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技术专业指导

时间:2023-09-25 11:38:39

导语:在农业技术专业指导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技术专业指导

第1篇

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角度出发,对农技推广过程中有关技术需求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探究异质类农户对农业技术供给途径方面表现出的需求差异。通过对比,归纳出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特征,以期为优化农技推广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农业技术;供给途径;需求差异

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及农业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何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技术的供给与传播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我国目前农业技术供给(传播)途径主要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广播、电视、网络、人际传媒、农资供应商和向国外学习7种[1-3]。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是指懂得掌握农业技术的专业人员亲临对农户进行帮助和指导的一个方法[4],这些专业技术人员既包括政府里的农技推广员,也包括企业中的农业技术指导员。广播是一种较为简单与传统的声音传播工具,很多农民在农闲时都会通过收听广播来了解并学习一些农业信息和知识。电视是农民获取技术信息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农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一些与农业相关的栏目和频道,对其感兴趣的技术进行了解与应用。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信息(包括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也越来越广,在网上农户可以通过搜集任何他们喜欢的新兴农业技术来进行学习并使用。亲戚邻居、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等人际传媒方式是农村最为传统的技术传播方式之一,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并逐渐成为了农民相互学习的对象。农资供应商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经销商或商,在种子、肥料、农药、农用机械等农用物资的整个交易过程中,他们成为企业与农户进行买卖的桥梁。国外学习是指一种向国外学习并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的方法,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与设备,可以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持续与快速的发展[5]。本文就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技术供给途径的选择差异进行描述。

1小规模农户

小规模农户技术供给的途径选择见表1。对小规模农户而言,其最希望接受的技术供给途径,也就是获取技术的方式是专业技术人员亲临指导,尤其是政府的科技工作人员,因为大部分小农户认为,政府的农技推广人员给其教授的技术往往比较可靠且成本较低。对于小农户来讲,现场教授是最容易让其了解并学会使用新型技术的一种技术传播方式,虽然很多这类农户表示目前专业农技人员上门来教的情况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但他们仍然对科技工作者能在一线为其解决各种农业技术问题抱有很大的期望。通过调查了解到[6],对于小农户而言,从农资供应商那买种子、肥料等实物型技术与跟邻居、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观摩学习新型农业技术依然是他们获取技术的主要方式。由于广播和电视在农村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因此部分小农户在农闲时也愿意通过这类手段来了解并使用农业技术。但是对于从网络或国外学习新型农业技术,大部分小规模农户则觉得与其距离很遥远,因为他们文化程度低,所以他们对通过网络或国外获取农业技术的方法往往产生一种观望,甚至规避的态度。

2专业种植大户

与小规模农户情况相似,专业种植大户对农业科技人员(政府)进行现场指导的技术获取方式最感兴趣。专业种植大户较小规模农户而言,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与生产水平的提高,他们越来越需要更为专业的农技推广人员亲临进行指导,他们认为,具有专业技术的科技工作者在田间地头对其实施的技术教授是他们了解与学习新农业技术最好的方式。与此同时,近半数专业种植大户倾向于通过与其他专业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学习先进的新型农业技术。因为专业种植大户对种子、化肥以及农药等物化技术的要求比一般小规模农户更高,所以设立在村中一些简单、基础的农资供应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对技术的需求,他们更愿意从县市级的农资供应商,甚至直接从企业那获取为可靠与先进的实物型技术。对于在广播、电视与网络中了解新型农业技术,部分专业种植大户认为这是他们习惯使用的一种技术学习方式。虽然目前我国与世界很多国家的技术交流,尤其像农业这种保密性较差的技术交流比较广泛,但由于这些农户(包括小农户与专业种植大户)受教育程度与接受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从国外学习并应用新型先进农业技术的方式还暂未受到他们的认可。

