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各民族文化交融

时间:2023-09-25 11:38:52

导语:在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各民族文化交融

第1篇

关键词:民族声乐;发展;多元化

一、引言

民族声乐是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璀璨结晶,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各民族人民将悠久而古老的民族文化充分融入民族声乐中,我国的民族声乐形式包括了传统的戏曲形式、曲艺说唱形式以及民歌,三种不同风格的声乐形式相互融合、渗透,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民族声乐具有极强的民族的色彩,将民族的语音、民族的风土人情、民族的文化等等融入其中,民族声乐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以及人文色彩的声乐艺术。

民族声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可以平铺直叙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可以充分利用民族人民的独特唱腔,可以表现民族的地域特点,更能展示民族的风土人情。可以说,民族声乐一方面是民族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体现着民族文化的成就。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人民也逐渐将其赋予时代特点,多种多样的演唱题材、歌唱形式、唱作技法应运而生。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音乐形式层出不强,流行音乐的普及极大地冲击着传统声乐文化的影响力,使得这话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离人们的的生活越来越远。应对民族声乐发展的挑战,我们应该认识到民族声乐的重要性,认识到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认识到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是长势所趋,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性

(一)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影响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民族文化在世界舞台上交流、碰撞,全球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应对霸权主义国家一枝独秀的重要策略。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融在一起,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从而能够将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展示在全球化文化发展的舞台上。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特别是在全球化大发展的舞台上,民族文化可以充分展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各种民族文化交融在一起,可以优势互补、互相汲取民族文化发展中的精华,这也是民族文化长势发展的必然选择。自古以来,民族文化就是在碰撞、融合中不断发展的,无论是战争侵略中民族文化的碰撞交融,还是地域上相邻近民族文化的碰撞发展,都使得各种民族文化得以碰撞交融。而且,各国家、各民族在民族文化碰撞发展的过程中也能清楚的认识到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对各国文化发展具有的强大推动力。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不是摒弃本民族的民族特色,而是在充分展示民族特色的基础之上,汲取到其他民族文化的优势特长,从而促进民族文化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民族声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展示民族特色、民族精神、民族风土人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顺应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民族声乐也应秉持其多元化的特色,充分融入到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去,同时,民族声乐也应积极发挥其影响力,进而推动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交融、发展。

(二)中国民族声乐本身的多元化特点

中国的民族声乐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而中国又是一个国土面积大、少数民族多、各民族融合的大国家,不同的地域风情、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欣赏习惯,甚至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交流方式、不同的风俗习惯,都会造就不同的民族声乐表现形式。我国的民族声乐形式主要有戏曲、说唱、民歌三种,而每一种表现形式又包含多种多样的类型。如戏曲就包含了三百多个种类,京剧、越剧、豫剧、川剧、黄梅戏等等戏剧种类的唱法也截然不同。同时我们还有多种民族唱法,如青海的花儿、蒙古的长调、藏歌的高亢、江南民歌的婉转等,不同的民歌不仅在歌词上表现着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唱法上更是与民族特色巧妙融合,让我们能够闻其声辩其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民族声乐将地方特色巧妙凸显,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民族统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保存民族特色,将民族声乐放在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下,让民族声乐这份各民族独有的宝藏不被雪藏。同时为适应时展的需求,还应该将民族声乐赋予鲜明的时代印记,将民族声乐变得丰富多彩、并逐渐被人民群众接受和欣赏。

(三)民族声乐多元化是长势所趋

在追求创新的高速度发展社会中,人们更加崇尚追逐新颖、时尚的东西,仿佛只有不断的更新换代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在此发展背景下,民族乐因其形式上的古老而遭遇前所未有危机和挑战,让看似一成不变的民族声乐变得丰富多彩、历久弥新不仅是民族声乐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民族声乐能够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市场发展的浪潮中人们的审美更加趋向于个性化,人们追求个性,也要求所追求的东西拥有个性。因此,民族声乐也应紧跟时展的脚步,充满个性才能发展长存。声乐审美的多元化变化发展,就如同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一样,人们希望民族声乐能够满足自己的试听享受,这一方面是满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在间接地促进民族声乐的创新化发展,实现民族声乐与新生音乐形式的交流碰撞。

民族声乐具有的民族特色,是其发展的极大优势,在更加讲求文化传承的当今社会,人们会更愿意付出时间金钱来用于旅游,从而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同样,声乐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其特色对于促进自身发展优势极大。所以,民族声乐的传承者也应该认识到民族声乐的重要性,将其赋予更为丰富的色彩,并使其更为充分的表现民族特色,并逐渐靠近人民群众,让其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并逐渐被人们接受。当人们愿意像通过旅游来了解一个地方的特色一样来通过民族声乐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时,民族声乐也就实现了其最初的意义。因此,民族声乐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财富,认识到民族声乐的重要性和优势,并将其运用到民族声乐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使民族声乐的传承者重拾民族声乐发展的信心,也让民族声乐在更为充满激情的创作人手中传承发展。

三、结论

民族声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民族声乐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民族声乐能够将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地域特点、民族风土人情等充分融入其中,展示出极强的民族特色,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但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音乐形式层出不穷,人民的审美习惯也在发展着巨大的变化。民族声乐在新型音乐形式的冲击下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民族声乐的特点并致力于推进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是民族声乐能够长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有效的多元化发展途径,希望能够通过对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探讨和研究,为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丁爱华.“千人一面”与‘民族声乐学派”[J]南京艺术学院学,2005.

[2]王维平.从原生态民歌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发展[J]音乐探索,008.

