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市发展规律知与行

时间:2023-09-24 10:56:40

导语:在城市发展规律知与行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市发展规律知与行

第1篇

摘 要 城建规划档案管理是城市建设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建规划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突显出其重要性和实用价值来。文章概述了城建规划档案的作用,探讨了城建规划档案的未来优化发展。

关键词 城建规划档案 作用 优化发展

城建规划是集专业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其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城建规划档案的管理也要求有一定的保密性。然而,现有的城建规划档案管理制度由于各项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管理人员对城建规划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使得城建规划档案的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我们必须不断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变革原有的城建规划档案工作模式,探索出新的适应城市发展的档案管理模式,以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城建规划档案的作用

(一)城建规划档案是积累城市建设经验

城建规划档案是城市活动的产物,城市建设活动的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筑产品;二是城建档案。城建规划档案是城建生产活动的成果的直接记录和实际反映,它真实地记录了城建生产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记载了人们的城建思想、城建技术、城建经验。城建档案作为城建成果的直接媒体成为积累、储备城建技术、城建经验的工具和手段。

(二)城市规划档案是指导城市建设的基础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城建档案真实地记载着城市的形成、发展规律和过程。因此,要编制城市的规划,必须依靠城建档案,它为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基础参数。还可以为新城区新城市的规划、建设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正确的发展方向、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只有依据城建档案,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向、规模和城市的结构。领导者在决策城市规划、建设等重大问题时,需要掌握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轨迹,从己知的城市过去,现在的发展过程,去描述城市前进的轨迹,研究其动态变化的运行格局。城市规划离不开城市建设档案,城建档案又为领导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城建规划档案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带来交通事故频繁、城市功能麻痹、环境污染严重、居住条件恶化、能源紧张、水资源匮乏、绿地不足等弊端。为了解决诸多矛盾,只靠人脑记忆、靠所谓的“活档案”是行不通的。城建规划档案是城市建设科学技术资源储备的宝库,它真实反映了城市中各种物质对象从无至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的运动过程和发展规律,它是人们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智慧结晶。只有以城建规划档案为依据,才能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克服盲目性避免浪费和损失。

二、城建规划档案的未来优化发展

(一)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

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是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正常M行的重要保障,不仅可以对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而且还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创新。各地区应当根据城建规划档案管理的需要,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城市发展以及城建规划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对一些较为具体的问题做出指导性的规定,设置严格的工作程序以及相应的归责机制,以保证管理人员的工作有章可循。相关部门还要针对城市规划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具体疑难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

(二)引入GIS系统进行城建规划档案数据库建设

GIS系统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化管理档案方式。GIS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以及相关的应用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描述地理世界随着时间变化的状态。GIS系统不仅具有强大的档案管理功能,它还具有分析功能、显示功能以及更新功能等一系列功能,可以对城市规划信息进行时间上、空间上的存储、分析以及更新。城建规划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该系统,将表格型的数据转化为地理空间信息,大大方便了档案信息的保存、查询以及分析。

(三)积极进行网络化建设

当前正处在网络化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将网络化建设视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在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起着重要作用的城建规划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网络化建设是必要的和不可忽视的。政府应该加大对城建规划档案管理部门在网络设施的软硬件方面的投资力度,支持其引入先进的网络设备已实现档案管理办公的自动化和便捷化,由中央档案管理部门牵头建立一个全国统一标准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保证各个地区之间的城市规划档案管理资料的共享,确保各种档案资料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各个地区的城市化建设提供更加高效的智力支持。

三、结语

总之,要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建规划档案管理工作需求,还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付出较大的努力。对此,应从提高认识、健全制度、提升效率等方面做起,不断提升城建规划档案管理工作成效,以适应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发展的新需要、新要求。

参考文献:

第2篇

建国以后,为了优先发展工业,只好靠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剪刀差”完成原始积累,工农差别在当时有其合理的经济基础。同时,为了稳定农业,保护城市经济,又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农村,不仅如此,还一次次地把城市青年往农村赶,人为地遏制城市化的推进。这个时期建设的城市,如“火车拖来的城市”玉门,再如攀枝花、六盘水、大庆等,大多是国家计划经济的产物。直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农村的工业化开始飞速发展,但历史又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80年代中期,国家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一条政策,叫“离土不离乡”,其实还是怕农民进城,民以食为天,没有人种地不行。后来粮食够吃了,但城市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却没有疏通,乡镇企业式的工业化没有带来相应的城市化,结果出现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同步的奇特现象。目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已超过50%,但城市化水平却只有35%。中国的经济要长足发展,“三农”问题要彻底解决,大刀阔斧的城市化是必由之路。

按照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处于30%的时候,将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处于70%的时候,则进入缓慢的平稳发展阶段。中国的城市化近10年来平均每年大约以0.6%左右的速度提升,目前已到了35%左右,正处于起飞的前夜。在人类的文明史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生过规模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深远的城市化运动,其直接结果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将至少有一半人从农村搬进城市,中国将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为城市化国家。这将是何等波澜壮阔、沧海桑田般的景象啊!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现有的城市格局肯定要重新洗牌,无论是重量级的大城市,还是数以百计的中小城市,都面临着怎样调整自身的定位、自谋发展的问题。于是乎,如何经营城市也就成了市长们的必修课。对各级地方首脑来说,就好像昨天在长江里行船,突然一夜之间驶出长江口来到了太平洋上,不免有一种昏眩的感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今天在哪里?明天到哪里去?怎样培育航船的核心竞争力?所有这一连串的天问,都是城市经营的题中之义。

未来格局将“三分天下”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曾出现两派:一派认为,要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另一派则认为,要积极发展大城市,尤其是要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组团。实践证明,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设使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城市的聚集效应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故两弊相衡取其轻,发展大城市虽然难免带来种种“都市病”,但却更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前不久,浙江省政府就转变思路,提出要重点建设杭州、宁波、温州一批特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调整无序的小城镇建设。

