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8:39
导语:在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现状 促进对策
创业指创立基业,即开拓创造业绩和成就。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中的创业者在校学习期间或毕业离校之时发现机会、整合各种资源独立开创或参与开创新企业,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最终实现自身创业目的的一系列活动。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且有利于将就业问题转变成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本文调查了南通市F大学学生的创业现状,了解目前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和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和促进大学生创业进行有效的指导。
一、F大学的创业调查结果及分析
2010年11月份对南通市F大学的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调查,选取大三、大四的学生,每个年级发放90份,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7份,有效回收率为92.8%。本问卷由16个问题构成,其中15个为选择题(5个多选、10个单选),1个为开放题。
1.创业意愿。
从统计结果看,选择“没有创业打算”的人最多,占59.9%;“有创业打算”的大学生为31.5%;而在“有创业打算”中只有8.6%“付诸于实际行动并已经进行了创业”。另外,没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中因“缺乏资金”的占27.8%;认为“经验不够”的为25.4%;“从未想过创业”、“只想找份稳定的工作”、“家人不同意创业”、“认为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只占4.8%。
调查显示:大学生受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思想的影响较深,给当今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心理上的障碍。因此,在复杂的就业形势下,具有创业打算的人只有少数,而把创业的想法转变为实际行动的更是少之又少,仅有8.6%,此数据与有关的调查研究相比,表面上看来并不低,但是,在调查的已经进行创业的人中,多数都是多人共同创立一个企业,即合伙创业。因此,如从创办企业的数量来看则是更少。
2.创业条件。
从统计结果看,大学生最重视的创业条件是“个人管理经验、专业技术知识和个人能力”,占66.7%;其次是“创业资金和机遇”,占63%;再次就是“坚强的信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关系”、“创业伙伴”、“政府政策”;只有16.7%大学生选择“学校提供的支持和鼓励”。
调查显示:该校大学生对影响创业成功的条件有着清醒的认识,知道只有完善自身的创业知识及能力才能获得创业的成功,对创业的资金及机遇的认可度也较高,说明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成功还有一定的盲目性,寄希望于机遇来获得创业的成功。而只有16.7%的人选择“学校提供的支持与鼓励”,可见当前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未能获得大学生的肯定。
3.创业工作评价。
从统计结果看,53.7%的人认为该校的“创业工作一般”;27.8%选择“不了解”;16.7%认为“几乎没有相关工作”;而只有1.8%“非常满意”。
调查显示:该校创业工作的宣传引导一般,未能充分发挥学校在促进创业方面的作用,未能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比较关注,希望了解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政策,苦于未能找到合适的途径。
4.创业政策。
从统计结果看,关于国家、省、市和校提供的创业政策,无人选择“很熟悉”;22.2%的人选择“了解些”;27.8%的人选择“没有听说过”;50%的人选择“知道有但是不了解”。
调查显示:虽然该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建立了校园就创业网站,并举办一定的创业活动,但是因为一方面就业指导课的任课教师主要是由学工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辅导员担任,缺少相应的专业背景及培训,课程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另一方面就创业的网站主要是针对毕业生服务,因此关注课程和网站的非毕业班大学生并不多,导致了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知晓率不高。
5.创业教育课程。
从统计结果看,创业课程开展与否问题上,有72.2%的大学生选择“有必要开展”;而选择“没有必要”、“针对少数学生开展就可以了”、“无所谓”的,分别为7.4%、9.3%和11.1%。另外,关于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的创业帮助方面,选择“设立创业实践基地”的人最多,占77.8%;其次是希望“建立交流平台”的,为57.4%;53.7%的人选择“请创业成功人士或专家作讲座”;再次是希望“开设创业教育课”、“请创业中心来指导”,而希望“举办创业大赛”的只有25.9%。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开展创业课程兴趣较大,认同度很高,希望通过创业课提高创业知识及能力。大学生选择所需获得的创业帮助方面,过半数选择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主要希望通过举办一些“创业实践基地”、“创业交流平台”、“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或专家作讲座”等形式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完善自己的创业实践。
6.F大学科技园的运行状况。
从统计结果看,在问到是否知道该校科技社区针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时,91.6%选择“不知道”;而仅有8.4%选择“知道”。另外,关于科技社区优惠政策的吸引力问题,超过半数的人选择“没有吸引力”,占57%;选择对他们“有吸引力”的为43%,。还有,关于希望提供的创业政策,有75%的选择“进行免费的创业培训”;65%的人认为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其次是“放宽审批手续”、“提供免费的风险评估”、“倾斜税收政策”;最后是35%的人选择要“完善政策体系”。
调查显示:该园针对大学生提供了免两年房租和返还三年地税税收等较为优惠的政策,已经吸引10家大学生企业入驻大学科技园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活动中来,但从91.6%的大学生不了解科技园的政策可以看出,该校的宣传还很不到位,因为该校科技园的宣传主要是针对教师进行,而针对本校大学生召开的专场宣传较少,导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科技园的优惠政策不了解,认为具有吸引力的也只占43%。因此,还需要加强宣传力度及制定针对大学生的更优惠的措施,如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设立专项资金、提供更优惠的税收政策等,吸引大学生创业者在园区内创业。
二、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1.在创业观念上,大学生创业要避免几个误区。
一是盲目自信。目前有部分大学生在创业时,未进行深入的创业素质、市场、项目前景等方面的分析,就盲目选择创业方向,最终阻碍创业成功;二是孤军奋战。实践证明强强合作、取长补短的创业团队,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就需要创业者具有良好的团队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三是缺乏实践。大学生对创业过程了解过于简单,对市场、注册、财税、资金、营销、行政、人力资源管理等准备不足,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实践,往往实施起来发现困难太多,导致半途而废;四是好高骛远,许多创业的大学生,创业的目标都非常远大、设想宏伟,但这些创业计划是大大超越创业者自身能力和可支配资源的。因此要脚踏实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业。
2.提高创业素质。
大学生要创业,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要真正实现创业目标还要有过硬的本领,这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一是开展创业教育学科建设。通过创立创业学科来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和内容必须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提高创业相关知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广泛开展案例式教学、互动式讨论、模拟式体验、课堂和实践对接等。将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二是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开展对创业教师的培训,建立专业化、专家化的创业师资队伍,为创业教育的课程开设和创业教育效果提供保障;三是加强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经常邀请社会上的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开设创业讲座,灌输创业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拓宽大学生的创业知识面,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自信心。
3.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大学生轻松创业、成功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是实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经费、指导、奖励和转化等制度,鼓励学生自己研究,同时也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的研究。二是实行课内与课外结合。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实践能力。三是加强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实践基地建设。首先,引导企业家和企业广泛参与。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咨询,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其次,提供项目支持。学校应该向广大师生征集有创新性、具有开发潜力的创业项目,免费提供给要创业的大学生使用;最后,落实创业服务功能。协助入驻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税收减免、融资贷款、人才培训及招聘等事宜,免收代办费等;四是组织开展创业竞赛,增强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多参加创业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
4.增强创业信息服务。