3注册家庭农场的农户

注册家庭农场农户技术供给的途径选择,可以看出:注册家庭农场的农户对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这种技术供给方式的需求意愿非常强烈。由于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目的往往在于商品化的大规模经营,所以这类农户的种植规模较大,生产水平较高,且农用机械设备也较为繁杂,在如此复杂的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失误或差错都有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从而影响其收益与未来的发展。因此,大多注册了家庭农场的农户都特别需要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对其农场进行实地指导并解决一些相关技术问题。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注册家庭农场的农户所需要的技术人员往往是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主要原因在于这类农户购买新型技术基本不会受到资金的限制,且他们需要的农业技术比较先进,而政府技术推广人员所提供的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其对新技术的需求。很多注册家庭农场的农户都是农业合作社的成员,甚至是负责人,因此通过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学习先进农业技术也算是一种他们常用获取新型技术的方式。由于注册家庭农场的农户一般受教育水平较高,学习接受能力也较强,所以与前2类农户相比,愿意通过网络学习并使用先进农业技术农场主的比例有一定提高。与此同时,通过国外学习新农业技术的方式,注册了家庭农场的农户较小农户与专业种植大户而言,有了很大的突破。

4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户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所使用的传统物化技术(包括良种、肥料、农药等)与新兴农业技术(包括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加工包装、农田水利、土壤改良、农业机械化、农业气象、农业防灾减灾、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能源等),基本都依靠合作社内部的供给,而以上数据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6]。虽然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所使用的农业技术大都从合作社内部获得,但是由于参加合作社的农户较多,而懂得农业技术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所以对于这类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一些更为具体详细的技术需求,专业合作社则无法实现面面俱到,这就使参加了合作社的农户对通过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来学习技术的方式也非常感兴趣。与此同时,一少部分受教育水平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此类农户表示愿意通过网络学习来解决其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我国逐渐出现了很多大规模、高水平和高投入的专业合作社,他们与国外很多农业机构的技术交流都是比较广泛和深入的,因此,很多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户都愿意学习,甚至已经开始使用从国外传来的新型农业技术。而对于通过广播与农资供应商等途径来获取农业技术的方式,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则呈现出了很弱的需求意愿。

5与农业企业签订订单合同的农户

绝大部分与农业企业签订订单合同的农户所使用的农业技术都来源与企业,一般来讲,企业对农产品的外观、质量等方面都有着比较严格的标准。农户在与企业签订销售契约后都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和规定来生产各类农产品,这就使与农业企业签订订单合同的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良种、肥料、农药等实物型技术及其使用方法也必须通过企业来获取。与合作社相同的是,农业企业无法对所有与其签订合约的农户进行详细的帮助与指导,所以致使此类农户对企业农技人员亲临教学或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相关问题也抱有很大的希望。由于我国部分农业企业与外国企业有着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这就十分有利于与这些农业企业签订合约的农户从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由于受到企业要求与规定等方面的限制,与农业企业签订订单合同的农户对从广播、电视和网络中获取先进农业技术的方法并不感兴趣,且由于这类农户大部分的物化技术与非物化技术都由与之签订合约的企业直接提供,所以他们对于从农资供应商那里获取所需技术的方式也不太认可。

6结语

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户是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其经营行为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供给与安全。随着我国乃至世界科技的发展,新型农业技术在粮食产量、质量,安全等方面有着重大的进步,其应用对农民增收与农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把握不同农户的行为的特征,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罗平 单位:甘肃省宕昌县何家堡乡农技站

参考文献:

[1]汪红梅,余振华.提高我国农业技术需求有效途径[J].农村经济,2009(10):86-88.

[2]郝爱民.农业生产对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5.

[3]赵来明.农民获得农业技术的途径与措施[J].民营科技,2009(1):78-86.

第2篇

就当前农业发展方向来看,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缺乏技术性的指导,这就导致农业发展速度迟缓,间接性的挫伤了广大农业从业者的积极性。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从业者对农业发展都是依靠自己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验,对新形势下现代农业的技术存在抵触的心理。我国大部分农业发展的地方,存在一定的条件制约,比如经济、政治等。农业从业者没有完全的技术推广体系,对于贫困落后的山区,根本就没有形成农业技术推广的意识。当然,现在的大部分农业从业者专业文化水平整体较为低下,专业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不足。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对于农业从业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原因在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能让农业整体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能让广大农业从业者的农作物增产增收,提高整体生活水平,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

政府提高重视度,加大宣传力度,让农业从业者意识到技术推广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农业从业者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力度。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基础。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政府应该着眼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对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宣传,给农业从业者带来好的收入,稳定第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宣传工作,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利用多种宣传方法和宣传途径。例如:电视主题宣传、广播主题宣传、报纸主题宣传、网络主题宣传等等。针对广大农业从业者,举办宣传活动,例如:专题宣传讲座、专题宣传指导活动等。目的就是提高农业从业者的技术推广重视度,从而培养农业从业者自行宣传意识。

