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4 15:55:02
导语:在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镇安县;魔芋;产业;发展;建议
1 概况
魔芋属天南星科单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250米~2500米之间,其含有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生物碱式盐等8种氨基酸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含有大量的葡甘聚糖,对防治结肠癌、乳腺癌有特效,还可以防治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肠胃消化系统等常见慢性疾病;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印染、石油、农业等领域,市场需求量大,全球供不应求。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九山半水半分田”,海拔344米~2800米,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全县均可适宜魔芋种植。
2 产业现状
2.1 镇安县种植魔芋历史悠久,
魔芋是镇安县传统农产品,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有种植,目前在我县各地均有零星种植,但由于魔芋繁殖系数低,生产投入不足,魔芋产业至今仍发展缓慢。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发展一村一品,渐渐兴起,据统计,2008年我县种植魔芋面积707公顷,年产商品魔芋1.22万吨,收入2000余万元,到2010年,全县魔芋面积发展到1000公顷,年商品魔芋2.25万吨实现产值4500万元。全县多数农户利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但涌现了木王镇月坪村、茅坪镇五星村等魔芋产业示范村,全村人均产业收入3600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4850元的74%,是全县有名的魔芋村,月坪村2007年被商洛市列为“一村一品”示范村。
2.2 种植模式
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芋农已由过去的纯种魔芋发展为“粮-魔”间套、“林-魔”间套、庭院栽培等多种种植模式。由于实行粮-魔间套,高秆作物为魔芋遮荫,魔芋产量增幅明显,现毎667平方米产量可达3000千克,毎667平方米产玉米450千克。按市场魔芋3元/千克、玉米2元/千克,毎667平方米产值达9900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魔芋、粮食双丰收,达到了一地两用结构优化的结果。
2.3 大户涌现,示范带动
随着群众认识提高,很多群众尝到了种植魔芋的甜头,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县种植面积在1.7公顷以上的有10户,这些种植大户基本不用外出打工,魔芋成了主要产业,成了山区农业致富的典型代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2.4 龙头协会支撑
2002年创建的镇安县雪樱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于2008年被任命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年加工生产魔芋精粉能力达10000吨,产品获得QS认证。目前以魔芋为主原料的化联农工商有限公司正在筹建,必将为镇安魔芋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体制,芋农不再担忧种的魔芋卖不出去。保障了农民的根本利益,使企业增效芋农增收。
3 魔芋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认识上不够
我县魔芋生产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发动、试种、大面积推广等阶段,总的发展趋势呈现一个抛物线的发展过程,这其中固然有计划经济体制强力推进的因素,也有市场经济价格导向作用,但领导和群众对魔生产坚持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也是制约魔芋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全县发展较好的月坪、五星等几个村坚持发展的决心不动摇,最终才取得了魔芋生产发展的可喜成绩。
3.2 科技上少有突破
现阶段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从选种到病虫害防治,芋农普遍担心的是魔芋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魔芋生产中有三种常见病,即魔芋的软腐病、白绢病和日灼病,尤以软腐病和白绢病最为普遍。我县虽然对几种病总结了一些预防措施,但由于科技人才短缺、经费匮乏,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使魔芋生产发展走上良好的发展轨道,必须要依靠科技支撑,在三种病害上有重大突破,魔芋产业才会有大发展。
3.3 龙头企业带动不强
我县虽有雪樱花魔芋加工厂,但对魔芋产业的吸引力不强,企业对魔芋的要求仍处在数量的要求上,对魔芋生产的规范性、技术性、操作规格和质量等都没有高标准的细化目标;产品单一,只是加工精粉。在食品应用上,没有开发终级产品,这就使得企业规模不大,缺乏市场吸引力。在资金方面也没有形成纽带关系和共赢共担关系的利益格局,农民与企业两方面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4 其他问题
种源紧缺是产业发展的瓶颈,选种育种和田管理粗旷,导致病虫害严重。没有魔芋种源基地,不能保障种芋提供。
4 关于扶持壮大产业的思考
(1)从经济效益上看,魔芋的投资产出比例为1:3,在同一块地中,采取“魔芋-玉米”间套,其产量为3000千克/667平方米,玉米450千克/667平方米,按市场价魔芋3元/千克、玉2元/千克计算,毎667平方米产值达到9900元。减去生产成本3920元(魔芋种3000元,用工8个400元;玉米种子20元,肥料200元,用工6个300元)毎667平方米纯收入5580元;“玉米-马铃薯”间套,毎667平方米净收入1800元;传统“玉米-小麦”间作,毎667平方米净收入200元,以上数据显示,种植魔芋的效益是种植薯类的3倍,是种值小麦的20倍。2010年,魔芋价格上到3.6元/千克~4元/千克,价格上浮使芋农的种植积极性提高。
(2)从社会效益上看,镇安县有农业人口24.8万人,农村实有劳力13.8万人,全县的中壮年劳动力长期靠外出劳务挣钱为生,不但风险大而且无保障。魔芋产业的发展,可以安置大量劳动力就业,如果全县发展66667公顷魔芋,将会解决10万劳动力,增加收入5亿元,使10万群众脱贫致富。
(3)从生态效益上看,由于魔芋的生长习性,房前屋后院落零地均可种植。魔芋是需肥较多的特色作物,尤其是对有机肥的需求量大,镇安群众素有养殖习惯,丰富的农家肥为魔芋商产提供了物质保证,也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是开发绿色无公害魔芋的最佳生态区。
由此可见,魔芋产业是当前农业的朝阳产业,值得大力推广。
5 产业发展建议
5.1 坚定发展信念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发展产业的目的是农民致富,被实践证明的致富产业都要坚定不移的做下去。要坚持典型示范和科学普及相结合,培育大户和扶持小户相统一,科学制定一条我县魔芋发展的新路子。建议在魔芋适生区的西部镇建立魔芋产业示范区,成立合作社,加强辐射带动效应,推进产业向东推进。做大做强全县产业。
5.2 政府加大扶持引导
一是建议政府重视魔芋产业发展,抽调一批能人精兵,协调关系,成立魔芋产业发展办室,引导农户种植魔芋、科学育种引种、病虫害防治、产品深加工等。二是经济上的扶持,将魔芋产业纳入补贴范畴,确保运魔芋产业能够享受与粮食生产一样的资金扶持。三是指导扶持建立种源繁育基地,对芋种繁育给予一定的补贴,保证产业发展芋种供应。四是加强宣传,确保魔芋产业在我县遍地开花。
【关键字】现状;发展趋势
一.全球光伏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显示,1994年到2009年短短15年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维持在28.8%。
欧洲、日本和美国一直是光伏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尤其是德国、西班牙和日本集中了很多知名的光伏电池生产商,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光伏产品终端消费市场。2007年之前,欧洲和日本占据了光伏电池生产的70%左右的市场份额。2007年,中国光伏产品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26.6%,一跃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第一生产大国。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0年世界光伏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2%,2040年将占总发电量的20%―28%。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占到3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204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60%以上。
二.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光伏产业起步于1970年代,1990年代进入稳步增长期,2005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之后的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维持在4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已经占据了全球约50%的市场份额。
虽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产业发展的弱势日益突出。由于整体技术水平落后及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终端市场缺乏话语权,尽管出口量大,却不掌握定价权,往往需要靠价格战进行低端竞争,短期内可能抢占市场,长期必将危及行业发展。目前为止,我国光伏产业尚未建立全面的研发创新体系,同时缺乏高新制造产业支撑,很多精密设备、高纯度硅料依赖进口,大大提高了我国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
