一行影响引导学生成长、进步,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主动深入学生之间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职业信念。要把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单纯的知识讲解融于人情、事理,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了学科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意识。要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养成习惯教育,在课堂授课时,从维护课堂纪律入手,对学生进行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加强师德建设,树立光辉榜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师其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最直观最富有教育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的特殊地位。因之,我们广大教师要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胜于言教的意识。自觉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感召学生。教育应以“育人为本”,教师要善于和乐于与学生交朋友、谈知心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真正做到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榜样。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服务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融入学生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和好朋友.做到不讨厌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各个方面,而且关心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三、开展团队活动,加强对未成人的思想教育
开展团队活动,对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紧紧抓住队会和班会这两块教育主阵地,对学生开展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等。一要坚持对学生着装、发型、卫生、文明礼貌、配戴校徽、上课纪律等微小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绝不留下后遗症。二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具体方式(观看教育影片、家访、学生集会、国旗下讲话等)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三要利用重要节日,精心准备,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如利用学雷锋纪念日、清明、五一、六一青年节、七一、八一、九三抗战胜利日、九一八国耻日、国庆节等开展有意义、有针对性的讲话,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时效性、科学性。
四、打造校园文化,深化思想道德教育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的重要方面,古人有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教育史上有“孟母三迁”的佳话,这都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注重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学校建成绿色学校。让学生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学习和生活,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美化生活,净化心灵。
在学校生活中,要创设和谐健康的道德教育环境。例如:可通过教室、寝室、阅览室、实验室的布置,创设学生行为标语,橱窗、走廊经常性的宣传,学校、班级经常性的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同时结合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开展“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活动,使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道德得到升华。
【关键字】青少年:德育;重要性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同寝室一个女生说:她的一个同事在一次坐公交车时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在公交车上,一个小偷正在用小刀划一个女士的包,很多人都看到了,可没有人出来制止。眼看小偷就要得手了,突然一个小女孩叫到:小偷!那女士注意到了,马上把包搂紧,小偷住了手。大家都扭头看这个小女孩,一个老太太抱着,才三四岁的样子,很可爱。到站了,她的朋友,抱小女孩的老太太,还有那个小偷都下车了。小偷走到老太太跟前,摸着小女孩的脸说:好漂亮的小女孩啊!然后就走了,小女孩却哭了,原来小偷在小女孩脸上用小刀划了个口。听完这个故事我很气愤,这个小姑娘说了真话却遭此对待,她将来长大会不会有阴影?如果是我会怎么做?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事,川流不息的马路上一年轻人被一辆轿车撞倒,倒在血泊中,肇事司机潜逃,没人拦截也没人报警。当120赶到现场时,这个年轻的生命已经消失了;菜市场一个人大喊“小偷”,很多人站在路边观看被偷者撵小偷却没一个人拦截,眼睁睁的看着小偷越跑越远。很多人对于弱者需要帮助时,往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视态度。可是当有一天当我们需要帮助时却去愤怒地说找不到“雷锋”。有一首歌唱得很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但有些人只谈索取,不讲奉献。要知道: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可见加强德育是多么的重要。
目前在我国部分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存在五大缺陷:1、良心约束无力2、社会公德缺失3、职业道德滑坡4、家庭道德失范5、爱国主义精神失落。
马丁·路德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厉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青少年的整体素质是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教育培养的结果,是我们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我国目前全社会的教育是重智轻德,零岁教育方案比比皆是,教育重心仍然在于知识的培养,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建设力度不够,偏重于形式表面,空泛且易脱离实际,效果非常不理想。青少年是支撑起中国未来的一代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未来中国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所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现状亟待加强和改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她能走多远,她能有多强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起了决定作用。只有当青少年拥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充满了殷殷的希望。
但在现实生活中,“德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困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面
现在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父母无原则的溺爱、迁就子女,使其从小就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甚至有极少数未成年人养成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这些孩子不懂得爱的艰辛,对于被爱似乎很麻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更别说关心社会了。一些家长思想观念老化,仍以传统方式教育子女,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导致其在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缺乏与子女的沟通。也有一些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还有许多地方父母外出务工,子女留守在家,许多父母任其自由发展。所有这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萌生,也阻碍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良性发展。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方面
目前存在的社会不净、家庭不管、学校不力的状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软弱的主要原因。担负着重要职责的中小学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同样显得无助和乏力。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长期存在。虽然近年来国家做了很多努力,提倡素质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三观”,但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学校重视德育的理论灌输,轻视道德的实践教育;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忽视道德信仰教育。由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而道德实践活动恰恰是我国学校教育所欠缺的。
三、社会方面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除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父母不良言行的影响外,现实社会中的腐化堕落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因素也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导致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现象明显。社会是青少年最好的老师,教育和现实的落差,不但导致青少年信仰的失落,而且也是青少年极端自私行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形成的现实根源。当前,部分青少年对社会以及人生缺乏理想与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缺失,民族精神淡薄;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知之甚少;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和应有的敬重,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出现了价值观念错位的现象。
