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56:30
导语:在区域经济情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京津冀 人才研发 人才科技 效能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251-02
1 人才研发能力
我们主要从教育、科技和卫生三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情况来考察三地区的人才研发能力,从普通高校生师比指标纵向对比来看,北京在2010―2014年5年间指标数值变化不大,天津从2010年的16.77上升到2014年的17.45,上升了0.68个百分点,河北省的这个指标数值稳步下降,说明这5年河北省逐步增加教师的总量,壮大教师队伍。从横向趋势来看,2014年,三个地区的生师比指标,北京是15.95,三个地区中最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68,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3位,说明北京地区师资力量雄厚,河北省高校生师比为17.28,全国排名第10位,天津是17.45,全国排名第13位。见表1。
从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这个指标纵向趋势分析,北京在2010―2014年5年间数据变动较大,从2010年的136人,下降到2014年的99人,减少了37人,天津在2010―2014年5年间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减少了15人,河北省在这期间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人,说明河北省在2010―2014年间逐步增加医疗卫生支出,壮大医疗卫生队伍。从横向趋势分析,2014年北京地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最多达到99人,全国平均水平为56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人,在全国排名第一位,天津56人,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14位,河北48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名第26位,排名比较靠后。见表2。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指标来看,2014年北京为57 761人年,天津为79 014人年,河北为75 142人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分别为第15位、第10位、第12位,三地合计占全国总量2 641 578人年的8.02%。
2 人才科技效能
通过表3可以看出,2014年北京地区以总量74 661项在专利申请授权方面远远超过天津(26 351项)和河北(20 132项)两地的总数,而且河北在这方面明显地落后于其他两个地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研发方面,2014年天津地区以13 213项和实现销售收入56 651 106万元远远领先于北京12 259项42 470 008f元和河北8 024项33 340 326万元,河北排在最末,远远低于北京和天津,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16位。
根据《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中提供的数据,从R&D人数总量和质量、科技经费的投入、仪器设备的购置看,北京科技资源的拥有量遥遥领先,甚至高于天津和河北两地之和。2014年北京R&D人数为322 417,约为天津、河北的2.5倍,2014年北京的研发经费投入1 268.8亿元,高于天津的464.7亿元和河北的313.1亿元,北京R&D经费投入强度最大为5.95,超过2%这一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近3倍。北京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的费用达到123.955 1亿元,相当于天津支出的2倍,河北支出的4倍。由此可见这3个地区的R&D合作上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从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标来看,2014年北京实现3 137.19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1位,是河北29.22亿元的107倍。天津388.56亿元,在全国排名第7位。
3 结语
京津冀地区的人力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特征,北京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政府扶持力度,人才创新程度最高,河北最低,京津冀三地差距较大。
北京在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在科技投入和科技效能方面全国领先,是京津冀地区乃至全中国的人才汇聚中心。北京是我国甚至全世界智力密度最高的城市,大学数量最多,科研机构最为集中,两院院士大多集聚于此,居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最高,是我国重要的创新基地,人才、智力的优势极大地助推了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与之相比,河北在教师、卫生技术人员、科技效能等方面不但低于京津两地,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才开发水平亟待提高。河北省大学数量较少,名校稀缺,高技术人才的存量及对人才的吸引力与京津远不在同一起点上。
天津大部分指标处于京津冀两地之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方面比较突出,人才开发总体水平在全国处于靠前位置。天津市大学数量虽不及北京,但也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几所在国内颇具影响的大学;科研机构的数量、水平远高于河北省;滨海新区依靠中央的政策支持,已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吸引了一批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素娟,郭丹云,等.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3(1):23.
[2] 解艳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教育需求分析与发展对策――以人才需求为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 33-36.
[3] 杨春芳,马开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高端人才集聚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4(17):46-49.
[4] 孔德忠,师蕊.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人才区域分布的影响[J]. 社会科学论坛,2011(4):234-238.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县域工业经济 金融 调查
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经过多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县域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县域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金融支持滞后较为突出,本文以内蒙古磴口县为例,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县域工业经济发展面临金融支持的断层
(一)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信贷取向不利于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将信贷投向、金融服务等瞄准大型项目、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投向经营状况好、产品有市场的少数企业,在遵循信贷管理要求和审慎经营原则的前提下,却要求中小企业提供合规有效的担保,使中小企业的准入条件相对提高,企业融资难成为县域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二)农业发展银行只对粮、棉、油收购给予政策性支持,作用十分有限
今年发展银行 拓展了业务范围,对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目前评估、授信已结束,贷款已向内蒙分行申报。
(三)农村信用社服务县域经济力不从心
磴口县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不佳,实力不强,大多数农村信用社陷入负债高成本、资产质量低、经营效益低的局面,小而众多的法人机构无力抵御大的金融风险,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规模化的需要,贷款投向主要是小额农贷,满足传统的种养业的资金需求尚需人民银行再贷款的大力支持,对县域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根本无力也无法提供金融支持,无法担当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任。
现有的县域金融发展形成这样的一个局面: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战略转移,准备放弃县域市场,农村信用社受其自身缺陷及规模制约,难以承担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断层已经形成。
二、金融支持滞后的因素
(一)机构萎缩、功能弱化、服务下降
