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0:58:08
导语:在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素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家长素质 教育方式 心理健康
几天前我们学校的办公室来了一位家长,一进门就开始抱怨自己的孩子,每遇到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显得非常悲观、厌学,而且沉默寡言,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想与父母沟通,埋怨父母管得太多等等。我知道这是一个经济不错的家庭,平时父母都在忙于生意,很少和孩子沟通。孩子这次模拟考试总成绩不错,但英语没考好,父母两人只是埋怨英语成绩不好,对孩子的进步熟视无睹。我听到这位家长的叙述后,深有感慨,一个十几岁的初中学生,自己有了烦恼无人诉说,父母只是关注自己的问题,对自己的进步却不闻不问,物质上虽然富足,但精神世界却极度空虚和无助,这样他们还能健康的成长吗?
由此可见,家长的自身基本素质如何,对子女的成人成才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往往关系到孩子的一生。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并以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孩子呢?
一、家长应具备的素质
(一)家长要具备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都感到新鲜,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孕育着聪明和智慧。如果我们家长能在孩子提问后给予正确的解答,并因势利导加以启发,对促进孩子智力发展作用非常大。
(二)家长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家长应具备耐心、细致的心理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缺乏耐心和细致,他们常因孩子领会不到大人的意图而斥责、打骂,什么“蠢猪”、“笨蛋”之声不绝于耳,孩子的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由此产生。
2、家长还应具备坚强的性格,遇到困难敢于面对,善于动脑筋去解决,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对孩子形成坚强个性,勇于战胜挫折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3、应当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分析能力。一个好家长还应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子女的一言一行,善于捕捉各种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综上所述,家长的自身素质对孩子成人、成才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制约家庭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家长在具备以上素质的同时,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呢?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直觉和凭借某种传统的经验来对子女进行教育,而这种直觉和传统的经验往往和科学的教育方式要求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
(一)目前存在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根据调查研究,当前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下四种:
1、溺爱型。采取这类教育方式的家长往往只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而忽略了或较少在精神生活方面去关心子女,不去严格地管理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在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日趋严重,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社会问题。
2、专制型。采取这类教育方式的家长由于受封建家长制作风影响,在教育子女时往往采取命令的口气,采取打、骂、吓唬等简单粗暴的手段,只知道严格管教,而不懂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3、放任自流型。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的家长往往对子女的行为,特别是子女的缺点错误不闻不问,任其自流,而不做正确的引导。即使偶尔问了,也只是敷衍几句,并不把教育子女当成一件大事来对待。
4、民主型。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教育方式。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的家子女疼爱而不溺爱,要求严格但不自以为是,他们能够根据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规律教育孩子,注意启发诱导,言传身教。在这种比较民主的气氛中生活的孩子,也会形成一种民主的作风、良好的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
以上四种教育方式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是随意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是在在多数情况下以采取哪一种方式为主而已。
(二)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如何不断改进家长的教育方式
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家长爱孩子,重视孩子,满足合理的要求,但不能溺爱,要让孩子自己明白,哪些是不受鼓励的;严格要求孩子,但应给孩子适度的活动空间;初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都是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良好的经济观念,以及好的性格,都将要影响孩子的终生,都将决定你的孩子的成就!现在许多家长,却过于实用主义,眼睛只盯着高中大学,却没有明白,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初中养成的习惯与逐渐形成的性格。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1.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每一种职业都把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同样,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也是对教师职业最根本的要求。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应真正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你的关爱,你高尚的人格魅力,你高超的教学水平,从而让学生从心底敬佩你。
作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最起码的要求。教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为了赶时髦,把头发弄成了黄色。一天,我所任教的那个班主任对我说,他们班一个同学也把头发染成了黄色,和他讲道理时,那个同学说,教我们英语的张老师也是这样。尽管后来,在老师的反复教育下他把头发染了回来,但是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也在想,如果我自己把头发弄做五颜六色的,那怎样给学生树立榜样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染过发。同时,在言行上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一起上早操,一起劳动,一起学习,让他们感觉到我就在他们的身边。