在目前的中国,我们不难察觉有三个城市群正浮出水面,逐渐形成未来中国城市框架的基本格局:一个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一个是所谓的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大北京都市圈,另一个则是以香港、广州为核心的华南城市带。这三个城市群好比三个巨大的增长极,集聚效应十分明显,据统计,其总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7.53%,土地占全国的1.24%,但GDP却占全国总额的30%,利用外资额更高达73%。

其中,“大北京”包括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统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形地区,以及周边的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和石家庄等城市部分地区,中心区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0万,其目标是要打造以北京、天津为双核的世界级城市。上海目前的城市规划也十分超前,其范围已包括苏锡杭地区,以一小时、两小时可达地区为规划概念,要求两小时之内可到达相邻的江苏和浙江等关联性极强的地域。上海与宁波之间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已正式动工。同时,多年未有突破的粤港一体化进程开始紧锣密鼓,高层频频互动,大规模的城际交通正在酝酿,广州更是要建可与欧洲最大的航空港法兰克福相媲美的花都国际机场,欲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物流中心,其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日趋明显。

这三个城市体系的日益强化和发达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未来城市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区域间的竞争。对同处于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相关城市,彼此间的竞争固然在所难免,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城市的分工与协作的问题。中小城市必须根据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关系有机疏散,各归其位,重新研究、调整自身的发展定位,尤其是产业定位,找到自己在城市群落中的恰当位置。

举例来说,瑞士是一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小国寡民”却“富甲天下”,各城市之间的分工极其鲜明。日内瓦是国际会议中心;日内瓦以外30公里的洛桑是国际奥委会的所在地,是体育之城;苏黎士是传统的金融中心,数百家银行构成了独特的风景线,80%的居民生活都同银行业有关;伯尔尼则是钟表制造业中心;相邻的卢赛恩却以教育发达出名,许多中国人去那里学习酒店管理;达沃斯则以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而著名。这些城市百花齐放,分工明确,共同组成了一个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多姿多彩的国家。

由此可见,今后城市的发展不能再搞小而全的“山寨经济”了,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追寻自我封闭的经济循环的思维方式必将为时代所抛弃。以前我们的很多城市无论大小,关起门来做皇帝,凡是能想到的都要上,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城市,也要建音乐厅、体育馆、会展中心、大学、博物馆,其结果不仅是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而且是谁都吃不饱,谁都发展不好。

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表明,再小的城市也可以是世界性的,但一定要看清楚宏观的城市格局的发展变化,然后在城市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发展自身,最终既满足了城市群的发展需要,也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康庄大道。

火锅理论与腾笼换鸟

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的本质,以及不同城市的功能,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历史变迁,或许能悟出一些道理。

我们不妨拿两个城市来做比较:重庆和上海。今天的重庆大约相当于10年前的上海,是多种极不协调元素的复合体,既在兴建很多象征着城市财富和文明的现代化建筑,同时古老的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文明的痕迹也随处可见。即使在重庆最繁华的闹市街头,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帮人挑物的棒棒军和擦鞋妇。这种有趣的现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重庆的城市化正处于脱胎换骨的转型之中。其实,中国的很多大中城市都可看到类似重庆的情况,这恰恰说明,这些城市所应有的产业聚集效应和现代化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城市的新陈代谢尚处于低级阶段。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假如我们把过去的城市看作一口火锅,那么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火锅里的食物。如果火锅里烫的都是价值不菲的海参、鲍鱼,那么这个城市的聚集能力就越强,辐射半径就越广,经济就越有活力,相反,如果烫的都是些豆芽、白菜,那么城市的经营就越惨淡,城市的含金量也就越低。但是,谁都想提升城市的内涵,谁都想多烫些海参、鲍鱼,到底如何去做呢?这就需要大规模的“腾笼换鸟”,也就意味着城市的产业布局必须完成根本性的转型。

上海大概用了10年的时间才走完了城市产业兴替的过程,产业结构从原来的二、三、一变成了今天的三、二、一,即以第三产业为龙头,让那些更反映时代特征、更具备聚集功能和拉动力、更符合城市发展战略的产业占据城市最宝贵的空间,而那些常规的产业则逐步分散开来,转移到价值相对较低的地方。当时上海80多万纺织工人中有50多万下岗,转为从事新兴的城市服务业。北京也同样,近几年,大量的工业企业迁出四环以外,城市中心区建设成为第三产业的密集区,大力发展各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商品流通、邮政电信、文化体育等第三产业。目前,优先发展附加值高、辐射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很多大城市改造城市产业布局的不二选择,遍布各个大城市的所谓中央商务区就是这些城市开始“腾笼换鸟”的必然产物。

第3篇

【关键词】房地产 泡沫现象 跌价原因

前言: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国内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在这一经济发展背景下,过高的房价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来说,十分不利。房地产消费是居民的基本消费,关系到居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房地产的价格过高,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矛盾的缓解大为不利。针对于此,整治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现象,让房地产价格回归到正常水平,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建设来说,已经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了。在这种形势下,国家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影响,房地产跌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概述

(一)房地产泡沫形成原因

房地产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时期获取了高额的利润,在2001年到2014年期间,房地产的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了以下几个:(1)地方政府对卖地收入的依赖,更加倾向于将地价卖的更高,而房地产商以高价获得地皮,自然而然导致了房价的升高;(2)人们对房地产投资的青睐,房地产投资回报较高,这就使得房地产投机行为较多,并且渐渐成为了投机群体牟取高额利润的手段;(3)房地产市场商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4)资本投入对回报的需求,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在出售房屋时候提升了价格,让高价房持续不断的退出;(5)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观点问题,“买涨不买降”的心理,导致房价上升期间,开始将资金投入到买房当中,这更在无形之中促进了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不断上涨。不过就目前形势来看,房地产过热现象已经渐渐开始消散,房价朝着正常的价格正在一步一步回落,渐渐地,房价将于居民消费水平相持平,房价泡沫破灭的时候,也就是房地产市场出现房价大跌的时候。

