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38:53
导语:在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三大学科之一,是贯彻我国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目的的一门学科。和临床医学相比较,预防医学具有更加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代表了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预防医学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互渗透,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1995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要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更好地为个人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WHO(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要求,指出未来的医生要具备5个方面的能力:(1)能根据病人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提供高质量、综合、持续和个体化的保健;(2)能从伦理、费用与病人等方面综合考虑和合理选择各种诊疗新技术;(3)能承担健康教育的任务、有效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4)满足个体和社区的卫生需求,并代表社区倡导健康促进活动;(5)利用卫生资料,在卫生系统内外与个体或组织一起工作,满足病人和社区的要求。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较落后,因此,我国实行三年制的专科临床医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面向农村、面向社区的助理全科医生。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有6个任务,即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因此,全科医生不仅要知晓临床知识,还应掌握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搞好预防医学教学工作
目前,大多数预防医学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营养与食品卫生、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统计、流行病等。按照目前我国对基层医疗人员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增加社区卫生服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新发传染病的防治等内容。预防医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只看重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认为预防医学无关紧要。因此,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转变学生的医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自觉将预防医学知识应用到医学实践中,从而培养合格的、面向社区的、全面型的医学人才。
2.1理论课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实现多媒体教学,其与传统教学比较,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直观、生动的信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照本宣科,应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图片和视频有机结合起来,讲课内容尽量贴近生活。如讲维生素C时,可以讲述哥伦布在探险过程中是如何发现可以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的故事;讲环境污染物铅、镉对人体的危害时,可以播放新闻调查等视频,以事实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讲台上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事件;讲尘肺时,可以引出我省的开胸验肺事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预防医学会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很多学生课前不预习,无法看懂这些知识,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等方式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复习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在课堂中可以使用网络语言,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
2.2实验课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注重实践应用
预防医学实验课中流行病与卫生统计部分占的学时比例较大,这两部分内容主要讲授的是方法学,理论和公式比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经常应用到,而有些学生在高中学的是文科,数学基础较差,因此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消化这些抽象知识难度较大。通过对我校临床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少有学生在课后对流行病和卫生统计这两部分内容进行复习,鉴于此,实验课应多安排流行病和卫生统计的内容。以往的实验教学通常是教师出一道或两道计算题,让学生参考书上的例子进行解答,学生普遍反映只会“依葫芦画瓢”,对理论课上讲授的知识如何应用没有理解和掌握,此种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有些院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让学生上机练习。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实验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如可以让学生运用现况研究的方法使用调查表实地收集、整理资料,然后运用统计学知识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资料类型的转换;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让学生学习用软件进行信息录入,建立数据库,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并根据研究目的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咨询者引导学生,不受学时的限制,让学生自己支配时间,独立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实际中熟练应用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的知识。
2.3严谨治学,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教学态度,不断拓宽知识面,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沟通,用自己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课本知识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应经常学习、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其次要加强科研工作。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高技能型医学人才。医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收集的资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成为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我教研室正在进行农村学龄儿童营养干预的项目,可以在课堂中将项目的开展过程向学生讲述,并将涉及的营养学基本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医学统计学的统计方法进行介绍。
3考核方式的改革
关 键 词:艺术教育教学评价 评价体系 评价比较 发展趋势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一切有效可行的技术手段,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影响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评价经历了“心理测验时期”(19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目标中心时期”(20世纪30—50年代)、“标准研制时期”(20世纪50—70年代)和“结果认同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四个发展阶段。随着教育的发展,关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可能,既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主流,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
教育评价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有教育活动,哪里就需要教育评价”。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导致了教育目标的泛化,这给教育评价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因此,我们需要从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中获得一些启示,冷静思考教育评价该何去何从。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重新确定适合中国艺术教育的教学评价理念、建立合理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
一、艺术教育教学评价
艺术教育教学评价是以艺术教育(包括美术、音乐、电影、戏剧和舞蹈等)为对象,研究各类艺术教育目标与相应的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给予一定的价值判断的学科。从宏观的层面看,它的研究范围可划分为研究艺术教育思想评价和艺术教育制度评价。从微观的层面看,它的研究范围可划分为研究学校教育系统内部各类艺术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的评价,如学校办学思想、学校领导管理质量、教师教育和教学质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质量的评价等。它的基本范畴包括艺术教育评价的对象、范围、模式、类型,以及教育质和量的规定性评价,教育质和量变化的度的评价,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等。
科学有效的艺术教育教学评价,一是推动艺术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明确对自己的要求和努力方向,促使教师尽快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教改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有效调节教师教学行为,为对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借助于反馈信息,可以及时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增进教师间的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发内在需要和动力,增强热情和信心,形成个人教学特色与风格。
二、艺术教育教学评价的评价体系