2004年2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体现了国家对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高度重视。《意见》指出,我们必须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发挥好少先队和共青团的重要作用,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积极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全社会一起来关心、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道德合力,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
1、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地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青少年人性和理想的养育所,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那些为人正派、积极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父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榜样。相反,那些消极度日、自私自利的父母,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父母的爱应该给孩子温馨的感觉、做人的真谛、自我锻炼的环境、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直高尚的人生观。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沟通感情,提高孩子的审美和辨别能力。这样的爱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2、坚持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学校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关键场所。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课堂,要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首位,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影响者,教师的言行不仅反映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的高低,而且时刻对学生具有潜在的影响力,这就是所谓的“身正为范”的教育影响力。作为主要基地得学校要紧紧围绕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和为人民服务的重点,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必须保证德育课程的课时与质量,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德育课程,定期检查该课程的进展以及效能。因此,要尽量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将之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其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3、净化社会的道德教育环境。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尤其是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网络以其便捷高效给青少年获取知识信息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给一些青少年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使有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地步。因此我们要整合各种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衔接。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方法,着力营造培养孩子良好心态、健全人格和道德修养的育人环境。
为了全面、客观、准确地摸清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底数、工作底数;总结德育工作的经验,找准问题和薄弱环节;准确把握当前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和突出问题;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中央国务院《若干意见》和区教委的工作精神;把我校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推向新水平。
调研的对象、范围、方法、时间:
此次调研的对象是全校的有关领导、教师、学生。调研主要采取座谈、问卷、访谈、研讨的方式。学校分别组织召开了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德育教师共三个座谈会。分别从领域分析总结我校学生德育工作状况。调研时间,5月—6月。
一、基本现状
(一)主要成绩:
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是显著的。
在房山区“弘扬民族精神”主题征文和“细节”主题征文活动中,我校均荣获了优秀组织奖。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令人欣慰的,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政治思想是积极向上的
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国家意识和很高的爱国热情,他们每天从新闻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所用的时间在15分钟以上或30分钟以上。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
多数学生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75.1%的学生认为个人成功的标志是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86.1%学生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主要靠勤奋努力,表明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已经初步形成。
多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观念,85%的学生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划策,愿意接受并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2.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绝大多数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从调查结果看90.2%的学生尊敬师长。
多数学生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是非观念。71%的学生能够遵守公共道德,遵守公共秩序,80%的中学生对长流水、长明灯、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现象表示反感。
学生环保意识显著增强。90%的学生有较强的环保意识,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环保活动。并主动宣传环保知识,对不当行为能够主动劝阻,见到垃圾会主动拣起。
3.学生的法纪观念进一步增强
通过调查,学生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在回答与别人发生矛盾纠纷时,应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解决问题时,85%的学生认为找学校或老师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这证明学生的法纪观念比前几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强,我校的法制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基本经验
学科德育方面:
近两年来,确立了十一五校级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发挥课堂主要渠道作用。使我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学校虽然确定了德育渗透的要点,但真正很好落实还有一定差距。存在文科德育渗透效果较好,理科德育渗透欠佳的不平衡状况。理科课程德育渗透的力度还应加强。
全员德育方面:
开辟德育工作网络化渠道,加强了全体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树立起德育全员化的观念。从领导、教师、到学生,从老干部、优秀青年到热心教育的家长,都纳入了学校的德育管理网络,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庞大的工作体系,有效保证了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班级建设方面:
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认真做好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其班级管理能力和水平。努力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平等地与学生相处、真诚的交往,注意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一支有良好工作作风和具有示范作用的班干部队伍。我校的《班级五项评比》制度,很好的促进了班级管理的效果。
团队工作方面:
发挥学校团委会、学生会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出好各种宣传板报,指导广播站开展宣传报道工作,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精心组织举行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并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区域德育资源利用方面:
