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38:43
导语:在儿童教育心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启发性原则,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置时,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主动去开启探索问题之门。同时,教师应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规律和认知水平来进行问题的设置,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逐渐将问题进行化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高效率原则,儿童教育心理学虽然作为教学课程的部分内容,但是,其课程的开展还是受到学校条件的限制。因此,为了保证课堂效益最大化,教师应对课程节奏进行调整和优化,对所有设置的问题都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提高问题质量。最后,就是针对性原则,所谓的针对性,既针对的是教学的实际需要,也针对的是课程内容、学生特点。教师应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将知识重难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来进行问题的设置,这样就直接的将课程的关键内容呈现了出来,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问题式教学在应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的流程
(一)设置问题的阶段
问题设置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问题前置,另一方面是问题后置;所谓的问题前置就是教师结合儿童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并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找出学生应该把握的重点,来进行问题的设置,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而问题后置主要指的是学生要对课程进行通读和精读,要求他们的在读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再由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精炼,在让学生一起来讨论。在设置问题时,应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对教材轮廓进行把握,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把握。而学生的问题可以通过自学就进行解决,教师应在课前进行布置并要求学生完成。第二个层次就是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布置三到五个典型问题。第三个层次就是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还能对以往知识的进行复习。
(二)讨论问题的阶段
教师想要实现问题式教学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的有效应用,问题的讨论应围绕第二三个层次来开展。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教师应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顺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从而提高儿童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实效,让学生身心都能够实现健康发展,并提高他们发散思维能力。
(三)总结问题的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由教师对问题进行解答和总结。教师应在学生发言和讨论的过程中进行仔细观察,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引导和纠正,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的释疑,并对教材内容重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教学实例
我们就以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一章节为例,按照问题教学法的流程,具体教学方法如下:第一,应组织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阅读,这一阶段主要为学生质疑的过程,教师可以把问题的提出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教师讲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归类,并进行精炼,从而明确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哪些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哪个因素最为重要?”“有很多人认为在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众多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你是怎么认为的?”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来让学生逐渐向教学目标靠拢。第二课程教师应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在第三课时,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
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式教学法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其教学质量,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了知识掌握程度和各项能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的答案一味进行否定,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建议,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和谐师生的建立,来提高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成效,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夯实牢固的基础。
作者简介:杨蕾(1990-),女,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族:汉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单位: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蔡明花.问题式教学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2):45-46.
[2]王新艳.浅谈问题式教学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J].赤子(中旬),2013,(08):23-24.
[3]刘何.我国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亚太教育,2015,(26):67.
1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目前中国有近58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八成以上是14岁以下的儿童。这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或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过着由祖父母、亲戚代为抚养的“寄人篱下”的日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数量众多
仅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总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按照保守估计,留守儿童在农村不会少于千万。据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在江苏、甘肃、河北、河南、湖北等省进行的农村留守儿童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总样本数的47.7%,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占农村适龄儿童的一半。
1.2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是上代监护或隔代监护的模式。监护人限于自身文化水平等原因,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辅导,只能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和人身安全等物质的方面。加上留守儿童本身就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不十分充裕等原因,于是渐渐地,由于缺乏了学习上的帮助和监督,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学习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厌倦的态度,把本应该放在学习上的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上,从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1.3心理偏差
处在学习和成长关键期的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出现消极情绪。留守儿童家庭是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无亲家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不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正确的鼓励和引导,情感交流和情绪释放途径的缺失,使留守儿童性格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得任性、暴躁、冷漠、内向、极端。同时部分家庭出于对孩子的歉疚,物质上过度溺爱孩子,也助长了孩子消极性格的形成。另外,在留守儿童道德观和是非观的形成阶段,由于父母长辈的教育缺失、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学校教育的缺陷,使他们心理抵抗能力较低,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染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偷摸等恶习。在历年的刑事犯罪中,留守儿童也占到相当的比例。研究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群体出现道德全面滑坡的情况,这种趋势将对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带来极大隐患。
1.4安全问题严峻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照料和引导不够,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仅限于低层次的物质生活,父母的缺位以及与监护人沟通的欠缺,使得未成年人容易在同龄人中寻找情感依托和安全保护。在某些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被不良团体所引诱,走上歧路。
2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对策和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导致留守儿童大量存在且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大量农民因无法从农业所得维持家庭生计而被迫离开自己的田地、家乡而进城务工。但就此所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又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政策、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办法上,不能只专注于经济方面,要考虑从各个角度着眼,结合当地社会具体情况以及学校、家庭与留守儿童家庭三个方面制订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2.1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2.1.1打破户籍束缚,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首先,要打破户籍制度的束缚,给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城市居民待遇。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城市居民待遇,使其在收税、社会保障,特别是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并确保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到达城市后有学上,上好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其次,要将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部分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的问题。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监督机制,确保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落实,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确保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帮助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解决孩子留在家乡的后顾之忧。