辩证地看待国内光伏产业的现状,市场低迷期往往也是产业调整期,在哀鸿遍野的产业危机中,也正悄然孕育着整个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当经历洗牌和换血之后,市场重归正常秩序,那些走过“寒冬”的企业,必将成为未来产业的主导者与引领者。
三.国内光伏产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东平县;核桃产业;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910(2011)02-0026-04
东平县位于北纬35°46’24'’~36°10’20'’,东经116°02’52'’~116°39’44"之间,地处鲁西南,西临黄河,东望泰山,总面积13.43万hm2,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区、平原和湖洼各占三分之一。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16.5℃。无霜期20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74.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40.5mm。北部山区丘陵属鲁中南低山丘陵边缘,褐土,适宜核桃生长。
1 东平县核桃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东平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早期大多零星种植,主要栽培品种为绵核桃、山核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果树进入快速发展期,涌现出大羊镇南留屯村、老湖镇梁林村和东平镇于寺村等核桃种植重点村和专业村。1990年,大羊镇南留屯村引进元丰、香玲和辽核一号等26个品种和优系良种,栽植面积达53.3hm2,聘请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和泰山林科院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推广良种良法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成效明显,成为泰安市核桃精品园建设示范村、山区综合开发建设的领头雁,并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核桃的发展,相邻省、市、县(区)开始从东平引进良种核桃。东平县向良种核桃基地建设进军的号角也自此吹响。
1989~1999年,东平县核桃产业发展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1997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建设全国核桃大县的意见”,成立了专门领导班子,确立了奋战三年,建设6667hm2良种核桃基地的战略目标,通过强力实施,面积不断增加,良种资源不断丰富,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效益明显提升。同时,核桃露、核桃油加工项目落户东平,商标品牌得以注册和认定,协会组织纷纷建立,基地、组织、品牌和市场相结合,延长了核桃产业链条,呈现出空前的发展前景。然而,1999年秋至2005年上半年,由于领导班子频频换届,发展理念和蓝图各有不同,加之土地调整等原因,新旧项目建设缺乏联系,全县出现毁林毁园砍树现象,核桃产业发展趋缓。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统一认识,高度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目前栽植面积达到4714.1hm2,产量5842t,产值达到11684万元(表1)。主栽品种为元丰、香玲、鲁光、丰辉、辽核一号和中林一号等,良种率达100%。
2 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
2.1 发展优势
2.1.1 核桃发展前景广阔核桃原产中国,居四大干果之首,是我省主要的经济林树种。核桃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良好的保健、药用功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倍受青睐。据联合国统计,2005年世界核桃总产量为170万t左右,其中,中国产量49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28.82%,居世界首位。我国核桃产量虽高,但仍不能满足内需、外贸的需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5年预测,全世界的核桃需求量在今后10年内年均递增率将达10%以上。目前我国年人均消费核桃仅0.23kg,与美英发达国家年人均消费1.00kg相比,差距很大。随着人们对核桃营养保健作用的认识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价格大幅提高。近年来,核桃油、核桃露、从核桃油中提炼健脑素等加工项目发展迅速,进一步增加了对核桃的需求量。另外,核桃木色泽淡雅、花纹美丽、质地细韧、不翘不裂,是制作高档家具、高档商品包装箱及用于军工、交通的优质木材;核桃树皮、叶子、青果皮等可提炼鞣酸、栲胶和香料等,可谓全身是宝,用途广泛。
核桃属深根性经济树种,树冠大,生命力强,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有着特殊的生态功能,“一株核桃一把伞,一片核桃一股泉。”核桃生产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是农民致富、绿化环境的理想选择。
2.1.2 东平县核桃种质资源丰富,良种优势明显
自1957年至今,东平县共引进、选育和推广核桃品种88个。1986年开始与全国核桃良种选育协作组合作,在大羊镇南留屯村进行品种收集、选优,到1989年共引进优选良种核桃26个品种和优系,主要有香玲、元丰、上六、丰辉、阿九和鲁光等。1996~2002年,先后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山林科院等引进辽核系列、中林系列、纸皮、薄壳、美国希尔、鲁核1号、鲁核2号、岱丰、岱香和穗状核桃等56个品种和优系,从山西省引进隔年核桃。“北方核桃种质资源圃”在南留屯村和东平县第一苗圃建立,并发挥出重大积极作用。至此,落实县委、县政府建设全国核桃大县的意见取得明显成效。
2007年从河北省引进清香核桃,目前共引进、保存和发展的早实丰产优质核桃良种共83个品种和品系,当地主要推广品种有香玲、元丰、鲁光、丰辉、辽核一号、中林一号和岱丰等10余个。
2.1.3 技术配套,示范开发工程成效显著推广应用绿枝嫁接、硬枝插皮舌接等成活率高的先进实用新技术,果园、堰边良种改接任务已完成,良种率达100%,年生产和销售核桃良种优质种苗500万株、种穗1000万条。
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高标准建园,积极推广营养沟施肥、埋草、盖地膜、精细修剪、青皮果适时采摘和果实采后处理等新技术,实现了早实丰产,优质高效。建成大羊镇南留屯村、东北村、东海子村,东平街道办事处王村、前海子村、望村,梯门镇东瓦庄村、石河王村,接山镇牛山庄、山神庙村等26个核桃生产示范村和精品园,较好地发挥出示范带动作用。大羊镇东海子村自1994年以来发展香玲、元丰、鲁光等良种核桃66.7hm2,2010年生产核桃150t,销售收入300万元,人均核桃收入3202元,村民李成秀承包核桃园0.33hm2,收获核桃952.5kg,平均666.7m2产量达到190.5kg。
2.1.4 产、加、销,基地、农户、组织产业模式初步形成
目前,东平县核桃生产基地覆盖北部山区7个乡镇,达到近5000hm2。建起核桃油、核桃露生产加工企业两家,集种苗生产、核桃销售为一体的企业有“东平银丰核桃有限公司”、大羊镇的专业合作社“佳佳旺核桃产销专业合作社”等。这些企业和组织将生产、加工、销售,龙头、基地、农户紧紧地连结在一起,带动发展,引领市场。加之县林业局经济林站、核桃研
究所和县核桃协会信息技术上的支撑和服务,核桃产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2.1.5 技术和产品品牌创新彰显东平核桃产业发展的实力
核桃绿枝嫁接技术研究,1988年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东平核桃获山东省农业厅举办的优质农副产品展览会三项金奖;1997年,青石山区万亩核桃良种丰产技术开发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通过注册“鲁东”牌核桃商标;1999年东平核桃在昆明世博会获银奖;2001年,东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2002年,东平核桃通过山东省农业厅无公害认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04年又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6年东平核桃被评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现在“鲁东牌”核桃已享誉省内外。
2.2 存在问题
果农超前意识和组织领导不到位,是导致东平县核桃产业发展阶段性徘徊甚至停滞、阻碍东平核桃大县强县建设的主要原因。认识不到位,缺乏对国内外核桃需求与市场的调研、了解和把握,缺乏对山区、丘陵环境下核桃生产对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的重要性的认识,致使核桃的发展失去原动力;发展不平衡,标准化生产推广难度大,部分村民残存小农意识,特别是对于某些采取果粮间作、堰边种植的村户,近几年为了享受国家惠予三农的粮食补贴等政策,不能果粮并兴,热衷和注重农作物种植,忽略甚至放任核桃树的生产管理,品种参差不齐,产量难以提高;品牌意识差,品牌保护的整体观念淡薄。乱打“东平核桃”牌子,滥用“鲁东”商标标识,有损品牌声誉,对产业的长期发展不利;核桃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有待加强;协会、合作社有待建立和完善。
3 建议
3.1 领导重视是关键
从以上东平县核桃产业发展历程看出,领导重视、真抓实干、产业大发展;领导意识不强,组织实施乏力,产业遭磨难。2010年9月26日,在首届东平农民英雄会上,展评出各种涉农行业的优质农产品,其中评选出全县优质优级核桃前三名,县委书记及各大班子领导参会,县长亲手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激发了农民的热情,这是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和农林产业支持和重视的重要体现;大羊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核桃发展,所以取得了今天核桃大镇的成就。近两年来,该镇分管农口的副镇长,不论是发展规划、建设项目,还是设立农民林业合作社、组建核桃龙头企业,都靠上抓抓到底,抓出产业成效。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即将启动,各级领导应立足县情,找准优势,科学制定核桃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明确2011年至2015年的目标和任务,力争“十二五”期间,核桃产业发展能有大的飞跃。