艺术教育教学评价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既为教育评价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思想指导,也为考察一种新的评价活动是否合理、有效提供了评判标准。具体来说,一是评价的理论或政策要强化自身合理性诉求;二是评价要面向实践,深入实践;三是教育评价要与其他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协调一致。
1.学校评价
学校评价指对学校整体工作的全面评价,包括学校资格的鉴定、学校各方面工作及办学质量的综合评价等。
现行学校评价制度限制和误导了学校发展路径的选择,要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就需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学校评价体系。发展性学校评价倡导质量提高型的内涵式发展,注重在潜力分析评断基础上的目标定位评价,关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建立这种发展性的学校评价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树立整体评价观念,从艺术教育的要求看,学校评价应树立整体观念,可以通过外部的评价为学校创设优良的环境,学校评价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评价;二是注意评价标准的弹性,协调好统一标准与艺术特质的关系,办学特色是在一定教育理念下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成的。艺术特质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统一、独特性与普遍性统一、抽象性与实在性统一、稳定性与变动性统一的特性。它在客观上要求一种弹性的评价标准,具有弹性的评价标准能照顾到不同艺术学校的自我理解与追求,使评价面对实践时具有实效性,较好地适应了各种学校的特质与不同要求,有利于从多角度、多层面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整体推进。
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的素质、职责、行为、教学绩效四个方面进行评定。教师评价的重点就是和教师一起分析工作中的长处与不足、收获与失落,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行动计划,目的是形成一种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制。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制包括:一是建立突出个别差异性的艺术教师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在明确的评价标准和个性化评价之间取得平衡,关注艺术教师个体差异和人格特征,形成个性化评价;二是重视教师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三是以专业发展为教师评价的目的,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依赖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如果教师评价总是停留于对教师过去和现在表现的评定,教师评价则没有意义。要根据这些现有的表现制定一些新的评价要求,就是从教师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需求,制定出的教师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目标,引导教师向专业发展的方向努力。
此外,各种网上论坛也是教学绩效评价的重要参考。事实上,在网上活跃着许多学生评议课程教学、评价授课教师的论坛,在这些论坛上由于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往往能流露出一些真实的看法,可信度较高。但是由于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只能将网上的言论作为参考,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上述三点得出综合的结论。
转贴于 3.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指对学生成长发展情况的评价,包括对学习情况、态度、情感和身体发育情况等的评定。树立合理评价观念,选用合乎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采取多样的方法来形成一种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一是树立合理的学生评价观念,选择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内容。要构建合理的学生评价制度,首先就需要树立一种全新的、开放的、整体的、全局的,具有价值追求的学生评价观念,要确立发展性评价观、强调过程性评价观、倡导参与性评价观、操持评价情境观和树立评价伦理观。同时,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发现和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二是评价突出个性,强调专业表达能力。个性发展是保证艺术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评价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建立一整套适合艺术类学生个性发展和评估的评价体系,个性化的、创新性的艺术类学生才是我们培养的目标。另外,艺术类学生的能力评价要强调专业表达能力。专业表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艺术学科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尺度。在专业表达的绩效评价(即课程成绩考核)中,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系统、规范和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制定评分标准。
三、不同学科的教学评价比较
艺术学科的教学评价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评价标准的非客观性。首先,艺术教育的培养模式要更具灵活性。我国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艺术教育的评价过程中,就在不断调整。比如,评估的学校中,南京某艺术学院和北京某美术学院由于培养模式的不一样,一所是优秀而一所是不合格,但两所学校的学生则都受到社会的认可。注重过程还是注重结果,在教育评价中,这个“度”应该是不断研究和调整的,其他学科的教学评价,过程往往决定结果,艺术教育则有所不同。其次,人才评价的标准具有多重性。其他学科的人才评价,应该说评价方式可以标准化,但艺术人才的评价则是多重性的,多样性的,它的标准可能是现代的,也可能是传承的;可能是国际的,也可能是民族的。最后,不同的艺术学科的成才模式也不一样。比如,音乐的人才在小学阶段则基本定型,而纯美术的绘画等人才可能在大学毕业的很多年以后方成建树。因此,教学评价可能注重过程,可能注重结果,更可能注重潜力和发展的因素。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传承性、现代性、多样性和发展性,它没有一致的标准,也不能用一致的标准评价。在这一点上,中外的艺术教育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发展的模式应该说也是趋于一致的,只不过欧美的艺术教育发展得更成熟些,评价的理念和模式可能更合理和科学。
四、艺术教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以前的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是机械唯物主义,本来“四代评价”对其评价是很科学很客观的,但从批判实证主义的不足到完全信奉建构主义的相对本体论,排斥世界客观性,“四代评价”创立者竟跌进了自己思维定势的怪圈之中——使其陷入唯心主义泥淖。教育的教学评价发展趋势势必改变这一不足,艺术教育的教学评价同样也面临这样的发展趋势。
1.评价内容、方法和主体的多样化,评价标准和功能的多元化
随着人们对教育评价目标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教育评价包括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和教育活动的过程;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发展以及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发展。教育评价方法和手段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分析评价和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法、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等。评价主体由单纯的教育行政部门转变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本人,这十分有利于教师、学生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教育评价标准可分为效能标准、职责标准和素质标准。效能标准包括效果标准和效率标准;职责标准主要对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素质标准是教育活动各部分对活动主体素质的要求。要协调考虑各种标准,否则会导致教育评价功能实现的失败。同时,现在教育评价越来越重视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力图通过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了解他们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能够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使教育活动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建立艺术教育自主性评价体系
艺术学科缺乏自主的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在各种针对高等院校的学科评估体系中,我们看到充斥于各种评估指标的,只有“科学研究”“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之类的科技行政术语,却很难见到与人文艺术有关的称谓。在“科学研究”一栏中,只认“被SCI /EI/ISTP 收录的论文”和“被SSCI/CSSCI 收录的论文”,而对在艺术专业期刊上发表的作品和论文,以及参加的各种展览,则基本不予认可。这种现象暴露出“科技至上”的观念对艺术学科的贬抑,而在现实中则造成对广大艺术教师的专业积极性的挫伤,非常不利于艺术学科的发展。
强调艺术的主观性、个性、多义性,突出艺术是审美的、非功利的、人格化的本质,实现艺术的重个性化的感性体验,重心灵的沟通与感悟。因此,在成果评价上,艺术则以善和美为指归,落实为人性的关怀与人格的提升,往往没有实际的效益和可以量化的指标。由此可见,根据不同学科的规律与特点,制订出自主的相对合理、相对多元的学科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是确保艺术学科健康发展的前提。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艺术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哪里有教育活动,哪里就需要教育评价”,因此,重新确定适合中国艺术教育的教学评价理念,建立合理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迫切。
艺术教育教学评价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既为教育评价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思想指导,也为考察一种新的评价活动是否合理、有效提供了评判标准,主要包括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具体来说,就是评价的理论或政策要强化自身合理性诉求,要面向实践,深入实践,与其他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协调一致。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评价不同,艺术教育的培养模式要更灵活;其次,人才评价的标准具有多重性,不同的艺术学科的成才模式也不一样。同时,从艺术教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看,艺术教育的教学评价内容、方法和主体更现多样化,评价标准和功能更趋多元化,更加重视建立艺术教育的自主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梁玉娟等.教育评价的前沿研究调查.blog.online-edu.org/wujuan/cat_aaoeeau.html.