一是由于企业改革力度加大,转制、破产过程中使一些企业借改革之机,假破产、真逃债,银行债务大量悬空,经营效益日益下降。国有商业银行为了机构调整,开始撤并基层营业网点,截止2006年6月,全县共撤并机构27个,其中商业银行机构网点19个,农村信用社8个分社。二是商业银行贷款增量趋缓或减少,市场份额逐步下降。2004年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为90780万元,其中4亿元为2001年―2003年度放的磴巴高速公路大桥项目贷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占贷款总额的44%,2005年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为55908万元(4亿元贷款已上划),磴口地区信贷呈现大幅度萎缩的态势。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偏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金融机构的大量退出,企业选择服务机构和服务手段的范围大大缩小,企业的资金流转速度受到影响。县域金融服务水平低,缺乏先进的服务手段。县域金融服务处于低水平状态,农村信用社没有参加全国电子联行清算体系,多数业务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现代作业程度低。金融业务品种单一,信用工具少,融资渠道不畅,电子化水平较低,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资金外流,信贷萎缩,不良资产下降缓慢
县域资金分流严重,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一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旗县支行的贷款权限逐渐上收,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逐渐向大中城市、大中型企业和发达地区集中,旗县支行吸收存款,放贷少,上划多,上存资金利率高,造成县域资金的外流。二是邮政储蓄的快速发展,加剧资金的外流。邮政储蓄通过转存人民银行即可获得较高利益,又不承担任何风险。邮政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揽储措施,使邮政储蓄
存款高速增长, 2001―2005年邮政储蓄增长了1倍。三是商业银行经营权限上收,削弱了支持县域工业经济的力度。各国有商业银行普遍上收和集中了信贷管理权限。旗县支行贷款审批权限越来越小,信贷资金的“双向集中”减弱了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四是不良资产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最顽固的障碍。从2000年至2005年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从17391万元增加到20759万元,增加了19%,不良资产高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发展。两次剥离资产8357万元。
(三)县域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相对减少,政策性银行业务扩展,农村信用社实力有限
磴口县商业银行的贷款占比从2001年的70%下降到2005年的50%,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磴巴高速公路大桥投资4亿元(2001―2004年陆续发放)已上划,商业银行的贷款呈下降趋势,农发行贷款占比由18%上升到23%,农发行开始专营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的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而农村信用社贷款占比由12%上升到27%。农村信用社贷款从2001年的6935万元增至2005年的14890万元,贷款增长了1倍多,其中支农再贷款占贷款增加额的48%。
(四)企业担保难、社会信用环境差
一是旗县信用担保机构尚未建立,金融机构放款难。随着经营性金融机构目标管理考核力度的加强,旧贷款中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经营性金融机构只有抓新增贷款的质量,要求新贷款有足质的抵押物成为放贷的重要条件。目前,本地区企业担保中介机构尚未设立,客观上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二是社会信用环境差,影响信贷资金正常有效的投入。一部分企业社会信用观念比较淡薄,贷款到期不主动归还,有的甚至一逃了之 ,拖欠银行本息时有发生。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金融债权难以维护,降低了企业的信用度。县域工业经济主要是以资源型原材料为主的初级加工,规模偏小,难以达到银行的信贷支持条件,形成金融支持滞后。
三、金融支持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加大对工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改革现行贷款审批程序,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高效贷款审批机制。对县域工业经济中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从县域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急、期限短、额度小的特点出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贷款审批环节和手续。商业银行要从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实际出发,尽快制定符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点和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二是对农发行进行改革,强化政策性支农功能,扩大农发行信贷投放的范围。可以办理农业开发以及“三农”有关的贷款,以缓解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压力。三是大力发展票据融资。金融机构在加大信贷投入的同时,应充分运用各种信用工具,大力发展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再贴现业务,对经营效益好、守信用的企业尝试开办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业务。
(二)改革现行邮政储蓄资金管理体制
一是将邮政储蓄新增存款中来源于县域的资金,通过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按同等金额返还给当地金融机构,以支持县域经济。二是降低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为各金融机构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提高当地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鼓励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购买国债。
(三)金融部门要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配合当地政府实行积极的政策,筑牢现有骨干企业,以带动相关产业,对部分亏损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给予一定优惠政策促其新生,得以盘活银行信贷资金。
(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金融服务
一是金融机构要建立内部控制机制。重点放在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结构和防范信贷风险上,严格遵循贷款“三性原则”。二是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控制体系,加强对贷款的立项、调查审核和决策,建立以检查监督为内容的全方位的信贷资产质量风险决策管理体制。三是抓重点,建立以不良贷款净下降和不良贷款的现金清收率为重要指标的信贷资产考核体系,盘活资金存量,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转化,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五)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环境,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
一是尽快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从制度上为银行规避金融风险,切实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创造条件。二是要积极与司法部门联系,坚决打击各种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维护金融资产安全。三是人民银行要加快征信系统的建设,督促引导各金融机构严肃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准确录入企业信息,积极查看系统信息,最大限度地防范信贷风险。
(六)加大对县域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对县域经济实行差异的货币政策
一是实行优惠的利率政策,对县域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制定上限。降低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和上存资金利率。二是人行要对经济金融运行趋势做出准确分析判断,研究制定出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的货币政策指导意见,推动经济均衡发展和持续增长。三是加强调查研究,找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地发掘、选择、培育和支持有效信贷需求。
[关键词]ArcGIS;市开发建设;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
1前言
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化面临重大转折,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运用ArcGIS软件的制图功能,可以通过结果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等背静,对结果的产生做出较好的理解,并以此来为城市规划做出更好的指导作用。
2基于ArcGIS的城市空间发展分析图制作
由所给数据文件在ArcGIS中进行专题图的制作,得到以下三种专题图。
3基于ArcGIS的城市空间发展结论分析 ――专题图分析结论
3.1建成区面积对比