3.2 借助旅游、文化平台,把东平核桃品牌推向国内外
东平县东望泰山,西邻黄河,境内的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曾是罗贯中的故乡,是《水浒》梁山英雄好汉的根据地,文化积淀深。遵循“水浒故里,生态东平,水上东平,和谐东平”的建设理念,东平县旅游开发建设表现强劲势头。核桃观光园(带)――荷花带等穿插迂回线路,不失为现实、成熟的设计,中国・东平核桃节,与泰山国际登山节、肥桃节、东平钓鱼节交相开展,丰富旅游文化资源,盛传东平核桃美名,也会是旅游、文化搭台,拉动地方核桃产业经济的双赢之举。
3.3 加大科技投入,力争在技术、信息服务上有新突破
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在财政、资金和经费等方面确保林果科技推广工作的高效运行;健全和完善县、乡林果科技推广体系,鼓励科技人员包村、包户、包园片,办好示范工程、精品工程,辐射带动周边区块发展;努力打造和充分利用农林信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专家视频咨询、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等方式,将核桃产业、技术和市场信息送到千家万户。
3.4 进一步提升核桃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
按照建设核桃大县、核桃强县以及“十二五”确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总量;建立起切实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核桃及其种苗的销售、分级和标识等,均应采用统一的标准,严格把关,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乱贴商标和滥用“鲁东”品牌,真正做到培植和呵护品牌,保护农民利益;政府部门应加深力度,鼓励培植精深加工项目企业,扶强扶壮龙头企业。
3.5 抓住林改机遇,谋求核桃产业再发展
目前正在全国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的是林权,活的是农村,富的是农民,为了加强对林权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这对于山地、丘陵立地条件下经济林的发展,是一次绝好的机遇。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兴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国家已开始启动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已经出台林权抵押贷款政策,通过林业与金融部门搭台、银行与农民唱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政府、银行、农民三赢;尽快建立森林保险制度,中央财政对保费的补贴已经提高到45%,还有省级的补贴,开展森林保险,林农负担减轻,发展更有保障。属于公益性经济林享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也将不断加大。因此,要结合林改,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林改制度精神,谋求全县核桃产业的再发展。
遂宁市是成都、重庆及川东北的重要蔬菜生产供应基地。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保障性蔬菜基地和绿色蔬菜基地,目前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产业效益初步显现,蔬菜产业已成为遂宁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船山区、安居区、射洪县纳入《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川西加工外销蔬菜区的核心区域,蓬溪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食用菌)”,安居区被确定为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重点县(区)。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工作得到了四川省农业厅和农业部的肯定,主要做法“四川遂宁:加快推进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被农业部以菜篮子工程简报(总第62期)刊发。总体来看,遂宁市蔬菜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加快遂宁市现代蔬菜产业发展,通过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遂宁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对策提出初步思考。
1 产业成效
1.1 产业规模发展迅速
2015年全市蔬菜播栽面积64 032 hm2、产量226万t、产值
27亿元。全市建成蔬菜产业基地26 680 hm2,一批规模化、特色化、标准化的专业蔬菜基地相继形成,初步形成了2 668 hm2保障性蔬菜基地、6 670 hm2优势蔬菜基地、15 341 hm2加工蔬菜基地、2 001 hm2食用菌基地四大产业基地。
1.2 特色产品进一步凸显
遂宁市大棚早熟青椒、韩国萝卜、田藕、食用菌、榨菜、二荆条辣椒等特色优势蔬菜产品,在全省及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畅销成都、重庆、南充、广安等市场,韩国萝卜远销东北,食用菌出口欧美等国家。
1.3 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积极探索、创新蔬菜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蔬菜生产。截至2015年底,全市租地2 hm2以上集中成片规模化生产的业主约230家。
1.4 科技示范推广作用明显
“十二五”期间按照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品牌化的“六化”要求,建设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万亩蔬菜示范区28个,建设农业部蔬菜标准园5个,示范推广优良新品种80个,重点推广大棚极早熟栽培、避雨栽培、滴灌等实用技术,主要蔬菜基地的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
1.5 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制定《遂宁市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成立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县级机构,主要负责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市、县区农产品检测部门对全市主要蔬菜基地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检,“十二五”期间在四川省农业厅每年组织的蔬菜交叉检测中,遂宁市蔬菜农残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居全省前列。
1.6 蔬菜加工业发展较快
近年来,遂宁市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全市现有蔬菜加工企业18家,其中投Y500万元以上的7家,主要加工榨菜、辣椒、食用菌等,年加工鲜菜
30万t,蔬菜加工率近15%,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食用菌加工产品出口新加坡、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市保障能力不高
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原有专业蔬菜基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导致蔬菜需求和供给矛盾日渐显现。部分新建保障性蔬菜基地概念不清、种植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城市蔬菜产品多样性周年供应要求。
2.2 淡旺季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遂宁市同四川盆地多数市情况基本相同,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茄果、瓜、豆类等喜温蔬菜以及7~8月莴笋、萝卜等半耐寒蔬菜,主要靠外地调入,价格较高;在11月至次年2月粮区晚秋蔬菜集中上市时,蔬菜又易供过于求,致使菜价下跌,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3 基地基础设施较差
直接用于蔬菜基地建设的资金有限,造成基地道路、渠系、电力等基础设施不配套,保护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蔬菜生产能力不高。
2.4 集中成片规模较小
部分新建蔬菜基地,没有充分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基地分散,集中成片较差,没有形成大基地、大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5 种植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农村青壮年人群大多进城务工,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民多为老年人,接受新知识和应用新科技的能力低下,严重阻碍了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
2.6 产业化程度不高
遂宁市从事蔬菜生产、加工、流通、营销的企业中成规模、上档次的不多,缺乏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工转化率不高,加工业发展明显滞后。
3 发展对策
3.1 进一步优化区域规划布局
按照重点提高城市蔬菜自给能力,做强做大遂宁市优势蔬菜产业基地的原则,统筹生产布局,加
快“保障性蔬菜基地、优势蔬菜基地、加工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四大基地建设。
