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

时间:2023-09-22 09:48:35

导语:在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

第1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学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依据

无论是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都不可能实现一般均衡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这种情况的存在被称为市场失灵。

1.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市场经济中的调节机制并不一定促使微观经济提高效率。市场不能满足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另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同时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如果只是通过市场来供给,同样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外部效应问题的存在。由于价格体系受到的影响是外来的,存在没有经济报偿的经济交易。这种外部性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会产生影响。似乎外部性能够通过双方的讨价还价来解决,但是当交易成本存在时外部性则被视为市场失灵的根源。

2.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在经济周期的作用下,国民经济仅靠市场来调节,尤似“孤帆航海”。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一旦面临狂风暴雨般的经济危机、股市崩溃、投机泡沫、金融危机,给予国民经济的打击就可能是致命的。这种不稳定性有时也表现为重复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或消费和投资不平衡。在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一旦国内外市场上有些风吹草动,市场调节机制可能失灵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又缺乏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就有可能引起国民经济发展的较大波动。

3.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仅会引起效率低下问题。也可能引起分配不公问题。具体观察我国经济领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存地在比较严重的下岗失业问题、城市居民贫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绝对降低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又存在腐败、不法收入、税收体制不完善导致高收入阶层没有及时足量纳税,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仍然广泛存在。近年来,在经济和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正在不断地下降的同时,同期基尼系数却在不断攀升。这表明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已经拉大。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公共经济的混合经济。公共经济就是政府经济,它研究的是政府部门为弥补市场缺陷的职能活动。也就是说,政府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主体,而市场失灵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因此,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

1.政府经济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主体

一是政府是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主体。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政府可以承担那些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期长而又是对经济发展起重大影响作用的项目,如国防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这样,既解决了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同时,政府投资在过程中还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也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和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的繁荣。

二是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和具体的运行体制,制定各级各类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条件”。制度或体制是一个国家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如缺乏良好的激励制度,个人或企业的勤奋劳作未能获得应有的报酬,就会降低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而言之是企业的损失,若社会的大气候如此,损失的就是国家了。

三是政府可以利用利率、国债、汇率、税收、预算等经济调控手段来“熨平”经济周期,使经济导入持续稳定的发展。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使西方世界走出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撑,我国顺利走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岁月,而且7年来一直保持7%以上的GDP的增长率,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枝独秀”。

2.政府经济是不和谐因素的主体。目前,我国存在众多的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内的不平等程度加剧。2004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达近几年的最高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贫富差距严重。

二是“三农”问题依然是最大的发展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他们就会变成城市贫民,这种情况应引起警惕。

三是社会安全网问题。中国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失业率高和社会差距不断拉大,而在于缺乏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网。教育不平等将影响我国长期发展与和谐。在当前形势下,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单独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现在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产业化、卫生产业化甚至社会事业产业化的目标和政策实际上是很模糊的,其模糊性主要表现在缺乏对于目的和手段的准确界定。

以上不和谐因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导因素是政府,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微观经济主体所无能为力的社会问题,其解决当然也就应当具有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担当此任。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关健――政府改革

政府既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而在现实社会中又存在众多的不和谐因素。那么,如何加快政府改革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健。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制度建设。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逐步制定和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建章立制。为政府自身行为、社会活动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则,为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制度安排。在制度的保证之下,应重点提高政府自身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政府引导管理其他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要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能力,完善人口和就业管理,加强社区管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能力,搞好市场监督和管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政府对社会秩序特别是市场秩序的监管功能。四是加强政府部门的专业化建设,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第2篇

关键词:综合运输;经济社会;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0.015

2010年中国综合运输系统初步形成,在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运输资源严重短缺和技术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已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的运输组织展开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多在于运输方式协同、综合运输体系的布局规划和日常管理等,均未将重点放在系统评判综合运输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较少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与综合运输的相互关系,忽视了中国综合运输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规律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本文从经济角度考量综合运输体系并探究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關系,为推动中国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