由2001、2005、2009年全国各省市建成区面积对比专题图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城镇建设,是东部城市建设量最多,中部次之,西部最少。与东、中、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一致。各地建成区的面积也在逐年的上升,说明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发展中,尤其东部各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势头更是猛烈,但西南的、青海的城市建设仍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建成区面积比较大的省为广东、山东、江苏、辽宁、浙江、河北,基本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说明东部地区近年来发展基础已经形成规模,相应配套建设也基本完善。而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四川次之,这些地区建成区面积大重在人口密度和省区面积的影响,而对基础的建设力度不够强。 其它地区建成区面积较小,尤其是面积大而建设面积极小的、青海、宁夏等地区,这是由其本身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3. 2建筑容积率的对比
由2001、2004、2007年去昂过各省市建筑容积率的对比专题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各省市的建筑容积率相差不是十分悬殊,与经济发展水品的高低不是十分相一致,说明建筑过于密集,绿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纳入考虑范围。华中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还是比较稳定的增加。也与全国统一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而各地区、各城市的住宅建筑面积从另一方面可以反映从此地区总建筑面积的发展方向。
而长三角、京津冀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中部、西南等几个省份的城市建筑容积率相对较高,说明这些地区的城市土地的建设密度大。
东北三省城市建筑容积率近几年处于平稳发展水平,是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原城市生态环境相对污染严重,地处北方的自然条件,加上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扶持,不再盲目建设,而是注重城市建设的环境。
3. 3建成区面积年增长速度对比
从2001-2005年及2005-2009年建成区面积年增长速度对比专题图可以看出,全国个省市的建成区面积年增长速度普遍呈降的趋势。其中东部沿海的各地以及河北、内蒙古、宁夏、四川、重庆等省市明显增长速度降低,但新疆、湖北、陕西、吉林、江西等省市却呈现增长速度上升趋势。
建成区面积年增长速度降低,说明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下降,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已经处于较高水平,而由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东部、中部、西南等依靠外商投资等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打击,而出现城市建设的相对降温的趋势。由于国家金融危机,导致的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的停滞,使得这些地区的城市发展受到一定影响。而湖北的城市建设却处于上升阶段,是由于东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部分外资企业转战拥有较好交通区位和投资环境的中部地区,使得湖北的经济发展形势较好,中部崛起效果显现,城市建设呈上升趋势。
4基于ArcGIS分析结果的背景分析
4.1时代背景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得改革开放的中国的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而东部沿海城市由于其优越的地理区位,首先进入了城市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在随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东-中-西的梯度发展态势。
―城市群概念的出现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开始出现了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内的云集而形成不同的城市群,这也是城市化水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发展,区域、城市群的概念被提出。中国城市群被划分为单个等级,其中一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3个城市群。二级城市群包括山东半岛城市群、成都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等11个城市群,三级城市群包括滇中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等14个城市群。中国城市群总体发育程度低且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并呈现出发育的阶段性、总体分布的不平衡性、空间分异的规律性、内部集聚的异质性和明显的分化性等空间分异特征。
―经济危机 从2007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2008年9月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进而衍变成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而这一危机还引起了房地产的危机。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事业均受到较为严重的打击。因此建成区年均增长速度专题图中表现出来的这些以来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市、以及四川、重庆等地的建成区增长速度明显下降。西部地区、东北吉林、辽宁等省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城市建设并未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海南近几年由于开发成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之后,房地产事业也在蒸蒸日上,但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受到了很大打击,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4.2国家政策
99年以来,我国又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形成了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板块。
―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宏观区域发展政策的三次重大转变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空间格局。第一次转变是在1949~1972年期间,主要出于对国防安全的考虑和扭转我国生产力布局偏集于沿海的不平衡局面,国家长期把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点放在内地和“三线”地区。通过国家直接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的地区性倾斜,在中西部地区新建了一批工业城市,缩短了其与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区域差异。第二次转变始于20世纪70年代,实施沿海现代化带动的区域政策。通过对沿海地区实行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和投资倾斜,首先促进沿海地区的大发展。第三次转变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提出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和西部开发战略。
4.3资源环境因素
①自然资源条件我国的自然环境背景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可划分为以丘陵和平原为主的东部季风区、以高山分割的盆地和高原为主的西北干旱区和以高原和高大山系为主的青藏高寒区,总体上奠定我国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宏观空间格局和长期态势。
②土地适宜性评价城镇发展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而我国不适宜和较适宜人居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75%。全国较适宜人居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2%。这些地区适宜人类生存,也是粮食主产区。全国最适宜人居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
③保护耕地政策保护基本农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条件就是粮食产量的保证。粮食主产区应严格保护其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保证耕地产量;培养以大型现状化农场和农产品加工、商贸等为主的农业主导型小城镇。
我国商品粮基地大致分为全国性和地区性两类,前者如黑龙江和吉林中部的松嫩平原及黑龙江的三江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湖北江汉平原,四川成都平原,广东珠江三角洲等。后者如辽宁盘锦垦区,内蒙古的大青山南北,河北石家庄地区,山西汾河谷地,山东胶东地区,河南豫北平原,江苏的里下河地区,浙江金衢盆地,安徽皖中平原,福建的建阳和龙溪地区等。
我国人地关系较为紧张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耕地较少的东南沿海地区、人口较为密集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关中地区、中原地区,这些也是我国城镇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随着未来城镇空间的进一步变化,人地关系紧张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将会降低,这些地区与粮食主产区间的贸易将更加频繁。加强人地关系紧张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耕地保护,促进两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将更为重要。
5总结