(二)房地产泡沫现象破灭影响

房地产泡沫现象释放,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房地产商的影响,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对购房人的影响。房地产行业资本回报下降,是房地产泡沫现象破灭导致的必然结果,对房地产商会带来极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房地产商的投资回报,甚至对有些房地产商的资本回报将产生毁灭影响,这主要是过分贪婪于房地产资本回报市场导致的后果。对于购房人的影响则较为有利,房价回落到正常情况,将极大减轻生活负担,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对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

二、近期房地产跌价原因

就目前来看,房地产市场出现新的变动,房地产价格出现明显下滑的趋势,就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吉林等省市的房价均出现下降,其中以华中和华东地区城市表现最为明显,其降幅已经超过20%。

就近期房地产跌价原因,我们主要从土地、金融、供求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土地涉及到了地方财政均衡问题,加上国家政策对土地的保护政策,开发商手上的土地获得量不断缩减,加之为了进一步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基础性经济制度,各主要城市开始简化房地产税制方式,建立物业税税基评估系统,将地方财政与土地逐步脱钩,投资者在获得土地的同时,将向政府缴纳更多的物业税,导致投资与保有成本大增,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投资房地产。正因如此,房地产投资者的缺失,房屋的售价自然随之下降;

第二,金融方面主要在于信贷成本和通胀预期,房价过高会造成高额金融风险,银行会对信贷加强控制,取消对二套房的优惠政策,这直接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使高额的房价无人问津,最终导致房地产商不得已降低房价销售。除此之外,金融行业存在通胀预期,房地产投资收益无法与通胀预期相比,面临通胀预期,投资房地产的收益远远没有付出的资本高,这让很多投资者取消了投资房地产的念头;

第三,供求关系影响是市场的客观规律,房地产价格在无形之中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目前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由当初的供不应求渐渐朝着供过于求的方向发展,房地产火爆的时期已经过去,这要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大量土地建成楼房,让房地产市场达到了一定的饱和。这样一来,房地产的价格必然会有所下降。

近期房地产跌价是市场客观规律的一个表现,也是房地产泡沫现象趋于破灭的一个直接反应,房地产过热现象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渐渐趋于理性化。除此之外,国家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影响,出于对居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的考虑,房地产市场必然会得到有效治理,使过热的价格趋于理性化和现实化,使之与居民消费水平保持一致。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中国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经过短暂的泡沫现象后,必然会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再次回归到正常的水平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关系到了人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了千千万万居民的生活水平。对此,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现象,国家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稳定运行,避免房地产行业出现太大的波动。近期房地产的跌价,除了国家经济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整,还受到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让房地产回归消费本源,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介入性;文化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12-01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要建立国际化的大都市,越来越多的旧区在进行改造,城市规划设计变得更加重要。人们日益关注城市环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许多城市新区的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价值观也不断更新,这样一来现阶段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也就显得更加突出。

一、国内旧城区规划改造存在的问题

中国很多城市都在盲目进行旧城的成片改造。领导在介绍自己所在城市时非常骄傲,有两、三千年的建城史,却无法看到这个城市的历史痕迹。城市环境基本是一个人造环境,是人类与环境在特定空间地域的有机结合和对立统一,这就决定了城市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依赖性。目前,城市的环境状况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悖,原因是,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例如有的城市在容易发生洪灾的地方填河变路,按理泄洪疏导都来不及,却填河变路,这是违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最终只会导致文化遗产缺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介入性设计

介入性设计是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一种最微小的干预程度,精微,精巧,精准的设计来实现设计的目的的间接性设计,是以非完全开放的方式来打破原本的面貌。

介入性设计的优点就是损伤小,副作用少,效果好,并且用尽量少的资源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优点在旧城区规划改造中表现为避免浪费有限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对城市本土风貌,文化特色的破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加具有包容性,贴近人们的生活。

三、介入性设计在旧城区规划改造中的运用

介入性设计由于介入的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直接介入就是指空间上的介入,在不打破原本空间规律的基础上的介入;间接介入就是指思想文化等的介入。

在中国各个城市的旧城区中,有很多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由于建筑老化,就提出拆迁计划。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局部的介入而非大面积的拆迁,来保留城市的传统文化建筑,如安徽的木雕楼,雕工精细,历史悠久。我们可以对朽烂的部分进行修补,不要改变它原来的面貌。局部性的改造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这就是直接介入性设计。间接介入在建筑设计中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保留和延续,对于已拆迁的老城区进行重建,但不脱离当地风俗文化特征。

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利用当地的地理特征,文化特征来解决问题。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已成为人居环境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我们也可以介入性的看待这个问题。通过搜集雨水及再回收利用的水制造水景,有的再回收利用的水没有达到饮用水标准,可以用来制造水景喷泉、浇灌植物等。澳大利亚水敏性城市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通过雨洪搜集、水质净化来补充人们日常用水。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也可以用到介入性设计,例如可以通过废弃材料来设计一些雕塑、道路功能指示牌等,既可以满足原本的功能,节约资源,又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城市建设当中有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更加包容,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方法来解决,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结语

本论文主要从加强旧城区规划的方面论述缓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丢失和环境资源破坏一些问题。一个城市要发展,就必须涉及方方面面的建设,如果这些建设无续发展就会反过来制约城市的发展,想实现城市有续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些可以缓解或者解决其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城市规划中的介入性设计。对各项建设项目做到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有限资源,做到城市有续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0-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

[2]苏秉公.城市的复活.文汇出版社,2011.8.

