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文化的交流

时间:2023-09-25 11:38:42

导语:在经济文化的交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1篇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韩国;中国

“贸易便利化”泛指货物跨国界移动时,如何在确保在实现合法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和控制,从而减少相关的成本,使效率达到最大化。“贸易便利化”一词在理解和运用上迄今尚无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该词通常被一些旨在提高政府机关和贸易商处理越境管理效率的组织所使用。

1WTO贸易便利化规则下中韩贸易存在的问题

①贸易不平衡。中韩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双方贸易逆差规模连年增长,以2008年1-5月为例,中国对韩进口466.4亿美元,出口291.8亿美元,双边贸易逆差达164.4亿美元。据相关数据统计,自1992年两国建交到2008年底,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额累计已达2900多亿美元,韩国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多的国家。如此巨大的贸易对中韩贸易的合理健康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隐患。

②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由于中韩两国经济发展及产业重点的差异,韩国向中国大量出口的商品主要为资本及知识密集型产品,如技术附加值较高的通讯设备、高档家电、精密仪器、以及汽车机零配件,而中国向韩国出口的产品却主要是初劳动密集型产品,如钢铁原材料、化工原材料、农业机械、重型机械以及诸如农矿产品、纺织服装、皮革等。据统计,2008中韩贸易中,韩国对中国出口电子产品142.2亿美元,中国对韩国出口电子产品仅86.9亿美元。正是由于双方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带来了贸易结构的不合理。

2WTO贸易便利化规则对中韩贸易的影响

①促进中韩贸易的发展。我国贸易便利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简化了贸易程序,减少了贸易往来中的纠纷,为我国赢得了许多商业机会。韩国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之间强烈的贸易往来需求为两国的贸易往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由于中韩两国贸易政策和经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两国的贸易在近年来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性。贸易便利化进程的推进,可以贸易往来中降低税务执行费用、服务费用、处理程序的时间成本、商业机会成本等各项交易成本,为韩国在中国的投资以及出口,关税等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并可降低贸易成本,提高效率。

②促进中韩贸易结构改善。贸易便利化下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规则、新标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产业结构,面对便利化的国际市场贸易环境,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新规则、新标准制定新的企业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我国经济才可能获得相应的发展。目前韩国企业对华投资目的正在并且已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以内销为目的的服装加工业投资比重也在增加,中间产品也已成为中国对韩出口的主体。2008年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产品中中间产品位居第一位,占57.4%,增长2.4%,根据统计,我国从韩国进口的产品中中间产品由占2005年对韩进口产品的82%降到2008年的71.1%,同比下降了10.9%。可见,贸易便利化的实施对中韩贸易结构的改善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3贸易便利化条件下优化中韩贸易的对策

①改善双方贸易结构。要优化双方贸易结构,首先要拓宽贸易范围,实现出口商品的多元化。对中国而言,要注重加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对韩国的出口,二是要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打破“中国制造”的廉价印象,实现以质取胜,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乃至扩大市场份额。②扩大双方相互间的直接投资。由于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相对于2007年,2008、2009年韩国对华投资件数、规模和比重都有所下降。2008年韩国对华投资项目个数下降19.01%,实际投资下降7.89%,致使我国外贸出口企业收到了较大的影响,在2009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环境下,我国国应该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引导韩资根据产业结构和地区发展的需要,到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投资,加快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也要响应党的号召,全力实施“走出去”的策略,走到海外建厂,促进中韩贸易均衡发展。

③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对于中国这样的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强大比较优势的国家而言,要对参与国际分工做出战略上的调整,积极准备产业升级,大力提高科研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交流,致力于开展利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葛晶.中韩贸易中的互补与竞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6).

[2]赵云龙.中韩贸易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第2篇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历史意义

前言: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领域的问题和历史作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历史研究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然后,专门针对于丝绸之路文化领域的探讨文献却不多,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形成背景和文化交流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历史意义进行逐一分析,不断对传统丝绸之路中的形成早期文明M行探索,以期能从中找出一条促进现代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一、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对我国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有深刻的认识,从初中到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对我国传统丝绸之路有详细的概述,也对其中的历史意义与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做出整理。具体如下:

文化的组建过程主要是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不断渗透形成的,在这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其中物质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由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当中,精神文化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慢慢对人们产生影响。所以,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往往精神层面的文化较制度、物质文化的传播速度慢一些。

