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56:43
导语:在心内科的护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心内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10月在我院心内科护理工作人员14名,年龄20~36岁,7年及以下工龄7名,7年以上的7名;专科学历5名,本科学历9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6名,护士6名。实施为期9个月的心内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
1.2方法
根据各级护士的职称、岗位及权限制定分层级的核心能力培训计划,核心能力培训由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构成,其中基础理论知识采用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两种方式,临床实践技能操作以临床带教的形式进行,护理工作人员完成岗位工作理论和实践学时后进行考核和自评满意度调查。
1.3核心能力培训方案
根据护理工作人员的职称、岗位需求和职责实施分层级的培训方案,目的提高不同岗位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观察区患者出入手续的办理和交接班;心内科分诊及文件的书写和记录;心内科特殊患者的护理,物品管理和职业防护;护理、教学及科研工作;检查和质控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排班的过程中要新老搭配,做到老带新,以便护理工作人员能够在有指导和帮助的情况下完成系列的培训任务,提升护理工作的基础和技能。建立良好的标准的教育制度,将教育与训练有机结合,贯穿于日常护理工作中。举办相关的模拟事件,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其观察能力。
1.4观察指标
待培训结束后,比较培训前后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和护理人员自评满意情况。考核由基础理论和综合技能两部分组成,考核过程中注重分层级考核。理论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满分100分,综合技能考核采取小组逐一考核的形式,包括基础技能、操作技能、临床思维、教育与培训和协调能力5个方面,每项满分100分,共500分。自评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种,总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人数。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学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χ±s)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前后理论和综合技能比较
与实施前相比心内科护士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后14名护理工作人员的理论和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均有所提高(P<0.05)。
2.2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前后自评满意度比较
心内科护士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前14名护理工作人员的自评满意度为78.57%,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后自评满意度为92.86%,自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临床带教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60
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教学医院评估的重要指标。因此,临床技能培训是临床医学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技能操作、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践过程[1]。笔者对带教工作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后, 总结出带教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带教中出现的问题,使所带教学生出科考试合格,完成了实习计划,现报告如下。
1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带教老师素质参差不齐,对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缺乏评价,影响教学质量。责任意识不强,带教不认真,主要表现在带教老师对带教工作的重要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使部分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存在不负责任、马虎的心理。有时违反了“放手不放眼”的基本原则。 带教老师未正确掌握带教方法,对教学工作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一部分老师只根据工作实际进行教学,而忽略了有效运用教学目标。
1.2实习同学不注重个人形象,缺乏积极主动性护生进入临床,虽然进行了岗前培训,但对个人的形象、礼仪还是不会引起重视,衣帽不整,头发过长,未按医院要求整装上班。现在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以为实习了,脱离了学校的约束,可以放松了,故而心里涌现出了懒散情绪和惰性[2],工作缺乏主动性。人际沟通能力欠缺,缺乏主动与老师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基础理论不扎实,缺乏勤学好问精神,护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并且在临床实习期间放松了知识的再学习,大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主动向老师请教、提问、思考问题,工作积极性不高,更缺乏学习氛围,护理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 由于在校期间以理论知识为主,操作练习少,且操作仅限于模型练习,导致护生的护理操作水平欠缺,患者对护生的技术缺乏信任,出现排斥,甚至有拒绝的观象。给同学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一旦操作失败就缺乏信心。
2对策
2.1师资安排与考核内容提高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带教老师担负起传授知识、培养护生能力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1],因此带教老师应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思想品德好、注重个人修养;只有不断努力和训练,才具有稳重、娴熟的护理技术,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得到扎实的提高,才能以身作则起好模范表率作用。选择大专及大专以上的高年资护师,及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带教老师具备的素质;专业知识扎实,沟通能力好,亲和力好兴趣广泛。因此医院应严格规范护士行为规范,树立良好形象,带教人员更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为护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稳定思想,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完成实习任务。
