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时间:2023-09-24 10:56:34

导语: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史;文明形态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4-0129-09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物质需求,人类凭借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以推动经济的增长,而人类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带来的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得人口的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要养活更多的人口,人类必须加速度开采、掠夺自然资源以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结果是自然资源积累性消耗,废弃物排放量急剧增加。很长时间以来,人类陷入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历史的变迁过程也就是人口、经济与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

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协调问题实质上也是环境史所关注的对象,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互动关系问题。环境史的研究随着西方环境主义的崛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启,后作为史学的新分支引起学术界的重视。90年代,受西方环境史学研究思潮的影响,国内学者开始展开环境史学的研究,并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环境史的含义、研究方法及其与历史地理学、人类生态学等学科的关系;某一区域、某一时期环境史的考察与分析;森林、草地、大象、鲸鱼等具体自然资源变迁史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厘清环境史研究的对象、方法,拓展环境史研究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主要从微观的角度探讨环境史,从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等宏观视角对环境史进行梳理的研究较少。

本文从经济发展模式演替的角度探索不同文明形态下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过程,以期用一种新的更加宏观的视角解读环境史。

作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类存在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三类依次递进的需要:其一,生存需要,即人类为了生存和延续后代而满足吃、穿、住、用、行的物质生活资料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类最低层次的需要,也是人类具有自然属性的需要。其二,享受需要,即人类为保持身心健康而要求满足的医疗、卫生、体育、文化艺术、休假、旅游等的需要。其三,发展需要,即人类为了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与影响,使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发展的需要。自然界中其它生物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种本能需要,主要表现为生存需要。而人类的需要则有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变迁过程,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要满足自身的各类需要,人类必须以劳动为媒介与自然发生关系,构建起人类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代谢机制,从自然界中获取原料进行生产和消费,并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中。这样,人类的活动就对地球的原生态存在产生了影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取决于进入经济系统的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从经济系统排入自然界中的废弃物质的数量与质量。而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源头投入自然资源的多寡,以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或末端产生出废弃物的多寡,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采用了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所呈现出来的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主体性、概括性特征。根据物质流动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迄今为止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分为两种: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线性经济是指人类凭借智力的提升和科技的进步,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直接消费或者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制造出产品后消费,并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或者末端产生的废弃物抛入自然界中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物质流动图式可以表示为:“自然资源一废弃物”或“自然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线性经济呈现出在既定产出目标下自然资源高投入、低利用和废弃物高排放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开环式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一方面将自然界当作“水龙头”,从中获取借以满足人类自身生产和消费需要的资源,同时又将自然界作为“污水池”,将废弃物排入空气、土壤、水系、植被当中。

循环经济是与线性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以物理学、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学的相关原理为基础,将人类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中,整体性、系统性地看待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为主体、双向建构关系,遵从“自然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一产品……”的闭环式物质流动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要求在生产的源头投入资源,在生产的末端产出产品,把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再投入生产源头,直到实现生产末端的废弃物趋向零排放;在消费的源头投入产品,把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再投入生产源头,直到实现消费过程的废弃物趋向全利用。循环经济的特征是在既定产出目标下实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环境的低污染,是一种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经济发展模式。

第2篇

【关键词】经济林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目前,经济林已逐渐发展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尤其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经济林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粗放开发、管理不严、监督不力、野外违规外用火等问题屡禁不止,并且乱砍滥伐林木,盲目开发山地引发了许多生态问题。因此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如何充分当地特色经济林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积极开发有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实现区域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经济“双赢”已成为目前的焦点难题。

1.经济林发展的意义

(1)发展经济林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耕地面积的日益锐减,决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开发之路。通过发展经济林,一方面可以可以丰富食物品种,改善饮食结构;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对耕地的压力。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林,既可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又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对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发展经济林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许多经济树种不但能生产经济林产品,而且具有观赏价值、发挥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功能。如: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棘,集果用、材用、叶用及园林绿化为一体的银杏等。因此在今后营造水土保持林、平原地区营造林网和农田防护林、城市乡村的绿化美化造林时,要认真考虑树种的选择,在满足其主要功能的前提下,也应注意发挥其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良性循环的林业道路。

