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医学影像前景

时间:2023-09-24 10:56:41

导语:在医学影像前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学影像前景

第1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 数学精神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进行等式运算的时候,当一个数字或运算项从等号的一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的时候往往忘了“变号”,就是说忘了改变数字或项前面的加减号或正负号。原先以为这只是孩子们粗心马虎所造成的,因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把重点放在了提醒学生仔细认真方面。

然而,越来越多的实践让我发现,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的粗心马虎造成的,而是因为学生们没能真正理解一个等式所包含的深层意义。例如,我在纠正一个数学成绩还不错的学生的这种错误的时候,他迷惑地说:“老师,为什么一个数字从等号这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就要将它的前面的加减号改得与移动前完全相反呢?”他甚至还打比方说:“如果我从一座桥的西端走到东端,难道我就从男生变成了女生了吗?”当时我没有太在意这个学生的问题,只是告诉他这是运算法则的要求,不这样做就是错的。过后便忘记了。

有一次,我在书店中不经意间翻到一本李开云老师的《小学数学知识树》,作者在书的前言中提出“努力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辩证全面地考虑问题的习惯”,让读者通过基础知识这些“枝叶”,去理解蕴藏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自从?看到这种观点之后,在上面那个问题的教学中,我除了教给学生们等式运算的概念和规则外,更加侧重引导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这样做的理由——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保持等式的等量关系。如果不将移动的数字或者项前面的加减号或者正负号改为与移动前相反的状态,那么就改变了“等式”的特性,破坏了等号两边的等量关系,等式便不再是等式了,是对公正平等精神的人为破坏。在平时的等式运算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这样的延伸后,我发现学生们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的比例降低了很多。

这个例子也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学几乎将全部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教授上,而忽视了对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挖掘,而这正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

一、问题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培养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等数学思想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这是对数学教师的一大挑战。因为,当今数学教师在中小学经历的是传统数学教育,即强调机械性的训练,忽视学生的数学理解。而这种学习经历势必会对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数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主力军,担负着普及数学知识的重任。他们对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是否重视既会影响他们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因此要强调数学教师须具备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

二、现状分析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本体和数学发展的认识,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已有的相关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模型,在我国现有研究中较为普遍的是Ernest的三维模型,即将数学观分为三类:工具主义观、柏拉图主义观和问题解决观。工具主义观把数学看成是由事实、法则、技巧等构成的一套工具,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熟练地利用它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柏拉图主义观是将数学看成一个静态的永恒不变的学科。它通过逻辑将知识组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结构,数学是发现的而不是发明的。问题解决观则是把数学看成是一个动态的、由问题推动发展的学科。它是人类发明与创造的,其结果是开放的,因此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黄毅英教授的研究小组在1998年通过问卷对吉林、香港、台湾三地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学数学教师大多持有柏拉图主义的数学思想,尤其是在内地更为明显。他们采用传统数学教育方式,即强调机械性的训练,忽视学生的数学理解,忽略对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培养。 当个体长期接受传统的灌输型教育方式,他就会认为学习是记忆与复述的过程。他的思维拓展能力会受到阻碍,他只会接受不会理解也不会分析,长期下去,他的散发性思维得不到发展,他将会变得死板,对知识不懂灵活应用。

三、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及应用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其实,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更主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通过接受数学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养成更加完善的人格。“数学精神,既指人类从事数学活动中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理想追求等意向性心理的集中表征,又指人类对数学经验、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观念等不断概括和内化的产物。”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的数学教育从以发展智力为中心向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转变,有助于引导数学教育由短期功利性向终身素质教育的转变,有助于促进从单纯提高数学知识水平向数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整合的转变。

四、结论

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注重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驾驭数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其数学成绩和学习效果也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将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意识、数学观念在内的数学精神融入数学课程和数学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李开云《小学数学知识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

论文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英语专业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情景教学”的角度出发,在分析该学习理论概述及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景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并从应用角度具体论述了“情景教学”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即教师在该学习理论中应用的注意事项;学生在该学习理论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情景教学”在应用中需要的条件与手段等。

从发展趋势看,大学教学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性质决定了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情境性。正是从这一层面出发,本文对情景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一、“情景教学”的概述与作用

1.含义

“情景教学”的含义指的是学习并不仅仅是能够获得一定的具有事实性特征的知识,还应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参与到真正的文化实践中去。知识是作为生活中的工具存在的,学习者只有通过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的使用以及自身与知识联系密切经验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知识所具有的意义进行协调处理。