2.2结合心血管内科护理老年变病,突然发病的特点,制定出心内科实习考核的内容与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掌握心血管病的护理常规;能完成心电监护导联联接,能识别正常心电图,能辨别恶性心律失常;微量泵药物配制,泵的使用、调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的告知及观察;熟悉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
3具体方法
3.1进入科室,由护士长首先做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工作纪律,仪容仪表,电话礼仪,患者的称谓,做好病区环境介绍,特别是监护室,急救车,急救物品一一介绍。治疗室物品的放置及治疗后物品的处置方法,宣布本科室的实习考核内容,让学生入科室就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任务。以便在实习过程中力争完成学习的内容,达到了解,熟悉,掌握。在常规临床护理带教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观察病情,报告,做分析,判断处理能力。由带教组长分派带教老师。
3.2实习中的抽查利用护理查房的机会,提问护生相关内容,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加强学习。做到放手不放眼,让护生有较多的动手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从最易操作开始,熟练后增加难度,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最易操作的患者,通过一个过程技术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要求平时带教组长收集护生的建议和意见,以便做出带教的调整和讲课的内容调整。
3.3临近出科时,集中对实习生考核,对于单项考核不合格者,由带教老师及时加强带教,再补考一次,使每位护生都能完成既定的目标。
4小结
通过以上的措施,所有实习生都完成了心内科的实习任务。心内科因病种的特殊性,使得老年患者、重患者较多,给临床带教带来一定难度,很多实习生也觉得担心,老年患者生活护理、静脉穿刺都更加困难,加上经常抢救患者,护生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对比,笔者在入科室就对学生告知,在心内科实习的重要性,让他们尽早学会系统的护理观察,处理患者。给他们参与抢救的机会,让他们把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对患者的了解、熟悉、熟练的操作过程中。很多护生都说只要心内科的护理实习完成,其他科的就觉得更容易。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医学院校的扩招,每位护生临床操作的机会和可享受的教学资源将明显减少,护生临床实习中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有待于探讨更多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魏建.浅谈医学生临床基本能力训练[J].临床误诊误治,2001,14(5):326-327.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何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意外风险的发生率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关注。该文从护理管理、护理人员、住院患者三方面总结分析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期间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出在护理工作中完善的护理管理机制、增强法制观念、岗位责任明确、加强技能培训、改善服务态度、学习沟通技巧、加强安全措施管理、加强健康教育等方法,最大程度消除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所有不安全事件。对于心内科护理工作来说,一般患者的年龄比较大、身体条件较差,治疗过程中临床效果改善不明显,所以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同时随着生物-心理-社会护理管理模式的提出,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该文对近年来关于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潜在风险及对策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护理工作中潜在风险的原因分析
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和笔者自身的护理体会,护理过程中存在潜在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护理管理层面
护理管理是指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的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过程,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处于中枢地位,对护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完备、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护理管理层面风险主要涉及三方面原因,首先,科室管理层对风险相关知识没有充分的了解,没有完全掌握风险主要来源;其次,要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没有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如是否制定了完善的风险知识培训机制,是否有完善、合理的奖惩制度,是否有科学的考核制度等。最后,不能制定出完善的信息反馈和定期抽查制度,如问卷调查、文书抽查、不定期组织理论考试等,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2护理人员方面
(1)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仍以治疗为主,没有转换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上来,导致护理人员不能进行换位思考,不能处在患者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而使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容易出现矛盾和纠纷。对于心内科护理人员来说,其护理工作相对比较繁琐沉重,工作过程中常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在工作中十分容易出现厌烦的心理状态,导致护理人员在和患者进行接触时可能会出现冷淡的态度,引发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其次,可能会出现少数护理人员自身责任心比较差,不能严格按照工作规章制度进行,例如不能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交接班不负责等,从而在患者药品使用上或者对病人病情掌握上出现问题,引起患者的不满。还有些护理人员不善于和患者沟通,对患者及家属的问题解答不够清楚,导致患者及家属出现误解,引起纠纷。(2)护理人员自身业务能力不强。由于医院对护理岗位空缺比较大,一些护理人员经过短短几天的业务培训就走进工作岗位,而这些刚走进工作岗位的护理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沟通的技巧,同时对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准则的理解不深入,导致患者出现不满意;另一方面,刚工作的护理人员不能够单独进行相关护理操作和护理患者时不知道应主要观察的指标,导致一些能够避免的风险事件发生。(3)护理人员护理的记录不够完善。护理记录记录每位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的治疗项目,是病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住院患者较多,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在记录的过程中出现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记录的内容缺失,不能完整记录患者接受的护理和病情情况;②护理记录中患者的用药情况和医嘱记录在时间或者药物种类上存在不统一情况;③护理记录内容存在自己随意编造的情况,例如患者查房时不在病房,随意编造查房记录;④护理记录存在写字不清楚,难以辨认的情况。
