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

时间:2023-09-22 09:48:30

导语: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 体育学院;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反映了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而女大学毕业生在总毕业生人数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2008年为44%,2009年已达45%。在2010年毕业的六百多万名大学生中,有二百多万人没有找到工作(未就业人数达33.3%左右),其中女大学生已占到了44%。因此,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因其性别特征更引人关注。如果不重视并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会造成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以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为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1、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

从调查数据上分析,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不足60%。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就业名额不足、就业前景不被看好等因素,占32%的女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考研,也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有8%的女大学毕业生未就业,等待下次的考研或是更加理想的工作岗位;还有14%的女大学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先暂时就业(代课老师)后再择取更好的职业。毕业后取得理想职业的女大学生只占少数,仅有18%的女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另有8%的女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进政府部门工作。

2、女大学毕业生对区域的选择

体育专业的局限性使女生就业适应面窄,造成了该专业领域的拥挤;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少,也同样造成了该专业的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调查问卷显示:70%的女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发达城市就业,致使这些地方或领域的就业市场达到超饱和状态,造成供需失衡,过度竞争,无形中也缩小了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区域。小地方少人问津,而发达城市的女大学生则人满为患,这使得女大学生的就业变得更加困难。

二、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主观因素的影响

自身体育专业的局限性。在对德州学院体育学院2005、2006级已签约工作的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3.3%的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女大学毕业生签约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接近对口,但仍然有46.6%的毕业生其签约工作与所学专业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专业的限制会直接增加就业的难度,从而导致部分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

女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普遍出现自卑的心理问题,德州学院体育学院2005、2006级中有46%的女大学生对择业没有信心,一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从而造成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出现。

部分女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影响。部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就业岗位定位不准或是脱离现实。德州学院体育学院2005、2006级中有30%的女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个人的价值,很少考虑这份工作的社会价值,她们更多的是注重自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结合。这种就业价值取向的失衡也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客观因素的影响

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用人单位拒绝女大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86%的女大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排斥女性的现象。女大学生求职失败率要大大高于男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女生投递的简历份数有时多于男生,但获得面试的机会却少于男生,获得的签约意向也少于男生。

家庭对女大学生的择业过分关注和干涉。德州学院体育学院2005、2006级中有86%的女大学生认为家庭因素对就业起很大的影响,因为父母的职业、学历、收入、身份等决定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及社会资源,这些资源都通过不同方式影响学生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业,从而使家庭背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子女最终的就业状况,这更加剧了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窘境。

学校在就业方面的针对性教育相对较少。目前高校的教育是一种在性别上无差异的教育,德州学院体育学院2005、2006级中有66%的女大学生认为学校对女学生的针对性教育较少。事实上,男女两性在生理、心理、个性、兴趣爱好、个人专长等方面是有差异的,忽视两性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采取一样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德州学院体育学院2005、2006级的女大学生就业率偏低,人才拥挤和地域差异大,主要表现在就业区域选择方面,人才过多流向发达地区,而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则少人问津。造成女大学生就业率偏低,主观因素主要有本身体育专业的局限和女大学毕业生的个人就业心理和择业观念的限制。造成女大学生就业率偏低,客观因素主要有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家庭的干扰以及学校在就业时对女大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少、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

2、建议

女大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理念,要树立健康良好的女性形象,发挥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女大学生要在学校多学知识,在就业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走出择业的误区,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建议学校开展指导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课程,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引导女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参考文献】

[1] 杨扬.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57-58.

[2] 王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8.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分析;对策和建议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115-02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合理的经济增长率是确保就业的关键。大学生就业与普遍的社会就业相比具有其群体的独特性,缺乏工作经验以及对就业环境不清晰,同时又作为年轻一代知识技能新生者,既需要投入到社会生产劳动中又困难重重。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成为教育历史以来就业压力最大的一年。

(一)国内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2012年―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走低,分别为7.8%、7.6%、7.4%,但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分别为694万、725万、737万,其二季度末的登记失业率依次为4.1%、4.1%、4.08%。在2013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比2012年年末增加27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31.4%,第二产业占30.1%,第三产业占38.5%。

按照劳动力增长速度,我国劳动力规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保持在8亿以上,就业压力会长期存在。并且,现在劳动力供求错位矛盾日益显著,就业难与招工难问题并存,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不到劳动者总量的20%,高技能人才亦仅占有5%,技能劳动者需求人数的增长倍率达到1.5:1以上,高级技工的需求倍率也越过了2:1,而社会整体需求倍率1.1:1,反映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经过2013年严峻的就业形势,2014年应届毕业生加之2013年尚未就业大学生,使得就业形势难以好转。