2.把热爱学生落到实处
热爱学生包括理解、尊重、信任、帮助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通向学生信任教师的桥梁,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教师要热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状况。从实际出发,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与引导。教师只有理解、信任、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家庭情况相当特殊,父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整天被关锁在家里,母亲常年多病。他还有一个读四年级的妹妹。这位同学不仅家庭贫困,而且十分自卑。在小学时还经常被其他同学欺负。在我了解情况以后,每次发放困难生补助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在他没钱吃饭的时候,给他打饭,并倡议学生给他捐款。经常和他谈心。经常对他进行家访,渐渐地,他走出了自卑的心理。尽管后来他没有升学,但我想,也许对他今后有一个健康的人格是很有帮助的。
3.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我们教师应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才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教师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语言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以及教学测量评价能力。
教师是一个群体,也是一个社会人。身处社会这个大舞台,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包括和学生的沟通、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等等。良好的沟通是创造和谐氛围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学生搞好沟通,是创造和谐课堂的保障;和教师搞好沟通是开展好工作的保障;和家长搞好沟通是家长、学生、教师之间团结和谐的保障。可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是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前提,是开展好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4.教师应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我们要掌握的科学技能也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不努力更新知识,不努力的学习,就跟不上时代,就会被社会淘汰。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我看在不断发展的今天,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常流水。要不学生怎么会有兴趣跟你学习,怎么会佩服你呢?
5.教师应具备撰写论文、工作札记、知识积累的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师 思想素质 专业素质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52-01
我国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目前教育思想方面受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的影响,教育观念存在较大的偏差。表现在教学模式的陈旧,教学内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如过分强调“成才”教育,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事的“做人”教育。在知识结构和知识掌握方面,目前一些中学体育教师还存在学历层次不高,知识面不宽,文理基础知识不牢,现代教学理论知识缺乏;在专业素质方面表现在,体育教师不注重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更新,忽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导致治教不严,教学方法陈旧,学术视野不够,跟不上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对中学体育教师素质重构,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中学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学校教育的基本宗旨:一是如何教会学生做人。二是如何教育学生成才。体育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体育工作者。因此,体育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观点,鲜明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为体育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二、良好的身体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示范是最直观、最方便、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应具备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能力,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各方面素质良好,能具备各种活动和运动能力,即他的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况都有好的表现。
三、专业素质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是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1.精深合理的知识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学科都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两大趋势。各类学科之间,既互相渗透,又互相促进。
2.健全的能力结构
2.1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优良的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效率和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它是教师能否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2.2课余运动队的训练能力: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我国竞技运动培养后备力量和体育院校培养高质量学生,还有助于培养一支骨干队伍,推动学校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持久地开展,并在训练和比赛中,扩大体育传播,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荣誉感。因此,体育教师应具备学校运动队的科学选材、制定实施计划、协调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训练的指导、比赛的指挥和运动队日常管理的能力。
