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7:40:26
导语: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Abstr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s the result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The paper first defined the concept of dynamic mechanism of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n built the dynamic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nalyzes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system. 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driv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001-0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高消耗、高增长和低效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得我们没有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就使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等矛盾尖锐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机制的内涵
由社会、资源、经济和环境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的、动态的和循环的复杂系统,能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还能够与子系统进行相互协调的称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转需要获得足够的动力,它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力量。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驱动力的形成和作用方式。作为一个由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子系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有两方面组成:一是动力要素;一是动力的机理。
2 驱动模型
图1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模型。
从模型中可以看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模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源自于系统外部的驱动,另一就是源于系统内部的驱动。就系统的外部而言,驱动力主要包括技术、环境和资源驱动力。其中,技术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具备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具有可持续发展系统构建的可行性;资源主要表现为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环境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承载的有限性。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借助于信息渠道传递给内部驱动要素,形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外部驱动力。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部驱动力。政府的驱动主要表现为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纲要;企业的驱动主要表现为企业积极的环境行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对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态度等;社会公众的驱动主要表现为公民整体素质、能源环境意识的提升,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完善,社会信息渠道的完善和便捷等。外部驱动力中的部分因素通过信息、能量、价值等作用,在系统内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转化为内部因素,共同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产生作用。
3 驱动机理
驱动机理是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外驱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换的过程。
3.1 外部驱动机理 虽然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建和运转离不开行为主体的作用,但是主体的行为必须有其明确的行为动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行为动机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和技术进步。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社会经济系统也会强烈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环境的恶化,能源的枯竭促使行为主体重新审视自身,改变原有行为模式。此外,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总是围绕着市场的需求进行,新的市场需求需要新的技术支撑。当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且为企业可利用时,企业的道路才会顺畅。
3.2 内部驱动机理 企业内在的生态化需求,即企业对生态化收益的追求是内在驱动力。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上下游企业一起建立完整的生态工业链。企业会发现生态化生产所涉及的巨大收益,这就构成企业对生态化利益的内在需求,形成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构建的内在动力。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对企业节能减排进行有效的监管;通过积极的财政金融等政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励企业有效开展节能减排的各项活动;政府可以有效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各方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形成全社会的合作机制,避免出现协作的负效应。可见,政府是社会各方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他们的意识和素质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来自内外驱动因素的影响,他们会对自身所面临的状态做出一定的评估,评估结果将推动公众采取相应的行动。
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 政府应营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应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入手,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创造条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眼于充实政府的服务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私合作等方式,加强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扶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方筹措和补充社保资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依法约束政府自身利益的扩张和膨胀,从根本上清除政府行为所引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实现政府约束机制的法治化。
4.2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区域经济发展要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必须要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的生态转型为核心,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建立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土地用量少的新型工业,推行绿色制造、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大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引进、消化和吸收核心技术,培育发展自主品牌。
4.3 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 全面实施创新战略,切实增强区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采取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集中资源发展带动性强的技术和产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机制,大力推进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共同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型企业或战略联盟,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应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全面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科技、教育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把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搞好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4.4 完善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机制 应从多方面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一是加强环境教育,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环境保护课程,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二是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及环境意识。三是要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将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建设、企业排污等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等,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
5 结语
由于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是复杂巨系统,单靠系统自组织的生成和演进不可能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需要在系统内外因素的耦合下形成驱动力的推动下,才能使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有效运转,因此,构建高效的驱动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转的首要前提。信息、物质、能量通过驱动机制的推动实现在系统内的流动,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红莉,何建敏.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软科学,2010,24(3):63-68.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早在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对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要满足当前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子孙的生活需要。这一概念的提出,促使人们对环境、对资源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唤醒了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觉醒,同时也促进了国际性的环境保护活动开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内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口、经济与环境、经济与资源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生态可持续性与经济可持续性的统一。坚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绝不只是一个口号,它是要付诸实践的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要求。