1.3患者方面
患者是护理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对象,只有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护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才能使其早日康复。对于心内科患者来说,一般患者年龄较大、病情复杂,如果患者在治疗时未按照医嘱及时服用药物,或者在治疗过程中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私自离院等,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给医务人员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患者家属自身由于没有医学常识认为是治疗不当的原因而和医务人员出现冲突和纠纷。
2.针对潜在风险提出的相应对策
2.1护理工作中完善的护理管理机制
完善内科护理管理机制是针对医院护理领导层提出的要求,其制定的措施是否合理、科学决定了护理工作实施能否顺利进行,对于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和各科室的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应该制走从医院护理管理层到护理人员在内的职责要求,采用逐级管理的措施,使责任明确的具体的人身上,制定合适的奖惩措施,并把护理人员的相关表现转换成客观数据,纳人护理人员的晋升和绩效考核当中。只有制定了正确、合理、科学的护理管理机制,才能够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才能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2.2增强法制观众
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有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要做到知法、懂法。科室要组织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法律方面知识的培训,加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要明确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做到完整、及时、准确的记录,尤其心内科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更应该做到及时记录,严禁涂画修改护理记录的内容等,护理记录本要符合要求,并妥善保管。
2.3岗位责任明确
对于已经制定的科室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要严格执行,进行学习和互相的监督,提高护理质量,尽量防止护理工作中发生差错。对于护理管理机制中明确的职责要明确到人,严格遵守科室的三查七对制度、分级护理和交接班制度。同时医院要进行不定期的查验,以便保证每位护理人员的行为都符合规章制度。心内科的护士长要处理好该科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分配,保证护理人员尽可能满意工作的分配,实行三级管理的制度,确保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4加强技能培训
护理工作的好坏除了与制定的护理管理制度密切相关外,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护理人员具备了良好的护理能力,才能够做到护理管理中护理要求,所以一定要加强护理技能的培训。心内科的护理工作比较繁琐,年轻护士一定要有年资比较髙的护士长或者主管护师进行培训,传授护理理念和技巧,要加强三基三严的技能培训,要掌握本科室相关护理操作技术,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还要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还可以定期派遣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先进的护理模式和护理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2.5改善服务态度
以往以“治疗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随着时间和护理模式的改变已经不再适应临床的要求了,现在的护理模式中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由于心内科的患者年龄大,思维比较慢,所以心内科的护理人员更要以患者为中心,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从患者的角度去想问题,思考问题。在和患者的交流中要始终保持耐心,认真听取患者的问题,例如患者关心住院花费情况和药物是否都是针对自己病情时要进行详细的回答,使患者能够明白和理解,让患者知道护理工作中的措施都是为了使患者能够尽早康复,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在沟通中保持微笑也是十分重要的,患者由于自身住院到了陌生的环境,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安慰、关爱,交流过程中保持微笑能够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更容易适应住院的环境,同时对护理人员产生了好感,方便了护理工作。
2.6学习沟通技巧
在护理工作中学会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患者完全配合护理工作中的每项操作,同时良好的沟通能够减少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误解,体现出了护理工作中的以人文本的原则。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学习的,年轻的护理人员要向经验丰富的护士长等年资较老的护理人员学习,她们知道什么操作用什么方式进行沟通比较合适,能够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同时针对不同的患者还要有合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措施能够真正体现出患者的自身需求,这样能够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2.7加强安全措施管理
安全措施的完善对于住院患者十分必要,要完善医院病房内的安全设备,同时要做到定期的维修和检测。心内科的患者一般年龄大,应该注意安全措施的管理。例如对于病房内病床上的护栏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修,避免患者从病床摔下来;病房内的洗手间等湿滑的地方要铺上防滑垫,避免患者摔倒,走廊里的扶手要安装牢固,避免松动导致患者摔倒;同时医院内是一个人员集中的地方,人多手杂,要给每位患者配备储物柜并能够上锁,以免患者的财物被盗窃等。
