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8:28
导语:在航天工程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英文名称:Chinese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758X
国内刊号:11-1859/V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百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ICU、气垫鞋、方便面调料干菜
许多高新科技来源于探月工程
“探月工程实际上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说。当前,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很大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
我国的探月工程将带动、引领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空间物理科学、电子信息科学等基础科学和材料、冶金、化工等工程技术的发展。以生命科学为例,“人类究竟从哪里来,未来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而生命的起源很可能是在宇宙空间里,对生命科学来说,太空是最好的研究领域。
事实上,探月工程与人类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龙乐豪介绍,拿美国人的例子来说,如今的ICU(重症监护室)就源自于“阿波罗”载人登月的成就,当时由于要模拟太空环境对航天员进行训练,而用来监测航天员的血压、心跳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实验室,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ICU。
此外,人们现在吃的方便面调料包里的干菜,其雏形就是最早的航天食品;非典时期研制的医用液冷服,研发灵感也是来自航天员穿的生命保障服;还有现在备受年轻人推崇的气垫运动鞋,都是出自于航天服的制造工艺。
发掘1公斤氦-3需处理22万吨月球土壤
利用月球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类已取得的月球探测成果表明,月球上特有的能源和矿产,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比如,月球上存在大量的氦-3,据初步估算,月球上蕴藏的氦-3大约为100万吨到500万吨。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的张厚英研究员说,有人曾经做过计算,如果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得以突破,使用100吨的氘和氦-3,就可以满足现在全世界一年的用电量。
目前的核聚变研究,主要以氘和氚为原料,但因氘氚反应产生大量中子,中子具有放射性,容易污染环境,也会影响人体健康,而如果利用氘和氦-3进行核聚变,几乎不产生放射性污染,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完美能源。
当然,如何能把月球上的氦-3拿到地球,还有非常困难的工程问题要解决。
张厚英介绍说,按照现有美国航天飞机的运输能力,一次可以把30吨的液化氦-3运回地球,因此在运输方面的技术障碍似乎是可以解决的。
有人提出,利用600摄氏度的温度,就可以把月球土壤中的氦-3、氦-4蒸发提取出来,再利用低温的方法,可以把氦-3、氦-4进行分离,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液化氦-3。由于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昼夜温差极大,高温可达173摄氏度,低温可达零下180摄氏度,而且月球表面的太阳能极为丰富,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来满足提取氦-3所需要的能源,因此这方面的技术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但问题的难点在于,有人做过计算,要发掘1公斤的氦-3,需要处理22万吨的月球土壤,这相当于在数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挖几米深的坑,这个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在地球上尚难以实现,何况在月球上?
多年来,集团公司在扎实推进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过程中,大力弘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创新, 培育形成了以“国家至上、技术引领、勇于攀登、追求卓越”为指导方针的创新文化,构建了完整、合理并能持续激发员工创新活力、适应军民融合发展需要的航天创新文化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创新发展道路。
始终坚持创新引领,
大力培育具有航天特色的创新文化
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史。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文化的因子渗透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例,在项目论证初期,我们从国家的战略需求、基本国情、任务拓展和后续发展等方面统筹考虑和系统论证,明确提出了“发射载人飞船、建设空间实验室、建设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并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的水平,创造性地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舱方案。在工程实践中,成功地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神舟系列飞船、二号F运载火箭、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攻克了飞船总体技术、飞船制导、导航、控制技术等一系列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我们仅用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就实现了载人首飞,仅用了3次载人飞行就完成了从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空间出舱的跨越,仅用了2次飞行就完全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太空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0年,在总结提炼航天事业50多年创新发展积淀的基础上,集团公司准确把握新时期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了“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包容自励”的创新理念,确立了“以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创新推动富国强军、以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创新价值观,形成了涵盖精神层、行为层、物质层三大层次的具有鲜明航天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创新文化。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文化建设思路和途径,印发了《集团公司创新文化建设纲要》和《航天创新文化员工读本》。《纲要》的推行以及一系列创新文化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促进了创新文化在集团公司的落地生根。
在《纲要》的指导下,集团公司各单位制定了《创新文化建设实施计划》,成立了创新文化领导小组和管理小组等组织机构,各相关部门从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多角度协同推进,循序渐进地建设并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文化体系。特别是,型号部门与企业文化部门密切沟通、大力协作,共同探索推动创新文化落地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创新文化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真正将创新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中,使创新成为员工的自发行为,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坚持融合共进,
推动创新文化与创新体系协调发展