通过对ArcGIS专题图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建设的地区性差异,并可以结合区域发展条件,可对城市发展的表现出的问题进行清晰地解释。运用ArcGIS软件工具的分析功能进行城市规划中的专题图的制作,通过结合现实条件的分析,可以十分有效的为城市规划提出决策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文新,王蓉.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现状分析[M].城市发展研究.2007.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差异方向;影响机制
[DOI]10.13939/ki.zgsc.2016.29.020
在“十二五”及“十三五”时期,作为主体功能区之一的河北省致力于研究及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河北省占据环首都经济圈重要板块的背景下,如何推动河北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就成为新时期增强主体功能区发展效益的主要课题。
1 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方向的测量计算
在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测量计算时,主要是以绝对及相对差异作为计算及衡量的基本参数,然后借助数量统计、建模分析及指数计算的方法,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方量大小及差异程度进行测算。相关的测量计算方法及指标有Theil指数、加权变异系数、加权平均离差、基尼系数等,其中,Theil指数主要是通过T指数及L指数的计算,对区域经济的变动情况及区域经济差异的波动规律加以显示。[1]本文以2001年度到2011年度河北省全省市的总GDP大小及人均GDP数值为主要计算数据,采用Theil指数计算公式,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测量计算。在该计算公式中,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主要以T指数来衡量,区域范围内经济差异较大,则T值则越高,如区域范围内经济差异较小,则T值同步下降。
其中,T值反映出河北省全省区域范围内经济差异总体情况;全省区域的个数用n表示;全省范围内的GDP总额用Y表示;Yi为i区域范围的GDP数值;P为河北省全省的人口数量总和;Pi为i区域人口数量大小。
在上述公式中,河北省区域个数用n表示;各区域范围内的地级市数量用m表示;三大经济带(圈)之间的经济差异用TBR表示;区域经济差异用TIR表示,为区域内部经济差异――TIR(i)加权求和所得;i区域范围GDP所占份额用Yi表示;Pi为i区域人口数量大小;yij表示i区域内地级市GDP所占份额;pij为i区域地级市j人口数量大小。
2 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测量计算结果情况及相关分析
2.1 区域经济差异总体变动情况
从整体上看,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波动状,在区域经济差异的数值及变化态势上逐渐变大。纵观T值数据,从2000年开始,每年的年均增幅比重达到了4.05%,在T值的增幅大小上突破了44%。从2006―2011年这6年间,T值年均增幅大小超过了6.65%,T值总增幅达到了33.33%。从T值变化所反映出的趋势看,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在形态上符合经济发展的“倒U理论”,而且映衬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仍存在较大幅度的扩大及蔓延迹象。
2.2 区域内部经济差异变动情况
从下图中可见,相比于环首都经济圈,河北省冀中南经济区和冀东沿海经济带所产生的经济变动差异更为明显,在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上又与河北省整体经济差异变动轨迹有所重合。环首都经济圈在经济增速上较为平缓,反映到区域内部经济差异变动情况则显示出较为平稳的变化曲线,从侧面也表明了河北省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最大制约影响因素在于冀中南经济区及冀东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差异变动状况。[2]
2000―2011年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示意图
3 区域经济差异的制约影响因素探究
3.1 经济发展基础
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依托原有的经济发展基础,从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状况看,冀中南经济区相比冀东沿海经济带,其经济发展基础,如经济发展所需具备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都要比之沿海区域更为滞后,这也使区域经济发展在资金及政策的聚集实施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例如,经济基础较为雄厚,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而发展起来的河北唐山市,其经济发展就较为迅猛,而身居内陆地区的承德市及张家口市,由于其本身的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客观上形成了阻碍。
3.2 区域经济发展软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软因素主要侧重指区域经济发展必备的发展政策,从河北省经济发展历程看,在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区域政府主要采取了非均衡发展的相关战略政策,如以两环经济发展为主的战略决策,将河北省沿海区域及港口区位优越的区域设定为经济优先发展地区,并在投资吸引、资金招徕等环节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导致河北省的冀东沿海经济带实现了率先发展,而张家口等内陆城市所享受的政策优惠力度不大,相应地,河北省区域及区际间的经济差异就较为显著。此外,在制约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构成中,区域范围人口素质能力也常常被视为主要要素之一。[3]区域范围人口素质不佳,人才内部交流不够畅通,带来的必然是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
4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4.1 做好区域沿海地区与内地地区经济发展整体筹划
在河北省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筹划上,要以打造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为契机,将沿海城市,如沧州、唐山、秦皇岛等作为拉动冀东沿海经济带的主要增长极,充分借助沿海城市的地理区位优势及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类型,如港口设施、海运服务、临港工业等,夯实沿海地区经济基础,完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从而为河北省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架构桥梁及辐射带。在河北省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筹划上,要针对内陆区域的城市特色资源,积极培育及拓宽内陆经济发展增长极,通过形成具备鲜明特色的产业集聚群,使内陆经济发展能够大幅起步及提升。[4]例如,省会城市石家庄在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等方面占据较大资源优势,可以充分依托该类资源,壮大相应的产业类型;而张家口市等在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可以针对性地发展特色农业及深加工产业,形成独具魅力的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带。
4.2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做好区域沿海及内陆衔接产业规划设计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法规出台上,要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制订实施的立足于省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法律文件,根据本省区域内实际发展状况,在对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利益诉求加以全面归纳及考虑后,制定适用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及内陆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提高经济发展政策的匹配性和协同性。作为区域地方政府来说,应本着主体功能区经济行为有序推进的目的,出台细致的有利于区域融资的政策。例如,在唐山市及秦皇岛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上,要将着眼点放在产业的优化升级上;而冀中南等亟需强化经济设施建设的区域,应将政策的侧重点放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建设等方面。在区域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产业的衔接设计上,要站在海陆资源共同开发、海陆资源互补的角度上,对海洋产业及内地工业产业进行优化整合及升级改造,形成分工较为明确、特色较为鲜明、资源互补性较强、资源优势显著的海陆联动产业发展群,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5 结 论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影响,既要看到区域经济差异的具体数值表现,又要重点分析制约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使区域经济差异缩减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规划设计中,要在对区域发展资源情况加以综合分析探究的基础上,着重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筹划及相关发展政策推行实施等方面入手,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培阳,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2012(8):1085-1097.