1综合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综合运输发展是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促进社会化大生产。运力的不断突破,带动社会分工、企业规模、生产社会化程度随之进步,国内国际贸易及要素流动日益顺畅,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2)为生产效益最大化创造条件。综合运输体系凭借多元化的运输方式和现代化的运输管理,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效率最大化。(3)对产业布局产生影响。经济产业发展主要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网,运输通道轴线成为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基础。同时,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所产生的作用存在前向、后向的产业联系,通过加强企业间生产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从而形成特定区域的优势产业。(4)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对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进行系统的规划与整合,减少运输资源浪费,减少运输过程对环境污染;并通过运输技术改革与创新、可再生能源及材料的使用,减少交通运输对资源的消耗,推动运输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经济社会发展从运输目的、运输方式、运输结构及运输理念四个方面影响着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1)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物流需求的产生。不同的物流需求决定了不同的运输目的,进而影响运输方式、运输服务、运输速度等多方面属性。(2)经济发展阶段、生产方式、能源利用等与运输方式的演变过程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产业技术水平,进而影响运输技术水平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产生与发展。(3)效益最大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人们往往会选择效益最佳的运输通道与运输方式的集合,无形中促进了运输结构的优化。(4)传统运输理念是完成安全、快速的运输过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可持续发展观提出后,“可持续运输”应运而生。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

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综合运输网络密度、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进程、经济发展程度、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等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扩大了运输需求,推动了运输技术进步,促使运输领域发生一系列变革,带来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促使综合运输体系朝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综合运输体系形成之后,基于需求方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综合运输体系的结构日益优化,有利于资源节约及合理配置,为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为了走出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经济社会领域掀起新的技术革命,也必然在交通运输领域诱发技术变革,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有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4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

本文选取2010-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量化性指标,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作为代表中国综合运输发展成果的量化性指标,对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间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全回归法将所有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进行回归计算,一般具有较高的回归系数;在回归检验时,采用相关系数检验法。

模型综述表,见表1,显示相关系数R的值等于0.996,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方等于0.992,表示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4个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99.2%的变异性。

系数分析表,见表3,用全回归法得出的多元回归方程为:国内生产总值=-0.080客运量+0.090货运量+13.310旅客周转量+1.028货物周转量-134893.268。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中国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系数为0.996,且除客运量外,其余指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均为显著的正相关。对比相关性等级划分参照表,大于0.8,中国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支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

5对策建议

从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5.1发展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综合运输服务

中国综合运输网络规模已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等方面仍存在发展短板。此外,各种运输方式自成体系发展,综合运输信息化建设缓慢,现代综合运输枢纽站场建设力度仍显不足。

(1)运输方式的合理规划和有效衔接。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运输资源分配,推进信息共享和供需对接。以旅客联程运输和集装箱多式联运为重点发展对象,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站场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并对枢纽站场进行合理布局,使综合运输体系运作过程更加高效化。

(2)加强综合运输信息化建设。推进与完善“综合运输+互联网”重点项目,包括进一步完善客货运输联网售票系统、推动城市公交智能化建设、推动出租车与网约车协调发展、推进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综合运输信息服务平台、完善长江干线数字航道规划与建设等。

(3)加快攻克综合运输发展薄弱环节。一是加强城乡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扶持农村客货运发展,创新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与建设。加强铁路区际干线、管道运输建设,加快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网瓶颈路段建设,强化重载运输网;推进内河高等級航道建设,提升沿海地区港口群现代化水平;推动航空运输发展,提高航空运输资源配置效率;发展轨道交通,建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内部运输网络。

(4)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并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优化综合运输枢纽布局及基础设施;推广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综合运输服务;优化综合运输组织过程,加强综合运输全程安全防范与管理。

5.2推动经济社会的空间战略性建设与发展

国家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战略,要求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进行空间格局的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综合运输服务需求,推动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

(1)加强国际经贸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加快产业“走出去”步伐,形成区域网络化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提供有力政策支撑;引导企业优化自身产品与服务,扩大出口、拉动物流需求,为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发展注入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支撑。

第3篇

从20多年的财政实践看,我国倚重的“反周期”财政政策,对抑制经济波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变化,原有政策惯性对历史路径的依赖开始受到冲击,政策所产生的沉淀成本对经济与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必须抓住新时期财政发展的重要转机,进行财政政策目标层次、选择视野、运用艺术的积极调整和完善,以实现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式”发展。

(一)财政政策目标层次需要提升,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潜力。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轨以来情况较为复杂、决策较为艰难的时期,经济运行中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背离程度不断拉大,不均衡、不和谐等因素潜伏的风险,将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使得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出现严重分歧,政策取向再次受到严峻考验。突破财政政策的现有目标层面并使之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成为抉择财政政策取向的关键所在。从长远发展来看,财政政策的目标不能拘泥于平抑经济波动的短期效应层面,而应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关注于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和均衡性,通过大力支持研究与开发,促进人力资本开发和积累、增加公共投资、增强适应开放经济的主动性,既提高社会发展的和谐水平,又改进经济发展的速率和效率。