继续大力开展“安全文明社区”的共建活动,与琉璃河派出所、武警部队和敬老院建立了共建关系,积极与社区有关部门开展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暑假学雷锋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等敬老爱老活动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
预防在校生犯罪方面:
我们请派出所领导作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来学校上法制教育专题课,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组织学法征文竞赛;请公安干警来学校“现身说法”,用活生生的犯罪事实教育学生;举行禁毒图片展览,组织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影片;我们还加强国防教育,用生动感人的英雄事迹教育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树立全人生指导,全人格提升的心理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模式。找准学生的精神需求,开发和设计教育内容,利用校园橱窗、班级黑板报或墙报、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评价自我,积极激励自我,保证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结合教育方面:
结合我校的实际,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这就使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途径和管理途径进一步拓宽,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一步社会化,教育的实效性显著增强。
(三)薄弱环节
尽管我们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对学生教育的深入性不够,教育的长效性不强
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上看,教师的说教占着很大成份,很大程度上属于知识性的传授层面,这就使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很大程度上停留在道德认知的表面性渗透上。对学生的教育只是达到了“入耳”,还没有很好地“入脑”、“入心”。
教育的长效性不强表现在:我们在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但是在离开特定环境,回到现实生活中,实践活动中产生的良好教育效果有些很快消失,不能持久保持。
2.德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德育工作缺乏系列性
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有系统性、体现系列性。是由于受社会形势的影响,使得《德育整体化纲要》没能系统扎实地得到实施,影响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
没有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就没有对德育工作的科学评价。因此德育工作者的地位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位,致使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成效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德育工作者的待遇与付出有一定差距,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当前学生在思想道德发展上的新特点、新变化、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当前学生在思想道德发展上的新特点、新变化
1.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意识,包括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民主平等意识显著增强。
在自主意识方面,主要表现为“崇尚自我、发展个性”倾向,集体活动中强烈的参与欲和自我表现欲以及人际关系中突出的自主、自立、自理的要求等。从学生思想的显著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时代精神的变迁。
2.思想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
思想发展的不协调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水平与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学生的行为表现与问卷调查结果却有着较大差距。二是良好的意愿与实践不协调。大多数同学都有良好的意愿,但他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愿付出更多的劳动,缺乏毅力,忍不住寂寞,受不住诱惑,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二)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突出问题
1.知行脱节严重
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许多学生能够明辨道德是非,但往往不能付诸实践,缺乏应有的道德责任感。调查问卷中学生表示坚决反对不文明的现象,但在实际中我们却看到不少同学不能自觉做到这些。
2.自我为中心,责任感不强
学校老师普遍反应,相当多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比较注重个人的感受和利益,人际相容性差,往往表现自私、任性、缺乏责任感。
3.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较为严重
调查发现,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怕吃苦。特别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4.心理素质较差,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目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感情脆弱、情绪低沉、生活感觉无聊。承受压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
(三)突出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一是当前部分中小学生“知行脱节”、“自我为中心”、自私、讲实惠追求自我价值,以及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薄、纪律观念淡化等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是社会上形形的思潮无时不冲击着校园,一些不良的风气和不健康的思想,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2.学校教育因素。
一是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二是学校德育工作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生活实际脱节。造成德育实效性差,使道德认知不能很好地转化为道德行为。
3.家庭教育因素。
一是家庭教育中的德、智错位。家长往往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道德。不少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压力而产生了逆反心理、性格孤辟等心理问题。
二是当前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处于家长过分宠爱的包围之中。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懒惰习惯和自私的性格,人际相容性差,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
三是某些家长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非常困难的。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思路、对策
(一)提高认识,总体规划
我校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思路:以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德育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学合理的督导评价为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养成教育为载体,以实施奥运德育为契机,以表彰奖励为动力,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加强德育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建立学习型和研究型德育队伍,使德育队伍向专业化迈进,培养和树立骨干典型,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加强德育干部团队干部与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德育干部、团队干部学习、研讨制度,建立评选、表彰德育管理优秀干部制度。加强对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检查、评比力度,每学年评估、督导一次。树立典型,培养骨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水平一流的班主任队伍。
(三)加强对德育管理的指导与评价。
我校坚持“低、小、细、实”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加强宏观管理,鼓励微观搞活。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教育工作,使学校自主发展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上有所突破。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每学期进行一次主题教育活动评比。以教研组为单位,互检互查,学习借鉴。召开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
(四)结合新课程改革,继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课堂教学(包括道德教学和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加强学科渗透德育、思想教育的研究。我们要坚决把主渠道建设好,利用好,使知识和教育相得益彰。
(五)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基地途径。
加强青少年德育基地建设和使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好广播、板报、橱窗、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六)抓住有利契机,实施奥运德育
以奥运德育目标为统领,建立协同德育保障机制,使常规教育、主题教育有机结合,突出道德实践,扎实推进,注重实效,创出特色。
夯实基础,注重礼仪。结合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入学习奥运礼仪知识。强化礼仪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