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

时间:2023-09-22 09:48:36

导语:在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

第1篇

道德教育是特定主体对特定对象的理想人格建构和道德品质培养,是居主导地位者对于非主导地位者道德社会化过程的引导。家庭、学校、单位是当代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主要场域,家庭、学校、单位道德教育对于个人的道德社会化、继续道德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的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和主要途径。道德建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学校、单位道德教育质量和水平。深入研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的道德教育的规律与问题,是提升家庭、学校、单位道德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性工作。

一、家庭道德教育以血缘和亲情为基础,父母的道德素质、家庭关系对家庭道德教育方向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家庭道德教育内容主要着重于私德引导

家庭道德教育是长辈对晚辈的道德教育与培养,以血缘关系和亲情为基础。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之间的社会生活组织。血缘关系和亲情是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个人在经济上获得家庭的供给,在情感上得到家人的呵护,因而家庭道德教育是容易接受的,也因为家庭的共生关系具有一定的强制力。这一点,在未成年人身上表现更为明显。

父母的道德水平、家庭关系的和谐对家庭道德教育方向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父母是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庭生活空间的密集、时间的长久,让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成为未成年人自觉和不自觉的行为模式。“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亲子关系、家庭关系良好的家庭,子女能够得到并接受父母的道德指导和约束,从而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此相反,一个问题孩子后面往往是一个出了问题的家庭。

家庭道德教育是生活中自发的道德教育。一般来说,家长对于子女的道德教育是没有系统设计与规划的,家庭道德教育基本上是生活中自发的道德教育,多数是被生活情境触发的一种即时性教育。当前,我们中国多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是“重智轻德”,因此,家庭道德教育是比较模糊的。很少有家长能够明确意识到要积极地建构子女的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等道德观念,子女一般是从父母的言行来获知并学习父母的是非、善恶、真假、美丑观念。甚至有些家长本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观念就是错误的。

家庭道德教育对个体道德的建构主要在于私德方面。家庭是属于家庭成员的私人空间,公共问题、公共关系很少进入家庭之内;我们的社会尚处在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际伦理关系;晚辈很难亲历或者直接观察到长辈在公共问题和公共关系方面的实践;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家庭教育主要集中在对个体私德的引导,而对个体与社会公共生活相关的公德关注较少。我们中国的家庭在这一点上尤其明显。我们的家庭道德教育更多集中在对家庭伦理关系、对熟人圈子的人际关系的引导,而缺乏公私观念、取舍观念、法理观念的引导。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社会发展形态紧密相关。

家庭道德教育对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影响既是基础性的又是长远的,但是不同年龄阶段,家庭对个体道德社会化的作用强弱不同。学龄前儿童主要是受家庭成员的教育与影响,家庭德育对学龄前儿童、未就学儿童与少年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进入学龄期的儿童和少年,他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得到拓展,其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变得复杂。在这样的阶段,交往深度、信息交换广度、奖惩的轻重对个体道德认知、判断和选择具有决定作用。如果在学校及校外所进行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的深度,不超过其与家人交往的深度,他在家庭中所得到的道德示范与指导信息比在其他渠道得到的更多,那么家庭教育仍然会起到决定作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社会教育、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出现分歧时,未成年人一般会按照家庭的塑造而成长。如果家庭德育缺位或者偏差,个体道德行为很容易发生偏差,并进而在社会造成危害,就会得到舆论或者法律等实际的惩罚。有些个体会进行主动的道德反思和自我矫正,而有些人可能很难改变。

二、学校道德教育以校生、师生之间的法律、伦理关系为基础,学校道德教育是专门化系统化的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既关注私德建构也关注公德建构

学校是未成年人走出家庭之后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一个公共空间,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大部分发生在学校之中,或者说关联到学校。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未成年人交往形成的主要社会关系。成年之后,很多人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其社会实践仍然主要在学校场域进行。学校道德教育必然对个体的道德社会化发生重要影响。

法律、伦理意义的校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学校的设立目的就是按照社会需要培养新的一代。学生进入学校,就意味着与学校和教师形成了教育与被教育的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家长及学生选择的前提下形成的,也有可能因学生的选择而终止。因而,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其强制性是比较弱的。

与家庭自发性的道德教育不同,学校道德教育是专门的系统化的道德教育。学校主要通过四种方式影响未成年人的道德发展:一是通过专门的道德教育传授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促发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二是教师的道德涵养和人格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感染和示范;三是学校制度及风气对道德原则的支撑与确认;四是同学群体的互相影响。第一种方式是基础性的,但是其现实影响力方面常常弱于后三者。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校风、学风、师德起着实际的方向引导作用。理论化的道德灌输虽然能给学生以系统化的道德知识,但是学生也会通过社会实践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判断社会按什么规则运行,自己应选择遵循什么规则,而他们的直接观察对象就是学校、老师和同学,因而校风、学风、师德对个体的道德形成和发展起着实际的方向引导作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者,作为学校的代表者,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具有主导地位,教师的道德涵养和人格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力远胜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依赖教师的工作和示范。

学校道德教育对个体道德的建构既注重私德也注重公德,但是主要侧重于公德教育。学校德育内容是广泛的,既关注个体私人品质的塑造,培养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等的观念;也重视培养个体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公德素质,对个体公私观念、人际观念、取舍观念、法理观念进行教育引导。学校教育程度越高,学校道德教育越是应当强调与社会参与有关的公德教育。因为学校设立的目的已经包含解决公共问题的主旨――为社会培养人才。与家庭相比,学校是未成年人活动的主要公共空间,校内的实践和交往已经涉及公共性问题。师生交往、同学交往基本在班级共同体、学校共同体中进行,因而,这种社会交往的实践本身就需要公德的介入,也必然在实践和交往的过程中,塑造个体的公德。

但是学校道德教育也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第一,学校道德教育与道德的实践本质的脱节。学校道德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以师生为主要交往主体和关系,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把道德的主要内容凝练为抽象的生活理论或行动的规范性知识,但是认知并不能等同于行动本身,学生的道德实践究竟如何这是教师和学校不能完全掌握的。第二,学校德育手段与学校德育目标的偏离。道德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应当是培育“有道德的人”,但是当道德教育本身成为一种考核的对象,它就不可避免地工具化、形式化。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德育灌输足够,技巧运用的越来越高明,然而在学生精神世界建构方面的作用却没有明显提高。第三,个体道德品质形成是个性的、曲折性、反复的,而学校道德教育则是统一的、递进的、累积的。每个人的禀赋、经历、观念都有很大差别,对同一道德规则的理解和接受也是不同,但是学校道德教育总体来说是整齐划一。道德品质和知识、智能不同,并不是可以随着受教育的累积而提高,道德品质也可能出现反复。学校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期望通过连续的、系统的道德知识传授教育来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和境界,与个人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并不完全契合。

三、单位道德教育以个体对单位的依赖性为基础,单位权力结构对道德教育方向和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教育内容方面主要关注单位共同体道德

单位是成年人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的主要场域,个体对单位有很强的依赖性,即使在今天“单位制”已经弱化的情况下,个体对单位依然有较强的依附性。与非公企业相比,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的“单位”,成员对单位的依附性更强。“集体生活并非产生于个人生活,相反,个人生活是从集体生活里产生出来的”[1],工作单位对于成年人的道德观念发展变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一点也已经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东南大学王珏所主持的《“后单位时代”组织伦理的实证调查与对策研究》中,当问及“工作的态度、价值的取向受单位领导和周围同事的影响程度”时,认为影响程度非常高和高的有46.7%;认为影响程度一般的有44.7%;认为影响程度低的只有5.5%[2]。