(二)财政政策选择视野需要拓展,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在当前财政政策实践中,政策选择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临时应急措施多,长期制度建设少;单一、僵化的措施使用多,多元、高效的工具集合少;原则与抽象概念多,可操作、有实效的内容少。特别是在宏观调控中多次运用政府主导型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容易破坏稳定的市场预期和社会和谐,导致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关财政政策的选择多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又往往习惯于运用行政性的投资扩张来刺激经济。因此,需要拓展财政政策选择视野,在改革中逐步丰富和发展财政政策手段,不断完善和创新其实现方式,在政策制定和操作上降低“随机性”而增强规则性、强调“协同性”而淡化“依赖性”、注重“丰富性”而避免“单调性”。

(三)财政政策运用艺术需要锤炼,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既有成果。

目前我国财政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机制僵滞、运转不灵的问题,这在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以及时机选择、力度把握等方面表现较突出,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轨道。有必要对财政政策运用艺术进一步锤炼。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持续推进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须建立灵活有效的财政政策运行机制,缩短决策时滞,改善并提高财政政策的效率和实施效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次数多、幅度小、时滞短、过程稳的模式,适时适度微调,不断巩固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一)运用财税政策,驱动产业结构整合协调。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要求,进行倾斜性投资,增加对农业、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支柱型产业,支持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优先增加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改善投资兴业和居民生活的环境;支持衰退产业加快退出的步伐。

2.强化财政投资导向,放大市场主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效应。财政通过贴息、加速折旧等方式,调整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扶持在行业和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重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有效竞争与规模经济的矛盾,鼓励中小型企业发展;适时调整财政政策,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源在三大产业中合理配置。

3.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转变,充分贯彻国家产业政策。逐步扩大增值税实施的范围,尽快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改变企业所得税按行政隶属关系征收的办法,实行统一征收,按比例分成,促进企业跨行业、跨地区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产业的税收优惠调节多元化,注意运用加速折旧、纳税扣除、税收信贷等间接优惠方式。对需要限制和压缩的产业增加税收抑制力度,通过加成征收、税收附加、征收消费税、投资方向调节税等方式,促使其转产或减产。

(二)整合财政政策资源,促进自主创新链条和谐演进。

1.对有利于增加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公共教育活动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完善我国教育财政支持政策,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的事权职责,尽快建立一个以客观变量为基础、纵横交错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框架;利用税收优惠、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财政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教育部门;利用有关财税政策激励企业采用更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投资方案。

2.实施有利于拓展技术自主创新空间的财政科技投入政策。增加财政对科研的直接投入,使科技投入的增长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同步;调整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结构,支持科研院所启动重大科研计划,强化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努力培养前沿优势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型创新;通过设立各类科研基金和落实专项经费,支持企业和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体系,支持高新技术园区与科研院所的融合共建,支持行业技术中心、中介组织等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

3.通过制定相应政府采购政策,放大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效应,保证研究创新链条的延续。对企业自主研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制定和实施优先购买的政府采购政策,利用政府采购的规模优势和政策导向功能,提高投资研发活动回报率,提升企业自身研发的成本补偿能力和再投资能力,创造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三)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1.改革资源类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目前矿业企业无偿和有偿取得的双轨制统一改为有偿,建立矿业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机制,强制规定企业销售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矿山的环境恢复、生态补偿以及资源枯竭后的转产。同时,提高目前矿产资源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税费标准。

2.建立一个明晰的污染治理机制。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责任,明确企业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责任。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研究提高排污费的征收标准,使企业从生产理念、工艺设计、产品设计上走循环之路。

3.继续调整并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包括企业利用“三废”等取得的收入给予适当的减免税优惠;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给予投资抵免税的优惠政策;控制资源产品的出口,降低乃至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4.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设立清洁生产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清洁生产的规划、培训、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冶金、纺织等污染相对严重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的建设。同时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资源勘察和示范工程等。

(四)发挥财政政策功能,统筹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保障能力。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如增加扶助贫困人口、农民工转移培训、九年义务教育补助、社会保障费补助等方面的投入,并从项目立项、政策优惠、资金扶持上给予重点倾斜,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环境,逐步增强其自我保障能力。

2.调整财政投资重点,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财政投融资应侧重于投向交通、通讯、能源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投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基础设施,以积累中西部地区竞争力;投向具有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产业链培育、技术创新和服务等等,以培养中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投向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支持经济转型,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增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持续发展能力。