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实施监管; 改革; 须知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ies play a crucial role, so in the city will be don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lanning, and some matters need to understand and to clear.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supervis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after explore urban planning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of necessity, in hopes of city planning help to a certain extent.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Implementing supervision; Reform; notic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所城市的整体和公共形象主要源于这所城市的整体规划。在现代社会,城市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进步的就是不同城市规划和安排。因此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作用是极其重大的。它呈现的是城市的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经济集团公司的综合评和发展作用。从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城市规划是城市未来发展和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对城市的发展起到指引和决定性作用,从而决定着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整体利益和综合经济竞争实力,并能够展现未来的发展愿景。城市规划存在调控、指引、平衡、保障等一些相关作用,使整个城市的土地使用率更合理更有效,更能尽快发展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

一.城市规划实施与监管

首先,要严把规划审批关。按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严格按规划审批权限对各级各类规划进行审批,杜绝规划由个别领导说了算的现象。政府应加强对建设项目选址的控制,做到“三个不建”无详细规划不建、不符合规划不建、违反规划不建。

其次,在规划管理中,要严格按规划要求实施建设。规划是一种智力产品,是综合各方面要素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合理而科学的配置,既是法律也是科学。因此,在规划修编年限内,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按规划要求进行土地的审批、选址、建设等。

第三,必须严格依法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主要应加大对违反城市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规划执法难,难在查处。查到了就一定要处理,不处理就等于纵容违法。例如,在城市规划区内违规乱建私房的现象时有发生,建房户要么形成既成事实,要么与执法人员对抗,执法队员被殴伤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应把对城市规划的监督管理纳入城市综合管理的范畴,规划执法要与国土执法、建设执法以及公安部门和人民法院联合起来,对阻碍规划执法的,公安部门要立即采取强制措施;对拒不按规划进行建设的,应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实践证明,这种与司法机关相结合的多部门联动的规划执法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执法效果。

二.推进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政府职能之一就是调控城市的各项资源和设备进而进行合理有效的城市规划,因此城市规划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质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剂,同时又是一种调节各项利益的调解器。它能够较好地保障我国的整体利益以及所在城市的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不至于受到影响和损害,以至于必要时要改革管理体制进而进行改正不足,完善缺陷,使城市建设向高端、科学、民主方向前进,因此一定要进行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笔者简析如下原因:

首先是解决旧体制存在问题的必然趋势,也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城市规划管理从最初的城建部门工作,也转化为政府直属职能管理部门,贯彻执行政府的本意和要旨。但面临急剧膨胀的城市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城市规划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有时甚至被误当做经济发展的桎梏,招商引资的障碍。所以,规划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过程。

其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也需要建立高效、民主、法治的规划管理体制。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超越了低水平的简单的域外延扩张阶段,城市的管理者愈发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工作应运而生,它需要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实施和监督体系,中间任何环节脱节都将对整体最优产生巨大消极影响,可以说建立高效、民主、法治的规划管理体制是城市现代化的根本需要。

第三城市规划管理的高效性、民主化、法治化。这三点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自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公布实施以来,城市规划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轨道,但一些地方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随意调整规划,擅自设立开发区、招商城,下放规划管理权,破坏规划布局,削弱了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对此《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指出:“城市规划应由城市人民政府集中统一管理,不得下放规划管理权,要坚持执行《城市规划法》规定的‘一书两证’制度,使城市的各项建设活动按照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健康、有序地进行。上述法规、文件的颁布,为规划管理提供了法定支撑,而且统一的标准、尺度也有利于推进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借助民主和法治,是建立集中、高效的规划管理制度的最佳途径。

总之,城市整体利益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需要城市规划,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的飞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需要了解城市规划的作用、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监管以及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问题,这样才能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大意义,稳步快速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从而有效的发展我国的各大城市,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的新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 .

第6篇

一、生物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把知识的记忆当做教学的一切,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思维。一些教师未能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和知识观,虽然希望与学生有更多更好的交流,但往往在课堂上没能提供有效的问题情境,不能组织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

其次,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大多数学校缺乏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使得原本可以很生动的生物课显得枯燥、无趣。由于学校没有实验经费投入,生物教学无实验室,无实验器材,无实验材料,教学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

最后,教学评价仍然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往往只注重定量评价,注重分数,忽视了除分数以外诸多方面的评价,如学生的品德、学习态度、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及能力等。教师只从考试成绩上对学生进行人为的划等、分类和排队,强调评价的管理功能。这样一来,教学评价由教师独揽,学生没有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概念不能很好地理解,对术语、词汇的记忆和使用能力也较差,势必会挫伤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改下得改进措施

生物教学可以在开放性、实践性、生动性三个方面下工夫。这样做,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符合生物教学的实际。

1.开放性

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书本和教材,在大纲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实际需要,突破常规,自主传授科学知识。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与专题知识讲座结合起来,结合环保日,开展科普专题讲座;一些较重要的环保节日,如:植树节(3月12日)、地球日(4月22日)、爱鸟周(4月22―26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可以被利用起来做专题,以主题日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

教师还可以把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根据现实生活的变化,随时变更教学内容。例如,北方三、四月份常常会出现沙尘暴天气。教师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引导学生探索沙尘暴的起因,进而分析黄土高原的形成,以及森林对水土的保护作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当地全年的降雨进行总结,根据春夏秋冬降雨的不同形式及所在县市所处的自然条件,对当地全年的降水进行分析,进而引导学生探索对流雨和锋面雨的成因。还可以指导学生收看空气质量日报,记录数据,从中了解本地区在各个季节的空气质量情况,并与周边城市作比较,分析城市空气质量较好的原因,适时向学生传授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其危害。

2.实践性

生物课不同于其他课的形式之一是它的实验性,实验课是生物课不可缺少的实践课,具有直观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验课一般都是教师做学生看,学生参与动手的实验即使有,也很少。条件差的学校,实验课甚至常年不开。学生失去了参与的乐趣,自然学习兴趣不大。这样,生物课的实践性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教学观强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认识和发展规律,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上好生物实验课,是提高生物教学水平的关键。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程中获得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获得理性的知识,在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能力,重新建构生物知体系和认知体系,学会学习。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自己动手做,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印象深刻,比起传统实验中老师的单纯示范,学生也易于理解,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老师爱教,学生爱学。

