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38:49
导语:在农产品培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这次培训班主要是以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为培训重点的,旨在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促进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这次培训班,农业站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在教学方面聘请了有经验的专职老师进行授课,还在宣传等各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最终目的是使农民学习到一些技能,然后真正的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带动农村产业链快速地发展。
(洮北区阳光办 车晓刚 供稿)
农安县阳光工程专项技术培训全面展开
根据省阳光办7月4日项目管理培训会议精神和农安县7月10日项目启动会议布署,农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7月12日组织14名农业科技人员及工作人员,分别深入到承担粮油高产创建任务的开安镇上台子村、华家镇沈家村、农安镇后山村、万顺乡土城子村、永安乡羊营子村、万顺乡万顺村、靠山镇东排木村7个村,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工作。每个村培训参与高产创建活动的农民学员100人。在7个高产创建示范方中,靠山镇东排木村是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方,其余6个均为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方。根据农事季节,玉米示范方培训的专项技术为玉米螟药物防治技术,水稻为二化螟药物防治技术。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把每个村的100名参与高产创建活动的农民分成两个班,每个班平均为50人这种培训形式。这样便于培训教师进行具体指导和解答农民现场提出的问题。具参与培训的农民反映,确实收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省阳光办 供稿)
双阳区阳光工程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开班 双阳区山河街的三家子村、三专村、宝善村、万宝村是双阳区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内的水稻种植专业村。日前,村民反映在有的稻地发现了稻病,山河农业站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了解这一情况后,向区阳光办提出申请要求办班,区阳光阳光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准予开班。7月18日,培训班在三家子朝鲜族专业村稻田间举办。培训内容主要是针对稻瘟病有个别发生的情况进行现场技术指导,采取村民与专家面对面,有问有答的方式进行。专家随手拿起一棵稻秧,从它各方面长势情况,发现的问题,用什么药防,用什么药治,以及怎样喷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让学员们能听懂,能学会,能应用。这次培训,帮村民们解决了难题,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双阳区阳光办 郭丽波 供稿)
通榆县阳光工程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完成300人
按照今年阳光工程培训的要求,通榆县植保植检站培训基地于7月17~18日在双岗镇绿海村、鸿兴镇花园村、瞻榆镇向阳村,进行了玉米高产方农业专项技术培训。这次培训采取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开现场会的形式,主要是针对丰产方内玉米螟发生严重的实际情况,采用大型机械喷洒农药,进行防治,防治效果达90%以上。通过这次培训让农民了解防治玉米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今年粮食的丰收奠定了基础。
(通榆县阳光办 朱有才 朱艳媛 供稿)
珲春市农广校、农业总站联合开展高产创建田间指导活动
为推动全市2012年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根据《吉林省2012年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及部署,珲春市以水稻、大豆作物为主,建设3个万亩高产示范片。其中水稻高产示范片2个,选定马川子、哈达门2个乡镇作为今年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建设地点。大豆万亩高产示范片1个,选定敬信镇为大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建设地点。
5月24日起至今,珲春市连续阴雨寡照,使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农作物营养生长期比往年推迟10~15天。部分乡镇出现稻瘟病、水稻潜叶蝇、稻水象甲等病虫害。针对当前农情,农广校和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组织专家队伍,下到村屯发放明白纸、药物,并进行技术指导。
7月5日,专家队伍下乡到哈达门乡中心村给农民朋友们具体讲解水稻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与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法,并对农民朋友们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详实的解答,来参加田间指导活动的农民约有100名。此次活动对缓解当前的农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珲春市阳光办 珲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供稿)
安图县畜牧站成功举办阳光工程农业专项技术(家禽饲养)培训班
7月18日,安图县畜牧站在县畜牧兽医局大会议室举行了阳光工程农业技术培训班的开班典礼。为做好此次培训,县畜牧站做了认真筹备,县阳光办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来自明月镇、亮兵镇、两江镇、万宝镇、新合乡5个乡镇的肉鸡饲养户共50人参加了培训。
开班仪式上,县阳光办孙书记和县畜牧站阳光培训基地陈龙校长分别做了开班动员讲话,认真讲解了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及国家惠农政策。本次培训班特别聘请了延边华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凤满部长和延边州畜牧总站的多名专家分别进行讲课。培训内容有:肉鸡的生长要求、肉鸡场的防疫条件、肉鸡免疫、饲养管理、用药常识等,参训学员专心听讲,秩序井然。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工作目标。努力实现“三有一参与”工作目标,即:村(农村社区)有农产品经纪人,乡(镇、农村街道)或片区有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会员小组或分会,县(区)供销社和协会有农产品促销活动,市供销社和协会参与专业市场体系建设。
(二)培训工作目标。努力完成“五十.五百.五千”培训目标,即:外出学习培训50人,职业证书培训500人,专题与观摩学习培训5000人次。
三、主要工作
(一)抓好培训,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较高水平的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是开展好农产品经纪人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1.培训对象。继续加强对农产品企业领导、专合社领导、基地村社领导的培训,重点抓好对种养业大户、个体工商户、农产品营销专业户的培训,积极动员企业与专合社营销人员、下岗与失地人员、自由择业人员参加培训,把“三领导”、“三户”、“三人”作为培训对象。
2.培训形式。举办职业证书培训班、专题讲座班,召开研讨会、座谈会、现场交流会,采取种养基地学习观摩、加工业园区学习观摩、专业市场学习观摩、外出参展观摩等,采用“二班”、“三会”、“四观摩”形式进行培训。
(二)发挥作用,着力开展为农服务
充分发挥农产品经纪人为农服务作用,是农产品经纪人工作的核心和目的。
1.壮大和发展专合社,不断发挥三个带动作用。引导已领办专合社的农产品经纪人进行规范发展,指导领办专合组织的农产品经纪人进行工商注册为专合社,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农产品经纪人领办专合社或企业,把产销连接起来,实现以销促产,发挥出农产品经纪人的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带动群众致富的作用。
2.搭建和构筑助销平台,尽力起到三个表率作用。动员和组织农产品经纪人举办区域性、节庆性的展销会,组织农产品经纪人外出参展拓销,指导农产品经纪人组建信息与助销为主的综合服务社,帮助农户、基地、专合社等促销,使农产品经纪人起到勤劳致富的表率、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表率、新农村建设的表率。
