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5:54:46
导语:在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变得越来越高,“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口号越叫越响,艺术素质的培养也相应地成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相应地被推到了素质教育最前沿也变得顺理成章。大多数中小学都开设了音乐兴趣班,参与音乐类考级的队伍不断壮大,重点高中、综合类大学对音乐特长生的加分制度更是对社会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表面上看,音乐特长生人数的日益增长、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无限扩长以及红红火火的音乐考级活动似乎体现出了我国的社会音乐教育的大繁荣。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并深入观察发现,这种大繁荣的景象早已与音乐艺术本身背道而驰,社会音乐教育业余化、利益化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开始怀疑他们学习艺术的目的是否纯正?盲目拔高、为证书而考级的现象比比皆是,从而造成了这些人内在的音乐素质不够完善,演奏(演唱)时缺乏音乐性,很难体现出“音乐特长生”在音乐上的“特长”。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一、视唱练耳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视唱练耳课是音乐院校为各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为那些徜徉在音乐海洋里的学生导航的一盏航标灯。同时,视唱练耳也是专业音乐院校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因此,我们也提倡将视唱练耳(乐理)视为音乐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近年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缺乏一定的深度,使得尖端音乐人才的培养失去了原有的根基。一些从事音乐培训的机构或个人只注重既得利益,从根本上并没有认识到音乐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对于习乐者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而音乐特长生往往就成了这种现象的牺牲品,最严重的已经到了当一些学生意识到业余学习音乐并不能(或没把握)使他们考上“一本”大学而再转念,欲利用他们的音乐特长报考文化课分数要求较低的专业音乐院校的时候,居然仍有人不知“视唱练耳”为何物。而当这样的一批学生,在经过短期的临时抱佛脚式的“视唱练耳”和“乐理”的应试突击培训后,迈过了这两道门槛而艰难地进入专业音乐学府继续深造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与经过了音乐学院附小、附中6—9年严格的专业化(或业余经受过专业化)训练的学生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在这里提到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或业余经受专业化训练)的目的,是要强调视唱练耳和音乐理论的学习是需要过程的,打好基础才是最重要的。短期的应试培训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对真正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实质上,有一大批人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二、视唱练耳在教学中的阶段性
各类知识的学习都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亦是如此。不管我们从事的是专业教学或业余培训,都应该本着对艺术负责的态度,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十分明确。就视唱练耳教学而言,有着其明显的阶段性——技术性训练阶段和音乐性训练阶段。这两个阶段均作用于“视唱”和“练耳”。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阶段既有着各自的学习重点,又是密切结合、互相融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高质量的教学,就是要把握好、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曾有业外人士问我:什么是视唱练耳?我说:“视唱”就是把认识的音符和节奏唱出来,使之转化成音乐;“练耳”就是把听到的音乐(音响)记下来,使之转化成音符和节奏。我想这也许是对“视唱练耳”最通俗易懂的解释了。当然,与业外人解释是一回事,而当我们更深入地去理解和挖掘“视唱练耳”时,就远远没那么简单了。
1.视唱的阶段性训练。视唱应尽可能准确地把握音高和节奏,在这方面必须进行大量严格的技术性训练。同时还要注意乐谱上所标注的速度、力度、表情等记号以及旋律线条走向中所蕴涵的音乐情感和语言,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这一切表达出来,要从一首视唱曲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只有做到了这些,我们才会在不断的视唱练习中丰富自身的音乐修养,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当然,想要唱好视唱,我们为之付出的努力还有很多。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打好基础,扎实的技术性阶段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知道,一首视唱曲是由无数个旋律音程及节奏组成的,那么,加强旋律音程训练和节奏训练就是唱好视唱的关键所在。反之,如果没有良好的音程感和节奏感基础做后盾,就根本谈不上对一首视唱曲本身所要表达的音乐情感和语言做出准确的诠释,也就无法顺利进入视唱训练的另一个阶段——音乐性训练阶段。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不利现状;应对策略
系统而专业的音乐教育对学生音乐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今的初中音乐课堂在教学方面却表现出差强人意的效果,面临着非常不利的教学处境。笔者执教初中音乐教育多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总结了其存在的众多问题,本文将集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归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对正处于音乐教学困境中的广大同仁提供更多的警示与帮助。
一、初中音乐教育存在的众多问题
1.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学生不但要学习语数外这三门主要科目,而且史地生政、化学、物理等众多科目的学习更是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在中考沉重压力的面前,学生普遍感觉学习时间不够,因此,对于音乐这门“不需要考试的科目”,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反正中考的时候不考音乐,还不如直接取消这门课程,那样的话我们也能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用到其他需要考试的科目上来”。学生的这种错误认知导致初中音乐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教学状态。
2.学生对音乐曲目的分辨能力不强,导致口水歌泛滥
由于年龄因素的限制,初中学生的心理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因此,面对社会上流传的众多歌曲往往不能很好地分辨与判断,这就导致他们很容易盲从所谓的“流行歌曲”,而逐渐抛弃了对中国传统音乐曲目的正确品味与鉴赏。例如,学生日常哼唱的都是《两只蝴蝶》《伤不起》《老鼠爱大米》这类歌曲,对那些反映初中学生特点、表现爱国主义情感等积极向上的歌曲却持有不屑的态度,更谈不上从中汲取精华、吸收正能量了。