[2]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1(5):705-711.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要性;特征;影响因素;措施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区域经济管理模式能够与时俱进,同当前的发展模式相匹配。基于此,以下就影响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其措施进行探讨。
1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决定的。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是国际形势所要求。当前我国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在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时,要求区域经济也能够建立其管理现代化模式。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主要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够从区域经济的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2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特征
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需要依托时展的需求,立足于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于当期我发展形式,要求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具有以下特征:(1)信息化特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智能化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伦理失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只有抛弃传统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信息化,如设立智能监控,提高监管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产业形式增加产能。(2)人性化特征。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及倡导,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都能实现这一准则,采用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管理现代化思想正是从人性化作为出发点的,将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纳入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具备人性化的特征。(3)民主化特征。实现民主化管理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组成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现北漂一族等,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教育成本的浪费,经济的不起色。因而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民主性特征,能够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增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发挥集体智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
3影响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3.1人才因素。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中人才因素非常关键。第一,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前瞻性的优势,如在我国城市经济规划中,对于未来经济缺少前瞻性思想,导致当前众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术是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保证,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充分构建信息平台,维护信息共享,推动管理呈现智能化、人性化发展。
3.2资金因素。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类似于柔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是需要资金支持。第一,充足的资金支持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正确和科学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由此根据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整体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二,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目的;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需要后期的维护、完善,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拖动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顺利展开。
3.3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过的重要因素。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管理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受到大环境发展的侵害;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模式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带来财政支持,还能够留住人才,新技术等。
4加强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措施
4.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经济管理平台。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过程中,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中都能够利用到信息技术。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能够构建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基础设备建设情况、招商情况、经营情况都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区域进行预测,并制定风险措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2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清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对症下药,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管理现代化模式。要找好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做好:第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双重人才,从而能够从数据中证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对于温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管理现代化模式的构建;第二,要求正确认知每个区域中的文化特征,总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区域文化,能够以此作为载体,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4.3借鉴管理现代化方式,创新区域经济管理。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发展起步较晚,因而要求其能够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方式。首先,要求各个区域能够展开管理方式的交谈学习会议,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个区域能够派遣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管理现代化思想,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真实的发展情况做出更改创新;最后要求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期带动区域经济管理实践运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要求具有信息化、人性化、民主化等特征。但是制约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是人才、资金、政策等因素,只有获得上述影响因素的支持,才能达到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彤.基于区域经济管理体系下的经济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
[2]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
关键字: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就有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更是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数都是关于区域经济差异是在逐渐扩大还是逐渐缩小等问题的研究,而很少有对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达到何种程度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建立的方法及其指标评价系统,并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状
学术界对区域差异研究的学者很多,在他们的研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研究方法,所以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结合本人近来的研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下几个结论基本可以概括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
1.在空间上,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异和省际之间的差异都在扩大,从数值的比较上来看,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的总体趋势在扩大,1990年的基尼系数是0.279,而2004年达到了0.346,增长了24.3个百分点,东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与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锡尔系数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中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一直在扩大[1]。
2.在时间序列上,1978年——2003年基尼系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从1990年开始,基尼系数一直递增,这说明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且按照国际警戒线的规定:基尼系数超过0.4就是极度不均衡的表现,2001年的数据已经达到了0.36,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有所缓和,但是未来的变化趋势难以测定(2002年上升—2003年下降—2004年下降)。
