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企业经营方向

时间:2023-09-24 15:54:43

导语:在企业经营方向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经营方向

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影响因素

房地产是指土地和地上建筑物及附着在其上的各种权益,是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不可移动性是其与劳动力,资本以及其他类型商品的最大区别。虽然土地和地上建筑物不能移动,但它可以被某个人或某个机构所拥有,因此,就产生了交易。房地产市场是从事房产、土地的出售、租赁、买卖、抵押等交易活动的场所或领域。房产包括作为居民个人消费资料的住宅,也包括作为生产资料的厂房、办公楼等。住宅市场属于生活资料市场的一部分,非住宅房产市场则是生产要素市场的一部分。房地产是国家的重要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房地产投资越活跃。房地产市场是整个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房地产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具有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的特点,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 影响房地产企业经营的宏观因素

1.1 地方政府利益的因素

由于我国对现行政策对于经营性土地采取“招拍挂”出让方式,政府成为了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之一(唯一掌握着垄断性的土地供给权和新增土地的征用权),政府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地租的货币化)积极参与房地产商品价值的形成。政府利益与房价涨跌休戚相关,因此对于许多因超规模城市基础建设而背上巨额债务的地方政府而言,房价下跌预期可能会导致楼市成交量急剧下降,以至于影响当地的GDP增长,而高度依赖土地收益的地方财政更可能因此而入不敷出。由于中国税制结构调整尚未到位,地方政府为应付广大财政供给部门,城市基础建设,民生工程,不得不将土地收入作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统计显示,近10年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比重不断提升,至2009年,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6%左右,有些县市甚至到达70%以上。所以地方政府通过控制土地出让节奏,获取最大收益,冲到房地产市场第一线,从裁判员变成运动员,成为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

1.2 房地产税收政策的因素

税收政策包括针对开发企业和房产持有者的各项税收政策。近年来,随着针对房地产企业税收政策的严格执行特别是土地增值税汇算清缴从试点逐步全面铺开,房地产企业成为税务部门的重点管控对象,笔者所在公司即属重点税源分局管理,数据显示,江苏省国税部门2010年实现房地产税收447亿元,占服务业税收比重达32.66%,税收已直接影响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活动。房产税,是国家以房产作为课税对象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房产税征收直接目的有两个:一是有利于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二是有利于引导居民合理住房消费,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目前重庆、上海的房产税试点已满一年,财政部提出在2012年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总之,房地产税收改革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应该比较显性和全面,既有价格方面和成交量的影响,又有房地产消费结构方面的影响,还会对房地产租赁市场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在短期和长期都会影响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活动。

1.3 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的因素

任何行业都存在周期波动现象,房地产也不例外。房地产存在供过于求、供求平衡和供不应求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同时也构成了房地产的整个波动周期。当房地产市场产生供过于求时,就会使房屋空置率提高,房价变低;房屋供不应求,这时房价会迅速增长,房屋空置率也会下降;只有在供求相平衡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才是稳定、健康的。从供不应求至供过于求形成了房地产波动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是长期的并具有循环的特性。也就是说,这个周期发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短期只会表现一种状态。就房地产业而言,可细分为复苏与扩张、繁荣、危机与衰退以及萧条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形成了扩张与收缩的房地产周期。在扩张阶段,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扩张导致对空间的需求增加,房地产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刺激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量增加。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量增大,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影响,会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和增大对相关产业需求,刺激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收缩阶段,房地产市场出现不景气、衰退的局面, 房价下降、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这个时候房地产市场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恶化,最终出现经济下滑,导致社会对空间需求下降的恶性循环。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互替,房价起始原点上扬,经历了扩张和收缩两个过程,最后落回价格原点,构成了一个循环周期,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下去,就形成了房地产的周期波动。政府的扶持与调控会直接影响周期的波动情况,作为房地产企业应该主动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2 影响房地产企业经营的微观因素

2.1 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因素

产品营销策划是产品从企业到达客户的途径和桥梁,是产品到货币、利润的过程。它蕴含在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全过程,由市场调查、参与方案制定和建筑规划设计、价格定位、宣传推广服务、销售服务以及售后信息反馈等组成。广告宣传、价格策略及销售渠道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考虑的营销策划内容,而在营销策划前期进行的市场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即根据市场调查,确定房地产开发的消费客户群、明确开发物业的定位等内容,这是实施具体营销策略的核心基础。房地产营销策划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开发产品的去化速度和销售资金回笼,好的营销策划可以加快存货周转,提高资金使用率,这对于房地产企业至关重要。所以房地产企业都十分重视营销策划工作,或作为重要部门设置,或聘请专业公司合作。

