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时间:2023-09-25 17:40:33

导语:在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第1篇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传统生产模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迫使各个国家开始探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在四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利用。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模式,通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减少资源的使用,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目标;二是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如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把不同的工厂集聚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让一个企业产生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成为另一企业的能源和原料;三是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如德国大力推行固体废弃物再生回收利用,废物循环、建筑废料、玻璃瓶回收和废纸再利用率分别达到50%、72%、85%和88%;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如日本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用生态学原理统筹规划工农业、生产消费、城市农村的发展。多年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也越来越大。对此,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法规,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批准设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全国掀起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新热潮。××作为西部欠发达市,要解决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一、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 “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战略,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节能降耗力度加大。坚持把节能降耗列为各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严格考核。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先后关停、拆除了立窑水泥、小焦炉、火力发电等落后生产线,去年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降至35%。节能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胜隆能源实业30万吨甲醇汽油、春光油脂20万吨生物柴油、洋县玉虎化工三废混燃炉节能改造、万邦置业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燎原航空机电综合改造等一大批节能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用,去年38个节能项目投资达24.2亿元。节能领域不断扩大,全市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的节能执行率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高油耗客货车退出营运市场速度加快,节能灯具安装近20万套。据测算,去年全市能耗下降量为20.8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1.589吨标准煤,同比降低4.22%。

二是清洁生产实现新突破。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为主逐步向生产过程控制转变,八一锌业、汉钢集团、振华生物、南化公司、中材水泥等6户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略阳新兴洲工贸公司荣获省级清洁生产审核先进单位称号。汉烟、略钢、陕飞集团清洁审核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清洁审核推进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八一锌业实现经济效益7366万元,节水、节电分别达14万吨和1087万kwh,削减二氧化硫157吨,减少排渣1582吨;汉钢集团实现经济效益1894万元,节电103万kwh,削减二氧化硫269吨,回收粉尘1万余吨。

三是资源循环利用取得新进展。部分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了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如大秦汉生物公司利用薯渣生产无抗饲料养猪,用生猪粪便做沼气,用沼液养鱼,沼渣做有机肥料;南化公司利用工业废气废水提炼纯碱、八一锌业回收废气生产工业硫酸、秦吉公司利用粉煤灰加工混凝土砌块、汉钢集团从集炉煤气中提炼硫胺等,既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又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管理逐步规范,占地75亩的交易市场及加工中心开工建设。

四是循环产业链条日渐形成。目前,我市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矿产开采—矿石—水泥建材,铁矿石—铁—钢、铅锌矿—烧结矿—锌锭,烟草种植—加工—卷烟、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中成药、铸造—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等六大循环产业链。特别是各企业、产业之间的循环配套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比如远东化肥、定军山水泥厂等企业,利用八一锌业、汉钢集团的硫胺、冶炼渣等资源,生产有机肥料和新型水泥等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五是生态农业建设稳步推进。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全市通过国家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认定面 积达110.7万亩,获得认证企业73个、认证产品107个。大力实施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新式沼气池5.86万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69.1%,每口沼气池户均年节约燃料和电费300至400元。随着沼气、秸秆综合利用的广泛运用,全市广大农村初步形成了种植—养殖—沼气—猪药茶菜渔等循环农业产业链。注重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化肥使用强度同比下降16.5%,农药使用强度同比下降8.7%。

六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种苗培育、经济林基地建设等重大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大力推进生活污水、大气治理工程,汉江水质出境断面始终保持在二类水平,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近年来都在300多天以上,去年达到332天。扎实开展城市联创,城市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等称号。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已成为××扩大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张响亮名片。

我市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仍处于低层次、小范围、短链条的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循环经济理念意识淡薄。据问卷调查,全市仅有18.3%人偶尔听说过循环经济,32%的群众没听说过这个名词。一些部门和单位狭隘地理解循环经济,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的自身行为,与政府部门无关。一些企业经营者只注重投资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对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重视不够,对废弃物再生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关注也不够。一些群众由于长期养成的生产生活习惯,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淡薄。

二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偏高。我市经济粗放型发展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传统工业比重较大,能耗大的行业所占比重较高,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总体相对落后,工业能源消耗结构主要以煤为主,资源消耗量大。近几年,虽然我市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能耗高、浪费大仍然是经济运行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20xx年,我市万元gdp能耗分别比全国、全省高出0.499吨和0.298吨标准煤。

三是废弃物处理任务繁重。全市工业固体废物量呈逐年增多趋势,去年达到357.5万吨,但综合利用率仅为38%。11县区中仅有污水处理厂1户、垃圾处理厂4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仅为40.4%。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乱采乱开、采“富”弃“贫”、挑“肥”捡“瘦”现象严重,尾矿库等矿石堆积量较大,矿山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环境状况堪忧。

四是科技研发能力不足。全市现有研究所大都设备陈旧老化,人才资源匮乏,研究资金短缺。信息服务渠道不畅,具有资质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服务机构仅有1户,且仅限于化工、钢铁行业。全市企业科技基础薄弱,自主研发能力较差,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

五是政策扶持亟需加强。循环经济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功能,要求政府采取更多的推动措施。近年来,虽然我市组织实施了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55315”科技创新工程,但总体来看,尚未在领导体制、政策导向、价格机制、资金投入等方面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的合力,目前,除试点项目和示范企业外,多数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基本处于自发状态。

尽管我市在发展循环经济中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总体来看是希望多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正在增多。一是中省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家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规政策,省上也出台了许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正确方向和有力指导。二是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于20xx年和20xx年分两批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为我市借鉴试点省市成功经验,避免少走弯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国务院作出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我们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钢铁业、有色金属业、轻工业、物流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措施,只要我们努力争取,必将赢得更大的支持。四是我市已被纳入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这为我们争取项目资金,提高产业集聚度,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作为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辐射带,必将促进××在区域间的经济融合,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二、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应把握的重点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社会等各个方面,既是发展理念的极大升华,又是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就我市而言,在思路确定上必须坚持纲举目张原则,扎实做好功能分区、产业发展、循环层次三项重点工作,逐步形成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的循环经济全面发展新局面。

