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8:26
导语:在医师教育培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加强新卫生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教育。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医院和新调入的人员,加强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坚持对住院医师进行在职培训,加强“三基”训练,注重专家的临床督导,并每年组织一次住院医师的“三基”考核,增强业务学习意识,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以及多次进行全院性的医疗技术操作讲座,从而带动了医疗、教学等工作,使医院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二、加强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科教处组织的学术讲座均为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年有15~20项,参加约有3000人次,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激发他们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有利于医院的全面发展。
三、通过好医生远程医学教育,使卫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掌握学习进度,选择符合工作需要的学习内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从根本上解决因工作忙而不能接受现场培训的问题。
四、我院实施院、科两级管理,由一名副院长负责,由科教处负责具体工作,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由各科室指定一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员。科教处制订相关的考核办法,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实行规范化管理,以评价各科室培训工作。各科室每月培训2~3次,每月全院培训约有900~1000人次。通过每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报表,充分体现出这种管理办法的可行性。
五、我院每年外派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先由科室提出申请,再经医院批准后外出进修,要求进修内容必须是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和科室急需开展的技术。进修学习人员学成后要在科室内开展工作,先进行科内讲座,达到一人学习全科受益的目的。每年申报区、院级继续医学教育学术讲座,使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受益。
乙方执行部门:
甲乙双方经过充分协商,现就培训英语教师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合作进行的教师培训属非学历教育性质,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学力和业务水平。
二、甲方负责组织与行政管理,乙方负责教学和业务管理,并为教学质量负主要责任。
三、乙方为甲方举办的学力教育培训班,每期 名学生,每个教学班人数为 人,培训期限为 年,培训班的英语教学时数不得少于 节。
四、乙方承诺:经过大约 学时的培训,能使甲方参加培训的大部分学员在英语听力和口语等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能够满足全英语教学需要,能够胜任教育国际交流翻译任务。对于学员反映强烈、课堂教学效果差的教师,经甲方提出,乙方应当予以及时更换。
五、甲乙双方都同意将教学点设在 区教师进修学校,寒暑假期间将教学点设在外语外贸大学校本部。
六、甲方同意乙方为甲方学员开设的课程及课时分配计划:听力 节、口语 节、英语电影视听 节、英语新闻视听 节(小学 节)、语音 节、交际英语 节、教学法 节、高考英语复试辅导 节(小学教师不参加)。
七、乙方负责组织好平时的测验、中段考、结业考及水平测试(共三次),对三次水平测试合格者颁发学力证明书(结业证书),并负责建立接受培训英语教师的学力档案;甲方负责建立全区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档案,并负责把教师培训成绩纳入业务档案管理。
八、经过甲乙双方协商的培训时间,乙方原则上不得随意改变,如有变更应当至少提前一星期通知甲方。
九、培训费用按照每人每节课 元计算(包含教材费和散页讲义费),每月结算一次,由甲方以支票方式支付给乙方;乙方除收取培训费用外,不再收取其它任何费用。
十、学员培训过程中的交通费、住宿费等由甲方自行解决或由学员自理。
十一、双方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学历教育的可行性,条件成熟的时候乙方为甲方举办的专科升本科的学历教育班;
十二、操作事宜由 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出国人员培训部协商解决。
表3表明,培训学员吸烟率为37.3%,其中男性为58.8%,女性为2.6%;饮酒率为28.4%,其中男性为41.1%,女性为8.2%。吸烟和饮酒者主要为男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2=181.98,P1<0.01;χ22=79.15,P2<0.01)。
2睡眠状况
表4表明,入睡时间在晚上11点以前、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上的学员仅占40.8%,不足一半,显示多数培训学员睡眠时间不够,易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男学员整体睡眠状况不如女学员(χ2=18.27,P<0.01)。
3体育活动
表5显示培训学员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主要包括散步、跑步、球类运动,其他项目有游泳、骑车、武术、健身器械、舞蹈、爬山等。每周活动次数在3次以上的学员仅占1/3(33.6%),每次活动时间也较短。在活动项目和每周活动次数上存在着性别差异(χ12=22.17,P1<0.01;χ22=15.06,P2<0.01)。
4业余时间支配
表6表明,培训学员对业余时间的支配方式主要为“看电视或上网”、“做家务”、“辅导子女学习”、“社交活动”,“体育活动”和“学习”仅居第5位。在“做家务”、“社交活动”和“辅导子女学习”等时间支配上存在性别差异(χ2=19.27,P<0.01)。
5讨论
5.1全科医师培训学员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不容乐观本调查显示,全科医师培训学员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存在较多问题,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较高的吸烟率和饮酒率、缺乏睡眠、体育活动不足。长此以往会导致健康损害,影响其自身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5.1.1饮食方面在一些学员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值得重视,如一日三餐无规律、营养失衡、不食早餐、高盐和高脂饮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按时进餐、坚持吃早餐、睡前不饱食、咀嚼充分、进餐不分心、有良好的进食环境、均衡饮食等。
5.1.2烟酒行为从烟酒行为层面分析,培训学员吸烟率高于国内人群的35.8%,男学员吸烟率亦略高于国内男性15~65岁人群56.11%的吸烟率和城市男医生45.8%的吸烟率;女学员吸烟率亦略高于国内女性专业技术人员2.23%和城市女医生1.3%的吸烟率。学员饮酒率亦同样高于国内人群21.0%的饮酒率,尤其女学员明显高于国内女性4.5%的饮酒率。酒精使用被认为是对生活压力的一种应对方式,烟草和酒精合在一起比单独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更大。学员对吸烟、饮酒相关的健康和社会负担问题应有足够的认识,预防或减少吸烟、饮酒及相关健康问题的发生。
5.1.3睡眠状况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天需要睡眠7~9个小时。从睡眠状况维度分析,多数学员睡眠时间不够,可能与工作、生活等压力较大、社会交往多、值班熬夜较常见有关。因此,培训学员应改变不良的睡眠行为,合理安排休闲、医疗以及其他工作,尽可能提高睡眠质量。
5.1.4体育活动从体育活动情况而言,体育活动对增强体质的作用被多数培训学员所认识,多数能因地适宜参加体育活动,学员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因均首选“强身健体”。但是真正能做到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并不多,每次活动时间也较短,除了受场地、条件、体能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没有时间”、“不能坚持”和“忙于作”、“忙于应酬”为主要原因。学员应重视体育活动,积极、主动参加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5.1.5业余时间支配就业余时间支配方式看,在卫生人员数量少、学历和职称偏低、待遇较低、整体医疗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生活环境不理想的条件下,广大培训学员在基层为患者提供了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但在知识更新、专业技能提高、继续教育、学历职称晋升等自身发展方面积极性不高。