2.2 房地产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

房地产开发投资量巨大,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等。根据2008年一项调研结果,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达30700亿元,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所占比重分别为41%、19.4%、0.8%、和39.8%。对于银行的直接贷款近五年来平均水平在20%左右,而预收房款部分也主要是购房人通过银行按揭贷款等方式取得,属于间接的银行贷款。粗略的估计,除上市房企利用发售新股或者债券融资的方式获取的自筹资金外,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构成中对于银行的总体依赖占60%-70%,从而形成了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结构比较单一,高度依赖银行的特征。在政策调控新形势下,融资凸显出:银行贷款大量收缩、上市融资门槛高、信托融资受到限制、加息压力增大等问题。房地产企业解决好自己的融资问题,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机会和成长空间。一定程度上,融资能力提升了企业壮大的速度和参与竞争的实力。

综上所述,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条件和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必须重视和处理好多种因素对企业经营的挑战,充分准备以应对出现的各种的风险因素,才能不断获得发展空间和持续盈利的局面。

第2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直销企业经营情况监督检查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直销领域监管执法行为,全面提升监管效率,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直销企业规范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检查对象:对全县直销企业按照30%的比例随机抽取被检查单位。

检查内容:是否存在违反《广告法》、《食品安全法》、《专利法》等的行为。

检查人员:从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抽取2名检查员组成双随机检查组。

(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检查对象:对全县直销企业按照30%的比例随机抽取被检查单位。

检查内容:是否存在违反《劳动法》不规范用工情况。

检查人员: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抽取2名执法人员组成双随机检查组。

三、工作要求

本次专项行动采取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做到“名单一次性抽取、人员一次性选派、检查一次性完成、结果一次性公布”。参与随机抽查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工作纪律和廉政规定,不得泄露随机抽查相关情况或举报人等信息;对检查中知悉的被检查直销企业的商业秘密承担保密责任。建立随机抽查监管工作执法档案,做到“双随机”抽查全程留痕,实现责任可追溯。

第3篇

关键词:税收负担 房地产企业 经营绩效 影响

笔者进行总结整理认为,普遍的学者都认为国内房地产行业实际的税负水平都比较高,同时也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了与之对应的结构性减税等政策建议。然而,这些理论都的主要内容都偏重于定性分析以及行业比较分析为主,而站在税收负担影响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这一角度的却寥寥无几。因此,本文将以这些理论作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实例证明我国相对于过重的税收负担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的具体影响有哪些,并基于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税收负担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一)影响流程

总的来说,税收负担对于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需要经过四个流程,并且是处于循环反复的状态。

1、不断变化的政府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国家根据实时状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合理的税收政策能够保证国家经济可以健康增长、群众拥有合理的就业率、物价也处于预计的范围内。通过增加或者减少税收进而协调好不同利益群体所获得的收入,进而实现资源能够得到最为科学的有效配置。

2、利益联系者的动作变化

国家出台的税收政策会让利益的联系者的税收负担产生改变,继而导致其收入以及其他福利也跟着改变,这就迫使利益的联系者改变其动作变化,进而保证自己的经济收入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3、企业的经济动作改变

利益联系者的收入发生改变之后,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就是企业在进行投资以及资本结构的选择或者产品价格定位等动作时也会跟着改变,进而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时刻处于最大化,这样最终会使企业的资源配置以及制度的设置发生改变,整个企业的经营绩效也跟着改变。

(二)具体影响

1、房地产税收负担不断上涨,整体税负情况偏高,内部结构极为混乱

因为房地产的外部环境较为良好,例如货币政策并不紧张、外国资本持续流入以及经济发展的形势较为理想,这样房地产行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不仅不会使整个行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还会保证其发展处于健康状态。作为国家财政收入比较关键的来源,房地产税收主要被用于城市以及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支出,而政府的投资在另一方面能够将新建房屋的潜在价值提升上去。因此,房地产的税负水平将持续上涨。

2、房地产企业总体税收负担会降低其经营绩效的提高力度

通过进行实例证明的话,我们可以发现税收负担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房地产企业以及未来经营绩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税收负担过重的话,不但会导致我国房地产的企业竞争力降低,还会阻碍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房地产企业营业税金以及附加税收负担同其经营绩效成正比关系

如果政府通过提高企业以及消费者的税收来提高自己的财政收入,那么这些财政收入将被用来投入到政府的采购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这样却能够提高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

二、相关建议

(一)精简房地产开发环节的税种

在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流程中,一旦过度课税房地产企业,那么不仅会导致企业进行开发的成本大大增加,还会在某些方面使得房屋商品的供求关系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所以,需要精简房地产开发环节的税种,继而减少在这一环节中税收的负担。例如,我们可以减少那些已经按照法律规定土地出让金同时获得了土地使用证明的企业,可以减少其在其他方面的附加税,因为我们需要明白,出台耕地占用税的原因在于使耕地得到保护并让土地资源能够被合理利用。