第2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描绘的是江河汇人大海的壮丽图画,显示了大海宽阔的胸怀与包容日月的气度。千万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咆哮着涌人大海,这是何等的气势磅礴?它们起伏跌宕,撞击出震天巨响,进发出层层浪花,又慢慢地归于平静,最终心平气和地相互接收、交汇、融合,结为整体。这个过程,完美地阐述了“和”的精髓。同样,在文化的冲击碰撞中,只有“和”才能使其相互协调、使其生生不息。

“和”是一台天平,它心中自有杆秤。身在北京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可以看到盗立在大钟寺、万寿寺、广济寺、白塔寺等古代寺庙里的古塔、庙堂和参天的古树。人们在高楼大厦中穿梭忙碌,一刻不停地通过现代科技传递着快节奏的气息。身旁的古刹却静静地守望,散发着古朴的余香。时而响起的晨钟暮鼓,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越发显得稳重与祥和。在这里,现代与古朴、时尚与典雅相互融合,给了都市人一种平衡、平和、轻松和安宁的心态,这种“和”的文化,己悄悄沁人人们的心田。

“和”是一座桥梁,它沟通着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观念、不同种族的文化交流和交融。在麦加古城这个神秘的地方,世界三大宗教交汇一地,三教信徒都不约而同地前往朝拜,形成一大奇观。信徒们虽然分属不同教会和民族,并且有着千百年来难解的恩恩怨怨,但在这里,却和平共处地在同一个地方祈求神的庇佑。由此看来,在不同文化碰撞时,“和”是处理矛盾的最妥当办法。与此相反,英国科学家牛顿与法国科学家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发现了微积分,这一同时发现的理论不仅没让欧洲人欣喜若狂,反而使两派为得到谁先发明的荣誉争执得焦头烂额。为此,英国甚至几十年与欧洲不睦,文化交流更受到影响。试想,当初如果双方互相尊重,取长补短,以和为贵,科学的步伐或许还能迈得更加稳健迅速。

“和”是一座熔炉,它能使不同文化互相交融、取长补短,通过碰撞、扬弃、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先进的文化。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砒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才形成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文化。同样,美国文化也是通过各种移民文化和土着文化的不断交融,这才形成了今日大放异彩的多元化的文化。

世界上有哪种文化是固步自封、孤立发展的呢?只要我们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有建立和谐社会,促进世界文化融合的决心,我们就能得到更多新的发展契机。

第3篇

最近,我精读仲高先生的《丝绸之路艺术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一书,从作者的综合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模式得到很大的启发。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物,涉及面十分广阔,其包括建筑、园林、工艺、设计、书法、绘画、雕刻、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电视、文学、杂技、曲艺、木偶、皮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丝路主要路段的西域是丝绸之路三东西方文化唯一的交汇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在此地频繁地出现,并经历了接触、摩擦、交融和兼容的发展演变过程,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艺术文化圈。从科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研究是一个难度较高的工作。研究庞杂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现象是要求研究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和专业修养。关于这一点,仲高先生在《导言》中做精辟的论述。“因此,首先,研究者必须具备三种知识(东西方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乡土文化知识)和两只脚(一只脚在书斋,另一只脚在田野)。其次,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者应该与文化人类学者、民族文化学者、考古学者沟通和互补,以便协调中西与古今。最后,方法论的新变必将引起学术界的新变。”这些研究内容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在时间上,注重联系,超越偏狭的学科界限,把艺术、文化、民俗等看成是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在空间上,跨越民族、地域界限,把丝绸之路西域文化艺术研究放在人类文化的总体格局中。”

作者在著作中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论点。作者巧妙地运用人文地理学、民俗学、考古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心理学、美学、文学和历史学等主要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大量的物证和实证田野资料的基础之上论证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和理论观点。在书中两百多张引人注目的插图(自然环境、古代遗址、文物、人物、现代建筑等)足以给我们证明作者的深入而扎实的田野作业实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阅读经验。仲高先生身为《西域研究》杂志的一名资格较老的编审,有幸审阅国内外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关于西域语言文学、历史文化、民俗信仰、宗教艺术等诸方面的学术文章,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综合知识。由于编辑工作需要,他有机会积极联系各学科专家,切磋和探讨一些学术问题,扩大学术视野,为学术研究打了良好的基础。在研究方法上,他从跨地域、跨民族和跨文化的世界性眼光,广泛地采用比较文化学、比较艺术学、结构主义、媒介学、接受美学、传播学和民俗学等诸学科理论与方法,论述了北疆游牧文化艺术、南疆农耕文化艺术和东疆农耕园林畜牧兼容的文化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和艺术想象。从宗教视角对多元艺术现象进行剖析是作者本书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和特色。从阿拉伯、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对西域文化艺术的影响是形成了西域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作者对此分别进行较为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合乎逻辑的论点。作者从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等诸角度对西域各民族艺术互相影响和融合与西域艺术对外来文化艺术的借鉴、消化、交融、创新和发展等问题加以了科学地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思考与观点。这是本书的创新之处所在。

丝路要段——西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复杂而神秘的大陆型地域。关于西域的地理范围,历来都是许多学者进行争论的问题。因此,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西域的地理范围就有广、狭二义之分。广义上的西域指玉门关,阳关以西中亚乃至欧洲,狭义上的西域指天山以南,昆化山以北,葱岭以东的‘三十六国’”。这是汉朝时代流行的西域概念。到了唐代,“西域”的地理概念则与汉代有所不同。“唐代广义的西域范围是很大的,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亚,西亚地区都可以称为西域”,而唐代狭义的“西域”并不是指汉代西域都护所管辖的今新疆地区,而是指葱岭以西到波斯的这一部分中亚地区。日本学者羽田享在《西域文化史》中提出了新的西域概念。他说《我用此名来指大体上相当于亚细亚大陆的中央部分,包括广大不同外海的河水流经的诸地方》。他所指的西域的地理范围,大略指以帕米尔(Pamir)高原为中心,东面包括注入罗布泊的塔里木(Tarim)河流域的新疆天山南路地方;北面包括注入伊塞克(Issih))湖,巴尔喀什(Balkax)湖等河流流域的地方,亦即包括伊,准尔盆地(Jonghar)等在内的天山北路地方;西面包括楚河,塔拉斯(Talas)河流域和注入感海的河流流域的地方,南面以昆化(KoraK-orum)山脉,兴都库什(Hindukux)山脉为限。西域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地域民族众多,种族极为复杂。天论从地理上,还是从历史上看,西域一直是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及宗教文化的交处。西域可以说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各种宗教文化顺着纵横交错的通路滚滚而来。这是由于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主要地段就是从玉门到成海,里海之间。丝绸之路变成西域文化顺利传播的主要通道。

