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

时间:2023-09-24 10:56:35

导语:在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

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 区位 基础设施 交通 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81-02

一、房地产区位因素及房地产区位优劣的形成

房地产开发投资策略可以概括为五个要素,即房地产地段位置的选择、房地产产品质量的选择、房地产市场的选择、房地产开发经营形势的选择和房地产开发时机的选择。其中处于第一位的便是地段位置选择,即区位,区位因素是某一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行政、技术因素等产生的区域性特征,包括商服繁华因素、交通便捷因素、城市设施状况因素、环境因素等。

房地产区位是指一宗房地产与其他房地产或者事物在空间方位和距离上的关系。人们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都需要房地产,并对其区位有一定要求。

对一个房地产企业来说,区位选择十分重要。房地产区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房地产所有者或使用者的经济收益、生活便利。因此,房地产的区位不同,价格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域,其价格高低几乎为区位优劣所左右。

房地产区位优劣的形成,一是先天的自然条件,二是后天的人工影响。在实际估价中,关键要弄清什么样的区位为优,什么样的区位为劣。房地产区位优劣的判定标准,虽然因不同的用途而有所不同,但在一般情况下,凡是位于和接近经济活动的中心、交通要道、行人较多、交通流量较大、环境较好、配套设施较完备位置的房地产,价格一般较高;反之,处于闭塞街巷、郊区僻野的房地产,价格一般较低。较具体地说,居住房地产的区位优劣,主要是看其交通条件、配套设施完备程度、周围环境和景观。居住用房地产和商住两用的区位优劣,主要看是否位于或接近经济活动的中心、要道的通口,交通条件,人流量大的地区。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分析

一般来说房产因其在市场上的价格有差别,起决定作用的是区位的条件。区位发生变化,房价也会随之而改变,区位是影响房地产价格水平基本因素。把握影响房地产价格水平基本的影响因素,从而可以准确地评估或预测房地产价格,可见对影响房价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有实际的意义。

1.房地产所在区位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对房价的影响。城市对居住者引力最大之处,来源于城市功能最集中和完善的城市中心,有的城市只有一个中心,有的城市有多个中心,一般来说,在距离市中心的等距的不同的房地产,有大致相当的价格水平。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可以用实际距离度量,也可用到达的时间来度量。通常到市中心的距离越短、交通设施越完善,居民对其综合评价就会越高,因此房地产价值也会越高。

2.房地产所在区位对外交通条件对房价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完善,可以带动相关区域的发展,有利于区域的升值,从而带动房地产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这些有利的对外交通条件,吸引了一批敏感的开发商进驻这一区域,住宅的开发和商圈的日渐形成,提升了这一地域房价。

交通条件主要是指房地产开发建设区位内的人、货物的流动与运输条件,也是房地产区位因素的基本条件之一。城市内部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交通条件主要包括市政道路、地铁、轻轨、穿越城市的主干线道路等内容。由于住户的工作和学习不可能仅仅局限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的范围内,必然存在着城市内部流动,而交通条件就是实现城市内部人员与货物流动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水平不断加快,对于便捷、快速以及安全的交通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房地产开发建设实现社会以及经济效益的基本影响条件。

3.房地产所在区位基础设施配套与房价的关系。完善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基础设施为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房地产的价值自然提高。

(1)生活保障设施对房价的影响。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燃气和排水等,另外还有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过程就是房地产的升值过程,房地产所在的区位如果靠近水源丰富的地区或者能与城市大的供水管网连接,污水和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有效的疏浚和处理,那么居民对这类房地产的综合评价就高,房价自然容易上扬。

随着人们对外交往和联系的日益广泛和深入,邮政和通讯等设施也日益受到置业者的关注,邮政和通讯设施完善成为吸引商业、服务业和居民的重要因素。

(2)文体设施对房价的影响。文体设施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娱乐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据市场机构调查,购房者对医务配套、教育文化配套的关注程度分别为51.7%和45.3%。

首先是,教育对房价的影响,教育环境对房地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间接拉动房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教育概念成了楼盘的一个卖点,有助于销售,教育设施配套好或者临近知名学校,不仅增加了房地产的人文色彩,还大大提高了房地产的附加值,使得房地产的价格提高。其次是,医疗卫生设施对房价的影响,小区有完善的医疗设施,或者临近完善大型医院,方便人们就医,会抬升房价。如果在社区建立二级或二级以下的医院,人们的就医条件得到改善,房价自然会有较大的增值。相反,房地产区位在医疗配套设施方面因为拥有三甲以上的大型医院,就会成为了人们理想的安居之所,成为高价位住宅区。再次,体育娱乐设施对房价的影响,临近大型文化体育设施对房地产的品质有提升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运动、健身、休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小区临近或配套必要的体育设施,对提升房地产的品质是非常有帮助的。复合地产的一个成功模式,便是体育与地产的结合。但是体育设施的建设必须考虑适当的规模,规模要与稳定的消费群体的数量相匹配,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因此大社区可以考虑大规模,小社区就不能搞大规模。而且,无论大小,有条件的,要考虑与社会资源的整合。

4.房地产所在区位内繁华程度与房价的关系。商业的繁华程度是反映社会财富聚集度和社会信息、物资与人员聚集程度,反映城市功能的指标。如果商业的聚集程度高和服务项目齐全的话,对顾客的吸引力就大,带来的收益和利润也高,所以距离城市商业中心越近的房地产,价格越高;另外,高档公寓、写字楼向商业中心区域集中之后,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都有好处,而且形成相对集中的效应,对促进这个区域的房地产发展,增进它的吸引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5.房地产所在区位环境与房价的关系。环境因素可引起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上涨,造成房地产价格上升;同时,由于需求扩大及收入增加使人们对于环境因素日益重视,人们对于高品质住宅较高价格的接受程度也随之上升。因此在这两种作用力的相互影响下,高价格、高品质住宅与环境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