在社会结构性矛盾本就严重的情况下,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具有自己的竞争力,却也深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其一,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只增不减,在就业大军的数量上本就是压力;其二,企业对毕业大学生招聘要求普遍较高,且大多是存在专业不对口,出现“人才虚假过剩”的现象。加之应届毕业大学生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而使其缺乏获取职业信息与展示专业能力的社会因素,大学生就业再受阻力;其三,国内经济增速放慢,会使行业就业容量降低,且持续破产倒闭的中小型企业,将直接造成失业与大学生就业问题。(仅2014年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庞大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嵌入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轨道,也就不只是一个数据而已,而是一种紧促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主要源于“人才虚假过剩”,中国受高等教育人数在总人口比例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中国也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攀升时期,因此人才市场并不饱和。事实是,人才供需机制存在较大错位的结构性失衡,加之其它多种因素,而引发就业的问题。

(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与结构性失衡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知识普及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非均衡发展,以及专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不对接造成的结构性失衡,使人才“供过于求”同“供大于求”的现象并存,而形成了社会上现在的“就业债”。

现金融业、教育业、文化娱乐业、信息服务业、政府及公共组织等行业均出现了人才供给严重过剩的状态,其中文化娱乐业、信息服务业、政府及公共组织三大行业供求不均衡达218万人。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几大文科科学类培养人数总和达433万,占据了毕业总人数的59.55%,但是中国的产业结构几乎是无法吸纳如此多文本科大学生就业的。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人才需求结构存在的矛盾是企业难招人、大学毕业生难就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高校教育的重点需要由专业结构调整着力,同时注重调整非均衡教育,把握市场经济的行业需求。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亟待调整

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成为了大学生选择就业的一面高墙。在今年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组织团队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选取的130个有效样本,显示了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一线城市的占有26.92%,二三线城市占有55.38%,而选择城镇乡村的仅为8.46%,另有10.00%趋向于国外。”也就在地区与单位选择形成了局部就业集中,使得的学生就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三)就业途径有效性差

在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而言,选择就业的途径五花八门。招聘会、人才市场、网络招聘、公司专投、求职中介等。调查显示在具体就业途径的选择上,网络招聘选择率为27.45%、人才市场选择率为35.29%,公司专投选择率为17.65%,内部推荐所占比例为19.61%。而各类就业服务机构也是有众多不足,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经整理后发现,调查所反馈的问题主要有:职位信息不够准确可靠、职位分类不明确、与用人单位互动差以及虚假招聘的安全问题等。可见就业途径的有效性,需要做充分的机制改善,才能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和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形成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解决解决途径也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高校改革、政府政策支持、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等。

(一)各级政府出台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还应出台更多的对应性政策,并加大现有支持性政策的执行力度。

其一,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率与提高就业质量,政府应针对高校,根据其人才培养的专业去向,为之制定企校合作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数量指标;其二,教育部门应提高高校就业率考核在高校综合考评的比重,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建设;其三,为避免人才市场对应届毕业生形成的壁垒,政府对于非高行业要求的企业,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公司企业与政企用人单位制定应届大学生录用数量指标要求,并在国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投资性政企单位率先展开实施。其四,保护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中小型企业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吸纳群体,因此,保障扶持其发展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压力;其五,对于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状态好的企业单位,在指标之上,政府可对之做出一定优惠性政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以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雇用高校毕业生。

另,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就业工作,诸如:大学生村官,鼓励毕业大学生到乡镇基层工作;西部扶持,支持毕业大学生到中西部工作;以及各类资金福利落实到在中小企业工作的大学生。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对于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与担保,还包括初期一年内免收登记、管理类各项行政事业性费用。

(二)高校教育需与社会需求对接

毕业生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对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未来行业就业形势不准确的判断,以及众多高校之间各类属性专业设置不合理、不协调,而造成整体专业与市场结构的错位。在市场化的条件下,需要能够掌控行业经济整体的发展趋势,高校专业方向的设定需要由政府详细的指导与科学统一的协调,使高校毕业生与市场人才需求接轨。首先是合理规划本科院校与各类专业院校的比重,根据地区区域具体情况,结合全国市场需求引导高校开设专业,因材而施教,因时而设学,从根源上避免出现结构性错位,让教育与市场同步发展,实现人才优配,达到学可就业、招有所取。

同时,为满足市场人才需求,高校需要改变传统理论教育而侧重于实践教学,让毕业大学生进入社会得以快速融入社会、投入工作。唯有大学毕业生能快速进入社会生产实践,才能为社会所吸纳。另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改革尤为重要,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现我国高校改革,为加强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达成了以政府统筹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为方向的改革之路。