5.2对医学教育的启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担负着向城乡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以及计划生育指导一体化服务的重要职能。全科医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健康行为、生活方式问题不容忽视。全科医生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不仅关系到自身心身及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患者和周围人群。客观存在的人类生活方式的复杂性、未知性和易变性,使得改善全科医生的生活方式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全科医生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既有医学教育层面的因素,又有社会层面和个体应对层面的因素,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努力改善全科医生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5.2.1院校医学教育
大学是大学生形成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时期。把人文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在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习、临床见习实习等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不断加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对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把全科医学、行为医学等教育作为医学生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医学生医患沟通、健康教育、社区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医学生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获得系统全面的与终生健康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为医学生毕业后具有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5.2.2毕业后和继续医学教育从社会应对层面来看,有关部门应全面了解全科医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现状,进一步加强包括全科医生在内的基层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尽量多为城乡居民提供各种适宜的休闲、娱乐保健、健身设施。以宣传、教育、交流、示范、培训等形式,指导存在健康行为、生活方式问题的全科医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主动矫正,促使广大全科医生以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们群众。
5.2.3自我健康教育从个人层面来看,全科医生要加强自我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健康意识,提高对自身健康行为、生活方式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处理好工作、生活与健康的辩证关系,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应特别注意改进饮食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当的体育活动,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健康损害,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做好各项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6结论
论文摘要: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形式单一,许多教师对现行培训的效果不太满意。作者对内容组织、培训形式等进行了探索实验,以增强教师培训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培训 实践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培训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流于形式主义;面授式的教师培训,培训形式单一;缺乏互动的灌输式教师培训,效果甚微。针对以上弊端,当前改进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细化培训计划,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安排有差异的培训内容、方式、形式及重点等,从而通过培训使每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进步和发展。
一、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
根据省教育厅、省师训中心的统一部署,在暑假期间江南大学校长教师培训中心承担了初中化学培训研修班、高中语文校本研修班和初中校园网网络管理人员培训班三个项目。每个项目培训时间分别7—10天,参加培训学员共计五百多人。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训”,达到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在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培训计划的基础上,我们认真讨论和制订了培训方案,其实施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量身订制,精选内容。
三个项目学员差别较大,根据“按需施训,有的放矢”的培训原则,培训前项目组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培训需求调查,调查面覆盖参加培训的江苏省十个大市,同时对回收问卷进行深度分析,旨在使培训方案、培训内容更加符合教师的需求。
2.组建团队,优势互补。
科学合理的专家团队结构是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保证。每个具体项目都建立培训项目组,项目组核心成员由大学教授,市级教研员和特级教师组成;同时,项目组在组建培训专家团队时,做到兼顾省内外、高校与中小学等不同领域的培训专家。我们还聘请了相关企业培训的专家参与指导,比如初中校园网网络管理人员培训这个项目就邀请了当地知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参与我们的培训,为学员介绍网站制作的具体案例和网站安全的解决方案,深受学员好评。
3.突出主体,创新方式。
教师参与培训的目的及对培训的主观需要是各不相同的,而传统的专家讲授式的集中培训则很难满足不同教师的实际需要。其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培训内容、方式、要求和标准的同一性与培训对象的个体差异性之间的不一致性和矛盾性,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培训的有效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培训方式的选择、培训地点的安排和培训过程的管理等方面,积极征求学员意见,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比如,由学员主持专家讲座全过程,专家介绍、总结点评、互动交流,“学员主持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进入培训现场,培训气氛融洽,弥补专家讲座“一言堂”的不足,提高专家讲座的实效;论坛交流更加突出学员的主体,学员主题发言内容丰富,互动研讨气氛热烈。
4.培训形式多样,创建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从整体培训课程安排来看,我们安排了专题讲座、论坛交流、考察研讨、课例观摩等培训形式,使学员在7—10天的培训中既有收获又享受学习过程,不感到枯燥。比如高中语文校本研修班,我们安排了顾毓琇纪念馆参观和南菁中学考察。再比如初中校园网网络管理人员培训班,我们带领学员参观了江南大学信息化管理中心机房,专门介绍了江南大学在物联网建设方面的设计理念和系统架构和云计算方面的应用,拓宽了学员的视野。这些都深受学员欢迎。