(二)优化交易环节

当前我国的房价较为昂贵,所以,如果在这一环节,房地产开发商需要承担相当沉重的税收负担,那么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将不得不提高,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其制定的房价也较高,这样不仅会使消费者感到负担过重,企业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4]。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降低目前交易环节的税收负担。

而交易环节中,土地增值税以及营业税这两项税收政策的重复征收最能够体现出来。比如,房地产企业在销售的环节,首先就需要交纳营业税,而在新建房完工并且结束销售时,还另外需要再缴纳土地增值税,这样一来,房地产企业需要承担相当大的税收负担。其实,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开,土地增值税同营业税有着相同的特点,而我国一贯的政策都是增值税同营业税并不需要重复缴纳,但是在房地产行业却没用确切的实施。

(三)保有环节的完善

房地产的抱有环节所征收的税种主要包括房产税以及城镇土地应用税。因为抱有环节计税基础并不清晰,所以造成了保有环节征收房地产的相关税收不高,这就是导致国家为了扩大财政收入而被迫提高流转税税收征收比例的关键因素。其实,我们可以试着将抱有环节的城镇土地应用税以及目前的房产税并成综合的房地产税,保证二者的功能得到体现,继而提高保有环节的税收效率。

三、结束语

从目前情形来看,我国的楼市行情已经不断下降,而国家经济结构也处于调整状态,减轻房地产企业税收的负担不仅能够使房屋的销售价格得到下调,还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购得起房,另外也能够保证房地产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基于此,笔者提出三条减少房地产企业税收负担的建议。同时,希望有关的学术研究者,能够不断创新与进步,通过共同努力,能够更加完善税收政策,保证税收负担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平衡,继而社会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使国家的经济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税收负担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5

第4篇

关键词:

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证方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0102

1研究的目的与关注点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文献进行分析,对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因素和解析主要因素的合适方法进行探讨。依据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目的——探索、描述和解释,本文属于典型的探索性研究,即探讨某个议题以提供有关的认识。

我们的基本关注点有以下两个方面:(1)什么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源?(2)在识别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时,哪些是有效和合适的方法?

2研究的方法与范围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非介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即用成文文件对社会人为事实进行考察,在选取文献时采用抽样的方法,具体的抽样方法采用目标式或判别式抽样。分析单位是研究文献,具体来讲是近年来国内主要期刊上符合下述三个要求的实证文献。

2.1文献中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必须是针对中国企业的

关于世界其他国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资料比较多,如刘泳洁在分析“知识创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时,就是以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例的,该文发表于《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7月,第51卷第7号。但这类文章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

2.2文献中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必须是针对企业主体的

去掉关于以其他国家的企业为例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资料,我们发现很多关于某一产业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例如,黄咏梅,《企业文化对构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重要性的实证分析》,经济视角,2009年第3期;朱思文,《农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科技和产业,2008年5月;姬新龙,陈芳平,《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邢台学院学报,2009年3月等。这些也不是本文的研究范围。本文关注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是企业层面的,而不是产业或行业层面。做出这个主体选择的原因是,对某一具体产业或行业中的特定企业有影响力的核心竞争力因素,在分析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是并不具有可通约性,因而其适用性是受到极大地限制的。

2.3文献中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必须是实证性的

在用“中国的”和“企业的”两个条件对有关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献做了筛选之后,我们还有必要应用另一个条件进行鉴别,以使本文的研究范围进一步聚集,即是:本文的研究只专注实证内容。因此将另一些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偏重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文献剔除。

根据这三个条件,本文对自己的研究范围进行了定义和界定。

3编码和分类

这里,笔者把2004—2012年发表在《研究与发展管理》、《改革与战略》、《软科学》等国内重要核心期刊的13篇论文,分类编码后列示(表1)。这些研究都符合上节三个条件要求,同时在本领域中较有影响力,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创新性或代表性。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4分析与归纳

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一些发现。

4.1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上述文献的内容分析可得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四个层次(表2)。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其中四个层次的分类参见《核心竞争力辨析》。

