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56:29
导语:在新农村道路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和谐社会
要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我们不仅仅需要提升农村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也还需要提高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于人数比较多的农村或者县城来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教育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随着我国的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国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的速度加快,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对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工作进行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与此同时,相关的交通安全工作人员把全县城的道路交通安全所涉及的各种隐患以及各项政策的整顿,甚至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及教育的工作或者任务作为了这些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过程中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但是经过我们相关的交通工作人员不懈努力,农村的交通安全的相关宣传教育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1 新农村建设中与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这些年在道路交通中出现的事故以及死亡的人数都在逐年增加,所以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且也对执法人员在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执法过程中制定了非常严厉的规章制度。我国在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隐患的整顿过程中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等等很多相关的能源,将这些能源主要运用在对村民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村民的交通安全的意识以及相关的知识水平,我们道路交通工作人员才能够尽可能比较顺利的进行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从而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的公共秩序,与此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村民的道路交通的法律知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车祸、事故以及纠纷,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稳定环境。从此可以得出,只有我们的道路交通工作人员以及村民能够很好的配合,争取尽可能的实现人民、车辆、道路以及周围的生活环境相互协调或者和谐的发展局面,这就能够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前提。
但是由于现在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各项指标的快速发展和改善使得我国的农村或者县城中的人均流量以及车辆流量都在不断的上升,这样就使得交通安全的工作实行起来越来越困难。根据相关的交通工作人员的实际调查可以发现,在很多县出现的道路交通事故或者车祸等等这些道路交通问题中,有超过九成的事故都涉及到的农村的人民群众,这样的不良现象可能会使得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得到威胁或者受到比较严重的损失,从而导致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出现并不和谐的因素或者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农村的很多地区,道路交通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的普及道路交通安全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这样就直接影响农村的人民群众对于相关的交通法律知识以及教育水平下降,这加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种宣传条件比较差,使得农村的人民群众没有积极的接受交通法律知识以及交通安全的意识。在这些不良的条件和环境下,我们必须要利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观点、更加长远的眼光以及更大的范围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所有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知识水平以及相关的道路交通法律知识,最终实现道路交通的和谐发展以及协调发展。我们可以结合我县的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宣传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者漏洞,进行分析出现这种问题或者漏洞的原因,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或者方法来改善这种不良的现象。
2 我县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工作安排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漏洞
2.1 在我县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的工作安排的时候,主要是以公安交警为核心。公安交警的主要工作还有维持交通秩序以及各种交通案件的处理,这样就使得公安交警在农村进行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时间大大的减少了。
2.2 在宣传方式上主要采用传统的方法,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方法创新。在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主要采用的就是悬挂相关的宣传标语、在公布栏上粘贴相应的交通安全知识或者在流动的客运站或者火车站粘贴相关的宣传横幅。这样的宣传方式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这样传统的方式有些只是形式主义,并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因为宣传的方式上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所以这样的宣传方式并不能够有效的进行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的知识宣传。
2.3 对于交通安全工作的宣传范围上来讲,相关的工作人员只能够在重点地区进行相关的宣传工作,而对于比较偏远或者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地区没有进行充分的宣传活动。现在我县的交通安全宣传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县城的地区,对于农村也只是集中在一些车站点或者客运站,其他地方几乎没有进行宣传。
3 我县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工作安排的宣传教育工作应该采取的对策
每个村子或者镇上组织一些道路交通安全普及知识进农村的活动,与相关的教育结构进行沟通和协商,将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学生平时学习和教育的一部分,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传播的优势,将相关的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新闻媒体中进行播放,这样人们才能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增强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