3.调整区域税收政策,减弱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趋势。逐步弱化以区域优惠为主的税收政策,清理直至取消对东部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尽量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强化;实施熨平经济发展梯度的税收优惠政策,配合以财政贴息、注入资本金、风险投资、贷款担保等方式,对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经济扩张给予更多扶持,驱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合理公平的税费环境,避免市场封锁和资源竞争等区域摩擦,鼓励区域间横向经济联合发展。

4.调整转移支付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合并简化现行的多种转移支付形式,实行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以“因素法”为依据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中西部地区享有均衡的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省份之间或地域之间横向转移支付的政策措施,实现东部对中西部地区的横向财政援助。

(五)完善财政政策手段,实现人民福祉和谐增进。

1.建立良好的收入分配机制。支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资制度,清理各类不合理的津贴和补贴,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特许经营权制度,征收特许经营权收入,将垄断收益纳入财政收入,有效调节因行业性质导致的行业收入差距;健全有效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体系,征收房产税、利息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落实增值税转型,完善资源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2.实行向民生倾斜的财政援助政策。本着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增进福利的基本目标,使财政支出向社会事业倾斜,特别是向当前十分薄弱的领域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三农”等方面倾斜,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力度支持“三农”;促进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的解决;支持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增加公共教育的投入,为公民提供平等致富、公平竞争的机会等等。

第4篇

关键词:创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教学

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教育体制深化市场导向改革的必然选择,早在1989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曾经组织过关于创业教育的实验与探讨;1999年,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创立、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支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的作用”大力推进创业教育,新时期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企业家思想的新一代创业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一、提高创业者素质,全面促进我国创业者人文素养发展

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是实质教育中所提倡的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化。创业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业教育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帮助创业者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及能力等,孕育出高素质的创业者。接受过良好创业教育的创业者,将有能力提高新事业的存活能力,同时也可以弥补创业经验的不足。创业者在接受创业教育中,既能培养培养健全的人格,又能发展知识和能力,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储备了人力资本。这种创业者素质的提高将促进创业者人文素养发展,使得整体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二、促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调整,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社会的创业教育水平越高,其社会成员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越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创业人员发展得越好,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就越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创业已成为一个全球议题,中国是世界经济中的亮点,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变化。创业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积极的促进因素”。经济增长必然引起一系列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一系列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性变化又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在我国,创业活动处于活跃状态的情况下,创业教育直接影响创业者的素质结构,并通过创业者的素质结构牵动着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创业教育,大力提倡创新精神,能够从更深的层次上提高新一代创业者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我国解放思想,坚持改革,有利于创建更加适宜的积极的创业经济氛围,提高我国在激励的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三、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推动教育新发展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约而同的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倾注于开展创业教育,提高民族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我国各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不断的深入,尤其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的创业教育的提出和探索是中国高等教育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走向深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创新创业是民族兴盛的灵魂,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果缺少创业教育,我们的高等教育无疑就是不适应、不完整,更不能说是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因此,应将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研究生素质教育,以及高校质量工程的基本内容之一,将创业教育置于与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加以推进。同时,我国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创造新的办学模式,以及形成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改革任务。

四、我国高校目前开展创业教育的特点

1、初步开设了系列创业教育课程

目前开设了围绕创新创业理论、实务、实践三个方面的课程体系,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教育模式出发,逐渐摸索建立创业教育的主干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大纲。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在管理学院的MBA教育中设立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的课程,包括创业管理、创业投资、技术创新等八门课程;北航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开设了创业管理课程、创业企业设立及研发课程;西南科技大学开设的创新教育与实践、创新设计选修课、创造性思维及训练选修课。

2、教学方法不断完善

许多学校采取了教师讲授、案例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模拟、基地见习、组织大赛等方法,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研究,力求从探索性学习的“教学六要素”(教材、授课、案例、研讨、项目训练、考核评估)的基本思想出发,提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主要针对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与教学方法。

3、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初具规模

从中国教材图书网查询,可查得创业类教材102种、创新类教材237种,涉及国外引进与国内编写两类。2003年前,引进翻译多,此后国内编写多。

4、初步的学术研究与政策研讨支撑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从1987年起,国内就已经开始创新研究,其中本身就包含和渗透着创业研究,如用GOOGLE搜索,可查询到308万项创新创业课题结果。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6年段可查到创业的文章29680篇,创新类文章247120篇。在中国引文数据库可查到创新类文章17400篇,创业类文章5760篇。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2006年时段,可查到创业类论文560篇,创新类论文5080篇。初步统计,不少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创新创业研究机构。如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同济大学等30多个高校建立了创业经济研究与实验中心,或创业研究中心、创业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等。伴随着形势的发展,学术研究逐渐热化,国内召开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术研讨会也初成规模。