人类只有尊重这一历史要求,依靠人力资本的开发,依靠科技的进步,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本开发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不断开发人力资本,加快科技进步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地球的任何一地区无论其目前的自然资源如何丰富,其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资源的供给具有严重的稀缺性,无论是在数量、质量、时间、空间或是在结构上都对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无形的制约。诸多的客观制约、诸多的不可忽视的客观问题,也使人们意识到为了克服资源的有限性,使区域内有限的资源已最小的消耗发挥最大的效能,实现低碳经济,同时又不断开发新的能源,必须且只有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也正验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然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科技事业的发展是绝对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力资本的开发。再者,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经济发展不能走高消耗、低效益、粗放经营的路子,而必须选择低能耗、高效能、集约经营的发展道路。前者主要是依赖于投入,而后者主要是靠技术进步推动。投入不可能是无限制,而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它可以使等量的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在资源严重稀缺的情况下,依靠人力资本的开发,促进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才能使我们的经济走集约化道路,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二)不断开发人力资本,促进科技进步,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容量是经济社会全速发展时绝不能忽视的客观问题。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环境,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人们通过教育、通过人才培养、通过科技的开发,一方面使得生产更节约、更环保,及时缓解原本可能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也即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低碳生产、减少污染、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低碳生产是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生产每一环节的污染排放,以最经济、最环保的方式生产,使污染物的排放达到最低程度。也就是变“末端治污”为“全过程防污”。另一方面,也源于我们的人才开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使得我们在各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治理上有了积极的突破。并且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国际间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因此,科技是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科技的进步又有赖于人才的开发,鉴于此,我们不难理解人力资本开发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大力开发人力资本,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开发、取决于科技的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21世纪是由物质资源与经济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为主转变的时代。加强人力资本开发、促进科技进步是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本开发是相辅相成的,科技进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推动,也只有提高了人力资源质量,才能使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利用。而科技成果的广泛利用,又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积极促进人力资本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重点在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
我国的国民教育重点投入在基础教育和一般高等教育。这是非常重要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对于这二者的投入只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程度,或者说可以说明一国对其人力资源的初次开发程度,而不能体现本国人力资源的再次开发状况。因为人力资源的再次开发需要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就如欧美国家那样,追求终身教育,不断开发人力本,将人无穷的潜能都开发出来。人的潜能会随年龄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因此教育不能仅限于“学龄”阶段,它应贯穿于人从出生到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转换,从追求实现人的个人价值到实现人的社会价值。通过终身学习发挥人一生的潜能,真正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再有,因为观念的原因,职业教育在我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不利于我们的人才建设。我应突破束缚,加大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
(二)加大社会公共福利建设,改善民生,如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社会基本保障的保障力度
人力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在于他自身拥有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可再生性等。其中可再生性包括两点:一是人类的繁衍;二是人力资源在经过体力、脑力劳动之后需要有身心恢复的时间和条件。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公共福利来促进人力资本的再生,也只有如此才能对人力资本进行重复开发;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通过增强福利,加大保障力度,来缓解家庭负担,让人才真正能从家庭的重荷中抽身,全身心投入科研与建设。社会的职能不仅在于培养出大批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去追求社会理想,促进社会进步。所以,国家应加大社会公共福利建设,改善民生,为人才的成长创造环境,为人才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要开拓视野、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观
建国后的几十年,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人才的辈出,保证了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由于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狭隘的人才观的束缚,我们在人才认识和人才培养上还未能突破传统的思维。思维决定意识、意识又会指导人们的实践。落后的思维方式、错误的思想意识,带来不正确的实践活动。由此,多年来我们对人才的开发、对人才的培养都存在错误的做法,以至于限制了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使得大量的人才被埋没。鉴于此,我们一定要摒弃之前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才培样方式,以使人才在各行各业、各个层次都得到得发展和壮大,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我们的经济建设因“技工荒”、“民工荒”,而出现人才供给不足,制约经济发展的现象。所以说,我们应有开阔的视野,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技能,通过自己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创造性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出贡献的人,都可称为人才;人才,总体来说,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但人才队伍也是有梯度的,处于经济、科技、教育等前沿的是人才,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也是人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无可置疑的需要大批的优秀的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人才,但同时更需要千千万万的平凡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如一线工人和农民,没有他们的劳动和付出、没有他们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社会的进步是无从谈起的。所以,我们对人才一定要有正确的界定,否则还只是将人才观囿于一些精英上,也就不利于我们培养出大批的社会发展亟需的人才,或者是已有的大批的人才,因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而被漠视,他们的潜能也就无法得到开发。所有的种种,都不利于经济的建设,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生态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一、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人口问题
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发展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使我国经济发展养老保障的负担更加沉重,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人口素质有待提升。虽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水平及年限相对较低,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再次,我国人口的就业压力较大,失业率仍呈上升趋势;最后,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较慢,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资源问题
首先,水资源问题严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用水量大幅增加。而我国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保障程度不断下降。虽然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却不高,有些地区出现矿产资源短缺的现象,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再次,我国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许多地区缺乏经济用地,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3.生态问题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水土流失问题,而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物污;其次,我国荒漠化形势严峻,部分地区的荒漠化缺乏治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再次,植物被破坏,我国部分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减少。严肃的生态问题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4.经济社会问题
首先,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比重过高,但是却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同时,我国农村人口较多,而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农产品收入不高,导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其次,我国的工业仍然不够发达,工业总量相对较低,经济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生产活力不足,导致我国工业效益不佳;再次,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其他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服务业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效率和附加值太低。同时,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在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而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科技开发等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二、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1.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制度和体制创新,积极转变职能为区域经济可持m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同时,政府应建立公平竞争秩序良好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政府应加强人文建设,实施诚信教育和文明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最后,政府应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序性和合法性,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区域合作