2.方法简述

在情景教学理论中,教学是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导演与教练存在的,其所发挥的作用应是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挥,通过情景学习理论的应用,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到知识,成为学习过程的主角。[1]“情景教学”的步骤,通常包括情景的导入,也就是说以情景为主线,诸步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情景认知。在情境认知的基础上,不断的对学生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巩固学习,从而达到情景巩固应有的作用。除此以外,对教学中的情景运用情况进行反馈,通过该种教学模式来检验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该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3.作用

由于社会需求的转变,英语教学模式[2]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教学模式的层面来看,呈主动探索的发展趋势。英语专业教学中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诸多方面进行变革才能适应这种教学要求。从我国目前教师本身来看,多数都是以文学学科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因而其本身在专业教学的综合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不利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其本身的素质能力对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师队伍的发展上,由原有的自我提高型向终生学习型的趋势发展。基于此,有必要加强”情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3]教学对综合能力的重点关注,使得的教学队伍在建设中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传授基础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好的知识面,能够很好的适应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不断更新的需要,要求专业英语教师不断具备科研能力,同时还应具备教学创新能力,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做到与时俱进。

二、“情景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施

从上文对“情景教学”的分析来看,在英语专业实施该教学模式通常采用以下步骤。

首先,在英语专业“情景教学”实施的初期,教师应以学生的感知为基础,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使得英语专业教师的教学活动符合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这一实施阶段,“情景教学”强调的是,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积极地、平等的英语专业教学课堂的教学氛围。从而实现英语专业学习通过情境的创设能够在对语言进行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4]教师在具体“情境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从而实现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认知,通过该种方式有效激发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其次,在对英语专业教学内容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应向学生呈现英语学习方面的新知识,这是英语专业情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英语专业教师要实现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达到对学生原有知识巩固的效果,同时让学生不断的增加对新知识的领悟。在具体的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网络、多媒体及其他辅助教学设备的灵活应用给学生创设教学情景,通过让学生对这些情景的体验,实现英语专业教学的目标,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专业的理解与记忆,不断的提升英语语言的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

“情景学习”在应用中强调学习是个人与群体间互动合作的动态过程。从这个观点看,英语专业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学习理论的应用而达到促进交流的效果。这是因为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合作需要建立在人际交流基础之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动合作的过程就是人际交流的过程。

从英语学习目标的实现过程来看,如果学习者处于一个人际交流的环境,其英语的学习效果与没有交流环境的学习者相比差距较大。举例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可以设计将任务作为中心的英语交流模式,这种英语交流模式就是情境学习理论的在促进交流方面的应用。在以设定的任务为中心的英语交流模式中,英语教师与学生是处于一起解决问题的状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转换自身的角色,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这对英语语言类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关注参与式教学。也就是说,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应给每一个学生创设能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机会,从而真正实现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投入英语专业的学习中去,使得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所设定的平等对话的情境中,不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与信心。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在英语专业的具体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各种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融入到所设计的情境中,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观察,学到模拟情境中所包含的英语知识与语言技能。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而且还能够让学生达到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

三、运用“情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应更新英语专业的教学理念。[5]从英语专业教学中“情景教学”应用效果的好坏来看,是否有先进的英语专业教学理念是前提。对于英语专业教学来说,英语专业教师只有在不断完善自身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才能促使自身适应时代对英语专业教学要求的不断提升,而这些都离不开英语专业教学理念的更新。因此,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的更新。需要教师明确目前对英语专业教学的要求,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在英语专业教学方法上摆脱传统的限制,从而达到目前社会对英语专业教学的需求目标。这就需要英语专业教师本身必须转变角色,并且不断适应新的教学文化。也就是说,在“情景教学”指导下的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知识的促进者。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角色的转换,才能够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从英语专业教学的角度来看,英语专业教学的任务应是具体的、有一定针对性的,指的是实现在特定的场景下与他人能够进行自由沟通并通过沟通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在英语专业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出的任务应是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且所设计的任务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可以设计包括经济、人文、自然等诸多方面内容在内的教学任务。而学生在完成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通过和其它人合作来完成。通过这种英语专业教学设计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不断提升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2.学生要注意什么问题

“情景教学”也不能忽视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情景教学”强调在情境学习中必须给英语学习者提供各种反思的机会。而英语学习者在”情景教学”的应用中也应发挥出自身在英语专业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活动,让自身对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不断的进行思考,通过行动与决策等诸多方式,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与分析,从而不断的提升自身在英语专业方面的学习效果。