早期丝绸之路的交流主要对文化与制度方面的交流较少,主要以物质之间的交换为主。然而,物质文化的交流又带动着各领域的技术经验相互传播,其中西欧国家的丝绸、冶金和水利灌溉等级数多数有我国的“丝绸之路”进行传播的,国外的玻璃制作和糖果制造技术亦是通过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交流不断在中国得到发展[1]。随着物质文化的交流不断升温,国外的宗教文化迫切希望能够通过丝绸之路来讲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进行更为广阔的传播,中国由此开始引进以宗教为主的各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宗教领域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和天主教等。与此同时,我国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文化亦得到不断的传播,是整个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播。各种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唐朝时期精神层面的文化丰富多彩。随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逐渐加强,制度文化以被动的形式在各国之间不断进行相互渗透,制度制度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传播过程中几乎没有形成友好的交流方式,通常以战争的形式不断渗透,在战争结束以后,往往战败一方民族便会被强行渗透制度文化,以此来保证制度文化的传播效率。

二、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课堂教材中对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资料进行整体,对其产生的历史意义做了如下总结:

(一)促进了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丝绸之路在精神文化的交流方面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我国传统古典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传播,并将印度的佛教文化进行了吸取。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便在我国有了初步的发展,在这一关键发展时期,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古典舞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进行融合发展,将融合中的禅宗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了完美结合,进行形成了具备佛教文化思想的新儒学体系,即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对我国后现代的精神文明交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

(二)促进了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使得我国“四大发明”走上了全世界,成为现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的基础。纵观现代世界各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现状,多领域受到中国“四大发明”的影响,因此,亦可以说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通过丝绸之路中的文化交流将技术向世界进行推广的远远不止这些,其中还包括陶瓷、茶叶、冶金、纺织和铜镜等。这些中国的技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引入外国文明,为中国文化加入新鲜的血液

丝绸之路的开放让我国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国引进了外国文化思想和技术经验,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经济印象,其中技术方面,有玻璃制品、西方医学和天文等。饰品类有象牙、犀牛角和琥珀等名贵物件,后期这些名贵的饰品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中国的折扇文化,扇骨和扇钉等均用西方的象牙来进行制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添加了更多的西方艺术魅力[3]。此外,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我国还积极引进了外来的食材,如马铃薯、草莓和芝麻等,这些外来食品的引入不仅让我国传统的经济农产品更加呈现多样化,同时也对中国的美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密切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后现代全球一体化的雏形思想,即打破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笔者认为,丝绸之路作于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先驱路径,是正确的选择。不仅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更对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天军,王珏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下的体育文化交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06):641-644.

第3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文化交流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2013年9月,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借用古丝绸之路为历史符号象征,以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为主要平台,以综合交通运输网为纽带,以沿线各城市群为支点,以全球跨国贸易自由投资为动力,以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为基础,以金融货币自由流通为保障,以实现各国互利共赢为目标的带状经济合作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沿线国家普遍对此表示欢迎和支持,并表达了参与意愿。[1]这条古老通路的复兴因其呈现出广阔的国家合作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国际社会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动参于国间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增强政治互信,有利于化解地区冲突,消灭宗教极端势力滋生温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一带一路”战略,符合沿线各国的发展战略规划,为参与国家的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是建立在已有合作机制基础上的“大区域”范式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核心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想通;核心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合力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寄托着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愿景。2013年10月24日,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展重要讲话指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路线,扩大贸易,投资合作空间,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二、“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国际经贸合作

“一带一路”是目前全球跨度最大的经济带,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始于中国,贯通亚洲及非洲和欧洲的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联欧洲经济圈,经济总量达20多万亿美元。指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可以通过创新合作的模式,以点带面,以线到片,最后形成区域大合作,“一带一路”具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不限国别,不搞封闭机制,欢迎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加入进来,成为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进入21世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取得了较为迅速的经济增长。但沿线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互学互鉴、互和共赢精神薪火相传,是促进沿线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一带一路”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时代主题,积极主动地与沿线各国建立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经济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2]“一带一路”具有广泛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有着较为深厚的民心基础。沿线国家之间在产业结构上具有较强互补性,贸易合作的潜力和空间巨大。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沿线国家分享经验,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大多是新兴经济体,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惠共赢的合作前景广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类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商品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变迁,而在新的世纪“一带一路”战略则是全球变迁创新的理念。“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了一个非常新的概念,即人类可以不通过战争,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把全世界变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彼此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进行深刻调整,尤其是新经济体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进一步激发合作的潜力”。[3]“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有利于中亚等全球化落伍地区更快地融入国际经济贸易体系,获得更多发展红利,能够为经济后进国家提供较高性价比的经贸投资方案,有效帮助沿线国家突破对经济起飞的制约。沿“一带一路”将建成一批纵横交错的战略大通道,由此将大大加快国内各主要经济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和整合。