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暑期三项培训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学员普遍非常满意。省教育评估院在培训期间到我校,对培训中心承担的2011年省级项目开展了质量评估工作,对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校教师培训工作定位准、理念新,方案设计合理、实施到位,专家团队优势互补、实力强。但在培训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训拟解决的问题过于分散。
7—10天的短期培训课程涉及校本教研基本理论问题、教育科研、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命题、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过于兼顾面上的问题,容易造成剖析不深入、解决问题不彻底等,使学员有意犹未尽、蜻蜓点水的感觉。
2.专家讲座专题过于灵活。
从单个讲座效果来看,每位专家讲座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但由于缺乏有效沟通,专家往往更多执著于自己的研究,无意识地忽视了培训目标、培训对象。从整个讲座的系统结构来看,由于缺乏系统的专家团队的有效沟通,难免出现讲座内容“撞车”现象。总之,缺乏有效的专家讲座效果监控机制,在专家讲座的安排方面缺乏有效沟通与管理,讲什么、怎么讲主要由专家说了算,培训机构、学员更多时候处于“失语”状态。
3.培训形式进一步创新。
在培训活动中,虽然我们安排了专题讲座、论坛交流、考察研讨、课例观摩等多种培训形式,但遇到一些新问题,由于缺乏专门从事教师培训的专家,创新培训形式的要求与设想还有差距。此外,在培训过程中的论坛活动中,由于担心论坛现场的效果,一些老师过多安排主题发言,导致只有“谈”没有“论”。
三、培训的改进与实施
通过本次培训,我认为要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突出培训重点。
期望通过培训把教师教育的所有问题解决是不现实的,需要瞄准方向,突出重点。设计方案需抓住重点,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有限的几个重要问题。
2.组织专家集体备课。
在现在培训的组织形式下,可以采取专家团队通过集体备课,构建富有逻辑顺利的系列专题讲座,环环相扣,增强培训效果。
1.企业新员工的培训。对新员工的培训是一个过程的转变,是从一个团体到另外一个团体的转变,是身份的转变,是文化的转变,更是责任的转变。对新员工的培训往往是想让员工在这个接收培训的时期为自己所要担任的工作进行一个了解以及知识技能上的补充。企业新员工的培训往往分两类,一类是没有接触过本行业的员工,另一类是企业订单式培训的学员,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前者由于对此行业比较陌生,所以需要较长的培训时间;另一类准员工所接受的培训则是本公司的一些具体的设备的操作,管理制度的强化训练等有关本公司的具体事项。这类学员的培训时间较短。
2.企业员工的校内培训。接受这类培训的人员大多数是一些管理层的人员,他们的专业技能比较强,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会通过对新文件、新规定的学习,完善自己所处的岗位对自身能力的需要。
3.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校内培训。现在,计算机应用在单位内已经是员工考核的重要项目,想要晋升,计算机的熟练应用测试是必不可免的。由此一些需要参加计算机考试的员工有的就需要接受计算机能力的校内培训。
二、校企合作,完善办学条件
1.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大纲、教材的制定。当企业领导、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大纲的制定时,教学大纲所包含的内容就更加全面,更加接近企业的要求。校企的合作与沟通会使得职业学院的办学宗旨更加有针对性。多方面人员参加教材的制定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学到企业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技能。
2.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就是指一位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自己所带专业的知识,同时还要掌握除此之外的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如果一个学校拥有一支十分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那么这在实现高职教育特色化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职业教育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时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企业越来越注重员工的自身素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所以,企业的管理层一直不断地为员工制造各种培训活动。其中,职业院校为员工进行培训已经成为一个很平常的事。但是,在这里面有可能会出现许多应该注意的问题。
1.培训内容要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员工的培训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但是,现在有些企业的培训往往是来个走过场,搞形式,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一定要强调培训内容的重要性,它一定要和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密切联系当前的企业发展形势,务必要让学员们学有所获,并且要对自己的工作甚至将来的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2.加强管理。企业员工的培训一定要学习职业教学的教学方式,加强管理。因为,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培训时学到的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或者自身的提高没有多大的帮助,学过后几天就忘了。这主要是因为培训的讲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够严格、要求也不高,所以学员们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再加上最后的考核十分容易通过,学员们就更加没有压力及学习的动力了。由此看来加强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加强学员的日常学习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后任务的布置来实现的。另一方面就是最终考核制度的管理,可以适当地加深考试的难度,使得学员有学习的压力及动力。
3.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一些企业单位的培训就是简单地进行一些理论性的课程讲解,对学员们来说不是很有用。职业院校再为企业的员工提供培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对授课的班级进行简单的划分,确保学员所接受的知识都是他们所需要的。
四、结语
一、高校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培训中存在问题
为了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部委托“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在高校教师中开展培训工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该协作委员会成立了培训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编写了培训教材并组织认证了一批适合培训的教材,初步建立起了全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体系。到2003年为止,已在127所高校建立了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共培训教师约30000余人。三年来,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培训人员的数量和培训的质量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教师对培训学习缺乏积极性。由于高校对教育技术培训没有特定的要求,而且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又没有较高的认识,使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根据培训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十五”期间,应对10万左右的高校教师进行培训。按照这个安排计算,每年参加培训的教师应在2—3万人左右,而2001年实际参加培训的教师只有1.4万余人,与预期的人数有较大差距。
第二,培训尚未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高校师资缺少严格的训练和认证,没有统一的考试要求,培训内容和培训的质量标准都得不到保证。
