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信息采集技术

时间:2023-09-25 11:38:41

导语:在农业信息采集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信息采集技术

第1篇

1.信息收集。为确保农业信息采集的广泛性。原始性、基层性、高效性和准确性,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收集农业信息:一是县(市)农业工作站利用县、乡、村已形成的信息报送体系获取本地农业动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品产销信息报送市农业信息中心。二是积极发展农业单位、农业企业、农业杂志、产销大户和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在襄樊农业信息网上安家落户,为他们免费或优惠制作主页,提供虚拟空间和二级子域名。这样既丰富了农业信息内容,同时了降低了信息采集成本,提高了采集效率;三是结合本地实际,从报刊和互联网上搜集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四是抓住农业时节,深入基层、深入农贸市场、农业企业实地调查采访,获取第一手的文字、音像资料;五是网上用户通过“供求信息”和“农业论坛”免费信息,通过农业电话咨询热线传递信息。

2.信息分析。农业信息化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为根本目的。要将农业行家组织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点收集全国、全球农产品生产、销售市场供求信息、价格信息、资源信息,悉心分析研究国内外农产品的市场前景。信息专家要密切结合本地实情,通过历史资料分析、市场调研,权威性高、准确性高、实用性强、经济性强的指志意见,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真正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卖哪儿?卖啥价?”的问题。农业信息中心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加强市场分析研究,积极开展农产品风上贸易、中介服务等工作。

3.信息。农业信息中心以有用农业信息,并将之准确及时传递到用户手中为己任。农业信息用户由于层次不同,经济条件差异,我们必须因人因地而异,采用没的传递方式,一是在互联网上农业信息。农业信息网每天由专人及时更新农业新闻、农业气象、农产品价格、农产品行情,不断充实农业种养新品种、新技术等内容。二是与襄樊电视合开办《金以土地》农业专栏节目,拟每月单周三襄樊电视台23频道、8频道播放一期,每期15分钟,内容包括农业快讯、新技术、看市场、致富经、农闲事等版块,该套电视节目方圆300公里地域都可收看到,覆盖全市及外地20多个市县区。三是与省级农业刊物《农村经济与科技》(国内刊号公开发行)联动。襄樊农业信息网上开通其电子版杂志,《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自由转载农业信息网内容,该杂志覆盖全国十多个省市,发行量在2万份以上。四是在乡村一级使用公告牌、板报农业信息和交流农业技术。公告牌上的信息由襄樊农业信息网站和县、乡各级工作站精心筛选,通过计算机网络、电话、传真和信件向下传输,同时各点及时反馈基层农业农产品动态,这样能有效减少信息使用的盲目性。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扩大支持。

第2篇

[关键词]数字农业 空间信息管理 3S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281-01

引言

二十一世纪高新农业技术的重要象征是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技术。数字农业发展和各种农业数据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较广泛,农业资源在地理分布地域广泛,而且地理分布地域广阔,农业数据的获得是基于农业生产和资源的,所以需要农业领域空间信息技术获得更多更准确的农业数据[1]。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能有效的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以及平衡农业和环境之间的发展。美国的地球物理环境公司对3S技术在农业领域发展所起的支撑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他们制定了地球观测卫星计划,收集卫星图像,监测农作物的生长,通过技术分析所得到的相关数据,为农场主提供相应的耕种方法,防止农作物的病虫害以及为提供具有预防和预测性的信息,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避免过多的经济损失[2]。 在1997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了报告“21世纪的精细农业―农作物管理中的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巨大空间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由此掀起了数字农业研究的,对由此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论述[3]。

1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框架

在数字农业建设过程中,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处于核心位置。计算机网络是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其核心是其数据库系统,建立一套RS、GIS、GPS、MIS、ES和其他的技术的集合体,通过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尽可能的应用3S技术和空间数据库,对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虚拟化技术的系统、农业技术自动化系统准确、高效、快速、全面和规范的使用。该平台还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和数据通信技术系统。如图1所示。这里有它们的四个至关重要有效含量分析。

(1)农业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农业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基础是农业信息分类和编码,这是一个用自己的信息编码规则改变许多重复的基本信息分类和编码,改变了过去在不同部门情况有的不统一,有的不能共享的情况。截止目前,在农业信息方面,中国还未制定相应的农业分类编码的标准,在农息信息分类编码方面要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要对农业信息分类与编码,存储农业信息,实现信息之间的交流和共享。

(2)基于GPS/GPRS的移动式农业生产过程信息采集技术

通过GPS/ GPRS信息采集技术的空间定位和GPS信息采集的优势实时监测农业生产过程,通过GPRS无线宽带网络数据传输和实时的优势,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移动信息采集,从而实现全面的技术集成。

(3)数字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和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农业数字空间信息平台出发,设置信息可视化和实时监控功能于一体,在搜集和采集农业信息时,根据自身的信息需求和生产数据的各个管理因素来获得所需要的有关气象,环境水文等信息,无论是从遥感数据,同时也对GPS信息的定位,都应包含不同的信息来源,有是由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的实验数据组成。