第4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2-0091-0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文化有复杂的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的体系。”[1]可见,和谐文化建设不仅是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复杂的子系统,更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课题,其中,我国少数民族多元和谐文化的建设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和谐文化的渊源及现代意蕴

汉语“和谐”一词由“和”与“谐”两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之意。“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安康富足,和谐相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愿望和梦想。《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把“和”理解为万物普适的普遍原则。《周礼》中说“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把“和”与“谐”理解为治国安邦的根本。还有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道家的“道法自然”,佛教讲的慈悲观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和谐在今天也指事物相互之间的协调、有序,但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和谐文化则已具有更多的现代意蕴,是指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构一个以和谐的理念为根本,以先进文化为价值取向,把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创新,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的文化体系。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和谐的思想基础,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思想导向和精神支撑。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其重要内容。

二、和谐文化视野下的多元少数民族文化

(一)多元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承炎黄,经春秋,历汉唐,经过各民族的融合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包括55个少数民族在内的统一体。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虽然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汉文化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从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6个民族水融、和谐共存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自身价值诉求。有学者也把这种自身价值诉求用一个“56+1=57”的公式来加以表达,认为“这里的1是指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大传统,56是指各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 [2]可见,中华民族文化包含了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中华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都在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留下了自己的藏品,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 [3]所以,中华文化从古到今,一直是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由各民族共铸的。

(二)发展多元少数民族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谈到少数民族文化,先生的“中国大花园”理论是对我国多元民族文化发展最好的注解。认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大花园中,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艳、和谐共生,才能相得益彰。这里,“中国大花园”理论强调了各民族的文化平等、和谐的发展要求。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的学者指出:“这种多样性是历史形成的,是民族多样性的必然结果。” [3]事实也证明,没有这些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发展,就不可能有一个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中华民族文化生态。C.W.沃特森在《多元文化主义》一书中也说,多元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则明确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现实的角度讲,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是对它们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各民族政治、经济和谐的发展,也离不开多元民族和谐文化建设,而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则更离不开多元民族和谐文化的建设。所以,发展多元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丰富了和谐文化的内容

民族地区的很多文化,充分地体现着和谐的价值取向。蒙古族的谚语说“与其有一百两银子,不如有一百个朋友。”“像绵羊似地,合群走就有力;像沙土似地,散放着就无力。”“聪明人也需要朋友帮助,伛偻人更需要朋友搀扶。”“亲友多的人,走遍草原,没亲友的人,势如孤掌。”土家族过去的族谱家规中都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规定。这些文化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很多少数民族文化里面,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少数民族崇尚自然、崇拜天、地、山等诸神,与自然建立了一种带有原始和神秘色彩的和谐关系。“据云南学者的田野调查,彝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阿昌族等民族,都有植物崇拜的痕迹。生活在云南富民的彝族,以竹为图腾,认为竹的兴衰象征族人的兴衰;怒江的傈僳族,往往以动植物为自己氏族的名称,如茶树氏族、紫柚木氏族等等,而这些植物都是禁伐的”。[5]同样,很多民族也用自己的文化传递了对于动物的情感,侗族大歌四大类中最精华部分的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声音的标题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的名称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鄂伦春族崇拜虎、狼、熊这些动物;蒙古族将狼作为本民族的图腾;一些少数民族的习惯法对一些动物禁杀、禁食。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文化具有明显的“泛神论”的特点,但其中形成的维护生态平衡,万物有灵,保护自然的生态朴素观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以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视角体现了和谐的价值取向,丰富了和谐文化的内容。

三、和谐文化视野下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一)和谐文化为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导向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处在边疆和偏远地区,长期封闭、发展缓慢,保留下了大量的具有很强稳定性和传承性的富有本民族特性的传统文化。但在日益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要打破这种故步自封的状态,要不断地和其他文化进行互动和交融,因而也就避免不了相互之间的碰撞和冲突,如何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维护各民族文化平等、和谐发展,减少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无疑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理念来引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从哲学的层面上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司马云杰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化都是有民族性的。” [6]不同民族文化反映着不同民族的特性,也反映了不同民族对自身生活道路的选择,这都是特殊性。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又是各民族在互动、交融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一致认同的文化,是我国56 个民族共同追求的目标,这是普遍性。用同志的话来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7]所以,要处理好和谐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这种普遍和特殊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差异,重视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充分保证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惟有如此,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局面。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相统一的原则,有机地将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结合起来,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保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导向作用,使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为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和谐的环境。

事实上,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就很重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建设,这在很多具体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都有体现。例如《民族区域自治法》就有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支持少数民族发展各具特色的本民族文化的政策;《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专门列举了多项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事项。在其他法规和政策中,还具体规定了各民族文化平等发展的权利。所有这些都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构筑了和谐的基石。如今我们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导向下,党和政府要求我们不仅尊重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同时还更加注重挖掘民族多元文化资源,强调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鼓励、扶持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等等,使各种多元民族文化逐步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状态。正如同志2006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的一段讲话中所说:“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族人民创造的丰富的文化都是这座殿堂的瑰宝。”我们当今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创造一个更为和谐的多元民族文化发展环境。这既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任务,也是其最终目标。