对于农村民警的各种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加强,如果民警能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那么对于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将会奠定一个非常深厚的基础,并且宣传范围将会大大增强。鉴于这一点,我们相关部门应该提升民警的综合素质教育,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以及工作的再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林芳.如何加强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J].福建农机,2010(02):12-16
关键词: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建筑设计
1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与设计原则
1.1以经济性为原则
在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中,要以当地农村的具体情况为依据,以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原则,不能照搬城市当中的别墅或者洋房,一味的追求舒适性,而不考虑农村的经济状况。在住宅户型设计上还要考虑农村住宅的特殊性,布置一些生产、忙存空间。由于农村生产规模小,家庭作业等特点,在新农村住宅中需要考虑一定面积的生产用房。在垂直分户的住宅中,生产用房的设置可以结合院子设置,并且可独立对外,利于生产交通。在水平分户的住宅中,生产用房可以独立设置,集中设置于公共交通的位置。使农民在搬进水平分户的住宅之后能仍然可以进行生产活动。这样既达到了节约用地的目的,又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1.2合理确定农村居民自建房用地面积
对于那些进行第一产业的农户,和那些家庭手工业的农民对住宅、庭院的需求较高,釆用垂直分户的模式,一户两侧,拥有南向或北向的庭院。每户的占地面积应该统一考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要做到用地最小。对于水平分户的农户,这种分户方式本身就已经达到了对土体节约使用的目的。比垂直分户节约更多的土地。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使用水平分户,以节约土地资源。
2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与设计的缺陷
2.1没有统一规划设计的思想
(1)长期居住风水思想的禁锢。由于农村很多地方都很重视居住风水思想,因此自建房都是各搞各的,虽然看似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没有统一规划和设计,所以自建房横七竖八与贫困人口的旧房屋夹杂而立,失去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规划和设计无法展开。而这种传统的思想对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沉重的打击。(2)房屋设计没有统一的样式。农村很多建房中,都是按照户主的思想和意愿进行房屋设计建造的,导致农村房屋样式千奇百怪,平顶、砖瓦、彩钢、平顶彩钢混合等都有,虽然是按照各自所需建设的,但是不利于房屋样式的规划和设计,这种混合的房屋建造一方面不利于自建房排水功能,采光设计,另一方面也给左右邻居带来了矛盾。(3)农村下水道建设严重不足。由于习惯了房前屋后或者庭院随处泼污水,所以有了新房但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新农村垃圾污染生活污水污染正日益严重危害着新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路面粪便随处可见,损害了新农村建设的形象。这样生活方式更为严重的是污染地下水源,破环生活环境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很多新农村建设中只顾了房屋道路的规划设计,对给排水管道的规划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3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规划与设计的要点
3.1做好自建房图纸规划设计
要做到统一规划首先要有施工图纸,农村房屋建设规划图纸包含了以下方面:①给排水系统,在进行建设前,必须明确给排水开挖路线、管道大小、进户管道、水井房等,也可是看作是地下工程,给排水系统的完善有利于新农村厕所、生活用水、污水处理等,是建设新农村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厕所干净程度、污水处理程度都是新农村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②房屋地基、结构设计,包括自建房的面积、防震程度、采光程度等,一般新农村房屋结构采取二层楼房标准,因为二层楼房有利于节约用地面积,进行太阳能采光设计和安装太阳能集热板,实现农村采暖向清洁能源迈进,大大提高了新农村自建房的干净程度,而且农民可实现天天洗澡的愿望,是新农村进步的又一重要体现。③道路建设,自建房屋不能就只搞房屋建设,如果仅仅建造房屋,那么新农村规划设计就没有必要了,所以道路设计规划是新农村自建房的重要环节,而且道路的规划设计厚度和宽度,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邻居矛盾的产生,因此对道路规划设计必须统一进行,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加入太阳能路灯的设计,从而更加完善新农村建设。
3.2严格控制自建房材料
现代房屋建设中大量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房屋建设的质量,能有效应对地震带来的损坏,因此现在的材料远远超过传统的石头、泥土等材料。但是在建设中我们还要对钢筋水泥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水泥质量,混凝土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发生裂缝和风化,导致房屋建造质量下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其次控制砂石的干净程度,使混凝土搅拌质量更加高效。
3.3做好房屋结构设计
二层楼房设计一般采取框架结构进行,框架结构有很好的稳定性能,而且建设速度快质量高,只要做好钢筋框架即可,然后浇筑混凝土砌筑成房屋横梁和墙柱,在混凝土框架中嵌入砌砖构成完整的墙体和屋面。若是一层建设则只需砌筑横梁和墙柱,或者用砖混结构进行建设即可。其次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中要分清厕所、厨房、卧室、洗澡间,因为厕所、洗澡间、厨房关系到地下给排水管道的埋设问题,所以既要做到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又要保证厕所、厨房、洗澡间的安全,以免发生断水或者下水道堵塞的问题,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
3.4做好建筑节能尤为重要
新农村建设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和改善,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建筑在使用的过程应尽量减少能耗因此农存建筑节能设计成为了关系重大的问题之一。对农村自建房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开窗面积,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及设备等措施。此外采用节水型洁具、节能灯具、节能电器都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农村需要建设,需要进步,需要改善,需要提高,农村建筑的节能,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4结束语
新农村房屋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在政策倾斜、资金支持下,新农村建设的好坏主要由高水平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来决定。因此重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生态环境建设,建筑节能,加强管理,提高农村绿色竞争力,打造美丽乡村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黎兴亮 单位:佛山市高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葛丹东,华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新方向[J].浙江大学学报,2010,(3):148-155.