首先,应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朝一体化方向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应按照区域经济现状合理规划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加强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进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其次,积极加快共同市场建设,推动区域市场朝一体化方向发展,建立同意开放的经济市场,并积极维护市场秩序;最后,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强路网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运输条件。
3.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政府应积极拓宽投资来源,实施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模式,积极争取国际财团、民间资金、金融机构及外国政府的资金支持,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投资结构,为此,我国应加大招商力度,建设多元化的招商项目,提高投资份额。同时,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确保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加快项目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重视项目建设的质量,使区域经济的项目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创新发展模式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推动清洁生产,鼓励生态经济的发展,创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其次,我国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突破环境和资源的约束。为此,区域经济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政府应重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监管,提高经济效益。
5.重视人才培养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高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培养专业化特色人才,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其次,区域经济发展应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为此,相关企业应组织员工定期参加技能培训,完善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志刚.浅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的理念[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2]梁强,王文杰.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1).
[3]张磊,高志刚.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冲突――有关新疆生态经济问题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8(8).
关键词: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我国改革开放36年来,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其中离不开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利益于地方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在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大力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打造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地方政府必须把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政策环境制约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投资大、见效性的特点,甚至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而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尽管各地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如很多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如都已经超过20%、个别地区甚至达到50%以上,表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存在着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政策环境不优的问题,比如对初创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缺乏资金支持,再比如商业银行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惜贷”等等,不利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模式制约
尽管我国各地都高度重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但目前在发展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仍然停留在技术引进、产品组装、来料加工方面,还没有摆“代工厂”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十分有限,不仅地方没有建立研发平台,而且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十分有限,研发费用的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都在1%左右,这样的研发投入根本无法保证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成果转化制约
从目前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政策和模式的制约,很多地方尽管有很多高新技术科研成果,但转化率较低。比如某市属拥有全国“大学城”的称号,不仅科研机构密集,而且各级各类大学也十分集聚,2013年共有各类科研成果10000余项,但由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产、学、研”体系不够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到10%,很多科研成果闲置或外流。
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加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随着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必须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着眼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给予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更大的资金、技术、人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发展模式,要从过去组装型、引进型向创新型、自主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健康发展。为此,地方政府必须在区域高新产业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产业引导,高度关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某地方政府下大力所培育“原生企业”,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归国博士创业园”,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方面的博士归国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强化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融资体系创新
资金是制约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地方政府应抢抓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机遇,积极创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融资体系创新,既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贷款额度和力度,又要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能够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资金瓶颈。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投资领域的有效渠道,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注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
(四)建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是制约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既可以由地方财政出资建立地方性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解决重大技术攻关问题;又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组织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对接,共同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总之,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要着眼于当前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在鼓励、持续、引导、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促进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步入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孙道军,王栋.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0)
【关键词】中心城市 城市化 路径 可持续发展
探究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的涓滴效应,发挥其对周边中小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对于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四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和协调发展,显得必要且迫切。西安作为西北地区和陇海―兰新线最大的中心城市,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从国家层面提出的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之一。因此,研究西安作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路径及可持续发展,对于以城市经济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以西安为例
本文研究西安城市化的时间维度起始自建国以后,作为计划经济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后西安以其雄厚的经济社会基础成为西部地区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处内陆,西安的城市化不同于外资推动的外向型城市化(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也不同于小城镇推动的农村城市化(如苏南地区),更不同于弱中心城市的温州模式,而是带有鲜明西部特色的城市化类型。其城市化的演进历程如下:
