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的改变

时间:2023-09-24 15:54:51

导语:在传统文化的改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的改变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教育方式 一、传统文化的流失

由于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西方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如今的学生崇尚过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对于端午、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却并不重视。外国的流行歌曲在学生们中间传唱,而古诗词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却被学生们所忽视,古典名著、历史书籍等也被学生们渐渐遗忘。这些现象无一不在说明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二、初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以古诗词以及文言文为主,教师通过向学生教授古诗词以及文言文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赏析能力。由于古诗词和文言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是十分的紧密,而且古诗词与文言文所用的措辞手法、表达语法等都与我们日常所用的白话文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逐字逐句解剖分析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上,难以很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很多古诗词应教学大纲的要求是需要学生背诵的,学生在尚未理解的基础上只有死记硬背。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致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三、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方式

学习传统文化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来学习古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由于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密,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古板枯燥,导致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教育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目标。

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远不及对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科相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有直接且明显的帮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语文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一些“速食”文化。在这几种因素的阻挠下,初中生必然会降低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更不用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精华,需要祖国的花朵来将它们很好地传承下去。为了达到这个长远性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承担此重任,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本文就此具体的谈一谈。

一、创设带有传统韵味的教学环境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中可见,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不妨从创设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教学环境入手,如,在教师张贴有关传统文化的海报;在画黑板报时书写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小故事等。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将会耳濡目染地了解并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这远比传统式的讲授模式效果要好。

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提前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人民英雄的海报,或者在黑板报上书写一些人民英雄的事迹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熏陶后,当学生学到这篇课文时,他们就会更容易理解这篇课文,而且正因为提前看了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学生讨论的热情也比较高涨,显而易见,环境的创设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提供丰富的相关传统文化读物

阅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从阅读入手,在阅读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但教师要注意的是:不可强迫学生阅读哪本书籍或哪篇文章,但或许可以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去向学生推荐几本书,虽然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是从教师的“强迫”到“推荐”,学生的服从度却是大大不同的。那么,除了教师的引导态度外,教师可根据需要,尽可能多地在教室的图书角和图书室投放丰富的传统文化读物,在读物丰富的情况下,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也会更加丰富和全面。

三、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语文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更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切记不可只限学生用语文的思维去思考语文问题,这样的局限性教学会让学生的思维僵化,会打破各学科的联系性。基于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时将各学科的知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更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古人作诗多半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但在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学生看到的只是诗句,有的教师或许会让学生去联想,但这个过程较为短暂,这时教师不妨给予他们联想的时间,让他们以这首诗词为主,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一幅还原这首古诗,通过绘画,学生将会深刻地了解当时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古人用诗句传情达意的绝妙。这种将语文与美术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四、用现代的眼光来诠释传统文化

在很多学生看来传统文化已跟不上时代潮流,已成为“过气文化”,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拒绝学习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这一想法是有道理的。那么,教师要想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那么怎么做呢?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参加一个叫做“传统文化PK现代文化”的辩论赛,将学生分为“传统文化优于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优于传统文化”两个阵营,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的论点找寻充足的论据。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辩论赛,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各有利弊,不可一味推崇一方,也不可全盘否定另一方。通过自己亲自查找资料,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改正对传统文化的偏见,爱上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这里论述的是“渗透传统文化”,而不是“讲授传统文化”,那么既然是“渗透”,就要注意掌握渗透与讲授的差别,即要注重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寻找渗透的最佳方式。本文提到的这几点措施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仅供各位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如今当代高校大学生缺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理解,很多人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导致了其对于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在缺失与传承之间产生矛盾。曾经无比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刻,却也面临着逐渐流失的境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持续的传承下来,但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眼里已经变得不再那么的重要。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这个节日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古往今来,在春节期间,我们国家无论各种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祝福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换新、迎新接福、祈求丰年等主要内容,各种各样的形式不胜枚举,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文化。人们在春节期间,都尽可能地回到家中和亲人们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祝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年味渐渐消退,热闹的春节也渐渐存在于人们的回忆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条件好,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更高,思维的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对生活的态度都有很大的不同。高校大学生已经对春节这种传统习俗已经不感冒,于平常生活没什么区别。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如今当代高校大学生缺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理解,很多人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导致了其对于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在缺失与传承之间产生矛盾。曾经无比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刻,却也面临着逐渐流失的境地。