(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反映在房地产周围的社会治安程序、主要聚居群体、日常社会流以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任何阶层的居民都倾向于选择靠近市政、周边居民素质较高、社会治安良好的住宅区,因此这类地区的房价会有所增涨。

社会治安程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着良好的防卫设施的房地产项目,使居民享受到归属感,价格自然高。居民的社属性对房地产价格也有影响。居民在购房时尽量选择相同社会群体的住宅区。高收入职业群体多居住位置条件较好的住宅区,所以这区域的房地产价格比较高,反过来这样的社会聚居又提升了房地产的区位价值,进而提升房地产的价值。

(2)景观环境。在同一城市中,不同区域或者地段的空气清新、水源洁净、绿化程度等都是不同的;在大型公园旁开发楼盘,或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内建造公园,这已成为近年来国内高档住宅开始的一个定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上海浦东的世纪公园,在它还没有建成以前,其周边的房价比较一般;在世纪公园建成后,这里的房价一路飚升。

总之,房地产价格对区位反应灵敏,区位因素对于房地产建设开发的影响作用是非常直接的,同时也是影响房地产开发建设效益的关键因素,对于房地产开发的价值以及房地产的价格水平具有决定作用。笔者认为,消费者所关注的因素,几乎皆属区位因素,买一个物有所值的房地产,区位分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反过来,房地产开发商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充分利用和改良项目的区位条件,才能使房地产开发与居民消费需求良好吻合,获得好的效益,并最终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志斌.基于GIS的绿地景观可达性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

[2] 李雪铭.李双建.徐丛春,城市居住小区区位条件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04(5)

第2篇

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介绍

一、地形与城市区位

1.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

2.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3.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二、气候与城市区位

气候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降水适度、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的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

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雨林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三、河流与城市区位

1.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沿河城市区位:①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②河流汇合处,如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③河口处,如上海、广州等。

2.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如伯尔尼、巴黎、波士顿等。

四、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工矿区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依托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等;

依托世界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阿伯丁等;

依托金矿开采兴起城市:约翰内斯堡等;

依托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等;

依托中国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庆、玉门等;

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

五、交通与城市区位

交通运输对城市区位也有重要的影响。城市是人口密度较高、面积比较大的聚落,是货物和人员的集散地,需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便利的位置集中,世界上的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的轴线。不同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因素不同。

古代城市:南方多位于河流汇合处,北方多位于大道汇合处,如邯郸。

现代城市:铁路公路沿线形成城市。因铁路枢纽兴起的城市如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有京广、浙赣、湘黔线通过,是个“火车拉来的城市”。

六、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古代的雅典、罗马、西安、洛阳、巴西利亚、美国华盛顿、澳大利亚堪培拉、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为政治中心而建;美国的圣地亚哥、阿那波利斯,英国的普利茅斯,法国的土伦,日本的佐世保和我国的旅顺等,都驻扎大量军队,拥有大量军事设施,为有名的军事城市;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拉萨由宗教中心发展而来。

在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问题时,要注意影响城市区位因素很多,同一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影响其区位的主导因素也不相同。城市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有些因素如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已经减弱;有些因素如交通、自然资源等自古至今都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有些新的因素成为影响一些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如因科技而形成的日本筑波科学城;因旅游因素而兴起的城市,如桂林、泰安、黄山市等。

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知识拓展: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特点: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主要标志)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2、城市化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是主要动力

3、城市化的前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起步早(现处于后期);

水平高

速度慢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出现逆城市化

出现大都市连绵带

5、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

起步晚(现处于中期)

水平低

速度快

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虚假城市化——南美洲

滞后城市化——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

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南美较高,亚非较低

6、逆城市化的原因:

大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第3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住宅区位;影响因素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福利分房制度的终止,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的住房新体制逐渐成为新趋势,市场价格机制逐渐在住房分配中起主导作用。郭文刚等人研究发现建筑面积对住宅价格影响程度最高,并指出建筑特征对房价的贡献率达60%。谷一桢等人研究发现以轨道交通对郊区住宅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城市中心区。温海珍等人研究发现教育设施对住宅价格具有正向的资本化效应,广场、山景、钱塘江等景观也对周边一定范围内房价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影响住宅区位的许多因素是定性的,其评价往往取决于评价者的知识、经验、认知能力和偏好,使评价不够准确。故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住宅区位的评价体系,并用层次分析的方法使其量化,深入分析住宅区位的影响因素,帮助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

一、住宅区位概述

住宅区位,一方面指该住宅项目在城市空间中所坐落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住宅项目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住宅不同于一般商品,具有固定性、耐久性、昂贵性等特点,因此住宅区位对于住宅项目本身具有深刻影响。

(一)固定性

住宅的固定性是指一旦开工建设,住宅的空间位置便具有了固定性,永恒不变。这一固定性源自于土地的固定性,一经建设便“房地一体”,不可移动。即使随着开发程度的加大,地块成熟度上升,住宅项目的通达性或者环境等发生变化,住宅项目的空间地理位置经纬坐标均不会发生改变。

