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旅游消费观

时间:2023-09-24 10:56:22

导语:在大学生旅游消费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旅游消费观

第1篇

【关键词】消费行为;大学生;消费心理;对策

1大学生消费行为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1.1消费及消费行为的含义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生产消费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个人消费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过程。本文所讨论的消费为狭义的消费,即个人消费。

消费行为指消费者为获取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其主要表现为购买行为,指人们购买商品来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过程。

1.2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含义

大学生消费行为通常指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在其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消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过程。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在符合一般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点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1.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归属需求可称为缺乏型需求,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求之后,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的舒适。尊重和自我实现两种需求可称之为成长型需求,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层次理论,就本文所要探讨的消费行为而言,是解释大学生消费动机的重要理论。

2. 西安市大学生消费水平现状

2.1经济来源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西安大学生大部分收入来源是父母提供,其比例占收入来源的95%以上;此外收入的来源渠道还有勤工俭学、兼职、贷款、奖学金等。其中可支配收入方面,约59%的学生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元~700元之间;约29%的学生可支配收入在700元~800元之间;还有少部分人可支配收入不到500元,这部分人大部分家庭条件不太好,收入来源大部分是勤工俭学和兼职所得。

2.2消费结构

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指各项消费支出在总消费额中所占的比重,其反应了大学生不同性质消费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据相关资料显示,总体消费中占比例最大的是日常生活消费,其次是交际、通讯、学习等方面的消费。对消费项目进行概括,可以分为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交往消费和享受消费。

发展消费指大学生用于加强自身竞争力的投资消费,包括考证的报名费和培训费。无论是在消费的数量上还是消费的金额上,发展消费是西安大学生消费中的重要一部分,投入30~100元报名费考证的学生占到了31%,100~300元的则占到了19.5%,除了报名费外,还有资料费和培训费等。

交往消费是大学生为了满足情感需要、获得社会认同而进行的消费,包括通讯、网络、恋爱、聚餐等。74%的大学生每个月上网费用在30元以下,19.5%在30元~50元之间,7.5%的大学生上网费用过高,在50元以上;通讯费方面,每月50元以上消费的占到了34.2%;享乐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消费,近半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出去旅游一次,旅游费用因人而异。

3西安市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点

3.1消费结构

西安市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总体合理,基本不存在浪费和盲目消费的现象。西安市大学生消费总额中占比例最大的是生存消费。其次是发展消费,再次交往消费和享乐消费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这说明大学生在加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生活质量。

3.2消费心理

从调研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应该节制消费,而且消费时应该做好性价之间的平衡,这说明大学生总体消费观念还是比较理性的。但也有部分学生过于追求名牌,如调查品牌重要程度时,近50%的人认为品牌较为重要,而且23.5%还认为品牌非常重要,更有甚者不顾自身经济情况一意追求名牌。从中可以看出,还是有一些不良心理存在于部分大学生的消费中。

3.3消费行为

调查发现,西安大学生消费行为比较健康。近32%的学生每月生活费会有剩余,而且61%的人愿意将剩余部分转到下个月。同时,也发现大学生消费存在一些不良心理,这些心理导致了不合理的消费习惯,如近62%的人认为可以提前消费。

4西安市大学生合理消费行为引导对策

4.1个人角度

大学生应该从自身的内部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外界的诱惑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经济能力决定了大学生自身不可能和独立的社会个体一样消费,更多需要家庭的供给。在消费过程中,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消费。所以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4.2家庭角度

从父母来说,必须有正确的消费观,要以身作则,在日常消费中要有节俭的意识。在很多存在不合理消费观念的大学生身上可以看出,他们家长的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就存在问题,自身也存在不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有的父母就教育子女要注重同学之间关系的培养,造成大学生在人情消费上花费过多。家庭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资金的主要源头,大学生的日常消费大部分是家庭供给的,必须从根源上对大学生消费进行控制。

4.3学校角度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一种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的舆论氛围对当前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之间有很强的从众性和攀比性,良好的校园消费氛围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4.4社会角度

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中,很多错误的价值观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比方说“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就是一种极度拜金主义的体现。所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有着重要影响。社会应给予大学生正能量。

5结语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很多问题,都与错误的消费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静,山东省大学生消费调查及引导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9

第2篇

关键词:“90 后”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观

1 “90 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透视

1.1 消费个性化

消费文化的繁荣对大学生消费观有着直接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行为。关注流行和追逐时尚是“90 后”大学生个性消费的主要趋势,“我的消费我做主”已经成为“90 后”大学生个性化消费的标志语。在现代社会,大学生追求自我,张扬个性,他们注重自我形象的塑造,按照自己的审美取向修饰自己,着力体现与众不同的自我。

1.2 消费时尚化

“90 后”大学生富有活力、思维敏捷、思想开放,他们总是走在时代的前沿,不断接受新观念、新事物以及新挑战。他们往往是新商品和新消费方式的追求者、推广者乃至实践者。特殊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逐新颖的消费品位。

2 “90 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分析

2.1 消费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庭收入增加,“90 后”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形成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消费种类和消费内容,如学习消费、爱情消费、通讯消费、旅游消费、人情消费等。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显示着消费结构的失衡。