2.1.2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
“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教师的责任心、妇联的爱心难以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必须依靠政府行政力量组织实施。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应权责相称,能够协调相关部门行动一致统筹实施“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在当前,已经形成了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一网络有国家、群体和个人。涵盖司法、妇联、教育、工商、文化、物价、公安、民政等,这些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需要政府来进行协调,从而达到对留守儿童教育综合治理的目的。
2.1.3积极采取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
政府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府应争取对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舆论支持。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代中国农村“流动中的希望工程”,只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才有可能全面推动并落到实处。各级政府有关领导机关应将留守儿童的规模、学习生活状况、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的先进事迹、奋发图强的留守儿童典型事例等等.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加以宣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认识,使人们对留守儿童教育关心、重视、一视同仁,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的认识,使其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为其子女接受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出钱出力、尽心尽力。
②促进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农村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问题,“非留守儿童”也可能发生,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诸多措施也适用于“非留守儿童”,我们建议以“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为蓝图,整合“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及农村建设中的诸多资源,对农村教育发展做出整体规划与部署。
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来全面把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用于农村建设和“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用有限的资源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可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及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群体进行分类,针对问题相对集中的“留守儿童”分布情况及表现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做到分类实施和重点突出,需要通过较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统计调查。
④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专项经费。经费不足是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建议设立“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专项资金,可采取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方式,用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就医、就学和生活条件。同时对基层开展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试点和科研工作给予资助,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⑤发展社区教育,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和相关法律的宣传。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外出打工家长的辅导和培训,增强他们对子女监护的责任意识,并帮助发展他们的远程监护能力(如对子女学习、生活指导及与子女的沟通技能等),这需要在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积极发展针对外出打工父母的社区教育和援助中心。另一方面,要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对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责任人、尤其是家长应追究责任,切实保护好“留守儿童”的权益。
2.2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主要教育机构的作用
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大的意义。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非正常状态”中,容易导致思维方式、感知觉和意志品质改变而丧失自身控制感,构成种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作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2.2.1教师要有爱心、耐心,抓住短暂的与家长沟通的机会
关键词:幼教片 儿童审美心理 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87-02
学龄前儿童感知世界,主要是通过审美体验来实现的。这既是儿童的生命活动的体现,又是儿童生命活动之结果。因此,儿童审美及其培养是儿童教育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且,儿童审美体验和教育的研究可以丰富美学研究的内涵,为更深入、更透彻地了解成人的审美开辟更加广阔的视角,可以唤醒人们对自身生命活动的认识。
幼儿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到6岁时才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范围。同时,对色彩和形状的辨别能力也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要到小学中高年级才接近成人的水平。因此,复杂的形状,微妙的动作,丰富的色调、微妙的光线是儿童特别是低幼儿童无法辨识的。对儿童来说,简洁概括而夸张的形象,正符合儿童的视觉需要,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情绪。儿童图书的插画和动画片正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性,是最行之有效的造型手段。儿童的空间认知能力处在不断发展之中,要到小学中高年级才有了对透视法的初步掌握和理解。3岁以前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大小、主次之分的。儿童画画时是利用画面的水平和垂直空间来表达深度的。这种在成人眼里幼稚有趣的表达方式,正是学龄前儿童视觉感知能力的真实反映。如果将两个事物重叠在一起,学龄前儿童往往将它作为一个事物看待,很难将二者分开,只会增加学龄前儿童辨认上的难度。如果在低幼插画中严格按照透视法的近大远小原则表现事物,与儿童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相左,只会造成儿童视觉感知的困惑。
一、动画片与学龄前儿童的关系
1.共同活动
幼儿和动画片之间构成了共同活动的关系。大量的观察表明,幼儿在现实中一遍遍地模拟动画人物的表现,或者一人分饰几个角色,或者几个人共同分担几种角色。并且,这些角色之间进行了相互交往、战斗、拯救、关心、逗乐是他们经常借助动画伙伴而发生的主题。如:在桌面游戏中,一旦幼儿拼合成某个武器,他们就成了武器的主人,成了动画片中的某几个角色,互相开始争斗。
2.地位平等
伙伴群体是一个平等的世界。也许在这个世界中有等级的差异。那也是幼儿经过行为的衡量后自动认可的。他们之间在精神上是平等的 伙伴关系是有别于父母、师生关系的。那是一种天然的来自于自然的意识深层的不平等,正因为这种不平等,才造就了伙伴关系的相对平等。因为他们年龄相近、知识相等、身材相似,理解了这些,再来看动画伙伴。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有大人、有小人、有超人、有怪人、还有的根本就不是人类。但是幼儿从动画伙伴那里享受到了平等。为什么?因为动画伙伴暗合了幼儿本身,它们的行为正是幼儿自
己想做而不能做的。因此当幼儿看动画片时,他有时候就是在看自己 看自己一旦成为某个动画形象时的表现。也正是这种可以同一的同一性,使得幼儿更加关注动画人物的命运。还有一个原因,动画伙伴随时可以走下神坛,走到幼儿身边,成为幼儿的现实伙伴。同伴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那样。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与年龄相应的态度和行为规则 这种交往和学习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一名幼儿在和同伴交往之前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幼儿和动画片之间也是这样,幼儿观不是为了从动画片中学习到知识、技能、道德而看动画片,喜欢动画片的。学习只是自觉自愿后产生的不自觉的后果。无为而无不为,能较好地概括幼儿和动画片之间的伙伴关系。
二、学龄前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界逐渐形成了两大理论派别:以英国美术教育家里德和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为代表的工具论,以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古力为代表的本质论。工具论盛行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本质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成为主流。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的重心,放在创作技能培养的环节上,忽视了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像力和审美理解力的培养。正如阿恩海姆所说的那样:现在我们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了解事物的天赋,从所见的事物外观中发现意义的能力丧失了,我们天生具有通过眼睛来理解艺术的能力也沉睡了。
学龄前儿童感知世界,主要是通过审美体验来实现的。学龄前儿童的审美体验同时具备主体性、创造性与过程性。审美体验的主要形式是游戏,包括同伴之间的交流,与成人的接触。这既是儿童的生命活动的体现,又是儿童生命活动之结果。因此,儿童审美及其培养是儿童教育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且,儿童审美体验和教育的研究可以丰富美学研究的内涵,为更深入、更透彻地了解成人的审美开辟更加广阔的视角。可以唤醒人们对自身生命活动的认识。西方的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从教育学、哲学、美学等等不同的学科和角度对儿童审美体验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儿童心理学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心理的研究进入了一个辉煌时代。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视知觉原理的研究,给儿童图书和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依据。
三、学龄前儿童审美活动的特点
学龄前儿童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呈现的状况,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游戏性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除了日常生活外,儿童的活动不外乎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游戏更是主导活动形式。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及角色扮演,不断扩大知识和经验,提高了认知能力,丰富和深化了情感。儿童动画片特别是幼教动画片,在影片中运用各种游戏形式和元素,是最受儿童欢迎的了。因此,充分利用学龄前儿童凭籍事物具体形象和对形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这个特点,在动画片中设置各种视觉游戏,寓教于乐,是儿童动画片最重要的特征。
2.幻想性
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法来创造游戏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儿童本能地按照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改造现实生活,让参与游戏的一切都具有人类的情感和想法,组成以他为中心的游戏空间,在想像中相互对话,在幻想中体验着游戏的快乐,游戏的过程就是幻想的过程。
