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8:30
导语:在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会计 继续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信息使用者众多,影响面广。会计人员道德缺失必将损害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干扰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因而,会计职业道德被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加强。”此条明确了应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1998年,我国成立了国家会计学院,负责全国会计人员的终身教育工作。这些措施规范了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促进了我国会计水平上新台阶。但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继续教育目标不明确
继续教育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在现实培训过程中往往把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和不同对象的会计人员混合在一起教学,出现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培训对象的现象,影响培训工作的效果。
(二)继续教育对象和内容存在局限
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对象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且限于会计人员。而从会计继续教育国际惯例看,我国很有必要把与会计紧密相关的管理人员, 如单位负责人也纳入会计继续教育的范围。从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看,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和实务、财务制度及法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其他相关知识等,而实际培训内容往往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和政治业务素质教育,缺乏会计理论知识的体系性和拓展性教育。
(三)继续教育方式比较单一
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形式。以前主要以面授为主,近年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开始了网络教育,但参加网络教育存在条件限制。目前,对广大农村、乡镇企业及个体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来说接受网络培训还比较困难。面授的教育形式比较直观,但也给会计人员的学习带来了不便,有时会影响工作。
(四)重形式轻效果
目前继续教育培训的方式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由专业老师讲授最新的财会法规,对难懂的内容做必要的解释,整个过程缺乏交流。讲解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不相关,极大地削弱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一)铭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在会计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由会计职业活动的特点及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决定的,是调整会计人员之间、会计人员与不同的利益团体之间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总和。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不仅有利于塑造会计人员的优良品质,提高会计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有利于会计人员规避会计行为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减少违规违纪行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客观公正、保守秘密、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和提高技能。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岗位上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境界。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而进行的反省、检查和自我剖析;二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岗位上形成的举止、仪表、情操以及应该达到的境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有克己自律、自我剖析和闻过则改等。
(三)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起点,它是会计人员道德实践得以发展和延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会计职业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培养会计人员的完美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外在的教育引导,培养会计人员的内在信念,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热爱本职工作的教育、会计执业精神的教育、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法纪的教育、典型示范、舆论监督、建立赏罚机制和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意志。
三、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表现的认定。会计职业道德职能的发挥,主要依靠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来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对象是会计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之间和社会中介机构对会计行为所作的评价,即对合乎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给予肯定;对不道德的会计行为,依据情节不同,给予批评、谴责、处罚,直至追究行政刑事责任。二是会计人员对自身行为的评价,亦即会计人员进行是否合乎道德规范要求的自我检查。通过经常的自省可以更加自觉地去恶从善,自觉地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针对目前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不完善的现状,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应制定会计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标准。
(二)改进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包括机构设置、流动人员的管理、考试制度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应专人负责,统筹管理,合理安排。引进竞争机制,打破教育培训市场的垄断局面,选择有实力的单位进行培训,财政部门只负责日常的监督和最终的考核,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也有利于提高会计继续教育的日常管理效率,确保新形势下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不流于形式。
目前会计人员流动性强,为加强管理,会计管理机构应制定多种继续教育考核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一是加强同外出人员的联系,鼓励他们参加会计专业类考试,拿到成绩合格单后可回来参加考核。二是尽量给外出会计人员创造方便的继续教育学习方式,如网上继续教育和网上考试,以减少外出会计人员的负担。三是财政部门应升级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软件,使全国的会计从业人员档案能信息共享。
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应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如对于高级会计人员,可采取开卷考核的形式,适当增加题目深度。而对于其他层次的人员采用闭卷考试形式,题目难度不能太大,但考场纪律必须严格。另外,考试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考生只要登陆会计继续教育考试题库,输入本人的身份证号码即可进行随机抽样考试。同时,要把考试成绩与年检结合起来,增强会计人员学习的自觉性。
(三)统筹安排教育内容,实行分层次教学
会计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前沿性、新颖性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和其他相关知识。从整个会计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日益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熟方面还要大”。一个职业道德不高尚的会计人员,业务能力越强,危害就越大。
实行分层培训是把所有会计人员分为3个层次:第1层次是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财会人员或大型企业财务负责人,对这类人员进行培训的时间长、内容多而深;第2层次是具有中级会计技术资格的人员,对他们的培训应安排较长时间、较多实用性的内容;第3层次是中级以下资格的财会人员,对他们的培训应安排会计基础性内容,重点是会计最基本实务操作。除上述分层外,也可以将培训会计人员按行业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会计应分别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
(四)更新教学模式和手段
继续教育可采取接受培训和自学的方式。按培训的时间长短分为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短期培训侧重于实效性,一般为脱产集中学习。长期培训侧重于系统性,时间安排较为灵活。按组织培训的机构可分为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组织的培训或由其批准设立的培训点举办的培训;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财政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形式,如高校的继续教育和会计学会或协会的行业培训、科研课题、会议交流等。传统的课堂教育是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一种教育,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已广泛应用。利用现代科技的远程教育形式,能扩大教育规模,甚至形成教育产业,减少国家投资,解决工学矛盾,使高科技技术手段成为学习的催化剂,实现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
从继续教育发展的潜力来看,自学成才应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单位自行组织的业务学习;承担专业课题并取得研究成果;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但这种形式一定要配备相应的考核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望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完善建议[J].财会通讯(综合),2008(1):116.