建立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和平台,及时搜集、整理、储存和创业的项目信息,供毕业生随时查阅。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管理和服务组织,如“大学生创业管理中心”、创业网站和“创业者之家”等交流平台。建立健全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素质测评等的各项服务内容,方便大学生创业政策、信息的获取,以及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5.加强创业风险的防范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创业的挑战和机遇并存,大学生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一方面,应该加强创业心理教育辅导,培养大学生坚韧、乐观的创业意志和情感。另一方面,应该设立大学生创业失败救助体系,政府和学校可以联合设立救助基金,保障大学生创业失败后的基本生活。保险机构也可开发、推行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特殊险种,降低、化解大学生创业风险。
总之,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政府要起到支撑作用,千方百计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制定推行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为创业提供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社会要起到导向作用,从舆论导向、政策扶持、社会宣传、价值观念上鼓励创业,让崇尚创业、梦想创业的风气兴起;学校要起到促进作用,更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培养和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与创业潜能。希望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及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继续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支持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形成鼓励创业、尊重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从“就业的一代”转变为“创业的一代”。
参考文献:
[1]吴启运,张效东.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J].特区经济,2008,(10).
[2]林莉.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
关键词:高职;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影响
伴随社会经济的变革,大学生毕业分配也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由此而来的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此,要在了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因素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真正体现女性在就业中的平等地位。因此,本文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论述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影响,以期找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一、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在发达国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也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美国女大学生协会最新的调查结果发现,尽管现在女性受教育程度要高于以往,而且就业时也可以进入比较高的层次,但女性就业大部分仍局限在一些传统行业。调查报告分析说,虽然美国女性在接受大学教育方面已经获得了和男性相同的地位,而且在过去20年间,女性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但女性仍然没有能够充分地进入那些待遇好、地位高、增长快的行业,比如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和工程设计等行业。在日本,尽管女大学生的比率逐年增加,但各企业在招聘时对女大学生敬而远之,女大学生的就业率每况愈下。从求职、录用人数和供需比率看,女生是1∶0.61,而男生为1∶1.43,有差不多40%的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在韩国,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少,而且结婚后大多数被迫辞职;女大学毕业生大多数从事秘书、服务员和一般办事员等工作,很难进入管理阶层。在金融危机下,韩国经济不景气的现象日渐明显,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韩国不少高校的女大学生放弃就业,纷纷在各婚介所的推荐下相亲,韩国校园掀起了一股“结婚热潮”。
在国内,除了专业差异,高校就业市场还呈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调查问卷显示,男生的正式签约率为14.5%,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比例为35.5%;女生的正式签约率只有5%,有意向未签约的比例也只有21.7%。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女生的签约率和意向率都远远低于男生。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有15%的女生表示“不想马上就业”或者“继续考研”,有21.7%的女生认为用人单位选拔不公导致自己求职遇挫。
虽然我国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都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但是,关于何谓歧视以及法律要反对怎样的歧视,我国法律并无任何明确界定,现实生活中就业歧视依然存在。
二、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状况的影响
1.女大学生就业难易造成女性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女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使女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种种不良心理状态。
(1)自卑心理。面对社会激烈的择业竞争,女大学生容易在择业难的影响下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在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下,女大学生容易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降低了她们成功的几率。自信心不足体现在对工作的期望收入和就业的渠道等方面。有11.8%的调查对象抱有“只要有工作就好”的态度,大部分人对第一份工作的收入不敢有较高的期待。另一方面,在对自身专业的发展前景上,8.1%的人认为该专业毫无前途,有30.88%的人对专业前景定位模糊,对自己的就业情况很不自信。
(2)攀比心理。第一种攀比心理,是与本校本专业的同学比,看到跟自己条件差不多的同学签到了比较好的工作,心理很不服气,这种心理导致学生迟迟不肯签约;第二种攀比心理,是与中学同学比,认为一直以来无论是成绩还是读的大学都比较好的自己一定要签到一个好单位,这种想法必然影响学生的签约心理;第三种攀比心理,是跟往届的师兄师姐比,由于看到有些师兄师姐在念大三的时候就被用人单位“抢”走,而且薪酬都比较高,学生有了这样的期望值,就不愿轻易签约;第四种攀比心理,是应聘成功后“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学生因为数次应聘成功,手中offer满满,于是飘飘然不肯轻易签约,而期待有更好的岗位时再出手。
(3)从众盲目心理。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社会或他人对某种职业认同的影响,接受了这种心理暗示,忽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的限制,盲目地追求热门职业,无形中增加了竞争压力。例如:高职院校里护理和会计等专业相对来说人数偏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多女大学生选择此类专业的时候受亲朋好友和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认为女生学习这些专业比较稳定,好找工作,从而导致很多女生盲目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造成此类专业毕业生扎堆的现象。
(4)功利性心理。从2008年开始,有一种现象正在悄然兴起――部分高校的女大学生并不着急找工作却忙着找老公,有的现身婚介所,有的在报纸刊登征婚广告,有的甚至建立了征婚网站。社会上称这种现象为“曲线就业”。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王学凤在2007年选择包括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女大学生会由于就业压力大,或者受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传统心态影响而去选择征婚。在女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其步入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2.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对家庭的稳定和谐有重要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础,是人们生活的港湾,是幸福的发祥地。由于天性和历史、社会的原因,女性和家庭有着天然的联系,千百年来,女性对婚姻和家庭有着更大的责任感,承担了更多的义务,在维系家庭的稳定及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了高等教育领域,女大学生在大学生中保持了一定的比例。女性在家庭婚姻生活中要分散很多精力,事业上的竞争力因此减弱等一些因素会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女毕业生的选择,从而影响家庭和婚姻。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
3.女大学生就业难影响社会稳定与公平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女大学生在大学生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她们通过系统的学习,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本的价值不断提升,成为女性中的优秀群体。高校学习期间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升值,使女大学生强烈希望能够通过就业将其转化成产品或劳务,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女大学生投入了与男大学生相同甚至更多的成本,却出现了因性别问题而不能就业或不能就好业,这就影响了人力资本合理转化成收益回报,进而影响社会、家庭、个人对女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这种在招聘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平衡发展,同时也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现象影响了社会两性的和谐发展,影响女性的解放,影响社会文明的程度。
