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时间:2023-09-25 11:38:45

导语: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基础英语教育;主体性

今后,我国中小学教育将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实现中学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之一的英语教学,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在认识上应如何适应素质教育思想,在理论上应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在实践上又应该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思想”。本文将以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等几个基本特征为出发点,结合“应试教育”在教学中暴露出的一些弊端,谈谈如何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来搞好基础英语教学。

一、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因为人的发展既不能由父母包办,也不能由教师代替,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主体性的发展。“没有主体内在潜能的开发,没有外在文化知识经济发展主体的内化,人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作用的过程(即人作用于人的过程),其核心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也就是说主体的发展,不仅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且把教师也视为并列的活动主体,且发挥着指导者的作用。教育中的这种‘双主体性’决定了教师要负教的责任,学生要负学的责任,只有双方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然而,考察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实践,则不难发现受“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的影响,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仍然存在,其根源就在于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正常发挥。这种状况既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开展,也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英语教育应该如何发挥这种“双主体”作用呢?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是言语交流活动的共同交际者,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者、研究者。教师进行的一切教学研究活动都应该在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基础上,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能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①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灵活选择教学模式。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活动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教师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教学对象对听说读写进行有侧重或平衡的综合训练。

②重视师生间情感沟通。英语教学中具有大量的言语交流活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而语言的交流离不开情感交流。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教学课这一有利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尊重学生发表的看法,理解学生学习中的顾虑和难处,关爱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安全感”。在宽松和谐的语言学习气氛中,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增强自尊,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③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言语交流活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关键。英语教学中,从造句到看图说写,从讲故事、情景对话到角色扮演、即兴发表见解都是启发学生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交际性特征,加大师生间、学生间言语沟通的面,做到用中学,学为了用(learn by doing,learn for doing.)。外语教学的意义就是在这种“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真正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④做好学法指导。教学是教学生学,外语课是使学生掌握外语,学生掌握外语必须靠自己去学,这是学生主体性的根本表现。简单说来,就是“学生愿学,能学,可以不走弯路地学”。

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主要就是表现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被动接受式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取式的“我要学”,最终走上能自我教育式的“我会学”的路子。总之,“我们提倡学生主体,并不排斥教师指导;只是教师指导的作用在于实现学生主体而学生主体又反过来活跃教师的指导活动,两者相作互用。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因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发挥更好的积极性,学习上不走弯路;从教师说,可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进步”。所以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是素质教育落在实处的根本。

二、面向全体性

“应试教育”使学生遭到不平等的对待,只注意少数学生,忽视了多数学生,特别是歧视差生的现象在许多学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当然应面向全体学生。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已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日渐发挥作用,懂外语已成为衡量现代人的标准之一,每个未来的普通公民在中学阶段都应打好一门外语的基础。每个学生,无论将来干什么,如果缺少能基本运用一门外语的能力,必将影响到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因此,英语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努力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基本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和要求。

当然,面向全体不等于“齐步走”、“一刀切”,“因材施教”指的就是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承认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抓中间,而不放两头,知人善教,好、中、差分别要求,如对外向型学生,要利用其善交际之长以带动班上的言语交流活动;对内向型学生,则要鼓励积极参与,大胆张口。总之,教师要从学习上,个性上发挥不同学生优势,做到既照顾全体,又培养个别。

第2篇

一、德育经常化,就是要全面贯彻教学方针,对学生经常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

二、德育制度化,就是突出一个“管”字,加强管理,健全相应的制度、目标,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制定“振兴奖学金”条例、学生立功受奖条例、学生操行评定条例、学生宿舍卫生条例、学生劳动条例等。

三德育管理量化,就是以贯彻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0条为主要内容进行量化管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更好地、准确地考查学生行为表现,及时表扬好人好事,纠正不良倾向。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五章四十条进行常规检查和阶段性检查,并分别以自尊自爱、注重仪表、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守社会公德、生活勤俭、尊敬长辈等项计分,前三项为常规检查内容,后几项为阶段性内容,对见义勇为、扶老携幼、拾金不昧、自觉维护治安者进行表扬加分。将每条内容进行量化,便于检查,对违纪的学生按规定扣分,按优等、良好、及格、不及格分为4个等级,以班为单位,每周一小结,学期中进行初评,学期末总评,公布结果。