图书馆作为集文化、教育、宣传和信息传播服务于一体的公益性机构,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图书馆必须以为读者服务和为社会服务为宗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与图书馆职能的发挥有着极大的关系。近年来,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社会上不正之风蔓延,道德伦理滑坡,有些甚至看不起服务性行业,这种思想在图书馆行业中也有所反映,使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有所下降。有人认为图书馆工作待遇差、地位低,是“清水衙门”,面对平凡工作,重复劳动,缺乏热情,这些都影响了图书馆职能的发挥。面对这种状况,如果图书馆盲目地开办其它业务而不务正业,都将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向。图书馆要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要以服务读者、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真正起到文明窗口的作用。必须对员工进行政治理论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人员思想素质。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敬岗爱业精神
所谓职业道德是各行各业人员与本行业和岗位的社会地位、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维护社会地位的基础上,使具体的职业利益和整个社会利益相一致。同志指出:“各行各业都要重视职业道德建设,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坚决纠正利用职权谋私利的行业不正之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职__厂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2、掌握现代科学知识。
三、实施图书馆人员教育培训的途径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部分图书馆将变为网络化、多媒体化的文化信息中心。为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专业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输入新观念,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要做好以上几点,唯一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受图书馆继续教育培训。
1、接受专业知识的在职培训。
2、专业技能在职培训。
加强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一是要把职教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将职工教育目标纳入各级领导的任期目标和各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去,坚持每月或每季度召开一次职教工作会议,分析研究职教工作情况;二是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单位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宣传栏、墙报、简报、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向职工宣传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并对参加学历教育、业务培训的人员要在时间上、经费补助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不断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新形式,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教育制度
搞好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善于运用职工喜闻乐见、现代化教育手段来传授各种知识,使职工把接受教育培训当成一件非常快乐的有趣的事情,从而增强培训教育的吸引力,激励职工的学习兴趣。如利用宣传媒体、组织职工参观学习、举办知识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为职工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树立行业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和带动职工。同时,应根据公路发展目标对人员能力的需求、各部门工作对人员能力的需求以及职工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不搞一刀切,满足多样化的需要。职工培训教育制度是培训管理实施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基础,有了完善配套的培训制度才能使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在培训的内容上,除了要进行必要的公路知识业务能力的培训,又要进行公路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要性。首先要抓好领导干部“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其实是结合公路行业及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制定一些道德行为规范,把职业理想、职工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教育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结合起来,使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通过树立榜样、典型示范等,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形象化、具体化,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让他们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增强队伍的荣辱观教育,树立公路行业崭新形象。
三、健全考核机制,确保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 人才队伍 高素质 团队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培养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是当下新时代企业管理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地提高行业竞争力、保证提升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本文将就一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员工团队:
1完善企业员工培训制度
完善企业员工培训制度, 使员工培养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是打造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基本前提。企业员工培训不但包括员工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能力培训, 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这一系列的工作合理有序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 采取恰当的措施不断完善员工培训制度。为了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技术和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质量, 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员工培训制度。