3.响应和参与农超对接,逐步起到三个推动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经纪人自办特产门市和便民店,指导和协助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农副产品进入超市和农资集市,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农产品经纪人构建运输、包装、贮藏等农超对接链条,畅通流通渠道,形成销售环节一条龙,逐步让农产品经纪人起到推动区域性专业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拓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三)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协会工作
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及其发挥职能作用,是农产品经纪人工作的平台和载体。
1.突出“建、管、用”,进一步完善协会自身建设。建立起市、区县、乡镇组织体系,在“建”上下功夫;完善各类管理服务制度,在“管”上有章可循;出台相关评优选先等行业标准,在“用”上出效果。
2.落实四项职责,努力发挥协会职能。利用协会机制,做好会员和协助做好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挖掘协会资源,搞好农产品的促销;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抓好农产品经纪人的自律;修筑协会阵地,做好对农产品经纪人、农户、会员的服务。
(四)加强指导,探索管理有效方法
建立对农产品经纪人行之有效的管理服务方法,是农产品经纪人工作的手段和保障。
1.建立四项制度,探索管理途径。建立以收集农产品经纪人基本信息、基本经纪情况为主的统计制度。建立以工作探讨、经验交流等为主的定期或不定期工作座谈制度。建立以落实好各层次、各岗位具体工作职责的责任制度。建立对区县供销社农产品经纪人工作的年度考核制度。
2.实行两项激励措施,调动工作积极性。承办和组织好市“十佳”农产品经纪人评选表彰活动,对工作突出的区县供销社和市、区县协会等单位与个人,市供销社在年终进行表彰。
四、工作要求
(一)坚持“三化”理念,实现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工作三个转变。
市、区县要结合产业布局、人员素质、发展要求,做到培育常态化;要注重学员针对性、内容实用性、操作可行性,实现培训规范化;要按照制定规划、加强领导、提供保障,坚持培养制度化。在培训方式上,由单纯的因材施教转变为因材施教与因人施教并用;在培训内容上,由单调的理论学习转变为理论学习与观摩学习并重;在培训的类型上,由单一的职业证书培训转变为职业证书培训与其它形式培训并举。
(二)树立“三心”思想,搞好农产品经纪人工作三个统筹
全面启动农产品经纪人工作,对供销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责任。要面对工作起步阶段的困难和问题而坚定决心,要看到各项好政策和各级领导支持重视而增强信心,要明白农产品经纪人工作的周期性而树立恒心。在开展工作中,要把农产品经纪人工作,与供销社系统内的各项具体工作统筹起来,与当地党委、政府的相关工作安排统筹起来,与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统筹起来。
合作社帮扶农产品经纪人
当前,由地方各级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的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农产品产销协会等社团组织多达三千多个,其中已成立的省级农产品经纪人协会13个,例如黑龙江、吉林、宁夏、青海等地建立了从省到乡镇的农产品经纪人服务体系,此外还有十几个省级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正在紧张有序地筹备中。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有关方面的大力合作,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牵头组建了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为广大农产品经纪人、农民提供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全面、快捷、高效、务实的综合服务平台。
为配合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开展工作,各级供销合作社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组织平台为农产品经纪人提供了大量帮助和服务。
从培训上看,为便于针对农产品经纪人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开展培训,供销社从自身的资产收益和经营收入中拿出资金,利用自己的直属院校和职业技能鉴定站点,对农产品经纪人进行培训,并对考试合格者授予相应的职业等级证书。平均每个省级协会培训的人数都在5000人以上,培训的内容包括商品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政策法规知识、会计核算、谈判技巧、计算机操作、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通过培训,农产品经纪人不仅掌握了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知识,提高了经营能力,增强了诚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引发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很多地方政府对供销社的这一作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宁夏、吉林、黑龙江等地吸收农产品经纪人担任县社、基层社的负责人,既为这些经纪人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又使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更加紧密。
从信息上看,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有助于农产品经纪人开展业务活动。目前,13个省级协会均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有的办了内部刊物,有的举办农产品经纪人展销会,有的组织经纪人参与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农副产品展销会和博览会。吉林省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创建“吉禾网”网站,并与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在遍布两个县的两百多个行政村进行“黑土地信息连锁互动网”试点,让当地农民网络供求信息,开展网上交易,仅半年时间就实现交易额近700万元;在山西,协会建立了农产品经纪人协会门户网站,与市县乡级协会链接;河北等地则利用协会会刊集中会员的业务信息。这些举措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从宣传上看,针对农产品经纪人社会知名度不高的现状,供销社和各地协会大力加强宣传,以提高农民经纪人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吉林、甘肃、河北等地连续几年组织评比百强农产品经纪人,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逐步树立农民经纪人的正面形象,增强了协会的社会影响和对农产品经纪人的吸引力。
从购销上看,供销社和各地经纪人协会提供业务帮助,维护了农产品经纪人的合法权益。比较突出的范例有山西省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主动与有关方面协调,解决农产品经纪人因没有出口经营权而影响业务经营的问题;宁夏帮忙协调农产品的绿色运输通道的问题;湖北给农产品经纪人提供法律帮助;甘肃、吉林、黑龙江等地组织人力,不惜资金和时间,对辖区内的农产品经纪人的数量及其构成、业务活动、相关社团组织的发展情况、农民和经纪人的需求、经纪人在开展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向政府提出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
经纪人发展喜忧参半
近年来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受益于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平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最新的调查统计,目前各类农产品经纪人总数在600万人以上。他们常年活跃在流通领域,成为经销“菜篮子”、“果盒子”、“米袋子”产品的生力军,使得“买全国、卖全国”逐步成为常态,农产品供应的季节差别、地区差别不断缩小,市场繁荣,购销两旺。据浙江省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调查,八成以上的蔬菜、水果、花卉、生猪等农产品流通量由农产品经纪人完成;宁夏、甘肃、青海等地的杂粮、土豆、水果、蔬菜的销售量,九成以上由农产品经纪人实现。同时,农产品经纪人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从早期以本地特色的粮食、蔬菜、水果、畜禽以及其他农副土特产品的经营为主,逐步拓展到农用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经纪区域也由县域为主逐步向省际和全国辐射,一些经纪人营销区域的触角已伸向国外市场。他们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令人欣喜。
