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学生论文

时间:2022-09-26 18:13:10

导语:在大学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论文

第1篇

1.论大学生社会学

2.当代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3.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4.大学生社会学课程设置刍议

5.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6.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变量分析——基于越轨社会学主流话语的理论整合

7.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8.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学分析

10.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11.当代大学生厌学的社会学分析  

12.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学探析

13.健康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宅族”健康问题研究——基于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1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研究

15.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6.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7.大学生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18.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探析

19.身份认同背后的情感与理性——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的社会学分析

20.大学生社团社会学角度之考察 

21.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解读 

22.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防治对策研究

23.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24.大学生就业难:一个社会学的审视 

25.大学生兼职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26.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社会学解析

27.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社会学审视 

28.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29.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影响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30.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31.大学生犯罪原因之社会学浅析及预防对策

3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社会学浅析——以江苏地区大学生为例

33.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34.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发生要素及发育过程——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释读

35.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解读 

36.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信息查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37.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学思考

38.消费社会学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探析

39.大学生就业功利化的社会学分析 

40.大学生“偷菜”热的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

41.大学生兼职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42.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社会学探析 

43.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44.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45.大学生消费新趋势的社会学分析

46.社会学视野中我国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介入 

47.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48.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49.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特征分析与引导策略

50.对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运动的社会学分析  

51.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社会学透析

52.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53.大学生体育课堂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54.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新时期贫困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及对策

55.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研究 

56.关于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57.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管窥 

58.越轨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社会学解析

59.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60.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社会学探析 

61.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  

62.横向学历对大学生毕业去向影响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对2010级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研究 

63.论兼职大学生“弱势群体”身份及其特殊保护——以法社会学为视角

64.在社会学教学中培育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

65.大学生医学社会学问题问卷调查与分析

66.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状况浅析——基于社会学公选课的调查 

67.社会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分析 

68.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69.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0.社会学视域下农村贫困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研究

71.法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对机制

7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

73.大学生“毕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74.从劳动社会学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观念教育

75.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学思考

76.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77.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78.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 

79.关于当前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社会学思考  

80.大学生角色期待与行为引导——基于角色扮演的社会学分析

81.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与预防策略

8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猝死问题的思考

83.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84.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及培养对策分析——以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为例

85.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86.高校大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工作社会学探析

87.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88.大学生道德越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89.社会学知识的高校普及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90.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91.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92.社会学视野:大学生心理障碍剖析

93.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社会学分析

94.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5.以社会学视角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关注贫困生成长,从“心”开始

96.对当代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社会学解析

97.贫困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社会学透视

98.社会学理论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研究

99.从消费社会学看《布拉格的大学生》中人的异化

10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01.论强化大学生社会调查内容的教学——基于《社会学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

10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03.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学校预防——以社会学为视角

104.当代大学生考证热的社会学分析

105.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

106.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社会理性的社会学透视

107.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思政课逃课——用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方法分析

108.大学生缺失游戏精神的社会学分析

109.食品安全意识与行为的社会学研究——以某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的分析

110.大学生自杀成因的社会学透视 

111.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学分析

112.90后眼中的网络——90后大学生网络偏好的社会学成因质性分析

11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学解读

114.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社会学研究

115.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社会学探析

116.激情与理性间徘徊——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社会学解读

117.大学生体质下滑的社会学透析

118.社会学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119.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120.边缘人与漂浮者:关于大学生社会位置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121.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学分析

12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23.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党员角色的社会学解读

124.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125.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证热

126.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127.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社会学调查分析

128.情景逼迫:一种柔性暴力的生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失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第2篇

社交礼仪论文

生活中,社交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先来谈谈个人礼仪吧。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二、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最好要提前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一、两天做好准备。

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准备的简历给他,他会觉得的很舒服的。当面试完后要给面试官写感谢信,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一般都不写,但这是礼仪,我还是希望大家写,你想别人都不写,你写了是不是会引起注意呀。在面试或会议时要带上比较精致皮面的笔记本,还有好的笔,不要随便找一个本或笔。