3.生动性

新教学观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解放教师,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进行创新教学,不唯教材是教,灵活使用教材,因材施教。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教师可以不被书本所囿,不被教室所拘,尽可能地把生物课上得生动、有趣。我市自然条件优越,动植物种类繁多,为生物教学的生动、有趣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教师可以把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与教材灵活结合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现有的条件下把生物课上得生动有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以突破教室的限制,把课堂引到田野、山林、河边、湖畔,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动手参与,而且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物教学与自然交融的乐趣。比如,讲解植物的时候,与其坐在课堂里夸夸其谈,不如带领学生走进原野,走进森林,现场讲解植物的根、茎、叶,以及它们和太阳之间的光合作用。讲到鱼类的时候,与其坐在课堂里照本宣科,不如抽空带着学生到河边亲自捕捉,当场讲解其特性,现场解剖。

三、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以往对生物教学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过时,我们必须建立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评价体系。新教改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空间,优越的山川地理环境为教学生动性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为生物老师,我们应该把传达“新课改”精神的开放性、实践性、生动性落实到生物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在提高自己生物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生物教学整体的水平。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只能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第7篇

【关键词】景观没计;生态环境;植物景观

前言:

在现代城市绿化发展过程中,园林植物的合理搭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形成了许多构造合理、景观优美的绿地。然而工作中依然存在重景观轻生态、重效果轻过程的现象,绿地设计和建设往往缺乏群落的观点,忽视了群落自身特点和规律,物种选择、应用形式和功能单调、结构单一,植物配置和风格大同小异,甚至仅是简单重复和克隆。城市中植物群落成为典型人为干扰系统,其结构常是未成熟临时框架,存在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小、系统不稳定、养护管理精细、抗逆性差等问题,与自然或农林植物群落相比,城市植物群落具有明显差异性。近年来城市绿化问题倍受关注,城市绿化地的“景观、生态”双重功能性逐渐成为园林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的方向从单一的疏林草地,发展到结构复杂,系统稳定,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多功能园林。

1 植物景观设计

一般情况下,园林景观的优劣与否,除部分限制于天时地利外,更多的取决于造园的设计者,是否匠心独运,是否能巧妙的运用地域和环境上的特点,融自身的审美观念于其中,自树一帜。因此,设计于前,布局于后;选材于前,施工于后;造景于前,融合于后。当然,不计效果和投入的现在造园,是不可取的,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的造园,也是浅薄和无区,必难为时代流芳。“设”者,陈设,设置,筹划之意;“计”者,计谋,策略之意。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1.1 园林设计原则

以高起点、高标准设计创超高品位的居家生活环境。

1.1.1 强调设计与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所希盼的掌声来自使用者的信任与满意。

1.1.2 设计的职责是创造特性,正如每个人都以其相貌、笔迹或说话方式上表现其各自独特个性一样,园林景观也是如此。

1.1.3 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并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

1.1.4 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

1.2 我国的园林设计理念

我国园林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体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园林设计讲究多种技巧,而整体理念始终一贯,即人与环境的和谐。关于这一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专门的学问来研究,即“风水学”。因为现代过激的文化理念,现代人将传统的“风水学”弃之如遗。风水学固然有很多糟糠,但也保留了许多有益的内容,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而不宜一味地盲目否定。

1.3 园林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3.1 忌追求高档,豪华,远离自然,违背自然。

1.3.2 忌盲目模仿,照搬照抄,缺乏个性。

1.3.3 忌缺乏人文关怀,不顾人的需要。

1.3.4 忌只注重视觉上的宏伟,气派,高贵及堂皇的形式美,而不顾工程的投资及日后的管理成本。

1.3.5 忌忽视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破坏整体的生态环境。

1.3.6 忌对园林植物随意配置。

1.3.7 忌只注重一种植物,忽视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1.3.8 忌只注明园林植物的种类,不明确具体品种和规格。

2 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顺应自然,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对植物个体的生态作用,形成其生态习性。

植物造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必须从自然植物群落汲取创作灵感,造景中栽培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一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

对植物景观的欣赏。西欧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多是规则式。其根源始于体现人类征服一切的思想,植物被整修成各种几何体及鸟兽形,在总体布局上植物景观与建筑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协调一致;东方自然式植物景观,模拟自然景观及田园风光,结合地形、水体、道路来组织植物景观,体现植物自然个体美及群体美,从宏观季相变化到枝叶花果刺等细致的欣赏。自然式植物景观体现宁静、深远、活泼的气氛。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向往自然,追求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植物美,在植物造景中提倡自然美,创造自然的植物景观已成为新的潮流。

中国古典园林不同于曾风靡英伦的自然式园林,在于提炼和意境的营造一即“深远含蓄内秀的诗画园林”,从王摩诘的辋川别墅到避暑山庄的知鱼桥,莫不如此,而园林意境如果仅靠山水建筑,不过行尸走肉而已,只有在缤纷多彩、婀娜多姿的植物点缀下,才得以焕发生机。我国历代园林都很注重植物景观的营造,选择植物题材更有许多传统手法和独到之处 在植物造景中深受山水诗画、哲学思想及习俗的影响。选择植物重视“品格” ,形式注重色、香、韵,还要具有画意。

中国古代形成了山水诗画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模仿自然,贯穿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其立意多为清高隐逸,超世脱俗 其中“三境界”观(生境,画境、意境)对植物造景的影响最大。反映在植物造景中则是要求仿照自然状态错落有致地组合成人工群落,与山石、水体等一同形成神似自然状态的环境。运用植物的特征姿态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而产生比拟、联想,作为情感或表达意境。植物由于生长环境和抗御外界环境变化能力不同,在人观念中留下了不同的性格特征。如松刚强、高洁,梅坚挺、孤高,竹刚直、清高,菊傲雪凌霜,兰超尘绝俗,荷清白无染人们对花草树木的鉴赏.从形式美升华到意境美。

