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

时间:2023-09-24 15:54:56

导语:在化学专业必修课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

第1篇

关键词: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现状;改革措施

1997年6月,我国对硕博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进行统一修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名称取代先前的学科教学论、教学论专业名称[1]。“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为硕博士研究生专业由此产生。经过多年发展,虽已日趋成熟,但同时也无法摆脱边缘化发展状态。

一、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依据专业特点,规定该专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学分分配,并对各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进行设置,以期研究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获得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比重失衡。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已开始重视选修课程,其比重也逐渐增加,但与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据调查,必修课程比重仍然超过50%,选修课程则不超过40%。

必修环节缺乏监管。必修环节包括实践活动、教育实习、学术研讨、专业调研等,主要为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但是在实际实施中缺乏监管,流于形式。

(二)缺乏专业师资,教学能力不足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与教育学、心理学和化学都密不可分,该专业缺乏高层次的专业师资。硕士生导师相对较多,但是良莠不齐,导师从事化学研究而非教学研究,兼任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导师。高校教师重“研”轻“教”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教学能力降低。

(三)生源缩减现象明显

生源是专业得以继续发展的储备军。该专业招收人数不断缩减的现象愈发凸显,生源问题堪忧。开设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的学校可归为三类: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省级师范大学、综合大学。

报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人很多,但是每年第一志愿过线的人极少,录取人数为5-6人。报考省级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的人数要远少于重点师范大学且过线的人更少,部分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导致该专业生源出现断层现象。

(四)就业空间缩小

就业前景是制约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毕业生的。该专业主要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服务[2]。然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空间急剧缩小,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领域,或从事其他与本专业无关的行业,导致多年所学无用武之地。

二、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问题原因分析

(一)培养目标含糊,缺乏专业特色

我国高校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认识偏差,表述含糊雷同,缺乏清晰度和区分性,不具专业特色。因此,师范类学生与非师范类学生相比不再独具竞争优势,导致该专业走向边缘化。

(二)教师待遇偏低,重科研轻教学

教师教育行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不高,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不愿意从事教师教育行业。高等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和创新性,高校要求教师科研与教学两手抓。但高校对教师进行考核时偏重教师科研,教师无暇顾及“教书育人”,教师之本职“传道”被遗忘[3]。对于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影响力降低的问题,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招考科目不合理

1983年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始招收“化学教学法”硕士研究生[4],2007年开始该专业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开始实行国家统考,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教育学基础综合三个科目。2013年,此专业退出实行了6年的全国通考,大部分高校自主命题。该专业要求报考者本科必须是化学专业,不仅精通化学基础知识而且全面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就是说考生要文理兼备;化学这一理科专业出身的学生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综上所述,报考的人极少,其中过线的人数少之又少。部分高校招收不到符合要求的研究生也就有因可循了。

(四)高学历人才供过于求

近年来硕博士大幅度扩招,国外留学的人也逐渐增多,高学历人才济济。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在招聘教师以及科研、行政工作人员时,倾向选择博士研究生或者具有国外学习经历的人,硕士研究生难以进入此领域工作;而中等教育招聘教育工作人员时看中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毕业于“985”、“211”等重点大学学生,该专业研究生不再独具竞争优势。

三、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改革措施

(一)修订培养方案,突出专业特色

培养目标是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指挥棒,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依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引领符合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调整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重,打破必修课程“独霸课程”的局面,注重选修课程。

(二)引进高质量人才,建设专业师资队伍

教师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优秀的专业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仅能“研”而且善“教”。高校引进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人才时严格考核教师的教育水平、学历层次、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职业道德;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考核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科研与教学并重;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培训,而且应该伴随教师整个教学生涯。在科技和网络高速发展,知识广泛传播的今天,教师自身也必须具有终生学习,终生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能。

(三)打破常规,调整招生考试科目

适当调整招生考试科目,尤其是教育基础综合对理科生来说困难很大。2013年该专业退出全国统考,开始实行自主命题后,部分高校的考试科目已有所改变。合理弱化教育学和心理学科目,增加化学学科基础知识以及化学与教学交叉科目,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化学习教育学方面的知识。

四、结语

在教育领域逐渐饱和以及师范生社会竞争力日趋下降的背景下,高校如何培养高层次精尖专业人才是师范教育新的发展出口。高校应及时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方案,完善培养环节,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xm2014115)和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f20145121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陶映霓,胡兴昌.高师院校生物课程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10(01):68-72

[2] 梁凤琴,唐秀英,马娜娜.研究生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综述.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04):143-145

第2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物理教育;教师教育类课程;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1-0084-05

一、引 言

课程设置一般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设置的基本依据是根据学科特点,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理论结构和技能结构服务 [1 ]。我国高校师范方向的传统课程体系源于20世纪50年代对前苏联师范教育模式的学习和模仿,由学科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组成 [2 ]。国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教师必须具备最低的智力和知识水平,超过这一关键水平以后,他们不再起显著作用,起显著作用的是教育专业知识(p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高校物理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必须与新课程相适应。但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教育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类课程几十年基本不变;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培养的准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 [6 ];课程缺少内在统合性,不能很好地实现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7 ];课程设置倾向于“学术性”以及受科学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深层次影响,结构不合理、内容不完善、教育实习效果不佳等 [8 ]。教育学基础课程对教育实习的帮助程度很低,必须增强课程内容和教学的针对性;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有待加强,他们希望增设一些实践类课程;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收获较大,但实习效果欠佳;实习时间安排和长短有待调整,实习管理有待加强 [9 ]。因此,有必要研究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进而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优化其结构。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

首先采用调查法,收集到了43所高校物理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最新培养方案。收集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与相关老师联系,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收集;二是到相关院校的网站下载;三是利用谷歌和百度搜索。其次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教师教育类课程学分和课时进行整理和频数统计。然后利用文本分析法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对课程计划深入研究,找出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议,整理出基于本研究视角的较为科学的物理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方案。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出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计划更合理,避免了课程设置的随意性,为高校物理教育专业进行课程调整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材编写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建议,也可以为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即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方法参考,最终有利于提高物理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统计发现,尽管各高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分类不完全一致,但都可以统一分成三大类: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1. 公共必修课程的设置现状

