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数字教育课题

时间:2023-09-22 15:32:58

导语:在数字教育课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数字教育课题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78-001

一、激活学生资源

[案例]

学习“小数乘法混合运算”这一单元后出示两道判断改错题:

(1)18.5-13.5×0.42 (2)7.4×0.65+10.5

=5×0.42 =0.481+10.5

=2.1 =10.981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判断每道题的正误,然后全班交流。

生1:第(1)题是错的,因为运算顺序错了;第(2)小题是对的,因为它的运算顺序没错。

师: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别的同学有意见吗?

生2:我认为第(2)题是错的,因为我算出了7.4×0.65的结果是4.81,不是0.481。

师:你真细心。

生3(抢着说):不计算我也能知道7.4×0.65不等于0.481,因为7.4×0.65的结果是三位小数,而74×65的末尾是0,7.4×0.65=0.481显然是把末尾的0先去掉了再点小数点的;如果是把0添上去,就是四位小数了,肯定是小数点点错了。

师:你是根据小数点的位置就判断这题是错的。

生4:我不计算,也知道7.4×0.65=0.481是错的,根据积和因数的大小,这个积应比7.4小,比0.65大,而0.481比0.65小,所以是错的。

师:你是根据积和因数的大小关系判断的,了不起!

生5:我还有一种判断方法,我用估算的方法,把7.4看作7,把0.65看作0.7,7×0.7=4.9,正确答案应接近4.9,而0.481比4.9小很多,所以是错的。

[反思]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差异在任何时候都不可避免,它不只是教学要面对的事实,而且也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二、善待课堂“意外”

[案例]

教学求“最大公因数”一课,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我安排了以下一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9 18和12

24和36 84和35

反馈时,发现韦力等少数学生做错,在了解韦力做错的原因时,他的同桌抢着说:“韦力说,只要把两个数相减,所得的差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一阵哄笑。我及时制止,并请韦力具体介绍一下想法。他涨红着脸说:“从6和9、18和12、24和36的最大公约数中,我发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6、12,正好分别是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差。所以,我在求84和35的最大公因数时,直接把84减去35,结果却错了。”这一番解释,使我突然想到了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这位同学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叫做辗转相除法。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反思]备课时,我们尽管会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生活背景出发进行精心预设,但不可否认,不同学生面对同样的探究材料,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我想,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要能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三、变出精彩一片

[案例]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有这样一道题:

有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如下图)进行。数一数,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如果不画图,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如果有64支球队参加比赛,产生冠军要比赛多少场?

考虑到如果直接呈现上述直观图,学生可能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直接找到答案,那么,本题潜在的丰富的数学思维内涵就很难为学生所把握。因而,教学时,我作了如下调整:

先出示问题情境(图暂不出示)。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理解“单场淘汰制”的含义。

师:16支球队有点多,不利于思考,怎么办?独立思考后,学生展开交流。

师:奇怪。为什么比赛的场数总比球队支数少1呢?(见学生陷入沉思)想想,每场比赛淘汰几支球队?

生:哦,我明白了。每场比赛正好淘汰一支球队,16支球队最后只能产生1个冠军,应该淘汰15支球队,所以应该赛15场。

第2篇

关键词 微课 新型教学 课程改革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4.040

Abstract Today's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frag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knowledge update iteration significantly faster. Digital media is everywhere in our daily life, 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not only the professional demand of digital media industry will be more and more, the ability to request more and more high, so in th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ivate the talents of the classroom should also adapt to the social needs update.

Key words micro class; new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开设课程覆盖多媒体应用技术、视觉传达艺术、影视动画、电视艺术、工业设计等方面,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字媒体专业的创新性人才。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与之适应的专业人才,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为平台,信息学院与31家高职院校及企业合作,建设数字媒体专业群教学资源库,以此促进课程改革,更新人才培养方式。

1 什么是微n教学

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日趋多样化,具有短小精悍的特色,提倡碎片化学习;微课具有灵活性,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以多媒体为载体,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支持泛在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寻找需要或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尊重学生知识体系多样化;翻转课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评价的质量。

微课最初是以教学视频或音频为载体,进行网络教学。但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学习的需要,教学资源日趋多样化。一方面,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以课件、动画、虚拟现实等资源作为补充,内容生动有趣,学生可以清晰和直观地感受到教学对象的实现、操作过程;另一方面,搭载微课的平台更加多样化。不仅电脑,平板电脑、手机都可以搭载微课教学,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都可以不受到限制。

2 什么是传统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一般是指在固定的教学场所,采取面授的方式,老师讲,学生听,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里,常常采取“秧田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以教师为主导。与“个别教学”相对。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3 微课教学的优势和劣势

微课以“短、小、精、悍”为特色,经过精致化的教学设计。微课的内容一般不会很长,它通常以知识点为单位,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微课,微课教学时长大致在5-10分钟。这是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注意力集在5-10分钟内为最佳。微课一般不允许有多余的内容,举个例子,即便是资深教师,在面授当中,也难以避免讲课时候出现语气词,以及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微课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剧本”――如1分钟内讲的内容是什么,3分钟内讲的内容是什么,都要形成书面的形式,并与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源结合,筛选掉不必要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微课的重要特色是,重视差异,提倡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差异是学生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我们可以把知识点比喻成乐高积木,微课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知识点好比乐高积木的一个元件,学生可以通过选择元件,搭建不同的自己需要或者感兴趣的模型。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计算机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智能推荐学习课程。教师亦根据数据分析,及时更新和修改教学内容。