面试时要提前半小时去,先与他们的总台人熟悉一下,总台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多打听一下有关将要面试你的上级的消息。如称呼等。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个电话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请你明天九点到我们公司来接授面试。第二天,他八点半就到了,和总台服务员聊了一会,服务员打了一个电话,说"王总,王小姐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给她打电话的就是王总呀!在这之前她还把这个人当成小人物呢?因为一般打电话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员工做的事。所以她进去面试时,说了你好!王总。你想想假如她说,你好,王浩!王总会怎么个想法,"王总"叫了几年了,都已经叫习惯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够习惯吗?

二、自我介绍。

应筹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在火车上等场合只要说出叫什么名字就可以了,不必报上职务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经理。

交流式:你好,我是xx,请多多关照,或送上名片。比较随便。

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

三、眼神

时间: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一、重视。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

部位: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

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

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

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四、面容

有的时候皱眼眉,表示不奈。撅着嘴表示生气。"噢"?表示惊呀!

五、笑容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谁喜欢天天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的人呀。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点笑容也没有。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感觉不太好吧,其实那是他们的职业病,已经习惯了。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家公司让他们的员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结果去的都被骂了回来。老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这份材料不拿还不行,结果还是去了。到那时,只见那位科长还在破口大骂呢?这时小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嘴里说着:"噢?这样呀?是吗?",只是点着头微笑着。后来,那个吴科长骂了一阵子的时候,小李说:"吴科长,你很会善于表达你内心里的愤怒呀!"。后来,吴科长看了看小李说:"嗯!这小伙子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这样别人没有拿到的,他却拿到了。

六、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有的人特别喜欢转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吧,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下面我们来说说拜访的基本礼仪

中华民族大都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来客,不管是预约好的,还首先是拜访做客的基本礼仪。

第3篇

大学生是科学研究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在大学校园中不仅需要积累基础知识和理论,更需要大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尝试,才能在毕业后迅速得适应社会需求,投入到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服务社会发展的事业中来。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在阅读和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搜集资料,并对其进行科学得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结撰成文,是一个常用的科研锻炼方式。本文就文科大学生进行论文研究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能够给予诸多学子些许启示和帮助。

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有很多,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各种方法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需要互相结合使用。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难免会在研究中“误入歧途”。所以,从事科学研究必须重视科学思维的具体方法。

一、基本的逻辑方法

人们的理性思维有共通性,做任何研究,总离不开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逻辑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思维活动的基本环节和方法,它可以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具体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使科学研究更加符合实际。

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突出出来,即把复杂事物的整体分为若干简单的要素进行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由于客观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体,组成这个统一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为了把握其本质规律,须将其暂时分解开来,对各个要素进行研究,找到其中一般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握其基本特征,进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可以是在思想上把属于整体的组成部分或组成方面分离出来,就像人们把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把一个活动分解为个别动作等等。分析也可以是在思想上把属于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同性分离出来。例如,把花的色、香、味分出来;把音乐的个别旋律分出来等都属于分析的方法。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者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的思维方法,把具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把事物的各方面联系起来。例如:把把各个情节连成完整的故事;把各种线条色彩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综合是把一般与个别、本质与现象、规律与外部形态相结合,从思维的抽象到思维的具体,从思维事物的内部本质出发,去认识事物的外部表现及其整体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的过程,彼此孤立地存在,但又是彼此联系着不可分割的一组思维方法。如果只着眼于对事物的部分分析,会出现以偏慨全、以点概面的错误做法,从而割裂事物的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如果没有对事物的个别和部分的准确分析,综合又无从谈起,没有依据。

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性在于分析是从整体开始的(最初的综合),分析(对它部分、方面、特征、过程的分解)又是达到认识整体的手段、途径和方法,通过分析进而对整体认识得更深入和充分(再次的综合)。

