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56:26
导语:在区域经济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政治经济;问题研究
1.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政治特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统一。经济结构的特点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征。关于国家的经济结构合理问题应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国内国外因素等。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由此形成区域经济结构中重化产业的较高比重,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水平还跟不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的不平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承载力与支撑力的经济政治综合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经济发展方式由从前的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以外,其内涵还包括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应当综合分析如何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以及转变经济结构的发展方式下的企业行为、市场行为以及政府行为,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达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的有效措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应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要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积极运用各种规划计划、金融、财税政策等经济和法律手段实施调控,更大程度地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进一步扩大区域的消费需求。应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要进一步出台和完善促进区域消费的政策和有力措施,积极培育和构建区域的消费热点,不断推动区域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要积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区域的各项投资规模,同时注重规模的合理化,不断优化各项投资结构。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一步优化区域投资结构,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我国“三农”的投资力度,积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向公共事业等民生事业倾斜,不断促进区域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时,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为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抓好政府体制改革,逐渐使得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应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四大职能。地方各级政府应积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审批。
应建立健全全面的政府评价体系和绩效体系。当前,考核政府和政府官员政绩不仅仅唯GDP是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除了看GDP之外,还要考察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社会保障程度、社会失业率、人均收人水平、法制环境、市场秩序、治安状况、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和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医疗卫生状况以及诚信程度。总之,要在现今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逐步形成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评价考核体系。
加强统筹协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政府应进一步统筹和推进我国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加大对“三农”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各项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和巩固“三农”的基础。
要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区域的平衡发展。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倾斜力度,不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好差别性区域政策,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要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应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促进公共事业的不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政治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的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抉择。
[1]陈启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1.02
[2]马 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求是,2004.08
[3]周叔莲,刘戒骄.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理论视点,2007.12
关键词: 山区;特色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039-02
在实施城乡统筹战略中,特色农业将作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保护资源、提高效益上发挥出重要作用。进一步调整山区特色农业经济结构,达到提质增效目的,是这一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山区特色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一)自然资源丰富
山区地貌复杂,气候多样,植被良好,环境优越,为优质特用粮和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经济动物繁衍生息提供了极为有利条件。通化山区方圆100万公顷的密林深处和沟谷河川就生有 1188种经济植物和177种经济动物,30万公顷的耕(园、林、草、滩)地上种(栽)有优质特用稻黍菽稷和药菜果菌等44种特产经济作物,资源开发潜力很大。
(二)产品珍稀独特
特色农业利用山区特有的经济动植物资源为原材料所生产的“绿野优新特珍稀”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如新开河人参、通化葡萄酒、山野菜、林蛙油、高山红景天和草苁蓉等主产于通化山区的名贵特产品现已成为这一地区创利创汇、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拳头产品。
(三)技术含量较高
特色农业产品种类多,生产环境条件差异大,在技术和管理上较比普通粮食和大宗畜禽生产更加复杂。特别是参药低农残、“四位一体”温室等创新技术,更加规范严格,新颖先进。
(四)经济效益显著
特产品较比普通粮食和大宗畜产品的同比价值量大,经济效益高,是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改革开放以来,山区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渠道,广泛开展参果鹿蛙、经济作物等特业生产,农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山区特色农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河流上游无度毁林垦荒和狩猎导致资源浪费、森林退化、水土流失、野生动植物锐减、后备资源匮乏。同时,又因其生产大多分散于闭塞的岭地沟谷林草滩地,交通通讯不便,限制了特业经济规模的延伸和扩大。加上市场条件简陋,贮运、保鲜(质)、营销设施不完备,吞吐集散功能弱,服务网络不完善,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不健全,信息不灵,影响了特产品的广泛经营和深度开发。
二、山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发展思路
山区特色农业在山区特定生态环境下以特定动植物资源为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受市场行情和气候条件约束,年际和季节间变化起伏波动频率高,生产周期长,投入大,技术性强,增加了特色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艰巨性、持久性和复杂性。故应以培植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经济结构,建立产业基地,提高产品档次,增加经济效益为宗旨,实施长期的结构调整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主导,以效益为中心的调整原则。加快发育专业市场,扶持龙头企业,制定落实政策,将其结构调到最佳适宜状态,并产生巨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增长。
山区特色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产业化形成阶段。着力调整特色农业内部结构布局,建立特产种植养殖基地,封建生态经济沟,开展特产品精深加工,开拓市场,增加特产品市场占有份额,使资源浪费、生态失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特色农业内部结构趋向合理,种养加销比例分配协调平衡,形成产业化新格局。第二步,特色经济发展阶段。在实现产业化基础上,在山区农村的广阔区域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庭院经济、区域经济、绿优经济和龙型经济,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恢复,特色农业内部结构更加规范,形成以特色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山区高效农业新格局。第三步,步入现代化阶段。在形成特色经济新格局的基础上,加大特色产品增效力度,全面启动优质精品战略、科教兴农战略和效益驱动战略,达到资源雄厚、产业发达、市场繁荣、基地稳固、产品精新、购销两旺,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二)发展措施
1.调整特色农业生产。按照优质精品高效方向,稳步发展优质特用粮生产,适度有序地增加特产经济作物,满足市场对优质特用农产品的需求;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增加反季蔬菜和棚膜果品、花卉等花色品种的自给量,积极发展山野菜家植和食用菌生产,提高创利创汇能力;围绕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酿造型葡萄,适度发展食用果品,搞好品种改良,增加寒地果品面市量;努力压缩园参面积,稳定西洋参,积极发展优质低农残大支头参和林下野播参,适度发展中小药材,实行林药、果药、粮药间作,增加参药业效益。规模发展生猪、肉牛、禽蛋等常规畜禽品种,围地放养笨鸡、大鹅等城乡居民喜闻乐见的特有畜禽品种,大力发展雉鹿貂狐等特产经济动物,加快粗毛粮过腹转化;利用山川溪流,人工养殖虹鳟、细鳞等珍贵冷水鱼种,合理开发大小河塘、沼泽、湖泊,发展池塘养鱼和稻田养蟹,改善水质,提高水产业效益。
2.构造特色经济新结构。在生态经济上,实行林木开采休闲制度,恢复天然林,改造低质林,栽植经济林,保护和培育自然资源,维持山区“乔―灌―草”三元立体环链型植物群相结构与栖息于各层次的鸟兽虫蛙鱼各类资源相互依存、繁衍、增殖布局结构;大力封建生态经济沟,实行以养蛙为主,经济动植物种养加立体综合开发,保持生态平衡,增加封沟开发效益。在庭院经济上,利用庭院投资少,见效快,便于管理条件,发展田园式经济植物园、庭院式经济动物养殖场、家庭式特产品加工作坊等庭院立体经济网,增加群体效益。在区域经济上,根据各地域经济特点、风土人情、资源储备、生产水平、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着力开发某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产品;利用地缘优势,开发一至几个经济动植物骨干品种;在主要交通沿线兴办路边工厂、作坊、集市、商场,形成特产品产加销集散网络,增加区域效益。在龙型经济上,集中建立人参、果仁、果品、草编、木器、山野菜、林蛙油和鹿产品等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加紧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提高龙头企业对特产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的能力,利用山区丰富的有机物资和水土、气候资源,生产绿优山菜野果、低农残人参、绿色蔬菜等优质高效特产品,改善品质,提高档次,实现绿优新稀、优质优价、增值增效。
3.完善市场运营机制。发育特产品有型市场,通过对市场设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增设现代化市场营销、贮藏、运输、保鲜(质)设施,加快市场设施配套,满足市场运营需要;搞好市场信息情报搜集与传递,牢牢掌握市场动态,随时采取应变措施,保证市场有序运作;按照现代化标准,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大中型特业经济开发区,兴建水电路和围栏保护基础设施,搞好土木建筑和土地整修改良,为产业开发奠定基础,增添后劲;加快名特精新产(制)品的市场流通,扩大市场覆盖,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山区特色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
(一)加大产业投入
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上,通过争取国家投资、引进外资、地方财政筹资支助、社会团体和部门捐资、个人出资、上市融资、募集社会闲散资金等途径,筹集资金,增加投入。特别是在资源培植、生态保护、基地建设、市场发育上,应统筹规划,合理调度资金,打破行业和区域界线,多渠道投资入股,加快基础建设和产业运作,提高投资回报率。
(二)搞好综合服务
在技术推广上,通过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手段,广泛使用新品种、新技术,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经营管理上,采用先进的集约化手段,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产品开发上,集中研制开发更新换代产品,提高市场信誉度,实现有效增值。在社会化服务上,鼓励各地组建各种民间中介组织,扩大经纪人队伍,广泛开展信息咨询、便民供销、产品贩运等活动,促进产业运作和结构调整。
(三)落实扶持政策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布局,对产业经济区内的土地,采用反租倒包、等量调换、异质差补等形式,进行必要的调整;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在特产品生产和交易中,实行统一管理,放开经营,活跃市场,为特色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
(四)加强组织管理
严格遵守客观经济规律,放手发动群众,自主参与产业运作和结构调整,杜绝强迫命令和“一刀切”,防止造成负面影响;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制定出台可行性方案和措施,指导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规范产业运作和结构调整中的生产经营行为,依法维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达到预期调整目标,使山区特色农业有一个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智祥.走特色之路 兴铅山大业[J].中国农村经济,1997,(1):59-61.
