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旅游文化现象

时间:2023-09-25 11:38:40

导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旅游文化现象

第1篇

一、什么是文化旅游

我们把文化旅游定义为: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文化旅游以“文化”为旅游对象,强调“感知”、“体验”的旅游过程。相比普通的观光旅游,它提升了旅游效率,以获得文化知识或文化体验为主,是比较高级的旅游类型。

二、无锡的现有的文化旅游景点

无锡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之于无锡,并不陌生,吴文化、佛教文化等。

另一方面,灵山景区的开发已经较有文化旅游理念,比如九孔灌浴景点和梵宫景点等。下面我分别详细分析:

(一)九龙灌浴

九龙灌浴的主体是全身鎏金的小太子坐于巨型莲花之中的造型,造像宏伟壮观,但其音乐表演的设计更符合文化旅游的理念:随着音乐奏响、莲花开合,太子佛从中徐徐升起,在九龙喷水形成的水幕中自转一周,当乐声飞扬、泉水灵动,给观赏者全新的视觉和心灵感受,动态地再现了佛祖释迎牟尼诞生时的场景。

(二)灵山梵宫

位于灵山胜境景区的东侧的灵山梵宫,绿树掩映,碧水环抱,庄严神圣,气势磅礴。梵宫的建造,从细节到打造的活动,都很注重游客的体验:走在高大的梵宫廊厅,如同漫步在艺术的长廊,廊厅两侧“世界佛教传法图”的巨幅油画,以时间为序,以佛教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为主题,生动地展示着佛教传播交流的历史图景;廊厅中央的塔厅,华美、辉煌,气宇轩昂的穹顶、超大体量的渗透佛教元素的东阳木雕,都给人们以神圣神奇之感;梵宫的镇宫之宝――巨制琉璃浮雕“华藏世界”,展示了佛教“华藏世界”的光明、圆融和智慧;集佛教论坛、梵音演艺于一体的多功能超大型圣坛,把当代光影声控、室内场景制作等高科技手段运用到极致的极品之作,不定期举行中外佛教论坛,并每天定时上演传奇剧目《觉悟之路》的圣地。

(三)佛教文化博览馆:

佛教文化博览馆,也是一个具有文化旅游理念的景点。它展示了中国丰富的佛教文化内容。整个展馆面积宏大,展馆众多,格调高雅,利用详尽的文字介绍、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形式,向游客全面展示着佛教的历史起源、传播、流变。

(四)灵山佛教活动

灵山的文化旅游理念还表现在其举办的各类型活动中,比如、佛诞法会、无锡灵山盛会等,这些活动让游客参与到佛教的文化当中去;甚至佛教协会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议、世界佛教论坛也曾在灵山举行,使得灵山景区的档次不与一般宗教景区相同。当地人的佛教意识逐渐增强,参与佛教活动的兴趣随之越来越浓厚,甚至越来越多人成为信徒,都是灵山体验性文化旅游的发展成果。

三、无锡尚可开发的文化旅游方向

(一)灵山佛教文化旅游

灵山已经打出了品牌,也算是无锡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的先锋,但仍有可待开发的潜力。比如,最近建成的灵山“拈花湾小镇”,也算是灵山文化旅游的延伸。拈花湾小镇分为两个部分,外面的景区和里面的商业区。景区部分非常注重旅游体验,利用灯光和喷雾营造了仙境一样的氛围,让游客很有达到了西方极乐的感觉。我认为,外部景区塑造的很成功,应当加以发挥,而内部的商业区注重唐汉文化体验,脱离了主题,若能更注重佛教文化将会更好。无锡应当多发展真正注重游客体验的文化旅游,而不是一味扩建商业,让景区染上浓重的商业味。

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当属宜兴的大觉寺景区。大觉寺景区建于山中,虽其依山而建是人工所为,但别具一番古朴的韵味。其注重与游客互动的活动,比如春节的抄经活动、这些都使得大觉寺景区在文化旅游的开发上,走在了较前沿。

(二)吴文化旅游

众所周知,无锡接近吴文化的发源地常州,无锡的主体文化是吴文化。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口,发展无锡的吴文化旅游。比如,“吴文化博览园”的建立是这一旅游线路的最好代表。无锡若注重这一旅游线路的开发,将会使无锡旅游带有鲜明的特色,在中国各旅游地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马山太湖民俗文化旅游