工作单位的权力结构对道德教育方向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作单位对个体道德的影响途径主要有价值建构、领导示范、制度激励、同事互动。单位总是以组织宗旨、文化、领导演说等形式建构、倡导自己的一套道德体系,要求本单位成员遵循这些道德规范。单位制度公平合理,领导的道德示范,单位对遵循道德规范的成员的认可、奖励,都能从正向激励成员遵循道德规范。而单位实际的权力结构中,如果下属具有适度地参与决策权、监督权,领导层的整体道德表现会保持一个较好的水平;如果主要领导道德表现较好,就会在履行职责中起到道德教育的良好作用。反之,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个或几个领导手中,监督缺乏,领导道德水平低下,单位制度设计和执行很缺乏公平正义,单位就缺乏道德伦理氛围,就会导致单位内的个体对单位所倡导的道德伦理的否定性认识,继而对道德规范采取一种口头的认可实质上的不执行态度。

工作单位道德教育,主要集中在职业道德方面和单位共同体道德方面。在单位共同体道德方面,主要是纪律和服从、竞争与合作观念的培养与引导。工作单位,是人们参与共同的社会实践而结成的共同体,对于组织,人们主要是服从关系;组织成员之间主要是合作与竞争关系,因而,工作单位对个人的道德教育主要是立足本单位共同体,强调纪律与服从、合作与竞争的引导。单位道德教育并不关注个人的私德问题,尤其是在今天强调民主自由的时代,人们希望私人空间更自由。后单位时代,人们对单位的依赖性已经有所弱化,因而单位的道德教育更少触及私德的方面。当然,在党政机关之中,由于党风政绩的要求,对于工作人员的私德表现比较关注,但是也基本上是“不告不究”的状态。

与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相比较,单位道德教育较少以“以人为本”的精神。单位道德教育往往是服务与本单位的工作目标、生产目标;单位对于个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强势,领导对下属来说,也有很大的强势,单位对个体的考核主要在工作业绩及政治表现,因而单位的道德教育更多停留在对个体行为的控制――不扰乱组织运行,而很难上升到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的层次。现实情况常常是,人们对单位所推行的道德教育有不同意见,单位领导已经做了反面的道德示范,但是由于个人相对处于弱势,人们仍然会选择在形式上、态度上做出拥护、服从的姿态,这极易造成或者说强化知与行的分裂。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家庭、学校、单位道德教育存在一些偏差或割裂。第一,从道德教育的内容来看,家庭、学校、单位道德教育各有侧重,家庭道德教育着重在私德,学校道德教育着重在公德,单位道德教育重在单位共同体道德。这容易造成人们公德与私德的割裂。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人们的道德表现出公德水平与私德水平相差甚远的情况,比如熟人社会的交往会讲道德原则,而陌生人之间则道德冷漠;又如中国人的公私观念中,人们多以偷盗私人财物为耻,但是贪占公家财物却被视为有能力;再如将利益部门化视为合理道德价值,纠正这种错误观念则视为对单位不忠诚。第二,家庭、学校、工作单位道德教育所提供的具体“道德价值”也存在一些分歧和差异。例如,家庭教育中过度强调个体成长发展的目标为个人的良好物质生活与名利,而学校教育单纯强调个人发展的目标是利国利民。许多人公开场合会给予道德高尚者赞誉,但是私人空间中最推崇的还是善于获得名利和地位的人。这种分歧与差异越强烈,道德社会化的目标越是难以实现。第三,家庭、学校、工作单位道德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知行不一。一是道德教育实施者的知行不一:比如有的父母一方面教育子女要讲文明、要礼貌待人,孝敬父母,另一方面自己却满嘴脏话,蛮不讲理,对父母恶言相向甚至拳打脚踢。二是教育对象的知行不一:子女、学生、下属可能在道德判断方面是明晰的,但是他们并不真正遵循那些被自己认为正确的道德标准。

四、启示:家庭、学校、单位道德教育要发挥协同作用

家庭、学校、工作单位道德教育都应在构建个体的公德方面做更多努力。公德,可以很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在公共领域中的道德;私德,就是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公德也不能仅仅理解为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言语行为、文明礼貌之类的个人修养,公德更根本的含义是公共精神,是公共参与中的道德。现代文明与人们的公德水平紧密相关,比如说对于腐败,对于社会的进步,包括对于国家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你是否有足够的关怀,这种关怀不是被迫的、不是别人给你灌输的,而是自己自由地做出的决定,在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中我们应该遵循公平正义等道德原则。家庭、学校、单位道德教育都应加强对个体公共精神的培养、对公共参与的训练。

打破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的封闭性,通过社会压力提升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中主导群体的道德水平。家庭中长辈尤其是父母占据主导地位,学校中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工作单位中领导占据主导地位,居于主导地位的人是本场域道德教育的主导者。在他们所处的场域中,他们因为处于主导地位而缺乏自我教化的动力,这就需要外力的介入,对这些群体施以监督和压力。对家庭来说,舆论压力是一种有效外力;对工作单位来说,上级单位、业务关联单位、服务对象监督是一种有效的外力;对学校来说,家长、社会监督、教育部门是一种有效的外力。

第2篇

关键词: 青少年 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教育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态问题愈发关注,生态教育也应运而生。生态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同以往的道德教育只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道德利益关系有所不同,生态道德教育是规范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一种道德教育。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青少年道德品性和人格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理解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生态道德教育属于道德教育范畴,生态道德教育主要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进行道德教育。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加剧,西方的一些学者最早提出生态伦理观念,以法国哲学家施韦泽《文明的哲学:文化伦理学》和美国生态学家莱奥波德《大地伦理学》为标志,主张把道德与生态环境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关注生态教育,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保护大会,会议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当然,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引起普遍重视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所以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对生态道德教育内涵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学者们大多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现状、内容、界定、特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集中的研究。吴春芳认为:“生态环境伦理是人类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新成果,是人类道德文明的进步和完善。生态环境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靠科技进步,二靠立法,三靠建构生态环境伦理。”刘振亚在《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一文中指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付文杰、何艳玲指出:“生态道德的新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它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条件,三者不可偏废。”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道德教育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生态道德教育的新内涵应当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包括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互利共生的发展。所以,所谓生态道德教育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伦理出发,以培养保护生态平衡的道德责任感为内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基本规范和原则。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能因环境保护而放弃社会发展,也不能因只注重社会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生态观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对自然环境不是被动的依赖,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依赖。人类永远需要同自然界进行能量和物质的交换,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的发展,自然生态的恶化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人与自然必须共同发展,才是人类的唯一选择。

二、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通常解决生态问题,主要是依赖科技、法律法规、道德伦理三个方面。科学技术是解决目前生态问题的必要手段,法律法规可以约束人们的环境行为。但是,实践证明,二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的速度远远快于环境科技的进步速度,生态环境正在一步步的恶化,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再也不能先污染后治理了。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要处理好防治污染,最主要还是靠教育手段,提高大家的生态道德觉悟。产生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人与自然失去生态平衡,所以生态问题与生态道德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使青少年受到生态道德的约束,不去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让青少年积极主动地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积极主动地去建设我们的家园。

(一)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需要不断同自然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统筹发展、和谐相处,就意味着生产落后,生活贫困,整个社会将不能达到和谐状态。所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生态道德觉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青少年生态意识淡薄,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号上。青少年对于生态教育知道有这回事,但是并没有对生态问题作深层次的了解。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决策者,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觉悟和生态观念,对于将来的生态环境改善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自然界健康有序地发展,人类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生态道德素质

过去研究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主要是从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展开,很少考虑到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也是他们的道德成长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具有易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可塑性强等心理特点,并且他们的道德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将长期影响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生态责任感对青少年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将生态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属于道德的范畴,生态道德教育也应当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曾建平在《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中指出:“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一种面向未来、培养抉择能力的教育……谁也不能否认环境道德教育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是人格高尚的一种表征。”李锁华在《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一文中指出:“生态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促进自我人格品性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三、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李睿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中指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包括:提高生态道德意识、陶冶生态道德情感、磨练生态道德意志、强化生态道德信念、遵守生态道德规范、培养生态道德行为。孙宁华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意义、原则及内容》一文中指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意识教育、生态消费观教育、生态美教育和感恩自然教育。无论哪一种划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都应当包括生态环境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应当把道德的教育与生态知识联系在一起。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很广泛,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生态观、科学发展观、生态的消费观。