2.8加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项目,心内科的护理人员要认识到其对患者的重要性。对住院的每位患者及家属要进行相关的教育,保证患者能够自觉遵守医嘱用药、锻炼、合理饮食等,降低不必要的潜在风险。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使治疗效果能够得到巩固,还能够使患者自身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通过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是能够大大减少的。这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完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护理工作,加强自身的学习,同时还要具有耐心、爱心、责任心,以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安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心内科患者具有年龄大、并发症多等情况,使护理工作更加的复杂,只有提高心内科护理人员的素质才能避免风险的出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 心内科护理;改进;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b)-093-02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年龄跨度大、治疗依从性差,由于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最具有高危险性,在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始终存在护理风险[1]。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要求提高,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代替了传统的疾病护理。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心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减少差错和纠纷,增强法律法规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做好健康教育及预见性防范,以确保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我们对心内科护理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心内科2009年1~6月收治的428例患者采用新改进的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其中,男288例,女140例,年龄58~91岁,平均72.5岁。慢性冠心病108例、心绞痛9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65例、急性心肌梗死45例、心律失常90例;伴发高血压病186例、高脂血症115例、糖尿病30例、支气管哮喘21例、肺源性心脏病18例、脑血管疾病65例。
1.2护理措施
1.2.1转变思想,更新服务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和护理要求的提高,跟随社会的需求转变思想,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3]时刻牢记在心内科护士心中,处处关心患者、同情、体贴患者,态度诚恳,语言亲切,耐心倾听患者的疾病痛苦和需求,各项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所患疾病、用药情况、家庭状况都应该全面掌握,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
1.2.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与发展护理工作中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服务内容,不仅对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且可能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通过晨会提问、业务讲课、疾病护理查房等形式加强护士的业务培训,使之熟练掌握心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识,掌握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护士对心血管疾病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医疗技术的飞速提高,积极加强护士学习新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方法;心内科护士应能够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泵、心电图机、主动脉球囊反搏机等常用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在抢救患者时能够得心应手,并积极鼓励护士参加各种继续医学教育,参加学历考试和学术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2.3加强护理的法律意识由于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应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疗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条例》以及对个别案例进行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总结护理措施中的不足,充分认识护士的职责和权利,认识到哪些是护士应该做的,使每名护士都认识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重要性[4],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1.2.4掌握心内科用药的特殊性积极学习心内科的用药方面的知识,由于心内科给药方案的复杂化,药物品种繁多,用药过程复杂,容易发生药物应用的过错。加上给药方案的复杂化,错服、漏服药物而造成不良后果者屡有发生。护士还要熟悉药物的相关毒副作用。药物治疗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5]。如:用药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用药的速度不能自行随意调节。做好用药前的准备,严格掌握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正确执行医嘱,加强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1.2.5确立护理诊断在心内科,患者发病急、病情重,责任护士必须迅速根据病情,确立护理诊断。护士在判断护理诊断时,要考虑全面周到,不能忽略潜在的护理问题。责任护士根据确立的护理诊断,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并立即实施护理措施[6]。
2结果
428例患者采用新改进的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其中,417例患者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表示满意,11例患者对新设备操作不熟练方面有异议。无一例差错和护理纠纷。
3讨论
通过对本组患者实施改进的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转变护理思想,更新服务理念,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了护士素质,增强了护理的法律意识,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避免了护患摩擦,有效地防范了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利芬,黄温容,叶新梅,等.新形式下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2):33.
[2]杨青,邓懿文,韦凤媛.谈零度宽容与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6):41-42.
[3]吴敏,马育旋,韦南茉.健康教育应用于术前探访的方法和意义[J].现代护理,2001,7(3):55.
[4]李亚玲,刘慧平.李娟.用排列图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执业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9(9):67.
[5]红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0(20):42.