无锡有先天的自然风景资源,马山与太湖像是日与月一样,相印生辉,其形成的马山太湖旅游是无锡旅游的潜在发展力。而以其优美的风景为依托,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为主题最为合适,并且可以将一些本土特产融合在里面,比如惠山泥人、无锡小笼等等,并开发一些活动,比如垂钓、赛船等等,让游客在天然景色中感受民俗和与大自然接触的乐趣。

(四)园林文化

无锡有著名的江南园林,寄畅园和蠡园,其他还有诸如梅园、锡惠公园、鼋头渚等等的公园,开发园林文化旅游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比如,在不同园林中开展契合自身特色的主题鲜明的活动,加大宣传的主题的力度等。若将各类园林以各自主题串联成一条文化旅游线路,而不是零散地分布在无锡市的各个角落,将能提升无锡园林旅游的层次。

如果从这四个文化旅游发展方向,将各种旅游资源整合成层次分明的四条线路,必定能提升无锡的旅游格局。

第2篇

引言

“歌舞之乡”左权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下,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乡土传统,如庙会、社火、游街、民歌小调、小花戏等。其中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游街传统,是一种集节日庆典、民间信仰、地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乡土传统,在当地的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广为流传,是指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左权县各城镇联合举办的文艺展示活动,包括民歌、小花戏、锣鼓表演、划旱船、戏龙等形式,因为以上各种活动集中在县城各大街道上进行表演,所以叫做游街、游行。左权的元宵节游街传统由来已久,作为一种乡土传统和地域文化,将游街这种文化形式加入到旅游景点中,成为一种旅游文化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文化影响力。

一、左权县元宵节游街传统概述

左权县的元宵节游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城市社区的游街,由左权县政府和文化馆主办的、县城内及县城周围的社区、团体参与的大型游行演示活动,有时也包括各乡镇推送的优秀节目。另一种是农村社区的游街,包括乡政府举办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联合游街和由两个以上农村合作进行的小规模游街。无论是地域还是规模的不同,都是地域文化传统的最真实体现。

城市社区的游行活动,一般会在正月十五开始举行,先会在年后开始遴选参加游街的团体,而且政府的相关规定明确提出,禁止使用已经录制好的音像资料,一律采取现场展示的形式,以保证节目的传统性。在正月十五天,在街上会有由通过审核的团体进行节目展示,部分优秀节目会在地方台滚动播出。当晚整个城区内的各个街道和社区单位都会安排有社火,又叫做“串火盘”活动。到了正月十六,则主要是到各社区、商铺、企业单位等进行展示,他们到的社区、商铺或单位,预示着来年的红火和美满,因此很受人们的欢迎。下午则是在公众场所的舞台上进行的大型演出活动,当天晚上依然会有社火活动。到了正月十七则是元宵节游街的集中展示,一般会在广场及其所在街道进行,表演的形式多数为左权民歌小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小花戏,以方阵的形式依次展出。

农村地区的游街活动更具有民间信仰的色彩。一般由村委会组织,在正月十五当天,一般先会在本村村庙进行表演,真正的游街是在当天晚上,同样是以社火为中心,以家户为主体,邻里之间或是一个大家庭进行组织,串演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在主街道进行的游街表演,游街结束后会在每个村落的戏台集中表演传统的民歌小花戏。到了正月十六,表演团队会在每家每户进行展演,当天下午,则会进行村与村之间的互动游行,当地人称之为“变社火”,一般在两个村落之间进行。这样的游行和互动,不仅是简单的文艺展示,更是不同的行政村落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交流以及优秀传统的“走出去”发展。

二、左权游街传统中蕴含的旅游文化价值

悠久的历史为游街这一乡土传统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内涵。左权县的游街传统起源于辽州社火中的文社火,最初由两个小男孩儿扮演成故事角色,在乐队的伴奏下唱一些祈祷词,到庙中祭祀神灵,游街串巷后回到社火集中地,说唱简单的秧歌戏文。后来,在说唱的基础上加上了舞蹈动作,并加入了扇子的舞动,在唱腔上也开始加入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歌小调,渐渐的把歌、舞、戏结合起来,并逐渐增加了更多游街的形式和内容。随着社火艺术的发展,出现了独具特色的左权小花戏艺术。

2006年5月20日,左权的开花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自此左权县独特的艺术形式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推崇,民歌和小花戏这两种艺术形式也在传统的元宵节游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同时也得到了本地人们的大力支持和推崇。