在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中,校企结合是这个项目的特色。信息学院与6家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建设微课,使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共享更新更好的实训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上,知识可以得到共享和快速的更新,但事物都是会有正反两面,微课教学亦存在弊端。首先,高职高专的学生自学能力还比较弱,如果缺乏面对面的辅导,学生很容易滋生惰性。其次,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搭建还没有经验,单纯依赖微课学习,学生知识点零散,难以构成系统。再者,缺少学习氛围,学习动机会被削弱……

4 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劣势

从我国义务教育开始,学生接触的课堂形式基本以传统课堂为主。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师教学必须得根据统一制定的教学大纲,应用规定的教材进行备课,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班级授课制”是工业时展的成果,少数的教师可以培养多数的学生,向社会输送大量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站在学生的角度,得到统一管理的传统课堂给学生创造了同等的学习机会,并且会形成一定的学习气氛和竞争氛围。

但进入21世纪,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变化,统一标准培养的人才未必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传统课堂教学在当今这种情况下显得稍微有些有心无力。在因材施教方面,对于有差异化的学生,传统课堂的学管理依然无法很好实现照顾个别。尤其对于艺术类学生,教学更应该保护、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

因此,信息学院建设数字媒体资源库,意在用微课补充日常教学,实现微课教学和传统课堂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微课教学的灵活多样和课堂教学的面授指导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结合,是当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5 数字媒体专业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的教学实践

5.1 多媒体教学,教学形式多样化

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和学习,必然离不开多媒体资源,仅仅依赖静态的图文资料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资源的制作同样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的共享,促进资源的更新,学生可以得到最新的专业信息,教师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备课压力也得到减轻。

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动画、演示视频、虚拟现实等方式,教学内容可以得到生动的展示,使课堂充满乐趣。

专业出版教材更新,在章节知识点旁,置入二维码,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学习门户对应链接,查看相关动态资源。数字媒体资源库建设的UU威客平台,可以为数字媒体专业爱好者提供资源制作、资源、资源下载、资源管理以及项目发包的平台,实现数字媒体专业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5.2 线上线下教学,增强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为学生介绍学习资源,传授学习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面对面解答疑难困惑,帮助建立知识体系,激发学习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逐步养成自学能力,根据自身情况,筛选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度和难度。

微课教学可以实现无纸化测试。在微课教学当中穿插小测试和单元测试,客观题由电脑自动批改,主观题由负责教师或教师助手进行批改,提供参考答案及解析。系统自动分析统计测验结果,教师可以根据数据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供教学反馈,改善教学计划。

5.3 短小精悍,提高教学效率

数字媒体专业一个简单的实训项目,对于一个不熟练者,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完成。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师往往希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希望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对于高职高专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之后,专业技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掌握,并到达业务熟练的程度。因此,在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加入短小精悍的微课教学,可以节约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实操,同时教师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时间去指导实操。课后,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温故知新,利用课余时间逐渐培养独立完成专业任务的能力。

5.4 促进资源共享,加快知识更新迭代

数字媒体资源库学习门户包含6个频道,包括学习者频道、教学者频道、残疾人频道、企业频道、院校频道、政府和行业频道,其中残疾人频道樘障人士提供手语课程,院校频道包含全国24个优秀高职院校以及境外学校教学合作成果,每年资源更新率不低于10%,各类人群可以在门户平台上共享信息。通过汇集多方面的优质教学资源,利用不同课程在“翻转课堂”、“O2O”、“碎片化学习”、“基于SPOC的个人定制式学习”等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提高教学能力。资源库建设中,形成了扁平化的矩阵式结构和开放型组织,加强了各单位之间的联系,专业资源和人员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弹性共享。

第3篇

[关键词]数字电路 逻辑设计 CDIO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132-02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电子电气信息类等专业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服务于电气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与智能检测、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学科,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然而目前该课程教学模式与信息专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脱节;课程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分析,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学生感到本课程学习内容枯燥无味,接受知识被动。很多学生仅仅把应付考试而不是应用知识作为课程学习的目标,结果导致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许多学生对数字系统的构成、设计、生产等流程依然不甚了解,无法做到学以致用,限制了课程对学术专业素质培养的关键作用的发挥。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借鉴国外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遵循“首要教学原理”,提出“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立体化教学改革方案:通过设定工程化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体系层次化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提高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探索培养具有现代创新思维卓越工程人才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一、立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体系化、层次化建设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初学时往往难以抓住课程思路主线,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因此要特别重视教学内容的体系化。

对于理论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设计“脉络图”或“层次结构图”的形式把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发展形象的表示出来。在每章节内容学习之前都要强调所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的位置,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知识构成体系和各种有价值的应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根据学科发展,对课程的内容不断进行更新和优化设计,建立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体系,从而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体系。

(二)多维立体化课程教学平台建设

除了基本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设多维度立体化的课程教学平台,依托教学平台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课程的立体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将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试验指导、试题和试卷库等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以提供多维度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教学内容的预习,并可下载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作业可以通过平台提交,教师可以进行在线作业批改、成绩统计,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网络课堂,从而使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有效拓展。