(二)“文化自觉”――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有效途径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1998年12月在香港召开的“中华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就是指各少数民族都要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长处和不足,积极消除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意识和观念,同时,也要自觉抵制现实中一些不健康、不和谐的文化因素。毫无疑问,文化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首由始至终都和谐完美的奏鸣曲,总会时不时地掺杂一些不和谐、不合理的噪声。有的学者也把文化的这种自我相关的不合理性和矛盾性称为“文化悖论”。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中,“文化悖论” 也普遍存在。少数民族文化虽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精神食粮,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与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和谐的音符。例如大小凉山的彝族社会鬼神观念极为普遍,用来祭祀的开支巨大,常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在有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中酗酒成风,因酒致贫或引发矛盾纠纷的现象比比皆是;另外,一些民族婚俗文化中还有近亲结婚、一夫多妻现象等等,这些都是与时展不和谐的落后意识和观念,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来加以克服。

当今的国际社会,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美国哈佛大学的国际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甚至提出:“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 [8将文化冲突定性为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亨廷顿的观点也为某些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借口。文化霸权主义不仅扼杀了其他文化“话语”,导致多样性文化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且还使弱势民族淡化对自身历史传统和归属身份的信仰和忠诚,并因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而陷入一种绝望自卑的心理困境,以至出现信仰背离和失语症状,不得不用西方国家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身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以迎合西方世界的认同和欣赏,妨碍了自身主体的实现而走向边缘化,造成自身文化前进方向的迷失和衡量标准的错位,这也是近些年来不少发展中国家本土民族文化出现病态异化、一些迎合西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低俗文化、泛娱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得以大肆流行的原因,有的人甚至还以发展民族文化之名而行分裂活动之实。所以,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加强文化自觉意识,必须自觉地将自身的发展纳入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轨道上来,通过有机整合,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

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谐文化。而发展和繁荣我国少数民族多元和谐文化,这将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程宜山. 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海洋. 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 徐万邦,祁庆富.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 (英) C.W.沃特森 ,叶兴艺译.多元文化主义(出版导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 李本书. 善待自然. 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

[6]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第5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 教育改革 多元文化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07-01

一、重视民族语言教学,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语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传统,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对继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国家制定了科学的语言文字政策,尊重各民族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权利,在法律意义上一律平等,各民族有权使用和发展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同时,各民族应该相互交融,基于自愿原则,鼓励语言相互融合与发展,促进民族相互尊重与交融,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高校与政府应该一起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以及传统文化。

另外,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选修课程,激励不同民族学生相互交流与融合。设置民族语言专业,如藏、回、蒙古、壮、朝鲜等民族语言专业,培养少数民族语言人才,部分高校可以选择使用民族语言实施教学;设置民族医学专业,如设置回族医学院、藏医学院、蒙医学院等,通过分析不同民族地区人口生活习惯、病例原因、治疗方法培养少数民族医学对口人才。还可以设置民族艺术、民族历史、民族政策、民族教育管理等不同学科,培养少数民族不同专业的人才,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二、符合实际发展需要,改革民族文化教育内容

少数民族教育需要符合实际发展需要,契合民族人文需求,基于民族稳定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理念,实施科学的民族文化教育。其中,需要正确处理民族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具有群众性,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就会冲击学校教育,影响国家教育制度的发展。所以高校应该尊重学生的宗教自由,科学引导,开设专用食堂,从政策和措施上落实全民族教育的相互融合与相对独立。

三、加强学生就业教育,融入社会发展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教育,关系到少数民族学生与社会的融合。高校应该为少数民族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教育机会,包括每周的劳动计划,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与艰辛;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学校相关活动,如勤工俭学、学生会与班干部活动、校内组织的大型活动等,少数民族学生深切地感受到集体的重要性,能够提升交流合作、互动实践的能力;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或校外企业组织的科研项目活动中,在项目中学习、运用理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创造少数民族学生对口就业机会,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实施校企合作人才输送计划,定向培养、对口输送,既可以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就业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建设重要的一分子,促进民族团结、和谐进步。

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国家一贯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刻不容缓。高校应该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全面招生,除了中央与地方民族学院专门接收少数民族学生,还应该在各地大专院校,以及全国重点院校专门开设各类民族班,培养专业的少数民族干部和技术人才。国家宏观调控,高校制定科学对策予以落实,同等成绩优先录取,专门招收一批少数民族学生,以实施定向招生,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少数民族的和谐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另外,应该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开设少数民族师范教育专业,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还可以举办师范班,实施暑期实践、定点支教等项目。通过专门招收与定向培养,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深化高校少数民族教育改革,需要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发展实际,坚持民族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理念,站在少数民族立场上,真正落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学、多元文化教学、就业教育以及师资队伍培养教育。通过广泛吸收群众意见,实施科学合理的高校少数民族教育,加大民族团结宣传与社会稳定发展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玉溪;花灯舞蹈;文化交融

中图分类号:J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28-02

植根玉溪两三百年的花灯舞蹈,源于明清社火活动。与玉溪土主祭祀结合后逐渐本土化,受戏剧发展影响逐渐程式化。花灯在玉溪的起源与发展体现了中原文化与玉溪本土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舞蹈与戏剧等艺术文化交流、融合。

一、中原文化与玉溪本土文化交融

内地起源较早的“村田乐”、“社火”、“秧歌”等习俗,从明代以来,在玉溪十分盛行,这一习俗活动中歌舞部分,成为了玉溪花灯舞蹈的重要渊源之一。来自内地不同地区的戏曲、歌舞和玉溪的土著文化相融合,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一种新风格的舞蹈――玉溪花灯舞蹈。