关键词:生态带 新农村 桃北新村 人居环境与生态设计
1.引言
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提出了“一主三副、双轴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城市空间形态格局。在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规划建设六片绿色生态开敞空间。为推动“六条生态带”规划的落实,杭州市近年来开展了《杭州市生态带概念规划》、《六条生态带保护与控制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研究工作,但由于生态带范围存在数量众多的乡镇和村庄农村,生态带的保护与地方建设在追求片面经济发展的现实中,存在较大的矛盾和冲突,导致生态带规划的落实不甚理想。
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看,农村是城市的生态屏障,其环境状况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杭州生态带内的新农村作为生产、生活密集区,其发展建设模式对生态带的生态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杭州生态带内农村建设由于缺乏规划导引而出现的农居点布局松散混乱、占地面积大、土地资源浪费;产业功能不合理、使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污染破坏;自然景观大量被人工景观代替,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破碎化、退化等等一系列状况亟待改变。
2006年以来,我国开展了覆盖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杭州城市面临转型和跨越发展,也正处于低碳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中,诸多的要素叠加在一起,必须及时加强生态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以有效保障杭州城市生态带空间和环境保育功能的发挥,使六条生态带规划得以落实,促进杭州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图1: 桃北新村总平面(规整的线性布局)
2.杭州生态带内新农村建设探索
近年来,杭州新农村建设已进行了初步探索和试点生态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显露出生态村建设中易忽略的诸多问题。浦阳镇桃北新村就是其中较典型的试点村之一。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浦阳镇利用当地山清水秀的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注重对软硬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加强了区域内道路的建设,清理和转移了一批有损景观的脏乱企业和养猪场等,并全力做好因采石而的山体复绿工作,积极营造生态浦阳的良好环境。同时举内外之力,开发生态旅游景点项目。下文将以杭州市浦阳镇桃北新村的新农村建设为例,分析阐述建设生态型村落的具体措施与注意事项。
2.1 尊重原有聚落空间肌理,体现山水空间格局特色
2.1.1尊重原有的聚落形态
传统村落按照人的住居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形成了空间丰富的村落形态,住宅与院落、道路与公共空间,水系与池塘……,组成了村落特有的聚落肌理。在新农村的生态规划建设中,首先应尊重村落原有的聚落形态,保留蜿蜒的村落道路,错落的建筑布局,开合有致的空间节点等,避免将农村居民点过度集中建设,造成村落肌理的破坏。如桃北新村的新农村规划(如图1),忽略了村落原有的肌理形态,而是仿照城市小区中的线性排列式布局方式安置住宅,丧失了传统村落的意象。村落肌理的丧失直接带来的是景观环境的单一化。
2.1.2维护山水空间格局。
杭州生态带内村落主要有山地形、平原型、山地平原交错型三大形式,河流纵横。传统村落选址大多靠近水域,形成了以自然山水为依托的山水空间格局。在杭州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村舍建设、农田开发或是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应从维护村落的山水格局出发,遵循有效保护、适度开发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原始的自然山水环境,构建山、水、人和谐相处的新农村图景。
2.2 有机更新的建设思路,节约与利用自然资本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倡种节约自然资源、涵育生态环境的营建模式――小系统、短距离的营建模式,以使经济资本、生态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综合能耗达到最小化,减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于城市地区大规模统一建设,杭州新农村建设应是一种“小系统”而非“大系统”的建设方式,使其中各种工作、能量运作及转换之间的距离最短,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
2.2.1必要的最小限度
在新农村建设中,尽量使用简单的工具,基本上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形成耕地的规模和石墙等景观设施的高度、尺度。如一般情况下,垒砌的石墙不宜超过人体的高度;道路以及建筑院落的尺度,以适应基本使用需求为宜,不宜过宽和过大。如桃北新村的规划建设中,住宅周边菜园的尺度较适宜,每块院落10-20平方米,合理利用了建筑空间,功能上还原了农田耕作,营造出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图2)
图2: 适宜的小尺度菜园图3: 自由生长的植物打破了僵硬的界面
此外在空间界面的围合上,也应采取“必要的最小限度的设计”手法。如图3所示桃北新村中的一个田园院落,油菜花自然生长,穿出了围合的栅栏,打破了栅栏原有直线型僵硬的界面,使得庭院空间更为生态、生动、自然。
2.2.2多变的地形
土与人具有多重的关系,作为生物生息环境的泥土在乡村随处可见,而在城市中,却被掩盖在厚厚的石材和水泥下面。重视土对乡村生态规划的重要作用。
首先,土是建立丰富的生物相的基础,没有土地以及微地形的变化,地表的水分就很容易流失,不宜种植丰富的植被。其次,土的堆积容易形成丰富的地形,使乡村地貌更加生动富有活力。因此,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并不需要一味的重建亦或是用城市的建造手法与材料对乡村进行翻新处理,而是要尊重以及合理利用乡村资源。
2.2.3渗透的基面
构成乡村景观的材料,基本都是由多孔质的表面构成,如道路、河床、耕地等均为自然石材等材料。材料表面多存在着诸多孔洞,并且材料之间的交接也存在着很多缝隙。这些多孔洞、多缝隙的材料可以让雨水自然渗透,苔藓青草自由生长,从而使人造的景观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2.3 保护乡土文化景观,显露自然生态
杭州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关注建造层面上的技术问题,同时还应涉及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继承问题。挖掘与传承村落传统地域文化,一方面便于保护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利于保护村落传统形态,显露自然生态,形成村落自身特色,从而可利用特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带动乡村整体的发展建设。
位于浦阳镇桃北新村的孙氏祠堂,随着桃北新村的规划建设,也进行了修建,由原本单一的老年活动场所,根据三进三层的建筑布局,改造成具有数十个功能不一的村民活动室,祠堂周边环境也可以很好地利用,祠堂可以成为桃北新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它的文化功能的强化也必将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亮点。
但在桃北新村的一、二期住宅区规划建设中,就缺少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建设。从平面布局图1上可以看出,整个村落没有村口广场、水塘广场、井台节点等公共活动空间,虽然沿水道设置了池塘,但实际调研中发现,此池塘只是一块面积较小的水池且紧临道路,水塘周边没有外延的公共活动场地,更没有座椅等可以停留的基础设施。水塘只成为了一个可供观赏的景观,丧失了其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意义。
杭州新农村建设应建立在充分尊重农村的地域文化,尊重村民的习俗、价值观的基础上,避免盲目地将城镇的建设经验与营建模式挪移到农村,造成乡土文化景观崩塌的错误局面。从保护乡土文化景观的思路出发。村民的传统观念、习俗等非物质形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得到继承和发扬;同时,传统地域文化总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形态来物化,如宗祠寺庙、村舍房屋、风水树、风水林、山峰、古道、坟场等。新农村建设应将这些地域文化的载体一并纳入到规划设计中来。