(二)耐久性

就产权方面的法律规定而言,住宅项目房地产所有权法定期限为70年,土地使用权法定期限为50年。就建筑方面的安全期限而言,住宅项目法定安全使用年限为50年。在正常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住宅在达到其使用年限前,很少会被拆除。所以住宅区位对于住宅项目至关重要,一旦确定很难更改。

(三)昂贵性

住宅的昂贵性是指住宅从土地购置、开发到地上建构建筑,投资额巨大。就住房收入比而言合理取值范围为4~6倍,但据搜狐房产的数据调查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6倍,其中北京、沈阳、贵阳、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比率都超过了20甚至更高。很多家庭往往倾其所有还需按揭贷款,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住宅。

(四)社会性

首先,住宅是人们生活或生命活动的出发起点和归宿重点。无论是工作、上学还是购物、娱乐,均需要由此出发并返回归家,因此住宅项目的的交通通达性就十分重要。其次,住宅是人们生命中停留最长的地方。除去工作八小时以及外出娱乐的时间,生命中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住宅中度过的,因此住宅项目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越来越引人关注。

二、住宅区位理论

对于区位理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1850年杜能(J・H・V・Thiunon)提出的农业区位论,随后1909年韦伯(A・Weber)提出工业区位论,但对于住宅区位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20年代初,伯吉斯(E・W・Burgess)提出过滤论,才可谓填补了住宅区位理论的空白。20世纪50年代,温哥和阿朗索提出“互换论”,又将住宅区位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

(一)过滤论

20世纪20年代初,伯吉斯在解释芝加哥住宅区位格局的时候最早提出过滤论。19世纪,美国芝加哥迅速发展,城市不断蔓延,新建住房常常远离市中心,高收入家庭住房升级换代搬迁至离市中心较远的新住宅中,而城内的住房则由收入较低的家庭来居住,最贫穷的家庭则居住在最靠近市中心最老旧的住房中。这样,伯吉斯的过滤论形象地说明了城市住宅区位格局的演化过程。

(二)互换论

20世纪50年代,温哥和阿朗索提出互换论,后来由墨思(R・F・Muth)、伊文思(A・W・EVANS)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假设城市位于大平原,交通系统以均等的效率运送工作者到市中心工作。在家庭总支出固定的情况下,家庭选择住宅区位时,考虑的是住宅支出与交通支出两者间的互换。远离市中心带来的住宅支出的下降与交通支出的增加相比较,综合选择家庭总支出最低点为最优家庭住宅区位。

(三)过滤论与互换论对我国的影响

由上文分析可知,过滤论与互换论都是在住宅经济运行的市场机制较为完备的条件下形成的。过滤论是从供给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是描述与解释已经发生的过程,未能对城市住宅区位的形成做出普遍意义上的解释。与此相比,互换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是从需求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较好地解释了住宅区位的形成。但仅从需求方出发的考虑也缺乏全面性,难以适用与我国复杂的房地产市场。在我国,住宅经济运行机制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并且具有保障性与市场性双重性质的运行机制。住宅区位的形成不单单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

三、住宅区位指标体系

对于住宅区位的指标体系,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朱菁从城市层面、板块层面、项目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城市层面包括经济与居民购买力、人口成长性以及住宅市场供求关系;板块层面包括板块规划前景和板块竞争优势;项目层面包括地价水平、基地概况、交通便利性以及周边环境;企业层面包括资金周转能力和品牌竞争能力。唐铭杰从住房的结构特征、区位特征和邻里特征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其中结构特征包括建筑面积、建筑年龄、楼层、户型、朝向等,区位特征指到市中心、公交站点、购物中心的距离等,邻里特征则包括服务设施的可达性与质量、景观视线等。综合考虑住宅项目地段位置的中、微观因素,从环境状况、交通条件、配套设施以及制度政策四个方面构建住房区位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四、住宅项目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一)环境状况

随着城市居民对住宅消费的需求已经由量的满足逐渐转变为质的提高,环境状况已经成为选择住宅区位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看,环境状况可细分为居住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灾害环境。若按景观学分类来看,城市环境可分为山景、湖景、海景、河景、公园绿地、休憩广场等。正是这些环境使得人们产生愉悦感、新鲜感,或者感受到特定的人文意义,购房者愿意为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所带来的正向外部性支付费用。需要注意的是,环境所带来的外部性的经济价值是隐形的,难以用货币价格直接衡量。

(二)交通条件

目前,我国仍处在工业经济时代,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继续工业化进程,城市蔓延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的交通条件并不令人满意,大城市中交通拥挤问题尤为突出。这就使得交通条件直接决定着居民的出行成本,该区位与工作地点、商业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距离对于居民进行住宅区位选择格外重要。具体来看,交通条件可细分为距离市中心的距离、距离轨道交通的距离、对外交通的形式。交通条件较好的住宅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

(三)配套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外部性特征,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设施对于住宅区位的选择具有影响作用。近年来,以“学区房”为代表的房地产热炒概念,越发引人关注,成为投资者和适龄儿童家长的追逐对象。就医院而言,临近三甲医院的住宅更受银发老人的欢迎,可以为其紧急就医提供医疗保障,距离医院更短的距离赢来是生命的最佳急救时间。对于这类公共设施所带来的正的外部性,住户愿意支付额外的代价以获得更好的配套设施条件。