①保障性蔬菜基地 按照城市人口人均26.68 m2的标准,在郊区确定菜地最低保有量,结合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城市周边永久性基本农田范围内,科学合理规划布局,集中成片建设周年生产、品种丰富的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切实增强本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到2020年,全市保障性蔬菜基地4 002 hm2,应季蔬菜自给率达90%以上。
②优势蔬菜基地 在涪江、V江、琼江等沿江或沿河的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区域,以船山区的唐家、老池、河沙,安居区的安居、三家,射洪县的洋溪、沱牌,蓬溪县的红江、荷叶,大英县的回马、隆盛等乡镇为重点,产品以外销为主要目的,建设以大棚青椒、韩国萝卜、莲花白(甘蓝)、田藕等为主的优势蔬菜产业基地。到2020年优势蔬菜产业基地达到10 005 hm2。
③加工蔬菜基地 以射洪县的仁和、天仙、曹碑,安居区的三家、大安、玉丰,蓬溪县的回水、新星、文井,大英县的象山、玉峰、河边等乡镇为重点,建设以榨菜、红辣椒等为主的加工蔬菜a业基地。到2020年加工蔬菜基地达到20 010 hm2。
④食用菌基地 以蓬溪县的天福、红江、大石,射洪县的瞿河、沱牌,船山区的永兴等乡镇为重点,依托和引进大企业大业主,建设以杏鲍菇、平菇、蘑菇等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到2020年全市食用菌基地达到2 668 hm2(1亿袋折合667 hm2)。
3.2 主要发展措施
①引导蔬菜产品结构调整 一是注重保障性蔬菜基地产品多样性发展,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类型多样的应季蔬菜,对叶菜类蔬菜给予适当补贴,切实提高城市蔬菜供应能力。二是做强做大特色优势蔬菜产品,引导支持发展大棚青椒、韩国萝卜、莲花白、田藕、榨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品种,切实提高蔬菜产业经济效益。
②加强产业基地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田网、水网、路网、电网“四网”配套的要求,加大项目整合力度,重点加强耕作路网、运菜道路、排灌渠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菜田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基地生产设施建设,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大棚、水肥一体化灌溉等设施,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提高生产能力和蔬菜生产经济效益。
③培育扶持新型经营主体 加大对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新型经营主体信息平台,对发展前景好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重点扶持。根据新型经营主体的不同特点,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④加大蔬菜科技服务 加强科技示范推广,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依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重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更新培训和推广,提高科技入户率和转化率。
⑤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大推广《遂宁市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规程》,建立和完善蔬菜质量监管工作制度,对蔬菜产业基地进行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检,对抽检不合格的业主或合作社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取消各种政策支持,从生产环节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⑥实施蔬菜标准园建设 每个区县每年按照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五化”要求,建设2~3个面积在6.67 hm2以上的蔬菜标准园。通过蔬菜标准园建设,促进遂宁市蔬菜产业基地品质、效益和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⑦大力发展蔬菜加工 一是推进田间预冷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在集中成片66.7 hm2以上的产业基地,支持业主建设预冷设施、整理分级车间、简易冷藏库,配置冷链运输等设备。二是加强招商引资,引进、培育、扶持一批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持加工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支持开展新产品研发及新工艺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全市加工蔬菜发展。
⑧强化市场营销 加快品牌建设,实施“遂宁鲜”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壮大遂宁蔬菜特色品牌。支持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电子商务。加强产销衔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在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开展蔬菜直销,引导业主发展订单生产。
3.3 保障措施
①加强组织领导 市、区县实行“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把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配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蔬菜产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重要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农业、发改、财政、国土、商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合力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积极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基地。汝南县金铺一笑堂麦草画工艺瓶有限公司,被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评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汝南县罗店镇农民画和麦草工艺画发展基地,年销售收入在1亿多万元(含全镇农民画、麦草画销售总收入)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化发展基地。
壮大了市场主体,扶持中小文化企业成长。支持设计、广告、影视制作、文化软件工作室等各种形式的小微企业发展,工商、税务、土地、文化等有关部门相继采取了取消收费办证、减免税费、优惠用地等政策措施,鼓励他们投资创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据初步统计全县经营装饰设计、广告媒介、影视摄制、文化软件等个体工作室、公司大小有五十余家,积极扶持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壮大发展规模。全县拥有大小文化艺术表演团体80余家,不完全统计年利润在千万元左右,行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向社会输送了大量演职劳务人员。
这些个体和企业催生了新兴业态、带动当地就业,同时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D汝南,有天中山、小南海、大成殿、开元寺、悟颖塔、北城门、东关石桥、北关石桥等名胜古迹,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对推动我县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积极作用。
我县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工艺主要有农民画、麦草画、面塑、烙画、香布袋、扎猫头鞋、闪光陀螺等,民俗文化主要有社火、秧歌、民居、庙会习俗等,全县整理出8个类别20余个项目,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余个,还开展了对稀有剧种“罗戏”、“卷戏”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使这些濒临失传的稀有剧种得以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开发,有力地推动了天中民间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我县民族宗教资源十分丰富,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宗教文化。全县现有回、满、蒙、土家等少数民族成份。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以佛教为主。明朝汝南建小南海,系观音菩萨的道场,至今仍有观音阁、大士寺、准提楼等。汝南县“南海禅寺”占地34公顷,堪称“亚洲第一大佛寺”。全县现有佛教古建筑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1座(汝南县悟颖塔,汝南县南海禅寺、观音阁、准提楼、大士寺、开元寺)。基本形成一批宗教文化旅游的景点,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汝南自古为天中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使这里积聚了丰厚的“根”文化资源。史上有名望族有:周氏,袁氏,许氏,金氏,应氏,羊氏,孔氏,蓝氏,盛氏等。“根”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促进了我县与海内外的交流。近年来,海外同胞和宗亲社团通过“根”文化的宣传,回我县寻根谒祖、投资兴业、捐资助学者增多。以姓氏文化、祖“根”文化、故土乡情为主要内容的寻根文化热,大大推动了我县旅游市场的发展。