(3)发展经济林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经济林栽培面积大,经济林产品较多,在各个领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很多经济林产品是加工工业的原料。通过产品的深加工既可以实现原料的增值,又可以提炼数以千计的原料,如:松香可用于造纸,生漆可用于化工、纺织等。

由此可知,发展经济林生产带来了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的统一,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和优化。经济的富裕能够推动人口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资源开发利用发展不平衡

以往由于森林大量砍伐,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了不少野生经济林资源日益减少,甚至不少品种濒于灭绝。如:对贯叶连翘、野黄连、红豆杉等品种的过度开发,加上保护力度匮乏,目前已列为濒危物种。目前我国许多山区为了为发展经济林开辟果园,没有进行统一规划,盲目发展,造成了许多剃得精光的山头,引发了水土流失,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上部分山区对森林资源的认识程度不足,使得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不高[1]。

2.2规划布局不合理,发展具有盲目性

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林产业时没有坚持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结果造成不少劣质低产林。还有一些地方和群众盲目追求经济林的收益率,不重视对经济林的规划布局,单纯的认为面积越大,利润越高,忽视了集约经营和管理投入的重要性,其结果往往导致产品的低产劣质,甚至不少工程往往最后无疾而终。如:某乡镇在引资种茶叶项目中,缺乏对查外商经济实力和信誉的调查,仅仅在少量资金到位后,就大面积毁林开山种茶苗,当后续资金链无法到位后,该工程被迫终止,对该乡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3经营管理粗放,增加了环境负担

经济林生产不仅需要良种,也需要良法。科学管理是丰产优质高效的根本保证。然而调查发现,一些山区群众因文化、经济等原因,根本不重视科学管护工作,如施肥、打药、垦复、修剪等。一些地方在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中,贪多求快,往往不分品种好坏,见种就采,见苗就栽,导致良莠不齐,品种混杂。不少地区依然采用用材林和防护林的传统管理方法,思想上只注重经济林的种植,但在管理上放任自流,使得多数经济林缺肥缺水,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不仅难以获得经济效益,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经济林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举措

3.1经济林发展应具有规划性

为实现经济林的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经济林发展必须具有规划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农林牧草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②以生产现状为基础,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综合考虑区划的社会经济特征,综合进行整体规划的原则;③以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3.2采用与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高效配置模式,发展生态经济林

在生态经济林建设中,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适乔则乔、适灌则灌、做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化、最优化。要采用与各地生态环境条件的高效配置模式,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如:在大巴山北坡的低山地带、汉水谷地,选择茶、桑、漆、油桐、板栗、杜仲、香椿、花椒、山茱萸等经济树种,营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既可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又可防止水土流失,还有助于农户脱贫致富,具有良好、可靠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3]。

3.3营造有利于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1)加强和完善与产业化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包括:

大力推广适宜各地条件的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加强引导和示范;建立规范有序的培训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广大林农群众的教育培训。

(2)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调控和管理,加大依法保护力度。对于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加强管理,统一领导,对经济林发展须统一规划,统一审批,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对于不适宜开发经济林的地段,要坚决予以制止,避免引发生态问题。

(3)客观调控政策创新。调控重点要由一般农户向规模基地转变,调控方式要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调控策略要由小而全、大而全的均衡调控向突出特色、注重效益的非均衡调控转变。

3.4加强宣传教育 , 使广大群众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山区出现的乱砍滥伐林木、乱烧山的现象,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森林资源。究其原因一是权重自身环保意识淡薄,二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其中群众思想上的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最为严重,因此必须要加强宣传教育,结合本地区或其他地区的生态危害的实例,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不仅存在对立的一面,也存在着统一的一面,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林的发展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和“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方针,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林业产业发展道路。只有优先实现经济林的生态建设,才能既抓住经济林生态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又符合国家对经济林生态体系建设的投资方向,真正的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第3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旅游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尤其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发展旅游经济也是促进整体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有力措施。旅游经济的发展对环境有着加大的依赖,也有着对环境消耗的需求,这就决定了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协调发展的问题。