[关键词] 心血管;舒适度;护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08-02
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数目比较多、管理比较系统的特点,为了提高患者舒适度从而优化治疗效果,笔者对本科室2010年9月~2011年9月入住的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入住心血管内科不少于2 d的患者290例,其中,男144例,女146例。30岁以下45例,30~50岁136例,51~70岁97例,70岁以上12例。文化程度:55例为文盲,67例为小学,114例初中,41例高中或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职业:165例为农业劳动者,28例农民工,27例个体经商,70例其他。随机将29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舒适度护理、个性化护理等。
1.2.1 一般护理(1)实行首接负责制。(2)空气舒适。既要让患者入住放心,又要让患者感觉空气舒适,标准是患者视觉、嗅觉舒适,充分流通空气。
1.2.2 心理护理[1](1)实行首接负责制,有了良好的开端就会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过程。(2)开展护患沟通制,上岗前进行培训,护士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同时进行非语言沟通。(3)加强疾病宣教,做到每种疾病都发放有效的疾病知识宣教单,可明显缓解患者因对疾病性质不了解而造成的恐惧心理。
1.2.3 个性化护理如有的患者喜欢安静,尽量不要去打扰,工作尽量安排有序,有的喜欢热闹,可以随时与患者交谈。同时注意患者的睡眠习惯和生活习惯,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工勤人员和各级医护人员,早上查房前避免一切卫生人员的进出、打扫等工作,各种治疗可以在一个时段执行[2]。
1.2.4 出院护理出院前与患者沟通,征求患者意见,宣传出院指导,有机会则要安排回访。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住院舒适度自我评定量表,采取面对面方式对样本人群进行访谈式调查,按照患者自己的想法如实打钩,不会填写的由其家属代替,当天收回,共发放290份,收回290份,回收率为100.0%。舒适度满意情况内容包括:心理舒适度、环境舒适度、身体舒适度、对棉被、床单有无不适等方面内容。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环境舒适满意度,对棉被、床单有无不适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观察组身体舒适满意度占47.6%,对照组为28.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详见表1。
3 讨论
舒适度是一种自我感觉,是身体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舒适表现为情绪稳定,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感到安全和完全放松,一切生理需要都能得到满足[3]。人一旦生病,其舒适程度逐步下降,对周围环境会不适应,身心会出现某些病理现象。护理人员的工作需要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体现护理价值,这也是护理的最高境界,使患者恢复健康,达到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4-6]。
心血管内科的患者入院要求最高的舒适度,传统的一般护理往往达不到患者的要求,舒适度护理是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对较高舒适度要求而进行的护理干预,在环境、心理、身体等方面给予患者护理干预。
本研究中经过舒适度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舒适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身体、环境舒适满意度,对棉被、床单有无不适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观察组身体舒适满意度占47.6%,对照组为28.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由此可见,舒适度护理干预可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舒适满意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如芬. 传染病病人舒适度调查与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18-19.
[2]廖红辉. 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 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6(5) : 40-41.
[3]李爱兰. 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42-43.
[4]胡丽青.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74-75.
[5]刘海英.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干预[J]. 亚太传统医药,2009,7(4):72-73.
方法:124例在本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
结果:干预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与入院前比较具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针对影响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调整睡眠环境、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地应用药物促进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提高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护理 干预 心内科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44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86-02
由于心血管疾病易反复发作,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患者往往因胸闷、憋气而惊醒,导致患者睡眠不稳,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1,2]。为达到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我们对心内科失眠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较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8-02/2012-04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24例(男74/女50),年龄30~76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62例(男38/女24),平均年龄(58.4±12.5)岁;对照组62例(男36/女26),年龄(58.1±14.9)岁。两组患者入院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3]评分等一般资料等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①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及相关睡眠的健康教育。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a.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以了解其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对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运用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对性格内向、由于家庭困难担心昂贵医疗费用的患者,让他们先保持情绪稳定,鼓励其亲人与患者更多的交流和支持,我们也与医生商量如何采取有效和经济的治疗措施,尽量节省医疗费用;而对于性格外向的患者,我们会指导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舒缓心情,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b.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当的个体化的作息表,尽量减少卧床时间,午睡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建议