工业化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在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指导下,西安的城市化是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为动力推进的。早在“一五”时期,随着一批大型航空机械、电力仪表、纺织项目的落户,以及与此相关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迁入,形成了西安基本的城市产业格局,奠定了城市的工业和科教基础,形成了各具功能的五大城市片区,即东、西、南、北、中部的军工纺织区、电力仪表工业区、科教文化区、文物保护区和行政中心区,完成了一个特大城市的基本形态布局。但总体而言,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战略的影响,从1952年到1979年西安城市化水平仅从22.8%增长到33%左右,呈现出驻足不前的发展格局。
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1979~2009年)。八十年代以后,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全面激发了城市化的发展潜能,西安进入到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时期。“五区一港两基地”形成了以开发区为先导驱动区域整体城市化的西安模式。这一时期,开发区作为西安城市化发展的先导区域,逐渐成为产业优化聚集、城市功能完善以及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了城市版图的拓展、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从1980年到2009年,西安的城市化水平从33.8%增长到68.9%,推动西安的城市化水平居于中西部领先地位。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0年以来)。2010年以来,西安的城市化思路发生了从量的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化,进入到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阶段。经过前期的快速城市化发展,西安的主城区作为增长极核(产业聚集及城市功能的完善)达到了较高的规模和水平,由此带来的涓滴效应日益显著,因此逐步转向传统城区的区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通过部分城市功能的转移,逐步构建由核心城市、组团城市、卫星城等不同层级构成以及梯度分布合理的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进而拉大城市骨架、优化资源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西安市城市化的实施路径
从国内外的主要经验来看,实现城市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工业化的推动、城市交通体系的引导、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经济与政治中心的分离、区域的整体开发等。严格来说,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城市现象,如亦城亦乡的“灰色区域”的出现、大城市的扩展辐射与农村自身城镇化的双向运动,等等。地处西部内陆的西安具有西部城市典型的“大城市和大农村”特征,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西安市城乡统筹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或者说都市里的村庄,其改造将成为西部城市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对我国城市化建设健康、有序和良性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城中村改造拓展了西安的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同时对城市建设管理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也产生了积极作用。由于城中村改造用地性质基本上以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改造后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城中村改造还为政府在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无建设用地,推动全市的城市道路设施、排水设施和供暖、供气、供水、绿地、公厕等多项城市功能的建立健全。
开发区建设。开发区依靠其强大的体制机制优势和技术创新力,成为各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载体,而“开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路径成为许多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道路。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开发区是西安的产业核心区。“五区一港两基地”的拓展,构建了西安新的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了新的以开发区带动城市发展的“西安模式”和独特的开发区文化。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讲,开发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先导区,是撬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从地域空间来看,开发区则是对城市的扩大和再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原为工业飞地和孤岛的开发区逐步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向综合性新城演变的趋势十分明显。
新型城镇化与组团开发。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快建设的历史机遇下,西安市也在以“大西安”建设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西安市1996年开始进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城镇化道路。在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在西安市中心选择不同层级、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的城镇作为中心城区的延伸,承担人口疏散及产业承接等部分中心城市的功能。
对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以中心城市为增长极,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这是重大的战略问题。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区域内部各省区在自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西部各省份依据自身比较优势,选择辐射带动效应强的城市,促使其成长为所在区域的发展极核,充分利用资源的溢出效应或外部效应带动相邻地区的联动发展,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的互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西部区域整体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具有显著带动效应的经济增长极。应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建设和完善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大城市和区域城市体系,并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
从“孤岛”走向“市区合一”,实现开发区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不同阶段,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内容、方式和强度是不同的。在开发区发展初期,由于开发区与城市在空间上分离,在体制上割裂,开发区是城市的“孤岛”和“飞地”;而在现阶段,开发区面临二次转型和城市服务业快速发展时期,开发区与城市必然步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推动开发区从“孤岛”到“区市合一”的动态发展,以及与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培育、聚集产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以及转变发展方式、带动城市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围绕新时期开发区与城市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应从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城市建设与管理等三个层面,促进所在城市的产业转型、城市空间分布优化、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城市更新与新区建设。
以中心城市带动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形成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是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向。这也正是西安提出建设以中心城市―“大西安”带动小城镇战略规划的现实选择。从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形成梯次合理、层次分明的城镇空间结构来说,应将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与组团、卫星城建设以及周边城镇和整个区域联系起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共同承接主城区未来外溢的人口和产业。西部地区城镇化应以整体战略规划为基础,包括产业规划和城镇功能规划、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等的协调一致。城市化模式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城市化的实现是市场主导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原则,综合配置各类资源,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选择符合发展阶段与比较优势的“多元城市化道路”战略,形成中心市区、中心城镇和镇的城镇体系。
从“农”到“工”,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生活空间迁移、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演变,是城市化在微观层面的具体表现。由于“城中村”主要分布在城市建成区的边缘地带和城乡结合部,具有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征。随着西部地区城中村改造的加速推进,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之产生,如何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谋划和解决“人的城市化”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前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共同课题。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动态模拟;北京市山区
中图分类号:F1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018-07
动态模拟是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动态模拟研究的是问题而不是实际系统本身。因而研究的问题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思路和动态模型。我们曾先后采用动态模拟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大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我国西部牧区草地资源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西部省区退耕还林与粮食供需平衡、天然林保护工程、西北内陆干旱区流域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吕晓英等,2001,2003,2006,2007)。本文以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为例,再对区域动态模拟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
山区是典型的区域地理单元和行政辖区。在北京都市经济的建设中,北京市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要动态地把握具有复杂反馈机制的大系统的行为趋势,不仅停留在传统定性描述阶段的“这种只是叙述的分析形式对揭示系统的真实性是不够的”,即使“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已经被用于建立知识结构的数学,在处理重要的社会系统中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方面,也不是完全适应的”(福瑞斯特,1968)。因而人们不得不另辟蹊径。而动态模拟尤其是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建立大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展示2005年到2025年期间,北京市山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并通过各种情景下的发展方案比较分析,为山区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以下就山区可持续发展概念、研究思路、模型建构以及政策模拟等作一简介。