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技术推广机构,宣传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纵观农业发展史,它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改革的。农业技术也在改革过程中彰显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加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缩减农业投资的成本,提高农业的产量,实现机械化农业的发展。相关部门根据农业发展中,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联系技术推广部门,进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不仅在大城市建立农业推广体系,也要在城乡地区甚至偏远山区建立农业推广体系。针对农业从业者,在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注重对农业从业者的农业技术问题提供解答服务。

政府财政部门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出。

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还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农业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广农业技术,政府财政部门就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设施和体系,激发农业从业者的劳作积极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政府相关部门在宣传技术推广和建立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过程中,重视农业专业推广技术人才的培养。

农业发展需要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技术推广过程,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宣传。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宣传的力度和推广的深度。相关部门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度,更好的为广大农业从业者解惑。

政府相关部门在推广进程中,顺应时代信息发展潮流,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广大农业从业者建立农业技术方面的信息解惑平台。

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信息化的平台建立。农业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完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推广力度,建立专题网站,为农业从业者提供专业技术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在线服务平台,为广大农业从业者解答农业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

3结语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它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农业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新形势下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推广过程中,从农业从业者的角度出发,注重推广的方法,达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佳祺,林燕.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问题探析[J].南方农业,2016(12):135-136.

第3篇

    (1)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为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从政府机构、相关部门到每一位农业种植户都要认识到推广农业技术能够为农业的生产带来好处,推广农业技术也是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只有思想认识上去了,才能指导进一步的行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提高不能光是停在口头上,多举办农业技术推广的活动,制定技术推广的计划与方案,与其他部门进行联合,解决在技术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这样才是真正从认识上提高了对农业技术的推广。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意义。农业技术推广中农民的整个素质偏低是制约技术推广的一个障碍,只有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户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农业技术,让农户在了解农业技术能够为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农民了解农业技术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农户认识到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在进行,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而这些信息都要通过宣传活动来传递给农户,一次两次的宣传是不会有效果,还要保证活动的多样性,宣传活动的内容还要贴近农民劳动实际,这样才能让农民对农业技术有更深的了解。

    (3)加强农民带头人培养,积极发展专业技术协会。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就不能在一段时间内迅速的得到普及,都要得到实践的验证,农业科学技术也是一样。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要培养一批科学思想意识强、文化素质高,并且有先进头脑的农户做技术适用的带头人。只有有这样的农户先带头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并将农业技术转换来的经济效益让其他农户真真正正的看到,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农民带头人的培养可以成立专业技术协会,成立这样的组织,让农户带头人感觉到自己是有依靠的,对于组织的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规定,对于农业技术带头人还在有一定的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调动他们使用新的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自信心。

    (4)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从农业技术研究到农业技术的具体实施一系列工程,在这个工程中涉及到技术的选择、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相关部门应综合考虑技术推广中的各个环节,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农户独营或联营的方式,让农户放心地进行农业生产。对于技术推广后得到的质量精良的农产品,相关部门对其销售也应该予以指导,可以配套一些加工产业,进一步将产品推向市场,真正让农业技术转换成经济效益。

    (5)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一要合理构建县、乡、村、科技示范户的四位一体的推广网络。县一级要突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乡镇要重点突出试验示范的推广,发挥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作用,还要根据各乡镇产业实际,确定区域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更好地为产业服务。

第4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对策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支持,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改革,需要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虽然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部分地区的农业技术并未达到理想的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找出农业技术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壮大。