四、德育学生化,就是德育工作让学生参加、处处考虑学生的需要,通过自治、自愿、自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学生满意、高兴。德育学生化突出一个“导”字,开展各种活动,发扬民主树新风,为学生办好实事,引导和疏导学生积极向上。如,开展班级卫生评比活动、国庆书画展览、校庆征文,定期出版学生报、举办革命歌曲比赛、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田径运动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形成助人为乐、互相帮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几气。

第3篇

一、以最理想的发问方式切准知识点和育人点

知识点,是指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育人点,是指思想政治课育人的内容,即教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和信心的内容。以最理想的发问方式切准知识和育人点,将使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实现成为可能,对于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身肩双重重任。一方面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把学生培养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上宏观调控教材内容,理清教材的基本要点,对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把教材中包含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凸现出来,为理想的发问方式做好准备。

知识点和育人点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书始终是在育人,教师传授知识,就要对学生政治立场、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等施加影响。学生学习知识时,总是要受到一定的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但是政治立场、思想品德的教育并非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教师自觉地通过一定方式,寻找适当的契机,采取有效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产生显性的教育或隐性的影响,以期取得教书育人的效果。缘于此,中学生思想政治课课堂发问技巧的艺术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精心设置发问的层次

整个教学活动,犹如一幕戏剧,发问便是紧紧抓住“观众”的优美台词中的佳品。

1.以启发学生思考为目的:教师课堂发问技巧的精心设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必须用尽心思去寻找答案,脑子总是不断思索,或从已有的知识去找,或重组资料,或另辟蹊径,希望寻求一个妥善、可行、有创意的答案,这种心灵活动便起一种有意义的思考作用,教师同时应当注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方法,是深受教师所提问题的影响的。教师提问记忆性的问题,学生便得去思考、创造,因此提问的时候,教师偏重问某一类问题,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利的。总之,要达到启发学生思考这个目的,便得留意各种类型问题的比例。

2.掌握好发问的度:这里所言的发问的度包括发问的侧重点、发问的层次性、渐进性。

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组织发言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发问技巧,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原动力,使得学生借着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又可聆听别人的意见。经过这一同化调整的过程,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推进一步,学生可以学习组织说话内容,培养发言的信心和技巧,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师虽然被一些理论家定格为教学过程的客体,但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课堂教学的中枢,是指挥棒。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因而具有集中注意力,开启学习心智,激发探索钻研兴趣的功能。学生回答问题答对了,教师应当充分给予肯定或褒扬,特别是中差生,这时学生便有一种满足感;如果学生答错了,教师以适当有分寸的鼓励和耐心细致的纠正,培养学生下次作答时有较好表现的信念。这一点我在无数次的课堂教学中深有体会。因此,可以这样说,有度的发问技巧有增进自我概念,培养正确人生观的功能。这是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又一成功典范。

3.回馈信息的合理处理:教师的发问引起回馈作用。教师应当充分分析、合理处理回馈信息。教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或回答,了解教材深度、教学进度、巩固练习等等是否适合该程度的学生,这是帮助教师自我检查教学成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作为日后改进教学的参考。

第4篇

一、重计划

班主任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的计划要符合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首先要确定目标,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总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主体,有了这个总目标,各种计划就能做到有目的、有层次。(2)整体性原则。班主任计划工作是学校整个工作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服从于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3)群从性原则。班主任工作计划关系到全班师生计划的设想,确定目标,制定措施都必须走群众路线,整个计划制定过程应广泛征求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立。(4)稳定性和灵活性原则。班级工作要井然有序,班集体要稳定团结,计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基本保证。然而,客观情况的变性则又要求计划具有灵活性,使计划适应新情况。(5)超前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计划的制定必定带有预测性,勾画出美好的理想的发展前景,这就是超前性。而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情况而制定计划,这就是现实性。超前与现实的灵活,使计划有长时间的实用性,保证了实施的可行性。

二、重检查

班主任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要解决他们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样的工作如果只布置不检查,就像治病光开方而不服药一样,效果就是不好的。每学期凡是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我都逐项检查,毫不含糊。检查学生的学习目的与态度是否端正等。检查也是教育,一次检查胜于几次布置。通过检查,验证效果,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竞争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重了解

