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常见传染病的诊断

时间:2023-09-24 10:56:29

导语:在常见传染病的诊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常见传染病的诊断

第1篇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学》 音像库 教学应用

动物传染病学是预防兽医学的核心课程之一,而动物传染病是生产中需要重点预防的疾病,通过这门课程学习掌握临床中动物传染病的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便于学生更快适应兽医工作。在该门课讲授中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时中最大限度了解目前养殖中的重要疾病,掌握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掌握这门课程的要点,对学生就业和服务兽医临床都有重要意义。如果能把临床鲜活的病例搬回课堂,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音像教学中充分领会和掌握动物传染病的相关规律及防治方法,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将临床典型病例资料,包括患病动物的症状、辅助检查、实验室诊断等录制成音像视频资料,建立动物传染病学资料库并应用于教学中,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老师教学质量。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资金支持下,我们创建了动物传染病学音像资料库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动物传染病学音像资料库的建库和教学中应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1.收集整理多种动物传染病的典型临床资料

收集临床资料的方法有多种,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1录制新的动物传染病音像资料

由于集约化养殖模式和长期免疫接种等影响,出现新的发病情况,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疾病甚至有较大变化。目前市场上现有传染病的光盘大多为十多年前或更早时候拍摄的,与目前发病情况有差异;通过网络获得的视频很有限且要花费不少时间寻找。为了获得形象生动的动物传染病视频资料,我们对临床上常见传染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进行收集并录制成音像资料。这是最新的重要资料,符合目前动物传染病的实际发病情况。这次建库最主要的方式是采用自己录制的方法,搜集山东及附近地区的临床发病病例,主要有动物医院、禽病诊所、养殖场发病病例,当有典型病例时先做初步确诊,然后开始录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录制初步诊断和确诊方法,最后录制治疗方法结果。此次录制涉及不同地区的8家动物医院、3家禽病诊所、6家养殖场的临床病例,一部分病例是我们全程拍摄的,另一部分是由联系的动物医院将疑似病例送检到我们学校,由他们拍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由我们确诊后拍摄实验室诊断等内容。除此以外,让实习学生在实习的同时进行一些典型病例的拍摄。不同动物传染病音像资料主要反映其特征病变,便于学生掌握和认识疾病,通过拍摄视频、图片,建立音像资料库。

1.2通过网络获得资源

网络上有一些动物传染病的音像制品,可能在临床病例中未能碰到,可进行录制加以搜集和在建库中应用。

1.3光盘

尽可能多地搜集动物传染病光盘,对现有优秀动物传染病光盘进行剪辑,发挥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要求视频清晰,临床和病理变化典型、明确。

1.4书本

动物传染病有许多彩色图谱书,拍摄典型临床、病变、病原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等,汇总到PPT,并附以简要说明。有些病变不太明确的地方加入圆圈或箭头,便于学生识别。另外一些典型图片在视频录制时也可使用。

2.音像资料库的内容和后期编辑制作

2.1动物传染病资料库内容

动物传染病涉及内容很广,病也有200多种,因此建库必须制订可行的计划,争取做到新颖、实用,达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教学大纲中的重要传染病,对临床中常见传染病进行重点录制,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蓝耳病、伪狂犬病等。目前共录制了25种重要病毒病,23种细菌病的音像资料。

在与我校传媒学院音像资料加工剪接室的协作下,编辑加工采集的音像资料,加入相关解说力争形成高质量的音像制品。解说词提前整理好,请我校广播站的播音学生解说。当然动物传染病音像资料库的构建及完善需要较长时间积累、更新,需要做好记录,已录制的资料要及时编辑;存在的问题要记录,需要加入哪些内容等,需要在动物传染病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和认真研究。