(一)的生态观

的生态观是我们认识自然、弄清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财富。的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得以存在的物质前提;自然界是人类精神自给的源泉;自然界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人和自然的关系应当和谐。通过对生态自然观的了解我们应当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认识到自然环境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只有弄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青少年才能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才能正确处理好对待自然的行为。

(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中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方面主要包括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可持续发展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本质上都是要求善待自然环境,把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起来。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可持续性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做出合理的生态行为。

(三)生态的消费观

生态消费是一种绿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的特征。生态消费是一种合理性消费,它并不是要求我们不去消费,而是一种可持续性、绿色的消费。青少年时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青少年摒弃一些不良的消费观念以及以后的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财富的积累,消费能力的提高,都导致一系列无节制的消费行为。因此,加强青少年生态消费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四、我国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的探讨应当同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联系起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主要是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主线,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基本上被这三者占据。但是这三者所占据的空间和时间又是不一样的,因此,三者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功能与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又是不一样的,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把这三者协调一致起来,才能较好地发挥生态道德教育的效益。当下,我国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较多,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和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

(一)对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重视不足

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家长是以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优劣,学校又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区分学生的优劣。因此,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引不起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重视。这是当下生态道德教育面临的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

要加强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还是需要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做好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提出关于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要求,并定期检查教育成效。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门综合型很强的学科,对青少年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离不开对青少年生态知识的教育。因此,在平时的其他文化课的测试当中也应当加强关于生态教育方面的内容。

(二)缺乏有效的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通常,我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任务,而忽视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责任。诚然,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系统性、稳定性的特点。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活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上,所以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应当利用这些优势,编制出关于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所需要的专门性教材,有计划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方式上应当注意使生态道德教育生动起来,还应考虑因年级而异开展不同层次的生态道德教育。但是家庭和社会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也决不可忽视。家庭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大作用,是深化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家庭生态道德教育中,家长是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的老师。家长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青少年正确的生态道德观的形成。因此,家长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和孩子进行交流。生态问题最终是要依赖全社会共同来面对,共同来解决。社会生态道德教育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宣传和建设。首先,需要完善的生态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动用政府、学校、企业、NGO等进行大力宣传,使人们对目前的生态状况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次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当下,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挑战。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归根结底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对他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念对于将来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春芳.建构生态环境伦理促进可持续发展[J].道德与文明,2000,(2).

[2]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2).

[3]付文杰,何艳玲.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

[4]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李锁华.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1).

第3篇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高校道德教育 生活化

现行高校道德教育模式在长时期内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个人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其负面消极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高校道德教育的持续发展。谛视高校现行道德教育,审视学生的后续表现,不难发现,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日趋式微。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高校道德教育受到多方面的诘问。高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当前困境,增强其实效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道德教育现状及困境反思

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一直处于首要地位,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目前高校对其道德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和范围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而言,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仍不容乐观。这需要我们审视现行高校道德教育,分析其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道德教育目标社会化、理想化、政治化的色彩过于浓重,难以实现。

由于受几千年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现行高校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未能切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道德需要,在价值取向上仍倾向于个人必需屈从社会、国家、集体的利益,不够重视或忽视个体的现实需要和人自身的价值;过于强调整体主义的价值定位,不顾当前经济社会条件的实际,在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上呈现出“大一统”、高标准的理想化倾向,以致把现在还没可能实现的“终极道德”当作当下的道德准绳;弱化道德教育的人文内涵,强调其为政治教育服务的目的,甚而将一些道德问题作为政治问题对待,以政治标准评价人的道德品质。

由于现行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对人的基本品德修养教育、对人的合理利益需求的满足有所忽略,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未从学生实际出发,忽略或轻视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点,无视或漠视大学生自身修养道德水平的层次性、差异性;把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糅合在一起,混淆两者之间的区别,使高校道德教育脱离可接受性和发展性,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很难实现。“行动纲领,如果不与人的实际需要结合,即便它在理论上是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1]。现行高校道德教育在目标上的如此特点,便是影响其当前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道德教育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忽视人的道德诉求,不易得到认同。

道德教育目标上的如上特点决定了高校道德教育内容必然以“高、大、远”为特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其主体性的道德需求,因而缺乏时代性、层次性、生动性。这就使高校道德教育工作因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而被弱化在道德教育实践之中。现行高校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并未及时、有效、准确地反映当前道德内容的变化及其时代特点,缺乏生活的时代气息,使理论疏离与实际,无法实现高校道德教育内容的与时俱新。

受传统知性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道德教育往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道德知识教育,着重给大学生以道德知识的传授,以为他们只要掌握大量的道德知识就可以成为有道德的人甚至是品德高尚之人,不重视或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以知识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让学生疏离于现实的生活世界,也使道德教育远隔于最初的为人生活的教育本源。这种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把道德和道德教育看作是外加于人、凌驾在人之上的,是与人的现实生活、现实需要、情感、行为毫不相干的,忽视大学生对人格和品性完善的道德需求。现行高校道德教育由于重知识轻生活,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

(三)道德教育方法陈旧、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

现行高校道德教育并没有突破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性,实质上依然是“无人”化道德教育。现行高校道德教育是缺失主体性的,只突出道德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强调道德教育者单一向度的说教、灌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将道德教育过程视为教师向学生传导与灌输道德教育内容的过程,把大学生视为可以任其随意填充的“美德袋”。但由于“道德教育必须在生活中进行,那种封闭式的教育不仅无效,也是根本无法实施的”[2]。现行高校道德教育在方法上使得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强制人的外在力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理解和主体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与道德学习的自主构建性相悖,从而成为脱离主体实际生活需要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知识灌输。

重灌输轻体验的道德教育方法,未能真正将大学生视为道德教育的主体,未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内在的主体自我教育能力,未能充分展示大学生丰富的个性及其创造性,使得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因而不易被大学生接受。这种无视大学生鲜明个性发展需要的道德教育,只是让大学生接受一些道德规范,并未使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道德规范更无法在他们的行为上体现出来,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往往是知而不做或只说不做的“知行脱节”的现象,这是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迷的重要原因。

(四)道德教育评价重考试轻养成,与生活严重脱节。

现行高校道德教育评价方式方法过于陈旧、落后,其主要是凭借纸笔类考试来对大学生的道德状况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得出来的结果只能说明大学生对所学道德知识掌握状况的好坏,无法说明他们道德水平的高低。而且这种评价几乎是教育者在唱主角,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评价,严重脱离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很难考虑受教育者选择这些道德行为背后的道德情感与道德动机,往往容易造成评价结果的偏颇,甚至出现个别学生为了评价时能得高分数而采取种种不道德行为的现象,比如考试作弊现象。

重考试轻养成的道德教育评价方式,使高校道德教育偏离原初定位,远离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生活基础及原本方向,难以适应时代潮流,难以激发与调动大学生内在的道德诉求与道德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高校道德教育不应只满足于让大学生获得有关道德的知识,更应促使大学生提升道德判断能力、培育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并涵养道德行为。这绝非标准化、技术化的试卷可以一纸评价的。以分数定优劣,以成绩论成败,可能会导致学生不敢表露真实想法,常常言行不一致,必然会导致高校道德教育的畸形与片面化,丢失高校道德教育应有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五)道德教育途径重学校轻家庭、社会、网络等环境,教育环境不够协调。