2.2 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不相一致

“90 后”大学生在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之间存在着两面性。在消费观念方面,大学生基本上都能体谅父母的经济压力,比较认同勤俭节约,把商品“物美价廉”作为购物的重要考量因素,提倡科学、健康的消费观。而一旦具体到消费行为时,他们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诱惑,感情用事,形成盲目消费和从众消费,合理的消费观念没有发挥对消费行为的价值导向作用。

2.3 攀比性、炫耀性消费愈演愈烈

在全球化语境下,西方许多消极社会思潮不断侵蚀大学校园,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对“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一些大学生片面地把消费符号当做身份、地位的象征,把追求高档消费当成人生的主要目的和价值,使得大学校园里攀比性、炫耀性消费愈演愈烈。

2.4 消费水平呈现两极分化

从目前现状看,由于中国正处于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分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反映到大学校园里,使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2.5 财商缺乏,储蓄意识淡薄

所谓财商是“指一个人认识和驾驭金钱运动规律的能力,包括观念、知识、行为三个层次”。财商的核心是理财能力。“90 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一般生活诸事都由家长,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因而,这些大学生在离开家长的陪伴进入大学后,面对日常学习与生活的诸多事务,尤其是金钱的管理,缺乏必要的理财经验和能力,储蓄意识淡薄。

3 “90 后”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路径选择

3.1 将消费观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框架之内

所谓消费观教育就是系统地传授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技能,培养合理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进行科学、健康的消费。基于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种种误区,有必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消费观教育,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 消费心理教育。消费心理处于消费观的最底层,它是决定人们消费行为和消费内容的隐形因素,它既与个体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相关,也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密切关联。因此,应普及消费心理知识,及时对具有不健康消费行为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培养其健康的消费心理,使大学生消费行为更加科学合理。

3.1.2 消费道德教育。就是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加强国情、民情、家情教育,让大学生拥有一颗爱国之心、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在消费过程中自觉抵制过度消费、奢侈消费、黄色消费等不健康消费,践行朴实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发展性消费。

3.1.3 理财教育。针对“90 后”大学生财商低下的实际状况,加强理财教育。一是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对财富和人生价值的关系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判断。二是教授一些理财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经济金融常识和家庭理财方式等。三是提供一定平台,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情景教育等,帮助大学生具备理财的基本技能,提高其财商。

3.1.4 相关消费法律法规教育。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法律维权意识淡薄,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从而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加强消费法律法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一些消费方面的基本法律法规,在遇到问题时,运用法律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质量。

3.2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培养体系

(1)学校方面。学校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去培育大学生确立并践行科学消费观,主要包括: 其一,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消费理论;其二,净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内涵。(2) 家庭方面。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庭,父母对孩子消费观影响十分巨大,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科学消费观,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3)社会方面。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理念都不同程度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培养他们的科学消费观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其一,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科学消费观的引导作用。其二,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消费领域的监管力度。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奢侈风气、拜金主义风气、享乐主义作风。严肃处理那些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消费行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净化社会消费环境,抵制腐朽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对当代大学生的侵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 古鹏.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沧桑,2008(2)

After "90" consumer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deas and guidance on the path of

(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 Nanchang Aviation University Jiangxi Nanchang, 330063)

第3篇

1 研究背景

永川市职教名城,资料显示永川一共有三十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在十万人左右,预计每年新生人数在三万人以上。90后大学生性格比较独立,猎奇心理强烈,外出旅游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所以普遍有着比较强烈的出游意愿,是一个潜在的出游频率较高的客源市场,隐藏着巨大的旅游商机。

2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的对象为重庆永川区高校中的90后大学生,包括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等。所调查的院校学生包括文、理、医、工、艺中的本科和专科不同年级的90后大学生,以增强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本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收集法。在永川各大高校发放了电子问卷100份,并在各高校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永川90后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

3 永川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份,受访永川大学生的统计结果见表1。

3.2 旅游需求特征

3.2.1 外出目的多样性

永川大学生的外出旅游目的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开阔视野占39.39%,说明大学生的求知欲比较高,希望通过出游的方式来提升自己,放松心情的占34.34%,为了缓解学习压力、排遣心中郁闷选择出去放松心情的也大有人在,另外,体验新奇和结交朋友等也是大学生考虑外出的原因。

3.2.2 获取信息渠道多样性

大学生在网络方面关注较多,另外亲友推荐、电视宣传、报刊杂志等也是大学生获得旅游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

3.2.3 选择旅游目的地多样性

57.58%的大学生选择自然风光,选择历史遗迹、休闲度假、名族风情和现代都市的大学生所占比例相差不大,都在10%左右,而选择宗教旅游和红色教育旅游的则没有,说明大大学生出游偏爱自然景观,他们希望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获得美的感受,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3.3 出游时间特征