二、针对这些教学上的问题提出的具体应对性策略
1.让学生意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
学生之所以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产生严重的懈怠心理,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未能真正认识到其学习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因此,作为教师来讲,要想更好地展开初中音乐的各项教学活动,就必须从学生的心里想法入手,既帮助他们端正音乐学习的态度,同时还要通过多种方式让他们明白其真正的意义所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名人名言向学生阐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尼采”“不爱音乐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名人名言对于初中学生往往有着很强的说服力,这对于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音乐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欣赏音乐
不可否认,口水歌因为歌词粗浅、旋律简单等原因,在社会上的流传度比较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就是主流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相反这种肤浅、庸俗的歌曲还很容易对学生的音乐修养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利的影响。
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初中音乐教师有必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鉴赏音乐曲目,逐渐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专题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口水歌与优秀歌曲的区别与不同,这样学生就能对口水歌以及优秀的音乐曲目形成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品味。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
初中音乐欣赏虽然有一些配套的音乐磁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我常常加入很多多媒体手段,如寻找VCD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很多视频,即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又增强了上课的效果。欣赏课的情境也在优美的多媒体教学中建立起来,有一些本来不爱上音乐课的学生也渐渐被吸引,欣赏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4、结合多种活动进行教学
可结合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音乐教学,比如合唱比赛、主持人大奖赛、十佳歌手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才艺展示比赛等等。在课堂中我常常结合各种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和动员,还为个别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5、进行有效的改革教学评价
改革教学评价是以发展性评价为目标,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人本主义思想和发展性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激励学生热爱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出发点,运用等级制的记分方式,通过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强项评价、综合评价等手段,能够充分显示教育评价的民主性和公开性,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特长,改革“统一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为创新性人才的成长提供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音乐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还可以帮助他们抑制一些不良的情绪以及思想,这对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完善其人格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既要认识到初中音乐教育当前存在的众多问题,同时又要认真贯彻新课标的相关精神以及理念,真正实现促进学生音乐修养以及综合素质全面进步的最终教学目的,为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不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斌,金亚文.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J].中国音乐教育,2002(1):11-13.
[2] 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教育;意义;途径
G633.95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是陶冶情操、传递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音乐,总会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曾有人说:可以没有朋友,但不能没有音乐。由此可见,音乐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音乐的美育功能。所谓的美育功能,是指以音乐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音乐具有美育功能,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同的音乐,给予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思想和情感,这是利用音乐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因素。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重点阐述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极其对策。
一、强化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
也许很多人都会发现:近年来,各种音乐类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如中国好声音。通过认真观察这些音乐类的节目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即选手在比赛的过程中,纵使有再多的歌唱技巧,但如果歌曲中缺乏情感,那也将会被淘汰。所以说:情感对于歌曲而言是比较重要的。这里所说的情感,就是我们文中所谈论到的音乐的美育功能,音乐对人心灵和情感上的震撼作用。由此可见,对于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而言,教师要想给学生讲解再多的音乐技巧是不现实的。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则具有很大的可行性。那么,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审美教育具有哪些积极的意义呢?