[2]张久汉.优化产业结构 建设高效农业[J].中国农村经济,1997,(3):71-75.
[3]柴彭颐.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调整目标及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1997,(3):71-75.
[4]刘树枝.坚持走开发式脱贫之路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J].农业经济问题,1997,(4):34-36.
[5]葛承群.发展特色农业的几个误区[J].农业经济问题,1998,(11):52-55.
[6]焦丽艳,胡雨村.江西省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系统研究――“一村一品”模式的定位与措施[J].现代农业,2007,(1):46-47.
关键词:柔性化生产柔性集聚区域竞争力
一、企业柔性集聚的相关理论探讨
1.企业柔性化生产的内涵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信息革命和全球化推进,许多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许多产业部门中,从福特制(以大批量、标准化和垂直一体化为特征)向后福特制(以柔性技术和组织以及复杂的生产网络为特点)转变。这里所说的后福特制就是柔性化生产的代名词。柔性化生产是指随着生产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以满足顾客需求进行的生产。根据Malecki(1997)的观点,在当前生产组织的发展形式中,“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方式柔性化。企业内部的柔性化特征可以总结为六个方面:(1)高度灵活性,以适应不同顾客定做的要求;(2)对新的技术和观念的快速吸纳;(3)对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快速反应;(4)零仓储和超额的生产能力;(5)柔性价格和商业谈判的关系;(6)智力和体力工作活动的一体化。所以,柔性化企业不仅在企业内部实现生产成本与管理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产品创新速率和多样性,增强了企业内部管理灵活性,有效地实现了范围经济。
二是企业之间关系的柔性化。主要表现为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和客商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或交易关系的变化。在后福特制时代,企业在市场中与客商可以随时联系,了解顾客的满意程度和要求,获取更明确、更直接的需求信息,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也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企业之间关系的柔性化,进而使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制造商之间更容易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的整体,推动了集体学习的进程,也降低了学习成本,促进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发生。
三是新的柔性劳动的采用。柔性化的企业中,学习型工人和兼职劳动力大量出现。不仅R&D人员、工程师的比例增加,而且生产线上的工人也多为学习型工人,更多的参与到产品的改进和创新的活动中去。
2.企业的柔性集聚以及特征
以柔性专业化为特征的大量企业的集聚被称为企业的柔性集聚。企业柔性集聚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在集聚体内部,存在广泛的劳动分工和不断增加的小型专业化生产企业。(2)集聚体包括几个相关部门的企业以及其他行为主体如大学、研究机构及其他公共组织机构等,它们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创新活动的价值增值。(3)由于企业的不断衍生和快速增长,要求本地的劳动力高度集中,劳动力市场充裕,市场中的劳动力在本地企业之间相互流动性强。
二、企业的柔性集聚与区域竞争力提升
1.企业集聚发展与区域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控制资源和市场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是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聚集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激励效应与晕轮效应等,最终将综合体现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即一个地区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会有效地组合区域内的经济与社会资源,增强区域的竞争力。
(1)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有助于区域生产要素条件的改善
第一,社会生产条件和辅助行业所提供的专门服务的共享。在企业集聚区内,众多企业共享基础设施,有效节约了建设基础设施的费用,并使其利用效率得以提高。第二,区域企业集群形成的企业网络中,基于网络的信任机制,增加了各企业的社会资本,使企业融资的渠道多样化。第三,区域企业集群中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使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资本,提高了人力资本的质量。
(2)企业集群与区域企业竞争的空间环境变化
企业集群是根植于区域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强化了企业同政府、研究机构、民间组织、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之间的关系,优化了企业发展的区域空间环境。在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各企业展开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促进了区域的创新活动,使区域企业采取适当的投资方式和竞争战略,不断升级演化,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不绝源泉。
(3)企业集群的网络效应与区域需求条件变化
企业集群使企业在特定区域聚集结网,成为企业网络,这种企业网络会形成一种极强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有双重涵义,一是直接的网络外部化,二是间接的网络外部化。从直接的网络外部化来看,企业集群能产生市场资源的协同效应,扩大区域的市场需求。比如,我们在谈论某一名牌商品时,总是会牢牢记住它的产地,对这一产品的信任会扩大到对这一区域中其他产品的信任。从间接的网络外部化来看,在集群中,相关产业的产品或者说互补性产品门类齐全,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随机性的需求。可见,小企业集群形成的网络效应,改变了区域产业分散时的需求条件,随着集群的扩展,集群的声誉的传递,能使这种需求向区域外乃至全球扩展,从而取得区域竞争优势。
(4)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与区域新产业的衍生
企业家在企业创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的能力与关系网络资源的结合,使其成为区域创新的核心力量。企业集群的形成,不但能不断吸引当地企业家,而且外地的企业家通常也会迁移进入。同时,由于有着共同的区域社会文化背景,企业家精神能深深根植于区域环境之中,并融合于区域经济发展之中,不仅培育着更多企业家资源,更孕育着区域创新的精神与动力,成为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2.企业柔性集聚更具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优势
区域竞争力又可以从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解析。
(1)柔性集聚体内交易成本降低
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通过缩短联系的距离以降低成本。产业在柔性集聚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而在柔性集聚体内,企业的经济活动是植根于地方社会网络之中的,人与人之间信任度较高,地方社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拥有良好的信任基础,从而促使交易双方很快达成并履行合约,地方社会网络还可以节省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与成本。
(2)柔性集聚体的外部经济获得
“外部经济”最初由马歇尔提出,它是由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地方而产生的,并为区域内部的企业所共享。在产业柔性集聚体内实现的这种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①对市场的及时反馈。对于柔性企业来说,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可以及时获得产品供应并及时向客户提品,还可以比较方便地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②促进专业化,提高生产率。在柔性集聚体内,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聚一地,使得区内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生产。而逐渐增强的专业化水平,也使得柔性集聚体内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③实现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柔性集聚体出现在传统工业区之外,这里很容易吸引自由劳动力,形成规模较大的自由劳动力市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需要及时调节工人的数量,减少了管理成本和工人保障方面的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劳动力市场多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客观上,劳动力的高流动率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并增加了创新的机会。
(3)柔性集聚体内的创新活动发生与增值
柔性集聚体的创新功能增强以及内部的创新活动发生与增值,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集聚体内知识、信息的“累积效应”产生以及快速流动;二是通过集聚体内新企业的产生与成长,实现更有效的资源组合与配置。①集聚体内知识的累积与传递、扩散。首先,占据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且对创新极为重要的是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knowledge)。这类知识主要蕴藏在专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大脑之中,一般很难用语言表达,地理、文化和机构的接近便于企业之间通过人员流动与私人之间的交流等形式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与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创新速度。其次,绝大部分对创新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常常来自于非正式渠道,往往局限于相关产业的聚集地。除了以上的优越条件,真正促使企业创新的动力还在于企业自身。大量同行业企业集聚一地常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表面化,迫使企业利用这些优越条件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以获得市场竞争力,更快、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②柔性集聚体内的新企业快速衍生与成长。发达的柔性集聚体以较多的市场机遇、较低的运作成本和较小的风险等有利条件促进新企业的生成,并增强集聚体自身竞争能力。第一,集聚导致外部经济的产生,外部经济成为企业进一步集聚的动力,集聚规模扩大后,对中间产品和辅助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这又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遇,促进新企业的诞生与成长。第二,由于集聚体内的生产服务配套条件较好,专业化分工较强,新企业创建所必需的资产、技能和人员往往很容易在区域内部得到解决。因此,新企业进入到产业协作链中的障碍比别处低得多,有利于新企业的创立。第三,新企业创新与发展的风险进一步降低。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加之集聚体内企业员工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空隙,并可以利用已建立的社会关系创办自己的企业,从而更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创业风险。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E·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庄晋财.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
[4]袁莉.集聚效应与西部竞争优势的培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状的剖析,可以发现,目前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已经走入一个发展怪圈,即“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文化素质低,资源开发粗放式,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产业结构不平衡,经济发展滞后”。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残酷现实,我们必须深刻反省,面对已经长鸣的警钟,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否则,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会日益严峻。面对刻不容缓的问题,努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能够促进四个要素和谐发展的战略措施,是我们肩负的责任和重担。
(一)制定科学的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战略
在制定一个科学的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发展战略之前,应当充分结合各种影响因素。因为该战略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控制的保证,是科学计划生育政策出台的基础,所以,该战略的策划、拟定和实施都要经过多方面视角的分析,全面综合的考虑,保证科学性。首先,转变传统思想,拓宽发展思路。摆脱计划生育促进家庭发展的局限,从区域范畴内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的广域视角制定计划生育政策。例如,通过构建和设立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规定和贫困地区“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的长效机制,这是抑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规模过大的有效手段。关注人口与医疗卫生、妇幼保健之间的密切关系,做好产前检查、孕中筛查等工作,这些是能够保证婴儿的优生率,以及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的死亡率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能够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健康水平。将优生优育知识普及到广大群众中,让他们形成并构建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此外,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内容充分与人口发展及控制紧密联系起来。在符合国家整体的人口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改变一刀切的传统作风,保证计划生育政策更灵活、更人性化,同时着重建设与人口控制相关的保障体系,切实保证人口增长得到合理的、科学的控制。
(二)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构建强势人力资本