做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在于有的放矢。那么“的”在哪儿呢?在调查研究之中,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人情况,包括学生的性别、年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健康状况、个人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特长和性格特征,以及有无特殊缺陷;学生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及父母对学生教育的态度和影响;学生周围环境的情况。另一方面要了解和研究全班学生的特点和动向,包括班级的历史;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总的情况;班级的传统和作风;班级当前的主要倾向;班委会的组织情况,它们在班上的作用;学生中先进、中间和后进的分布状况,等等。

四、重威信

班主任要顺利地进行班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除了要具备优秀的能力、适合的工作方法外,还要有自己的威信,说出的话让学生信服,提出的要求让学生执行。班主任的威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品德影响力。品德指人的品行、道德、人格和作风等。一个有高尚品德的班主任,他的思想和行为不但具有明显的表率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动员力和说服力,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和信服感。(2)知识影响力。班主任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传授知识与开发智力的过程。知识渊博的班主任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学生自然会对他产生信赖感,乐意听他的课,服他的管,为能够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担任自己的班主任而感到荣幸,这样班主任的威信就很容易建立起来。(3)才能影响力。班主任的才能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以及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和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等。(4)情感影响力。班主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就能激起学生对他亲近、感激和尊敬的情感,使师生在心理上更加融洽,产生感情共鸣。这样的班主任就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和拥护,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能力,享有较高的威信。

五、重身教

在教育实践中,我对“口说千遍,不如身行一遍”体会较深。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是提高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基础。一个睡着的教师是叫不醒学生的。所以,我努力要求自己:既从我说起,又从我做起,真正成为学生名副其实的表率。在我任班主任期间,为转变班风,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凡是工作中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都抢先去做。学生看到老师能说到做到,都很受感动,受到具体形象的教育。

六、重理解

要教育学生首先要理解学生。学生的优点要理解,学生的缺点也要理解。理解就是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我认为,青少年学生知错是愿意改正的,不少犯错误的学生还有悔之莫及的心理,对犯错误的学生,应先让他们通过争辩,暴露矛盾,暴露思想,教育者从中了解受教育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认识上的片面性是什么,主要的顾虑又是什么?从而真正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以便对症下药。教育学生要真诚,而真诚就需要理解。

七、重疏导

疏导就是开通思路,在引导中疏通,对学生思想教育只能是疏通引导,效果才能持久。比如在对待理想的问题上,有的学生认为:“理想远得很,看不见,与己无关。”“理想就是上大学,上了名牌大学‘想’什么都会有的,考不上名牌大学就只有一个空想。”有的则认为:“百张奖状抵不上一张录取通知书,平时积极不积极无所谓。”这些思想的反映,既有认识问题,又有目前社会存在着某些不合理的问题的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教育学生认识树立远大理想与奋发成才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正视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目前招生制度、教育结构、就业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立志投身改革,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样学生既能接受,又能收到教育效果。

八、重信任

信任就是相信而敢于托付。在教育活动中,我对现在青少年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深有感觉。他们思想活跃,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我注意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团干、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积极分子去组织演讲比赛、升旗仪式、辩论会、纪念日庆典活动等。而在指导上我多用建议、协助和引导等方式。这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越好,其心理感染的作用越大,工作效率越令人满意。

九、重信息

第5篇

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在追溯汉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因素,也可以看到统治者和政策的因素,更可以看到儒家思想自身的包容性、内化性和开放性。尤其是其所涉及的关于职业道德的一些内容和要求,比如要求领导者要带头率先示范、刚正廉洁、诚实守信等,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关于职业道德的要求有很多相似之处,研究汉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中关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对推进现代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汉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要求

客观地说,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道德在教育体系中,有很多内容仍然闪烁着现代光芒,尤其是关于职业道德相关要求。

(一)遵纪守法

儒家历来都强调统治者或管理者应当严格遵纪守法,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对此,孔子曾指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邓禹是汉武帝建立大汉王朝的重要功臣之一,后被封为高密侯,位高权重。尽管如此,他还是遵循儒家思想道德要求,强调子孙的法纪教育。 “教训子孙,皆遵法度,深戒窦氏,检敕宗族,阖门静居 。”\[2\]616历史对此评价是“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 而其后代也严格遵守其教导,并延续了数代,结果造就了“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东京莫与为比。” \[2\]619

