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8:31
导语:在社会经济文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社会文化建设;科技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157-0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作为主旨,其目的是在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立足于现实的国情和形势来深刻理解文化强国的内质。党的十更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即加大力度建设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以此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文化的发展直接关乎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因为它将决定着我国文化强国的大趋势。所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域下加强科技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一、科技文化的内质
科技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统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因为“作为一种文化,科技文化所表征的是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1]这就表明了科技文化的实质是“人类将自身自然对象化,即人把自身投射到自然对象上,在自然对象上实现人的价值,这既是一个人化对象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象世界又作用于人而化人的过程,也就是说,科技文化的形成是人把自然世界塑造成人的世界,同时人按照自然环境所造自身世界的结果。简言之,科技文化是人化自然、自然化人的产物。”[2]
由此可见,科技文化的内在特质是建立在科技知识、活动和体制基础上的对于其价值观的培养过程,是人类在其观念上对于外部自然世界把握后所形成的思想化结果,是人类对于自然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而由这些观念所形成的科技实践应用的技能和艺术则是人类独有的,它是建立属人世界存在方式中最具有人类学意义的重要构造。
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概念,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恒久存在的,它依托着人类对于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逐渐认知而形成和发展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对于科技文化的认知理解大体经过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并形成三种逐渐深化的理念。第一个阶段所形成的理念是将科学技术理解为一种独立于文化之外的社会现象,它将科学技术看成一种“真正的、方法的目标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3]第二个阶段所形成的理念则是将科学技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就认证了科学技术内在地具有文化属性,它不仅能够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还能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相对于前两个理念,第三个阶段所形成的理念就更加深化,它将科技文化同文化自身有机融合并认同其是社会文化系统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表明科技文化不仅具有自然科学的功能,同时也具备着社会科学的功能,所以,这一阶段对科技文化的理解已经认知到它对于社会生活的全方面渗透和干预。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文化理念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将促使人类形成一种内化为思想观念的科技文化理念,它将改变人们思想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会促进科技哲学在建构方式上的完善,以便为科技文化学的建立提供着实际化的理论架构。
二、科技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高级表现形式,科技文化不仅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进要求,还彰显了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巨大的时代价值。
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为社会文化建设中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养成提供积极有效的方法。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国家整体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构。所以,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提升科技文化建设的层次不仅可以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还能够从本质上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能力,提高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竞争实力,形成良性的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当今时代,国际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人才实力的竞争。所以,人才培养也就成为了各国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是,少数的高尖端人才并不能真正地将国家整体实力提升一个质的变化,它更多的是需要社会科技文化的普及才能够达到目的。所以,只有依靠着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才能够切实地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入社会整体的发展进程之中,从而使得市民在科学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上提高自我科技素质的整体发展。
科技文化在提升民众科技素质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也客观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建构。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不仅需要社会经济层面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同时也需要人在精神层面的提升,这样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而科技文化恰恰就起到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推动器作用。科技文化既现实地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内化人的精神财富以提升人的思想观念认知。所以,通过科技文化的全面建设以塑造科学文化,坚持先进性文化发展方向就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基础,它也是中国化的最近成果,因为,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要在理论和现实中积极地寻求适合中国基本国情,并在这一基础上来满足时代所赋予其的要求。只有这样,科技文化才会在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地形成一种有助于科技发展和民族发展的文化形式。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技术无时无刻不体现其巨大的创造性并以此改变着每个时代下的世界面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对于科技文化的需求尤为明显。作为社会现实化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已经达到主要性地位,所以,科学技术所形成的科学文化也将成为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第一文化形态,并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力量。虽然它不如经济和政治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大,但是它依然是科技进步所必需的一种平台和载体,积极地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和发展。而作为国家在文化方面的软实力形式,科技文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思想观念上的改进和创新作用。因此,科技文化已经成为了推进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大力量,同时也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给予着积极的智力保障。
三、社会文化建设视角下的科技文化建设路径
(一)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化的科技文化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体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科技文化体系要有中国特色。多年来的文化强国实践进程使得我们越发地感觉到对于西方科技文化的学习过多到已经开始否定本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所以,在社会文化建设的视角下来看科技文化的建设就要求我们“特别需要的是下大力气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真正补救我国社会文化结构中科学技术文化不足的缺陷。这才是真正从我国国情出发,强基固本,从基础上下功夫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切实的道路。”[4]所以,中国的科技文化体系要秉承着中国式的文化传统以适应中国的现实国情,在这基础上来满足时代化的需求,只有这样才会使得科技文化成为一种利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文化形式。因此,加快中国特色化的科技文化体系的构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积极加快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的有机融合
我国社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之间的融合问题既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理想。它更多地应将其放在一种战略化的高度上给予看待。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融合的可能性,原因在于“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两者及其延伸不可分割地构成了人类文化。正是这种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使得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成为当今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中也都是可能的。”[5]这就表明,科技文化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而人文文化则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保障。依托着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的有机融合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会充分地发挥出社会文化建设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力量。而从我国现实的国情来看,要想将两者有机的融合,不仅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推动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有机融合的契合点,还要在教育方面促使科技教育同人文教育积极有效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此作为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融合的有效性方式,而这些最终的落脚点是要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为最终目标。
(三)创造科技文化发展的文化氛围
优良的文化氛围是传播科技文化的先决条件。只有形成和谐化的文化氛围,才会真正地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人的物质文化满足也才会不断得以体现。传播科技文化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指导,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来加强科技文化知识、科技方法以及科技精神的宣传,以此力求科技文化能够实现生活化和大众化,从而使得人民群众可以更为容易地接受科技文化,让人民群众切身实地感悟都科技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和利益,进而自觉地参与到社会科技文化的创新活动中来,推动社会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在社会文化建设的视角下看待科技文化,就是要在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倡导着科技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而科技文化的弘扬则是以民众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作为标志的。只有当民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以后,科技文化才能够切实地得到广泛弘扬,这才可以说科技文化的内在价值在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怀中.科技文化软实力及其实现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7).