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航天人自主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集团公司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注重发挥技术创新的先导作用和创新文化的支撑作用,以创新文化建设推动创新体系发展,以创新体系发展来检验创新文化建设成果。在创新文化实践中,集团公司各单位组织开展了创新论坛、创新金点子工程、创新大讲堂、创新案例评比等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并日渐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创新文化在推进集团公司自主创新、建设一流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以创新文化推动原始创新,充分发挥创新基地的孵化带动作用。遵循“以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价值观,集团公司大力加强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建设,积极构建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和产业转化平台,努力打造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基地,先后建成的国家级研发中心以及重点专业研发中心,成为应用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基地。当前,集团公司已形成了以航天总体和专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主体、以13个国家级实验室、10个国家级工程中心等为支撑的、涵盖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制造与集成全过程的技术创新体系,一大批建设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以创新文化推动集成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航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具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特点,系统集成创新是航天科技创新的主要特征之一。秉承“开放合作、包容自励”的创新理念,在重大工程的实施中,集团公司作为工程总体研制单位,将航天系统工程理念贯穿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注重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和集成创新的“龙头”作用,在项目论证、关键技术攻关、工程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注重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创新的有效结合,积极联合国内优势创新资源,高效集成各行业、各领域的科技成果,重点突破关键技术难题,促进航天科技核心能力的整体提升。
三是以创新文化推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航天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国航天自创建之日起,始终面向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需求,在推动航天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辐射带动众多科技领域的同步跃升。发扬大力协同的航天优良传统,集团公司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先后与哈工大、上海交大、国防科大等著名高校建立了30多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形成了“系统集成创新为主导、专业技术创新为支撑、前沿领域创新为基础,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机制,为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集团公司坚持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的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培养造就了一支技术精、作风硬、善攻关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一是以重大工程为牵引,搭建创新人才成长的广阔平台。集团公司坚持以承担的重大工程项目和型号研制任务作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历练的平台。按照工程任务每推进一个阶段、人才就要跟进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注重在工程实践中发掘人才、培育人才、造就人才,以创新人才队伍的优先发展促进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在人才选拔和使用方面“不拘一格”,对于综合素质和能力优秀的人才,敢于打破年龄和资历限制,及时把他们推举到总指挥、总设计师等岗位上担当重任,让人才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年轻人思想解放、对新技术敏感、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特点,给予他们信任、赋予他们责任、鼓励他们求新。在人才发展方面畅通人才成长通道。针对设计、研发、工艺等技术岗位,集团公司设置了主管师、主任师、总师等分级分类的技术职务发展序列,按专业建立了由国家级专家、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院级专家组成的三级专家体系及其相应的后备专家队伍,为创新人才铺设了清晰明确的成长道路,促进创新人才发展。经过长期的培养选拔,集团公司形成了一支以32名两院院士、100余名国家级专家、300多名学术技术带头人、400多名型号“两总”为代表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二是以创新机制为推手,实施创新人才的有效驱动。集团公司不断健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通过事业吸引、政治培养、岗位造就、待遇倾斜、精神凝聚等措施,充分调动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创新贡献突出的科技骨干实行政治待遇、荣誉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切实提升创新人才的地位和待遇。实行重大奖励政策,加大奖励力度,充分激发了优秀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从2010年开始设立航天功勋奖、创新奖、贡献奖等,集团公司每年拿出上千万元专项奖励贡献突出人员,其中航天功勋奖每人100万元,既营造了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也激发了创新活力和创造激情。目前,集团公司400多名型号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平均年龄不到45岁,交会对接任务研制团队、嫦娥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33岁,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东方红四号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29岁。正是这样一支朝气蓬勃的优秀人才队伍,不断刷新着科技创新和事业发展的高度。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亲临集团公司视察指导工作,对航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给予了“朝气蓬勃、后继有人”的高度评价。
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计划今年10月择机发射。神舟七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说,和“神六”相比,“神七”最大的变化有三:一是执行航天员出舱活动;二是飞船满载,三名航天员最长飞行五天;三是飞行期间要进行一些卫星通讯的新技术试验。
轨道舱里将新添气闸舱
神舟七号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二期首次飞行,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将成为最大突破。专家们制定了有害气体控制等30多项出舱期间的应急预案,保证航天员安全。
(“神七”航天员热门人选翟志刚)
为了让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神七”轨道舱设计了一个“夹层”——“气闸舱”。神舟七号飞船总指挥尚志介绍说,太空中是真空状态下,要出舱首先要把轨道舱里的压力泄放掉,这样内外压力平衡,舱门才能打开,航天员才能出得去。航天员从太空返回航天器后先要“升压”,其原理类似潜水员进出正在深海中的潜艇。因此,航天器上必须有一个设施具有“泄压”功能和恢复功能。气闸舱将由两道门组成: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把第一道门关上,后把第二道门打开,这样便能够保证原来的舱里的氧气和压力。而回来的时候也一样,航天员必须分别经过这两道门。