归纳和演绎是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也是两种基本方法,在认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归纳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知识(原则、原理、结论)的思维方法。即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的方法。分类的过程可以促成观点的形成,例如:对某一个时期某一个地区的作者进行分类,像研究北宋江西文人群体的创作,进而发现与地域性有关的一些特征或规律,用的就是归纳的方法。

演绎是从一般性的知识、原则出发,引起个别性、特殊性的结论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即从一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的属性、本质来推断该类个别事物中所具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方法。《论语·述而》中所提倡的“举一反三”就是演绎推理的方法。演绎的前提是一般知识和个别结论的凝聚。演绎的结论蕴含在前提之中,不能超出前提的范围。演绎的思维方向是从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象。演绎的结论正确与否,既决定于作为出发点的一般性知识和结论是否正确,又取决于所选择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否正确。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王力先生在《谈谈写论文》这篇文章中说:“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殊;所谓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搞科研,要先用归纳,再用演绎,不能反过来,反过来就坏了。比如逻辑上的三段论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凡人皆有死,你是人,你也有死。’这是演绎法,从大前提推出结论。结论对不对,关键在于大前提对不对,主要是‘凡’字。‘凡’是归纳出来的,我们做研究工作,就是要研究这个‘凡’。怎么研究呢?就是从大量具体的材料中去归纳,从个别到一般,结论是在归纳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所谓分析,是要以归纳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归纳就做分析,那么结论常常是错误的。凡是先立结论,然后去找例证,往往都靠不住。因为你往往是主观的,找一些为你所用的例证,不为你所用就不要,那自然就错误了。归纳的重要也就证明充分占有材料的重要。因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个别的东西越多,越能证明你的结论是可靠的。也会有例外,例外少倒不怕,多了就不行。例外多了,你的结论就得推翻。”[1]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归纳必须有一个原则作为依据,那么这个原则就是已经被演绎出来的结论。可见,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互相促进。

二、文科论文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对于基本的逻辑方法,在进行研究时还有一些适用于不同学科的具体的研究方法。下面就适用于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做以介绍。

(一)考证法

考证是中国传统学术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根据事实的考核和例证的归纳,提供可信的材料,经过分析材料,得出一定的结论的方法。当代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说:“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像我们中国这样长,由古至今五千年一脉相承、延绵不绝。其他国家不是这样,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曾经是中心,那些地方的国家却是有古无今。唯有黄河和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没有中断过。”[2]我国历代学者十分懂得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遗产,撰写了大量鸿文巨制,2001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收缪荃孙、孙治让、章炳麟、王国维等160多家的考证文章,共350万字。考证就是求是,就是辨别真伪,追求真理,千百年来的考证成果其作用都使我们趋向真理,逼近真理。考证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运用十分广泛,例如,语言学研究中对于某一个字词的读音、语义的产生、发展、流变的研究也是用的考证法;文学、文献学研究中对于某一个作家生平经历、某一部作品版本流传等的整理求证也是用的考证法。考证是为了辨明真伪,最大程度得还原历史真实。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许多研究得以进展的基础和保证。

(二)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在一定的分类基础上,根据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相同、相异而得出结论。比较和分类互为前提,互相结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可广泛采取比较的方法。只要是在某个方面或某种程度上的多个事物有一定的相似性,就都可以进行比较。国与国、人与人、作品与作品、形象与形象,甚至方法与方法、特点与特点……

选择比较法时,一定要注意不同对象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否有比较的必要,是否会显得牵强。我国两千年前的周代有了《易经》。《易经》不仅推动了德国莱布尼兹发明二进位制,还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某些相近的观念,例如:万事万物都有相对的特性。

比较法按照方式的分类,可以分为横向的同时比较和纵向的历时比较。横向的同时比较是指选择某一特定时期,选取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具有一定相同特征的不同事物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的研究方法。例如“关于高适与岑参边塞诗的对比研究”,就是选取盛唐这一特定时期中的两位诗人,以他们的边塞题材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位诗人的共性与个性。纵向的历时比较则是选取某一个或某一类事物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以期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研究方法。例如,选题“从‘为艺术而艺术’到‘革命’论述——论创造社文学观的变迁”就是以创造社这一文学团体文学观的前后变化为研究对象,从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观念变迁的文学史意义。