公共必修课程是指所有教育专业学生都必须共同学习的课程,其课程计划、任课教师均由高校的教育系负责,课程教学没有针对性,不区别物理教育、化学教育、中文教育等。由于各院校的课程名称不完全一致,笔者把相近的课程进行整合后归为同一门课程,沿用其中一个通用或使用频数较多的名称或重新命名,这样,公共必修课有十门,具体统计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按照开设学校的从多到少的顺序,公共必修课程及其学分与课时(下面括号内前一个数字表示学分,后一个数字表示课时。以下同。根据统计原则,由于学分与课时的分布较多地显现偏态,且有极端数据出现,因此取表中的中位数更能科学地反映数据分布情况 [10 ]。当课时的中位数有小数时,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取整数,以下同)的情况是:教育学(3.0,51),心理学(2.5,48),现代教育技术(2.0,36),普通话与教师口语(1.0,32),三笔字与板书板画训练(1.0,18),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0,36),微格教学(1.0,35),教师基本技能训练(2.0,41),班主任工作(1.0,18),教师职业道德(1.0,18)。

2. 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现状

专业必修课程是指物理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课程计划、任课教师由物理系或物理教育系负责,课程教学具有针对性,有其“物理”特色,区别其他学科背景。只有1到2所学校开设的课程没有进行统计,根据上述同样的方法,将相近的课程进行整合后,专业必修课有七门,具体统计如表2所示。

根据表2,按照开设学校的从多到少的顺序,专业必修课程及其学分与课时的情况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3.0,54),物理教育实习(8.0,8周),中学物理实验(2.0,36),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2.0,48),物理教育见习(2.0,2周),中学物理教材教学研究与实践(2.0,40),物理教学技能训练(2.0,36)。

3. 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现状

专业选修课程不是物理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是为了拓展专业知识面而供学生选学的课程,其中绝大部分课程计划、任课教师由物理系或物理教育系负责,课程教学具有针对性,但也不排除个别选修课程也适合于其他专业如化学教育、中文教育等学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校选课。只有1到2所学校开设的课程不进行统计,根据上述同样的方法,将相近的课程进行整合后,专业选修课有八门,具体统计如表3所示。

根据表3,按照开设学校的从多到少的顺序,专业选修课程及其学分与课时的情况是:物理学史(2.0,36),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2.0,36),物理教育心理学(2.0,32),中学物理竞赛辅导(2.0,36),中学物理教具设计与制作(2.0,32),中学物理专题研究(2.0,36),教师专业发展评价(1.0,25),物理科学方法与思想史(1.0,18)。

四、研究结论

1. 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特点

(1)调查的43所高校物理教育专业都开设的课程有四门,它们是教育学、心理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实习,并且都是经典主干课程。

(2)部分高校非常重视教学技能训练与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如教学技能训练、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三笔字与板书板画训练、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等占了较多学分和课时,并且每个学期都有不同的要求与训练内容。

(3)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许多高校重视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等相关内容的教学,有些单独开设相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有些将相关内容融合于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主干课程中。

(4)部分高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有高校同时开设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物理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

(5)部分高校非常重视实践环节,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的力度增大,管理加强,主要表现为:有学校教育见习分四学期进行,每学期一个星期;有学校教育见习跨度为一个学期,每周四节;有学校教育实习为整个学期,实习生进行顶岗教育教学;有三所学校在第七学期进行教育实习(初步实习)后,第八学期还进行一次1至2周的教育实习(反思实习)。实习由学校专人负责,责任分明,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到中学进行班主任与物理教学实习工作,每个小组均有1至2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实习生一起长住实习学校进行管理并配合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指导。

2. 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问题

(1)部分课程内容相互交叉和重叠 公共必修课中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应该包括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三笔字与板书板画训练,但在开设了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的情况下,有三所同时开设了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和三笔字与板书板画训练,另有两所开设了教师口语或三笔字与板书板画训练。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与物理教学技能训练也有所交叉。教育学内容应该包括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但还有十所学校单独开设了班主任工作,通常是以讲座的形式授课,但将它融合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中更合适,效果也将更好。微格教学被包含于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物理教学技能训练之中,但有三所高校同时开设了微格教学和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两所同时开设了微格教学和物理教学技能训练。物理教学技能训练与中学物理教材教学研究与实践尽管侧重点不一样,但还是有所交叉。

(2)个别高校少数专业主干课程没有整合、学分过高 物理教学技能训练、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中学物理教材教学研究与实践、物理学史、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中学物理竞赛辅导、物理教育心理学、中学物理专题研究分别有8、7、5、4、4、4、3、3学分,高学分的原因是将上述课程内容分成几个较少教学内容的课程同时开设,或者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同时开设相类似的课程。上述现象说明:课程结构不够优化,必修课学分过高,选修课有拓展的空间 [11 ]。在总学分有所控制的情况下,专业主干课程的高学分使得部分学生过分注重感兴趣的课程学习,造成知识面不广;也会减少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门数,给学校制订培养方案造成困难。

(3)部分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 物理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物理学科背景,增加其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微格教学、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作为公共必修课显然没有针对性,另外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也有重叠,没有体现物理学科特色。

(4)课程名称太不一致 大多数课程名称多样,如经典主干课程教育学尽管是通用的和使用频数最多的名称,但还有现代教育学、教育学基础、教育学概论、教育概论、教育原理、教育基本原理、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概论等,有待统一为教育学。其他主干课程的名目就更加繁多,甚至个别课程没有名称完全相同的。

(5)专业选修课设置较随意 专业选修课除物理学史超过半数学校开设以外,其他同一门课程开设的学校很少,如物理科学方法与思想史、教师专业发展分别只有三四所学校开设,还包括部分只有一所或两所学校开设的课程没有进行统计。

3. 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改革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根据控制总学分和较多学校共同开设的课程为必修课的设置依据的原则,笔者建议:

一是选修课程设置为两类,即教师教育专业限选课和弹性素养选修课。前者或要求或动员所有物理教育专业学生选修,后者供物理教育专业学生自由选修。增加专业限选课的原因有二:一是减轻必修课学分的压力,避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既想增加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的分量又面临学分太多造成无法取舍的两难处境的出现;二是将不同重要程度的选修课程加以区分。

二是为了避免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叠,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教师职业道德、班主任工作不单独开设。这样,表1或表2中的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三笔字与板书板画训练、物理教学技能训练的开设学校的频次和比例将有所增加。

三是为了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将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中学物理教材教学研究与实践两门必修课更改为教师教育专业限选课。

四是将开设学校比例较低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设置为教师教育专业限选课。

五是为了区别不同选修课的重要性,将物理学史、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设置为教师教育专业限选课,其他课程设置为教师教育专业弹性素养选修课。

根据上述五条课程设置的建议,以及课程设置统计表1、表2、表3,得出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方案如表4所示,供高校制订物理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作参考。

4. 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议

由于表4中的课程名称是笔者对全国高校物理教师教育类相近课程整合后给定的,因此在不突破课时的前提下,教学内容既要覆盖面广,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又要尽量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如:

一是教育学增加或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与法规、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内容。课程设置应体现人本化,课程内容要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师范生的就业 [12 ]。多数教育部门在招聘本科毕业生时进行的入编(编制)考试内容就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政策与法规。

二是物理教学技能训练应重视微格教学能力的培养。

三是尽可能将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公共必修课由有物理学科背景的教师来授课,以加强与物理学科的联系。

四是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应涉及物理新课程改革、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物理学科教学论原理与方法等内容。

五是中学物理实验应涉及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仪器的简单维护、实验操作与创新、利用常用实验仪器进行物理探究性实验的设计等内容。

六是中学物理教材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教学内容重点应该是各类型课的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物理新教材分析与处理和课例(包括优质课与有较大缺陷的课)分析。

七是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应包含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教学理论、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教学内容,当然重点应该是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与使用,除了教学内容、课件素材等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外,应注意尽量避免与现代教育技术内容的简单重复。

上述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议,可以为教材的编写与修订或者教学内容的调整作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周彩霞.美国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3):85-88.

[2]王克勤,马建锋.关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4,(2):43-47.

[3]Begle,E.G.Teacher Knowledg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Algebra,SMSG Reports[R].Stanford:School Mathematics Study Group,1972.

[4]有宝华.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发展走势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59-62.

[5]张德才.我国高师院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6):68-71.

[6]江家发.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6,(6):68-72.

[7]兰 英,郗海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9,(10):81-85.

[8]龙文祥,董兴开.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8,(5):62-66..

[9]刘健智.师范生对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11,(6):48-54.

[10]全,宋乃庆.现代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3篇

关键词:安全工程;培养方案;修订

安全工程专业最早是从煤炭行业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安全工程专业逐渐发展到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地质冶金、电子电工、铁道交通、环境生态、核能源、建筑等行业。但未有一所院校的安全工程涉及三农(农村环境安全、农业生产及产品安全、农村公共安全)安全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中各种安全事故不断发生:(1)农业机械化生产迅猛发展,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有机户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农机事故的增加;(2)镉米事件引发的各种农产品安全问题;(3)城市的迅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和幼童的数量加大,因此产生一系列的公共安全问题;(4)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安全问题。这些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扩大,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是国内第一所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农业院校,专业依托学校农业的背景,以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依靠,拟发展化工安全、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安全、农村公共安全以及环境生态安全等四个方向。拟在培养能够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人才,解决农村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虽然国内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院校逐年增加,但是我国目前的安全工程专业尚处于逐步发展的过程,各高校在大安全基础上发展不同方向。因此全国各个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存在差异。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刚刚起步,在培养方案设置及优化上处于探索阶段,根据现有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对湖南农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及修订进行探讨。

1现有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毕业生反馈信息

从现有的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上看,没有明显的侧重方向,培养的安全专业人才均属于“大安全”,跟开办专业时拟发展的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安全、化工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以及农村公共安全方向相差太远。因此,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根据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校现有资源,增开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实验、农产品安全与清洁生产、农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等课程。另外,培养方案中实验实践课程偏少,安全工程是工学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此次修订,增加了化工安全工程课程设计课时,将实验课程模块化,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根据我校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毕业生工作中所需知识的反馈情况,我校培养方案中选修课中的一些课程及课时设置不合理。如: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辐射防护与保健物理与环境工程中部分内容有大量重复,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与安全管理学、安全评价等课程重复率较高,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也与安全管理学中部分内容重复。增加了安全管理学的课时数,调整了相应教学内容,将安全评价与预测设置为必修课程,增加课时量,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课程去掉。增设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修订

众所周知,专业培养目标是进行专业建设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1]。培养目标的设定,直接决定了本专业的发展。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实施手段、内容、评判标准等内容,也决定了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更决定了人才成长、发展的方向[2]。为了培养出懂农业与安全学科知识的安全人才,建设具有农业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合适的培养方案在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作用。培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突出,具有较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课程体系的修订及设置

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设置合适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出懂农业与安全学科知识的安全人才,以现有的教学基础和经验为出发点,对现有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修改。经过探索和讨论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包含四大模块:公共课、专业课、实践教学以及素质拓展。其中公共课和专业课都包含了两部分,选修课和必修课,实验课程包含在必修课程中。实践教学模块是必修课,包括了设计、实习等。素质拓展为课外选修课。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意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3.1课程设置