(一)科学确定功能分区。确定功能分区,意在彰显和提升发展优势,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必将享受政策、资金等方面的诸多优惠。如何在全市范围内整合、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做到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综合考虑各县区资源基础、园区分布、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因素,应把我市产业集聚区规划为中心区和辐射区,进行分层布局,整体推进。中心区应包括汉台、勉县、城固、南郑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余县列为辐射区。确定这一功能分区定位,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有实践基础和现实优势。从理论依据看,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资源、人才、信息总是受利益驱动向经济相对活跃地区流动,这些地方不仅有聚集效应,也有辐射效应。通过集中力量加快发展中心五县区循环经济,必将带动辐射其他各县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我市的产业集聚力、要素转化力和区域竞争力。从实践基础和现实优势看,中心五县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63%左右,人口占到全市人口的53.8%,全市骨干企业、支撑产业也大都分布于此,加之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技术研发力量相对较强,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壮大。

(二)加快发展循环产业。发展循环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从我市现实基础来看,要以循环工业为龙头,全面推进循环农业的发展,加快促进现代服务业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形成循环农业、循环工业和循环服务业互动发展格局,构筑循环经济体系。

第一,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工业。坚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工业强市的始终,以大企业、大项目为支撑,重点拉长延伸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冶金、新型材料、生物医药五大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之间共生耦合、协调发展。装备制造方面,以汉航集团、陕飞集团、燎原航空、汉川机床、汉江工具、汉变公司等为龙头,重点发展中小型运输机及支线客机、航空起落架、数控机床、电测传感器、特种变压器和微型汽车等,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钢铁生产方面,以汉钢、略钢为龙头,形成铁矿石—精矿—烧结矿—铁—钢—板材/线材产业链。有色冶金方面,以八一锌业为龙头,重点推进铅锌矿—精矿—烧砖矿—电解锌/锌合金/超亚细金属锌粉和镍精矿—高冰镍—电解镍(硫酸镍)—氢氧化镍—镍氢电池两大产业链。同时积极培育矾钛磁铁矿—钛精矿—四氯化钛—海绵钛—钛材—钛合金产业链。新型材料方面,以台玻集团和市内优势非金属加工企业为龙头,重点提升硅矿石、石膏、板岩精深加工程度,向系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打造以硅石、石膏为主体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方面,以汉王、汉江药业为龙头,扩大天麻、杜仲、山茱萸、猪苓、西洋参等优势药源种植规模,重点开展药物中间体提取和中药饮片、胶囊、制剂等保健品的开发生产,形成以中药深加工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同时,加快镇巴特大油气田勘探工作,以本地开采、初级加工和异地精深加工相结合的模式,形成油气石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陕南油气化工产业基地。

第二,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循环农业。坚持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建设城市的理念建设农村,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在农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厉行节约,推广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将绿色理念置入土地整理、土壤改良、种子选育、作物栽培、保水施肥、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销售各个环节,建设生态型新农村。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和有机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发展壮大优质粮油、烟叶和猪药茶菜渔等优势农产品基地规模,发展观光农业,打造种养殖—精深加工—无公害农产品和种养殖废弃物—有机饲料—有机肥料两大循环链,提高产业化水平。完善农产品生产安全体系、检测检验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扩广应用低残留、高效、无毒农药和生物防治,实行无公害、绿色生产。大力开发农村生产和生活能源,建立以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工程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链条,重点实施沼气工程、秸秆气化工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等,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放,形成大农业内部良性循环。

第三,提倡生态绿色消费,发展循环型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今后发展的潜力所在。一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具备把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条件。要围绕“一心一带、两线三区”旅游空间布局,把清洁化、生态化、节约化贯穿在旅游产品生产、交换与消费过程中,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格局,推动旅游业向主导产业跃升,努力把××建设成为以生态和两汉三国文化为主的循环经济型旅游创新中心。二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西汉高速公路和我市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及地缘优势,培育引进一批知名物流企业,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合理布局,加快建设辐射陕甘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努力发展生产业,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促进商品流动、资源节约和设施共享。三要大力发展会展业。我市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发展会展业的优势,我们举办的菜花节、茶叶节、柑桔节、樱桃节人气旺盛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要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搞好新的会展资源开发,加快各类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最大限度地延长会展产业链。四要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业。借助西北联合大学抗战时期迁驻××的历史渊源,密切加强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知名大学的交流合作,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争取他们能在××恢复设立分校,或设立联合办学机构,借此吸引西安、成都等地高校来汉办学,全面提升我市教育培训业发展水平。同时,大力推进“放心食品工程”,倡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推行政府绿色采购计划。

(三)建立企业、园区、城市三个循环层次。主要目的是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最终实现全市范围内物质和能源的有效大循环。从我市实际来看,要以企业为主体,突出资源消耗减量化和资源利用循环化,在建设循环型企业、园区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城市循环体系。

第一,加大推进清洁生产力度,建设循环型企业。要以六大企业集团和八户明星企业为重点,从财税政策、协调服务、配套建设、项目争取等方面大力扶持,建设一批省级乃至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加紧制定全市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废气、废水、废渣、余热等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实行清洁生产。装备制造企业,要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加快精密技术研究开发,提高节能节料节电水平。钢铁冶金企业,要加快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提高钢渣、尾矿渣的回收利用,推进焦炉煤气向有机肥、化工原料的转化。医药化工和非金属矿开采企业,要减少污水排放,加强中水回收利用。同时,做好产品认定工作,鼓励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无污染产品。

第二,加快工业区改造步伐,建设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目前,东部沿海都在争先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我们要抓住被确定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机遇,加紧编制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积极向上争取试点。开发区要借助自身良好发展基础,突出航空电子、现代中药两大产业特色,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创建成为全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铺镇航空工业园、褒河机械工业园、勉略宁冶金工业园等园区,要结合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园区内的资源流和能源流,整合园区各种要素,建立园区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促进园区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实现产业集聚循环发展。创新园区建管机制,可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积极探索与沿海地区在我市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