1.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概述

1.1协调发展度的含义

协调发展是一个协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聚合,它不是单个系统或要素的简单意义上的增长,而是多系统或要素良性循环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强调的是各个要素的综合全面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一含义中的发展侧重于动态意义上的发展。协调发展度是综合了系统或要素间的协调状况。

1.2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含义

旅游经济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尤其是作为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经济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丰富,同时政策、整体经济以及社会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对于衡量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经济作为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用单一的要素进行衡量,与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要素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意义。

1.3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点

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的变化特征,都是从最初的初始协调阶段到不协调发展再逐渐协调发展的变化;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在目标上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旅游经济的发展目标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在二者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下都不是完全各自单纯意义上的最优目标,而是在特定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下的实现最适当的旅游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目标;此外,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持续性,这也表明二者之间发展上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特征。

2.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

2.1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旅游经济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外国游客人数、国内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旅游收入占城市GDP的比例、星级酒店的数量、A级以上景区的数量等指标,都能够反映某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状况。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噪声平均值等。

以上指标的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与国家统计年鉴,在指标数据的查询和获得问题上,一定要以政府统计部门公布和的数据为准,要通过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的数据进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在各自的子系统及系统间指标的量化以及对系统的指向性存在差异,在进行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水平的测度上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一般是需要根据指标的正负向特征,对负向的指标采用与正向指标相反的处理办法。

2.2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

在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中,对于协调发展的衡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而衡量协调发展程度问题上必须依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价。笔者认为在城市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响应值上,可以比照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的响应值,而旅游经济发展的评价标准可以采用各个城市在旅游业发展目标值来衡量。对于城市而言,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城市整体发展而言,都具有同等意义。

按照评价标准对选取的指标和数据进行分析,对旅游经济和城市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的指标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利用数学函数模型等进行协调发展的评价分析。

2.3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结论

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上会有不同的效果,由于不同的研究地区也有其特殊性,因此要对不同地区和城市科学的选择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例如现在较为流行的熵值法来确定旅游经济、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的权重,对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这样能够得到一段时间内的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程度与发展,也能够从中反映出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大部分的评价研究方法还无法实现对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精细化研究,要想实现精细化研究还要在确定权重的方法和过程上加以改进。还要在协同发展度模型和计算方法上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反映出更加真实有效的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旅游产业是一项对生态环境有着很大依赖程度的产业,当前我国各城市对于发展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都非常重视,关于二者协调发展的质量还是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将我国城市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国外的城市相比,可能存在的差距会更大,但代表我国城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是巨大的,还有不断进步的空间和可能。

参考文献:

[1]翁钢民.鲁超.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生态经济,2010(03)

[2]邹永广.郑向敏.厦门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性评价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第4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工业生态系统;工业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1

一、引言

我国在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的同时,环境也受到严重的损害。在全球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压力下,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又一次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面。我国必须加强对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思想基础是工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的核心是工业生态系统理论。工业生态系统理论奠定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客观基础,保证了人类经济行为符合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指明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

二、工业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工业布局如果是符合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原理,符合正常运行、协调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就会促使企业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

(二)经济效益

首先,有利于企业减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违法成本;其次,有利于企业的分工协作;再次,有利于加快生产及销售过程;最后,有利于促进工业生态经济园区所在地的其他产业发展。

(三)生态效益

本文所说的生态效益,主要指的是合理工业布局下,企业在做好生产活动、销售活动等经营业务的同时,对周边生态和人文环境形成的拉动效应和影响程度。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工业生态经济产业园区中积极推进工业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合理的工业布局,将有利于促进工业生态经济中的实体实现良性互动和集约化经营,有利于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理念下实现诸多有利要素的合理组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美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工业企业的生态效益。

所以说在工业生态经济产业园区中积极推进工业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生态效益的提升。

三、目前我国城市工业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过去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重视程度不够,对工业企业布局与城市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普遍缺乏,所以几十年来,我国的绝大部分城市在工业布局上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单纯地从附和工业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出发,几乎所有的基地建设和大规模工矿企业均主要分布在市区或沿路、沿江地带,单纯地遵循相对靠近资源,便于企业生产、运输、通讯和职工生活等基本原则。因而在城市的各个方向、各个部位出现见缝插针式的工业布局,形成企业包围城市的不协调局面也就不足为怪。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在全国很多地方的工业布局中都存在这个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审慎思考。