3.“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条件

在“情景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发挥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这些辅助工作包括多媒体、投影仪及网络等等。这些工具的应用能够有效确保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仿真的社会情景中,通过使用诸交互式多媒体资源进行英语语言方面的交际,从而进一步促进英语学习目标的实现。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情景教学”需要英语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计算机等辅助工具的操作和应用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科修养,不断的丰富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及教育心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通过良好的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促进“情景教学”应用效果的提升。

总之,情境学习理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所具有的影响,决定了当其应用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时必然会给英语专业教学带来诸多的影响。作为英语专业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英语教学的需要,在情景学习理论的实际应用中不断加深思考,通过自身努力促使情景学习理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吉英.论情境学习理论对高职教学的启示[J].海外英语,2010,(9).

[2]胡玲红.情境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新课程论坛,2010,(8) .

[3]刘晓年.情境学习理论应用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礼仪教育 就业竞争力

所谓礼仪,可分为“礼”“仪”二字加以解读。“礼”,尊敬、崇敬;“仪”则包括容貌举止、理解等含义,是“礼”的外在形式。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等都是古代学者关于礼仪教育的论述。而现阶段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在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上出现了些许偏差,即重专业素质教育,忽略了礼仪教育的教育思路削弱了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以为,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培养目标是劳动一线的中基层管理、技术骨干,是成功适应社会、富有拼搏精神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礼仪教育作为个人价值实现、事业成功的“软保障”,如何将礼仪教育与培养切实融入就业指导工作中去,为学生职业道路开辟良好开端,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的重要教育工作之一。

一、从就业视角看高职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才竞争是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内容。而高职院校作为科教兴国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其当前的首要任务。礼仪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作用。

其一,礼仪教育是规范高职生日常礼仪的重要工具。作为公众认可的普遍行为规范,礼仪在支配、控制人际交往活动的同时,也成为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衡量、判断手段。良好的礼仪规范更易赢得他人的好感和尊重。

其二,礼仪教育是推进高职生“准社会化”进程,提高其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及社会心理承受力的重要形式。如培根所言,礼仪是“永久的推荐书”,是人际关系的“剂”,有助于形成更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而塑造个体独立人格,满足学生从“依赖于人”逐步向“独立于人”的心理成长需要,提升自信自尊,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有效排遣不良情绪。

其三,礼仪教育有助于提升高职生素质修养,道德自觉意识以及自我锻炼、改造礼仪品质。礼仪是道德素养的外化表现形式,高职生以得体的言谈举止、平和的心态、艺术地事物处理方式迈入职场,是赢得领导与同事广泛认可、获取长远发展机遇的重要手段。

其四,礼仪教育是塑造高职生尤其是商科生良好职业形象的主要教育手段。

因此,及时加强高职礼仪教育,是在继续加强针对性技能教育、发掘个体功能性价值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并服务于高职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有力教育手段。

二、现阶段高职毕业生礼仪修养水平分析

礼仪修养水平是衡量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最为直接的标准。从整体上看,高职毕业生大多具备相应程度的礼仪素养,但礼仪失范现象仍然存在于部分毕业生中,礼仪教育仍有待改进。

从现阶段高职生、同时也是部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礼仪失范现象来看,其礼仪修养存在与所受教育程度不对等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缺乏个人修养、道德规范失衡及生活细节等方面。如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公众场所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尽管此类现象属于个别情况,但作为教育者,应及时加以重视,根据礼仪失范成因采取相应对策。具体而言,高职生礼仪失范原因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外在环境因素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偏失、欠缺礼仪基础以及社会氛围的负面影响;二是学生普遍存在接触迎合外来文化的现象,对礼仪的存在发展缺乏认知;三是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未将礼仪教育提升至相应高度,缺乏重视甚至于未开设这一课程;四是学生内在心理的人格“单面化”趋势与礼仪规范的“多面性”产生冲突。

三、探索强化高职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1.高职礼仪教育定位应凸显针对性

高职礼仪教育归属于高职课程体系,其角色、内容定位都应符合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性特征。从教学内容上可简略划分为基本常识礼仪、专业礼仪教育两部分。前者侧重于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礼仪教育,重点在于针对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差异,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及道德取向,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开展日常行为礼仪、社会礼仪教育;后者则指专业礼仪教育,在课程内容安排上突出职业礼仪技能培养、岗位可操作性特征,尤其是在服务行业的系统化礼仪教育中还应加入相应的地域礼仪文化特色、职业意识培养等内容。