第三,大力推广固定废物的再利用,建设循环型生态城市。加快发展静脉产业,在中心城区和各县建设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培育和发展地域性的固体废弃物分类拆解和再资源化处理基地,重点推广利用尾矿与沙石并用生产彩砖、利用钢渣和粉煤灰混合料生产高性能水泥等成熟技术。以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废旧电脑及电子废弃物、废金属及包装物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废旧家电等废物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加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江南污水处理厂等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0%以上。建设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继续推进市内出租车和机动车油改气。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最佳人居城市等活动,抓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在新建小区逐步建立水循环利用系统,推进旧住宅小区绿化改造,创建绿色社区,建设绿色××。

三、加快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

构建支撑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必须突出重点,以满足我市重点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聚集区发展需求为核心,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总体来看,我市交通不畅、成本高、运力紧,煤电气等能源供应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必须下大力气破解交通能源等难题,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可靠保障。一要大力破解交通瓶颈。以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打通××与周边的交通连接。特别要加快西汉蓉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兰渝铁路武都至阳平关连接线、阳安铁路复线建设,抓好十天高速、宝鸡至巴中高速公路建设,抓紧建设××新机场。市内重点改造、完善、优化城乡道路结构,提高循环经济中心区和辐射区连接道路的等级,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二要大力破解能源制约。强化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坚持市内开发与市外合作相结合,统筹电、气、煤、油等能源建设。加紧××电厂、大唐略电火电项目和城乡输配电网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天然气工程、宝鸡至××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等项目,大力开发水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扩大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的比例,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三要大力争取中省在我市设立内陆口岸,建立商务、检验检疫等部门有效的联络协调机制,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更便捷、低成本的通关条件。

(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我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型经济比重较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关键是要推进矿场资源综合开发和节约利用,加快形成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链条,促进矿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进步。一要加强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管理。坚持对铁、铅锌、镍、钒钛、硅矿石、石膏、板石等热点矿产、重点矿区实行最低开采规模和开采总量控制,尤其是对从事优势矿产资源开采的中小企业,实施严格“三率”(采矿回采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指标管理,统一纳入市级监管体系。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补偿费与采矿回采率挂钩制度,激励企业加强伴生矿和尾矿的综合利用。二要提高矿产“三废”回收利用水平。鼓励冶金企业和矿山企业对铁尾矿、矿泥石、废石、废水以及尾矿渣回收利用,实施选矿工业废水压滤处理和尾矿库外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推广钢铁、铅锌等冶炼过程中二氧化碳回收技术,变废为宝,提高“三废”资源化水平。三要建立矿山生态恢复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杨家坝铁矿等重点开采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生产矿山边开采、边恢复。对停用的采矿场、尾矿库和其他工矿用地,制定生态恢复规划,进行土地整理、植被恢复。按照谁破坏、谁恢复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开辟稳定的资金渠道,切实解决生态恢复治理投入问题。四要加强自然地质灾害防治。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加快病险水库、堤坝等除险加固工程,强化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监测、治理和防范措施,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防灾减灾预案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实施汉江、嘉陵江水资源保护、天然林保护、城市污染防治等“蓝天碧水”工程,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三)加快建立技术创新和咨询服务体系。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科技有着更高的需求。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构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依托陕西理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研究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借助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外脑”,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快开发、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循环型技术、工艺和设备。当前要围绕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有机农业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尽早攻关。二要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信息平台。依托××环境保护协会、环保研究所,建立全市固体废物交换中心,并尽可能与市外网络连接,定期公布企业副产品和社会废旧物资供求信息,实现固体废物动态化管理和资源化处置。积极引进循环经济技术咨询、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推进循环技术推广应用。三要加强清洁生产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循环经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结合企业不同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大批懂清洁生产、会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家队伍。市内大专院校可以为企业代培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主动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四)扩大开放合作和项目包装推介。近年来,我们在加大项目招商引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有的地方来者不拒,“捡到蓝里就是菜”,不管项目好与坏;项目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我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科学招商,合理布点,把循环经济发展落实到一个个好项目、大项目上。一要建立循环经济项目库。全市筛选的318个近期和远期循环经济项目,要实行统一策划包装、统一推广,建好外商信息库和外来投资企业库,增强包装推介项目的针对性。对今后新增的项目,要严把审批关,凡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的,不立项、不建设。二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抓住当前东部沿海产业向内地加快转移的机遇,积极开展与东部沿海地区政府间的经贸合作,密切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行业协会及商会的联系,加强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财团、大公司的交流,构建与天津、省有色集团长期合作机制,吸引更多外资投向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投向产业园区。三要创新投资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资、市场化经营机制,特别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要在市上统一规划、支持和监督下,逐步建立“政府参与、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环保监管”的管理机制,走社会化和多元化投资、市场化和企业化经营的路子。

四、努力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障。当前,一些影响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围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必须把营造良好环境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降低成本,创造条件,让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强规划引导。我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加紧编制,今年内将出台,下一步要围绕《纲要》确定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加快编制全市循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聚集区内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制定更为详细、更具有操作性的行动计划。各县区要按照《纲要》的要求,抓紧做好各自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有机对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注重把企业层面的循环、工业园区的循环、产业之间的循环、区域之间的循环和社会层面的循环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解决资源节约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的大循环。规划设立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企业,通过重点扶持,示范引导,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健全政策支持体系。要在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扶持循环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的同时,抓紧制定我市配套激励措施,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引导支持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和大型生态项目建设。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为示范园区、示范项目、示范产业、示范产品等进行投资配套、开发补助和贷款贴息支持。加快研究制定全市清洁生产管理办法,适时制定废旧家电、废旧轮胎、包装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再生资源化管理办法、城市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和再生资源化管理办法,完善排污交易权、污水处理收费等制度。加大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形成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制氛围。