气闸舱位于返回舱的上方,与轨道舱连接。航天员进入“夹层”后,就会通知下面的航天员将“夹层”的门给严密地封闭上。换上太空行走的航天服后,放掉“夹层”里的气体,打开舱门后,航天员就可以到轨道外面,进行“太空行走”了。
舱外航天服俨然小卫星
目前中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已经完成。我国曾向俄罗斯购买了全套的舱外航天服,“神七”航天员将身着哪套“太空行走”,还要进一步对比性能再确定。
舱外航天服俨然是个小卫星。它的外层防护材料具备防辐射、防紫外线、抗骤冷、骤热等功能。因为出舱的航天员可能会遇到向着太阳的一面是200多摄氏度高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零下摄氏度的低温。这种骤冷、骤热的变化必须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及防护层。我国自主设计的舱外航天服能使宇航员免受太空微流星体撞伤,并能过滤一定程度的辐射。航天服里有风扇或水冷式的布料去除过量的热。
航天服上有个纤维罩,包含了免提装置的通讯用的麦克风及喇叭,配合航天服中的传输器及接收器,可以使宇航员与地面控制中心及其他的宇航员通话。舱外航天服还能产生助力,使宇航员在太空穿梭机外能自由行走。
航天员会呼出二氧化碳。在航天服这个密封的空间中,如不除去二氧化碳,那它的浓度会上升至危险程度,令宇航员死亡。空气首先会进入一个装有木炭的盒子除去臭气,接着便会进入过滤二氧化碳的部分,随后,经过一个风扇,在纯化器中除去水蒸气后再回到水冷系统。空气的气温维持在12.8摄氏度,航天服上的转换装置可提供长达7小时的氧气供应及二氧化碳的去除。
二号F运载火箭安全指标最高
承载“神七”发射任务的是二号F运载火箭。二号F是以“”二号E型即“长2捆”火箭为基础,按照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指标重新研制的。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总高度约59米,总重约480吨,可将8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二号F运载火箭有箭体结构、控制系统、动力装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附加系统、地面设备等十个分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是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而增加的,其作用是在飞船入轨前,监测运载火箭状态,若发生重大故障,使载有航天员的飞船安全地脱离危险区。
航天训练不犯难,人工造就水中天
首先来到的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这里有航天员太空出舱活动地面失重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和“舱外航天服低压试验舱”。哈工大承担了“模拟失重训练水槽”槽体、“舱外航天服低压试验舱”舱体的设计与制造任务,王若维高工是这两项工程哈工大指挥部的总指挥,据他介绍,“模拟失重训练水槽”是亚洲最大的地面失重训练水槽,相当壮观。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我们来到三楼水槽训练大厅时,不得不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大厅中间的水槽,已经注满了水,没有一丝杂质,清澈见底。王若维高工介绍说,为了保护航天员,这里的水质非常好,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大厅的墙上挂着两个条幅,分别写着:“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和“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万无一失,确保圆满成功”,鲜艳醒目。就是在这个“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要完成航天员教官试训、航天员试训和“神舟七号”航天员飞行乘组及备份乘组的正式模拟失重训练。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出舱活动,航天员可以完成航天器的在轨维修和故障排除、有效载荷的布放、回收以及大型航天器(如空间站)的在轨安装构建等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在空间失重环境下进行。
失重状态下人的运动和作业方式与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状态下完全不同。为了完成出舱活动任务,航天员必须熟练掌握失重状态下运动和作业的规律和技巧,需要在地面模拟的失重环境中对航天员进行大量的训练。目前能够模拟失重环境的设备有落管、落塔、探空火箭、失重飞机和模拟失重训练的水槽等,但是能够进行航天员训练的失重环境模拟设备只有失重飞机和模拟失重训练水槽,其他模拟设备由于获得的失重时间过短、试验有效容积太小等都不能进行载人试验。失重飞机进行物线飞行时能够产生15~30秒的失重环境,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仅能对航天员进行失重环境体验及简单的操作训练,因此,复杂的出舱活动运动和作业只能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中进行。
模拟失重训练水槽模拟失重的工作原理是浮力配平。航天员穿着水槽训练航天服全部浸没在水中,通过为航天员配重使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本身重力大小相等,重心和浮心尽可能一致,即使其达到中性浮力状态。这时航天员会产生一种随遇平衡的漂浮感,要往上浮的时候航天员只需吸一口氧,想往下沉就呼一口气,凭借呼吸能够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穿梭,其感受与在太空失重状态下非常相似。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中可以用全尺寸航天器模型为对象对航天员进行训练,训练时间充足。载人航天舱外活动实践表明,利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模拟失重环境对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训练是最有效和逼真的方法。
承担舱外活动任务的航天员需要在水槽中进行大量的失重环境模拟训练、演练并熟练掌握出舱活动作业程序,体验失重状态下的漂浮感,掌握失重状态下运动的协调性以及姿态控制、空间运动、空间操作、运送货物和维修作业等活动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移动、转身、开闭舱门、操作设备等。
哈工大承担的失重训练水槽槽体是经过几年的项目跟踪和技术准备,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相关技术专家反复论证后,于2006年9月经两轮投标中标,2006年11月开始施工准备,2006年12月工程材料陆续进入施工现场开始的工程建设。根据建设单位和神舟七号任务节点的要求,2007年8月成功地完成了水槽槽体的注水检测试验,2007年10月经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全面验收合格,正式交付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使用。整个工程制造期比国外短得多,造价也非常低“训练效果却是一样的。”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建设过程中,项目工程指挥部带领现场施工队伍克服了大量难以想象的现场施工和工程技术难题。失重水槽槽体是一个薄壁的筒体,这种薄壳的组装和焊接对设计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失重水槽有12个观察窗、12个照明窗,这些大口径、大厚度的窗体法兰同薄壁的筒体进行焊接,容易引起变形。此外,照明窗内面直接与水接触,外面有2000瓦的灯高温照射,内冷外热,只有用石英玻璃才能保持其性能的稳定。然而这样大直径的石英玻璃国内以前没有生产,课题组找到了国家某石英玻璃研究权威单位,但他们研制了两个月也没有成功。这时水槽施工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这个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水槽的建设及“神七”任务节点的进行。为此,哈工大项目组会同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在全国范围紧急寻找能生产符合要求的石英玻璃原料的厂家,最终在黑龙江通河县找到了这样的厂家。在严寒的冬季,项目组人员和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的领导和专家来到哈尔滨,准备去生产厂家实地考察,却正好遭遇一场罕见的大风雪,本来哈尔滨到通河两个小时的路程他们整整走了6个小时,经过现场考察最终把石英玻璃原落实在通河生产,又在随后的腊月二十八那天,调集北京的设计、使用、建设单位以及锦州的石英玻璃窗精加工单位共同在哈尔滨签署了原料生产和视窗玻璃的制造合同,为保证任务节点按期完成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水槽建设后期,高精度的观察窗、照明窗大法兰的加工在北京没能找到合适协助单位。直到工期进入“读秒”时刻,项目组终于在江苏无锡找到了合适的加工单位,由于工期紧张,无锡工厂每生产出一个部件就马上打好包装,直接运送至无锡、常州等地的机场运往北京,北京这边飞机一到就紧急运往航天城施工现场并立刻往水槽上组装。水槽上大大小小一共24个法兰,总重接近5吨,全部由飞机从无锡空运过来,像接力赛一样,前前后后用了一个星期。