[2]高建明.论科技文化发展机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英]培根.新工具[M].许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8.
关键词:诚信文化 信用体系 和谐发展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宁,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只有讲诚信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顺利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 加强政府诚信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信用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削弱政府的合法性。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德治与法治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和市场是有明确分工的,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则主要是针对市场所不能解决的外部性问题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在当今充满竞争的世界中,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哪里政府管理规范、投资成本低、办事效率高、服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更大的发展。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加强社会管理,不断优化社会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满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需要的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促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建立一个诚实守信的信用政府。
2 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良好的竞争秩序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相关研究表明,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与企业诚信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越讲诚信,市场经济越发达。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营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而良好的信誉则是良好企业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产品的质量、创新的技术、公道的价格、优质的售后服务等环节中所形成的信誉,信誉好才有客户,有客户才有市场。而要想有好的信誉,就必须时时处处讲信用,把良好的信用文化展示给全社会。企业的信用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市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是社会的接受程度。
我们在积极发展非公企业的过程中要借鉴以往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诚信问题上要格外注意。例如闻名全国的温州货,在上世纪80年代一度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历经近20年才逐渐摆脱“假货”的阴影,期间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民营企业不讲诚信或许能得利于一时,但不可能有自己的长期核心竞争力,甚至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最终破坏企业的竞争力,断送企业的发展前途。只有讲诚信,并将诚信内化为企业的核心理念,才能真正形成企业的长期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力,保证企业的长期成长与健康发展。我们在积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要从基础抓起,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让诚信成为企业形象的一块金字招牌。
3 完善社会诚信体系,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
3.1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强化措施,务求实效。要把诚实守信作为本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制定规划,确定目标,明确重点,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既做诚实守信的教育者和监督者,又要做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到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监督和为企业搞好服务上来。
3.2各有关部门要发挥维护社会信用职能的作用:共同构筑社会信用体系,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一是要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平台,由银行、工商、税务、公安、法院等部门和单位提供有关信用情况。二是要建立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制度。通过对企业进行分层次的信用评估,保证企业信用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政府职能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为企业塑造诚信形象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企业文化;社会学;建设路径;企业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作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的企业文化,也间接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今时代,文化传播交流频繁,人们思想活跃,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和谐社会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不仅关系到提升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效益,更关系到提升全社会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将试探讨新时代下,企业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何谓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特性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作为特定的社会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企业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制度形式、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时代性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会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制约。而就同一企业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其企业文化也将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深圳特区的一些企业,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其企业文化必然具有改革初期、市场经济探索时的特点。
(二)独特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组织形象的反映,是一个企业一贯表现的集中体现。一个企业无论是从经营规模上,还是企业价值观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反映在企业文化上,就是与众不同的个性。新时代下,企业的组成类型繁多,如国外独资企业、港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正是有了企业在性质、经营方式、规模大小等方面的不同,才使得各企业的文化独具特色,异彩纷呈。
(三)区别性
由于企业间的发展情况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它们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理念、目标也有着显著的区别。例如,某企业产品主要针对大众化消费,那么,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则定位在公益性文化建设上,因为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等。而对于生产专业性较强产品的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则侧重于员工的素质上。这将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专业性、权威性。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企业文化建设缺乏长远考虑
在当今时代,一些企业过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无视长期企业战略发展,更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以致企业中缺乏能够统领全局又稳定持久的经营理念。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生存问题仍是首要问题,在企业前途未卜,命运发展不明确的情况下,企业家更多考虑如何完成订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还不能从长远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
第二,一些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企业家更关注效益、利润,忽视员工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事情来抓。
第三,随着企业用工资本的不断提高,各种费用不断上涨,一些企业赢利空间缩小,负担加重,虽然已经意识到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但苦于资金有限,经费短缺,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只能是有心无力。
(二)建设理念与实际情况有偏差
虽然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足够重视,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对文化理念能否在实践中应用研究不够,因此,在实际中,常常出现偏差,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