(三)建立协调服务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是跨县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协调行动,形成合力。市政府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决策,定期研究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市经委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的指导监督。市商务局要抓好废塑料、废金属、包装物等可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建设指导。市城规局要加强城市中水回用工程、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垃圾资源化建设的指导监督。市科技局要加强对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项目的指导协调。市环保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监管,努力形成目标一致、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

第2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现状 问题 建议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也是推动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张,财政实力迅速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因素仍然存在,并阻碍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加速

进入新世纪以来,荥阳结合独特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郑州的辐射和带动,通过城镇化打造工业发展平台,通过工业化夯实城镇化基础,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反哺农业,县域经济发展明显提速。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8.8亿元,年均增长11.9%。全市12个乡镇有10个跨入河南省百强乡镇行列,成为全省百强乡镇最多的县(市)。综合实力跃居河南省第2位,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

(二)工业发力

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壮大工业经济作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全市在不断扩大工业经济存量的同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工业名牌竞争力不断增强。少林汽车、博大挂面先后荣获中国名牌,高山阀门、三一面粉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另外还有5个省级名牌、6个省级免检、8个省级优质产品,拥有名牌名优的总数位居全省各县(市)前列。

(三)收入增长

201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92元,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5547元,年均分别增长12.6%、13.4%和14.5%。2010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0%和29.4%,居民生活水平已从过去的温饱型上升到现在的小康型,并逐渐向富裕型转变。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瓶颈”制约仍然突出

资金、土地仍是当前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两道难题、两大“瓶颈”。大量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深受“失血”之痛、征地之苦、发展之难,致使一批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一批项目不能及时上马或按时投产,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扩张效应。

(二)部门权利交叉、政策不协调,导致县级政府执行难

国家各部门、各行业出台的所有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最终都要由县里来具体落实。但一方面,现实中各部门、各行业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出台的法规或政策时有矛盾或冲突,没有很好地协调起来,到县里具体执行时则无法操作。例如,《土地法》与《森林法》之间有很多不协调的地方,工商、食品卫生监督与技术监督的职能都有很多界定不清的地方等。另一方面,当各部门给县里布置的任务发生冲突时,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进行协调,从而影响工作开展。

(三)对县域投入不足,县、乡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很少直接投资,主要靠县、乡政府多方拼凑和农民集资来解决,乡村道路、用电、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欠帐太多,农民享受不到起码的国民待遇。农村税费改革后,原由乡统筹、村提留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断了来源,加上县乡财力有限,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越发突出。一些原来建好的乡、村道路和农村小学的维修也难以为继

三、建议

(一)建议以新的视野发展县域经济

就是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看待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体,城镇是中心,农村是基础。县域经济大发展,离不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也离不开“三农”的发展和农业基础的稳固。从荥阳的实践看,这几年我们以新农村建设、农村创建等工作为抓手,努力构建“城乡互动、比翼齐飞”的发展格局,但具体以工促农怎么促,以城带乡怎么带,我们还在摸索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相比县城仍然比较薄弱。因此,希望上级党委、政府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给予我们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指导。

(二)建议以新的导向发展县域经济

就是在县域经济指标评价体系中,要更加鲜明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重城镇更重农村。县域经济指标评价要把反映农村发展水平的比重放大,着眼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难题,更好体现关注民生。要重速度更重效益。确保一定的发展速度是必要的,但要坚决摒弃唯速度论,更加重视对经济发展质量指标的考核,引导GDP科学增长,避免盲目投资上项目,超越承受能力强行发展等,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相应满足。

第3篇

关键词:设施蔬菜;现状;发展建议;问题

设施蔬菜是在蔬菜商品化生产各阶段,人为利用设施、设备进行调节调控管理,提供其最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以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的束缚,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安全蔬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技术装备化、过程科学化、方式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特点。近几年,荆门市围绕蔬菜产业化发展,以农民增收和城市保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狠抓以设施蔬菜为主的基地建设,加强蔬菜科技推广,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设施蔬菜生产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1 荆门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1.1 概况

据调查,截至2012年9月,荆门市蔬菜基地面积达3万hm2,实现总产量167万t,蔬菜产值23亿元。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 200 hm2,总产量约20万t,占12%,产值2.8亿元,占12.2%。荆门市每年3-4月的“春淡”和8-9月的“秋淡”市场供应的自给率达到了68%。目前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荆门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在抗御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本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城市保供的双重目标。

1.2 分布

荆门市设施蔬菜主要分布在市及县(市)区城郊和食用菌主产区,包括东宝区的牌楼镇、子陵镇、栗溪镇、仙居乡;掇刀区的团林镇、麻城镇;屈家岭管理区的何集办事处、罗汉寺办事处;漳河新区的漳河镇、双喜街办;高新区的兴隆街办;钟祥市的郢中镇、洋梓镇、张集镇、客店镇;沙洋县的拾桥镇、沙洋镇、李市镇、官镇;京山县的新市镇、永隆镇、三阳镇。

1.3 特点

1.3.1 设施蔬菜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伊始,荆门市设施蔬菜面积仅5 067 hm2,“十一五”末面积达到6 013 hm2,其中:温室20 hm2,钢架大棚33 hm2,水泥大中棚933 hm2,竹架大中棚67 hm2,竹架小棚4 960 hm2。目前设施蔬菜面积比“十一五”末增加727 hm2,增加了12.1%。

1.3.2 栽培设施类型不断增加

随着荆门市设施蔬菜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栽培设施类型实现多样化。用于蔬菜生产的设施主要有:竹木结构塑料大棚、水泥骨架大棚、钢架大棚、冬暖式日光温室、小尖顶大跨度自动化玻璃温室。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设施主要有:竹木砖结构塑料大棚、菇房、连栋菇棚等。荆门市蔬菜栽培设施档次呈不断提升趋势。

1.3.3 设施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近几年,荆门市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得到普及与推广,主要包括:冬保温防冻生产技术、夏遮阳避雨生产技术、节水灌溉(滴灌)技术、冲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穴盘轻基质育苗技术等。