社会环境是高校道德教育的大背景,高校不是脱离社会的“象牙塔”,当今社会上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和价值危机都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家庭环境中有很多不利的因素,比如说“不吃亏”、“非诚信化”及部分家庭重对大学生物质需求的满足轻道德教育等现象,造成大学生的文化水平、思想水平、道德水平等方面水平参差不齐,使道德教育对象层次多元多样化,致使高校道德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网络虚拟空间日益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娱乐方式、释压渠道,由于其匿名性、隐蔽性,引发大学生网络不诚信,网络行为不文明,束缚大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模式选择等方面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冲击传统的道德教育。

高校道德教育一直强调加强高校道德教育小环境建设,看轻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网络环境对其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重小环境轻大环境的思维及行为必然会导致高校与社会、家庭、网络“格格不入”,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合力。这是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高校道德教育困境的突破――生活化回归

基于高校道德教育现状分析及困境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忽视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以致道德教育实效性式微。高校要提高其道德教育实效性,就必须突破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在原有道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要从当前社会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道德教育的内隐性,更新道德教育内容,改进道德教育方法,调整完善道德教育目标,进而逐步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克服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性,打破目前高校道德教育疏离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困境,提高高校道德教育实效,其合理的路径和有效的方法便是生活化回归。

(一)道德教育源于生活的需要,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与人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及道德教育是为了调节人与人及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调解人与人及人与集体、社会的冲突矛盾而产生形成的,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道德不是一个抑制人、束缚人的精神枷锁,道德的存在是为了人的精神世界更丰盈充足,使人们的生活更幸福美好。人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社会性、道德性问题及由此激发的种种道德需求是道德教育主题得以确立的依据[3]。道德教育之所以产生,也是源于人在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的需要。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存在都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这就是道德及道德教育的价值意义所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当下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社会性、道德性问题,指导大学生的生活,满足其生活的需要,为其发展服务,应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和起点。

高校道德教育要走出实效性低迷的困境,必须克服“生活空场”、“人学空场”,要坚持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尊重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关切大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道德矛盾及冲突,利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采用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道德需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引导大学生体验和反思生活,培育大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正确有为的道德价值观。

高校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回归,就是要改变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指导下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被动性状态,克服那种离开人的生活灌输道德规范的做法,积极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境遇,了解他们面临什么、需要什么,全面贴近大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开展道德教育,大力呼吁他们作为道德教育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参与、体验和建构,加强对大学生的终级道德关怀,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与个体性,进而确立贴近生活的道德教育目标,选择涵养于生活的道德教育内容,选用运行于生活中的各种道德教育方法,确立融于生活的道德教育评价机制,优化融合生活的道德教育环境。

(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

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来看,道德产生于社会生活,是处理人与社会、人与集体、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调整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需要。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总是从他们自己所依据的现实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4]。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道德教育本身,而在于人的生活,在于引导人从实际出发,找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帮助人过美而善的生活。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满足生活中的人的需要,为了人更好地生活。满足人的需求既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动力,又是道德教育根本目的与归宿。

传统道德教育包含使人更好地生活的目的,但它的最高目的并不在于人的生活,而在于培养人的德行或品德,在于培养具有道德知识的人,因而忽视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作用是在于引导人和人类社会过美而善的生活。现行高校道德教育受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影响,使得道德教育目标社会化、理想化、政治化色彩过于浓重,道德教育内容与生活实际脱离、忽视了人的道德需求,道德教育方法陈旧、单一,道德教育评价方式方法与生活严重疏离、重考试轻涵养,重道德教育小环境轻家庭、社会、网络等形成的大环境,以致道德教育环境不够和谐,使高校道德教育实效事倍功半。高校道德教育应需对大学生的合理生活需要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引导其解决现实的道德问题,让其感受道德教育的价值,积极投身于道德学习与道德践行,提高其道德水平,实现道德教育的生活的意义。

高校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回归,就要从社会化、理想化、政治化道德教育转向生活化道德教育,用道德教育目标引领生活;就是要从疏离生活实际、忽视人的道德需求的无“人”化道德教育转向人文化道德教育,让道德教育主体投身生活,使道德教育内容联系生活;就是要从灌输性道德教育转向养成性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方法切近生活;就是要从单一向度的道德教育转向多元化道德教育,让道德教育评价指向生活;就是要从封闭性道德教育转向开放性道德教育,抓好学校主阵地、社会大家庭、家庭小细胞和网络虚拟空间众领域的协调配合,使道德教育领域覆盖生活。

高校道德教育要突破当前困境,必须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生活化路径,将道德教育的过程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过程密切结合,构建起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大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能力的道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4.

[2]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6(1).

[3]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83.

第4篇

关键词:家庭;青年大学生;道德教育;成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22-02

一、家庭道德教育在青年大学生成才过程中发生作用的三个维度

人才的素质由德、识、才、学、体五要素构成。德,即道德,是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素质。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正处于成才的关键时期,虽然这个时期青年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上更多的是接受学校教育,但是家庭实施的道德教育在青年大学生成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1. 为政治品德导航

政治品德在人才成长成功的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和动力作用,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和精神支撑。没有过硬的政治品德,青年大学生的成才将无从谈起。家庭道德教育是青年大学生良好政治品德养成和保持的导航器,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及良好的家长作风为青年大学生拥有良好的政治品德保驾护航。一方面,关于涉及政治品德的问题,家长对子女的权威影响力会使青年大学生不自觉地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即使离家万里,但是在心理上还是会有所顾忌家长的教导和感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轻易犯政治品德上的错误;另一方面,家长自身关于政治品德的行为方式会为青年大学生政治品德的形成起到“标榜”的作用。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年龄偏小,自我的价值观、判断是非的标准及为人处事的准则还没有完全形成,在感情上对家长为人处世的标准还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家长在处理事情时所表现出的政治品德的方式方法及态度渗透到自己的行动中。另外,家长对子女的道德理论教育也会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品德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高素质的道德理论水平会在更高的层次上为青年大学生形成较高的政治道德奠定基础。反之亦然。

2. 为伦理道德设标

伦理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是青年大学生成才路上的必修课,也是其成才的有力支撑。没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品行,青年大学生的成才便没有了助推力。家庭道德教育为青年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的形成指明了坐标,设立了标准。首先,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的家庭道德教育为青年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伦理道德竖起了最为起码的道德标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生命之间有互相尊重的义务和责任,任何一方没有权利去侵犯另一方。家庭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伦理道德观,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责任。其次,家庭的良好德育氛围和习惯形成的和谐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青年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交关系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巧和艺术,为青年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网奠定了基础。

3. 为个性心理品质护航

个性心理品质是指兴趣、意志、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是青年大学生成才过程中必备的心理品质。个性心理虽然更多的是在家庭从小对子女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并且这种影响在子女逐步升学的过程中会呈递减趋势,但是其不会消失。特别是对于当代作为独生子女的青年大学生来讲,更不可能消失,因为家庭实施的道德教育为青年大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提供了保证。一方面,当代的青年大学生逐渐由“80后”过渡到了“90后”,“90 后”的青年大学生有的易冲动、感情用事、容易受挫折、吃不得苦、受不得累。这是时代给予他们的特质,但是特质不是特权。生于90后的青年大学生要成才,必须克服时代带来的不良影响。家庭的良好道德教育为指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力,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和支持。另一方面,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氛围和积极的引导有助于减轻青年大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紧张感和压力,增强抗打击力。青年大学生由于对社会一些现象认识不充分,无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思想和行动上容易走极端。家庭和家长的适时引导和关怀,可以有效地提升青年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二、影响当代家庭道德教育在青年大学生成才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不良因素

家庭道德教育在青年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的作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市场经济及西方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家庭在作为主体对青年大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欠缺和局限。

1. 家庭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意识欠缺

一是家长认为子女进入大学就进入了“人才保险箱”,认为只要把子女送入高校,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或义务就已经完结,似乎可以一劳永逸了,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高校是青年大学生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但是,当今的大学已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已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入大学只是使子女有一