(4)基于GIS的智能分布式控制农业机械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引入GIS时其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增强系统总体控制功能时,只需将控制器变为GIS或者在前端加一级GIS处理来实现,如图2所示。

2 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信息共享安全控制

(1)Web Services概述

Web Services体系架构与传统的面向对象系统一样,都包括继承、封装、消息传递以及动态绑定等基本概念,是面向对象体系架构组件化的实现和发展,在Web Services中将所有对象都看成服务,在API为网络中的其他服务所使用,通过实现的细节获得封装。

(2)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信息共享安全控制平台设计

在设计安全平台时根据用户服务、管理业务、数据服务三层构架,各个组件的设计理论基于面向空间、面向对象、面向用户以便各个应用模块都可以更方便的嵌入系统。

(1) 数据库设计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由多个数据库组成。

(2)功能设计

园区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由系统维护、综合查询、空间分析、决策支持、土地流转、动态监测6个子系统组成。平台在实现基于Web services的全方位农业信息与共享方面。点击平台功能界面的系统维护、综合查询、空间分析、决策支持、土地流转、动态监测中的任意一项。

系统维护、综合查询、决策支持、土地流转、动态监测每个功能模块的界面

显示了该模块包含的下一级以查询为主的子功能如土地流转包含商家信息统计、土地招租需求、招商土地查询、项目特别推荐、高级查询向导,点击每个子功能模块可浏览相应的信息。空间分析模块是基于WebGIS的以地图和专题图显示为主要功能的模块。

(3)GIS实现

当前的浏览器不支持矢量图形是实现GIS在网上浏览的主要问题。现在家庭JSP提供了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服务器端解决方案,载体转化为研究范式B浏览器支持JPEG,GIF格式的文件,客户端使用Java脚本的HTML网页;二是在浏览网页的客户端自动下载java小程序解决,通过下载转换,使得普通的Web浏览器具备支持矢量图形格式的功能,提供了显示方法。第一种方法主要适用要求相对较低客户端和观众,操作也比较简单。本文网络空间信息在园区采用的是第二种选择方法。

3 结论

实现区域农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是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是以3S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该系统是保证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对数字农业研究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文章中,以3S技术为出发点,以数字农业和农业信息研究为突破口,充分运用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结合上海现代农业园区信息应用,实现了平台的整体设计,并对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农业知识整合和空间分析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设计,同时开发实践了一些功能,特别是采用的Web GIS技术,实现了Internet区域空间信息的,为园区运营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功能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韩苏闽.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研究[J].科技传播,2014(2):20-23

[2] 刘丽艳.基于3S技术的数字资源建设[J].地理信息科学,2012(6):33-36

第3篇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49-01

一、江津区农村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实体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存在误区,把信息化建设单纯理解为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往往认为计算机软硬件的配备就意味着信息化建设的完成。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明显的不足,从而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要素资源不足。一是人力资源不足。农业信息化系统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信息采编、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硬件资源不足。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系统硬件技术改造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信息化工作的要求。三是信息资源不足。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农业信息咨询服务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3、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落后。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方法不科学,覆盖面不全,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和规范等,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此外,还存在信息处理停留在手工阶段、分析加工能力严重不足,传输工具落后等问题。对采集到的影响了运行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4、高层次的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人才缺乏。既懂农业又懂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非常缺乏。懂农业的不懂信息技术,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又对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因为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人才的匮乏,所以难以进行大项目的攻关。

5、信息资源开发程度低。从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来看:一方面信息资源存量偏低,信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又导致大量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存贮和传播多采取传统方式,电子化程度低,导致信息利用率低,信息服务效益差。

6、农民信息意识比较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工作的逐步开展,我国农民群众开始需求信息服务,有的还比较迫切。但是,从整体、全局上来看,增强信息意识是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7、区域发展不均衡。目前,在农村信息化进展中,也存在严重的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双福、德感、珞璜等镇街的农村信息化相对发达,而南部山区比较落后。

二、江津区农村信息化发展路径

1、增强信息意识。大力开展农业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2、加强平台建设。首先拟定四个方案:区到镇街一级的连接传输方案,信息与农户、农技人员和企业的对接落地方案,科研院所、专业市场的联通方案,与涉农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平台接入方案。其次实现六个基本功能:解决一般政策、技术信息咨询解决,农产品、农资价格行情查询及趋向分析系统.天气农情分析预测系统,农业专家在线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电子商务交易功能。

3、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提高到实现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高度来认识,列入当地信息化建设和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加大工作力度,抓紧抓好。政府部门特别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4、加大资金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在已有的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

5、加快人才培养。以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和农村中小学为重点,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各地乡镇都有一支农技服务队伍,目前需要将这支队伍提升为乡镇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骨干力量,进行培训和提高,并带动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加强对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快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第4篇

[论文内容提要]目前湖南农村建设“两型社会”困难多多,主要是节约优先的方针没有很好地体现到发展规划、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特别是信息不灵,为此,我们重点分析了湖南两型社会发展中农业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农业信息系统建设以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对策。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两型社会建设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农村全面发展最深刻的内涵,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两型社会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农民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主体,也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素质,以便能创造性地承担起两型社会建设的重任。