1.3.4 设施栽培品种不断更新

荆门市竹木、水泥骨架、钢架结构大棚在蔬菜品种选择上差异不是很大,多选用国产品种,而日光温室多选用进口品种,自动化温室则以新、特、奇、优观赏蔬菜品种为主,经过市及县(市)级蔬菜业务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蔬菜良种更新较快,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1.3.5 蔬菜产品质量不断增值

产地农残检测室的建立、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的推广、栽培设施档次的不断提高、品牌战略的实施,大大促进荆门市设施蔬菜产品质量上档增值。如漳河新区双喜街办刘伟西瓜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双井”牌西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已在荆门家喻户晓,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是市民夏季馈赠首选的地方特色礼品。

1.3.6 设施栽培模式不断创新

为提高设施利用率,增加蔬菜生产效益,各县(市)区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蔬菜周年多茬栽培模式,设施利用率提高。不同设施类型的生产定位具有较大差异,塑料大棚主要用于茄果类及瓜类的春季提早和秋季延后栽培,日光温室、自动化温室主要用于高档精细菜的生产或集约化育苗,蔬菜观光、休闲采摘园应运而生。

1.3.7 设施蔬菜效益不断提高

“十一五”末,日光温室、钢架大棚、水泥结构大棚、竹木结构大中棚每年每667 m2平均产值分别为1.5万元、0.8万元、0.68万元、0.65万元;截至2012年9月,667 m2平均产值分别达到1.7万元、0.9万元、0.73万元、0.7万元,分别增产0.2万元、0.1万元、0.05万元、0.05万元,分别增长了13.3%、12.5%、7.4%、7.7%。

2 存在的问题

2.1 设施蔬菜生产规模小,产业化规模有待提高

荆门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南北交界。冬春多阴雨天气,光照较北方明显不足。全国范围内蔬菜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逐步形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南方利用“天然温室”的优势,主攻北方冬春蔬菜市场,北方利用长日照气候条件发展日光温室,主攻南方的“春淡”和“秋淡”市场,使荆门市蔬菜市场面临南北夹击,在上市时间、价格、品质等方面,都明显处于竞争劣势。

荆门市设施蔬菜生产的面积相对发展较快,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是,从全市耕地总面积和蔬菜生产总面积的规模来看,仍然所占比例少、规模小,设施蔬菜面积(不含小拱棚)占全市蔬菜面积不足10%,钢架大棚、日光温室、玻璃温室面积更少。

2.2 设施结构比较单一,对设施栽培研究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荆门市设施类型主要为水泥骨架大棚,存在着空间偏小,保温性差,棚群布局不合理,表现为大小不等,走向不一,棚间距过窄等问题。

园艺设施科研开发能力弱,只有几家企业生产水泥骨架大棚,产品较为单一。近几年从山东等地引进了一些较先进的日光温室,但荆门市冬春季多低温阴雨天气,日照偏少,设施的环境调控能力较差,保温材料覆盖、通风、雨槽等需要进一步优化。

2.3 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不高,与之相配套的技术体系不完善

荆门市制定了各类设施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但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多,挂在墙上的多,真正落实到生产管理上的少,从制定到应用的中间环节力量薄弱,实际上应用的栽培技术中很多仍属经验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并未真正体现到生产上来。

设施蔬菜所采用的新技术很多,对生产者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但是大部分菜农的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掌握这些新技术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而技术人员对于设施栽培管理懂的要多一些,设施工程技术则相对少一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设施蔬菜的发展。

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原因,荆门市设施蔬菜技术服务力量不足,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差,菜农培训不到位,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和设施不能及时得到应用与推广。

2.4 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

由于设施蔬菜生产周期与自然降水时间不符,自然降水利用率极低。同时,传统的灌溉方式多为漫灌,使得设施蔬菜耗水量加大,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据调查测算,采用漫灌方式,设施蔬菜用水量一般为12 000 t/hm2,其经济用水量在6 750~7 500 t/hm2就可满足生产需求,可见水资源浪费达60%以上。

2.5 设施蔬菜规模效益不高,集约化水平较低

目前荆门市设施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查,各家各户的蔬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难以保证市场蔬菜商品的一致性,也难以创建名牌产品;而且,卖菜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致使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蔬菜产业的升级。

蔬菜的生产、流通仍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仍在按照数量规模型的发展模式惯性增长,还没有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6 连作障碍严重,农残影响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来,荆门市许多设施蔬菜产区由于常年连作,管理技术参差不齐,存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导致土壤条件恶化,病虫害发生严重,设施蔬菜的产量、质量和效益不稳定,个别地区呈逐年下降趋势,已经影响到设施蔬菜的稳定与持续发展。

目前多数生产者只是追求蔬菜的外在感官质量,以便在市场交易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而对提高蔬菜产品的内在质量缺乏效益推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只对提高产量和减少投入感兴趣,目的是求得生产成本的下降。在蔬菜生产上滥用农药,过量施用化学肥料以及工业“三废”污染而导致蔬菜别是有机氯、有机磷、硝酸盐、重金属及激素的污染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现象仍然存在。

2.7 蔬菜产品商品性较差,销售方式落后

在调查中发现,大宗菜、低档菜品种面积大,而名特优新品种、高档精细菜面积小,没有形成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特别是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销品种优势。包装、保鲜、冷藏和加工数量小,延伸增值能力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名优拳头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设施建设,打造具有荆门特色的蔬菜产品

3.1.1 因地制宜,建设不同档次基地,发挥示范辐射功能

目前荆门市的蔬菜设施基本上根据各地的经济实力和技术管理水平呈“”竖形分布,低端的竹木大棚和高端的日光温室只占相当小的比例,绝大多数为水泥骨架大棚。在2005年和2008年的大雪灾害中,湖北省被积雪压跨的竹木棚分别是20%和33%,而水泥骨架大棚跨塌的很少,2008年在黄冈召开的“湖北省抗灾复产保供应”表彰会上,荆门市的水泥骨架设施受到了湖北省蔬菜办的肯定,相继有黄冈、十堰等地引进了荆门的水泥骨架生产技术。