1.有利于实现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音乐学科而言,更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音乐的德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音乐的审美教育,本身就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因为,审美教育重点是要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强化学生的歌唱技巧或者给学生讲解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师仅仅是通过情感的熏陶,增强学生美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在这种情感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认识。
2.有利于促进初中音方萄У母母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省事,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干巴巴的音乐理论知识。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音乐学科本来就没有受到重视,所以,一些教师的教学往往都是为了应付差事,一些教师直接是让学生“自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失去了音乐教学的意义。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可以改变传统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呢?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情感的熏陶往往需要一定的氛围和环境。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良好的审美教育效果,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下,获取美的体验和感受。例如,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天亮了》,这首歌曲是2001年韩红作词作曲并演唱,这是一首感受亿万人的歌曲。如果教师将这首歌曲用于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不了解这首歌曲背后所蕴含的故事时,也许只会觉得这是一首普通的歌曲。但是,如果教师在给学生听歌曲之前,先给学生讲解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渲染人世间这种伟大的父爱和母爱,让学生为这个故事感动,那效果就不一样了。笔者在教学中,曾经将这首歌曲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之前,笔者给学生讲解了歌曲背后这个感人的故事,然后再给学生播放歌曲,现场的学生,无一不流下感动的眼泪。这是音乐给人以情感的震撼力量,正是这种情感的震撼,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正是这种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
2.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将初中音乐与审美教育有机整合起来,是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创造美,让学生有美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具备发现美的能力,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本领,发掘一些未知的领域。学生所拥有的音乐审美能力,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采茶舞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聆听。教师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将听一个优美的旋律,你们通过聆听去猜一猜这个旋律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聆听。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初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中的美, 并能发现音乐作品的内涵,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3.结合音乐,提升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
对于初中音乐的审美教育而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培养。这种领悟能力,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悉心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学会换位思考和设身处地地体会这种情感。学生音乐领悟能力的增强,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仅仅给学生讲解音乐理论知识,而应当结合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审美教育,体现音乐的美育功能。这种美育功能的体现,能够强化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求异存同 初中音乐 教学
一、为什么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求异存同”辩证思维
(一)初中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对“求异存同”的需要
音乐教育是我国大教育事业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它能够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内在修养。我国《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育具有“审美”价值和“创造性发展”价值,同时又指出音乐教育必须“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理念。这就告诉并要求我们:初中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传承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既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技能,更要有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的创新方法,而“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是培养灵活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求异存同”辩证思维,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也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学是一个自觉的审美过程,不是当下的以音乐听赏为娱乐,以技能的习得为目的,以考级为目标和准绳,以文艺汇演和比赛的名次为其最高境界,把审美这一本质看作高高挂起的虚设之念和溢美之词。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重技轻艺”观念得到很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思路不开阔、自我教育不够、教师自身素质有限,造成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此外较多强调了音乐的课外实践性与娱乐性,在审美性和创造性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因此转变教育观念、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是落实素质教育和实施美育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措施。
二、“求异存同”辩证思维实施的音乐美学理论基础
我们知道,任何一部音乐作品中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这些声音在自然界是绝对不存在的。人们从自然界中发现乐音,并把它们有规律的排列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切传统的作曲理论都是创造性的产物,一切音乐都是人们根据这些理论去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似乎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欣赏者对外界音乐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实际上并非全部如此。现象学派的美学家茵格尔顿认为,人们在音响客体影响下所产生的感觉,是在欣赏者的意识中所产生的心理性的东西,它与欣赏者所听到的那个音乐实体是并不相同的两种东西。现象学的音乐美学认为,音乐欣赏是欣赏者意向活动的产物,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填充和丰富了被构造的对象,即音乐作品的本体,这样就使得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欣赏者那里显示出不同的面貌。
三、“求异存同”辩证思维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一)“求异”思维能促进创造力的培养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多发性等特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思之始,学之端”。这是孔子对在教学中提倡学生“质疑”重要性的评价。“求异”是质疑的前提,疑是学生乐学的思想源泉,提倡学生质疑、求异,是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音乐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内在修养。“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是培养灵活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只有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才能拓宽其视野、开阔其思路,更好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同样,也只有求异的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独特而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二)“求异存同”辩证思维有利于美育的实施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理解美和创造美。