3 植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类战胜自然的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大片绿地被占用.树木被砍伐.导致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自然灾害恶性发生.泥石流、海啸、沙尘暴⋯⋯幸运的是,人类已经从受到的惩罚中逐渐清醒,认识到植树造林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而且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温度、湿度以及净化空气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植物能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对所居住的周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珍视生命、珍惜曾经拥有的绿色家园.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住在园林式的城市.住在园林式的小区,成为人们的向往。而当今世界对园林这一概念已不仅是局限在公园或风景点中,从国土规划就开始注重植物景观.首先保护自然植被,其次进行有目的地规划、栽植大片绿带。

自然群落都有独特的种类、外貌、层次、结构。环境越优越,群落植物种类就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而栽培群落是按人的意愿将同种、异种的植物配植在一起形成,根据人的生产、观赏、改善环境等需要而组成。造景中栽培群落的设计,要遵循自然群落发展规律,从其组成、结构中借鉴。切忌单纯追求艺术效果及人为要求,不顾植物习性,硬凑那些违反自然规律的群落。

重视园林建筑,而轻视植物,这在以往的园林建设及设计中屡见不鲜。而今人口密度、环境条件、人的喜好时尚都有很大变化,因此我们在园林建设中除应保留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部分,还需提倡和发扬符合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当前人们逐渐接受园林植物造景的观点,许多城郊营造森林公园,尝试植物群落设计。伴随着旅游热,大批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纷纷成立。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全面铺开,景观建设快速发展,需要新增大批合格的园林绿地。高水平设计、高质量选苗、高标准施工已成为创园林城的质量目标。要充分掌握及利用园林植物资源来规划设计,引种选育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植物品种,注意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及人居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美。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运用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园林绿化建设首先不能盲目听从不切实际的主观意念.要按照生态园林的观念去创造园林景观.建设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要体现以植物造景为主体.按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态位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注意维护、改造自然植物群落的同时.建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注重植物的生长发育、枝叶和形态变化、开花结实、衰老以致死亡等演替过程;把握景观的动态性.结合运用园林美学原理.营造出优美的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园林景观.构建融生态、艺术、科学、文化为一体的绿色环境。

参考文献:

第8篇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美丽中国”概念表达了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环境问题的治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有赖于制度体系的创新和重构,而“美丽中国”正是这样一种有益的探索。

“美丽中国”不是空中楼阁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越过了6000美元。但是光鲜的经济发展背后,是周而复始的雾霾天气和触目惊心的水源污染。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在全国范围内生态环境依然是“局部领域有所好转,总体状况仍在恶化”的状态。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生态权益之于当下的中国,已然是奢侈品。人们对这类奢侈品的需求会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迅速递增。在生态经济学中,这被称作“生态需求递增规律”。

可以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质量需求与政府、社会不尽理想的生态环境质量供给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您认为该如何破解这一矛盾?

■当下的困局确实不容乐观。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必须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美丽中国建设,正是缓解资源短缺、改善生态质量、控制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暖的紧迫要求。

目前,舆论对于“美丽中国”仍抱有疑虑,认为这仅仅是一种概念的炒作,甚至只是空中楼阁。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在我看来,美丽中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具有非常坚实的实践基础。早在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就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打算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使之成为继“中国竹乡”、首个“中国生态县”之后的第三张国家级名片。

同时,在安吉县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出台。可以说,“美丽中国”概念是十报告中富有“浙江元素”的词汇。此后,美丽乡村建设之风吹遍神州大地,广东、海南、福建、天津等地纷纷开始创建美丽乡村。其实,生态省市县建设、生态文明市建设、环保模范城市建设、低碳城市建设、森林城市建设、宜居城市建设、卫生城市建设等诸多美丽区域建设,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实基础。

“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

您如何解读“美丽中国”?

■在我看来,美丽中国建设包括其有形部分与无形部分。其有形部分包括发达的生态产业、绿色的消费模式、永续的资源保障、优美的生态环境与舒适的生态人居。在有形之美的背后,则是无形之美,也就是生态文化、生态哲学、生态理念等。

在发展生态产业方面,浙江省历来走在前列,如杭州市在发展动漫产业、东阳市在发展影视产业方面已经为其他地区树立了成功的范例。也正因此,有人提出,政府需当机立断,只有关闭传统型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产业,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生态产业的发展。您对此怎么看?

■在我看来,发达的生态产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存量经济与传统产业要循环化、绿色化,走循环发展与绿色发展之路。对于纺织产业、石化产业、医药产业、钢铁产业、建材产业等资源投入多、废弃物排放多的产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不能简单地“放弃”,而是要科学地“扬弃”,努力使之减量化、再使用、再资源化。二是增量经济与新兴产业要高新化、轻型化,走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之路。

刚才您提到了绿色消费模式。但从实际来看,目前,国人的不理性消费行为常常见诸报端。对此,您认为绿色消费应该怎么引导?

■绿色的消费模式的养成,既需要通过意识形态、舆论引导、学校教育、社团力量等,使得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真正“内化”;又需要通过政府的约束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社区的垃圾分拣等管理手段,使得消费者“不得不”绿色消费以及“何乐不为”绿色消费。

众所周知,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强调了永续的资源保障、优美的生态环境与舒适的生态人居。那么,您认为该如何同时兼顾这三者呢?

■人类社会经历了“人不敌天”的史前文明阶段、“天人合一”的农业文明阶段、“人定胜天”的工业文明阶段,现在正在转向“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阶段。舒适的生态人居是“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容易被人民感知的部分。无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还是在美丽城市建设中,都必须把生态人居、低碳建筑、绿色能源等天人和谐的理念贯穿于居住小区及其周边环境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小区建设、建筑使用、社区管理等各个环节,让人民深切体会到人居之美、建筑之美、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

实现制度的有效对接

您为我们勾勒了一副“美丽中国”的图景,那么落实到具体实践层面,应该怎么做?