1、在生活当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种文化的缺失和传承更能体现出一种社会现象,在现代科技发达的时代,中国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追求着更快更多的经济利益,把生活当中的一些东西简单化,智能化。所以对于某些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礼仪,风俗,手工工艺,放在今天,略显繁琐复杂。在这个信息的时代,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拿起一支笔来工作是一件及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有好多的工作,我们没法用一支笔来完成,信息量太大,浪费时间。信息时代,将一切文字用计算机代替,节省了时间和空间,节省了大量的纸张和笔的利用。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汉字的记忆,越来越少,提笔忘字成为了常事,这就是一种中国汉字文化的缺失。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消失的主要原因。目前,像这种类似的情况很常见,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在中国各地区,各少数民族及在校大学生已经缺失了很多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比如他们的思想,语言以及技能等。

2、在西方文化的冲击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文化流入中国,当代大学生也接触到了不同的西方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让好奇心重且喜欢新鲜事物的当代大学生不由自主的将重心放在了西方文化上,随着时间的流失,时光的车轮慢慢推移,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在各方面的冲击下有些尴尬。社会在改变,传统文化技能变的无用武之地,学习一些国外的文化而缺失了自己原有的文化,我们也早已经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意义。学习西方文化、各别崇洋媚外,是当代在校大学生屡见不鲜的事实,也是趋势所向,他们对自已本国的传统文化没不太注重,而对于西方的一些文化更加的敏感,综上所述,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够很好的在大学生群体中延续传播的要素。

中国文化传统的缺失,无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还是对每一个国人来讲,都一种遗憾。广大高校大学生追韩星,学习西方文化,热衷于一些西方的节日,例如情人节时期待玫瑰花、圣诞节时希望能见到圣诞老人等,对于他们的喜爱超越于传统文化的程度。而这种对中国文化的丢弃更演变成是一种常见的社会风气,很多大学生对于本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保持着不关心不在乎的态度,也影响了一辈又一辈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如今当代高校大学生缺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理解,很多人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导致了多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1、弘扬就是传承

历史的死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生于人类的开始而可延续永生,传统文化有着生命力和诱惑力,不用刻意去弘扬只要不破坏,她就会很好的传承下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始终有一些人依旧坚持着,传承着,就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将最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用一种别样的方式进行着,延续着。更多的是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历史,是中华五千年孕育衍变出的产物,代表着一种不可磨灭的象征。英语在世界上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语言,但是中国汉字则是一种不可替代又极具美学的文字。现在,人们努力地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做出了了很多行动,无论是国际孔子学院,还是前一阶段的国学热、再到电视节目汉语桥等,这些都是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用传统文化本身的精神,来彰显和激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人民心中的地位。

2、保护物质载体就是传承

现在很多高校大学生在对外开放的影响下,各种外来文化通过互联网,书籍报刊等渠道传播到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与生存的方式,各种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当代高校大学生。高校大学生只有率先发动起来,做好引领作用,尽力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才能好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命活力,缔造文化之根、文化之魂。

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对策

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明白了,历史上下五千年,从无到有,从有到延续到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努力,是每一个传承人运用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智慧结晶的努力和坚持。传承是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传承人用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奋斗精神,为我们诠释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精神更是我们高校大学生应该学习的东西,不忘初心。

2、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当今社会,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一__直存在着不在乎不关心的态度,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存在,多方面还是在于没能及时的对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以至于太少数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文化的传承缺少了一个传授、熏陶的过程,在这个飞速的社会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很难生存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需要用时间漫漫积累的过程;文化更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沉淀。只有这样,文化才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而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讲,文化的教育则是最好的选择。