3.趣味性
儿童对事物缺乏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是根据视觉上的具体形象的联系,根据感觉的真实来对事物进行归类的。儿童的观察方式是冲动型的,思维是模糊性的,使儿童的判断和表达非常有趣而出乎意料。对物体的形状、色彩、空间的表达有很显著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幼儿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到6岁时才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范围。同时,对色彩和形状的辨别能力也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要到小学中高年级才接近成人的水平。因此,复杂的形状,微妙的动作,丰富的色调、微妙的光线是儿童特别是低幼儿童无法辨识的。对儿童来说,简洁概括而夸张的形象,正符合儿童的视觉需要,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情绪。儿童图书的插画和动画片正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性,是最行之有效的造型手段。儿童的空间认知能力处在不断发展之中,要到小学中高年级才有了对透视法的初步掌握和理解。3岁以前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大小、主次之分的。儿童画画时是利用画面的水平和垂直空间来表达深度的。这种在成人眼里幼稚有趣的表达方式,正是学龄前儿童视觉感知能力的真实反映。如果将两个事物重叠在一起,学龄前儿童往往将它作为一个事物看待,很难将二者分开,只会增加学龄前儿童辨认上的难度。如果在低幼插画中严格按照透视法的近大远小原则表现事物,与儿童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相左,只会造成儿童视觉感知的困惑。
四、幼教动画片要重视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特点
许多动画片的从业人员把幼教动画片当作“小儿科”,觉得艺术短片才是动画艺术的代表。或是迪斯尼的大片才具有技术含量,值得自己重视和研究。他们认为幼教动画片故事幼稚,造型和动作简单。因此,不愿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幼教动画片的创作。事实上,一部优秀幼教动画片的成功,其创作时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智慧是无法想象的。孩子们并没有像成人或艺术家那样,把动画片当成艺术作品或文化消遣品来看待,而且是把它当作自己所喜欢的事物的再现。幼教动画片的故事题材简单直观又贴近生活,要让每个孩子都喜欢又能看懂,既通过它来认识世界,同时又给孩子们广阔的想像空间,绝非易事"艺术智慧的发展不同于一般智慧的发展,它并不一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缺乏恰当的教育,早期的艺术潜能会随着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认识世界方式和学习任务的改变而削弱和消失。幼教动画片也是同样的道理,造型和运动的简洁与简单有本质的区别。根据学龄前儿童的需要将造型和动作减至极至,并得到孩子们的认可,需要创作者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更全面的修养。
要重视国内外儿童审美教育的研究成果,了解儿童审美心理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儿童服务。幼教动画片创作的创新并不是将画面效果做得绚丽多彩,动作和镜头语言丰富多姿。幼教动画片的创作要以儿童为主体,把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摆在重要地位;从儿童的视角去尝试和观察,以孩子的理解力以及他们的会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来引导你做决定。
我们从前面可以知道,学龄前儿童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体验与成人相比缺乏广度和深度,但作为学前儿童个性审美心理同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前儿童偏爱鲜艳、明亮的颜色和色彩鲜艳、丰富的艺术作品。喜欢具象性作品,喜欢熟悉的和具有美好含义的事物。强烈地抵触较为陌生的事物。儿童审美总是从对形象的感受开始,对形象的偏爱是儿童的天性。学龄前儿童偏爱用夸张与拟人风格表现事物的艺术作品。
首先,从情感方面来说,夸张与拟人的表现风格改变了艺术作品中的事物的神态和表情,使作品的事物物比真实的更可爱,消除了孩子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增强了亲近感。其次,由于拟人与夸张的艺术风格突出了事物的某些不易被学前儿童觉察和理解的事物特征,使动物的表情以及事物的善恶、真伪等,变得易于觉察和理解。
这,都需要动画片创作者采用与成人世界迥然不同的表达方式,方能引起孩子的共鸣。而学龄前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决定了他们对艺术作品中的抽象性形式,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感因素,有一种直觉本能的理解力,使得他们能够理解抽象作品的线、形、色等形式因素所传达的意义,这无需太多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儿童音乐教育;改进策略
一、音乐心理学概述
音乐心理现象是人们在音乐活动中较为熟悉的音乐现象,每个音乐活动参与者都能够获得亲身体验与经历。音乐心理本质及其发展不同于其他心理现象,音乐心理现象依托于人类心理学,属于人类心理不断发展过程中,到特殊阶段的产物,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心理现象。音乐心理基于一般心理现象,在音乐意识产生、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化。音乐心理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与教育中,在大脑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音乐意识和心理过程。成长阶段不断的学习与接受的过程,也是音乐心理形成的过程。从婴幼儿时期到成年再到老年,经历了发生、发展与衰退的整个过程。
二、音乐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一)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发展
提升音乐听力是提升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基础与前提,相对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部分。部分儿童不能把音唱准,大多数人会从唱的方面找原因,认为是五音不全,其实应该是儿童听觉方面的问题。生理研究表明,12岁之前人的听力能够在合理培养下提升。因此需要在儿童阶段重视对儿童的听力培养,奠定音乐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音乐听觉能力包括:音乐要素听辨能力、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以及内心音乐听觉能力这三个部分。音乐要素听辨能力包括节奏、旋律、和声与音色等。听觉能力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对音乐要素的听辨是提升音乐能力的基础。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握音乐情绪,领悟音乐内涵。这种听辨力需要基于音乐要素听辨能力而发展;二是曲式结构的听辨力。曲式结构是分析音乐层次、条理、章节的关键;三是音乐体裁听辨力。如舞曲、进行曲、交响诗等体裁的听辨。内心音乐听觉能力也叫做内心听觉想象能力,基于此获得音乐体验。儿童音乐教学,需要契合儿童音乐接受的心理特点展开,依托音乐音响,在音乐活动中提升儿童的音乐听力。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让人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且能愉悦身心。儿童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及音响的感受与辨别能力,且深化儿童的情感体验,培养儿童注意力、记忆力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包括这几个部分:一是音乐乐曲欣赏。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儿童的音响辨别能力(节奏、力度、音高、音色等)及感受能力。另外,还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二是歌曲演唱。运用发音器官,表达与再现歌曲的音调、节奏与旋律能力的培养,以及演唱技巧的掌握、歌曲内涵的把握等。三是乐器演奏教学。主要是乐器演奏技巧的教学。四是乐理知识教学。乐理知识学习包括音乐知识、音乐概念、五线谱识别、音乐简谱学习等,掌握识谱、用谱的技巧,为今后独立学唱、演奏歌曲奠定基础。
三、基于儿童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育策略
(一)践行以人为本,促进儿童自主参与
儿童音乐教学,应该凸显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儿童作为教学的主体,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以儿童发展为导向,实施多元化、针对性、开放式的儿童音乐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儿童自主参与、发散思维、互动合作,在儿童真正的自主学习实践中,强化学习能力,掌握音乐知识、技能与方法,提升音乐素养。
(二)结合舞蹈元素,提升儿童学习兴趣
音乐与舞蹈本是一体,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若想要儿童更加深刻的学习、领悟音乐,更好的创造音乐,那么可以将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展开综合学习。儿童年龄小,活泼好动,可塑性强,将音乐教学与律动表演结合起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创造性表演中,诠释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如此能够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也能强化儿童综合能力。
(三)运用技术手段,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给与教育工作很多便利。音乐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音乐的律动和魅力。如《春天在哪里》歌曲的教学,播放繁花似锦的春天幻灯片,及叽叽喳喳鸟语花香的音乐录音,让儿童感受鲜活的生命和真实的春天气息。如此,在置身其间中,儿童加深了对歌曲的感悟。
(四)培养创造思维,强化儿童音乐素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在感受、体验和创造音乐时,能够激活人的思维,让人在想象和联想中发现美和创造美。音乐心理学理念为,基于儿童的音乐心理发展特点,需要在儿童阶段重视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从这些方面出发:一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兴趣。兴趣是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的前提,兴趣不能凭空产生,需要依托一定的环境、内容而产生。由此需要基于儿童音乐心理特点,营造和谐的环境,组织趣味活动,给与儿童创造的时间与空间,让儿童在兴趣导向下,思维自由发散,获得创造成功的愉悦感。二是强化儿童创造性思维。需要将儿童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还需要重视对儿童直觉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的培养,运用开放式、活动式、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三是创造性表现力的培养。儿童创造力培养以后,还需要儿童能够将其表现出来,如此才能体现出创造性的作用。音乐新课标中也重点提出了“表现”这一项内容,在音乐表现中凸显出儿童的创造性。包括这些内容:创造意识、独特个性、合作能力、知识基础、协调能力等。知识与技能是创造性表现能力提升的基础,如此需要引导儿童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加大力度培养儿童创造性。
四、结语
结合文章叙述了解到,音乐心理是后天形成的,且可以培养。儿童音乐教学中,需要基于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策略,通过融入多学科元素,践行以儿童为本,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重视对儿童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以此在音乐教育中,真正实现感染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目标,实现音乐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伟伟.浅述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
[2]侯丽.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研究中的作用[J].文艺生活,2015,(06).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理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191-03
0 引言