二、立体化课程实验体系建设

(一)构建“基础实验”、“大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

基础层次的教学包括电路基础实验和模拟电子基础实验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及其基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分组的实验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际操作,动手练习;大型实验层次主要是模电大型实验,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鼓励创新思维,促进知识更新,让学生在系统分析、设计与应用上有所提高,采取的教学方法是由学生在规定范围内自主选题,在实验室自主完成,一人一组;综合提高型层次开设的是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实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各实验层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面对较大规模的电子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系统分析、设计与应用的能力,此层次的实验教学结合电子设计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进行,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在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经过需求分析、资料查询、方案论证、设计调试、测试分析等过程,最后完成课题。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和优化

根据学科发展,对实验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更新和优化设计:设计一些跨课程的实验项目,建立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在基础层次的数电实验环节可以进行计数器、数字钟等基于MSI的验证和设计性实验,在数电大型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基于VHDL的QuatusII数字钟设计,并下载于FPGA芯片,使学生对SOC有最基本的认识,在综合提高型实验中又可以让学生用单片机系统完成同样的设计。

三、基于CDIO理论的教学方法改革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学院等四所大学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CDIO分别代表构思 (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理念倡导工程教育从科学向工程回归,以工程和生产设计环节为核心,让学生主动地、实践地学习。“首要教学原理”是当代美国著名教授Merrill博士提出的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者只有处于五项情境之中,才能促进学习。CDIO理念与“首要教学原理”相辅相成。在教学方法上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一)建立新型的多层立体授课体系

根据CDIO能力培养大纲,“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可以设计为课堂教学、试验教学和创新应用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按照图1所示的课程授课体系,通过在课堂教学、试验教学和创新应用三个不同层次上的教学和实践,能够在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课程教学目标。

(二)遵循CDIO理念,增加教学的引导性、开放性和前瞻性

CDIO理念倡导以应用环节为核心,让学生主动实践地学习。教学的引导性就是课堂教学以应用中的问题为起点,引导学术思考,组织教学内容。开放性指的是针对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列举和搜索多元化解决方案,不拘泥于教材示例。前瞻性是指通过教师展示数字技术新的思想、最新的科研成果,让学生思考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核心技术。

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CDIO模式是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与知识本位的培养模式是有本质区别的。CDIO标准要求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衡量学生的基本个人能力和人际合作能力、产品和系统构建能力以及学科专业知识。在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以后,建立了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细化了课程考核方法,加大了平时考核力度,将一次考核变为全程考核,并且在开学之初就向学生公布课程考核办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课程的考核成绩包括: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业完成的质量、实验项目完成的质量、期末试卷得分情况,同时对于一些在实验项目中有突出表现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加分。

五、总结

本文针对现有“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对课程进行立体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笔者所研究立体化教学改革不是某个教学环节的独立改变,而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整个教学过程的立体化变革。以先进的教学理论引导课程教学改革,必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消除学生对学习的乏味感和知难感,使其主动、积极地投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出一种新模式,实用性强,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刘越,李华等.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多维立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3(12).

[2] 吴军,彭芳等.CDIO模式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

[3] 符强,任风华.Multisim10在《电路与电子学》理论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2011(12).

[4] 金建设,张树坤,徐伟明等.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2).

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数字水印;版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TP309.7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多媒体课件已在现代课堂中担任了重要角色。为了保护制作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实施版权保护。

1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数字版权保护(“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简称DRM)是用来保护数字产品版权的一种技术手段。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多媒体保护,如加密电影、音乐、音视频或流媒体文件;另外一类是加密文档,如DOC、XLS、PPT和PDF等。事实上,一切形式上的数字化内容由于都有可能被非法复制和传播,比如商业化的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软件、数据库软件,软件开发工具、文档和图纸等都有数字版权保护的必要。DRM主要是以一定的计算方法,从技术上锁定和限制数字内容及其分发途径,从而防止数字产品被无授权的复制。常用的技术主要有数字水印、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和数字指纹等。

2 数字水印概述

数字水印通常是把某些不可见标志数据嵌入到数字内容中作为水印,使得水印在数字内容中不可感知和足够安全,只有通过专用的检测工具才能提取。为了保证数字内容失真而不被人的视觉或听觉察觉到,必须应用某种显性或者隐性的感知准则。数字水印算法要结合加密方法以提供其安全性,这些加密方法由数字标识、随机数字序列、文本和图像等多种模型构成。一般而言,数字水印算法包括数字水印嵌入和数字水印提取两个过程。其中数字水印嵌入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水印嵌入过程

数字水印嵌入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空间域算法和变换域算法。在这些算法中,最低有效位算法是由L.F.Turner和R.G.vanSchyndel等人提出的,是国际上最早的提出数字水印算法,它可以隐藏较多的信息,是一种典型的空间域算法,但如果遭到各种攻击后,水印容易被移去。Patchwor这种数字水印算法是由麻省理工大学(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多媒体实验室Walter Bander等人提出的,目前主要用于打印票据的防伪。其缺点在于只能隐藏较少的数据量,抗攻击能力较弱,敏感于仿射变换。而目前研究最多的算法是基于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的频域水印算法,它可以与MPEG、JPEG等压缩标准的核心算法相结合,能较好的抵抗有损压缩,具有鲁棒性强、隐蔽性好等特点。数字水印的提取和检测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水印的提取与检测过程