第三,培训工作不能持续有效开展。目前,各培训中心的培训模式均是采用面授方式进行。由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较忙,时间不能保证,培训的效果也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全国知名教育技术专家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二、创设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策略
如何促进和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构成合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体系,实施有效的教育技术培训,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育技术的本质之一是利用技术手段,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与效益的目标。要让教育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依靠教师进行实施。教育技术培训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但是如何在高校持续有效地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解决上述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又如何改变传统观念、将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紧密融合?又该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模式来保证教育技术培训的质量?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大背景下,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创设“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方案开始实施。
(一)创设“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指导思想
1.“大视野”
“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以高等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培训模式的实施背景,希望通过培训模式的实施逐步改变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只把教育技术视为教学手段、忽视它和教学过程有机融合的传统观念;提高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2.“一体化”
“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以系统化的方法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希望突破传统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培训体制和培训质量保障等方面“碎片化”的局限,避免教育技术培训的理论脱离实际、所学非所用、学习效率不高和学习效果差的局面,做到理论与技术互相融合、理论与技能共同提高并形成有内容、有方法、有组织、有制度保障的“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
3.“双能力”
“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以“双能力”提高为基本目标,即促进高校教师两种能力一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这一基本目标是与教育信息化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完善教学技能的目标相一致的。
(二)培训目标的制定
培训的目标为: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的指导方针,通过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实际操作训练和优秀教学案例的示范研讨,使教育技术和教学有机融合,增强高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双提高。
此外,该培训体系对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在教育技术培训数量、培训内容、培训质量及其教学应用的效果提出了要求:在培训人数上突破万人,涵盖北京市属高校90%以上的教师;在培训方法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培训质量上突出实效。
三、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架构
(一)“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创设一个有效的“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第一步是正确了解、判断北京市属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笔者通过与北京市属各高校负责培训的主管人员座谈和问卷调查(调研对象主要是市属高校教师、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中教师占49.5%,实验人员占12.9%,行政管理人员占18.8%)等方式了解了北京市属高校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
1.对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
91%的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在改进教学方面有重要作用,74%的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希望使用教育技术来改进教学,66%的北京市属高校领导对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很重视。
2.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程度
85%的教师视教育技术为一种应用手段,对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认识单一;把现代教育媒体视为教学演示工具,没有也不能很好地将教育技术和教学有机融合,也不能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媒体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对学习教育技术必要性的认识程度
89%的高校教师认为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非常必要,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制定教育技术培训的策略,中心聘请了专家研讨、制定了教育技术培训的具体实施方案。
1.制订指导原则
在培训理念上,要使高校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训的第一步是使高校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在培训内容上,要适应教师教学应用能力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科教师的需求。在培训方法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高校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在培训目标上,要促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2.提高培训者水平以往教育技术培训是在北京市属高校内部进行的,培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也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培训质量,首先,将各高校自行组织的培训改为主要由中心统一组织培训;其次,通过聘请教育技术方面的专家统一授课,同时对培训者进行培训,普及、提高原有培训师资队伍的水平,从而建立一支合格的培训师资队伍。
3.制定培训大纲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北京市属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现状,中心组织制定了《北京市属高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一级和二级)》。针对教育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培训的异同,培训大纲注重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将教育理论作为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注重更新高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二是将教育技术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融合,注重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