[2]李冀.教育管理辞典.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页.
[3]孙孔懿.学校特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8页.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实践性、综合性是高等院校影视艺术课程的显著日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影视属于工业制作艺术、大众消费艺术,创作到制作包含众多程序、职业、艺术门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将实践环节放在核心位置,优化利用各类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方式、手段的总称,是多种教学方式组合下的操作对策,可以顺利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是师生间的关键性纽带,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增加师生、生生互动,增进师生间的友谊,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整体性、双向性、实践性。
(二)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不同于教学方法,是指课堂教学中,传递一系列教学数据信息,吸引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加准确、客观地理解新的知识点。语言、教学工具是其关键性载体,前者由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组成,后者包含普通教具、现代化教具。教育手段和人类文明演绎历程大致相同,由最初的粉笔、黑板、教科书等到现代化的录音、技术投影、录像等开放型、超时空”是其显著特征,标志着教学手段逐渐走上现代化道路,而传统与现代化与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属于教育教学服务状态。总的来说,教学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表现力、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确保影视艺术教学目的顺利实现。
以“影视艺术教育”为例,影视欣赏室、影视欣赏课件都属于有效的教学手段。一是:影视欣赏室。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浪潮中,影视欣赏室具有多样化的功能,电视机、投影仪、电脑等都是其重要组成元素。影视欣赏室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理解、掌握影视艺术作品的内容,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并提高各方面资源利用率,减少这方面的运营成本。二是:影视欣赏课件。就影视欣赏课件而言,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全方位分析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明确影视艺术教学目标,客观分析影视艺术教学内容、教学方向、教学活动环节等,合理制作课程软件。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网络影视欣赏课件是特别常见的影视欣赏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制作软件,在电脑演示过程中配上一些动画、图像等,便会使所呈现的课堂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从而刺激学生感官,对新课题知识留下初步印象。教师也不需要过多的板书与讲解某知识点,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比较高。对于网络影视欣赏课件来说,是一种作用于网络环境的课件,借助网络客观呈现的教学内容,开展一系列的影视艺术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师生、生生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多,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强化,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教学方法
(一)基本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观摩法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课堂讲授法是最基础的方法,属于学校教育中的“大众法”,要以教师为中心,优化利用启发式教学、谈话式教学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加师生、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迅速融人到新课题学习中。课堂讲授法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注重反思与总结,不断完善讲授法。就观摩法而言,是以理论学习为基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显现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可以和当地的影视制作机构长期合作,教师可以根据影视艺术章节内容,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影视制作基地观摩,组织他们观看一些纪录片,比如,影视剧制作现场花絮,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逐渐提高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以便毕业后更好地胜任对应工作岗位。
2.实验实践法、拉片法
就实验实践法而言,需要转变师生角色,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协作者、辅助者等角色,充分挖掘学生各方面潜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全方位分析影视艺术章节内容,客观分析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一些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素材,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层次性的题目。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布置难易裎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特别是节假日,拍摄不同类型的DV剧,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促使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影视摄影基地,以小组为单位参观、考察,更好地了解影视摄影基地各方面情况,更好地学习影视艺术课程内容。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査阅关于影视艺术方面的信息资料,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题目,根据査阅到的资料,写影视鉴赏文章。在此过程中,可以极大地为提高学生查阅信息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写作等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
就拉片法来说,是指在多次观看影片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分析影片的整体与局部细节,准确理解影片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画课、导演课、摄影课等都可以采用拉片法。教师需要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制作不同类型的影片,而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和影片密切相关,可以让学生课后进行拉片。它是学好电影课程的基础性方法,也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二)综合教学方法
1.话题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
就话题教学法而言,“话题”才是关键所在,是影视艺术课程的难点、重点。教师在讲解完影视艺术章节内容后,巧设问题情境,并以某话题为中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根据已学的知识谈一谈自己对此的理解。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看法,多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更加全面地理解新的知识点。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港台和大陆影视之间的差异,制作影像的特殊技巧,多引导学生探讨一些新时期影视界的热门话题,更好地了解新时期影视艺术动态发展情况,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就问题式教学法而言,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影视艺术教学内容,设置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程教学目标、学习目的,结合题型与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通过不同途径适当点拨学生,帮助他们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简单、清晰”地讲解相关内容,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掌握理解新的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法、学术研究法
就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说,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在自主学习、协作环境下,学习影视艺术知识,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作用下,合理提出“任务”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点,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就学术研究法而言,教师可以根据章节内容,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影视艺术课外兴趣课题活动,比如,欣赏并写作影视剧,进行DV拍摄,甚至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学术研究方面的论文,申报校、院级课题等,逐渐提高他们的影视艺术实践能力。
三、结语
【关键词】德国 设计教育 双轨制 研讨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艺术设计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世界前列,从1810洪堡教育改革到瓦根舍因创始范例教学法,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到1953年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其影响弥足深远。探其究竟,德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是“双轨制”教育体系和“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结合,如果说“双轨制”为其体,那么“研讨式”就为其魂。
一、“双轨制”的定义
双轨制教育,就是学生的学习生涯由艺术形式理论教育和手工技术材料操作课程并轨进行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它不仅有一位艺术形式教育导师来教授设计的基础课程:如绘画、色彩、图案以及形式研究和艺术史论等内容;还有一位技术教育导师来担任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等内容指导。①“双轨”旨在突出课堂学习与工作室实践、教师讲授与手工艺人指导相结合,从而切实实现学生在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重提高。
这种双线并进的教育形式早在17世纪就萌芽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布杂教育体系” ,②但在1919年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击之下,“布杂教育体系”这种以艺术至上的设计观念被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格罗庇乌斯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所取代,并对双线并进的教育形式进行了改良,强调学院教育必须把设计理论教育和车间的手工操作结合起来。
1919年成立于德国魏玛的包豪斯(Bauhaus)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自成立至解散历时只有短短14年,但它在这期间进行的探索与实验却影响甚远,如对于传统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挑战:到底艺术与设计如何进行教育?现代设计教育的体系应该是怎么样的?包豪斯的奠基人格罗庇乌斯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他认为艺术与手工艺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活动的两个不同方面而已,于是他在包豪斯创造性地启用了“双轨制”教学设计教育体系,由技术教育导师和艺术形式教育导师两部分共同进行教学;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③