三、“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各国文化交流

盲目排外、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民粹主义等思想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主要羁绊,“一带一路”就是要以开放的视野,以谦虚的精神,以包容合作的态度,不断学习和吸取他国的先进文化,从而发展自己。“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加强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能力,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一带一路沿途具有众多民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也发源于此,四大文明古国皆诞生在此区域。欧亚大陆可能是人类文明最多元的集中地域,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在于促使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包容。”[4]“一带一路”战略通过传承和弘扬古老的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人才交流、媒体合作青少年交往和旅游合作等促进沿线国家的文化发展。上百种语言,数千个民族,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是在不同文明、文化之间取得共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一带一路是一条经贸合作之路,同时也是一条各种文明交流融合之路。文化思想交流是进步的驱动力,只有促进文化交流,才能实现更深层次的开放。人文交流是人类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系统,它涵盖了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交流,各种文明之间的包容对话以及人们不同思维模式之间的沟通。各国交往发展,说到底还是要靠人民的心通意合。”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沿线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减少了由于语言、习俗、宗教和制度差异造成的沿线国家民众间的心理隔阂,包括民族恩怨、利益冲突、文化和宗教壁垒。“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传承着古丝绸之路的友好合作精神,通过“一带一路”既促进了沿线所有参与国加强文化的交流,也为其它需要开展合作的领域奠定了深厚的民意基础,更加有利于发掘沿线各国各具民族特色的人文资源,在交流合作中互学互鉴,共同进步。”[5]通过丝绸之路,我国古代将优秀的东方文化和许多科技创造传播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的近代文明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代西方较先进的物理学、数学和医学等科技知识,也是经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与经贸的交流合作,有利于转变东方与西方各自为中心的主观思维,让现代西方了解到拥有丝绸和四大发明的东方文明古国不仅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也拥有较发达的经贸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也让亚洲东方国家看到西方现达的经济贸易和先进的科技文化,有利于吸取西方先进的文化价值理念,并且在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中,促进双方共同发展进步,提升各民族的经贸实力和文化软实力。[6]“一带一路”沿线共有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勤劳智慧的人们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风格各异的灿烂文明,是全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充分发掘沿线各国深厚的人文底蕴,继承和弘扬古老的丝绸之路的友好交往精神,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作用,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都可以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四、结语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亚欧大陆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今天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动,以全新的形式把东方与西方各国的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老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沿线国家的经济利益和人民的感情结合起来,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一带一路”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沿线各国大多是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各异,互补性很强,有广阔的合作潜力。“一带一路”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一定能够收获共赢的成果。“一带一路”战略是一项长期合作之旅,携手共进终将迎接丝绸之路新的辉煌。一带一路战略内涵的本质,不是单纯的只寻求其中某一个国家的经贸和文化利益,而是将沿线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融为一体,实现所有成员的利益增值,体现了“命运共同体外交”的东方智慧。“一带一路”战略是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需要沿线各国共同努力,逐步建成高效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促进经济贸易便利化,使经贸联系更加密切,平等互信更加深入,形成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经贸合作带。同时,要促进沿线各国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使各种文明散发出新的光辉,使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友谊流长。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一带一路”传承和弘扬了古老的丝绸之路“友好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思维,以文明交流合作的新模式取代文明对抗冲突的旧模式,把世界的多样性和各国的差异性转化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互补性,使文明之花成为增进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进步的纽带,维护世界和平的剂。“一带一路”将推动沿线国家开展形成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各种文明交流交融。

参考文献:

[1].厉以宁.读懂“一带一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2].梁海明.“一带一路”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一带一路”读本[M],时速出版社,2015年版

[4].赵磊.一带一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

[5].向洪、李向前.新丝路新梦想“一带一路”战略知识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5年版

第4篇

一、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出现的新问题

两岸文化交流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对两岸社会融合将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1、出现了偏离“认同”核心价值的“物质化”倾向

文化认同与文化价值认同一样,都可以使两岸人民产生强烈的“自己人效应”。所不同的是,文化价值认同比文化认同有更强烈的情感因素、更深刻的理性思考、更主动的践行。文化认同只能使两岸产生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血缘联想,价值认同却能使人产生我们可以生活在一起的政治联想。两岸文化交流有着心灵对话与情感沟通的重要作用,但两岸文化交流的终极价值是要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塑出两岸新的文化认同,结成促进两岸全面融合的新的文化纽带。“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势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②由文化认同走向价值观的整合,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

因此,两岸文化交流必须牢牢把握“认同”这个核心价值。但从两岸交流的实际情况看,文化交流不但明显滞后于经贸交流,而且文化交流出现了偏离“认同”核心价值的“物质化”倾向,如两岸文化交流中的重文化市场轻文化内涵,重文化消费轻文化整合,重经济文化轻精神文化等现象。两岸文化交流的泛物质化倾向,不利于两岸社会融合,不利于寻求两岸文化价值认同中的共识与差异,更无法达到两岸文化交流的最终目标,即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包容差异、互利共赢、心灵相通中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终实现统一。