一方面,人口过快增长已经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因此,除了要完善人口综合管理体制、构建优生优育体系外,还要考虑人口问题;另一方面,数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问题也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整体社会劳动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很多都是山区或农村及各方面发展薄弱的地区。因此,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进而完善教师培训计划,提升教师素质,从而带动整体人口素质的进步。[3]此外,由于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属于农村,他们的发展空间也扎根于农村,肩负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两大重担,人力资本毫无疑问地成为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在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职业技术的培训,强化继续教育的培训,壮大具有文化和劳动技能的队伍,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素质。
(三)合理开发资源,发挥资源优势
丰富的资源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也是发展经济的助推器。但是如上文分析,这些资源优势却夹杂着很多限制的成分和因素。一些资源不利于开发,很难转换成经济发展优势。而有些资源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盲目开发,又导致环境恶化,虽短期内经济出现增长,但是长此以往,这种资源开发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合理开发资源,有效将丰富的资源转化为经济的优势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首先,开发资源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市场的需求分析、开发的可能性分析以及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市场———技术———资源———产品的开发序列,将资源有效转化为产品。[4]其次,还要加强应用性研究。对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普查,制定综合性的开发方针策略。开发资源必须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线,注重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密切联系。紧紧围绕环保的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理念,参照国内外最先进的资源开发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生产模式。该模式既能满足资源开发,又能保证资源开发、生产效率的最大化。这是一个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该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清洁生产,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例如,新疆就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在大力开发资源环境的同时,采用优势资源转换的战略方针,这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处于一个既定的社会制度和格局下,在现有的经济现状和技术发展水平下,多数地区呈现基于民族自我意识的开发理念,即便是实现民族崛起,也会造成民族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现象,甚至出现严重失衡的现象。因此,结合少数民族的自然环境、特定发展经济阶段,打破区域偏见,改变以往仅仅求生存和发展的狭隘自我民族意识,将各民族、各区域的发展计划整合起来,制定能够符合各族人民的发展策略,实现各民族平等繁荣。[5]例如,新疆区域发展出现严重失衡的状况,区域间的差异也呈现扩大化的趋势,这不但阻碍了新疆经济的发展,而且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方式,实现了区域间经济差最小化,并且通过调整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实现了要素市场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促进了距区域间经济的和谐发展,缩小了经济差距,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五)扶持主导产业的发展,发挥城镇经济职能的辐射作用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消除区域偏见,构建共同繁荣是发展的基础,但是,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才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才是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和主导因素。只有主导产业先发展,才能引导相关产业,带动基础产业的共同发展,构建规模性的产业发展网络,从而成为促进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主导产业的扶持,需要政策的支持、消除发展的不利因素,通过科学制定行政区域的政治职能,降低在经济改革和区域经济运行中的行政干预,保障民族区域内的经济在受到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和法律约束三方面的作用下,才能够实现区域间的资源优势的体现,构成稳定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经济发展的步伐。城镇化经济职能的辐射作用是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因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交通状况等条件的制约。因此,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如果能够发挥其经济职能,[6]将会带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经济增长。形成产业发展的极核,带动其他城镇经济发展处于弱势的地区,努力改善市镇的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民族地区市镇的综合功能,进而促进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六)发挥政府行为职能的有效作用,推动扶贫计划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在各种生产要素和行政管理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民族地区政府机构出现了膨胀等现象,加之处于弱势的区域发展能力,这些都促使民族地区的财政赤字问题严峻,也形成了容易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只有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职能,才能保障各民族地区的管理机制得到完善。只有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体制的提前改革,进行对各级政府经济职能进行弱化,对庞大的政府机构人员进行裁减,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的工作价值观念,保障工作、政策和措施都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将成为政府的行为准则,而且是评价一个政府行为的标准。政府要加强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设计和规划,有效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将资金重点应用到最贫困的地区,结合少数民族各自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寻找合适的脱贫致富的方法。有效发挥政府行为职能,合理实施扶贫计划,这是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要素。
二、结论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迈向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实践表明,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已经从局部、零星、松散,向着高层次、全方位、无障碍、一体化发展,合作模式日趋多元,合作内容也不断丰富。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加深,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合作中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加快推进旅游合作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加快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将进一步加快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提升区域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都市圈整体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旅游活动是一种相对自由的休闲活动,其核心标志是旅游者在异质性空间里自由地流动。因此,旅游活动本质上具有跨区域流动性的内在要求,旅游的这种属性天然地要求各行政区域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合作。同时,国内外许多地区都以区域旅游合作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加快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将有助于实现服务、信息、投资、消费等市场因素在区域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从而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旅游业被誉为“无烟工业”,囊括了游览、住宿、餐饮、交通、购物、文化娱乐等综合。各个环节连为一体,通过产业关联带动、吸纳就业等功能,推动和刺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旅游业具有强大的带动效应,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增加1美元的直接收入,可带动相关行业增加8美元的收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快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能够有效带动居民消费和相关产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加速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
(三)有利于都市圈整体竞争力提升。加快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有利于改善京津冀三地旅游产业分散、独立、各自为战的局面,加速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区域中心城市旅游合作的加强能够进一步发挥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服务辐射能力,加速区域内部产业合理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从而提高都市圈整体竞争力。
二、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及现状
(一)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京津冀三地地缘相近,历史文化渊源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互补性强,具有开展旅游合作的天然条件,同时,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使得旅游活动更加便利化,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不断强化。
1、相近的历史文化背景。京津冀三地虽然从行政区划上各有疆界,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交叉,或怀抱,彼此难分,同时,三地文化同根同源,文化脉系也相同或相近,燕赵文化作为京津冀文化的母体,是三地开展旅游合作的内在条件。从另一方面来看,京津冀在历史文化资源上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京津冀人文资源形成的年代和周期相同,历史文化遗存是一个整体,三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2、区域经济实力不断提高。2010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77.94亿元,增长10.2%,天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08.83亿元,增长17.4%,河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97.09亿元,增长12.2%,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都突破了1万美元,河北突破了4,000美元,区域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同时,区域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游客接待量达到3.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912亿元,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1.4%,区域旅游合作的经济基础更加坚实。
3、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京津冀三地均为旅游资源富集区。三地共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19处,5A级景区9处,在四大旅游城市群中居第二位。三地拥有的旅游资源各具优势,北京作为我国历朝国都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世界著名的传统旅游城市,以皇家建筑、园林见长,奥运会的举办又为北京留下了新的旅游资源。天津作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各国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形成了特有的万国文化景观。河北省也是旅游资源大省,兼具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等自然资源,同时又拥有独特的民间艺术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等人文资源。
4、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近年来,京津冀三地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区域交通网络建设进入了新阶段,随着京津高速公路、滨海大道、津蓟高速延长线等多条高速公路相继通车,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以及京石客专、京张城际、京唐城际、津保城际、京唐城际的陆续启动建设,区域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京津冀城市距离进一步拉近,基本形成了覆盖京津和河北11个设区市的3小时都市交通圈,三地之间的旅游活动更加便捷。
(二)京津冀旅游合作现状