最终,教育改革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同时大学生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素质,以获得市场更多的契机。

(三)就业途径的完善与多样化

大学生就业需要有完善多样化的就业途径去引导,为之选择就业创造环境条件,将会有利于其选择就业。

一方面需要政府跟进完善就业途径,深化社会人事管理,消除就业歧视以及户籍等就业相关限制,规范就业市场。另一方面实现就业途径的多样化,在固有的就业形式上进行创新,尝试企业人事与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在人才就业上深化合作,以提高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学校、企业、政府部门三方合作,做好大学生人才市场就业工作。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的加深,政府部门的控制,人才市场的自我协调,三方面相辅相成,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就业难虽作为社会问题,但大学生本身的素质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随着高校扩招,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有所下降。而高校教育注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能力。例如,从外在而言,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教育,增强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从内在而言,可以定期做一些专题培训,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社会实践发展;从整体角度,可以多方面涉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等。而综合素质的提高,影响的方面也有很多,首先是在社会效应上,随着综合素质的提高,企业用人单位会更倾向于雇用大学生;其次综合素质的提高,会增加大学生就业去向的可选性,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迈可思研究院.2014就业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31.

[2]陈麒.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简析[OL].新东方网,2014-04-28/2014-12-9.

第3篇

Abstract: Nowadays the phenomenon of migrant workers shortage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it exists with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migrant workers shortage and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hole society. This paper takes migrant workers and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group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migrant workers and college students in Pearl River Delta.

关键词: 农民工;大学生;就业特点;影响因素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university student;employment characteristics;influencing factor

中图分类号:D6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149-02

0 引言

自2004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就开始出现民工荒,此后全国范围内出现大规模的劳工短缺。即使用人单位提高打工者的工资待遇,招聘情况依然无法乐观,很多地方的劳务市场很难看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影,能够被集中招募到的工人越来越少,甚至随着产业转移,民工荒还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蔓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仅为35%。2011年大学毕业生高达660余万人,而2012年这一数字将再增加20万,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未有改观。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大学生自己乃至社会各方面都十分关注、担忧的一个话题。

因此,希望通过调查,发现珠三角农民工与大学生就业特点和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1 农民工与大学生当前的就业特点及影响因素

本文采用问卷实地调查,向农民工和大学生各发放问卷150份,大学生有效的问卷100份,农民工有效问卷60份。主要包括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择业心理、对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现状产生影响的因素等内容。

1.1农民工与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压力

如图1图所示,71%的农民工认为目前农民工就业压力大,27%的农民工认为目前农民工与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同;55%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26%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农民工与大学生就业压力相同。上述数据说明,大部分农民工和大学生都认为自己的就业压力大。

1.2 农民工和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1.2.1 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单位的性质

如图2可以看出,农民工希望就业的主要是合资企业,占了52%。合资企业给予他们更好的发展,大学生希望就业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占了48%,这与国有企业的各种福利、文化背景等都离不开关系,大学生普遍认为国企具有较为深厚的企业文化以及“五险一金”等福利,对自己有较好的保障。

1.2.2 农民工和大学生的择业方向

如图3所示,有67%的农民工选择生产一线岗,有36%的大学生选择一线岗。当前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形势下,农民工与大部分的大学生有都是去竞争生产一线岗位的趋势。

1.3 影响农民工和大学生持续发展的因素

1.3.1 影响农民工和大学生发展的最大因素

由表1可以看出,农民工比较看中单位发展和自身能力提升,因为农民工想要自己有竞争优势,必须是提升的自身能力;大学生跟农民工相对比的优势在于文化程度上,但自身的社会能力更是他们以后发展的重点。

1.3.2 教育对职业发展的作用体现

由表2可以看出,教育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上,76%、71%和65%的大学生依次选择了专业技能、人际关系和综合素质,31%,28%、24%农民工选择为人际关系,专业知识、学习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和大学生都认为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是教育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多数大学生还认为综合素质/人际关系的培养在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农民工对于人际依赖更大,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足,认为专业知识及获取知识的方法极为重要。

1.3.3 农民工和大学生在就业当中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条件

如表3数据所示,46%和43%农民工和56%和49%的大学生的都认为如果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维持才能够达到,需要不断努力才具备这样的能力。