2、对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存在认知差异

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两岸中国人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共同的传统价值观念,共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毋庸讳言,台湾在历史上经历过荷兰、日本等殖民主义的统治,多少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1949年政权退台后,台湾民众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文化是相对独立的,与母体文化有着不尽相同的新特征。但这些从自己母体文化发展逻辑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差异性特征,并不能改变自己从属于母体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正是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和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文化,才有今日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因此从根本上讲,台湾文化并没有生成一种与中华文化完全不同、存在着本质差别的文化,台湾文化与大陆各民族、各区域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可有些台湾同胞却认为,台湾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但已经形成了自主的台湾文化,或者说跟中华文化已经没有关系,否认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将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对立起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主要在于执政后,在教育文化领域中宣传“台湾文化主体性”,大肆推行“去中国化”。

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后果非常可怕,否认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否认台湾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实际上就使两岸文化交流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发生了变化,这会对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带来困难,对两岸的文化融合形成阻力,对构建两岸共同的文化认同十分不利而且有害。

3、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及现代化存在认知差异

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存在认知差异。部分台湾民众因20世纪60--70年代大陆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上曾走过一段弯路,认为传统文化在大陆支离破碎,质疑大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就大陆而言,赞赏台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但并不赞同岛内某些并不理性的指责;更不主张打着各种旗号,进行中华文化正统性之争。

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存在认知上的差异。两岸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较为一致的认同,但自上世纪40年代末以来,两岸选择了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走上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由于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期间两岸又都曾在意识形态宣教上有过一定程度的极端做法,导致两岸对中华文化现代化发展产生认知差异。台湾将大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化”。大陆也并不赞同台湾过度依赖所谓西方民主、自由,过于强调本土文化的做法。

两岸文化交流中的这种矛盾虽与异质文化间的冲突有本质的区别,但不利于两岸敌对情绪的缓解与不信任感的消除,也会阻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入推进。

4、对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存在认知差异

中华文化是连结两岸同胞的文化脐带,在两岸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的特殊历史年代,对维系两岸同胞的民族情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背景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与整合,在增进两岸同胞了解、加深两岸同胞信任、促进两岸社会融合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两岸文化交流也有推动消除两岸政治歧见、推进政治和解的功能;两岸文化交流特殊的溢出效应,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在内的两岸全面交流起到独特的作用。

然而两岸在这一问题上的认知有差异。大陆并不赞同将两岸文化交流泛政治化的做法,但同时认为两岸理应尊重并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消解两岸政治歧见、弱化两岸敌对情绪、促进两岸统一方面的作用。而台湾在蓝绿对峙的政治生态及美国压力下,某种程度上希望两岸的文化交流是脱政治性的、“柏拉图式”的交流,或者希望两岸文化交流的溢出效应仅限于经济、社会领域。等“”势力更是将两岸文化交流污名化,将其视为大陆“吞并”台湾的前奏,当然不会理性看待两岸文化交流对两岸政治关系促进的正面意义。

若两岸长期就两岸文化交流的功能无法聚同化异,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5、对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存在认知差异

目前两岸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还远远不够,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多为区域性、局部性、短期性,缺乏统筹性、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更谈不上科学的规范性。由于交流机制的长期缺位,两岸文化交流中政策措施的不对等、交流规模的不对称、交流领域受限等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处理,所引发的如学历采认、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市场规范、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等现实问题,都亟待通过稳固的交流平台,通过制度性的文化交流逐步解决。因此适时商签两岸文化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正常化、制度化,已成为两岸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6、对民主等政治价值观念与祖国统一的关系存在认知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同两岸统一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早年台湾拒绝同大陆统一的理由是强调两岸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岸的生活质量不同,甚至担心统一了大陆会把台湾的财富拿走。

伴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两岸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差异但生活水平越来越接近时,台湾岛内出现了另外一种拒绝和平统一的理由:大陆的民主制度不如台湾的民主制度先进和优越。从台湾的学者到普通民众,从蓝营到绿营,对大陆的政治体制不认同甚至有攻击言论,对台湾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十分认同并将台湾的政治制度看成是绝对优越于大陆。

但大陆对这一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民主制度与和平统一没有必然联系;大陆目前的民主政治是适应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需要的。

二、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的途径

两岸社会的大融合,需要不断扩大两岸民间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加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增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认同。”为此作者基于两岸社会融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建议。

1、树立共生与发展理念,构建两岸文化价值认同

有学者指出:“实现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进程,根本路径就是透过两岸共同发展,培植两岸共同利益,形塑两岸共同价值,加快两岸同胞情感趋融、价值趋近、认同趋合的进程,加快两岸一体化进程,建构两岸共同体。”两岸文化价值认同,诞生于两岸同胞频繁交流的实践活动中。透过两岸经济合作、人员往来,形成共同的生活圈、生活方式,促成两岸语言、价值的趋同化、同步化。