(1)考察外部资源的实证文献。该影响因素属于资源这一维度。在上述13篇论文中,仅04篇文章分析了该因素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陈英葵(2007)以贵州省中小企业为例,运用2004年的普查数据,采取指标综合性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通过政府的R&D的投入可以促进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2)考察内部资源的实证文献。该影响因素也属于资源这一维度。在上述13篇论文中,03、12两篇文章分析了该因素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王若晨,陈亮(2004)以海尔集团为例,用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没有独特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没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鹿盟,霍国庆,申爱华(2007)以我国20家手机企业为例(分别是深圳华为、青岛海信、宁波奥克斯、江苏高通、深圳创维、深圳金立通信、UT斯达康、万利达、夏新电子、步步高、康佳、中兴通讯、东方通信、波导、海尔、TCL、首信、中电通信、南京熊猫、联想集团共20家企业),重点分析了企业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该文虽然以企业资源为影响变量,但在分析时,又将企业的资源分为研发投入和市场投入,依据张炜2002年的系统分析,本文将企业资源中的研发投入归为内部资源的层面,而将市场投入归为支撑能力的层面。鹿盟等在运用有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之后得出,企业研发投入同其核心技术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3)考察技术能力的实证文献。该影响因素属于能力维度。在所选的13篇论文中,属于分析该影响因素的论文占绝大多数,共九篇。其中,有三篇集中分析知识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作用,三篇分析创新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其余三篇分别是分析公司能力、组织学习方式和战略成本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情况。在分析知识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时,芮明杰等(2006),盛小平(2008)以及孙琳等(2007),分别从隐性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和知识吸收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以后,运用因子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都得出了知识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样,史竹琴等(2009),王宁(2008)和周永红(2008)分别从自主创新、创新战略和营销创新的角度,运用回归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得出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影响。陈晓静(2008)和朱常波(2008)分别从公司能力、组织学习方式和战略成本管理三个方面,运用因子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它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情况,指出三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积极影响情况。

(4)考察支撑能力的实证文献。该影响因素同样也属于能力维度。在13篇文章中,属02、12两篇文章分析了该因素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杨蓉,杨宇(2008)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采取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情况,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付出成本,在短期内会对竞争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企业要树立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长期观念,不能仅仅拘泥于短期利益和一时的竞争力,并应能正确处理对股东责任与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责任之间的关系。

4.2主要研究方法

同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相比,在分析时所主要运用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其运用到的主要方法和分布如下(表3)。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总和不为13,原因是有些文章在分析时用到了多种方法。

可见,我国学者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主要有两种基本的思路:一是对影响因素同企业核心竞争力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变动方向,这类研究主要用到的是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另一种是对影响因素同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首先通过因子分析找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影响的主要因子,然后通过相关分析找出两者之间大致的变动方向,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从实证方法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学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的文章也有一些,但质量并不高,主要原因是在定量分析时,原始资料获取的有效性值得斟酌。在选取的13篇文章中,有8篇运用了较规范的定量研究方法,但在原始资料的获取方面,有4篇是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的,其余4篇是通过对外公布的普查数据和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的分析。这8篇文章都是在首先选定相关指标进行衡量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而对同一影响因素的分析,所选取的指标差异性较大,分析上并不集聚,因而其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需要慎重考虑。

5结论

析,可以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不同的企业类型,现有的文献都试图从资源和能力两个维度,以及从外部资源、内部资源、技术能力和支撑能力四个层次进行说明。企业的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而企业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实现的主要保证。但并非所有的资源都可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同样,并不是企业的每种能力都同样重要。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关键资源和(或)核心能力中那些最为关键的、最能使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因素(组合)。从这一认识上进行分析,就可以理解为何所选取的13篇文章中,虽然有从同一要素上进行分析但其视角会有所不同。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与多元性,就算是同一企业,当其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时,其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也会不同。

究竟什么核心竞争力的本源呢?笔者认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进行探源,首先必须在一个长期的时间范围内进行讨论,也就是短期的时间概念对讨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次,在分析不同的企业时,其影响因素会有所不同,但都可以从资源和能力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因此,不同行业所要求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有所不同,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也可能有所不同。

从当前的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文献来看,普遍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组合,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和技术能力的关键决定因素。而不同的企业由于其成长的背景和所处的具体环境间的区别,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会不同。但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时,所运用到的方法具有同一性,主要有因子分析、指标综合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案例分析,这也是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时的适当和合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炜.核心竞争力辨析[J].经济管理,2002,(2).

[2]陈英葵.政府R&D资源投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以贵州省中小企业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7,(8).

[3]王若晨,陈亮.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4,(4).