作为艺术教育重要途径之一的音乐教育,是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和学习去享受音乐带来的超越现实,进入某种理想、自由状态的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求异存同”辩证思维即:教师不要也不能将自己认为的乐曲形象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应该在教会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想象,结合自身的体验和理解去捕捉音乐的形象,丰富音乐的内容。由于学生各自的情况和经历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殊途同归其最终的目的都是经历美的享受。在此过程中,由于美的体验对感官的愉悦刺激及由此所产生的感情体验、移情升华,诱发人求真、求美、求善的强烈欲望,促进人道德和理智水平的提高,激发人无意识的创造冲动。因此,只有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想象空间,学生方能最大限度的收获美的情感体验。
(三)“求异存同”思维能改善教学实践中的很多问题,优化课堂教学
“求异”可以更新观念,改善教师惯性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更好的实施美育教学等等。尤其是我国当下初中音乐教学面临的种种问题,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不能脱离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既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不能走入技能教学的误区。笔者认为在初中音乐教学实施“求异存同”辩证思维,便可恰当处理这一难题,既能二者兼顾又能突出重点,不脱离艺术求异的本质。当然这里的“求异”也并不是像西方教学那样不遗余力的致力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其精神和许多具体的方法都值得学习,但是也不能走向片面或极端。因此“存同”在这里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即不能脱离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去进行所谓的创造力的培养。若以似是而非的“异”的创造性取代扎实、系统、严格的“同”的基本功的培训,同样也是不全面的音乐教学。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求异存同”辩证思维,方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田云.“求异存同”论[J].广西地方志,1996(05)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思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教育质量。所以,笔者以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为基础,重点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案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对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路展开了以下的分析和探讨。
一、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思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路研究时,我发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初中音乐教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特别是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教学方式的使用,缺少对学生专业课的耐心以及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音乐学习兴趣等等。
(二)不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教学质量,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兴趣的培养。特别是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对于音乐教学不重视。而音乐教学是促进初中时期学生内心世界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三)忽视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很多初中音乐教师一般只会采取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法,不会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忽视如何利用音乐课堂来创设教学情境。这大大阻碍了我国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热度以及延缓了我国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缺乏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
在完善教育制度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种类的问题。例如,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分配不均匀以及没有一体化的音乐教学管理制度等等。所以,随着音乐课程不断被广大人们所重视,解决目前我国所出现的初中音乐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二、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
(一)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重视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研究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实践思路最基本的原因。第一,初中学校在招聘音乐教师时,一定要注重对于教师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检验。尤其在教师的专业素质方面,一定要安排应聘教师“实验上课”,设置实验小课堂,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音乐学习这方面的问题,让教师回答,从而提高教师上课过程的心理素质能力以及应对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第二,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各方面的素质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提高。第三,教师要注重初中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爱好,了解班里学生的音乐基础以及声乐的练习方法,从而结合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来进行科学的音乐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另外,教师也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案。如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氛围。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
在进行分析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实践思路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按照学生独特的个性以及兴趣爱好,“因材施教”,解决初中学生对于音乐课堂所产生的疑惑。首先,在进行音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不同的音乐基础进行教学,全面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个性的发展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不能对于所有的学生都一概而论,这是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其次,教师要按照现在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抛弃传统型音乐教学的缺点。同时,教师要根据现在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采用丰富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环节的多样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学校也要注重对音乐教学进行一定的宣传。音乐是我们人与人沟通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所以,我们不能只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同时也要注重使用音乐和创造音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三)注重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教师要重视分析音乐课题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点,注重课堂过程中的情境教学。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生活的一种形式。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学习方法。