1.山区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动态过程。它要求的是,不仅当前的发展是可持续的,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甚至对于下一代来说,同样应该是可持续地发展。因此,研究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判断。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山区林业、畜牧业、种植业、乡村两级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山区作为首都绿色屏障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的不断持续增长。这是研究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的基本内涵和研究的重点内容。山区可持续发展有许多评价指标。根据北京山区的功能定位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最基本和核心的评价指标是,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和农民以及乡、村收入这两大类指标。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指标,主要是指随着北京山区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森林的防止水土流失、固碳制氧、净化空气和净化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变化趋势。收入指标包括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以及乡、村两级企业和农村私营企业的收入变化趋势。这两大类指标值的不断增加,反映了随着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山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同时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以看出,只要突出研究这两大类基础性指标变化的趋势,就可以对北京市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作出基本判断。
2.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思路
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要按照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山区发展规划为依据,通过调整农林牧结构和加快乡村两级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在实现山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要促进山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现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不断增长,构筑和强化山区对北京市的绿色屏障作用。
为此,本项研究建立了大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展示从2005年到2025年未来20年间,北京市山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乡村两级和私营企业、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以及山区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多种情景的方略比较和分析,为政府和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乡村两级和私营企业以及人口、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等六个模块构成。这六个模块之间的基本关联,如图1所示。种植面积、种草面积、荒山造林面积及其变化过程都要受到现存荒山荒地面积的制约,而且它们相互之间也存在使用面积的制约,例如林业中的退耕还林会直接减少耕地面积,荒山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也会使荒地中可用作耕地和草地的面积同时减少。草场和种植业为家畜提供饲草并对家畜存栏数量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市场条件下,还可以通过异地购进饲草饲料减轻本地饲草料对饲养家畜的制约)。从生产函数来看,乡、村两级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受到劳动力、农业产品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生产要素的影响。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取决于林地面积和质量。环境受到生态服务功能以及乡村和私营企业污染排放和治理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就是上述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和促进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就是以山区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极性为依据,通过上千个方程构建而成的大型模型,使上百个变量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展示出未来20年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3.山区可持续发展动力学模型
下面概略地介绍种植业模块、乡村和私营企业模块、林业和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模块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结构。
3.1 种植业模块介绍
种植业模块主要研究荒地、耕地面积变化趋势,以及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和收入变化状况。
3.1.1 荒地面积。根据有关资料,2004年北京市荒地总面积为77.75万亩。今后荒地主要用于人工造林和作为草场,少量通过流域治理后形成耕地。荒地面积等于上年面积减去当年荒地减少的面积。荒地减少的面积主要是京津风沙工程造林面积、水源涵养林面积、山地种草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新增耕地面积。今后,每年可能新增加的京津风沙造林面积、水源涵养林面积和耕地面积,都采用表函数形式来赋值,而且通过变化这些表函数值可以达到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的目的。
3.1.2 耕地面积。耕地面积是流位变量。当年耕地面积等于上年末耕地面积加上当年新增加面积,再减去减少的耕地面积。每年可能新增耕地面积以表函数形式赋值。每年可能减少的耕地面积主要包括:用于水源涵养林占用的耕地面积,耕地种草面积,果园新增面积,非农占用耕地面积,都以表函数形式赋值。
粮食作物中主要研究小麦、玉米和其它粮食作物的占用耕地面积、产量及收入。经济作物面积通过其占耕地面积的比例求得,主要研究油料和药材等。耕地面积减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面积后等于其他农作物面积,主要研究蔬菜、瓜果类、青饲料和其他作物。在完成上述计算后,最后汇总得到粮食总收入、经济作物总收入、其他农作物总收入以及种植业总收入。
3.2 乡村和私营企业收入模块介绍
从货币角度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是一种资金周而复始,不断流转的过程。企业依赖一定的劳动力、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购买原燃、材料而开始进行生产,销售产品获得收入,除去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包括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营业外收支等,形成企业可分配利润,然后再提取企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应付利润等,最后形成企业未分配利润。利润是企业投入资本的增值,也是企业可以自有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筹资部分。企业上述资金流转过程,形成了资金流转回路,如图2所示。北京市乡村两级企业和私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运转过程及其扩大生产和增加收入的动态模拟,基本都按照这种分析思路所展开。由于企业资金流转和扩大生产的机理和过程基本相同,因此,可以采用系统动力学中高级DYNAMO的宏函数(宏指令)进行描述,然后在乡、村和私营企业的运算过程中逐一调用。
宏指令MACRO是具有特定功能和相应的指令名的一组方程。宏指令常常在下述情况时应用,即当模型中的一块结构多次重复出现,唯一的差别是可能具有不同的参数或输入值。把这些方程用一个单一函数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命名,即形成用户自定义的宏指令。自定义宏指令简化了描述过程,缩短了程序请单,更便于阅读和理解模型。
3.3 林业模块
和其他生物体一样,林木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是一种具有反馈机制的动态过程。从整个群体而言,无论天然林还是人工林,当成过熟林枯死被采伐后,经过人工造林或迹地更新,林木便开始进入了幼龄林,再经过中龄林组、近熟林组后,又转入到成熟林和过熟林组。各个林龄组依次周而复始地循环,构成了森林群体不断繁衍再生的完整的大回路。
在这种往复循环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按林龄划分的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的变化都是一种累积过程,因而它们在系统动力学中被看做是流位变量。而林木的自然增长和枯损以及前一个林龄组向后一个林龄组的转移速度,还有人们对林木的各种方式采伐等,都具有流率(或速率)变量的特征。森林林分变化的过程和轮伐周期很长,因此特别适宜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建立相应的林龄结构模型,开展林分面积和蓄积量变化过程的动态模拟和政策分析。
按照北京市山区有林地林分来源,模型划分为天然林、人工林和飞播林,在每一林分中,又划分为幼龄林(1~2)、中龄林(3)、近熟林(4)、成熟林(5~6)、过熟林(7)等7个林龄组。以天然林为例,林龄结构动力学流程图,如图3所示。图中只包括了林龄面积和蓄积量及其与主要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在逐年计算出各林种的林龄面积和蓄积量之后,再根据林龄面积或蓄积量,利用不同计量公式,十分方便地计算出历年森林的直接价值、各种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以及人工造林和森林管护投资等多项指标。
4.动态模拟的政策分析――以林分变化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为例
4.1 林分变化趋势
4.1.1 龄林面积变化趋势。北京市山区荒地面积为77.75万亩,主要用于栽植生态林、果园、牧草地和少量耕地。2005年,北京市山区有林地总面积为573.1万亩,从扩大牧草地为主、适当扩大林地角度,预计2010年有林地总面积可能增加到580万亩,新增面积6.9万亩,年均递增率为0.24%,2020年可能增加到586.5万亩,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0.11%,到2025年有林地总面积可能为587.1万亩,比2005年增加14万亩。
在上述方案下,总体看,林分面积结构将逐步趋于合理(图4)。有林地面积中,幼龄林地面积将呈现出逐年减少的总趋势,2005年幼龄林地面积为336.1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58.64%;2010年预计为292.23万亩,2005年减少43.77万亩,所占比例下降为50.40%;2020年减少到198.91万亩,所占比例下降到33.91%;2025年再减少到160.54万亩,25年间共减少了175.56万亩,所占比例下降到27.34%。总体看,中龄林地面积变化较小,2005年中龄林面积为141.17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4.63%;2010年面积略有增加,预计为141.63万亩,2020年略有减少,预计为141.16万亩,到2025年预计减少到133.24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2.69%。近熟林、成熟林和过成熟林地面积都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它们占林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由2005年的9.10%、6.28%、1.34%,提高到2010年的13.24%、9.51%、2.43%;到2025年分别提高到19.51%、21.61%和8.86%。
4.1.2 林地蓄积量变化趋势。和林地不同龄林面积变化趋势一样,不同龄林的活立木蓄积量结构,也逐步更加合理(图5)。2005年以前,北京市山区林分龄林蓄积量结构很不合理,林分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幼龄林和中龄林地面积较大且活立木蓄积量较多,而近熟林和成熟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都较少。2005年北京市山区有林地活立木总蓄积量约为884.55万米3,其中幼龄林和中龄林地蓄积量分别为255.71万米3和263.58万米3,分别占有林地总蓄积量的28.91%和29.80%,而近熟林、成熟林和过成熟林分别占总蓄积量的15.26%、19.66%和6.37%。到2010年,幼龄林和中龄林地的蓄积量合计占到总蓄积量的51.43%;到2025年,幼林龄和中龄林地的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比例,才分别降低到17.68%和16.72%,届时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地的蓄积量分别占总蓄积的19.24%、29.64%和16.71%,龄林立木蓄积量结构变得比较合理,林分质显著提高。
4.1.3 天然林地龄林面积和蓄积量变化趋势。2005年北京市山区天然林地总面积为276.59万亩,今后基本保持不变。天然林地龄林面积的构成很不合理(图6)。2005年幼龄林地面积占天然林地总面积的64.39%,也就是说,在天然林地中,约有2/3是近些年里成长起来的幼龄林; 中龄林面积占27.88%,近熟林和成熟林才各占5.38%和2.11%。到2025年,天然林中的幼龄林面积可能减少到99.5万亩,仍然占天然林面积的35.97%,也就是说,经过25年的龄林转化,幼龄林面积还要占到天然林面积的1/3以上。中龄林面积基本上保持在77万~79万亩之间,所占比例大体在29%左右。2025年,近熟林和成熟林面积分别占天然林面积的20.25%和13.98%。可见,虽然经过25年的生长,天然林各龄林面积结构仍然不合理,表明对北京市山区天然林需要进行更长时期的保护和加强抚育。