频域法检测水印的原理是将原始信号与待检测信号同时进行变换域变换,比较两者的区别,进行嵌入水印的逆运算,得出水印信息。如果是可读的水印,那么就此结束,如果是不可读水印,如高斯噪声,就将得出的水印与已知水印作比较,由相关性判断,待检测信号含不含水印,故水印的检测有两个结束点。

3 数字水印技术在多媒体课件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3.1 基于DCT变换域的数字水印算法设计

本文采用基于DCT变换域水印嵌入技术实现版权保护,具体实现过程是:

先将表示载体图像数据的矩阵进行DCT变换,得到相应的DCT系统矩阵,选择待嵌入水印的系数,由于DCT系数反映了图像的能量,从而实现嵌入水印的目的,然后再进行反DCT变换,取整即可得到嵌入水印后的载体图像。其中水印嵌入过程为:

设原始图像I大小为M×N,水印图像J大小为P×Q,其中M、N分别是P、Q的偶数倍。要将水印图像J加载到原始图像I中,算法如下:

Step1分块:将I分解为(M/8)×(N/8)个8×8大小的方块BI(m,n);亦将J分解为(M/8)×(N/8)个(8・P)/M×(8・Q)/N大小的方块BJ(m,n),其中1≤m≤M/8,1≤n≤N/8。

Step2DCT变换:对每一个BI(m,n)实施DCT变换,即有DBI′(m,n)=DCT(BI(m,n))。

Step3加载水印:对每一个DBI′(m,n)和BJ(m,n),xi为从DBI′(m,n)的中频选出的加载的位置,1≤i≤(8・P)/M×(8・Q)/N,ri为水印BJ(m,n)的位置坐标,1≤i≤(8・P)/M×(8・Q)/N。DBI"(m,n)(xi)=c×BJ(m,n)(ri),其中c是加权系数,用DBI"(m,n)(xi)来代替DBI′(m,n)(xi)得到加载水印后的图像DBI"(m,n)。

Step4逆DCT变换.对每一个DBI"(m,n)进行逆DCT变换,即IDBI(m,n)=IDCT(DBI"(m,n))。并将各方块IDBI(m,n)合并为一个整图CI′,就得到加载了水印的新图像TI。

数字水印提取过程为:

对加载了数字水印的载体图像TI,要提取其中所加载的水印,其实质就是上述加载数字水印算法的逆运算:

Step1分块将TI分解为(M/8)×(N/8)个8×8大小的方块BTI(m,n),1≤m≤M/8,1≤n≤N/8。

Step2DCT变换对每一个BTI(m,n)进行二维DCT反变换:BTI′(m,n)=IDCT(BTI(m,n))。

Step3提取数据,对每一个BTI′(m,n),按照式BJ(m,n)(ri)=1/c×(xi)BTI′(m,n)得到BJ(m,n)。

Step4合并,将上面所有BJ(m,n)合并成一个整图J。

DCT作为常用的一种编码方法,并由于数字图像JPEG压缩标准也是建立在DCT变换基础上,所以DCT是一种具有很好的去相关能力和能量压缩能力的变换,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它与其他算法结合进行版权保护,成目前数字水印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如果在网络上,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版权保护要求为:(1)先需要采用加密算法对课件内容进行加密,并根据需要将课件主题、版权声明、权限许可证、版权人姓名、版本号、颁发服务网站地址等信息附加在加密文件头部。(2)为了储存和颁发权限许可证,实现权限管理器许可证服务,课件版权拥有者需要配置一个权限许可证颁发服务器。(3)借助互联网或其他媒介,将加密包装后的课件以Web站点、光盘、E―mail等形式。(4)用户访问加密包装后的课件时,系统必须能够让他首先从权限许可证颁发服务器上获得权限许可证,以便得到权限许可证中的密钥,通过相应的解密算法对课件进行解密,并根据相关权限控制信息(如访问次数、起始时问、终止时间等)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系统才能让用户根据权限许可证所规定的权限访问课件。

3.2 应用实例

作为一款流行的工程设计和系统仿真软件包,Matlab用于数字水印技术研究有着独到的优势。启动matlab软件,按上述算法编制好应用程序,事先准备好一张取名为“xbmu.JPG”数字水印图片,对多媒体课件中的“第一章”文件夹里的名为“12.jpg”的图片,利用matlab程序把该图片加入数字水印。具体实现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数字水印图像

4 结束语

近年来,数字水印技术发展很快,主要是通过对媒体数据进行时域或频域的各种复杂变换,以增强嵌入信息的健壮性。数字水印技术虽然能检测水印达到版权鉴别的目的,但是该技术只能在盗版发生后提供版权鉴定,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防止盗版。也就是说,数字水印技术只能做到“事后追踪”,却达不到“事前防范”的功能,需要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其他技术实现版权保护。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环境创设;兴趣;探索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自主学习的首要心理因素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经验介绍:首先让学生喜欢你,进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仅通过言传身教,更重要的是师生双方在态度和情感方面的相互影响。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爱生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这种情感,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无数事实证明,当教师给学生以爱,当教师以自己热诚的情感去满足学生们的情感需要时,学生们是容易接受教育的。