2.3科研能力: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是中学体育教师顺利完成本职工作应具备的必要条件。现代体育运动在高速发展,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出现,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实力,才有可能学习和接受新东西,并将它们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训练之中,促进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的提高。
2.4创新能力: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为解决体育教学课题,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些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成果能力。它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能力。注重创新能力提高的体育教师会不断地创造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力发挥最佳教学与训练的功能,努力创造各种优良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富有生气和吸引力,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气氛。二是科研能力。体育教师在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思想的同时,能立足于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动自觉地投人到教学科研中,通过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2.5使用计算机能力:上网捕捉信息是体育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2.6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师完成本职工作的一项特殊的本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造成了教学组织管理的相对困难,小到对于学生个性的组织管理,中到对体育课与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大到早操、课间操、课余训练、运动会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能力,无一不体现着教师组织管理的才能与艺术,高效的组织管理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全身心地投人到各类体育活动中去,可以使群众活动的效益得到发挥。
2.7竞赛组织能力:体育竞赛是对教学与训练效果的检查,既能提高竞技水平,又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教师作为竞赛的组织者,必须具备组织编排、准备场地器材,临场裁判等工作能力,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2.8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体育教育是需要许多人合作的系统工作,它包括体育教师与同行合作、与班主任合作、与其他学科教师及学生、家长的合作,以及在社区工作环境中人与人的合作等。所以,能理解人,能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现代体育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
四、心理素质
目前的在校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是应试教育氛围下成长的青少年,心理调控能力差。如果心理教育跟不上,必然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具有广泛的爱好,丰富的感情,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具有公平宽广的胸怀,并且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只有具备这样健康心理的体育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仪煌.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
关键词:学生家长教育观念 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家校联系的重要性。良好的家校沟通,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因此,学校要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目前最重要的是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提高家长素质,帮助家长走出几个教育误区。
一、重智育轻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长的教育观点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子女的期望,进而影响到家庭教育内容好方法的选择、家长教育子女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等等。家长的教育思想和社会的需要息息相关。由于社会对知识的尊重,加之我国几千年来“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滋长了家长“智育第一”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家庭教育中“惟智化”倾向的出现。今天的中学生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人,是跨世纪的一代。家长不能把子女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和隶属物,而要站在人民、国家大局的立场上来考虑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除了要求年轻一代熟练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才无德”的人难以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反过来,一个人思想素质的提高,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健康体魄的练就,又会极大地促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好掌握。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那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成才的过程中,要培养他们成“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重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