1.3 术后处理。采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估,PSQI总分0-21分,以PSQI>7分为我国成人睡眠质量有问题的参考值,PSQI总分≤7分时认为睡眠质量较好,总分>7分睡眠质量差,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t检验。以P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睡眠是一种复杂、规律、循环、可逆和重要的生理现象,是恢复及储存体力的重要过程,正常的睡眠可以维持机体正常的机能。而住院患者作为特殊的人群更需要充足的睡眠,但患者由于受疾病、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常常会出现睡眠障碍等症状,尤其是刚入院的患者更为明显。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调整睡眠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地应用药物促进睡眠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2周后PSQI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对其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都有所改善。通过护理干预,可排除不利于睡眠的刺激因素,使患者逐步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通过针对影响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提高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增强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血管内科护理;应用效果
心血管内科简称心内科,主要疾病有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现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杀手,发病原因很多,其中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心理因素等都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单纯药物治疗已经不能满足临床要求,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已占据心血管内科护理的重要地位,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增进医患关系,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本文采用临床资料对健康教育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
1 临床资料以及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临床资料
通过对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80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护理过程做详细记录,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1.2研究方法
随机将180位患者分成两组,每组90人,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分别记录他们在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的药物依从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1.3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药物依从差异不明显,经过12周的健康教育以后的记录数据显示,观察组药物完全依从程度明显提高,上升了40%。对护理的满意度上,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0%以上,对照组为75%。
1.4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与患者进行信息与情感上的交流,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提高其康复效果。
2 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心理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向患者普及有关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基本知识,鼓励他们通过合理治疗有效康复。让患者知道心血管疾病都是慢性病,需要稳定情绪,患者要有健康的心态,坚持长期的和有规律的治疗,同时对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悲观情绪比较严重的患者,要根据个人情况,教育他们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要正确对待自身疾病,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对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加强安慰、鼓励,适当让家属陪伴守护,对其指导放松,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有安全感,更好地配合医院进行治疗。
2.2饮食健康教育
心血管内科的患者饮食要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尽量少摄入脂肪和高胆固醇类的食物。根据不同的心血管类疾病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饮食健康教育,告诉患者饮食会影响病情变化,心肌梗死以及心衰患者在急性期忌饱餐和忌用力排便,以防病情加重。吸烟、喝酒和熬夜等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动物内脏及腌制类和果脯心血管内科患者都不宜食用。
2.3治疗和药品使用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正确指导患者使用药品,将病情及治疗方法和药品的作用详细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时刻监测药品的反应,教患者家属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术。根据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认识的程度以及文化的差异,从生理、病理等方面为其分析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焦虑感。一些患者如安装心脏起搏器、冠脉造影、球囊扩张术等,可能会担心手术情况,这时医护人员应对其说明手术方法并列举康复病例,给患者手术成功的信心,解除其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和精神负担。
2.4生活健康教育
患者应避免过度疲劳,保证适当的休息和睡眠,适当进行一些锻炼增强体质,因人而异制定适合患者锻炼的可行性计划。同时加强对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的指导,懂得头晕头痛可能是血压升高,情绪激动、受凉可诱发心绞痛等。
2.5情感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面对面交谈,提供一些必要的医疗读物,对年龄大的患者给他们讲解,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们情感上的关怀,对他们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加强信任。
2.6出院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后,应加强自我护理能力,出院时向患者说明病情现状,坚持按时服药,定期检查,定期随访。指导其进行一些康复训练,掌握简单的应急处理能力。嘱咐患者生活规律,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在出院后巩固住院治疗的成果,防止病情复发。
3 健康教育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1健康教育对疾病治疗的效果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首先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保健费用。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可缓解患者的焦虑和不安情绪,使治愈率上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3.2健康教育对护理水平提高的效果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使医护人员学会了健康的教育方法,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护理人员掌握了许多与护理有关的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