1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业素养及分布不均衡。我国逐渐加大了农业的扶持力度,在很多市县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但具体的推广工作却并未延伸到全部的乡镇地区,主要原因在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欠缺,同时也是由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多注重市县的农业改革,而忽视了乡镇一线农业的发展。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人员组成研究发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年龄普遍较高,这些工作人员虽然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年龄较大,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无法及时的更新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较难适应农业技术的优化发展。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虽然吸收了部分新鲜血液,但该项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性,刚毕业的学生必须通过不断的摸索积累,才能肩负起农业技术推广的重担。由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得到较好发展,因此目前很多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部分岗位都是被非专业技术人员占据,使得很多具有相关专业的人员无法发挥自己的知识长处,从而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的提升。1.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较差。我国虽然开始注重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相关部门的优化改进,并确定了相应成果,但就总体而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目前的推广工作存在方式简单、手段落后的问题,同时技术推广的工作模式缺乏针对性,即仍采用传统的行政手段进行农业推广,而忽视了当前农民群众对于农业技术的需求,使得推广工作徒有其表,并未发挥真正的作用。我国各地政府虽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农业推广工作,并取得了较高的科研成果,但在实际的农业应用中却并未得到较高的转化率,高科技成果在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并未获得较好成效,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1.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相对落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目前我国仅在主要的省、市、县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广工作也并未覆盖全国各地的农村。虽然很多地区都设有专门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但大部分合作社却再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的同时,流于形式,却未真正履行相应的合作内容,无法有效的带动当地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很多合作社只注重如何完善生产过程,而忽视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农产品销售的配套服务相对较少,从而制约了当地农业收益。农业收益的减少,也会大小农民学习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

2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的对策

2.1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水平。虽然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已覆盖全国主要的省、市、县,但在人员配备上仍存在很大的不合理,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多工作于市县部门,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能及时的深入到农村,帮助农民答疑解难,真正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应该对各地的农业技术部门人员配备进行合理调整,在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配备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提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水平,盖上农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安排具有经验的老员工带领新工作的学生,取长补短,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更新换代。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定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从而更好的开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2.2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为了有效的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可以对当地文化水平较高、农业经营丰富的农民作为农业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并在各地乡镇建立农业技术交流协会,以农民的需求作为工作重心,从而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同时还需要对农业技术示范户进行重点培养,从而促进农业技术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并遵循专家指导大户、大户帮助小户的推广模式,不仅促进了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间的交流沟通,还有助于当地农业技术的推广。2.3完善农业技术的推广系统。我国政府应该构建涵盖农业技术研究部门、各省市、县乡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并形成系统的业务指导与领导关系,以上级向下级下达命令的方式,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而确保农业技术真正推广到广大农民群众中;构建一支具有专业农业技术相关知识的推广队伍,并走入各地农户家中,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对农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制定统一规范的服务机制,从而提升农村合作社的带头能力。

3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需要对这些不足进行改进优化,只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同时完善农业技术的推广系统,才能有效的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作者:李远碧 单位: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农技;指导员;建议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96

农业技术指导员的主要职责是推广农业机械、示范农机设备的使用、指导农业技术的操作、培训科技示范户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等。农业指导员的工作任务这么繁重,所以就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加强新技能的学习,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在技术指导工作中要经常深入农民群众中,并亲自到作业田间去,尽心尽责做好技术指导员的各项工作。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知,农业生产的关键是农业技术,而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培训就需要农技指导员参与,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就要提高对农业技术指导员自身素质与技能的重视。

1 农技指导员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技术指导员是直接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的专业人士,他们属于知识分子,也是农业耕种中的劳动人员。他们一般在户外进行农业的实践工作,然后根据农民的需求,向其推荐农作物、水产、畜禽的优良品种,并传授与之配套的种养技术;也负责推广农业机械、示范农机设备的使用、指导农业技术的操作、培训科技示范户。要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农业发展转为依靠农业科技和提高农民的技能。通过广大农业技术指导人员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能力,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新进程,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技指导员的建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业发展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农技推广工作又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实施,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指导员,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2.1 依靠项目支撑,发挥作用

努力实施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全面提升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笔者作为一名技术指导员,始终秉承“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的服务宗旨,健全农技示范推广服务机制,真正发挥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农技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并且要将建设补助项目的优势之处发挥出来,借助这些项目的扶持,切实将农民的经济收益考虑到农技推广工作中,实现农业发展利益最大化。

2.2 抓好科技培训,做好服务

农技指导员服务工作的质量与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掌握程度紧密相关,因此农技指导员就要根据当地农民的接受能力、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与之相符的服务工作。比如,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开展好农业科技培训,农技人员通过到田间现场授课、现场示范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把各种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户,让示范户和辐射户带头做,学着做,带动周边农户跟着做,从而促进各项农技措施的推广应用。

2.3 提高政治敏感度,明确方向

以十报告为指导,学习党的各项政策法规。学好基本的政策法规和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是做好技术指导员的前提。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表明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农业工作者要重点领会十关于农业农村的会议精神,加大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快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2.4 强化自身业务学习,提升服务能力