(四)制度政策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调控为辅,因此制度政策对于住宅区位也具有深刻影响。建设用地的计划和规划管理制度将房地产开发利用者的行动空间进行了规定,约束着开发商的区位选取,如对不同用地类型的要求、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直接影响房地产开发商的住宅区位选择。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管理制度对于地价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由此直接影响房价,受制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间接影响住宅区位的选择。以北京为例,限地价竞配政策性住房、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房价等土地出让方式的创新对于形成地价、构成房价以及消费者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五、小结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本文选取环境状况、交通条件、配套设施与制度政策四类指标对住宅区位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但究其内部运行机制来看,四类指标并非独立存在,而在交互影响。比如,交通设施对于住宅项目交通条件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而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又属于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配套设施,特别是轨道交通的建设又受制于城市规划的制度政策安排,既交通条件、配套设施与制度政策三类指标相互作用影响。

就消费者来看,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因此对于住宅区位的影响因素侧重程度有所不同。比如,讲求生活品质的家庭更看重住宅的环境状况,职住分离的双职工家庭更看重交通的可通达性,尚有学龄儿童或高龄老人的家庭更重视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就房地产开发商而言,需要更多关注制度政策,需要严格遵守建设用地的计划与规划管理制度,遵守城市规划的各项控制性指标。并且,需要根据变动的房地产市场状况,结合自身融资能力开发实力,对目标客户进行精准定位,开发有质量有品质,人居环境和谐的优质住宅。

参考文献:

[1]郭文刚,崔新明,温海珍.城市住宅特征价格分析:对杭州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6(S1).

[2]谷一桢,郑思齐.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和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以北京市13号线为例[J].地理学报,2010(02).

[3]温海珍,杨尚,秦中伏.城市教育配套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基于公共品资本化视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3(01).

[4]温海珍,李旭宁,张凌.城市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以杭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2(10).

[5]董昕.城市住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规划,2001(02).

[6]朱菁.住宅项目选址影响因素分析与案例论证[J].经营与管理,2014(12).

[7]唐铭杰,刘宣.城市住宅结构特征的居民偏好分析[J].经济地理,2015(05).

[8]李文斌,杨春志.住房价格指数以及区位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北京市住房价格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07(08).

[9]聂冲,温海珍,樊晓锋.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增值的时空效应[J].地理研究,2010(05).

第4篇

例(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沿海和内陆的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了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1),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图1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业生产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图1中提供了沙特阿拉伯磷酸盐工业城的地理位置(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和波斯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靠近磷酸盐矿;有铁路和输油管道相连),且沙特阿拉伯出口石油,资金雄厚,依据这些信息可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甲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高温干燥,降水稀少,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恶劣。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沿海和内陆的绿洲地区,而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位于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甲地区开发较晚,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依据这些信息可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为考查考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本题还设置了一道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结合图文资料,从人口分布、区域经济差异、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容量、治污设施)等方面分析问题,给考生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

【参考答案】

(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的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为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荒漠化);乙地的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一、考情分析――探究命题规律

1.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工业污染。

2. 工业产业的兴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根据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对工业进行分类。

4. 分析或评价某个工业区或工业地域的区位条件、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5. 掌握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的关系,工业分工与协作的意义。

6. 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振兴传统工业区的措施。

7. 结合当地的区位(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生产,增加就业机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二、知识梳理――高考高分要诀

1. 狠抓主干知识

(1)工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分析、评价,区位选择及工业区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与资源地、能源地、市场、交通、水源、劳动力、科技等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工业区位与当地盛行风向、河流(水源地)、居民区(城市功能区)、交通、地租、城市热力环流圈半径的关系,处理好“三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按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则,一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区位因素及其作用发生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3)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意义或优点),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获得规模效益;空间上的联系可以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的投资。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分散(原因)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4)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走向衰落的原因、综合整治的措施,以及对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借鉴作用。

(5)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小区的特点、区位条件和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借鉴意义在于促进专业化生产,加强生产的分工与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形成大型集团,增强国际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区位条件,其借鉴意义是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创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建立健全的市场化制度和法规。

2. 构建知识体系

三、考点考向――2017年高考命题大揭秘

结合“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的形成与特点”这部分内容的高考呈现方式,如果题干中有“考察”“走访”等词眼,即鼓励考生要贴近生产、生活,关注社会问题;如果设问是“分析或说明某工业部门形成的区位条件”, 或者是“分析或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即要求考生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则,分要素、多角度地分析或说明问题;如果设问是“探究某工业部门存在的问题”或“评价某工业部门对当地的影响”,即要求考生结合当地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和某工业部门的特点、区位选择等,探寻其存在的问题(不合理性);如果设问是“结合当地工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为当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即要求考生从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全面协调的角度提出可行的、合理的建议。

纵观近几年全国的高考试题,考生可以总结出这部分内容的主要考点和命题特点。

1. 呈现方式

以某个特定区域工业生产的发展现状、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为背景,以区域地图为信息载体,考查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地理问题。

2. 考点考向(命题特点)

(1)该区域发展某种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该区域发展某种产业的不利区位(地理)条件。

(3)某种产业的兴起或发展对该区域环境的(有利或不利)影响。

(4)结合该区域的特点和相关的地理知识,问是否适合布局某种产业或扩大某种产业,并陈述理由。

(5)该区域工业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6)该区域某个工业企业的布局是否合理,并分析原因。

(7)工业集聚的意义,专业化生产的意义,分工协作的意义。

(8)结合该区域工业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该区域工业(可持续)的发展指明方向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9)指出该区域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和区位因素的变化。