一、湖南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

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一是信息体系建设有了初步的基础。相继设立了农业信息机构,配备专兼职信息工作人员以及必要的上网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设备。二是信息传输运营业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电话交换数字化、程控化、业务管理现代化。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在市、县(市)级范围全面覆盖。计算机、传真机和电话机等信息工具逐步普及,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已成为主要的信息网络,农口各部门局域网建设方兴未艾。

2.信息意识得到加强。政府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者,同时也是信息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湖南各级政府都充分认识到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卓有成效地开展农业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3.不断强化组织和引导,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领导保证。农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集约化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就能做起来的,必须要由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按照一致的目标,共同开发建设而成。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湖南各级政府都树立大信息的思想,统一领导,明确定位。农口各部门和区县各部门要在市农口主管部门和信息中心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自身职能,准确定位,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其引导、管理、推动与规范的作用。政府部门特别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把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4.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初具规模。湖南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传统信息传播与现代电子网络信息传播两条腿走路的形式,广泛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本地农业信息网为平台,湖南还开发了农业信息化统计资料和农业信息化政策法规等数据库。地市级农业部门与市县级农管理部门之间,还建立了以电子邮件为媒介的信息快速传递系统,加快了信息反馈频次,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目前,一个网、三级网络平台(市、县、乡三级)、五个应用信息系统(包括农业技术、农贸农资、农业标准化、农业预测及消费指南)及两个对接(即市内外对接和城乡对接)的地市中心及区市县两级网络平台基本建成。

5.建立和聚集了一批信息专业人才队伍。湖南普遍组建了地市级农业信息中心,各县(市、区)也相应建立了适应本地实际的农业信息中心,并正式经编委批准了编制。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的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系统已有专兼职信息人员。农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有不少都学习了信息技术或相关专业,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工作人员则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基本掌握了信息采集、传送、加工等业务知识。各地通过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农业信息网络管理业务骨干,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湖南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的现实困境

1.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低。两型社会建设首先要推动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要素之一就是要发展农业信息化。目前,湖南普遍存在的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方法还不够科学,覆盖面不够,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和规范等因素,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此外,还存在信息处理手段落后,传输工具落后等问题。很多地方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手段,在信息处理方面有的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对采集到的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运行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2.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效性差。湖南虽建成一批农业信息资源库,但信息资源开发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现有的农业数据库速度慢,规模小,门类少,联网水平低;许多数据库只能单机使用,本部门使用,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有的数据资源建成即成为死库,数据信息过时,数据更新系统不完备;数据信息库专业分布不合理,商业化水平低,共享性差;地区间、部门间公用信息重复收集,传输不畅。

3.农民文化素质低,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在目前的农业格局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能否从网络中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经济信息同样至关重要。因为信息技术是一项高科技,其开发应用需要高科技人才。由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民对信息的利用能力差,成为信息农业实施的一大阻碍。

4.高层次的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人才缺乏。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信息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它需要的是既懂农业又了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是一项高科技,其开发应用需要高科技人才。既懂农业又懂经济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非常缺乏,懂农业的,不懂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的,又对农业知识知之甚少。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这是湖南在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所以信息产业部提出要实施“五项工程”,其中一项工程就是实施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因此要依托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各类农业信息网等,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信息化技能和转产转岗就业能力。规范农村信息化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面向“三农”的信息化培训基地,积极开发适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要的信息化培训课件、教材,并为培养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骨干服务。

三、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和“三农”信息商务平台。首先,在组织体系上要厅际协作、厅县协同。其次,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条件,绝对不要新铺摊子、重复建设。第三,资源的开发上一定是厅局之间配合,从市委市政府到县镇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自下而上的信息采集和权威信息的整合是一个上下左右多层次的整合过程。第四,在信息传输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公共通信网络和其他专网、适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终端,将信息及时到农民手中。最后,在运行机制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农民普遍能够接受的价格和方式提供实用的信息服务。

2.逐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制。农户究竟需要什么信息?什么样的信息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是有帮助的?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面向农户的信息服务,包括市场信息服务、农技知识服务、农技推广与咨询服务等,农村基层政府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有线电视、VCD乃至纸质信息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农户提供信息和科技知识服务,使信息技术服务真正惠及百姓,真正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管理和农村社区文明建设。基层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向广大农民提供公共信息产品服务,提供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规范信息服务市场的秩序。另外,完善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体制,探索运行机制与服务模式创新,加强农村基层信息应用人才与农村信息员的培训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3.推广“三电合一”模式。“三电合一”是指利用电脑网络采集、信息,利用电话语音系统为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咨询和专家远程解答,利用广播电视制作传播农业节目。通过三方面有机结合,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农 业信息覆盖面,增强服务的有效性。重点推进农业专业网站等信息平台与地方广播电视台合作,开辟广播电视农业专栏,农业部门负责提供节目采访线索和信息资源,广电部门负责节目的拍摄、制作和播放。同时,充分利用报刊等各类媒体传播农业信息,努力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