左权县地区目前的旅游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包括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左权将军烈士陵园、左权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左权将军殉难处等,第二种是风景旅游区,如最著名的龙泉国家森林公园,第三种是原生态园区,如莲花岩生态庄园、皂角生态园区等。以上几种代表性的旅游景点,虽然在历史背景、自然风景等方面有吸引游客的地方,但是没有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就拿莲花岩生态庄园为例,整个景区以生态旅游体验为核心,主要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崖居生活体验,但是景区所呈现出的崖居景观,很难使游客产生消费的动机,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地方文化和乡土传统。

形式多样且具有强大文化认同的元宵节游街的乡土传统,对于左权县的旅游发展来说将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在缺少地域文化和旅游文化吸引力的景区,乡土传统的加入将会为景区增加浓浓的地方特色,使之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景观,而且更具人文因素,为景区增加活力。另一方面,在旅游景区中的乡土文化,可以通过游客的认知增加知名度,更有利于革命老区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这对于地域的乡土传统延续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左权县节日乡土传统的旅游文化转化

前面所阐释的元宵节的节日乡土传统,其种类多样的展示形式以及强大的地域文化吸引力,可以为类似的只具观赏性的景区带来更大的发展,如游行中的小花戏、民歌小调、社火表演、串火盘互动、划旱船等形式,可以引入到旅游景区中,即作为地域传统文化的展示,也可以称为景区的旅游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第3篇

【关键词】乡愁;民俗文化;身份认同;受众认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29-01

民俗是特定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文化行为,源自于当地长期的社会、文化及历史积淀,展示一地民众的生活情趣。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人陷入了精神的“无家可归”,进而产生对民俗倍感怀念的“乡愁”。民俗旅游催生出以“民俗文化体验”为功能的旅游地,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给现代人精神归属的家园。本文从传播学视角研究民俗、“乡愁”及文化空间问题,对民俗的呈现、“乡愁”的解构、民俗旅游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乡愁”的解构与阐释

乡愁是一种因主体与其故园分离而造成的思念与忧伤情绪。现代化所引起的乡愁,是在以城市化为主题的历史潮流中对传统生活消亡却无可奈何的迷失。“乡愁”作为人们的一种内心体验,与文化身份、民俗事象、精神归属等有着逻辑上的关联。乡愁之感的根源,在于精神归属的丧失,尤其在现代化与城市化冲击下,文化同化与西式文化对人的异化,导致现代人精神的“无家可归”。从本质上讲,“乡愁”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现代文化异化的反思。因此,思乡是怀旧和追忆过往,成为寻求精神归属的情感表达。

乡愁是一种无形精神体验,于民俗的具体事象中得以寄托和表达。具体的民俗符号和文化场景,是民族乡愁之感释放和具象的产物;而人们对于“乡愁”的理解,亦不只停留在伤感与对民俗事象符号化的追逐中,更多是期盼寻求一种文化与身份的认同。

二、民俗对“乡愁”的表达

人们常常将民俗与乡愁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民俗即是安放乡愁的地方。乡愁本身就是在我们的行为中延续的文化记忆,就是一种民俗。风俗本是历史生活的积淀,都让人有一种天然的参与感,而参与民俗活动,使人产生对失去美好的怀想。对民众而言,乡愁是民俗的精神提炼,加深了民众的精神归属感与身份认同。乡愁中所蕴含的对传统、对家园的真挚情怀与民俗有诸多一致。这种情怀,把每一个个体与历史、与特殊的地方、特殊的人群连接起来,对使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中的成员起着丰富和强化作用。当下的中国,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受现代性怀旧(乡愁)情绪的影响,故民俗学与“乡愁”的关系越发不可分离。

民俗作为乡愁情绪的具象,使游客找到了乡愁得以表达和寄托的家园。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冲击、标准化的工业程序和生活方式、市场主导的消费主义及信息轰炸等,都裹挟现代人进入一种无意识主义状态。传统生活方式被摒弃,文化与身份认同渐趋淡漠,价值体系的多元无序使人们的精神处于涣散和迷失。精神无处安放,人们开始寻根溯源,民俗将乡愁具象成一个个寄托物,并通过仪式化的过程调动游客对过往历史与经验的回顾。