2.4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郊新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抓手。因此实施农居点集中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市交通、电力、给排水、卫生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营造良好物质环境。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要求,大力开展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载体,以改路、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违章建筑及危房拆除、“空心村”整治、裸墙治理、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建的桃北新村小区中,以并联式住宅为主,辅以少量多层集合住宅,提高了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率。此外,在住宅设计上,考虑到村民的生活方式具有“半城半农”的性质。新村镇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了独门独户,居住和院落结合的住宅形式进行街坊式布局。住宅街坊面设置开场的前院空间和停车库(图4),住宅街坊背后设置院坝,满足了村民种植、饲养、晾晒以及堆放农具、杂物等农、副业生产要求(图5)。
图4:街坊面宽敞的机动车道路与车库(仓库)图5: 街坊背后的院坝(种植、饲养、晾晒、堆放农具杂物等)
3. 结语
总之,杭州生态带的保护形式非常严峻,保护生态带,需要重点关注生态带内农村建设,通过对其功能整合、空间优化、景观整治、产业引导、工业搬迁、市政配套等综合研究,从空间建设引导、产业发展导向、运行监管等三大方面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实现农村社会经济与人居环境有机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生态带保护及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进而实现保护生态带、维护生态带生态功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蔚,罗杰威. 可持续生活模式的探索――生态村( Eco2village) 运动及其特征浅述[J].工业建筑,2010年第40卷
[2]俞孔坚, 韩西丽, 栾博.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以马岗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6)
[3]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翁伯奇,黄勤楼,陈金波.持续农业的新发展――生态农村的建设[J].云南环境科学,2000,增刊
[5]单德启,赵之枫.城郊视野中的乡村――芜湖市鲁港镇龙华中心村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1999,11
[6]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
制定出台《2016-2018年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确定了用三年时间,围绕“点、线、片、面”的布局来推进工作的总体原则。所谓“点”,就是把打造标准高、效果好的先进村作为“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屯面貌有一个大的改变,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整村整屯推进。所谓“线”,就是重点改善国、省公路沿线以及乡村级公路沿线村屯,以治脏、治乱为重点,对沿线的围墙、边沟以及农户的庭院进行改造,加大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和环境管理,实现多条路径的整体推进。所谓“片”,就是把全市19个乡镇按照地域分布划分成示范片区,按照省办片区建设的标准逐年进行打造。利用危旧房改造项目,重点对未改造的农户房舍进行“穿衣戴帽”,加大柴草垛、破旧厕所清理和绿化美化力度,提高片区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所谓“面”,就是拓宽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面,整治农村环境由沿线村屯向偏远山区和农户庭院及室内延伸,通过集中整治和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环境管护的规范化、制度化。三年内,集中打造全域内的303个行政村、24条精品线路和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并创建50个美丽乡村、打造1.2万户美丽庭院和3万户干净人家。
二、多措并举,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工作实现开门红
市委市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三年总体规划设计,制定并出台了《2016年梅河口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百日攻坚战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先进村、精品路线、示范片区和人居环境等中心工作来规划和推进。在组织领导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新一届班子的领导分工,重新调整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完善了市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政协参评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制度。加大对新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继续实行由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分管,市人大副主任兼任新农村办主任主抓,乡镇副镇长担任副主任具体负责的领导模式。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包乡联村负责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在建设标准方面:先进村主街路路面硬化率、边沟硬化率和围墙围栏普及率都达到100%。村部和休闲广场全部实行亮化,村屯内实现高标准绿化美化。规划打造的精品线路两侧建设围墙或带地梁的围栏,支次巷路的延伸部分建设铁艺围栏,村屯内的柴草垛全部迁出村屯外集中统一堆放,迁出的确有困难的农户建设柴草棚厦实行封闭式管理。在资金保障方面:一是统筹政策效能资金。整合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开发、水利移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生态建设、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等各类涉农资金,优先安排农村危旧房改造、道路围墙、改水改厕、绿化美化、垃圾处理等推进项目。二是制定“以奖代补”政策。2016年市财政列支1720万元,主要用于先进村建设奖补、村屯环境管理、l生星级文明户评比和标兵村村书记待遇。三是整合乡镇、村建设资金。2016年乡镇新农村建设年投入资金达到60%;先进村村集体年收入新增部分全部用于本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其它行政村村集体年收入新增部分的80%以上用于本村的新农村建设。四是集聚社会帮扶资金。深入开展“百个部门包百村、百家企业带百村、百名干部驻百村”活动,通过与行政村结对共建,2016年共争取各级各类帮扶资金2100万元。在取得成效方面:2016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全部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共建设墙栏10.8万延长米,修筑户户通水泥路254公里,硬化边沟8.3万延长米,硬化农户庭院16.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967盏,建设文化广场36处、37750平方米,安装卫生厕所1592座,建设垃圾场105处、垃圾箱109个,购置垃圾转运车27台,清理柴草垛4394座,新建柴草棚944个,植树99万棵,栽种花草1432万株,绿化公路总里程620公里,打造景观点169处。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一是少数乡(镇)、村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期望两三年功夫就能建成新农村。二是一些乡村建设新农村对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得不够好,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工程,缺乏自觉参与意识,存在过分等待政府投入的依赖思想。三是一些地方在工作中只重硬件建设轻生产发展,以为修了几条路、盖了几栋房、建了几幢楼就是新农村建设,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加快生产发展、建设文明家园的有效措施。