大学生有充裕的闲暇时间。据统计,大学生一年有近172天假期,约占全年时间的47%。寒暑假、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假日使大学生在出游时间有很大的自主控制权,高校还为学生提供很多社会实践和外出交流的机会,较多的闲暇时间也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外出旅游的需求。调查显示,49.49%的大学生会选择在寒暑假进行旅游活动,认为这样时间更充裕。有25.25%的大学生选择在黄金周的时候出游,因为可以和朋友结伴出游,节假日也更有氛围。选择在双休日和其他空闲时间出游的占25.25%,在没课的时候与同学结伴,认为这时可能是旅游淡季,更适合出游。

3.4 旅游费用特征

大学生经济尚不能独立,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属于中低层次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74.75%的大学生的旅游费用是父母支付的生活费,而大学生的时间相对比较宽裕,少数大学生也会有兼职收入,20.2%的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来源是兼职收入,只有4.04%的大学生用奖学金来进行旅游活动。因为经济上的不独立,大学生可支付的旅游经费是比较少的,50.5%的大学生每次出游的平均花费在500元以下,超过1 000元的只占23.23%。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多以价格低廉的汽车、火车为主;在住宿方面,也会选择价格实惠的的青年旅社、家庭旅馆等,而不会选择有知名度、豪华的饭店;在饮食方面,会品尝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但会选择到价格较实惠的餐馆或街边小店而不会选择到饭店品尝,不会选择到有档次的饭店进行消费;购物方面,大学生会选择价格低廉而又有纪念价值的明星片以及特产,不会购买装饰品和特色服饰。在开展的旅游活动中,大学生花费在住宿、交通和景点门票这三种刚性需求上的资金较多,在购物、餐饮和娱乐项目的资金较少,这也说明大学生旅游的资金并不充裕。

4 永川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4.1 旅游经费问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外出旅游的经费一般由三部分构成,生活费、兼职收入和奖学金。大学生还在校学习,没有工作,经济上不独立,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虽然现在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要实现经常出游或者高质量的的出游愿望,还是不容易实现的。另外,支持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一项费用是兼职收入,大学生外出做兼职的工资一般低于正常的工资水平,并且做兼职的机会、时间也比较少,所以兼职收入也就不怎么可观。而奖学金的获得者本身数量就少,一部分奖学金还得用于其他用途,作为旅游经费的部分就更少。

4.2 旅游安全问题

大学生处于向社会过渡的特殊阶段,他们向往独立,但毕竟还处在校园这个比较单纯的环境,思想也比较单纯,安全防范意识较差。而现在大多数大学生不喜欢跟团出游,喜欢自助游、背包游等,在旅游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安全问题,然而在一项调查研究中显示,不到一半的人在出行前会考虑到安全问题。

4.3 旅游消费观念问题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家庭,有个体差异性是必然的,但对于外出旅游,大多数是持肯定态度的。不同的观念使大学生出游的目的也不同,有的想要开阔视野结交朋友,也有的想要体验新奇放松心情,但是有的大学生出游却是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逃避上课,或者有的甚至向同学借钱外出旅游等,不同的旅游消费观念会有积极、消极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5 针对永川90后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提出的建议

5.1 对永川大学生的建议

5.1.1 消费观念方面

大学生有强烈的出游意愿,在旅游过程中融入自然环境,了解其他地区的人文精神,学习一些生存技能,积累生活经验,这些是在书本中感受不到的。但是在旅游过程中也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消费观念,培养他们养成科学的旅游消费行为模式,杜绝不文明的旅游消费行为。

5.1.2 旅游安全方面

出行的安全是游玩的前提,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时刻保持适当的警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出行时最好与同学朋友结伴而行,避免单独出游,毕竟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孤身一人始终是很危险的,外出旅游时,尽量不要与人发生争执,更不要动用武力解决,应与当地部门协调,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5.2 针对旅游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建议

5.2.1 促销方面

旅游产品都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库存空置的现象,所以旅游企业可以在旅游淡季推出旅游产品的限时特卖模式(Flash Sales)。特价产品有天然的吸引力和传播力,一来可以吸引旅游者,而来可以减少旅游企业的损失。但是这种旅游产品的淡季促销要求旅游者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并且可以说走就走,而符合这一要求的大学生居多,因为大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所以旅游企业应该抓住大学生这一客源市场。

5.2.2 渠道方面

招聘校园是一个很好的宣传销售渠道,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可信度是超过旅游公司的,一方面通过招聘校园本身就宣传了公司,另一方面学生之间也更容易沟通。在永川拥有几家如四季团、渝西团的团购网站,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率比较高,旅游企业可以与他们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微博、微信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渠道,在上面放出零底价拍卖,数量不用多,主要是为了提高用户黏性和参与度。

5.2.3 产品方面

由于90后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具有多样性,那么旅游产品也就需要有多样化、差异性的特点,才能吸引有不同旅游消费需求的大学生。针对大学生对于旅游团的满意度较低这个问题,旅游企业应设计出一些迎合大学生品味的,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旅游产品,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永川大学生这个庞大的客源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完善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 特点 引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分析大学生消费特点,探索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对策,对指导大学生形成科学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特点

大学生消费同普通民众消费相比,既有共性更有个性,特殊的生活环境及人生阶段,使大学生消费产生如下特点:

1.消费显现多元化

据近年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的传统必需型消费呈明显下降趋势。其饮食和穿戴费用已从以前由原来占学生消费额的80%降至总支出的50%左右,并且仍处于下降态势。大学生除去学费、住宿费等必要开支外,平均每月花费为200元~400元,最高为2000元,21世纪是物质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世纪,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宿舍和教室两点一线的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他们重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更不是惟一的消费项目。消费多元化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突出特点。目前大学生消费除饮食及空戴等必要消费外,普遍存在着以下多元消费:

(1)手机消费。随着电信资费的一次又一次下调,IP卡、201卡电话在大学里遍地开花,调动了大学生的购买欲望,据调查,80%学生配备了手机。

(2)电脑消费。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电脑开始步入大学生宿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大学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最能改变大学生生活和习惯的因素之一。大学生们都试图通过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自己,使自己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已达 21.1%,部分宿舍高达100%。

(3)旅游消费。每到节假日,大学校园的旅游广告随处可见,有调查资料表明 ,46.5%大学生在节假日曾和同学或朋友外出旅游。有12.3%的同学在假期和家人一起旅游过。这表明旅游是当代大学生比较热衷的一项运动。旅游被大学生视为一种有意义的消费行为,他们一年的旅游费用最高达1000元以上,最低在100 元左右。

(4)运动和影音器材的消费。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浑身充满活力。他们喜爱运动,追逐流行,其生活费有较大一部分花在了购买运动器材以及影碟、mp3等娱乐活动上。

(5)课外学习消费的比值大幅度上升。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使得不少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假期在校外的培训机构学习,比如托福、雅思、GRE、英语四六级培训、驾驶员培训、外语口译等。据调查,大学生此类课外学习消费年人均200元,30%的大学生超过1000元。

2.理性消费相对不足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在消费中情感消费、形象消费特点突出,缺乏理性消费。

(1)情感消费特点突出

大学生在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学期用于娱乐、交际、影视的平均费用约为144元,给同学朋友送礼的支出为98元,一些大学生即便有可能面临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也愿意借款以应对他们认为必要的情感消费。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一般来说,大学生更愿意购买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行为更注重感官的满足。同样一件商品,只因为颜色稍有差异或包装稍有不同,大学生消费者可能一眼看中,进而购买,也可能一瞥过后,再不理会。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情感和直觉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情感和理智相撞击时,一般偏重于情感,容易感情用事。同时,大学生在消费中的情感“两极性”心理也非常明显,肯定与否定都比较明确,强度也比较大。某种商品只要符合个人需要和兴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会形成对商品的偏爱和追求之心;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否定和抵触的情感,对商品厌恶、拒绝。

(2)注重“形象消费

今天的大学生追求新颖,需求多样,引领消费时尚;他们活泼感性,率性而为,消费却不免冲动。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他们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护肤品、美白祛斑用品、修眉、洁牙、丰乳用品、美体保健用品、减肥用品等等方面的消费,在她们眼中已是司空见惯了。一些人甚至不惜昂贵代价来实现“人造美女”“人造帅哥”梦。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人力资源的过剩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们重视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用人企业和单位采取“年龄歧视”和“相貌歧视”的用人政策,迫使一些身在象牙塔和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重视形象消费,注意包装自己。

(3)部分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

消费结构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比如,按照人们消费的实际内容来划分,可以把消费分为吃、穿、住、用、这样的结构;一个社会,一个家庭及每个人都有消费结构的合理性问题。

大学生合理的消费结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然而,目前一些大学生消费缺乏理性,从消费结构看,有的大学生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饮食消费,有的为了补充其它消费的支出,而选择廉价的饭菜;而男生中也有很多营养结构不均衡。还有些学生将消费主要用于穿名牌、吃饭、谈恋爱等方面。这些都从侧面反应了学生消费心理不成熟及消费缺乏理性。

3.消费具有阶段性

随着大学生的逐渐成熟,其消费行为也呈阶段性。刚经过高考洗礼的大一学生主要侧重于娱乐休闲消费,旅游、参加体育文艺活动等。大二逐渐转向学习消费,过四、六级,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从报名费到购买学习、复习资料费到培训费,加起来也数目不菲。大三的消费主要集中于为自己就业加砝码或准备考研,许多同学考诸如驾照、微软认证之类的证书,还有的同学准备出国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此外就是考研。大四的学生主要是就业消费,找工作首先要包装自己,其次就是去不同地方应聘的路费、住宿费等。

4.消费行为易受传媒广告的诱惑和刺激

大学时代是人生重大转折和迅速转型的时期,也是对社会文化的变化最为敏感的时期。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因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而表现出易受外界影响和暗示的特征。传媒广告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左右着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选择,尤其是由各类明星担纲的形象代言人所代言的品牌是大学生的第一消费选择。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7.6%的大学生对消费对象的选择是听从广告的指引,这其中又有91.2%的大学生消费的第一选择是由明星担任形象代言人的品牌。大学生获取消费信息的渠道一般是父母、同学、朋友、现实生活和媒体。其中媒体以其特有的、容易使人理解的方式,成为向大学生灌输消费观的有力手段,它教会了大学生们根据商品市场来定义自己的需求和生活风格,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跟着传媒的导向亦步亦趋。丹尼尔・贝尔指出:“作为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电影美化了年轻人崇拜的事物,具有巨大的示范作用,成了青少年的学校”。电视制作的大量影像和信息使我们不能够真实地认识现实世界。媒体的宣传总是首先在情感上打动你,使你在理性上接受它的宣传,继而引发出你的心理和生理的欲望。在大学校园中常常可以看到大学生们能够流利地说出许多广告词,广告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转化为消费者的日常语言,并很快落实在他们的行动上。