首先, 制定科学的员工培训目的。完善员工培训制度是为了促进企业员工培训系统的、可持续的开展, 通过对员工技能、知识、业务素养等方面的培训, 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思想觉悟, 使得员工的各方面能力均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其次, 制定合理的组织领导机制。企业员工培训要由企业的领导统筹安排。员工培训领导小组应当由组长、副组长和组员三部分构成。组长可以由企业副总担任, 进行宏观把握, 系统协调; 副组长由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主任、人力资源部部长等担任, 推进企业员工培训的具体实施; 组员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专责人员担任, 进行资料整理、联络等工作。严格遵循企业员工培训的相关原则。完善企业员工培训制度需要遵循一定的培训原则。企业培训应当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 注重发挥企业文化的核心作用; 以业绩为导向, 合理地细化各项员工培训指标; 以计划为导向, 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合理的员工培训计划; 遵循客观性、层级性原则; 注重员工培训的过程管理。
最后, 科学拟定企业员工培训计划。企业员工培训计划拟定主要包括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程序和制定科学的培训费用预算等,只有拟定了科学的员工培训计划, 才能够确保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合理、有序地开展。
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是确保企业员工思想观、价值观能够与企业精神保持一致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企业员工思想觉悟的必由之路。在具体实践中, 企业应当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地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切实转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作方式, 改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呆滞、僵化的现状, 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作用。企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应当探索创新, 主动出击, 用发展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应当采用动态、多样的工作方法, 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不可以只停留在群众可以直观感知到的层面, 还需要运用渗透性、暗示性和间接性的工作方法, 将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化为无形, 使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的教化、思想的熏陶。在具体的职业教育工作中, 可以采用矛盾化解法、排调法、心灵抚慰法、网络疏导法等创新型工作方法, 切实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值得一提的是, 传统的单向的说教式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容易使群众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 要想有效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就必须充分分析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与需求, 做到有的放矢, 从给予结论式职业道德教育转变为过程引导式职业道德教育, 从教会员工顺从转变为教会员工选择, 尊重企业员工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性, 以平等、民主的形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3 加强领导模范带头作用
企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依靠人才,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企业最关心的事情,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内容。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由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正向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而其中的人性化管理,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和认可,而有效的管理过程则显得极为重要。
部分企业因为存在着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 所以在员工队伍建设上遇到了一些阻碍。为了有效地克服高素质员工队伍建设中的困难, 相关领导必须加强模仿带头作用。企业的经理、书记等领导应当坚持带头学习有关文件与上级指示精神等党性文献, 充分发挥火车头的重要作用, 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 增强领导班子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自觉性, 提高运用先进理论发展企业的水平。在生产实践中, 领导做好安全生产表率, 敢于担当责任, 做建设和谐单位、维护企业稳定的表率。
在领导班子的带头下, 企业员工认识、学习相关文件, 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与思想觉悟, 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争做企业优秀尖兵。在领导模范带头作用的影响下, 企业员工的昂扬斗志被不断地激发出来, 企业(下转第137页)(上接第134页)员工自觉克服工作、思想、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端正态度, 积极地投身入企业经济建设当中, 充分发挥了自身应有的贡献, 推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4 认真落实员工培训工作
企业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要面临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 其中人才问题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大的挑战, 人才是企业中最宝贵和最优秀的资源, 企业间的相互竞争实质上是以人才资源为主的竞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把企业中所需要的优秀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来, 将他们保留在企业之内, 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性, 并开发他们的潜能来为企业服务。
5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留住人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带有长期性、战略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的一件大事。只有体制机制活,人才工作才能满盘皆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并根据个人贡献大小,适当拉开分配档次。二要不断完善奖励制度。建立企业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员工实行奖励。三要不断完善福利制度。保证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正确的评估人才的价值和能力及对企业的贡献,制定在行业内有竞争力、对人才有激励性的薪酬。避免出现明显的能位和薪酬不对等的现象。拉开薪酬差距,保证薪酬有提升的空间。根据不同人员的需要,采用多种福利形式。如商业保险、补充医疗、股票期权等方式奖励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核心人才。
6 结语
当前, 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 因此要获取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 必须顺应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利用自身的优势,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才能提高其经济效益, 以至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l] 葛桓志.战略导向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0(10).