2 给予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的若干建议

2.1 对农民工的建议

①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政府要加大在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方面的财政支出,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机制。对通过技能鉴定或获得技能资格证书给予补助和奖励,对技能培训合格的优先推荐就业。②转变农民工就业观念。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就业观念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积极的职业平等观念,使得他们迅速完成从传统“小农”向现代产业工人的转变,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③拓宽就I渠道。为确保农民工更好更快地实现就业,政府应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政府组织、工会、妇联等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在农民工搜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优化社会支持结构。④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制定有关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对农民工的就业、劳动报酬、休息、生命健康等权益做出全面具体规定。明确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监管主体、监督职责及监管失职的法律后果,以及农民工权益救济机构及方式、途径等。

2.2 大学生的建议

①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正式步入“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择业观成为就业路上的第二道“槛”,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很多私营、民营企业不愿意去,而一直在减员增效的大型国有企业却成为大学生“争夺”的目标,导致需要人才的地方没有人才,择业观念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应该务实和正确定位,放下架子,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天之骄子”,而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②提高自身素质最重要。虽然现在就业市场整体来说供过于求,但其实高层次的人才仍然相当紧缺。对很多企业来说,越来越难招到优秀毕业生。所以,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大学生从一进大学开始,就为将来做准备。善待金贵的大学时光,使自己各方面有一个提升,大学期间过得越充实,将来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也就越大。应该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更新就业观念,变“我想做怎么样的工作”为“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健.中国民工与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消费导刊,2009.

[2]唐晓燕.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2012.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相关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尽管政府现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但是仍然有许多大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业难依然是普遍存在的一大热点问题,实践证明,只靠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单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一矛盾,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在外界的帮助下,共同努力克服这一难题。

1、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1.1、高等教育的影响

高等教育是学生通过适当的基础教育和一定的专业化教育走向就业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工作意愿、就业状况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从1999年高考扩招后,高校数目一直在不断上升,不仅如此,学校的占地也被迅速扩大,各高校之间开始出现频繁学术交流,甚至合并,通过这一举措,提高本校声誉,以此吸引更多考生报考该校。此外在中国,学校更注重学术性的培养,例如调研和研究,庞大的理论知识体系让学生更注重书面知识,忽略了实际动手能力,而现如今大学生更多需要的是职业教育,关键在于传授更多的职业技能,以便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更快地投入和适应社会工作。

1.2、人才市场和企业用工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往往出现供求不平衡的现象,此外政治体系的改革,也间接提高了大学生对于之间就业期望的门槛,甚至出现好高骛远的现象,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巨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政治体系改革。部分大学生保守传统,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官大权重”思想严重,只希望进入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编制,认为只有如此,日后的生活才有所保障,在他们看来,政府等事业单位不但工作稳定,而且福利待遇好。然而近期这些被称为“金饭碗”的国家单位开始缩减岗位,严格控制员工数量,而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依然想扎堆进入。一些私企不能满足大学生工作稳定的要求,所以频频发生跳槽现象。

1.3、经济环境与形式的影响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许多企业纷纷倒闭,导致众多大学生陷入毕业后无工作状态,因此不得已在家中待业。我国东西部因经济发展差异大,许多出生在经济较滞后的城市中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回乡工作,更青睐于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的城市,近些年一些二线城市也正逐步成为大学生就业地的首选。一些大中型城市本地生源就相对较多,在此基础上还要接受外地毕业生,无形中更是给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笼罩了一层雾霾,岗位供应不够、出现空岗等就业难问题就接踵而来。

2、建议

2.1、端正自己的心态,放平自己的位置

大学生刚刚走出学校踏入社会,难免会有青涩,挨人批,做事不沉稳的时候,此时切忌心浮气躁,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常告诫自己这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大学生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客观评价自己,要学会用“我能做什么”的眼光审视自己,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就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避免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在择业时,要有针对性和方向性,深入了解社会,信息畅通,思维开阔,清楚各个单位的经济构架及其发展状况,能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可靠的分析和有效的判断。

2.2、政府职能部门保障合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安稳就业

政府应该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监督,健全机制,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以公益性为主的社会服务机制。如建立毕业生信息共享网络,健全信息化就业系统,健全社会化的就业中介组织,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改革就业机制,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如户籍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专业职称评聘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等,以解决制约大学毕业生优先考虑的一些日常问题。

2.3、高校教育方式的转变,加大就业指导力度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调整专业构架,使之与招生的就业趋向更为吻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这些专业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与实践的结合,改变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此外,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可由高校经验丰富的老师加入其中,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8.

[2]张晓东.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

[3]刘新民,郭洪波.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4.8.

[4]梁建梅.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因素及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2008.

[5]孟祥龙,李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

[6]李瑞学,孙官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理性思考[D].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22-23.