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综合工程。但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家长有“教养分工”思想,把孩子的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推给老师,不知或不愿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认为把孩子送入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孰不知学校教育并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成功的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长期的、常任的、全方位的教育者。孩子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心理品质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多受家庭生活的潜移默化。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即便是最好的学校教育,其作用也会被抵消或削弱。
三、重向学生投资轻家长素质提高
家长素质一方面指家长本人所应具备的素质(如文化水平、品德修养、健康状况等),另一方面指家长培养、教育子女所应具备的素质(营养、保健、家庭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知识)。目前我国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有相当的比例,家长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就更贫乏了。家长的素质既然如此,教育观念就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不少父母的高望与自身的低素质之间的矛盾,造成他们教育子女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一提及教育投入,他们舍得花钱为子女买钢琴,购电脑,请家教,进辅导班。在孩子出生甚至未出生时就为其制定了奋斗目标,并照此目标对孩子进行教育,根本不考虑是否适合孩子或孩子是否感兴趣,因而常违背孩子的愿望,强迫其学习,陷入“定向教育”的误区。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便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失落感,从而走向教育的另一个极端。或粗暴地对待孩子,或放任不管。与其这样,不如从孩子的教育投入(包括财力、人力、物力)中分出一部分来,购买一些和家教有关的书刊,用于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家长的素质,一方面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家长勤于学习的行为本身也会对孩子产生无穷的榜样力量。
四、重生活照顾轻养成教育
目前许多家长往往重视智能教育,认为只要孩子聪明伶俐,又肯好好学习,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为达到此目的,他们忽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以及文明礼仪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了让孩子能学习好,不少家长可以大包大揽一切家务,把孩子培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这样做,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获得信息、加工信息、锻炼思维的好机会,把孩子培养成了“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致使孩子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能也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提高。家庭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重视孩子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礼仪的教育。重视孩子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培养。重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培养。解放他们的头脑和手脚,养成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自觉实践、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其终身受益。
五、重批评指责轻鼓励引导
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因缺乏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孩子一般采取两种极端的教育方法。或放任不管,任其发展;或批评指责,棍棒相加。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打骂也是教育的话,那么世界上教育就是最简单的事情了。”所以在教育中要尽量避免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应对孩子多加鼓励引导。首先要帮助孩子确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其次要让孩子认识到通过努力学习自己能够学好;第三要让孩子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而这些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克服和战胜的;第四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指导。因此,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哪怕取得微不足道的一点成绩和进步,作为家长都要把它像发现金矿的闪光点一样予以肯定、表扬、鼓励和引导。此时,应不断向孩子表达一种成功的期望,给孩子以信心和力量,相信孩子的才能,并不断鼓励,相信孩子会成功,并以此态度对待他。当然,与此同时,还要指出孩子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即就是在指出缺点和错误时,也要一分为二,就事论事,不论及孩子品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孩子充满期望和爱护,则有利于让孩子乐于接受你,并听从你的教育。给孩子摧毁性的预言(特别是当着别人或客人的面),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从此,孩子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从而走向教育的反面。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班主任;能力素养
【中图分类号】G52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9-0084-01
班主任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班主任的素养对学生个体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备良好的素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条件。本文探讨了新时期环境下高中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一、新时期提高高中班主任素养的意义
