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38:44
导语:在儿科护理的特殊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儿科护士;医院;压力1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
1 1.儿科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儿科护理人员床位比达不到1:0.4,造成级别护理落实不到位,不能按规定时限观察患儿病情,一到忙季,小儿输液任务繁重,每位住院患儿每天要接受5~6组次的输液治疗,连被动服务都跟不上,何谈主动服务。使儿科护士多忙于基本治疗,床边护理时间少,根本就满足不了患儿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给儿科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1.2儿科护理工作风险大 护理行业本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护理服务对象是有生命的人,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小儿疾病的复杂性、小儿疾病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儿科护理人员稍有疏忽,就会给患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再者,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每天都离不开穿刺、注射及处理污染伤口及分泌物等处置,而这些操作都存在潜在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稍有不慎就造成职业性暴露。
1.3儿科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因素 医学理论知识有限,不能适应不断改革的医学护理模式和满足患者越来越多的健康需求,造成护士职能上的压力。工作负担重,非护理性工作太多,导致护士淡化了护理的专业概念,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心理卫生知识欠缺,不会或不能很好地应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调节,造成心力疲惫。当护士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物周期低潮时差错发生率为60~70%,严重者可导致医疗事故。
1.4来自患儿家长的压力儿科就诊独生子女居多,使患儿家长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如静脉穿刺一次不能成功,家长会借此机会表示不满,发怒,出言不逊或动手打人,给儿科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工作压力越高,护士离职意愿就越强。这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及护理质量影响甚大。
1.5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小儿身心未成熟,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依赖性较强,合作性差,需特别的保护和照顾。小儿疾病种类多,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多,这给儿科护理工作带来了压力。
1.6工作环境的封闭性工作场所空间小,空气流通差,色彩单一,患儿哭闹和医疗设备的声音较大,产生大量噪音,护士长期处于高噪音的环境中,紧张度和焦虑感增强,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危害。
1.7儿科用药的特殊性 小儿用药剂量较成人更应计算准确,如按体重计算,患儿体重应按实际测得值为准,抽取剂量应精确,所抽取药液不足1ml一定要用美兰管抽取,防止药液过量造成中毒。因有些药物它的治疗量接近中毒量。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抽取药液剂量,应谨小慎微,防止发生差错。
2应对措施
2.1 医院管理层的支持与重视综合管理的医院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合理规划各个科室的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对于儿科护士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各方面都进行合理的改善[1],首先面对护士工作压力大的问题,医院应当进行合理排班,试行弹性排班制,对于那些工作时长较长的夜班和中班应当配备较多的医护人员,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其次对于护士的培训和选拔过程医院也应当不断严格,合理规划各个科室的平衡发展,为儿科护士也提供较多的学习培训以及晋升的机会,关心护士的生活,认真研讨护士的薪资问题。另外医院也应当对于儿科护士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由于儿科护士面临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医院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强安全法律知识的培训,减少医患纠纷。
2.2创造一个清洁、卫生、舒适的环境儿科护士的工作环境较为混乱,医院应当在这一点引起重视,由于儿科护士的工作较为紧凑,对于卫生的维持不够及时,医院也应当合理安排清洁人员,定期定时的打扫卫生,为护士的工作创造一个更清洁的环境,其次,在医患入住时,医院应当进行简单的入住讲解。
2.3运用激励机制对于护士的工作医院应当给予高度的肯定,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根据护士的具体表现给予一定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不断的挖掘新的人才,发现护士工作中的优点和长处,合理处理新老护士的关系,另外对于医护人员在工作上出现的失误,医院也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应当公平谨慎的处理,给予其更多的改进机会,使得日后的工作更为顺畅。
3提高护士自身应对能力
3.1通过教育和培养,调动个体应对资源,掌握有效的应对技巧国家应对医护人员的培养有更多的关注,无论是在资金方面的投入还是教育方面的人员配置,都应不断的完善,为医护人员学习正确的护理知识,掌握更多的医疗技术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以及较高的文化修养、人文科学知识与心理学知识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应激能力。
3.2正确对待负情绪护士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修养,在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患者的不理解时应当保持应有的理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不可因为自身的素质问题使得纠纷更加严重,而医院也应当积极的组织各种的教育学习活动来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也应当丰富娱乐其业余生活,环节其压力,是其工作更为顺心。
3.3护士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儿科护士要以热爱本质工作、保护儿童健康为己任,始终以一颗火热的心、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儿科工作,虽然当今的护士地位并不是很高,但是护士自身要时刻保持信心,相信国家与社会在不断的进行调控,不可对工作产生懈怠,同时国家和社会也沟通医院做着相互的协调,相信未来的护理行业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
儿科护士的压力来源
工作环境不良:在县级医院,周岁内的住院患儿往往有3~5个人陪护,使得工作场所拥挤、混乱、噪音增大。国际噪声委员会规定,噪声水平白天≤45dB,夜间≤30dB,增大的噪声会导致护士紧张、疲劳,而混乱的环境也会带给护士不良刺激[1]。