4.女大学生就业难助长社会的不良风气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生就业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据统计,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00多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那么,社会需求又如何呢?有关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社会用工供需趋势是:总劳动力富余,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不小,农业缺口218万,工业缺口1220万,第三产业缺口325万。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明显大于需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依旧这样的数据,按理说,大学生就业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没有任何压力可言。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引用择业大学毕业生的话就是:“工作岗位不少,但是理想的岗位太少。”就民意调查来看,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一方面,社会急需用工;另一方面,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问题出在哪里呢?经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大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中国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社会需求尚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大学毕业生普遍不愿意到基层、艰苦岗位工作。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12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大学的当代大学生,在功利主义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秀们,在择业时自我定位不准,对工作期望值居高不下。许多能干的活,他们看不上;而看得上的岗位,他们又争不上。这在无形中,人为地抬高了就业的门槛,于是也就出现了所谓的“知识失业”。
2.用人单位自身的原因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应聘者的学历越高越好。但是,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的现象。例如,有些单位招聘了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但实际工作只是负责单位内的简单文字处理,如打字。另外,在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的业务能力差。在这一点上,许多外企的做法,值得借鉴。专业是外企在招聘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他们的招聘原则是能干够用,可以用大专生就不用本科生,可以用本科生,就不用研究生。但是,在金融、咨询、会计师、信息技术、制药等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外企对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对偏高。
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出于经营或管理上的需要,急于招聘某一方面的“能人”,并且希望很快能给企业带来变化。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可见,用人单位忽视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可胜任工作岗位。不少企业老板,只重视企业的规模扩大和再生产,不重视对职工的人本化服务,入厂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更有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规范,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甚至没有社会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
3.供需矛盾突出
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学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素质与企业的需求脱节,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以致出现“毕业生求不到一职、企业高薪聘不到人才”的局面。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偏重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却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观念和专业技能等的培养,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导致了学生素质与企业需求脱节问题的出现。
4.社会方面的原因
教育应该是一个让受教育者普遍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事情,但目前,从学校教育到社会舆论,都在努力宣扬着一个概念:就是要人们努力拼搏,改变命运。这使得教育成了一个竞争拔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功利性的目标起着主导的作用,使得离目标遥远者厌恶、抵触学习,甚至自暴自弃,从而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而另一些学习的佼佼者,也不是想着将来学有所成,报效于祖国,服务于人民,而是为了考上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有一份好的收入。放飞理想、追逐梦想,已成为社会人的共识。当个人的需求和社会的实际不一致时,就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二、改善就业现状的对策研究
1.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就业难”的实质是找到好工作难。大学生应理性地看待就业现状,转换思路,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的盲目追求,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方式。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好在校时间和大学里的优质资源,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样,才能避免择业时眼高手低的现象。另外,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并提高现代职场所需的各种能力。具体来说,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
2.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以立法保就业
为了保障就业,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在如何保障劳动者切身利益方面,仍有不足。另外,很多学生对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各大学应该加强对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国家也应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形成比较全面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供需双方利益的配套政策,使毕业生就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进一步完善以高校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统一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3.改革高考制度,发展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
现在的高考制度,按考生分数段划分为本科一、二、三批和专科一、二批。这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误。本科教育是指进行基础性学术科目的教育,专科教育是针对某一行业进行的系统性教育。但是,现实情况是,本科和专科成为了分数高低的“分水岭”。只有分数最低的专科二批学生,才会去各类职业学院,这无意中形成了一种职业教育低下的概念。所以,也就出现了一方面严重缺乏各类技术人才,而另一方面又是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社会需要的是一部分有创造力的高科技人才和一大批有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且职业学校的就业率明显高于普通高校的就业率。如果仍然盲目扩大普通高等教育,就会造成人才积压、外流和高科技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应像培养奥运选手一样,挑选部分有天分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由有实力的资深学府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目标明确的、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用于我国的国防和科技发展;另一方面,取消普通高等教育,打破专科、本科之分,全部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一种职业。改一个名字,可能更有利于人们面对现实。各高校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自主招生,既有利于学生和家长的横向选择,又有利于促进各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更有利于人们的再次学习和终身学习。
另外,各高校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加大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4.宣传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社会舆论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当今社会,普遍是在使人们努力拼搏,改变命运。广电媒体、大小报刊更是争相报道各路成功人士与强者的奋斗发家史。这使得多数人心气浮躁,拼命想着如何发财致富,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在这种大气候下,让大学生们安心就业,踏踏实实服务于本职工作,确实很难。