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必修)根据国家要求进行设置,包括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政治、外语、物理、化学和军体类课程。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政治类课程缩短了理论教学,增加了实践部分。专业必修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是学生掌握安全基础知识理论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课程有安全管理学、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检测技术、工业通风与防尘、职业安全与健康、化工安全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安全评价与预测、环境工程学。另外,为了扩大学生的安全知识面,有更广的就业面,开设的选修课包括安全法律法规、燃烧与爆炸学、安全心理学、危险化学品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消防工程、建筑安全工程、农业安全生产与管理、安全信息与数据库、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选修课来充实自己。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培养方案中将实验进行综合模块化,并增加了部分实验的课时。主要专业实验:现代工程制图实验、安全工程基础实验、安全管理实验、安全技术实验、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实验等,实验中包含了各个专业课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综合性实验。在实践教学环节,在工程制图课程设计、化工安全课程设计、工艺通风与防尘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设计的基础上,还开设了社会安全教学实习、工业安全教学实习、农业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综合实习、社会调查、金工实习等多个实习课程,意在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3.2课时设置及学分要求

在安全工程所有的课程中,公共课程根据国家要求,设置18学时为1个学分,公共课必修课程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设定学分为84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公共选修课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方案要求至少选11.5个学分。专业必修课程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及特色,以及每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设置适当的学时,24学时为1学分,总的学分为3分。专业选修课设置12学分的课程,学生选择分的专业选修课进行学习。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环节,有28.5个学分,素质拓展不计入总的学分要求中。综上,本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学分要求总计172个学分。

4小结

总之,安全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学科,其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安全工程师[3]。我校安全工程开办不久,培养方案还在探索过程中,需要不断改革更新。但改革是困难的也是必需的,在专业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等方面需要长时间的探讨与研究[4]。如果不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其培养的安全专业人才必然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也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从而辜负社会期望[3]。本文根据学校专业特设及现有安全培养方案存在问题、毕业生的反馈等介绍了本校农业特设的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情况。

参考文献

[1]叶勇军,李向阳,王淑云,蒋复量.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2(34):130-131.

[2]邬长城,谭朝阳,王桂赟.高校化工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探讨[J].广州化工,2013,41(12):246-247.

[3]任森,王文才,任玉辉,杨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6(7):40-41.

第4篇

[关键词]选修课;价值;实施;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095-01

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设计的,是必修课程学习的补充,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既适合爱学化学的学生,也适合对其他理科以及工业、农业、医学等有较强兴趣的学生,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的选择性、层次性。

一、高中化学选修课的内容及特点

高中化学选修课程设置了六个具有不同特点的板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目的是更好地体现高中化学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每一板块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所有内容都紧密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

二、高中化学选修课的价值

1.提升学生的化学素质

高中化学选修课在必修课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设置,主要围绕科学探究、详细过程、合理方法等内容,进一步强化对本质的认识、对现象的发现、对原理的理解,强调学生以科学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去学习化学,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高中化学选修课的设置,增加了学习内容,扩充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为部分学生将来的专业化发展做好铺垫。如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等,这些内容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宽,加深了知识的难度,使得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得到发展与展现。

3.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高中化学选修课中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增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探讨研究方法,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深化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虽然选修课程中的某些新增内容不必让所有学生全部掌握,但它们却是教师自身亟待补充和完善的专业知识。在选修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主动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只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其次,教师要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的补充,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化学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及水平,同时参与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与评价,从而激发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高中化学选修课教学的实施

1.教学中要着力体现新课改

在高中化学选修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领会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着力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三维”目耍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所以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重点不再是教知识,而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化学知识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教学和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方式可采用专题讲座、学生实践调查、学生自学、讨论等。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读中学、做中学、听中学、思中学、合作中学,争取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

2.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

当前,许多贫困地区的中学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另外,许多学校的教师平时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少,参加新课程培训的机会更少,使得很多教师授课时仍沿用老旧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些问题,只有加强教师培训,开展校校合作,充分利用资源,才能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3.完备课程管理系统

课程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例如建立可行的选修课程指导。指导中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以高考为中心;二是不考虑选修课程对学生将来发展的价值。其次,学校要为选修课的开设提供相应的资源,包括各种软件和硬件。软件如规章制度的制定、网络的支持等;硬件如一些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等。

第5篇

关键词:“相似”内容;深度与广度;必修与选修;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4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18

一、 问题的提出

新教材中必修与选修教材(均以人教版为例,下同)中有较多的“相似”的内容,如必修2与选修4的“反应速率”部分、必修2与选修4的“原电池”部分、必修2与选修3的“物质结构”部分,必修2与选修5的“有机化学”部分等。

很多教师对这些“相似”内容的教学比较迷惘:“同样的内容为什么要出现多次,这不是浪费时间吗”、“相同的内容教法一样,为何不合并在一起”等等。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必修课中直接插入选修课的要求,一步到位,这样拔苗助长的做法,势必使一些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又如在选修课教学中,教师又把学生在必修课中学习的内容再讲一遍,造成“炒冷饭”的现象,学生兴趣不再,课堂效率低下。笔者认为,控制好必修与选修“相似”内容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对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

二、问题的分析

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培养具备必要的化学科学知识、能适应现代和未来生活的高素质公民;二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化学专业人才的后备力量。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1.不同学生群体的分析

必修课程是每一位学生为达到规定的学业要求必须学习的课程,是工具性的基础课程;为促进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设置了选修课程。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他们对化学知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教师的教学也应有深广度的区分。

以江苏教学情况为例,根据学生是否选修化学,将学生分类如表1所示:

不选修化学的学生(相当于一些省市的“文科生”)中,绝大多数将来从事的职业与化学本身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但是由于社会日益被新药、合成物质、农业上的绿色革命、能源等所影响,他们也应具备一定水平的化学知识,却不需要理论性和系统性都很强的化学知识,教师要侧重必修部分基础知识的传授;对选修化学的学生,除传授必修的知识外,还要侧重能力和方法的培养,特别是其中还有少数将来会从事化学或与化学相关的工作,故教学中也不要刻意地降低要求。

2. 《课标》与教材的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根据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任务,将必修课程设置为化学1和化学2,将选修课程设置为选修1~选修6,三个版本的教材也同时跟进。《课标》和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还遵循认识论的螺旋上升理论。为便于说明,笔者将《课标》和人教版教材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要求对比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课标》和人教版教材都考虑到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授深广度不一的知识,是一种符合心理学和学生认知发展的有效策略,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知识螺旋式上升的方法。