在最后的验收过程中,项目组更是在水槽旁整整守了10天。王若维笑着说,“这10天需要连续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项目组把折叠床搬到现场,盒饭送到现场,真正和失重水槽‘亲密接触’了10天。”
哈工大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建设中,曾用了3年的时间,以最好的质量和最快的速度满完成了国家载人航天重大工程项目――KM6工程。在继承KM6工程项目经验的基础上,项目组在这次施工中还突破了以下技术难题:大尺寸薄壁筒体的焊接和安装技术;大尺寸大厚度照明窗、观察窗法兰和薄壁水槽筒体的焊接技术;大尺寸大厚度照明窗用石英玻璃的毛坯制造和视窗体精加工及安装技术;大尺寸照明窗、观察窗水下密封方案和安装技术;现场施工材料采购、部件外协加工、施工计划组织落实、安全施工组织落实等。
这个水槽工程在我国的工程制造中是前所未有的,难免
出现技术修改和变更,哈工大项目组会同设计、使用和建设单位团结一心,在工程制造的过程中严格把关、层层审核,协助设计,全力把设计做得更好。终于使得“模拟失重训练水槽”项目成为没有影响神舟七号任务节点的项目。
“过程固然辛苦,但大家的斗志非常高,凭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千方百计克服时间困难和身体上的劳累,没有任何怨言,能为国家的载人航天尽自己的一份力,再苦再累大家也愿意。”王若维高工表示:“航天员舱外作业是一项技术复杂且具有极高风险的工作,对精确性和时间性要求极高,需要各方面的协调运作,因此包括舱外维修、有效载荷布放与回收、空间结构构建等各种舱外作业都必须制定详细的程序。所有的舱外作业方案和程序都需要通过模拟失重训练水槽模拟试验的验证。模拟失重训练水槽槽体是哈工大承担国家重点工程的又一项杰出作品,我们项目组代表学校完成了任务,看到航天员在水槽里满完成训练任务,心里非常高兴。我们更期待着航天员出舱的那一天,看到航天员在太空的动作跟在水槽里完全一样,那时候我们会更加高兴的。”
辗转航天城,巧遇航天员
哈工大特种容器设计与制造研究所在2006E9月承担了“舱外航天服低压试验舱”的制造任务。在11个月的工程施工期间,项目组克服了容器在工厂整体制造、超大部件公路运输、快开大门设计制造、现场特殊位置整体吊装等难题。2007年8月经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验收合格后交付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投入使用。
参观完“模拟失重训练水槽”已经快到中午,本来计划去看中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舱外航天服低压试验舱”,得到的消息是上午有航天员正在里面训练,现在不方便参观。没办法,只好抓紧时间先去看KM6。
“翟志刚!”刚下到一楼时王若维高工突然低呼一声。我们顺着王若维的目光看去,在大厅门口站在几个人,其中两个人身着蓝色航天训练服。王若维一边快步走到跟前同他们打招呼,一边催我们拿出他早已经给我们准备好的航天纪念封赶快找翟志刚签名。翟志刚和王若维是老朋友,听说我们是哈工大来的,很爽快地答应了。趁着我们围着翟志刚要签名的时候,王若维高工帮我们拍下了几张珍贵的照片。正要签第四个纪念封的时候,接航天员的车来了,保卫人员催翟志刚上车,翟志刚笑着说:“等等,再给他们签完这个吧。”
据说执行“神七”任务的三名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时将承担各自不同的任务:一名航天员在返回舱中负责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一名到太空完成太空行走任务;还有一人留守在轨道舱内,帮助太空出舱活动的航天员穿脱舱外航天服。能跟航天员翟志刚不期而遇真是幸运,就凭这一点来航天城也是不虚此行了。
“你们看刚才翟志刚是靠在门口的,训练很耗费体力,一上午下来肯定都累得不行。”王若维告诉我们,“舱外航天服低压试验舱”能够在地面模拟出一个高真空、超低温的空间环境。“舱外航天服”在组装制造的各个阶段,要无数次地进行空间环境试验,太空出舱航天员也要多次身着舱外航天服进入低压试验舱进行试验和训练。所以说,该设备按期完成,为我国“舱外航天服”的研制和“神舟七号”航天员的空间环境试验和地面着装训练做出了重要贡献。
告别中国航天员中心,顾不上吃饭,王若维高工带着我们径直前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去看为“神舟”签发“通行证”的KM6。KM6实际上是汉语拼音缩写的代号。K是空间的缩写,M是模拟器的缩写,6代表序号。KM6是我国最大的空间环境模拟器的缩写,也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空间环境模拟器之一。
当我们身穿参观服,站在KM6面前时,还是被它的伟岸震惊了。这个人造“太空环境”实验室,包括超低温、辐射及高真空,是空间飞行器和载人航天器的关键试验和检测设施之一,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和多种大型卫星顺利升空前均曾在其中作过多次检测试验,经过它的质量验证和性能考核,通过后才能运抵卫星发射中心等待发射。
这次神舟七号任务中哈工大还承担了KM6水平舱舱门设计制造。据王若维高工介绍,KM6水平舱是为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空间环境训练的重要设备。在该舱中可以进行“神舟七号”轨道舱的整舱空间环境试验。航天员可以身着舱外航天服进入轨道舱进行“人、船、服”综合空间环境试验。试验过程中舱门的顺利关闭和开启是保障试验顺利进行并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的关键。
哈工大特种容器设计与制造研究所承担了该项目的设计制造任务,重新设计制造了KM6水平舱舱门结构和开启关闭机构。为此设计制造了特种现场加工机床,在KM6真空容器简体上重新加工了舱门的密封面,加工完成的舱门机构整体功能和精度完全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已交付中国空间研究院相关单位使用,运转良好。已完成多次神舟七号教练员和航天员的“人、船、服”重大试验,为神舟七号总体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甚至有两次水平舱进行试验的时候,哈工大的技术人员就在舱门外进行技术保障。咱们哈工大人也参加了航天员训练过程中的一些任务。”王若维高兴地说。
“项目”展现实力,“工程”体现精神
航天城中哈工大参与的神七项目参观完毕,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航天城。
“王老师,您可真幸福,还可以经常见得到航天员。”
“呵呵,对呀,我也觉得是这样。我就是喜欢这种环境,所以愿意参与到航天事业中来。”
1994年10月份,哈工大成立KM6建设工程指挥部,王若维辞去材料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之职,加入KM6建设工程指挥部任办公室主任。1995年5月份开始进入北京航天城施工现场,负责组织现场施工。
“参与KM6工程建设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我一直非常怀念建设KM6那段时光。”王若维动情地说,“哈工大在全国高校一向以航天特色和工程特色著称,学校在一开始接KM6项目的时候好多单位、甚至合作者也怀疑:一个学校能做什么?通过实践检验,证明哈工大有能力来承担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哈工大在国家这么重大的航天任务中做出了贡献,作为哈工大人我们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这次一起来航天城的姚国防是校电视台的同事,他跟王若维是几十年的莫逆之交,两人都是在17岁的时候来到哈工大工作,如今已经37年了。当年他们还一起参加文工团多年,姚国防跳舞,王若维打扬琴。谈起王若维,姚国防说了8个字:“认真、坚持、无私、热情”,
为了建造KM6,王若维两个春节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刚参加北京航天城建设的时候,儿子王亮才小学二年级,每天自己背着书包、带着饭坐公交上学。别人家的父母工作忙也会抽时间去看孩子,但是在王若维家却是“孩子去看父亲”,利用假期、周末的时间,小王亮会挂个“无人陪伴”的牌子,一个人乘飞机来北京看父亲。如今为“神七”项目自己常年在北京,儿子在威海校区上学,爱人在哈尔滨工作。虽说一家三口在三个地方,可是每个人都没有怨言。相反,爱人和儿子还非常支持他。都说参与国家载人航天工作机会难得,非常荣幸。儿子在放假的时候还会来到北京帮忙,甚至到施工队伍中一起干活。
工作之余,在航天城里没有其他活动,王若维就搞起了航天集邮。现在王若维已经成为国内航天集邮界的行业负责人。他曾为黑龙江省集邮品在飞船、卫星上多次争取到搭载的舱位。此外摄像、摄影也是王若维的一大兴趣爱好,他曾不顾危险多次在距火箭发射塔几百米的近距离拍摄火箭升空,如今他又要奔赴酒泉拍摄“神七”发射。谈到这里,王若维话语里充满自豪之情,他说正是参与航天事业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自己的兴趣。
关键词:热管技术关键点;航空航天工程;余热回收
1、热管在热能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1.1均温技术
主要是利用热管的等温性,将一个温度各处不相等的温度场变为一个温度各处都均匀的温度场。
1.2汇源分隔技术
通过使用热管将热源和冷源完全分隔开,从而完成热交换,并且分割距离的长短可以根据现场需要以及热管的性能进行决定,短则几十厘米,长则100m不等。在进行连续生产的项目中利用汇源分割技术意义非凡。
1.3交变热流密度