因此,在城市建设与循环经济的互动式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下的工业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同时充分考虑当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前提下,对于以城市为依托的工业企业,在建立的同时,又不污染生态环境,兼顾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辩证、协调和统一发展。并使之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从而形成结构合理、清洁高效的工业生态经济系统。

四、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工业生态经济建设建议

(一)政府管理部门

一是要坚持工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提高政府政策决策者的生态意识,转变观念,全面加强协调引导,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下创建工业生态经济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找准政府定位。

二是要从生态意识的角度深入剖析工业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为改造系统的良性循环,坚持可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质量,有力地实施相关的生态经济发展策略和措施,强化政府环境监督管理职能。

(二)产业发展方面

一方面是要特别注意强化每个企业单位在坚持工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下积极进行清洁生产工作,努力构建科技创新型企业,尽力打造工业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物流循环体系;另一方面,在实施统一的工业生态产业结构和循环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城市核心竞争力,有力整合城市经济的众多产业强势部门,大力壮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做强城市工业生态经济园区。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周边城镇为纽带,合理构建工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

(三)城市经济社会整体的循环体系优化构建

一方面是编制工业生态经济模式建设规划,逐步推进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理想的区域环境发展战略;形成节省能源的公路、铁路等交通体系网络,改变现在的生态和经济两大系统不相协调、相互抑制的局面,同时要严格环保执法,达到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是坚持工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清醒认识自身与生存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实现“资源循环式”增长。

(四)推行清洁生产,创建绿色企业

工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是绿色企业。绿色企业比一般企业能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以较少的物耗、能耗生产出更多的绿色产品,并能使在一般企业中被排出厂外的废弃物和余热等得到回收利用,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率。所以,创建绿色企业是构建工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前提。构建工业生态系统首先要求创建绿色企业。创建绿色企业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推行无废、无害、无污染的清洁生产。推行清洁生产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工业生产全过程以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采取污染预防的综合措施。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上饶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4-0185-03

引言

旅游产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和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过来,旅游业的改革发展,对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有重要意义。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实现旅游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国外研究起步较早,涵盖的领域广泛,具体包括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承载力测算、旅游生态足迹的评估、旅游经济发展对目的地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旅游生态保护等[1]。国内有关旅游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宋进喜(2002)[2]以西安市为例,探讨旅游经济开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效应。王辉和姜斌(2006)[3]以大连市为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崔峰(2008)[4]对上海市2000―2006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发现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中度到良好的协调发展类,这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还不相称。

一、研究模型的运用

系统发展过程中各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一般用耦合度来描述。协调度是度量系统或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本文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5],将旅游经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要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程度定义为旅游生态系统耦合度。

比对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耦合程度的大小,将上饶市生态环境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分为4大类10个亚类,具体如下:(1)高度协调:优质耦合协调类(0.85~1);良好耦合协调类(0.75~0.85);中级耦合协调类(0.7~0.75)。(2)基本协调:初级耦合协调类(0.6~0.69);勉强调和协调类(0.5~0.59)。(3)过渡类型:濒临失调衰退类(0.4~0.49);轻度失调衰退类(0.3~0.39)。(4)失调衰退:中度失调衰退类(0.2~0.29);严重失调衰退类(0.1~0.19);极度失调衰退类(0~0.09)。

二、上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的计算

本文选取了14个有针对性的指标(其中旅游经济指标4个、生态环境10个,见下页表1)以此来进行上饶市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的测算。本文选取2001―2012年上饶市的指标数据。本文数据来源于2002―2013年《江西省统计年鉴》、上饶市2001―2012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饶市2001―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省旅游局的官方网站。

为避免主观赋权所带来的偏差性,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6]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见下页表1)。

(二)耦合协调测算结果

利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带入具体数据,得到上饶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协调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判别,结果(见下页表2)。