当今德国的艺术设计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延续着包豪斯的传统,保留一定的教师席位和课程给社会上拥有深厚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设计师,他们能够非常直接有效地指出许多设计上的实际操作问题,与学校里只教授理论知识的教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既有理论知识指导,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教学体系。
“双轨制” 教学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同时接受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素质教育,避免了设计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脱节,对现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研讨式”的定义
德国“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以尊重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独创精神的核心上的,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为教育思想,以师生互动探讨、小组协作探讨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欧美国家都多为流传运用,特点是思想活跃、研究气氛浓郁。
1837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纳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创办了“研讨式”教学,并起名为习明纳(Seminar),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培养了许多古典学者,德国教育家洪堡就是其中之一。他提出大学作为高等学术机构,具有科学探索和修养双重任务。他首次将学术研究引入大学,主张将科研与教学相统一,通过多渠道培养人才。1810洪堡筹建柏林大学, 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为教育思想,在大学内部,允许师生自由地探索真理,学生也拥有选科、选择教师,并拥有转学的自由。④
包豪斯期间的艺术设计教育提倡客观地看待事物,主张“授之以渔”。教授力求避免把自己的主观思想和手法强加于学生,仅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同时还注重设计的协作性。在德国现在的艺术设计教育高等教育中,除了一小部分教授讲授课以外,其他都坚持小班教学,在这样的课堂里,课堂教学气氛是和谐活泼宽松又具有紧张感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直接面对教授,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及时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得到了培养,创造的空间也被加大了。在课堂中“研讨式”教学是运用的比较多的,其核心是由教授提出案例和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并以小组形式探讨过后再将其结论提交给教授,并与教授多次探讨后得出结果。
可见,德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环境是民主的,“研讨式”教学模式更是建立在尊重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独创精神的基础上的。学习德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将工艺设计实践的内容与高等艺术教育联系,培养有主观能动性、有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注释:
①Walter Gropius.包豪斯宣言[Z].http:///note/241763331/?type=like
②Urich Pfammatter.Der Erfingdung des modernen Architekten[J].ARCH+12,2002(12):54-56.
③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44.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学质量 满意度
一、引言
高等数学是高校极为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文理科大学生都非常重要。高等数学是理科大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石,可以使大学生具有研究和领会抽象事物、理解和运用逻辑关系、认识和利用数形规律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在抽象性、逻辑性与严密性等方面受到训练和熏陶,所以高等数学对于大学生以后的学习、研究、及至未来的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长期以应试教育、灌输教育为主,学生自小学到高中也习惯了被动式的教学,在大学高度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加之高等数学的抽象度高,趣味性低,特殊的符号、繁杂的运算、抽象的理论,让许多大学生渐渐失去了对高等数学的兴趣。不可否认,一些高校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把握课程的整体思路、节奏的技巧性差,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监督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是大学生对于高等数学学习热情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的研究,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来提升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是对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个有益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质量与学生满意度
1、满意度
课堂教学是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互动,,是教育过程的主要形式,目前高校内涵式发展和竞争的重要途径。学生评教活动是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教育管理者具有准则作用, 对教师具有诊断作用。在以课堂教学评价作为研究范围的前提下,学生满意度可以被定义为“学生对教师教育行动的认知、态度及感受”。通过建立学生评价教师的机制,发挥其积极作用,可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对于教学质量的满意,是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期望水平与实际认知水平之间的主观比较。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控制和把握课堂进程的能力,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深入浅出,善于利用教学设备,互动性强,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满意度就高。
2、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达到的效果有:学生认真听课,学生不逃课,学生的数学知识明显增加,课外知识有所增长,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逻辑能力提高,满意的考试分数,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加强了数学的应用能力,从教师那里领悟到处世之道。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课程价值、任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3、对学生进行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满意度测评的意义
(1)对学生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消除学生增强对于学校提供教学服务的信心;有利于学生获得超越期望的教学成果。
(2)对教师的意义:有助于促使教师调整自己的教育观,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对教学的意见;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三、建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的测评体系
1、评价主体及样本
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高等数学教学的直接对象,与教师长期接触,对教师有全面的了解。大学生从心理上已经完全成熟,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所以通过大学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是可行且合理的。本研究随机从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大二抽取6个自然班,共193个学生进行调查。
2、评价指标选择
评价指标选择应遵循导向性原则,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和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指标选择应遵循科学全面性原则,有利于进行全面系统客观评价;评价指标选择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要简单易行,利于学生的观察;评价指标选择应遵循统一性原则,对各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统一。
3、评价方法
通过咨询教育专家、教师和学生,综合考虑制定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录入,SPSS统计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数据库。
4、问卷设计
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从课程价值、任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组织学生填写问卷,让学生对这些指标的满意度选择一定的分值。利用程度递进选择方式, 设满意度5、4、3、2、1分别代表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
5、实施调查
调查采取问卷方式,在江西理工大学应科院大二选取的班级中发放问卷193份,采取当堂发放、当堂回收的方式,共回收193份,完整填写178份。
四、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1、学生满意度各因素指标满意度比较(如表1)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受调查的178名在校大学生中,对高等教学满意度各指标因素的总评中,表示“很满意”的有37人,占总人数的20.79%;“比较满意”的60人,占总人数的33.71%;表达满意度为“一般”的61人,占总数的34.27%,略显最高;“不太满意”的13人,占总数的7.30%;“很不满意”的7人,占总人数的3.93%。后两项,即对高等数学教学认为不满意的,合计达到总人数的11.23%,超过10%,比重不小。如果“一般”的含义看做是教学方法陈旧,与自学的效果无异,那么后三项比例加和为45.50%,不能不引起教师和学校的重视,需要对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改进。
在“很满意”一栏中,因素指标“教学态度”的百分比最大,达到27.53%,比率最低的指标是“课程价值”,仅有14.61%;第二栏“比较满意”因素指标中,“任课教师”百分比最高,为37.64%,最低的是“教学方法”为30.90%。在“很满意”和“比较满意”两项百分比的合计中,各因素指标及其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学态度”64.05%、“任课教师”60.11%、“教学内容”56.74%、“教学技能”52.25%、“教学效果”51.68%、“课程价值”49.44%、“教学方法”49.44%,总体平均达到了54.82%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该高校高等数学教学满意度因素指标“教学态度”和“任课教师”所表达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这与江西理工大学应科院教师重视教师学历和进修有直接的关系。
在“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评价中,百分比合计超过10%的有“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技能”、“课程价值”、“教学内容”。这应引进重视并加以改进。
这些充分说明:在本文归纳的七个因素指标中,学生倾向满意的是“教学态度”和“任课教师”,倾向不满意的是“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
2、不同教师情况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
(1)不同性别教师评价结果的分布状况(如表2)
对女教师的满意度均值为3.92,高于对男教师所表达的满意度均值3.37。在各因素指标的满意度系数中,女性教师均高于男性教师。这与男妇教师的授课风格是一致的,女教师授课趋于感性和形象,所以接受度高一些。男教师授课趋于理性和抽象,接受度低一些。