作者简介:

第5篇

【关键词】职业信息采集;大学生就业;效用最大化

2012年1月24日,国务院批转了《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工难”现象并存,在一定程度上,是职业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对做好职业信息采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职业信息采集工作的主要内容

职业信息包含职业供需、职业性质、职业现状及职业前景等多种信息。高校为服务于毕业生,职业信息采集重在寻找、收集社会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收集就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劳动保障形式、劳动性质等。除了当前的市场信息,职业信息采集还需要通过职业资源测评、职业新闻和政策的分析预测行业发展规划与前景等,帮助大学毕业生有效地判断就业形势、理性择业。另一方面,职业信息采集工作将毕业生本身的就业能力、就业意向收集分类,通过归纳与整理形成就业推荐有效信息。

二、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职业信息采集工作的传统做法和现实效果

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在职业信息采集过程中充分动员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方法,效果明显。

(一)职业信息采集工作人员职责明确,发挥教职工和学生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促使职业信息采集来源多样化

指定学校就业专职人员采集和职业信息,编印毕业生介绍材料和就业指导资料;发动高校教职工,进一步整合企业、校友等社会资源,加强与行业协会及用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广开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将学生干部培训为信息推广员,及时反馈信息。

(二)职业信息采集工具初步成体系,促使职业信息采集工作常规化

目前多数高校建设了毕业生生源信息库、用人单位信息库以及定期报表制度,实现职业信息采集常规化的同时,也推动了对毕业生就业分类指导工作开展,推动了学生积极就业。

(三)完善互联网络建设,搭建职业信息采集平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高时效和低成本

网络招聘已经成为当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重要渠道。利用互联网采集职业信息具备无法取代的高效和便捷优势,实现就业信息与资讯的采集共享,降低了求职成本。

可见,目前高校职业信息采集的方法多样,基本上形成了全员参与、工具齐全、平台保障的工作格局,也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职业信息采集来源、采集频率、采集成本、采集实效等各个因素。但传统的职业信息采集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实现职业信息采集工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效用最大化

当前,职业信息采集工作通过提供职业供求等大量信息,降低毕业生的求职成本,直接促进了大学生积极就业。实现信息采集工作的效用最大化,还需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信息工作投入,拓展职业信息采集渠道,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划出专项经费、配备硬件支持,是信息采集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和保障。学生主体的作用也未被充分激发。选拔大学生就业信息采集志愿者、组织各类职业信息采集的比赛和活动,能够为信息采集工作开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改善信息采集条块分割模式,组建职业信息采集联合数据库,实现共享式就业工作的效用最大化

传统的数据库分散管理,难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组建职业信息采集联合数据库,存储区域性乃至全国高校毕业生和招聘单位的资料,用人单位可以查询到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和就职意向,学生可以获取更多招聘信息;增加签约、违约动态信息,评价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信用等级,对恶性违约进行约束。提高联合数据库的可行性,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让各院系、高校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注意力从就业率转移至大学生就业大局和长远前景上,达成资源共享意向。二是设立联合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和保护机制,避免信息被泄漏和盗取。建议加快确立就业信息资源共享的地位、原则和保障措施,并采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制方法有效解决部门间的人为限制和利益封锁问题。

(三)改变信息采集观念,加强对职业状况信息和职业发展信息的采集,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意识

当前的职业信息采集工作,具有重市场供求信息、轻职业状况分析、重现实信息、轻预测信息的特点。要实现大学生理性就业,就要指导其提前进行职业状况分析与预测。职业信息的全面采集,能加快学校、政府、社会市场的相互作用,促使高校及时调整教学,成为保障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四)加大信息采集工作人员培训,实现信息采集工作人员专员化,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质量

目前,各高校的信息采集工作人员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担任。职业信息采集工作重要而复杂,需要具备信息技术、交际能力,熟知相关法律政策。就业工作人员身兼数职,难以钻研和发展职业信息采集工作。建议信息采集工作专员化,加强人员进修和培训,提升职业信息采集工作的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

综上所述,职业信息采集工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其中,加强信息工作投入,拓展职业信息采集渠道;改善信息采集条块分割模式,组建职业信息采集联合数据库;改变信息采集观念,加强对职业状况信息和职业发展信息的采集;加大信息采集工作人员培训,实现信息采集工作人员专员化,能进一步实现信息采集工作的效用最大化,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质量和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蒋薇薇,杨文立,刘彩生.职业指导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信息采集与应用[J].理论观察,2012(5).