所以,我从以下几点来着重分析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第一,借助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案,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教师应重视学生对于音乐技巧的使用以及理论知识的了解,并着重强调: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案来进行强行灌输理论知识以及音乐技巧,应该运用科学性的音乐教学方案来教育学生学习音乐,培养其兴趣,增加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艺术性以及创造性等等,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音乐所带给我们真正的乐趣以及兴趣。只要让学生先从理论上了解和认识音乐课堂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第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创建教学情境。以八年级第一单元青春的旋律《青春舞曲》为例。在上音乐课之前,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课件。课件内容要多注重对于音乐学习的技巧以及音乐学习内容的制作,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同时,也要让广大中学生对于国内外音乐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解。特别注重我国从古到今音乐的发展史,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音乐的发展史,同时也能丰富学生本身的知识内涵,为以后更好地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应多选择图片教学和视频教学,让学生多看一些著名的音乐剧,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更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思考力。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关键的因素。
(四)建立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方案
首先,学校方面,要注重音乐教学的课程安排,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另外,学校也要注重师资力量的投入,对音乐教学方面也要进行一定宣传。其次,教师方面,要分别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优化教学方面等来分析如何建立一体化课堂教学方案。指导思想要从音乐教学的利弊入手,且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于音乐的看法以及音乐的兴趣爱好,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合理、科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案。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音乐思想的宣传,让广大学生更快、更好地与音乐融合。而且,在优化教学方面,教师要重视从课程安排、多媒体教学、音乐专业技巧等方面切实提高音乐教学效率。教师要关注国内外初中音乐教育的课程和科学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以提高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为目标,吸引学生热爱音乐课堂以及音乐。最后,在建立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应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基础,吸其精华,弃其糟糠,并借助国内外音乐教学的先进方式,加以融合,就能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音乐 教学 对策
一、音乐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1.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具有专业性、审美性。因此,音乐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初中时期正是学生世界观、审美观等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审美功能是音乐教育独特的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标志,虽然哲学等其他艺术也具有审美功能,但是其概念很抽象,语言又生硬,很难让人参透其中的奥妙,对人们审美意识的培养效果不太明显,没有音乐和舞蹈的作用来得快。这里我把舞蹈加进来,是因为舞蹈、音乐不分家,舞蹈是视觉上的审美艺术,而音乐是听觉上的审美艺术。另外,音乐的律动性非常强,很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融入音乐中去,这样会迅速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因此,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是独一无二的,是任何其他艺术学科都无法替代的。
2.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个性和谐发展。音乐教育对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协调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首先,音乐能够刺激人的心灵,选择好的音乐对个性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次,音乐教育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社会、大自然等的认知更加深刻。人们在听音乐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和共鸣点,而且,大部分的音乐都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感,这种对现实的积极的态度会给人以启发和鼓励,使人们能够在喧哗的都市生活中寻得一份平静。因此,好的音乐作品对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策
1.引进流行音乐,鼓励学生兼容并蓄。在今天的音乐领域中,流行音乐迅速发展,并同另外两种音乐形式——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新课程改革将流行音乐引入了初中课堂教学中来,目的是鼓励学生兼容并蓄。不可否认的是,流行音乐的引进对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强烈的冲击,这也正是需要人们探索的地方。在不断探索新的融合方法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特殊现象。比如我们的音乐教学和流行音乐搞对立,这样就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乏味枯燥。针对当前中学生滥听流行音乐的现象,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接触正面的音乐,这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合理利用电教手段,丰富学生想象意境。作者在小的时候,音乐课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老师在上面弹着钢琴,学生坐在下面跟着唱。新课程改革以后,引进了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体会音乐的内容。多媒体教学利用了声音和图片等多种信息途径,吸引了学生了课堂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下,感受优美的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愉快,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例如,在学习和欣赏《蓝色的多瑙河》这首曲目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和欣赏这首曲目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播放有关这首曲目的景色风光,使学生能够在欣赏时仿佛置身于其中,然后,教师通过这种热情帮助学生分析和讲解这首曲目的结构等等。
3.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创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上,要新颖独特,能够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探索创新,这对音乐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组织能力。在设计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的引导,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我们都知道一个游戏叫做猜歌词,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游戏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
4.把生活贯穿到对音乐的赏析中。因为音乐具有赏析性,所以我们将生活贯穿到对音乐的赏析中,就会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一个人能不能成为音乐家,它都要懂得欣赏音乐。音乐对每个人的审美观的形成有着关键的作用,对音乐的赏析可以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和艺术品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音乐中贯穿生活,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它,学会辩证地看待流行音乐。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订购有关音乐会的门票,让学生在家长或者朋友的陪同下去欣赏音乐,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
参考文献:
[1]武新卉.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探讨[J].焦距新课程.2013.