3、传统文化需要创新的理念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过于夸大,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我们所有人希望的只是文化上的传承,而不是文化的倒退,并不是要倒退回那些个传统的时代,高校大学生也不能任由着时间推移,忘记对于文化的传承,然而创新,则是最好的办法。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社会发展,不能完全融入到社会当中,更不能很好的融入到高校大学生的当中,传统文化是一种特定时代文化的持续,存在这一种相对比较的局限性,而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是一种扬长弃短的过程。对于传统文化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学会摒弃,好的地方要学会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一种缺少创新的概念,太老套,高校大学生对于这种缺乏创新,太普通的文化,吸引的程度不够,导致没有人愿意去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们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深思的问题。

第4篇

摘要:《青龙偃月刀》一文以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中国的传统技艺,但在面对现代文明冲击之时它却处在了“尴尬”的地位。老一辈人与新一代人之间也开始形成一道“壁垒”。面对传统技艺在社会发展中的日渐衰微,何爹发出了“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的呐喊。本文通过对原文的解读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所显示的矛盾对立现象,由此展现作者在面对传统文化转型时的复杂心理。

关键词:文化转型;矛盾冲突;文化反思

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文化模式的新旧转变过程。[1]韩少功先生的《青龙偃月刀》实际上就塑造了文化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矛盾斗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展现了小说主人公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不断游走的文化思考与抉择,富有现代气息的批判和反思。[2]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所处的尴尬境地,与此同时又在反思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出路,呈现出现代性与民族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表现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作者对传统文化发展路径的探寻。

一、《青龙偃月刀》中的文化原型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青龙偃月刀乃关羽所使用的兵器,书中描写到它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但文中所谓的“青龙偃月刀”只不过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剃头刀。而其执刀人何爹只不过是一个剃头匠老头。作者如此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以吸取读者的注意力吗?实则不然,其中更多的隐含着一种内在文化的象征。

提及关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忠义”形象,并且在大家的认知中他与他的青龙偃月刀早已融为一体,互为代表。作者之所以赋予剃头刀为“青龙偃月刀”之名,实则巧妙地借助原型说的概念,何爹将关羽视为剃刀匠的祖师爷,关羽的“忠义神勇”性格特征在何爹身上有所体现。作者生动描写了何爹出神入化的剃头技艺如:“关公拖刀”“张飞打鼓”“双龙出水”“哪叱探海”等,不难发现何爹神乎其技的刀法中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一把剃刀使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何爹那出神入化的剃头刀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而何爹正是这门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也正是凭借着这套出神入化的剃头技艺何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剃头匠。

二、文化转型过程中的不同文化选择

当西方的现代文明到来之际,久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性开始与现代性有了矛盾冲突。面对现代文明的到来,人们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新文明、新思想的冲击,他们对现代性文明中的产物充满了好奇感,既渴望探求同时又保持着一种怀疑态度。当看到传统文明处在两难境遇之时,人们都顺时而变,纷纷开始转换自己的文化身份。由于人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快慢的不同,因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选择来。恰如文中所写,有的人外出务工,有的人出国,有的人移居山外,谋生计的方式也不再单一化。从而体现了现代性“对于个人而言”的后果,即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确立了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与行为的方式,即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我该如何生活“的思考与追求。[3]小说借何爹这一人物形象体现了韩少功对当前现实生活和文化发展的思考,一直以来,韩少功都在坚守寻文化之根的文学理念,他的文化“寻根不是要建立博物馆,不是要厚古薄今,不是要守成。相反,我们只是认识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来支持和促进我们的创造。创造者一定具有最包容和最谦虚的胸怀,不会出于某种情绪化的原因,对任何一种文化遗产给予忽视或蔑视。”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价值也有了改变,不再囿于剪一个普普通通的头,而是追求现代文明下的h油和染发,负离子和爆炸式。然而何爹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斗争中,做出了坚守传统文明阵营的选择,依旧坚守他的青龙偃月刀技法,不愿改变。于是仅靠过硬的手艺和几十年积攒下的人脉维持生计。在何爹看来所谓现代文明下的发式、发样完全是不入流的,表现出对新式美发的强烈鄙视,同时也隐隐地表明了自己的“文化阵营”。面对现代文明下应运而生的新式剃头匠,何爹对他们的手艺表现了严重的质疑,更对女士剃发匠表现出严重的歧视。发出“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的话语。此话一出,便得到了旁人的反对,通过对何爹“老腔老板”的描摹与刻画,既是作家对乡土生活的再现与回望,更是“对中国乡村文化的生动描述,传承了西方现代文明的火种,从启蒙现代性视角对东方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进行文化开掘和理性反思,以清除农业文明遗留的文化糟粕,弘扬质朴刚健的民族精神。”[4]