三、评价结果分析

(一)上饶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

通过上页表2的计算结果和下图的走势图可以看出,上饶市在2001―2012这十二年间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旅游经济综合评价指数从2001年的0.005上升到2012年的0.484。但值得注意的是,上饶旅游经济发展在这一时间区间内出现了一次衰退,即旅游经济综合评价指数从2002年的0.008跌至2003年的0.002,究其原因是2003年国内的“非典”事件对旅游经济和整个旅游产业造成了较为明显的破坏和抑制作用。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上饶旅游经济从2009年开始有了较大的飞跃,增长速度保持在年均25%左右。这与上饶旅游发展的一系列成就不无关系。2008年7月,三清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江西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2012年9月,三清山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自2007年起,婺源县开始组建婺源旅游集团,并在央视等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从生态环境方面来看,上饶市这十二年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相对保持平稳的状态,生态环境没有较大破坏但也没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底,随着国家战略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成功批复,上饶从2009年开始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近两年的生态环境水平又有所下降,反映出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背景下,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与新型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嬗变与博弈比较突出,显然如何让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达到良好的耦合协调水平还有一个相对长的过程。

从耦合度(C)来分析,可以看到上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耦合度经历了从低水平(0.332)耦合到高水平耦合(0.881)的过程,耦合度水平自2005年起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之后的八年间上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均保持在0.8以上,这反映出上饶市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越来越紧密。

(二)上饶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

从上页表2数据反映出,上饶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协调等级由失调衰退向基本协调转变,表明上饶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强烈,生态环境改善与旅游经济增长形成良好共振效应。

结论

以往有案例实证的结果通常是反映出目的地城市前期旅游经济发展先滞后、生态环境先良好,中后期阶段旅游经济发展提速、生态环境却恶化的常规结果,而以上饶市这一典型区域做实证研究发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可以呈螺旋式上升发展的态势,两个子系统可以相互共振,促进系统由无序向有序发展。来自协同理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恰恰提供这样一个重要的定量研究工具。上饶市旅游经济发展有与其他旅游目的地城市发展的共性,有存在自身发展的特殊性。随着江西旅游强省建设和上饶旅游强市的建设的推进,未来上饶市旅游产品应该在继续保持原真性和生态型的基础上,由观光型旅游模式向休闲度假型旅游模式转变,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是未来上饶市旅游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倪绍祥.我国国土资源利用与保护[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62.

[2] 宋进喜,王伯铎,李怀恩.西安市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及环境整治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683-686.

[3] 王辉,林建国,姜斌.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6,(1):84-87.

[4] 崔峰.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64-69.

第6篇

一、湖区基本情况

(一)自然及生态情况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季节性、吞吐型淡水湖。鄱阳湖吸纳了全省流域面积97%的江河水。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多年平均入湖水量达到1285,7亿立方米。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达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平均1636毫米,鄱阳湖多年平均水位为12.86米,最高水位为1998年7月31日的22.59米,最低水位为1963年2月6日的5.90米。年内水位变幅在9.79—15.36米,绝对水位变幅达16.69米。随水量变化,鄱阳湖水位升降幅度较大,具有天然调蓄洪水的功能。由于水位变幅大,所以湖泊面积变化也大。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陡增,水面辽阔;枯期水位下降,洲滩,水流归槽,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曲折的水道。具有“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自然景观。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中国最大的“大陆之肾”,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特殊生态功能,是中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鄱阳湖是我国重要的候鸟自然保护区。湖区有候鸟自然保护区多处,其中吴城镇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鸟类已达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如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鹤、白琵鹭等,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素有“白鹤王国”、“候鸟天堂”之称。

(二)资源及生产条件情况

湖区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有丰富的水产资源,仅鱼类就有122种,鱼类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鲤、鲫、鲢、鳙、青、草等10余种,银鱼、青虾、珍珠、螃蟹都是鄱阳湖名特水产。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作用,环湖地区形成了土质肥沃的鄱阳湖平原,加上光照充足,耕作条件好,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都昌县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矿产资源有锡、铅、锌、金、银、铜、萤石、石灰石等金属及非金属矿产,我县的石材储量较大,湖区沙资源极为丰富。