3.动物传染病教学中科学利用建立的资料库

有了生动形象的动物传染病病例资料库,怎样用好它就成为关键问题。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可采用多媒体音像资料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ning,PBL)相结合的模式,未讲课之前先看音像资料,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重要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此次用什么方法诊断、治疗。同时要求学生在笔记中快速记录这些特点,以便课后复习。这种方法可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高感性认识。第二种,可先课堂讲解,等整个病讲完之后放映音像资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消化所学内容。这种适合大家都有一些了解的常见传染病。比如:在用PPT讲完大肠杆菌病后,放映一段自己拍摄的某养殖场的雏鸡发病情况,简要的临床和病变,重点介绍如何在实验室诊断这个病及怎么防制。放映时学生注意力集中,从后期掌握情况来看,学生理解记忆深刻。第三种,在讲到某个病中小的知识点时,当时就放映相关音像资料。这种适合于抽象内容理解。如讲到猪伪狂犬病仔猪有神经症状时,就放映约1分钟的视频,然后继续讲课。学生当时就理解,有明确认识,能极大调动学习积极性。

总之,通过多媒体音像资料库的构建,建立家畜传染病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研究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利用好这一资料库,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动物传染病内容,提高理论和应用实践能力。当然,动物传染病资料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在现有基础上仍需不断补充和完善,今后工作还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任联齐.略论秘书口语教学中音像资料库的开发[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81-83.

[2]谢琴秀,江晓平,夏玲玲,等.传染病学多媒体音像资料库的构建与教学应用[J].安徽医学,2012,33(4):487-488.

第2篇

关键词:冬季;猪;呼吸道传染病;病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0-0021-02

冬季气温较低,是猪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若防治不及时、有效,可能造成猪场极大的损失,猪的健康无法保障[1-3]。因而分析冬季猪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病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弄清其发病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防治,才能保证猪场内猪的安全[4-6]。笔者抽样选取某猪场1 000头猪进行发病原因分析,并与采取防治措施后的1 000头猪发病情况进行了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村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某大型猪场2014年冬季饲养的1 000头猪作为研究对象,并于2015年冬季继续选取该猪场的1 000头猪进行对比研究,所有猪在体重、饲养时间、饲养方式等方面无差异。

1.2 方法

对2014年冬季的1 000头猪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发病原因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全群防治,对2015年冬季的1 000头猪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同样进行记录,与2014年的发病情况进行对比。

1.3 发病主要症状表现

猪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量下降或者无食欲、结膜炎、眼睛分泌物增多、生产缓慢及消瘦、不同程度溃疡等[7,8]。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分析数据,数据采用t检验,P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见,2014年冬季的1 000头猪中发病18例,发病率为1.80%,高于2015年(0.10%)(P

3 小结与讨论

猪呼吸道疾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引发的呼吸道疾病总称,该病是由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环境应激及猪体免疫力低下相互作用引发,其涉及多种呼吸道疾病病原体,包括原发性感染疾病与继发性感染疾病[9,10]。由于该病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及病原体多样化,一旦猪场猪发病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而需积极防治猪呼吸道传染病[11,12]。

本研究发现,冬季猪较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原因分为两类,一为非传染性致病因素,二为传染性致病因素,其中非传染性致病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饲料因素、生物安全因素等;传染性致病因素包括i蓝耳病、猪流感、猪Ⅱ型圆环病毒病、猪喘气病等。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冬季的1 000头猪中发病18例,3例环境因素、2例管理因素、1例饲料因素、2例生物安全因素、2例猪流感、2例猪蓝耳病、2例猪Ⅱ型圆环病毒病、3例猪喘气病,1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2015年冬季仅1例猪流感。发病因素分析如下:①环境因素。猪场昼夜温差较大,猪舍内湿度大加上空气不流通、空气质量较差,圈舍设计不合理,环境较差。②管理因素。猪场管理不当,不同免疫水平、不同健康情况猪群及不同来源猪群混养,且未严格实施饲养制度;断奶猪严重应激或有的疫苗注射后应激反应强烈,猪群密度较大等。③饲养因素。猪在饲养过程中缺乏营养,缺少维生素A、E等,猪抵抗力较差;猪喂养过程中饲料霉变未发现或者饲料被污染,使得猪抵抗力与免疫力下降,导致猪发病。④生物安全因素。猪饲养过程中消毒不够彻底,免疫程度不合理或者效果不佳,生病有感染猪未及早隔离,未按照计划定期驱虫等。⑤猪蓝耳病。猪蓝耳病病毒使得猪细菌性肺炎感染性增强,可能继发链球菌病、胸膜肺炎等。⑥猪流感。由猪流感病毒引起,四季均可发病,冬季常见。⑦猪Ⅱ型圆环病毒病。其为引起多种疾病的新病毒,多发病于6~14周龄小猪,可感染肺泡巨噬细胞造成猪免疫抑制,引发间质性肺炎。⑧猪喘气病。其为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导致猪干咳、低热、生长缓慢,该病发病率较高。⑨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引起猪出血性坏死性胸膜肺炎,可通过飞沫进入呼吸道发病。