(三)量化分析法

王兆鹏先生的《唐宋词史论》中对唐宋时期的词人、词作进行了数字统计、量化分析的内容。他通过对这些词人存世作品的数量、被后人引用评价的次数、词作被收录刊行的次数等方面,对唐宋词人做了一番数字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与人们千百年来从词作内容和艺术成就角度对前代词人的评价有极大的相似性。这种通过计量的方法来辅助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就是量化分析法。量化分析可以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但是量化分析也必须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才最有说服力。量化分析多用图标来进行标示,数学是研究事物量的科学,历史由无数复杂的数量关系组成,量化分析的方法也必然可以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但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量化分析不宜过分强调精确,过分强调量得精确,会导致混乱。例如对文学作品分期的研究,把某一个时间作为阶段性的分界点是可以的,但并不绝对。在这个时间前后的作者、作品的具体情况都应做具体分析。不能过分强调泾渭分明。承认量化分析中的模糊性,就是要承认人文科学的复杂性、多元性、过渡性,可以避免机械化、绝对化。

文科论文研究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针对不同的研究课题,需要采取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更多的需要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才能对前期搜集到的诸多材料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进而得出相对准确合理的结论。掌握文科论文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对于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进一步深入专业知识,进行具有创新意义及社会价值的科学研究有着很大的意义。

注释:

[1]王力,朱光潜,周一良等著,怎样写学术论文[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5-6.

第4篇

(一)社会实践可使大学生健康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个性与人格逐渐健全和完善的过程。据教育部社政司2000年3-4月份的调查显示:“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是好的”。当代大学生能够拥护并支持党的方针、政策,理性看待国家问题,社会化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社会化不够、生活社会化不足、技能社会化不强。即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强,政治鉴别力弱、对国情、民情和社会缺乏实际深入的了解;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致使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价值主体过于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由于教育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造成理论与实践环节结合不当,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缺乏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实践能力不强。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找寻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调整角色期望值,进而完善自我价值取向,锻炼社会适应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健康发展。

(二)服务社会大众和提高自身能力

从高中到大学,是从“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的过程,从大学到求职,是“社会我”向“职业我”的转变的过程。现在社会需求的往往是具有创造性的说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大学生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服务中,能够使其与社会进行良好的接触,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还能够培养一定的吃苦耐劳和踏实奉献的精神。这样,大学生在就业面对现实问题时,就能积极调整思路,选择应对策略,使社会实践达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三)形成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高校的教学内容严谨,但相对滞后.与社会的创新性需求存在差异,学习教育与社会教育需要不断形成对接,才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目标。同时,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创新发展的前沿和方向,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也能将社会需求与教学内容进一步整合,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从大学生自身到学生家长,从高校到社会,对社会实践都缺乏深刻的认识,制约了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首先,大学生认识不到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或为了奖励或为了应付学校,并不将其作为职业锻炼的机会;其次,家长缺乏长远的考虑,一般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不愿让儿女们接触社会、走进社会;第三,很多高校的管理者认为实践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殊不知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第四,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虽然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但具体措施不多,资金投入也有限。

(二)社会实践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并没有真正被纳入教学计划,在实际操作中,各高校团委缺乏教务等相关部门的支持,缺乏必要的课程计划、大纲和考评体系。其次,各高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开展实践活动的需要。再次,评价体系不完善,多以实践报告、接收单位评语和实践论文进行考评,缺乏操作性强的考核体系,缺少系统的社会实践档案,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将社会实践与奖学金评定、先进个人评选等挂钩,影响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社会实践的实效。