5、制订了一定的关于创业教育的管理办法

在教育部推动下,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具有一定规划安排,制订了一定管理办法,如华东理工大学提出了本校《创新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宁波大学提出了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认定办法;上海交大编制了《学生创业手册》;中南大学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6、建立了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机构

建立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教学机构,着力解决实践性教学与高校现有教学体制有效衔接的问题,构建了教学推动机制。如重庆工学院等15家高校建立了研究生创新创业中心,或研究生创新中心,或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为配合实践教学,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等100多所院校建立了创业者协会。还建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学机构:北京航空学院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厦门大学埃塞克斯创业教育中心等。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培养的任务,坚持对我国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的系统探索与研究,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探明方向,明确具体实施途径;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对于高校质量工程的提升,对于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将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木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刍议[J].社科纵横,2006.9

第5篇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发展协调性日益增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十召开之际,本文希望利用23个能够基本反映我国经济、社会、生活质量、收入与消费等情况的指标来量化我国31个省市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情况。相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各地把握自身社会经济状况,了解发展优势和不足之处、明确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差距有良好作用。

(二)问题的提出

在综合评价各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之前,需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1. 如何构造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单一指标只能反映经济社会的某一个方面,为反映经济全貌就必须构造指标体系,这就必须充分考虑应该选择哪些指标及选择的角度。体系构造将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如何选择综合评价方法。不同的指标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各有长短,可能导致在进行对比分析时难以直接得出结论。因此,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后,还需要选择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以把分散的个别指标综合在一个高度概括的指标中,用它来评价一地的综合发展、建设水平,并据此做出总体性的判断。

3. 如何具体实现综合评价过程。由于给定评价过程一般比较复杂,尤其是当评价对象的范围较大、评价指标较多时更是如此。所以在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后,还需要考虑应以何种手段实现。

4. 如何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说明,即如何借助相关统计理论知识对综合评价结论进行分析和说明的问题,比如,对于因子分析方法,应该如何解释因子的含义及综合得分的含义等。

二、本文使用的统计方法简介

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使用到因子分析方法。

(一)因子分析的思想

人们在对现象进行观测时,往往会得到大量指标(变量)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在带来信息的同时,也给数据的分析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这众多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相关性,实测到的数据包含的信息有一部分可能是重复的。因子分析法就是在尽可能不损失信息或者少损失信息的情况下,将多个变量减少为少数几个潜在的因子,这几个因子可以高度地概括大量数据中的信息。这样既减少了变量个数,又同样地能再现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思想,根据各指标相关性大小将它们分组,使得同组内的指标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通过对相关矩阵内部结构关系的研究,找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几个综合指标,称之为主因子。以主因子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二)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用p个经济指标变量x1、x2、x3、…、xp对某个经济系统进行评价。在p个经济变量中,每个变量都含有该经济系统的m个方面,这m个方面称为p个经济变量的公因子。而在每个经济变量中m 个公因子不能说明的方面称为该经济变量的特殊因子。因子分析的模型为:

(1)

其中μi为xi的平均值,fi为公因子,εi为特殊因子(i=1,2,…,p),它们都是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公因子出现在每一个经济变量xi的表达式中,可理解为每个经济变量共同具有的公共因素。每个公因子 (至少对两个经济变量有作用,否则它将归入特殊因子。每个特殊因子)仅仅出现在与之相应的第i个经济变量的表达式中,它只对这个经济变量有作用,称为第i个变量在第j 个公因子上的载荷,即第i个经济变量能说明经济系统第j个方面的程度。

(三)因子分析法的步骤

1.建立关于指标体系的原始矩阵Z;

2.原始数据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X;

3.计算X的相关系数矩阵R;

4.解出特征方程|R-λE|=0,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λi,若,则根据方差累计贡献率(一般取值在85%以上)确定因子P的个数;

5.计算特征向量和初始因子载荷矩阵A;

6.找出因子载荷系数绝对值大于0.4的量。在某个因子上的得分,就等于把所有载荷的系数绝对值大于0.4的变量的观测数据(标准化)与对应因子载荷的乘积的代数和;

7.如果因子意义不明显,不妨对初始因子进行旋转,一般采用方差极大(Varimax)旋转,得到旋转后的主因子解B;