二、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消费是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我们应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

1.发展个性消费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个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迥然不同。更何况是处于彰显个性时期的大学生们。美国社会学家戴慧思认为:“高速的商业化进程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打破了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垄断。”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消费,也应以学生为本,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因此,我们不宜压抑大学生的正常消费,相反,在购买力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发展其个性消费。

2.消除不良消费

消费所追求的内心满足是永无止境的。正如叔本华所说的:“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一种欲望满足了,又会生出新的欲望,如此层出不穷,永无终止。可有些大学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顾目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去赶时髦、追新潮,这不仅会助长讲名牌、好攀比、爱虚荣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而且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从感情、心情出发,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他们消费的理由。他们往往有消费的冲动却缺乏消费的理性,他们有着消费的随意却缺乏消费的算计。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消除不良消费。

3.提倡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是指在保证大学生的自然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在不超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消费。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孩子视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对于远离家长过独立生活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理财的经验。这就造成有些学生追求高消费,盲目追求档次、品牌,存在攀比心理,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甚至个别学生不能体谅家庭的困难,以各样的借口欺骗家人寄钱用于自己不必要的消费。这些不健康的现象,与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娇惯与纵容,使学生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关系重大。因而,倡导适度消费,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校情、家情教育。学校与家长都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以使大学生的消费步入健康的轨道。

4.倡导消费文明

消费文明即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费性消费,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效益等等。通过倡导消费文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知识与技能。因而,通过倡导消费文明,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消费行为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王宁:消费的欲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2]甘碧群: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第5篇

一、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是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即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估评和处置与自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所发生的心理活动。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与自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所表现出的行为过程。

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消费心理描述消费者内部的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而消费行为反映消费者外部的行为举止,是外显的。同时,消费心理又是消费行为的基础,支配着消费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方向,根据消费心理可以推断消费行为;消费行为则是满足消费心理需要和实现消费者购买动机的过程,反映消费心理的状态和活动过程,根据消费行为可以分析消费心理。消费心理支配着消费行为,消费行为又反映了消费心理。

在研究消费心理的过程中必然要研究消费行为,而研究消费行为的过程中也必须分析消费心理,所以合称为消费心理和行为。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项目

1、基本生活学习消费

包括餐饮支出和生活用品支出等。此费用是大学生必须支出,用以维持和保证正常生活。学习费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学习方面的费用,如买书、音像物品等支出。此项的支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支出。

2、旅游、上网、休闲消费

旅游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购买电脑、手机、上网卡消费;再就是是服装、生活用品消费。

3、人情、恋爱消费

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交往的支出。主要包括同学各种聚餐、生日礼物、恋爱消费等支出。

4、考证费用、投资

三、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点

1、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多样化、提高自身的消费成为新趋势

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衣、食、住、行的消费,而是追求精神上、心理上的消费。如人际交往消费、学习知识消费、娱乐消费等;大学生个人需要的多样性,需求强度的差异和需求层次的不同导致消费在消费层次、消费数量等方面会表现出多样性。

2、大学生消费的具有主导性与合理性

主导性是大多数大学生是在满足生活消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学习消费需要,必要的娱乐消费来调节自己的生活,合理性是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大学生能根据家庭收入水平和自身的实际需求,量入而出。

3、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追求个性化、时尚化

当代大学追求自我价值,思维敏捷、灵活,见多识广。追求个性化生活,显显示自我个性。这种消费心理与行为更多表现在生活方式、生活用品上。网络上消费。如大学生网购,新颖的购物环境和购买方式可以满足追求时尚的心理要求,按照自己的想法有选择的消费,充分地表现自我。

4、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缺乏理智

从众、攀比和对追求品牌时尚也都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体现。许多大学生只为了享受或时尚,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消费。对物质欲望和感官快乐的追求与满足,作为人生幸福和快乐的目标。

5、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差别较大

消费水平的差异主要是受到家庭状况的影响。富裕家庭学生消费水平高,个别学生极高。处在贫困线的同学还在为生活学习费用伤脑筋,出现消费两极化。

大学生在地区、家庭、家庭结构、性别、年级不同存在消费差异。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就是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也会带来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差异;男生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大,女生则在意自我形象和他人印象,在服装、穿着等方面的消费比较大;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在保障平常学习所需、购买生活用品上花费较多,高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在择业应聘、考试、培训、购买资料方面的经济投入较大。

6、不平衡性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者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也会带来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平衡;

四、产生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及行为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具备可塑性。因此,社会风气或学校环境都使他们受到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并存, 不良思想、文化的出现。网络与媒体的多样性与弊端;传统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冲击。享受主义 炫富、虚荣心、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消费心理滋生。