猪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因针对性防治措施如下:①改善猪场环境。冬季温度较低,需保证猪场内温度,有必备的保暖措施,例如火炉、暖气等,还需要有局部保暖设备,例如保温灯、加热板等;保持猪舍内空气流通、做好消毒工作,保证空气质量;搞好猪场卫生,舍内保持干燥,降低空气中病原体与粉尘密度。②加强管理。加强猪场内猪的管理工作,不同免疫水平、不同健康状况猪群及不同来源猪群分开饲养,降低猪密度,以保证猪安全。③加强饲养安全。需保证猪饲料营养充足,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E等,饲料需安全、无发霉及污染。④做好猪免疫接种工作。冬季之前,做好猪免疫接种工作,例如链球菌病、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的预防接种,并做好驱虫工作。⑤药物预防。采取药物预防猪疾病及感染,哺乳仔猪3、7、21日龄分别注射一次长效米先,预防呼吸道疾病。母猪分娩前后一周,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仔猪断奶后一周,加入强力霉素。生长猪2~3周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强力霉素、支原净、泰乐菌素等。种猪群与后备群每月预防投药一次,每次2 d。⑥药物治疗。每日密切留意猪的变化,一旦发现猪出现疾病,及时采取有效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保证猪安全。2014年猪的发病率为1.80%,而通过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后2015年发病率仅为0.10%,表明针对猪呼吸道传染病病因进行有效防治可显著降低猪的发病率,其措施安全可行。

综上所述,冬季猪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病因包括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饲料因素、生物安全因素、猪蓝耳病、猪流感、猪Ⅱ型圆环病毒病、猪喘气病、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等,针对猪发病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可显著降低发病率,保证猪场内猪的安全,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之前.猪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J].大科技,2016, 7(11):182,183.

[2] 亓慧娟,刘 伟,王春燕,等.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及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382-4383.

[3] 李二民.猪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12):125.

[4] 袁艳龙,丁秀丹.猪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及其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3,13(12):136.

[5] 杨 旭.猪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及其流行情况分析[J].现代畜牧科技,2016(6):156.

[6] 黄风平.一例猪流感与猪肺疫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J].农家科技,2015(9):34.

[7] 洪志良.冬季猪场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5(3):48.

[8] 徐新林.冬季猪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综合防治[J].兽医导刊,2015(16):105.

[9] 博永刚,蒋守钊,纵丰学,等.冬季猪场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J].业,2013,8(1):49-50.

[10] 杨政学,董仲生,何土开,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J].畜牧与兽医,2014,46(11):133-134.

第3篇

【春季传染病防控教育主题班会方案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的教育,希望更多的学生朋友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学会如何应对传染病,对于疾病的症状加深认识,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可以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你们知道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的?春季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次班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介绍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症状及传播途径。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三、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保护易感者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

四、预防传染病,我们该这样做。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 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六、总结: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所以必须重视疾病的预防工作,早发现、早隔离,不要拖延疾病的治疗时间,减少疾病的广泛传播。

【春季传染病防控教育主题班会方案二】

一、活动目的:

1、春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的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

1、全体起立,唱国歌。

2、辅导员宣布主题班队会正式开始。

3、主持人讲话:

同学们,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我们为了学生的健康,开展本次班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4、观看《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的影片。

5、向学生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手足口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

(2)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

(3)麻疹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

6、小组讨论:

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讲好卫生,如何预防各种传染病。

7、发出倡议

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第4篇

预防各种传染病

同学们,都知道,传染病预防有高招。*

勤换衣, 多通风, 人多不去凑热闹。

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冷食物不入口。

水果蔬菜不可少, 牛奶鸡蛋也需要。

多喝水, 多锻炼;休息好, 身体好。

传染病吓得快快跑,你我健康哈哈笑.