(2)不同年龄教师评价结果的分布状况(如表3)
从数据可以看出,年龄段越大,学生对于中年教师比较满意,对于青年教师次之。从中可以看出,中年教师知识积累和授课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得到学生的认可。青年教师缺乏经验,而老年教师授课方法陈旧,影响了学生的评价。
(3)不同职称教师评价结果的分布状况:教师职称与教龄、教学经验、教学态度等因素相关,因此把职称作为分类变量进行定量分析(如表4)。
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教授的满意度最高,为3.75,对助教的满意度最低,为3.42,数据高低差异并不大。而且满意度与职称不呈明显的正比关系。 所以教师职称对于学生满意度影响不大。
五、提高高校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学生满意度的对策与思考
要提升高校高等数学学生满意度,就有针对性地解决好高等数学教学中突出存在的问题,立足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进一步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实效。
1、学校要立足现实,高度重视高等数学教学
高校要从时代需要出发,明确高等数学这一基础科目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增强使命感,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这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学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力支持,需要人、财、物、技术等方面大力投入,这样才能切实提升高等数学教学满意度水平,进而增强其有效性。
2、切实树立服务意识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实现高等数学教学的主体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换,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意识。要让学生深刻认识高等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必须真切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着力研究如何才能使高等数学理论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东西,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3、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高等数学教师队伍,教师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才会更多的与学生接触、沟通与交流,这就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校应从人员安排、职称评定到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均给予高等数学教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强教师的招收和进修工作,促进男女教师、不同年龄教师、不同职称的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19-02
高等艺术院体育教学活动正不断深入与发展,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学校体育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参与锻炼的基础,学生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自身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高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时,无论是在教育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式的变化上,都应当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参与兴趣放在首位,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离开课堂后能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不断培养自身终身体育意识。
一、终身体育观概述
终身体育是指人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参与体育活动、接受体育教育的一切活动的总和,强调人在不同生长时期都具有强烈的运动意识,根据自身成长特点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形式,将健康的运动理念贯穿人的一生,体现体育教育在生命过程中的长远性渗透。其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运动时间具有终身性,即表示人在一生之中不断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只局限于学校,还将影响到学生的未来人生。第二,运动主体具有自觉性。运动主体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并自主掌控运动时间,安排自己的运动生活。第三,运动目的的社会性。从身心培养角度来看,使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对于学生在未来艺术人生当中身心的完善具有很好的帮助。
二、终身体育观念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虽然部分艺术院校中的教师会认为艺术院校要执着于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其他内容的教学都应当被放在次要位置。这一观点过于片面,且没有认识到无论是普通院校还是艺术院校中的学生,其身体健康成长、发育都是制约其学习质量,影响其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从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艺术院校体育教学有必要将终身体育观引入教学中,去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体育行为。同时,艺术院校教学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有必要对学生开展终身体育观的培养。与其他院校不同,不是所有运动都适合在艺术院校中开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对教学思路的转变,为不同艺术专业学生定制属于其群体、符合其艺术生涯发展的运动项目,并通过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同时,对其艺术技能的培养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由此可见,作为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对艺术院校学生终身体育观念进行培养,不仅是极为必要的,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当今艺术院校体育教学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误区,为艺术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探寻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三、影响高等艺术院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观念培养的主要因素
1.学生自身因素。第一,大学生生理特点。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通常对于艺术知识较为敏感,生活中的精力主要放在艺术研究中,体育锻炼参与较少,久而久之身体有了很强的惰性。当前高校许多体育教学安排不够合理,许多项目女生无法完成或者完成较为困难,因此女生在这种大众化教育中锻炼效果不佳。第二,大学生心理特点。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更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将全部重心放在就业问题上,忽视了对自身健康的考量,不能正确的看待体育锻炼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了他们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能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
2.教师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于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并贯彻终身体育教育观念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在当前高校教师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首先,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过硬。体育运动技术的高低与体育意识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够进行规范的技术演示,会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在发展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反之学生会产生厌恶情绪,造成体育参与意识淡薄。教师的教育能力有待提高。其次,教师除了在专业上应当对学生加以辅导外,其教学艺术与个人人格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但在当前高校往往更加注重教师的技能水平,对于其思想道德水准与教学艺术水平较为忽视,学生与教师在心理上有较大距离,教师的言行并不能很好地感染学生,学生无法培养自身终身体育的意识。
3.环境因素。首先,高等艺术院校在体育设施的配备上尚不完善,对于许多体育场馆、运动器材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学生无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更好地进行体育训练,无法在更好地环境中树立起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其次,高等艺术院校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更偏重于艺术氛围的熏陶作用,在各项校园活动、校园宣传中忽视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对于学生体育教育培养意识较为淡薄,学生在大环境中也会逐渐忽视体育运动的作用。综上,体育教育必须依赖于相应的教学环境来实现,环境所产生的综合性影响效果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4.评级机制因素。高等艺术院校学生能力偏重于艺术创造,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够充足,体育基础较差,在进行体育考核时,往往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单一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力不能及,对学生的锻炼热情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学生为了考试成绩通常会更加追求考试项目的练习,对其余更加多元化的科目产生消极态度,只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在最后的达标测验中,不能够正确认识体育课程开设的目的,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四、高等艺术院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观念培养策略
高等艺术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当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学生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从长远角度来看,指导学生懂得更多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1.完善教学设计内容。第一,加强对于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体育知识理论教育。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在体育知识上获取较少,对许多概念尚处于懵懂状态,因此,高校应当从基本的理论开始,提高学生对于终身体育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了解身体锻炼应当与自身身体状况相适应,应当掌握较为科学的运动方法,明白体育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在课时安排上,应当加大理论课的课时,对于与个人发展相关的重要知识应当着重讲解,力求通透。第二,充分利用竞技体育精神刺激学生的运动感受。学生在大学阶段思想意识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在此阶段学生想要展示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高校应当在体育教育中加入竞技体育项目,让学生在比赛中激发对于体育的热情。事实证明,体育竞赛参与人数众多,受益面广,影响力大,能够将传统的体育知识与现代化的竞技项目相结合,做到寓教于乐,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的运动才能,在比赛中收获自信,总结经验,并且体育竞赛氛围能够带动更多的人试着参与体育进而爱上体育锻炼。