工作量大、特护多:儿科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抢救病人多,特护多,使得护士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风险高、纠纷多:儿科床位周转快,加床多,需随时调整床位。临床上时常可以遇到患儿重名、重姓的情况,差错事故隐患多。儿科用药按体重计算,要求高度准确,护士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坚持三查七对,病人身份准确识别。使护士心理高度紧张,身体极度疲乏,导致心理压力大。
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由于传统的管理体制将护士置于组织的底层,忽视了护士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而医院的领导对护理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护理工作举足轻重,无非是打针送药,照顾患者。在绩效分配上偏重医疗,同样会使护士内心产生压力[2]。
各种检查多:儿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往往需要应对来自院外及院内等诸多方面的检查。儿科护士接受被查的几率远远高于一般的临床科室,这也是儿科护士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对 策
科学的人员配置:儿科床位与护士之比为1∶0.7。2005年10月至今,我院护理部每年在新聘用的护理人员中挑选素质高、身体好,大专以上学历护士1~2名充实儿科工作。床位之比由原来的1∶0.27~0.30提高到1∶0.4。在床位使用率超过100%情况下,护理部及时抽调相关科室护理人员去儿科帮忙,使整体护理真正落实到位,护患纠纷减少。
培养儿科专业护士,提高技术水平:儿科作为一个特殊科室,要求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扎实而丰富的专科技能,才能保证抢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除了科室每月积极组织护士的专科培训及岗位练兵外,作为护理管理者,需要给护士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使她们不断更新理念,努力学习新业务,从而增加职业的信心度。卫生部2005年颁布《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年)》中提出,根据临床专科护理的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当前,有关专业护士培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加强沟通,实施关怀:作为护理管理者,应及时与院领导沟通,针对儿科工作的特殊性,在绩效分配上向她们倾斜。积极为她们创造晋升、深造的机会。提高高年资护士的护理科研、临床带教及护理管理能力,让富有经验的老护士有用武之地,年轻护士看到发展的前途和希望,改善工作心态。改善聘用护士待遇,使她们在福利、提拔、晋升、进修学习等各方面享有与正式护士同等权利。应用激励机制。增强儿科护士的自我价值和工作自信心。利用媒体、医患沟通会,工休会向社会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宣传护理发展的新观念,唤起家长的理解。科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为住院患儿发放医患沟通联系卡,主动与患儿家长交朋友,教会她们育儿的知识。
提供心理咨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继续教育,使护士能普遍接受心理学知识,研修沟通技巧。管理者需要重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关注护士的心理状况。在科室经常开展医护人员会餐、唱歌、徒步等活动,释放护理人员压力,避免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也使团队中人与人的隔阂、误会、矛盾逐步化解,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魏继承.手术室及ICU环境的噪声污染.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6,17(5):311-312.
患儿年龄小、无安全意识、自制力和理解力差,此时必须要加强患儿家属健康宣教。用药时积极告知家属用法药量、不良反应、治疗目的、治疗方案及安全性,告知静脉输液需注意事项。在季节性疾病发病时期应指导家属预防措施,指导家属正确的护理操作措施,明确注意患儿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处理。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发放教育手册、播放视频等措施,提高家属安全意识。
2预防感染
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避免院内感染。维持病房温度22℃,湿度65%,定时通风换气,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空气,减少家属探视,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严格按照护理无菌操作,做好手卫生,医疗器械定期消毒保养,以免交叉感染,对传染患儿应做好隔离工作。
3加强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针对儿科病房特殊性,对可能发生风险事件制定相应应急预防,于窗户安置防护装置,地面置防滑垫,地面保持干燥。锁好大门和仓库,及时巡夜,打开监控器开关,保证监控正常运作,以免发生意外事件。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时表示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5%(1/200),即1例患儿导管脱出;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5%(10/200),即3例患儿导管脱出,2例患儿烫伤,3例坠床,2例患儿感染,两组对比(P<0.05)。4.2两组患儿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未发生护患纠纷,对照组8例护患纠纷,占4%,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讨论
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防范管理措施,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温岭市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8例儿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总结分析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另选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8例儿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所总结的危险因素对观察组采取对应防范管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影响因素;防范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个家庭的生活重心,但他们年龄小,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对自身疾病的主动诉求表达能力弱,给疾病的治疗护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此外,儿童天性好动、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对周围危险因素的辨别能力不足等,也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2]。