2.高职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其一,将礼仪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现阶段礼仪课程通常被作为就业前的包装教育在毕业或实习前夕进行教授,难以达到预期素质培养目标。课堂教育作为系统规范化训练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将其作为习惯养成教育加以实施。从入学教育开始,将礼仪教育纳入规范化管理,结合日常校纪遵守、教室、宿舍文明规范,逐次培养其道德行为规范、举止仪态以致人际关系处理,实现学生礼仪素质的实质性提高,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其二,礼仪教育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礼仪课程并无甚深奥的理论内容,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将礼仪教育落到实处,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其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仪态模拟、情景模拟、角色模拟等教学形式,将知识讲授、模拟练习与具体的社交环境相联系,从标准礼仪规范的实践掌握着手,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发掘其社交潜能。此外,将礼仪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特定环境加以督促练习,使高职学生在长期的习惯保持中逐步养成得体大方的日常礼仪规范。

其三,校园文化渗透,隐性熏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礼仪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化育人的有效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渐次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与文化品格。一是要利用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以艺术长廊、院系板报等外在显性艺术形态陶冶学生情操;二是以校园网络传媒传播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礼仪自觉意识的形成;三是继续推广校园文化活动,将礼仪竞赛、人文素质讲座等主题活动融于学生业余生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礼仪素质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步入社会、走向职场的外在个人素养表现。高职教育应对建立健全相应的礼仪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过硬技能本领的同时,也将高职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做到内外兼修,提升就业竞争力,成为人才竞争中的强者。

参考文献:

[1]林丽楠.实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2]程秋莹.关于高职院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9.

第4篇

关键词:精神分析;潜意识;超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B8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051-02

一、超现实主义流派产生的几种原因

1.现代社会思潮的影响

雅克・德比奇在《西方艺术史》中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怖使人想到我们的时代也有其非理性的部分。实际上,这种恐怖已经动摇了对于理性的信念。对于科学思想的作用已经提出疑问,因为一直以为科学思想是保证人类幸福的。于是,大量的艺术家被一些稀奇古怪、神秘莫测的题材所吸引,他们采用一些梦幻的场面作为对于自信的进步思想的抗议”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理性思维产生了怀疑,并开始了对于新的思维意识进行发掘。社会中的这种无意识思想的懵动就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一次文化艺术思维的变革。艺术家开始追求描述客观对象的同时更加注重感性思维的传达。他们所表达的对象不再是过去的那种对于时间境遇里所发生的事物和事件的一种回忆或感慨,而是加以升华成整个社会动态的思想或理想。超现实主义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就可以看出这一变化。

2.现代哲学思维的影响

1900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产生,特别是潜意识论对超现实主义产生了很大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打开了一个潜意识里幻想形象的世界。在他的著作中常有描写需求和梦幻的世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社会最缺失人的本位精神境界,那就是对于自身困惑的解决,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也正出于此进行创作,他们用艺术来把最真实的人生感受通过寓言似的形象表露出来。他们所表现的方式没有教条主义的束缚,用真正的形式表现了人们思想的真正机能观念。例如,在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中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他们对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的著作深有所感,弗洛伊德说当我们的清醒的头脑麻木后,我们身上的童心和野性就活跃起来。就是这种想法使超现实主义者宣布艺术作品不能用清醒或不惑的理智来创作”。这种创作显然是出于感性而不是依靠一种理性的程式进行做画的。

3.现代文学诗歌的影响

19世纪的文学给了超现实主义艺术以很大的启示,尤其是诗歌文化的发展。劳特利蒙伯爵杜卡西和林堡就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言人,他们青年时代很富才气,写出了富有时代感的诗篇。在劳特利蒙的诗《马德罗之歌》中描绘了一个区别于前世的人生世界,不仅要反传统、阶级而且还要、上帝。林堡也给诗人和诗歌定义为超现实主义和梦幻的以及是潜意识、无意识行动和机遇。他们的思想显然和超现实主义艺术似曾有些相似之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生活在那个时代对于这样激烈批评社会的诗歌,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们也在致力于对于主流社会思想的关注和探索。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讲艺术家与时代的关系时强调:他们的生活、头脑和身体是单纯的,而我们是复杂的。因此,他们的艺术比我们的纯粹。他们对人的心灵与肉体的认识,为他们的作品提供了材料,而我们的文明再不容许这样的作品了。从这里看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给予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超现实主义画家对于诗歌的关注是有可能的,甚至它们还是一条文化脉络上的文化现象。