(三)社会实践基地化建设薄弱

据了解,现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随意性和临时性大,通常有个实践活动,就找一部分人参加,针对性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不相符合,不能很好体现大学生的人才优势和特点。缺乏固定的社会实践形式和服务地,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够了解,数量不多的实践基地也存在不能将大学生放到实践主置的问题,不能将单位发展与大学生这一资源联系起来,使大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效融合,使基地化建设的薄弱在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上尤为突出。

(四)社会实践指导队伍建设不够

很多高校将社会实践单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仅仅依据学校特点有选择性开展,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指导,是影响实践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研,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多为辅导员和党政干部,专业教师队伍进行技术型指导比例甚少。各高校或缺乏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培训,或培训不够系统,多数都是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践,已经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也基本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指导,都是临时指定人员。由此,脱离了专业教师的优势资源的高校社会实践,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导致实践效果不理想。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育人理念,营造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氛围

社会实践保障支持环境欠缺、高校自身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健全和高等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属于是精英教育的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模式,但没有发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够缩短人才的培养周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作为高校,应树立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从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向注重学生丰富个性和完整人格的培养过渡,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时,加大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和氛围,探索出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理顺管理机制,提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保障

现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以教育部门、高校为主,需要按照“合理定位、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强化效能、双向受益”的原则,形成由政府教育部门主管、高校主办、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需要广泛汲取典型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有效整合本地区社会资源,建立社会与大学生之间的供求关系。进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类型上精心设计,探索出学生兴趣所在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实践岗位的调配、专业教师的人员安排、实践学生的生活保障和其他事宜。对社会实践的程序、操作规程、安全保险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安全制度保障。

(三)健全管理体系,建立过程化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

高校要明确社会实践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规范社会实践的内容与要求、保障措施和奖惩办法,使社会实践活动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本着“科学合理、注重实效、简便可行”的考核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目标体系,尽可能量化考核指标,最大限度减少主观随意性,确保考核目标科学合理。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学、科研相挂钩,规定实践学时和学分,制定大学生各学习阶段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并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建立全程督导的考核评价机制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能够促进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效果。实践中,采用指导教师实时督导的方式,将理论知识最大限度运用于实际,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服务社会;实践后,采用高校和接收单位双向考核的机制,对学生社会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可以设立实践学分制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发展

第5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中心任务之一。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工科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学校整体工作中实现“有为、有位”的坚强阵地,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的宽广舞台。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例如,我院科技创新园每年刚开学招新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到学期末能坚持一直在创新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很少。

2.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对我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88.9%的学生未尝试请教老师写过学术论文、68.7%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71.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没能好好把握学校提供的创新条件。

3.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权威迷信,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4.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

我们应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各种科技社团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2.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作为保障才能起到实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如人员的安排、机构的设置、资金的投入、场地的建设,等等,都应该建立科学和规范的制度。二是相关的奖励制度。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有国家级、省级的,也有学校甚至院系一级的。在学生奖励方面,可考虑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及制定科技创新与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等。在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方面,如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还要设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体奖,充分调动大学、院系和学校其它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性。

第6篇

(1)进行课程结合。由于我们基础教育分工太细,造成知识之间出现断裂,导致学生掌握了片面的知识,随着新的教改的不断出现,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绿色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对于高校的大学生更需要文理工结合发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2)开展科普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确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科研工作者和科协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仅满足于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对于科普类知识和科技类新闻的关注兴趣不浓,并且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进行过基本的科普教育,大力宣传,积极动员,加强大学生对科普知识的了解。

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中的大多数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里并不能接触到科技最前沿的技术和研究,他们更多的是从事平凡的工作,加之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先要对他们进行科普教育,从而培养起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同时通过他们的影响传播到更多的人。了解科普知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工作中,采取各种生动活跃的宣传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了解科普知识的积极性。

依托大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大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大学生成立科普活动社团,以学生为主体,指定相关的老师和辅导员进行帮助和指导,学校及科研单位对其发展和建设进行支持和鼓励。社团应定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发现、小实验,应该得到鼓励和指导。社团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把不同院系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让他们通过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共同解决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又学习到了新的知识。