(三)水库移民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水库移民的基本情况

我县有中型水库三座分别是大港水库、长垅水库和张岭水库,现有移民10823人(直补3195人,项目扶持7628人),分布于全县20个乡镇,68个行政村,128个村组。其中有18乡镇57个村组在湖体核心保护区,有20乡镇64个村组在滨湖控制开发带。其中纯移民村组11个,分别是:大港镇大田村农中组160人,大港镇繁荣村岗上组239人,大港镇漂水村曹佰肆组302人,大港镇大港村顶落组70人,大港镇高塘村黄家塘组142人,大港镇高塘村月星组104人,大港镇高塘村老义冲组68人,狮山乡长垅村1组232人,狮山乡长垅村2组229人,狮山乡长垅村16组192人,蔡岭镇东平村石岳组471人。

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湖区经济实力较弱。尤其是纯临湖的乡镇目前经济总量小,实力较弱,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二、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开发程度偏低,都昌为省级贫困县,人均生产总值不到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

湖区移民贫困程度高。沿湖移民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和渔业捕捞为主,同时受到洪涝和禁捕等因素影响,谋生手段单一,沿湖移民相对贫困。湖区移民尚未找到一条摆脱贫困的致富之路。

二、措施建议

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立足县情,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湖区生态、资源优势,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实现在保护中开发,以发展促保护。加快湖区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湖区经济的后发优势,以产业经济发展为先导,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把沿湖地区打造成新型产业集聚区,打造成都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加快湖区经济发展,要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把发展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以多上项目,上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一)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从我县24个乡镇看,沿湖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发展条件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移民安置区经济的发展。要把改善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条件放在一个突出位置来抓,先行启动。

1、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移民出行及生产生活条件。主要是解决库区移民长远发展问题,重点是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及配套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交通、供电、通信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加强移民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使移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生产开发项目。

2、高标准建设移民示范村。按照省办的精神整合其他涉农项目资金高标准建设5个移民示范村,做到“村容村貌整洁,户户硬路相通,家家改水改厕,民主管理规范,文化生活丰富,特色产业形成”。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立足鄱阳湖生态、资源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特色生态农业发展。

1、稳定发展传统农业。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提高科技水平,强化服务,巩固粮棉油猪等主要农产品的优势地位。加强粮食生产,进一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鄱阳湖商品粮基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我县规模化养殖建设,提高生猪生产能力。

2、壮大特色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壮大早熟梨、蚕桑、茶叶、蔬菜、药材、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业。利用鄱阳湖水面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健康有序的捕捞业,做大做响“鄱湖水产”、“都昌银鱼”等品牌。进一步发展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特色养殖业,扩大土鸡、绿色生态鸭的养殖规模;进一步发展以生态林果种植为主的特色种殖业,扩大“都昌大白桃”、“蒲塘柑桔”的种殖规模。

3、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大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生态模式。在沿湖地区积极开发集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林业区,着力打好湖区山水、生态、文化牌,重点建设好果丰农业生态开发公司的生态农业园区。

第7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低碳经济;绿色GDP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态环境建设也有巨大进步,但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石油和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明显过高,不少城市缺水严重,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频发。

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要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更具有现实紧迫性,不仅可以促进节能减排,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扩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重要结合点。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保力度,全面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低碳发展。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关键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发展低碳经济,转变思维方式是前提。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就难以摆脱对传统发展方式的依赖。在以往经济发展中,我们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认识到,只有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第8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环保科技;生态农村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也呈现快速增长,农村面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农村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这不仅关系着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而且还会对城市产生各种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结合环保科技的投入找到适合农村环境管理的办法对于加快生态农村的发展,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情况

一方面,农药、化肥和农用塑料膜等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为了最求高产和经济效益,使用的化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膜的数量显著增加。

另一方面,畜禽养殖业排泄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的发展,畜禽粪便污染的程度明显扩大,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来源之一。未经处理的禽畜粪便随意被排放,造成水体大片被污染。有些地方甚至将粪便撒到池塘喂鱼,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空气也被粪便产生的臭气污染。