但是,有关部门也注意到在农产品经纪人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农产品经纪人缺乏法律地位,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很多,但是没有专门针对农产品经纪人的;其次,多个部门和组织为农产品经纪人提供服务本来是好事,但往往缺乏沟通,以致于出现同一个农产品经纪人被几个部门争夺的现象;第三,缺乏专项培训资金,满足不了广大农民和农产品经纪人渴求培训的愿望。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前一阶段作过专门调查,农产品经纪人普遍的要求就是希望参加培训。而目前各级供销社或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开展培训主要靠供销社的资产收益,少数地方才能争取到政府资助。如果收费农民无法承受,不收费供销社能提供的资金又有限。一方面存在着农民要求培训,以便加入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的现实,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的发展。
行业规范迫在眉睫
为进一步促进农产品经纪人健康规范发展,协会经调研后建议:
加强农产品经纪人的立法工作,明确农产品经纪人的法律地位和相关的扶持政策。据协会调查了解,目前从事经纪活动的农产品经纪人大多数没有在工商机关进行登记,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登记注册以后从业者会增加很多负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家缺乏这方面的法律规范。因此,加快出台有关农产品经纪人的专项法律法规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在国家统一制定经纪人行业法律法规尚有难度的情况下,可以比照国家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做法,先行制定农产品经纪人方面的法律法规。否则,六百多万人的队伍,过两年就是上千万人的队伍,没有规范的引导,不但对农产品经纪人的长远发展不利,也对加强“三农”工作不利,更对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利。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问题;对策
我国是著名的农业大国,农产品的产量及种类一直在世界上处于前列。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同时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不在局限于作为食品,而是扩展到医药、健康、养生等多个方面。因此,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背景下,如何严格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一直是一大难题。新时期,必须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力度,落实相关规定,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保障[1]。
1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存在问题
1.1环境污染所导致的农产品质量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类资源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日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和土地资源污染都影响到了农产品种植区域中农产品的正常生长,许多农产品出现了重金属含量超标以及化学元素残留超标等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与农产品的品种无关,因此无法通过农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管工作进行控制,使得质量检测监管成为了一纸空文[2]。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农产品的污染问题,就不能通过质量检测监管的方式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目的。
1.2农产品种植、加工过程不当导致质量问题
我国农产品种植户较多,但大多数种植户不具备专业的种植技术,也不了解专门的种植标准,更不认识相关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知识,同时也不具备一定的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在实际的农产品种植、加工过程中,许多种植户往往会因为方式不当而导致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同时,由于农产品种植户繁多,且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给农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管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1.3缺乏专业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人才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农业方面的人才较少,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人才更是少之甚少。由于缺乏专业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人才,许多农产品检测监管部门在开展检测监管工作时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不突出。同时,许多质量检测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农产品质量要求。1.4缺乏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标准体系农产品种类繁多,各类质量问题都比较多,同时农产品市场较为混论。因此,我国尚未制定相关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标准,更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这些都给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2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对策
2.1健全质量监管标准,形成完整监管体系
无论是国家农业部门还是各农产品企业,都应认真分析当前农产品市场现状,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测监管标准,并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检测监管体系。一方面,各级部门应强化检测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应建立二级监督的体系,对质量检测监管人员进行实时监督,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国家应及时下台相应的农产品质量管理政策,切实保障广大农产品种植户及消费者的权益[3]。
2.2深入加强技术扶持,层层提高产品质量
国家应定期派遣专业的农业人员对广大农产品种植户进行培训,并开展相关的种植课程,从农产品的种植、加工、生产、运输、贮存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层层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4]。同时,有关人员应积极改善农产品种植地的环境条件,通过设立农产品种植中心等方式培养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品种。
2.3加强人员培训,建立优秀人员队伍
国家应加强对农业队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加强对专业农产品种植技术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也应及时对质量监管检测队伍进行考核和培训,从多方面保证农产品的质量[5]。
2.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相关人员责任意识
在对农产品进行监管过程中,不仅要对生产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使其自身能够对农业生产及其安全技术进行有效掌握,还要对农产品检测人员、生产经营者、执法者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能够从根本上意识到农产品监管的重要性。
3结语
农产品是人们食物来源的根本,其质量更是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因此,必须健全完善的农产品管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最大程度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推动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
作者:牛景景 郑霞娟 单位: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参考文献:
[1]赵炜丽.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卜惠斐,李巧生.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16(23):65.