最近20多年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在很多流出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而广东省就有留守儿童95.08万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农村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料,对儿童正常社会化过程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往往会引发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行为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1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目前中国有近58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八成以上是14岁以下的儿童。这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或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过着由祖父母、亲戚代为抚养的“寄人篱下”的日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数量众多仅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总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按照保守估计,留守儿童在农村不会少于千万。据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在江苏、甘肃、河北、河南、湖北等省进行的农村留守儿童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总样本数的47.7%,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占农村适龄儿童的一半。
1.2教育缺失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是上代监护或隔代监护的模式。监护人限于自身文化水平等原因,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辅导,只能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和人身安全等物质的方面。加上留守儿童本身就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不十分充裕等原因,于是渐渐地,由于缺乏了学习上的帮助和监督,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学习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厌倦的态度,把本应该放在学习上的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上,从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1.3心理偏差处在学习和成长关键期的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出现消极情绪。留守儿童家庭是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无亲家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不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正确的鼓励和引导,情感交流和情绪释放途径的缺失,使留守儿童性格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得任性、暴躁、冷漠、内向、极端。同时部分家庭出于对孩子的歉疚,物质上过度溺爱孩子,也助长了孩子消极性格的形成。
另外,在留守儿童道德观和是非观的形成阶段,由于父母长辈的教育缺失、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学校教育的缺陷,使他们心理抵抗能力较低,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染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偷摸等恶习。在历年的刑事犯罪中,留守儿童也占到相当的比例。研究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群体出现道德全面滑坡的情况,这种趋势将对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带来极大隐患。
1.4安全问题严峻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照料和引导不够,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仅限于低层次的物质生活,父母的缺位以及与监护人沟通的欠缺,使得未成年人容易在同龄人中寻找情感依托和安全保护。在某些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被不良团体所引诱,走上歧路。
2 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对策和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导致留守儿童大量存在且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大量农民因无法从农业所得维持家庭生计而被迫离开自己的田地、家乡而进城务工。但就此所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又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政策、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办法上,不能只专注于经济方面,要考虑从各个角度着眼,结合当地社会具体情况以及学校、家庭与留守儿童家庭三个方面制订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2.1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2.1.1打破户籍束缚,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首先,要打破户籍制度的束缚,给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城市居民待遇。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城市居民待遇,使其在收税、社会保障,特别是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并确保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到达城市后有学上,上好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其次,要将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部分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的问题。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监督机制,确保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落实,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确保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帮助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解决孩子留在家乡的后顾之忧。
2.1.2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教师的责任心、妇联的爱心难以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必须依靠政府行政力量组织实施。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应权责相称,能够协调相关部门行动一致统筹实施“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
在当前,已经形成了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一网络有国家、群体和个人。涵盖司法、妇联、教育、工商、文化、物价、公安、民政等,这些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需要政府来进行协调,从而达到对留守儿童教育综合治理的目的。
2.1.3积极采取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政府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府应争取对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舆论支持。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代中国农村“流动中的希望工程”,只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才有可能全面推动并落到实处。各级政府有关领导机关应将留守儿童的规模、学习生活状况、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的先进事迹、奋发图强的留守儿童典型事例等
等.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加以宣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认识,使人们对留守儿童教育关心、重视、一视同仁,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的认识,使其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为其子女接受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出钱出力、尽心尽力。
②促进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农村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问题,“非留守儿童”也可能发生,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诸多措施也适用于“非留守儿童”,我们建议以“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为蓝图,整合“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及农村建设中的诸多资源,对农村教育发展做出整体规划与部署。
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来全面把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用于农村建设和“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用有限的资源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可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及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群体进行分类,针对问题相对集中的“留守儿童”分布情况及表现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做到分类实施和重点突出,需要通过较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统计调查。
④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专项经费。经费不足是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建议设立“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专项资金,可采取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方式,用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就医、就学和生活条件。同时对基层开展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试点和科研工作给予资助,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⑤发展社区教育,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和相关法律的宣传。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外出打工家长的辅导和培训,增强他们对子女监护的责任意识,并帮助发展他们的远程监护能力(如对子女学习、生活指导及与子女的沟通技能等),这需要在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积极发展针对外出打工父母的社区教育和援助中心。另一方面。要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对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责任人、尤其是家长应追究责任,切实保护好“留守儿童”的权益。