努力改变命运是没有错的,但改变命运,不应该仅仅理解为社会地位的改变。社会是个金字塔形的结构,需要多数人去构筑坚实的塔基。人人都急不可耐地要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社会结构就会不稳定。改变命运应该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努力改善工作环境,改变生存条件。这样的一种改变命运,才是利国、利民的正确之道。
【关键词】就业形势;就业结构;就业市场;就业体制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改革与开放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毕业时之所以出现如骑驴找马、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等现象。我们认为是因为有如下原因造成: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l号)载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做客人民网时表示。在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总人口中。其中劳动力资源9.2亿人。该数据比2000年的8.25亿增加了将近l亿人。据人口专家预测。中国未来10年每年适龄劳动力资源都能稳定在9亿左右。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必然产生一定影响。
(2)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最近几年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来。高校扩招伴随着毕业生的快速增长。中国正经历一场。高等教育泡沫,其程度与全球信贷泡沫相当。对中国远期前景来说更严重的后果是,扩招速度太快,使得许多学校简直成了文凭工厂。教出来的学生索质低下。2011年的毕业生人数64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散量之大可想而知。
(3)用人单位就业门槛无形增加就业难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行业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多数高校过于注重理论教育、忽视社会实践的教育方式,是培养眼高手低大学生的根本原因。时下很多大学教育模式,至今仍停留在“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论层面。然而.当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发现自己高深的数学知识,只能用来计算买酱油:精于研究的科学理论,在招聘会上根本派不上用场。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做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芫就业、后择业、再刨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一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采取鼓励性政策,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二是强化服务培训,挖掘更多适合毕业生特点的就业岗位。要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意愿的岗位。同时要加强就业需求预测,引导高校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
三、结束语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原因
一是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只看重国家企事业单位,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二是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最终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二)高校原因
一是高校就业指导滞后,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一,有的只在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高校在就业规划指导方面成就较为薄弱,当代大学生不能够正确对待就业问题,没有形成成熟的就业观。
二是大学学习注重理论,缺乏实践。当前的大学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缺少实践,这与现代企业普遍要求的经验丰富相脱节。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目前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三)社会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的发展,国家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各个单位的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不科学、不合理,盲目的追求高学历,这种盲目的用人标准,不仅是对人才的浪费,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刚进公司的大学生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重视实践经验,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这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
(四)政府原因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人才市场的管理是由人社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还未真正消除。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自身的对策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第四,积极创业。当前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于大学生创业问题非常支持,大学生应当把握时机,充分\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寻找搭档,积极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握市场发展的整体趋势,判断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行业的市场需求是趋于饱和状态还是处于空白状态,找准自己的方向。要时刻注意观察自己所选行业的发展动态,做好跟踪。只有充分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才能够正确地判断创业的发展方向,才能够正确地确定创业的目标、战略以及具体选择实施方案,才能够驾驭市场。
(二)高校的对策
第一,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学水平。高等院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师资水平、办学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设置专业,避免热门专业在同一学校的重复设置。改革教学体制,在教学安排中引入学生评分机制和教学竞争机制,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第二,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要逐步把毕业生就业纳入高校考核的重要指标,突出强调毕业生就业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并严格要求高校的对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将工作层层落实。大学中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培养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第四,完善和开拓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应该在维护原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为毕业生开拓和提供更广阔的择业舞台。加强高校与“关系单位”的联系,密切合作,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创出自己的牌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用人单位的对策
第一,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第二,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基本上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第一步初选。按照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标。如年龄、文化程度、经验等,要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第二步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第三步复试。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
(四)政府的对策
第一,依据方针政策促进就业。围绕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级地方政府应依据一系列方政策,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就业的制度保障、政策保障和工作保障。第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规范高校招生规模。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涉及人事、劳动、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受制约的因素很多。第三,培育和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强化校园招聘市场的主体地位,鼓励各省市建立常设市场,推进建设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并不断完善人才市场机制。第四,建立完善的就业网络信息平台,拓宽就业渠道。
总之,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学生更多的就业锻炼,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选人用人标准,政府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和关注,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侯鹏.就业理论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7年4期,90+92.
[2]唐瑞.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培训,2017年02期,227.
[3]杜璐.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分析及对策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7年02期,187-188.