第一,企业员工大多来自农村,素质普遍不高,对企业文化并不关注,更无参与热情,使得企业文化理念难以贯彻到底。
第二,企业员工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大多数企业能提供的文化往往陈旧、单一,不能与时俱进,这不能满足员工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部分企业员工骑驴找马,不能完全融入企业。一些企业虽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但并不能得到员工的认可,严重挫伤管理者搞企业文化的热情。
第四,企业文化活动形式流于俗套,员工们没有参与热情,对企业组织的一些文化活动不感兴趣。
(三)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认知有误区
第一,企业内部的领导者常将企业文化建设误认为是搞思想政治工作,认为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党委的事。在实际工作中参加政治学习,多听听报告,就是参与了企业文化建设。
第二,有的企业的文化建设则流于形式,虽然粘贴了不少口号、标语,但并不一定真能反映企业的价值取向、管理风格,员工不理解,不接受,因此不能真正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就是搞活动、带领员工娱乐,进行不进行都可以,这就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层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加之一些企业缺少凝聚力与目标指引,最终造成企业文化成了一盘散沙,员工与管理者各执己见,缺少统一性。
(四)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在共享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区
一些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了完善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些经验对于刚刚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来说,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这就导致新企业在借鉴老企业的企业文化时,不能充分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成功的企业文化挪到刚起步的企业中,导致企业现状与企业文化建设高度不符现象,不利于新建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一)企业自主建设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观念、制度以及物质三个层面的建设一直都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企业在建设自身文化时充分发挥自主能力,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方向,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逐一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阻碍,这时,企业必须要坚定信念,大胆突破,坚决摈弃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制定和树立能够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实力的健康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企业内部建设和外部环境影响两方面,在规章制度中引入文化理念,规范内部管理体系。力争总结提炼出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确立的既符合时代特征又可以传承的企业文化精髓。
(二)企业家为主导
企业家是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更是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的思想理念、经营方式等基本等同。所以,发挥企业家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要使企业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通过教育、经验学习等形式,让企业家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从而使他们积极学习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站在促进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顺应时代,与时俱进,推进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更快更好地登上新台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提高。
(三)员工积极参与
一个企业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就是企业员工。成功的企业文化,少不了员工的热情参与,而只有适合员工发展和需求的企业文化,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可,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的主导作用与员工的参与应当紧密结合起来。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发动员工广泛参与,必须要倾听群众的心声,尊重群众的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高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广大员工在参与的过程中,认同企业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愿意为此目标不断努力。企业还要积极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挖掘员工各个方面的才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员工价值与企业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企业文化以其特殊的功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打造出高品质的产品,更展示了企业的精神风貌,并将带领企业,走向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京生,主编.文化立市论[M].海天出版社,2005
[2]张平.企业文化建设中政府的定位和作用[J].经济论坛,2002(07).
[3]白以娟,主编.社会学基础[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
在人的生活世界中,经济生活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宗教对其有着重要影响。在这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书中,马克思?韦伯考察了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基督教新新宗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紧密联系。他认为,基督教新教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减除落后观念、错误的迷信成分,引发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伦理,最后影响了人们的经济行为,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较强的亲和力。
韦伯将书的内容分为上下两篇进行阐述,在上篇中,他在观察了显示的经济环境后提出来自己的问题,分为三章。第一章讲述的是宗教派别和社会分层,对16世纪西方宗教的现状做了一个概述,并且发现了在从事工商业的人员中,新教的教徒占了较高比例,社会分层和个人的宗教信仰有相似性。第二章,作者讲述了资本主义精神的来源和内容。他认为正是新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新教伦理即为资本主义精神,也是他所说的现代资本主义和理性资本主义的精神,并且只有新教才能为其提供动力。韦伯通过对以富兰克林为代表的思想者相关思想的概括,揭示了他所理解的资本主义精神,即一种理性主义精神,是一种把赚钱作为自己责任的理性伦理精神。第三章,韦伯对路德教的职业做了解释,认为职业是上帝安排个人们的唯一天职,人们进行工作和社会活动是为了上帝的荣耀,天职的思想富裕世俗活动以宗教的名义。而在下篇中,韦伯则对禁欲主义中的各个分支的教义对其教徒在生活中的影响做了实例分析。宗教倾向于将世俗的生活可以与现实的生活秩序向联系,再加上宗教的特征即为禁欲,而禁欲主义又往往是和理性主义相联系。因此,如果一个宗教的教义可以时禁欲的,即理性,是与现实生活的秩序相关的,那么这个宗教教义则是有助于社会的革新和动态发展的。韦伯在书中谈及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东方的宗教大多数是属于神秘主义的,西方的则不同,属于禁欲主义。也正是由于作为对时代影响最大的宗教的属性不同,导致了东西方在文化上和社会发展上都选择了不同的模式。
二、社会文化环境对当地居民经济行为的影响
马克思?韦伯给了我们一个研究和探索企业管理的新角度,即从社会文化方面探索对管理者和消费者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其他的社会文化要素和宗教一样,对处于其中的人们的价值观的塑造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以我国为例,我国深受儒道两家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其中的“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以人为本”、“无为”、“遵循规律”等思想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屡见不鲜,我国的领导者的价值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这些思想的晕染。我们强调伦理道德,道德伦理观念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分量之重显而易见,其实质就是强调秩序与规范。所以,一般的中国企业都具有较强的规范制度,良好的社会责任认同感。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就会在考虑企业价值的同时考虑社会价值,把社会的整体进步视为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我们重视天人关系,耳熟能详的“天人合一”,包含的不仅是对天的敬畏,也有对人的尊重。再看现在提倡的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便可知晓,对于此点的探索和认知从未停止。管理者就会更加注重环境和企业员工在一个企业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在管理中则会采取温和的方式,因地制宜,考虑一项抉择实施时的自然、社会环境。而注重中庸之道,则导致我们在在为人、为学、为政上保持适中。在生活中导致人们在各种实践中,各种环境下要行动有度,把握尺寸,过犹不及。正是这一思想导致领导者在做决策时往往选择风险偏好小的,或者那些不愠不火的。从管理的概念上来看,管理是有组织有计划将组织内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管理的主体即为组织内的“人”,客体则既包括人,又包括物,甚至还包括运行规则。从这里我们即可看出,管理是一项人为的活动,而且是主动去付诸实践的。只要是有人参与的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就免不了涉及到管理文化和管理思想的形成与传承。由于受到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及思想的影响,我国长久以来的管理活动都主要是注重群体本位而不是个体本位的。组织中建立信任的基础也是个人的道德品行,也不是依靠建立规范的制度来进行彼此约束,重视人治而不是法治。这些观念始终是一种客观存在,在适宜的管理环境及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在不适宜的情况下则需要管理者有意识地加以调控,以促进管理活动的有效性。①社会文化环境对管理者的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行为和处理方式也会不知不觉地体现着他所受影响的文化。