第5篇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方向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103-02

一、新经济时代的特征

新经济时代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单纯人工劳动,而是更加注重运用知识来武装劳动者,使其具备更多的工作优势,因而具有知识经济的特征;更加注重运用各种工具来辅助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借助互联网科技,即具有网络经济的特征;更加注重新的发展理念,在努力获取更高利益的同时也同样重视通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来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因此具有低碳经济的特征。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指的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它以知识型人才为主力、以知识技术为载体。知识经济的出现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在多种自然资源几近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高超科学技术的产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科学全面的认识,其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几乎已经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和非再生资源的指导思想,就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经济的显著特征。譬如,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一种经济模式,与资金、设备的直接投入不同,它是在资金等物质上,通过投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来助推经济发展的,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又如,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显然是依靠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大市场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经济决策知识化。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1]。

(二)网络经济的特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进步,以互联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网络经济(也可称之为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最具特色的一种特征[2]。互联网经济的第一个特点是用户体验至上。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消灭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有了互联网,游戏规则变了,因为消费者鼠标一点就可以比价,而且相互之间可以方便地在网上讨论,因此,消费者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就变得越来越精明,变得越来越具有话语权;互联网经济的第二个特点是基于免费的商业模式。传统经济强调“客户(顾客)是上帝”。这是一种二维经济关系,即商家为付费的人提供服务。然而,在互联网经济中,不管是付费还是不付费的人,只要用你的产品或服务,那就是上帝,因此,互联网经济崇尚的信条是“用户是上帝”。在互联网上,很多东西都是免费的,例如,聊天、搜索、子邮箱、杀毒,不仅不要钱,不仅要把质量做得特别好,甚至倒贴钱欢迎人们来用。正是因为互联网经济是基于免费的商业模式,用户才显得如此重要。互联网经济的第三个特点是价值链创新。淘宝通过免费开店,颠覆了它强大的竞争对手eBay;360通过免费,颠覆了收费的杀毒软件厂商,微信通过免费发信息,对电信运营商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互联网免费的商业模式,本质上讲是通过免费获取巨大的用户群,然后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价值链[3]。

(三)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指的是具有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三低特征”的经济。由于我国各类企业生产对能源或资源的大量耗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以及不可降解垃圾的处理不当等原因,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矿产、石油、树木等资源供不应求,由此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而且,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发展低碳经济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各企业也开始运用科学理念和科技手段,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通过改善生产工艺等方式来构思新的未来发展之路[4,5]。

二、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目标分析

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重在“战略”二字,即既要实现企业短期发展目标,又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蓝图。但总而言之,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目标不外乎以下方面。

(一)增加整体销量,获取更高利润

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5]。无论是自营企业、独资企业还是合伙企业,“销量”始终是其最重要的获得利润的核心所在,薄利多销也好,囤积居奇也罢,都是运用销量做文章来获取更多利润的表现。但新经济时代,这种传统的营销策略已经不再受用,因此,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战略需要另辟蹊径,找到适合的方法来增加整体销量,以获取更高利润。这不仅可以为企业谋求长期发展奠定经济物质基础提供保障,同时也可以充分体现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的基本经济性质[6]。

(二)拓宽综合市场,增加总体份额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盘”的扩展,只有通过对销售市场的深度发掘,才能发现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才能拓宽企业的销售路径,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这些都将会为企业实现短期的经营目标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支持。

第6篇

可行性分析研究在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的决策与运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以实现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最小投入、最佳的投资效果为目标的科学性分析方法,它从企业标准评价出发,通过对企业开发项目投资可行性步骤分析,给出企业前期工作重点,以编制项目计划任务书。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是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保证企业项目运营成本最小化、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运行得以顺利完成。

二、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概述

1.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是一项较为成熟的理论,它被广泛应用于多项学科,通过对项目的宏观政策、外部环境及发展预期等进行全面分析,以项目拟建市场前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尽可能的保证项目效果最优化,以辅助决策者做出决策;可行性分析不断完善,并且逐渐被运用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企业项目决策中,其表现出明显的完整与科学性。随着经济体制不断改革,我国经济建议中也引入了可行性研究,国家出台了相关文件,对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加以规定,以保证决策民主与科学性。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比较复杂,并且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此时企业开发项目面临具大风险及很多不确定性,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研究项目开发可行性,以得到最佳方案,确定项目潜在风险及未来收益,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充分吸收可行性分析结果,立项过程以可行性分析报告对各项目的可行性做出评价。

2.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特点

首先,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目的是研究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找到适合企业的项目,而项目的可行性需要从:经济可行性及技术可行性入手分析,即企业当前的经济实力与技术能力是否可以有效实施项目。

其次,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是最基础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个项目付诸实施的重要支撑,此时它已不只是寻找实施项目的依据,而是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决策失误的工具,成为项目的规划图,对整个项目全过程加以思考。

第三,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并非容易的事,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对整个企业项目因素纳入其中,即对各因素进行详实分析,充分调查形成高质量报告,通过充分调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性报告。

最后,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具有鲜明、跨学科特点,它可以通过经济环境及需求预测或者以SWOT分析工具进行准确定位,从财务上进行成本、盈利与风险的大致分析,而这些需要大量数据做为依据,考虑相关政策、主体偏好、技术及市场需求等,这些综合特点难以通过一门学科做好,需要跨学科从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三、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相关理论及评价标准