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是通过农技人员与农民群众的交流,使农业科学技术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进而提高现代农业生产力。那么,农业技术人员就必须具备专业的农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好农业生产技术,懂得技术操作过程,并能组织实施试验示范项目,才能更好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几次的培训交流,笔者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提高了业务水平,明确了努力方向,掌握了绿色防控、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等新知识。

3 结 语

本文通过农技指导员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农业技术指导员的4个方面的建议:依靠项目支撑,发挥指导作用;抓好科技培训,做好技术指导服务;提高政治敏感度,明确所要指导的方向;强化自身业务学习,提升服务能力。旨在为广大投身于农业发展事业的农技指导员们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拓宽农技;推广服务渠道;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近些年国家对农村扶持政策的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广大农村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涉农企业不断发展。《新农村科技促进行动》、使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也积极深入农村。这又给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找到了解决诸多问题的办法。

1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阵地,开展科技培训、试验、示范、推广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之后,各地农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本地主导产业为中心,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组建了大批不同专业的农民合作社。加之近些年国家实施的“阳光工程”项目,大批剩余劳动力走出土地,涌入大中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使农村土地相对集中,农民同产业相对集中。这样就为我们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供了有利条件。

1.1 专业合作社需求结合粮油高产创建活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利用冬闲或春季备耕阶段培训专业合作社成员,传授新技术;推介新品;设立样板田、示范田,培训指导高产集成技术。既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技术,又为技术推广部门提供了科技培训、技术指导的平台。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具体情况结合推广项目开展科技培训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经营的专业,人员素质、领导能力,优先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科技入户”、“阳光工程”项目,落实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科技水平和职业技能,带动周边广大农户提高科技意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增强“科技入户”和“阳光工程”的重要作用,稳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的成果。

1.3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建立试验、示范、推广基地

种植业专业的农民合作社,大多都是种田能手,种粮大户,耕地面积相对较多,种粮积极性较高。所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将新技术、新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等试验、示范、推广等项目基地建立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基地召开不同内容的现场会,首先引导合作社成员接受新技术、新品种,让农民看得懂、学得快,带动其他农户,提高农技推广部门的推广能 力。

2 以涉农企业为龙头、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拉动作用

2.1 涉农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涉农企业所需原材料大部分取之于农产品,一是要保证质量;二是要保证数量,主要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产品经纪人这两条渠道供应。要采取和完善公司加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农业技术的运作模式,拉动农村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的产业化发展。

2.2 农技推广部门应成为涉农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桥梁

近几年随着涉农企业异军突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科学技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牢牢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好这些平台,为企业与合作社牵线搭桥,提供优质服务,用科学技术保障企业原材料的质量,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量。

3 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后盾,建立科技示范园区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主动出击,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同开发建设科技示范园区,使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有展示的平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培训、试验、示范、推广的基地,农民有学习、参观的样板。

3.1 建设科技示范园区,探索新技术,研发新品种

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作为技术后盾,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提供服务,共同组建科技示范园区,进行探索新技术、研发新品种、展示新成果,加快新技术推广普及步伐,迅速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通过科技示范园区,推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落实,增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2 发挥科技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完善农业技术组装集成

通过科技示范园区来创新和拓宽农技推广服务渠道,展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培训农业科技推广干部和广大农民。将组装集成的综合农业技术,科研成果展示给广大农民,让农民能够接受、认可。不但要领着农民看,而且还要带着农民干,带动本区域内的农民不断提高科技意识和生产技能。

第7篇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30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85号)精神,做好新形势下我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改革和加强我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意义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广大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水利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截止20*年底,我州有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703个(县级389个,乡镇314个),核定事业编制6103名(县级3683名,乡镇2420名),实有科技人员5665人(县级3327人,乡镇2338人)。长期以来,我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农业市场化、标准化、科技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农科技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州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职能不清、机制不活、素质不高、保障不足、队伍不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当前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特点和任务看,农业科技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重要。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从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改革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巩固和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服务。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立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充实一线、创新机制、强化保障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构建起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科部门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功能完善、机制灵活、运转协调、充满活力、农民信赖的多元化的新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精简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鼓励各级进行探索和实践;坚持统筹兼顾,与县、乡机构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三、稳步推进全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一)强化公益性职能。我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其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草鼠害、动物疫病、有害生物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机安全监理;农林水资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森林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管理,农村能源建设的服务、指导,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水资源和水利设施安全管理、水土保持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等。强化公益性职能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立足点,各县、市要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承担的公益性职能进行明确细化、分解和落实。