三、文化空间与民俗旅游

文化空间是民俗旅游中所有文化遗产特殊价值集中的表现。“文化空间”源于法国都市理论研究专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文化空间强调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举行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从旅游主体――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空间有着不同于日常生活空间的特征和符号内涵,它既是获得旅游体验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体验建构的产物,具有主观建构的抽象性和剧场化特征”。

文化空间既是标志性旅游文化符号,也是核心旅游产品和典型旅游景观。民俗事象被高度符号化,已成为重要的一种旅游开发策略。“场所精神”一词最早由诺伯格・舒尔兹提出,场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和气质是一个场所的象征和灵魂,能使人唤起对历史和特点地点的记忆。

为加大民俗文化传播效果,挖掘空间性的多维开发、文化空间的表达、场景精神的塑造成为民俗旅游的重中之重。在物理空间上,不应只停留在民俗展示区设置上的真实性和空间的舒适性,在整个民俗旅游目的地的设置,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对于民俗体验的感受。在文化空间中,应在最大程度上扩展文化空间传递的场所精神,则能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加大传播的效果。

四、结论

在民俗旅游的语境中,作为游览与体验对象的民俗文化,在平衡民俗本真性与商业性的前提下,挖掘空间的多维开发,注重文化空间的表达、场景精神的塑造成为民俗旅游的重中之重。只有如此,人们对于“乡愁”的理解才不至停留在肤浅的伤感与对符号化民俗的追逐中,而更多发展为一种期盼,期盼从乡愁的感伤走向文化身份的认同,从悲观情绪的低迷走向集体文化归属的团结。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贺学君.民俗变异与民俗学者的立场[J].西北民族研究,2003(3).

[3][美]阿兰・邓迪斯.周惠英译.伪民俗的制造[J].民间文化论坛,2004(5).

[4]陈勤建.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开掘真民俗[J].民俗研究,2002(2).

第4篇

关键词:黎平 民族文化 开发 保护

一、黎平民族文化旅游的资源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处,是中国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和侗族文化中心腹地。

黎平是中国革命老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生态示范区和贵州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及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旅游黄金线上的侗族风情文化旅游中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黎平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中国旅游最好的两条黄金线路之一,被联合国乡土文化组织确定为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十个圣地之一,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最后家园”。

黎平的民族文化艺术原始古朴、原汁原味、绚丽多彩,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而被人类文化学家称为“隐藏着的文明”。黎平侗族大歌多次赴海内外演出,早已蜚声中外,是“清泉闪光的音乐”;黎平侗寨苗乡村落古老,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和谐,传统文化气息馥郁,是现代社会中人类不可多得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家园”。黎平民族节庆更是热闹非凡。有“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之说,堪称“百节之乡”等。值得一提的是现已开发的“中国鼓楼文化艺术节”堪称侗族精华文化的集中展示,是贵州省政府、黔东南州政府批准的唯一盛大的侗族节日。

二、黎平民族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黎平既拥有富足厚重的文化资源,又坐拥旖旎迷人的自然景观,但这些资源的融合发展之路在黎平尚处于探索阶段。“白天看寨、晚上听歌”成为黎平旅游的写照。黎平的民族文化仍处于浅层次的开发,没能充分体现黎平民族旅游文化的精华,没发掘其文化内涵,要使其作为贵州独特模式的民族文化县、作为黔东南推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民族文化旅游的首选之地,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一些制约创建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代文明对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冲击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都市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绚烂古朴的人文景观、浓郁纯粹的民族风情,正面临逐渐丧失的危机。

(二)没有注意让游客参与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应试创造条件让游客体验其中,需要通过广泛运用多种手段为游客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情景,让客人沉浸其中,努力为游客创造一系列难忘的经历。黎平的“玩故事”在这方面虽有尝试,却做得还不够。在这项活动中,一些节目都是由政府聘请的专业艺术团表演,游客只是观众。游客不能直接参与其中,不能切身体会文化,走马观花似的看一看,并不是游客想要的效果。

(三)是环境卫生状况令人忧虑

从旅游设施和服务上看,停车场没有,甚至连公共厕所也很少而且简陋。常听到游客在抱怨。这样水准的设施和服务,实在难以博得游客们的好感。游客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回,口碑难起。

(四)宣传品牌欠有力

当今“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陈旧,“守株待兔”更不现实。“芦笙节”、“牯藏节”等节日本身就是很好的品牌,但没有充分利用。