个提升素质和能力的机会,而不是为青年大学生的成才上好了万无一失的保险;二是家庭即使还存在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大多数仅仅停留在“孝”的层面,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其他方面。由于受传统道德的影响,家庭在教育子女特别是将成年或已成年的青年大学生时,更多的是要求青年大学生要逐渐对长辈尽 “孝道”,而忽略了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关于政治品德、心理品格,特别是尊重生命的伦理道德教育。这种家庭道德教育中的误区和缺陷往往使青年大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和情况时,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使其思想和行动走上偏激,有时不但违反道德伦理的要求,而且还会严重违反法律,甚至走上害人害己的不归之路。

2. 家长对青年大学生的功利性教育倾向明显

我国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具有功利性倾向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只是现在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们竞争意识增强的影响,这种功利性倾向有所加强而已。这种现象在以家庭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中也不例外。其中最重要的表现:一是重技能,轻道德。这种现象是我国教育的弊病,也是家庭教育中的缺失。面对我国没有多大改观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今天高校扩招造成的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甚至是国外人才的大量引进,家长为了子女能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技高一筹,往往不惜花费精力和金钱支持青年大学生子女加入各种考证大军,而对其道德素质的培养完全忽视。二是重体质,忽视心理品质的培育。家长之所以会重视青年大学生子女的体质健不健康,忽视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的培育,这与传统理念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向来关心孩子的温饱和体质健壮胜过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同时,也表明家长在家庭道德教育的理论修养到实践活动都存在着不科学性。

3. 青年大学生与家庭联系稀疏

当代青年大学生与家庭联系稀疏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例如,离家远或家长工作繁忙等,但是更多的是主观原因。一是青年大学生的独立性、叛逆心理逐渐增强,家长与青年大学生之间产生“代沟”。 青年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在精神上几乎是完全脱离了家长的束缚,犹如脱缰的野马,思想行动上无所忌惮。即使遇到挫折或心理问题也不会向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如果家长和学校不及时发现、制止及进行有效地引导,这往往使初入校门的青年大学生误入歧途,荒废学业,甚至走极端;二是家庭与青年大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家庭教育对青年大学生有着权威性的影响,但是青年大学生离家求学,使家庭的道德教育处在了一种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境地,这就大大削弱了本身就已经很弱的家庭道德教育。即使家长想了解子女在大学里的状况,除了通过同子女一周一次或多周一次的电话联系外,几乎没有其他的途径。在高校的大学生只有发生关乎生命的意外和犯特大错误,学校人员才会与家长联系。有数据显示,95%以上的青年大学生表示四年中学校没有与家长主动联系过,几乎100%的青年大学生表示四年中家长没有主动联系过老师或辅导员,并且绝大多数家长除了子女的联系方式外,没有其他的相关联系方式,例如,辅导员或院系的联系方式。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导致了家庭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的局限。

三、调控家庭道德教育中不良因素的有效途径

家庭在实施道德教育时不仅涉及家长,也涉及高校,更涉及青年大学生自身。对家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和局限进行可行性地、有效地调控,可以为青年大学生的成才提供有力保证和支撑。

1. 家长走出教育误区,重新为家庭德育定位

家长是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对青年大学生的德育素质的重视体现在日常的家庭道德教育中,家长是否能走出教育误区,重新为家庭德育定位,事关青年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质量,关乎青年大学生的成才之路是否走得久远。一要打破高校独立教育误区,重拾青年大学生德育的义务。家庭教育在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是教育的核心环节。“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家长要抛弃大学教育就是家庭“出资育人”,高校全权负责的偏颇观念,重新认清家庭道德教育在青年大学生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为子女的成功成才提供有益的物质和精神给养。一要走出功利性教育误区,重视青年大学生的德育素质培育。重视子女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为在将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增加筹码,本来是对的。但是因过于重视而忽视子女的道德素质的培育和引导,这往往会造成致命的漏洞。因为道德是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即使将来青年大学生有一身技能,却没有过硬的道德素质修养,那么在成长的道路上犯罪犯法或承受不住挫折打击走入歧途是一种必然,甚至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家庭在重视培养子女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其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是一种必要。二要冲破狭隘家庭道德教育误区,完善青年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目前家庭对青年大学生在道德教育的内容过于狭隘,大多仅仅停留在孝道这一个层面,而关于政治、伦理以及心理品格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比较少,而且也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为了避免青年大学生在成才的关键路口犯错误,家庭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对孩子做有益引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错误的发生。

2. 高校引发联动作用,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

青年大学生德育素质的高低关乎高校教育的成败。如何有效地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德育素质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之一,而家长本身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资源,用高校来引发高校和家庭之间的教育联动作用,切实发挥家庭道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使之与学校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发挥教育合力作用。一方面高校要创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家庭教育在子女进入高校后失去了中小学时的效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不了解学生的状况,与学校联系甚少,有也只是为了升学或找工作。为此,学校要利用网络平台,例如,建立辅导员博客、BBS论坛或QQ群和通过电话渠道主动向家长反映青年大学生的在校的学习和身心情况,同时,积极引导家长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科学的道德教育和指引,并积极反馈家庭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断提高家庭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反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试家庭道德教育中的不良影响。高校一向比较重视单一的主流教育教学的各项功能和内容,缺少对家庭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影响的足够重视,这造成了家庭道德教育负面影响对高校道德教育效果的冲击。要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就要主动地把对青年大学生有影响的家庭教育内容引入高校教学内容,指导青年大学生进行识别、判断和有取舍地吸收。例如,针对大学生家庭教育影响中形成的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要时常注意把他们置身于良好的集体之中。在集体这个大学生世界、社交生活的场所中学到自立、谦让、协作、服务等优良品德,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针对一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的弱点,要努力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采取有力措施限制不良家庭文化特别是浅层、低级家庭文化的影响,吸收积极因素,排斥消极因素,保证他们的主体意识有正确的导向,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引导他们具有崇高的追求,使青年大学生在高校和家庭的共同帮助下,形成有益于个人成才的道德素质。

3. 青年大学生积极回归家庭,提升家庭德育在自身成才中的功用

青年大学生要逐渐认识到,家庭不仅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经济后盾,也是自己成长成才路上的情感支撑和精神动力的主要来源,更是成才路上不可缺少的指南针。首先,青年大学生要学会与家长沟通。在沟通中增加对家长的了解,比如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在自己成长中付出的艰辛,同时,在沟通中也让家长了解了自己。例如,自己的能力水平、心理思想等。这样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在家长对自己了解的基础上,对家长有偏颇的教育方式或教育内容,甚至是过高的期望,可以以合适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争取家长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对家长的了解,可以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为人处世的良好方式方法。其次,青年大学生要学会向家长寻求帮助。家庭在青年大学生身上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对青年大学生的经济支持上,更多的是思想心理上的支持。家长对子女的了解和关心程度远远胜过青年大学生对这种了解和关心的重视程度。所以,青年大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有了障碍,要积极主动地向家长寻求帮助,真正懂得父母是自己永远的老师,家庭是自己成才路上永远不会消失的驿站。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使人们遵循其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自觉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活动。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西方康德也特别重视道德教育,认为这是锻炼人的性格,使人摆脱激情和感情的影响,自觉地按“道德律令”行动的重要措施。道德教育的任务是使一定社会或阶段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深入到人们内心,转化为人们的内在道德品质[1]。会计道德教育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系统的社会主义道德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道德品质,履行会计道德义务活动[2]。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为了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高校学生进行相关教育的活动[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完整性、渐进性和实践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完整性是指培养和塑造会计人员高尚道德是一个系统工程,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要求把会计道德认识、会计道德情操、会计道德意志、会计道德信念和会计道德习惯等基本因素有机统一起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的渐进性是指培养会计人员的会计道德品质是极为艰巨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反复地教育、感染和熏陶才能形成。俗话说“积硅步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会计道德教育的成效是受教育者长年累月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结晶。一个良好的会计道德品质需要量的积累,逐渐由小善而形成大善的漫长过程,最后才能实现道德面貌的本质变化。因此,会计道德教育必须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意味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与会计实践相结合,这体现了会计道德本身“知”与“行”的统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是实践,亚里士多德就指出只有通过习惯和实践才能产生德性。康德和黑格尔也提出道德具有实践性,任何不能付之于实践的观念,都不能称之为道德。所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定要结合会计领域的实际,满足社会实践和工作实际需要,如果脱离了会计实践,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说教和空谈,就不能称之为会计道德教育。要想将会计道德原则规范等社会客观的道德要求具体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实践,必须借助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的作用,把外在的“道德律令”转变为个人的“道德需求”和道德特征。会计职业教育是“塑造会计业未来典范的摇篮”,“造就会计道德楷模的圣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如此巨大,必须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现有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能满足会计发展的需要,必须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环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三个方面实现创新。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观念创新