1、合作意识进一步强化。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京津冀三地对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三地都把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相关内容列入了“十二五”规划之中,北京提出要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晋蒙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和首都经济圈形成,加快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天津提出要深化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互动。河北省专门制定了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深化与京津全方位战略合作,全面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2、合作机制初步建立。早在1985年京津冀三地就成立了京东旅游区,致力于共同开发三地的旅游资源,1987年由北京旅游学会发起,联合天津旅游学会、河北旅游学会,召开了第一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后发展为“北方旅游交易会”),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思路和对策。2009年5月18日举行的京津冀旅游合作恳谈会上,北京市旅游局、天津市旅游局、河北省旅游局联合签署了《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推动区域内旅游资源、产品、市场、信息、客源和利益共享,区域旅游合作迈向实质化发展阶段。目前,三地正在积极促进旅游规划衔接,初步建立了京津冀旅游局长联席会议制度、统一的旅游公益服务热线、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互动机制和统一旅游投诉平台等合作机制。
3、统一旅游市场加快形成。2009年3月,京津冀三地联手推出了涵盖近百家景区的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在“一卡通”的带动下,三地之间进一步加大了营销和互送游客的力度,促进共享资源、共拓市场。自2009年7月1日起,京津两地开通“旅游绿色通道”,减免旅游大巴的高速公路通行费用,大力推动京津互动游。河北省采取在北京和天津分别举办“河北休闲旅游宣传周”、开展“河北旅游进京津”、“京津自驾车游河北”等各种活动措施,加快开拓京津冀共同旅游市场。随着三地之间合作的不断加强和同城化效应的带动,三地游客对流明显增多,区域统一旅游市场正在加快形成。
三、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问题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深入推进,但在合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缺乏统一规划,中心城市扩散效应不明显。京津冀三地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对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三地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同质竞争和无序竞争。例如,在旅游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提出要打造北方最大的游艇产业基地,唐山提出要建设北方最大的游艇休闲基地,秦皇岛提出要建设国内最大的游艇建造基地。此外,京津作为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远高于区域内其他城市,次中心城市旅游业实力不强,接受核心城市辐射能力有限,使城市群边缘地区很难分享中心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成果。
(二)缺少精品线路,没有形成统一品牌。由于京津冀三地缺乏资源的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比较分散,缺少区域性的精品旅游线路。在旅游合作进展较快的长三角,联手打造的江南水乡、华东五市等区域性精品旅游线路已经十分成熟。在对外统一宣传营销方面,京津冀地区缺乏对区域整体旅游品牌和形象的整体谋划,没有形成统一的旅游品牌,相比之下,珠三角地区早在1993年广东省旅游局、香港旅游协会与澳门旅游司在香港联合成立“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推广机构”负责区域旅游的推广和宣传,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而京津冀地区在这方面进展比较缓慢。
(三)合作主体缺失,合作范围有待扩大。目前,京津冀两市一省的旅游合作更多的偏向相关部门的自发合作,属于“政府协作的旅游合作阶段”,各地旅游业相关企业、商会和行业协会等主体还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区域旅游合作中来,还没有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多元参与”的合作格局。尤其是跨区域经营的连锁企业、旅游集团还很欠缺,区域内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多为一次性或短期性,缺乏长期、规范、稳定、深入的联系,区域合作微观基础不牢固,还未产生“强强联合”的效应。从合作范围来看,京津城际开通以来,京津两地旅游互动明显增多,但京津同周边城市之间的合作还比较少,合作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从合作的内容上来看,三地之间主要是以旅游部门联合及相互召开旅游促销会为主,还没有扩展到联合展开旅游招商、合作开发旅游产品、共同提供标准旅游服务、共建区域旅游市场、共树区域旅游品牌等内容上来,旅游合作的内容不够丰富。
(四)旅游信息化程度不高。从旅游信息化发展来看,京津冀地区旅游信息化程度不高,制约了三地旅游合作的快速发展。一是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三地重点旅游城市虽然都建立了旅游信息网,但网站内容多侧重于当地的旅游景点介绍,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共享。二是旅游电子商务推进比较缓慢。一方面由于京津冀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比较缓慢,缺乏比较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游客网上订票、异地订票等一些电子化便利措施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旅游电子商务属于新兴行业,相应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对相关旅游主体的监管不全面,发生纠纷容易产生游客维权难等现象,影响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五)区域旅游产业链不完善。我国旅游业收入构成中,旅游门票收入占很大比重,京津冀地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三地旅游产业发展都过分集中于“游”,“吃、住、行、购、娱”等方面发展相对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区域旅游产业链,导致在旅游业发展上重景点和项目开发,轻配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不合理的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容易影响区域内部旅游合作深入发展,甚至由于争项目、争资金、争游客而恶化区域合作关系,影响区域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促进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统一规划,完善合作机制。一是成立合作机构。京津冀三地的旅游合作不同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合作,京津冀三地之间包含着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为了调动三地合作的积极性,有必要建立由国家发改委或者国家旅游局主导的区域旅游合作机构,从区域高度统一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合理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机制,共同开发和保护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区分区域旅游资源的不同性质,合理确定开发顺序和开发重点。加大资本合作,针对重大项目,给予政策优惠促进区域内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开发,利用资金纽带把区域利益主体联系在一起,实现利益共享。
(二)联合开拓市场,促进要素流动。一是加强城市之间互相推介,扩大合作规模。继续扩大区域内旅游城市之间“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目的地”的推广活动,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二是联合营销,共树区域统一旅游品牌。联合参加国际重要旅游展览会,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制定促销宣传计划和方案,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和形象;三是取消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在旅游的经营上,创造条件、协调政策,通过各旅游企业相互参股,形成资金集中优势,加强旅游协作的紧密程度,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经营体系。拓展市场化的旅游建设融资渠道,完善区域旅游从业人员管理标准,促进区域旅游人才自由流动。
(三)加快培育合作主体,推动区域旅游企业联合。一是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加速本地区大型、品牌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旅游业,尤其是对中小型旅游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二是通过资本重组等一系列手段,大力推动三地旅游企业跨区域重组和联合,充分发挥各地区旅游企业优势,在资本运营、管理层次上相互渗透,形成良好的合作格局。
(四)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大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信息化水平。共同构建区域旅游信息平台,共享区域内旅游信息资源。提升区域内旅游景区、景点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面向游客的电子导游系统,运用无线通信网络等实现向游客提供景区宣传、在线咨询等功能,为区域内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信息服务;二是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多种措施鼓励区域内旅游企业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加快建立有影响力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在线交易、网上支付等功能,促进区域旅游更加便利化。
(五)完善区域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促进区域旅游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形成合理的区域旅游产业结构。一是提升旅游要素功能。三地要联合改善区域旅游交通、餐饮、购物、住宿、娱乐等方面的环境,缩小地区间差距,提升区域整体旅游要素功能,增强旅游吸引力;二是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北京和天津作为区域中心旅游城市,要立足自身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动旅游业与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会展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展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为旅游提供配套服务的新型企业,占据旅游价值链的最高端。河北省要充分挖掘吴桥杂技、坝上蒙满歌舞、涿州花会灯会等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同时依托环京津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与京津差别竞争。
(六)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一是健全和推进区域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完整、科学的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发挥旅游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以及重点企业的作用,研究制定针对区域旅行社、星级饭店、景点景区等的管理规范,共同协商推动环渤海旅游服务标准化发展,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二是大力加强旅游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整合区域旅游教育资源,扩大旅游教育合作与交流,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重点做好对优秀导游人员的选拔培养和高级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区域旅游人才整体水平;三是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区域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区域旅游投诉处理、矛盾化解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天津市信息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葛立成,聂献忠等.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一个国家范围内某一特定空间区域要能够成为一个经济区,必须具备若干基本条件。下面仅从三个方面简要论述。
一是内部同质性和外部差异性,即该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地之间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区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能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基本相同,而与外部并存的其他区域相比,这些因素和条件又有着显著的差异。
由此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以河南为中心,涵盖鄂北、皖北、苏北、鲁西南、冀南、晋南等周边区域的中原地区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区位、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水平等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基本上是同质的,而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可比较区域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以河南为中心涵盖周边的这一区域被称为“中原经济区”是站得住脚的。
二是这一区域范围内不同空间点面临着大体上同样的问题,而与外部其他区域相比,这些问题又是极不相同的。以河南为中心、涵盖周边的这一区域内的各部分地区都面临着如何在农业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问题,或者说面临着如何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裕的问题。以此标准来衡量,将这一区域叫做“中原经济区”也是成立的。
三是这一区域范围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人口总量、经济总量上都要足够大,以至于这一区域共性问题的解决足以影响国家全局。中原经济区面积29万平方公里,将近抵一个半河南省;人口1.7亿,占全国人口的1/8;经济总量也不是小数。这一区域内相关问题的解决足以影响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以此标准衡量,“中原经济区”也是成立的。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助于解决哪些事关全局的问题
这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可通过实施统一的农业发展政策,促进该区域农业现代化,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可通过实施统一的产业政策,促进该区域产业发展并大规模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新的制造业中心,形成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接力棒,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以资本和产业流动转移来代替劳动力“候鸟式”移动,减轻运输压力,节能降耗。