[2] 孙少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效能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 江洪.心理资本干预下的人力资源绩效提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关键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1 目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分析
1.1会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较差,会计业务素质与操作技能低下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在各种新规则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目前许多企业的会计人员明显不适应形势的变化,业务水平还停留在原有基础上,对有些新制度新规则不了解,不熟悉,认识不全,理解不透,不注意专业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职业经验的总结和积累,缺乏沟通交流能力。
1.2会计从业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严重危害会计工作的公正
现实会计操作中很多会计人员不熟悉法规而不重视依法办事,或者是熟悉法规而不去或是不能依法办事,违规操作,使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合法。
1.3会计人员缺乏客观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尤其是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待遇好,工作没有压力,干多干少一个样,造成很多会计从业人员敬业爱岗的品质在会计岗位工作中表现很差,常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工作缺乏动力;缺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在处理会计业务时经常为他人所左右,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利益各方,经常以牺牲国家利益换取集体局部利益及个人利益。
2 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乏的原因
2.1思想意识价值与道德环境恶化的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而道德建设的滞后让很多人趋向于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企业为了最大程度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逃避合理税收而大做假账。企业文化的退缩、思想意识价值与道德环境恶化造成了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逐步蜕变。
2.2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
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在企业负责人的领导和管理下进行的,企业负责人拥有充分的用人权,会计人员只是单位内部受聘、受雇的一般从业人员,由于这种从属性往往使会计人员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冲突时,会计人员常常处于两难境地。
2.3会计从业人员队伍杂乱,素质普遍较低,职业道德缺乏
目前,企业基层会计从业人员队伍杂乱,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自觉性较差,造成一些会计人员对违背会计法则的现象睁一眼、闭一眼,以免受到打击迫害高高挂起,或者是为企业出谋划策,亲身参与违法活动。当会计事务按原则处理会同单位领导的意见产生分歧时,绝大部分会计人员容易会为应付检查,按领导意见想办法来掩盖问题,表现出不良的职业道德。
2.4学校会计教育与社会继续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深入不足
目前会计教学中,高等、中等教育以及社会继续教育侧重于专业教育和证书的获取,从而轻视职业道德等基础教育,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或继续教育人员在做事方面知识面窄、工作不积极、道德意识不强、协作意识差、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缺乏。
3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办法
3.1努力加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当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门专门课程来进行讲授,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贯穿在会计基础与理论教育的始终;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结合现代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努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教学工作,这是加强我们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3.2加大会计职业道德宣传力度,营造良好会计职业道德氛围
政府、学校、企业应充分认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报刊、板报等宣传渠道,制定相关宣传教育方案,积极发挥思想文化宣传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在宣传中抓住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形式等重要环节,加大职业道德宣传力度,倡导会计行业诚信、正气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且积极发挥舆论监督、审计的作用,解剖典型案例,提高从业人员对丧失会计职业道德带来的后果和危害的认识,营造良好会计职业道德氛围。
3.3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继续教育培训
在继续教育中,要把继续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继续教育落到实处,改变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采用网络、案例分析等教育方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便利,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岗前培训的关键内容之一,使得会计人员充分熟悉和掌握会计职业规范,培养会计事务职业道德精神。
3.4强化会计岗位建设,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企业应该努力加强企业会计岗位建设与内部管理,明确会计人员职责,建立财务部门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制度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做到权责分明,相互分离、制约和相互监督;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保密守信,对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核查,及时纠正不当行为,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信、准确可靠与完整。
3.5加强外部监督审计工作,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
我们应该完善会计经济事务相关法律建设,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纳入会计法律制度建设范畴。我们只有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实质性监督审计,奖惩结合,才能提供良好的会计从业氛围,有效促进会计从业人员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3.6加强企业单位诚信教育,提高企业负责人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行业的城信与企业负责人的职业道德水平分不开。因此我们在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企业负责人对会计准则、奖惩机制的了解,提高其财会基础知识,加强企业单位的诚信教育。
3.7提高待遇,保持会计从业人员队伍稳定发展
会计从业队伍的稳定有助于企业发展进程,企业会计人员的不稳定严重影响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严重影响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稳定发展。作为企业,我们要发展,我们需要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留住人才,从而保持队伍的稳定、团结与发展。
4 结束语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关乎会计工作的诚信与准确,关乎国家的利益、企业与个人的发展,只有努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搞好服务和保密守信内容建设,我们才能在金融海啸到来的狂风骇浪前建立一个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营造良好会计从业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准确可靠的会计经济数据,为我们国家、企业与个人为抵御金融海啸风暴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佑才.财会职业道德.新华出版社,1996.
[2]冯淑萍.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师协会,2005,(1).