今后,荆门市蔬菜设施栽培应主要以普及型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水泥骨架大棚为主。在部分区县,因地制宜建立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园区,引进适合于本地区的日光温室、智能温室。注重园艺设施的观赏性,为观光、休闲农业的开发创造条件。如漳河新区在双喜街办车桥村建设占地20 hm2的“昕泰休闲采摘园”,集果蔬设施种植、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开创了荆门都市观光农业的先河。

3.1.2 根据市场确定茬口,确定设施栽培模式

在全国蔬菜总量过剩的情况下,荆门市设施蔬菜生产仍能保持较高效益,得益于成功的市场定位。东北及华北地区的日光温室蔬菜要在4月以后才能大量上市,而3月份海南已进入雨季,南菜供应完毕。根据本地市场供应短缺期,4-5月是“春淡”,9-10月是“秋淡”,为满足城市多样化需要,种植黄瓜、番茄、西葫芦、辣椒、茄子、樱桃番茄、西瓜等作物。实践证明城郊模式促使荆门市的设施蔬菜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再有外界市场介入,产销相匹配,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并持续稳定发展。

3.2 建立和完善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3.2.1 健全无公害设施蔬菜技术培训推广体系

要按照“常规技术抓普及、关键技术抓突破、高新技术抓引进”的思路,大力推广蔬菜先进适用技术,以技术的突破带动生产的发展。同时,全面整合城乡各类培训资源,把菜农培训与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挑选一批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菜农,通过理论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实地聆听专业技术指导等方式,学习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学习工厂化育苗、立体栽培、防虫网栽培、滴灌等新型栽培技术,带头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并通过“传、帮、带”和典型引导,带动其他菜农科学种植,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蔬菜业务主管部门要重视设施蔬菜通用人才的培养,通过阳光培训计划、蔬菜培训班等方式,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懂栽培管理的通用人才。

3.2.2 控制生产过程

应从推进生产过程标准化、加强产地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健全生产记录档案等方面入手,加强生产过程控制。要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荆门市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使全市蔬菜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都有标可依。要加大质量标准执行力度,全面推广现有各项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快实现生产标准化。同时,在无公害设施蔬菜产地全面推广质量追溯制度,规范生产纪录档案,完善编码和标识管理,建立和完善产品标识及承诺制约机制。

3.2.3 推行节水灌溉系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水土资源浪费、土壤环境恶化和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应积极采取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措施,降低设施内空气湿度,同时减少肥料淋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尽可能地储蓄、利用自然降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4 加大优良品种引进和推广力度,推行工厂化育苗、嫁接育苗

重点围绕绿色、有机、无公害生产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印发“新、奇、特”等优良品种宣传资料,引导专业蔬菜基地菜农主攻精细蔬菜,引导菜农种植产量高、耐储藏、商品性强的特色蔬菜,不断丰富蔬菜品种,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工厂化育苗是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规范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手段,快速而又稳定地成批生产优质作物幼苗的育苗技术。2009-2011年荆门市大农种业和刘伟西瓜专业合作社在春季西瓜、甜瓜集约化嫁接育苗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经验,今后可在茄果类和其他蔬菜作物上进一步推行。

3.2.5 推荐水旱轮作

因种植模式茬口多年不变,土传病害盛行,连作障碍严重。漳河镇田村的“黄瓜(或番茄)―水稻”茬口模式,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每667 m2利润约5 500元,实现了粮菜双丰收,可在荆门市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大面积推广。在不能进行茬口轮作的情况下,水旱轮作是解决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

3.2.6 增加蔬菜多样性,提高设施的周年利用

塑料大棚蔬菜除了果菜的春提前和秋延后栽培外,利用多层覆盖可再提前和延后20~30 d,大棚果菜与速生叶菜和根菜可进行间套作栽培,利用大棚架的边行进行夏季丝瓜、苦瓜、葫芦等栽培,棚内套种耐阴叶菜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日光温室主要用于冬季蔬菜栽培,夏季则可利用棚架进行丝瓜、苦瓜等栽培,内部套种叶菜,日光温室内部走道后部套作一些落葵、荷兰豆、菜豆等均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3.3 推广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盈利性经营,全面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效益

3.3.1 健全经营体制,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多元开发

推进业主制经营,明晰产权,划清责、权、利,支持业主依靠现代管理科学,实现设施的正常运营及优化,使业主、经济实体成为设施栽培发展的载体和主体。

现代化设施栽培的发展,要注重与生产、加工、观光、教育、科研的一体化开发。积极拓展农业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开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教育产业、餐饮服务业,把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建成观光基地、科普基地、学农基地,从而满足刺激并引导多层次、多元化的都市消费,实现复合效益。

3.3.2 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培育设施蔬菜品牌

要按照积极引导,群众自愿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引导标准化生产、新技术传播、菜农自律、质量责任联保、扩大销售、共同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实现其与市场的对接。走“公司+合作组织(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道路,以质量赢得市场。

名牌是高质量的商品标志,是产品有效地进入市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通行证。创建设施蔬菜名牌,实施名牌战略,对推动设施蔬菜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要重点培育掇刀区的“喜民园”、沙洋县的“小李子”等品牌,以良好的品牌形象行销市场,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3.3 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中介服务组织

在设施蔬菜发展的专业乡镇、重点专业村,都要建立信息服务网络,与各级农业信息网站联网运行,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乡村和种植大户延伸,提高设施蔬菜产品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3.4 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推行设施蔬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3.4.1 加强产地管理,加强设施蔬菜投入品监管

良好的产地环境和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生产无公害设施蔬菜的基础,应严格依照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关于产地条件与生产管理及产地认定的有关规定,依法加强产地建设与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产地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按照程序,加快产地认定步伐。同时,加强产地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