近年来,大陆的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理念,都获得了台湾民众广泛的认可。因此,不仅应当让台湾民众了解大陆同胞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且应当让他们了解大陆民众价值观的最新变化,使两岸民众互相认可与接受,为两岸最终的统一奠定心理基础。

同时,努力寻求两岸文化的共通之处,包容两岸文化的差异,寻求两岸文化价值的对接。为此,可以加强两岸在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交流。目前,大陆涉及台湾民间民族文化遗产(如祖庙、祖墓、寺庙、礼仪、民间音乐、工艺和民间建筑等)需做好普查、抢救、传承工作。此外,台湾提出将阿里山、日月潭等公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陆要鼎力支持。两岸“要共同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挖掘和提炼有益思想价值,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包容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正确梳理台湾本土认同感,将台湾乡土情怀引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本土认同感、乡土情怀,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与正当的情感诉求,与中国国家认同是并行不悖的。台湾与大陆长期分离,有着不同于大陆其他地方文化的特殊性。要充分了解台湾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和现实政治文化生态,客观地看待台湾民众的历史悲情,不要简单地把“台湾意识”理解为“”意识。因此,大陆要在学理上梳理本土化的合理成分,将乡土情怀引导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3、加强历史记忆,构筑两岸共有的精神家园

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有的精神家园,构成两岸同胞国民身份的核心和安全保障,是增强台湾同胞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国认同的核心内容。为拉近两岸民众的情感,增强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一方面,要强化两岸共有的历史记忆,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纳一些台湾学者的建议,选择一些合适的历史文化议题,如、、等,“以藉此培养两岸民众共同的历史记忆”。

另一方面,要逐步消解两岸间差异性的历史记忆。通过加强两岸的文教交流,来不断消解两岸的差异性历史记忆。

为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整合,可以考虑设立两岸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基金,资助不同层次的政党、城市、学校、工会、协会、学会交流,扩大两岸文化交流范围与基础。

4、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可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努力构建制度化的互动体系

“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文化ECFA”的协商签署,已经成为两岸的共识。有学者提出可先谈框架后充实补齐细则。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文化管理机构的对话机制、文化交流的可持续性机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育机制。两岸可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协商签署“文化ECFA”事宜。但目前在双方尤其是台湾方面认为商签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两岸可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就具体的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如教育、影视、出版传媒等商签交流合作协议。

事实上,两岸交流合作一直秉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推进。如在国共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提出了“积极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7项建议;在2009年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6大类29项“共同建议”中,有5大类26项涉及两岸文教、文创产业和新闻交流的内容。在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22项“共同建议”中,有10项涉及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内容。上述建议内容有许多已取得积极进展。

5、设立文化办事机构,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两岸建立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针对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相关议题,持续进行深入且全面性的讨论与协商;此外,两岸可设立文化办事机构,办理、推动并维系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事务,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

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 文化贸易 文化传播

    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 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 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 %。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02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

    1.媒体作用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国有报纸2 000多种,杂志8 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 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使用者。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网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

第6篇

一、图书馆馆际交流与合作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已不单单局限于经济领域,它已渐渐渗透到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其中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它促使各国了解接纳其他地区的不同文化,从而进一步消融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利于各国开展更广阔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可以说,只有开展更加深入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进一步促进各国在其他领域更好地发展。

而图书馆作为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文化窗口之一,正在进入一个由原来“以藏为主”转型为“以用为主”的快速发展期,也正是最需要彼此合作交流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时期。随着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图书馆领域的交流合作也渐渐发展起来。加强各国馆际交流与互助是各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和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然而互相独立的图书馆显然无法满足这种需求。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资料管理部部长李淑贤认为:在信息爆炸时代,由单个图书馆提供读者需要的所有信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而非常有必要及时探索数字图书馆的合作途径,最终构建一个全球数字图书馆以满足读者需要。(2012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商讨亚洲图书馆交流合作/李湘萍)在大部分国家已经完成了数字图书馆基本建设的情况下,寻求这样的合作机制是必要且完全可行的。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曾在2012年度的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地理上的山水相邻,民族上的相近相亲,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化在历史上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地区有特色的文化传统和跨国界多民族所共有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上的交流融合,为今天我们继续深化这一地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基础,也为这一地区各国间图书馆领域的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与其他大部分亚洲国家也都有着深厚的友谊,这种地缘文化使得双方更易搭建平台,从而为图书馆界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我国早已利用这一便利条件积极开展与亚洲各国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韩国、日本、越南等多国建立了高层访问、业务交流等多种模式的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及周边其他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也已经在本国首先推行了区域间的联合模式并试着向外发展。这些活动和尝试为亚洲图书馆界的国际交流开创了新的平台和良好的模式。