■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障碍在于科学技术和制度建设的相对落后,因此,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自主创新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既不可能沿袭资源型国家的路子,又不可能沿袭依附型国家的路子,更不可能沿袭殖民型国家的路子,唯一的选择是走创新型国家的路子。我们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领域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人才培养力度和科技开发力度。真正扭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产出、低效益”的局面,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目标。

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必须注重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在对传统的技术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禁止或控制有害于生态环境的技术;二是基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现实,开发和使用生态环境修复的技术;三是立足于长远大力开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技术,实现源头控制的目标。总之,通过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要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科学之美、技术之美、创新之美。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提出是党的十报告的亮点之一,作为一种制度建设,您觉得该如何构建才能有效呢?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是单一的制度,而是制度体系。一是要大力加强总量控制制度、产业准入制度、环境标准制度等别无选择的强制性制度建设;二是要大力加强资源环境税收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水权交易制度、碳权交易制度等权衡利弊的选择性制度建设;三是要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舆论引导、学校教育等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中既要有约束性制度,遏制非绿色的、非循环的、非低碳的发展方式;又要有激励性制度,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同的制度之间既存在替代性关系,例如环境税制度与排污权制度,要根据成本收益比较选择最佳制度。与此同时,不同的制度之间也存在互补性关系,例如排污权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权交易制度,要根据制度匹配性原则实现制度的有效对接。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农民;城市化;文明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关键期。对“农村城市化”有什么样的理解,必将会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性质、方向、量化、道路抉择等)。所以,辨清我国“农村城市化”概念将直接关系到甚至是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成败、成效的关键。当然,我们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摸索探讨,但是,没有(先进)理论指导的实践将会是苍白的。国外一些国家在农村城市化建设中所走的弯路就是一个明证。因此,要明“择”必先清“辨”。对我国“农村城市化”概念内涵理解的灵活化,将可以使我们对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探索、实践的灵活化,而且会更符合实际、更为有效。

一、我国农村城市化之“辨”

对“农村城市化”一词,早在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著名经济学家刘振邦曾提出了激烈的批评意见。刘振邦是一位长期研究世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济学家。他说,农村城市化是一个非常危险而又极不科学的提法。彻头彻尾、彻里彻外谓之“化”,如果农村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变成城市了,农村也就消失了,生态也就不平衡了。因此,这样的提法会把农村的发展引向歧途,是和人类的发展背道而驰的。他说:“农村城市化这个提法最初出自于50年代的西方,二战结束后,当时西方城乡生活水平差距很大,为了消灭这种差别,一些国家盲目提出了农村城市化这样的口号,并把它当成一种模式,企图以此来把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和城市同等的程度。在此影响下,许多西方国家比如日本大量发展中小城市,结果农业用地越来越少,生态出现了严重不平衡,日本政府认为这是他们经济发展史上所走的一段最大的弯路。法国在农村城市化的引导下,耕地每年减少1%以上,农村荒芜。这种现象迅速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重视,到了70年代,就彻底否定了农村城市化的提法。现在,在西方任何一份报刊杂志和经济学理论中,都不再提农村城市化,而取而代之的是城乡一体化,实际上就是产销一体化,也就是说,城里需要什么食品,农村就生产什么,加工什么。比如,城里需要奶制品,农民就养奶牛,而养奶牛产前、产中、产后可分出若干行业,产业多起来了,农民自然就从粮食生产上转移出去了,而不一定非得造个城才能让农民转移出去。”[1]

刘振邦这一提点可谓振聋发聩,犹如及时雨般浇向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建设热潮。的确,农村城市化的提法是很危险,如果对农村城市化没能真正理解而盲目进行的话。但是,错误或危险并不在于农村城市化及其提法本身,相反,农村城市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的存在和发展,是基于人类的需求和文明程度基础上的,因此,随着人类需求的重点转换和多样化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农村和农民的转型或(相对于现代农村或农民上的)终结,也是可想而知的。

首先,农村城市化,根本上就是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本质上就是农村、农民的文明化问题。一部分学者提出,应该将农村城市化改为农村城镇化。他们认为这既充分重视了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又切实地从我国国情出发。以往我国形成的城市体系,大城市多,中小城市少,城乡脱节,缺少小城镇中介,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受限制。在农村城镇化体系中,既有少量农村流动人口通过社会流动进入大中城市,又以建设中小城市和县镇、乡镇为重点,使城乡更好地结合起来,起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其实,文明化是一个极富弹性的概念,既有历史文明的积淀,又有现代文明的演进。按城乡关系理论,农村城市化的实质在于城乡对立转为城乡融合,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城乡差别使城乡居民共同享受人类创造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事实上,还应包括政治文明。因此,从这个大角度上看,农村城市化就决非如城镇化等,城镇化只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内容、层次、过程、方法或模式。适合本国国情的农村城市化是一个远大目标,是一个发展方向,是一个科学诉求,是一个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极为丰富、深刻而复杂的体系(或工程)。其中,农村城镇化或城乡一体化等都只是农村城市化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环,是农村城市化的各种形式或内容中的一种或一个层次,不能以偏概全。否则,农村城市化建设迟早会陷入深刻的迷茫之中,到时又须经历一番痛苦的思维方式革命或实践方法的洗礼,方能重新站起来,如此,农村城市化的成本未免就太大了。

农村城市化有内涵上的深广性,有层次上的逐升性,有过程(时间)上的递进性,有形式上的多样性等。这是农村城市化之作为文明化的本质所决定了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和必然趋势。因而,农村城市化建设围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这三大文明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必然展开的是农村、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精神(思想观念等)上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漫长过程。初级阶段上的农村城市化或许可以是通过政府推动下的暴风骤雨式或一夜暴富式的,显得迅速而卓有成效,但是,关键在于中高级阶段的“化”即对初级阶段成果的巩固和发展(暂且不论这初级阶段中某些过激行为的合理性问题)。如今所谓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县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工业化等等,主要是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焦点放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上(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做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做精神推动力。重点突出先后性,过程显示互动性,这未尝不失为一种科学而合理的选择。然而,我们在实际中的做法却常常偏离于我们之前的这种科学而合理的认识。思维的直线性,一刀切,是我们的惯性,所谓政治文明的保障作用或者是精神文明的推动力作用,常常被逼至角落,看着外面一片喧嚣杂乱而偷偷哭泣。农民的思想观念甚至是政府自身的发展观念、理念或思想观念常常被忽视,农民的意愿不名一文。农民只是棋子,哪是主体?!