2.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地学习氛围是自主学习的必备人文环境

关于学习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思维同他的情感分不开,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学生只有在情感愉悦的气氛里思维才会活跃。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强调指出:要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上要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即使说错了,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加以肯定,并委婉地对错误地方进行引导,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对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发言,可以大胆地发问,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课堂上形成生生、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从家庭进入学校带有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为此,课堂教学中,要避免拔苗助长。一是要注意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当然不能纯粹为了探究这个口号而对一些课进行生搬硬套。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时还特别注意研究任务的难易程度及它的开放性,即不是例题的简单机械应用也不能是所有人都解决不出来的,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进行安排。

二、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产生兴趣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求知欲和对客体的肯定的情绪态度。因此,只有那些对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把学习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活跃起来。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有良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作为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提供探索的机会,提高思维的开放性

第6篇

摘 要 近几年,数字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堂中,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体育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体育实践,本文对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数字多媒体技术 小学体育 教学效率

数字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是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视频、动画、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分散注意力,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长期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生容易被形象、生动、直观的事物所吸引,因此为帮助小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用数字多媒体技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数字多媒体技术在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效率的应用。

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小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课堂学习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创造目的性强、生动、形象、合理的教学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数字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展示所学知识,趣味性极强,在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通过分解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理解力

小学生理解力较差,体育动作具有瞬时性特征,数字多媒体技术是直观教学方式,可通过声音、画面等形式分解体育动作,带给小学生真实、动态的教学体验,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美感与魅力,帮助小学生突破并掌握体育动作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树立小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教学效率。如四川成都某小学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跑步训练时,首先组织学生观看数字多媒体跑步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掌握到跑步时正确的脚步动作,视频播放结束后,让学生自主进行跑步训练,该教师在学生跑步训练的同时规范学生动作,让学生了解自身理解的不足之处,掌握体育动作要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促进增加学生凝聚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数字多媒体数字技术教学有利于建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如某成都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时,为向学生清楚说明足球运动规则、违规行为,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可通过数字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足球比赛的仿真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引导学生踊跃发言,指出足球比赛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分析比赛过程中比赛双方进球失误的主要原因,以这种教学方式可帮助学生进行直观理解,提升教学效率。

(四)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

数字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可视化教学工具,可进行强大且有效的演示。可视化教学工具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教学效率。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主要教学工具有动画和图形。体育课堂中图形的引入在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吸收。动画具有动态特性,与静态图片相比,动画有利于长期性的深刻记忆。针对体育课堂具有较强实践性这一特点,体育教师在教授体育的理论知识时,应充分结合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激发学生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质,进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注意事项

虽然体育课教学与数字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体现了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精神,并有效提高了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受到越来越多体育教师的推崇与认可。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坚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数字多媒体技术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体育理论知识,明显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要明确数字多媒体技术仅仅只是一个教学辅助手段,教师才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设计者,教学活动的主要领导者,这一点在任何教学模式中都不容忽视。

(二)明确教学目的,避免盲目模仿

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均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是教学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尤其是在教授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时需尤其注意,由于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知识点较为杂乱,学生多会感觉枯燥,因此需合理使用数字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三)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性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

数字多媒体技术教学适用于中小型教室,即容纳100人左右。若教学场地过大,学生人数过多,多媒体距离较远则不利于课堂管理,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四)不能忽略传统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老师与学生灵魂对视,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注意有效结合传统教学与数字多媒体教学模式,相互补充,扬长避短,进而提升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语

数字多媒体教学模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与小学生的心里特征、智力特点等方面相符合,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达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目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入学习体育课堂的新标准,提高自身的体育专业素质,认真学习并合理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并适时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7篇

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新一代建设者,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德育课程存在内容多、难点多、进展快、对经济与政治等基础课程知识要求较高等特点,很难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因此本文探讨了数字多媒体教学促进中职学校《经济与政治常识》课程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

一、中职《经济与政治常识》课程中数字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现状

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先进教学手段,已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有效的应用。中职学校《经济与政治常识》课程的授课,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多媒体手段,就目前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现状来看,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数字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大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我们主要分为两大类来具体探讨目前的问题:

(一)数字多媒体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存在教学效果差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数字多媒体这样一种辅助手段,占据了主要的位置。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逐渐淡化,师生之间缺少十分必要的互动,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弱化了。有师生共同参与的一堂课,其中就不单单只有知识信息的交流,还潜在的有着更为重要的思想情感方面的交流。尤其是《经济与政治常识》课,运用多媒体数字教学的手段,可以使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多媒体演示中化难为易,使枯燥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更便于理解。但在实际的数字多媒体教学中,部分教师因为害怕漏掉课件上列出的要点,变成了照着课件宣读,而无暇顾及学生的感受和整个课堂的气氛,从而导致授课形式十分呆板,学生很难与教师心灵互动,这无疑削弱了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德育课程既定的教学目的。

同时,因为多数德育课教师年龄偏大,数字多媒体技术掌握不够纯熟,很多老教师甚至是边学边用,由此导致在《经济与政治常识》课教学实践中,如课件制作,影视、音像素材的处理等环节,不少老教师还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另有一些教师因为平时积累的素材不够,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只能大量堆砌和照搬教材内容,把多媒体等同于传统的教案和板书。当然也有教师,制作课件时脱离了教学实际,片面追求课件的形式上的美化,导致课件设计忽略了教学最根本的东西,实际教学效果事与愿违。