更新教育观念是保证会计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前提,只有教育观念更新了,才有可能设计和实施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使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具有先进性、前瞻性,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在高校会计教育中,要切实改变目前会计教育中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轻视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德性知识的教育,轻视德行的养成教育的错误观念,从而改变会计教育结构不合理、会计教育体系不健全的状况。第一,树立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同样重要的观念。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无才无德是危险品。会计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现代社会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求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法律意识。但目前会计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课堂,一味的强调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很少提及职业道德。笔者认为,必须深化会计教育改革,充实会计教学内容,不仅设置经济类、管理类课程,更要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建设现代会计教材,不仅要丰富专业教材,也要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作为正式的教材,引进国外经典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为主的方法。第二,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国际意识,即应将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去;二是终身教育意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需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三是改革意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就需要不断改革。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观。要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流于形式,不流于“说教”,就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点,把道德教育融进每一个会计专业学生的内心,使被动接受道德教育变为一种自我提升品位需要的自觉行动,从而达到深刻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民族及自然的关系,理解、论释道德内涵,提高自己选择行为和识别善恶的能力,增强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确立自己人生的坐标,树立热爱会计、献身会计的职业理想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的。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环节创新

会计道德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必须紧抓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坚持,什么坚决抵制。1.学校是进行系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效果不佳或效果甚微的突出问题。第一,在教育内容上,只注重会计知识学习,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专业没有单独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主要由思政课承担,思政课虽然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作为一门公共课很难包含会计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特殊道德要求。第二,在教育方法上,主要靠教师在会计课的讲授中或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提出一些职业道德要求或穿插一些典型案例给学生“提个醒”。这些内容教材上没有,又不会考试,讲多讲少完全由教师决定,随意性很大。这种“借题发挥”的即兴之作往往十分零散,不成系统,根本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会计道德教育,常常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会计人才,笔者认为有必要组织编写会计道德教材,开设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向学生系统讲授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成文规范。2.社会实践是会计只职业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当今是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社会风气会给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带来极大影响,如果整个社会诚信沦陷,所有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都会显得非常苍白。例如,社会舆论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意志和价值取向,可以给会计人员带来某种荣誉感或耻辱感。当社会舆论对会计人员高尚的道德品格行为进行赞誉时,会计人员会感到自豪和喜悦,进一步鼓励其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坚持。而当社会舆论对会计人员不符合诚信规范的行为进行谴责时,会计人员会感到羞耻和内疚,进而使会计人员不诚信的行为受到抑制。因此,社会舆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载体,对营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氛围,并积极推进会计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家庭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征地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或多或少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因此,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从“人之初”抓起。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家庭成员表现出来的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可以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并形成良好的会计品质。但是,在我国当前会计道德教育实践中,家庭的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延展

第6篇

针对这种德育“缺位”的状况,早在2007年,日本政府就认为必须推进德育学科化改革,不过中央教育审议会认为道德属于抽象的内心活动,不适合使用教科书教授并进行成绩评定,因此被搁置。2011年10月,大津市一位初二男生因为不堪同学暴力虐待而跳楼自杀的事件引发舆论轰动,进而促使教育再生实行会议于2013年发表名为《关于应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提案,认为“必须重新认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将道德教育学科化”。2014年3月,文部科学省设置“道德教育专业分会”,并于当年10月公布了《关于道德课程的改善》的报告。2015年3月,文部科学省修改《学校教育法施行规则》,正式宣布将“道德时间”升格为与国语、数学并列的正式学科,规定小学和初中分别于2018年、2019年正式开设道德科,从而开启了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新格局。

此次道德教育学科化改革在教育目标方面提出“在理解道德诸价值条目的基础上,审视自身,加深对自身生存方式的思考,培养道德判断力、道德情感、道德态度和实践热情”;在内容方面,从自我、他人、集体・社会、自然等四个方面详细列举了各阶段道德教育的内容重点;在教科书方面,要求教师必须使用国家审定的道德教科书进行教学;在评价方面,要求教师基于学生的作文、笔记、发言、行为等进行记述式评价;在教学方式方面,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问题解决型和体验式学习方式,形成多样且更加有效的道德指导方法。可以说,通过此次改革,日本政府一方面希望确定更为明确而具体的德育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形式,强化道德教育的学科功能;另一方面也期待改变以往德育偏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学从“阅读型、灌输型”向“思考型、体验型”转变,更加重视儿童的主体性和独特性。

尽管升格的道德科在日本中小学全面展开尚有时日,实际效果如何也很难估算,但是此次道德教育改革仍然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其一,如何强化和规范道德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推进学界以及中小学对德育学科的研究和关注,是改善学校道德教育的关键问题。此次学科化改革引发日本民众关于学校德育的大讨论,文部科学省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反复研究和探讨,明确规定了道德科的目标、内容、指导方法和评价方式,提出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做法。例如,在思考、讨论道德问题的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平等交流,促使学生情感的内化;教师对学生的记述式评价既要客观公正,有效反映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又要避免进行学生间的横向对比;道德教育要重视儿童自身的主体性活动,教师应该更多地站在“支援者”的立场,在方法上给予学生价值选择的指导,注重学生自主、自律精神的塑造等。尽管这些做法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但是体现出日本在理论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中逐步重视道德学科的课程建设,并且在道德教育中努力摆脱知识本位的束缚,追求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念。

其二,如何处理道德教育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直接方式与间接方式之间的关系,是决定道德教育成败的重要课题。之所以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饱受质疑,原因之一便在于很多学校将两者认定为二元对立的关系,两者必须择其一,或是两者有其一即可。其实,在正规的课程中传授品德规范的知识观念与校外活动中参与道德实践体验应该是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关系,只有它们共同发挥优势,才能够达到优化德育的效果。正因为如此,日本政府在此次改革中仍然强调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相结合的实施方式,要求各学科及课外活动必须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道德教育,但是道德课要对其进行补充和深化,从而使道德教育既保持多元性,又兼具深度和广度。

其三,日本的此次改革并非面面俱到,在操作过程中会牵涉很多实际问题,这也说明了道德教育改革的复杂程度。例如,文部科学省认为缺乏专门的教科书是道德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求必须使用国家审定的教科书,可是道德并不像其他科目的知识那样直观和具体,而是包含了许多实际经验和主观感受,同时还涉及到社会伦理等许多普遍的问题,这些都不是单凭公布一个审定标准就可以保证准确性和公正性的。又如,道德科采用记述式评价方法,学生的思想、意见、行为等全部成为评价对象,极易造成学生为了取得良好评价,做出违背内心的行为,加之记述式评价的内容很多都与个人人格和人权相关,资料的收集及其应用都必须特别慎重,这些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棘手问题。另外,任课教师既要避免灌输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要保证教学活动规划合理、运行顺畅,需要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很高的素养,而此次改革并未充分讨论道德教育的师资培养与资质认定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对此次改革的成败产生重要影响。