1.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相关理论

首先,PEST分析模型,对企业宏观因素分析。不同企业具体分析过程存在差异,主要分析: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它可以判断总体形势被广泛应用。

其次,市场需求理论,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过程中进行需求分析十分重要,因此,其需要一定市场需求理论知识,对项目开发进行评价,它对消费者需求总和进行分析,成为最为详尽的需求理论,阐释了需求决定因素及需求曲线导向;受市场需求受价格、货币收入及消费者偏好及相关替代品的影响。

最后,SWOT分析理论,将企业战略、资源及环境有效结合,对分析项目的优劣势、机会及风险通过矩阵表现出来,将各因素综合分析,最后得出决策需要的信息。该理论分析过程考虑了内部及外部环境,是一个全面性的理论。

2.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评价标准

当前,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其分析过程需要以多种科学进行分析,项目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可行,其主要标准包括:

首先,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市场需求,当项目建成后会为社会带来商品,而对于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就是根据资料对项目未来需求量及变化情况进行概率性的判断,对需求量进行分析是市场分析,对其的分析结果可以保证项目投入与产出多少,所以,项目规模、质量、方案等都要通过预测拟定的。

其次,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需要确定投资方向后,对资源、布置、工艺等进行方案比较,通过比较后找到最优资源配置的方案,即布置紧凑、技术先进的、最具有竞争优势的投资可靠方案。

最后,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动力源泉,通过对项目价格、周期、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了解资金投入增值情况,决定项目是否进行深入开发。

四、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及步骤

1.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分析需要深入细致的划分:

首先,项目的投资机会分析,它是指为企业寻求更加具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以项目背景、资源及环境状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到企业战略规划目标,项目投资机会的分析是最为粗略的分析,它不是项目可行性分析过程中必要内容,如果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已经拟定,则可以直接进入下一阶段。

其次,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初步分析,其对项目生命力加以判断,在投资机会基础上,对项目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它较投资机会分析更深一步,对项目投资机会正确性加以研究,这一过程需要更多更详细的资料对项目因素进行分析,认证项目实施的价值所在,其是否具有可行性,主要包括:目标定位、需求研究、方案构思及建立初步方案等。

最后,对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它是分析过程最为关键的环节,进一步分析以上过程的信息,更深入的进行论证,多角度进行合理性及可行性探讨,提出最终意见,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主要内容与初步分析相同,但其范围更大,深度更高,准确度更高。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基本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市场调查、需求预测、项目规划设计建议、进度安排、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财务评价、风险分析等。

2.企业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步骤

经营开发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需要专门团队做好研究任务:

第一,确定可行性分析对象及目的,明确项目实施后需要达到的目标,可行性研究需要系统有针对性;

第二,对实施的项目进行现场资料收集与整理,对市场调查与研究。主要调查:投资环境,如:外部环境、经济发展及各种配套设施等;市场状况,如:客户群、行业竞争关系等;在进行资料收集过程中应该关注相关法规政策及短中长期的规划等;

第三,经营开发投资项目最优化选择。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及相关数据,对经营开发投资项目资源提出规划方案,由专家对不同方案进行总结,选出最优方案;

第四,对方案进行论证与分析,当方案选择后以技术指标对项目可行性进一步分析,包括:财务、经济、效益等评价,并进行风险评估,如:概率、敏感性分析等;

第五,编写项目可行性报告,对研究成本进行总结,通过描述体现出研究结论,为项目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第7篇

[论文摘 要]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是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与民间投资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对收入进行公平合理调节,以使居民收入分配回到合理轨道上来。本文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与总需求函数出发,分析了联合产权制度下的公平收入分配制度对我国的消费和总需求的影响,最后得出了公平收入分配制度对于启动我国的消费和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增长与快速发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GDP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迄今为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型为主,从需求结构看,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投资拉动特征。投资规模的加大,说明国民收入分配中用于居民消费的份额相对较小,大量盲目、无效的投资挤占了本可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资金,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我国要想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实现质的提高和持久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我国经济增长由资本拉动的局面,让国内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而收入是影响国内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最终会影响到我国的整个经济增长方式和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 联合产权制度下的企业内公平收入分配制度

联合产权制度认为,按产权制度的演变规律的要求,处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过度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过度性产权制度,应是一种公有制为主的劳动者联合同要素资产者相结合的联合产权制。劳动者的产权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在对待生产资料的权力上,劳动者凭其参加劳动,就不仅是全民所有制资本的共同所有者成员,而且是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企业集体占有者的成员,有参与经营和招聘或选举厂长的权力。二、在分配上,劳动者的劳动力不仅应取得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工资;而且有按劳动力本身价值的工资折成虚拟股,参加剩余产品分配的权力;劳动者还有参加企业在完成给要素所有者的定量增值部分之后的剩余价值部分的按劳分配的权力。以上二个方面就是现阶段劳动产权的具体形式,它体现了现分阶段全民所有制企业“既是国家的,也是职工的”特征。