[3]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致力于扩大面积,提高产量,解决农产品数量不足的问题,经过不懈地努力,目前农产品短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供求矛盾得到缓解。但是,近几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农产品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造成的餐桌污染和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例如海南、青岛相继发生毒豇豆、毒韭菜事件、双汇使用瘦肉精事件、三鹿奶粉掺含三聚氰胺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存在,不仅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农产品的出口,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解决“餐桌污染”问题,除了加强农业环保执法和工业“三废”治理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根本途径之一[1]。
1 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东省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总站(以下简称环能总站) 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紧紧围绕着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认真抓好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系的实施,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生产基地的管理工作,使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达1 692 个,其中种植业产地945个,面积达37×104 hm2,畜牧业产地747 个,获证产品数达2 162 个,通过认证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茶叶、粮食、肉类、奶类、鱼类、食用菌及以上述产品为主要原料初级加工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2 主要措施。
2.1 积极宣传无公害农产品,树立无公害农产品品牌[2].
抓好无公害农产品宣传,是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的前提。通过宣传,提高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识,树立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把政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意志转化为农业生产企业的自觉行动。
2.1.1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通过宣传推广当地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扩大特色农产品品牌辐射面。如佛山市三水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工商部门,注册了“三水黑皮冬瓜”证明商标,确立了“以点到面,从大塘蔬菜协会铺开,逐步推向全区”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宣传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如组织大塘蔬菜协会参加长沙市第二届中国商标节,派发“三水黑皮冬瓜”证明商标宣传资料1 000 多份,吸引了长沙市民的关注;三水区农技中心从2005 年开始每年与大塘镇政府一起举办“冬瓜王”比赛,吸引了省内外知名农科机构、农资企业、大型超市负责人、当地农民群众等踊跃参加,既宣传推广了“三水黑皮冬瓜”品牌,又展示和壮大了三水特色农产品,有力地促进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1.2 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销会和交易会。
2011 年12 月组织46 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企业参展广州市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通过宣传布展,展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形象与发展成果,为生产企业与经销商搭建平台,促进贸易,培育市场,据统计,零售及贸易签约额20.1 亿元,意向交易额29.3 亿元,签订经贸与技术投资合作意向项目1 447 个,项目金额共计34.8 亿元,推进了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快速发展。绿博会期间,近30 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农民日报、新华社广东分社、广东省电视台、南方日报、广东电台、香港文汇报等对绿博会作了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1.3 出版刊物和印发资料。
近年来,环能总站把传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列为农业科技下乡重要的内容,先后在清远市清新县、肇庆市高要白土镇等地通过召开生产现场会、集市现场咨询、现场解答技术疑难和分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资料等形式,向农民传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扩大了无公害农产品影响力,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快速扩散和转化应用。
2.2 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督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从源头上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检查,检查涵盖了所有有效期内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检查生产基地技术规程落实情况、企业农药(兽药) 和化肥使用情况、生产过程记录、企业产品包装规范用标情况。在基地现场检查过程中,对生产基地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测,抽检产品数不低于认证产品数的30%。在检查和产品抽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对生产过程严重违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或产品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的,由市县农业部门进行重点跟踪整治。通过定期检查,规范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管理,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2.3 扎实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培训。
(1) 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是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步伐,广东省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总站先后组织培训了全省各地无公害农产品技术管理人员,培训人数达1.2×104 人,确保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农产品生产单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是获证单位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为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单位质量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健康发展,广东省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总站在梅州、茂名、潮州、广州等地举办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培训班,共820 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为推动全省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提供了人才队伍保障。
3 存在的问题。
(1)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未能摆上应有的位置。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政府推动和支持,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不够高,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2) 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已处在瓶颈阶段。①经过几年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生产基地已基本申报了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接下来的认定认证对象主要是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和分散经营的农户,这些小规模企业和农户的经济收入承担不起认定认证所需的检测费用;②由于政府没有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很难解决认证过程中统筹产地环境质量监测、评 价和待认证农产品的检测费用问题。
(3) 制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的因素逐步显现。主要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基地规模小,增加了实施标准化生产的难度,产品质量也难保证;科研与技术服务等支撑体系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
(4) 农资市场亟待加强监督管理。非法销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和禁用农药、兽药问题依然存在。
(5) 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三废”
和城镇生活废弃物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在一些地方还相当严峻,影响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
4 对策及建议。
4.1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切实履行政府推动的职能。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当务之急。
因此,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摆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4.2 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工作的领导,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投入。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事关人民身体健康问题,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离不开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要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视,把扶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资金、生产基地管理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投入,扶持和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全面发展。
4.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网络、广播、报刊、电视和会议等加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目标和宗旨家喻户晓。通过宣传转变农业生产者传统观念、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社会对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和消费的意识,形成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4.4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监测管理。
(1)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管,防止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生产经营环节。
(2) 充分发挥全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作用,担负起对获证生产基地监测管理的责任。
4.5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
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技术,实行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培训的层次和形式上多样化,做到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切实帮助生产企业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生产技术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生产基地推广和示范作用,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全面发展,将农业生产者急需的生产技术和规范及时地加以推广。
4.6 积极引导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3].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检验检测体系,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安全生产,对主要农业投入品实行统一采购供应,降低采购成本,确保投入品安全;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到生产过程有纪录、生产质量有保证。
4.7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和专项督查。
不定期对全省各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依法查处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禁用限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加强农产品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督检查和溯源管理,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
4.8 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
大力开发抗病虫良种、趋利避害播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农业措施,深入研究防虫网、灯诱、性诱、寄生性天敌等物理、生物技术,进一步完善化学农药的使用技术,并根据各地病虫害发生特点,把各项技术不断进行有机的组装配套,形成高效的综合防治配套技术。从根本上减少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防止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4.9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种植制度,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改善养分投入结构,优化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法,发挥养分协同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总施用量。实践证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高的可达20%以上。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从源头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参考文献:
陈晓华。 持续发展“三品一标”,努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 .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 (3):5-8.