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新的时代需要新型的热爱学习、会学习、开拓创新且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教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职责并做出顺应时展的变革。班主任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在调节学生与社会关系的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新教育及班主任角色的转换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班主任。与此同时,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文化思想以及生活方式通过各种途径涌向我国并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这些变化均让当代高中生感到难以适从。高中班主任是推动素质教育、干好学生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生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教育工作能否得以顺利开展。可见,在新时期拥有—批高素质的高中班级管理人才,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应具备的素养
1.优秀的思想政治素养。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热爱教育工作,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获得学生尊重、信赖的先决条件。作高中学校的班主任,不仅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教育、帮助和引导后进学生的工作上,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本职工作、缺乏献身教育事业理想的教师会任劳任怨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班主任在爱学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班主任的爱是广博的爱——班主任要爱每—个学生。其次,班主任的爱是科学的爱——班主任爱学生要对学生施以同情的理解。
所谓同情和理解,是指对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准确和把握,以至于犹如亲身体验地了解,要对学生的感受做到感同身受;同时还要求班主任要设身处地从当事人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而不能用外在的、划一的参照标准来看待学生;要着眼于每个学生的优势与长处,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被接纳的感觉。
2.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
(1)较高的理论修养。知识是从事教育工作的财富,受人尊敬的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人格外,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的特殊要求。班主任应有广博的基础知识,更应精通专业知识。学生对班主任业务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班主任的威信。除了解教材还要了解本学科形成发展的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纵横驰骋,才能讲得精、深、透,才能讲出灵活性、趣味性。
(2)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班集体能否建成、班集体发展水平的高低,班主任建设班集体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班主任要有正确的管理指导思想,应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品质。在管理中,首先应体现科学性、民主性,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其次,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掌握教育时机,找准教育突破口的能力。
(3)较高的教学水平。班主任首先是一名教师,教学和育人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教学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教学水平越高,桥梁越结实、越宽阔,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就越接近,教师就越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威信,对学生的影响就越能加速形成和发展,因此高中班主任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3.良好的个性品质素养
(1)耐心细致,宽宏忍让。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同时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纪律观念等,这批学生在校园里往往大错不止,小错不断。因此,高中学校的班主任要具备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工作要认真细致,对问题学生的谈话要不厌其烦,同时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教育。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用宽宏的心胸容忍学生之错。教室、校园本身就是让学生犯错误的地方,不犯错误的学生是很少的,学生就是在不断的犯错过程中逐渐成长的。而有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情绪失控,说了过头的话,这便是违背教学目标的一种表现。
(2)身体力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为人师表,只有以身立教,才能确立和巩固自己的教育地位。另外,班主任的风度仪表、言谈举止也是影响其形象的重要因素。自然大方的风度来源于宽厚的性格、自信的神态、得体的着装、深刻风趣的言谈等方面。在言谈举止方面,班主任要表现出稳重、热情、大方、真诚、自然、深刻。
【参考文献】
1、周明星,班主任工作刨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关键词:素质教育 重要性 基本素质
1、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精彩论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对国家富强有着强烈的渴望,他把国家富强之希望寄托于少年,倾注了很大热情。主席也对青少年寄予厚望,他曾对青少年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少年是未来不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这也不错。但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拥有的是什么样的青少年,这个青少年的面貌也不决定了未来的面貌。如果我们中国的青少年是坚强的、有思想的、有创造力的、有责任心的、有爱心的、有健康体魄的、有理想、有斗志的,那么我们的未来也会是有希望的,是美好的、富强的、充满活力的。但如果我们中国的青少年是懦弱的、守旧的、冷漠的、麻木的、自私的、软弱多病的,那么我们的未来就是灰暗的、落后的,中华的崛起就很难实现,受人欺辱凌迫将难以避免。所以我们要塑造的是有思想、有责任心、有坚强意志、有健康体魄、有崇高理想的青少年。那么这样的青少年从何而来呢?源自教育。我们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少年。这就如同我们有什么样的模子,就会造出什么样的玩具一样。故小学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它肩负着培育合格青少年的光荣使命。我们之所以强调小学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青少年,培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育中华民族立足世界之林的根基。
2、当前小学素质教育的是与非