3.3健康教育对患者自身条件改变的效果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了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危害,医护人员采取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患者从生理、心理、饮食以及社会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了患者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患者学到一些保健和预防疾病的知识,对其住院期间的治疗和出院后的康复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安康市中医医院 陕西省安康市 725000
【摘 要】笔者通过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之后提出倦怠的概念,引出了人性化管理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 护理常见问题;护士倦怠;人性化管理
心内科是医院急诊患者最多的科室之一,患者病情危急多变,医疗纠纷频发。
心内科是本院的重点科室,患者大多都是中老年人,护理任务十分繁重,笔者工作以来一直在心内科从事护理工作,对心内科工作深有体会。
现从两个方面分别提出问题和本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护理文件是病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又为日后医疗纠纷提供直接证据。因此,护理记录应及时、客观、真实地反映对患者的护理过程和病情转归情况。
1.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护理记录不完整;
(2)护理记录中诊断与医生不符;
(3) 书写时少数护士字迹潦草、不好辨认;
(4)抢救记录不规范、不及时。
1.2 原因分析
1.2.1 护士对护理记录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本科室护理工作中,护士往往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而不重视护理文件的记录,出现错记、记录不全等现象。
由于护理记录书写缺乏完整性,不能反映病情动态变化和治疗护理的连续性,从而存在纠纷隐患。
1.2.2 部分护士的法律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记录时不认真,字迹潦草,、代签名,转抄医嘱后忘记签名,执行医嘱后或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时不及时记录,这样如果发生纠纷时就无法保护自己。
1.2.3 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基本功不扎实
在对患者病情进行治疗、护理过程,观察不认真、不仔细。记录不能客观反映患者的情况。对于部分才从卫校毕业不久的年轻护士,对护理记录规范要求未能掌握。
1.2.4 护理人员编制不足
心内科护理工作繁忙,加之护士配备仍然不够,各种记录又要占用护士大量的时间及精力,使护士身心疲惫感加重,而且重复记录越多,越容易出现失误。
1.3 对以上问题的整改办法
1.3.1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
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强化护士法制观念,提高护士对护理记录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建议护理部增加新护士的聘任,对其培训,增加人手。
1.3.2 组织护理文书书写培训
针对护士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并对发生问题较多个人进行指导,让护士尽快地掌握护理记录书写规范要求,提高护理记录书写的基本功。
1.3.3 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
指定护理质控人员对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进行检查,分层负责,层层把关,实行环节与终末质量监控的有机结合,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2 心内科护理操作中的问题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医疗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对于心内科患者病情变化不定的情况,护理操作尤为重要。
2.1 常见问题
2.1.1 执行医嘱失误
执行医嘱不认真,致药名、剂量错误,或执行口头医嘱失误。
2.1.2 配液环节失误
不了解配伍禁忌,致药液混浊,造成浪费。
2.1.3 沟通不到位,服务态度不佳缺乏沟通技巧,不能跟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使矛盾升级。
2.1.4 感染控制不严
操作前后不洗手,容易导致院内疾病传播。
2.2 对以上问题的防范措施与对策
2.2.1 严格培训
参照《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制定静脉输液治疗标准作业规范,从评估、执行、观察、沟通等环节规范要求,并严格培训,督促检查,使全体护士输液治疗形成统一的规范模式。
2.2.2 认真落实查对制度
在经常执行操作的地方给予警示,如在治疗室张贴药物配伍禁忌、三查八对等内容。
2.2.3 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护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患者,面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特别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在治疗护理中,熟悉患者情况,掌握药物知识。
护士的职责要求护士成为患者的监护者,熟悉所使用的药物,执行了错误医嘱要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
2.2.4 护师长和高年资护士在防范护理、治疗缺陷中起主导作用
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并负责组织培训,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患者,防止护患纠纷。
2.2.5 低年资护士容易发生护理问题,对这一群体应给予更多关注
这部分护士临床护理经验不足,敬业精神较差,个别护士犯两次以上同样的错误。要加强教育,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随着聘用护士的增加,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对保证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非常重要。
严格的制度是医疗的生命线,但是仅仅制定制度还不够。
生物- 心理- 社会模式的推广,使得医生和护士对病人的治疗和关怀不断改进。但是,作为已经工作多年的比较资深的护士,我在想,在国内的医疗环境下,有多少人关心过不停奔走,繁忙不止像个蚂蚁一样的护士,有多少人关心过护士的心理健康,所以,对于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合理的用人机制,人性化的管理将是未来护理问题的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心理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程较长,患者的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发作时,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短暂丧失基本的活动能力,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对于呼吸系统疾病重症患者,发作时症状更加明显、严重,因此会导致患者精神极度紧张,情绪低落而且脾气不易控制,易烦燥。再加上患者对使用药的不良反应,促使患者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一种严重危险的状态,病症迅速恶化,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1]。因此,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除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手段外,还要配合心理护理,给重症患者提供较好的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情绪的负面化,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强有力的有策略[2]。对2010年4月~2012年8月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8月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110例,所有的患者均已由资深的医生确诊为呼吸道疾病,而且排除了神经症、人格障碍以及精神病或者他严重的躯体疾病患者。并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40~78岁,平均 (60.6±3.7) 岁,其中慢性肺炎为30例,慢性支气管炎为l1例,支气管哮喘为7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5例,肺癌为2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47~79岁,平均 (63.9±5.3)岁,慢性肺炎33例,慢性支气管炎9例,支气管哮喘8例,支气管扩张4例,肺癌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较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进行相同的针对于呼吸内科重症的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对照组施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包括了病情观察、通气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具有特色的心理护理手段[3,4],具体方法如下。