(二)廉洁刚正

东汉儒家代表人物杨震,自幼勤奋好学,成年后又博览群书,被誉为“关西孔子”,先后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等官职。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守儒家道德规范,为官时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大公无私。生活上艰苦朴素,出门从不坐轿子,坚持步行,子孙经常食野菜。他的子孙们深受这种廉洁刚正的作风的影响,都以他的作风为榜样,传习数代。他的很多做法在当时并未被理解,一些同僚曾劝他应该多为子孙购置产业,他却认为:“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2\]619后来,虽然他因上疏批评中常侍樊丰等人,被诬陷罢官后自杀。但是,他廉洁刚正的作风给子孙们树立了榜样,也给后世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三)以身作则

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汉代儒家十分强调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如陆贾就十分强调当权者要以身作则,他认为统治者在品德方面的一言一行,对老百姓的德行会产生上行下效、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指出:“夫王者之都,南面之君,百姓之所取法,故其举措动作,不可失法则也。昔者周襄王不能事母后,出居于郑,而下多叛其亲;秦始王骄奢靡丽,好作高台榭、广宫室,则天下豪富制屋宅着,莫不仿之。” \[3\]陆贾认为,当权者坏的作为、不良的行为都会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当权者应当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坚持为政以德,以促进社会风气的优化。纪武昌,喻长友:汉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对现代职业道德塑造的启发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第25卷第3期

(四)言行一致

思想道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说教层面上,要通过各种具体实践将其展现出来,用道德行为来检验教育的效果。儒家传统道德教育主张“知行合一”,特别强调要躬行实践。他们认为躬行是内在道德品质在具体行为中的体现。通过实践,最终达到“道术兼修、内圣外王”的境界。因此汉代儒家士人非常重视自我修身和自我道德实践,主张在道德实践方面展现个人道德品质的优劣,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这些对我们如何提供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很有启发意义,当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对诸多困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让受教育者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首先,我们在制定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时,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特殊的要求,因人而异,要使教育具有可行性,尽量避免那些抽象的假、大、空的内容。其次,还要采用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考察方式,不能单纯根据其言语或文字描述衡量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德高低,而要将言行结合起来,综合考察。

二、汉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对现代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

在《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一文中指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既要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文化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敬业爱岗和服务质量意识,养成既讲竞争进取、又讲团结合作的风气。” \[4\]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建设,比如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

(一)坚持依法治国,主动学法守法

社会主义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绝不允许有任何违法乱纪践踏民意的行为,一经发现必将严惩。当前有些人认为违法乱纪能够捞到好处,不惜铤而走险,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玩火行为。那些最终受到法律严惩的人,最初都毫无例外地怀有侥幸心理,总以为自己可以逃脱法律的惩处,甚至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当正义的宣判来临之际,才开始悔恨、自责,但悔之晚矣,只能警示后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思想潮流涌进,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自身的学习,忘记了党的宗旨,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置之脑后。放任不良思想侵蚀自我,享乐主义、弄权思想尘嚣甚上。他们将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权力当作为自己牟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阿谀奉承,放弃原则,为所欲为,严重败坏党的形象,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二)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要求

当前是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建构终生学习型社会,我们也应顺应时展的要求,学习中国特色社会理论知识,夯实自我本职工作所需的经济、法律等理论知识。尤其要结合纪律教育学习,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约束,牢牢守住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讲操守、重品行,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东西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东西不拿;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涉足,能够抵制各个方面的诱惑,真正做人民的公仆。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做到权为民作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权力在服务人民、服务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最大的效能和作用。

(三)领导者率先垂范,清正廉明

2012年3月16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讲话中指出:“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走向违纪违法、腐化堕落的深渊,从根本上讲是世界观、人生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丧失了拒腐防变的能力。他强调,领导干部务必时时、处处用党的纯洁性要求对照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以自己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党的纯洁性。” ①反观当前有些领导者对下属、对别人,严格要求,强调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制定出若干规章制度约束他人,要求他人严格遵守,而把自己游离于这些制度之外,有时甚至带头破坏相关管理制度。长此以往,各种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领导者无威信,没有号召力,不良社会风气滋生,严重影响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作为领导或管理者在严格要求别人前,先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只有自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方可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根据现实需要,进行现代化转换