2.丰富教学实施过程。高校应当实现开放性教学,师生建立相对平等的关系,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的“顾问”,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难点与理论困惑,并且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鼓励学生,给学生传达积极的运动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终身体育”观念。
3.建设优良的教学环境。第一,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让学生增强体魄、保持健康身心不仅仅是体育课堂的任务,更是高校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因此,高等艺术院校应当在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加大对于体育方面内容的补充,例如在校园中增设关于体育锻炼的建筑物,利用广播、校园网站、展示栏等设施宣传终身体育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组织与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与竞技比赛,降低参与的门槛,旨在鼓励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第二,加强对于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高校应当对各种体与设施、器材进行建设,对当前现有的设备实现更好的利用,努力营造更优良的运动环境。同时,高校可以适当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校园体育文化事业建设中,让校园体育环境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逯明智.大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及其发展趋势[J].辽宁体育科技,2006,(05).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农村社区学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一战略举措,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的发展和强大,离不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其中,教育是关键。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无法推动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能够为新农村培育与塑造建设主体的源泉。鉴于此,高等教育应积极探索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办学模式,承担起作为教育龙头应该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尽的责任,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面对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结合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霍尔西说:“中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逐步世俗化,增强了大学作为技术变革因而就是社会变革的发源地的潜力,直至今日,大学正开始成为新型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来考虑,发展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一方面,需要高等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培养能够“下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对新农村的辐射力的增强,既可以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改变我国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又可缓解沉重的就业压力,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代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都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指出:“巨大的经济运动总是伴随着教育上的扩展,今天的许多事实证明,经济发展所需求的新的就业机会的出现强烈地刺激了教育上的扩张。”
1.新农村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各级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他们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而受教育程度则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马克思说:“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体力是一种人体结构上的生物功能,是有限的;智力则是一种认识上的、观念上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智力的发展,实质上是“延长了他的自然肢体”,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体力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然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于科技。科技将成为未来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农业科技的水平如何,又特别依赖处于龙头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高等教育为新农村的生产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新农村建设也就不可能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综合能力差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2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43%。农村缺人才,缺技术,这在根本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新型农民的塑造,对农村丰富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农村原有的教育层面上,需要高等教育的积极加人。
2.新农村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扩张
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业群,这就需要大量的农业产业工人及各级人才,促进了大量就业岗位的形成,这对目前处于扩招与低就业矛盾境地的高等教育来讲,是一个新的就业推广渠道。“农业系统最需要毕业生,具有消化吸收能力的是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农场、渔场、牧场”。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实: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民比受过较少教育的农民对从事农业特别是非农生产活动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而且在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生产过程中,受过较多教育的劳动者处于有利地位。当前,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人们关于高等教育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居民希望接受更丰富、更多样的教育,他们对教育将有更新更高层次的追求,而且对教育的需求将变得更为主动和理智。这种需求必然引起高等教育规模上的扩张。同时,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他们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和高等教育投资的意向增强,这就为高等教育在农村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面临新的选择
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选择,尤其是受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的:“我们现在所设想的这个教育机器是否真正满足了我们时代个人的与社会的需要和愿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首先应考虑农村市场对人才结构和层次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树立为农服务的就业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决定了人才的需求结构和层次。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要求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延长传统农业产业链,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以工业带动农业,以服务业带动工业,农工贸一体化的新农村产业群,将带动至少三成的农业人口从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成为具有全新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农业工人。同时,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超过半数的农业人口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农村和乡镇服务业从业人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调整专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仅过窄,而且重复设置,“千校一面”、“千系一面”现象严重。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应根据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开设新的专业,开设新课程,主要包括:市场农业、国际化条件下的农业生产与经营、农业科技常识、新型农产品的推广与普及、农村基层的管理以及各类实用技术,如美容美发、裁剪、烹饪、花卉栽培等技能培训。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摒弃传统习惯的糟粕,传承和引领科学、合理的风俗习惯,不断建设乡风文明,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乡风习俗、文明习惯,呈现“乡风文明、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新农村精神风貌。要求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开设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专业课程,进一步扩展高等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辐射源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估仍是以学位为本位,以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为重点。而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需要转变观念,以长远眼光放眼于高等教育的未来,以社会贡献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树立新的人才观,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积极探索为新农村培养更多、更实用的科技人才的办学模式与道路,树立新的为农村服务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下乡”,在农村就业、创业,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向农村渗透的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农村社区学院是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理想模式