与省外汉族民族舞蹈相比,现今云南花灯最突出的风格特点就是“崴”。花灯中的舞蹈动作,都离不开崴,可以说“无崴不成灯”。“崴”风格即出自玉溪的“崴”。玉溪称花灯表演为“崴花灯”,衡量花灯舞蹈的标准是“崴得团不团”。玉溪人称花灯表演为“崴”花灯,过去常有“看灯要看梅园灯,梅园花灯崴得团”的说法。

“崴”风格及其舞蹈动律的形成,主要与玉溪花灯产生于农村分不开。玉溪的农村多处于山区或半山区,山路崎岖不平,又因为玉溪汉、彝等民族所居地区多种植水稻,水稻田埂狭窄,在这样的山路和田埂上行走、挑担劳作,必然要崴来崴去才能保持平衡。时间久了,这种特点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动作,在花灯活动时不自觉地带入到花灯舞蹈动作中。这种因脚下产生的,自下而上的,带动整个身体和上肢的左右自然摆动,形成了朴实、秀美、自然的人体律动感。外地人看了,也会很愉悦地跟随着舞动起来。因而,它能随玉溪花灯传播,流传到各地。人们将这些生活动作加以美化提升,逐渐形成了玉溪花灯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基本动律,形成玉溪花灯舞蹈的基本特征。可见玉溪的地理、自然环境和生产劳作及生活习惯对玉溪花灯舞蹈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审美需求的影响下,玉溪花灯“崴得团不团”又发展了另外二个特点:第一是大团场崴得是否圆范、花梢;第二是大团场中分出二人为为一个小单元(即二人对转、岔花时)是否崴得团。由此发展形成了现今风格独特的玉溪花灯艺术。

二、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

随着军屯、民屯、商屯的实施,汉族人口迅猛增长,逐渐居于重要地位。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江南地区的文化,包括歌舞等民间艺术,由此形成了“夷汉杂处”、文化交融的状态。随着汉族与玉溪当地民族交往的深入与扩大,江南的厢莲、团场等舞蹈逐渐传入其它民族中。花灯舞蹈不仅在汉族地区中流传,在彝族、哈尼族等民族地区,它也是群众自娱自乐、迎神祈福的一种方式。

澄江县彝族聚居的松元村公所的彝族同胞会表演一种比较古老、与其他地方有很大区别的花灯,当地群众称之为太平花灯,至今大约已有130余年的历史。由于松元彝族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与外地来往甚少,自传入后太平花灯就一直保持在自演自唱自娱的封闭状态之中,除了受本地彝族文化影响外,还保留着古老的特色。太平花灯的舞蹈“颠毛驴”,与汉族“颠毛驴”的形式有很大差异。太平花灯里的毛驴头是用篾扎的,扮演者身穿毛驴皮长袍,两手各拄一根棍,弯腰拄地当前肢。戴着毛驴头的舞蹈演员,舞动时可以自由发挥模拟真毛驴的动作。唱词全由鞭赶毛驴的演员演唱的“颠毛驴”颇具特色,其“颠”味与当地彝族同胞上山下山中小跑加走的律动有些相似。

过去太平花灯表演是从春节正月初二开演,到正月十六日彝族过小年为止。现在,每年彝族火把节或其他喜庆节日也可以演出,并逐渐演变成为单纯群众性的节日娱乐活动。演出中穿插彝族舞蹈“跳乐”,以增强欢乐气氛。另外还有四筒秧佬鼓和四名跳镲舞的女舞者。这种与四筒秧佬鼓结合的丧葬舞蹈与流行于峨山、玉溪等彝汉杂居地的丧葬性质的花鼓舞不谋而合。

传统汉族花灯舞蹈与彝族跳乐、汉族四筒鼓舞等民族舞蹈相融合为澄江特有的花灯演出中的传统舞蹈。这种传统舞蹈与当地彝等民族生产生活相融合为一体,构成了澄江县松元彝族文化特色之一。这种融合体现了汉、彝等滇中各民族开放、包容的精神文化传统,反映了汉、彝等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友好团结的历史和现状。

三、农耕文化与宗教、习俗活动相交融

相传,古时管理水利的官员普贯通,带领百姓兴修水利,使玉溪成了旱涝保收、人畜兴旺的坝子。然而,由于阿普为民众日夜操劳,终因积劳成疾而过早的离开了人世。为了不忘这位英雄治水的功绩,永远纪念他,人们建盖起土主庙,并为他雕刻木像供奉。随着时间的推移,土主崇拜的活动中,逐渐融入了饮食习俗等玉溪当地民族文化,并将祭祀活动推广发展成为米线节。明朝以后,江南歌舞传入玉溪,成为米线节上除烘托气氛,抒感的重要手段外,还是最重要的祭祀仪礼之一。天长日久,源于江南的舞蹈逐渐本土化,形成玉溪本土民众喜爱的花灯舞蹈。至此,玉溪花灯正式成为玉溪农耕文化与土主崇拜、当地饮食习俗相结合形成的“米线节”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活动中,花灯舞蹈不断更新、发展,最终形成风格独特的玉溪花灯舞蹈。

澄江松元彝族太平花灯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牛马兴旺,清吉平安,故称太平花灯。松元彝族太平花灯要用鸡血抹在花灯娘娘和印灯离牌位上。据说,因为鸡血是阳性,用鸡血抹上后,灯神就能显灵,显了灵就可以通日、月、雷、电之神,灯班只要在灯神前祈祷,好神就会把人间的要求转达给天神,日、月、雷、电之神。解放前,玉溪彝族主要信仰多神崇拜,日、月、雷、电等均为彝族先民崇拜的对象。他们期望通过舞蹈的形式将祈求的心愿传递给心中的神灵。于是,将花灯与祭祀活动相结合,表达松元彝族人们希望通过歌舞的形式对来年农耕生产顺利,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的祈福愿望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在这,花灯舞蹈在自娱自乐中还增加了祈神的色彩和求利的功能。