4.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利用现有的测绘成果和国士资源部门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逐步建立包含土地资源、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水利设施、气象资料、土壤环境、地理状况、农民承包地管理等内容的地理信息数据库。根据农村地貌、资源、产业生产习惯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菜则菜。既要努力推进区域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又要发展适合当地乡村的农业特色化生产。进一步开发农业经济主体数据库、农产品供求数据库和农业专家数据库的应用服务功能,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精准农业提供全面、系统、权威的信息资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5.充分利用网络公开有关信息资源。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开涉农部门的农业政务、农技人员等信息,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方便,实现资源共享,并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宣传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户、“农( 渔) 家乐”旅游点,帮助他们衔接供需,扩大业务,增加收入。

6.建立优秀的农村信息员队伍。把农村信息化培训列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采取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普及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知识,使培训对象学会电脑和网络应用,掌握信息采集和等基本技能。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信息大致有四大类:一是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等市场价格信息;二是种植和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信息;三是培训和教育,能够提高农民素质的信息;四是政策法规、气象服务、灾害预防、劳务需求、村务公开等公共信息。农村信息员主要是对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方面进行把关。

7.建立农业信息技术基地,加强信息技术的示范推广。选择信息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建立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基地,组织农业专家、信息专家参与规划建设,实行试点示范,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湖南不少地区着重对山区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了五级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湖南市信息服务中心,区、县一级的工作站,乡镇级的服务站,到村一级都设立了信息员。这项工作充分利用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教育。

8.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新兴的事业。政府应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资渠道,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此外,要尽快建立农业信息化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以扶持农业信息技术业和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要在对农口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下,严格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使有限资金按需合理使用,真正发挥实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

[参考文献]

[1]卫人.农村信息化,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力[N].中国经济导报,2006-11-09.

[2]王占益.沿海农业信息化问题与对策[N].世界经理人,2005-12-16.

[3]王晓涛.把信息化的种子撒向田野[N].中国经济导报,2006-11-09.

第5篇

[关键词]信息贫困 偏远山区 农业信息平台

[分类号]TP391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推进,我国城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城乡之间的发展过程远欠平衡,我国发达地区与偏远山区存在严重的信息差距,信息贫困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信息贫困是社会信息主体(包括人和组织机构)因为缺乏足够及有效的信息资源而导致的一种信息生态失调现象,其表征为人均信息拥有量低、信息设施建设不足、信息服务落后等。随着信息生态失调现象的产生,信息贫困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尤其是针对目前国内城乡之间信息占有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的现状,借助信息贫困视角解决偏远山区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偏远山区信息贫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广大西部农村,普遍存在着信息闭塞、信息不灵、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等信息贫困现象,尤其是在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偏远山区,信息贫困更为突出,形成了城乡之间巨大的信息鸿沟,从而加剧贫富分化,产生大量的社会贫困问题。一般来说,信息贫困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信息基础存在着巨大差距;二是信息交流存在着巨大差距;三是信息消费存在着巨大差距。偏远山区村民由于收入低、信息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贫困现象日渐突出。

依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1)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人,年增长率为41.9%。农村网民规模增长迅速,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60.8%,但在总体网民规模中所占比例依然很低。由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数字鸿沟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08”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数为36544.8万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24859.4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11685.5万户,为城市固定电话的47%。2007年城乡百户家庭计算机拥有量为53.77台,而农村仅为3.68台。如果仍不采取相关措施,信息差距必然会持续拉大。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与中国以及其他非发达国家之间同样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差距,也依然存在继续拉大的趋势,有学者将其称为“回”字型结构,这种结构是中心边缘框架在信息差距这一具体问题上的反映。当下,新农村的建设急需缩短这种城乡差距,满足偏远山区的信息诉求,特别是农村公共信息产品的严重不足,已然束缚了偏远山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偏远山区信息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公共信息产品严重不足

农村公共信息产品是公共产品的范畴,同样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与收益的非排他性。农村公共信息产品也具有其自身特性:一是排他的成本很高甚至无法实现排他;二是既涵盖有形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也包括无形的公共信息和信息服务,这也是信息产品本身的性质。这一特性在农村地区尤其明显,它也同时决定了农村公共信息产品的供给特征:分散的个体农民自身难以提供足够的、有效的公共信息产品。

2.2 信息交流渠道不畅

根据笔者调查,偏远山区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许多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无法及时获得,即便是当地的市场情况都知之不详,对于外界信息更是无从知道。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首先是靠习惯,例如:农民在安排生产时,往往把历年的种植习惯作为首选,有的还在种几十年前的老品种,种植方式也几十年如一日,这种方式很难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其次是考虑市场信息,而农民获得市场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或是村民之间相互传播,很少考虑从其他渠道接收信息;最后才是考虑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和杂志信息,但偏远山区的电视拥有率不高,频道有限,信号又差,广播用得很少,网络覆盖率低,报纸、杂志则无钱订阅。而对于农业专业培训和网络的利用,则更少见。