通过使用热管既可以实现在小面积输入热量,大面积输出热量,还可以实现大面积内输入热量,小面积输出热量。这样能够有效进行单位加热传热面积与单位冷却传热面积进行热流量的变换。交变热流密度在工程项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如通过控制管壁温度预防露点腐蚀。
1.4热控制技术
通过使用热阻能够变化的可变导热管进行传热控制,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温度。通常情况下,利用热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热源与冷源的温度。
1.5单向导热技术
在重力热管的理论下,可以实现热管的单向导热,此时的热管就是一个单项导热的零部件。单项导热技术通常可以使用在太阳能工程和冻土永冻工程等工程项目上。
1.6旋流传热技术
通过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可以实现热管内的工作液体从冷凝段回流到蒸发段 ,或者依靠工作液体的位差实现回流。通常情况下 ,旋转传热技术可以用在高速钻头、电机轴等高速回转轴件等工程项目上。
1.7微型热管技术
微型热管与普通热管最大的不同在于微型热管的毛细力是存在于蒸汽通道旁边液缝弯月面供给的,而不是吸液芯产生的。微型热管技术通常在半导体芯片、手提电脑的CPU散热、集成电路等工程项目。
1.8高温热管技术
高温热管内部的工作液体主要是液态金属,在工作状态下,金属造成的饱和蒸汽压相对较低,从而不会给高温下的热管制造高压。高温热管通常应用在核工程、高温热风炉、赤热体取热、太阳能电站等工程项目。
2、热管技术在热能工程中的应用
2.1热管技术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各类航天器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那就是航天器正对着太阳的部位温度特别高,而背对太阳的一侧温度又特别低,由于无法通过空气的对流完成气温的调节,因此这就导致两部分的温差高达300多摄氏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热管技术可以快速实现两部分温差的平衡。将热管安装到航天器中,面对太阳的一侧是蒸发段一侧,背对太阳的一侧是凝结段一侧。热管的蒸发段在面对太阳的一侧吸收了大量热量,其内部的工作介质蒸发后将热量传递到冷凝段,并在冷凝段释放热量再次形成液态工作介质流回蒸发段,然后再次进行循环。这样往复不停的循环就可以实现航天器两侧温度的平衡,从而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内部系统故障。
2.2热管技术在铁路冻土路基上的应用
在我国北方的某些地区,土壤常年处于冻土状态,每到初夏,温度升高,冻土层自下而上融化,这样就会形成翻涌导致铁路路基松懈,从而引发列车脱轨等严重交通事故。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低温热管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难题。在使用低温热管的过程中,首先要将低温热管埋进冻土层。在寒冷的季节里,冻土的温度远高于空气的温度,此时热管内的液氨工质因吸收了冻土中的热而蒸发,氨蒸汽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不断流到管腔的上部,并在上部释放出汽化潜热,然后冷凝成液体后流回蒸发段,然后再在蒸发段蒸发成气体再次进行循环,这样,通过低温热管就可以将冻土中的热输送到大气中。在温暖的季节,空气的温度远高于冻土的温度,此时液氨蒸汽到达冷凝段后,由于外部温度较高,氨蒸汽不再冷凝,此时便会达到汽相和液相之间的平衡,液氨便不再蒸发,热管也就停止了工作,空气中的热量也不能传递到冻土之中。这样一来,冻土的温度一直保持着上面温度高,下面温度低的状态,从而有效避免了翻涌现象的出现。
2.3热管技术在炼焦炉余热回收工程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炼焦炉排放出来的烟气温度较高,如果不能进行回收利用,将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将热管安装到炼焦炉的烟囱内便可以有效吸收大量余热。首先,热管内的工作介质吸收烟囱内的热量后蒸发成气体后进入凝结段,在凝结段内完成热量释放后再次形成液态工作介质流回蒸发段,然后再次进行循环。通过凝结段释放出来的热量可以加热除盐水,由于热管传递的热量相当多,因此,除盐水被加热后可以产生大量的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在上升管集箱内进行汇合,然后进入汽包并在汽包内完成汽水分离,然后饱和蒸汽流进主蒸汽管道,饱和水沿下降管流进下降管集箱,并最终进入热管内的凝结段,再次进行循环。
2.4热管技术在纺织行业余热回收工程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热管技术在纺织行业进行余热回收时主要进行定型机的废气余热的回收。在这个过程中,热管将定型机内排出的废气中进行热能回收,然后再将回收的热能重新输送到定型机烘箱内。热管主要安装在废气排放口处,这样当含有大量热的废气一排出就可以进行余热回收,这样可以达到回收热能的最佳效果。在工作过程中,鲜风在定型机内负压的作用下流入热管的蒸发段,在蒸发段吸收大量的热量后被传递到高效传热热管的新风端,然后吸收了大量热量的新风就可以流到定型机烘箱散热器附近 ,这样就完成了余热的回收。
2.5热管换热器在火电厂锅炉上的应用
热管式换热器基本结构如下:它有很多的排成管束的热管组成,中间有一隔板 ,烟气和空气分别在热管外部两侧流过;热量主要通过热管内部的蒸发--冷凝来传热。这种换热器的主要特点:1)它是个典型的逆流换热,又因热管本身接近于等温工作,这就使热管换热器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2)冷、热流体用隔板严密隔开,可以消除两种流体互相泄漏的现象。即使热管有一端破裂,也不会使冷热流体相互串通;3)每根热管都是独立的,并可拆卸,易于检修和更换。
热管换热器应用火电厂锅炉空气预热器,有利于解决以往空气预热器的磨损、腐蚀、堵灰、漏风等难题。这是因为:1)热管在烟气侧的管壁温度是均匀的。可以通过调节热管的冷热段大小来调节管壁温度,使之高于烟气的酸露点和水蒸气露点,避免腐蚀的发生;2)如果管壁温度高于酸露点和水蒸气露点,则附着于管外表面的烟气呈干燥而疏松状态。设计一定的烟速可使烟气有自吹灰作用,避免了灰的堆积和堵塞;3)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本身保证了漏风系数为零。即使个别热管被腐蚀或磨穿,由于热管两端密封,也不可能产生漏风;4)热管式空气预热器可以减小磨损。目前热管空气预热器在大型机组上成功的应用已证明了它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换热装置。
关键词:卫星工程大总体 信息集成系统 关键技术 进展
中图分类号:P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110-02
人类战争在经历了以能量为特征的热兵器时代以后,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流为特征的高科技形态战争时代,即信息时代。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各种用途的军用卫星已成为军事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军用导航卫星、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和通信卫星等卫星系统逐步从战略应用扩展到战术应用,直接为作战部队提供了通信、侦察、预警、导航和气象等方面的支援,对战争的进程和最终胜负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卫星研制成为世界军事发达国家竞相研究的热门课题。
卫星工程是卫星研究的重要环节,包括立项、可行性论证、方案论证、初样研制、正样研制和在轨测试等阶段。其中立项阶段是对准备研制的卫星型号进行任务分析的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轨道选择、总体方案设想、卫星构形设想、关键技术分析等;可行性论证阶段是根据国家规划,对准备进行研制的卫星型号作综合分析、全面论证和卫星型号任务立案的阶段;方案阶段是卫星型号研制的技术决策阶段,自国家下达型号研制任务开始,包括方案论证、方案设计和模样研制,并提出对发射测控系统的初步要求;初样阶段是卫星型号的工程研制阶段,包括初样设计、试制和试验,其任务是用工程样机对设计、工艺方案进行实态验证,进一步完善方案,为正样研制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正样阶段是提供正式样机,全面检验卫星性能的阶段,包括正样设计、正样试制和正样检验试验、飞行试验,其任务是在修改初样设计的基础上研制正样,进行飞行试验,全面鉴定产品的设计和工艺;在轨测试阶段是卫星入轨后进行飞行试验和在轨测试的阶段,在达到《研制任务书》的要求后,便可交付使用部门,进入使用改进阶段。
卫星工程大总体规定了各阶段工作内容及联系,大总体与各阶段分系统之间需进行各项试验数据、工程进度计划、系统接口标准、工程技术流程、设计方案、技术报告等大量信息数据的交互。但是,目前大总体与各阶段分系统相互之间彼此独立,数据分散,难以进行交互和管理,导致了应用层面上的各系统部门之间存在所谓的信息孤岛。