4.现代绘画艺术交流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历了短暂的平息战火的时期,世界艺术交流出现了新的契机。尤其是现代风格的绘画艺术。当达达主义销声匿迹后,1924年超现实主义在巴黎宣告诞生。早在1911至1912年,意大利画家基里科和俄国夏加尔的作品亮相于巴黎。当艺术家布雷东在成立超现实主义运动前,他就发现了可以作为超现实主义范例的画家基里科。他的作品透露给艺术接受者的是: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如梦如幻的一些景象,总带有超自然存在的感觉。让这位早期的超现实主义者倾慕不已。甚至声称,超现实主义有两个定点:文学界的劳特利蒙和绘画的基里科。这样的评价定位对于超现实主义艺术发展影响是比较大的。比如从达利的《没放在盘子里的鸡蛋》和基里科的《恋歌》这两幅作品在光线上都做逆光处理,并且描绘的客观对象都趋于几何化的构造,传达的画意都感觉显得很深沉和神秘。

二、超现实主义流派的艺术特征及代表艺术家

超现实主义继达达主义之后在西方艺术界颇有影响的艺术流派之一。它的思想更注重现代绘画手法的运用,它是继达达主义派别之后,但它并不比达达主义的思想落后,它更注重梦境的描绘,而不是单一的传统上的一种戏谑。它采用艺术上的幻觉和视觉上的冲突把人的眼睛引入到一种新的视觉景象中,让人有一种被眼睛欺骗的效果但是它描绘的景象比真实的真实更让人着迷。这种非逻辑、非经验的“无意识”描绘客观物象的手法较之传统更让人觉得它是新艺术。在表现手法上,艺术家放弃了以往的逻辑、经验和思维过程而是强调一种无意识的创造。总之,这场运动让艺术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它突破了达达主义的破坏精神,使现代艺术的精神意旨更为明确化了。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阿尔普、米罗、克尔诺、坦基、马格里特、夏卡尔等。他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艺术创造。其中,达利采用了精细的细节描绘,通过可以识别的经过变形的形象和场面,来营造一种幻觉的和梦境的画面。米罗采用了追求作画过程的无意识性,以致在画面上出现纯粹受心理作用支配的意象,最终结果总是充满幻觉和具有生命形态的抽象画面。

三、超现实主义流派与其他艺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1.与达达主义的关系

达达主义是西方战争留下的人的精神患失,它不仅把矛头指向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也反对现代主义。这群艺术家把生活和工业品搬进了艺术的殿堂,极力喧嚣地反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所有。与其说它是一个艺术流派不如说它是一场西方社会精神的运动。它对西方现代文明建立在一种贪婪和物欲主义之上的文明给予极大嘲讽。他们往往采用挑衅的手段,以宣扬他们的思想意图。达达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美学倾向,挑衅固有思想传统,揭示艺术生活之荒诞。这场运动持续的时间不长。大部分的达达主义艺术家被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所吸引,关注如何表达梦境和潜意识的世界。当然,超现实主义从达达主义那里借鉴了不少观念和技术,比如:自动主义、现成品直接创造等。这些创作的手法或技术容易调动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够激起人们的潜意识和梦。超现实主义跨越了的极限是它不像达达主义那样的激进而是转向对于人的梦境的潜意识探索,它抛弃了逻辑经验而把物体的细微刻画加深了,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画面效果发生了,画面的精细程度让人的眼睛很难相信从而产生一种梦幻的效果。

2.与形而上画派的关系

形而上画派的画家表达了艺术象超越了物象外的形态,探索和发现内在的本质、结构和规律的愿望。他们大多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深沉的回忆。超现实主义却把它的一些独到之处融进自身的艺术行为之中。当布雷东在巴黎看到基里科的作品时,他甚为之感动,并把他作为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精神前身。但在这里也不否认形而上画派对于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比如,形而上画派强调线的运用不强调对形象的真实的描绘而超现实主义艺术却吸收了它的形式感并强调了艺术形象的局部夸张过分的描绘。