4.编写培训教材
统一、高质量的培训教材是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训实施的指南和纲要。以往大多数教育技术培训因为没有统一的培训内容,培训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异。为此,中心按照全国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大纲,组织专家编写了教育技术等级培训教材:《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和《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二级)》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光盘。培训教材将教育理论、计算机硬件与多种多媒体编辑制作软件融于一体,统一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满足了教学需求和教师的学习需求。
5.采用个性化学习方法
教育技术培训采用的是理论加实践的模式,需要进行大量上机操作,因此中心采用了集中面授、教师上机操作的学习形式。为了方便教师的业余学习,满足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教师需求,中心还制作了多媒体教学光盘供教师在家学习。此外,还安排教育技术专家到市属高校进行专题辅导、定期指导市属高校教师研讨交流。
6.建立分级量化评估体系
为了切实有效地保证培训质量、评估培训效果,中心建立了一整套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模拟仿真软件考试题库系统,并配以相应的模拟考试练习指导光盘,指导高校教师在模拟环境下进行练习、考核和评估自己的教育技术水平。经过有效的探究和实施,中心在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培训方法、能力评估四个方面进行了科
(二)“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完整框架
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为特征,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体改革[1]。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对高等教育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教育技术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是通过学科课程把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是通过将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1.形成制度化保障机制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推进适合于信息社会的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是各个学校的重要工作。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是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保证。
2003年,北京市教委和人事局联合下发了(京人发[2003]52号《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计算机应用术水平(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教育技术等级考试作为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申请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中心每年统一组织两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北京市教委统一颁发教育技术等级合格证书;在全国首次将教育技术等级考试作为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申请的基本条件;2005年实现了教育技术等级考试完全替代了计算机等级考核;北京市教委还将教育技术培训列为“人才强教计划”的组成部分,又一次拉开了高标准、求创新、讲实效、重能力的教育技术培训序幕。
2.完善培训教材体系
在培训的组织形式上,中心在全国聘请专家成立了教育技术专家指导组,指导中心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在学习内容上,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密联系大学教学工作,设计出千余份调查表,对已经参加培训和未参加培训的教师,针对教育技术的培训内容和在教学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征求对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的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2006年和2009年二次修改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重新编写了第二版和第三版《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二级)》培训教材。
第二版教材从理论讲述到实际操作与第一版培训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在教学中的指导性和应用性;软件技能操作方面本着从实际应用出发的原则,选择了更适合教学应用的Office信息化办公软件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去掉了教学应用较少且学习难度又较大的Flash和Dreamweaver操作软件。在学习形式上,以实例带动知识点,改变了原教程侧重软件知识点讲授的形式,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更有利于广大教师学以致用。在量化考核上,为了使高校教师能在实际真实的软件环境下进行考试,使所学、所考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中心探索设计了全真软件考试系统,使考试体系从仿真的软件环境转变为全真的软件环境。
为了进一步满足北京市属高校各学科教师的需求,实现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009年中心第三次修改和完善了教育技术等级培训的内容,重新组织专家编写了第三版《现代教育技术等级(一、二级)》培训教材,与第二版相比,第三版教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编写体例上又有了较大的创新,内容更加精练实用。
第三版教材以丰富的实例贯穿知识点的讲授,加大了对案例的分析,充分切合教师的需要,让学习者以“DIY”的方式迅速掌握有关内容。在叙述方式上,第三版教材摒弃了传统的章节式叙述结构,创造性地提出了“模块一单元一环节一问题一学习材料一案例分析”式的新体例结构,采用了“情境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习者置身于丰富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环环相扣的环节设置和问题引导将学习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3.实践在线培训的新方式
为了扩大培训规模和方便高校教师的个性化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中心2005年起开始筹建北京市高校教师网。经过2年的努力,将培训学习的8门课程全部制作成网络课程,教师可以自主在线学习,使中心编制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计算机网络课程三者构成了立体化的教材。2008年10月,北京高校教师网正式运行,除了为教师提供了教育技术远程培训课程以外,每年还为北京地区各高校5000余名教师的岗前培训提供了学习平台。
四、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一)实现“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突破了传统培训模式在方法、资源、质量和培训体系等方面“碎片化”的局限,以“双能力”取向的培训模式将教育技术和教学有机融合,以能力的提高改变了仅把教育技术视为教学手段的传统观念,用教育技术推动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为整体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找到了一个有效、可推广的模式。
1.制度保障创新
在制度保障方面,北京市人事局和北京市教委共同认定将教育技术能力等级标准纳入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体系,使教育技术培训成为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系列计划的组成部分,成为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和必要的能力成分。