1.2.1积极地建立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友好关系,主动与患者交流。和谐的护患沟通能鼓励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改变消极的心理,增加向疾病作斗争的决心。因此,在患者入院之后,医护人员应该自始至终地对患者保持理解、尊重、鼓励、同情、支持、关心的态度,尊重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最大努力地给予满足。多给予患者关心,使患者掌握自己的疾病发生规律。通过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等去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心理,使患者乐于接受治疗。
1.2.2明确心理护理 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要去沟通、了解患者的主要心理情况。住院的患者中,焦虑的发生率很高,表现为紧张、忧虑的心理,脾气易暴躁。针对有焦虑情绪的患者,多给予合理的疏导,等患者的情绪稳定,平静时,再帮其分析病情,并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引导患者正确地对待疾病的发生,保持较好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2.3人性化心理辅导,向患者介绍其所患疾病的致病因素、治疗方法、治疗后恢复情况等的相关知识。采用倾听的沟通方法和患者交流,重建他们的信心,解决其实际的问题,提升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且舒适的治疗手段、幽静的环境可以提高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对于患者来说,医护人员要有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并合理地安排好他们的睡眠和营养,增强基础的护理。
1.2.4做好家属的开导工作,向患者家属传授相关呼吸内科疾病的知识,包括预期的经济支出和疗效、护理等知识,增强其家属对治疗的信心与乐观的心态。最后叮嘱家属应该和患者一起去应对疾病的发生。家属的言行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极严重的影响。医护人员在治疗的同时,也要向患者家属做好开导的工作,鼓励他们要克服困难,增强信心,为患者减轻心理上的负担。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入院的时候和出院2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 )对重症患者心理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判。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利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 P
2 结果
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均顺利出院。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在护理之前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两组身体情况在护理前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呼吸内科重症是一类严重的疾病。一般呼吸内科患者心理特点:忧虑、烦躁。由于疾病自觉症状很明显,且对预后情况的不了解,患者会产生忧虑和紧张心理。有些患者的病情严重、自理能力降低,并担心疾病进一步的恶化,表现出烦躁的情绪。大多的患者对必要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不清楚,在接受不熟悉的治疗中,会产生不安和恐惧的心理。部分需长期治疗的慢性患者,由于症状重、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不能感受到病症的明显控制,因此会对疾病的预后感到非常的悲观。
临床上患者在以上不良的状态下会短时间内进入呼吸衰竭的危险状态,不及时的发现、治疗,严重时可致死。因此,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须在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要给予心理的护理,这样不仅使患者控制情绪心态和缓解精神上的压力,而且还有助于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做出不同的心理护理,这对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也有很大的作用。
众多医护人员已经意识到心理护理对重症患者的有效作用。如饶小艳[5]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的焦虑和忧虑情绪等,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发现,在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之后,观察组的焦虑下降程度和身体恢复程度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因此认为,心理护理措施对降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焦虑情绪,促使其了解呼吸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非常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4 结语
在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到与患者进行相应的沟通,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进而对患者的主要心理状况进行相应的了解,以便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面对具有焦虑情绪的住院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多给予他们一定的心理疏导,同时鼓励患者将自己的情绪通过诉说的方式发泄出来,等到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心情恢复平静的时候,再针对其病情进行一定的分析,帮助其了解自己的患病情况,并且告诉患者在当前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配合治疗,以此来启发并且引导患者来正确的对待疾病。对呼吸内科临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除了运用合理的心理学知识,同时也要正确的运用相关的医疗检测设备,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开展人性化的服务,针对不同临床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把握家庭和社会支持因素,逐步确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重视心理护理的评估工作,这样才能使临床患者调整好心态,增强自信,从而促进临床患者的最终痊愈。
参考文献:
[1]何春梅.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注意事项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7).
[2]庄丹雯,李蔚,陈淑珍,等.呼吸科重症患者非骨隆突部位压疮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
[3]刘一帆,马义琨.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