(五)是经费问题。

(六)旅游人才匮乏

一些地方的旅游接待人员既是老板,又是服务员,还兼导游,有的连半路出家都不是。这样的接待势必降低旅游文化品位,扫游客的兴趣。

三、我县乡村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发展黎平旅游,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依托黎平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四大产业品牌。

一是打造旅游演艺品牌。近年来,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旅游演出迅速崛起,肇兴镇、岩洞镇、茅贡乡等地相继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展演活动,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好评。要整合利用黎平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资源,进一步开拓旅游演出市场,积极开展商业性演出活动,打造一批具有黎平民族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

二是打造民族手工业品牌。黎平民族手工业历史悠久、工艺独特,但也存在品种少、做工糙、旅游纪念品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加强工艺创新,应用现代技术改造和提升民族手工业,使民族手工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要加强产品创新,优先抓好拳头产品,有针对性地研发新产品,更大程度地满足国内外游客在黎平旅游购物的需求。

三是打造民族民俗旅游品牌。黎平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侗族、苗族、瑶族等的民俗民风,也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应发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情风俗,推出黎平民族风情系列旅游产品,大力开发文化体验型旅游项目,有机地把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村镇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基础设施不仅要方便游客的游走观光,又要注意与侗家风情相谐调。侗人家走的是石板路,住的是木瓦屋子,最好的就是保留村寨中固有的居住样式,已经被破坏的要修复,完全损坏的要争取再现,就算要修新的东西也要使其与传统的村寨面貌相谐调。需要强调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能盲目跟风,一味的“赶时髦”是不明智的,民族村寨旅游必需与乡村的整体格调一致。只有能让游客玩好、吃好、休息好,才能保证吸引更多的旅游人次。总的说来就是要保持景区基础设施的便捷的、优美的、乡土的、民族的、生态的。

(三)发展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为解决经费筹措难的问题,除政府进行一定必要的投入外,无论在创建前期还是在建成后的具体运作的过程中,都应遵循市场规律。乡村旅游,是政府、村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经济。

(四)要创造条件让游客参与到民族中去。

民族村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中,不能仅仅是僵硬的陈列展览和艺术表演,而是应该让游客参与到文化中去,让他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去感悟文化的魅力。

如双江乡黄岗村属纯侗族村寨,是侗族“抬官人”文化和男生侗族大歌的发源地。黄岗村侗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情韵原汁原味。黄岗村民族节日较多,最为隆重的有正月初七“抬官人”和“6・15”祭天节。如能让广大游客参与的民族歌舞与体育项目的体验活动,使游客能全方位地感受民族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与身心体验,让游客不仅仅是黎平民族文化的“旁观者”,而且也是“参与者”、“传播者”,这对黎平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着重要意义。

(五)加强培训,重视引导。

要把乡村民族旅游做活、做大、做强,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首先要让当地村民在对自身文化资源的利用中获得利益,并通过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其次是对他们进行乡村历史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其三是要培育以当地村民为主的导游队伍,体现乡村民族旅游的本色性、淳朴性。

(六)加大力度宣传民族旅游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族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通过县、州级乃至省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从前期的准备开始便进行跟踪报道,力争使开发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深入人心,尽可能多的拓展潜在游客。同时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筑巢引凤,借鸡下蛋,弥补资金不足。

第5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文化课程

随着现代文化浪潮日益高涨,文化旅游的规模不断壮大。人们再也不会简单地把旅游和度假看作是一种消费时间的娱乐形式了,而是把它当作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和增加知识的途径。文化旅游的兴起,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文化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使现代旅游业发展从宣传策划到区域规划和景点开发,从商品开发到旅游服务等都十分注重文化品位。以“游”为例,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景点的利用就要增强文化的意识,发掘其文化内涵,增加景点的文化“含金量”,提高景点建设的文化品位。同样,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也由过去的价格、服务和旅游产品多样化逐步转向“文化”竞争。但是,“文化旅游”的负面影响却未引起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景区、景点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原文化生态正在逐渐消失。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说明了具备系统文化知识的高素质现代旅游人才的缺乏。因此,旅游文化课程建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文化旅游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必修课程之一。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把这些旅游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本质以及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旅游文化课程,就是以考察各种文化现象作为导向,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所以说,旅游文化课程肩负着旅游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