(10)工业区域的形成条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按照高考“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原则,2017年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的形成与特点”这部分的内容,将结合我国或世界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新材料和新情境(选用有代表性的区域和工业部门)为信息载体和呈现方式,依据区域特征和某种工业部门的特点,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工业区位条件和工业生产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模拟演练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2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3 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二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个城市的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个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发展的重点。

(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开l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

(3)分析成都与重庆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

【参考答案】(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的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位置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的影响大。

(2)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

第5篇

识记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回顾鞍钢和宝钢两大钢铁企业的区位选择,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联系、工业分散。②传统工业区的区位因素、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的措施。难点: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导入:金昌(38°N,102°E)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是一个工矿业城市,被誉为我国的“镍都”。

板书: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提问:在茫茫戈壁上,我们这儿的自然环境如此恶劣,怎么会建设金川公司呢?(答案略)

板书:一、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运输、市场、劳动力、政策、科技、动力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

学生活动:回顾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答案略)

教师讲述:不同工业部门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其中少数因素对工业影响较大。主导因素不同,形成不同的工业类型。如:原料、市场、动力、劳动力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板书:2.工业类型(主导因素):原料、市场、动力、劳动力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①下列工业部门属于哪种导向型工业?(印刷厂、面包厂、饮料厂、石油化工厂、电子装配厂、家具厂。)②鞍钢、宝钢的区位条件与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

讲述:工业布局的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板书:3.工业布局的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图片展示:北京、伦敦钢铁工业布局。(工业企业布局深受盛行风向的影响)

学生总结:大气污染城市工业企业布局的三种情况。(略)

图片展示:金昌工业企业布局。

板书: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影响

教师讲述:以金昌为例说明:工业联系一工业集聚一工业地域一工业城市。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复习工业地域形成的相关知识,分析讨论工业联系的类型,工业地域按形成的分类。

学生总结: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两种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略)

易错点提示:①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形成工业城市,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可以进一步扩展为工业城市。②列表对比发育程度高和发育程度低工业地域的特点。(略)

提问:有协作关系的企业都会形成工业集聚吗?(不会,也可以形成工业分散。)

学生活动:①福特汽车产生工业分散的原因是什么?②福特汽车公司遍布全球,形成跨国公司,根本目的是什么?③福特汽车公司为何有意向在南京规划建设汽车组装厂?

过渡:从历史发展来看,金昌属于哪种性质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

展示地图:世界和我国工业分布范围。

学生活动:①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德国鲁尔区及我国东北部辽中南工业区属于新工业还是传统工业区?在地图上指出其分布的地区。②指出传统工业、新工业区在我国分布的地区。

过渡:对我们金昌有借鉴作用的工业区是哪儿?

板书:三、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

教师讲述: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衰退原因和整治措施。

练习巩固:读图完成问题。(题略)

第6篇

高考中该部分内容从考查形式上看,一般是利用城市空间结构分布图或城市某一事物、事件分布特征示意图作为命题背景进行考查。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多要求判断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原因、分析城市的区位条件等。从考查内容上看,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城市地价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城市区位分析、不同等级城市在服务范围、数量和职能种类等方面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差异、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是高考考查的高频考点。从考查能力上看,试题重在考查阅读、分析城市布局及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布局图和城市某一事物、事件分布图的能力,并且往往与城市人口、交通、商业、工业和居住密切相关。

二、 考点解读

(一) 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宏观空间结构)

1. 自然地理区位

2. 经济、政治与文化地理区位

(二) 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微观空间结构)

受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高度集聚,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其中最主要的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比较如下:

(三) 城市等级与城市的功能、服务范围、数目、距离之间的关系

1. 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数目、相互间距离等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2. 等级高的城市所具有的职能等级低的城市不一定具有。城市等级的变化是有条件的,如位于资源丰富地区、交通枢纽上的城市有条件发展成级别较高的城市。

3. 在某一地区内,不同等级的城市构成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覆盖周围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四) 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1. 城市化的概念: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 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 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 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5. 世界城市化特点:

(五)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 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 强化训练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下面图1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2示意地租变化。读图完成1~3题。

1. 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分别是( )

A. 西风;自西向东流

B. 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C. 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D. 东风;自西向东流

2. 图2中曲线能反映图1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工业区不断向外缘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低生产成本 ②加强城市经济实力 ③保护城市环境 ④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 分析下面“某城区图”,回答问题。

(1) 根据图3中工业布局,该地主导风向可能是___________。

(2)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工业区位除考虑风向外,还具有两个特点:

① 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 A处规划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最可能是____________厂,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该市计划在B处建该市商业中心,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D 3. B

4. (1) 偏东风(或东风、东南风、南风)

(2) 工业区位于城市郊区 保护城市生活环境,郊区地价低廉;工业区位于交通线沿线 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化模式 集聚效益 区位成本

对于城市化的路径选择问题,部分学者认为一味发展大城市是一条失败的城市化道路,一味发展大城市将导致城市贫民窟蔓延,导致城市环境恶化,不仅延缓经济发展速度,还危害社会稳定,应引以为戒。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小城镇集聚效应较差,绝大多数人口在二十万以下的县城规模经济不明显,服务业达不到分工起始条件,工业难以形成产业链和行业群,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的投资效益过低,主张发展较大的中等城市。

大城市的优势和局限

我国城市规模分类中,超过200万人称之为超大城市,100万至200万之间为特大城市,50万至100万之间为大城市,20万至50万之间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为小城市。相关资料显示,农民工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较为显著。通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以及参考奥肯定律,能够判断我国大城市的集聚效益较为显著。大量人口流向城镇也佐证了城市的集聚效益。其大、超大城市是呈现集聚效益的主体。