高师专业集群构建与教学资源集约建设的策略如何实施,实施后将取得何种效果,这里以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样本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南昌师专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师范学校,位于省会,2004年由中师升格为高师,其发展历程是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的开创并向专科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专业集群建设促进教学资源集约、高效建设学校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办学优势,不盲目走“高大全”路子,而是坚持传承百年以来的师范特色,在专科教育中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这个办学理念和专业发展定位下,学校在专业布局上,以初等教育教师培养为重心,潜心进行专业集群的构建。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学校在大专层次的平台上,形成了全省最全的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体系,并形成了专业集群优势,在省内产生重大影响从上表可以看出:学校从2004年升格以来,致力于初等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的建设和完善,尤其是在小学教师培养领域,着力进行专业集群建设,经过几年努力,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涵盖了小学教育的全部学科,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初等教育及小学教育人才培养专业体系,构建了互相支撑的专业集群,在师范专科教育专业定位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
专业集群构建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相应的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在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定位的指导下,学校教学资源的集约化、特色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集群的构建,有利于人才的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使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日趋完善,整体水平大大提高。不管教学资源涵盖了多少内容,也不管教学资源的技术含量如何进步,教师资源永远是教学资源最核心、最有活力的因素,这也是“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的真谛。一个学校在着力打造一个专业群建设的要求下,必定会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集约化、团队化发展。该校现在拥有一支完整的高素质的初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在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等初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领域中其中有4个省级教学团队,有6个省级特色专业,有3个省级人才模式创新区,通过这些项目的平台,集中了一大批在初等教育领域中学有专长、富有创造力的教师团队。他们不仅在本校人才培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在初等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等社会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作用,承担了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初等教育教师培训任务。2.专业集群的构建,有利于教学条件的集约化、特色化发展,使教学硬件的配置日趋合理,重点突出,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设施作为教学资源核心硬件,对专业教学起重要的支撑作用,如何使教学设施建设做到投入产出比达到理想的境界,建设的理念、规划及管理如何至关重要。由于专业集群的定位的需要,就将给教学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集约建设、特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专业集群的构建,有利于课程资源的集约化、精品化发展,使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形成了有效的培养模块,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专业集群建设的效应下,学校课程资源建设有利于朝着集约化、专业化、精品化发展:一是有利于构建出完备的初等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自觉贴近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和国家对师范生专业培养的新要求;二是有利于各门课程的内涵建设向精品化发展,可以集中力量开发了网上课程教学资源和校本教材。
教学资源集约、高效建设将促进专业集群建设质量的提高专业集群建设的思路和实践促进了教学资源建设的集约化发展,反过来,教学资源建设的集约化发展又对专业建设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保障。1.教学资源建设的集约化发展能够保证一专多能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师德高尚、基础扎实、一专多能”的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师是专科院校普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果有丰富和集约的教学资源为保障,这一目标定位才能落到实处。实行主修与辅修制是实现一专多能培养和主要途径,如主修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辅修英语专业或其它专业的核心课程,反之,主修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辅修语文专业或其它专业的核心课程,据调查,这种做法得到了初等教育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高度肯定。有丰富和集约的教学资源为保障,学校才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提高培养“一专多能”宽口径人才的能力。这里有一个最好的印证: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为大量补充幼儿园教师,采取了在职转岗培训、在校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辅修学前教育专业的国家培训计划,由于南昌师专教学资源的丰富,成为江西省承担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唯一一所专科学校,不仅进行了大量的职后培训任务,还承担了本校其它师范专业学生的国家级辅修学前教育专业任务。2.教学资源的集约化、专业化建设能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群建设提供保障。
仅以教师资源为例:学校根据初等教育专业群的发展要求,引进和培养了一支热爱初等教育、熟悉初等教育、研究初等教育,富有教学经验,学科门类齐全的师资队伍,其中还有一批既能上高校课程又能上小学及初等教育讲台的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对学生将来工作需要什么不仅十分清楚,而且能够对学生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课内外教学与指导,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同时有了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学资源中的其它先进的硬件、软件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设施、课程资源、实习实训场所在教学中都能充分发挥最佳作用,共同成为培养高质量毕业生重要要素,促进专业集群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形成专业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在高校教育早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要想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找到自己发展的广阔空间,准确定位、特色办学、差异化发展,努力进行特色鲜明学科专业集群构建是关键之举,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内涵建设的集约作用和提高办学的综合效益,值得我们深化探索。
按照区政府对镇级(街道、开发区)书记、主任责任量化考核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开发区对基层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
1、加大文化事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含基本支出(工资福利)、项目支出(各种文化活动、差旅费、劳务费等)、购置设备(信息共享工程)、综合文化站建设前期投入共21.4416万元,占开发区20*年财政支出991万元的比率为2.18%;
2、完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现已开放使用;
3、综合文化站建设前期已投入7.5万元,完成了大楼选址、图纸设计、可行性论证、环保项目选址、项目建设规划意见书、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和招投标等工作,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此事已专函送达文广新局);
4、*村农家书屋在区局的帮助下已建成投入使用,受到群众的好评,拾围村计划在年底建成使用;
5、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去年完成了*村的覆盖,拾围和莲塘面两行政村之前已完成,解决全辖区农民群众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6、坚持“2131”送电影下乡工程,积极配合农村电影放映;
7、积极开展和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蓝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登山活动等等。
二、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服务管理