8.构造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

9.根据主因子和综合因子得分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

(四)因子分析法的特点

首先,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处理和数字变换,消除了指标间的相互影响,消除了由于指标分布不同,数值本身差异造成的不可比。从数据源头保证了评价的质量。

第二,因子分析法能将构成指标体系的众多原始所载信息浓缩并转存到因子中,并可根据实际问题所需要求的精度,通过对主因子数目的控制,调转存信息量的大小。

第三,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估计出评价结果的准确程度及误差大小,通过对主因子的确定可以找出影响各单位经济效益的主要方面及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取向。

第四,因子分析法科学性强,其数据处理全过程的电算化,可以方便地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从而易于抓住主要矛盾,达到对事物的认识,以更好地支持决策,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评价本身的效率。

三、我国31省市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综合水平的因子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体制;深化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进行,社会发展中产生了诸多矛盾与困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为了化解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平衡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使得经济能够正常运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持。与此同时,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能使社会发展朝着稳步,健康的方向迈进,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现代化的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越发重要,改革越深入,越能化解社会中出现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在相互竞争。这时候,建立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措施。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大致相同,即力图化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深入进行。

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

的要求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市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导致市场经济的运行的紊乱,市场调节的失衡,使得国家难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带来国民经济失衡,经济波动幅度大,物价无规律变化,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后劲支持,但是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的尚待提升,人才储备不足,专业性人才的缺乏使得经收稿日期:2016-11-18作者简介:樊园杰(1983-),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6041016-4);山西大同大学2014年度科研基金(2014K9)。济后劲明显不足。要大力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在全社会提倡创新创业,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支持。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化解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力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国民经济水平,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失衡状态,利用经济体制改革,将企业资本的所有权还给企业,企业自身控制内部生产活动,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步发展。

3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一体化,国际形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之下,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不可逆转,这不仅仅是机遇,更代表了竞争的加剧。政治一体化的出现,欧盟联立,导致贸易壁垒现象日益加剧,如果中国不加强改革开放政策,固守自封,必然会落后在世界潮流之下,不断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构建,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稳定国内形势的必然要求。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要切实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科学创新力不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收入分配不均等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必须深化经济,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大科学创新研发支持力度,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后劲支持[2]。与此同时,一方面要平衡好市场调节与国家调控间的天平,合理调控市场经济,使垄断性权力达到遏制,为新的经济力量产生提供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国家要适当下放国家权力,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有效监管市场经济的运行,发挥市场经济的独特性与优越性,维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改革中出现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难以完全消除的,旧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新的矛盾又出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依次化解层出不穷矛盾的过程。在改革经济体制和不断解决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的矛盾下,要不断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主要力量,将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搞好的情况下,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可想而知,这是一个极为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主义国家的建设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在愈演愈烈,为了极大降低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形为一个较为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就成为必然要求。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化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使经济平稳运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3]。

4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改革中不断出现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力图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存在着相辅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又一脉相承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条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化解困难,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也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环境。二者具有相一致的要求和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要求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平稳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者:樊园杰 王婷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妮.和谐社会视角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J].商场现代化,2015,09:265.

第7篇

[关键词] 地方院校 科研 区域经济社会 和谐发展

一、引言

大学是促进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强大推动器,科学研究是贯穿其核心的驱动力,成为影响一个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地方人才的“蓄水池”和地方经济创新研发的“发动机”,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此类院校办学历史短,学校名气不大,多数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一些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来的。经过上个世纪末国家对高等教育格局的调整与合并以来,地方院校所面临的生存挑战压力越来越大。其中,科研力量薄弱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例如,唐山学院所处的唐山是位于河北省北部的一个较大城市。近20多年来,唐山市依靠煤炭、钢铁、陶瓷和矿产等支柱产业,以及港口的发展,已成为全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自2002年唐山学院成立以来,学院以“科研群体要形成规模,研究内容要产生效益,纵向课题要上层次,横向课题要出规模”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科研管理文件,对于推动学院的科研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总体来看,由于受时间、地域、体制、资源等因素制约,学院仍存在科研力量相对比较薄弱,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联系不紧密;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科研队伍;科研资金配置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科研方式封闭,大学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科学理念尚不健全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地方院校科研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地方院校如何实现高校的科研优势,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是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地方院校能否获得更好发展的重要前提。有鉴于此,笔者对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做一初步研究。

二、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机理

地方院校的科研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地方院校科研应该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以其研究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地方院校科研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才会参与院校科研,地方院校才会有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反过来,只有地方参与地方院校科研,地方院校科研才有可能发展得更好,才会更积极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增长需要靠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技术。区域资源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先导,也是区域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地方院校的科研创新,只有从区域资源出发,努力寻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才符合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地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旦能感受到地方院校科研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提升,就会从多方面促进地方院校科研的飞跃。