(二)宣传发动有待加强。一是重城郊、轻边远。个别地方在宣传发动上存在一些“死角”。二是重形式、轻效果。一些地方宣传发动形式较为单一,效果不是很明显,部分农民甚至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扩大扶贫范围。
(三)投入力度尚需加大。尽管各级财政在资金安排上逐步向农业农村倾斜,但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相比,仍存在着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上历史欠账较多,部分农村道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管护维护需求迫切。通过新农村建设,建成了一批村屯道路、小型农田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但我们在下乡工作时也常看到竣工不久的村屯硬化道路出现了破损、坑洼等现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迫切需要制定维护管理措施,不然就会出现新村没新貌、建成养不起的状况。
(五)公益事业发展滞后。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治疗水平低,农民因病返贫、因灾致贫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农村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导致择校问题加剧,无法实现教育公平;三是农村文化设施欠缺,群众文化生活比较匮乏。
二、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干部群众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国家扶持和农民自强的关系,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为我建设”、“要我建设”变为“我要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不能一哄而上、搞“一刀切”。要采取典型引路,扶持推荐一批村级班子战斗力强、生产发展水平高、集体经济实力强、公益事业发展好的典型,以供其他行政村学习借鉴。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整体有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是逐步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把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公共财政的职责,统筹兼顾。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逐步向“三农”倾斜。应在以县域范围内,全面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让财政资金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前提。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要优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做大农村经济的“蛋糕”。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标准农田标准化生产,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完善各项涉农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效益,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支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立优势产品产业带,发展主导产业。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五是搞好规划、重点投资。建设新农村,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进行指导,必须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以中心村为重点,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准,对道路、学校、卫生、文化等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布局,将农民最需要、最迫切以及影响大、见效快的项目作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
六是积极探索财政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途径。农业经营规模较小,组织化、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原因所在。制定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民把分散经营的承包土地,向种田大户和符合条件的农业生产企业集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田水利统筹规划,提高规模经营效益,提升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创新机制,探索财政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实现农业现代化。
绝大多数村庄新农村建设亟待“活”起来
绝大多数村庄的新农村建设处于筹备和搁置状态,缺少实际的举措,导致农民产生失望情绪,地方干部彷徨无措。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地方尚未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计划中的建设资金受到条块分割的限制,加之地方政府统筹条块资金的能力有限,致使无法开展实际的活动。因此,中央一级应尽快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并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关于专项资金的用途,重点应用于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坎难迈
农民面临缺少生产性和生活性贷款等困难。中央将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缺乏资金已经成为农民生产方面的主要障碍,66.5%的农户表示在农业生产中缺少资金投入,并且急需政府给予帮助;其中29.7%的农民最希望政府给予生产性信贷资金支持。同时农民的生活借贷需求更高于生产性借贷需求,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和建房等。尽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内容。根据农村地区金融现状和经验来看,农村信用社应作为改革重点,促使其成为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
公共活动和文化设施“缺位”
村级公共活动和文化设施匮乏,赌博成为乡风文明中的最大毒瘤。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匮乏,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农村地区不良风气的增长。赌博已严重威胁到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
应通过增加社区中的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学习、娱乐和健身的活动场所和相应设施,恢复与弘扬部分乡土文化活动,组织农民多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成立老人协会和妇女协会,发挥女性和老年人在维系村庄成员之间联系、互助和合作等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热衷面子工程,冷却“当务之急”
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展了如村庄亮化、村落绿化、悬挂横幅、粉刷墙壁及改造农户的厨房、圈舍和厕所等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农民认为最急需改造的却是与其家庭生计密切相关的垃圾处理、道路硬化和房屋街道布局等方面内容。村庄亮化等工程并非农民最急需开展的工作,而改造农村卫生条件等“当务之急”却被束之高阁。这暴露出新农村建设中自上而下的运动式的现象,容易变成形象工程,引起农民的反感。事实上农村的生活垃圾是影响农民居住环境的最大问题,69.7%的农民表示急需改进垃圾处理。因此在垃圾治理方面应当设立垃圾集中点,并安排人员负责道路和街道的清洁。
村民自治“缺席”现象严重
村民自治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农民仍然缺乏在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环节的参与,农民认为自己没有参与村务管理的比例高达68.9%,而33.3%的农民根本不了解“一事一议”。部分村委会近年来既没有提供过任何公共产品,也没有召开过“一事一议”会议。