因此,要实现卫星上程快速研制,消除信息孤岛的现象,加快各种信息在各系统间流通的速度,就必须开展大总体的信息集成系统技术研究,突破大总体信息集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大总体与各阶段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功能交互,为提高卫星工程大总体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在编写工程大总体方案、编拟试验大纲、编制工程技术手册、协调系统间的技术、计划进度等工作中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确保数据资料管理的安全性,创造良好的信息共享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课题对推动卫星工程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卫星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在卫星研制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美军在卫星项目管理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各种面向卫星研制过程中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国内的航天工业已开展了卫星设计集成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神舟AVIDM系统是航天710研究所信息中心开发的、基于Web的企业级协同产品研制管理系统。实施AVIDM工程的目的是形成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型号研制生产能力,以提高卫星型号研制生产的整体水平、缩短研制周期、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增强集团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快速市场反应能力。但是AVIDM系统也存在一些待改进的方面,例如AVIDM系统支持的统一浏览的文档格式过于单一,目前仅限于OFFICE文档格式;AVIDM系统尚未采取健全的安全访问机制等等。
国内外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技术研究综述如图1。
1.1 项目信息集成技术
项目管理是在大型工程的管理与建设中所广泛采取的管理手段。在卫星工程的实施中也普遍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方式,大总体的各分系统与部门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项目管理软件,其中微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MicrosoftProject系统最为典型。由于在大总体信息集成系统中也采用项目来组织管理数据,因此,在大总体信息集成系统与Project等项目管理应用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互,即要实现系统间的嵌套调用,这就需要进行项目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和实现。针对项目信息集成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Loucopoulos,Zicari等人讨论了项目软件与工程信息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了利用ODBC等方法实现项目管理软件和工程信息系统的集成方法。王玉茂、薛善良、陈蔚芳等讨论了项目管理思想和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分析了现有PDM系统和PM系统的各自功能特点以及系统集成需求,构造了PM系统与PDM系统的集成框架,并详细研究了各集成接口模块的工作原理。万立、乔新愚、吴义忠提出了多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项目管理中任务调度优化方法,研究了组件技术在PDM系统与项目管理系统进行项目信息集成中应用。
学校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和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试验改革以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抓住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发展机遇,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明确“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以“把学校建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西部地区新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和培训基地”为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响应重庆市委市府关于构建产学研合作大平台的号召,充分发挥学校1957年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的优势,利用石油、冶金、机械电子等特色学科的人才、科研成果和平台条件,以产学研合作为重要载体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
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有50多年的合作历史,在长期合作中建立起了良好的互信关系,特别是重庆科技学院受托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完成的翻引钢机械手、棒材强力穿水冷却系统、轴承座自动拆卸及翻转系统、钢厂设备管理系统等科研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重庆科技学院与中石油和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开发的新项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与中石油共建“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
重庆科技学院是重庆市唯一一所拥有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的高校,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50多年的从事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实践,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科研人才队伍,特别是油气井井控技术、现代油气钻井技术等学科方向形成了优势和特色,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部级科技奖多项。其中:现代井控技术研究(欠平衡钻井动态模拟及设计软件开发、空气钻井配套技术研究),包括高压气井、水平井的井控工艺技术和井控装备研制,成果具国内先进水平,已在大庆、辽河、胜利、中原、四川、长庆、塔里木等油气田推广应用;石油HSE风险管理配套技术研究及评价,其研究成果(行业评价标准)已在培训实践中应用,受到石油企业的好评;另外,石油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及评价、油气井钻井工艺技术研究等方面,都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与中石油公司长期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的基础上,中石油公司拟投资近千万元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同建设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为石油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培养技术、安全管理人才。
与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
目前,在我国专门从事针对航空、航天及军工用的磁性材料研发的单位不多,从事磁性材料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的高校也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一流高校,而这些重点大学还主要从事磁路设计、磁性材料的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西南地区还没有从事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
重庆科技学院长期从事冶金与材料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冶金技术、新材料技术两个专科专业,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之一,也是学校的专业特色。在50余年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培育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和科研队伍,建设有材料研发科技创新团队两个,致力于新型功能磁性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制造,研发的产品已成功运用于我国的航天和国防产品中。