摘 要 在构建会计诚信体系过程中,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其全过程,同时也应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善于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引导会计人员行为,培育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客观公正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会计诚信 会计核心 价值实施机制
一、构建会计诚信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会计诚信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在构建会计诚信体系过种中, 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其全过程,同时,也应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客观公正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适当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引导会计人员行为。在强调物质利益时,反对只讲部门、单位和个人利益,不讲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错误倾向,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有机结合起来。
(二)坚持会计诚信体系与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广泛的社会性的特征,应继承和发扬会计人员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坚持原则,敢于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的优良传统,同时,积极借鉴世界各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成果。
(三)坚持会计诚信体系与维护会计人员正当权益、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相统一。在构建会计诚信体系时,应积极引导广大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自觉履行《会计法》赋予的各项权力和义务,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把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认真处理会计人员遭受打击报复事件,及时有效地实施法律救济。
(四)坚持会计诚信体系与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相协调。在构建会计诚信体系过程中,应通过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使两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同时,把政府监管与会计职业团体自律性惩戒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引导与会计人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行业自律、社会舆论等手段,逐步培养会计职业情感和观念,引导会计人员的良好行为。
二、会计诚信体系内容
第一,以引导会计人员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为内容的核心价值,主要包括: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行业的社会声誉。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把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放在首位,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应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客观、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经济活动情况。需要特别说的是,会计人员有义务保守在提供专业服务时悉知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以维护国家、单位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第二,以引导会计人员自觉履行会计职业社会责任为内容的核心价值,主要包括: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追求的目标。会计人员应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以会计法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为准绳,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客观、公允的职业判断,充分、客观披露单位会计信息,如单位提供的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坚持准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
第三,在遇到道德冲突、进退两难时,能够坚持《会计法》,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引导会计人员开拓创新、提高胜任能力、奉献社会为内容的核心价值,主要包括: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三、会计诚信体系的实施机制
(一)完善会计法律体系,为会计诚信体系的实施提供保障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良好会计职业道德氛围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需要外部会计法律制度支持和保障,更具有现实意义。
1.将会计诚信内容引入到会计法律之中,形成法律威慑。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两者应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吸收。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会计法律、正常的会计秩序、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规范会计行为中,虽不能完全依赖会计法律制度的强制功能而排斥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化功能,但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时有发生的情况下,需要依靠会计法律的强制力作用。
2.健全会计职业注册登记制度,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会计诚信档案。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对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也就越高。根据《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管理会计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肩负着管理本地区会计工作、联系会计人员、维护广大会计人员合法权益的职责,应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管理工作出发,转变观念,贴近基层单位,贴近会计人员,总结先进典型事迹,使会计诚信实践活动与日常会计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3.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形成抑恶扬善的从业环境。道德问题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渗透在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各个方面。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对道德的特点及其相对性加以概括,但却无法从其中抽取单一的与其他因素不相关的道德事件或道德活动。奖惩机制涵盖法律、行政、经济、道德上的奖惩,是抑恶扬善的杠杆,包括奖励、褒扬和惩处、贬抑两个方面。
(二)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会计诚信宣传教育活动会计人员作为特殊从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也要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潜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即对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岗前职业道德教育,即对进入会计职业前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三是继续教育,即对已进入会计职业的会计人员行的继续教育,包括会计人员自我教育。在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时应紧紧抓住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坚持不懈地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1.关口前移,在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开展会计诚信教育。高等院校是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对潜在会计人员进行系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高等院校应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也应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他们的会计情感和会计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2.把住入口,强化会计职业岗前诚信教育。在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不强,法制观念薄弱的情况下,有必要借助外部行政、法律的力量,藉以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岗前教育的一项必学内容,使会计人员不仅熟悉而且逐渐认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指引和约束自身的行为。