汝南县罗店镇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王桥(罗店乡前身)农民画,开发生产出“天中麦草画”,历经多次更新换代,现已开发出6大系列百余品种,产品销往广州、深圳、珠海、海南、杭州、上海等国内市场,远销西欧、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天中山牌”麦草画商标已被国家工商局注册,并取得了进出口自主经营权,年a值5000余万元。其开发生产的“陶瓷工艺瓶”被评为河南省首届知名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县对文化产业布局没有全面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缺少必要的统筹,文化资源合聚力和文化产业小而散,形不成整体合力;部分文化单位性质不明确,对国家扶持的依赖心理强,缺少开拓创新意识。对文化发展的市场化运作问题研究不够、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确。民营文化企业包括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缺少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扶持,资金短缺,产业链条短,产业规模小,使文化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由于文化产业受政策、资金、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大型文化企业的培育步履维艰,缺少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对整个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不足。现有文化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包装不够精美、缺乏品牌宣传。
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我县地处平原,主产以农业为主,缺少矿产资源和办大型工业的条件,但我县交通便利、人流交汇、商贾云集,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能促进我县经济的发展,符合时代潮流。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紧紧抓住城区建设、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主线,使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发挥文化产业的巨大优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一)全面加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组织和领导。加强领导,组建机构,建立健全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规划、指导与督促协调的机制。既要组建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又要组建由领导和专家学者组成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小组,以强化我县发展文化产业的科学性、预测性与前瞻性,尽可能防止盲目建设与重复建设。
(二)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强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探索文化与企业“联姻”的有效途径,用活用好现有文化人才,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人才按需自由流动的机制。设立县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重点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所享受的财税政策在转制后继续执行。对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图书馆及文物保护等文化单位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免征税费。对政府鼓励新办的报业、出版、发行、广电、电影、放映、演艺等文化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盘活现有文化资产,优化资产结构,通过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以创新机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全面改革管理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多元化投资结构并存,集艺术创作、生产、营销、服务、教育、研究于一体的演艺集团。对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强县、乡(镇)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合作与协调,防止盲目建设,使我县的文化产业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引导支持文化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鼓励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走出去”战略,提高文化产品在省内、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树立品牌,确定文化产业重点,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树立天中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兴起,靠龙头带动。树立能够代表汝南文化的“天中山文化、梁祝文化、忠信文化、孝镰文化”品牌,从古城文化、、宗教文化、旅游文化、红色文化方面加以策划,培育成省内知名品牌,逐步发展进入国家级知名品牌行列。根据文化资源情况,选择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要基地作为突破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可把汝南“天中山文化”、“梁祝文化”、“南海禅寺宗教文化” “董永孝悌文化”等作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把汝南天中麦草画、农民画、麦草画瓶、面塑、烙画作为文化产业重点,推动王桥农民画、麦草画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加以培育壮大。把各乡镇文化底蕴丰厚、文化氛围较好的乡镇或村作为重要基地。建设以罗店麦草画、农民画,张楼戏剧,金铺唢呐,留盆盘鼓,板店腰鼓,三门闸(捏面人)面塑,汝宁曲艺为主的民间艺术长廊,建设以三桥舞龙、舞狮,马乡梁祝文化,和孝家居文化,官庄红色文化为代表的民俗居家文化长廊。
(五)进一步繁荣文化创作和演出。努力创作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优秀文艺作品,力争在全国全省全市比赛中获得更多的奖牌。以形成繁荣有序的演出市场为目标,积极引导文艺演出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促进全国性和区域性演出市场网络。
(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化经济政策。进一步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各级财政都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经常性投入,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合理配置。鼓励社会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使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兴办国家政策许可的各种文化、体育经营企业,在规划建设、土地征用、税费减免、从业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国办文化单位一视同仁。
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文化经济政策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逐步确立相伴生的。总的看,文化经济政策与文化建设进程基本相适应,内涵和范围不断丰富和拓展,逐步涵盖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
当前,文化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面临新要求。一是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必须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行政等多种手段转变,迫切需要一套更为完备的文化经济政策来实现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二是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日益明显,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社会投资需求空前旺盛,市场主体日益复杂,迫切需要运用经济杠U调节文化生产、拉动文化消费、激发和引导社会文化创造热情。三是新型文化业态迅猛发展,文化传播方式更加多样,迫切需要现有政策向新闻网站、移动多媒体等领域延伸拓展,加强引导和扶持,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四是国际文化贸易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研究利用世贸组织有关规则,不断调整政策扶持方式,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确保具体政策措施相互匹配、良性互动。
(一)对当前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进行延续和规范。在以往工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如,通过宣传文化专项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和出版基金、电影基金等鼓励和调节文化创作生产,鼓励各类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对转制中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给予减免等。这些政策要继续保留,并切实加以落实。对一些成熟的现有政策,要及时将其上升为法律法规,提高政策约束力、增强权威性。