2.培训平台创新
以教育技术为载体,以专家队伍、制度保障和全真模拟考试系统为支撑平台,通过自主编写的《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二级)》培训教材和研发的教育技术培训网络课程,构建形成了“一体化”与“立体式”的现代网络培训平台。
3.能力评估方法创新
论文摘要:“培训是给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基本技能的过程”。企业通过培训可促使员工提高工作所需技能,因而提高工作绩效,促进企业人才优势提高,但培训需要经济效益。本文基于在职培训模式与离岗培训模式的培训迁移效果分析之上,阐述了在职培训模式培训迁移效果显著,提出应结合培训内容及目标,灵活采取培训方式,积极推行在职培训。
“培训是给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基本技能的过程”。无论对于新员工,还是原有员工,企业都可通过培训手段促使他们提高工作所需技能,从而提高工作绩效。根据培训模式与工作岗位的关系,培训可以分为.在职培训和离岗培训。在职培训是指 “让人通过实际做某项工作来学会做这项工作”。就是经常所说的导师指导、边干边学的形式。在职培训包括传统的教练法和较新的职位轮换法两种。这里主要指传统的教练法。
离岗培训就是脱产培训,是指离开 “离开工作和工作现场,由企业内外的专家和教师,对企业内各类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不同的培训模式有不同的培训效果。我们应根据培训的内容和目标,选择恰当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
一、 我国中小企业培训模式现状:离岗培训为主,在职培训为辅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培训意识很强,培训手段高科技含量高,培训方式较为丰富,但对培训的认识不足,在培训模式上,大都喜欢离岗培训。
从员工方面来看,认为培训就该离岗,甚至认为,企业如果不离岗培训,是实力不足,忽视人才、工作环境不好的表现。从企业角度来看,培训好跟风,偏好离岗培训。总的来看,企业对离岗培训很重视,培训安排表现很积极,培训费用专款专用,甚至,把培训投入作为一项工作业绩指标。相反,传统的在职培训,虽然历史更为悠久,但是企业对其认识不深,重视度不够,因而也没有过多表现,没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支持在职培训。
二 、在职培训模式与离岗培训模式培训迁移效果比较分析
当前,培训在我国越来越时尚,无论企业性如何,对培训都推崇有加,专业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地诜,专业的培训人员也成为近年来备受推崇的职业,但是从企业高层到参加培训人员的反馈来看,培训的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好,其问题更多的在于采用的离岗培训模式不能保证培训迁移效果。
1、离岗培训模式分析:离岗培训无法促进培训迁移
当前企业大都采用离岗培训,无论技术多么先进,方式多么丰富,无论是远程还是面对面,无论国人还是更时尚的外教,无论是讲授还是讨论,其模式都逃不出 “离开工作场所,安排培训师,在特定的培训场地,对受训者进行培训”的框架,因而其本质都是授课式,对培训的最终目标——受训者业绩提高的影响并不直接,培训迁移效果都不显著。我们可以用 “图1培训与迁移分开模型”来直观的表示。
员工的行为是企业业绩的源泉。但是,员工的行为要有效转化为企业业绩,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员工的动力、知识、技能、目标等,这些因素就像横在员工行为与企业业绩之间的障碍。员工的行为要有效转化为企业业绩,就需要拥有克服这些障碍的钥匙——相应的工作技能。(在图中,我们把取得企业业绩的相应的工作技能都称之为技能钥匙。)
这种 “培训和迁移分开”培训模式,可抽象为 “合格的培训师拥有帮助员工克服相应障碍的技能钥匙,但不直接分享给受训者,而是向受训者描述 (讲授),这个技能钥匙大概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慢匿领会,琢磨、实践摸索出所需的工作技能来。
因此,这种模式难以保证培训师把指定的工作技能传授给受训者。通过这种培训模式,也难以保证让员工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使之行为有效、高效地转化为企业绩效。
2、在职培训模式优势——培训迁移效果显著
培训的意义在于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完成工作所需技能,促使其工作行为有效转化为企业绩效。有效促进员工培训技能转化的关键包括:
1)尽量使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似性
2)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
3)引导受训者注意工作的重要方面
而实践表明,在实践中学习效果亦更好。
因而,我们可以采用在职培训的方式来增强培训迁移的效果。在职培训与离岗培训相比,培训环境就是工作环境,培训实践,培训者亦可引导受训者注意事项,因而,可以有效促进员工培训技能转化。
我们可以从“图2培训与迁移合二为一模型”更能直观的看到。
这种模型可以使培训者所拥有的相应的工作技能,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和受训者分享。受训者通过在工作实践中,针对具体的问题和需求,接受具体的培训,因而于学习、实践于一体,培训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也是实践过程,从而保证了工作技能的迁移效果。
归纳来看,在职培训的相对优势在于:
l、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同,培训技能的适用性好。
2、培训过程就是工作过程,针对性强,实践机会多。
3、培训过程、学习过程、实践过程一体化,培训迁移效果好。
同时,在职培训与离岗培训模式相比,费用低得多,且有助于增强员工的情感和凝聚力。这些资源对当前企业来说重要而又缺乏。
三、有效推行在职培训的策略
通过在职培训与离岗培训的迁移效果比较分析来看,在职培训是一种可以提高培成效的培训模式,因而,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推进在职培训。措施可包括如下方面:
1.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企业培训要有效果,必须在观念上有保证。要正确认识
是否培训由培训需求决定,而不是跟风,讲热闹
培训讲究效果,讲究经济效益
辩证认识、使用传统培训方式和新兴培训方式
2、正确选择培训者。和其他培训方式样,在职培训的培训者 (教练)自身的培训素质很重要。不仅需要培训者 自身专业技能要过硬,同时,还应具备指导、培训他人的相应素质和能力。
3、提供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一个合格的培训者,不仅需要工作专业技能、培训技能,还需要有培训的动力。企业应建立针对培训者的激励考核机制,提高培训者的积极性,促进培训过程有效进行。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人手:
建立多层面的培训评估体系,重点在培训技能转化方面
受训者业绩成长与培训者业绩挂钩
建立直接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机制
4、根据培训内容和目的,灵活采用培训方法。培训方式各有优点和不足,应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和目的,采用相应的培训方法。而不能厚此薄彼,跟风培训。企业培训是改进员工绩效的有效途进,但是基于讲授式的培训模式,培训和培训技能转化相分离,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企业培训的目的,而在职培训模式则把培训及其迁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理论上保证了培训迁移效果。当然,要保证在职培训的培训迁移效果,还应采取积极措施,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正确选择培训者,根据培训内容和目的,灵活采用培训方法,并提供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积极推进培训迁移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论文内容提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效果成了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师的特点,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做出了探究,并提出了院本培训的模式。
1.引言
综观很多国内的教育技术培训,多数重技术、重讲授,形式单,甚至很多培训只是流于形式,效果欠佳。因此,教一育技水培训需要根据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趋势,转变模式,适应潮流,走出新路。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2.高校教师特征分析
2.1学习能力强,喜欢独立思考