[4]阚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7期,88-9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原因;对策
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发展变化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从而“专业不对口”现象随之凸现出来。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人才市场、各企事业单位以及高校大学生来了解高校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的现状和企事业单位对于现毕业大学生非本专业化的招聘录取情况以及面对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本专业就业难度大的情况下,怎样规避原有专业限制寻求就业突破口,以达到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现状调研结果
(一)企事业单位考虑用人成本,倾向综合能力素质强的学生
1、应届毕业生供过于求,工作经验,优先考虑
有工作经验者成为了各大企业优先考虑的对象,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员工正式上岗的时间,也节省了企业对于新员工培训的预算。据调查数据显示,94.12%用人单位都是比较注重应聘者是否具备专业的工作经验,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
2、各单位注重综合能力,提供工作前培训
调查显示,相对于坚持专业对口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愿意接纳综合能力强的应聘者,有76.47%的用人单位支持此观点,只有23.53%的企业坚持专业对口的要求。在他们认为,综合能力强的人,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强,更容易适应企业里的工作调配等有关任务。
(二)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面临多种矛盾
1、大多数大学生表明,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令人担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现今的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24.49%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就业困难大,57.14%的大学生并不看好就业形势会朝向良性发展,仅有18.37%的人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报以良好的态度。
2、大学生就业信息的了解途径少
从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更愿意通过招聘会来了解就业信息,所占比例竟高达63.27%,而希望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就业信息的人数占31.43%,其余也有希望通过求职网站等途径了解就业信息的人。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本校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信心不高,有44.90%的人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所提供的就业信息作用不大,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就业信息的掌握效率。
3、专注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提升综合能力的矛盾性
调查发现,有61.22%的大学生认为专业技能是成功取得工作的最有利武器,因此,在培养专业技能这一方面注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29.43%的大学生认为在注重自身专业技能修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9.35%的大学生认为现如今就业更取决于家庭背景,无关乎什么样的专业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现状调研分析
(一)注重综合能力,提供工作前培训
调查显示,相对于坚持专业对口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愿意接纳综合能力强的应聘者。除却有工作经验者,大多数的企业都要进行上岗培训,培训的内容以工作流程、业务技能为主,因此,大多数企业认为选拔综合素质好的新员工,能够更好的掌握工作有关内容。但是,长此以往,由于人才的就业分配出现问题,导致于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到对口”。
(二)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高校毕业生存量越来越多,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较于10年增加了近30万人,呈逐年递增形势。随着大学生扩招,大学生数量激增,使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三)就业信息渠道过于狭窄,积极搭建更多吸引大学生就业平台
大学生普遍认为,招聘会聚集了多方企业,更能提供较为全面的就业信息,同时也更能直接反应出社会对于不同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大学生更直接快速的了解企业信息,同时也更有机会得到好的工作岗位。但是,由于招聘会受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的接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综合能力的提升
空有理论知识,缺乏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求职路上战斗力的下降。这也是当今大学生就业观束缚于传统观念的一种体现。从另一方面剖析,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降低了综合能力所占的比重。而且认为只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才能有利于自身发展。这种不正确的心态也是当代大学生较普遍的一个心理误区。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误区,以及许多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导致社会人才错位,形成了严重的“专业不对口”现象。
(五)自我认识能力不足,自我评估存在错误
目前许多的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自我评估存在错误,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接受低于“内心标准”的工作。许多大学生刚出校门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因此出现了大学生眼高手低的这一普遍现象,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岗位的分配和安排。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解决“专业不对口”问题的对策
(一)用人单位应立足于高校,科学选用人才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用人单位是吸收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在这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作为提供专业舞台的用人单位,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改变对专业对口的固执坚持,从多方面考虑大学生的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聘用合适的人才。此外,用人单位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全面的综合能力,只要通过对工作内容的短期培训和实践即可正式工作,这样科学选用人才才是企业招聘的基本原则。
2、加强与高校的交流
用人单位作为人才的吸收方,高校作为人才的输送方,两者不仅是合作关系,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应该加强两者的联系。如今,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而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因此,可以让用人单位加入到办学中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办学。互通空缺岗位信息,合作办学、联合开展社会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在就业上也可以实行“先乘车后买票”,即先通过学生毕业前的实习,让一部分应届毕业生捷足先登,找到对口的岗位,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专业不对口的压力。
(二)高校建立科学培养模式,立足于就业市场需求输送人才
1、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从打破了用人单位仅仅以文凭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这种传统的用人方式后,现今,企业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广博的理论性人才,更需要有一定技术水平,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所以高校应改革培养人才的策略。在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大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组织、管理以及实践能力等等,这样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
2、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
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等人才的基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今天,专业的设置不仅仅是对兴趣的培养,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提供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高校应充分调查和研究就业形势,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迅速的调整专业的设置和培养方向,这样才能做到真正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目的。再者,高校要根据自身资源以及社会需求,不可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以防热门专业供过于求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专业供不应求。同时,以我国依附型产业结构的需求为依据,减少趋同专业,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此外,政府也应给予支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创造更多与毕业生专业相匹配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观念,一专多长
1、培养能力,加强实践
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尤其要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如组织管理、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实践、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展示各种才能来吸引对方的“眼球”。同时,大学生还须加强实践,抓住一切机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累实践经验,以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征服对方。