四、与戏曲等艺术相交融

地处滇中的玉溪,属省内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是云南历史上较早引进京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的地区。清末民初,玉溪花灯进入省城昆明演出,建立花灯戏院等活动,为花灯舞蹈吸收、融合姊妹艺术打开了一扇窗户。长期与滇剧、京剧等剧种并存、竞争,相互之间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促进花灯逐渐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广场搬上舞台、从歌舞小戏发展为连台大戏。“灯夹戏”就是那个时期花灯与滇剧、京剧等戏曲相融合的初级形式。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花灯舞蹈动作、舞蹈表现形式等逐渐向戏剧程式化方向发展。例如,舞蹈崴动的幅度、手的动作及步法等都随之变得较小,以适应观众追求舞台艺术精品化的审美需求;舞蹈表情更为细腻,以适应刻画剧中人物性格的需要等。有的还根据剧情的需要,创造出一些具有人物性格特征的舞蹈动作,并流传下来。如《三访亲》中的媒婆及相公、《闹渡》里的老旦、丑角、花旦等,都有一些表现其性格特征的舞蹈语汇。主要步伐以“小崴”、“船步”、“胯崴”为主,扇花以“满扇”、“翻花扇”、“逗扇”为主。这些动作在今天的舞台花灯动作语汇、群众文化活动的花灯舞蹈动作语汇、舞蹈专业院校的云南花灯舞蹈教材中都常见到,已成为当今传统花灯舞蹈的常见动作语汇。

同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一样,玉溪花灯舞蹈也经历了从纯舞蹈向与戏曲相融合,再从戏曲中提炼、发展的过程。今天我们加工、发展玉溪花灯舞蹈可以借鉴从戏曲中提炼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元素、体态特征、精神意韵方式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数码灯光、旋转舞台、多媒体背景等高科技支撑的舞台美术运用,更为花灯舞蹈舞台效果的塑造营造了绚丽多彩的意境。众多取材于玉溪民间传说、现实农村生活的花灯舞蹈融合在诗的舞美意境中,共同创造了生动的舞台形象和鲜明的舞蹈主题。

综上所述,玉溪花灯是滇中民族杂居区传统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之一。只有全面了解、把握玉溪花灯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文化交融的历史,文化交融对玉溪花灯舞蹈形态、内容、特点产生的影响,才能准确无误地传承、发展玉溪花灯舞蹈。

参考文献:

[1]玉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玉溪县志资料选刊(第二辑)[Z].政协玉溪市委员会内部资料.1983.

[2]玉溪市文化局《民舞集成》编辑组.玉溪市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资料卷[Z].1987.

第7篇

1.民族院校校园物质文化的特殊性。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大学教学、科研、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设备和物质环境条件,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构成整个校园文化的基础。民族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注重突出自己的特点,在校园布局、人文景观等方面往往富有民族特色,这种环境不仅可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归属感,也使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更好地与少数民族学生沟通、交流,使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

2.民族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特殊性。

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对于学生的生活习惯、言谈举止、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具有深刻影响,因此表现出多种文化形态,给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一定基础,也为各民族文化更好地相互交流、融合和沟通提供了条件。

3.民族院校校园制度文化的特殊性。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正常运作的根本保障,校园制度文化的形成促进师生员工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民族院校在制定各项管理政策、规章制度时,都需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作为协调民族文化的基本原则,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在管理制度层面应体现出民族特殊性。4.民族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特殊性。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显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沟通各个层次的关键环节。校园行为文化包括学术交流、人际交往、社会活动、文体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民族院校除了开展其他院校类似的文化活动外,还可组织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尤其以民族服饰、民族舞蹈等最能表现民族文化特色,也最能体现其校园文化特色。

二、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

1.不同文化价值的激烈碰撞。

在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民族院校中,大学生不仅有以本民族传统信仰为基础的宗教文化,同时也接触到校园中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等,理性的光辉与宗教的魅力在民族院校大学生价值选择上产生不可避免的碰撞。一方面,在日常的课程学习中,大学生需要理性的思考、用科学的技术、现代的研究方法来解决所碰到的学术问题。可是,在生活中面对挫折、打击、痛苦时,合适的宗教文化具有现代科技文化所不能达到的安抚心灵的作用。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及利己主义的部分被多数学生理解为自由与民主的代言。在处理具体的问题时,打着自由解放旗号,为了实现自我的目标破坏一些原有的规则和约束。

2.原有思想观念的剧烈转变。

除了不同文化内核的价值之间相互碰撞,原有思想观念的变化也强烈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塑造。大学生从家庭到校园到社会所接触的道德思想是存在差异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多种道德本性错综林立,并在不同程度上会作用于现实生活,影响大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的决定。因此,当接触过不同道德价值的大学生在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就会在解决问题的道德选择上产生迷茫与困惑,或者在不同的问题上转换不同的道德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呈现出一种道德混乱的现象。

3.具体行为方式的深刻颠覆。

随着大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多种文化思想的渗透,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内容有了很大变化。民族院校校园娱乐生活更是丰富,除了校园活动外,少数民族学生不仅有本民族的娱乐活动,而且网游、桌游、KTV、酒吧、各类型的文艺表演也成了他们休闲娱乐的选择。有些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容易受当前社会较为流行的享乐主义影响,部分学生甚至将本应用于学习的时间用于网络游戏和泡酒吧的消遣上。

三、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自觉。

在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少数民族学生比较注重本民族文化,民族自尊心较强,不能容忍其他人轻视、亵渎他们的文化。但同时他们却无视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唯我独尊。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主题活动能够理性地认识自身文化,吸取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中可互补的部分,能够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省和文化创建。