二、亚洲图书馆馆际交流的问题

亚洲图书馆在国际馆际交流合作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起步晚,主观意识不强。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大部分亚洲国家的经济较西方国家落后,因此在文化领域基础建设较差,合作交流起步也相对较晚。对于图书馆领域来说,各国之间的馆际合作更是刚刚起步,基础浅,缺乏经验,主观意识不强,各方面的合作都没有形成固定的常态模式,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以保证合作的长久和有效。

2. 交流面窄。图书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目前才刚刚开展,各国只是进行了试验性的合作,交流面相对狭窄,内容不够丰富,且合作未形成规模,仅限于个别国与国之间进行,并未形成多个国家地区的区域性多边交流与合作。

3. 合作领域单一。各国图书馆界虽然开展了很多交流合作,但大部分只是参观访问,简单互换文献等,合作还远远不够深入,领域也相对单一,且大部分议定项目还仅仅停留在意向性方面,没有切实进行,深入有效的合作还需要各国同仁进一步努力。

三、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几种模式

虽然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了各国间的联系,使得各地区间的相互影响加深,各地的文化也有较频繁的接触,但各个民族间的文化不会就此消融,其独特性还将长期存在,多元文化的趋势也将继续发展。因此,各国图书馆也也面临着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双重任务。但鲁迅曾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各个民族文化在保留自己独特性的同时,也贯穿着共同的、普遍的属性,即文化的世界性。这种一定程度上的同一性和相似性为民族地区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性和可合作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49%。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等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多数为不发达地区,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又是全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了全国图书馆业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因此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不仅要尽力保护、传承本民族优秀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向外看,打开门户、开阔眼界,吸收采纳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以发扬本民族文化。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地处边疆,与周边国家紧密相邻,风俗相近、文化相通,互相之间在历史上就有着密切联系和深厚的友谊,现在更是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在整体向外开放合作的大趋势下,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其地缘优势,积极寻求与亚洲各国图书馆共同发展。以笔者所在的内蒙古图书馆为例,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之一,其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近几年间先后与俄罗斯布里亚和国国家图书馆、喀尔梅克共和国国家图书馆、蒙古国国家图书馆及蒙古国各省级图书馆进行了多方合作与交流,交换了大量蒙古文文献,完善了双方的民族地方文献信息,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目前还在继续尝试新的交流合作机制。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与亚洲国家图书馆之间可以开启以下几种合作模式以有效促进各方发展:

1.互派人员交流学习。图书馆界的合作与发展依赖的不外乎资源共享,而专业人才正是最重要的一类资源。人员的往来交流与业务的相互沟通是促进双方图书馆领域长期合作交流的重要保证。(加强交流 深化合作 携手推进亚洲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周和平同志在2012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上的主旨报告/周和平)它不仅能够加强各国图书馆专业人才的业务能力,也可以交流相互间的工作模式、服务理念等等。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应联系其他国家图书馆着手建立馆际业务交流机制和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机制,加强数字资源平台、民族文献和古籍的保护开发等重点领域的人员交换、调研讨论等活动的力度,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开展馆藏文献交换。通过馆藏文献的交换实现文献的共享是各图书馆之间开展深入合作的基础,也是民族地区图书馆搜集民族文献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应积极倡导少数民族馆与亚洲各国图书馆之间开展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的服务,加强各国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通过网络、邮件等数字平台或者实地拷贝等方式开展文献的交换利用,已达到资源的充分共享。

3.馆藏文献的共建共享。馆藏文献的共建共享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与亚洲各国图书馆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各国应尽力建设各国各馆之间统一的文献借阅查询系统,成立一个信息资源流通联合体,不仅方便各国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还能加强了各馆之间民族文献、古籍、数字网络等多方面的交流和应用。

4.设置专门国别文献阅览室。除了各方面的资源共享外,针对亚洲各国的国际交流,各图书馆可以开设专门国别的文献阅览室,购入该国的图书与数字资源,使本国读者能在家门口零距离接触到外国的图书文献,感受异域文化,深入了解学习各国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发展合作。

四、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已经与各亚洲国家图书馆搭建了一个广泛深入合作的平台,为将来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应在已有项目和模式上进一步深化合作,为各国人民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快捷周到的服务。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更应趁着这股东风继续努力,开放自有资源,吸纳新的信息,探索更加有效的交流合作模式,与国际大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在图书馆发展的蓝图上,力争做到既富有本民族地区特色,也不在基础功能和服务上有所缺失,努力为广大读者服务、为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向世界人民展示本地区绚烂辉煌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图书馆学基础》,商务印书馆,1981年3月。