认真洗手,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 手足口,病毒经手入了口,

正确洗手勤洗手,就能预防手足口。

红眼病预防小儿歌

红眼病不可怕,预防绝招有几下,

讲究卫生是关键。

勤洗手多锻炼,体质健康啥不怕。

手不上头,不触眼,红眼病它不跟咱;*

若触眼,用面巾,手背也可解一时;

未雨绸缪备药水,点一点,

第5篇

关键词:传染病;管理;控制;措施

传染病的管理与控制属于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十分艰巨。为了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各个医疗机构加强传染病的管理与控制就变得十分关键与重要。

1医院传染病发生原因

医院传染病主要为院内交叉感染,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医院的组织措施不完善或者实施不得力了,一些建筑的设计与布局不符合要求,清洁区与污染区未能分开,甚至缺乏必要的污物与污水处理设各等。②少数医院职工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与高度的责任感,并未清醒认识到院内传染病的危害及防控的重要[1]。③少数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未能将医院传染病的控制放在心上,而相关的理论知识也不愿意去了解与掌握。

2预防医院传染病面临的困难

医院预防传染病存在着如下一些困难:①门诊部门未能重视传染源的控制,尤其在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患者就诊人数过多情况下,人员的的流动性较大,相关的门诊科室也未分清,造成了各种科室诊断与治疗都同处一楼,这就使得传染病在院内传播的潜在危险增加。②传染病专科人员往往有比非传染病专科人员更强的传染病防护意识,但是在一些医院中并没有设立传染病专科,而医疗与护理人员在传染病防护意识上不强,无菌操作未能认真执行,而效度隔离制度也没有严格进行,这样就造成病原体利用各类敷料与器械等形成交叉传染。③医院处置室的相关设施并不合理,而且没有设置缓冲间,相关的接诊条件也较差,加上消毒措施处理不及时,使得生物媒介、病原体等随处传播,这就使得交叉传染机会增加。④少数护理人员及保洁员未能掌握消毒隔离常识,不能坚持拖把分开使用,而抹布也没能坚持一桌一用,使用之后消毒措施处理不当或者未消毒,更有甚者没有每日清洁桌面与地面。

3医院传染病管理与控制措施

3.1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属于长期性的且比较艰巨与复杂的任务,而在当下,医院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源提高传染病的管理与控制,则属于传染病防控工作者需要面临的课题[2]。各个医院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现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同时针对医院内部重要的感染科室进行特殊"对待",给予个性化管理、重点督查,最大化实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并顺利落实。

3.2加强消毒灭菌的管理 消毒是医院降低感染发生最为主要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环节。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的要求,严格根据操作规程执行相关的消毒措施。尤其是各类注射、采血器皿及穿刺等要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而需要进入皮肤与粘膜的医疗设备、器械及物品等消毒效果也要符合相关的标准。总之,必须加强消毒灭菌管理,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要严格执行。

3.3实行科学化的质量管理 传染病的管理与控制质量要进行评估与考核,建议采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法对质量进行管理与控制,传染病专职管理者应对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率等进行周(月)质量评价、月(季)统计总结等,对于出现违规操作的人员则应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罚。质量管理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不足的弥补,对于相应的措施要不断完善与改进,最大化优化工作的结构,从而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3.4加强传染病的监测 医院应根据卫生厅与卫生部的相关要求做好传染病的监测工作。通过对病例的监测来实现早期识别、及时预警、诊断与防控病情扩散的效果,从而真正实现早发现、早处理。

3.5加强定期检查,做好督导 传染病管理有效的措施还包括定期检查与督导,这就要求疾病防控部门不定时进行传染病报告检查与督导,其中检查与督导的内容应包括传染病的防治学习培训情况、人员设立情况、领导的重视情况及传染病的报告情况等,在检查与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医院,而医院则应认真分析并查找原因,最后将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时反馈给疾病防控部门。