3.终生教育,将会计诚信教育与继续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持续不断地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灌输,帮助会计人员正确把握会计职业将遇到的道德冲突的各种情形及其解决途径,增强广大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三)以强化行业自我管理与约束为重点,建立会计行业自律与惩戒机制会计职业组织起着联系会员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并对其会员进行自律性监管。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发生没有违反法律制度,但却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虽然不承担法律上的责任,但应当受到行业内道德的约束和惩戒。
参考文献: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029-02
随着新工业发展新阶段的到来,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已得到政府、企业以及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也在做相应的努力,并将所有相关的教育资源利用起来,给培养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提供便利。根据本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体会,以下就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打造技能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几点意见。
1.改革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式,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课程模式是关系到人才培养的中心内容。而且课程的改革也是培养高职技能型人才的重点内容。目前,职业高等院校建筑工程技术等传统专业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1)、只注重以学科为教学中心,却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2)、教学内容更新较慢,无法满足现代高速发展的技术需求;3)、综合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使得学生在进入职业生涯后,面对瞬息万变的职业变化及市场变化,缺乏良好的、健全的应变能力。特别像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实践经验很重要,理论知识都比较抽象,在学校如果只注重理论课程教学,而不注意现场实践积累,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容易被理解吸收,将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市场的实际职业岗位的需求。由于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用人单位在招聘新职工时一般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训练基础或者实践经验,都希望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顶岗而后为企业创造价值,而很多职业高等院校毕业生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因实践经验不足,或专业实践训练基础薄弱经短期培训后无法适应企业工作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就被辞退而不得不重新寻找工作。
随着中外合作项目的逐渐增多,高职院校可以借鉴国外培养高职技能型人才的成功培训经验教学模式,如MES、CBE、“双元制”等各种教学模式。同时各学校应综合自身特点、优化特色资源以及地区优势,开发、设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为主体,企业与学校合作、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课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具有独特性,可以说是优势也是不足。一方面近几年国家大量投资基本建设,各种类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建筑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投入使用,可以说是职业高等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一个良好的实践学习机会。一方面行业生产岗位及生产环境的特殊性,例如早期周边多是多层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现在则以高层为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在真实工作场所实施教学难度增大。故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还得主要依赖于在学校期间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开发、设置应结合企业需要着重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技能实践经验的培养。教学改革同时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企业的支持与积极参与,以培养出更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善于理论联系实践的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
2.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教学
随着各种培训技术型及高职技能型人才教学课程的增多,通过综合、总结,发现贯彻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过程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方式。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综合起来,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整个实践和理论教学过程,才能培养出更多具备很强实践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更好的满足市场职业需要。实践教学对于培训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有很大益处,而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现有很大帮助,所以说在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想成为一个高职技能型的人才,必须具备快速适应各种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其中包含了相关职业知识、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等,也应包括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职业道德。一般来讲,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需依靠课堂教学模式;而对于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技能则必需依靠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有很大作用;职业道德教育应强调不只是法律法规知识授课老师的职责,应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所有老师要贯穿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做到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的支撑。对于人才高素质、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需以学习思考为关键,实践能力为根本,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为保证来实现。高职技能型人才也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技术创新的突破离不开综合能力提升、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时需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所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突破自我、技术创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3.开放培训平台,扩大高职技能人才的来源
现阶段我国对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主要是通过技工培训学校或中高等职业院校的培训,且获得一定学历和技能的人才,这种方式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学生;第二种主要是通过企业或社会中的相关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技术性人才,这种方式主要对的是社会或企业单位在职人员。这两种培训方式所体现的职责区分得很清楚,基本不会产生交叉。根据现在社会的状况,若不对这种状态进行改善,将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且,就目前的培训情祝来看,企业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还无法达到要求。因为培训高职技能型人才的时间比较长,代价也大,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相关企业因此不愿在培训人才上投入过多的财力与物力。一些社会就业培训机构通常会因条件不足而困难重重。所以,只有专门以培养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不但有专业、丰富的教学资源,还有各种相关专业的有利条件,因此,若想提升培训高职技能型人才的步伐,必须要以学校为基础条件,推出开放式培训平台,培训出更多优秀的高职技能型人才。