3. 不同考试评价的分析

以江苏教学情况为例,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在教材的选择和最终考试评价上是不一样的,如表3所示。

如对于不选修化学的学生,他们只需要面对的是毕业性质的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相当于一些省市的“会考”),如果教师任意拓宽深度与广度,用选修的标准来要求,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而且是没有意义的;对于选修化学的学生,他们要面对的则是选拔性的学业水平测试(选修)(即“高考”),自然要求比必修要高。2011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和选修)“化学反应速率”试题也说明了上述分析,对比如表4所示。

4.教学深广度的建议

综上分析,笔者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建议“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的深广度界定如表5所示。

三、“相似”内容的教学策略

对于“相似”的教学内容,其实都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上升。教师应加强教学针对性的研究,在领悟《课标》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写思想后,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注意不同的教学深广度。如在必修阶段主要传授简单知识和基本观点,不要任意拔高要求,这样会有利于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选修阶段,则要按照《课标》的要求教授学生所未知的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才不会陷入“炒冷饭”的尴尬,课堂生机才会持久保持。控制好必修与选修“相似”内容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对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第6篇

一、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是指师范院校以新课程标准为发展导向,积极探究师范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并轨发展之路,主动改变传统的理论说教,立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探索培养师范学生优秀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的科学策略,造就大批教学理念新、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新时代教学人才,促进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2]。

二、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首先,师范教育课程改革能够为师范学生构建出一个科学化、体系化、实效化的职业发展平台,能够实现师范学生教育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技能的全面提升,引导师范学生逐步成为理论研修与教学实践两方面内外兼修的优秀教师,助力师范学生的职业发展。

其次,师范教育课程改革能够为素质教育培养大批优秀师资力量,并能够为中小学的新课程改革输入新鲜血液和兴奋剂,从而能够有力清除应试教育的遗毒,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性化、科学化的教学策略引入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直接促进中小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发展。

最后,师范教育课程改革能够促进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科学发展,强化师范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以实现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提高师范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前后衔接性,实现师范教育的科学转型,直接促进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3]。

三、新课标背景下对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只有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尤其是打造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名师队伍,我们的国家才会培养出更多的杰出人才,我们的教育才会迎来新的希望。师范院校是培养优秀教师队伍的摇篮,是实现教育振兴、民族振兴、国家振兴的中坚力量。

1实现师范课程内容的多元化

课程内容是师范学生职业发展和专业提升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师范学生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文科学习提升师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为师范学生将来的教学交往和人际交往打好基础,还要通过理科学习提升师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其发展。

第一,开发必修课程内容,实施多元课程教学,奠定学生知识基础。必修课程是师范学生必须进行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内容,是将来师范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掌握和能够运用的理论知识。必修课程是实现师范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为师范学生实现个性化、高效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必修课程一般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微机、思品等内容,是师范学生将来成为人师的必备知识素养,更是师范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点。

第二,开发选修课程资源,发展品牌校本教研,促进师范学生成长。选修课程尊重师范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能够激发师范学生的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为师范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认知对象,为师范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师范院校可以开设时代课堂之我见实用英语技巧手工编织我是班主任等具有实践特色的选修课程,并将其发展成为本校的品牌校本教研课程,让师范学生在主动实践、合作探究过程中快乐成长。

第三,开发活动课资源,提升师范学生素养,拓展兴趣爱好范畴。师范学生将来要面对纷繁复杂、难以预测的教学形势,需要有多方面的素养与能力,而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师范院校应大力开展活动课,为师范学生提供趣味化、人性化、知识化的活动课程,积极培养师范学生的兴趣爱好,深度挖掘师范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师范学生的个性魅力。如师范院校可以开设篮球社区足球社区乒乓球社区读书社区以及美术社区等自由活动课程,让师范学生拥有开发自我潜能、展示个人价值的空间。

第四,开发校园文化资源,营造立体人文环境,实现学生快乐成长。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师范学生创设出整洁优雅的物质环境、健康积极的文化环境以及友好真诚的情感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师范学生强烈的心理暗示,对师范学生进行道德陶冶、思想净化和人格提升。师范院校不但要有干净卫生、绿化美化的校园环境,还要建设大量主题鲜明的宣传栏、雕像以及视频展播厅等,让师范学生在和谐友好的人文环境中健康成长。

2实现师范课程结构的体系化

师范院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注意课程结构的体系化,科学开展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实践课、基本功训练、个性发展课等六大板块,为师范学生提供体系化、科学化的课程学习,实现师范学生的科学发展。

首先,强化必修课的主体地位,将必修课打造成为师范学生素质提升、能力发展的支点。必修课是师范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更是师范学生将来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能够帮助师范学生形成个人知识体系的主体框架,达到将来课堂教学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素养。

其次,突出活动课、实践课的实用价值,强调基础文化课程与教学实践技能训练的科学整合,既要提升师范学生的理论修养,更要提高师范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专业技能,使师范学生成为理论修养与实践技能双发展的内外兼修的双师型人才,真正实现师范学生的科学发展。

最后,开发选修课、个性发展课的辅助作用,并成为师范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有益补充,真正完善师范学生的知识体系与实践技能,使师范学生拥有较多的能力,提升个人魅力,实现师范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实现师范课程设置的实效化

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需要教师积极探究、主动实践,因此,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注意每个发展阶段的实效性,要仔细探究课程改革是否有助于师范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课程设置是否能够为师范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提供帮助,师范学生的科学发展才是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学时方面,由每节课50分钟改为40分钟,并将上午安排四节课,下午三节课,保障必修课程的学时占有率,也注意为选修课程及其他辅助课程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弱化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师范学生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将师范学生打造成为综合型教学人才。

第7篇

[关键词]选修课程;课程规划;课程调控

在高中选修课程实施中,各地在取得诸多经验的同时,由于多种原因,也难免存在着如课程规划不够合理、课程实施不够有效和课程管理不太科学等问题。基于此,为了促进高中选修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有必要对选修课程实施适时、适度的调控,以实现选修课程的合理规划、有效调控和科学管理。