旅游文化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还在不断地发展,学生要在很少的课时内掌握旅游文化的本质、规律,并自如地用于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各旅游岗位,就要十分重视旅游文化课程建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现代旅游人才除应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外,还应具备旅游生态文化、中外比较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文学等系统的文化知识,才能够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首先是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全面了解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从理论高度认识和掌握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休闲文化、旅游企业文化、旅游制度文化和旅游生态文化等基础知识,揭示我国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认识我国旅游文化的精神实质,感受我国旅游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并使学生能够初步分析旅游文化现象,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旅游文化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旅游文化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课程,但从它研究的目的、特点及其作用来看,它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旅游文化的理论体系直接源于对旅游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目的。这一特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不被削弱,反而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所以,旅游文化课程必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确保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如近几年持续的生态旅游热,支撑其发展的文化基础(生态文化),仍处于零散状态,急待研究、整理并充实到课程内容中。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课程内容仍以传统的、历史的文化为主体,对现代旅游有关的其他文化没有或很少涉及。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程序。近年来我院在进行《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改革时,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创新:

1.问题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教学材料通过思考、探讨、交流(分析与争辩)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讨论式常见的方式有同桌讨论、前后(4人)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或派代表发言)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方式并用。更可以和其他教学方式交叉使用,例如讨论式可以是探究式教学或问题(课题)式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材料应是广义的,它包括教材、资料、图表、录像、课件、采访、野外观察中获得的信息。在讨论中师生共同依据系列问题,为解决问题而研究有关信息,在研究、思考与交流中又会受到启发,提出新问题,或将问题引向深入或师生共同得出某种结论、解决某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或重要规律。讨论式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因为在讨论时,要求参与者明确某种看法,得出某种结论,积极参与辩论,理智地坚持己见,又尊重客观事实,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它完全不同于由教师独自讲授或仅以教材为中心个人自学的单向输入知识信息的呆板教学方法,而是气氛活跃,洋溢着开放、民主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知识信息传递与交换的“立体式”、“交互式”的教学格局。在教师指导下,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和灵活运用知识、清晰明了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例如,在卤离子X-的还原性的实验探索讨论课上,每个小组的同学设计了2至3组系列实验方案,每人独立完成了8至9个实验,经汇总后共涉及十多个氧化还原反应。在这大量信息交流基础上共同得出的结论,远比教师讲授更为深刻。该实验班学生经过系列相关实验后,在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潜能发挥、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均有显著成效。上述这些典型课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在讨论式教学中,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行动中追求真知识。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

运用讨论式教学时,需避免放任自流与偏离主题的局面,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影响教学进度,其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首先是讨论题的质量,讨论题要富于思考性、前瞻性、难易适中、切中要害、不能是无关紧要或漫无边际。其来源可以是教师拟定;或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师生共同拟定。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准备,最好提前布置课题,在各自有一定见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三是发扬民主,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包括错误的观点、方法。教师参与讨论,但不要过早做出结论,而是适时引导捕捉有利于深入解决间题的沦点,启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第6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has a great development. As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industry is important,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domestic economic structure. Travel behavior has regional, which determines the tourism activities must depend on certain regional culture, reasonabl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will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industry. A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shows a regional culture, distinctive regional culture is a major advantage of loc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how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 regional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592.7

旅游是一种潮流的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也一派繁荣,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旅游产业结构雷同,雷同的原因在于缺少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合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旅游文化资源的科学内涵、旅游文化资源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域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以及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四个方面展开探讨,供大家学习交流。

1 旅游文化资源的科学内涵

旅游文化资源是指作为旅游客体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及一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文化现象。我国作为世界旅游大国,是各国人民探访东方文明的一个最佳旅游去处。我国旅游文化资源,博大恢宏、举世瞩目,具体旅游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服饰文化旅游资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文学旅游资源、戏曲艺术旅游资源、雕塑艺术旅游资源、绘画艺术旅游资源、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书法艺术旅游资源、音乐艺术旅游资源、舞蹈艺术旅游资源等等,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旅游文化资源分成不同的类别,但是不管怎么分,现普遍认同将旅游文化资源分为旅游物质文化资源、旅游制度文化资源以及旅游精神文化资源三个类别。

2 旅游文化资源的地域文化

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下面就旅游资源中地域文化的区分原则和区分类型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2.1 旅游资源中地域文化的区分原则