推出开放式培训平台可以让学员仿佛置身“超市”一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技能。这种以高职学院为基础的培训模式由政府进行统一的管理,不但要求企业与社会各方极力配合与支持,还要求学员自身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培训模式,不管是在校学生、在职人员或是社会人员,均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培训。它的内容也属于开放式的,它不但有标准鉴定项目、“双证”制项目、针对各种企业的“系列化、一揽子人才培训包”;还有根据中小企业应用技术需求所开展的专业技术培训班、新材料与新技术工艺的应用研发中心和特色技能培训班项目;更有培训社会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项目、面向社会各个层次的技师所开展的专业技能继续教育培训等各种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培训计划。这种开放式培训平台不但加快了对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对实现公平教育与和谐社会、深入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起到大的促进作用。
4.建设实训基地,提供人才质量的保障
实训的全称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主要是说在学校可以管理的状态下,根据培训人才的要求与目标,对学员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实际培训的教学过程。它不同于普通的实验与实习,它主要体现的是职业能力的训练,综合了实验的“学校能控”与实习的“注重职业技术性”等各种特点。实训基地是根据实际需要、实训教学实施的基本训练场地,也是实训时的先决条件。要想实际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只有不断增强对实训基地的投入及建设,保证实训的基本要求,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其中,实训基地的建设又包含了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两个方面。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与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一致,与当前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及其规程和运作相衔接。以形成对课程教学和生产性实训支持为出发点,以实训室的内涵建设为核心。同时引入企业元素,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适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实训导师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实训中达到综合职业技能的提高。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选择理念与技术先进、区域影响好、关注职技术业教育的企业进行合作,逐渐形成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学生能够在企业一线顶岗锻炼。教学实施中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这些企业,参与实际工作项目建设,以企业导师为主学校教师为辅进行教学。
校内外各个实训基地的建设都要以培训高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内容,从而能够立足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以突出职业岗位的重要性,模仿最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员能够在职业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逐步推出同时能够生产技术服务、应用项目研究、科技咨询、科技成果推广以及产品开发等各项服务活动,综合企业需求与教学质量于一体,使培养出来的高职技能型人才能够较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职业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紧跟时展需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适时调整相应教学模式,以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必要性;现状;措施
[DOI]10.13939/ki.zgsc.2015.06.124
1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对会计人员知识与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是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教育。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准则、新制度的不断出台,新的会计理论不断形成,同时,国家多项经济法律法规也不断更新。为了实现会计改革目标,实现与国际会计的趋同,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多,但总体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会计人员不遵守国家政策,执业水平不高;部分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许多会计人员在、滥用公款面前认为事不关己而听之任之;有的会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强令、胁迫、指使和授意下,违反财经纪律,编造假账。为了改善此状况,为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将会计法律法规贯穿整个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树立正确职业道德观的有效途径。
2 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
我国会计人员数量多,学历、职称、工作经历差别大,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差异巨大。但继续教育培训是全员培训,管理部门粗线条地以初级、中级、高级来划分培训,使得一些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培训目标不明确,内容针对性不强
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从施训者的角度出发,引导会计人员更新知识、拓展技能这一目标比较容易实现,因此,将培训内容定位在每年财政部或税务总局新颁布的一些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方面。一旦当年新法律、法规和制度较多,每一项内容只能“蜻蜓点水”。对于绝大多数较低职称的会计人员来说,由于学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工作岗位等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知识量的后续教育。要想将新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还必须单独培训。
全员培训很难为每个行业会计人员量身定制培训内容。相对处于不同行业、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参训人员而言,没有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会计人员设定不同的继续教育内容,不能使每位会计人员都能从继续教育中真正学到有益知识,更无法解决会计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一些单位即使有条件自己组织培训,也因为会计人员各方面的差异,使得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2.2 培训机构能力有限,培训过程不规范
目前,因学习习惯等原因,我国大多数会计人员会选择传统的面授学习这一形式,大部分会计继续教育由各地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培训场所和师资队伍的组成由财政部门指定。据调查显示,目前会计人员的培训单位多为会计师事务所和社会办学组织,虽然培训教师多为高校老师或政府工作人员,但与一线业务联系不够紧密,教学中又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没有将重点放在会计人员急需的知识更新、技能补充等方面。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核的内容包括考勤和考试,但在实施过程中,培训机构受牟利驱动,都存在考核不严、搞形式、走过场的问题。对于考勤方面,尽管会计主管部门对会计人员的出勤率做出明确的规定,但由于考勤是由培训机构执行的,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在培训过程中,如有学员因学习意识不强或工作太忙而无法确保出勤率时,培训机构都会给予通融。这样并没有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2.3 评价手段和方法不足
会计人员每年完成24学分的培训,一般是连续3天参加面授培训,最后做几道开卷考试题,培训便顺利完成了。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会计工作者、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的依据之一。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将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会计人员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但是在评价培训效果时,用人单位往往只关注是否参加培训,而不会考核会计人员是否真正学习,至于学习效果,并没有量化的考核体系。参加继续教育实际上与会计人员获得荣誉、晋升几乎没有关系,这种没有压力的状况使得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
3 提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建议及对策
3.1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靠几天的培训不能解决,要常抓不懈。财政部门、各单位应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促使会计人员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道德风尚;另一方面呼吁社会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监督和检查企事业单位对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通过培训,引导会计人员自我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道德自觉和自律能力,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会计人员要算好“四笔账”:政治前途账、经济收入账、家庭幸福账、人生自由账,同时要把好“六关”,即权力关、金钱关、纪律关、美色关、家门关和嗜好关。