3.4.2 加强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积极推行国家、省级和地方蔬菜种植标准,建设一批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按标准化操作规程组织生产。着重完善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县检测机构,并在基地、大型超市、蔬菜批发市场配备检测设备和人员,加强检验检测,保证上市蔬菜质量安全。

3.4.3 完善市场体系,搞活设施蔬菜产品流通

加强城区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等的建设、服务与管理,增设无公害蔬菜专摊,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学校、企业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抑制菜价虚高现象发生;鼓励和支持蔬菜生产和流通企业建设产地蔬菜冷藏保鲜和流通加工设施,实现设施蔬菜采收快速预冷、商品化加工处理和上市旺季入库冷藏保鲜。完善绿色通道,确保设施蔬菜运销畅通,减少运销成本。

3.4.4 提高商品性,提升设施蔬菜产品形象

设施蔬菜产品上市前通过分捡、净化、包装,显著改善了产品的外观质量,达到大小整齐,色泽一致,清洁卫生的标准,再加上生产企业、商标、安全检测标志,表现出良好的商品性。这样,一改过去“大、老、粗”的不良形象,在市场上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在超市的货架上可避免散落脏乱的局面,能走进大雅之堂。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物流;中小物流企业;南京物流基地

中图分类号:F259.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051-03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物流需求的迅猛增长。南京市作为东部地区的发达城市,其物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经济的发展程度。南京市物流企业众多,并建设有四大物流基地,但多方面原因导致南京市物流并未能满足社会需求,而成为南京市的“瓶颈产业”,限制了南京经济的发展,导致有效需求下降。

据测算,南京市物流弹性系数值基本维持在3左右[1],说明了南京市经济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很高,物流能力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推动南京市经济总产值增长约3个百分点。本文首先论述了南京市物流行业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南京市物流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货物运输总量持续提升

截至2012年12月末,南京市物流业全年共运输货物4.20亿吨,比上年增长6.2%。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2012年南京市经济总量超过7 200亿,比2011年增长12%,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物流需求旺盛,货物运输总量持续提升[1]。其中,公路2.20亿吨,增长11.1%,明显高于全年运输货物增长率。高增速的主要因素是个人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和B2C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水路运输1.51亿吨,增长7.1%,略明显高于全年运输货物增长率,这与外贸依存度进一步加大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速达70%,使远洋运输贡献率回升。航空运输6.69万吨,增长10.0%,航空运输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铁路和管道货物运输量分别为1 805.83万吨和3 076万吨,与2011全年相比分别下降0.8%和19.2%。部分因素是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值得注意的另一因素是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工业能源消费的小幅增长使得大宗物资运输有所减少。

(二)物流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但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南京市物流业增加值485.2亿元,比2011年增长11.2%,低于全国16%的增长率。同年南京市物流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7%,而上海市为13.1%,武汉市为11.1%、深圳市为9.41%;相比于国内其他发达城市,南京市物流业发展速度偏低,未能满足社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 126.2亿元,比2011年增长13.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5.6%,比2011年下降0.1个百分点,物流成本进一步下降,物流效率逐步提升。但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如上海市为12%,南京市物流成本依然偏高。

(三)物流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偏小,盈利水平不高

随着南京市经济对物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南京市物流企业数量迅速增长[2]。截至2012年底,南京市物流企业有3 000多家。但是,资产在1 000万以上、从业人员超过50人,不到500家,所占比重不足1/6。总体来说,南京市物流企业规模偏小,设施设备较为落后,资产千万以上的运输企业也仅是配备叉车和托盘,不少企业甚至基本靠人力搬运装卸。另外,模糊的物流理念和落后的管理手段,使得大多数物流企业只是从事物流单一环节的运作如运输或仓储服务,难以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一体化物流运作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物流增值服务。抽样调查的300多家交通部重点企业中,亏损及微利企业(营利10万元以下)比重接近一半,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偏高,利润率较低。

总的来说,南京市社会物流需求比较旺盛,以占南京市总产值比重超过50%的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子产业为例,大量的原材料采购和产成品输出会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3],另有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苏果、苏宁等大型连锁超市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现有的物流企业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冷链物流市场。南京市现有社会车辆中几乎没有专业冷藏车或保温车,服务冷链物流的车辆多为普通车辆加冰柜的形式,难以满足冷链物流对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要求,以及装卸货物时湿度温度的控制。

二、南京市物流业存在问题分析

(一)政府法律法规不健全,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法律来管理物流业,现如今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在某些定义、术语等方面都是有一些冲突,或者定义不清,当发生纠纷的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4]。虽然政府部门制定了关于物流行业的规划与指导以及发展战略,但是很多的规划都还只是停留在战略角度,可操作性低,一些措施难以有效实施。政府的实际支持有限,严重影响了物流公司健康、快速地发展。

另外,物流行业同时受到公安、交通、环保以及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各部门都制定了本行业的有关法规和规定。物流企业时刻都要遵循这些部门的规章制度,又要及时了解新的规定,多头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关于资金支持方面,大型企业在信贷政策、财税政策、科技教育政策等方面较有优势,而物流企业多属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甚至是微型企业,政府资源相对较弱,再加上经济效益不佳,使得物流企业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术发展等方面很难或根本得不到政策上的帮助,这就直接导致企业建设、发展的停滞[5]。

(二)物流公司人员流动性大,物流人才匮乏

南京市物流企业一半以上属于“家族企业”,通过家族人的艰苦创业,企业有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功,这也使得公司的重要职位都是由家族内部人担任,随之而来的是裙带关系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6],公司可选拔的人才有限,外部人员发展空间较小,优秀人才难以留住。以驾押人员为例,这类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在公司工作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很多,对公司的运输流程刚熟悉就辞职离开,这样就会导致驾驶人员与运输车辆衔接不上,出现“有车无人”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运输效率,更难以选拔出懂业务的基层管理人员。