(二)合理设置机构。各县、市要根据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化、水利、林业等行业特点,本着方便农民、有利于业务指导、有利于有效管理、有利于调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原则,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进行细化,因地制宜、科学设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县级要本着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根据县域农业产业特点、森林资源、水系、水利设施分布和政府财力等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设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全州乡镇统一单独设置农业、林业、水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按照《关于理顺州县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的通知》(楚编发〔20*〕56号)的要求设置。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列入政府职责。乡镇农村经济统计职能划入乡镇统计站,农村经营管理人员调整充实到相关事业站所。

(三)理顺管理体制。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为便于县级主管部门整合县乡技术力量,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的培植,确保重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全州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以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为主管理的方式。在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管理站、水利管理站、畜牧兽医站的人员管理上,各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既有分工,又要相互协调配合。人员录用(聘用)、调配、职称(职务)晋升和业务经费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工作安排、考勤等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县级主管部门在对乡镇农科人员录用(聘用)、职称(职务)晋升和工作调配上,要充分听取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乡镇人民政府在具体工作安排和年度考核中也要尊重主管部门的意见。在工作职责上,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和指导,提供服务和支持;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县级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和指导,注重协调和沟通,体现管事与管人相结合,确保机构有事管,人员有事干。

(四)科学核定人员编制。根据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职能和任务,合理核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上划管理、实行县级派驻后,其编制上划主管部门,实行单列,同时仍列入乡镇事业编制总额管理;各县、市基层农业推广机构保留原核定的人员编制不变,县、市编制部门要在保留的人员编制内,进一步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县级机构和派驻乡镇机构的编制,明确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管理人员编制、工勤人员编制,并严格控制管理和工勤人员编制。原则上派驻乡镇机构不核定工勤编制,管理人员由专业技术人员兼任,现有工勤人员要通过退休等自然减员逐步消化。要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要明确在编在岗人员和超编人员,并进行永久性公示。要积极做好超编人员的分流安置。为保证公益性职能的履行,应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要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防止简单的合并。

(五)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后,人员实行聘用制,参加竞争上岗的在编人员,应具备竞聘岗位相应专业学历或取得国家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在编在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聘用办法由各县、市人事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具体组织实施。

(六)提高队伍素质。为适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变化,各县、市要制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建立经常性的培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能力。要制定具体措施,促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要进一步落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职称评定和相关待遇等政策,对长期在乡镇工作且成绩突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给予适当倾斜。要重视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七)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各县、市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和考核体系,探索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服务对象3方共同考核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新机制。各县、市要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将考核指标量化、细化,严格工作业绩考核,形成长效管理制度。要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对连续3年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继续聘用。要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四、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保障经费供给。各县、市要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当地实际,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财政部门要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本支出及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同时,要积极支持重大农业技术措施推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及动物疫病防治、农情统计、森林防火、汛情旱情监测等工作。各县、市要在整合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原有设备的维护更新,逐步配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适应公益性职能要求所必需的服务设备,提高服务现代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

(二)加强资产管理。改革中,要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平调和流失。对现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产要进行评估认定和清产核资,确保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拥有相应的推广设施条件。对用于经营的国有资产可进行剥离,剥离后可出租或出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租赁或出售给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自愿领办、创办农业经营实体的人员。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过去开展经营所形成的历史债务,要在明确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分类处置,逐步化解。

五、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

这次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务必抓紧抓好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全州改革工作于今年10月底前全面结束。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各县、市要高度重视,组建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县、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集中精力,主动加强协调,亲自参与调研、制定方案等工作,及时发现和研究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州、县两级农业、林业、水利、编制、人事、财政、发展改革、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改革工作,确保改革按时完成。

(二)深入调查研究。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关系到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利益,关系到机构设置和经费保障等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各县、市要根据国务院、省、州的文件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特别是对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重大问题,要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真正把情况摸准摸实摸透,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确保农技推广体系人员队伍稳定,为改革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各县、市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财力保障、竞聘上岗等关键环节,认真研究政策措施,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8月15日前各县、市要制定出初步实施方案,报经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组织实施。