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已经多年。我们在教学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学生的上些过生负担明显比过去应试教育减轻了很多;学校开设的音乐、体育、劳动等课程明显增多;教师教学方法有较大改进,更加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优化,学习举有所提高。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期伴随的明显的浮躁情绪、急功近利的情绪极大的影响着教育的进一步的发展,加上我国特殊的独生子女特定环境,"三法"对学校家庭的约束,教育改革上各种理论层出不穷。社会、家庭、学校,正处在改革的迷惑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其根本的育人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了。
在我国,关于教育有很多经验总结,如"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等。但是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这些闪烁着智慧的言论被部分的否定了,没能在今天再放光芒。遗憾的是,我们虽然否定了旧的,但在确立新的教育模式上做得并不够好,还很不完善。当前进行的素质教育也喜忧参半,让人始终不能放心。努力提倡搞素质教育,提倡创新教育,从学习技能这一单方面上看,部分学生确实得到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社会上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如"再苦也不要苦了孩子"、"再穷也不要穷了孩子",本意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结果适得其反,对于当今独子来讲,实际上是老子奋斗、儿子享福;老子打天下,儿子坐享其成的封建思想在现时期的变异。对我国社会,对家长,对学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结果是家长生怕苦了孩子,生活上一切包办,尽量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养尊处优,促使他们中的有些儿童渐渐养成不思勤俭、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少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劳动上、自理等方面陷入困境。目前我们学生的人文素养问题、思想行为习惯问题,意志品质的发展方面有很大欠缺。表现在,生活自立能力较差,十分懒惰,怕苦怕累,特别怕动脑筋,少有耐心,由于缺少足够的动手动脑的磨练,智力能力发展逐渐滞后,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张扬个性,组织纪律观念十分淡薄,团结合作意识较差,有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走一路脏一地的坏习惯。有的学生读少爷书,放学一出校门,书包就给保姆或家长。这种种不良现象值得我们警示,如此素质的青少年是无法承担起振兴祖国的重任的,也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如此素质的青少年只能给中华民族丢脸,只能给我们带来遗憾和耻辱。
3、素质教育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是时展对我们的新要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一所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才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才智过人的学生。同样,一个学生有幸得到高风亮节、学识渊博的教师悉心指导,就会张开智慧的翅膀,飞向知识的海洋。
① 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教师首先要热爱事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关心学生,像陶行知先生所说:"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教师惟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以及人格魅力可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并对学生高尚道德修养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21世纪是高科技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掌握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半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不断完善、更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透彻地理解教材,在教学上运用自如,左右逢源,进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增值经营思想超前;意念超前;行动超前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学校领头人,我认为除了应具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样较高的政治素质外,更应具备必要的素质和抓好教育教学落实,促进学校发展的能力。下面我结合几年来所学、所思以及平时的积累,就校长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校长的必备素质
校长区别于教师,校长应具备以下几个必备的素质。
1.思想素质,即任职思想
学校是一份持续永恒的事业,在学校的发展史上,任何一位校长,无论他任职几年,仅仅是学校发展中的一个过客,但是,既然你到过这所学校,就应该让你的这段历程在你的手中增值。
2.心理素质,即要有经营好一所学校的心理
如何经营好一所学校,那就需要校长付出“三情”:热情、激情、爱情。热情就是事业心和责任感,上级领导信任你,希望你经营好一所学校;家长期盼你,希望你给予孩子一种优质的教育;教师瞩目着你,希望你为他们创造一个实践人生价值的舞台。激情就是创作、创业、创新、创造,就是开拓进取的不竭动力,尤其是现时期,没有创新就难以发展,没有发展就难以立足。爱情就是博爱和奉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没有爱就没有资格当校长。说到底,即使我们没有爱,也要有尊重: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尊重每个人发展的权力。
3.能力素质,即校长职责执行的能力,这是具备不具备校长资格的最为重要的条件
因为所有的管理,不管它有多少要诀,关键在于他的执行能力。校长要有先进的管理思想,还要会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创造性的执行管理思想的群体(这一点尤为重要),更要有一种丰富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手段,演绎这种管理思想,实现管理目标的能力。
4.本位素质,即校长定位和权力的认识程度
在一本杂志上是这样描绘校长定位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应自我定位在三个层次上:(1)学术思想的最高层。这点主要体现在三个超前,即思想超前、意念超前、行动超前。(2)管理实践的最低层。表现在校长应置身于学校管理网络中,建立起信息的多向反馈,及时凝聚老师的智慧,在自己的校长工作中体现集体的管理思想、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3)民主集中的中间层。民主治校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大家常说教育教学工作是本“良心账”,正因为这样,才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评估增加了难度,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全体教师主动、自觉参与学校管理,校长不能高于教师层次之上,更不能低于教师层次之下,而应在中间层,集思广益,使学校决策成为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体现。