因此,儿科护理是一项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活动,也是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3]。综合分析问题并对症解决问题是医疗工作中的优良传统,温岭市妇幼保健院将此理念应用与儿科护理活动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8例住院儿科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74例占53.6%;年龄在37d~14岁间,平均年龄(6.39±3.17)岁;肺炎71例,呼吸道感染伴热惊厥17例,腹泻21例,其他29例。另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8例住院儿科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62例,女76例占55.1%;年龄在35d~14岁间,平均年龄(6.32±2.89)岁;肺炎68例,呼吸道感染伴热惊厥20例,腹泻19例,其他31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去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所有患者的监护人均同意并自愿参与调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我院儿科常规护理手段处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分析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后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具体如下。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的危险因素大致可分为:社会因素、患儿因素、医患关系特殊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医院基础设施因素等。针对以上因素,我院儿科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正面引导媒体:我院应将尽量将医院环境及操作透明化,及时与媒体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关系,引导媒体理解到医疗行业的压力和风险性,以客观地评价医院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与患儿换位思考,及时与家属沟通,缓解家属情绪,以增加信任度和治疗配合度。(3)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使其可以在面对各式的突发事件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到工作中。(4)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医护人员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应及时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阐明疾病的情况及可能的发展过程,并提醒患者家属应如何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和出现不良反应后的简单紧急应对措施。(5)改善医疗环境:根据患儿好动等特殊性,提高床栏、扶手等医疗设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将危险警示标识明显化,并建立应对紧急不良事件的预案。(6)风险评估:根据患儿的性疾病种类、治疗手段及所需的康复措施等,对患儿进行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评估,针对评分较高者,给予特殊关注,同时根据评估结果给患儿制定个性化护理管理方案。
1.3评判方法
当患儿出现坠床、摔跤、疾病经治疗后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疾病恶化等均视为不良反应事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判护理质量,若存在统一患者发生两次或以上不良事件时,只记录1次,不存在重复记录情况。此外,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满意,<60分为不满意,调查表由患者家属及患儿共同完成,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为前两组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7.0,将各组数据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医疗活动中的特殊人群,医院对其一般为独立设立科室专科管理治疗[4]。一方面,这是由于患儿的身体发育不成熟且机能相对特殊,同一类型的疾病其治疗手段较其他成年人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出于关爱儿童以及患儿自主性差等有充分独立设立科室治疗的理由[5]。根据本次调研分析,我院出现患儿的护理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点。(1)社会因素:当今通讯技术发达,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人类带来了诸多的变化,但现大部分媒体多倾向于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对医疗单位误会极深,以至于过分放大医护人员的缺点,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不足。(2)患儿因素:患儿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差,自主表达病情能力差,护患沟通难。(3)医患关系特殊:患儿尚未有足够的自理能力,需要家属陪同,故存在特殊的患儿、医护人员、家属三角医患关系。但儿科医护活动又是技术性强、工作重、压力大的工作,部分家长们出于爱子心切的心情,对医护人员要求过分苛刻,易在护理中出现不配合或过多干预等情况,甚至引起纠纷,极大地阻碍了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4)护理人员: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扎实的专业技术,工作态度不严谨,不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等,均导致不良事件发生或恶化。(5)基础设施:儿科不同于其他病房,医院对儿科病房的设施不够成熟,危险因素如:床栏间隙过大、危险标识不明显或过于生硬不能引起患儿及家属的注意等易造成患儿出现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而所有的危险因素中,又以患儿自身的特殊性和医护人员能力不足为主,这与文献报道相符[6]。综上,我院加强儿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分析,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防范措施,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反应率,虽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儿童就医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海茹.儿科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37(4):98-100.
[2]闫霞.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2):123-124.
[3]刘丹.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6):93-94.
[4]李红,娄小丽,刘琼帆.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136-137.
[5]王慧.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5):174-176.