2、学校环境影响

学校教育注重知识的教育,品德教育缺失。使大学生消费道德观念淡薄化。不良的校园消费环境如校园里普遍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消费等现象也加重了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问题。

3、家庭因素影响

家长自身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长对孩子消费的教育和引导不够,对不健康、不合理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没有及时予以纠正。对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培养不够。

4、个人心理因素

大学生是消费的主体,大学生消费中的问题,主要是由自身心理因素造成的。

没有形成良好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习惯。思维能力不足与性格的不成熟是造成不良消费的主要原因。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外界的物质诱惑和误导时无抵御能力。从而出现攀比性、从众性、享乐性等非理性的消费心理问题。

五、引导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建议

1、社会积极倡导正确的消费观

社会应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消费风尚,净化校园周边消费环境,为大学生良好消费观念、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形成提供保障。社会可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向大学生宣传正确消费心理与行为。

2、学校教育应进行与消费心理与行为有关的消费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意识的教育

通过开设有关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不良消费心理危害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学校要形成良好消费风气,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应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家庭应帮助子女摒弃不健康、不合理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

引导子女科学、合理地消费,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心理,帮助大学生提高理财能力,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

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行为 消费观念 理财能力 教育对策

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高素质人群,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追求时尚和个性。但同时经济不独立,可支配收入较少,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其特殊性,其渴望消费的心理催生了一些不良消费行为。我们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理财能力,引领他们走出消费误区。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趋势分析

1.消费水平普遍提高,消费结构多样化。除去学费、住宿费,大学生消费总额主要集中在500—800元和500以下。其中有55.07%的同学月消费集中在500—800元,22.98%集中在500元以下,有18.70%的同学月消费在800—1200元,有3.25%的同学有达到每月2000元的高消费,消费水平明显提高。而饮食消费只占其中大约40%,其他60%分散在人际交往消费、衣着消费、娱乐消费、通讯消费、学习消费与旅游消费六个方面。可见,当代大学生不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而且关注人际关系和自身发展。

2.消费品追求个性化、品牌化。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消费不断升级,品牌观念深入人心,家庭收入不断提高,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额外关注品牌。在具体的消费行为上,他们崇尚品牌尤其是名牌消费,关注产品档次,注重商品格调、品位和审美,甚至不少学生吃、用、玩非品牌不消费。

3.消费品更新换代快、追求时尚。有年轻人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费心理,尤其是在商品种类琳琅满目的今天,许多企业亦逐渐从低价低质策略转向重视产品品质和品牌创新,在功能和款式设计上注入时尚元素和科技元素,不断以“新、奇、特”来刺激大学生的消费,促使大学生不断追求新鲜事物、购买新产品。多重因素影响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表现出产品更新快、追求时尚、盲目消费的特点,造成极大的浪费。

4.偏爱网上购物,有信贷消费倾向。大学生由于接触网络较多,对网络购物较偏爱,加上现今快递业发展迅速,更方便了网上购物,大学生网上购物占到消费总额的25%。由于现金银行信贷业务的过度推广,引诱学生进行信贷消费,还不上钱时再让家长买单。

二、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

现今大部分大学生从小养尊处优,不知父母挣钱的辛苦;父母由于子女少,对独生子比较溺爱,有求必应,使得大学生存在很多不良消费行为。

1.消费观念较偏激。消费时爱攀比炫富,奢侈之风也较盛行,认为节俭是抠门,小家子气。节约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

2.没有理财计划,开支随意性大。有37.40%的大学生在拿到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安排,随意取用,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甚至有钱就乱花一气,没钱时借钱度日。不少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容易盲目地冲动消费和攀比消费。

3.消费结构不合理。调查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消费费用偏高,学习消费费用偏低。爱情消费费用较高,而学习消费费用很少。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搞好社会关系最重要,而搞好社会关系就必须吃吃喝喝,生日宴、老乡宴越请次数越多;情人节、圣诞节,逢节必过,形成了人情消费的“马拉松”。

4.够买“低档仿品”的现象严重。出于攀比心理,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品牌,而基于经济原因,出现购买假名牌的现象。这使得大学生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并且其消费量极大,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而且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会在消费中产生诚信危机。

5.盲目追逐流行、不良社会风气抬头;大学生爱追星,但明星的穿着打扮往往过于前卫,如有的学生模仿明星花大价钱美容整容,买高档化妆品浓妆艳抹,有的纹身、抽名牌烟,还有的追逐高档消费,甚至贫困生利用助学金买奢侈品、报名考驾照。有些家庭条件富裕的上学期间让家长为其买名车,开车去上课,在学生中形成很不好的影响,对“啃老族”产生羡慕,从而怨天尤人。还有的女学生把谈恋爱当成傍大款,让男朋友为其所有花销买单。这些不良风气必须刹住。

四、针对大学生不良消费的教育对策

1.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我们应积极倡导健康、安全、经济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在教学中渗透消费观念的教育,强调适度、合理、可持续、环保消费,反对无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消费美德,反对享乐主义消费观。