其四,道德教育改革应该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德育功能。在此次改革中,日本政府强调通过改善学校教育来解决学生的道德危机,其出发点毋庸置疑。不过,道德危机既有教育的问题,也有社会的原因,既有制度的因素,也有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当今日本的家庭和社会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弱化,是造成校园暴力等“教育荒废”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促进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合作开展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教育资源促进儿童健全人格和丰富人性的培养,才是改善道德教育的P键。可见,道德教育改革并不是简单地把道德课改改名字、添加一些先进的理念就可以万事大吉的,仍然需要在逐步推行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新的道德科到底效果如何,日本的道德教育是否能够因此走出困顿的境况,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谭建川,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第7篇

【关键词】韩国;社会文化;道德教育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是教育全球化的一个时代。而这种教育全球化集中反映到了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方面,国家的振兴,民族的振兴都系于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就是道德品质教育。韩国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发展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同时,韩国的崛起同其社会文化对道德教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通过对韩国社会文化的进行介绍与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借鉴韩国德育的成功经验,有效地推动中国德育工作的改进。

一、 儒家文化是韩国当代道德教育发展的摇篮

(一)儒家伦理在韩国当代道德教育中的发展

起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入韩国已有漫长的历史,在韩国的文化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德育教育中,自从儒家文化传入韩国以来,便开始生根发芽。其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时期。1. 光复时期(1945~1961年);韩国光复后,教育从原来的奴化教育、殖民主义教育制度中摆脱出来, 树立了民主、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当时把“弘益人间”作为韩国德育教育的理念,即“ 教育的宗旨是在弘益人间的理念下,协助所有人完善其个人品德、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公民应具有的资格,使其为民主国家的建设服务并努力实现全人类繁荣的理想。”而这一教育理念确立的理由就是:弘益人间既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又与儒家文化中强调仁义,博爱的思想相通[1]。这一理念一直沿用至今。2. 经济腾飞时期(1962~1978年);二战以后,随着西方技术和文化的大量涌入,韩国的道德传统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影响,许多社会问题随之而生。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更加强调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于是韩国教育部于1968年公布了“国民教育”[2],强化了青少年和整个社会的“国民精神”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生存意识。3. 经济转轨时期(1979~现在);进入80年代后社会教育有了新的飞跃,1982年颁布的“社会教育法”把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思想贯穿其中。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终身教育还是主体、创造性教育都与儒家的重视教育,重视学习,把学习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直接联系起来。因此,儒家文化在韩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

(二)儒家伦理对韩国当代基础德育的作用

韩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着深远的儒教传统。今天的儒家伦理不但体现了韩民族的精神,更成为韩国的教育主体,是韩国学校德育的灵魂。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儒家伦理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第二,儒家伦理是韩国国民教育的基础思想。儒家认为,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 才能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3]。第三,儒家伦理是家庭德育的重要体现。儒家的“忠孝一体化”思想使韩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也都贯彻着这种原则。但是,韩国也正在批判地弘扬儒家文化,努力地解决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所以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来看,世界上儒家伦理保存得最多、最好的国家应是韩国。

二、美、日德育文化是韩国当代德育的创新条件

20世纪是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世纪,东方国家在吸收西方优秀科技文化的同时,也导入了西方文明,如西方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道德基准等等。对于韩国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对其影响极其深远。韩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方面与美、日的矛盾不是很大。但韩国毕竟也是一个有着本民族传统文化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在对美、日文化大量吸收的同时,并结合自己的国情予以改造和利用。

(一)美国德育思想对韩国当代德育的影响

1945年朝鲜半岛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以来,朝鲜半岛又经历了三年的美国军政统治。于1948年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国家——朝鲜和韩国。在朝鲜战争过后,由于韩国一直处于朝鲜的军事威胁下,所以韩国政府毫无选择地采取了“仿美政策”[3],这不光体现在政治上,更体现在教育上,尤其是道德教育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德育目标上,美国教育家强调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2)在德育内容上,美国一直以来被称为是“自由乐土”和“民族熔炉”的多民族国家,因此特别主张道德教育的民族统一功能[4]。(3)在德育方法上,美国一般不赞成采用直接方法,他们大多强调道德教育应该是间接的,综合的。他们注重启发、引导;注重实际生活中的锻炼;重视渗透性教育。因此,韩国人巧妙地利用美国道德教育方式中的优点,注重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 侧重于通过道德教育实践、大众传媒和社会公共环境强化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日本德育思想对韩国当代德育的影响

日本的德育思想对韩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一时期的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工业大国、金融大国、贸易大国和科技大国,作为近邻的韩国,虽然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但是日本一些优秀的德育理念还是对韩国有一定的影响。(1)日本注重社会公德教育的理念给韩国提供了借鉴价值。(2)日本在道德教育上吸收外来文化与保持民族特色相结合的理念也给韩国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日本的历次教育改革都是以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改进、模仿、吸收和创新为主旨的,但无论哪一次改革又都保持了日本的民族文化传统。日本的这一特色同样也引起了韩国的思考,这集中体现在对儒家伦理的继承上。同时,为防止西方价值观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过度冲击和侵蚀,以维护传统美德习俗,学校把学习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并对学校道德课进行改革。总之,始终注意在坚持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因素,也已经成为韩国道德教育的一个特色,同样也值得我们借鉴。

转贴于

三、独特的家庭文化是韩国当代德育的突出体现

家庭作为人类代际间道德灌输、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对人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人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影响很深。韩国人素来重视家庭传统、家庭文化对孩子人格成长的作用。

(一)尊敬长辈、重孝道

尊敬长辈,孝敬老人是整个东方人的美德。韩国的家庭文化一直受着这一思想的影响,而且在当代演绎得更透彻、更具体。走进韩国家庭,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看到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行为。另外,当孩子对家中的长辈,老人或父母不尊重和不礼貌时父母会给予一定的惩罚,严肃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之处。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到现在为止,韩国家庭文化中提倡的“尊老”不仅限于传统“孝”的范畴,而是上升到了一种道德规范的程度。学校、职场或者其他的社会环境中,也都受到这种道德规范的约束。

(二)崇尚文明,重礼仪

自古以来,韩国家庭文化中的一个优秀传统就是注重对子女文明礼仪的熏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用餐前,一般餐桌上的餐具都会摆放得整整齐齐,一家人就座时长幼有序,讲话彬彬有礼,一起说笑从不大声喧哗。另外,母亲做好了饭如果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句“您辛苦了”;在用餐时,年幼的总要把最好的饭菜放在长者的面前,以表示对长者的尊敬。长者开始用餐后,大家才可以吃饭。同时韩国的父母会告诉孩子,不要浪费,粮食宝贵等等;在公共场合时,父母会教导孩子注意穿戴和文明用语,坐要有坐姿,站要有站姿,要时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待人接物时,韩国父母会主动让孩子参与接待接客,要让孩子锻炼交际能力,体会到主人和客人的地位不同,对待客人要有责任感;在个人方面时,韩国父母会告诉孩子未经别人允许,贸然介入别人的活动是不礼貌的,和别人谈话时,应多说说自己的朋友,少说自己。谈话不可长篇大论等等。

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韩国的家庭文化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也是独具特色的;同样也可以看出韩国的家庭文化是韩国当代德育成功的突出体现。韩国教育学家认为:良好的品行是孩子一生的资本,道德教育的好坏是决定孩子是否成才的保证。同时良好、和谐的家庭文化教育也促进了社会各方面道德教育的发展,为孩子将来的做人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与启示

综观韩国的社会文化,我们不难看出韩国的社会文化对道德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韩国人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更多地关注受教育主体,注重从生活实践的不同侧面入手,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然而,韩国今天的德育成果也是在艰难创业中得到的时代财富,是经历火与血陶冶的历史精华。目前,中国正处于道德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像韩国学习和借鉴其优点也是必要和现实的。