现阶段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与汉代儒家所提倡的思想道德教育相比,本质不同。但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在很多方面是可以借鉴并加以吸收的,我们应积极使儒家思想道德教育体现现代化和时代性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代化转换,使其与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实现良好的融合,走出一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之路。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职业规范的要求,吸收汉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中的关于职业道德要求的合理部分,比如关于刚正廉洁、淡泊名利等要求,将其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将其合理的内容纳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丰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内容。而且,我们还可以有效借鉴汉代儒家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优化社会主义职业规范道德教育方法。

其次,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综合国力得以增强等,其优势是很明显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市场经济本身也有缺陷是难以克服的。比如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利益的驱使,导致市场主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诚信,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国家、集体的利益,诸如此类的弊端正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着我国市场积极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也可以借鉴汉代儒家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引导作用,积极促进良好社会职业道德的形成,构建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职业道德体系。

总之,汉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坚持用的观点和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合理的、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的东西,我们要积极吸收并加以转化,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用。对反映封建专制需求、糟粕的、与社会主义进步和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我们要坚决的予以抵制,深入地批判。在批判中借鉴,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 十三经注琉\[M\].北京:中华书局,1980:2507.

[2\] 范 晔.邓禹传附孙骘传\[M\]//范 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5.

第6篇

一、医院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概述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指的是会计工作者在进行会计业务过程中应具备的道德知识、规范以及行为的总和。就医院的会计工作而言,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对财务管理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要做好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医院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着重强化会计工作者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的建设。[1]

二、加强医院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重视程度

首先,医院管理者要首先充分意识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加大力度对会计从业人员展开培训和继续教育,将培训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作为医院管理中一项长期的、基本的任务来抓。医院的管理者做好带头人,然后将这样的理念灌输给医院的每个工作人员,促使医院所有人员都积极参与到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来。这样,由上至下形成一个坚固、完善的监督网络,促使医院会计工作者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此外,医院的管理层还应该做到奖惩合理有度,该赏则赏,该罚则罚,确保包括会计工作者在内的医院所有人员都能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

(二)建立内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医院的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自身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操作性强针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从而促使广大会计工作者在开展各项财务工时有一个统一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约束,从而促使自己在岗位上恪守本职,踏踏实实工作,促进医院发展。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

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评价主要指的是社会或者他人对会计人员以及其工作中遵循职业道德所做的价值进行判断。将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作为标准,在开展自评、单位集体考核以及社会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总结评价,并适当运用各种奖励、惩罚手段,对有突出贡献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督促医院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完善医院会计监督机制

医院要结合我国法律法规以及自身内部的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从而用于约束会计工作者的行为。首先,明确医院会计责任主体,并制定相应的《主体责任追究制度》,让医院管理者清晰认识到自己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与义务,避免出现问题彼此推卸责任的情况。其次,明确医院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在监督会计工作的时候,要做到财政部门为主、其他部门为辅,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开展监督工作,各个部门要将监督情况及时上报,确保医院领导者能及时掌握部队会计工作的有关情况,也便于及时察觉问题、解决问题。

三、医院会计人员法制教育的概述

法制教育作为一种普及法律常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进而培养人们自觉养成维护和遵守法律的行为。当前,开展法制教育已经成为预防犯罪的重要途径。而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则指的是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跟会计相关法律常识的教育,帮助他们熟练《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行为准则》等相关法律规定,督促他们在开展跟会计相关的工作时做到自觉遵守各种法律规定,预防职务犯罪。[2]

四、加强医院会计人员法制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跟会计相关法律学习

当前,医院跟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会计法》《医院会计准则》《医院会计制度》等等,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说明了当前我国医院的法律制度正在沿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方向不断前进。特别是随着新修订的《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出台对医院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要加强医院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首先,应该让其熟练并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和财务制度,认真进行会计监督。在会计工作时,医院会计人员要以财经纪律和相关法律规定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职业行为,并培养自身运用各类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的能力,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好各种关系,自觉树立起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袭的能力,要敢于跟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做斗争,从而保证医院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其次,要大力宣传跟会计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而在医院中形成一种会计意识,正所谓无规矩,难成方圆,对于会计工作来说,这里的规矩制度指的就是会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具体要求,说简单点就是一系列跟会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最后,对于哪些做假账、提供虚假跨级信息、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账簿的会计人员,应该追究其刑事责任,取消其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法律的约束来不断提高医院会计人员的法制意识。