由此可知在面ξ幕转型的过程中,人们所呈现的不同的文化选择以及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有的人在向现代化文明趋近,而有的人依旧站在传统文化阵营的立场,何爹是本文中坚守传统文化的鲜明代表。不同的文化选择实际是与现代性文明与传统性文明矛盾斗争下的产物。

三、不同文化选择下的不同命运

本文呈现的社会性与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处在不同阶层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变化及不同文化身份下的不同命运。

面对现代文明势不可挡的浪潮,当人们趋时纷纷选择奔向现代文明之际,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忠实守护者,何爹不愿趋时去接受现代文明下的产物,而是选择与他的“青龙偃月刀”相伴。实际上,他又怎么能阻挡着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呢?正因如此,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青龙偃月刀法,这门独特的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这门技艺的传承人,何爹理应代代传承,将其发扬光大。所以何爹具有浓重的使命感,他担任着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职责。然而何爹身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时代转型期,他承担着巨大的时代压力。面对时代的转型,他的内心是挣扎的、是矛盾的、是痛苦的、是无奈的。他无力改变人们趋时的现状,他也没有办法去寻找一个“继承人”。既然无力改变现状,他唯有独守。即使是生意冷清、难以维持生计也绝不改变。

作者巧用“那一定是最后的极乐”既指何爹刀法给热带来的享受感,同时也暗指“青龙偃月刀”的结局,像青龙偃月刀那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也最终走向了末路,而何爹最终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遗孑,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下的冲击下已经饱受重创,岌岌可危。从而表现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精华流失的悲痛与担忧。文中虽未提及趋时的人们的最终命运如何,但无可置疑的是作为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他们的命运比何爹这人群的命运更充满了希望。

《青龙偃月刀》一文,借文化转型时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斗争,展示了不同人群做出的不同文化选择以及其各自不同的结局,表现了人们在文化转型过程中的人生探寻。文章虽已传统文化精华可能濒临遗失的隐忧结尾。但其值得我们深思的后续问题有很多,在面对现代文明冲击时传统文化该如何应对的问题,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这才是《青龙偃月刀》一文作者想传达出的来核心观念。事实上,这种传统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并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使之在生活中持久传承。”[5]作者在文中虽然没有明确论及如何保护传统技艺中的精华,但毋庸置疑的是文化转型是时展下的产物,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对传统技艺做技艺和文化的整体观照,在传承核心技术的同时注意挖掘与发现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使传统技艺的生命力得到延续。在此基础上,从传统技艺生存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切实可行的保护模式,是传统技艺永续利用的可靠途径。”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义务,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既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又与时代紧密结合符合时代所需,将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做到不是泥古于传统文化,而是在其基础上思考未来的出发点,从而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以此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二者和谐共存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永春,赵四东,李伟伟.文化转型 中国文化规划研究[M].兰州大学出版,2013.

[2]常娟,韩传喜.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内在张力――老舍《断魂枪》[J].民族文学研究,2010(2)64-68.