2.提高其理财能力,对其消费计划进行指导。针对大学生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与理财相关的选修课来培养财商。培养大学生的财商,不仅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理财与消费观念,而且对他们将来的个人创业及未来发展包括家庭和睦是有帮助的。

3.通过校园活动倡导良好的消费风气。学生的生活作风对周围学生会产生很大影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消费行为,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我们要把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引导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校园宣传渠道进行大学生消费理念的专题教育活动,以促进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

4.督促家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消费行为。学校要与家长主动沟通,对孩子在学校的消费情况有一个反馈,把学生在校的好的和不良的消费行为告诉家长,让家长在消费行为上注意做表率,同时对自己孩子的消费行为做适当控制。

5.综合治理学校内部和周边市场。对一些网吧、歌厅的营业时间在政府部门的配合下进行控制,对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经营者进行举报。对引诱学生进行超前消费、高档消费的经营者可以提出学校建议。学校良好的消费环境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学业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一定要重视。

总之,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顶梁柱,我们培养大学生不仅要教授其知识和技能,更要进行德育教育,这包括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他们的消费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廉海明,高立威.大学生消费及其营销策略论析[J].中国商贸,2010,(14).

第7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行为(consumer behavior)指的是消费者为获得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物色、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我们认为大学生消费行为是指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大小而产生的一种购买行为。随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水平、消费意识、消费结构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展开了调查研究。

1.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设计问卷1000份,分别在湖南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医学院、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五个学校各做200份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当场回收。收回问卷978份,其中有效问卷969份(对问卷所设问的题肢故意乱答视为无效)。有效回收率97%。基本符合统计学上的分层抽样原则和随机原则,所以该问卷调查有效。

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交互分类统计分析,依据大学生消费结构及大学生消费心理进行描述和解释,发现相关问题。

1.1大学生消费基本情况

(1)饮食方面开销大。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大学生平均每月的饮食费占生活费的1/2-1/3。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2)学习消费较少。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所消费占生活费比例基本小于1/5,且在学习消费去向是考取一些资格认证,以备毕业后容易寻求工作。

(3)“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平均每月的其他消费(包括恋爱、旅游、人际交往、护肤着装等)的花费占生活费的比例高达1/3,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但在对于消费过程,是否男女,59%的大学生还是比较注重质量的。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9%,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也有3%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1.2大学生在校期间消费思想趋势。

根据上述调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虽然每月基本费用所占比例最大,但大学生用于其他消费(包括恋爱、旅游、人际交往、通讯、护肤着装等)的比例逐年上升。很多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在很多高校中,许多同学有iphone,在这种环境下,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许多高校的学生出现“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同学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所以又有“趋同消费”、“攀比消费”之说。

同已有研究成果来相比,许多高校的大学生的确存在着上述类似问题,但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渐渐完善,自控能力也慢慢变强,尽管“趋前消费”、“奢侈消费”、“趋同消费”、“攀比消费”等不良风气横行,但在消费时,所调查的学生仍比较注重质量,而不是品牌;并且调查中51%大学生认为储存是月生活费有盈余的最好处理方式。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调查的大学生中虽然只有15%认为自己有较强理财能力,但63%的大学生都是坦然承认自身的理财能力是一般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只是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从上可见,大学生不再是“昨日”消极的享乐主义消费,而是慢慢成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

2.提出的有关建议

2.1给高校的有关建议

第一,学校应该要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立人”是大学之本,大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而且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而大学生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是大学生做人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高校不能把学生的花钱、消费仅仅视为大学生个人的、“可管可不管最好不管的私事”,而应积极地加以引导、启发和教育。

第二,构建节约型校园。

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而且也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方面。学校不仅只倡导学生从自身的点滴做起,老师领导更应形成良好的消费示范,使大学校园处于节约消费的氛围,比如节约用电、节约用水、不浪费粮食、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等等。学校还应在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困难补助、减免学杂费、贷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力度,要恰当地和学生的消费情况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消费与荣誉、利益挂钩,特别是要制止大学生用所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等去开展请客吃喝玩乐活动,让优秀学生、贫困生在学生中充分形成勤俭节约的示范形象,进一步带动广大学生合理消费。

第三,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消费指导。

高校有必要为大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消费指导,可通过开设有关消费知识的课程或讲座、举办消费知识竞赛、成立大学生消费社团、协会、咨询和指导机构等形式,让大学生掌握一般的消费常识,并在掌握一定消费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识辨力、评价力、挑选力,克服消费过程中的盲目因素,增强消费的计划性、合理性,以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消费活动,获得良好的消费效益。

2.2给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

3.结语

总之,虽然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过度地追求时尚与攀比,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以及经济独立意识较差,理财观念淡薄等,但大学生稳定的消费观念渐渐完善,自控能力也慢慢变强。对于大学生的消费的不合理,大部分同学是正确客观的对待。不过,当前大学生的财商仍需要培养和加强,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依旧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天华.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成因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7(13)

[2]武长群.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科学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1(16)

[3]宋倩.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调研报告[EB/OL]..