(二)坚持依法理财,抵制各种违法乱纪行为

当前,个别医院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利益诱导下,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各种会计造假案件频频发生,究其主要原因是这部分会计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国家财政法律规定开展经济核算。因此,亟须加强会计人员法制教育。由于医院的会计工作覆盖范围广,会计人员必须将会计法规作为准则,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以及个人之间的利益,从而保证各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3]依法理财,要求会计人员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将遵纪守法作为会计工作出发点,坚决不做违反会计法律规定的事情,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医院的利益。二是会计人员要认清楚弄虚作假、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敢于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并将外在的监督转变成自我约束的需要,抵制各种违法行为,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

(三)丰富法制教育的内容

当前,对医院会计人员开展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不仅可以通过组织会计人员参与相关培训和专题报告等,还可以通过媒体来对医院会计人员进行教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医院会计人员法制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医院会计工作的特点,丰富法制教育的途径和内容。例如:可以组织会计人员参与知识性、趣味性的社会活动,通过笔试、口试、案例分析等途径帮助会计人员全面掌握跟会计法律相关的知识,帮助医院会计人员养成自觉遵守会计法律法规的好习惯。

五、结语

第7篇

1.1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旗帜,理念是行动的指针。长期以来,错误的指导思想和落后的教育理念一直制约着学校体育的科学、健康发展。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竞技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沿袭了竞技体育模式,即以竞技体育为主导,各种体育教育都围绕着竞技体育进行。这种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竞技化,导致学校重竞技成绩、忽视教学思想的错误理念根深蒂固,阻碍了学校体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第二,学校体育精英化。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兴趣特长的培养和发展,歪曲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竞技运动水平高,而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受挫能力弱的局面。[2]

1.2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由于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因循守旧,很难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模式上,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地位,过分重视教师作为学生主导者的地位和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模式单一,忽视个性培养,无法发挥学生各异的潜能,严重束缚和压抑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内容方面,以竞技体育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沿用竞技体育的项目、规则和评价方法,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自身条件,教学组织形式单调呆板、内容陈旧,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3学校体育教学师资存在的问题

一段时期以来,师资问题成为制约学校体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障碍。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普遍落后,责任心不强,而且多数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和执教能力,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当部分老师仍然存在着差距,这是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对策

2.1树立科学指导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的发展,难在指导思想的树立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体育要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加快转变教育理念。必须认识到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理解学校体育的内容和作用,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使全社会认识到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树立主体体育教学观,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树立多维体育教学观,强调体育教学的多功能建构;树立终身体育教学观,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2改革教育模式、更新教育内容

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把以教师教授为主变为学生探究为主;要实现从说教式教学到教互式教学的转变;要使老师身份从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要实现从注重体育成绩到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的转变。在教学内容上,既要考虑到学生目前锻炼身体的需要,也要考虑体育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影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做好学生体育教程和健康教育教程的教学,保障学生身心健康。[3]

2.3着力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学校体育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面对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必须培养一批具有高度职业责任感和高水平理论能力、教学能力的体育教师,着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推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完善和发展。

3.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41-02

大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是为了研究基础教育,怎样有效克服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弊端,尤其是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客观不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方针,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尝试构建一种全面、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模式,让考试成为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并没有说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要考试了,而且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也有相关条文规定要对学生进行评价测试。学生自身也有这种愿望,希望得到对自己学业的评价,社会上广大家长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为了学校的发展,必须抓好教育评价,提高教育质量,也是实现教师和校长价值的体现。绵阳师范学院刘国跃博士在《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中也讲到:“加强教学管理,建立科学、合理、民主、公平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是应对挑战的核心。”这就足以说明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非常有必要,关键是看怎样评价,评价方式是否科学有效。因而,建立一种全面、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模式就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去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下面就我个人谈点自己的想法:

一、要转变教育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不同的教育思想就有不同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对学生的教育和评价就会提出不同的标准。转变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变单一评价为全面评价,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终身”、“一考百了”的教育评价指导思想及“分数既是学生的命根,也是教师的命根”等错误认识,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之一。这里所说的新型的教育评价模式指导思想是:

1.评价要以全面的质量观,全员的质量观,全程的质量观为基础;

2.评价要有以人为本观念,素质教育观念,新课程观念,发展创新观念;