2、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我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择业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特长等情况,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认知和定位,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只有弄清楚了自己的择业标准,才能避免择业时的盲目。再者,一些大学生应当及时转变对于低薪工作的看法,改变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文章摘要】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今天,国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本文通过对国家级创业训练计划开展现状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创业计划;现状;问题;对策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2 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的意义
2.1 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各种需求,要求更多的年轻人去开拓、创新新的领域和事业。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实现创业的梦想。因此,社会需要创业氛围的构建。
2.2 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是目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最好途径
随着我国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国家和各级政府极力推行的,包括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启动资金的资助,构建完善的创业培训体系,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2.3 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是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高校教育发展的改革走在了关键的路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改革的方向。推行创新教育,培养锻炼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3 大学生创业计划开展的现状
1)大学生创业计划缺乏规范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创业计划申报时,态度比较积极,但项目审批下来,对后期的实践、管理、指导等环节,包括资金方面都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很多项目不了了之或草草结项,根本无法实现学生创业训练实践的目的和效果。
2)学生对创业项目投入的热情高,但缺少坚持精神。特别是遇到一时的困难和挫折,学生往往容易放弃。由于学生对自我创业的向往,项目前期有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但现实的创业过程中,很多问题和困难学生是意料不到也是很难克服的。所以,创业计划的深入实践很多学生都是望而却步了。
3)通过国家推行的创业计划,一部分市场敏锐性的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既锻炼了个人的能力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市场的认识和把握不足,创业项目的成功案例比较少。
4 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针对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高校在申报时往往比较重视,一旦申报成功,在计划项目的落实上,由于经费等问题的制约,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独立的部门统一进行指导和监管,缺乏高校创业环境的构建。
4.2 学生创业经验不足
高校开设的创业指导课程多以理论的形式,学生缺乏实践的经验和基础。对市场动态的把握和客源市场的选择及产品设计满足消费的需求等方面,都比较薄弱,而且学生很难接受到最新的市场变化信息,错过了商业机会。
4.3 缺乏管理经验
优秀的管理团队是创业项目成功的关键。而针对大多数创业团队来说,团队的组建往往是关系要好的同学或是兴趣相投同学一起建立的。团队的机构设置、岗位分配等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运作。因此,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加大了风险投资介入的难度。
4.4 资金没有保障
如何解决资金的问题是当前大学生创业计划开展的首要问题。目前,高校创业计划项目都是自筹资金,分拨到一个项目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而对项目本身来说,启动资金的不足,是很难维持项目正常运转的,企业资助的形式更是难上加难。
4.5 创业形式缺乏灵活性
大多的创业项目都以校园市场为依托,围绕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及需求特点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开展相关的创业活动项目,而没有采取形式多样,灵活方便的大学生创业形式。作为高校和创业学生来说,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采取切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的大学生创业模式,才能使更多的学生走进广阔的就业空间。
5 具体对策
通过以上对大学生创业计划开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以下针对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的几点建议和措施,从而解决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5.1 建立创业训练实训基地
高校应积极建立创业训练实训基地,选取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各项扶持和创业指导,包括资金的运转、办公场地的提高等;同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和行业兼职专家,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疑问和困难。高校实训基地应把一个好的创业计划纵深的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首先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创新训练的练习,然后在实训基地开展创业模拟训练,最后展开校外的创业实践。让学生体验一个全过程的创业经历,保证创业的成功率,带动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积极性。
5.2 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
高校为应付日益激烈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积极性,应鼓励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定期举办、开展丰富的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例如:聘请创业成功人士开设创业讲堂,举办创业大赛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为大学生在以后的创业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5.3 组建大学生创业超市
为丰富学生的创业经验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校可以组建大学生创业超市,以校园为依托围绕餐厅、复印、便利店、洗衣房等小项目开展创业超市,大胆的让学生去切身感受和体验经营的模式。这种形式既丰富了学生的经验,又能丰富校园生活;同时,资金占有少,回收快,创业成功率高,是高校和学生的双赢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晓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园的实证研究―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5).
[2]胡君.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3).
[关键词] 广东大学生 职业规划 现状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规划亦称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个人情况及所处的环境,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并采取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主要通过包括自我认知及其水平、职业价值观、对影响生涯的诸种因素的了解和分析、对个人生涯成功的计划和把握等。
职业规划的目的在于引导个体对自己进行探索,引发对未来职业的思考,从而在职业定位、职业选择时有明确的指向,并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深入探索自我的基础上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提升进行生涯规划和决策的能力,从而自觉地关注自己和自己的潜能开发,促进自己的生涯成熟,达到个体的全面发展,让生命展现更为丰盛的意义。因此,这是学生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
广东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以往更强调岗位的合适性和胜任力,更注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职业创新发展能力,对大学的教育教学和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广东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广东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
(一)主动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薄弱
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在“你认为职业规划重要吗?”这一问题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占63.53%%,“重要”的占31.8%,共95.33%。但是,在问到“你了解职业规划吗”,“非常了解”的仅占5.3%,“了解”的占23.5%,“不了解”的占46.6%,“非常不了解”的占24.6%;在受调查群体中,只有36.85%的同学真正做过职业规划;在问到“你是如何做职业规划的”这一问题中,“自己主动去做的”占18.4%,“学校和老师要求做的”占68.9%,“随意去做的”占12.7%。从调查中显示,大学生们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是主动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非常薄弱。
(二)自我了解不足,专业与兴趣的矛盾明显
调查显示,对自己的个性、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核心内容“非常了解”的比例分别为:50.45%、60.73%、42.16%、33.5%;“非常不了解”的比例分别为18.32%、13.67%、33.89%、29.8%。只有16.67%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非常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判断:“非常强”的占18.5%,“较强”的占25.5%,“一般”的占34.5%,“不了解”的占15%,“没考虑过”的占6.5%。