经营性文化经营单位的服务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开发区辖区面积与其它兄弟乡镇相比较小,但在文化经营单位这一块也可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网吧9家、电影院1家、音像店3家、游戏室2家、溜冰场2家、便民信息站(e城)12家。文化经营单位也是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场所,为此,领导一贯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强对行业的管理和指导。
1、严把证照关,重点打击黑网吧,杜绝无证照经营现象;
2、加大对各种经营文化行业的检查力度,净化市场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排查,准确掌握信息,及时化解突发问题,促平安,保稳定;
4、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文化经营单位业主的守法经营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三、日常工作存在几个问题:
1、便民信息站、溜冰场的管理定性问题;
【关键词】企业文化 设路径 会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而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所在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建设具有深刻而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员工思想空前活跃的情况下,企业文化的这种影响和作用将更加重大和紧迫,其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成为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一、特区企业文化的特质界定
1、时代性
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因此,它的生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都必然会受到一定时代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文化、风尚等的制约,从而显现其时代特征。一方面,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代,其文化又有不同特点。宝安地区的企业普遍形成历史虽不长,但其企业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产物,是深圳特区探索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以人为本,提升服务品质,倡导开拓进取、平等竞争、提高效率等观念始终是宝安企业文化的主旋律。
2、地域性
宝安企业文化是在深圳特区创建这个大环境下、地处香港边界这个特有的地理区位中孕育并成长的。而香港是亚太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地区贸易中心,拥有邻近国家和地区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这些优越地位无疑对宝安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对其企业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这就使得宝安企业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地域特征。
3、多元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组织一贯的、完整的个性表现,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形象。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企业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殊品质,具有自己的个性。从管理风格到经营品种,从服务品质到经营规模,从规章制度到企业价值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任何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都必定是某一民族文化的微观表现形式。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企业,其文化往往都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根源。而宝安企业的组成十分丰富,既有国外独资企业,又有港台企业;既有民营企业,又有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性质不同、经营方式不同,来自国家和地区不同,规模大小不同,因此,形成的企业文化既有欧美模式、日韩风格,又有港台风味、潮汕风情等,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宝安企业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其企业文化无不带有其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质。尽管它要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用各国企业文化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是,宝安企业文化的根还是本民族的。
4、差异性
由于宝安区各企业的规模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因而其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诉求和需要也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其文化根源的不同,企业管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也较大。即使规模较大、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也由于其产品的专业程序不同,服务的对象不同,大众化的诉求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要求、目标和措施。一般而言,具有大众化消费诉求的企业比较热衷于公益性企业文化建设,如艾美特电器有限公司,是一个生产日用电器的企业,因而对公益性文化建设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因为公益性文化活动对其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能起到有力的支撑。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非大众化消费诉求的企业比较关注于内在员工需求的企业文化建设。如泰科电器有限公司,是一个生产继电器的专业厂家,专业性很强,客户群也十分专业,因而偏向于关注自身企业内部员工的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政府在指导企业文化建设时,必须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鼓励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创新。
二、特区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
1、企业经营理念缺乏战略性和持续性
部分规模小或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缺乏具有战略性、稳定性的经营理念,因而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和投入不够。企业要追求当下的经济利益,更要关注永久性经营。而在当前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宝安的一些规模较小企业或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却只注意短期效益,无视企业的战略发展,不能构造一种统领企业全局且又相对稳定的经营理念。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被分解为各种孤立的权力,实际上架空了所有权,形成了国企的“无老板”现象。在所有者缺位或者所有者功能缺位的情况下,很难建立起一种具有战略性的经营理念,并用这种理念去整合企业的经营行为与管理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所构筑起的企业文化体系就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装饰品,无法形成真正的凝聚力。二是部分规模较小的或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考虑较多的仍是眼前的生存问题,担忧企业的命运较多,而从长远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较少,仅仅处于满足如何完成订单的状态。三是有少数企业主只是注重效益和效率,忽视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是生死攸关、极为重要的事情来抓,尚未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性。四是企业负担重,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有心无力。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如员工基本工资的上调,原材料价格、水费、电费、各项管理费的上涨,使企业的赢利空间大大缩水,企业负担过重,即使公司的决策者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经费短缺,致使很多活动不能开展,在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形式、载体的情况下,也使得领导对员工的精神关怀不能深入人心。
2、人性化管理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存在偏差
虽然企业强调了人性化管理和不同文化的交融,但由于理解性差异和真正管理实践中重视研究不够,而使得这种人性化管理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出现了较大的偏差,直接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一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显著。二是乡土意识、地缘关系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三是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的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大多数企业所提供的文化资源往往是稀少、单一,企业文化的贫乏、缺位与员工不断增加的精神需求相矛盾。四是企业员工大多来自农村,学历不高,素质普遍低下。五是企业员工的“短期意识”严重,企业虽然花巨资投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为员工提供了不错的生活空间和发展平台,但却收效甚微,公司的投入和效益相差甚远,打击了管理者搞企业文化的热情和信心。六是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形式创新上颇感头痛。在往日备受欢迎的生日晚会、逢年过节的娱乐活动以及舞会、卡拉OK、篮球羽毛球比赛等,现在只是流于形式,员工们由于经常参加,也没了往日的激情,很多活动对他们已失去了吸引力。
3、企业文化内涵的认知和认同有待进一步厘清