高校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他们的自律能力和独立性较强,在学习中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思维受别人的限制。此外,资料调查显示,高校教师的学历一般都在硕士研究生以土,还有很多是博十研究生,他们比一般成人具有更强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如何积极发挥高校教师这个学习群体的主动性,是教育技术培训的关键所在。
2.2成人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个体由一种学习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成人学习动机是指推动成年个体参与教育,卷入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因,或称内在动力。因此,成人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很多教师来参加培训的目的就是“拿证”、“评职称”。但是,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决定了他们具有比一般成人更强烈的求和欲望,他们更希望培训的内容能应用在实际工作上,能切实提高教学科研效率与效果。因此,如何根据高校教师的实际工作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是教育技术培训的重点内容。
2.3专业性强,知识背景各不相同
高校学科众多、专业繁杂,各位高校教师也是在各自领域里的专才,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然而,他们各自的学科对信息技术的关联程度有所不同,各自的教学内容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要求有很大的差别。
同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许多教师因其所从事的相同学科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包括专业化的语言,一致的认知风格和习惯等。这也使得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
因此,如何多层次、不同范围的组织被培训人员,也是我们教育技术培训组织者所思考的问题。
2.4教学与科研的矛盾
高校的社会责任和性质决定了高校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的两头重担,会产生时间与精力上的冲突和矛盾,而教育技术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因此,如何提高培训的效率,也值得我们培训的组织者多加思索。
3.高校教师教育技术院本培训模式的探究
根据前文对高校教师的特征分析,高校教师专业性强、知识背景各不相同。如果只考虑到组织培训的效益,而笼统的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出统一面对全校教师授课的“全校班”,不论学员来自哪个院系和专业,全部笼统的一起学习,同等对待,统一考核,这样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将相同的教育背景的教师组织在一起,以二级学院为单位,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本文称之为“院本培训”。
3.1院本培训的实施
院本培训模式解决了校本培训模式中“对象多元、目标多层次、内容广泛、缺乏针对性”等缺点,缩小了培训单元,把培训学员正确、有效地分学院组织起来,高效的教育技术培训才得以顺利的展开,实现个性化培训的需求。下面就来探讨如何以二级学院为“本”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首先,要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以政策顾励全体高校教师积极参与。
其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校教育技术中心与二级学院之间各自职责。
在校教育技术中心成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领导小组,建立适应广大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模块,并做好教育技术的知识管理、建立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资源库。同时,紧密联系各二级学院、督导各二级学院的培训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各二级学院之间的交流。
在二级学院院办成立二级学院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本学院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各院级培训小组根据本院高校教师教学的需要,确定培训内容,选择相应的授课教师,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小组研讨、观摩听课、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从而制定近期培训计划和长远培训力一案。
最后,各二级学院的培训学员(即本院的高校教师)成为一个学习群体,院级培训小组应该为该学习群体创设自由表达思想,积极参与讨论的培训氛围。使这些有着相近的知识和教育背景、有着相近的教学经历和经验的学习群体,在教育技术培训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
3.2院本培训的优点
首先,院本培训能改变培训与教学实际脱离现象。
院本培训基本上实现了个性化培训的需求,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培训,按需培训。每一位教师都可以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选取需要的内容,有的放矢、机动灵活的完成培训任务。
其次,能加强院内教师的相互交流,有助于“案例教学”的实现。
同一个院系内教师之间有一定的熟悉度,再加上有相似的教育背景,必然会在培训过程中相互交流与共享,进行协作学习。同时,院本培训基本上实现了个性化培训的需求,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培训,能随时渗透教学实际,“案例教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感,有助于“案例教学”的实现。
关键词:教师培训;迁移;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36-02
培训迁移,又称培训成果转化,它关注的是培训成果——教师在培训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如何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及经过一段时间后是否仍能保持。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使更多的教师从中受益,但是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却并未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学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培训资源和培训成果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教师培训迁移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教师培训迁移研究的现状,指出国内教师培训迁移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以为我国教师培训迁移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一、国内外教师培训迁移研究的现状及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培训迁移内涵的研究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上把培训研究包括教师培训研究的焦点放在培训设计和培训实施上,把培训效果简单地定义为培训情境中的学习效果,较少顾及培训后学员的工作行为是否有所变化。然而,有研究发现,培训开支惊人,现实效果却不容乐观。“如果以货币形式来衡量,很多培训项目大约只有10%的培训投入转化为受训者日后的工作行为。”[1]
20世纪80年代初,培训成果的迁移转化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Wexley和Latham(1981)较早地提出了“培训迁移”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接受培训者将在培训的环境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有效地应用到工作中去的程度”[2]。其后,有研究者在定义中加入了“阶段性维持”的因素。Baldwin和Ford(1988)将培训迁移的概念拓展为:“受训者将培训中习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且在一定时期内得以维持。”[3]“培训迁移”概念的提出,表明人们对培训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即关注培训,必须同时关注学习和迁移两个情境。