2.3 信息服务方式单一,信息获取成本太高

在偏远山区,目前能够提供的信息服务主要是由图书情报部门、科技部门和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等承担,这些服务部门一般设备比较落后,服务方式主要以手工为主,服务质量远远不能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现有的一些农业技术服务站、信息工作站、科技信息网、农技培训等先进的信息查询机构大都设置在县城,距离乡村农户的距离比较远,较偏远的山区就更远。农民要查询信息,来回一趟费用很高,导致他们不愿意去查。而农民想要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费用就更大,质量、信用也没有保证,满足不了需求。此外,对于那些即使装有电话或配有手机的农户来说,由于农村中的电话、手机资费也明显高于城市,相对于农民低微的收入,用电话、手机来查询、获取信息的成本就更高了。利用计算机网络来查询、获取信息,也因成本更高而可望而不可及。

3 农业信息平台搭建的制约因素

偏远山区的信息贫困虽然归因于地域、资金、人才等众多因素,缺乏高效可用的农业信息平台是关键。通过搭建良好的农业信息平台,能够有效地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从而解决信息差距。然而,农业信息平台作为向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平台,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改善传统农业信息服务方式,其建设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

3.1 基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投入不足

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农业信息体系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远远不够,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等手段落后,难以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农村经济需要。尽管各省级农业部门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但越到底越需要信息的地方,建设就较为落后,有的县和乡镇因缺乏资金,根本无暇顾及基层农村信息化建设。

3.2 基层农业信息体系网络不健全

在因特网站点方面,中国占世界人口的22%,但拥有站点数量仅占世界的0.05%,其中涉农站点更少;在农业数据库方面,我国数据库数量不足世界的10%,数据库容量不到世界的1%,数据库产值不到世界的0.1%;在上网人数方面,发达国家很多农民利用网络信息来指导农业生产及经营,而我国上网人员非农用户多、农业用户少,农业的经常性用户大约只占

0.5%。农村网络建设没深入,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巨大瓶颈。因此,直接为农民服务的市场供求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远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

3.3 基层农业信息数量短缺质量不高

由于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手段,有些地方在信息处理方面还停留在手工阶段,造成信息量短缺,效果不明显。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方法不科学,覆盖面不够广,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种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和规范,也明显影响了农业信息的准确性。而对采集到的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不足,影响了运行效率,也导致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3.4 基层农业信息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急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网络技术,而且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能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等。信息人才总量不足、分布失衡,人才队伍的知识、技能欠缺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障碍,这种现象在农村基层信息体系的建设上尤为严重。

3.5 基层农业信息资源不能满足平台建设需求

因受地域差异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制约,农民获取相关科技信息和普及科技知识的面较狭窄,受众也很有限,仅仅局限于电视和广播,农村科技文化站的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接受农业信息的能力偏弱,大多数农村习惯于从上到下的信息获取模式,而对自身或区域农业信息资源的整理与传播缺乏应有的主动性,信息的开放度不够,对信息的处理与消化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个体行为,无形中为信息资源的共享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4 偏远山区农业信息平台的搭建

4.1 偏远山区农业信息平台基本功能

4.1.1 信息资源的加工与整合功能农业信息平台要能自动采集各类农业信息,支持多人协同采编,实现信息之前的编审控制,完成职责明确的信息加工。还要能通过资源加工软件创建特色资源数据库,将未数字化的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将已数字化的资源转换为统一格式,并能将统一格式的文件批量人库,从而不断完善数据库系统。

4.1.2 智能化分类和相似性检索功能 采用统计学理论实现信息智能化自动分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及与语言无关的特性,可以实现中文、英文或者中英文混合分类和相似检索以及其他语种的分类和相似检索等功能;可对采集的网页进行基于内容的分类;分类的准确率可满足信息粗加工或大多数应用的要求;提供分类训练工具,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分类需求和数据特点设定分类结构和生成特征模板,适应不同专业的信息需求。

4.1.3 农业信息的动态功能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已经进入全文检索数据库的信息按照用户的需求组织成不同的栏目,以一定的风格到网络E,支持自动和人工,供用户查询。在平台上,同时支持不同的检索方式和信息格式。

4.1.4 信息服务功能 不仅对门户所有信息提供统一分类导航、全方位信息检索,还能够提供个人信息定制、用户访问控制、语言翻译、参考咨询服务、最新信息推送服务、集成服务等。

4.2 农业信息平台的搭建

平台作为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承载体和农民进行信息活动的基础设施,平台的搭建取决于其主要功能和实际应用。鉴于偏远山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可以考虑建立多级的、立体式的网络系统结构,具体而言,可以将平台系统根据功能应用和主体进行构建,形成涵盖应用系统、横向网络和纵向网络的立体结构。

4.2.1 农业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应用系统主要完成信息平台的各功能应用,包括市场信息系统、专家咨询系统、气象信息系统、科技应用系统、民主政治系统等模块。其中,科技应用系统是应用系统的核心,能够实现农业科技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横向网络主要完成信息中心与偏远山区辖区内的各政府职能部门的数据交换,通过农村信息网信息枢纽与应用中心将农、林、牧、水利等部门统一起来,从而为农业提供全方位的远信息服务。纵向网络主要实现县乡村三级的信息传递,在重要县或乡镇还设有若干区域中心,区域中心是基层信息应用和采集点的基层管理单位,是信息系统中心在各镇层次的管理与技术延伸,包括各乡镇的农村信息中心等。此外,网络系统还设有若干网络用户节点,各个节点是系统的直接用户包括机关、农业专家、农户个人等各类用户。用户节点通过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拨号系统设备登录到网络信息中心查询信息资料。系统框架图如图1所示:

4.2.2 农业信息平台数据体系结构数据体系采用分布式数据体系结构,集中管理、分级维护。即系统中心数据库群存储系统全部数据,提供数据备份机制,并根据用户在系统中的权限和使用各自的数据库。系统数据体系的基本构成如图2所示:

系统管理数据库:主要包括专家注册信息数据库、系统模块数据库、企业注册信息数据库、普通农户注册信息数据库、涉农政府职能部门注册信息数据库、会员注册数据库和邮件订阅信息数据库。

农村市场应用分类体系数据库:主要包括农事分类体系数据、农业技术分类体系数据库、地区信息分类体系数据库/市场信息分类体系数据库、市场信息分类体系数据库、农产品价格分类体系数据库、生产资料价格分类体系数据库、供应信息数据库。

专家咨询服务系统体系数据库:主要包括专家注册信息数据库、专家评论信息数据库、用户留言信息数据库和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

气象信息系统体系数据库:主要包括地区气象信息数据库、气象天气实况信息数据库和气象天气预报信息数据库。

决策支持系统体系数据库: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分类体系数据库、政府部门组织机构分类体系数据库和政府决策信息分类体系数据库。

图书馆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分类数据库、图书资料数据库等。

5 偏远山区农业信息平台搭建的主要对策

5.1 创建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体系

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应该囊括市、县、乡三级体系,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级信息资源服务农民。市、县、乡协调好关系,明确各自重点。市级作为信息龙头,着重抓好“三新”技术、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以及农业政策法规等宏观综合信息的采集、处理与,抓信息资源的储备与开发;县级重点是根据各地农业生产特点,抓好区域服务,传播农业科技,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开展农产品营销,帮助乡镇解决农民生产、流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乡镇与农民联系最直接,其重点是充分利用市、县农业信息平台的农业科技、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各类农业信息,做好信息传递与应用,通过电话咨询、现场指导、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信息的推广应用。

5.2 规范信息采集,建设农业信息资源专题数据库

农业信息资源库是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基础,农

业信息平台的利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其中,信息采集工作是建库的基础。一般来说,建好资源库要做好以下各类信息的采集:①农业科技信息;②农业市场供求信息;③农村政策法规信息。

5.3 形成信息服务的多样功能

鉴于目前偏远山区农业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农民群体素质差异多样,农业推广方式应该有多种变化,信息服务功能的多样化才能满足不同农民受体对信息的不同需求:①应用网络视频软件,开展视频点播。运用视频点播软件,将VCD、DVD等已有的农业音像制品,通过视频格式转换软件制作成相应的文件后在网上播放,供农民朋友们选择点播;还可用数码摄像机现场自行制作存入计算机后进行播放,这一方式尤其适用于农业生产操作技能的传授。②组建农业专家库,集合农业专家系统,开展热线咨询。网站专门开设“专家热线”栏目,组织全市农业知名专家以及具有专长、特长的农业科技人员组成农技110专家系统,根据网络提供的信息指定由专家回答,全市农业用户可直接提问,并与全省农技110专家库相链接,形成阵容强大的农技110专家咨询系统,供农民朋友和农业用户选择。

5.4 建立村级信息延伸网点,利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开展信息应用

农业信息所服务的对象在农村,村级信息网点是农业信息推广应用的终端,也是农业信息产生效益的主体,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农民。因此,建立村级信息点是农业信息进村人户的关键。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求,选择种养大户、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等作为村级信息点的主体,这些大户、企业和经营实体在推广应用中对农业信息渴求度高,能与自己的产业产品相结合,可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5.5 探索偏远山区农业信息应用的新道路

一是信息采集的规范化。农业信息服务要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具有针对性。对信息的采集、全过程建立一套规章制度,保证信息的有效性,严防误导。二是信息内容的多样化。农技110是快速反应、及时准确的形象说法,所包含的服务内容不能是单一的农业科技信息,而应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尽最大努力满足新阶段农民对不同层次信息的需求。三是信息服务的多形式。利用网站、电视、广播、自行办刊等多种传播媒体,开展多元化服务。

5.6 增加农业信息的投入,提高农业信息人员的素质

农业的社会效益地位决定了农业信息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向公众无偿提供的信息资源,必须从国家财政拨付经费,制定投资政策,采取“多予少取”的措施,刺激农业主体对农业信息的消费。以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的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提升,推进农业产业化。

在农业信息人员培养方面,注重以下四点:一是农业信息人员加强自学,加快知识更新,努力增强信息人员一专多能的本领;二是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特别是在现有农业信息人员中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训;三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外地、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增强农业信息人员的服务能力;四是强调农业信息人员要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一项便民服务的事业办好。