对校长的权力问题,要讲求校长用好权力,提高对权力的认识水平和层次,把权力当成责任,把责任转化为实现校长服务的三个层次:(1)鼓励和引导教师为学生服务,使学生满意。(2)校长要为家长服务,使家长满意。(3)办学要为人民素质的提高服务,使人民满意。
以上四种素质描述,也许并不全面,但如果我们每个校长都能从这四个方面锤炼自己,我想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不会很难的。
二、校长必须重视的几项工作
校长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如何从复杂的事务中找准工作方向和重点,把握工作的主动权,重要的是要有远见,预测未来。不仅要避免“急功近利”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且要考虑未来教育的外部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认为校长在开局最起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程序化管理
现在,各位校长说到学校管理就总会提到三个词,即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但我认为学校管理更为重要的是程序化的管理,因为学校教育程序化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规范化可减少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使管理更加有程序、有规矩,任何越权行事、越俎代庖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制度化使人们有章可循,并加以确定约束,遵照执行;科学化使之符合规律,少走弯路。所以学校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我曾在《中国教育报》读取过这么一个材料:当前苏联的一个校长接任苏霍姆林斯基的校长工作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上任后两个星期以来,作为新任校长没有任何一位教师或中层班干部来请示工作或汇报问题,当这位校长怀着不解的心情,询问一个教师时,他的回答更令校长吃惊。教师说:“在这个学校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至于遇到的困难,他们会自己想方设法来完成,绝不会上交的。”这无疑证实了程序化管理对学校工作的重要性。另外,校长们都知道魏书生,说他既是学科教师又是班主任,还是教育局长,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讲学,我想没有程序化的管理是不可能的。
2.建立“教师评价看绩效,学生评价看进步”的评价制度
每个学校都有激励制度,每个学校又各有不同。在新课程已逐步推进的时期,必须配以新的符合新理念的学校评价体系,其实质应是围绕“教学成绩看升降、教师评价看绩效、学生评价看进步”这条主线,其评价方法应采用学校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当然这种评价制度最终体现一个“活”字,要实现管“活”学生,激“活”教师,盘“活”学校资源的目的。
3.打造教师学习空间,营建育人氛围
作为校长,要多运用柔性管理引导教师不断走向成功,让广大教师以一种主动的心态,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学校管理。同时,校长要善于为教师营造一种“尊严和挚爱”的人文环境,帮助教师在一种竞争而又和谐的氛围中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凝聚群体向心力和亲和力。
学校与公共场所的不同就在于具有育人功能,你给他一个什么环境,他就拥有一个什么习惯,形成一种什么气质,产生一种什么追求,培养学生应着眼于八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自律、学会生存,让学生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4.着眼于学困生培养,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为乡镇中学的校长,我们都知道,我们没有优等生,全是学困生,此话虽有些绝对,但大部分为学困生是事实。随着民办学校的兴起,乡镇中学经受着国办和私立学校的双重竞争,即使你有几个优等生也会被挖走,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乡镇中学校长的办学热情和教师们的教学愿望,乡镇中学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多数人不信任我们,许多学生不能就近入学,舍近求远。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着眼于学困生的培养,只有在学困生的问题上想办法、出新招,方能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反过来讲,学困生在国办和私立学校也是存在的,同样存在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如何使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是个根本问题。
【关键词】 门诊患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0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12-02
对于门诊患儿进行静脉输液,因患儿年纪较小,肢体活动幅度较大,多数采用头皮静脉输液,而头皮静脉输液的穿刺操作尤为重要,对于抢救患儿有重大的意义。因穿刺操作完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护的质量,患儿的康复,所以护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穿刺技巧,在进行输液工作前后不仅要对患儿实施正确的护理方法,而且个人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争取将穿刺工作顺利完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部2011年6月到2012年7月接受头皮静脉输液的50例患儿作为护理对象,其中患儿年龄最小的只有1岁,最大也只有4岁,男女分别为35例、15例。患儿在进行输液之前有明显哭闹情绪,而且身体各肢体活动幅度大,不利于手臂以及腿部的静脉输液,最终采取头皮静脉输液。
1.2 护理方法
1.2.1 穿刺之前的护理 输液之前患儿跟家长会在比较闹哄的观察室中,患儿会有哭闹情绪,家长也会跟着烦躁起来,护理人员就应该稳定家长的情绪,适当的用肢体语言安慰患儿,试着跟患儿进行交流;认真检查好输液之前的器材准备,穿刺管针的型号大小要符合患儿的头皮类型;还要随时嘱咐家长对患儿进行尿布的更换或者帮助家长进行尿布更换,保持患儿的身体舒适;对于穿刺部位要仔细查找,由于患儿年纪较小,头皮血管较明显,选择能一次穿刺成功的血管,能减少穿刺失败的机率;护理人员自身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冷静面对穿刺操作[1]。
1.2.2 穿刺过程护理 嘱咐家长让患儿侧卧或者仰卧躺下,让患儿四肢保持固定,特别是头部,在光线比较适中的地方执行穿刺;在之前选好的穿刺部位,通常情况下是在耳后静脉、额上静脉,选择刺针的角度,一般是正面45度角,进针后挑起皮肤在25°角进入血管,对于血管比较细小者,角度也要相对减小,不可忽视血管的正确选择,如果出现血管回血可以减少输液的进入量,仔细查看输液瓶的点滴速度;穿刺完成后便是针柄固定,仍要保持患儿头部的固定,左拇指固定针柄,右手用胶布固定,左右分别围着针柄固定胶带,执行交叉固定方式,保持胶带的稳定。
1.2.3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穿刺失败往往是因为护理人员出现紧张情绪或者技术不够熟练等,因而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不可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上来,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头脑清醒,穿刺进行时要准确把握血管的位置,平时多看书,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同时也要做好患儿以及家长的思想工作,尽量减少患儿穿刺的疼痛感,细心呵护患儿,将穿刺工作顺利完成[2]。