新课改后,很多学校改革了音乐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元化教学,唱歌、乐器、识谱、乐理统统纳入了音乐教学体系,有的学校还开设了音乐教学的课外平台,如音乐社团等。总之,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但是,与国外的音乐教育相比起来,我们仍有较大的差距与进步空间。
一、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的基础音乐教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是,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仍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三点问题:
1、部分师生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音乐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音乐素养对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开发人的智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显然人们还没有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这个层面上,没有在思想层次上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以致学生、教师都无动力,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考试也可有可无。
2、音乐考试内容单一、方法简单。长久以来,初中音乐考试基本处于简单唱唱歌或者发一张音乐理论试卷,进行开卷考试的状况。有的学校还甚至没有音乐考试这样的要求。这种音乐学习评价状况不可能全面了解学生认识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得不到切实提高。
3、音乐考试要求不严、不规范,评价效果不尽人意。初中音乐教学是按照国家教育部以及教育法规的要求开设的,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很多学校从不将音乐考试列入到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考试范围中去,有关部门也很少有人去视察、调研音乐教学的情况。这种状况就造成了学生对音乐课漠不关心,音乐能力根本没有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
二、巧妙运用导课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育日渐成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知识,对音乐理论问题也有所关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学生接触的音乐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看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越来越新颖,因此,音乐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艺术世界的殿堂。
1、利用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广大音乐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手法。的确,多媒体画面内容丰富有趣,形象逼真,加之多媒体音响效果,能是音乐的感染性充分释放,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形象生动的艺术形式。
2、以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中学生对叙事性内容的艺术作品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点,在课前准备一段与课题相关的视频或故事作为开场,使学生在学习之前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如在鉴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时,因艺术内容取材与我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情感变化跌宕起伏,叙事性很强,所以教师在正式引领学生欣赏前可以先讲述故事,了解艺术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作品的内在深意。
3、以配乐朗诵导入。音乐本身具有模糊性、非语言性的特点,在音乐鉴赏中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借助诗歌的艺术形式来导课,即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又能突破传统导课模式的瓶颈,创新导课形式,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联系在一起,为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推波助澜。
4、用演唱的形式导入。演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尤其是教师或学生的引唱,更是同学们所关注的,通过范唱的形式,能使学生对音乐获得整体的认识与感知,并留下较为深刻的记忆,有助于下一步的教学开展。用演唱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歌曲导课,不仅显得贴切自然,而且还丰富了主题内容,扩增了知识量,是一种很好的导课方式。
三、重视合作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与理论,已经成为新课
以来最成功和最重要的教学改革之一。合作教学是一种综合活动,它将分组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将传统意义上教学活动中的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变成多向交流,使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歌唱课的合作教学。在以往的歌唱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于让教师来牵着学生走,学生只能紧跟着教师的思路与步伐。即:教师先分析作品基本的调性、调式、主题风格、演唱形式等,然后让学生沿着教师预先设定好的轨道行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先入为主,学生多被硬性的、被动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极大地消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合理地应用合作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较大改观。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效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普及,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越来越倡导,音乐是一门共同的语言,是无国界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课作为副课,为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下提供轻松的环境,近些年来,不少艺术类院校都开展一系列跟音乐有关的活动,足见其对音乐美育的重视。但在实际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对音乐是喜欢的,但这种喜欢的内容却与教师所要教授的学习知识不符,导致学生无法从音乐课的教学中激发兴趣。为了促进初中音乐的发展,教师将有效教学与初中音乐相结合,使其适应发展。所谓的有效教学就是教师立足基本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展,采取教学措施使其获得巨大的教学效果,如何进行有效的初中音乐教学,本文提出以下的策略: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音乐因其自身的形式可以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它不是功利化的工具,是对人的认知体验和本身的情感表达,可见音乐对人培养的重要性。初中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喜欢听的是流行音乐,老师可以在上音乐课时先让学生听流行音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实流行音乐作为音乐这个大系统中的一员,简单来讲就是通俗音乐,它也是在音乐基础上进行改变创造,因此,老师可以将流行音乐中隐藏的知识点和书本知识相结合给学生进行讲解。
二、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教学