3.6提高医院人员标准预防意识 标准预防是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但是大部分的医生都对这个概念并不十分了解,或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很好的执行。这尤其表现在SARS病毒初次降临那一年[3]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标准预防的作用。

4结论

医院传染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其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与务实的工作,除了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之外,还应积极做好消毒处理、实行科学化质量管理、加强传染病监测、加强定期检查与督导,同时要提高医院人员的标准预防意识。医院传染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故而传染病的管理与控制依旧任重而道远,还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曹雪萍.关于医院传染病管理及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413-414.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传染病;隔离治疗;分析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高校因大学生聚集和流动的特点,一旦有传染病人存在,极易造成传播流行,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甚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2009年甲流疫情的危害记忆犹新,高校传染病防治必须引起重视,遵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大学生传染病防治高校医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分析某高校医院近6年来大学生传染病人隔离治疗情况,为今后大学生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现汇报如下:

1 一般情况

某高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学科性综合性大学,共有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从2005年的1.7万~2010年的2.7万左右人,该校医院2005年开始开设传染病隔离治疗区域,从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止共有3583位大学生及研究生传染病人接受了治疗。

2 方法

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依据临床表现并结合流行病学史,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及风疹的诊断均符合《传染病学》要求,甲流的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标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必要时由地方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实验室鉴别诊断,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浙江师范大学医院登记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6年来大学生传染病疾病构成及发病时间分布情况 麻疹12例(占0.33%)、流行性腮腺炎5例(占0.14%)、水痘126例(占3.52%)、风疹96例(占2.68%)、甲流3344例(占93.33%),2005年46例(占1.28%),2006年36例(占1.00%),2007年15例(占0.42%),2008年91例(占2.54%),2009年3374例(占94.17%),2010年11例(占0.31%)。除甲流外的其他传染病共239例,1月12例、2月13例、3月39例、4月73例、5月27例、6月13例、9月4例、10月24例、11月16例、12月18例,主要发生在3、4、5、10、11、12月份,共197例(占82.43%)。6年中10人以上的疫情9次,每次持续时间59~120天不等,其中风疹3次、水痘5次,甲流病人发生在2009年9月8日至12月23日,11月17日至12月2日出现一个高峰期,共2501例(占74.79%),最多一天11月24日达358例。

3.2 大学生传染病的年级、性别分布情况 一年级1539人(占42.92%),二年级760人(占21.21%),三年级606人(占16.91%),四年级473人(占13.20%);男生1620人(占45.21%),女生1963人(占54.79%),男女之比为1∶1.21,年龄在17~29岁之间,平均21岁。

3.3 治疗和转归 所有病人采取一般治疗加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抗病毒治疗,病人全部治愈,33例(占0.92%)曾出现并发症,其中肺炎2例、并发肺炎及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血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升高19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尿路感染1例、心电图T波轻度改变9例,13例曾转诊治疗。

4 讨论

大学生传染病有许多种,如肺结核、肝炎、艾滋病等由专属医疗机构或转送至上级医院治疗,高校医院由于条件所限,主要收治大学生中常见的轻型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以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及风疹最常见,以及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大学生传染病病人需要及时救治,上级医院又人满为患急需分流病人情况下高校医院义不容辞的救治任务,2009年甲流大流行时我校三千多甲流学生病人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所有麻疹病人都没有特征性的口腔麻疹黏膜斑,有3541人(占98.83%)病人有发热表现,疾病初期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6年中10人以上的疫情频发,平均每年1.5次,传染病主要发生在3、4、5、10、11、12月份,以一年级大学生较为多见,可能与缺少传染病防范知识,新环境不适应有关。

大学生传染病的发生有时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大学生流动性大,势必增加接触传染病人机会,加上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疏漏,如对同样具有传染性的无皮疹或隐性风疹感染患者防控工作的缺失,流行病学显示风疹感染患者和无皮疹或隐性风疹感染患者的比例为1∶6~1∶9[1],免疫空白的存在等,因此,需要持久深入地开展大学生传染病知识的健康宣教,采用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能充分认识到传染病的危害,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方式(大学生是一个不定性阶段,如何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2]),及时就医,主动寻求免疫预防,如在新生入学时查麻疹病毒血清抗体,找出易感者,进行加强麻疹疫苗接种是消灭大学生麻疹最有效的方法[3];加强疫情报告和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增强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大流行来袭时,更需要多方配合,高校基层医院对病人实行的分类分级救治,有利于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重症病人和转诊是使重症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和避免死亡的关键。

高校医院在大学生传染病防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6年的大学生传染病疗效及每一次疫情的有效遏制都是很好的证明。未来还充满很多未知,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文远.计划免疫学.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社会文献出版社,2001:541~542.