分析现执行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的定位,这章学时比例小,理论知识大多以熟悉、了解为主;实践学时比例少,学生操作技能薄弱,这就弱化了本章在整个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健康儿童保健”是每个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都要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而“疾病儿童护理”是个别孩子遇到的特殊性问题。目前学生的学习重点大多偏向于各类疾病儿童护理、住院儿童护理等,即特殊性,忽略健康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即普遍性。
二、“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分析
1.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
儿科护理与成人护理相比,其护理内容复杂、工作紧迫、护患关系特殊。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结合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儿科护理工作者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护理学生更好地掌握对健康儿童日常护理与营养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各年龄期儿童保健护理的重要性
新生儿期护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对新生儿的喂养、保暖、指导家长护理新生儿的眼、鼻、口、耳、脐、臀等方法,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婴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婴儿生长迅速,但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此时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幼儿期护理的重要性:幼儿的行走和语言能力逐渐增强,但危险识别能力差,易发生意外伤害;免疫功能不健全,依然易感染疾病;大小便的训练、睡眠时间的养成护理等极其重要。学龄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迅速,对其饮食营养搭配、生活自理能力、体格锻炼、团体意识、品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极其重要。青春期护理的重要性:这个时期是人生的过渡期,体格成长迅速,要注意儿童的营养、认知、心理、行为等的养成,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此外,加强青春期生理卫生等也尤为重要。
3.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用性
一是做好儿童保健能够提高我国儿童综合素质。用所学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家长科学地对孩子实施日常保健护理,锻炼孩子体格,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二是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广的前景。针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岗位和我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学好儿童保健护理,除了可以在相关医疗单位寻求就业岗位之外,还可以开设婴儿保健馆、儿童保健知识培训班、儿童健身馆、儿童营养师、考取孕婴证,等等。这就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率。
三、“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定位的几点建议
1.加大“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学时比例
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孩子的健康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更多家长重视儿童的日常保健预防护理。但根据对儿童家庭访视结果显示,大多数家庭家长对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和保健知识还很缺乏,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在校期间能够掌握更多更好的儿童保健知识,指导和提高家长对孩子的保健预防意识,这样就能够减少或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我国儿童的身体综合素质。
2.提高学生“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
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达到高职医学教育“三基”“五性”的基本要求。应把“应用型”、“专业型”、“能力型”作为《儿科护理》实验教学目标改革的突破口,制定可行性、实效性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实验课程结构,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课时分配少的弊端,构建新的实验课程结构。例如多增加婴儿抚触、婴儿被动体操、幼儿体操、预防接种的方法和技巧练习,提高在校生儿童保健的操作水平。
3.改革“儿童健康与保健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考核方法
【关键词】儿科护理;以人为本;理念;措施;效果
以人为本属人文学的范畴,在护理实践中则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既是规范人性化、优质化护理服务原则,是提高护士素养和品格的途径,也是适应时展,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实践与创新。近几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果,也证明了坚持以人为本是丰富和发展现代儿科护理学重要组成部分。
1 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1.1 坚持以人为本是时展的需要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病情轻重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健康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推进,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入既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在护理工作中既要重视疾病又要重视心理,既要重视局部又要重视整体,也就是说既要重视“科学精神”又要重视“入文精神”,要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扩展,“人文精神”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