问题的另一面,特大、超大城市在显现集聚效益的同时,以城市房地产价格、拥堵、污染以及相应的财政支出为代表的区位成本也在迅速增加。从表面上看区位成本将降低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准。但深入分析问题要复杂得多。

首先,如果任凭区位成本不断攀升,以特大、超大城市为经济主体的要素价格就会随着攀升,随之利润水平下降,长此以往会使投资失去动力。这对于我国而言是比较可怕的局面,因为2012年我国社会总投资相当于GDP的七成,一旦投资失去了动力,保增长将变得异常艰难。此外,由于社会投资集中于特大、超大城市,如果投资失去了动力,又伴随着较高的区位成本,那么产出相对于投入将呈现系统性偏低,形成总供给缺口,在投资乏力和供给缺口的共同作用下,将形成滞胀局面。

其次,随着区位成本的不断攀升,需要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交通设施、环保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财政支出,长此以往势必造成财政负担过重。与此同时伴随着不动产税的缺位、区位成本的攀升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房地产经营者往往从中受益,这种情况将进一步鼓励他们等待更丰厚的利润,而使城市不动产的闲置水平不断增加。

再次,在农民工薪酬的决定机制中机会成本起着重要作用,即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收入影响着农民工的薪酬水平,这一薪酬水平将低于城市的薪酬水平,更低于特大、超大城市的薪酬水平,福利待遇同样低于城市居民,这使得农民工难以成为市民,从而大部分农民工最终不得不返回农村,为此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不得不变得相对宽松,使农村住宅的闲置程度比城市更为严重,并且目前农村新建住宅仍在不断增加,如果对这一资源加以引导投入到城市化建设之中,不仅会产生巨大的集聚效益,而且会加快城市化进程。

从著名的亨德森模型中能够了解到Pj/P1=(Nj/N1)1/Ψ,Wj/W1=(Nj/N1)1/Ψ(N、P、W分别是城市人口规模、住宅价格水平、工资水平,1/Ψ>0),模型的含义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房价和薪酬水平都随之上升,从而在一座城市的规模扩张中,增加集聚效益与降低区位成本不可兼得,且城市规模越大其区位成本就越高。这一模型在我国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实证。

所以特大、超大城市所培育出的集聚效益是新一轮城市化的出发点。而且新一轮城市化又必须克服结伴而行的区位成本。

优化集聚效益区位成本组合的机理

假如有一座集聚效益较高、区位成本也较高的大城市(甲)和一座区位成本较低、集聚效益不充分的中小城市(乙),且甲乙间能够每日便捷地通勤如同城。同城的主要意义在于甲乙消费者能够共同满足(需要较大人口规模支撑的)较高层次营业所需的客流量,如:CBD运行、机场经营等,同城能够使服务业的层次更多、服务级别更高、规模经济更显著,以致能够带动更多的就业,即集聚效益更高。另一方面,由于甲乙是两个城市,从而又是相对独立的。如日常大量的、简单的、不需要较大人口规模支撑的营业活动,甲乙都能够单独完成。由于相对的独立性,两者对区位的要求也不同,且乙难以替代甲集聚效益较高的区位,而只能替代集聚效益较低的区位,从而两者的区位成本也显示出相对的独立性,甲的区位成本较高、乙的区位成本较低。同城化将呈现共同的集聚效益和相对独立的区位成本。

另外,由于乙的存在,区位成本承受能力较低企业和低收入群体可以向乙转移,形成制约甲区位成本持续攀升的因素。由于甲乙能够相互通勤,加之乙的生产业、生活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条件都优于农村,将推动乡镇企业、种养殖大户以及各种县域经济要素向乙集聚,因此乙的规模趋于扩张、集聚效益趋于增加。当乙的区位成本优势不再显著时,人们又会把寻找较低区位成本的目光投向与甲同城的中小城市(丙),以此类推,由于甲、乙、丙、丁等群内城市规模都比较大,亦可称为都市群。由于这一都市群的规模在不断扩张,而区位成本却得到了抑制,即同城都市群能够实现优化集聚效益区位成本组合的目的。

在现实中,甲就是特大、超大城市,由于这些城市是吸引农民工的主体,借助这些城市的集聚效益是新一轮城市化的起始点。但不能再依靠这些城市年轮式扩张来推动新一轮城市化,而应当发展乙、丙、丁等能够和甲同城化的城市,但是乙、丙、丁等城市也存在自身的集聚效益问题,如果集聚效益水平较低,那么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服务等发展水平都难以提高,难以吸纳来自甲的扩散,既难以起到抑制大城市区位成本的作用,同时也难以吸引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入。由约2万座建制镇吸引外来务工人员份额仅为8.9%,可以判断乙、丙、丁等不是建制镇,而两千座左右的县城所吸引农民工的份额达到了23.7%,从而乙、丙、丁等就是邻近特大、超大城市的县城,两者间邻近有利于同城条件,两者间交通条件越便捷越有利于同城化,轻轨应是连接县市通勤最有力的交通手段,轻轨可使较漫长县市间路段、混杂的城乡结合部路段和拥堵的市区路段同时被便捷地穿越,两地通勤将比城乡结合部还便捷,与市内相当。此外县市轻轨修通后,沿线重镇也将纳入同城都市群。