第7篇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档案管理  利用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病、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为肠道病毒coxA16及EV71,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和流行。中国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明确将手足口病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管理,

        —  医院手足口病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传染病的档案同人事、财务、病历档案一样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足口病属丙类传染疾病,建立健全其档案是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及医院科研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医疗机构管理好.利用好这一资料,不仅有助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减少疾病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同时还能为医疗系统广泛开展应对传染性疾病的科技攻关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  手足口病档案管理

        1、手足口病档案管理主要的内容  

        手足口病属丙类传染性疾病,其档案内容从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标准、住院出院指征,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措施,会议记录,上级批示、宣传材料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样和声像记录等不同的材料。手足口病患者的档案应包括患者姓名、家长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居住环境、联系方式、诊断依据、治疗措施、疫情报告及转归情况。

        2、手足口病档案资料的收集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生,并可暴发和流行,因此其档案收集归档范围也较广,据其有传染性、流行性、暴发性,可造成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可以从医院、社区、学校来收集资料。

        2.1、医院手足口病的档案收集

        (1)医院按上级部门的统一布署成立手足口病领导组成员及分管领导的职责和相关科室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2)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治疗工作的标准、指导原则、方法及上级有关部门与本单位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收发文件、内部会议文件、记录、简报、统计报表、重要的电话记录、宣传材料、照片、录像带、录音带、电子文件等。

        (3)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方案、工作总结、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疫情报告、隔离、消毒、护理、治疗等资料。

        (4)对门诊就诊病人、住院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筛查、确诊、隔离、消毒处理、治疗形成的材料,其中住院病人形成的病历由病案室保管,门诊病历则由患者本人保管,以便复查时查阅,但医院应有详细的登记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家长姓名、联系方式、住址、治疗、隔离措施等、对疑似病人、接触者要进行跟踪观察,并有相应记录。

        (5)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情况,考核的记录,及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医院各项经费的开支,相关设备的利用,如呼吸机、监护仪等。

        2.2学校手足口病的档案收集,(尤指托幼机构)

        (1)婴幼儿每日的体温监测记录,对玩具、用具、餐具清洗、消毒登记。

        (2)对孩子可触及的进行消毒,专人负责记录。

        (3)流行期间教室、宿舍进行通风、清扫的记录。

        (4)发现患儿及时就诊的时间,并对其所有用品消毒记录。

        (5)患儿增多时采取的措施、报告、上级指示的记录。 

        2.3社区手足口病的档案收集

        (1)社区居委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材料、以及相互间交流的材料。

        (2)对预防传染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的记录。

        (3)社区患儿的就诊、治疗及转归,以及接触者的预防消毒情况。

        (4)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报告记录以及接触者家长的心理反应。

        3、手足口病档案的归档

第8篇

关键词:猪;口蹄疫;诊断;预防

1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属的成员,病毒呈现圆形的或者六角形,直径在20~25nm,无囊膜,由中央的核糖核酸核心和外周的蛋白组成。病毒粒子呈现20面体的立体结构,是由4种蛋白质组成60个结构单位,病毒的RNA核苷酸变异频率比较高,导致病毒表层蛋白具有较高的变异特性,因此呈现出多个血清型,7个血清型分别是A、O、C、Asia1、SAT1、SAT2、SAT3,各型病毒之间没有免疫学的交叉反应[1]。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比较强,在自然条件下,饲料、饮水、饲草、土壤等环境下病毒都可以长期存在,病毒对酸、碱、高温、紫外线敏感,1%~2%NaOH溶液、30%草木灰、1%~2%甲醛、0.2~0.5过氧乙酸、4%碳酸钠、1%络合碘制剂对病毒敏感,可以在短时间内杀死病毒,常作为环境消毒方法,另外食盐、酚类、酒精、氯仿等对病毒无效,在防疫期间不能作为消毒剂使用[2]。