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认知和认同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画等号,认为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建立了好的企业文化。在实际操作中表现片面强调政治学习而忽视企业价值的塑造,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党委或党支部的事。二是有的企业从走廊、办公室到车间的墙上四处贴有标语口号,这些口号虽无可非议,但它不一定真能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难以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难以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没有本企业的特色,显得比较空泛。三是有的企业的管理者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多为员工搞些娱乐活动、提供体育场所以及购买体育设备等。正是由于有的企业没有厘清企业文化的个中含义,从而导致有的企业内部尚未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人员、经费、时间落空,形同虚拟。
4、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和优质资源联动共享欠缺
一是企业员工中不乏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唱歌、跳舞、写作),但企业和政府并没有给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而被闲置、浪费,无休止的加班更是让他们筋疲力尽,无暇去读书学习,发展自己。二是宝安区内有不少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能不断地进行大胆探索,锐意革新,积累了一些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形成了较完善的发展模式,并收到了良好效果。对于一些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刚刚起步的公司来说,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但据了解,企业之间因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甚少,而且进行信息封锁,闭门造车,因此好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推广。三是尚未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和文化品位。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政府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上级政府在考核下级政府业绩时,对文化考评的分值偏低。因而,使得部分政府官员对文化特别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第二,由于重视不够,因而也就不可能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有关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把握对本区域、本街道的文化资源和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好典型,以及劳务工最迫切的精神需求。这就导致了政府不能很好地引导企业文化的发展,满足劳务工的文化需求,也就使得街道和社区文化资源不能实现有效利用和共享,也使得政府对本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和合理布局。第三,政府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员工表示,由于信息闭塞,他们并不知道政府为他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了哪些“文化大餐”,也不知道哪里有文娱场所,哪里会有政府举办的文艺表演和比赛。第四,政府在为企业提供文化资源时,存在着收费过高的问题。第五,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少,企业对政府的信任感差。
三、特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路
1、发挥政府导控作用
在我国现有社会制度下,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对推动其所管辖地区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的整体发展负有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企业是社会的基本构件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政府与企业有着一种天然的深层关联。这种深层关联,决定在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日益凸显的今天,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和因素支持来推动本地区企业文化建设。当前,许多企业还未成长为自主自为的市场主体,是因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还缺乏充分的认知,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迟迟不能纳入其经营管理范畴。在这种形势下,政府更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各级政府部门都要自觉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重视和支持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并增加其分额,强化政府导控的责任意识,又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对企业文化建设导控的职能,充实和加强政府对企业文化建设导控的人员,使其导控责任落到实处。
2、发挥企业的自主作用
各类企业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系统思考,重点突破,着力抓好企业文化观念、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的建设。围绕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基层实力。注重把文化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中,渗透到相关管理环节,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在激励约束中实现价值导向,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要从企业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出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在企业精神提炼、理念概括、实践方式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形成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
3、发挥老板的主导作用
企业老板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格化代表。企业老板处在企业的最高领导层,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就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而言,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企业老板文化。因此,发挥企业老板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首先要教育老板,担当责任。要通过理论学习与案例教学,让他们从发展快速企业的成功经验中,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主动站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担起推进企业文化的第一责任人,系统思考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4、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
企业员工是企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核心的因素。虽然企业文化被称之为“老板文化”,但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决不是企业老板一个人的“战争”,更不是企业老板一个人的功绩。成功的企业文化必须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让员工自己量身定做适合自己需求和品位的文化。要坚持把企业老板的主导作用与全体员工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统一领导下,有步骤地发动员工广泛参与,从基层文化抓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全员共建,努力使广大员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积极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发展机会,开发人力资源,挖掘员工潜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达到员工价值体现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要在了解企业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下功夫,在参观学习和引进借鉴吸收国内外知名企业好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文化建设经验上下功夫,不断精炼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挖掘和发现本企业优秀的文化人才,组织他们广泛创作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新风、富有时代鲜明特色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定期进行巡回表演和展览,从而不断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5、发挥社会的协同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受众群体的支持与关怀。为此,社会媒介应当发挥自身的舆论导向作用,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政策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大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力度,让广大公众深刻理解企业文化建设,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和个人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公众参与度,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企业文化建设、把规划化为社会各方面的意愿,把政府行为变为公众自觉,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地发展下去。