第三,可通过实施统一的城镇化政策,加快这一区域城镇化进程,吸纳更多的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居民的素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可通过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扩大内需,为整个经济注入活力,也为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作贡献。
第五,可探索传统农业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即探索如何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前提下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也就是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
三、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若干疑点的认识
人们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疑问主要涉及两点:一是能否被中央认可从而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能否在区域内实施统一的政策和战略。这具体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为前提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三化”协调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核心、抓手乃至目标,既是中央政府关心的问题,也是这一区域发展中遇到的最核心、最棘手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容易被中央政府认可。
第二,中原经济区虽然以河南为中心,但也涉及多个省级行政单位,客观上存在着统一政策和战略由谁或由哪个省级政府来负责实施的问题,这一矛盾可通过各省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组织实施,而又在省际之间平行协调的方式来化解。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职业教育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之一,而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具有反作用,区域经济在职业教育支持的基础上能够获得较快的发展,进而为职业教育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能扩大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进一步挖掘职业教育的发展潜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慢,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职业教育不仅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的能力不足,而且与区域经济对接方面还缺乏完善机制,以至于区域经济发展亟须的高端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了不利影响。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型和应用人才为办学理念,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在人才输出方向上主要围绕社会发展、生产建设、经营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等一线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无论是从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还是人才培养方向,都能够对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直观的影响。要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关键在于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人才结构上还要符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地设置专业,特别随着区域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职业院校要灵活调整其办学方向,在专业结构建设上要注重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衔接,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社会服务能力有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传统学历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在公众的传统思想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对此,一些职业院校为了迎合公众的需求,在办学方向上偏离了技能教育,走上了学历化的办学道路,如此一来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的效用大打折扣。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然而,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并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人才培养上并未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进行把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性不足。一方面,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尤其在产学研层面,科研产出效率较低,未能发挥出其在区域经济增长点培育方面的效用。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未能发挥出在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方面的作用,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核,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并且职工继续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职业院校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然而,目前大多职业院校对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在企业员工职业教育中的投入的精力还不足,由此可见,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未能发挥出其在区域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的资源投入和支持。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状况十分突出,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与东中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巨大,区域经济发达地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远远高于欠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职业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充足的办学资金支持,导致办学的软硬件基础较差,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提升,在技能劳动力培养和供给上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这样一来,会带来恶性循环效应,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和区域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办学定位偏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
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其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主线,缺乏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不仅会对职业院校的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从我国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上来看,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在自身发展战略和定位的选择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比较随意,未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自身现实条件充分考量的基础上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在办学方向上缺乏自身特色,一味追求“大而全”,办学模式趋同,偏离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方面需求。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不明确直接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从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两低一高”(工资低、专业对口率低、离职率高)的现象可见一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决定着其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职业办学质量上不去,人才培养质量将极大地受限,区域经济发展也将会处于停滞甚至倒退。随着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伴随而来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升级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强烈,职业院校必须主动承担起这一时展的重任,在办学过程中切实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但是部分职业院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办学条件较为薄弱,实训基地欠缺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无法达到一线技术工人的能力要求,人才满意度无法达到社会预期。
3.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衔接度较低,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衡量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程度标准之一就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否相吻合。从当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不同院校之间的专业设置同质化较为严重,欠缺专业特色,尤其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错位现象较为严重。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化,未能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色来设置专业。职业院校为了抢夺生源,专业设置普遍存在着追逐热门化、求全化等不良现象,以至于各个职业院校专业间的重复度较高。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都设有计算机类专业、财会金融类专业以及其他热门专业,而区域市场对这些热门专业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由于专业结构的重复度较高而导致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同类型的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状况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同时,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错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专业与产业不对接、课程结构与产业技能要求错位、职业院校专业布点与区域产业集群吻合度较低等诸多方面。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科技进步和发展加速了对信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各类院校都看清楚了这一发展趋势,不约而同地设立起了计算机相关专业,造成此类专业人才的大量供给、人才过剩现象较为严重。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大计算机专业分别被“红牌”警告。深入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发现,此类高职专业毕业生除了失业率高、薪酬水平低的因素以外,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要求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欠缺,导致专业结构与未来区域产业结构的衔接性不足。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不仅要结合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状况,还要结合未来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科学预测产业调整对不同人才结构的需求状况,灵活地对专业进行设置和调整。然而,伴随着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速度加快,新兴岗位和产业不断涌现,一方面能够增加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同时也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结构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言,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滞后性,为了满足区域发展需求,要求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然而,当前许多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前瞻性不足的问题,尤其在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先进制造业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战略把握度不够,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速度跟不上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
4.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衔接机制欠缺,二者的互动性不足