1.2以人为本在儿科护理中具有特殊意义儿科存在着特殊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宝贝,当其生病住院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往往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又要顾及心理需求和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医疗纠纷也相对较多,这就需要儿科护士更是要注重人文学知识的学习,在关注疾病的同时,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家庭、社会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奉献社会”的服务观念不仅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恢复健康,也有助于减少或防止这种纠纷的发生,化解相关矛盾。
1.3提倡以人为本有利于提高护士素养和品质。目前大部分儿科护理人员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儿科护士不仅要有较高的护理儿童的理论水平和熟练的技能操作,更要有社会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健康教育、伦理学等方面知识,提倡“入文护理”对护士职业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智慧、理想提出了更高要求,能促进护理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加强人文知识培训。
2 儿科护理中如何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儿科护理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除了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外,更需要护理人员要有热爱儿科护理工作,更要有很强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采取注重个性和突出入文服务的具体措施,重点体现在环境营造、模式转变和服务改善三个方面。
2.1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设置图文并茂的环境,如尽可能多摆放绿色植物和鲜花,使用防滑地板,墙上悬挂各种壁画,以自然景色和可爱的卡通人物为主,画面色彩温和宁静,使人心情愉悦、欢快。被褥以温馨的天蓝色为主,消除儿童恐怖心理,此外,还要设置便捷的传呼系统,随时使患儿得到护士的帮助。
2. 2提倡温馨服务对于患儿来讲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母亲、姐姐、老师、朋友等。护士与患儿接触最多,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患儿及家艮以深刻的心理影响。一个训练有素的儿科护士要注意个人仪表和风度,坚持文明礼貌用语,进入病房霞带笑容,态度上要热情、和蔼,更主要的是要多主动接触患儿,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赖。女nx,l-婴幼儿多抚触、搂抱,善于用玩具逗其开心,对比较懂事的患儿可通过讲故事、玩游戏、询问一些学习、生活方面的需求,调节医患关系及患儿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尽快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此外,交接班时要注意真诚问候,出院时的要多叮嘱与祝愿。
2.3丰富人性化服务内容对患儿及家属的人性化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态度和蔼,更重要的是按照护理程序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就儿科护理特点而言,人性化服务可概括为“四字”、“四送”。“四字”是指“技”、“情”、“忍”、“乐”,即,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尤其是静脉穿刺技术,以消除患儿“怕打针”的恐惧心理,减轻患儿痛苦;对患儿、家属时时处处真情相待;对患儿的不恭言语和行为、家属的报怨都要忍让在先;尽可能增加患儿的欢乐情绪。“四送”是指人院时送温暖,包括在送水、生活安排、协助检查,指导用药对初入院者要特别关心,尽快缩短双方距离;特殊日子送慰问,如在儿童节或患儿生日送上一分zbSL物;工作中送笑容,无论是操作、检查,还是取样,都尽可能-呸持微笑服务,对儿童而言,在微笑中安慰、叮咛比直接告诫作用更加强烈;康复出院时送祝福,建立一种长久的友爱。总之,要根据患儿年龄病情的不同,提供个性化护理与沟通,体现儿科专科护理特色,深化整体护理内涵。
2.4做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熏要组成部分,儿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细节,讲求方式。一是要制定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计划表,在介绍疾病防治、饮食要求、用药指导、体育锻炼等知识时,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选择恰当方式,如将健康教育内容制成卡片,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多示教、编写讲述小故事等,寓教于乐;二是可进行集体沟通,对某一季节发病率高的疾病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体沟通、宣教和检查指导;三是办好儿童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形式上要图文并茂,版面上生动活泼,最好以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卡通、漫画为主。
3 儿科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特别是静脉穿刺、危重患儿的抢救与护理,也由于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患方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再加上人员编制不足,使儿科护士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护士长定期与护士进行思想沟通,以了解护士近期的工作状态、生活上的需求,以消除外界因素造成护士工作干扰。尽量争取提供晋升、深造、福利待遇上的优惠政策。对工作出色的护士进行表扬和奖励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制定护理缺陷记录,根据表现、工作量、承担的风险大小实行奖金二次分配。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模式,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4 实践效果评价