1.地方院校科研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地方院校科研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主要表现:(1)地方院校科研的价值就是在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地方院校科研只有与区域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其研究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科研的发展才有持续的驱动力,地方院校才能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后盾和依托。(2)地方院校科研发展也能够提供辐射整个区域的新知识、新型实用技术。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知识,以及新型实用技术,如果单纯依靠外部的引入,无疑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而如果恰当地实现与区域发展的协和,将会越来越多地依靠地方院校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

2.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院校科研发展提供源动力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为地方大学科研提供资源支持主要表现在:(1)能够为地方院校科研提供课题机会和资金支持。区域内企业的发展会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这正好为地方院校科研指明方向,使之更加切合实际,易被市场接受,同时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拓宽地方院校筹措科研经费的渠道,并为本校科研的再投入做出支撑。(2)能够提高地方院校科研的实践能力。地方院校普遍存在着科研基础较差的现象,要提高自身的科研实力,在实践中锻炼学习必不可少。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的过程,无疑也是自身学习积累的过程。只有区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才能为他们提供资金、试验室,以及科研产业化的基础和发展空间。

三、实现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途径

实现地方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从当前实际和各自优势出发,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构建互为依托、和谐发展的新平台。

1.准确科研定位,创建区域科技创新系统

地方院校科研应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研究特色,明确定位,解决相关领域的瓶颈问题。地方院校科研的发展,一是要构建地方院校科技创新体系联盟,实现地方院校与区域创新系统目标的一致性,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要立足于与区域企业界的合作,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与院校合并或共建一些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强化技术创新功能。

2.加强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联合,努力寻求共同点

当今,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地方院校科研与其所处的区域经济紧密结合是一种发展趋势;谁能把握好这种趋势,谁就能更好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就在于谋求共同的利益。地方院校科研发展必须从区域特有资源出发,研究开发地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挖掘区域特色,培育独特的科研方向,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走“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建立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地方院校科研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走“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以人才为基础,以技术改革和创新为纽带,建立一个立体交叉的科技服务体系。第一,信息咨询层。成立科技服务咨询中心,提供政策、管理、业务、技术等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地方院校智力资源优势,力争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其次,产学研合作层。政府应帮助企业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本着因地而异、因企业而异、因项目而异的原则,开展从低层面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到高层次的联合科研、共建研发基地或创建联营实体等多种形式。第三,科技成果转化层。地方政府应积极牵线搭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如举办大学与企业合作洽谈会,鼓励大学对地方企业实行技术转让、入股、合作,或联合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地方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向企业征集技术开发课题,组织科技人员走出校园,深入一线,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4.地方政府充分发挥统筹规划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协调、政策支持的功能,促进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为地方院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导航。此外,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应进一步转变观念,重视和发挥地方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设优美环境,支持地方院校科研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促进本地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区域社会品位。

地方院校科研积极探索与区域经济有机结合的渠道、增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院校自身谋求发展的台阶。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既能发挥地方院校的科研优势,也利于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特色资源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促进地方院校科研特色的培育。惟有如此,地方院校才能立足于本市,面向区域,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使自己的科研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慧陶发祥郭华俊:区域大学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10):33~40

[2] 常运琼,地方院校科研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共生发展[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6):131~134

[3]高江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思考与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6(9):11~13

[4]朱长风杨再明:构建高校服务支撑体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6(11):100~102

第8篇

    学者们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对构成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存在的分歧很大。对于经济法论来讲国家实施了一些干预措施,规定经济法应坚持社会本位原则、经济法治和经济民主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原则等。在调节经济法论的过程中,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原则对于经济法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法论中的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指出责权利效必须统一在一起,对协调平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应进行全面维护。并以此为根本,进一步提出两项新的法定原则,这就是国家对本国经济运行进行积极协调和对经济法的主体利益进行全面协调。

    (一)社会本位原则

    社会本位的出发点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本位思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能否得到满足,与国家的宏观调控、个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分配行为以及市场运作密切相关。社会本位属于经济法调整的基本原则,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调整货币、经济规律之间、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等过程中,社会利益是其本位。还有,这个时候任何市场参与者进行的市场行为,都不能为了对自身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取而失去对公众和社会利益的关注,与自己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背道而驰。