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离不开相关的机制保障。然而从现实来看,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衔接机制建设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首先,职业院校与区域产业对接的政策法规和宏观调控机制不完善,制约了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的效率提升,导致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不深入、不稳定。其次,职业院校在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自我调节机制,导致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不足,办学质量低下,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安排、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最后,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的机制。目前来看,校企之间的合作大多停留在企业对职业院校实习生的接收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对毕业生实习到就业的衔接机制,企业未能深入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尤其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校企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导致校企合作的效果不理想,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策略探究
1.树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推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首先,职业院校应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为办学理念。区域产业规模化和集聚化作为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实现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院校要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办学实力和规模的提升,必须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区域产业集聚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人力资源培养、技术研发和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区域产业集聚化和规模化发展不仅需要技术能力扎实、执行能力较强的一线生产人才,同时也需要综合素质过硬、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智力服务型人才,为了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加大与区域内的企业之间的协作与联系,建立良好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中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出一支既具有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外显性技术技能、又具有区域产业未来发展所需隐形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队伍,以实现职业院校与区域产业的联动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合作,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树立协同办学理念,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院校主要面对区域发展培养人才,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技术人才的接纳者和使用者,作为人才使用终端,理应担当起部分人才培养重任。职业院校寻求企业的协助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有效性的重要渠道,因此,职业院校在承担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争取企业的支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探索校企之间的合作通道,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达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依托企业的生产设备平台开展相关的实训教学,企业要积极吸纳职业院校学生参与企业的社会实习和实践活动,为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出谋划策,做到订单式培养,实现校企之间的双赢。再次,职业院校要秉承为区域产业布局服务的人才培养理念。区域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其能否保持健康发展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晴雨表。职业院校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最为直接的途径就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依附于区域经济发展之上的一种高端服务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要与区域产业布局相一致,专业调整要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的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借力强化自身实力,促进职业教育的繁荣。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和办学资源投入上要以区域经济发展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培养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最后,职业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要求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体制和学制的约束,以开放积极的姿态面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挑战,明确自身定位,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的全过程,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还要积极构建一条满足全社会终身教育诉求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灵活做出相应调整,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环境的变化。
2.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同时,教育投入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间接影响着其向社会供应技术应用型劳动者的数量。为了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必须从多方入手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起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投资机制,充分保障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除此之外,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资金的使用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管机制,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率,适度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首先,明确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经费投入标准和主体责任范围,并以制度化保障予以落实。积极调整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保障基层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对等化,全面保障生均财政拨款,加大对职业院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其次,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资金的来源渠道,构建职业教育的多元化筹资制度和体系。单一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保障职业教育的资金供应,并且由于职业教育是一项应用型教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政府应积极鼓励并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资金,共同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最后,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公示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投入和支出的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使用的评价机制,并根据评价结果严格实施奖惩,真正地保证职业教育办学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中来。
3.专业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保证技术人才的有效供给
首先,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专业设置是职业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载体,更是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支持,同时职业院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主动投入区域经济建设中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在专业设置上要切实做到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并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培养适合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型人才。一方面,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搜集和获取区域产业升级调整相关的信息,预测未来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岗位和职业变化,从而调整人才培养工作,以满足区域产业的需求。总之,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职业院校必须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打造具有区域地方特色的专业,在突出重点专业的同时还要兼顾一般,从而保证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其次,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岗位结构相吻合。专业结构设置情况不仅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发展,同时还决定着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益。一方面,从政府宏观视角来看,要建立起一条完善的专业与产业双向对接的协调机制,以制度化的形式实现二者之间的衔接;另一方面,从以学校和企业为代表的微观视角来看,建立科学的校企互动的激励机制,进而保障职业院校的专业群与企业岗位群之间的对接。最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区域产业布局相协调。条块分割的专业分布难免会降低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区域产业的布局要求也不相符合。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满足区域产业布局的规划要求,就必须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专业集群建设,并积极吸纳产业规划部门和产业发展组织参与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来,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布局实现有序、有效的衔接。面对区域产业升级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职业院校要根据区域产业的转移方向开展与其相对应的相关专业,并且要从强化以特色专业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来强化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布局之间的协调性。
4.加强区域内部的产学研合作,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不仅是职业教育办学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职业院校在办学探索中,通过科学研究实现生产技术创新,并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到产业生产中来,达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业结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和命脉,职业院校要从宏观层面考量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在产学研上要积极与区域内部企业实现联合协作,并且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科学地制定产学研发展目标,在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格、学科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方向都要与区域产业保持一致。不同区域的主导产业也有所差异,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类型也有所不同,因此,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形成市场化导向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要切实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服务,以实现区域产业的集群发展。
5.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院校办学机制
要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水平,必须保证其办学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建立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分离的状况,在人才培养结构、规模和质量上满足区域产业的发展需要。在政府的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建立一条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相衔接的办学机制和管理体制、校企合作的互动发展机制,并且政府要根据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政策规章来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和活动,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鼓励社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倡导“订单式”人才培养,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
作者:徐玉蓉 祝良荣 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纪慧蓉.产业升级视域下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及优化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27).