随着玉溪市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日益彰显。“十五”以来,房价逐年上涨,舆论导向及公众的口诛笔伐,让房地产业背负着“暴利”的亚健康形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逐渐向房地产业倾斜,且调控力度逐年增加。2007年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为标志,国家调控方向发生标志性转变,形成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梯级住房保障体系。2008年开始,宏观调控的效果初步显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不断传出趋冷的信号,房地产业发展将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如何落实“促进居民合理住房消费,保持房地产投资规模适度增长”的工作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机, 2009年4月16日至17日,我局一行六人到华宁、澄江两县开展专题调研,以期通过调查分析摸索出特殊时期适合玉溪市房地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新办法,辨证地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房地产领域。
一、房地产业发展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
(一)房地产业发展情况
房地产业涉及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带动系数较大,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省、市拉动消费需求,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关键产业,房地产投资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06年以来,玉溪市房地产业处于迅速上升时期,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及开发建设规模屡创新高,2008年更是达到历史巅峰,成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超过云南省平均增速的十个州市之一,“十一五”中期完成投资总量已远远高于“十五”期间总投资规模,巩固了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2006年我市完成房地产投资13.001亿元,房屋施工面积148.922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2.9332万平方米,现房平均销售价格1885元/㎡,期房销售价格1543元/㎡。
2007年我市完成房地产投资21.293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房屋施工面积298.602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90.4295万平方米,现房平均销售价格1440元/㎡,期房销售价格1827元/㎡。
2008年我市完成房地产投资30.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房屋施工面积381.4万平方米,现房平均销售价格1844元/㎡,期房销售价格2393元/㎡。
2006年至2008年,共累计完成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64.59亿元,是“十五”期间完成投资31.95亿元的2.02倍。
2009年一季度以来,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同期明显下滑。2009年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18亿元,同比下降37.9%;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为84.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2.1%,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为76.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1.7%。新建住房现房平均价格2914元/㎡,较去年同期有一定的增幅,但较去年年底增幅不大,期房销售平均价格较去年有一定的下降,整体房价基本保持稳定。
2、房地产行业发展情况。上世纪80年代,我市首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诞生,历经二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房地产业队伍逐渐发展壮大,物业服务、房地产中介等衍生产业应势而生,为实现行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目前我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11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1家,二级资质企业6家,三级资质企业8家,四级资质企业33家),物业服务企业34家,房地产估价机构6家,经纪机构44家。
3、中心城区房地产开发项目预售情况。2006年预售项目14个,预售项目总面积56.5万平方米;2007年预售项目24个,预售项目总面积67.9万平方米;2008年预售项目24个,预售项目总面积188.8万平方米;2009年一季度预售项目1个,预售项目总面积7757.05平方米。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
2006年年底196套廉租住房竣工交付,标志着我市保障性住房工作正式拉开序幕。2007年国家从低收入家庭最关注的住房政策着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我局从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入手,编制了《玉溪市中心城区“十一五”期间住房建设规划》、《玉溪市2008年—2012年城镇住房保障发展规划》,了《玉溪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资格认定办法(试行)》,初步摸清了我市低收入家庭情况,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共对5534户家庭、15828人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其中:5338户家庭,15338人实行租赁补贴,累计发放租赁补贴资金485.37万元。196户家庭、490人实行实物配租。
2008年共建设7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项目82个,建设套数1612套。提前到2008年四季度开工的1.97万平方米(7个廉租住房建设项目)以及2009年1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二、影响房地产业发展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因素分析
2008年我国遭遇了百年罕见的雪灾、震灾,由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工业萎缩以及失业、购买力下降等连锁反应逐渐显现,我市房地产投资压力增大,发展步伐减缓,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多、难度大,整个行业面临着严峻考验。目前,举国上下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就是要求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用发展的眼观分析出不利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特殊时期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一)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因素。
1、房地产市场活跃度降低。受国内舆论影响,开发商信心不足,消费者心理预期均向观望转化。从中心城区去年下半年新开盘的几个项目来看,到今年1季度,商品房销售率低于60%,无法与前几年项目楼花现象相比;二手房市场同样呈现了有价无市,销量下降的趋势。商品房销售量锐减,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开发投资效益的实现以及投资资金的回笼,房地产紧缩信贷政策的实施,开发投资资金链普遍紧张,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信心明显不足。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调整投资战略,放慢投资节奏,少数企业项目已经审批的情况下,一直未办理建设的相关手续,保持观望态度。
2、土地招拍挂,开发商投资难。自土地供应方式转化为挂牌出让制度后,土地的有限供给及倍增的出让价格是房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2008年对我国9个城市62家房地产企业的82个开发项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中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最高可达58.2%,土地成本过高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也是造成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与省内其他地州,特别是省会昆明相比,我市房价上涨属于成本推动型上涨,房价在省内处于中间水平,开发商利润空间有限,资本积累步履维艰,不利于龙头企业的培植,难以开发出高档次、高品位的房地产项目。