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完善“一事一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完善责任追究等村级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农民的参与权与决策权。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内容涉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建设以及兴办公益事业等,由农民根据自身的需求做出选择。
不重视农民的多元性需求差异
新农村建设所涉及的上百万个村庄千差万别,并且村庄内不同类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理解和需求等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然而新农村建设各地雷同,没有考虑到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忽视了各地区和各类型农民的多元性需求差异,大多趋于形式化、表面化。
因此必须采用参与式村级规划的理念与方法来开展新农村建设,各地政府应在不同地区创建符合当地情况的新农村建设路径与做法,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当地农民的特殊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出详尽的适合本社区发展的规划。
试点村异化为“攀比政绩”
新农村建设一年以来各地的建设大多是搞试点、抓试点。试点村还引发了资源分配的问题。一些政府为了保试点村,就把有限的人财物都向这里倾斜,很难再考虑普通村的需要,这势必造成村庄之间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大部分地方将经济和资源基础好,且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富裕村庄定为试点村来建设,已经出现了资金、项目和政策向富裕村集中的现象。很容易将新农村建设变成政府官员攀比政绩的形象工程。
因此,要调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选择标准,要充分考虑到村庄发展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村庄进行试点,以求在试点村工作中取得经验,探索出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从而以点带面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新农村等同盖新房”的宣传误区亟待纠正
目前,电视上虽频频报道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但屏幕上出现的画面基本都是一排排整齐的新房;有些地方组织各村干部到试点村去参观考察,村干部看到的也是漂亮的新房,宽敞的道路,当他们回到村里和村民讲起试点村模式的时候,新房又成了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内容的理解比较片面,与媒体片面报道以及地方政府夸大宣传的现象不无关系。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时间,被调查的农民一半认为新农村建设能在10年内完成,在这个时间段内,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能否完成确实是个未知数。因此,需要纠正媒体和地方政府宣传的误导性,正视试点村的特殊性及其自身原有的优势,在各种宣传报道中强调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要抓住一个龙头。就是要抓好规划这个龙头。一是要着眼长远抓规划。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我们我们准备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我县20个乡镇263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包括村镇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事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方方面面的规划。二是要立足当前抓规划。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必须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制定规划时,首先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关切的问题。三是要统筹兼顾抓规划。既要从工作上去规划,也要从建设上去规划;既要从经济发展上去规划,也要从社会事业上去规划;既要从“硬件”建设上去规划,也要从“软件”建设上去规划;既要从村镇整体上去规划,也要从单个农户上去规划。县新农村办要制订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考核办法,使出示范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单位分别拿出示范村今年的项目建设规划。
要打造一批亮点。主要是办点示范、积累经验。今年,我们计划每个乡镇自己办1个示范点,县里按市里的要求办10个点,在这10个中重点办好5个点。抓示范村的建设,主要是突出五个方面的示范:一是在发展经济上的示范。每一个示范村都要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做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各具特色。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示范。包括道路、沟渠、电网等各个方面的设施都要配套完善。三是在新型村庄建设上的示范。做到布局合理、事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方便。四是在村容村貌上的示范。重点是推进"五化",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和沟渠净化。五是在管理民主上的示范。实现村级组织协调运转,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我们结合这次乡镇党委换届,在现有的党委成员中挑选了一批年富力强、有培养前途的骨干,到示范村兼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指导新农村建设,我们想,这批人员今后成为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的重要来源和第一梯次人选。在办点示范的同时,抓好后进村的整治,通过整治,促进协调发展。
要完善一个机制。主要是完善投入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光靠政府不行,光靠老百姓也不行,必须建立起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群众自主投入机制。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探索以奖代补,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二是要建立健全财政政策投入机制。除了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本级财政也要逐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今年,县财政初步安排1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三是要建立健全社会联动投入机制。要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我们计划采取一个县直单位对口帮扶一个村,动员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对口支持,进行点对点的帮扶。最近,我们与洞庭水殖的负责人联系,洞庭水殖准备在珊珀湖附近建一个示范村,我们县里的德成公司也准备建一个示范村。此外,我们还要努力争取安乡籍在外的老乡和老板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农村经济。
关键词:现代新农村;规划;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新阶段背景下中央推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未来几十年,将是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将决定着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格局。
1.我国农村现状及问题
1.1 农村市政公用设施投入比例较低
农村建设投入中,存在房屋投入高而市政等公用设施投入低的投入资金结构不协调的问题。据2011年数据显示,农村村庄建设投入中房屋投入约占五分之四,公共设施只占到五分之一。
1.2 老龄化问题严重,受教育程度低