[2].金恩辉:《金恩辉图书馆学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3年10月。

[3].包和平、李晓秋:《中国少数民族图书馆研究》,吉林省图书馆学会,1992年12月。

第7篇

如何发挥锤子功效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人文交流领域的各项合作要秉承既有传统,顺应全球化时代大潮,凸显中华特色,努力求新与变革,开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局面。从地理区位看,新疆等省份可发挥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文化科教中心。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基地。发挥云南区位优势,使之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文影响辐射中心。

“一带一路”沿线和关联国家可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文化传媒也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运用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地方政府的作用是大力推动同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教育交流和互访,共同举办多层次、多领域文化和教育交流活动,发展地区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和教育机构合作,逐步形成文化教育资源互通共享的良好局面。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推动事有成。教育、人文和学术领域的跨国、跨地区合作,可有效促进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和关联国家开展公共外交。开展教育、人文和学术领域的跨国、跨地区合作,是人类能够解开未来共同面对的资源、环境、生态等全球性困局的一把重要的钥匙。这是历史机遇。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建立并逐步完善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加强教育领域的互联互通,搭建网络教育等软环境平台。相关省份的优秀教育资源将“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际教育资源交流,推动开展外语教学、双语教学和多语种教学,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根据沿线国家实际情况,孔子学院等机制也将不断完善,成为人文交流领域的助推器。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交流和联合培训项目,以及沿线国家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都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储备实用型人才。各层级校际交流合作与联合研究项目将积极开展,共建实验室和研究机构。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会建立官方沟通机制与平台,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引导人文交流。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例如就沿线国家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以及媒体和青年等领域的合作进行商讨,签署谅解备忘录等协议、文件。通过扩大双方人员经常性往来,循序渐进,为双方各层次、各领域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同时,非官方沟通机制与平台也将发挥作用,例如“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高峰论坛,设立专门的丝绸之路人文交流中心,统筹研究和解决多边人文交流合作遇到的问题,等等。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丝绸之路高等教育合作论坛”,推进教育外交、论坛外交,吸引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学科领域的大学校长、专家学者来华参会,促进大学合作,深化人文交流。

留学――最重的发力点

如果说人文和教育是锤子,那么留学绝对是锤子上最重的发力点。“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人才涵盖经济建设、社会文化、政治外交等各个领域,大体可分为4个方面:一是工程建设和经济贸易,包括交通、信息、能源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资源、货币金融互联互通;二是区域治理和秩序,包括区域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海上合作领域、政策的互联互通;三是人文交流与合作,包括区域性语言文化、科技人文、卫生和旅游等人文领域的互联互通;四是政治外交,包括国际政治、公共外交、国际传播、人类学等。应该说,“一带一路”建设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资本、货币、贸易、文化、政策、民族、宗教,都可以通过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实现人才培养、储备和支撑。

首先,大量的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批各领域工程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据亚洲开发银行的评估报告显示,2010-2020年,亚洲各国累计需要投入7.97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涉及989个交通运输和88个能源跨境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完成,需要数以十万乃至百万计的铁路、管道、电力、公路、港口与通信等产业的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与保障、经济管理人才。因此,赴上述专业学科领域先进优势国家是出国留学人员的重要选项。

其次,随着众多的企业落地“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急需大量通晓当地语言、熟知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和人文地理的人才,特别是东南亚、南亚、中亚乃至西亚国家政治、经济及风土民情的人才。“一带一路”沿线和关联国家有近百个,其语言大都属于非通用语种,这方面人才却异常缺乏。最有效的培养途径就是通过大量公派留学生和引导自费留学生到目标国家学习。

第8篇

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不仅依靠经济、政治以及军事领域上的合作,也包含了旅游文化交流上的了解与合作。跨国民族风情与旅游文化的交流显然已经成为维系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其不但对国家间的相关领域文化交流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不同国家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的构建,经过跨国民族风情、旅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效传播各国的文化,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跨国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价值的交流在中越老等国全面合作关系中的作用

跨国旅游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交流与展示,有利于中越老三国间在政治与民族方面的往来、合作。处于新时代背景下,中越老关系融洽,三国之间形成了众多的旅游文化交流活动,例如:电影周、相互派送文化艺术团进行表演、中越老三国联合晚会等活动。在诸多行业领域,以不同形式进行旅游文化的交流,凸显出三国的国家形象,在软实力方面获得强化,三国之间存在的部分误解和分歧得以弱化甚至消除,拉近彼此的政治关系,获得一定的认同和信任。

二、关于发挥中越老跨国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价值的思索

(一)注重旅游交流文化方面的合作

自中越老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后,旅游跨国民族风情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以利于彼此国家的经济进步和文化价值的凸显。依靠旅游的途径,使民俗风情,文化得到交流互换,让彼此国家人民得到感知。事实上,旅游与文化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活动的开展,让人们体会到不同国家的异域风情,文化魅力,吸引到旅游者的目光,起到对文化传播的作用。而国与国之间不同的文化和民族风情,则对各国游客产生致命的吸引力,众多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凸显出中越老各自的传统特征,激发彼此国家的人民对跨国旅游之旅充满兴趣,使游客数量增加。