[2]曹培之,阙明坤.试论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
[4]常雪梅.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0(1).
[5]郑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研究——以杭州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
[6]周鸣阳.产业调整视阈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7]张海峰.基于区域产业布局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J].教育与职业,2014(32).
[8]梁炜,贾腊江.陕西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2).
关键词:资源型区域经济 结构调整 路径依赖
一、资源型区域的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矿物能源和原材料,以占全国24.7%的人口提供了37.7%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加速城市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的传统发展模式,使资源型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资源枯竭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矿产资源枯竭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以竭泽而渔式的追求高产量的矿产开发为基础的。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资源型区域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使资源问题成为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全国约有12%的矿业城市可供开发的后备矿产资源已经不多,400多座矿山即将关闭或面临关闭的威胁,将直接影响300多万矿工和7000多万职工家属的工作和生活。由于矿产资源枯竭所带来的城市发展、就业、经济稳定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资源型区域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危机。
2.产业结构单一
资源型城市多数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属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粗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长期以来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路子。这样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这一点在大庆石油城显得尤为突出。一、二、三产业比重,目前全国平均水平是17.3∶49.7∶33;黑龙江省平均水平是13∶54.8∶32.2;而大庆则是1.8∶89.2∶9。第二产业占大庆经济的89.2%,基本是石油和石化产业“一柱擎天”。第三产业规模小,发展滞后。
3.缺乏资金及技术
资金和技术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资源型区域缺乏有效的资金积累和技术进步因素。在过去国家制定的价格体系严重扭曲的情况下,经济利润大量流失,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财力极为不足。同时,由于资源型区域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一方面人才匮乏,另一方面与外界的经济技术往来的市场通道建立缓慢,从而造成了技术的相对落后。
4.生态环境恶化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尤其是资源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这种粗放经营方式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下降,加剧了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采矿形成的地面塌陷、山体崩滑、土壤沙化等地质灾害十分严重,造成大量的建筑物破坏、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草原退化以太原为例:全市塌陷有107处,面积610km2,仅西铭、杜儿坪、官地、白家庄四大国统矿塌陷面积就达47km2,占到采区面积的70%。另外,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煤炭系统每年由燃烧排入大气中的废气估计在1700亿m3左右,烟尘30万吨以上,二氧化硫32万吨左右,年排放甲烷90m3-100亿m3。山西省每年弃渣弃土量1.3亿吨,增加河道泥沙0.6亿吨,占废弃物总量的46%。
5.社会稳定问题
以大庆为例:大庆石油、石化6户大企业现有职工30万人左右,改制后存续企业职工23.5万人。随着石油减产和企业减员增效,有6.5万名职工在大企业重组分立中有偿解除了劳动关系。今后每年也都有下岗分流和解除合同任务。同时,每年还有4000多名大学毕业生、2000多名转业军人和21000新增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从现在情况看,资源型城市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安置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如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大迈步”
在黑龙江曾经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度优势很大的大机械农业在家庭承包的制度下不得不“屈服”于农民的小型农机,每家每户的小小的耕地难以满足大型机械的发展,这样的情况束缚了我们大农机的脚步,使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难以推广。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将土地集中起来,也就是分散经营的土地得到有效集中利用。使土地、农机、人力、科技等生产要素达到最优配置。
这样的方法得到了实践的良好证明,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我们看到了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大面积的土地统一的社会化服务,土地渐渐变得规模化、集约化。农民的大农机派上了用场,650亩地插秧只用了一周时间。
从单干走上了集约的道路,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据统计,黑龙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已过万,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组织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可以说是逐渐兴起并且前景广阔。
三、如何解决农业的“先天不足”问题
我们早在很小的时候便知“锄禾日当午”的艰辛,诚然耕田不易,然而靠天吃饭这种农业方式则使农业冠上了先天不足的“帽子”。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一个资源型城市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上文提及到了,水利化就是使水利灌溉更加科学,细致,到位。让农民在不降水的天气里也能灌溉土地。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这样的措施已经实施,并且有望获得更大的成功,早在2009年,全省落实水利建设资金109.15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还多,建设水利重点项目128项,全年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525万亩。今年力争完成水利投资120亿元,又将新增旱涝保收田500万亩。照这样的建设速度, “十二五”末,全省的地表水调控能力将比现在翻一番,建成4000万亩旱涝保收田。总而言之,农业完全可以克服其先天不足的特点,归根结底我们有良好的科技加以配套资金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当然,“十二五”开局关键之年,我们更不能松懈这两点的投入。
四、如何面对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的农业食品需求
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们不单单满足于吃饱肚子而已,同时,我们也对粮食带来的食品工业有了更大的需求。作为资源型区域,黑龙江也应该跟上社会前进的脚步,提高各项产业的发展进而提高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化,将成为一种必然,从第一产业迈向第二产业,从初加工到深加工,从粮食产品到肉蛋林水奶产品,从“种植+养殖+加工”、“贸易+工业+农业”到“市场+企业+基地”、“名牌+优质+特色”。这些便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利用农闲时间将农民集中起来,开发这样类似的项目,这样每个农户增加了收入,可以将农业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如果产业做大做强还会增加一部分就业何乐而不为呢?到那时,相信产业结构调整会深入人心,农民的生活提高意识也会提高,真真正正成为黑龙江省经济腾飞不竭的动力。
再谈谈山西原煤资源转型,长期以来山西的原煤源源不断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能量,资源大省也因此而闻名,但是它却同样面临着资源转型的挑战。建国以来,累计生产原煤120亿吨,其中外调出省90多亿吨,分别占全国的1/4和4/5。与此同时,它面临着产业发展极不平衡的严峻危机。山西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85%。新兴产业比重小,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我们都了解厚此薄彼这个词语,山西的发展即为此,这样的情况就像个偏科严重的学生,难以得到高分一样,同样山西的经济难以达到真正的均衡发展平衡,自然打不了“高分”。