吴愉萍,吴降星,连瑛。 波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 (4):18-1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按照“标准化生产创品牌、基地准出保质量、市场准入促管理、体系建设强基础”的思路,以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依据,狠抓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产前指导、产中监控、产后检测三方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水果、食用菌、茶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水产品禁用物质和药物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畜禽产品“瘦肉精”等禁用物质和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生鲜乳和禽蛋产品中的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达到100%。
三、主要措施
(一)突出宣传教育,深化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有效监管重要性认识。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纳入“六五”普法规划,纳入阳光工程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采取各种生动有效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社会知晓度,增强广大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行为。禁止国家规定的23种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在种植业产品上的使用;禁止国家规定的限用农药在对应经济作物上的使用;禁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在畜禽产品上使用;禁止“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在水产品上的使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引导农产品生产者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农业投入品使用规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投入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监测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追溯率达到100%。农产品量安全投诉受理率、执法查处率均达到100%。
(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以建立完善我市主导产业柑桔、蔬菜、茶叶、畜禽、水产品标准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以主导产业为主,制定完善标准化发展规划,标准化生产要有龙头企业或以农业经济合作社组织带动,依靠他们将标准及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生产各个环节。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加工、经营的农产品,实行以“四有”(即:有标准化生产记录;有检验检疫合格证;有包装标识,鲜活畜禽、水产品除外;有《农产品产地证明》)为主要内容的产地准出制度。
(四)做好农产品质量认证与安全管理工作。一要抓好产品认证,面向我市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和农业加工品,提高农业主导产业的认证覆盖率;重点引导和帮助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认证,扩大“三品”产业规模。二要加大对认证产品在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引导建立以绿色食品为主体的“三品”市场体系,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示范基地。三要创新监管,确保认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重点要加强对已获证“三品”的证后监管,包括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及添加剂的使用以及质量抽检等。四要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的复查换证、绿色食品续展、有机食品的保持认证工作。
(五)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一是全面开展农产品检查,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控制在目标以内。继续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开展标准园创建工作,完善标准园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规范用药行为。组织对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经常性检查,重点检查生产中是否有使用禁限用农药的情况、是否有生产技术规程和田间使用农药记录、是否建立产地准出制度。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大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整合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鼓励使用低毒和生物农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和督查。重点查处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按法定要求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和生产经营不合格产品的行为;应当包装、标识的农产品不按规定包装、标识的行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未按照规定建立检测机构或委托合法检测机构对入场农产品进行检验的违法行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六)严格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一是督导各类农产品销售市场严格查验食用农产品入市的四项条件证明材料(农产品产地证明和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农业“三品”的有效证书和一年内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与农产品市场签订的已明确质量安全责任条款的购销合同;进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具备其中任一项条件的,允许入市销售;不具备其中任一项条件的,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市销售,违者依法查处。二是督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固定摊贩和流动商户的经营者身份信息档案;与固定摊贩和流动商户签订质量安全经营责任书,并督促其建立进销货台帐;对经营户进行经常性的质量安全教育。三是督导农产品销售市场建立进货登记制度;对进入市场内销售的农产品实行“逢进必检”,及时公示检测结果。四是要加强对市场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抽查和市场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依法查处,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七)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登记制度。实现农产品生产记录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踪、质量安全责任可追究。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及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农产品销售者在采购农产品时应当索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明,并向购买者出示有关农产品质量的证明。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等农产品销售企业要建立进货销货登记制度。
(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组织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及超市专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市场要配备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仪,对生产、经销的农产品进行检测。
(九)严格监督检查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负责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可以对生产、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现场检查,调查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情况,查阅、复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和其他资料。对未按规定开展检测和公示的农产品销售者给予处罚。对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有权查封、扣押。对造成危害或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四、重点活动安排
(一)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查。3-10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农资质量抽查活动,重点抽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种子、农药、肥料、兽药、渔药、饲料,及时公布监督抽查和案件查处结果。
(二)农药市场专项检查。结合省农业厅农药市场监督抽查活动,在7-9月农药销售旺季,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农药市场专项检查行动,以农药批发市场为重点,至少抽查1/10农药经销门店,检查内容重点为农药标签是否合格、农药经营者资质是否合法、是否违规销售国家禁限用高毒农药。
(三)农业投入品使用宣传培训。3-10月,在主要生产开展病虫防治、配方施肥、安全用药技能培训,引导农户科学选购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投入品,并发放宣传材料。
(四)农产品检测及农产品市场准入专项培训。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及超市的农产品经营负责人、农残检测人员进行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
五、工作要求
(一)、落实领导责任。市政府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市、乡、村(社区)要层层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状,一级抓一级,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各相关单位和各生产基地的主要负责人、农产品加工和经营企业(包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的法定代表人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ural economy in Huaihua develops rapidly, and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progressing smoothly, which effectively promotes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and income of farmers. But overall, the situation of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not fundamentally changed. One major reason is that poor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ed to poor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that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uaihua lags behind. Vigorously developing modern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ncrease income of farmers, and is the strong power to stimulate the regional overall economy.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物流技术;发展对策