2.鼓励多元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多种民族文化的理解。

民族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或经济欠发达的地方,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对其他民族文化认知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有必要开展一些电影、讲座、知识问答、文艺表演等活动向在校学生全面、客观的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让学生对充斥在社会以及大学生活中的各种文化、价值观、思想有着科学而全面的认识,可以更为清晰主动地选择除了本民族以外不同思想价值来指导自身的行为方式。同时,把握住不同民族文化的实质,在模仿、汲取及发扬不同民族文化时拥有正确的方向。

3.突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寻找多种文化的契合点。

第8篇

学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全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认同的精神财富和物质环境的综合,涵盖了反映学校传统和风气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主流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就目前而言,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群体文化。特色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凝练而成的文化,它是区别于其他任何学校的具有不同特质、不同内容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指标。

二、民族类学校的校园文化特点

对民族类学校而言,在构建校园文化时,必须利用多民族文化这一特点,充分挖掘、提炼并形成自有的特色校园文化。目前,多民族视野下的校园文化普遍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特性,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文化结构的多元性

多元文化(multi-culture)的内容包括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的多元化、民族、种族多元化、文化多样化及价值多元化。和其他学校相比,民族类学校校园中文化结构的多元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特征,其特征是校内学生结构普遍具有多民族性,具有多元的文化背景,他们在文化知识和价值观、信仰等方面具有多元性和差异性。这些学生由于接受自己文化的洗礼,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在心灵中根深蒂固,进入校园后他们仍然会自发形成“民族群体”,以便在校园同一平台上继续展现、传承各自民族文化,这就形成了校园文化的多元性。

2.宗教文化色彩浓厚

一般情况下,民族类学校在学校建筑、教学模式设计、学生活动、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能体现民族文化,而这些文化当中或多或少地搀和着各民族的宗教文化色彩。例如藏族学生的寝室或教室具有明显的宗教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同为藏族,但是来自于不同地区的藏族同学具有不同的,仅就四川阿坝藏区而言又分为苯波教与藏传佛教。所以民族学校庞大的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决定了校园文化必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宗教工作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与国际性五大特性决定了该类学校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3.校园文化差异较大

首先,少数民族多来自边疆或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机会相对较少,从而造成他们的意识形态、文化程度与来自经济和文化沟通交流顺畅的汉民族相比相对落后;其次,由于各民族学生非常注重自己的、传统文化与习俗,他们急于在其他民族间寻求文化认同但又希望保留各自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民族文化更好地相互融合、交流和沟通,这使得校园文化具有显著的派系性;最后,鉴于我国目前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倾向性,加之多元文化主义学说的成熟,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民族学生自发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从而造成文化交流的障碍。所以,民族类学校因种种因素造成校园文化差异较大。

三、民族类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

在教育快速发展环境下,众多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不是校园文化的大发展,而是校园文化的特色、个性、魅力的淡化和缺失。基于上述情况,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学校要增强自身软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培养信得过、靠得住、留得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依据自身特点,挖掘内部潜力,利用多民族文化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就目前而言,该类学校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1.特色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不清

一般情况认为,学校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和管理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能表现学校精神的优秀文化,他能反映学校的悠久历史和人文精神。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是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而凝练出来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有的文化。学校传统文化和特色校园文化相辅相成,互为弥补。学校传统文化是特色校园文化的基石,一般情况下,特色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文化发展而来,它是对学校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同时,学校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特色文化体现。特色校园文化要体现特色和发展,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有效地继承学校的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从另一个角度看,学校传统文化走特色化建设是其提高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所以,学校在构建校园特色文化的过程中,不能摈弃传统文化而专攻特色文化建设,更不能为发扬传统文化而忽视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2.特色校园文化构建的民族性不突出

由于多民族文化特性,民族类学校具有与一般学校所不同的性质、服务对象和任务等特点,所以在校园文化的构建方面也应显示出自己的特色。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该类学校无论在建筑风格、办学理念、专业设置等方面,还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方面,抑或是在校训、校风、校歌、校徽和校园文化作品方面,都缺乏明显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比如不少民族类学校在建筑设计、办学理念、校训、管理制度、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其他学校相似或雷同,这就脱离了民族类学校办学实际,缺乏特色,使校园文化的民族性不突出,缺乏亮点。

3.民族文化的融合、挖掘和创新不够

多民族视野的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先进性、传承性、创新性,因此,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不应仅仅停留在已有各民族文化成果这一层面上,还必须担当起挖掘、融合、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并把它整合成既适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又与主流文化相协调的文化形态。民族类学校想要构建区别于其他普通学校的富有竞争力的特色校园文化,必须充分开展多民族视野下的多民族文化的挖掘、融合和创新工作,但实际上这方面做得不够。一是对多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停留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而忽略了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整理、修复工作;二是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力度不够,各种文化交流、碰撞较少,使得各民族文化在校园内自为阵营,具有明显的民族派别性;三是对现有的民族文化创新不够,在诸如过于保守、崇尚继承、畏惧失败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使各民族文化停留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缺乏创新性,不能体现新时代的要求,墨守陈规,生命力不旺盛。

四、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1.充分挖掘、融合、发展多民族文化

民族类学校由于具有多民族文化背景,所以多个民族文化在校内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吸收、相互排斥、相互激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所以,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民族类学校在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时要充分挖掘、融合多民族文化,发展多元文化。要发展多元文化,使其更好地融合、碰撞和交流,就应该通过在校内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发展格局”来实现。这一格局具有以下特点:(1)多民族文化高度融合成有机统一体,并且都拥有了更高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即中华民族文化;(2)在多元一体格局中,汉文化既是多元中的一元,同时又发挥着凝聚多元结合一体的作用;校内的多元文化一体化并不是自然形成的,作为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管理者,一定要在校内营造全面协调、主张多元、强化一体的氛围。全面协调、主张多元就是要挖掘校内各民族学生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提供平等、公平、透明的展示平台,促进交流,加强合作,提供各民族学生自身民族文化的展示窗口,以实现校内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共同发展的格局;强化一体就是加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和碰撞,依据校内实际,立足学校传统文化,提高内聚力,培育多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承学校已有核心校园精神,最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校园多民族文化一体化格局。