第6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难 性别角色 性别歧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043-02

一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性别角色是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女大学生像众多已就业的女性一样,受到社会关于性别角色期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对她们的就业往往是不利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给女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难度加大。

1.就业市场在总体用人需求上存在男女就业机会不均等

据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只有男大学生的87.7%。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大学生低8.7个百分点。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突出。虽然社会、学校、媒体都在呼吁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平等,可是在各种招聘会上,仍然有不少单位挂有“只限男生”或“男生优先”的牌子。

2.有些单位尤其是某些特殊行业在招聘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

有些招聘单位除了考核应聘者的学历、能力之外,还会对前来应聘的女大学生提出一些年龄、身高、外貌等方面的要求,如空姐、模特、公司前台接待等。而如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需要适应相对艰苦工作环境的行业招聘男生居多,这是企业根据职位的相应特点作出的选择,男生更适合长期出差在外及相对艰苦的工作,而考虑到女生的生理特点,更适合做一些稳定的工作。

二 性别角色差异导致就业难的原因

1.女大学生生理上具有弱势

在生理方面,女性的生理负担比男性要重,特别是在女大学生毕业之后,年龄已是20多岁,生理、心理渐渐变得成熟,面临着结婚、生育等一系列问题,至少2~3年不能正常工作,一些特殊的岗位,如特重体力劳动、经常出差、高温作业、振动作业和噪音过大的工种,女大学生大多不适宜或不能胜任,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事业单位接受女大学生的积极性。

2.女大学生心理上有弱势,依赖性强

有调查表明,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有20.8%的女大学生对找工作无信心,比男生高出5.7%;对走向社会感到害怕的女生为18.7%,高出男生9.3%。女大学生们普遍具有依赖心理,自己择业的主动性不高,希望家长替她们安排好工作,自己很少主动去人才交流中心。

3.用人单位的性别角色歧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成本逐渐升高,女生工作几年后要面临结婚、生育及抚养子女等问题,会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而我国《劳动法》第51条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受的产假期间工资正常发放。用人单位除了要支付其产假期间的工资外,还要承担岗位空缺带来的损失,产期结束后还要调整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劳动成本。

4.学校就业指导欠缺,就业渠道不通畅

不少高校的就业部门没有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就业技巧、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女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高校的就业信息普遍较少,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对大多数的毕业生而言,网站和招聘会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是,很多用人单位缺乏与高校之间的常规性供需渠道,使人才的需求信息无法顺利到达高校。

5.就业与社会保障机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执行力

我国出台了《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合同法》以及《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一系列保障女性权益的法律,但大多数只是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具体、实际的可执行条款以及执法监督的力度不够,致使女大学生在就业时某些合法利益仍然遭到了侵犯。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也是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建议

1.女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个人的就业能力

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应广泛涉猎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汲取本专业前沿的信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女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强化主体意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努力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拓宽知识面,充分利用假期到社会上兼职,更多地熟悉和融入社会,培养自己的独立创业能力,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2.国家要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政府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总量,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女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途径;其次,法律应该成为保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最有效保障,要加强法规建设,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要建立社会化的生育保险制度,将女性的生育、哺乳等行为纳入社会保险制度中。

3.引导女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新型的择业观

女大学生要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把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做好角色转变,树立全新的职业发展观念,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丰富自己,用工作能力和实力去取胜。要有男女平等的意识,树立自信心,不要随波逐流。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求职过程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女大学生,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原因,求职时常常会遇到许多挫折。面对挫折与失败,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挖掘自身优势,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就业形势 就业压力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中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目前最严峻的考验,为了提高就业要从现实背景分析出发,不仅要研究就业现状而且要研究就业形势,不断地提高就业能力,就业技巧,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努力,改善就业能力。

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2200万人,2012年毕业生仍有超过200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①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从就业形势分析出发,以大学生的角度透视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提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的条件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1 就业形势分析

如图1所示,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在校生增减幅度与日俱增,以2004年的毕业生为例,人数就已经达到了280万人,到2013年7月份全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99万人。②

再者,逢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有大量国企的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向城市转移。这样一来,大学生的就业无疑面临巨大的就业危机,形势越来越严峻,以目前的现象不断增长,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的现象将与日俱增,导致各大高校以硕士,博士占大学的主要人群。2010-2012年就业蓝皮书显示,大学毕业生失业率15%左右。

2 大学生就业难产生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产生原因很多,包括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功利化、教育及产业接轨、职业能力不足等,以下从六个方面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产生原因。

2.1 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

据教育部1980-200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参考图1], 1980-1990年间录取率只有21.55%左右,所以在校大学生都在206万左右,而1999-2009年间报考人数最高都达到了1050万录取人数达到了607.7万,录取率达到了57.88%,在校大学生也就达到了2021万以上。因此,单从数据上来看,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都以幂次方的形式不断上升。