Key words: agricultural logistics;logistics technology;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031-02
0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怀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产品总量迅速增长,由总量不足变成为总量有余,农产品短缺时代基本结束。目前,全市已建立水果、蔬菜、中药材、茶叶、棉花、食用菌等大宗农产品基地12个14万亩,产值达15亿元。现今,农产品“卖难”问题成为了制约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出现自然有农产品质量差、种植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但农产品物流不发达、农产品外运难是不可否认的重要因素。
1怀化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两年怀化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大力构筑物畅其流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集中精力抓流通、增收入、促发展,取得较好成效。目前,共建规模性农产品批发市场11个,新建及改造城区农贸市场4个、乡镇集贸市场8个。据统计,2009年1-11月,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17.2%。目前我市已经形成汇源、海联、雪峰为代表的省、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9家,年加工能力达106万吨,完全具备做大做强这一产业的条件和能力,标志着怀化蔬果产业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近年来,怀化虽然对交通运输的投入力度很大,道路建设很多,如,邵怀高速、渝怀铁路等加上原有的湘黔铁路、焦柳铁路基本解决了怀化的主要道路问题,但是乡村道路依然问题重重,由于受地势地形的影响,怀化的公路交通状况仍不容乐观,公路多是山路并且崎岖难行,路面较窄,里程较长,致使农产品物流损耗大。从汽车运输到火车运输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尚未形成。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简陋,简单硬化地面,搭建几个水泥台,市场内相关的仓储配送、信息平台等缺乏。负责农产品物流的企业设施设备落后,许多操作由人工完成,专用工具少。
1.2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底农产品从田间生产到消费者这中间环节很多,由于信息不透明,农民综合素质偏低,信息意识和信息收集能力差,获取信息的成本高,难度大,收益小,导致产品的每一次转手价格也随之大幅提高;现有的农业网络重复建设、小而散,使用率低,网络覆盖面小,信息资源无法共享。虽说有不少政府机关以及工商企业有上网信息,但是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例如在“怀化农业网”下方的供求信息过时并且链接无法打开。这也正说明缺乏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无法进行有效进行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和,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比较低。由于信息流通缓慢,买卖双方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的信息,农产品出现滞销现象。
1.3 农产品物流从业人才缺乏经营者初衷仅仅停留在找些体力劳动者想法上,工待遇偏低,导致员工素质普遍偏低,而现有员工看不到好的发展前景,人员流动性也大大加强。这直接造成综合素质较高的物流人才较少,结构也不合理。由于企业缺乏规模,成长性得不到保证,企业经营者主要目的是可观的短期利润。因此对物流一线人员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专业的物流知识培训基本上不大可能。结果导致物流作业人员对相应的物流知识、理论及发展规律不是很了解。
1.4 产品物流技术水平不高目前怀化农产品物流技术条件落后,农产品物流以常温或自然物流的形式为主,未经技术保护,造成了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大,资源浪费严重。农产品的生物性能要求高效的运输和特殊的保鲜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其更高的价值。由于农产品物流中间环节相对较多,导致靠鲜销的农产品由于在众多的中间环节缺乏必要的保险措施。主要问题有:包装适应性不强、保鲜不强;散装经营、销售;通用仓库储藏;人工搬运等。
2怀化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对策
2.1 改善基础设施首先应该加强道路建设,要把流通运输道路建设与“乡乡通工程”结合起来,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切实加快大宗农产品产区的乡村道路建设。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建设,不断完善运输网络,建设各种类型和等级的公路,注重改善公路路面状况,多建高速公路,提高公路网的通达能力,实现公路、铁路、航空多联式运输系统的无缝衔接,真正做到交通四通八达,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相互补充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来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同时也要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重点建设和发展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检验检测系统及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努力将农产品批发市场打造为商品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资金结算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2.2 增强农民现代物流意识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农产品流通企业的领导和员工确立现代物流理念,了解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的区别,充分认识第三方物流,使之把物流业务逐渐从自身的生产和流通业务中分离出来。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彻底转变“小而全,大而全”和自货自运的经营模式。运用系统优化原理、最小总成本方法、供应链管理等物流方法改善农产品流通方式,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2.3 增加投入,提高农产品物流技术水平加快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加工深度和产品档次。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提高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与市场均衡供应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包装技术,改变过去那种散装、销售的经营方式,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不断改进包装。加大农产品物流仓储、运输工具、装卸搬运等设施设备的建设,降低农产品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环节的损耗,提高物流效益。
2.4 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搞好信息建设,流通失灵失真已成为流通不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流通增值的主要障碍。今后,要加快农业信息中心的建设,在发展现代电子信息网络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移动通信、电视电话普及率高的优势,推广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的模式,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一是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个人兴建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实现乡镇村组、企业协会大户的信息共享。二是要要大力推广“农信通”,建立“农信通”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办、移动、供销社等部门要紧密配合,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优质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供求、价格等信息,努力实现信息共享,更好地发挥市场信息对引导农产品跨区域有序流通的重要作用。三是要认真抓好信息化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群众的网络化意识,提高基本应用技能,使他们具备收集、、处理农产品信息的能力。积极指导各类流通主体和农户运用网上交易、电子商务、连锁配送等先进的物流方式进行销售,真正实现产、销一体化的流通格局。
2.5 加大行业人才的培养物流人才缺乏是制约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因素。为此,要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体系,进行物流学学科设置规划,培养农产品物流专门人才。重视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可以通过社会培训机构组织培训班等对低文化人员进行有目标的短期培训,怀化本地各高等院校要继续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并注重将这些专业知识与农产品物流实践相结合,为农产品物流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各种培养和教育方式,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农产品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
总之,发展农产品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由于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和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复杂性,农产品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比较贫乏。本文针对怀化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存在着信息处理能力较弱、效率较低、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物流设施和技术落后、流通产品档次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增强农民现代物流意识等对策,专业人才的培养等,为加快怀化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敏.农产品物流[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2]郭兰静,王嘉鹏.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模式[J].农业经济,2007,(5).