2011年5月27日

[4]董小苹.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势[J].当代青年研究,2006(10)

作者简介:

陈逸方(女)、刘洁(女)、梅婕(女)、寇威(男):长沙医学院药学系10级本科药学班学生。

指导老师:

第8篇

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调查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 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 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 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 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 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 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 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 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19 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精选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36-01

1 大学生消费现状

经济来源比较多样。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除了父母给的生活费,还有自己的奖学金或者兼职所得到的收入,整体来说大学生的经济来源相对呈现多样化;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多样化。除了学习以及生活费用,还有旅游消费、手机费用、恋爱消费、娱乐消费、交际消费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这和大学生的家境有很大关系,有些学生每月生活费很高,而有的学生为了维持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需要,还需在外兼职赚取收入。大学生比较重视交际性消费以及情感消费。大学生无论是谈恋爱、交朋友还是在社团都不可避免的需要经济支持,这也是一部分学生消费的重要部分。

2 大学生消费热点

2.1 人际交往和娱乐休闲方面的消费

大学生们已切身体会到,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积极地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未来发展。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人际关系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努力增强交际能力,扩大交际圈和朋友圈,为了建立和维护这份友情,免不了同学、朋友间的宴请、娱乐等消费形式。比较受青睐的形式多为:唱歌、打球、泡吧、看电影等。

2.2 高新科技数码产品方面的消费

当今的时代是电子信息的时代,电子信息依托于互联网而发展,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展现出一股崭新的时代气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和利用互联网功能,数码产品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提高,无论是款式还是功能都有利的充斥这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里。而大学生是新时期社会的主力军,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在更新自身拥有的高科技数码产品上从不吝啬,并主动追求。然而,在信息化社会里,通讯设备是当下大学生交流情感不可或缺的必备产品。这部分的费用支出则占数码产品费用支出的较大份额。由手机热引发的则是一股通讯热,大学生的话费开始逐步攀高。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幕的拉开,更使得这些天之骄子们争先恐后地购买带有先进功能的智能手机。

2.3 恋爱消费

新时期开放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大学校园的美丽氛围是促使大学生们恋爱的催化剂。然而,爱情需要有一定物质的保障,这种物质保障不一定是昂贵的奢侈品,至少是有一定寓意或是有一定风格的礼物,能够承载恋人间的一段美好回忆。而这方面的消费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着明显的增长。由于大学生并不成熟的心理表现,以及对赚钱概念的淡薄,使得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略显盲目、不理性。这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应当值得教育者们的关注。

2.4 考证消费

为了迎合市场上对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标准的需要,以及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含金量和竞争优势,不惜花费重金来购买相应的辅导教材、报辅导班和支付高额的考试费用。当下的大学生认为这种投资还是有必要的,也是增强自身能力的投资。

3 消费发展趋势

3.1 大学生的消费从“量”到“质”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攀升,大学生的消费境况与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从支出费用的量上我们就能够看出比以往的时期要很很多。大学生在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比以往多。在物质丰富的大学时期,大学生却从“学习型”向“享乐型”转变。在追求高品质的日常生活的同时,还增加了许多“精神享受”。这种消费的发展趋势体现出当代大学生追求的改变。从追求物质上的量化过程到追求物质和精神上共同品质的质的过程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发展趋势。

3.2 超前消费现象严重

受西方享乐主义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超前消费,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在问及他们是否会提前消费时,只有30%的学生回答不会提前消费,70%的学生都偶尔或者经常提前消费。

3.3 大学生冲动性消费和情绪性消费日益突出

“冲动性消费”顾名思义,即处于一种心理冲动下的消费,这种消费是冲动的、没有经过思考的,往往消费者事后会后悔。在问及大学生买东西过后是否会后悔时,只有20.7%的人回答从来不会后悔,而79.3%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后悔过。

4 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措施

大学生的经济实力相对比较薄弱,可是他们消费欲望却相对非常强烈,大部分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比较富足的生活费来支配,经济实力薄弱以及大学生相对比较不安分的消费心理导致大学生的消费处于一种比较不稳定的状态。尽管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能比较理性地消费,不理性消费的大学生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对这些不理性消费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同时也会对大学生一生的品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全社会所有人应该充分的意识到大学生消费观的重要性,尤其是学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消费的理念[1]。

4.1 优化社会和学校消费环境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国家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奢靡、腐化的生活方式,反对金钱崇拜和物欲主义,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大学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当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合理消费,节约资源;提倡文明消费、合理消费,反对铺张浪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和教师都应该合理引导学生的消费观念,提倡奋斗精神,宣扬勤工助学事迹,促进大学生正确地对待消费问题。

4.2 大学生本身要重视理性消费观的培养

在大学生消费观问题上,有很多的影响因素,但大学生自身才是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是其消费行为的主体,决定自身的消费行为,只有自身意识到消费知识的重要性,体会到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必要性,并加强自我教育,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自身消费文化素养。

5 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而大学生的消费观对大学生一生的品行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社会全体应该充分的意识到培养大学生文明理性的消费观的重要性,尤其是高校,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和影响,从而使大学生形成节俭的习惯,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 张干群.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

[2] 吴茜.大学生消费行为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

[3] 张娜.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分析及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