通过科普基地、志愿者站来进行科学素养培养。高校应该利用自己的图书馆等优势,适量的增加一些科技类的报刊杂志和书籍,而且对于这些书籍,应该是不同层面、不同难度、不同方向的,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同学的需要。增加一些娱乐与科学、生活与科学相结合的浅显易懂的书籍,可以使很多文科类的学生通过对科普类图书的阅读,对科普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实践中培养正确的科学方法

第7篇

1.在学习动机方面

问卷设计关于学习英语的目的包括五个方面:完成学分、为了考证、工作需要、准备深造和其它。从调查结果统计可得出:大一和大二的学生约六成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完成学分;大三和大四的学生超过三成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工作需要;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准备深造人数有增加趋势;少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太明确。

2.在学习兴趣方面

问卷设计包括五个英语学习兴趣级别:高、中、一般、低、很低。从调查结果统计可得出:从大一到大四,英语学习兴趣呈现下降趋势;从学习兴趣高和中等看,约占学生总数的三成,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普遍不够浓。

3.在英语认识方面

大一和大二的学生近乎一半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大一到大四约四成认为学习英语作用不大。学生普通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不够科学正确,学习心态自然不好,英语学习过程中就会存在各种困难。

二、解决对策(考试改革、教学创新、加强实践)

第8篇

第一,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大学是人生接受系统知识教育,形成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经过中学的教育,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能力强,也容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大学时期的传统文化教育为大学生修身提供了良好的榜样。想要实现中国梦,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树立自身良好品格并将这种良好的品格传递给家人、朋友;再将这种良好的品质带入社会,形成一股以新时代大学生为首的思想素养正能量;最后团结全社会的力量,实现中国梦。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思想品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豁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道等等对于大学生思想素养的形成有很好的引导方向。第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一种国家民族危难时深沉的忧患意识;一种以中华民族的兴盛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一种为中华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奉献精神;一种作为中华儿女所具有民族气节与民族自尊[2]。国家荣誉感、国家自豪感是每个爱国人士都能感受到的热烈的情怀。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变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沉淀告诉我们的最动人的故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中国梦的实现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我们每个现代人应当承担的责任。第三,有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在经济、科技迅猛进步的大潮下,当代社会充斥着一些消极因素。譬如为了个人利益破坏社会规则、一些不诚信的现象等。在物质世界的诱惑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冲击。坚实的思想指导的缺失会让大学生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受到阻碍。未来中国能否实现中国梦与大学生的个人素养紧密联系,社会的进步有赖于大学生的正确抉择与奋进。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的骨髓,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正确的思想指导能让大学生在抉择时保持正确的是非观;面对庞大的信息有明确的分析能力;在诱惑面前保证本心。社会进步离不开青年的一代,坚实的思想素养的培育为青年一代的前途打下近视的基础。

二、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封建意识浓厚。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封建统治遗留的家长制、等依然影响着青年人的思维。青年本应该是最具有创新力,最具有活力的时代,家长制在极大程度上讲禁锢了青年创新思维的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国人保守的作风。受“中庸之道”的影响,中国人处事保守。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保守的思想并不能更好的实现民族复兴,创新能力的发扬和培育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能力的发展有两点要求。第一,大学生对新奇事物的接纳与探索。青年是思想最为活跃、心态最为纯净的时候,面对新奇的事物,青年往往有不一样的思虑和考量。然而更深入的了解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厚实的知识基础。第二,高校教育条件的配备。当代青年生活丰富,高校应该为大学生的创新道路创造更多的挑战。青年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良好的竞争环境更利于青年人的创新思维的成长。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正应该是充满朝气和活力,充满创新力和奋斗精神的年纪,保守的思想很容易使青年丧失活力。因此,为了避免这些消极影响,面对庞杂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的继承发扬。

三、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构建中国梦

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引领,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向有着指导作用。中国梦的构建就是要求青年将自己的梦与中国梦相结合,为了自己和国家的未来不断进取,最终实现双赢。同时潜移默化的将奉献精神、爱国主义节操、团体荣耀等优秀的品格融入青年的思想行动中,使社会文化焕然一新。