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超现实主义流派的影响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的“性”与超现实主义流派艺术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把“性”描述为人的或动物的一种本能地范畴。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本能)的冲动,但又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上,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毫不隐晦地采用了寓意性手法刻画了性这样的一个题材。如达利的作品鲜明的描写了性:《巨大的者》、《蜜比血甜》、《窗边》、《的幽灵》等。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人的思想在一个新的社会潮流中的一种新的涌动。这种涌动把人们的精神带入了一种新的境界中。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的“释梦”与超现实主义流派艺术

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以往都是针对传统的一种抗争,艺术家们都在呐喊艺术需要新的精神,但是总是脱离不了传统的刺激。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苦难和沉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给人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他从人们的潜意识对人的心理进行发掘,从而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同时他强调人的行为中的无意识思维过程极为重要。他证明了这样的过程如何影响梦的内容。“释梦”对于人是一种精神愿望需求。超现实主义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于艺术品的创造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的“自由联想”与超现实主义流派艺术

社会制度可以是森严的,但是人的思想却是无比自由的,它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彻底地揭示了人们对于自由联想潜意识的重要性,它让人的精神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尤其是在西方现代文学艺术创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夏加尔说“艺术不是复制可见世界,毋宁是创造出一个可见的世界,造型艺术的形式元素:点、线、面、空间被赋予各种形式的动力感,以前我们是用它们来复制可见世界的……现在我们要用它来揭示隐藏在可见事物背后的真实……艺术创造的是一种微笑”这里就很明显地提到了艺术“自由联想”的重要性。

五、总结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于艺术的认识也在逐步地加深,弗洛伊德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他的思想对于文学艺术的影响却不可小觑。超现实主义艺术也正受益于此,超现实主义艺术是艺术家对于人自我的一种再认识,透过人的、物的双重性的揭示,重新让人类享有对自我充满梦幻、非逻辑的内心世界的认识。弗洛伊德的分析学说对于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影响的根源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吸收和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潜意识论,从而让艺术产生了一种奇特的美。正如不列顿超现实主义的美学论断,那就是:“神奇始终是美的,任何神奇的东西都是美的。的确,只有神奇才是美的。”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周燕红,胡惠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第5篇

随着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以磁共振成像为代表的脑功能影像技术日新月异。它在探求人类正常认知、行为的奥秘和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1]。天津市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是以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为依托,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影像科和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教学、科研人员组成,脑功能影像是本学科主要的教学和研究方向。然而传统“填鸭式”教学和“闭门造车式”研究早已经不能满足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探索行之有效的脑功能影像教学、科研方法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课题。微信是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它通过手机网络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也可以群聊,是一款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的通讯工具[2]。实验室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在辅助功能影像教学、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共享国际研究前沿和展示教学、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微信平台在脑功能影像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一、利用微信辅助功能影像教学

脑功能影像后处理技术是功能影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静息态局部脑活动分析、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独立成分分析和任务态脑功能分析等技术[3,4]。教学对象的主体是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神经病学专业的医师和医学生。学生们通常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对于脑功能影像数据的合理解释、深度挖掘十分重要。然而,脑功能影像后处理技术对于医师和医学生抽象、费解,尽管采取理论、实践结合的授课方式,有限的授课时间仍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微信在脑功能影像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现实中的时空限制,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微信,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使抽象的技术理论形象化,弥补课堂授课的不足。针对微信的难点、热点问题,学生在平台上参与讨论,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解答,可以实现师生课上和课下的有效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利用微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在国内顶尖科研机构,从事脑功能影像的人员通常具备生物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理工科背景,以建立功能影像方法学体系为主要方向,但他们常常缺乏对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变治疗及转归的深入认识。然而,面对各自专业领域科研与教学的繁重任务,医科和工科教学、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的时间非常有限,妨碍了对共同关注课题的深入讨论。利用微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可以突破时空与专业的限制,实现医科、工科背景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时、在线交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够即时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教师能够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重要的是,微信交流平台拉近了医科、工科专业人员的距离,对实现跨学科融合,培养医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利用微信共享国际研究前沿

微信平台具有强大的资源共享能力,可以将《science》、《nature》、《JAMA》等国际顶尖综合类期刊及《journal of neuroscience》、《human brain mapping》、《cerebral cortex》等国际顶尖神经科学专业期刊上最新发表的电子版论著整合起来。在实验室教师在线组织、协调和指导下,学生对论著内容进行分组翻译、剖析、解读,并以图文、音频、视频等格式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供群内成员在线阅读和转载,客观、即时、准确地向同行传播脑功能影像前沿研究进展。共享国际研究前沿为师生共同进步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学生国际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研究者对热点方向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团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利用微信展示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