2.做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目前,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学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做好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和保护工作,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国教育体制以汉文化为中心,以英文和现代科学知识为主体。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类学校则必须留给民族文化足够的生存空间,挽救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民族文化,这是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需要,也是该类学校的重要社会功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是规避上述不足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施上,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将当地各族人民的民族民间音乐、绘画、舞蹈等引进教学活动,并在适当时机将其设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课程供学生选修。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一是通过挖掘、整理、发展民族文化,对其起到了保护和传承作用;二是显著提高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与质量;三是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文化学习兴趣,从侧面对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有利于当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3.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形式

艺术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人格境界、活跃校园生活的有效形式,为学校的师生所共同喜爱和关注,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民族类学校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以艺术活动为载体,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形式。为了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必须利用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特点,积极引导他们发挥特长,积极开展诸如学生艺术节、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少数民族舞蹈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富有特色的艺术活动,不仅能更好地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而且能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唯一性,从而提高竞争力,更能促使次流的少数民族文化向主流的汉民族文化渗透和交融。例如藏族舞蹈———锅庄,原本是藏族人民在茶余饭后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一天的劳累与疲乏,从而保持旺盛的精力以应对恶劣环境。由于创新了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丰富了舞蹈内容,在每年举行的锅庄文化节中得到各民族学生的追捧并盛行于民族类学校校园中,现已成为节日、招待重要的宾客的一种通用舞蹈,更因此而凝练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分支———锅庄文化。

五、结语

第9篇

    地方文献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全面地反映了某一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地方文献的典型特征表现为文种多样,文献内容复杂不同,各民族间文献交流融合特征显著等。

 内蒙古地方文献是指有关内蒙古地区的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种文献,文种上主要包括蒙文文献和汉文文献两部分。内蒙古地方文献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蒙文文献更是独树一帜。内蒙古地区地处北边,历来民族活动频繁,语言文字复杂,这使得其地方文献发展与内地汉文化长期单一影响下的地方文献相比较,显得更加纷繁复杂,多姿多彩,因而也具有与内地地方文献迥然不同的特点。

 1         内蒙古地方文献更多地体现出民族意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内蒙古地方文献并非只具有单纯的地域概念,而是更多体现出民族意义。可以说,自从内蒙古地区有文字记载以来,该地区民族间的交流也便自始至终地被记述下来。在这种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地方文献,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民族融合的印记,这从内蒙古地方文献的文种上能得到充分表明。内蒙古地方文献的文种从北魏时期起便一直纷纭多样,有汉文文献、蒙文文献、满蒙合璧、藏蒙合璧,甚至还有梵文文献。具有明显多文种并存的文献现象是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地方文献的主要差异,而象内蒙古地方文献这样涵括了中国数个主要文种,则表现出该地区多民族互为影响、融合的激烈程度。单看汉文文献,它集中反映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在内蒙古地区的交流史。最早在战国时,汉族人民即在该地垦务戍边,到清朝统一蒙古部落,大批汉人来到塞外,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解放后,汉族与蒙、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平等相处,共同为内蒙古的经济文化繁荣而努力,汉族的活动使汉文文献从古至今都是内蒙古地方文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汉文文献不仅是历史过程的反映、记录,同时也担负了传播汉族先进文化科学知识的重任。没有汉文文献的介入,蒙文文献不会有今天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再从蒙文文献来看,它不仅仅是为满足内蒙一地蒙古一族的自身需要,它也担负着内蒙古地方文化向外辐射的功能,如保持邻近八省区蒙古族聚居的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又如国际研究蒙古学的需求。蒙古族文学艺术、医药等方面的文明贡献也正是通过蒙文文献的传播得以在整个中华文明中占据一席之地。内蒙古地方文献中的语言工具书,也是出于民族文化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出诸如蒙汉会话、满蒙会话、蒙文文法等书籍,它们可以说是内蒙古地方民族文化传播交融的见证。对于内蒙古地区来说,它的历史发展总是伴随着多民族交融的过程,因为它的文献也总是超越了地区意义。从这个角度,笔者在理清该地区地方文献发展脉络时,尽力更多地从民族交往、文化融合上把握。事实上,这种划分也正反映了内蒙古地方文献“更多表现出民族交融的文化意义”这个重要特征。

 2         内蒙古地方文献发展更多是中华文明整体带动的结果

从内蒙古地方文献自身来看,由于经济文化长期较为落后,内蒙古地方文献的发展自动力不足,其发展更多的是中华文明整体带动的结果。从脉络上看,内蒙古地方文献史有着较清晰的发端(清以前)、初兴(清末、民国)、发展(建国以来)的阶段性特征。由于文化底蕴不足,其发展并非随蒙古族武力全盛而带来文治大兴,元朝时蒙古族虽拥有四海,内蒙古地方文献也有一定数量的增加,但与同时期的内地相比,只不过是涓涓细流。真正的兴起集中于近代,尤其是建国之后,在经济发展、与内地交流频繁的基础上,党和政府积极发展内蒙古文化事业,出版了大量文献,带来了当地文献事业的繁荣。这充分表明,纳入国家整体文化发展、协作的轨道,内蒙古地方文献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

 3         内蒙古地方文化的发展起始于地方文献的繁荣 

精品推荐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