一、合理地规划选修课程

从高中选修课程方案来看,选修课程的多样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纵向上,包括从中学课程到大学的基础课程;在横向上,涵盖从语文与文学、数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八个学习领域,涉及语文、数学、外语、技术等15个学习科目。

经过五年的选修课程规划,各地先后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从2004年秋季第一批高中新课程实验区开始,各地在制度建设和行动措施上都曾有过新的举措。从当前选修课程的实施来看,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应在课程整体规划上对选修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特别是要强化地方选修课程实施方案与学校选修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在关联:一方面,认真总结地方选修课程实施的经验与教训,适度调整地方选修课程实施方案,使之更为可行;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学校选修课程实施的成功与不足,适当完善学校选修课程规划,使之更加有效,为学校选修课程的有效实施创造必要的条件。学校在课程内在机制上对选修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特别是要注重必修课程内容与选修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一方面,促使学生在选修课程学习中从纵向与横向不断地拓展知识;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在选修课程学习中从广度和深度上持续地开展探究。

在高中新课程推进中,许多学校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修订了《高中选修课程实施方案》,完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等课程文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有效落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学生选课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学科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选修/专修课程中都修习一定的课程。第一学年侧重基础性选修课程的修习;第二学年侧重发展性专修课程的修习;第三学年侧重发展性专修课程等的学习。该校按照学生不同学科(或专业)方向提出了学生高中毕业选课、人文学科选课、理工学科选课和学有所长选课等基本要求。例如,人文学科方向选课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一般应修习各科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包括必选和心理模块)模块,并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获得117学分;再从相关科目的专修模块中选修,其中语文至少选修四个模块,英语至少选修模块6、7、8,数学至少选修模块1-1、1~2,思想政治至少选修《经济学常》《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历史至少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地理至少选修《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体育从八个专修模块中至少选修四个模块,从学校自主设置的专修课程至少选修两个模块,至少获得44学分;还要从学校自主开设的选修模块中选修,至少获得4学分。海南省海南中学的课程规划中,实施了定餐制(必修课程)、配餐制(针对选修课程模块I的大文、大理、文科特长、理科特长、学科特长、音乐特长、美术特长、体育特长的课程规划)和自助餐制(针对选修课程模块I部分、艺术、体育和模块Ⅱ的课程规划)的课程规划。这些颇具特色的课程规划为全面提升选修课程实施的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二、有效地调控选修课程

模块课程的多样化为学生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课程实施来看,有利于学习科目结构稳定性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性的适度协调,有益于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实施的适时调整;从学校发展来看,有利于课程教学资源与课程教学模块的适当调控,有益于个性化课程计划和自主性选择修习的及时调整。

从当前选修课程的实施来看,地方选修课程的实施需要加强调控,特别是要认真总结教师培训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强化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教师培训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选修课程教材选用的指导和选修课程教材实施的调控;针对高中选修课程教材自身的问题,选修课程模块I既要基于学科课程标准,又要注意与共同必修课程的合理衔接;选修课程模块Ⅱ既要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又要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真正为高中选修课程的质量和效益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措施保障。学校要认真总结教师选修课程指导和教学的成功与不足,寻找班主任制度与教学导师制度有机结合的实施方式;认真协调先开学科(模块)与并行学科(模块)的关系,做好学科(模块)的横向联合与纵向衔接;同时认真听取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选修课程的意见或建议。

在课程调控过程中,一些学校的做法是:根据学校场地限制和教师的数量,认真指导学生填报志愿,并要求学生至少填报两个志愿,以备调剂。一般在开课一个学段前进行选课,学校根据选课单进行统计整理,调整后进行分班。为了便于排课,统计时,学校按每三个行政班为一个单位,对于选择不同模块或相同模块不同教师的人数进行调整;对有些选择较少的模块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每班不少于15人,最多不超过50人的规模;对教师和场地充足的模块尽可能实行小班化教学。然后学校将结果通知学生。个别情况可进行微调,一般可试听一周,让学生真正了解课程内容,再作适当调整,一周以后不再变更。

还有一些学校鼓励学生学会规划人生。要求学生进行三年学习规划,避免从众心理盲目选择。学校既重视共同基础的课程,又提供多种选择的课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按照学生不同学科(或专业)方向提出了学生高中毕业选课、人文学科方向选课、理工学科方向选课和学有所长选课等基本要求。海南省海南中学等根据课程标准中修习建议和学分要求编制了适合大文、大理和学科特长的八类发展需求的三年课程规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课程。这些都是值得认真借鉴的。

教师应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制度与教学导师制度在选课指导过程中的互补。双方都应对学生进行详细、具体的选课指导;必须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认真协调先开学科(模块)和并行学科(模块)的关联;针对高中生在选课过程中的选课不当、或选课不能很好地适应以及所遇到的升学与就业的双重困惑,提供及时的调控。

三、科学地管理选修课程

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对课程教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了解到:从2004年秋季第一批高中选修课程实施以来,在我国高中新课程实验区中,除上海市外,目前使用的有55家出版社出版的15个学科的68套教材。这15个学科课程标准是统一的。从课程内容来看,15个学科所对应的68套教材各具特色。除了思想政治学科只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教材外,其他学科都不止一套。在我国高中新课程实验区的学科教材中,最少的是思想政治学科,唯独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教材;最多的是英语学科,共有七家出版社出版的七套教材。

多样化教材的编制一方面为选修课程教材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为选修课程教材的展示提供了更广的平台。即使基于相同的课程标准,基于共同的必修模块与共同的选修模块,由于课程教材编制者的学术素养和价值取向等因素,他们在选修课程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以及选取和组织等方面水平有所差异。不同的编制者和评价者对课程标准有着不同的理解是一个基本事实。从我国教育现状来看,中国地域广阔,差异如此之大,很难想象哪一套教材能够非常有效地适应于不同的地区或学校。基于此,在国家层面认真把住选修课程教材的质量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操作上,我们可以划定选修课程教材的编制者和评价者。