齐夫城市规模等级法则的重要理论价值是:为不同的区位成本承受者提供相应的区位选择。同城都市群把齐夫法则限定在一个地级区域内,不仅原有的意义仍然存在,而且又加进了不同等级城市相互协同作用的含义,如县城规模的扩张不仅通过分流特大、超大城市的经济流量,帮助这些城市抑制区位成本;而且通过县城与地级市间紧密的同城化,增加区域整体的集聚效益,同时区域角色的分工也将成为县城发展后劲的动力源泉。

规模在50万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区位成本还不显著,则应通过年轮式扩张扩大城市规模,其中农民工流入量较大的邻近县城,也可按同城都市群模式加以发展。

县级城市扩张的可行性和意义

(一)县级城市扩张的可行性

一是县城适合于居民定居。如果县城规模扩大、轻轨修通,商业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就会得到改善,房价又比较低,县城可作为相邻大城市的住宅城,起到分流大城市房地产需求压力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农民工向县城迁徙。二是县城适合于企业选址。县城是县域中最大的城镇、是农村中经营环境最好的区位,不仅邻近大城市、接近市场,而且县市间交通条件容易得到改善。随着县城规模的扩张,接受技术扩散(包括近邻扩散、等级扩散、位移扩散)也变得容易了。从而县城可为乡镇企业集群、县域服务业集聚提供优势较为突出的区位,也会成为学校毕业生有力的去向选择(目前大学毕业生较不情愿到乡镇企业去)。此外大城市中区位成本承受能力较低的企业,或与集聚效益不相关的部门也可以向县城转移。三是廖什的中心市场理论认为,商业服务的等级可以与其供应地级别不一致,即县城可成为较高等级的专业性市场。四是目前我国的保障房建设力度较大,但大部分建在地级市、保障程度不易拉开档次,一般而言在同等保障程度下县城的保障房价格会更低,如果把保障性住房资源与农村每年10亿平方米建房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加速城市化进程。五是由于县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预期客流有保证、路段较短、结构较轻、与其它铁路相比站点较密集、县市轻轨两端地价差距较大,而且项目运营过程并不复杂,因此县市轻轨比较适合通过“以地养路”、发行债券等方式来筹集建设投资。工程技术方面也不存在瓶颈,从而发展县市轻轨(相对于我国的国情)并不难。不仅仅是轻轨,诸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水、集中供热、养老院、医院、学校、综合超市等其他较宽口径的基础设施,在整个县域中只有在县城兴建才能初具经济规模,才能使县域受益面最大、财政负担最轻。

(二)县级城市扩张的意义

县城是县域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地理中心,而且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最高。由于大量村间水泥公路的修建,以及以县城为中心的农村公路体系基本形成,县城在农用物资周转、农产品收购、基础设施覆盖、农村生活用品多样化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中,上下级中心地比例最大为1:6(行政原则),而在我国农村城镇结构中,县城与乡镇数目比例约为1:20,从而县城在县域中的“中心地”权重更大,呈现“县镇两重天”之情景也并不为怪。如果县城人口规模得到扩张以及县市轻轨被修通,形成更加充实的基础设施、更加专业的供应商、更加多样化的商品、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会使整个县域都受益。

从释放闲置劳动力视角来看,农民工在县城务工与在外务工相比存在着若干重要的差别,在县城务工不会缺失家庭的温暖和相互关照,也不存在春运往返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把责任田的部分生产工序外包,还能有一部分兼业收入。因此在县城的农民工与厂方间的招聘合同更容易谈拢,即县城作为产业集聚地,其剩余劳动力的动员能力比目前的状况要好,这会缓和“隐蔽失业与用工荒相并存”之矛盾。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农民工的薪酬是农村人均产量的加成,从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份额越大,农村的人均产出就越高,农民工的薪酬水平也越高,即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将有利于改善农民工的薪酬待遇,也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这一情景正在被逐步证实。

如果县市间轻轨被铺通,将大大提高通勤的便捷程度,不仅仅是县市间通勤,甚至可以实现“村市”间每日通勤,为此城乡间距离被拉近。这一变化在生产布局方面,将使原有的杜能圈被打破,人才、技术、资金、企业等从城市向县城、镇、村等扩散都更为便利。从而中心城市集聚效益的规模依据不再是大城市的建成区,而是以同城都市群为内核,甚至包括整个地级区域的人口规模。

综上所述,新一轮城市化若以同城都市群模式加以推进,将会优化集聚效益区位成本组合。此研究为相关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了新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耿海青.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分析及未来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1)

2.韩长赋.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J].经济研究,2006(12)

3.刘福垣.启动住宅市场的几项建议[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2)

4.刘纯彬.中国农村城市化道路之我见[J].农业经济问题研究,1994(2)

第8篇

1.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主导因素与限制因素

不同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同,分析评价农业区位,要正确理解和区分“主要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区域农业生产所要求的所有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因素:指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会有农业生产在该区域的分布。如塔里木盆地绿洲地区的农业生产,水源即是其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它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当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即成为主导因素。

我国主要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举例:

2.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变化的,自然因素变化相对较小,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大,如科技、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变化,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将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如图所示:

3.小地域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

在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4.区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区位条件

农业区位因素是指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而区位条件是指区域农业发展中,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包括有利条件(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限制性条件),也就是对区位因素的优劣进行评价。

【答题构建】

高考题命题中,其答案紧紧围绕区位因素,密切结合材料,要求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农业区位问题的答题描述方式可构建如下:

1.自然区位因素描述:

(1)气候:①有利条件:雨热同期、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高温多雨;②不利条件: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不足;阴雨天多,光照不足;热量不足;旱涝灾害频繁。