近几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对护士激励很大,使护理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服务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护士在实践中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儿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对儿科护理针对性、特殊性的认识,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护理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使护士从被动执行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评价患儿需求,提供个体化服务;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护理人员对儿科护理中的内在美、形式美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轻柔、迅捷、精确的注射行为中,在对患儿心理的正确把握与安慰上,在从声音、色彩、形体方面改善护理环境中,在把握音色、声调、语速、用语选择的语境追求中陶冶了情操,领略了个性与风格、内容与形式、行为与科学性的和谐统一,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以高效和完美的护理手段、方式与方法,满足了患者家属的合理需要,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患纠纷明显下降,床位使用率不断增高,医院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儿科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99.5%.从根本上改善了儿科护理质量,为创立服务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2] 高明风。以人为本护理服务中的“小事”不容忽视[J].临床护理杂志,2003,(2):328.
关键词:儿科病人 心理护理 被动依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83-02
心理护理(Psychological care)是指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受到积极影响,从而使病人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常用的方法有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调整环境等,通过多种方法的运用使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等得到疏导,从而使病人摆脱困境[1]。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有交往原则、启迪原则、针对性原则、自我护理原则等。在临床工作中,掌握病人一般心理活动规律,根据病人心理需求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儿科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儿科病人心理特征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于儿科病人来说,其心理护理也与成人与老人心理护理有着很大的不同[2]。
1 儿科心理护理特征
儿科病人由于年龄较小,其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对于疾病认识和理解能力较为低下,一般情况下,儿科病人的心理活动变化与疾病发展与治疗情况的变化密切相关[3]。首先,儿科病人活泼好动、自控能力较为低下,其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儿科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注意力转移的情况,这就成为儿科病人心理护理的难点。其次,儿科病人常伴有分离性焦虑和恐惧,由于幼儿对父母的依恋程度较高,一旦住院,使其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就会导致分离性焦虑心理,而且儿科病人对疾病的不适应和对诊疗手段的畏惧,往往产生恐惧的心理,直接表现为哭闹、拒食等。再次,儿科病人存在交流障碍,由于儿科病人语言发展能力是有限的,在生病期间,很难通过语言交流来了解其心理状态。此外,儿科病人处于儿童身心迅速发展时期,但受到疾病折磨,在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下,儿童往往行为退化,出现尿床、骂人、不能独立进食等状况。
2 儿科病人心理护理
2.1 疾病对患儿心理护理的影响。儿科病人在住院期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家长对患儿的心理影响,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身体发育程度低,往往在家庭中处于较为特殊的地位,从而少收躯体折磨和心理折磨,而患儿生病期间,家长对患儿表现出其他时间少有的同情和关爱,并放弃了教育性要求,使患儿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其次,护理工作对患儿的影响,在儿科病人住院期间,需要遵从护士的要求,使患儿产生强烈的反感与抵触情绪,部分患儿甚至失去自我控制能力,退化到乳儿被动水平。最后,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对儿科病人的自由进行了限制,使患儿情绪化严重,忧郁和孤独感增强。基于上述因素对儿科病人心理造成的影响,作为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时,应该加强对患儿行为活动以及情绪变化的观察,同时需要对家长提出陪护要求,并指导家长掌握与患儿心理交流的原则,对于患儿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行为,家长不应过分迁就。对于由于治疗需要而限制了自由的患儿,护理人员要给予患儿补偿性的活动,譬如说,给患儿讲故事,给患儿玩具玩,教患儿进行绘画等,通过这些方式使患儿得到安抚[4]。
2.2 儿科病人恐惧反应的心理护理。在住院期间,造成儿科病人恐惧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如:儿科病人对医院的陌生事物与环境感到恐惧和不安,尤其在对儿科病人进行检查和治疗时,当对患儿进行注射操作时,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刺激,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造成患儿不配合、反抗、哭闹等现象;疾病对儿科病人带来的生理痛苦,使其内心苦楚万分;治疗操作带给儿科病人恐惧反应,如灌汤、下胃管等。对于儿科病人恐惧反应的护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操作时,动作应轻柔,要对患儿表现出爱护,也使家长放心。对患儿的态度应该亲切,要善于引导儿科病人,使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恐惧感得到缓解,同时在对患儿进行操作治疗时,应多与患儿进行对话,使患儿的注意力转移。尽量避免采用欺骗手法和恐吓手法引导患儿接受治疗,要掌握患儿喜欢表扬的心理特点,多对患儿进行表扬和鼓励,使患儿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4]。
2.3 被动依赖和行为消退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生理心理上的合理需求,使患儿获得最好的安慰,要注意对患儿自尊心的保护,对合理的依赖心理要给以支持和理解,但是当患儿病情逐渐好转的情况下,要注意使患儿的依赖心理的消除,使患儿能够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过分依赖心理的存在。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应热情安慰,使患儿能够树立起信心,尽可能多地为患儿营造愉快、舒适的生活气氛,使患儿的生活内容丰富充满趣味,让患儿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得到缓解或消除。护理人员除了精心治疗和照顾患儿生活之外,还要主要对患儿情绪状态进行调整,特别要注意对慢性疾病或病重儿童给予心理治疗,指导患儿以良好的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
3 结语