当前,把教师培训过程理解为参训教师学习与应用过程的统一,已经是一个国际趋势(陈霞,2008)。具体到我国教师培训研究领域,近年也有一些学者(杨炎轩,2006;陈霞,2008)着力引介和阐释“培训迁移”的概念和内蕴的思想。如,陈霞指出,“完整的教师培训活动,不仅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实施过程,还包括培训结束后的后续应用过程。”[4]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学者对教师培训迁移的关注度不够,研究数量不多,“培训迁移”的理念和重要性还远未深入人心。
(二)教师培训迁移效果测评的研究
受训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进行了迁移运用?其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对培训迁移状况的测评。美国培训专家柯克帕特里克(1959)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四级培训评估模型,该模型从四个层次评估培训效果:①反应层,即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②学习层,即学员在培训中的收获。③行为层,即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改进。④结果层,即学员对培训所学的应用给组织带来的影响。其中,后两个层次是对培训迁移效果进行评估。近些年来,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在我国教师培训评估中得到应用,但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依然是培训情境中学习效果的评价。2008年,国内学者陈霞借鉴柯氏模型,提出从以下三个方面评估教师培训迁移效果,即“受训教师对培训所学的应用程度”、“受训教师对培训所学的应用给组织带来的影响”、“受训教师对培训所学的应用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5]但是,陈霞并未指出各项内容的具体观测纬度和观测指标,因而在实际中还很难得到应用。就我们的视野所及,目前在我国还未见有对某个教师培训项目的迁移效果进行量化测评的成果。
(三)教师培训迁移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关注教师培训迁移效果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培训迁移不是发生在真空中,它还会受到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教师培训迁移研究的重点转向制约迁移效果的影响因素。Baldwin和Ford(1988)提出了最初的因素模型,把影响培训迁移的因素归结为受训者的个人特征、培训设计、工作环境。后来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不断发现和完善因素模型,其中以Holton于1996年提出的培训迁移影响因素模型为典型代表。该模型强调了影响培训迁移的三种因素:迁移动机(即教师应用培训所学新知识、新技能的信心和愿望);迁移气氛(学校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专业自、组织学习氛围等);迁移设计(即培训课程的实用性)。Holton的模型强调,“只有当影响迁移行为的三个因素均处于适当水平时,学习才会导致个体绩效的改变。”[6]
2002年,我国学者王鹏等以中学教师为被试,研究教师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得出的结论是“管理政策、来自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以及培训内容与工作的相关程度是影响培训迁移的重要原因。”[7]
就目前的整个培训迁移研究而言,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热点。它反映了研究者们这样一种愿望,即通过对培训迁移主客观影响因素的确认,探明培训迁移发生的机制,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教师培训迁移的呢?它们与教师培训迁移之间有着怎样一种数量关系(亲疏关系)?对于这些问题,国内外都还研究得不够。
二、展望:我国教师培训迁移研究今后努力的方向
从上述可知,我国教师培训迁移研究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不足,离实际应用还一段距离。展望未来,我国教师培训迁移研究还应在如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我国教师培训研究应当向“(培)训后”领域延伸
培训成果转化是培训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外学者比较注重培训迁移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经典的培训迁移理论和模型。然而在我国,教师培训研究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培训设计和实施上,至今仍未对培训后的成果转化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把教师培训成果转化视作完整培训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广泛借鉴国外理论,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探究中国教师培训迁移的具体问题和优化策略,这不仅可以拓展培训迁移理论的应用范围,而且还有助于推动我国教师培训研究向“(培)训后”延伸。
(二)需要明确教师培训迁移的观测指标和观测方法
教师在多大程度上迁移运用了培训所学?效果如何?目前所见的研究尚未深入到这个层面,这样我们就无法科学地说明一个培训项目的效益到底怎样。这就需要我们明确教师培训迁移的观测指标和观测方法。为此,首先要明确培训迁移程度、效果和各个影响因素的观测纬度;其次要设定每一纬度的观测指标;再次要寻找每一指标的适宜的观测方法。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还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获取教师培训迁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现状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我们才能切实探明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迁移的真实现状。
(三)需要探明影响因素与教师培训迁移程度及效果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响教师培训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培训迁移的效果?已有的研究没有给出答案。所以,在了解了我国教师培训迁移的真实现状后,还要切实探明影响教师培训迁移的关键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事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此,需要通过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弄清各个影响因素与教师培训迁移程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具体说明哪些是影响教师培训迁移的关键因素,哪些是障碍因素,从而为相应的改进措施的提出奠定基础。
(四)提出增进教师培训迁移效果的具体策略
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践。近些年来,我国教师培训成果丰硕,但成果转化率低下却是一个毋庸讳言的事实。其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教师培训迁移研究严重滞后,不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办法。今后的研究应当面向实践,研究出可以增进教师培训迁移效果的具体策略,为受训教师所在学校建立良好的培训迁移氛围等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为受训教师将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工作当中提供具体指导。这样我们的研究才会发挥出它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2]刘雪峰.培训转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管理科学文摘,2003,(12):41.
[3]Baldwin T.T.& For d J.K.Transfer of Training: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Personnel Psychology,1988.41.
[4]陈霞.教师培训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10):9.
[5]陈霞.教师培训效果转化的测评体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29.
[6]冯明,陶祁.培训迁移的有关理论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3):26.
[7]王鹏.培训迁移效果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