此外,实际教学中也有因为信息太丰富,也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数字多媒体课程的生动直观优势,使得一节课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量。但教学实践中因为为了赶时间,教师操作课件画面时切换太快,学生根本分不清重点和难点。对理解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中职生来说,更不容易接纳和理解教学内容,长此以往,会削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产生的效果也值得我们深思。

(二)数字多媒体未能得到广泛应用,趋向应用多媒体但难题较多

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配置仍不足。先进的教学设施,是开展德育课多媒体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现实中,目前部分中职学校教学设备投入存在不足,多功能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师的办公设施若不能及时投入,将会影响多媒体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德育课在许多中职学校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且对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指导,许多教师很难有机会提高自己的多媒体教学能力。所以加强教师培训十分必要,进一步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运用水平,熟练掌握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网络获取最新信息,将其加工、整理、创新,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和各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制作适合学生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再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中职《经济与政治常识》的课程特色及应用数字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经济与政治常识》部分,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息息相关,是学生融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知识基础和重要桥梁。不论是讲理财窍门和消费观念,了解货币、银行和投资,还是讲市场经济、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税收制度和企业,又或者是讲公民权利和义务,讲选举、建议和申诉,都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

其课程内容本身的实用性强,既可以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和事业服务,也利于促进青年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但也因为课程贴近生活,学生对许多内容的熟悉程度高,反而导致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促使《经济与政治常识》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刻不容缓。在突出教学内容实用和贴近生活的特色中,革新教学形式,促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通过改善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课程本身的重要意义,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用结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也随之出现新手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数字多媒体教学。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数字多媒体教学本身所拥有的一些特点,比如丰富的内容信息、多样化的展现形式、便捷化的传播途径、互动的交流沟通、无限制的时空传播等特点,使得其具有的优势十分明显。实践中我们发现,应用数字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数字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学科教学创造了渗透德育思想的条件。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字多媒体教学中声、光、图、录像和动画的综合运用,可以促使学生对《经济与政治常识》的授课内容更感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在视觉、听觉上的注意力,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都能形象、生动而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有效增强《经济与政治常识》课内容的感染力,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经济与政治常识》课内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数字多媒体教学,在解决学时矛盾方面体现出很大的优势。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快速投放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播放大量的信息,既节约了老师的板书时间,也可以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扩充德育理论前沿信息,缓解了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间少的矛盾。增加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实时性,增大了老师临场发挥的空间,也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与热情。

因数字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高度灵活性,借助这一特性,可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时在课堂讨论中,学生能及时反馈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有利于老师通过了解到的学生学习进度和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式教学,制定巩固知识的教案。此外,多元化教学方式也有效地延伸、拓宽了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元素来制作教学信息的载体,传播教学信息,能够有效解除时间和空间对教学产生的限制,这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十分有效。教师则可以空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风格、人生观等方面上,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数字多媒体教学在中职《经济与政治常识》课程中的开发实践

(一)数字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我们发现,把数字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对于那些内容相对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概念部分,更多使用多媒体;而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适当进行板书,并辅之以提问讨论、举实例等各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传统教学相比于数字多媒体教学,还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比如,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互动交流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这对于管理课堂纪律、组织教学过程较为有利。另外,如果能巧妙利用板书,便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解决多媒体课件图文转换过快造成的学生注意力不足的问题。

(二)注意选择好数字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

多媒体优势很多,但也要善于利用,才会起到最佳效果。比如使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够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时,用具体的国有企业中国石化的广告视频导入,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德育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德育课堂的教学不仅是基础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教学,要提高对学生的关注,注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课件制作到课堂演示、操作,再到日常的作业练习,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过程,不应忽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四)注重积累和开发个性化教学素材

素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课件的优劣,优秀的课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对症下药、全方位的实现教学目的,实现预定的教学效果。数字多媒体素材的收集,必须立足教学实际,带有目的性地积累课件中常用的各种视觉和听觉材料,积累用以表达教学思想的各种元素,积累用于说明的图形和图像,积累用于喧染气氛的音响和特效等教学素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对教材图文进行再利用,将现有教辅影音光盘中的知识点素材重新分类、组合、归纳、整理,从各类公共的音像节目和影视资料中选取并重新编辑,从网上下载可以用于教学过程的图片、文本、音频、视频等素材,加以开发制作出个性化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综上所述,在《经济与政治常识》课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数字多媒体教学手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的实现教师的教学意图,也为教师减轻一定程度的备课压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更新教学理念,适应时展的需求,则显得极为重要。必须不断探索数字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艺术,使新的技术手段更好地为日常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教材: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4

[2]周双娥:多媒体教学在德育课中的现实意义,零陵学院学报,2004.6

[3]熊剑峰:德育课中的多媒体教学,史地政论坛,2011.12

[4]高敏捷:德育课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尝试,职业技术教材教法,2008.4

[5]黄华芬: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职专德育教学中的优越性,考试周刊,2013.5

[6]赵国敏:论职业院校德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几个辩证关系,教育与职业,2009.4

[7]孔敏:浅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2009

[8]申伟:浅谈多媒体形式下的专业课教学,科技咨询导报,2007.11

[9]陈雄伟: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中国科教博览,2004.8

[10]边巍: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作用及评价的探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