旅游文化资源的地域类型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划分的,具体的原则有:一、地理、景观等物质旅游文化资源上具有相似性。旅游文化地域类型形成的自然基础是地理环境,这反映了旅游文化资源的基本属性以及地域一致性产生的自然原因。可以归为一个地域类型的旅游文化资源在空间上大都毗邻,而且以一定的自然资源相对应。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客体,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归属于同一地域类型的旅游文化资源在景观上相似性,一般差别不大;二、旅游文化资源具有相似性。一个地域旅游资源的众多组成因素在自然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长期改造、影响下,最终具有了结构上的一些特征,旅游资源的地域类型应该完整反映出这种结构特征。现在很多地方通过建造人工旅游资源来发展当地旅游业,这种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创新活动是值得提倡的;三、旅游文化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的相似性。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为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而进行的活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人们对旅游活动的认识也可能因社会经济水平的不同而产生不同,最终影响到当地的旅游文化;四、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上的相似性。旅游产业是现代旅游文化系统的总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旅游资源和游客的纽带,旅游产业由众多部门有机组成,构成了旅游产业系统。

2.2 旅游资源中地域文化的区分类型

根据以上原则,旅游文化中地域文化的类型可以大致分为人文景观型、自然景观型、自然-人文景观综合型以及极限环境型。其中,人文景观型又分为现代人文景观型和传统人文景观型,现代人文景观型比较典型的是一些比较著名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以繁荣的经济为依托,并且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这些地域大多在交通便利的位置,人流量大,发展旅游的条件也优越;传统人文景观型主要依托一些历史文化的因素,代表有北京、南京等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或者一些特色向明的农村地区等。自然景观型主要依据地理、地质或者气候等一些因素,自然景观在当地的旅游景观中占主导。自然-人文景观综合型,该种类型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协调发展的类型,这些地域在经济发展中并不是非常突出但也不落后,这种地域在发挥旅游产业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极限环境型,这种类型主要依托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像青藏高原等这样的极限的环境。

3 不同地域旅游文化资源开发

第7篇

(一)旅游文化教学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起源于地理、历史、管理或者经济等专业。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专业的影响。如地理科学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更多地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讲授,对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具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偏向中华文化史、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等,对旅游文化的自然演进规律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关注较少;经济学专业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能融入其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传承意义等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因此,由于旅游文化教学受到各自渊源学科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旅游文化认知偏差,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就业空间减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简单地介绍各地山水人情、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很少深入分析某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空间演变规律等。一些泛泛而谈的旅游文化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其他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严重影响了旅游文化学的教学质量,也重挫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旅游文化课程设置与地方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针对地方旅游市场需求,需要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有深入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服务实践能力,可将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在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三)旅游文化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

目前有关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众多,可选择性较大,但都存在一个显著性的问题,即旅游文化学教材无法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学中关于建筑、宗教和民俗的内容,仅仅是介绍了我国典型的区域文化特征,很难全面覆盖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文化资源种类较多,特色分明,有悠久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庙会文化、寿文化和书院文化。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太少,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与衡阳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的意义

(一)拓展旅游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修养

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可促使教师深刻领悟本土旅游文化,拓展教师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将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本土旅游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会自觉对本土旅游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除了一般介绍性讲解以外,可以重点分析南岳本土佛教文化。南岳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如南岳是禅宗的发源地,可以分为五个支系,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南岳佛教文化流传的空间路径,也可以分析南岳寺庙的景观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等。通过对寺庙文化的学习研究,学生还可从寺庙的古朴美、色彩形态美、情操美、风格美等美学活教材中领域其美学思想,提高文化审美修养。

(二)融入旅游文化教学内容的地域性,实现教学的隐形教育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区域特征明显,旅游文化只有根植于地方,才能彰显特色。因此,旅游文化教学应表现出高度的地域性。比如,人们常用“寿比南山”祝福老人高寿,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自古以来南岳就有主寿之山、中华寿岳的美誉。寿文化是南岳衡山旅游文化中极具地方性的文化,完全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南岳旅游文化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强化其核心地位。地方文化的显性教育是了解和认知地方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但旅游文化课程的隐性教育也不容忽视,通过地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利用旅游文化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对接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旅游文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际上旅游文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旅游文化知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很多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从业者不断传播或者展示。对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机构,我们应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如导游方向的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不仅要理解,更要深入分析缘由,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南岳衡山建筑文化就需要学生对历朝历代的建筑营造风格、建筑隐喻、材料选取等等知识有全面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讲解南岳建筑文化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捏来,旅游服务效果才好。