其次,作为农村城市化的主体——农民的文明化是农村城市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和关键点。秦润新曾给农村城市化下过这样一个很好的定义:农村城市化是指在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3]定义全面而深刻,突出了农民的文明化发展。现实中,农民存在着与现代城市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愚昧的文化心态。科学而准确地了解农民,是我国农村城市化步入良性运转的重要条件。否则,极易造成规划的失败。社会学家罗吉斯在谈到美国的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时说:“这些农民进入城市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们根本无法应付他们面临的新环境。他们不识字——他们本来的生活不需要识字。”但“城市就是一本书”,如果新进城的农民不掌握城市所需的职业技能,很难被雇用,生活就难以得到保障。由此可见,只是农民进了城,不一定就实现了城市化了。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综合概念。其中包括职业构成和居住环境的变化,也包括生活方式、职业技能、行为规范、文化心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在城市化的整个过程中,人自身的城市化是更为重要也是更为困难的。[2]另外,农民的乡土情结非常重,要注意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不要强迫农民放弃土地、转业或进城等。观念的转变以及丢掉由于无知而对城市(对未来)的畏惧、就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等等,都需要时间,搞农村试点的科学性根据便在于此。变革性突进与改良性渐进要进行有机结合,强调农民这个农村城市化永恒的主体,必须通过科学规划,逐步引导,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强调自愿性,不想走的可以留下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各省市、地区在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的探索实践中,要谨防无视现实、无视农民意愿和现实状况,一味求快、求政绩的攀比行为,否则极易使农村城市化建设陷入困境,甚至引发各种不必要的社会矛盾,不利于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顺利进行。

再次,农村城市化未必是发展越迅速越完善就越好,也未必非得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才算是真正的城市化。好比如,一个人之称为人,并不需要所谓什么统一的标准,符合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即可。譬如,某君行为怪异,与众不同,便被戏称为“外星人”,其实,事常出人意料,或许该君也在思忖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外星人”呢!非要给农村城市化设立一个所谓“最基本的标准”的话,必曰文明化,就如有理性之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标准一样。城市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最主要载体和凝聚体。各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具体国情、“地情”,未必每个农村都必须被建设成为与城市一样模式的才可称为“城市化”,这明显也不可能。人类对农业的必然需求等因素,导致农村、农民的必然存在,但是未来这种“农村”、“农民”的存在也可以如有工业必有工厂和工人一样的存在概念,而未必真得如现在所谓的农村。“农民”也可以转变为农业工作者,他们跟城市居民一样,是一个不象现在这样的处处受歧视和限制的群体,他们也是人类文明平等的承载者和传承者。

农村城市化——主要包括形式上的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城市扩建、人口集中等)和内容上的城市化(城市各种文明资源,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资源,也即软资源和硬资源的充分享受与“化”,由原来愚昧、落后的农民升华为理想状态意义上的比较文明的城市居民。)这里面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在政治身份上的城市居民化,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以与城市居民一样能够享受城市各种政治资源(当前最突出的是户口改革);有经济上实现了非农化或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等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上的转换,以为农村、农民政治上的城市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生活方式上也实现了城市化——一种较浅层的城市之文明化;素质上(包括思维方式、思维品质、思想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等)的城市化——真正的内涵上的城市之文明化。

二、我国农村城市化之“择”

通过辨清农村城市化概念内涵,并从中得出发展目标和方向后,我们对我国的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道路、模式、方法上便更有了针对性。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即文明化,是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本质和必然要求,但“化”的水平、程度的不断提高定然需要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任重道远。每一个历史阶段,三个文明化之作为农村城市化建设中的重心或每个文明化自身的重心定然不同,需要逐次推进。甚至每个文明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或相互作用都会各有差异。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虽然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毕竟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必然要围绕着文明化的目标,着重于先发展农村经济,以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充裕保证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起步和发展;而农民和政府的精神文明化和政治文明化则主要起辅助作用。各地区对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方法、模式、道路和目标等)因地制宜的创新,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但不可盲目攀比冒进。不仅农村城市化的模式、方法和道路可以多样化,而且农村城市化的形式甚至是内容上也必然多样化。

当前,农村经济产业化、工业化是主要动力,政策制度改革是关键,而人的思想观念、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等是辅助条件。政策制度在当前农村城市化中起决定作用,这些政策主要是指改革开放政策及由此产生的其他相关政策,诸如土地政策、户籍政策、产业政策、及区划、社会保险政策等等。[4]不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即使经济上完全实现了非农化、生活方式上也完全实现了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在制度上属于农村社区,在公共政策上也实行农村政策,市政设施、城市面貌及各项社会事业与城市其它区域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变迁成果不能转换为城市化的成果,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5]就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来讲,直到现在,已有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称为居民户口,实现了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北京、上海两市也已下发了本市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实施意见,放宽了条件限制。公安部表示,为推动改革政策的顺利实施,上述地区的公安机关主动配合民政、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教育等部门调整相关配套的经济社会政策。中国还将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促进人才交流和人口的合理有序转移;完善暂住户口登记,放宽夫妻投靠、老年人投靠子女及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落户的条件限制,放宽对投资、兴办实业和购房人员的落户政策,放宽各类人才落户政策,探索建立居住证制度。

另外,由于我国农村及其人口过于众多,农民不离土不离乡的生活方式将长久地存在,要使中国农村、农民的城市化、文明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农村土地、矿藏、特色风景和人力资源等多样化资源进行整合发展的“就地多元化”是合理而必然的选择。这需要作为外力的城市对农村的耦合和推动以及农村内部推动相结合,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社会保障、教育改革等并行,共同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共同提高农村、农民城市化或文明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著名经济学家刘振邦说——“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危险的提法[N].新华日报,1995-12-7.

[2]辛秋水.“农村城市化理论研讨会”综述[J].江淮论坛,1994(5).

[3]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