相比城市,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更深,其老年人口比重已经接近五分之一。另外,农村普遍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市,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农业产业化虽然推行已久,但是进展缓慢,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系统完善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这些都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滞。
1.3 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缺乏建设资金
现阶段,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农业生产,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滞,经济效益低下,使得农民不愿意从事第二、三产业,更加阻碍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优化。同时,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生产粗放,重数量不重质量,忽视了与市场的联系和产销对接,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农民收入难以在农业生产上取得突破,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缺乏建设资金。
1.4 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较差
农村环境卫生一直是备受诟病的方面。例如村内垃圾随意堆放,缺乏集中处理,农村排污严重,村内道路泥泞失修,脏乱差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1.5 供排水设施老旧
由于农村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少,供排水设施没有及时更新,由此给农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不利影响。供水方面,水量、水压不足,水质难以保障;排水方面,普遍没有建立起污水集中处理系统,雨季排水不畅影响村民出行,雨污混排导致乱排污现象严重。
2.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的误区
2.1 重创新,轻特色
农村规划建设方面同样与城市规划建设存在千城一面的问题,即村庄建设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只追求现代化,将时下的城镇建设模式生搬硬套过来,丢掉了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
2.2 重建设,轻管理
农村规划建设另一个误区是重视村庄规划的实施,但忽略了村庄建设好之后的管理问题,例如村庄垃圾集中处理问题、农民的卫生习惯的培养等等。如果缺乏有效管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村容村貌仍然没有改变,农民的生活生产环境仍然是脏乱差。
2.3 重投资,轻经济
新农村建设并非“新村建设”,两者的区别在于新农村建设不仅仅强调外部环境的改变,更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向农村注入革新的动力。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地方政府搞政绩,仅仅从表面上下功夫,做新村规划,但缺乏对农民帮扶的误区,停留在“授之以鱼”的阶段。没有提高农民自身的造血能力,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转移,村民收入水平低,使得新农村建设缺乏后劲,没有落到实处。
2.4 重技术,轻实际
由于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盲目攀比、过于冒进等原因,新农村建设规划陷入的另一个误区是脱离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和需求,一味追求高建设标准,高技术水平,使得投资规模超过实际需求,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财政压力,反而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技术水平不合理,不经济是新农村规划建设需要走出的一个误区。
3.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3.1 新农村建设规划与新农村特色发展
针对当前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满目照搬城镇建设模式,村镇建筑形式单一,缺乏地域特点的问题,应当注意在建设规划过程中,现代化建设与当地特色的结合,体现时代特征,反映当地文化风貌。
3.2 村庄科学、合理规划
村庄规划设计是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合理科学的村庄规划设计为村镇开展经济活动奠定良好基础,所以要注重村庄规划的科学性。做好村庄规划工作需要在当地市镇县土地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统筹下进行,可归纳为三个环节:第一,前期准备阶段做好调研,加强宣传教育;第二,中期规划阶段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规划,并广泛听取专业素质高的规划师的意见,村庄规划要突出当地特色,如旅游资源、民族特色等等,可以为当地发展二三产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资源等物质条件;第三,后期建设阶段注意协调村庄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活动,不能牺牲农民的利益搞建设,注意保护耕地。
3.3 新农村建设与体制改革齐头并进
新农村建设并非单纯的“新村建设”,除了对村镇街道、房屋进行规划设计,更要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使得新农村建设成为有源之水,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近年来,随着慈城卫星城发展战略的转型和城西工业园的建设动工,黄山村作为江北区级中心村之一、慈城镇南部主要的农村集中安置社区,应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集中集约利用土地,美化村庄环境,完善设施配套,建设集中安置新社区,成为慈城南部居民点区域中心。3.3.1 交通区位设计
黄山村位于江北区西部,慈城镇西南部,余姚江北岸地区;黄山村是慈城镇的两个中心村之一,黄山村的主要道路为东西向的寺慈线;村庄周边环境优美,有前黄、后黄两座小山;村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 黄山村19个自然村之间有水泥路相连接。杨家桥村有宁寺线通过,路面宽度8米,此道路目前路面已遭到破坏。村内道路路面质量较好,村内主要道路宽度约为7.5米,其他道路宽度约为4米。地理位置有利于园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圈产业核心带的区位优势。
3.3.2建筑设计
住宅:黄山建筑较为破旧,近几年村民自建住宅很少。现有住宅多为1980-1990年间建造,一层木结构住宅也存在一定数量。
工业建筑:多为单层厂房,沿寺慈线稍新一些。另外部分工业厂房利用了原有的公共建筑,如影剧院之类。
公共设施:多利用原有建筑承担现在的功能。其中小学为百年校舍,学校前有池塘后有青山,环境优美。
市政设施:村内有公共厕所5处(其中杨家桥村3处),垃圾收集点多处。
3.3.3环境
杨家桥村中心位置有一处小花坛,大树矗立,成为标志一景。大黄山、小黄
山的交相辉映和众多河流也成为黄山村的特色。
4.结论
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的“新村建设”,要走出误区,结合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基点,对现代化新农村制定出科学合理全面的建设规划,结合地方特色和优势,同时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研究,努力打造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管理明主、风气良好的现代化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王建华. 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J]. 农业经济.2006(04)