新农村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其中之一便是为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新农村建设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机会。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应更为灵活、更为多样。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达到22%,但仍有78%的人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其中,大多数是农村青年。主要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很不合理,过分集中于大中城市,而农村的高等教育机构寥寥无几。这是城乡教育发展巨大反差的缩影,很难想象文盲充斥的农村能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很难想象农民教育可以缺少高等教育载体而仅仅委托给农村中小学校;很难想象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赶到省城接受培训。空间上,没有高等教育机构在农村的分布,发展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都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基于新农村建设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时,要力求建立一种“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新模式,在本地区办高等教育,既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到乡下,又能让农家子弟人人可以上大学。纵观多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及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开设社区学院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一)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成果
美国社区学院正式成型于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哈珀先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创建现代意义上社区学院的开山鼻祖。1907年,社区学院的办学形式被引入西部的加州地区。到1915年,全美的社区学院已达70余所。1925年,全美的社区学院数量激增到200多所。1945年,二次大战的尘埃落定,给社会学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并使社区学院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加完善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出来。现在美国有1400多所社区学院,约占全美国高等学校的三分之一,而社区学院的在校学生人数则占近全美大学生总数的一半。
美国社区学院具有显而易见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近年来被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借鉴与效仿。社区学院建院投资小,回报快;学费低廉,受到中下阶层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开放式的自由入学制度,即只要拥有高中毕业证或同等学力证明,则可以被社区学院无条件录取;课程设置丰富多彩且富有弹性,力求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社区和市场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要;两年的学制,毕业后可以拿到一张文凭(相当于我国的大专文凭),拿这这张文凭就可以以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或者可以凭借这张文凭直接转入四年制大学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相关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士学位文凭。
(二)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
社区学院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模式在我国的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早在1995年上海成立了金山社区学院,之后,上海相继成立了长宁社区学院等七所社区学院。1999年北京成立了朝阳社区学院,2000年成立了石景山学院,之后,城区相继在原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社区学院。现在。天津、南京、浙江绍兴等许多省市都已经或正在筹备建立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基础和雏形基本上都是在地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整合社区内教育资源,本着“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社区”的原则和“面向社区、服务社区”的办学宗旨,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内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
(三)发展社区学院的现实意义
自社区学院在上海、北京等地区出现后,各地纷纷结合本地区的实践去探索,虽然社区学院还有待教育部的认可,但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社区学院是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任何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它将深深根植于社区这片沃土,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成为社区高等教育的中心、文化中心和培训中心,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中高级农业技术与农村管理人才严重短缺,但由于当前的城市高等教育与农村教育存在严重的脱节,无法及时填补新农村建设人才的空白。而在农村地区开设社区学院,可以有效填补这一空缺,一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另一方面为城市高等教育输送合格生源。
1.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满足人才的供给与需求
高等教育机构大多设在大中型城市,远离农村地区,对新农村建设的信息了解相对滞后,可能会导致对人才的培育出现专业上的偏差。当前的高等教育的门槛较高,广大农民被排除在外,即便是进入了高校接受学习与深造,但可能会由于无法适应长期的封闭式的教育而选择放弃,他们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应的技术与技能。而农村社区学院能够根据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需求变化作出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的调整,采用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
2.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实现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
当前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抓教育就是抓升学率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受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追求学校教育的专业与学历,没有意识到项目与实效是其应有的追求。可以说,农村教育未能很好地实现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我国进行了多年探索的“农科教”结合,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未能形成良好的机制,处于发展的两难困境。而农村社区学院属高等教育的范畴,实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开放的、灵活的、自由的、不脱离群众的教育路线是集学位教育、技术教育、转岗教育、继续教育、文化补习、短期培训等多项教育服务的综合性的实用型大学。同时,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学生又能够就近学习,花费较少,而且,部分学生还可以再进人本科学习。这种符合农民需要的高等教育,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高等教育的行列,迎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加速农村教育社会化与农村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社区学院办学与管理
坚持“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办学方向,培养建设新农村的新型人才,是农村社区学院办学的立足点。农村社区学院是一所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高校。通过建立一种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与管理体制,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批有一定理论知识特别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适应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人才,同时,培养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意识,帮助他们提升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维权的法律意识,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地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农村社区学院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办学地点的选择上,还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学校管理等方面。
(一)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形式
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结构和层次的要求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农村社区学院应该开展职业教育、通识教育、升学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开通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联动渠道,建立开放的教育系统,构建各类教育相通的“立交桥”。
1.职业教育
农村社区学院应把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优先发展职业类教育。全国第三次全教会提出了“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社区性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农村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或者初中教育的广大农民群众,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高级职业专项技能教育和培训,强化从业能力、职业意识和专项技能。农村社区学院无疑对有志于从事新农村建设但又缺乏技术和技能的农村人口打开了一扇大门,对急于脱贫致富的农村居民来讲开拓了一条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的道路。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他们需要职业转型所需的技能和技术。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居民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职业类教育,把教育方向拓展到工、农、商、技艺、服务等领域,按照不同行业领域的要求设置专业、制定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是农村社区学院教育形式的重要内容,旨在强化学生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造力。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建议是:“通识教育是全部高校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教育,而不管其所在院校和课程如何。”忽视通识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中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会使得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越来越片面。农村社区学院塑造的不仅仅是技术能手,更应该是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识教育能够为个人的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化培训奠定基础,是农村社区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3.升学教育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高等教育面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教育模式,应该与本科教育建立有效的联动,为有潜力或能够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部分学生提供了机会。只要能在两年学制内修满课程就可以顺利毕业,并领取资格证书。只要凭此资格证书并通过入学考试就可以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课程。