2.2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主要教育机构的作用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大的意义。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非正常状态”中,容易导致思维方式、感知觉和意志品质改变而丧失自身控制感,构成种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作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2.2.1教师要有爱心、耐心,抓住短暂的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对留守儿童自身来说,他们缺少爱和关注,因此殷切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对他们多一份关心、爱护和照顾;对他们的偏激行为给予理解、宽容和耐心教导,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失去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留守儿童因缺少关爱,多少有些自卑,教师关心留守儿童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而要用真心换取他们的信心。减少留守儿童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建立起家校合作的制度,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2.2.2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内向、自卑、敏感、性格脆弱的特点,我们应该举办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办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填补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是他们生活中美好充实的一部分。这些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为弥补对孩子情感的亏欠,经常往家里寄钱,而孩子对金钱的自理能力不强,再加上爷爷奶奶或叔叔婶婶的娇宠溺爱,便养成一种乱花钱,甚至逃学、自暴自弃的恶习,形成自私、孤僻、暴躁、蛮横的性格。我们应该循循善诱,让他们知道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到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知道父母在外务工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2.2.3学校应改善教育机制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班主任为主导、全体教师参与的校内教育机制。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实际,组建留守儿童俱乐部、参加各种学习兴趣小组活动,办好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快乐的生活。要实行“亲情式”管理,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状况,帮助他们纠正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偏差,经常与教师交流互动,指导留守儿童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父母联系,给予留守儿童母亲般的关爱,并做到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班级和任课教师情况,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多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里走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任课教师沟通,交流情况,解决困难。
2.2.4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2.2.5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学校与教师应该在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学习质量的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再加上脾气暴躁,往往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和同学大打出手,甚至干出违法的事情,严重威胁着其他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如何来保障自身权益。
2.2.6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组建帮扶队伍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此外还应包括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父母的基本情况。以便校方能随时与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在发现不良表现时多方面进行及时教育。另外,还可以组建“帮扶”队伍。为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各方面得到保障,需要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组建一支“帮扶”队伍。这里的帮扶
不仅包括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帮扶.还包括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热心助人的同学以及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帮扶的内容不仅仅限于学习,还可以是经济支持、心灵关怀、精神慰藉、情感交流等等。
2.3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①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等状况。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②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家乡的孩子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③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④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务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2.4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合作网络仅凭政府或学校或社区单方面的力量,是无法很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的,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村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
同时,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种文化对孩子均有影响,要使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建立一个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系统,才能发挥全面、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往往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比如修建留守儿童之家之类的福利机构。
3 结论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城市化程度加深,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家庭问题中的一个部分。经过调研,笔者对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的问题提出如下的建议:首先,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包括打破户籍束缚,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积极采取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等等。其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主要教育机构的作用。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积极创造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的机会;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改善教育机制,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同时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组建帮扶队伍。最后,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并且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合作网络。
参考文献:
[1]容中逵.当前我国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特征、问题及解决思路[M].现代教育论丛。2010(1):77-86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原因;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在学习、心理、道德等方面存在不同问题,而心理健康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自卑。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遇到困难时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尤其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自卑感会增加和泛化。
2、孤僻。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时往往有失落感,在短时间里不爱说话,有些自闭;在学习和人际关系上遇到的烦恼较多,他们主要向朋友而不是向父母倾诉,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对外部世界缺乏信任感。
3、任性。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是由爷爷奶奶隔代监护,由于爷爷奶奶年纪较大、文化程度偏低,再加上过于溺爱,留守儿童在性格和心理上容易出现偏差、逆反,在行为上,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倾向。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1、父母教育缺位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少和父母交流的机会,其生理和心理上的依恋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监护人主要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辈大多溺爱孩子,往往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情绪变化,易使孩子养成刁顽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
2、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学校对于寄宿学生没有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农村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存在偏差,教好几个差生,不如带好一个优生;学校办学条件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寄住在学校附近的亲戚家中,在学校和亲戚之间形成一种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监护失控。
3、社会教育不良
当前,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中还处于真空之中;社会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也使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对策
1、完善家庭教育
充分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改变那种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体现的错误观念,使其充分重视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除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等方式;要时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和交流,以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和变化。
2、加强农村学校教育
学校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增设特色课程,将心理辅导课程和法制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开展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自强自立教育,提高留守儿童自理自助能力;教育留守儿童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家长及监护人进行培训,使其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包括保育员的选用、培训、管理方式的改进、相关制度的落实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3、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全社会要给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就学机会,以尽量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在学校设置方面合理布局,尽可能缩小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的覆盖范围;社区居委会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补充监护。
参考文献:
[1]熊磊,石庆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6).