总之,在对儿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时,要与患儿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使患儿将护理人员当作知心朋友,使患儿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保证儿科病人及时诊断治疗,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秋玲,于俊风,孙文健,冯玉英.儿科病人家属常见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01):254-256
[2] P.Kamtsiuris,E.Bergmann,P.Rattay,M.Schlaud.Inanspruchnahme medizinischer Leistungen[J].Bundesgesundheitsblatt-Gesundheitsforschung-Gesundheitsschutz.2010(5-6):177-179
关键词:儿科;护理纠纷;原因; 防范措施
在临床工作中,医疗护理纠纷普遍存在,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维权意识增强使整个医疗行业呈现高风险形态[1],而儿科由于它的特殊性加之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医疗护理风险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为探讨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与干预措施,现作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2010~2013年我科共发生护理纠纷10例,其中院内解决2例,科内自行解决8例:穿刺技术不娴熟4例(40%)、治疗护理不及时2例(20%)、液体外渗2例(20%)沟通不到位2例(20%)。
2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
2.1患儿家长高期望值与护理技术水平存在反差 孩子生病后家长焦虑、烦躁、激惹性高,且常有多位家属陪同,期望到医院后能得到最快、最好的治疗并能有最佳的治疗效果[2],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疗效未达到期望值甚至加重,更会引起家长的强烈不满,发生护理纠纷。
2.2护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家长存在对环境不熟悉、对患儿所患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对治疗护理的不配合、对医疗费用的不理解等因素,而护士由于工作繁琐、病床周转快,工作量大、人力资源紧张等导致每天都在忙于各种治疗、护理及处置。
2.3护士责任心不强、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 儿科护理工作任务重、要求高,个别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良好的服务理念,工作被动,巡视的不及时、询问的不耐烦、查对的不仔细、操作的不规范都是引起护理纠纷的高危因素。
2.4社会因素使医患矛盾加剧 医院是特殊的服务行业,当前医疗水平与人们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疗保险也仅仅是覆盖。但随着社会上普遍开展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媒体部分渲染了医疗行业中的个别消极因素等,使有些人对医疗护理工作有一种戒备心理,对医疗护理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者一些不理解的行为都希望有一个说法,所以医务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纠纷的发生[3]。
3 防范与干预措施
3.1改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 优秀的儿科护士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格将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平常工作中去,用真诚的微笑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3.2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首先要学法、知法、懂法才能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核心制度、操作常规等等都是每个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点
3.3加强对护士的业务素质及专科培训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加强基础、专科、操作及分层次培训,作好“传、帮、带”以促进全科护理人员水平的不断提高。
3.4加强工作责任心 儿科临床护理的对象是不谙世事的儿童,这要求护士在工作中不能马虎和懈怠,各个班次不仅要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更要勤巡视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问题。
3.5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的规避护理风险,不断强化各班护士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提醒并制定整改措施。保证护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其次要加强重点患儿的管理:如危重儿、特殊患儿、新生儿等,把该类患者作为病区的重点,对现存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加强全体医护人员的重视度。然后要加强重点人员的管理:如科内年轻护士、轮转护士、进修生、实习生等,强化她们的三基三严、法律法规及院感的培训。最后要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文书是严肃的法律文件,规范的护理文书是患者病情变化的真实反映,也是护理工作的真实记录[4]。护理病历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真实、客观、准确、及时、完整等,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导致护理纠纷。
3.6加强对外宣传、优化就医流程 现代化的今天,在诊疗活动中患者及家属能够积极参与到医疗护理安全,在诊疗费用中,能够感受到医院收费的规范、清晰、透明等信息化支撑的方式都是减少纠纷的良好举措。
4 小结
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儿科患者的特殊性,给儿科护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作为护理工作者要正视儿科高发护理纠纷状况,全面了解儿科护理工作中发生风险的高发因素,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加强护患相互理解,不断提高儿科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技术操作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岸青,丁丽嫦,黄玉霞,等.儿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干预[J].北方药学,2011,8.(7):123.
[2]王琦.减少儿科护理中的护患矛盾[J].家庭护士,2006,4(12C):63-64.
【关键词】护理细节 护理纠纷 防范