[3]朱自平,和金生.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J]. 现代财经,2009,(2).
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农业部门的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产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结合我局实际,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进行分解如下:
一、畜牧业养殖环节监管
负责动物、动物产品检验、检疫工作以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培训、生产指导;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督检查,负责瘦肉精等兽药残留以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抽检、送检和例行检测工作;强化应急管理;着力源头监管和规范投入品管理,建立健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制度并组织实施;制定完善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大力促进畜牧兽医科技进步,实施推广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全面开展彻查奶源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坚决杜绝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现象以及各种掺杂使假的违法行为;跟踪掌握相应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及时提供质量安全预警信息,参与相应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责任单位:畜牧兽医局
二、渔业养殖环节监管
负责淡水养殖技术的培训、指导、咨询服务,提供防治鱼病、水质鉴定服务,组织水产品的抽检、送检工作,深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和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工作,推行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认定和无公害水产品标志认证,加快水产品无污染养殖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参与相应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责任单位:水技站
三、蔬菜、果树等种植环节监管
一是监督使用禁限用农药等行为,重点检查蔬菜出口基地和蔬菜主要产区。二是加强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培训、生产指导,实施推广相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参与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的抽检、送检和例行检测工作,跟踪掌握相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及时提供质量安全预警信息,参与相应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三是加强植物检疫和农药科学、合理使用的宣传、培训、指导,建立健全农药安全使用制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安全使用技术,加快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替代进程,参与相应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责任单位:农技站、经作站、植保站
四、食用菌种植环节监管
一是监督使用禁限用农药等行为,特别是产季重点检查以双孢蘑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和包装中是否使用了荧光增白剂,漂白剂和国家明令禁用、限用的农药。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培训、生产指导,实施推广相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跟踪掌握相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参与农产品的抽检、送检工作,及时提供质量安全预警信息,参与相应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责任单位:食用菌办
五、饲料生产、销售环节监管
检查是否使用国家禁用药物,重点检查生产销售配合饲料、浓缩饲料、蛋白饲料企业,是否存在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羟甲基羧基氮、脲醛树脂和过碳酰胺等违禁化工产品的行为。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销售环节开展三聚氰胺专项抽检,对非法生产和经营的违禁化工药品及违法添加违禁化工药品的饲用蛋白产品就地销毁,对怀疑添加了违禁化工药品的饲料进行暂扣并抽样送检。
责任单位:动物卫生监督所、执法大队
六、农药、兽药经营销售环节监管
对我县兽药、农药经营店定期开展监督抽查,特别是农业生产季节、节日期间重点巡查,若发现违法经营禁用兽药、农药的,按照“五不放过”原则严厉处理,严厉打击经营禁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行为。
责任单位:执法大队
七、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监管
以检查落实《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执行情况为重点,查处重大农产品产地污染案件,推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合理使用肥料的宣传、培训、指导,制定、推广土壤肥料安全使用技术规程,参与相应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责任单位:土肥与能源站
八、认证农产品及农产品质量监测
一是认真搞好生产企业的无公害认证管理工作。通过下基地进企业进行宣传普及,举办培训班,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申报工作力度等措施,促进长泰县农产品品牌化、优质化。二是强化对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的监督管理。重点检查认证农产品的资质、产地认定条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对生产基地、农产品进行定期、不定时抽样检测,及时上报检测结果,提供预警信息,汇总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责任单位:局农产品检测中心
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协调及信息采集报送工作
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做好整治活动的信息报送工作