    (二)经济法治和经济民主原则

    经济法治是国家实施的经济干预是要在法律的范围内依法进行,在法律规定的基准上建立该行为的经济法主体。目前,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国家的一项关键策略就是依法治国。而作为国家命脉的经济,在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应积极完善经济法治,通过法律来规范经济活动领域中的行为。经济民主的存在是作为经济高度集中的对立物而存在的。经济民主不仅与国家的行政权力、国家的所有权利、企业的经营权利、法人的合法产权、工人民主参与的权利和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密切相联,还要使这些权利本身通过法律形式得以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这是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公平性的统一,是子孙后代和现代的个体和整体经济利益的相一致的基本指导方针,兼顾了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表现和经济法理念及人力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经济法作为一种社会标准,毫无疑问,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价值理念的战略思想融合在自身的价值范畴之中。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意义重大,在追求和选择可持续发展价值的过程中,经济法律的基本原则可以由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代替,因此,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可以把可持续发展摆在适当的高度上,从而使经济法律通过相应的经济法规、法律得以完善、健全,有目的地进行遏制。

    (四)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原则

    保持整体社会经济利益、平衡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根本目标,这也是最根本的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益原则。最终的结果和我们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经济效率,这也是国家积极加强经济立法从而获得最终的目标所在。无论是可持续发展保障法、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秩序监管法和宏观调控法,还是社会调节分配法,必须摆在首位的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平性追求,是在经济法律的范围内追求的公平,要求大部分的个人和组织必须是公正公平。影响经济公平的因素有很多,如价格体系不完善、行政干预不正确、竞争不正当、经济权力的分配不公、垄断等,实现经济公平,就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克制。

    二、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一)积极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从更深的层次认识了社会主义,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党积极研究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更多和更深入地了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并非就是贫穷,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不可以缺少民主,再到具备精神文明的社会才是社会主义社会。眼下,我们党又进一步得到了认识,和谐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它的构建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战略任务。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和协调非常有利,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使社会稳定得以维护;有利于对一切积极因素进行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使现代化建设加快。

第9篇

关键词 公路运输 经济发展

一,公路运输刺激了经济增长三大需求的提升

1,投资环境的改善。所谓投资环境指影响国际资本有效运行、决定资本基本职能的发挥以及实现资本增值的一切外部条件和因素,在某一国家或地区以某种有机的结合方式而形成的特有的综合条件体系。一般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资源保障、地理位置等,软环境包括政治条件、文化背景、行政管理等。交通基础设施是衡量投资环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运输条件的改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路运输作为快速、便捷、安全的运输方式,对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公路的建设,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运输条件,便利了这些地区的人员、货物、信息交流,提升了沿线地区的区位优势,扩大了城市的辐射与吸引能力,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丰富的资源支持下的运输环境,为经济区域的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平台,加快了沿线地区改革开发步伐,带动了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与协同发展,使沿线地区在各项经济投入加大的条件下,达到增加产值和收入的发展目标,获得了超常的经济增长效益。

2,拉动消费的增加。公路运输通过“波及”效应促进消费的增长。所谓波及,即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公路运输业产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产业部门产值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产值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它产业部门产值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种波及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就是公路运输业的波及效果,它包括后向波及效果和前向波及效果。

公路运输的前向波及效果和后向波及效果使有关部门扩大生产,提高效益,从而使这些部门工作人员的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会引起消费的相应增加,从而引起社会最终需求增加。社会最终需求的增加必然刺激各部门进一步扩大生产,从而导致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在以上的每一个循环中,均会给有关部门带来效益。这种由于消费作用而产生的各部门效益之和称为公路运输的消费波及效果,即公路运输业的直接效果、前向联系效果和后向联系效果等三项效果形成的国民收入,通过分配与使用而再次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从而刺激消费支出的增加,由此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称为“消费波及效果”。

3,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以解决投资不足的矛盾,使经济在低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现持续增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良性轨道的重要保证。对外经济贸易是外向型经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和成熟是以商品生产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条件的。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质量,增强了空间的可达性,将国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国际市场供需联结起来,带动了生产水平与产品结构的升级,以出口规模扩张和档次提升来带动产业高度化,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扩大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加快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增强了经济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国家的综合国力。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表现为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产业部门之间及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是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公路的建设,显著改善了沿线地区的运输条件,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加速流通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沿线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导向性作用,能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带动区域建立与高速运输和产业密集分布所适应的产业结构体系,带动了区际贸易的发展,使区域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融入到市场竞争中去,在区域经济发展内部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产业经济竞争力,对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公路运输对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