(三)尽快构建三国旅游文化价值交流办事部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国际关系合作中,跨文化交流尤其重要,为了推广本国语言与文化,不同国家政府部门需要在海外设置旅游民族文化价值交流办事部门,便于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价值欣赏,增强彼此的友好关系,并凸显出民族风情与传统文化。通过在中越老三国当中设置各自的旅游文化价值交流办事部门,以文体比赛、文化展览、艺术节日演出等活动形式,促进中越老三国的文化交流,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为中越老三国未来在体育、教育、旅游,语言交流以及文化艺术价值方面的交流合作计划实施奠定基础。

(三)增加大型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数量

为了让中越老三国人民了解彼此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价值,增加大型民族风情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数量可谓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举办一些较为大型的民族风情旅游文化活动,常见的比如跨国文艺晚会、文化价值交流展会以及旅游文化节等。经过上述旅游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三国间的合作,便于文化的传播。并且文化产业的拓展也此过程获得发展。当然,外交与旅游文化间也存在关联,国家间的外交也常采用文化交流活动的形式进行。所以,开展中越老三国跨国大型旅游文化活动非常有益,可以增进中越老三国间的关系,促进各个领域的合作。

(四)推动三国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化发展

旅游和文化在每个国家中均拥有重要的产业地位,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需要,进而通过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含有一定的旅游文化交流价值的相应产品。显然,这两个领域的产业有利于中国、越南及老挝三国在经济、民族风情、艺术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国、越南及老挝等三国人民依靠旅游文化产业兴盛和进步,完成对彼此国家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深入了解,比如:通过名胜古迹,风景区、电影、图书等产品的传播、交流,展示三国的形象,进而产生极大的影响力。针对旅游文化市场的规范和拓展,提升服务品质和产品创新能力,从而让中国、越南及老挝三国人民可以进一步了解彼此的国家民族情感、生活状态以及文化价值等。所以,加大促进中国、越南及老挝三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非常关键。

三、总结

第9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传播

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02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

1.媒体作用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8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使用者。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网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考虑。十六届五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关键。这一提法表明了在“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前涉及政府职能经常从经济角度考虑,许多地方政府把GDP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中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政府具有制定文化战略的职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总的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因为外国文化产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我国加人WTO承诺文化市场的开放,首先面临占有国际优势地位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当外国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时,他们一定会谋求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国际文化资本进人中国参与整个中国的文化企业的生产,采取某种本地化的生产方式,就地整合资源,就地生产、产品就地出售,这是一种跨国文化企业的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文化资本市场势头一直比较猛烈。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外国文化产品的普及,它负载的是外国文化价值的内容,它一定会对我国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三方面构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总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本国文化发展战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对此,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术界认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段时间,被人称之为“军事立国”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被称之为“经济立国”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阶段。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的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日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国家形象的问题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这么一些内容:首先,要确立一个国家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国度,而不仅仅是能够制造物质产品的国家。其次,要尽可能地满足公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再次,要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也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制定文化战略也是政府应对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挑战。

3.对外贸易自身作用

对外贸易自身作用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来促进本国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期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通过整合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文化产品,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加我们产业附加值,无论是高技术附加值,还是高文化的附加值,目前正在成为一个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新的战略重点,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发展态势。即把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的中心这两件事也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谓“中国制造”,而且我们要变成“中国创造”,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

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超”,处于绝对输人国地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缺乏品牌文化产品

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也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漫产业与美国和日韩相比我们才刚刚起步。我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产品。而美国的品牌文化产品就遍布世界各地,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各种美国大片等。

2.观念滞后,缺乏创意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这种思维方式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不少的差距。文化产品能否赢得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所内含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因素;在于文化产品是否具有思想感染力、情感的亲和力、精神的震撼力以及生活方式的凝聚力。只有赋予文化产品这几种力量,才会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你的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在制定贸易策略时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易于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美国人在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里将玉米羹、汤和可乐同售;海尔在美国的成功定位等都是中美文化融合的良好开端。

3。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国家应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四、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现状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文化的“人超”地位,客观上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文化受众,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中国文化要繁荣振兴,要加大对外交流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国家应制定和推行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发

展,是国家在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进行合理的干预,适当运用关税、补贴,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会刺激和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乃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都采取过这样的政策。

第二,国家应加强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招募聚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负责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与管理。

第三,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针对性;善于借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例如歌剧、舞蹈、交响乐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加强高等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创意的、高精尖的文化艺术产品,要靠优秀的、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去树立、去创造、去表现、去经营。国家应按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设置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其投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使这样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所需杰出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不竭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