县域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性特色,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特殊文化现象,它以县城文化为中心,以城镇文化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为背景,是特定县的旗帜,是文化进步的表征。优秀的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如何深层挖掘、大力弘扬县域文化,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笔者结合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的实际,对加快县域文化建设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关于县域文化的基本认知
1、县域文化的概念。所谓县域文化,是与县域行政、县域经济并列的一个概念,指生活在特定县域的人们创造和享受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文化总和。
2、县域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植根于区域文化土壤和民众心灵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二是独特的本地化的民俗风情和群众艺术。三是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四是以县城和集镇为重点,以乡村为基础的县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五是与县域经济融为一体的文化事业和产业。
3、县域文化的重要性。一是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厚重人文精神。二是能够与时俱进,形成新的文化积淀。三是可以塑造品牌,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四是可以形成文化产业,促进良性互动。
实践证明,一种健康向上的县域文化现象必然孕育着一种繁荣昌盛的经济现象。将县域文化资源加以整合,使之渗透到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能增强县域经济的文化含量,形成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格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存在离开经济的纯粹的文化,也不存在脱离文化的单纯的经济。因此,新时期县域文化的建设,不能只是停留在经济建设的进行服务,而应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并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二、象州县域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概括的讲,近年来,象州县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在全县各行政村实施的“求乐、求知、求技”的“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开展得有声有色,象州县古象温泉旅游区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来宾市惟一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文化市场管理,还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充实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长期积累的困难矛盾较多,改革的步伐较慢,改革的阻力较大。从现在象州县文化发展情况来看,存在的困难问题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 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总体水平不够高,文化单位散、小、弱,文化经营的氛围不浓,文化产业实力弱,多数国有文化单位(企业)活力不足、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文化与旅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与城镇化发展结合虽有成效但在深度、广度上仍需加强,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力度还要加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极需加强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和加以破解。
三、加快象州县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转变观念,树立建设县域文化产业意识
产业的发展需要观念的进步。要不断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牢固树立县域也可办好文化产业的新观念,科学把握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大力宣传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在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要求,结合县域文化发展的具体实际,制定县域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制定加快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切实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
2、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县域文化发展机制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克服县域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仍存在不利于县域文化发展的因素,为县域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科学的文化管理机制。在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中,要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使管理机制的设置符合县域文化发展规律。管理思想上,要从办文化为主过渡到管文化为主。文化管理要切实贯彻国家和省政府政策法规,为文化产品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管理对象主要是市场,要通过管理促进市场的完善,由市场引导企业和产业发展。管理手段上,既要善于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也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县域和不同门类而有所侧重。二是要分类指导,促进县域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要确立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产业主体地位,为文化产业构筑微观基础。县域文化企事业单位主要分为公益性和非公益性两大类。对非公益性文化产业单位,要逐步将其导人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来促进其发展。由于县域文化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政府要在信息咨询、人才培训、融资、政策指导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服务,促进文化企业的发展,培育县域优势文化企业。三是发展和规范县域文化市场。要不断完善县域文化市场体系,为县域文化提供活跃而有序的生存和经营环境。重视文化市场基础建设,逐步建立分布合理、水准较高的县域文化设施体系和有效运作的文化商品流通体系。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水平。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单位进出秩序、文化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秩序以及经营者之间的竞争秩序,逐步形成有利于县域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运行机制。
3、拓宽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资金是县域文化发展的基本要素。政府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增加文化建设投入,并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和鼓励对县域文化发展的投人。政府文化投资主要投向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公益性文化事业,同时又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直接和间接支持。如继续实施“三求”文化惠农工程,进一步完善各行政村科技文化卫生综合楼建设;加快县民族展览馆建设;加快多功能少儿活动服务中心大楼建设;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快全县“农家书屋”建设。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对策见解
县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和层次,不仅是我国的国土的主体,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是中国主要人口的居住地,养育着全国74.46%的人口。从经济总量看占全国半壁江山;而同时,县域几乎提供了全国粮食、油料、肉类的生活保障,是全国安全、稳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为 工业 的发展提供了棉花、粮食、油料等基本原材料。它处在“城尾乡头”的位置,既有城镇也有农村,既有第一产业也有二、三产业,既有城镇居民也有农村居民,可以说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