(一)建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制

孔子云“君子不器”而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工具,学习的仅仅是知识。这种“知识”被视为大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得到工作的唯一机会。而极少注重学生思想素质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讲求“德才兼备”高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开拓,更要重视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培养。薄弱的信念无法支撑沉重的中国梦,只有坚定信念,并不断的为之付出努力,中国梦才能实现。同时,高校也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发现真善美、往真善美的优良思想。

(二)引导大学生思想方向

大学生作为活跃的青年群体,必将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思想观念有助于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助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更加深入。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有新鲜的食物,还有浮躁的气息。懒惰的思想、逃避责任的做法、不诚信的现实同样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此时如果有着正确思想的引导,大学生就会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可信的。同样也会知道自己应当怎么做。这样导向性的思维会逐渐在大学里形成并发扬,会让大学生更好的树立自己的理想;更好的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更好的实现中国梦。

(三)为大学生的行为提供榜样

第9篇

(一)教育管理形式单一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大多局限于会议讲座或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沟通仅限于会场或课堂。这类沟通方式在心理上加大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感,使学生不能和教师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阻碍了师生之间沟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90后大学生大多喜欢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而由于时代性差异,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很少利用网络平台交流,没有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师生沟通交流不畅,造成师生之间的误解,不利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进行。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参与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各方面,包括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就业等各方面的指导。由于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没有明确进行分工,而一位教师往往无法同时具备所有方面的教育指导能力,导致在某些方面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从而影响了教育管理的效率,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教育管理主体缺位目前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高校教师主导管理工作,少量学生参与并配合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在此情况下,当学校出台相关方针政策时,可能会出现与大学生的利益相冲突的情况。由于学校并未让家长和大多数大学生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与家长和大学生在部分问题上交流不够,以至于相互之间不能进行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导致学校和家长以及学生之间容易产生分歧,增加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误解与不信任因素,使得教育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二、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新举措

(一)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在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注重在遵守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引入人文关怀。实践证明,传统的纯粹采取规章制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教育管理模式,缺乏人文关怀,不利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教育管理中倡导“以人为本”,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放下身架与学生平等对话,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意愿,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会到人文关怀,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使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进而保证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明确专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职能。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一线工作者主要是辅导员,通常一位辅导员负责一个年级或者几个特定班级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然而并非所有辅导员对各方面的学生工作都得心应手,从而导致工作效果不佳,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将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分类,如思想政治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就业辅导员。思想政治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教育和管理,为大学生入团、入党等方面工作进行指导;学习辅导员,为大学生提供学习、考级、考证、考研、科研、社团竞赛活动的管理与指导;生活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事务管理,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帮助;就业辅导员,主要负责帮助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涯、职业生涯、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划。这样一来,各类别辅导员都由该类别的专业人员担任,大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对大学生进行专项辅导与教育,确保大学生在各方面都能接受到专业性的教育和指导,促进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另一方面,要努力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让广大大学生家长和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来。首先成立大学生联合会、社团联合会、年级学生会、班委会等,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学生工作中,对大学生日常事务进行民主化管理,从而增强大学生对集体决策的认知程度,增强大学生对各类决策的认同感。其次,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政策,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教学方案地制定,对大学生教育管理起到监督、参谋的作用,也能加强学生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的实践表明,让大学生家长参与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够促进学校和家庭的沟通理解,家长的监督能够加强高校的民主管理,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

(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管理形式90后大学生的个性较强,且兴趣爱好、特长等差异较大。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管理形式过于单调、枯燥,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兴趣,不仅教育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创设生动活泼的教育管理形式十分重要。要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管理形式,拓宽教育面,扩大大学生的参与面,让更多学生在参与各类活动的同时受到教育。例如:组织各种大学生社团广泛开展各类学科、文体、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竞赛或活动中,不仅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且增强其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增多其与社会和他人接触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