天然林地各龄林立木蓄积量结构也很不合理(图7)。2005年幼林蓄积量占天然林总蓄积量的47.01%,中龄林蓄积量占37.38%,幼龄林和中龄林地合计蓄积量占到总蓄积量的84.39%;而近熟林蓄积量占10.62%,成熟林蓄积量仅占4.52%,可见,幼、中龄林蓄积量明显偏大。到了2025年,幼龄林蓄积量所占比重仍然达到38.63%,中龄林蓄积量比重为25.04%,近熟林蓄积量比重上升到19.39%,成熟林蓄积量比重也仅上升到14.75%,即经过25年的生长和抚育,天然林各龄林立木蓄积量结构仍不合理,林分质量仍然较差。
4.1.4 不采伐方案人工林地龄林面积和蓄积量变化趋势。2005年人工林总面积为262.53万亩,2010年可能增加到268.74万亩,年均增长0.47%,2020年可能增加到274.77万亩,年均增长4.45%,2025年可能达到275.13万亩,比2005年增加12.6万亩。从各龄林面积来看,2005年人工林龄林面积结构极不合理,幼林和中龄林地面积所占比重过大(图8),幼龄林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49.31%,即人工林地中将近有一半是幼林地;中龄林面积占到22.92%,近熟林面积占13.60%,成熟林面积仅占11.50%。到2025年,预计幼林地面积占人工林总面积的比重将下降到18.91%,中龄林面积比重下降到17.14%,近熟林面积所占比重上升到18.41%,成熟林面积比重提高到29.11%,过成熟林面积所占比重也上升到16.43%,龄林面积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2005年,人工林地立木总蓄积量为511.93万米3,2010年增加到620.24万米3,年均增长3.91%,2025年可能达到1013.8万米3,25年中年均增长率为2.77%。人工林龄林蓄积量相对比较合理(图9),2005年,幼龄林蓄积量占人工林总蓄积量的15.59%,中龄林蓄积占24.55%, 近熟林蓄积占18.35%,成熟林蓄积占30.82%,过成熟林蓄积占10.68%。此后,龄林蓄积量结构逐渐向过成熟林演化,到2025年,幼龄林蓄积占人工林总蓄积量的比重下降到4.34%,中龄林蓄积比重下降到11.25%,近熟林蓄积比重为19.02%,成熟林蓄积比重为39.11%,过成熟林蓄积比重上升到26.27%。龄林蓄积量结构的这种变化表明,人工林可以适量采伐,以便减少过成熟林蓄积量所占比重。
4.2 人工林采伐方案的林分变化趋势
根据前面对人工林龄林立木蓄积量分析,设计从2005年开始,对人工林的成熟林(第6级)和过成熟林的立木蓄积量分别按其存量的10%进行采伐,并叫做方案2。采伐以后,对有林地林分及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动态模拟情景分析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4.2.1 采伐总面积和总蓄积量变化趋势2005年采伐总面积和立木蓄积量为1.81万亩和12.46万米3,2010年为1.92万亩和11.62万米3,2020年为2.96万亩和14.43万米3,2025年将达到3.50万亩和17.22万米3。可以看出,采伐面积将逐年增多,采伐立木蓄积量先是逐年减少,到2010年以后,又逐年增多。
4.2.2 采伐后龄林面积和蓄积量变化趋势。由于采伐后迹地更新,新造林面积增多,方案2幼龄林地面积比不采伐时呈逐年增多趋势(图10)。2010年,方案2幼龄林面积为121.09万亩,比不采伐面积(112.36万亩)增加8.73万亩,2025年方案2达到83.66万亩,比不采伐面积(50.03万亩)增加了31.63万亩。与不采伐方案相比较,采伐后成熟林面积和过成熟林面积将比不采伐时的面积逐年减少。2010年方案2成熟林面积比不采伐时面积减少了4.32万亩,2025年减少面积扩大到13.44万亩。2010年方案2过成熟林面积比不采伐时面积减少了4.56万亩,2025年减少面积扩大到33.01万亩。
与不采伐时相比,采伐方案2人工林立木总蓄积量减少数量呈逐年扩大趋势。2010年方案2立木总蓄积量比不采伐时减少了59.84万米3,2020年减少量继续增加到182.61万米3,2025年减少数量进一步扩大到257.53万米3。
4.3 人工林采伐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
一般认为,森林资源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大部分。其中,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包括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指与森林产品和生态服务的利用直接相关的价值,例如木材、非林木产品、游憩等。间接使用价值指人们间接从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中获得的效益,例如流域保护、固碳制氧、净化空气等。选择价值是人们为了将来能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森林资源的某种服务功能所意愿支付的价值。存在价值是人们为确保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继续存在所意愿支付的价值。遗产价值是人们为子孙后代将来利用森林资源所愿意支付的价值。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还很不规范,计算结果相差很大。李忠魁等(2001)对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作了初步测算,结果表明,林地价值、木材和果品产出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及社会效益价值四大部分的现值分别为20.8亿、159.16亿、2 119.88亿和13.53亿元人民币,总计为2 313.37亿元。其中,环境资源价值占总价值的91.63%。余新晓等(2002)对北京市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面积为4 056.64km2 的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每年为167.78 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为91.67亿元,净化水质价值为15.3亿元,保持土壤价值为2 806.92万元, 固碳制氧价值为2.24亿元。净化环境价值为48.65亿元,游憩价值为9 074.98万元,林果品价值为8.73亿元。高云峰等(2005)对北京市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结果是,2003年北京市山区森林资源整体价值(现值)为3 143.51亿元。其中,使用价值为2 974.96亿元,占94.64%;非使用价值为168.55亿元,占5.36%。在年直接使用价值中,林地总价值为7.47亿元,林木总价值为23.58亿元,经济林产出价值为12.23亿元。间接使用价值中,涵养水源总价值为50.46亿元,保育土壤价值为1.01亿元,净化环境总价值为17.74亿元,固碳和制氧价值分别为4 781.60万元和3 541.93万元(合计为8 323.53万元,)防风固沙价值为602.88万元,游憩价值为7 543.34万元。
目前,在森林资源价值估算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一是,大多以林地总面积和总蓄积量去计量功能价值,而很少从龄林组成角度进行估算。其二是,现有的价值计算中,有些功能,如涵养水源中森林蓄水功能与净化水质和调洪等功能价值重复计算。其三是,大都没有开展动态模拟,因而也很少进行有关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吕胜利等,2006)。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很多,从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目的考虑,我们以龄林变化为基础,动态地研究了北京市山区有林地森林涵养水源、保土、保肥、固定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吸引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等)等主要功能及其价值。在不采伐森林情况下,2005年初步测算的上述森林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为32.34亿元,其中森林涵养水资价值为26.50亿元,保土价值为0.67亿元,保肥价值为3.68亿元,固定二氧化碳价值0.73亿元,制造氧气价值0.65亿元,净化空气价值0.11亿元。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也具有动态特征。到2025年预计北京市山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将达到45.07亿元,比2005年增长39.39%,年平均增长1.34%
人工林采伐方案,虽然每年可得到一定数量的木材和薪柴,但是整个山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将逐年减少(图11)。2010年预计方案2全市山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为35.04亿元,比不采伐时生态价值减少近0.8亿元,减少了2.23%;2015年方案2生态价值为37.59亿元,将减少1.67亿元,减少了4.26%;2020年方案2生态价值为39.69亿元,将减少2.68亿元,减少了6.34%;2025年方案2生态价值约为41.24亿元,比不采伐时减少3.83亿元,减少了8.51%。可以看出,分别采伐成熟林和过成熟林地立木蓄积量的10%,在2015年以前对全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的影响小于5%,而在此后影响将越来越大。所以,在2015年以后,对人工林的采伐比例应不超过成熟林和过成熟林立木蓄积量的10%,并要逐年有所减少。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种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我们又假设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山区有林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加100亿元,达到132.34亿元,但此后不进行人工林采伐,称之为不采伐方案3。同时,在方案3基础上,又假设和方案2一样进行采伐,并将此称为方案4。对方案3和方案4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2010年采伐方案4比不采伐方案3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2.16%,2015年减少了4.19%,2020年减少了6.83%,2025年减少了8.84%。这说明,即使在估测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增大的情况下,在2015年以后,北京市山区人工林地成熟林和过成熟林的立木蓄积采伐比例,同样不能超过10%,否则山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将显著下降。
5.结语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用于了解系统行为和设计系统,并非用于预测未来。实际上,用模型去设计一个系统也就是在创造未来(福瑞斯特,1987)。系统动力学导取内部的观点,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政策变量引起的。因此,系统动力学研究问题的最终目的,就是找出哪些政策变量和结构的变化可以改善系统的行为。同时,在现实社会里,经济、社会、科技的管理和发展的决策,都面临着长期目标和短期行为之间的抉择。几乎每项决策或政策,如果从长远来看它是有利的话,则它的短期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反过来也一样,有利于短期利益的政策,则往往使长期发展的环境恶化。因而判断某项政策或决策是否恰当的标准,一般来说,不应着重于它的短期效应,而应着眼于是否能促进系统的中、长期发展(福瑞斯特,1987)。通过上述对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思路、模型结构的介绍,尤其是对林分龄林结构变化以及人工林采伐方案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影响的动态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意图,不是偏重于一般的经济数字预测,而是在于通过对各种可能情景下的系统行为趋势的比较,寻求更加有利山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如何在情景分析中能够体现决策层的经验和想法,是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动态模拟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加强的重要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是北京农学院三项基金资助项目“京郊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模拟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吕晓英等.退耕还林与西部省区粮食供需动态平衡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1.(2):10~14.
[2]吕晓英等.中国主要牧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3.(2):115~119.
[3]吕胜利,吕晓英.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价值的动态模拟与投资的费用-效益分析[J].开发研究,2006,(3):11~16.
[4]吕晓英等.西北内陆干旱区流域综合治理方略的动态模拟.甘肃社会科学,2007.(3):114~118;新华文摘,2007,(16):28~31.
[5]Forrester,Jay W.1968.Principles of Systems.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
[6]Forrester,Jay W.1987.系统动力学及其在城市区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深圳:华夏文化交流中心编.
[7]李忠魁等. 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初报[J].林业经济,2001,(2):36~42.
[8]余新晓等. 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2002,(5):783~786.
[9]高云峰等.北京市山区森林资源价值评价[J].中国农村经济,2005,(7):19~29.