2流行病学

口蹄疫主要感染偶蹄类动物,马属动物不感染,感染动物中按照敏感性可有黄牛、牦牛、水牛、骆驼、绵羊、山羊、猪等,大量野生动物也患该病,实验动物的豚鼠、仓鼠、兔都可以患病,人工感染犬、猫、鸡、鸭、刺猬、黄鼠狼等都可以发病[2]。口蹄疫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动物,发病初期开始传染,出现症状后排毒量最多,其中水泡皮含毒量最多,其次粪尿、乳汁、、呼出的气体等都含有病毒,康复的动物也含有大量病毒,可以成为传染源。口蹄疫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放牧条件下常见,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脏器、血液、以及被污染的饲草、垫料、水源、用具、车辆都是传播媒介。

3临床症状

猪发生口蹄疫,一般潜伏期2~7d,开始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腔粘膜、鼻子周边开始可见到水泡,随着病程的发展,水泡变大、破溃,严重的糜烂继发感染,蹄叶、蹄冠红肿热痛,破溃感染,严重的蹄匣脱落。成年猪死亡率比较低,一般在5%以下,常见跛行、蹄部流血,哺乳仔猪一般未见水泡,因为急性心肌炎死亡,死亡率较高,可以达到50%以上。

4解剖症状

主要是口腔部、鼻部的水泡,蹄部的烂斑,解剖可见咽喉、气管、支气管、胃肠粘膜有烂斑和溃疡,心脏包膜上有弥漫性的出血点,心肌可见灰白色和淡黄色的斑点、条纹,俗称“虎斑心”,心肌松软、疑似煮肉样。

5诊断

5.1与水泡性口炎的鉴别

猪水泡性口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相似,很难区别。水泡性口炎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低,口蹄疫一年四季都发生,秋冬季节发病多,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可以从动物接种上区分这两种病,水泡液接种牛和马,引起牛和马都发病的是水泡性口炎,引起牛发病而马不发病的是口蹄疫。可以设计引物,进行核酸PCR检测,进行确诊。

5.2与水疱病的鉴别

猪水疱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相似,很难区别。可以进行动物实验进行区别,水泡液接种1~2日龄的小鼠和7~9日龄的小鼠,接种两组都死亡的是口蹄疫,接种后1~2日龄的小鼠死亡而7~9日龄的小鼠不死亡是猪水疱病。实验室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核酸,确定这两种病。

5.3与水疱疹的鉴别

猪水疱疹是由水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与口蹄疫非常相似,很难区别,水疱疹病毒只感染猪,不感染其他动物,可以接种动物进行区别,选取猪的水泡液,接种小鼠,口蹄疫可以致小鼠死亡,水疱疹病毒不能致小鼠死亡。可以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核酸。

5.4与猪痘的鉴别

猪痘是由猪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是下腹部、四肢内侧、背侧等部分出现痘疹,其糜烂与口蹄疫症状相似,但是口腔、蹄部不见糜烂,可以区别。可以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核酸,从分子生物学上诊断。

6防治

6.1口蹄疫的预防

口蹄疫的预防核心是免疫接种,对养殖场实行全群免疫,一般种猪1年4次,妊娠母猪怀孕初期和产前1月各免疫1次,仔猪40日龄、100日龄各免疫1次。免疫后定期采血检测抗体水平,只有达到70%以上水平才能判为合格。

6.2口蹄疫的治疗

一般仔猪发生心肌炎,死亡比较急,未见症状来不及治疗,成年猪死亡率低,及时进行场地敏感性消毒剂消毒,配合抗生素治疗,精心饲养,一般10d左右会康复。7讨论口蹄疫属于一类传染病,多种动物容易患病,也是共患病,诊断需要特定的实验室,在发病后解剖诊断需要注意防护,穿隔离衣、带帽子口罩,特别是不能叫幼儿接触,防止感染。有几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的症状相似,诊断需要区别,可以从流行病学、临床发病情况加以区别,一般可以鉴别,不能鉴别的需要进行动物实验和实验室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

参考文献

[1]姜平.兽医全攻略猪病[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61-64.