在医疗工作中,护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中常出现在护理工作某个细环节问题上,因此要真正理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理念转向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护理。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一种特殊群体性工作,患儿是情感表露坦率,对自身疾病不会表达,年龄不一,性格不一;家属文化程度不一,经济条件不一,道德修养不一,随着人民的需求越来越高,给儿科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儿科护士必须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涵养,以严肃、认真、谨慎、耐心的态度为患儿、为家属做好每个护理细节工作,满足其心理需求,减少护患纠纷。
1 儿科护理细节影响的纠纷
1.1人员配备和环境影响
护理队伍配备不足,是目前护理一大问题,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影响护理质量,尤其是儿科护理工作,随着季节性的发病率增多,工作量大。医院无限制地加床不加人,严重导致护士缺编,由于人力不足所致的超负荷劳动,致使基础护理不到位,更不用谈做好细节工作,有时某个细节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护患关系。影响护理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引起的纠纷。
1.2护士的言行举止对家属的影响
护士的言行举止对患儿及家属很有影响力。患儿及家属刚到医院,本来对医院就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对患儿的病情焦急,望医护人员尽快给予治疗,护士常处于患儿哭闹的嘈杂环境中,除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外,还要承担沉重的心理压力,造成身心疲惫,此时护理人员用冷漠的表情,生硬的态度,以及不恰当的语气对待患儿家属,患儿家属就对你评价为态度恶劣,不可信任的护士。使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极坏的影响,从此纠纷就出现了。
1.3心理素质差,基本技能不熟练
儿科的护理工作对象是一种特殊群体性工作,他们之中都是独生子女多,一个患儿住院就有1-4人陪护,患儿身体娇嫩,又处于无知无助,适应能力弱,见到穿白大衣的医务人员就哭闹不愿接受各种治疗,加之家人的宠爱,心痛小孩痛苦,同时对护理人员期望值过高,对护士的技术操作无信赖感,造成挑剔、否定拒绝的态度,为将患儿痛苦降低到最低限度,要求护士操作一针见血、一次到位。此时,无形中造成护士精神高度紧张,加上护士心理素质差,技术操作不够熟练,操作时未达到家人的期望,给小孩带来痛苦与恐惧而引起纠纷。
2 忽略某个护理细节工作
做好护理某个细节工作是体现护理人员的工作作风,是防范医疗护患纠纷的环节之一,细节工作是比责任心更细致的一层工作,也是对病人关心照顾周到一种体现,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在护理工作不要忽略某件小事,如患者入院时,由于其特殊性,家人大包小包的拿来,护理人员给予帮忙,也会令其感激。细节也是体现一个人的作风优劣和职业道德、修养和行为。忽略了他家人就产生一种不信赖,不安全,不满意的表现,从此纠纷就出现了。
例如:
2.1人员编制问题
由于人员编制不足,加上工作琐碎,工作量大,从病儿进到住院部住院至护理人员完成对患儿的各项操作治疗,需要一连串的手续及需一定的时间,患儿入院后未得到及时的治疗而产生焦虑,引起争执。或因输液过程中,输液针口肿,拔针后未及时给予重穿刺输液和接液体不及时,有的患儿只有一个人陪护,在各种生活问题上无法照应,护理人员无法关心、帮助、照顾到位而引起的纠纷。
2.2护患沟通问题
儿科工作是一种特殊性工作,而对儿科护理人员的要求越趋严格,心理素质差,操作不熟练,在进行儿科静脉穿刺,特别是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在操作前未与家长做好细节解释工作,一旦穿刺不成功,家人就对你产生不满意、不信赖,以为你把他的患儿作练习、作试验而引起纠纷。在无菌操作方面不注意某个细环节的消毒,家人产生质疑而引起纠纷。输液点滴速度根据小儿年龄大小、体重、病种、病情而调节点滴速度,由于护理人员未交带好速度快慢理由及注意事项。家人不理解而引起纠纷。输完点滴后拔针,因小儿特殊,粘贴的固定胶布较多,而且有部分粘贴在头发上,护理人员匆匆忙忙的拔针,不注意某个细节动作,引起小孩的疼痛哭闹,家长的不理解引起家人反感而产生纠纷等等。
2.3患儿家属问题
由于家属对医护人员期望值过高,缺乏医学知识,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效果难以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易造成挑剔,有的经济条件好的,认为出了钱给医院,就要求护理人员由他摆布,不听从解释,不理解医护工作,影响各项工作及沟通的工作进行。
3 纠纷对医院、对护患双方的影响
一旦发生护患纠纷,不仅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增加了医院经济负担,损害了医院合法的经济效益,挫伤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医院和医护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同时处理和调节医疗纠纷相当棘手、而且具有难度大、技术性强,环节多,工作量大,不论何种原因,何种类型引起的最终采取的方式以解决的纠纷,均会对社会、对护患双方造成很大的影响。
4 防范
4.1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壮大护理队伍,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加强临床一线护士的配备,特别是儿科护理人员的配备,合理调配人员,合理排班,改变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做好、做细,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4.2加强护士业务素质提高
过硬的技术是架起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理解与信任的桥梁。在儿科护理人员没有过硬高超的护理技术,是通过平日锻炼培养的结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总结经验,特别是年轻护士,要虚心学习,虚心请教,年轻护士向高年资护士学习,有过硬的本领,才赢得病儿及家属的称赞和信任,才能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减少护患纠纷发生。
4.3恰当语言沟通与细节观察
在沟通交流中护理人员态度和蔼、热情、关心、同情心,应用恰当的语言,注意语言上的某个细节谈话,对患儿语言温柔,清晰易懂。赞美,称呼尽量用小名和昵称。对家属语言规范礼貌,多用解释性语言,对家属提出的疑问,给予合理的解答,同时提供微笑服务如高雅脱俗的言谈,诚挚温馨的笑容,亲切谦逊的态度,融洽护患关系,并观察家人的细节表现如何,是高兴、焦虑、抑郁等。对此细微观察做出判断,根据情况予以安慰。并用手轻轻抚摸患儿的额头,握握小手,当家人照顾不便时给予帮助解决。取得其配合和认可,杜绝护患纠纷。
4.4具有良好形象
护士个人形象代表着医院的整体形象,也代表着护理队伍群体形象,护理人员除着装得体、仪表端庄、举止文明大方得体给患儿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外,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取得家属的宽容、谅解信任,所以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衡量护理工作、护理质量好坏的一个尺杆,护理细节之处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护理人员更要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做好护理细节工作,任劳任怨。俗话讲:细微之处见精神,细微之处见作风,细微之处树形象。细节工作决定护理人员服务工作作风,质量水平和效率。
4.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