3.评价目标与教学大纲和谐统一,包括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核;

4.评价形式多样性,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并存,并不是以往单纯一张试卷的形式;

5.教育评价指标与素质教育紧密相关,二者是互相促进的,教育评价改革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也能促进教育评价的变革。

如我们现在对学生进行的学业测试,包括了平时过程评价,这就是要考查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操作与实践的能力,探索的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正是符合这种新型的教育评价指导思想,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端正了,方向明确了,教育评价改革才能做到既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促进广大教师从应试教育全面向素质教育转轨。

二、要改革教育评价内容

改革小学传统教育评价的内容结构,不以单一的一张试卷给学生终结性的评价。

1.在不增加学生负担和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评价,全面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特长。如我市现在对学生进行的期末测试中的过程评价就能达到这一目的。

2.调整评价结构。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测试,并偏重于基本能力的评价。

三、要变革教育评价形式

对教育评价内容的改革做到教法、学法和考法同步改革。改革传统的“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摒弃“注入式”等陈旧的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广泛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期末评价“一张试卷”论定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试方法。根据学科特点,采用口试与笔试结合,笔试与操作结合,开卷考与闭卷考结合,智能考试与行为考试结合等形式,学生要求重考,允许在规定时间内再考一次。重视学生对考试全过程的参与,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面测试,增强主动性,变学生被动接受考试为主动参与考试,避免考试恐惧心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四、要实行等级制

采用等级制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是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手段。等级制是一种综合性的、激励的,不给学生造成过分心理压力的,既能反映学生当前学习状况,又能反映其今后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评定方法,使评价的主体由原来的教师变成学生和教师,大家都来参与整个评价过程。尤其是一些完全没有必要,也不应该用分数来进行量化的学科,如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本来是学生的思想行为、认识和了解社会能力等的评价,能说品德90分的学生比89分的优秀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对学生实行等级评定和描述性评定相结合的评价,等级评定分优、良、中、差四个层次,淡化分数的作用,使教师和学生不再为几分,甚至几厘之差而疲于奔命,在描述性评定中采用与学生谈心的形式,既肯定学生的成绩,又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评语。

五、这种新型的教育评价模式的主要表现

1.其特点是:评价内容是全面的,多角度的,既注重基础知识,又注重基本技能,既注重课内的教与学,又注重课外的辅与练;评价形式是全方位的,多样的,既有静态的笔试,又有动态的操作和口试,既有教师的评价,又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结果是主动的,积极的,既反映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又体现了学生能力的高低,既有学习结果的评定,也有学习过程的评价。

2.这种新型的考试模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能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明显改变,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克服了对考试的恐惧心理,变被动接受考试为主动参与考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07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44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内容。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为他们设计适合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理念,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明事理、强精神、长志气。我们要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精彩的语文课堂。接下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改革过时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里,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和加工,只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角色。然而,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压抑了学生的天性,久而久之,使他们头脑僵化,变成只会做题和考试的机器,语文知识也变得毫无灵性,没有学生的主观思想参与其中,有的只是学生忐忑不安的揣测老师的意思、作者的意思。所以,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让他们都能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去领悟。实践证明,有了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会大大增强,同时也会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无论是生字的教学,还是阅读和写作,教师都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和情境,让学生投入其中,在解决问题、主动加工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领悟新道理。

二、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语文教学也必须不断发展,才能适应今天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学,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其具备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在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更加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研究并实践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用心关爱每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三、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确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学自身的优势,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完成基本的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发挥小学语文的道德教育功能,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着鲜明的道德评价含义,在教学中,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因势利导地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树立集体主义思想,摒弃极端利己的思想,做一个关心同学、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小学生。要借助小学语文课文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坚守下去。

另外,小学语文还可以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他们自我意识的提高,让他们都能在了解自我的过程中,逐渐做到接纳自我,在喜欢自己、相信自己的心态下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挑战,培养他们顽强拼搏的意识、坚持到底的毅力。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让学生在自信的前提下,虚心学习,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能扎实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四、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为综合素质的提升助力

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而且基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因此,必须扎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把基础打牢,才能越学越多,才会有更多学习的机会。很多小学生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识字量少,理解力差,这就导致他们在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都容易出现吃力的情况。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基础功底,帮助他们打好功底,丰富他们的视野。

五、优化训练程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