[3]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规划设计;应用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许多人开始关注本土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科学合理使用传统文化元素,不但将人们的本土文化需要满足,同时将人们对建筑规划的满意程度提升,综合建筑规划设计和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领域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

1 F代建筑规划设计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现代社会当中,人们处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生活环境热闹非凡,嘈杂纷扰,想要回归到自然安静祥和的生活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对处于热闹的大城市生活的人们有影响,人们开始逐渐需要现代建筑规划设计将往常的快节奏生活模式改善,将建筑美学更好的体现,改变对西方建筑物规划设计的推崇等,将传统文化当中的各种理念充分表现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将人民生活环境改变,建筑物当中集中将我国特有的民族特色表现出来。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应用在对发扬继承传统文化上也有非常深远的作用。

2 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1 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物施工和完成的基础环节就是建筑设计,同时也作为起步环节。建筑设计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成型。所以,不同背景当中和不同思想下使用传统文化将一座优秀的建筑物完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者并非漫无目的的在建筑设计当中使用传统文化,将比较受到大众喜爱的传统文化元素盲目的应用到建筑物的设计当中,创造出的另外的大众化的单调建筑,而是要按照建筑物自身周围环境以及所在城市的区域特点,设计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设计,同时综合建筑物美学设计,合理有效的将建筑规划设计当中使用中国传统文化。

2.2 注重建筑规划设计的创新

新时代的背景中,尽量避免出现建筑规划设计相似的情况,要重视建筑设计的创新,建筑规划设计创新流程中,传统文化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设计师主动积极的学习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化,从传统文化当中找到灵感,设计师要进行例行分析传统文化和建筑规划设计的综合可行性研究,不可以单一的依照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对实际情况进行确认。我国社会当中,作为非常关键的主题和谐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当中,提倡人和自然要和平共处,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充分使用道家的自然思想,合理对建筑物进行规划,从而实现建筑物的完美展现。

2.3 建筑规划设计对传统文化审美观的应用

我国传统文化应用审美观对建筑规划设计当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审美观颜色上喜欢大红色,预示着喜庆,同样也喜欢金黄色,预示着富贵。建筑设计的布置标准上,喜好正方正圆、成双成对。所以,建筑规划设计者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将建筑设计的现代化不规则的建筑美学以及现代化的简单、明朗的建筑美学综合起来,将我国传统的建筑美学改善,有效的综合建筑规划设计和传统文化。

2.4 注重特色文化背景的运用

建筑规划设计当中,要重视本地特殊文化的使用,我国,不同地方的不同风格的建筑,和当地的传统文化有非常大的关系,同时这样的特色建筑还能够将当地人民独特生活观念和思想观念体现出来。所以,新时代背景中,设计者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当中,首先要创新性使用当地的特色文化,另外要充分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合理的使用起来,将现代建筑当中的古典内涵实现,现代建筑当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灵魂,将实现建筑和当地传统文化统一。

2.5 传统文化符号的展示

建筑规划设计当中,设计者要将传统文化的符号充分表现出来,利用建筑物将抽象文化呈现,不但能够表现出人们对文化生活的向往,还增加了建筑物的文化价值,传统文化当中,很多文化符号,包含书法、汉字等等。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利用文化符号进行修饰,将建筑物表现力提高。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设计者在使用传统文化的同时,不但要关注文化的外在元素,还要关注文化内涵。

虽然目前建筑比较单调,是我国建筑发展的困难时期,为了将这个现状突破,需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使用到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综合建筑理论和传统文化结构,设计出富含古典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保证建筑物形式多样化,有关方面极大对传统建筑物的资金投入,加大对人才的教育投入。另外,要培养新时代的对传统文化艺术、现代科学技术都有充分了解的设计工作者队伍,真正能帮助我国建筑行业可以健康良好的进步,同时为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巨大的推进作用。