2.2 择业观念没有明显改观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没有明显改善,其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③其中,在薪酬方面,往往期望值过高;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往往“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等,这就大大缩小了就业面。中国各大城市出现技术工人处于短缺状态。根据相关报告,中国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达400万人,证明许多技术方面的人才的就业岗位是充裕的,但对大学生而言,排除这些领域。④

2.3 就业功利化

尽管大学毕业生们非常重视和追求兴趣爱好和个人才能的发挥,但面对现实,部分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由于受职业的社会评价,择业的功利化和强调自我因素的作用,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小事不爱干大事干不了,缺乏责任心。对企业忠诚度不够高,有些人跳槽并不一定是岗位不适合自己,而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物质利益以及攀比心理。

2.4 心理素质欠佳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会陷入追求完美,盲目从众攀比依赖的心理误区,也存在紧张焦虑自卑、自负、淡漠、躁动、犹豫、失落等心理问题。心理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足,尤其是在求职受挫时部分毕业生会动摇信心,产生自卑,意志消沉。

2.5 职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己的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被动和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缺乏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随着社会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导致大学生工作不适应的主要因素。面对这种形势,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加就业筹码。

2.6 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陷入危机无疑影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国内中小企业大批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减少劳动者就业空间。世界经济危机促使大量的出国留学后的人才回国发展,从而使大学生竞争增大。⑤

3 大学期间应提高综合能力

就业难相关互动调查显示,⑥超过800名网友参与,69.4%的网友表示还是要靠自身的强大。

(1)提高规划学习能力,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应根据其职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个人发展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这是一项长期的活动,要时常反思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现在或将来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适应复杂环境,最终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性。如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⑦

(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能力。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还可以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有利于找到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所匹配的职业。大胆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是社会的顶梁柱。而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存在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不知所措,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

4 总结

大学生就业牵动着社会稳定与民生之本,是提高经济的有效方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否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关系到每个高校乃至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他需要大学生,学校、政府、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

目前我国高校有着专业设置的狭隘性及缺乏市场导向性。首先,教育体制方面应快改散教育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其次,应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地区就业,这也符合教育部人才培养要求;接着,学校应积极开展指导大学生就业的课程;加大创业教育培训内容,政府需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引导大学生创业来缓解就业压力。

本文通过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揭示了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源,并从学生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今大学生应具备的个人素质和培养相关因素,进一步结合就业为主题,规划了大学期间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的必要性,为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及学校教学方面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崔振东为本文通讯作者。

注释

① 张文双[J].思想教育研究,2008(1).

②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再增19万达699万人.人民网,2012-11-25.

③ 林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6).

④ 丁守海,刘昕,蒋家亮[J].中国就业弹性的再估算,2009(2).

⑤ 吴进.弹性就业:金融危机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J].2009(275).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联动机制 实现

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表现为社会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与高校无效供给、社会有限需求与高校过多供给的矛盾。实践证明,靠高校、政府或者企业等单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一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内涵

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是指高校、政府、企业等主体以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供需平衡为导向,共同承担责任,加强优势整合,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其内涵包涵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益共同体的重构。在此构架下,高校、政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目标一致、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二是就业工作实现高校、政府、企业一体化整合,充分加强和发挥政府的桥梁、激励与导向功能,促使各方利益与责任的有效联接。三是通过联动实现大学生就业平衡。高校根据社会的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积极吸纳大学生。

二、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实现

(一)加强三大主体整合

1.形成校企联盟

企业通过设立大学生奖助学金、创新基金,以及开展与高校合作办学,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介入力度,增强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通过建立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接收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激活企业学习创新的氛围,为选拔所需的人才提供机会。高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加强高校与政府合作

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强化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职能,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高校应善于将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转化为自身的办学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为政府排忧解难,保障政府重点工程、基础工程、创新工程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需求。

3.积极推进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

高校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企业应及时向高校反馈人才需求与要求,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政府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规划,对高校和企业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与使用提供科学化的建议与制度化的扶持。

(二)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条件

1.拓宽办学主体来源

普通高校应立足当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扎根区域经济与地域文化,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高层次精英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要拓宽办学途径,以地方为主,社会与企业参与,争取海内外各界支持,鼓励有资质的个人或民间团体兴办各级各类学校。

2.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应开放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和研究中心,引导和鼓励具备相应规模和条件的企业兴建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或者与高校共建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积极吸纳大学生参与就业前培训和实践锻炼。要充分利用高校、政府、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领导、企业家、知名人士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课程建设,加强创业教育,创建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新创业条件,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3.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