就新农村建设而言,由于农村大都以农田灌溉为主,大面积的农田绿地占据着农村土壤,但是对于农村的道路以及河道、沟道等各个通道而言,没有进行植入绿化工作。因此,新农村的园林景观建设,必须从绿化植入农村的各个点、面、块入手,在道路两旁种植一系列的植物,并在主干道构建绿化带,由此绿化村庄,形成新农村道路绿树成荫、花明柳绿的意境。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将大面积绿化铺开,形成绿意浓浓的园林气息,当然对于农村地带所具备的各种优势特色,比如瓜果蔬菜:西瓜、葡萄、梨、山杏等,这些特色产业要重点体现,因为这些特色产业促进了新农村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格局的形成。此外,还应该注意的是,必须将农村的农田作为重点来抓,不应该与农田争夺土地,应该在农田之外的闲散地块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使得农田、人居与园林景观建设相得益彰,形成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新局面。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对于植物的配置方面来说,由于植物构成了园林景观建设的主题,其配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质量以及功能的发挥。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建设时,应该以科学为依据,同时融合多种符合新农村空间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新农村空间的优美园林景观艺术,保证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由于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不同,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布局,可以合理运用乔木、灌木、草皮、花卉以及各种地被植物等,由此充分发挥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优越性,凸显其观赏特性。对于植物的配置,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种植物之间进行互相配置,可以考虑各种植物的选择、组合、色彩搭配、园林意境等。二是植物与园林景观的其它小品进行合理配置。这两个方面在植物的选择以及数量上都应该强调主体,由此表现新农村园林景观的特色以及风格。
2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指的是一种理念,具体体现在符合一定功能性的同时又符合人的审美观念,基于新农村的不断发展,要充分运用各种综合性的手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互动性,由此满足新农村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需求,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按照农村的风俗习惯、心理特征以及思维方式等进行,打造既符合功能性、舒适性、便利性,又符合精神层面上的心理需求以及审美需求的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中融入人性化理念是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2.2生态环保原则
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在紧紧把握农村的生态性的同时,要将环保理念纳入其中,从绿色健康理念出发,建设绿色的符合新农村环境要求的园林景观空间,通过各个设计方案的不断筛选,优化和整合出一个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园林景观建设方案,将涉及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关系规划,合理处理好经济与园林景观建设的要素,做好生态环保工作,力求园林景观建设向着自然、生态发展。
2.3艺术化原则
新农村园林景观建造在体现农村改革开放的美好前景时,应该将艺术化融合进去,体现新农村的新风貌,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展现农民的勤劳努力、展现新农村新风貌,可以将新农村的特色糅合进去,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园林景观建造,摈弃农村的各种落后观点,以“新”进行建造。让人感受到美好式新农村、创新式新农村、发展式新农村、艺术式新农村的姿态。
2.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
由于农村环境的特点,其地形适合于种植,有着许多农村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地种植以及农村的各种庭院等元素都是新农村的宝贵资源。因此,在进行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尊重和体现出农村具备的原有的风貌特征,使得自然景观与建造的人工景观形成一体、和谐相生,对于农村的特色要重点予以突出,打造符合新农村建造的园林景观特色,让人一看便知某个村落的特色和韵味。这些原本的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为园林景观建造节约成本,一个好的、成功的新农村园林景观建造不在于外表的豪华美观,而在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现本土气息,传递出新农村建设的风格。此外,还应该以绿地为主,适当减少水景、小品景观的建造,考虑建造之后的使用以及维修成本,为农民创造园林景观气息的同时,从根本上降低他们的经济负担。
3园林景观建设的相关设施以及小品要求
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在大面积植入绿化的同时,应该为村民提供一个娱乐健身的场所,让他们在空闲之余可以散步、进行各种健身活动,这些健身设施都是根据人体工程学所设计,符合人的各项锻炼指标。对于相关的设施、小品等应该以符合新农村的特点为主,舍弃那些华而不实的设施。农村水景设计还必须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水源情况,利用现有水源,适当确定水体面积,深度和形状,采取多种手法创造以水为中心的动态和静态景观,当然,必须充分考虑季节性枯水以及冬季水体变化等各种因素。此外,对于园林景观建设还必须充分注重整体性,将环境与人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并且可以收集一系列有关于当地农村的各种资料,同时进行各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制定景观的整体性、有机协调性。
4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步骤
4.1收集资料、实地勘测
在进行新农村园林景观建造的时候,应该了解项目的整个概况,对于农村的当地民情以及风俗习惯有所了解,主要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等等,尤其应该熟知项目的整体概况和所实施的各项内容,收集各项与项目建设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表现在对于农村的自然条件、周围环境状态等,应该按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地形图,对于所要规划的新农村区域有整体的了解,充分结合当地各项有利条件进行建设。
4.2方案构思以及修改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以及归纳,把当地农村的各种条件考虑在建设范围之内,应该将业主所提出的各种思路进行概括和总结,将设计任务书中的规划内容融入到规划图中,构思草图只是一个初步的规划轮廓,然后需要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补充和修改,对于总图中的村落、庭院、山川、道路、水渠、河堰、湖面、绿地以及建筑小品等各元素要进行明确定位。各个不同步骤的做法应该保证整个规划在功能应用上趋于合理化,在构图形式上比较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保证视觉上的美观与舒适、生活上的经济与实用。在建设过程经过了初期修改之后,还应该将规划构思的草图渠道进行多层次以及多次数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还应该与当地的农民进行沟通和交流,保证整个新农村园林景观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4.3加强施工质量和后期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如何,施工队伍的选择是关键,要选择具备施工资质,技术力量强的队伍,并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苗木种植处理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灵活处理的原则,优先使用优良的乡土树种,推广应用自然植物群落模式。农村园林景观建设初具成效后应加强管理和维护。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出现前功尽弃、劳民伤财的后果。管理的环节,包括施肥、浇水、除草、修枝整形及病虫害防治等,要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长效管理制度,要设专人常年管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巩固园林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成果。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