二、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威廉姆逊在“倒U理论”中描述的那样:在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时,区域经济差异不会很大,然而随着国家经济整体发展速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就会随之扩大,当国家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扩大趋势就会减缓,这说明,区域差异将存在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发生,就会有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这个差异无法避免。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区域差异状况依然位于倒U曲线的左侧[2],至于什么时候会达到最高点,什么时候会开始减缓慢,尚无定论,这就提出了一个相关问题,位于曲线左侧则意味着区域差异将会继续扩大,可是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差异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如果在区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这个差异的存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这个差异超出了区域发展可承受的范围,那么,这个差异将会阻碍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这里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它的含义是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强调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等的影响)的承受能力,具体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由区域经济差异心理承受力、区域经济差异经济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社会组织承受力三个方面所构成[3]。
提到这个概念,是想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是一个抽象的不易衡量的指标,所以下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解决。
三、问题的解决思路
根据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可以考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是否符合承受力度的预警系统,具体做法:
1.选取预警指标。
(1)分别计算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指标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和标准差,用它们来监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
(2)测算经济水平最高的区域与最低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的极差和极差比率,监测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
(3)计算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用来监测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
(4)辅助指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这是一个无法衡量的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
2.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
根据以上指标的测算,预测差异变化的趋势,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临界值设定在预测方案所显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实际达到的最高值之下为宜。
3.区域差异评价系统。
预警指标临界值设定以后,就可以对以后的指标进行具体的衡量,看其是否在临界值之下,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T=1-A/B
式中:
T:某个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距离其临界值的程度,T<1。
A: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
B:临界值。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没有扩大,但需要关注。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我们只需要关注其未来变化即可。
四、实证分析
本研究采用1990年——2004年全国31个省市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指标进行的具体测算,数据如下表所示:
1.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监测:
首先考察绝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极二分位数差幅,该指标由人均GDP排序位居前2位省(市)之和与最后2位省(市)之和做差计算获得,反映的是最富裕地区与最贫困地区的绝对差异(图2)。
由于是绝对值的比较,逐年的数值呈递增规律,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值为48249元,最终确定该项指标的上限为48249元,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2005年的实际极二分位数差幅,利用上面提到的区域差异评价系统中的计算方法(举例如下)进行具体的测算与评价,进而对区域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再来考察相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标准差,由以下公式计算而来(数据见图3):
在计算过程中,1990年—2004年标准差的变化幅度很大,因其数值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仍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来测算2005年的数值,得到标准差的上限是12449,即为临界值B,具体的评价方法举例如下:
如我们得到2005年实际标准差是15896(A值),利用公式T=1-A/B,计算得T值为-0.28,T<0,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05年区域经济差异相对扩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在这个环节中,绝对差异上限指标是48249元,相对差异上限指标是12449。
2.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监测:
在这个系统中,主要采用极差和极差比率指标,目的是考察极端情况的变化。
2.1极差分析:
1990年最高收入地区与最低收入地区的差距是5100元,而在2003年差距上升到43115元,是1990年的8倍之多,以1978年为基期,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281.7,2003年是938.4,扣除物价指数的影响,2003年的差距是1990年的2.54倍。根据15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的极差为60410.43元,所以在极差这个指标界限的设定上应该参考这个数值,设定极差上限为60410.43元。
2.2极值比率分析:
该指标反映的是人均经济总量最高与最低的比值,是一个相对数值,我们从曲线中可以看到,1990年——1993年呈急剧上升趋势,然后大幅度下降,从1994年开始缓慢上升,到2001年开始有所下降,呈现平缓波动,幅度极小,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极差比率不会超过13.3,这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以此作为极差比率的上限。
衡量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两个指标的上限分别是:极差上限为60410元,极差比率上限是13.3。
3.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监测:
此处采用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来考察区域差异是否仍在继续
扩大。
我们分别计算了低收入4省(市)占全国的比重和最低收入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从数据(图7)上看,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4个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最贫穷地区与最富裕地区的差距在扩大,也说明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导致地区差异在逐渐扩大,通过测算,衡量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指标的下限是5.5%(1993年),如果比例低于5.5%,说明低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在恶化。
我们继续考察了人均经济总量最少的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90年——2004年比重变化趋势如图8所示,与前者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地区15年来都是贵州省,如果该项指标在2004年0.97%的基础上持续下降,那么落后地区和全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4.辅助指标的说明:
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作为一个无法衡量的辅助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它实际上是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的综合体现,如果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强烈,如社会大众对此议论和抱怨明显增加,舆论对此的报道增多,有关区域要求调控区域差异的呼声越来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已经发展到了区域即将不能承受的程度。因此,该项指标的衡量只能通过对社会大众的舆论、新闻媒体的报道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等数量上的变化来大致判断。
五、总结
本文从多个指标、多角度入手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程度,以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来命题是为了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从以上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比较严重,尤其是低收入地区与全国乃至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在扩大。文中提到的预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约束机制,并不是说超过了预警系统的上限或是下限会有多严重的情况发生,但是有了这些指标系统,我们可以清楚、迅速地衡量当前区域经济差异的状况,这些指标只起到比较和参考作用,仅此而已。在指标的运用中,我们并没有考虑各地区之间物价水平的影响,此问题需另作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1月.
[2]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集聚[J].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3]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4]姚静,山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3月(1).