(一)借鉴韩国在开展德育教育中处理儒家文化的积极因素

儒家思想在韩国深入人心,但儒家文化进入韩国文化“并作用于学校德育”不是直接的、原本的,而是接受了韩国文化的改进和受到学校德育的相应选择的结果。一方面,儒家伦理的某些部分被删去、被改写,或在中国被强调的东西而在韩国不被重视;另一方面,儒家伦理的某些东西已根据韩国实际被重新阐释。与韩国一样,中国也应该批判的弘扬儒家文化,吸收儒家伦理的精华,结合当今时展的特点,不断的完善和充实德育教育。

(二)吸纳西方德育文化的优秀成果,处理好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充分发扬其对德育的影响

韩国在面临西方德育文化时,打破了封闭式的道德教育,把东方注重系统道德规范教育和西方注重道德思维判断能力结合起来,即把现在社会文化与人的培养结合起来,促进了当代德育的发展。虽然中国和韩国的国情大相径庭,但是中国在面对不断涌进的西方文化时,也应大量吸收现代西方伦理道德的理论成果,结合中国的现代德育建设的需要,进行分析和比较。对于有利的一面,应该借鉴,并发扬光大,对于不利的一面,要摒弃或者是去粗取精,使之向有利的方面转化。

(三)坚持社会文化与道德教育相互融合,加强社会文化对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韩国注重社会大环境的德育功能,不断地加强社会文化的渗透性。中国也要克服学校德育注入式的弊端,要增强社会文化对开展德育教育的影响和渗透,要促使德育与现实社会接轨。从而增强了德育的实用功能。另外,加强社会文化对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例如,在公民素质教育中,要着重加大社会文化中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文化的渗透;逐渐培养人民的公民意识,使其具有现代人应具有的现在性,从而促进了德育中的公民素质教育的发展。再如,在国民精神教育中,要着重加大社会文化中爱国精神的渗透;逐渐加深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从而培养强大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综上所述,社会文化对中韩当代道德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不断地促进和正确的利用社会文化的功能,才能更好地丰富德育内容,加强德育建设。 参考文献

[1]索丰.儒家文化对现代韩国基础教育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2,(9).

[2]顾明远.亚洲“四小龙”学校德育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3]田以麟.今日韩国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第8篇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结构,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家长溺爱、包揽代替、满足孩子的一切;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整个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责任不明,处于家庭、学校、社会各自为政、配合乏力的状况,没有形成统一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这种现状,导致了许多青少年缺乏人生理想与信念,缺乏爱心与责任感,贪图享受与害怕困难,甚至出现了违法犯罪低龄化倾向,令人堪忧。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切实下大气力,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笔者是一名长期从事小学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感触很深,有过较长时间的思考。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委与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社区主导、学校配合、家长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有效机制,落实各自责任,互相沟通配合,常抓不懈,才能把这项事关千秋伟业的大事抓好。

所谓社区主导即社区是现阶段社区居民生活的领导组织机构,是党委、政府的最基层组织,直接联系居民家庭,集党政财文工作于一身的基层党政领导组织。现阶段小学教育是就近入学,学生来源基本是学校周边的一、二个社区的居民子女。小学生除在校学习时间以外,多数时间主要活动在依托家庭的社区之中。所以,建立社区、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的组织领导者应该是社区,这也是社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主要领导应当把此项工作摆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一名主管领导负责领导、组织此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同时,吸收社区所在地学校负责思想教育工作的副校长、少先队辅导员、社区网格长、综合治理协管员,以及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委员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好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学校配合即社区所在地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的同时,延伸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作用,既把思想道德教育环节延伸到社区,又把社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引入学校。定期组织学校教师深入社区走访,征求听取意见,配合社区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同时,在学校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并分别在学校和班级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成为联系社区与学生家长的纽带,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发挥学校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作用。

家长参与即要充分发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特殊作用,担负起对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的重任。要发挥好这一特殊作用,就要针对现实家庭家长与学生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在社区办好培训家长的业余学校,组织优秀学生家长,邀请社区学校优秀教师,或者请专家学者讲课等办法,搞好对学生家长的培训工作,提高家长对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向、目标,传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方法,切实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激活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健康细胞,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广泛的正能量。从而做到社区、学校、家长与学生四者互动,互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确保取得成效。

第9篇

关键词:“空巢”家庭 思想道德教育 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理论探索

经过课题组一年多的研究总结,探索出较为适合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实际的干预策略:即从家庭、学校、社会和慎独(自身)“三维一体”中着手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

家庭中家长以填补孩子缺失的亲情为契机,通过明确法律赋予自己监护子女的责任,担起教子职责,调整外出方式,与学校和孩子定期联系,进行心理沟通;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渠道,是个性发展与完善,思想道德培养的集中场所,因此学校应该自身不断完善和落实针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有机群体,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应该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干预,出台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以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为协助共同实施关爱,整合形成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来无形中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思想道德进行感染教育;慎独教育就是在“三位”教育发挥有力的长效机制作用后,孩子形成全面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具备一定自控自治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课题实践探索及成果总结

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引发了一批特殊群体――农村“空巢”家庭子女。因受客观环境因素影响,这类孩子的全面发展受到严重挑战。经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在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教育中探求一条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供政府、教育系统和家长合理解决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这一突出问题。

1.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在“三维一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析

问题为:家庭教育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断层;学校教育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乏力;地方政府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发展缺少关注;农村“空巢”家庭子女在社会环境中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2.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在“三维一体”教育中的解决途径

经过课题组对大量资料的分析与梳理,找好切入点,以及对会宁部分地区的抽样问卷调查认真剖析研究,对现有某些地区正在施行的、正在探究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借鉴,本课题组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应对措施归结如下:

(1)家庭教育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补救策略

家长应增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家长尽力全面担起教子之责;调整好外出方式;家长加大与监护人的联系;家长应主动与学校紧密联系。

(2)学校教育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策略的落实

学校应将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教育纳入管理目标;学校应建立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成长档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蓬勃向上的人际氛围,让学校成为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精神乐园;学校与政府结合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加强班级管理,创造和谐班集体;充分发挥各门学科的作用,使其强力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开设心理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为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借助同伴教育,开展心理互助,引导农村“空巢”家庭子女在互助中快乐成长;创建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生活、学习、教育问题的一种尝试,寄宿制学校可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启用家校联系卡,建立定期或不定期家访制度;开办网络互动平台,建立网上家教专栏、开通热线电话,使得在外打工的家长上网同样学得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学习成功的家教经验。

(3)社会教育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①政府策略有待完善

改革现有制度,政府应将农村“空巢”家庭子女问题同解决“三农”问题、同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并统筹计划解决;实施监督有关政策的落实;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成立关心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教育指导机构;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负责对它们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改革现有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建立农村“空巢”家庭子女托管机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关爱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社会宣传;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学前教育;发展更多的示范性家长学校;合理配备农村教师资源,完善农村教师工资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党委、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问题的调查研究。

②社会干预策略

社会上各种民间组织作为社会团体,对农村“空巢”家庭子女进行帮助和关爱,倾献爱心是应有的责任,应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力量和家庭、学校、社会一起,共同关爱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具体有:“代管家长”模式;开展征询“爱心妈妈”、“爱心爸爸”活动;设立农村“空巢”家庭子女基金会;开办“阳光课堂”。在外出人员比较多,“空巢”孩子比较集中的地方,积极提倡民间开设“阳光课堂”;群团组织应该承担起责任。

(4)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自身教育

为了使自己能够健康地成长,除客观条件之外,还需自身的不懈努力。如自己的远大理想的树立,兴趣爱好的抉择,学习态度的取向,勤奋刻苦的程度,自我约束的能力,待人处事的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通过收集、整理与分析材料研究得出,要解决农村“空巢”家庭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机制;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自身不断努力,不断完善,才能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管理网络的构建,即以时间流程为主线,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学校教育为主导的三维网络,使每个学生时时处处落在管理网络之中,辅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内容的教育系统工作体系,是较有管理效能的。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