第6篇

现阶段,农业信息已成为一种新型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处于生产第一线,信息来源渠道窄,信息量少,迫切需要大量农业信息,通过我们的信息服务了解和掌握市场、生产、加工、技术、农资供求等信息动态,以便更好的从事生产、加工、经营活动,实现增收致富。因此,我们对“三农”的服务应由技术服务走向综合、个性化服务,应以农民的需求为服务内容,既要搞好技术服务,又要提供农资、政策法规服务,更要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切实把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能,积极履行。

二、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建设高效实用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

农业信息服务的核心在于拥有大量可靠、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而这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几个人是难以做到的。必须完善现有的信息服务体系,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农技、畜牧、农机、蔬菜、农经等各单位要按业务范围和职能认真筛选收集具有参阅价值的生产、技术、市场信息,通过农业信息网与种、养、加大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村经纪人联结起来,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的开放式农业信息网络平台。要进一步规范农业信息的采集、管理、分析、工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各单位、局机关各股室每周要报送1—2条农业信息,把在我区、在本行业有影响、有推广应用潜力的农业技术、农畜良种、生产动态、项目建设等信息采集起来,及时报送区农业信息工作站。经区农业信息工作站整理、审定后在农业信息网上。

三、扩大信息来源,广泛采集和编制信息

扩大信息源,增加信息量至关重要。各单位信息员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增强获取信息的洞察力和敏锐度,要经常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充分了解农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好连接农业信息服务站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农业信息的“二传手”。农业系统的全体干部要共同参与信息服务工作,及时采集、编制、信息,尽快形成人人关注信息,人人收集编写信息的良好氛围,通过信息服务,为农民调整农业结构,运用农业科学技术,搞活产品流通,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家庭收入,提供信息支持。

第7篇

一、农技110信息服务

农技110信息服务,现有农业值班专家20名,其中:区农技推广中心11人、畜牧局5人、烟草发展局2人、农机局2人,每天有一名农业专家在信息中心值班,负责农技110信息服务工作;同时,安排一名专职信息人员协助专家开展工作。

我委05年被农业部列入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县。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在05年12月8日正式开通。通过试点建设,建成了包括农业技术、市场行情和政策法规等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内容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现已采集入库农业信息8600条。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用电话语音系统和专家在线解答相结合的方法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提高了农技110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我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农技110信息服务六项制度。六项制度包括:农业专家值班制度、农业专家信息服务负责制、农业信息数据库共建共享制度、信息质量追究制度、信息服务回访制度、信息服务考核奖励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农技110信息服务领导组会议,通报农技110信息服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农技110信息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农技110信息服务工作正常运转。

1—6月份农技110,农民电话咨询1460人次,其中:种植业665人次、养殖业527人次、市场行情226人次、政策法规42人次,平均每天8人次。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农技110,基本上都及时得到了解决。

二、农业信息网站建设

严格执行网站管理制度,规范信息采集、整理、工作流程。加强网站栏目建设,开辟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专栏,集中展示我区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扩大获证农产品的知名度。

加大信息力度。1—6月网站信息量为2719条。网站访问人次达7090人次。

建设专业技术网站。区农技推广中心、区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农机局建设开通了网站。

推进乡镇农业信息网建设。狸桥镇、溪口镇建设开通了农业信息网站。

三、下半年信息工作打算

1、做好宣州农业信息网站建设,举办全区农业信息员业务培训。

2、推进农业部“一站通”网站的运用,重点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协会,利用“一站通”网站开展市场营销。

3、筹划实施农业信息化示范村建设

第8篇

该平台主要由信息采集系统、空间数据库系统统计分析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构成[3]。

1.1信息采集系统的实现

信息采集系统是利用多种采集手段构建完整的数据采集体系,获取农业信息系统所需的数据,并通过空间数据建库技术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与此同时,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及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农作物长势等方面进行动态遥感监测。信息采集包括GPS系统的采集;遥感卫星数据的获取(LandsatTM、SPOT、MODIS、P6、ALOS等);农业生产情况、气象、水利、农学参数(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生长特征参数)、不同比例尺的专题图(地形图、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数据的收

1.2空间数据库系统的实现

该平台的核心是农业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包括地理要素子数据库、土地利用子数据库、水资源子数据库、气候资源子数据库、粮食作物生产子数据库、土壤资源子数据库。

1.3统计分析系统的实现

通过信息平台的统计分析系统,实现了统计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挂接,使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分析和决策体系。从而实现对全省各种农业资源信息的有效管理,达到科学准确的评价与决策。

1.4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

WebGIS是利用Internet/Intranet与GIS的结合,GIS通过WWW功能得以扩展,真正成为一种大众使用的工具,用户可以浏览WebGIS站点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以及各种空间检索与空间分析[4]。此次信息平台的建设,可采用SuperMap软件的WEBGIS开发平台进行系统开发,基于技术和SuperMapObjects组件的技术开发,从而实现黑龙江省农业多维空间信息平台的建设。

2黑龙江省农业多维空间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

2.1数据采集功能

遥感数据采集主要用来对遥感卫星数据进行处理、入库;GPS数据采集是利用GPS接收机采集数据,并进行后期处理;其它数据采集包括农业生产情况、气象、专题图等数据的收集。