关键词: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构生命周期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由来已经且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已经成熟。同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也有多种,不同的评价模型因为指标权重的设置侧重点不同,其所得到的结论也不尽一致。区域经济竞争力作为多种综合因素(或指标)影响的结果,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候,需要从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进行考察与分析,并在权重指标设置时通过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区域经济竞争能力评价提供重要的策略。本文提出基于TTCI的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设想,以期能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及其他研究有所创新和发展。
一、TTCI释义及原理
在这里,TTCI实际上就是耐久性设计,在工业结构力学等领域,将“在规定期限内,结构抵抗开裂的能力称为耐久性(durability),耐久性分析是随时间变化的结构损伤程度的定量分析。①” 将这一原理引入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一般,区域经济发展在片面追求效益的同时,会忽视长期耐久性,甚至一些地方为了追求当前利益,常常出现竭泽而渔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的确获得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则破坏了区域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构,在经过一定阶段之后,因为生命周期规律,其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会逐渐衰退。因此,本文提出的TTCI评价方法,就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角度,对其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提出创新与发展。
二、区域经济结构耐久性分析(TTCI)
(一)确定初始疲劳质量(IFQ)
根据结构功能发展理论可知,结构使用到某一寿命时,发生不能经济修理的广布损伤,而不修理又可能引起结构的使用功能/安全问题,这一寿命即为经济寿命(economic life),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存在这一现象。因此,需要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疲劳质量(IFQ),通过结构细节采样疲劳实验,由断口条带观察数据反推得到,如图1所示,初步估算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疲劳质量,其中TTCI区域经济结构出现裂纹出现的时间(寿命),用Weibull分布描述。
(二) 使用裂纹扩展曲线(SCGMC)
区域经济结构发展过程中,任意时刻t2的裂纹大小a(t2)与t1时刻的裂纹大小a(t1)的关系确定为:a(t2)=a(t1)+a
故而,a是t1时刻裂纹数值a(t1)和时间间隔t2-t1的函数,即a(t1)=w[a(t2),t2-t1],令t1=0,a(t1)=y,t2=t,a(t2)=x,则出现y=w(x,t)这一基本函数表达式,由此,基本判断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疲劳曲线轨迹及基本数值,如图2所示。
(三)区域经济结构发展任意时刻裂纹分布和裂纹超过数概率(p(t,x))
任意发展时刻t的裂纹数值a(t)≤x的概率分布fa(t)=fa(0)[W(x,t)]
在t时刻,区域经济结构出现裂纹大于等于x之裂纹的概率则表达为
p(t,x)=1-fa(0)[x,t)]
(四)确定经济寿命周期T
建立这样一种实验评价模型之后,根据实验数据,以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方便,保证结构功能完善,具有长效发展特征为标准,确定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的经济寿命T,由此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可能周期做出评价和预测,从而为经济发展竞争力的不断保持和提升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三、基于TTCI的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实践
(一)指标选择
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中,无论是采用哪一种评价模型,都需要选取科学合理,易于量化的指标。本在基于TTCI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中,将区域经济竞争力“涡轮”模型①结合,仍然选取“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创新因素”、“金融环境”、“基础设施”、“政府管理”、“生态环境”等七个基本指标为主,通过对经济实力、创新因素、基础设施等基本指标的分析,判断区域经济发展的衰退周期及调整转型的时间,从而不断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和保持。
(二)评价实践
根据区域经济经济力涡轮模型的要求,需要将具体指标体系细化,而且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一些指标体系因为难以量化,故此依然需要细化到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投资额、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依据因子分析方法,通过对笔者所在甘肃省十四个地州市区域经济结构发展裂变周期及概率的分析,综合得出甘肃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排行情况,其中兰州居于第一位,而临夏州则居于末位,除了兰州和临夏之外,分别为酒泉市、庆阳市、嘉峪关市、金昌市、平凉市、白银市、天水市、张掖市、武威市、陇南市、甘南州和定西市。而这一结果与甘肃省统计局对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类型划分基本一致,基本验证了本评价设想模型建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显示,兰州市、陇南市、甘南州的区域经济结构裂变的概率较低,而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以及天水市、武威市和临夏州则因为经济结构出现裂变的概率较大,影响其竞争力提升的因素明显,需要进一步调整经济发展结构,通过转型发展模式,改变各种产业的布局方式等,使其经济结构处于耐久性的状态,唯此,才能保证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与发展。
而影响经济结构裂变与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则以自然条件、经济结构自身体系、人口因素等为主,且其综合作用制约了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与发展。比如,从经济结构看,城镇化率以及非农产业的比重分布不均,则是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物流运输;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13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1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运输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物流企业主要以大城市为中心,在有效结合区域经济活动、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向外辐射,从而使区域经济内的各个行业间的物品供应链紧密联系起来。就目前我国物流运输行业的实际情况来说,物流运输已经涉及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及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而且一些大型运输已将这几种运输方式有效结合起来,同时还和包装、搬运、加工、装卸、配送以及储存等各个与物流运输相关的经济活动有效联系起来,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这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和研究物流运输与区域经济间的关系,以确保两者间实现协调发展。
1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的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物流运输技术、规模等都得到了较快发展,相关的管理制度、理念也更现代化,尤其是将互联网技术和物流运输有效结合起来,使物流运输行业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但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物流运输行业还处于现代物流的初步发展阶段,主要以“小、多、散”为主,还缺乏大规模的现代化物流运输企业。近几年,我国加快了物流运输行业的改革,使其得到快速发展,并呈现出独特的发展特征。
第一,物流运输行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组成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的行业之一,已被我国老百姓称为“金饭碗行业”。
第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物流行业也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有效提高了物流运输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
第三,网点遍布我国各个乡镇。我国物流行业已经由初期的城市发展到现代的各个乡镇,甚至有些农村也已经有物流网点,极大地满足了我国人们购物、运输和快递等方面的需求。
第四,区域范围化。我国的物流呈现出一定的区域范围化,即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以及泛珠三角等一些区域经济与物流紧密结合,使得物流运输行业呈现出一定的区域范围化特征。
2 物流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分析
2.1 物流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改善着经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等,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一,对于区域经济来说,其主要是将商业、物流等各个经济活动有效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一方面,物流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能有效降低各商业活动运输的成本,当前我国的物流基本上都是通过各个网点和节点有效联系在一起的,形成了非常复杂而又紧密的联系网,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物流的运输效率,进而降低区域经济活动的投资成本,这对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相关的各个合作伙伴间的联系也更加频繁,能在一定程度降低相应的交易费用。由此可见,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各个合作伙伴之间交流、降低企业投资成本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随着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企业的资产、规模以及综合实力开始逐渐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朝着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另外,物流运输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有利于优化我国区域经济结构。
2.2 区域经济对物流运输行业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对物流运输行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区域经济中心是城市商品交换的中心,其在人才、技术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且经济发展也较快,在区域化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减少城市周边地区的资源配置不对称,以及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力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有利于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近几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向外辐射的能力越来越强,进一步加快了区域经济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向外辐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商品、资源的流通,对物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另外,随着区域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也日趋完善,这为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 结 语
区域经济和物流运输行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能加快区域经济之间产业结构的优化,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商品、资源运输的需求,有效促进了物流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啸啸,欧阳新欢,李爱增,等.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J].物流技术,2014(17).