外延扩张、粗放发展,过度开采,资源环境代价巨大。山西长期粗放开采的是我国为数有限的矿产资源,由于煤炭是在地下的,造成的环境问题异常严重,环境损失近万亿元,地表塌陷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8,单位GDP能耗、单位面积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负荷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居全国首位,这些环境问题发人深省的同时也时刻提醒我们,山西的资源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当然,煤矿业大力发展吸引了资金人才。采煤规模逐渐扩大。这样的趋势让环境污染更加剧烈。当然,这种情况也形成了人们的一定的收入差距,垄断企业高层收入高与农民的收入形成对比,渐渐形成了“富饶的贫困”这一特点。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制度和技术内生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制度和技术双向互动的结果。沿着既定路径,技术和制度变迁可能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沿着错误的路径被锁定使经济落入低效状态。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初期发展得益于对丰裕的自然禀赋的开发和利用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框架设计,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推进,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可积累要素的持续投入而不是基本要素,而基于资源比较优势形成的资源型经济体系一方面在技术上表现出对制造业部门具有巨大溢出效应的技术挤出,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则表现出自我强化,以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可能,除非受到外部冲击。因此,突破云南省经济发展对资源部门的过度依赖关键在于创新。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打破资源部门内部业已形成的自我循环机制和利益分配格局,形成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促进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向非资源部门的流动;通过增加对可积累的和专门化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制度供给,形成有利于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双向互动的创新机制以突破对传统发展模式过度依赖。
参考文献:
[1]刘英姿.对中国部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OL].China ,2003.9.12
[2]马晓林.发展替代产业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OL].China ,2002.12.21
[3]刘建伟.我国矿山环境现状及对策建议[J/OL].China ,2001.12.20
虚假的繁荣
当前经济型酒店可谓风起云涌,主导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如家快捷、莫泰168、锦江之星、速8等,他们大多放眼全国,以直营店、加盟店、合营店等形式跑马圈地、快速进行战略网点的布局,并一次次地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且已经有的通过IPO上市,获得实体经营与股市的双重高额回报和追捧,赚了个盆满钵满。比如以如家快捷创始人,原CEO季琦在快速催熟如家之后,又再次繁衍了汉庭等第二家甚至第三家类似的酒店,再加之曾经高达90%以上的客房入住率,在如此快速创富与创牌的大背景下,各地域性经济型酒店则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它们或一二星级酒店直接改造,或是招待所、小旅馆装修升级,抑或业外资本介入,也有废旧工厂主动转型直接改造介入的,大家都试图搭乘经济型酒店这班财富列车。只要我们在旅途中略微留意马路旁的酒店,挂名“经济型”、“快捷”、“商务”名号,名称五花八门,外墙粉刷成或红、或蓝、或绿等的酒店比比皆是,俨然成为一种潮流。
跟风已经是中国商业经济中的一个特色,当“土家烧饼”刚一抬头,国内各类“土家大王”、“土家族烧饼”、“土家特色饼”等便一哄而上,结果在短短一年之内导致一个速生产业的灭亡。如今则似乎轮到经济型酒店大行其道了,全国各地五花八门的经济型酒店一个个地冒了出来。而经济型酒店的大肆兴起,无非是受到理论上巨大市场潜力、较短的投资回报期,以及经济型酒店所附着土地资源升值空间的诱惑。
看似风光无限的经济型酒店,事实上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尤其区域经济型酒店。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区域经济型酒店亏损面达60%以上,多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投资回报,等于“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就当前区域型酒店暴露出的问题,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入住率较低,人员服务意识低下,安全保障性不高,卫生状况欠佳,信息化利用水平低,营销推广手段单一等。即便是一些区域型酒店“看上去很美”,但也只是形似而神不似,没有归真。
那么以上问题也就为区域经济型酒店的经营管理者和投资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即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务及旅游经济能否支撑起全国遍地开花的经济型酒店规模?这是否是大治之前的大乱现象?经济型酒店充分发展究竟还需要多长时间的积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型酒店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究竟在哪里?就后者问题,本文试图加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区域经济型酒店发展瓶颈七大破解术
只有深入调研分析,才能把准脉搏,并由此发现问题、研讨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就上文提及的一些问题点,至少区域经济型酒店可以从如下一些角度进行破解。
破解一,定位差异化。忌走克隆路。目前全国性的经济型酒店基本都比较成熟,而且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定位,都有了自己稳定的客户群体。试图在后面完全模仿,或者试图与他们直接竞争,既缺乏先期介入优势也没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更缺乏相对较多的门店网点,基本上可以判定没有前途。因此,区域经济型酒店必须给自己寻找一个相对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定位,而且通过这种定位,反而可以吸引顾客群体的关注和人住,挖掘客户的新兴奋点。比如可以考虑自费旅游族、学生族、三口之家族、旅行社团接待、广告人酒店、女子酒店等等,结合自身实际打出差异化,避免人云亦云。
破解二,卖相要好,彰显特色。全国性经济型酒店的差异化已经非常明显,比如如家快捷的明黄色,莫泰168的前厅灯光,速8的前厅红色标识和免费公共上网体验区和阅读区等。那么作为区域型酒店,就要结合酒店定位,进一步突出特色,比如可以结合地区文化进行表现和装潢,彰显地域文化氛围。如合肥的经济型酒店,则可以考虑将包公、黄梅戏等地域因素糅合到里面,甚至酒店从业人员的衣着配饰也不能太一般。经济型酒店装潢的一个原则是要秉承简洁而不简单,形成自己的特色
破解三。推广向下走。不能遍地撒网。正因为区域性因素,在酒店推广的时候,区域性酒店一方面没有实力争抢全国的客源,另一方面投入与产出比可能会不成比例,因此要考虑向下走,尽可能地把精力放到周边或者下辖区域的市场推广中去,要先能够确保稳定市场再图突破。比如南京的区域经济型酒店,则可以更多地考虑周边市场如扬州、泰州、合肥、马鞍山、苏锡常等周边城市和下辖市县开展。这样推广一来成本低,二来文化相近,三来效果直接,四是目标客户明确。在具体推广方法和手段上,要依据自己酒店的目标房客定位进行组合,采取“围绕、盯住、吸引、打动”开展工作,产生实效。
破解四。尽早弥补管理和人力资源短板。对于中国市场而言,经济型酒店还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对于区域经济型酒店来说,人力资源仍尚显匮乏,整体运营和管理同样存在着不少的短板,急需提升。经济型酒店主导品牌是建立在一定品牌优势和出色的经营管理规范基础上的,必须强调管理出效益,但这也正是区域性经济型酒店所缺乏的。
经济型酒店一大特点就是在战略发展和市场定位清晰化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节省成本和费用,并使各项工作尽可能地标准化以利于扩张时的复制。比如服务要体现出标准化、物流则尽可能协同化、采购要简洁化、人力资源使用要充分化等。就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无论是酒店服务人员还是酒店的经营管理者,每个人都必须是一专多能或者身兼数职的,目前对大多数区域经济型酒店都是很大的挑战。那么这就要求酒店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动性和服务意识,积极导入系列性的培训,要有客户为尊、服务客户的意识。笔者也培训过一些经济型酒店,整体感觉这方面都还比较欠缺,
破解五,平衡单店经营和规模化扩张的矛盾。经济型酒店的一个特征是规模化复制和扩张,只有快速的规模化才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毕竟经济型酒店的最核心关键词是“经济”两字,能够节省的都节省之后,剩下的只有规模化扩张之路了。国内型经济酒店主要品牌如锦江之星、如家快捷、速8等酒店等多采取授权加盟、建立直营店和合同化经营方式,因此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和较快的增长。那么这无疑给区域经济型酒店提出了一个考验,即如何平衡单店经营和规模化扩张?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当规模无法立即实现的时候,就只能在单店经营上下足功夫,投资和经营成本要尽可能地低,把该节省的都省掉,比如只有淋浴没有浴缸,床铺下面可以不铺设地板,可以不设衣橱只装订衣架,洗漱用品房客连续住宿可建议多次使用,房卡带光控功能以节省电源,窗帘用布尺寸小一些,同时入住率要尽可能地高,而且要足够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