各种要素产权和劳动产权的建立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东西,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联合产权制度。在这种要素资产联合与劳动联合的有机的结合体制中,企业纯收入在上交税收和所有者的增值部分,并扣除一定量的企业积累基金和集体福利基金之后,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董事会则对企业经营者上交增值部分,实行按要素资产股份分配。这样,就整个公司而言,也就是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资产分配”有机结合的分配制度。

二、 公平收入分配制度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机制

从总需求函数来看,Z=C+I+(X-M)。一国的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构成,在这里我们只分析国内的总需求,也就是C+I这部分需求,现在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国内的总需求不足,这是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争论也比较多,但我国的国内需求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想启动我国国内的需求,就只能从我国国内的消费和投资入手,相对消费而言,投资对经济拉动的效果更明显。 转贴于

从消费函数C=α+βY中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也会增加,只是乘以一个系数β。根据C=α+βY的消费函数,Y表示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讲,当所有的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成一定比例的增加。如果是这样的话,企业内采取的任何收入的分配方式对消费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因为消费只跟整个国家的个人收入之和以及消费者偏好有关。但是如果我们从微观的层面来看的话,如果我们改变企业内的收入分配制度,会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能够改变总需求的结构以及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方式。

所以本文主要研究从企业内收入分配制度的改变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在联合产权制度下,各种要素产权和劳动产权的建立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东西,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联合产权制度。这种联合产权制度,主要是通过作为要素资产联合体代表机构的泛股份公司董事会,同作为劳动联合体代表机构的企业管理委员会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责权利关系为纽带的资产经营责任制,所体现的有机联合的联合产权制度。

三、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企业内的公平收入分配制度有得利于缩小资本所有者与劳动所者收入的差距,增加普通劳动者的收入,从消费函数可以看出,由于劳动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所以随着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的上升,必然使整个国家的消费水平上升。这样有利于扩大国内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解决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过热的局面,实现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Ronald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4(1937),PP.386-405

[2]哈罗德.德姆塞茨,《企业经济学》[M]梁小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刘长庚,《论企业的联合产权制度性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第8篇

    (一)合营企业章程的修改;

    (二)合营企业的中止、解散;

    (三)合营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减少;

    (四)合营企业的合并、分立。

第9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生产经营计划;应用;研究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及的企业内容也较多,包括企业生产投资计划、企业生产计划以及企业采购计划等,做好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能够保证企业能够稳定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计划对企业实现未来发展目标也有着重要影响,有利于加快企业发展速度,也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使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清晰,企业管理人员要制定合适的生产经营计划,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一、生产经营计划的内涵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需要企业管理人员,以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作为依据,充分考虑企业所在市场的变化,制定企业未来发展任务以及发展目标,并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详细计划。企业经营管理离不开企业经营生产计划,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企业生产计划时,要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并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估。企业管理人员还要对可能影响企业的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充分考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营风险,并对其经营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考虑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因素,还要正确客观的看待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以及劣势,生产经营计划要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规避企业劣势,充分发挥企业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要符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好企业重点发展内容规划,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企业管理中生产经营计划应用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管理中应用生产经营计划,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迅速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能够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意识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生产经营计划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引导企业走上正确的经营发展道路,避免企业在不合适的项目中投入资金,造成企业资金的浪费。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能够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工作便利,能够使企业员工工作内容更加规范,明确企业工作内容,减少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利于管理人员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营造和谐的企业管理氛围,同时,也能够避免企业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保障工作计划贯彻落实

生产经营计划为企业管理中应用,能够为企业管理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生产经营计划,选择合适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规范企业管理工作内容,保障企业管理工作计划能够落实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部分企业员工对自身的约束力都较差,需要制定详细合理的工作计划,督促企业员工完成工作内容。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对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目标都有明确的规定,企业员工需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步骤进行相关工作,有利于规范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减少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能够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三)总结回顾企业发展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需要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不断进行优化以及调整,保证生产经营计划符合企业发展情况,充分发挥出生产经营计划的价值以及作用。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不仅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指明方向,能够反应企业经营发展的规律以及趋势,为之后制定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提供真实的数据信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能够对企业经营发展历史进行总结,使企业管理人员更加明确企业经营发展过程,科学合理的制定企业下一步发展规划。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也能够反映企业所在市场的变化以及规律,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发展规律,对市场的未来发展以及变化做好预估,改变企业的经营生产策略,促进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企业管理中生产经营计划应用策略