应建立社会化的高效就业人才市场和人才测评机构,完善就业预警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就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信息共享、政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人才为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机制,推进就业观念的转变,营造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改善制度环境,强化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保障体系

1.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联动长效机制的法律制度体系。要在《就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出台针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明确高校、政府、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中的权利和义务,并根据财力状况确定各自的资源投入强度与方式。二是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联动实施情况的执法力度。要完善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执法依据,明确执法目标,强化执法程序,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执法中的重要职能作用,切实推动高校、政府、企业各自责任与功能的依法发挥。建立由高校、政府、企业代表组成的大学生就业联动争议仲裁机构,主动协调三方责、权、利的不平衡、不对等现象,积极处理各种利益纠纷与矛盾。三是增强法律意识。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一种新的责任、利益协调机制,有关方面应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高校、政府、企业应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自觉增强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法制意识。

2.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调控优势,发挥在大学生就业联动中的推动作用,促进高校与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合作。政府应将企业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纳入统一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体系,拨划专项经费给予支持。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的确立与建设要采取项目申报制和评估制,对考核合格的基地,给予建设企业税收减免、项目支持、贷款担保等优惠配套政策。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估,实现资源投入与大学生就业挂钩。加强对创新教育的投入力度,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营造相对宽松的创业氛围。为到基层就业的优秀毕业生落实待遇,增加柔性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建国.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306-307.

第9篇

一、高等院校女生就业困难分析

社会因素:

1.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参加工作的过程当中,女性承担着生育任务,享有产假,产假期间医疗费报销,不能辞退,工资照发。而且女性退休年龄比男性早。这些因素往往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前提因素。还有传统思想认为,女人不宜从事体力、室外等工作。这一观念最初的原因是保护女性,而实际上却对女性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择业方向受到阻碍、就业地域受到限制、选择专业过于狭隘,等等。针对困难女生就业群体进行不同的指导与服务,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2.社会用人需求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不断地进入国内,各大企业在用人上在很大程度上重视性别的选择,性别成为各用人单位招聘选择的标准之一,用人单位的性别岐视成为了高校女大学生择业的重大障碍。在招聘会上经常会看到用人单位用人标准中标明“只限男生”等条件。个别公司还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如“几年不结婚,几年不生孩子”等,这就是许多女大学生打消了应聘的念头。

3.个体因素的影响

多数女大学生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动手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意识、思维能力较差,而对于目前的用人单位而言,这些能力往往是他们最看重的。而且女生的竞争力不强,缺乏自信心,这就导致在同等的机遇上缺乏与男生的竞争力。女大学生求职择业普遍缺少主动性,因为个体心理因素她们对家庭对社会有一种依赖性,期待家长、老师、学校为其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了就业难原因的形成。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生通过学校的招聘会都能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但是多数女生还是等待,等待家人或者关系去寻找合适的工作,迫不得已时才主动去社会上应聘。有的女大学生缺少奋斗精神,懒惰的心理导致出现好工作不如嫁对郎来的更实际的想法。

4.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我们都了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理工类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那么在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中就充分体现出了重视理工类专业的设置,而忽视文科类专业的培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上多数岗位设置都是围绕着理工类专业而设立,文科类专业岗位少之又少。而多数女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都倾向于文科类的专业,前文中提到女大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个人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道路很狭窄,出现就业难的现象。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1.正确的政策指导

女大学生作为高校困难毕业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是学校、学生本人所要考虑的问题,而是全社会都要切实的关注,共同努力,提倡男女平等就业,完善男女生平等就业的环境,确立生育的正确思想。就业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利用现有的劳动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完善现有的福利制度,以国家政策、法律确立生育的社会价值,并制定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议社会向女职工较多的部门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指导和服务。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利用教育资源,对女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传统观念和软弱心理进行教育,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观念。应积极宣传优秀女毕业生,使她们成为广大女毕业生的榜样。高校应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对女毕业生择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途径。

2.高校专业设置合理化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一方面,过于重视热门专业,造成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另一方面,对一些冷门专业没有及时根据市场调整招生人数,没有及时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先失业。同时,高校也存在不能很好地控制个别专业专业男女生性别比例的问题。因此,学校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对一些市场有需求同时适合女性的专业,如服装、纺织、英语、美术、音乐等文科专业多开设。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高校可以尝试因材施教,使开设的课程、选择的科目更有弹性,方便女大学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此外,在招生宣传中重视针对于不同专业就业去向的介绍,供考生和家长选择专业时参考,并对女考生的专业选择及就业加以引导,减少考生和家长的盲目性

3.加强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