(2)地形:位于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形平坦。

(3)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4)水源:冰雪融水丰富,水源充足;临河流、湖泊,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描述:

(1)地理位置:位置适中,靠近城市,市场广阔。

(2)市场:市场的远近、位置。

(3)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素质、价格。

(4)交通:陆路交通(铁路与公路是否便捷)、海运条件、空运条件。

第9篇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教材根据课标要求,设置多个栏目,优化组织结构,优选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学习资源。在“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一课时中,内容的编排体现出其内在的逻辑性。首先介绍城市有不同等级及划分标准,第25页的“阅读”是对城市等级划分的现实说明;接着阐述城市服务范围的界定方法,通过第25页的“活动”探究,得出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有一定差异;最后以“案例”形式进一步论述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的差异;理解城市服务范围的含义;结合实例,理清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的关系;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建构城市区位分析的模型,并对常州市的未来发展进行功能定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阅读及问题引导,实现读图、析图能力的提升;通过探究文字资料——“QQ对话”和“留学前的准备”,培养合作探究能力;通过绘制上海市和常州市的服务范围,培养探究性学习意识;通过文字资料探讨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常州市的未来发展进行功能定位,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图上演示和说明的方法与手段,表达思考成果并与教师、同学交流;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区位分析模型的构建。

    难点:了解不同城市的划分标准;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呈现重新编辑过的“京沪高铁线路图”,指导学生观察其在江苏省的站点,引出探究学习任务——用恰当大小的圆圈表示常州站,激发学生探究动机。

    设计意图:以时下最新的交通发展事件导入,既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又能凸显本课学习重点。

    教师承转:圆圈的大小表示城市的等级,城市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模块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25页第一段文字和阅读材料,了解城市等级划分的方法。

    资料展示:结合乡土地理资料,借助网络平台(cztjj.gov.cn),调出2010年底常州市人口统计数据。

    教师设问:根据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常州市应属于哪一类城市?

    表格展示:中国和美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水平的相关资料。

    教师设问:你认为美国城市等级的划分方法是否与中国一致?为什么?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且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直接设计两道测试题让学生解答,理清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模块二: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

    教师承转:通过第一板块的学习,大家了解到城市等级的划分方法。城市等级不同,如上海市和常州市,提供的服务也是有差别的。

    资料展示:资料1、2、3。

    资料1:两组QQ对话(图1)。

    ■

    教师设问:阅读以上两位销售员间的对话,思考城市等级与其提供的服务有怎样的相关性?

    学生思考:城市的等级不同,提供的服务也会有所差异。

    资料2:留学前的准备。

    本校高三(3)班的李梅同学住在新闸镇,一个月后将去法国留学,她做了一个简单的行前准备安排表。你认为她该怎样选择服务地(表1)?

    (1)买拖鞋、针线包、厨具(锅、碗、瓢、盆)。

    (2)买电脑、手机、礼服。

    (3)法语强化训练、办签证(法国领事馆)。

    ■

    学生思考:任务(3)只能选择在上海市,任务(2)可以选择在常州市和上海市,任务(1)选择在以上3个服务地都可以。

    教师点拔: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

    资料3:图片展示“长三角各城市区域示意图”(图2)。

    教师设问:请两位同学在图上画出上海市和常州市的服务范围。

    分组探究:以上两位同学绘制的城市服务范围图,你比较赞同哪一位,为什么?从以上两位同学所画的图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学生总结: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不确定的;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教师点评: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的关系(表2)。

    ■

    设计意图: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是课标要求内容,也是本节课重点所在,教材用“枣强镇附近居民寻求的服务地”活动来表达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的关系,考虑到教材“活动”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且对城市服务范围的界定较为抽象,因此设计了三个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推进课堂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主体意识,通过学生自主讨论、探究,获得对知识的主观体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建构“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与城市等级的联系图”。

    模块三:城市等级的提升与城市区位

    教师承转:城市的等级并非一成不变,且不同城市等级提升速度也会有所差异。那么,城市等级的提升需要哪些支撑条件?

    教师设问:阅读教材案例2,讨论上海成为“上海”的理由。

    学生回答: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地势平坦开阔;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能够实现江海联运,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和巨大的市场。

    教师点拔:显而易见,城市等级的提升需要一定背景条件,即城市的发展受到很多区位因素影响,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分组探究:讨论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构建城市区位分析模式图(图3)。

    设计意图:“区位”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区位分析是必修2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人教版教材重点介绍了农业、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及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问题,对于城市的区位选择,没有独立的篇章进行介绍,但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因此增加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另外,人文地理知识理解起来虽不难,但内容分散,不易抓住重点,故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构建正确的区位分析思维模式,掌握区位问题的分析方法。

    教师承转:现在大家来观看一段常州市的对外宣传视频,分析影响常州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资料4:播放剪切过的“常州市城市形象对外宣传片”视频,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分组探究:常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地势平坦开阔;地处江苏省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发达;常州水陆空交通便利,市内有便捷的快速公交,并形成了全城高架道路网络;常州是科教名城,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5A级景区“环球恐龙城”及国际动漫产业体验博览园“环球动漫嬉戏谷”;工商业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教师设问: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常州市的区位优势明显。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常州市经济获得令人瞩目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与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未来在长三角地区,应该如何定位常州市,以促进其更好发展?

    课后活动:从城市等级差异的角度观察和预测常州市的未来发展,撰写小论文“我看常州的未来”,字数2 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