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综合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和配套制度建设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追究制度,完成上级布置的有关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协调及信息收集、报送工作。
关键词:广西;农产品;电商品牌化
一、综述
广西是农业大省,甘蔗、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蚕茧、木材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占全国前列,但农业品牌化程度低,综合竞争力弱。目前,广西的农产品很难“走出去”,在一线城市出现广西农产品需要贴海南、广州的地域标签才能卖到更好的价格。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广西农产品没有自己的强势品牌,也没有建立良好的诚信机制。笔者认为,广西作为落后山区省份,由于受到物流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低、电商人才体系发展滞后、社会观念相对保守等因素的制约,要在这个基础上推动广西的农产品电商品牌化,应该采取符合广西实际的步骤与方法:通过一个品牌的塑造形成品牌化流程,用以实现更多的农产品电商品牌化。
二、广西农产品发展概况
为了解决农产品难卖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广西各级政府正从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引进、电商人才培养、金融政策扶持等多个方面推动广西的农产品电商发展。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持续,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道路,可以预见政府对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截至2015年,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协调下,阿里巴巴、淘宝网、京东商场“广西特产馆”刚刚上线运行。自治区商务厅刚启动实施“广西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建设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和配送服务中心。据向自治区农业厅了解,广西已有少部分农业重点龙头企业通过自有公司网站开展了B2B模式的电子商务模式,建立自己的品牌。另外,据笔者调研,在淘宝、京东、阿里巴巴三大电商门户网站,广西区内也有零星的农产品生产企业或农业经纪人开展了C2B模式的电商交易,但数量极少。从总体上看,广西农产品电商品牌化正处于初级阶段。
三、广西农产品电商品牌化的制约因素
(一)物质基础薄弱
广西鲜活农产品配送能力薄弱,鲜活农产品预处理加工设施、冷链物流、冷冻仓库建设严重滞后。农产品加工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农产品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全区农产品中经过初级加工的仅占50%,经过精深加工的仅占20%。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仍在加紧推动农村地区户户通网络工程,部分地区由于相对偏远,网络初装和维护成本较高,电信运营商尚未开通网络服务。
(二)软环境建设滞后
软环境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者观念转变受到现实因素制约、电商消费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政府推动电商发展受到自身能力限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三)才缺口明显
农产品电商品牌化,离不开生产环节的职业农民、交易环节的职业经纪人和配送环节的专业物流人才,但目前广西在这三个方面的人才队伍缺口都很大。现代职业农民有待培育,职业经纪人市场不完善,专业物流人才基本空白段。
四、农产品品牌化实践
2016年,笔者与广西一些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合作成立八桂助农天使团,秉承“合作共赢、团结互助、诚信经营、公益助农”的运作理念,旨在快速推动项目前进,在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的群策群力下通过标准化的品牌打造思路,将广西的地理标志性农产品进行品牌包装,推向市场。本团队得到湖南人社厅创业指导专家,赋格智库、湖南背包客、湖南梦想公社农业孵化器、湖南火柴科技创始人盛科老师的精心指导,正在开展一些列广西农产品品牌的塑造过程,将打造一些列强势的农产品品牌,为广西的农产品上行之路提供标准化可借鉴的品牌化运作样板。目前正在打造“芒小二”品牌芒果,产地为广西百色,台农、桂七等品种。通过“芒小二”的塑造,完善农产品品牌化打造流程,从而打造更过的农产品。
(一)确定品牌推广方式
根据项目组成员资源分布情况,本次项目推广主要采取网络推广的方式进行,并结合部分线下市场推广,通过H5将产品及品牌快速传统,获取分销商,或直接获得客户。
(二)实现营销推广
本项目的营销推广渠道为:社群+电商+众筹+微商。前期,通过社群预热,招募,后期进入各大电商平台销售。
社群:与国内各大社群进行合作,参与社群数达到1000个。
电商:进驻的电商平台包含:萌店、淘宝、天猫等,主要由项目组成员自身资源为主,同时通过招募分销的模式,进行一件操作。
众筹:本次选择的战略合作伙伴是京东众筹平台。
微商:微商渠道为重点渠道。在资源整合的同时,将采用分销的方式,使得销售渠道可以快速扩张。现有的微商运营模式一般会有两种模式:直营模式和模式。
如禾葡兰、兰希黎等采用了直营模式,通过大量加粉,然后通过招聘大量客服人员,给他们专业的培训,让客服人员去直接成交客户,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控性强,坏处在于需要大量的客服人员,成本太高,不利于快速扩大团队,做大市场。
如思埠、韩束等则采用了体系,通过发展体系可以快速打开市场渠道,人员成本极低,而且可以快速回笼大量资金。“酷果园”项目为节约资金和有效整合资源,将采用模式。招将主要通过社群的方式实现,同时将分为四个阶段:招募、级别体系、培训、激励政策进行。
第一阶段:招募
由于八桂助农天使团成员有着庞大的微信运营团队,只需要在朋友圈发送一个招募信息,即可招到很多。目前已经招募300名。
第二阶段:级别体系
级别分为两级:特别与普通。特别的条件一次性拿500件,可以得到原价7折;普通无门槛,可以得到原价9折。我们承担物流配送与统一售后。
第三阶段:培训
目前,我们的培训使用的微群培训方式,将所有分级别组建微群,由培训师进行答疑形式的培训。
第四阶段:激励
根据的销量评选出不同的级别,分别获得不同的奖励,目前“芒小二”品牌设置三种奖励,销售冠军奖、最具创意销售奖、最具优势团队奖。
“芒小二”芒果到目前为止各个电商平台的预售已经达到20万元,虽然未完成最后的销售,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农产品电商必须品牌化,否则广西的农产品将找不到出路,而品牌化的过程必须要遵循目前电商运营的特点,不断整合传统电商、社群、众筹、微商等模式进行营销推广。不同的农产品品牌化过程可以吸纳不同的人进来融资,借用更多的力量推广新的农业品牌。
参考文献:
[1] 韦俊良.广西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