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参与与支持。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宝安企业发展的实际,企业员工始终存在着流离心理、不安心理、浮萍心理,反映最为强烈的是治安问题和子女就学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则必须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完善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发展和管理水平,促进资源共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充分保障区域内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才有所用、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实现社会与经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的智囊和参谋作用,成立特区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会,加大对特区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力度,创办企业文化交流刊物,定期编制企业文化建设通讯,定期组织企业文化专题讲座,开展企业文化专题研讨,加强企业之间文化建设的交流与沟通,不断提升宝安区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视角;体育人才培养;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118-02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有利于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健康、高质量的发展。竞技体育人才,特别是优秀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社会化,更是有利于个人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能够在社会中独立生存,并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加强竞技体育运动员人才文化教育,为运动员职业发展负责,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体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1],是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一项民生工程,对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继承传统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化视角开拓创新竞技体育人才文化教育模式与保障体系,槠渲耙到巧转变和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化
竞技体育人才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体育人,“社会化”也是运动员必须经历的过程。研究竞技体育人才社会化,可以从个性发展、文化、社会结构三个方面来进行。人是社会发展中最积极能动的因素,人又是受思想支配的,人的个体心理、意识、行为,均具有生理性和生物自发性[2]。通过竞技体育人才的运动员的社会化个性方面的研究,是据此研究和提高新一代运动员的社会化程度的方法和途径。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社会化,即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研究。竞技体育人才的运动员在社会机构中的角度,即侧重于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能够使运动员更具有社会性。运动员社会化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3]。
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社会化的必要性
社会化是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的必经过程,有助于社会生活的融入,其过程是伴随着很多复杂的社会学习的过程,竞技体育人才队伍的优秀运动员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提高与向前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与保障。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的文化教育与社会化也是教育中较为薄弱的、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是竞技体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较为复杂的一项系统教育工程。不同的国度有着自身的文化基因,各国运动员培养都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按照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多种体制和方式,不能忽略自身国情实际。运动员通过社会化,有助于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个人的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独立地生存,更有助于运动员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在市场和政府双管齐下、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现阶段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主体,政府参与为辅的教育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提高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运动员的社会化,符合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趋势,为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生涯与二次转型提供智力保障。然而,由于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社会化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4]。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连续,稳定的动态过程,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缺失,即使是取得了优异的竞技体育成绩,也势必会对运动员职业生涯后期规划会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我们培养的运动员不仅仅是勇攀运动科学技术高峰,更重要的是推动人类潜能和发展的不断深化与推进,促进人类的文明进展。因此,竞技体育人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要结合国内外运动员文化教育与培养模式,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提供保障[5]。
三、当前竞技体育人才――运动员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竞技体育运动员是运动训练工作的主体,现代高水平的竞技成绩是高科技、高技术、多学科知识的结晶,运动员必须 知识、文化和理想方面不断充实和提高,有利于训练成绩的提升。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影响因素很多,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有启蒙训练年龄小、其文化基础差、训练与学习的矛盾、领导和教练员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等[6];主观原因主要有对学习的兴趣不高、积极性差及思想认识不足等。运动员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群体,各级领导应从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高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健康的教育环境[7]。竞技体育追寻的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勇攀运动技术科学高峰,但在功利主义、金牌主义的唆引下,忽视运动员文化教育,一切围绕竞技成绩问题较为突出。
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文化教育还是停留在单纯的文化课知识学习层面上,还是以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与运动员在场上爱动的特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忽视教学对象成长的时代特征及所处的时代环境,忽视了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实际作用和学习作用,造成了教学与学习效率的双低下。在文化教育中,学其次,训为主,绩为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教育学习与运动训练的矛盾问题和运动员训练时间与学习时间难以协调问题。有效的监督与保障机制缺乏,体制要成绩,教练要成绩,运动员全面素质培养与健康成长被忽视,结果给运动员后期职业规划带来隐患和困难,凸显了学训矛盾带来的文化教育的匮乏。
四、创新竞技体育人才――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训练与教育想调和的复杂的过程,文化程度高有助于对战术的理解与执行。教练员是对运动员各方面影响很大的人,广大教练员应从思想上认识到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地影响运动员,传送正能量,充分发挥以文化课教师为教育主导,运动员为受教育主体,教练员、管理人员为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与培养进行通力协作的团队优势,创新新时期运动员文化教育与培养模式[8]。保证运动员进行系统的文化学习,提升他们的科学认知水平。
拓展当下竞技体育人才文化教育模式,开创文化课纳入线上与线下教育系列,运用现代网络多媒体便捷、快速的优势,改变传统的课堂文化课教学模式,多途径、多方面地对运动员进行人才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推动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我国运动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9]。在计算机信息化条件下,建立教育管理系统、仿真系统等,进一步规范运动员的教育与管理,从而不断增强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
(一)搭建竞技体育人才网络学习平台
运用计算机网络媒体的优势,推进与落实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与培养模式创新,采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模块教育与模块培养相结合,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等多种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探索,提高竞技体育人才队伍的文化素质水平,取得了不错的实际效果,收到了预期社会效应与效益。
网络教育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也使运动员文化课学习与训练的学习途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迅速、可视的特点,更新学生学习观念,完善专业知识学习模块,提供专业技能。把文化知识教学素材库、课件库、在线问答等都可以传送到网络上,使运动员文化教育与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方式较为灵活,运动员也可以将网络学习平台内容转化成数字信息保存下来,能够帮助运动员随时随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观看和学习。