学校与南京晨光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我国航天工业重点研发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中心已获得了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承担了多项国防科研项目。
积极探索官产学合作新型道路
与重庆市科委、重庆三峰公司联合成立“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
2005年8月重庆科技学院与重钢集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办学协议,同时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三峰环境公司合作开展了“垃圾发电厂高速离心雾化器的研究与开发”、“垃圾发电厂焚烧炉液压控制技术及系统的研究”等项目研究。基于对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二者地位和制约关系的思考,面向国家能源、环境领域战略需求,在重庆市科委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峰环境公司、重庆市科委三方决定联合组建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互利双赢,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庆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是具有百年历史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体――重钢集团旗下专门从事环保产业的子公司,重庆同兴垃圾处理厂、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大型项目即由重庆三峰环境公司牵头进行投资、建设并承包运营。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是重庆科技学院与企业、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属官产学合作。研究院建设所需资金、仪器设备、场地由学校、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按各自拥有、共同使用、统一管理的原则执行,运行费用由项目经费解决。研究院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要求建设和管理,主要研究人员由学校教师和向社会聘请部分优秀研究人员组成,所有人员由研究院统一管理。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这一官产学合作平台的搭建显示出它的蓬勃生机。由研究院研制的垃圾焚烧发电高速离心雾化器和垃圾焚烧炉液压控制系统在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得到推广应用,为重庆三峰环境产业公司节省直接投资上千万元;目前,新的研究开发任务正在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已申请专利67项;获得重庆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与美国COVANTA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开发与联合开展人才培训备忘录,第一批技术合作开发经费164万美元已到位;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成立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中国分中心;与重钢集团公司合作,在研究院设立重钢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工作室。培养高级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响应国家号召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开发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将为重庆市乃至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与重庆市安监局联合成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重庆科技学院有深厚的石油、天然气和冶金行业背景,具
备安全工程的学科基础条件,有专业教师6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00余万元,已经在石油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本专科专业中开设了安全工程相关课程。学校非常重视安全培训、咨询、科研及技术服务工作,建有国家甲级资质的重庆渝油安全评价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IADC重庆(长城)国际井控培训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重庆培训中心”等中介与培训机构。近年来,学校为各行业培养了井控、HSE和安全监督管理等中层、基层技术管理干部5000多人次,并开展了广泛的安全技术服务工作。
鉴于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教育机构缺乏、安全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技术及科研缺乏支撑的现状,为了解决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和重庆市王鸿举市长提出的“依托相关高等学校,筹备成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的指示精神,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成立了重庆安全工程学院。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职业教育、科研开发、中介服务为一体,全方位辐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领域。为政府安全生产决策、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人才培养、重大安全科技研究、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是重庆科技学院与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又一产学研合作平台。安全工程学院由学校提供办学场地、图书情报资料,市安监局提供政府专项资金和政策保障,双方共同提供师资,投入设备。安全工程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模式,理事长和学院院长由双方派出,双方共建共管。目前,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已招收全日制专科学生240余人,全日制本科学生200余人,对全市安全生产人员的培训工作正在进行,安全中介服务及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目前,重庆科技学院在重庆市安监局的指导下,整合全市安全研究与评价机构,并得到国家安监局的支持,组建了重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同时,根据“渝府[2008]3号文件”精神,积极参与构建“重庆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的工作。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随着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投入的不断到位,将会越来越发挥出为政府安全生产决策、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人才培养、重大安全科技研究、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的巨大作用。
充分利用大学城地缘优势,与重庆微电子园开展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发合作
10多年前,061基地作为深深打上时代烙印的三线军工企业,在坎坷曲折的道路上摸索前行;10多年后的2015年,061基地在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中正式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十院”)。
10多年前,061基地刚刚实施调整改造搬迁;10多年后,以航天十院为依托的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已经傲然矗立在地处黔中和黔北的贵阳市和遵义市。
10多年前,061基地刚刚完成改革脱困任务,年营业收入不过区区10多亿元;10多年后的2016年,航天十院的年营业收入已突破120亿元大关。
今天,作为扎根三线、献身国防五十余载的中央在黔企业,贵州装备制造领军企业,贵州省首届军民融合产业联盟的理事长单位,航天十院乘着国企深化改革和国家军民深度融合战略的东风,再踏征程,弯道取直,快速前进。
从“061基地”到“航天十院”,从山沟到城市,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到市场……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时代变迁的背后,从历史产物的三线军工企业,到现代化的高科技军工企业集团,航天十院的变化发展和成长壮大的轨迹赫然呈现在世人面前。