三、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大纲:瞄准旅游市场现实需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和依据。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应顺应地方高校的本土化教育目标,面向市场需求,有秩序地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设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扩大和提升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地方性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改革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本校而言,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应加大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的渗透,首先将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融入到旅游文化课程的各个章节,对每一个旅游文化主题进行重难点分解,特别是要对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定位,对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深入分析,强化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植南岳独特地域文化

地方文化是旅游文化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旅游者直接能够感知的本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旅游文化学习过程中,如能熟练地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并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获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作为地方旅游从业者,要发扬本土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就需要旅游从业者熟练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承载和传承本土丰富的极具特色的优秀旅游文化。笔者在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旅游文化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穿插湖南特色旅游文化素材。在课时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湖南旅游发展现状,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删减,增加一部分湖湘特色的旅游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强化地方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将旅游文化学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纯课堂教学。这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应结合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将旅游文化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即除了理论教学外,强化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认知,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市场需求性。这就要求从整体上调整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时量,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能力。如旅游文化学原来总课时为51课时,现在可以压缩课堂教学课时,将实训课时由原来的6课时增加为27课时。针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实训项目的目标定位,可以增加本土旅游文化项目的实训课时量。如在讲解建筑文化专题的时候,本地南岳大庙建筑文化就可以作为重点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南岳大庙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等。

四、结语

第8篇

一、文化与旅游

1、旅游与文化的本质联系。

旅游与文化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所谓的旅游,就是人类文明活动的本质特征。而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只有在物质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后,才能在心理、情感等各个方面得到更深一步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文化。文化在狭义上主要是指精神性的文化,这也是文化的内在本质。人类旅游就是通过拓展生存空间这种形式,设法促进自身的精神发展,用文化精神来武装自己。旅游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人的移动,通常是指旅游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就是一种求知与审美,逐步开阔人类的视野,积极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精神追求。旅游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与感悟。这种活动从广义上来讲,即是一种旅游文化的消费过程,也是一种文化的创造过程。人类在欣赏大自然景观的过程中,将会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这就需要人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发现大自然神秘的生命气息与运动规律。旅游文化是人类对美学的发现与概括,以及对艺术哲学的思考。因此,旅游文化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从这种人文角度而言,旅游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活动。

2、文化是旅游业的内在灵魂。

旅游业现已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第三产业,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从古至今都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旅游业始终都是以文化为载体的,是在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产业。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就是指文化创造出来的产物,其核心内容就是文化特色。旅游业主要是以某个国家、地区独特的文化吸引游客,以此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旅游经济是一种将文化与经济结合最为密切的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文化观念与精神需求,满足游客的观赏愿望,尤其是满足游客精神、文化上的需求。

二、旅游经济文化与旅游文化经济

当代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与文化是相互整合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经营与管理,都是以文化作为基础的。只要有旅游活动在进行,就肯定会有文化因素渗透其中。旅游作为一种文化型的产业,经济与文化保持高度的一体化,这是一种必然的社会趋势。

1、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出来的形态。

旅游文化自身就具备鲜明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综合性与多样性。旅游文化是指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文化概况,是旅游产品六大因素的统一,并从整体上构成旅游文化的产业链,同时又能够在旅游产品中显示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但旅游文化必须要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充分体现出产品消费的多样性、广泛性。第二,服务性与经济性。旅游产品所体现出的核心要素就是服务性,优质的旅游服务,可以给游客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让游客获得美好的心理体验。同时,旅游文化也展示出自身较强的功利性,通过各种文化功能,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经济价值。这两种旅游文化特征,都间接表明旅游文化的形态,展示出自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2、旅游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

旅游文化更应该注重内在精神的建设,任何文化都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环境文化。旅游文化也是如此,这就表明精神建设在旅游文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旅游活动中的精神因素是构成旅游文化的精神文化,对旅游业起着引导与深化作用,也是旅游文化追求的最高目的。旅游本身也是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的范围也非常广,这是旅游文化由自然经济文化向现代经济文化逐步过渡的趋向。因此,旅游业必须要充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国情,研究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同时,始终坚持旅游文化的原则,把它作为一种系统的文化工程,带动相关的经济发展,并把旅游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增加人力、物力的支出,逐步完善旅游文化产业的内容,丰富旅游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结语

第9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 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 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 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 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 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 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