2.2动态监测功能

2.2.1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模块该模块通过遥感技术,利用卫星影像数据对不同地物进行提取,并结合GPS、RS技术,生成土地利用现状矢量图形,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入库。

2.2.2农作物种植面积监测模块该模块通过遥感技术,利用卫星影像数据对不同作物进行提取,并结合GPS、RS技术,形成农作物种植面积的矢量图形,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入库。

2.2.3农作物旱情遥感监测模块通过对土壤湿度的监测,并结合当地的地形和气象条件,建立农作物旱情评估模型。并通过定期的连续监测,预测不同区域的旱情发展趋势,为决策部门和相关生产部门提供旱情的发展态势。

2.2.4病虫害监测模块利用遥感技术和GPS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类,抽取出病虫害的发生地点与范围、灾情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入库。

2.2.5农作物长势监测模块通过对农作物长势的定期监测,了解不同时期作物的生长情况,然后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入库。作物长势模块可提供准确的不同作物的长势信息和不同区域的作物等级,包括不同长势情况等所占比例,以及作物长势与往年的对比情况。

2.2.6粮食产量监测模块对于粮食产量的估算主要通过估算粮食单产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来完成。通过粮食产量估算模块的运行,可以为决策部门和相关的生产部门提供实时的全省主要粮食产量信息,还可以根据其需求,实现对各县粮食产量进行精确预测和估算。

2.3数据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

数据查询包括空间数据查询、属性数据查询、空间与属性数据关联查询、文档数据的快速查询等功能;空间分析功能包括属性数据的生成、区位分析、聚类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叠加分析、图层拼接、遥感解译等。

2.4数据输出功能

输出内容主要有空间数据、统计数据两大类。空间数据可用颜色大小不同的点状符号、颜色粗细不同的线状地物、面状图斑,显示土地、水、农作物等资源的分布。对于各类要素应单独建立图层,这样可以单独显示,也可以进行空间叠加来显示各类要素。统计数据可用表格、饼状图、柱状图等方式显示,同时这些统计数据可以和图形数据一同显示,在图形上附上这些表格、饼状图和柱状图,以便使用。

2.5决策分析功能

农业决策分析系统通过动态监测各个模块的运行,可辅助管理者和政府部门对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模拟,试验不同的决策方案并预测其效果或效益,从而达到优化农业生产决策的目的。

第9篇

掌上“可种地、可营销、可追溯”小手机上有大农业

了解发现,第十二届农交会信息化味道浓厚:会场不仅专设智慧农业展区,还同期举行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农业电子商务、农业云计算与大数据、农业物联网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农业信息化相关论坛。

记者走访了40个参展团的几十家参展企业发现,摊主在给观众介绍产品之后,一般会同时塞给一份企业宣传单:“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号。”

用手机上网就可登录这些企业网站,他们的业务可谓应有尽有、五花八门:托普智慧农业提供农业整体解决方案,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左岸芯慧)发展农业物联网,北京信城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搭建从田间到餐桌的“放心菜”追溯系统……“江浙一带的铁皮石斛种植大户给我们的反馈说,应用农业物联网能实时调控作物生长环境,亩均能增效20%左右。”左岸芯慧销售经理吴昊说。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今年6月份,我国共筛选出310项农业物联网成果。在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方面,应用于大田种植、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畜禽水产养殖作业,有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登录我们网站就能了解我们的有机茶在各阶段的监测、抽查情况,茶的质量有保障、可追溯。”广西昭平县故乡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铭殷说,公司还开设了淘宝店和微信营销,其产品已经从南国一隅远销上海等华东地区大超市。

农业部的统计显示,2013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超过500亿元。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已逾3000家,农产品网上交易量增长快速,销售成本降低、便利便捷。

信息化“借脑开眼”提升农业统筹管理水平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在农交会上提出,对农业而言,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数据收集、分析、共享,正日益有效指导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切实减少决策失误,避免市场失灵,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

陈晓华说,目前,覆盖部、省、地、县的四级农业门户网站群已经基本建成,涉农网站已达4万多个。以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为纽带,集语音、视频、短彩信、网站等现代信息传播方式于一体的12316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已经成为农民和专家的直通线、农民和市场的中继线、农民和政府的连心线。”

同时,依托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国家农业电子政务支撑平台、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已经初步建成,40余条部省协同信息采集渠道先后开通,一大批农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陆续上线运行,初步形成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业务协同的农业信息资源采集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农业行政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此外,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广福德等专家介绍,通过农业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应用,我国利用卫星搭载高精度感知设备,获取土壤、墒情、水文等精细农业资源信息,配合农业资源调度专家系统,提升了科学决策水平。利用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正逐步扩大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自动监测,以及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的全程信息感知、传输、融合和处理,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范围和力度不断提升。

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王大山说,近年来,北京市建立了基于北斗卫星的农机智能调度平台,农机精准作业水平大幅提高,有效增加了机手收入,加快了农作物抢收进度,促进了粮食“颗粒归仓”。

信息化已成现代农业制高点

“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制高点。”陈晓华说,到2020年,农业信息化工作将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取得突破、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