变的是陈旧的思想观念不变的是艰苦奋斗的本色
在计划经济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军工企业的特殊背景下,改革开放的061基地从事的是封闭式的小批量生产。计划由国家下达,资金由国家划拨,材料由国家供应,产品由国家包销。广大干部职工基本上没有市场经济观念,“等靠要”思想和“航天特殊论”观念根深蒂固。
改革开放后,有过民的艰难跋涉,有过跌入低谷的停滞不前,有过破釜沉舟的变革阵痛。在严峻的现实面前,061基地党委组织多次开展全局性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不断把干部工的观念转变引向深入。贵州航天人的市场观念、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根本的转变,解放思想成为跨过一道道难关先决条件。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几年来,航天十院快速发展,成绩喜人,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少。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面临的压力加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等严峻挑战,十院领导班子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十院大发展,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按照航天科工集团公司“1+2+3+4+5+N”的战略部署和“54321”重大举措,明确了十院“12345”总体发展思路,以建设战略后方、重要配套、重要出口、军民融合“四个基地”为抓手,目标清晰、方向明确,引领十院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与时俱进的是思想,从未改变的是艰苦奋斗的本色。从当初的白手起家,到如今的现代化企业,生活条件好了,工作环境变了,研制生产能力强了。“和过去住集体宿舍和筒子楼相比,现在100多平方米的新型公寓简直无法想象。沃尔玛、北京华联商场等购物中心已经开到了园区周边,通往市区的道路也修得宽敞、平整,非常方便。但无论如何,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丢。”提到10多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十院一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如是说。
变的是僵化的经营体制不变的是坚忍不拔的追求
尽管在上世纪60年代建成之后,航天十院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诸多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历史负担沉重、经营体制僵化等多方面客观原因,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061基地部分企业仍然面临亏损严重且资不抵债,最高年亏损额超亿元的危险局面。
面对困境,贵州航天人没有退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企“调、改、剥、退”的战略措施,大胆探索,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重点,积极调整优化产权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加快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先后完成了17户企业的政策性破产和改制重组工作,彻底扭转了整体亏损的困难局面。
从行政性管理为主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突出企业的主业,广大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规模和效益明显提高。谈到十院的发展,一位领导指出:“十院的今天是几代贵州航天人共同拼搏奋斗的结果。当前,十院的改革发展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时期,全体干部职工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攻坚克难,勇于超越,才能再创新的辉煌。”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但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是所有企业的不变追求。如今,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十院依靠军用产业、民用产业、对外贸易“三轮驱动”,秉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以建立精干、高效的现代企业为目标,牢牢抓住市场和产品两个开发,大力推行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精益生产方式,进一步通过股份制改造等体制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和动力,利用资本市场为企业创造融资平台,全面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以多种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朝着建设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一流航天技术研究院奋力前行。
变的是单一的发展模式不变的是航天报国的情怀
时代在高速发展,单一的军品生产显然已经无法助力企业的发展壮大,无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法满足广大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从单一军品型转为军民结合型,从自我封闭型转为对外开放型,从内向型经济转为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十院利用自身的军工技术、设备、人才优势,在发展民用产业领域作了诸多有益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近年来,十院不断壮大有市场前景的支柱民品,民用产业占比超60%,以大数据安全产业、智慧农业、核级铸锻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装置、锂离子电池、微特电机、精密齿轮、大功率液力变速器、石油装备系列产品、系列应急救援装备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用产业,正在成为十院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及信誉,部分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目前,十院在若干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和品牌。
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科技创新作为强力支撑。至今,十院已有近500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重大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军民结合型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搭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化平台,拥有2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0个院士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国家创新型企业、2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3000多件,获专利授权2000余件,曾荣获国家发改委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产业化试点”授牌。“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具有显著区别于其他园区模式的独特之处。”航天十院科技创新相关人员表示。
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作为肩负特殊使命的军工企业,52年来,贵州航天人始终牢记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始终不变的是航天报国的情怀,热血铸剑,不辱使命,研制生产多型号产品,在我国的四次大阅兵中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并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奔月工程各系统研制生产了电源、连接器、继电器、电机、齿轮等关键产品,在空天领域屡立奇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