第8篇

自适应教育超媒体系统(AEHS)是一种在线学习系统,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网络平台随时向学生推荐最合适的教学内容,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容易。目前,AEHS已经在不同的情境下成功使用,并且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发了许多在线教育系统(如AHA、TANGOW、NavEx和CoMoLE等)。虽然大多数AEHS对学生不太适应的一些课程进行了测试和评估,但它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应用的潜力并未被完全挖掘,而充分采用AEH技术的主要障碍是创建和测试自适应课程。

自适应课程创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师需要分析自适应课程如何才能在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中起作用。因此,设计专门用于支持自适应系统开发和评估的方法及工具对于教师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一些国外研究者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课程的生命周期螺旋开发模型。在这一模型中,首先,教师(或教育内容设计者)使用创作工具开发课程,并将其加载到课程交付系统中;然后,将课程交付给学生,并搜集学生与系统(日志文件)的交互;接下来,教师借助数据挖掘工具检查日志文件,检测课程可能失败的地方或弱点,并提出改进课程的建议;最后,教师按照这些建议,利用创作工具对课程进行相应的修改,并再次在交付系统中加载课程。

用上述方法,教师可以改进每个周期的课程。然而,方法虽然可行,但对于非专业用户来说,使用数据挖掘工具分析交互数据并解释结果可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帮助教师和课程设计者掌握分析数据的方法。本文将展示一些海外案例,介绍如何采用关键节点法、使用决策树来协助开发AEH课程。

使用关键节点法发现学习者的自适应问题

AEHS的学生模型属性或维度与不同的AEH系统,甚至同一系统的不同课程都是不同的,它们包括先前的知识、语言、年龄和学习风格等,且学生模型的维度就是学生的特征。学生可以在自适应课程中遵循不同的活动路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活动路径中了解学生选择的某些路径是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以及这些路径是否与学生的特征相关。因此,在自适应规则中寻找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在用户与AEHS的交互中寻找不良适应的潜在症状。通过这些症状就能够检测到相关的自适应问题,而发现这些症状的方法则是数据挖掘技术(Web挖掘)。

关键节点法就是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决策树)寻找潜在的症状,以表明系统中存在适应不良。该方法利用可读输出的C4.5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清理阶段。选择活动类型为实际活动或测试的记录,所有条目必须包含每个活动成功或失败的指标。

②应用C4.5算法,具体参数如下:

属性,学生模型的维度和活动变量的名称。

分类变量,成功变量指标。此指标表示学生是否通过了一个给定的实际活动或测试。该变量有Yes和No两个值,Yes表示学生成绩高于教师指定的最低要求,否则其值为No。

③u估结果。生成决策树,该树包含每个属性的节点。换句话说,该树由与学生基本特征维度相关的节点组成,并且节点与活动变量的名称相关。树的叶子是分类变量的值也即成功指标。然后根据指标找出症状:选择成功指标的值为No的叶子,这些叶子表示学生在给定的某个活动中失败;分析从先前选择的叶子到树根的每个路径。对于每个路径,需要两个步骤:①在路径中查找具有活动名称的节点并存储。自适应问题应该与此活动密切相关。②在路径中找到学生基本特征的值。

关键节点法的两个应用案例

下面为海外研究中关键节点法应用的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使用了Simulog和Weka两个工具。Simulog用于生成日志文件,Weka用于分析这些数据。Simulog是能够模拟几个学生基本特征的日志文件工具,其中包含不良适应症状。Weka提供学习算法的实现,如分类技术、关联规则和聚类。此外,Weka包含的各种工具可用于预处理数据和数据可视化。在下面的案例中,日志文件是由一门有关交通规则的记录良好的课程生成的。

第一个案例的数据是来自240个模拟学生的互动,第二个案例的数据是来自480名学生。

TANGOW教育系统中日志文件的条目由以下几个属性组成:户名、基本特征、活动、完成、等级、访问次数、行动、活动类型、合成时间、成功。如下表所示。

用户名为s100的学生的条目示例为:

“s100,年轻,西班牙语,新手,S_Ag_Exer,0.0,0.0,1,初次访问,实践活动,否”

“s100,年轻,西班牙语,新手,S_Ag_Exer,0.0,0.0,1,离开原子活动,实践活动,否”

第一个条目显示,具有“西班牙语,新手,年轻”基本特征的学生s100参加了“交通警察标志练习”活动(S_Ag_Exer),完成0.0,等级0.0,是这次活动的第一次访问。第二个条目表明,学生离开这个活动,没有完成活动(完成=0.0),并且在练习中得分不足,为此,成功设定为否。

案例一:

研究者首先对Simulog生成的240名学生的数据进行研究。交互数据包含的不良适应的症状为70%具有“西班牙语、新手、年轻”基本特征的学生在“交通警察标志练习”活动中失败。

接着,根据关键节点法分析数据。第一步(清理阶段)是清理数据。它包括清除日志文件中不同于“LEAVE-ATOMIC”和“P”的活动,最后记录集包含960条。第二步(应用C4.5算法)是生成决策树(如下页图1)。最后一步(评估结果)是找到节点活动和学生基本特征,具体描述为:在树中,只有一个叶子的值为No。这个叶子有77%的良好分类的例子,节点活动的值是“S_Ag_Exer”,学生基本特征是“年轻”“新手”“西班牙语”。