一、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抓手,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容易造成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县域经济规划对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在产业设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前景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本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使地区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抢占先机。制定发展规划要着力做好定位――宏观的和微观的区位分析与选择、定性――发展内容和主题的分析与选择、定量――发展规模的分析与选择三个方面的工作。
(二)要切合地区实际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间在资源、区位、发展速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以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思维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在发展进度、发展规模、产业项目上务求实事求是,不搞形而上学和假大空。要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特征,建立合理的产业体系。
(三)要坚定不移的实施
有了规划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落实规划过程中,要力戒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不因一时一事的影响随意改变发展规划而追求短期效应。当然,规划是依据当时的情况而制定的,随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其局限性也会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务求切合实际,紧跟时展步伐。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
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经济和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必须坚决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发展来安排,一切工作成效都以发展实绩来检验。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大力发展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发展县域 经济 ,必须突出工业化,大力培育县(市)属企业,通过新型工业化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工业的增量。一要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突出县情和自己的特色,建立科学的县域工业发展规划。二要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措施,做大做强县域工业,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三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改变县域初始工业的粗放生产和经营,积极推进信息化、生态化产业发展,有效遏制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四要继续落实扶持政策,加强信息引导,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形成全社会重商、亲商、爱商的良好环境。
(三)突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把县域经济发展为特色经济就是形成自己的优势经济。为发展特色经济,一是调整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从当前来看,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内容是降低县域经济的经济内容重复率。根据调查,目前县域经济小而全的体系基本没有打破。这种经济结构导致谁也没有优势,在市场经济好时一片繁荣,市场不景气时则一片凋零。调整原则不是什么一、二、三产业比重,也不是轻重结构比重等,而是优势比重,只要占优势,不管是什么产业,是什么部门,都应当重点发展,否则都应逐步淘汰。二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把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避免开发不足使资源整体闲置或品位开发缺位,又要避免过度开发,使稀缺性资源价值降低,寿命缩短。在发展特色经济中,一定要强调对稀缺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注意领域内市场,在巩固域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外拓展。对域外市场,在售后服务、质量、信誉上要给予域内市场同样的重视度;同时,要注意保护地方品牌,不要轻易放弃、更改名牌,以保证品牌的连续性、稳定性,离开了一定的地方品牌,特色经济将失去其最有影响的外包装。
三、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激发县域的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县域内各种资源的优势。重点要抓好两点,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创新体制和机制,切实搞好县域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种活力竞相迸发的氛围。二是全面激发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形成全民创业、共谋发展的局面。同时必须明确,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而是开放经济,只有扩大开放,加强与外部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承接“两个转移”,积极引进经济要素,实现更大的发展。同时,县域经济规模的有限性和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也要求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所以,在坚持自主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开阔视野,扩大开放,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参考文献 :
[1]刘克俭:促进县域经济 金融 和谐发展的思考[J].济南金融,2006,(2).
>> 思南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思南县的红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思南县竹鼠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思南县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思南县茶产业发展探讨 思南县少数民族贫困原因调查及脱贫致富对策思考 思南县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思南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乌江水路运输对思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思南县土壤墒情监测 浅谈思南县农业机械在建成小康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对策与思考 贵州省思南县核桃栽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思南县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其治理对策 浅谈思南县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甘南县现代农业发展与展望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及金融支持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谈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国务院.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EB/OL].(2012-02-13). http://.cn/policy/txt/2012-02/13/content_24625079.htm.
[3] 农业部办公厅.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办法(试行)[EB/OL]. (2012-11-13). http:///show/regulation.php?ID=2829.
[4] 李全.对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谈几点看法[J].云南科技管理,2010(4):14-16.
[5] 王永平,金莲,刘良灿,等.贵州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3):144-148.
[6] 白和盛,苏建坤,杨建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培育[J].天津农业科学,2013(9):74-77.
[7] 魏德功.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J].改革与战略,2005(10):12-16.
[8] 张永江.发挥县域农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8):229-231.
[9] 甘江英,吴斌,胡文娟.南昌都市现代农业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2(6):109-111.
[10] 周成,王芳,唐梅.农业信贷对四川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贡献度研究 [J].天津农业科学,2014(2):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