关键词:泉州 民营经济 金融生态
多年来,泉州民营经济高度发达,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两年,民营工业步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产生了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企业,并打造出了“安尔乐”、“七匹狼”、“富贵鸟”、“金鹿”、“安踏”等知名品牌。民营经济总产值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4年底,泉州市拥有民营企业12万多家,民营经济在企业数量、工业产值、就业等均占全市的90%以上。2005年,泉州新增驰名商标16件、名牌产品18项、国家免检产品38项、出口名牌8个、出口免验企业1家。
泉州民营经济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金融生态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也就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金融生态形象地表述了我国金融风险复杂的形成机制。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其间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进而改变金融业内部各种力量的对比状况,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金融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贷款风险的大小和新增不良贷款的比例。根据央行于2003年完成的一项对2001~2002年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调查分析,由于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要占到不良贷款总额的80%。
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企业的全方位支持,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业务量的快速攀升和金融企业的良好发展。目前泉州丰泽金融街已经形成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四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兴业、中信、招商、民生)良性互动的金融格局。据统计,截至2005年6月末,泉州主要商业银行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50.08亿元,比年初减少1.6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89%,比年初下降1.33个百分点,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双下降”。在中国社科院2005年9月公布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报告》中,泉州城市金融生态相对指标位居全国291个城市的第14位,和谐的泉州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已经初步形成。
泉州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和谐表现
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直接关系到辖区金融机构体系和市场体系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研究报告指出,我国金融部门资产质量之优劣,70%以上取决于金融运行的体制环境。一般来说,评价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有:经济基础;企业诚信;地方金融发展;法治环境;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社会保障程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金融部门独立性。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泉州虽然发展的速度不慢,发展的效益不低,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从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因素来看,当前泉州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仍不够理想,与温州、杭州、宁波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法制建设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改革日益深化,人民银行实施金融调控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泉州不少民营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民营企业与个人诚信系统建设才刚起步,政银企协作洽谈制度尚未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数量很少,司法部门对金融案件的执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干预金融行为与金融中介服务需要进一步规范。
(二)金融系统的歧视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法制建设还不健全、社会对民营企业认识上的偏差等原因,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很不理想。世界银行在2002年做过一个关于企业在融资当中有没有困难的调查,结果受调查的我国企业中占80%的企业认为融资有困难。泉州民营企业也不例外,目前,泉州民营企业融资特点主要表现为:内源融资占主导地位,外源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其原因主要有:由于泉州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主导地位,家族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的融资以内源融资为主,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亲朋好友的借款或是高利贷;资本市场难进,与银行信贷相比,证券市场对民营企业的开放程度很低,从外源融资来看,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够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存在一定的歧视,这导致民营企业较难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融资。
(三)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于泉州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评价,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业主制或家族制企业是一种落后的企业制度形式,必须实行改造,使之尽快过渡到规范的公司制企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民营企业以个人业主制和家族制企业为主是正常的,因为,不论是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还是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区,90%以上的中小企业也都是家族制企业,片面地否定家族制企业的存在合理性,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
笔者认为,泉州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在于没有根据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企业制度。业主制、家族制和合伙制企业制度的长处在于它以血亲关系为基础,内部信任度高,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家庭内部资源;不足之处在于其封闭和信息非对称性,外部信任度低,较难利用外部社会资源。当民营企业度过了成长阶段进入成熟期后,成长所需外部资源必然大于所有者能动用的内部资源,家族制治理结构的弊端将逐步显露出来,金融风险将逐步加大,严重限制其发展空间。泉州市目前有各类民营经济实体近11万家,其中股份合作制企业2300多家、私营企业25200多家、个体工商户81900多家。而在A股市场上市的泉州民营企业仅有4家,在B股和H股市场上市或通过发行债券的泉州民营企业也很少,可见,外源融资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泉州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金融抑制与民营企业的发展需求不和谐
为规避金融风险,金融机构通常偏爱高利率、短期限的金融品种,但民营企业因为融资成本偏好低利率、长期限的融资品种,因此利率与期限的安排取决于金融中介机构与企业的博弈。金融中介机构偏好高利率会使得其提供的金融产品单一且贷款的安全期限越来越短,抑制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削弱其投资力量。
从理论上讲,民营企业在创业及成长时期对资金需求紧迫,但其未来利润增长较快,对于民营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来说是贷款融资的较好时机。但事实上金融中介机构受各种因素影响通常不能根据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给予较妥善的融资支持,致使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举债困难。
创建泉州和谐金融生态环境下的民营经济
(一)建立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生态环境是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多方面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改善泉州金融生态环境,仅靠人民银行一家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多管齐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乃至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才能构建机构繁荣、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和谐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首先,创新金融产品,可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快发展辖区电子银行(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业务、支付密码系统、报帐通、银行卡、基金、保险、打包押汇等各项新业务;其次, 要积极增设金融服务机构,可以考虑申报“泉州市外汇管理支局”,积极筹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最后,商业银行要更新观念,改进经营方式方法,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沟通,推行政银企协作洽谈会和项目推介制度,有效化解银行放贷难与企业难贷款的矛盾。
(二)金融中介机构共同参与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随着泉州经济金融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化,人民银行实施金融调控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不容回避的现实要求泉州必须站在全局和宏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种变化对高效履行央行职责所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首先应满足1+1>2的内生要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集综合性、基础性和开拓性于一体的系统化工程,泉州应当把握形势、更新观念,充分发挥改革在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的强大作用:各商业银行应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金融监管、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及有关民营企业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尽快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工作中达成共识,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推动有机循环、有序竞争的金融生态环境尽快形成;通过广泛宣传、不断动员民营企业等各方社会力量,自觉参加到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这一重要工作中来;采取适当措施,鼓励股本性投资、债券投资和适度的风险资本投资,同时强化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三)构建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的信用体系
泉州民营企业发展历史悠久,必须根据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营造一个较好的金融法治环境,它是金融生态好转的核心条件之一。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有效地保护金融主体产权,有效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发生。泉州一方面要继续强化人民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等金融生态宏观环境优化方面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不断突出在信用体系建设、中介行业规范等金融生态微观环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议结合“诚信兴市”活动,在泉州民营企业中开展“诚信民营企业”评选活动,通过自评、互评和总评来推动信用区域、信用单位的创建工作,并为其在贷款程序、贷款额度及利率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建立信用放贷激励机制;对民营企业拖欠银行贷款本息行为进行综合治理,对严重拖欠失信的单位予以曝光;积极筹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有效弥补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问题;配合地方政府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一、保险业发展的区域环境概况
(一)自然地理环境。佳木斯市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现辖4区、4县、2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3.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5万,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投资发展的巨大优势。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0亿元,增长18%以上,为佳木斯市历史最高水平,“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1%,实现了五年翻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3.4%,“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30.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分别增长10.6%和25%。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增长3.5%。2010年末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43亿元。