第8篇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农村能源、农村水利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公益性农业服务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我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30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皖政〔*〕69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为目标,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力度,合理布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构建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基本原则。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坚持统筹兼顾,与农村综合改革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二、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公益性职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和新品种、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技术的集成推广,农作物和林木病虫草鼠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农作物苗情监测,农村能源和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防汛与抗旱技术推广,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和服务等。

(二)合理设置机构。各县市区要以合并后的乡镇为单位,成立农业综合服务站,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人、财、物、事“四权”收归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管理,农机、畜牧、林业、水务等有关部门配合管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所需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未完成乡镇机构合并的县市区,其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财、物、事收归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按照“整合力量、专业互补、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和实际需要,重新核定所需编制,其编制不得高于原乡镇事业编制总额,非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占用编制,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

(三)完善管理体制。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农机、畜牧、林业、水务等有关部门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对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管理要实行四项制度:一是合同用人、岗位管理的用人制度,做到以岗定人、定责,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二是以实绩为指标的考评制度,把农民评价和基层干部的评价纳入到考核体系,建立优胜劣汰的评聘机制,一年一考评,对考评不合格人员予以调整工作、低聘或解聘。三是实行与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各地要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分配的相关规定和向县以下农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倾斜的政策,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四是财务县管制度,所有财务由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实行定期审计。

(四)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包村联户制度,形成农业技术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农户的科技入户机制。利用科技示范场(基地)等搞好农业科技示范样板,规范各类技术服务行为,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信用自律制度。

(五)放活经营、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积极稳妥地将国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承担的农资供应以及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分离出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鼓励其他经济实体依法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采取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围绕政府农业技术推广规划和重点,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及时纳入工作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扎实抓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

(二)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各地要利用电视、培训、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意义,切实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认识提高到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协调好各方面利益,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三)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并报省政府审批,涉及到机构编制调整的须报省编委审批。各地要加强对改革重点环节的组织指导,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好动员部署、竞聘上岗、分流人员、巩固提高等工作,确保到*年10月底基本完成改革的各项工作。

第9篇

1.1农民素质偏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

据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居民6.7亿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a。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占40%,初中文化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一直采用着传统的耕种模式,且由于文化素质偏低,使得其对高新技术难以接受。

1.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获取国家最新研发的农业技术渠道较少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到专业农业学院、农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学习深造的机会很少。基层推广人员只能了解一些抽象的信息,获取途径也只有互联网、专业书籍、科教电视、农村广播介绍这几种。缺少专业人员指导学习和亲自实践操作的机会。

1.3农业科技推广组织资金来源有限

政府对农业推广组织资金投入不足和县市级机构农业推广组织构成不够完善,制约着农业技术转化效率。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一般占到农业经济总产值的11%,且发展中国家平均农业推广经费也占到0.6%左右,但我国却不足0.2%,分摊到个地级市就更少了。且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有些地方政府未减少财政支出,将推广服务部门分散承保予私人、企业,有的甚至被拍卖或撤消,造成技术人员下岗、失去积极性,出现无人可用的被动局面。

2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对策

针对上述农业高新技术推广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做以下几点建议。

2.1做好农业技术推广配套服务

农业推广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业、分布广、信息获取渠道丰富,将农业技术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纳入全程配套服务内容。在产前,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工作,从而了解农民真实需求,为其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农产品收获后可以采取保价回购,接触农民的后顾之忧。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组织企业或带头人员开展深加工,产品推广、销售服务等服务,使得高新技术对农业产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提高。

2.2加强科技普及,提高农民素质与技能

根据目前农民素质与农村经济的现状,对于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应突出实用性和层次性。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3级网络(县、乡、村)、3个层次(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多种形式(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针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这样不但增强了他们的科技意识,也提高了运用农民技术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

2.3提高工资福利,吸引并留住人才

建立长远规划,大力发展农业技术院校在科技推广中的作用,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加强科研机构与基层人员互动机制,为基层人员培训“建立绿色通道”,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能力。农村大承保户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入农业科技企业加入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素质。

2.4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促进金融机构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

并且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专项补助基金,并统一下发各市直机构,且逐步制度化。加大农业高新技术推广资金在农业发展总投入的份额;优化资金投入结构。使农业部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特别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投入比例,提高推广人员工资待遇,实现农技推广部门有钱办事。同时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如利用信贷资金、龙头企业支持资金等,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投资力度。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