[2]卢铁玲.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5).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2000、2007、2009年为研究样本,对广东省21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估,并得出以下结论: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按照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四种类型,不同城市在不同年份其类型有所变化,但大部分类型变化不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和增长强度大小可将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化类型分为稳步增长型、快速增长型、潜在增长型、缓慢增长型四种。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动态分析 演化类型
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历来就是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研究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明确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与战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面,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的使用比较广泛。
马力等(2006)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惠俊刚等(2007)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陕西省十个地级市及杨凌示范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聚类分析。徐新等(2008)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2007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作了分析。王晔等(2009)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区域划分和评价研究。
已有文献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是静态的评价,侧重于某个年份横截面的发展水平的对比,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特征,缺乏对某段时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情况的研究。另外,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真实状况。
本文试图以广东省2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不同时段的同类数据源,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时序动态评价方法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综合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类型划分并分析其类型变动情况,以期得到有益的政策启示。基本思路是先选择2000、2007、2009年作断面分析,然后通过3个时间段之间的变化作动态分析。主要数据源自《广东省统计年鉴2001,2008,2010》。
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不仅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而且还表现为该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因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应能综合反映该区现有的经济力量和经济发展前景。为此,根据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比性、可量化等原则,本文构建出由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经济外向度四个层次的12项指标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各地区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经济效率、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评价模型与程序。本研究选取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多个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评价具体过程为:一是构造样本矩阵Xij。其中i代表城市,总数为21个;j为评价指标,总数为12个。二是样本矩阵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矩阵X’ij。三是求协方差阵Rjk。四是利用雅可比法求解主成分。由Rjk解特征值λj及相应特征向量Ijk并得方差贡献率。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分数,然后计算第k个成分的载荷Pkj。五是计算各城市不同年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值Vi即。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计算出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值,然后计算出各时间段综合评分值的变化,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及相关背景进行分析。
评价结果与分析
按照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选取主成分,然后计算每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分值,并将综合评分值进行归一(见表2)。其具体计算过程由统计软件SPSS13.0完成。
(一)综合评估
根据表2结果并结合相关背景材料分析可知:第一,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2000年, 2007年,2009年的评价结果都表现出这一特点。超过80分的城市2000年没有,2007年有1个,2009年有2个;超过60分的城市2000年没有,2007年有2个,2009年有3个;超过40分的城市2000年有2个 ,2007年有6个,2009年有7个;40分以下的2000年有19个,2007年有15个,2009年有14个。可见,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任务还相当艰巨但前景乐观。第二,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排名靠前的基本上是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得分靠后的城市基本上居于粤东、粤西和粤北。3年的排名尽管有变化,但这一格局没有变。这种差异性还表现在绝对发展水平的差距上,排名第一和最后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于悬殊。
(二)等级划分及变化
为了进一步分析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类型及其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类型划分并分析了类型变动情况。具体方法过程如下:首先是对各年数据做主成分分析,获得各年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主成分得分。其次根据主成分分析中得到的主成分对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层聚类,聚类方法采用Ward最小方差法,距离测度采用Euclidean distance,分别计算并建立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欧氏聚类系数矩阵表(因表格较大,省略)及聚类谱系图(因图幅较大,省略)。第三是根据上述结果归纳总结出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及异动情况(见表3)。前两步运用SPSS软件由计算机自动得出结果。
根据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优秀类。这类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优势突出。第二类为良好类。这类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优势明显,潜力和后劲大。第三类为中等地区。这类地区经济实力居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势明显、问题突出。第四类为差等地区。这类地区经济实力较差,区域经济发展任务比较艰巨。比较2000、2007、2009年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级类型的变化,可以发现以下特点:广州、深圳是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良且比较稳定的地区,而韶关、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云浮等在广东省各城市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且多年变化不大,其它城市则处在较大变化之中。
(三)演化类型
为了从动态的角度揭示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本文设计了两个指标来分析。一个指标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X),用某城市某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除全部城市同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平均值来计算,一般以考察现状年为本底。另一个指标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增长强度(Y),用某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某时段综合评分增加值除全部城市同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平均增加值来计算。把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考虑的目的在于以现状为基础考察其动态变化轨迹。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别选择本底年和参照年,计算出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X)和增长强度(Y)。以相对强度(X)为横轴、增长强度(Y)为纵轴、(1,1)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根据坐标图分析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类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X)大小将广东省21个城市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的城市(X>1),第二类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的城市(X
据此,可将广东省各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化类型分为四种类型(见表4):第一种为快速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也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属于区域经济基础良好,且目前建设力度很大的城市。处于第一象限。第二种为稳步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属于实力雄厚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优良。处于第四象限。第三种为潜在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属于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目前虽然存在明显问题,但发展潜力较大。处于第二象限。第四种为缓慢增长型。这种类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强度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强度也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这类地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任务比较艰巨。处于第三象限。
参考文献:
1.马力,史锦凤.15个副省级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12)
2.惠俊刚,卫海燕,郎玉泉.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1)
3.徐新,相丽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7)
4.王晔,何启明,景履贞.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9(3)
5.甄江红,赵明,周瑞平等.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