在问到“你对自己现在所读专业的喜欢程度”,“非常喜欢”的占21.47%,“喜欢”的占38.54%,“不喜欢”的占30.54%,“非常不喜欢”的占9.45%。“你对自己现在所读专业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的占20.6%,“了解”的占36.5%,“不了解”的占32.4%,“非常不了解”的占10.5%。可见专业与兴趣的矛盾明显存在。这主要是因为,高考时填选专业,一是学生选择专业的随意性较大,二是有很多是由家长决定的,家长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现象来选择专业,却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性格。学生所读的专业不是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到学校后,才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兴趣不一致,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对未来发展的目标与信心。
(三)职业环境探索肤浅,重规划不重实践
对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的相关要求非常了解的占28.65%;对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在其行业中的发展趋势非常了解的占30.5%;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非常清楚的占31.34%,对职业环境的认识和了解主要来源于:“网络”为43.35%;“课堂”为11.52%;“讲座”为15.67%;“社会实践”为8.67%;“没考虑过”为20.79%。
在问到“针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参加过社会实践吗”,回答“经常”的仅占11.5%,“有3次以上”的占26.5%,“有1-3次”的占23.5%,“没有”的占38.5%。
从以上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对职业环境的探索和认知不深入,缺乏实践。很多信息是通过网络而获得,缺乏“身临其境”和“眼见为实”,因此,职业规划多为“纸上谈兵”。
(四)职业决策盲目,价值取向偏差
在问到“你是什么时候确定自己毕业后的职业目标的”,分别有32.65%、43.38%的同学是在大三、大四确定的,只有12.62%是在大一确定的。在面临职业选择时,考虑因素最多的排列是:发展机会、薪金丰厚、父母意见、稳定有保障、社会地位、个人兴趣及特长、专业优势。其中,女性同学在考虑职业选择时,更注重“父母意见”和“稳定有保障”。
(五)学校重视度有待提高,专业师资缺乏
“你对学校的职业规划指导是否满意”,“非常满意”的占15.3%,“满意”的占26.6%,“不满意”的占41.2%,“非常不满意”的占17.9%;“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与辅导的老师是”,“专职老师”的占1.8%;“辅导员”的占43.8%,“就业中心工作人员”的占54.4%。
三、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
职业生涯规划,它关注个体的兴趣、价值观、能力及性格,关注个体内在的潜能挖掘,关注个体在职业环境中的适应度和匹配度,它实质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是个体追求理想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这里既有职业对人的一般性要求,如职业理想、态度、责任、良心、信誉等;也有特定职业的职业规范对人的特殊要求,如职业技能、纪律等;还有个体特质是否适应职业,如兴趣、爱好、能力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其特殊性。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关注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竞争力和持久力,高校应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把它纳入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导向功能,如树立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具有激励功能,如了解自我的优劣势,增强自信心;具有约束功能,如行业的规范和职业道德的操守等等,因此,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融性,互相渗透,成为大学生良性成长的“法宝”。
(二)系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建立以系统性课程为主体的指导体系
目前,导致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主动规划的能力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及完整的课程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从而不能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意义,没有掌握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因此,应建立以系统性课程为主体的指导体系。
系统性课程应体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连续性和全程性,即课程的设计应贯穿大学四年,也应重视其阶段性和层次性,即在每一个年级,它的课程又是不一样的。同时,根据课程的设计,相对应地开展体验活动,如测评技术、职业规划工作坊、人物生涯访谈及社会实践等,通过这些活动和实践,深化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认识,帮助大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不断澄清自我,探索职业世界,提升自主职业规划能力。
同时,要做到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引导大学生清楚所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培养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要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能是实现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条件。
2.建立个性化服务体系
从职业生涯的角度看,每一个个体都是世界上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背景、情感、认知和风格,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注意个体的差异性,分类而教,因材施教。而现实的教学和辅导中,不分行业、专业、岗位、个体兴趣等,多以集中授课、团体讲座、统一活动为主,形成“一锅煮”的局面,致使学生个体自我了解的程度不深,职业探索的动力不足,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在就业市场上疲于应付,在工作岗位上匹配度不够,最终将导致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上可持续性不强。因此,建立个性化服务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3.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条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它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涉及到个体职业理想包括职业信念和职业目标等、自我认知包括职业兴趣和价值观等、职业认知包括行业动态和职业变迁等,还涉及课堂教学、测评技术、职业咨询、素质拓展等专业化要求。从目前的人员配备来看,在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群体主要是学生政工干部和心理咨询老师,这些教学者和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少专业化师资,已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瓶颈”。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对原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并取得相应资格;二是引进专门人才,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注重社会实践,调整职业规划和价值取向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结合自己的专业、职业目标进行社会实践是非常必要的。社会实践是检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提前深入了解职业环境,提高对社会的认知度;还可以让大学生捕捉到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和职业的具体要求,从而充分认识职业世界,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树立危机意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个人职业的发展方向,减少职业决策的盲目性,不断调整职业规划和价值取向。
(三)强化省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1.建立科学的监督和评估体系
科学的监督和评估体系,是省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的集中体现。制定评估标准,运用行政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各高校开展督查和评估,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促进各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并引导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活动朝着规范、系统、良性的方向发展。
2.积极推进“本土化”理论研究
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的理论是引进国外的,属于“汉化”型,有些理论和技术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不符合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在运用这些理论和技术过程中,会引起许多心理的冲突。因此,应根据我们的现实需要,组织有关专家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土化”理论研究,编写更适合国内大学生特点的基础性教材和辅导性教材,增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桥梁”作用
在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家庭教育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而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行业及职业时,家庭教育要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并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成强大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滕远杰.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思路.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1).
[2]李向明.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体性辅导策略.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
[3]江岳.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
[4]李荣华,高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教育探索,2009,(2).
[5]高桂娟.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教育转变.教育探索,2008,(1).