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初始阶段,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观看当下比较热门的音乐影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本知识更加生动化地展示给学生观看,让书本中死的知识形象化,促进学生进行更好的音乐学习,通过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快速吸收知识,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中。
初中音乐的有效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缓解初中生面临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社会实践的论证,情感教学已经成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可以提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健全人格;第二方面,情感教学可以更好的实现音乐教学目标;第三方面,情感教学是教育改革的要求;第四方面,情感教育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1健全人格
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一个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的思想。而形成一个全面的人格重要的就是理智和情感这两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性格养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养成性格习惯的关键时期,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加入情感教育的内容,使学生的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更有艺术性和人文性,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人格得以健全。
1.2情感教学可以更好的實现音乐教学目标
音乐本身就是一项富有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知到音乐的美好,并且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素养。在音乐教学中增加对情感方面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陶冶情操,实现音乐教学和情感教学的双赢。同时,在音乐的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乐谱和文字还要使听众感知到演唱者的情绪和情感,使听众感动。因而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还可以使音乐教学更加具有感染力,更容易使学生接受。
1.3情感教学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新课改下,不仅仅对初中的音乐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音乐教学的内容做出了改变。初中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教学是社会发展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趋势,因而在音乐教育中融入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的重要突破而且也是情感教育的必然趋势。通过以往的音乐教学成果不难发现,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中只注重对于音乐形式和内容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因而教学的质量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之下,融入情感教育,使学生不仅仅掌握音乐外在的形式还可以深入领会音乐的内涵,使音乐教学的质量有所提升。
1.4情感教育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对于青少年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各种知识,掌握各项技能,还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情感,使青少年实现全面发展。在初中的课堂安排过程中音乐教学是最适合进行情感教学的课程之一,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来调节自身的情绪,从而保持最佳的学习生活状态。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会调节情绪,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从容的处理自身面对的情感问题。
2、情感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在对中学生的音乐课上进行情感教学时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方法:第一方面,在欣赏着渗透情感教育;第二方面,以情感带动情感,实现对学生情感教育;第三方面,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深化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
2.1在欣赏着渗透情感教育
作为音乐教育重要环节的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感受音乐魅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渗透情感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渗透主要是使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并且和演唱者产生共鸣。同时通过对演唱者的表情、动作和歌词等方面的讨论,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环境等,从而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渗透情感教学的内容,以歌曲所传递出的感情为基础,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使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升华。
2.2以情感带动情感,实现对学生情感教育
初中生的情感正处于较为丰富的阶段,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的时期。因而,音乐老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音乐散发的艺术魅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诱导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情感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语言、选择的歌曲的变现形式等方面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除此之外,通过选取感情强烈丰富的歌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音乐的美,体会到音乐所传递出的情感,使学生的音乐品味得到提升,进而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注重对情感的体会,使学生的情感在健康中发展。
2.3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深化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
初中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水平虽然比小学有所提上,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学生接触音乐更多的是通过各种艺人、歌星,接触的都是相对较红的流行歌曲。因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注意这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传递美和知识。通过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应,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尊重,进而更好的领会音乐中的美,感受音乐传递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