(二)教体联合,学训联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职业运动员生涯短,文化基础薄弱,面对退役后职业发展的新起点,往往缺乏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特别是社会发展中对高学历层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竞技体育运动员脱离体育生涯,是由于受重伤或被淘汰,或由于无法再从事体育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些都导致运动员在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教体联合”是在体育领域和教育领域一个特殊的模式,运动技术学院将该职能转向学校,与普通小、中、大学联合办学,各负其责,运动员实行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运动员[9]。充分发挥教育和竞技两方面的作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解决因基础教育底子薄,导致运动员后期走向社会所带来的困扰,应在训练的同时与教育有效结合,为运动员打开知识窗口[9]。
五、结语
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培养中的文化教育,特别是专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增强和提高生存能力与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运动员退役后二次就业。借助于计算机信息化平台建设,拓宽或者减少历史条件与地域文化对运动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或多或少都产生的影响。走教体结合之路,加强竞技体育才培养与运动员文化教育是符合当前教育发展和竞技体育发展实际的,也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运动员文化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与培养过程涉及到诸多层面、诸多问题、诸多现象,特别是健康中国背景下,加强运动员社会化教育,是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负责,是对整个竞技体育人才队伍负责。
参考文献:
[1] 蒋志学.运动员文化教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1):13.
[2] 刘华平.北京市优秀运动员继续社会化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0.
[3] 刘洋,龚玉台,谢晓雪.退役运动员转型问题分析及职业发展理论模型初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3):46-50.
[4] 刘芳,刘青.社会化――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方式的新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52-56.
[5] 陆海林.湖北省体操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文化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6] 张利.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7] 孟庆波.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及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125-126.
【关键词】群众文化;公益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关系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工作既要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寻求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又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公益性文化的责任,发挥其自身的功能。近年来,经过广大群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在这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论述:
一、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和作用
群众文化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人们职业以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和辅导的工作。其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当今就是要培养现代人、教化现代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人们参与其中,接受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要想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就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方针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党的十五大报告深刻地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在一部分文化经营者中,由于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和市场的自发性倾向,往往容易导致经营和消费的短期行为,造成一部分文化艺术产品和艺术门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失衡,造成文化的长期积累和短期消费之间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运用经济、舆论等手段,扶持那些社会需要但暂时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困境中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业,从而把文化发展引导到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轨道。随着文化建设的加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好。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就是要向实现两个效益最佳结合的目标努力。
回顾上述方针原则,我们群众文化的工作思路也就更加明确了,那就是: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是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唯一途径,而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群众文化工作的广泛性与普遍性
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还必须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群众文化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早在建国时期,群众文化事业的公益性质就已确定,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机构。它担负着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任务,应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即获得最大社会效益为最高宗旨。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宫的改革,群众文化的公益性有所削减,自我形象有些模糊。有些地区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文化活动单调,专业人员流失,文化宫名存实亡;有些地区存在盲从现象,把精力投入到经营活动中,忽视了正常业务的开展,只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这一切曾使群众文化工作者感到非常茫然,无所适从。党的十五大报告为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进一部增强了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信心和信念。
坚持公益性质,就是要牢牢守住我们自己的阵地,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把社会效益摆在突出位置。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渗透、影响人们思想信仰的前沿阵地。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所履行的诸多职能,也是市场文化和正规的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公益文化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凝聚着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陶冶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操。在引导群众进行文化消费方面还可发挥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开展业余群众艺术和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方面,可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
联系到目前社会上算命看相、烧香祭鬼、赌博、等不良现象,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到:思想文化领域,群众文化不占领,歪风邪气必然乘虚而入。在当前,我们要大力发挥公益文化的功能,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来引导群众,教育群众。通过活动体现崇高向上的精神,时时处处不忘突出“主旋律”,激励人们热爱党、热爱祖国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在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已从过去单一的文化需求转变为多层次、多元化、多需求的复杂的结构状态。群众文化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辅导和示范职能,要用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娱乐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业务的培训、创作的辅导、社会艺术课堂的开辟、地方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搜集和整理、群众文化理论的研究都需要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来承担。只要坚持并强化群众文化的公益性,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就能更好地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