再加上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由于乡镇企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防止污染的措施,污染问题就尤为突出。珠江三角和长三角的部分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的地方,造成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恶化。另外,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差,很多村镇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直接丢弃或排放到路边或河流,导致农村环境恶化。

2.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农村环境保护机构还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机构还很不健全,县级以下的政府很少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专职的工作人员,环境质量检测工作也没能力开展。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机构的设置也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环境保护的需要,农村环境监管差不多处于空白状态。

2.2 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资金投入不够

在我国农村地区,大部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非常有限,有些用于环保的资金甚至被挪作他用。农村社会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农村环保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最大因素。

2.3地方政府监管能力严重不足,环保秩序混乱,环境保护措施贯彻不力

在我们国家,政府是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程度加剧的局面是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主要表现在环保执行机构分工不明确,机构设置混乱;个别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虽然我们在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出台了以保护环境为主的多个环保性法律文件,但远远无法满足农村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

2.4 我国农村居民素质普遍较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农村地区公众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以及环境污染潜在的危害性的认识都是很模糊的。这些都难以适应农村环境形势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在有些地方,农村社区领导的家庭成员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利益获得者,他们对这些环境污染的行为自然就采取默许和妥协的态度,这在客观上也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局面,使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进一步恶化。

3.加强我国生态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议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既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又能够促进和改善农村生态平衡。同时生态农村环境建设又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它需要有相应的经济条件、政策条件、制度条件和科学技术等与之配套。依据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特点,应该采取相应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

3.1增加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

在各乡镇设立合理高效的环境管理机构,深化环保部门的体制改革,逐渐的使环境监测部门成为独立的法人单位,这样有利于他们依法办事。并配备具有专业水平的专职人员,有计划地组织环保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同时加大环保资金投入,要确保环保资金专款专用,努力提高环保人员的专业素质。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奖惩制度。可以把地市级环保部门换代或淘汰或旧仪器和设备投入到县级环保局,改善他们的硬件设施。另外,可以在乡镇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农村设立一级环保办.配备环境监察员,通过分集中执法、分散管理,来强化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力度。

3.2 加大环保科技的投入,推广切实可行的环保技术

生态农村环境的发展,科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借助科技手段,让我们能逐步弄清楚农村环境如农药、农膜、畜禽养殖等的现状和基本规律,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同时,我们只有依靠科技的进步,农村的各种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首先,要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和研究队伍的建设,组建高水平的环保专家队伍。同时要增强对环境基础科学的研究,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和合理开发的力度,,着重解决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的问题;做好植被恢复和退耕还林、还草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要增强对防治病虫害防治、经济林业、多种植物共生等技术的研究,从而促进生态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做好农村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的筛选和推广工作,确保环保技术的切实可行。我们都知道农村的污染处理技术不能同大城市相比,大型的污染设备无论从运营成本方面,还是从建设成本方面考虑,农村都没办法承受。因此农村的环境治理设施尽量要求规模小、成本低、可操作性强。

再者,要推广成熟的农业技术,减少农用化学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同时推广污染处理技术,降低治理成本,让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科技进步在环境保护中护中发挥的作用不断提高。

4.加强环保宣传的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不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应从孩子抓起,结合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其次,借助多种媒体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再次,要多开展环保行动,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徐晓云.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4.

第9篇

一、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1、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马营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冷龙岭,是黑河和石羊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黑河干流东部最大的一条支流,流域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总人口16.59万,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日照充足,干燥少雨的特点。区内年平均气温5.9度,年平均降水量19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695—2246毫米,具有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的显著特征。流域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9398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6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值,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经多次转化和重复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高达144%,余水下行至张掖汇入黑河。

马营河灌区是山丹县唯一的大型灌区,控制灌溉面积32.42万亩,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灌区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掠夺式粗放经营的短期行为也导致了人们对该流域生态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山丹军马场,逐年开荒种地,破坏草原植被,与民争食,逐步蚕食包围水源涵养带,目前已扩展到了祁连山脚下,耕地面积已由80年代的3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0万亩,造成土壤严重沙化。据掌握,仅该地沙暴天气发生率就由70年代的每年5次增加到现在的每年24次,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已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由于水域、植被的严重破坏,逐渐引发了气候演变——少雨、高温、多沙暴天气逐年增多。据统计,灌区泉眼湖泊由70年代的3511眼萎缩到目前的125眼,泉水溢出流量由70年代的1.8立米/秒,减少到了目前的0.8立米/秒,导致部分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林木枯亡;李桥水库年拦蓄水量由80年代初的5500多万立米减少到现在的3800万立米,减少了1000多万立米;祁店水库从1996年开始就无径流调节,只是为了维系1.37万东乐人民的生命,每年从李桥水库调剂300万立方米用于生计。