[2]叶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
[3]Robert H. Bradley, Robert F.Corwy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 developmen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2,(53).
【关键字】儿童心理健康 孤独感 自卑心理 恐惧心理
一、引言
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儿童一生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儿童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不仅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儿童健康教育的主题。关注和研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父母培养儿童的必备素养,也是儿童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有助于为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对其健康成长,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对儿童心理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儿童因其社会经验不足,不可能产生心理问题,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资料表明[1],在我国约有2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儿童心理教育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面对社会现实,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典型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健康教育对策
(一)孤独感
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虽然一定程度的孤独体验对于人格的成长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但是长期处于孤独状态会使儿童产生被遗弃感,并导致自尊心的下降、自信心缺乏,不仅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2]。
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有多个方面,主要有[3]:第一,师生关系与儿童孤独感。学校背景下的孤独感是学生基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情绪反映和行为表现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无助和不满的主观情感体验;第二,家庭环境与儿童孤独感。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关系要通过社会能力和行为、同伴接受性等中介变量实现;第三,同伴关系与儿童孤独感。其是按“受欢迎儿童―一般型儿童―被忽视型儿童―被拒绝儿童”的顺序递增的,儿童的社交地位越不利,其孤独感就越强;第四,认知因素与儿童孤独感。儿童的社会认知对孤独感的体验有一定的影响,对他人和自我的消极评价是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之一。
对于儿童的孤独情绪的干预和辅导,需要学校和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主要针对个体进行,重视认知改变、人格因素、归因方式、行为塑造,采用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的形式。同伴接纳水平低的儿童体验到更多孤独感,而且同伴地位一经确定是比较稳定的,不易改变,即使儿童有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改变,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同伴的正性强化,是不容易固定下来的,对于儿童孤独感的干预效果也不会明显,所以无论是作为影响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还是作为儿童孤独感干预过程中的强化因素,都应该同时对孤独感儿童所在团体进行干预,增强团体的接纳性,优化团体氛围[4]。
(二)自卑心理
自卑往往是非常消极的自我防御形式,会让人变得敏感、羞怯和自暴自弃等。自卑的心理对于儿童的成长非常的不利,一个儿童如果内心被自卑心理填充,将会影响到他未来的身心发展和与人交流的能力[5]。
存在自卑心理儿童主要有以下表现[6]: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往往在正式参赛时会临阵逃脱;语言表达较差,或表现为口吃,或词汇贫乏等;常常贬低、妒嫉他人;怕羞过度,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三)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在儿童中是常见的,一般情况下,恐惧情绪是短暂的、不过分的。而有些儿童会出现持续的、严重的恐惧反应,表现为适应行为异常和焦虑、紧张,这种状况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以主体来分,有个体恐惧心理和群体恐惧心理,如个别儿童怕兔子,而绝大多数儿童怕黑;从引起恐惧的事件来划分,最常见的有动物恐惧、社交恐惧、自身损伤恐惧、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恐惧,其中社交恐惧如儿童怕见陌生者,现象恐惧如儿童怕影子等;以恐惧症状的程度来划分,有怀疑、担心、害怕、恐惧、恐怖等不同阶段和程度的心理状态。
三、总结
本文从儿童典型的心理行为问题视角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孤独感、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三种典型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其相应对策,为类似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儿童心理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儿童的培养都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儿童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洁.新时代下教师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J],商界论坛,2013(19):328-329
[2]梁艳.浅析小学儿童孤独感的因素及辅导[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10):474-477
[3]李幼穗,孙红梅.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84-88
[4]李昱霏,王继玉.近十年来我国儿童孤独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09):287-291
【关键词】心灵留守 教育现状 心灵港湾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最近有新闻报道,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田坎乡发生一起4名儿童服食农药自杀身亡事件。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已经非常多,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已经引起很多部门和相关人员的重视。本文提出“心灵留守”的概念,并深入分析,希望为完善留守儿童保障工作提供借鉴。
“心灵留守”概述
留守儿童一般指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隔辈亲人,或者其他亲戚、朋友生活在一起。这是一种外在形式上的留守,或者说是身体留守,是一种表面现象。心灵留守指精神和感情上的留守。这是一种内在的“留守”,主要表现为关爱缺失、沟通障碍、孤独感引发安全感缺失、自我意识强等。
身体留守更容易解决,或者父母回到农村创业,陪在孩子身边,或者将孩子接到打工地,在就近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心灵留守就不容易消除了,这种长时间分离产生的隔阂和幼儿期形成的人格障碍,会长时间伴随着孩子成长,即便回到父母身边,短期也无法消除,甚至会激化。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根据相关研究,把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分为四大类:安全问题、学业问题、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
第一,安全问题。留守儿童在安全方面主要表现三类问题:第一类是由于儿童缺乏亲情照顾、缺乏父母的监管进而产生安全问题;第二类是儿童被他人欺负,遭受人身侵害;第三类是儿童自己行为失控,产生安全问题。儿童由于父母缺席,缺乏亲人爱护,性格孤僻,产生抑郁症,进而自杀的现象也经常出现。
第二,学业问题。周宗奎等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心理,此种情况主要表现在父母刚开始离开的一段时间(0.5至1月),具体表现行为是课堂学习有些消沉,不能全面集中注意力,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完成得不尽人意;另一方面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长期不能提升,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父母外出初期会大幅度下降,虽然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儿童的学习成绩会有所恢复,然而最多也只能上升到原来的学习水平,从整体来看,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处于下降状态的。
吴霓等指出,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方面与非留守儿童间基本不存在区别,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热爱学习的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81.2%、79.8%,在学习认知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出现学习问题大都是因为监护人没有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有的是父母都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看管,由于老人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予孩子实质上的帮助;有的虽然父母有一方在家,但是为了生活,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大都不会向家人求助。