(一)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原则

企业管理中生产经营计划应用,需要企管理人制定合适的生产经营原则,确保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之前,要对企业经营发展历程进行深入了解以及调查,发现企业经营发展规律,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企业管理人员要保证企业未来经营发展方向预测的科学合理性,不能偏离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企业管理人员还对企业所在市场大环境的进行分析,明确企业内部环境以及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为企业制定阶段性的经营发展目标以及企业管理策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需要循序渐进的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要全面为考虑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因素,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指导性的建议。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周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生产计划周期可以以年度、季度等为单位进行,定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考核工作,保证生产经营计划贯彻落实在企业管理工作中。

(二)明确生产经营计划内容

1、财务成本费用预算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明确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内容,对企业财务成本费用进行预算,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顺利开展的重要内容,财务成本费用预算,能够有效避免企业财务资源的浪费,为企业节省较多的经济成本。对财务成本费用进行预算,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变化,能够有效反映出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及时对企业财务成本费用进行控制,保证企业财务成本投入的科学合理性。财务成本费用预算,能够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生产项目,避免企业过度投资,造成企业财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财务成本费用预算,也是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企业内部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2、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能够为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投资提供方向以及依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主要是企业利用现有固定资金,选择合适的生产经营项目进行投资,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部分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都会制定合适的投资计划,为企业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时,要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深入了解,保证投资项目具有较强的商业价值,在企业进行投资之后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制定,还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对社会经济进行考虑,确保投资项目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需求,能够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有利的市场条件。3、重点工程项目安排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中的重点工程项目安排,对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项目。重点工程项目虽然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但是也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人员要做好重点工程的安排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将企业工程进行分类,将重点工程项目信息进行整理,可以按照重点工程的投资金额进行安排,保证重点工程能够顺利实施。重点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重点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保证重点工程的质量,还要对重点工程项目所需要投入的资金进行预估,保证重点工程项目的投资符合企业的经济实力。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具有更加长远的眼光,做好企业资金投入的准备。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融合

企业管理中应用生产经营计划,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加强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计划的融合,加快企业信息传输速度。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融合,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员工可以实时进行信息传输,并且能够提高企业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性,实现企业内容信息共享。利用计算机可以将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制作成流程图,使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工作内容以及工作重点更加清晰,对加快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企业生产经营系统,实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完成进度。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风险进行分析,促进企业管理人员对经营风险进行控制,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四、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化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企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应用,需要企业保证生产经营计划更加标准,从而使企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想要使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更加标准,需要加强企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企业领导需要提高对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标准化的认识,意识到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对企业管理工作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重视生产经营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人才引进时,可以选择与高校进行合作,使更多的年轻人到企业中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高校学生不仅专业实践能力较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较高,符合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人才队伍建设需求。企业在与高校合作的同时,也要开通社会招聘渠道,招聘更多具有生产经营经验的人才。企业还需要对人才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生产计划人才的专业能力。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更加具有标准性,需要生产经营计划人员更加了解标准化的概念,促进生产经营计划更加符合企业管理需要,工作流程更加标准。

(二)对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标准化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要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将生产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水平,做好企业生产经营规划工作,需要企业对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标准化管理,保证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企业进行标准化管理需要企业领导者,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适企业标准化管理策略,使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在进行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要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进行分析,减少外界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影响,不断优化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调整企业生产经营结构,使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提高信息技术支持

企业管理工作中应用生产经营计划,能够促进企业发展更加科学合理,使企业发展越来越稳定。在进行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工作时,需要较多的企业经营数据作为支撑,企业要能够保证经营数据的准确性,加强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提供更多信息支持。企业想要保证企业经营信息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对现阶段企业信息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以及完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经营信息进行收集以及储存,作为企业信息库,为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提供保障。企业还应加大信息收集范围,不仅是要对企业过去的经营信息进行收集,还要对企业所在市场信息进行了解,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使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更加全面。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将收集的企业经营信息以及市场信息进行分类管理,这样能够使企业经营信息更加清晰,在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时,也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对数据进行检索,节省更多寻找企业经营信息的时间。制定企业经营计划需要具有针对性,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能够为企业提供合适的发展方向以及目标,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也有着重要作用。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需要将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市场变化作为依据,总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验以及教训,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发展规划,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菲菲.基于供应链视域下的生产运营计划制订和管控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04):125-126+133.

[2]陈丽君.企业管理中生产经营计划的应用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19(11):191-192.

[3]姜倩.试论生产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4):174.

[4]宁征,王飞.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纳税,2018,12(26):225.

[5]张文烨.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6(14):38.

[6]田心.数字化矿井企业经营管理系统规划及作用[J].煤炭经济研究,2014,34(07):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