(二)农村社区学院的教学方式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基于新农村建设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为新农村建设培育中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具有跟研究型大学“课堂为主”所不同的教学方式。农村社区发展学院以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对技术技能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对技术技能的掌握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针对职业教育,应采取“学院+基地”的教学方式。“基地”主要是指农业示范农场以及工业实习企业,“基地”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新农村的生产实际决定的。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基础课、职业课与培训课等三个部分。基础课主要包括德育与体育课程,加强了法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可以选修其中部分或者全部课程,其中实践培训部分应占较大的比重,实验课与生产实习课的时间应不低于总学时的1/3。这种让学生边学文化课程和专业知识,边进行生产实践,边创收致富的“三边”教学,或者称之为“三园”(校园、创业园、家园)的教学方式,把学校、学生、农业产业紧紧连在一起,使教、学、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就业上岗有优势,回家创业有技能,能很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合格建设者。
(三)农村社区学院的管理
由于农村社区学院生源、人才培养方式、目标等方面的特殊性,农村社区学院在招生、学制、师资等方面应实行可选择性的管理模式。
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研究学术刊物,是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刊和全国医学教育核心期刊。一年6期,每逢双月发行。设置的栏目有: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研究生教育、临床教学、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育评价、国外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专题研究等,拟开设的新栏目有:医学研究进展、医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医学与法律等。热忱欢迎广大作者投稿。
主要栏目
院校管理
教育理论
教学管理
课程建设
教育心理学
教学法
临床教学
研究生教育
[关键词]医学院校;继续教育;教育管理
一、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继续医学教育发展概况
终身教育理念最初是1964年在联合国国际教科文会议上由法国人Paullengrand提出的提倡由社会提供贯穿人生的综合教育系统。我国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继续教育方针。随着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深入开展,高等医学院校应始终站在最前列,终身教育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新的人才观和人才标准不仅仅只看重一次性的学历教育,对非学历的继续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此外,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职能也不能只局限于学历教育。早在1991年卫生部制订的《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就明确提出,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加大医学高等院校对以非学历教育培训为重点的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已成为社会必需。这样,既提高了继续医学教育的社会效益、自身的地位和知名度,又能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两个效益的双丰收。但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和地区限制,一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得并不尽人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发挥继续医学教育在高校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是高校作为教育机构丰富其教育教学功能重要组成部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高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继续医学教育是提高高等院校教学、医疗、科研及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加速培养学术带头人,提高学术整体水平。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学术水平和医疗、诊疗手段的提高、学校向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我校继续医学教育现状
1.领导重视,专人管理。我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起步于1993年,并承担着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和推进工作。多年来,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专科和非学历教育为两翼的办学格局。设施齐全,拥有教学楼、学生公寓和学生餐厅,成人教育专用教学、管理、服务仪器设备总值达500余万元。
2.项目主题多,适应层次广。由于我校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几乎覆盖所有医学领域,因此,有能力举办各级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内容新颖实用,质量较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医务人员量身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3.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师资队伍。我校现有教职工8366人(含附属医院),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939人。有3个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原学者、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省特聘教授、海外留学归国专家、知名学者等300余人。这些人既是我校高等医学教育的主力军,又是我省医疗卫生行业的专家,从事医学科研和临床医疗实践,为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教学效果,确保了培训质量。
4.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设有10个研究所(中心)、6个研究室、2个中心实验室、116个教研室,建有7个教学用计算机房、9个多媒体语音室、105个多媒体教室。这些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可利用网上教学,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也可促进继续医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5.丰富的生源优势。我校地处太行山麓、黄河之滨的牧野名城———新乡市,是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也是河南省目前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河南省人口众多,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人员规模庞大,而且低学历者占较大比例,同时各地市每年招收数量庞大的本专科医学生,这些都为我们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提供了资源。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我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
三、当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继续医学教育能否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的认识高度和观念更新。当今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医学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医务人员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1.继续医学教育的观念和手段落后。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一次性学校教育,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我们发现个别单位和个人对继续医学教育还存在一些模糊和片面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资历较深的人员认为继续医学教育是年轻人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二是个别单位和个人教育的计划性、针对性不强,造成“想学的学不到、学到的用不上”;三是在讲座、上大课时存在高、中、初级职务,医、护、药、检等人员“一锅煮”的现象,影响了教学效果;四是有的单位组织干部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把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作为唯一的手段,很少开展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五是部分卫生技术干部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是为盲目获得学分,为调职晋级增加砝码,而实际的教育效果欠佳;六是部分单位对工学矛盾处理得不够好,把继续医学教育单纯当作任务来完成,教育计划尤其是脱产学习得不到有效落实。
2.学分管理和登记制度落实不够。目前,我们发现学分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分管理不严格,不按照规定授学分,不该授学分的授了,该授学分的超过了规定的标准;二是个别单位卫生技术干部在申请参加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和申报医学专业学位时,学分登记并非必要条件,学分管理制度行同虚设;三是学分登记不严格,时常发生错登、漏登的情况。
3.工学矛盾未能很好解决。受一次性学校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社会基层单位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深远意义认识不足,部分领导更多考虑的是保证人员上好班,创出经济效益。而在职人员外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无疑影响正常的上岗排班,同时又增加经费支出,往往以经济困难、财力不足等为由不愿承担这项任务。具体表现为,重工作、轻培养,重经济效益、轻技术效益,重近期效益、忽视远期效益,导致目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展缓慢。
4.继续医学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为确保继续医学教育正常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经费应视为医学人才资源开发的费用。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投入应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相对而言,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教育形式,它同任何一种教育形式一样,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是难以进行的。而有些单位不能按规定提供教育培训费用,致使在整个继续医学教育体系中投入不足,导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困难。实践证明,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建立了互相交流的平台,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全方位地解决当前困扰其发展的问题,以便使其能够蓬勃发展,为我国的医疗教育事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华英,于红.入世后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03,(12).
[2]刘振华等.推进继续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