二、保险市场发展状况
目前佳木斯的保险机构数量远远多于银行机构,保险业有了较快发展。
(一)基本运行情况。佳木斯市辖内共有保险机构24家及4家中介机构,其中:财产险公司12家、寿险公司12家。截止2010年末,佳木斯市辖内共有213个保险机构网点,其中:财产险公司机构网点数58个、寿险公司机构网点数155个。
(二)经营效益状况。截止2010年末,佳木斯市辖内保险机构的保费收入合计17.63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财产险保险费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18%;寿险保险费收入12.97亿元,同比增长11%。保险密度约720元/人,与国内保险密度约700元/人的平均水平相持平。保险深度为4.42%,虽然高于国内3.25%的平均水平。
三、银行与保险合作发展情况
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银保费的利润链条紧密的联结在一起。为了争取到合作协议,保险公司给银行的手续费一般为3%左右。有的保险公司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费。由于银行保险产品对银行储蓄会产生分流作用,因此在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协议中,往往规定有保费收入的一部分必须在该银行存款的协议条款。银行保险产品,既增加了金融服务功能,又解决了部分员工分流问题。保险公司借助银行密集的营业网点来销售保险产品业务量不断上升。2010年佳木斯市银行机构推销财险401万元,推销寿险65,206万元,推销其他保险390万元。获得保险业务收入1,047万元。
四、保险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银保合作单一,银行信贷资产无法在保险市场实现价值。从2010年开始在宏观大环境上,对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提供了政策环境。然而,在佳木斯金融市场上,保险与银行信贷互动机制还没有形成。目前保银合作仅局限于银行保险产品上,保险利用银行渠道卖产品,银行收取手续费,而银行的信贷资金却无法进入保险领域,保银互动仅限于单一渠道。
(二)业务发展潜力不够,有效需求不足。第一,保险宣传不力产生很多误解。由于一部分保险销售人员误导、欺骗消费者,很多人认为保险是骗人的,视保险为洪水猛兽。第二,保险公司开发设计新险种的能力不强,限制了有效需求的产生。第三,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保费、轻理赔的思想,偿付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不高,产生拒保现象。第四,居民收入较低,大多数家庭承受不起,保险潜力无法激发,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三)险种单一,保险产品同构现象严重。目前,保险市场运行的许多险种针对性和适用性差,条款设计缺乏严密性,不能很好地满足投保人多方面的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各保险公司险种结构相似率达90%以上。这种状况导致了保险公司的“重复建设”、过度竞争,造成社会生产力和资源的浪费。从佳木斯市财险市场来看,险种相对单一,业务过份集中在车辆险和交强险,达到七成的比例。责任险、家财险等比重相对较小,许多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发展重点放在车险上,把车险当作切入市场的利器。
(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风险显现。据对社会用工率调查看,只有保险公司天天在增员。新增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业务能力良莠不齐,出现了大量截留、挪用甚至贪污代收保险费、赔款等现象,形成了保险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拓展业务带来了不利影响。
(五)保险市场存在洗钱漏洞,保险法仍需完善。目前,利用保险业洗钱在我国尚无法律上的明确界定,存在非法收益合法化倾向,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团险业务洗钱。2.利用索取高额回扣及违规退费洗钱。 3.利用企业年金洗钱。4.赃款逃避没收的一种方式。
(六)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保障缺位,制约农业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政策性保险业务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仅有第186条一处提及农业保险,且原本计划于2007年底出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例》也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搁置。
五、完善保险市场的对策
(一)积极探索银保合作新模式,加速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可采取的模式:(1)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模式。一是广东“政策性农业保险+优惠信贷利率”模式。二是浙江“新型农业综合保险+信贷+政府扶持”模式。三是新疆“保险+信贷+财政补贴”模式。(2)市场主导的商业性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模式。一种是山东“农户贷款+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模式。另一种是嘉兴太平洋人寿保险与农信社合作开展的农户小额信贷保险业务模式。
(二)加大保险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保险的正确认识。一方面继续加大对误导行为的处罚,让误导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另方面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提高其反误导的本领,切实维护被保险人的权益,也同时维护保险业自身的形象。
(三)保险公司应采用多种缴费方式,激活保险市场潜在需求。佳木斯各家保险公司中只有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从2008年开始受理信用卡缴费业务,在银行授信额度内允许透支缴费,视同消费。
(四)开发新险种,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保险公司保险产品设计应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前提, 充分体现产品的人性化等内容。科学合理的产品将更好地为企业实现预期经营业绩服务。搞好新产品的开发和老产品的改造,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在产品营销过程中及事后服务中提高工作质量,进而逐步扩大产品销售量,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关键词] 金融可持续发展 区域金融 金融资源 东北老工业基地
一、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机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经济和金融长期地有效运行和稳定发展。区域金融是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的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基若干金融区域。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对区域金融资源的长期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推动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金融与经济的日益融合决定了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以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依托,这正是研究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要确切理解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在基本方法上注意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要注意区域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最根本的就是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互生共长的关系,这是区域金融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为:(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增加区域资本的投入,而区域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区域金融发展通过对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推动了科技进步,而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均离不开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原因在于,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及其效率,具体而言,区域经济规模、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区域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比如,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对区域金融产品和服务产生新的需求,这也正是区域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
2.要在运动中把握区域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认真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新趋向,以及这些变化将对区域金融发展提出哪些新要求。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但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不同,而且还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比如,我国在计划经济下,金融资源更多地由国家按照计划在全国进行协调配置,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则以市场为基本导向实现其配置,受此影响,各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程度并不相同,东、中部地区在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表现更显著,而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方面表现更突出。
二、东北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有效治理东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东北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与资源基础,但是这些并没有能够完全转化为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比较优势,相反,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东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具体表现为:债务包袱沉重;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高;融资渠道狭窄;对外资的吸引力较低。因此,为实现东北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治理金融生态环境入手。
就东北目前发展情况看,扩大商业银行规模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大,只有加强内部管理,才是提升金融效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由于金融专业的一度热门,加之我国高校扩招的原因,近年来已经出现金融人才的供给过剩,据不完全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招收的本科生有80%从事柜员工作,这不仅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劳资成本,为此,各家商业银行要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既要建设一支能够熟练运用高科技手段从事日常工作的技术队伍,又要培养一批面向全球化、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要使人才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度化。另一方面以金融创新为核心,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区域内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给外资的流入造成了不便,也使区域经济发展错失了很多良机,要改变这一状况,各家商业银行要以创新为经营理念,以创新激励作为自身运行机制的核心,以创新的产权激励及市场激励,以创新的制度、创新的业务、创新的工具、创新的服务方式,适应和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以此实现行业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2.抓住机遇,创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制定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这为东北区域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本区域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有利时机,有力抓住国家政策倾斜的机遇,创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集中交易的场所,是“中介的中介”,是合理、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的场所。区域金融中心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与上海作为我国金融中心不无关系,因为金融中心能够有效引导风险交易、配置资本、动员储蓄,提供对产品、服务和金融合同的交易等,所以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要解决东北地区所面临的经济结构难于调整、金融状况不佳等问题,应该寻求更多的金融支持,建立东北区域金融中心,不仅有助于吸引资金,化解历史包袱,而且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加强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