从当前选修课程的实施来看,我们需要认真研究选修课程教材的适切性。课程教学实施者在选修课程教学实施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等方面会受到其自身学术水准和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这也必然会影响选修课程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业成就。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此外,我们还需要认真研究高中选修课程经验的普适性,注意监测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益。

从当前选修课程的实践来看,我们需要认真研究选修课程管理的有效性。已经实施高中新课程的学校需要积极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修课程的盲目性;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鼓励他们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促使他们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应与科研院所、教研部门和高等院校等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鼓励教师针对选修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课程实施中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融合与渗透。

第8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新课程的转型以课程理念的变革为核心因素,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法、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应该发生系统的变化。

对照这一要求我们发现,语文新课程的转型任重而道远,从语文课程外部来考察,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课程改革,大大超越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社会心理,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发展水平还不能适应《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升学招生考试制度为主体的教育机制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改革和进步,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教学管理机制也还没有建立起来。

从语文课程本体的角度进行透视,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重要的情况,这些情况充分说明语文课程还很不成熟,语文新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分析这些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语文课程理论、加强语文课程建设、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本文拟对此作一点粗浅的论析。

一、语文课程本体不明

从一般意义上说,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程是指基础教育阶段一门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尽管大学阶段作为公共课也会开设语文课程,但一般会冠以“大学语文”的名称,以和一般意义上的语文课程相区别。在这一描述性定义中,以“语文素养”这一下位概念来定义“语文课程”,从逻辑上说,犯了显而易见的循环定义的错误。

更主要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什么”,包含一些什么内容,这也是一个问题;而且其背后还包含着价值取向的问题,有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就会有不同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说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可见其内涵十分丰富,这种规定固然可以在“语文能力”之上找到一个更大的概念来涵盖语文教育目标,也可以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

但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性,显然会导致概念的泛化,以之作为课程目标就存在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使课程实施中会出现许多游离目标的情况,使语文不再是语文。

二、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不清晰

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始终处于摇摆震荡之中。一方面,社会、国家会通过种种政治的形式,对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做出规定;另一方面,课程编制者、实施者等主体也会在编制与实施课程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创造与生成课程目标与内容,从而形成形形的语文课程样式。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和规定有很多创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成为新课程标准的鲜明亮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体现了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内部结构的统一。

2.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义务教育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4.高中语文课程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课程结构上,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选修课程也体现基础性,但更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体现了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了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5.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也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学或者重新学习某个模块的内容。也有利于实行学分制,确立各种不同的学习要求。

6.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规定了一定的目标,可设计若干模块,并在附录中给出了12个选修课程举例。

7.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展开,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8.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然而,问题在于根据这样的思路所确定的语文课程目标仍然是非常粗略、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如下:

1.义务教育各阶段,高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所规定的一些具体目标,实际上替代了语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中没有设计和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与其它课程相比,可以说语文课程内容基本如常,只是在附录中给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篇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选修课程举例”。

这样做尽管给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定预留了空间,便于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但缺点在于语文课程背后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门或几门确定的学科作为基础。这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乃至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等都不一样。从课程内容看,语文主要涉及到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但并没有像其他课程那样完成了从这些学科内容的择取和转换,还没有也很难实现从“暗里摸索”到“明里探讨”的飞跃。在这种基本情况下,“课程标准”以课程目标替代课程内容,实际上是延续了过去“教学大纲”时代的做法,这种做法,从课程建设层面上说,实际上是把难题推给了教科书编制者。择定语文课程内容对教科书编制者来说成为一个很难逾越的障碍,这就必然导致语文课程内容陈陈相因,同时也为各种形形粗糙低劣的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环节出笼埋下了伏笔。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情况,譬如一些学校和教师对课程内容任意增减,一些学生对正常的语文课堂学习极不重视,少学一点,甚至于在高年级学段不学,在目前课程教学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状况最终对语文课程评价影响很小,甚至几乎没有影响。

2.义务教育各学段,高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所规定的一些具体目标,在实际上替代了语文课程内容后,缺乏具体的举例说明、分析。

3.义务教育各学段,高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所规定的一些具体目标,定量的少,定性的多,各学段之间没有鲜明的层次性,譬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就出现在义务教育各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只在文字上稍有改变。定性的目标本来在评价上就很模糊,缺乏精准的可操作性,再加上目标没有鲜明的层次性,表述上也粗放、含糊,势必给课程实施造成极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4.义务教育各学段,高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所规定的一些具体目标,尤其是后者,落在具体语言文字应用上的少,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拓展的多,这种规定,固然体现了鲜明的课程价值取向,但也使课程目标泛化,使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存在着更大的不确定性,造成课程实施中弹性太大,以致出现许多游离目标的情况,使语文不再是语文。

三、语文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简单、粗糙

教科书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长期以来,教科书系统事实上顶替着语文课程内容,这就对教科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科书编写建议”等方面有两个突出的贡献:一是强调增强课程资源意识;二是强调“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教科书应有开放性”等。这些建议从理念方面来说,对语文课程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问题在于,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还不清晰的情况下,这些理念还很难落实,只能停留在理念的阶段。

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使用的教科书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教科书的体例等方面实际上仍然蹈袭长期以来的“文选型”,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有些教科书由于仓促之间拼凑编写,没有对课程内容进行很好的研制,属于“急就章”,以致于比过去统编教科书质量更差,在各地受到质疑,甚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语文课程的实施。

从体例上来看,“文选型”教科书是汉语文教育采用的传统形式,这种体例固然有其优点,譬如能够突出汉语文的特点,鲜明地体现课程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学生吟诵、模仿,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但这种类型教科书的根本缺点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始终是“暗里摸索”。

从选文上来看,《语文课程标准》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提出“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样,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这一提法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譬如淡化了思想性,强调了文化内涵和多样性、可学性等。很多教科书在选文上确实有一些新的气象,富有时代气息。但也有一些选文没有经过认真审查,有的甚至极不慎重,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已使英语获得了国际通用语的重要地位。联合国有关文件提出,21世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为母语、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由于历史原因和互联网的广泛利用,英语成为各种国际场合的主要工作语言,也成为国际科技交流的主要语言(据统计,国际上85%以上的学术论文是用英语发表或宣读的,各学科的主要学术期刊也以英语为主),同时也是国际互联网的主要应用语……