第6篇

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的今天,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的频繁加大了国家与国家的联系。传统文化即是一个名族的血脉,同时也是人民精神的家园,本文通过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展开讨论,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内涵及措施。

【关键词】

传统文化;思政教育;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高校教育培养的大学生群体既是国家的希望,同时也是国家的栋梁。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让学生们了解继承传统文化,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加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当中,让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建设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1.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概述

随着新课标不断的深化改革,国家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也发生了改变,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要正确的看待传统文化,为学生们创造传统文化思想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实际的感受到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环境中的重要性,加强传统文化现代精神的体现。

1.1传统文化及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前沿,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学生们接触到的都是比较潮流的思想,一部分是比较主流的思想,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好的主流思想学生接触了会使得学生发展人格不健全,人生的价值观发生歪曲。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这就导致了学生缺乏道德规范,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刻体会传统文化为学生带来的独特意义。

1.2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优势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会陶冶学生的心境,增加学生社会的责任感,学生不仅从传统文化中体会到了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学生们接触到的文化是多元化、信息化的。在网络上接触到的一些理念会与实际有偏差,这就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入传统文化的介绍,将文化生活化,贴近学生情感思想和实际生活,让他们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及措施

上文就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及优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学生接受良好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重视,注重对名族文化的继承,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的目标,在思想品德方面和情感理想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1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比较成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在人生的价值观念上有了自己对事物认知的能力。但多数的大学生还依然生活在校园环境中,缺乏社会实践的能力,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往往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过于片面,再加上年轻人容易被诱惑,使得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存在一些偏差。而加入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效的改善了大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不仅提升了道德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确立。发扬传统文化宽广博爱的精神,学生从中明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要会利用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资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深化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鼓励学生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有着许多生动鲜明的案例,教师可以灵活的利用教学资源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

2.2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措施

在教师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正确的看待传统文化,改变传统思政教学的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学生们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教师一味着讲解书本上枯燥的内容知识,学生们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学生厌学的情形。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多进行交流,帮助学生端正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经典的案例,一方面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要创造传统文化教学的环境,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传统文化的环境当中,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达到锻炼学生道德修养的目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要把握时代的特性,将传统的精神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不仅对大学生品格和人生价值观有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总结

随着社会人才的需求,我国加大了教育事业建设的力度,在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建设,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高校也是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阵地,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建设,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身价值观念,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苏冰玉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文靖,陶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仪式活动的价值及其作用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55-157.

第7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本体文化 技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166-01

一、文化的本质

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大致归纳为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类。本文中讨论的“文化”主要是指广义的,即人类社会一切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人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本质。人的本质体现在社会实践,而文化的本质则在于人的实践创造性。文化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人是文化的主体。

二、教育信息化概述

目前对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是众说纷纭,其核心理念都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地整合起来,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本文则从两个视角来看信息化的内涵。从哲学视角来看,信息化的本质是生产力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设施等全新的劳动工具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实践活动方式。信息这种新型资源更成为了劳动对象,信息社会里的劳动者质变为空前解放的知识工人。从技术角度来看,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自身产业化、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三、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功能

(一)信息技术作为文化的载体

信息文化可分为物质化、行为化和精神层面的信息文化三个层面。物质化的信息文化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环境;行为化的信息文化主要体现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及其方式;精神层面的信息文化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价值观念和信息伦理、社会道德以及法律规范。由于人的主体性而使信息文化也具有主体性,信息文化反过来作用于人。促进人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和信息伦理道德的增强和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文化环境

教育应该要营造一种教育对话的环境,促进新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观念的形成。

1.教育信息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全国大力开展信息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引进了开放的网络,青少年学生在网上的行为习惯对校园文化有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网络论坛、网络新闻、网络管理系统以及网络交流娱乐等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已相互交融在一起。

2.教育信息化对社区文化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对社区文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整合社区信息资源,建立面向社区管理、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化网络。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推动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信息化。