第9篇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传染疾病;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R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548-01

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疫情已成为突发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暴发流行时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如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等。基层医院需做好呼吸道传染疾病的管理和预防控制工作,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传播,防止医院感染。

1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如《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制度》、《发热病人就诊流程管理》、《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预案》、《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防护制度》等[1]。制度的制定应结合医院当时的实际情况,确保可行性。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按计划组织学习和培训,加强职业安全和防护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保证制度落实到位。

2加强感染科的科室建设

呼吸道传染病诊疗工作由感染科主要负责,对基层医院医疗环境等进行考查,实地整改,使传染病区的布局流程尽量满足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求,有明确的分区和专用的通道,并保证良好的通风和正确的空气流向。同时培养感染科人才,感染科医务人员必须经过严格掌握流行病学、感染性疾病诊疗、医院感染控制、信息报告等多方面知识。

3重视不同患者的管理

3.1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的管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及时监测、早期发现、有效控制,依据卫生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结合医院具体实施。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的病例后,首先请感染科或呼吸科专科医师会诊,不能明确诊断时应立即报告医务部、感染办公室,组织院内专家组尽快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卡,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同时将该病例收入隔离病房,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

3.2流感样病例的管理:加强流感病例的监测是预防控制流感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病例的监测,了解和掌握流感活动状况及流行动态变化规律、确定流感流行株、推荐疫苗组分、及早发现变异株、对流感疫情预测和预警。如有发热、咳嗽、咽喉痛等症状之一者,缺乏其他实验室依据的病例为流感样病例,并在重点科室行常规监测,每日上报流感样病例数。

3.3发热患者的管理:发热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所以要加强发热患者预检、分诊流程的优化管理。发热门诊的路线应标识清楚,门诊大厅入口处、急诊分诊台、医院挂号处等均标识明确,要求体温≥37.5℃并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必须到发热门诊就诊。门诊挂号处、专科分诊台、急诊分诊台应引导发热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未经发热门诊排查的发热患者,专科急诊医师应做好防护和隔离工作,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必要时请感染科医师会诊,协助诊治;在呼吸到传播疾病流行时。各科室应做好准备,一旦发现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科内应就地隔离再进行治疗和护理。

4隔离的要求

感染病区收治可疑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独立设区,医务人员、患者及污染物运送通道应分开,进出病房治疗护理时应穿脱隔离衣,患者必须佩戴外科口罩;门诊高度可疑患者应直接进入隔离观察室。留观隔离期间,观察室的门窗保持关闭,诊疗仪器专人专用,不得随意进出留观室。为留观者及家属均提供外科口罩,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5医务人员的防护

正确的防护措施对保障医务人员自身健康、尽量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着重要意义。医务人员应依据标准预防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及可能的感染风险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分为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部分呼吸道传播疾病还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医务人员应重视呼吸道防护和黏膜保护,根据诊疗操作的风险,采取分级防护措施,即基本防护、加强防护、严密防护。如接触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或接触非完整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应戴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及戴帽连体防护服。在隔离观察病房内外、医师诊疗室、护士治疗室等处配置速干手消毒剂。同时加强手卫生知识宣教,张贴洗手标识,推广正确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手卫生习惯。医院内应储备一定的抗病毒药物,分批为感染科的医务人员进行疫苗接种。

6消毒的管理

正确使用国家批准的、有相关资质的、合格的消毒剂。我院广泛使用的含氯的高效消毒剂,多数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对其敏感,能够被杀灭。对患者使用过的各种仪器设备、器械、物品应严格消毒,每例患者使用物品如监护仪、氧气湿化瓶等禁止交叉使用,每日监测消毒液的浓度,确保消毒效果,各类管道定期行细菌培养。呼吸道患者出院转出后,该患者所在的房间及可能污染的区域应进行终末消毒后方可使用。

参考文献

[1]高洪敏.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护措施[J]. 职业与健康, 2009,(24)

[2]王喜民.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