纵观各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的、强调语用的交际教学理念和实践得到普遍认可。欧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13个国家的专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合作制定了纲领性的外语教学文件(EuropeanFramework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从理念、目标和评价等各个方面对外语教学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文件体现了国际上语言学、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强调以发展语言应用能力为根本目的的交际性教学思想。我国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和外语教学大纲设计中也基本采用了这种思路(如香港地区1999年版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2.在高中外语课程的设置上采用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日本将高中课程设置为英语一、英语二和口语一、口语二以及阅读与写作课程。其中英语一和口语一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而英语二和口语二为选修课程,阅读与写作也为选修课程。韩国也是同样,高中一年级英语为必修课程,从高中二年级起开设英语阅读、写作和会话等选修课程。一些欧洲国家则在高中阶段为学生开设出不同语种的第三外语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开设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兴趣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3.重视外语教育对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素养的培养作用,强调外语在加强各国人民理解和沟通中的作用;强调外语对于各国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多样性的作用。

4.教学资源的扩展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多媒体的教学资源使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得以实现。

5.评价改革形成潮流,各个国家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评价与检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重视研究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力求使评价更好地促进和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全面和公正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一些新的评价和检测方法正在得到实验和推广。

二、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自1985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是高中英语课程得到了普及,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经过1993年的修订,进一步促进了英语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对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经济和科技建设对人才质量的要求。1999年,西南师范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基教司的指导和支持下,对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调查。此次参加调查和测量的重点与非重点中学共87所,学生达15,937人。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有了明显的进步,与1985年的全国英语教学测试调查相比,平均分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非重点中学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突出的,主要表现如下:

1.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教学多以教师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语言输入量偏小。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方式难以使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993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为所有高中学生设计一个目标和要求。1996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设计了一级和二级两个不同的目标要求,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学生都基本按照一种课本、一个进度、一个目标和一个要求开展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和个性发展需要。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常常对有些地区和学校偏高、偏多、偏难,但对其它的地区和学校则又偏低、偏少、偏易。

3.高考外语科目虽然近年来逐步改革,从重语言知识转向重语言能力,加强了对学生听力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导向,但是同一标准的一次性考试无法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必然导致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步履艰难。

4.近年来,各地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有些地区和学校已经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实验,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了较大的转变。在条件较好的高中,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的教学条件、课程的资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英语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现行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的需要。

三、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高中课程应在为每个学生打好共同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使他们能够按照个人的能力、个人的潜力、个人的特长与志趣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使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成为具有体现扩展性学习、提高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特点的学习过程,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表现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高中英语课程在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同时,又按照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设置相应的教学级别以及相应的语言水平测试级别,为学生提供相对客观的监测语言水平的标准。

四、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关系

2001年7月出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按照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整体思路设计的,当时国家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尚未出台,因此,其高中部分的课程标准基本是按照与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分级目标的课程模式进行设计的。虽然在高中阶段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但是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的机会。因此,课程标准研制组根据教育部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这次又重新对高中课程进行设计,力求体现实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原则。以学分制的方式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时又与英语语言的水平级别相联系,形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设置模式。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将以新制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准。

第二部分高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及内容结构

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特点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既立足于我国高中外语教学的现状,又充分考虑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前景和我国对外开放、综合国力增长的需求,力求使课程标准做到理念先进、可操作性强、体现时代性的要求。

2.第一次在高中英语教学指导文件中明确了外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提出:“外语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英语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描述中,提出了对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级别要求,使语言学习目标的内涵更为全面和丰富。

3.既体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整体性和基础性,又适应高中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成长需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设计了必修和选修两大系列的课程,以学分制为基础、以模块为基本教学单元,使课程体现多样性、开放性和可选择性。

4.明确提出高中阶段英语教学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5.根据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社会对英语的要求,提出基础教育英语水平级别证书制度的设想。

二、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结构

1.基本框架

高中英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分别由若干个模块组成。其基本框架图如下:

附图

高中英语课程基本框架图(详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正文中表1)

2.必修课程

原则上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英语必修课,共5个模块,计10个学分。高中英语必修课程的内容将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发展,注重语言的输入量,必修课程由综合英语和阅读与表达两个部分构成。两部分课程的课时比例为3:1。

3.选修课程

高中英语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若干模块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对未来发展的设计进行选修,分为两个不同的系列课程,即B系列和C系列课程。B系列课程为顺序选修课程,应在完成A系列课程后顺序选修。B系列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与A系列基本相同,在继续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的同时,重点发展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选修课程共设6个模块,计12个学分。

C系列课程分为三种类型的课程: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专项语用技能,发展特长与爱好,满足兴趣和需求而开设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或就业,特别是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各校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有目的和有选择地设置C系列课程。以下课程仅为建议性课程。

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可以包括: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等。

语言应用类课程可以包括:文秘英语、科技英语、社科英语、初级旅游英语、初级经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

欣赏类课程可以包括:英语文学欣赏入门、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英语歌曲欣赏。

第三部分原有大纲与新课程标准的比较

说明:2000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是以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的版本为基础修订的,其修订工作是在新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进行的,参加修订的人员同时是新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核心成员。因此,2000年版的高中大纲吸收了一定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前该大纲尚未普遍实施;1996年供试验用的高中大纲到目前为止只在个别试验区使用,未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因此,实际上全国广大地区的高中教学仍遵循1993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的理念和要求。

第四部分征求意见的重点

希望专家和学者就以下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英语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提出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这一表述以及教学重点是否恰当?你对此有何看法?

附图

2.《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推行学分制,实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您认为其意义如何?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七至九级教学目标的描述是否恰当?

4.《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高中阶段实施国家认定的英语分级水平测试,设7、8、9三个级别的考试和相应的证书;高校自行确定所录取学生的英语水平级别;学生可在高中阶段通过级别考试获得级别证书,并凭相应的级别证书申请不同大学和不同专业的入学资格。您认为此设想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