2 结 果
50例患儿中,经过有效的头皮静脉输液护理,均得到治愈,在进行穿刺时,没有1例出现穿刺失败,康复质量优良,医护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护理效果显著。
3 讨 论
在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是常见的临床用药治疗,其中穿刺工作是关键,穿刺一次成功能减轻患儿的疼痛感,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同时也可增加护理人员的自信心,提高医护质量,保障患儿的康复治疗,具有重大的临床护理意义。患儿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由于年龄偏小,对于手足的静脉输液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常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患儿的头皮血管容易被找到,但是要想成功完成穿刺工作也要掌握诸多的技巧[3]。经过分析,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穿刺容易出现失败现象,除去患儿本身的不配合,便是护士个人的因素,儿科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时,护士通常情况下都会感到非常紧张,严重影响到穿刺操作,加上技术的不熟练导致穿刺操作失败。整个输液过程中,护士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应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为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护理。
患儿的头皮静脉输液护理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诸多,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能提高医护的质量。本文输液的穿刺操作使用的便是分步固定法,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患儿的疼痛感,而且操作简单易懂,有助于建立起护患关系,这也是家长比较满意的一种方法;穿刺完成后的胶带固定可以减少使用量,而且避免出现针头与胶带完全粘合的现象,降低患儿针口与胶带的密封性,穿刺一次成功后便可进行吊瓶的多次更换,无需再次进行穿刺,进一步减轻患儿的疼痛感。输液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整个过程都需要家长的陪伴,因此护理人员也应具备帮助家长照顾患儿的责任[4]。综上所述,有效的头皮静脉输液护理关系到患儿康复的治疗,以及医护的质量,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工作,而且要不断加强输液穿刺操作的技巧,提高护理效益。
参考文献
[1] 洪宝谊.预防头皮静脉留置针移位或脱出的方法[J].基层医学论坛,2010,6(15):45-34.
[2] 陈勤.蔡利霞.60例表浅性膀胱癌术后病人行门诊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7(01):34-90.
关键词: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167-01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国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的好,终身受益;习惯养的不好,终生受其害。”可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幼儿身体、智力健康发展,良好个性形成的必要条件。
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呢?
一、将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纳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1、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特点,采用儿歌和指令性游戏以及图片等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例如:在盥洗环节中教幼儿洗手,我们可以用,形象生动的儿歌帮助幼儿掌握和操作。如:“挽起袖子,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搓搓搓;换只手,再搓搓;抹上肥皂,搓出泡;龙头下冲干净,甩三下,一二三,拿毛巾,擦手心,擦手背,换只手,擦一擦,放好毛巾,落下袖,高高兴兴找朋友。”还可以利用儿歌等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节约用水,互相谦让的好习惯。如:“洗小手,别着急,你先我后排好队,洗净小手关好水,别让龙头掉眼泪”等。还可以在盥洗室上贴一些洗手的正确步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2、在日程生活中有意识的创造条件,让幼儿对生活技能反复练习、操作,教育幼儿养成不能凡事依赖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卧室张贴穿衣、穿鞋的步骤图片和儿歌,培养幼儿自己穿衣服,穿鞋、系鞋带的能力。制作一些玩教具,培养幼儿从小讲卫生,爱惜粮食的意识和习惯。
二、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目标。
目标在前、活动在后是规范幼儿行为的前提。在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上,教师要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按目标要求设计新颖独特,易于幼儿操作的教育活动。在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训练,增强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操作技能,从而使目标转化成幼儿的规范行为。
三、坚持经常、统一要求是规范幼儿行为的有效方法。
俗话说:“娴熟来自训练。”能力无论如何都是离不开培养的,只有加强培养,才能形成技能和技巧,最终形成能力。所以说:重复训练是规范幼儿行为的有效方法。
四、通过游戏和同伴交往,促进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提高。
“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是新《纲要》的实施原则。教师应通过区域角的“生活区”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折叠衣物、收拾物品等。利用同伴的相互影响,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五、、关心、体贴每一名幼儿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核心。
对某些脆弱的或缺乏自信心得幼儿应多加赞扬,多给荣誉。赞扬能鼓励幼儿奋起,荣誉能使幼儿上进。如果教师对幼儿的教育缺乏耐心,就会加重幼儿的胆怯心理,做事不知从何下手,影响师生间的信赖关系。教师对此应特别注意,要通过体贴幼儿拉近师生距离,让幼儿信任老师,有困难敢于求助老师,使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成为幼儿无意识并乐意接受的内容,从而完善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
六、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关键。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