四、教育信息化的多元文化观

(一)本体文化与技术文化的融合

我们把文化分为本体文化和技术文化。彼此交互作用,从文化机理上称为“涵化”过程。以传统行为方式来使用技术的行为,就是本体文化对技术文化的影响i以新型方式使用技术的行为,就是新生技术文化对本体文化的“入侵”,比如教师利用博客进行教学反思和经验分享。这两个文化体的双向涵化最终互相融合,进化为新型教育文化。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统一

传统文化在时代性、阶级性上必然与现代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对现代化进程有阻碍作用,现代化总是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不适应部分。但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化又在不断地创新传统文化。[3]因此,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功能决定了信息化教育在传统文化创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提供丰富的信息表征形式,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②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⑨改变时空结构,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形态。

教育信息化改变了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展现形式,教育信息化使得科学更加具有面向人的一面,使人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科学研究成果。另外,教育信息化也使得人文文化变得更能跟上科学文化的速度,更适应新观念和新思想,人们变得容易理解科学文化、融入科学文化、思考科学文化。

参考文献:

[1]周晓阳,张多来,现代文化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4,P33-37

[2]王国荣,信息化与文化产业[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P27-28

第8篇

网络是传统文化保存、传承的新平台。在信息时代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的急剧变化,让传统文化越来越消退。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生息演变带来了强大的助力和冲击,传统文化的命运与传承、网络文化的走向与未来,成为关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亡,濒临灭绝。如何保存它们,除了传统的方法,新的数字化理念也开始使用。

2010年虎年春节前夕,由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协同第一视频、搜狐、网易、干橡互动(人人网、猫扑网)、凤凰新媒体、TOM网、千龙网、新浪网、百度等九家知名网站,共同策划了“风景这边独好・虎年网络大过年”大型民俗专题活动。从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到年三十,八家网站推出八个民俗主题日、通过八天的接力传递,为全球网民献上了八场春节民俗荟萃。八家网站专题总点击量突破2亿6千万次,独立IP超过2000万。境外独立IP接近60万,收到各类网民互动作品几千件,各类留言祝福1548万余条。参与网民遍布全国27个省份,以及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网络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的传播空间。

从皖南到东北,从苗寨到水乡,来自中华各地的网民集体通过互联网、重温了具有浓烈民族特色、地理风俗的传统春节文化,分享了自己的春节记忆。身居海外的华人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网友“兼听则明”以图片形式展示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唐人街欢度中国年的热闹场面。定居澳大利亚的博友说“过年就是要把华人都聚起来,提醒我们仍然还是中国人。生活方式,信仰和语言可能已经改变,但是根本的精神没有变也无法变。”

此次活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和推动,第一次将民俗传统文化与互动性这一特有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以互联网站为平台和载体,将散落于民间的春节“记忆”进行数字化收集与整理,并对当下中国社会春节民俗进行原生态的记录与呈现,使传统文化主动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得到传承与发扬。

此外,世界各国文化机构和企业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欧洲积极致力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数字化工程;美国则把开发利用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的遗产,作为展现其最新技术的内容载体。我国也已经开始启动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西湖等遗产数字化工作。随着谷歌数字图书馆、电子书、文化保护数字化的普及,传播介质、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许稀释了很多我们带有怀旧情结的乐趣,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网络技术使得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广泛、更便捷的接受方式和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新的应用平台。

网络是传统文化重塑、创新的新助力。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仅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对信息传递的要求,而且与传统媒介相比,有其优越性。从传媒本身的特点看,网络可实现多媒体传播,使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一元变为多元,将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网络可实现交互性传播,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直接交流信息,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间的距离,并能够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促进信息深度加工和整合。从受众角度看,网络使受众摆脱了时间、地点限制,使受众掌握了传递信息的主动权。

信息化时代网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及双向选择。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只有重塑,抓住机遇,利用本民族的优势和网络这一新型传媒,才能挺进世界文化阵地而立于不败之地。