第三,心理问题。我们无法忽视“心灵留守”真实存在的现状,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是突出的。首先是孤独症。很多外来务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不警觉。他们认为是孩子老实、听话,却不知道孩子已经有了孤独症的倾向。如果长期不加以疏导,会慢慢变成自闭症,父母将很难再进入他的世界。其次是沟通障碍。很多留守儿童新闻事件都彰显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到最后都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作出如此过激的行为。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会有沟通,但是孩子永远不会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种隐性沟通障碍更难以逾越。再次是思想偏激,人格障碍。留守儿童缺乏照顾,没有安全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进而产生偏激思想,性格执拗、倔强。除此之外,还会有悲观消极、情感脆弱、自暴自弃等问题,这些问题有些会慢慢消失、缓解,有些会更激进,有些会潜伏下来,影响到孩子成年后的人格形成。
第四,品行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逐渐在行为方面暴露出各种问题,特别是初中时期的男生。具体表现为:不服管教,过于放纵自我,违反校纪校规。比如一些孩子晚上偷溜出去通宵上网,更甚者拉帮结派,观看不良录像,聚众赌博等。部分留守儿童的自制力较差,平时的表现和父母在家时的表现截然相反。相关监护人及学校班主任都曾反映,孩子过于调皮,监管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
由于缺失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目前大部分的监护人大都采用溺爱型的教育方式来对待留守儿童,导致孩子严重缺乏道德情感;部分监护人为了生计没有时间培养留守儿童的道德习惯,只能放养;还有一些儿童由于缺乏亲子教育,道德意识过于薄弱,沉迷于网络世界,吸烟酗酒,更甚者走上犯罪的道路。
造成“心灵留守”的原因。2013年全国妇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心灵留守是如何产生的呢?
第一,缺乏家庭教育。大部分的农村家庭,父母为了生计迫不得已外出打工,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找不到归属感。特别是在孩子小学与初中这个阶段,迫切需要父母的关爱。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在这个重要的阶段“缺席”,必定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带来一些障碍,对孩子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给孩子的不是语文数学,而是生活的点点滴滴,诸如走路、吃饭、说话这些细节,父母在矫正孩子生活习惯的同时,传递出一种呵护的温暖,这是孩子对家的第一印象,也是心灵的归属感。显然,留守儿童这种归属感是缺失的,自然会产生心灵留守。
根据调查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内容方面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具体表现为忽视或者轻视对孩子的情感因素。在外出挣钱与孩子教育两个方面出现矛盾时,家长忽略感情因素,就会决定双方外出打工,而且感情是大部分家长最容易忽略的因素。更甚者,一些父母从来没有想到孩子的意愿,他们通常担心的是是否能够找到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基本上都不会顾及到孩子的感受。
第二,家长不重视亲子互动。现实中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父母“在岗”,却无法给到孩子需要的安全感。很多父母会在打工一段时间之后,选择和子女在一起。或者是回到农村,或者将孩子接进城,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规避留守儿童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然而,事实不然。
首先是长期分离需要时间重建亲情,重新认知彼此,重新让孩子信任、依赖,然而大部分父母并没有正视这个问题,或者漠视不理,或者一开始便摆出父母的姿态来,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横加指责,经常打骂孩子,亲情反而更加疏远。其次是很多父母忙于生计或生意,应酬时间多,陪孩子的时间少,孩子仍旧处于“半留守”状态,甚至很多孩子被寄宿在学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到家与父母同聚,家庭的温暖仍旧处于饥渴状态。再次是父母的不稳定状态,或经常吵架,或处于离婚大战,或污浊的环境,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反而对孩子的成长更加不利。
第三,学校忽略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人格形成与发展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学校条件、师资有限,在教学与教育上很难兼顾。由于师资力量限制,乡村学校或者初级中学一名教师要面对30至40名学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特别是很多学校存在升学压力,教师面临教学质量评比等,而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质量上,对班级学习好的学生会多关照一些,而对学习差的学生就忽略了。而从多年的教学实际来看,那些差生往往是需要更多关照和更深层感情关怀的人,也是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人。
其次,学校教育过于单一,缺少必要的心理辅导课程和多样的课外活动。虽然现代教育一直提倡丰富孩子的少年生活,不再一味地提倡考得成绩高分,但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案例,心理辅导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案例说明这个问题,辅导老师往往很难从孩子口中获取真实的想法和信息,更不用说通过他们的日常言行观察到孩子们心理上的细微变化。如何有效进行心理辅导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值得教育学家去深入研究。而多样的课外活动也仅仅是局限在学校范围之内,传统的游戏、运动对贴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要开发一些旨在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活动,拉近距离,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沟通。
第四,社会相关因素加剧了“心灵留守”现象。首先,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冲击着传统的家庭结构。我国经过了经济快速增长期,城市造富神话冲击着人们的头脑,很多人疯狂地涌进城市,对过去“居家过日子”的传统家庭结构造成了冲击,父母与子女分离、夫妻分离的现象随处可见。而城市生活并不能让这些打工者乐观,受各种条件限制,这种分离现象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其次,社会诱惑太多,留守儿童很难把控自己,往往会深陷其中。儿童很容易受同龄人影响,而社会上存在着大量不良少年,以至于拉帮结派、坑蒙拐骗,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同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低级腐化的娱乐场所,通过享乐、声惑着留守儿童,一旦进入这个圈子,很难自拔走出来。特别是一些成人场所,对未成年人同样开放,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容易利用儿童心智不全,引诱他们做坏事,走上犯罪的道路。
“心灵港湾”落地的有效措施
针对“心灵留守”问题,家庭和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从家庭层面来说,外来务工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很难认识到和有效纾解这个问题。从社会层面来说,城市化进程之中,会有很多问题凸显出来,无论是制度的完善,还是相关保障服务机构的建立,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因此,家长、学校、社会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心灵港湾”落地。
父母关心爱护孩子,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家长应该提升自己的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进行改善。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在决定外出打工之前应该告诉孩子,征询他们的意见,让孩子全程参与讨论过程,感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尊重的。若孩子由此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父母双方最好留有一人。父母外出打工后,不能忽视与孩子间的沟通、交流。
当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就会大幅度减少亲子交流的时间与机会,加之生活场所及经历存在较大的区别,使家长和孩子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若父母忽视了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共享,就会使亲子间的距离被无限拉大;若父母能够积极主动地借助各种途径与孩子沟通,就能增强和孩子间的关系。父母在与儿童进行交流时,可以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学习情况、生活情境、工作现状、内心情感等。家长在和孩子交往时,应该用语言将爱与希望直接表达出来,尤其是对待年幼的孩子,父母要尽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想念及关怀。