整个流域自下而上呈现出“沙化区向农业区推进,农业区向牧业区推进,牧业区向林草区推进,雪线向主峰推进”的生态恶化趋势,而且还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制约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支流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威胁到黑河干流的生态环境。因此,马营河支流应与黑河干流的利用与保护同等重要,若支流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可能会破坏水文循环,也不能达到黑河流域乃至河西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2、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马营河属黑河水系,是山丹县境内最大的一条内陆河,河道全长176公里,综贯山丹县全境,水资源总量9398万立米,而流域国民经济各部门现状需水总量为10900万立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严重超越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传统水利的观念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大水漫灌、串灌、明浇夜退的灌水陋习长期束缚着灌水方式的革命性突破和超越发展。以李桥水库为界,上下游在经济结构、用水习惯等方面差异极大,用水矛盾也很尖锐,上游水的浪费大的惊人,只有40%的水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

其二,马营河流域内河床下切,水利设施基础掏空,上下游左右岸水土流失区林分结构不合理,坡地径流的汇集,缺乏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有效拦截,入河泥沙大量增加,加快了水库淤积,至目前李桥水库已淤积泥沙300万立米,严重影响到了水库的安全运行。

其三,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流域水库上游缺乏控制性枢纽调蓄工程,工程配套差,渠系渗漏严重,有些村社仍然沿用土渠或天然河道输水,使大量水被渗漏、蒸发掉了,水量损失较大。

其四,农牧业结构不合理,粮经比例失调,高耗水作物和高耗水企业使水资源总量不足,打破了原有的水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未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农村人口的迅速膨胀,新的城市消费群体对给水需求的增加,导致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协调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山丹县解放初期有人口5.74万人,到现在已增加到20.21万人,增加了14.47万人,增长252%;而由于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极强型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先天不足,从50—60年代政府号召农民开荒种地,到80年代至今的改革开放又使得到致富机会的农民更加过度地开垦草地、坡地,上游耕地面积越来越大,下游保灌面积却越来越小,东乐乡6.0万亩土地沙化,人均耕地不足0.5亩,昔日绿洲面临沙化的危机。以牺牲下游的生态系统来换取上游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其五,河川径流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量也相应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一些湖泊、湿地消失,使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最大达19米,井深发展到250米。祁家店水库出现库水倒灌现象,不得不从2000年开始把调水以来每年3月1日开始的轮期推迟为4月15日以后,以减少库水倒灌,保证下游的灌溉。

因此,不论是水资源的的浪费,水环境的恶化,还是区域人口、数量、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远远超出了现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二、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

面对不堪重负的水资源,面对有限的供水能力及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办法通过建设水市场来保护和重新合理配置现有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量水发展,以供定需,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通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水运动,张贴节水标志和节水标语,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树立上下游、左右岸、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团结治水,共同发展。

3、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病在下游,根在中上游,要坚决在上中游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陡坡开荒,湖泉打井,先保护,后利用,再配置。

4、流域内打井要建立监理制度,合理布井,制定取水标准,改进水量计量手段,用价格杠杆调节用水量,防止过量开采地下水。

5、通过灌区改造,加大上中游节水工程的比重和力度,特别是上三坝灌区要搞好渠系配套,渠道防渗,配备量水设施,计量收费,节约用水,把节约的水量用在下游农田保灌和生态用水上,逐步增加科技对水利的贡献。

6、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减轻夏灌压力,减少水事纠纷,促进社会稳定。

7、在马营河河床沿岸、沿坡种草种树,营造绿色走廊,改善植被,恢复生态。

8、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从而大大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