决策树表明很多学习西班牙语版本的课程,具有新手经验且年轻的学生在S_Ag_Exer活动中多次失败,但需注意的是,该树的良好分类例子的百分比很高。这一结果是由于当学生与不良适应症状无关时,可变等级中缺乏随机效应,因而学生总是能完成这一活动。

案例二:

研究者首先对480名学生的数据进行研究,由Simulog生成了两个不良适应的症状,并在可变等级中增加了随机效应。因此,在该案例中有两个噪音来源,它们分别是症状的数量和随机效应。这些症状有60%具有“西班牙语、新手、年轻”基本特征的学生未能通过S_Ag_Exer(交通警察标志练习)活动,60%具有“英语、新手、年轻”基本特征的学生不能通过S_Circ_Exer(循环标志练习)活动。

本案例中,关键节点法的第一步与案例一相同,都要实现清理数据(清理阶段)。第二个步是应用决策树算法处理清理阶段最后产生的1920个记录(如图2)。最后一步得到以下结果:

①在树中找到值为No的两个叶子。两个活动与两个叶子相关,因此可以找到两个可能很强的不良适应症状。

②第一个叶子的No与节点“活动=S_Ag_Exer”相关,学生的基本特征是变量“经验=新手”“年龄=年轻”和“语言=西班牙语”。

③第二个叶子的No与节点“活动=S_Circ_Exer”有关,学生的基本特征是变量“经验=新手”“语言=英语”和“年龄=年轻”。

z测到两个不良适应的症状,由于两个为No的叶子的良好分类例子的百分比(超过70%)相当高,因此,学习西班牙语课程和英语课程的新手经验的年轻学生分别在S_Ag_Exe、S_Circ_Exer活动中都有很多困难。

结论

第9篇

关键词:字体,版式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用

字体设计和编排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各方向和行业实践中都有着广泛运用的重要基础技能。随着时展,各学科之间的交融逐渐加深,本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所学习的字体设计和编排设计课程,被合并为字体与版式设计、并逐步推广为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空间进行规划布局、测绘与施工等,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平面广告、宣传册、包装、书刊、用户界面等设计形式并无交集,且环境艺术设计之成果展示时所需的册页、海报等形式,却又是视觉传达设计层面之字体与版式设计的综合运用。

一、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需求

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授的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是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字体设计、编排设计两门课程的综合与简化,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字体与版式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也需要选择其应用价值最强的部分来合理教授给学生,且本课程的讲授与实训,还需要紧密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需要。以字体设计为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训中会学习很多种字形变化、造型的技法,还将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分类训练,如食品类字体设计与服饰类字体设计及工业机械类字体设计的风格、造型必定是大相径庭的,需花费较长时间分别训练;而在环艺专业的字体训练中,则仅以建筑类和房产营销类字体的设计表达需要为准绳,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在有限时间里学会适合本专业应用和表达需要的技能。版式和编排也是如此,所有案例和实训皆以建筑、园林、房屋、室内设计类的展示宣传需要为基础,培养学生构图、造型、配置色彩的能力。

环艺专业学生在进行项目实训的汇报展示时仍需能设计具有一定个性的标题字体,例如一个餐厅、茶座的室内装饰设计在进行方案整体展示时,可以使用电脑中的字体作为标题字体,但电脑中的字体风格未必与室内设计的风格相一致,这时就需要作者自行设计字体:假如室内装饰风格设定为小资情调,则标题文字不妨做出倾斜、错位处理并在字形笔画间连接卷发、心形等附加造型元素;而若室内风格为工业、钢铁机械之硬朗格局,则设计方案展示中的标题字体应有力度、粗犷。即便设计者不自行绘制标题文字造型而选用电脑中已有的字体,也必须懂得根据文字涵义、设计方案的整体风格来决定文字造型和色彩的基调,这是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必须掌握。环艺专业学生学习字体设计仍需学会文字造型的基本原则和技法、仅在实训内容上缩小范围;教授排设计时也需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电脑字体来表现编排界面中的不同文字,学会运用不同色彩和辅助图形来丰富版面的层次。这是教师在针对所有专业的字体、版式设计教学中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仅在实训内容的行业范畴大小上有所区别而已。

二、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各大专业之间本相互交融和渗透,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及其他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技能亦大有益处,能增强自身的行业、专业适应能力。环艺专业的强项,是对室内、庭院等空间进行规划布局,这其中需用到点线面原则,环艺专业以树木、家具、房屋为点,道路、走廊等为线,而字体和编排设计等平面设计项目中以段落文字、标题、图案、符号等为点线面,虽外观、尺寸有天壤之别,但所运筹规划的思路本相通。色彩的配置和规划就更不用说了,室内装饰的整体色彩布局与版面编排中所讲究的原则完全相同。而且,在学习标题文字造型时,对文字变形所做的拉伸、附加元素、合并局部等处理手法,与室内设计中运用空间造型的技法相通。可以说,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来学习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对个人的设计思维、运用能力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对本专业的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结语

在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中开设字体与版式设计等课程,能锻炼学生综合性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展示、表达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浅要解析,有论述不周之处,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改进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可,编排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初探[J],大众文艺,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