论文摘要:利用文献法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在职业决策困难领域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就业指导机构的启示。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加剧。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环境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值得每一个大学生思考。因为职业选择的成功与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以及生活满意度。职业决策困难就是指个人在职业选择(进入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对职业决策困难进行研究,对于提高个体的职业决策水平,帮助个体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回顾与总结职业决策困难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个体及就业指导部门做出相应的对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1职业决策困难理论研究现状
相关理论研究重点分析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代表性观点有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社会学和认知行为学方面的理论。
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认为,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出现的较典型的困难均与职业发展的正常阶段一致,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相应的产生不同性质的职业困难。如在职业进入期,面临如何选择合适的职业;在职业巩固期应主要考虑如何适应和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等等。与职业决策困难直接相联系的内容主要是在职业进入期。
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类型和水平进行了分类,假定职业决策困难由职业认同困难、缺乏关于工作或训练的信息以及环境或个人障碍等因素引起,并提出未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亦是影响因素之一。该理论产生的研究工具是Holland,daiger和Power于1980年编制的我的职业情境量表(MVS)。共26个项目,3个分量表:职业认同量表;职业信息量表;障碍量表。量表采用0, 1计分,分别表示与被试实际情况不一致和一致两种情况。MVS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及团体测验。
在社会学和认知行为学方面,Crites提出职业选择过程成熟论,提出职业选择能力和职业选择态度两个重要的过程变量。Taylor和Betz}3}结合Bandura的自我效能结构理论,提出个体在感知成功执行任务能力上存在差异,以此来解释在职业决策困难上的个体差异。依据这两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Taylor和Betz在1983年编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CDMSE ),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自信程度。量表包括五个部分,50个项目,采用10点计分。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同时性效度。Betz} Klein和Taylor修订了其简化版,仅25道题,但效果良好,缺点是因素结构还有待完善.我国学者龙立荣等在CDMSE的基础上编制出针对大学生的中文版本,修订为采用5点计分。国内实测证实其独特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较强的辨别效度,但缺少常模数据。
除以上量表外,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工具还包括职业决策量表(CDS ) ,以及美国心理学家Osipow和以色列心理学家Gati于1996年依据信息加工观点编制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CDDQ)。该量表测量三种困难:缺乏准备性;缺乏信息以及不一致的信息。我国学者刘长江等杜睿等、李西营均对CDDQ进行修订,但相关实证研究结果并不十分理想,说明编制适合中国人自己的职业决策困难测量工具十分必要。
2职业决策困难的实证研究
2.1职业决策困难与人口学因素
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发现性别、年级、家庭收入状况等人u学因素在职业决策困难上存在差异。刘长江等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总体_>;处于职业未决的状态,女生比男生更加犹豫不决,更缺乏准备性,具有更少的不良信念,而男生的职业认同感较高。这个结果和Hijazi等对于高中生的跨文化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由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性别差异的期望造成:年级差异分析表明大学二年级生有着更多的不可靠信息,择业动机和职业决策信念都低于其他年级。李莉等研究发现女生在选择目标,解决问题方面感受到的困难显著大于男生,二年级是大学生职业决策发展的转折期:本科毕业生在多项维度_L均比硕士毕业生感受更多的困难,文科、理科的毕业生在职业决策过程中的困难感受无显著差异:而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在选择目标、制定规划上困难更大。李西营研究发现无论是在整体还是各个维度上,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大学生其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差异,收入越高困难越小。
2.2职业决策困难与其他因素
职业决策困难不仅和人口学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其他因索的影响。李莉、马剑虹研究发现学业表现对职业决策各维度都有着较高的贡献率,自我评估中的社会关系和个性特征对职业决策的自我评价和制定规划维度有主导作用。王玮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可以通过影响幻想型应对方式、问题解决型应对方式、特质焦虑对职业决策困难产生影响,而且自我概念还通过应对方式影响特质焦虑,从而对职业决策困难产生影响。 刘长江等研究发现大学生决策困难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并且报告较高水平的决策效能.低自我评价、低规划制定、低信息收集以及低目标选择的人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决策困难:问题解决能力高的人更容易解决职业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李西营研究发现除了在错误的职业信念和错误的决策信念两因子上无差异外,在其他因子上职业未定者都比职业已定者有更大的职业决策困难;在缺乏信息和不一致信息维度_匕未接受过职业指导的学生比接受过职业指导的学生有更大的决策困难:职业适应水平越高,职业决策困难越小。
2.3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研究
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研究主要是由学校的职业教育辅导机构和专业的心理咨询研究者来完成的,关注点多是实际的操作和技术卜_[的问题。刘长江等通过对高中生的调查研究,将生涯未决类型分为五种:不知所措型、犹豫不决型、不良信念型、动机不足型、应对良好型,在进行职业辅导的时候可以分别根据这五种不同类型的人群制定不同的辅导计划,以达到有针对性的更好的辅导结果。沈雪萍研究采用团体辅导为主、课程辅导为辅的干预方式,同时配合外在的技术支持系统(如心理测评技术)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进行了千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玮等对大三学生的职业生涯决策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了干预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在千预前后存在显著差异,职业生涯决策团体辅导中的心理辅导能够改善成员的职业生涯决策困难的状态,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涯决策技能。袁小娜、徐畅等都对职业决策生涯辅导的团体辅导模式和辅导方案进行了设计,便于更好地开展职业决策生涯辅导,对职业决策困难进行干预研究。
3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
3.1研究工具问题
现有的量表大多都是翻译修订国外的量表,是否具有跨文化的特点并没有进行大范围的取样验证。以CDDQ量表为例,各种修订版本的CDDQ量表实测时从内容到结构上均存在问题,在准备性维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并不能全面地反映我国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所以如何根据我国大学生的特点,开发适合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研究工具,从而有效的测量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是首要的问题。
3.2国内尚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决策困难的理论
从理论研究出发的思路,理论性研究很强,但是用这种理论所编制出来的问卷需要检测;从经验研究出发的思路可能难以建立系统的理论,但实证性很高,可以准确地考察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程度。如何提出并解决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之间的冲突也成为了一个我国研究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3.3关于我国的职业决策困难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