3.2 丰富继续教育资源,讲求实效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第22条对会计继续教育的师资提出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等要求。为提高会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会计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可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选派优秀教师与其一同参与企业的会计审计工作,这样一方面能迅速提高会计教师实际经验,另一方面能大量积累会计从业经验及案例,为将来的会计教学尤其是案例教学提供实践素材。会计教师除了随时掌握新的政策法规,还应掌握这些新知识出台的原因及过程,使会计教学工作始终站在会计改革的前沿,跟得上会计改革的步伐。
会计教学应能够满足学员学习多样化的要求,学员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要求,在多种教学课程中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课程,这就要求会计管理部门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培训规划,可实行分行业分层次的课程设置,按照不同层次、行业和类别,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既有业务知识、会计职业道德、国家出台的会计制度、政策法规等,也应有报税、会计软件、一般办公室自动化软件的实务操作等,每块内容对应相应的学分,列成选课表,参训人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施教机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进行学习,只要当年修满24学分,就算完成了当年的会计继续教育,这对于学员来说,既实用又方便。
继续教育面授的时间不限于规定的2~3天,将继续教育在全年开展,会计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可利用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及时信息,学员和老师可以随时进行互动,学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提出,请老师协助解决。
3.3 管理部门建立会计培训机构评价体系
财政部门要选择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培训机构来实施培训,对培训机构的教学场所、师资配备及其他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和评估,建立培训机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对培训机构的培训方案的评价,对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的评价,对接受培训的会计人员的培训效果的评价。可对培训机构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检查包括授课内容、教师的授课水平、学员出勤率、学员听课情况等。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进行评定,由管理机构和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综合打分,采用末尾淘汰制,凡连续3次评价不合格者取消其开展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资格。
3.4 严格考核,确保培训质量
浙江省现已实行了高、中、初级会计人员分层教学,但中级和初级的考试仍旧采用的是同一考试形式。笔者认为,因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的不同,对中级会计人员宜采用开卷考核形式,可采用案例分析的考试方式,考核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的知识点侧重于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战略等方面。对于初级和初级以下会计人员宜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题目不宜太难,但一定要严肃考场纪律,杜绝相互抄袭的考试现象,这样能一定程度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和会计人员的学习自觉性,更落实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会计诚信教育。
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考核更直接有效。企业评价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应该看其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的熟练程度、职业道德水平及新知识的应用能力等方面是否每年都有提升,把能力的提升作为晋升和评职称的依据,对优秀的会计人员进行奖励,这有助于形成鼓励继续学习的良好机制。
3.5 鼓励自学及参加各种会计类考试,用活用足“视同完成”政策
《浙江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多样性得到落实。参加职称或资格考试、会计知识竞赛、学历教育等方式的学习可视同完成当年的继续教育,鼓励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还可在继续教育课程中增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前培训的内容,帮助参加培训人员备考和继续教育合二为一。
会计继续教育是我国的一项政策性规定,在加强法治中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财税体制逐步完善的当下,终身教育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一项极富挑战的使命和机遇,只要会计管理部门、会计培训部门、会计人员通力合作,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红霞.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2]何志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财务管理,2013(5).
为了搞好护生的临床实习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护理部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护生的实习安全管理教育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2月实习护生120人,其中大专生6人,中专生114人,年16~20岁。按统计学随机法将其分入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
实施方法:实验组在传统的教学安全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以护理安全管理为导向,采用案例教学法,并把案例教学法贯穿于岗前培训、每个月1次的实习带教联系会中。对照组仍用传统的教学安全管理方法。①职业道德教育培训: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护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提高护理质量、防范不良事件的最基本条件。②护患沟通的教育培训:目前许多医院正在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之一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几年来,实习的护生年龄小,学历低,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是她们的共性,要培养她们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引导培养和锻炼。培训的目标是让护生牢记沟通的重要性。实验组将近年来因沟通不当引起的医疗纠纷案例。③操作技能的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传统的方法是老师示范,护生练习,但大部分护生因年小,不懂事,认为操作简单,马虎练习几篇,敷衍了事,难以达到提高技术的目的。实验组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案例教学法,将医院发生过的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医疗事故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制作成影视资料,先放映给护生看,然后对资料进行讨论,让护生知道错在哪,为何会引发医疗事故,使护生明白过硬的操作技术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前题,学习时应苦练技能,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结果
两组护生发生医疗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比较,见表1。
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综合成绩评价比较,见表2。
讨论
案例教学法在护生实习安全管理教育中应用效果好,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案例来源于临床实践,它具有知识性、典型性、真实性,可把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具体化,能充分调动护生的思维,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护生从思想上得到转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通过统计,发现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的护生增多了,学习风气明显好转。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如何搞好护生实习安全管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生安全管理教育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