利用网络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发展。要积极利用网络文化所提供的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文化作为内容,将数字化作为载体,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文化手段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从多方面深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第9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复兴

我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我国文化组成较为复杂,每个民族都有单独的文化与信仰,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数都已经渐渐的消失了。民俗文化逐渐的遭受着灭绝的危机,很多依靠口授或者行为传承的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传承。民俗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财富,也是我国传统精神的根基,对于我国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冲击,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国文化形态现阶段正处于一个飞速变化的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影响,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进行一场考验与犀利。因此,认清他国文化,促进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我国文化发展与生存的重要保证。

现阶段,全球文化同质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排挤,并且有逐渐消失的趋势。最近一段时间,我国传统的历史节庆已经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取而代之的则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毫无根基的外来节日,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等,在商业的炒作下,我国传统节日也逐渐的被忽视。在如今充斥着各种文化与思想的氛围中,我国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想国际社会展示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理念与魅力。在传统文化的展示上,保持我国传统的风格、习俗、精神,利用强大的感染力与优越性,向全世界来展示。民俗传统文化融合了我国全部少数民族的文化理念,是即将消失的文明,需要进行毫无保留的保护与延伸。

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是文化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爱国主义背后贯穿着传统文化,对于爱国情怀与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是现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前提。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爱国主义不只是口头上的宣扬,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形势,充分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利用,体现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特点。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尤其是对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来说,其文化对于民族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高度的认知,我国现阶段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还存在很多不足。要想对他国文化进行研究,就必须解决自身对我国传统文化了解不足的问题,并且做到自知和自为。另外,各种外来文化节的出现,不会对我国文化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真正有用的文化效应需要基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提升一代人们的思想观念。

文化是国家的精神源头,也是国家与民族前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国家与民族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个没有良好传统文化的国家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制度的起源,是民族集体的信仰,也是民族生命力的一种有力体现。我国要想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要保证文化的繁荣。建设一个文化强国是达成经济强国的重要前提,在进行文化建设上,现阶段面临一个最重要和最急切的任务就是改变现有观念,对现有民俗文化做出相应的取舍,并提出一系列保护传统文化的措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

民俗文化是所有形式艺术的起源,没有优秀的民俗文化,就不会有优秀的艺术作品,就难以实现艺术创新。进行艺术创新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思维定势进行转变,将传统文化与时代想结合,从而达到民族文化创新的高峰。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不应该只局限于对某种文物进行保护,需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念进传承,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无可厚非的,可以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信任与相互尊重,是文化繁荣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应该着眼于世界,将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为原则,为加强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友谊发挥重要作用。

爱国主义的思想是源自千百年以来对自己祖国的深厚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一种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与行为,是将感情转化为无私报国的行为。爱国主义是我国民族团结的力量来源,也是鼓舞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方向。爱国主义对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国众多民族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思想是一种客观存在,其发展和变化与社会、历史的进步而发生改变。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需要在有选择的传承中进行,只有经得起考验的思想,才可以融入到爱国主义思想中。爱国主义思想是一种客观上的认识,也是对待祖国一种行为与道德的标准,在不同的时代下有着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忧国忧民,在现代民俗文化受到严重冲击的前提下,爱国主义文化必须要做到保护民俗文化,保护我国传统文化。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其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我国民族生存的重要影响。爱国主义教育是爱国思想与爱国行为产生的基础,也是提高我国民族凝聚力的有力支撑。民俗文化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也是一种民众群体自发流行与传承的精神,是民族生活形态的体现,也是民族行为规范与精神文化的反映,民俗文化具有天正的德育内容,是与之而来的道德准则。爱国主义与制度、信仰、民族无关,只与民族文化与民族思想有关,传统的民族文化作为我国历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社会发展中正视历史,寻找正确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建兴,冯立刚.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J].党政干部论坛,2007(S2)

[2]王和强.论爱国主义的当代嬗变[J].思想理论教育,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