亲子交流的方式包括:第一,尽可能多地给留守儿童打电话,交流时应该多谈一些和学习无关的话题。第二,给孩子写信,从生活、学习以及情感等各方面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写信能够增强家长的读写能力,而且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经济实惠,是外出打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交流的重要纽带,通过写信能够将平时不易当面表达的想念用生动的文字表达出来,促进亲子间的互动。家长借助信件不仅能更加强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全面掌握孩子的内心变化,孩子通过写信能够深刻感受到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行为进行反省,还能满足情感交流的需求。第三,父母回到家之后应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可以围绕分离期间的生活状态、学习情况及工作等话题展开,尽量弥补自己不在孩子身边的经历缺失,此外父母还应该对孩子的内心变化及感受进行重点关注,用积极的生活态度、习惯来影响孩子。第四,若是有条件,父母可以在孩子假期间将其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让孩子亲眼见证父母在外工作的艰辛,增进亲子间的关系。同时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环境,得知自己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树立自强自立、刻苦勤奋的人生观,对将来是有很大帮助的。
对学校教育进行优化,重视留守儿童的发展。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生活及学习行为就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除了家庭,学校是儿童最主要的社会化场所,学校教育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及生活情况,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进行弥补。
第一,教师应该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让双方都能够随时掌握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获悉孩子的情绪波动及学习变化等。在班级中创建留守儿童档案,掌握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的实际情况,记录父母打工的地方及联系方式等。学校借助档案,不但能够对留守儿童进行特殊监护与关怀,而且教师还能及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沟通,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教师还应该加强与留守儿童课下交流,增进师生关系。教师应该鼓励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积极与其他学生交流合作,让留守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茁壮成长。教师可以对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统计,合理地进行分组,让孩子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进行小组活动,互帮互组,共同发展。若是有留守儿童不服管教,教师可以组织村里的老干部参与管理,一对一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监管。
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给予支持。第一,对学校寄宿制度进行加强。学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寄宿带来的各项问题,比如学校伙食较差、生活单调枯燥等。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饮食质量,引导留守儿童加强与其他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二,对农村成人教育及继续教育进行加强。政府应该倡导中小学利用学校资源,在晚上或者节假日对学生家长开办成人教育课堂,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进而促进家庭教育的顺利实施。可以让孩子当父母的“老师”,对父母的学习进行监督指导,不但能够增进亲子间的关系,还能让孩子和父母一起进步。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学校创建家庭教育资询中心,为家长实施家庭教育提供科学指导。
目前,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开始关注“心灵留守”的问题,如苏北公益心理机构“阳光少年”、“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有福同享爱心联盟等,但是相对于庞大的留守儿童人群来说,还远远不够。一群被留守的孩子,他们非常强烈的渴望一个“心灵港湾”,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11-01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缺失
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都正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由于外出务工父母收入普遍不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并且孩子大部分是由年迈而且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照顾,以生活照顾为主,知识、精力上基本无法代替父母履行品德培养、辅导、督促孩子学习的义务,也会过于呵护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在他们正是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却缺少了父母的关爱,这势必会对他们将来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缺位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通常会得到学校与老师更多的关注,由于老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留守儿童投入同样多的关注。所以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一般,在学校里表现既不特别突出,也不调皮闹事的留守儿童,老师往往关注得较少。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农村学校中还没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组织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
(三)社会关注不够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社会环境存在一些不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于城乡之间,给农民工子女教育造成诸多矛盾,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须在原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在城市打工的农民无力承担子女在务工所在地普通学校入学的费用,而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孩子升学考试的问题;各地教材选用不同,使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乃至壮大。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社会教育又跟不上,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问题的产生。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社会方面
首先,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其次,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保障体系,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有计划地配套筹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托管中心、心理咨询站;再次,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社会各方面和各层次人士对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权利的关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共同解决;最后,政府要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机会,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投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二)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引导留守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利用当地有效资源,加大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配备心理教育教师,树立科学育人观念,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在精神上鼓励、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使他们与城市孩子一样身心健康、快乐成长。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子女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并且要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再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的监管机制,强化心理教育。最后,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爱,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
(三)家庭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