家族式中小物流企业的另一问题是管理人员学历较低,管理水平和管理观念落后[7]。公司虽然引进了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却没有人会用;再加上物流人员流动性很大,有的人员在了解技术装备后就会因为某些原因离职,使得先进的技术成为了摆设,人才与设施不匹配导致运营成本上升。此外,人才的迅速外流使得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成本上升,直接导致管理者对人才培养采取谨慎态度,专业人才缺口进一步加大,一线物流工作人员难以深入了解到现代物流理念、管理运作模式等,缺乏物流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

(三)物流成本偏高

不久前,国家刚刚对油价进行提升,尤其是柴油价格的变动对物流公司的影响巨大,这就导致了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以城市交通单双号限行为例,当地车辆拥有一定的优势,企业为了争取这些资源不得不进一步提高驾驶人员的工资待遇,这样又增加了企业的成本[8]。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的效益,信息化水平较低,公司不得不使用大量人力劳动,这会导致不少人为失误,而为了更正这些错误所进行的工作,又再次增加了成本。运输过程较容易产生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的现象,运输环节的卸载搬运次数过多,运输时间较长,也会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且车辆过路费、过桥费高,以及超载等问题造成的罚款,都会使物流成本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营改增”使得物流企业实际税赋有所增加,平均提高了约1.2―1.3个百分点,主要是无法获得有效而完整的进项税票据[9]。以车辆加油费、车辆维修费等为例,占企业成本60%左右,却难以取得票据,造成进项税抵扣不足而实际税赋增加。

三、加快发展南京市物流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要为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物流企业要想迅速发展,只靠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调控作用,创造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

今后政府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物流业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和行业标准,使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2.物流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物流活动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是保障物流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要鼓励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

3.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中小物流企业贷款、税收等问题上放宽政策,解决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资金原因而发展缓慢的问题[8];同时,引导小微企业加强联盟与合作或效益较好的物流企业兼并和重组小微企业,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培育高服务水平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4.协调规划

政府发挥组织、协调、规划职能,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以已经建设完成的江北物流园区等四大物流园区为例,引导更多企业入驻空余场地,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发挥物流集聚效应。

(二)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要实现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还要靠专业素质较高的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因为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能够实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才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赢取市场,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引进、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高校引进

近年以来,各大高校也陆续开办物流管理相关专业,所以首先可以从高等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中通过招聘方式引进物流人才。对招聘来的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公司可以将其放到工作的第一线,使其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更加清楚、深刻的了解。

2.加强员工培训

物流企业在重视对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对所有员工物流知识的普及、服务态度及业务水平的锤炼,这是决定企业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以运输类物流公司为例,其一线工作人员主要是由驾驶人员组成的,这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衣衫不整、野蛮装卸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服务态度较差,缺少基本的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对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3.为企业员工提供成长的阶梯

内部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更为了解,更关注企业的长期长远发展,所以重视从内部选拔人才,更有利于企业内部员工的职业发展,使优秀的人才更有信心去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10]。

4.注重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

物流公司应该让一批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员工与管理理论丰富的专家进行广泛交流,从中了解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思想,吸取大型物流企业、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三)注重物流成本的控制

1.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

物流基础设施是保证物流活动得以展开的基本因素,中小物流企业如果仅仅是依靠叉车和托盘甚至是人力搬运,是不能保证物流装卸活动安全、快速进行的。以总成本最优而非分项成本最低的原则,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引进部分自动化的设施如带式传送机、叉式装卸车等。

货物运输时首先应该考虑整车运输,提高车辆的满载率,降低货物的运输成本;同时,针对回程车,需要在信息共享的平台中寻找货源并进行整合,降低车辆的空驶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注重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虽然信息化的投入较大,但是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减少人为造成的过失,使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进而实现降低物流总成本的目的。

3.实施物流业务外包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只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很难进行发展的,应该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合作伙伴关系必然要求强调合作和信任。这种关系有利于双方提高信息共享,降低库存和管理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改善相互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就需要认真分析、明确自己的核心优势所在,将非核心的部分物流业务进行外包,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采取措施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除了要识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外,还要注意核心能力的发展,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定期总结,不断完善。

4.加强物流库存成本控制

首先,库存数量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既不能缺少,也不能过多。其次,存货应该具有互补性,提高仓库利用率[11]。再次,仓库要及时应用仓库管理软件,减少人工操作。最后,对于库存成本的管理要严格,要有详细的进出库管理清单,管好库存资金。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南京市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颇多。本文分析表明,虽然近年来南京市货物运输总量和物流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但物流成本偏高。物流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偏小、盈利水平不高。为支持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完善物流业法律、法规建设,加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注重物流资源的整合、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外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严锋,张丽娟.现代物流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7-14.

[2]潘尤兴.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10-22.

[3]经静波.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4):15-16.

[4]郭毓东,徐亚纯.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对策研究经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13-15.

[5]张娇.关于公司物流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1-23.

[6]姚久扬.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J].中国市场,2010,(45):34-35.

[7]杨烨.对我国物流业现状的分析及建议[J].企业导报,2012,(2):5-8.

[8]吴英华.政府如何推进我国物流业发展浅议[J].甘肃科技,2009,(21):14-17.

[9]叶蔷.探讨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1,(8):27-31.

第5篇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构建国有、民办、外资入境办学的办学格局,在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独树一帜,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仍面临着重重问题。总结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借鉴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现状 问题

民办高等教育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市场经济客观需要的必然产物。经历了三十几年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无论在各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恢复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截止到2011年6月份,中国拥有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1300余所,在校生超过680万人。从2000年至2010年,中国经批准有学历授予权的民办高校数由42所增长到1300所,增长了约30倍;在校生数由约7万人增长到680万人,增长了约97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如此大的发展,与其在创办体制、内部管理与经营等方面的优势有着重要的关系。

1.办学模式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以下的几种形态,即不具备国家承认学历文凭的高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到具有颁发学历文凭的民办普通高校。还有中外合作办学的高等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以及依托公办大学举办的民办独立学院。

现代型的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政府对其导向也大多局限于职业方向。尽管如此,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对自己的办学模式有着自己的独立自,不求大而全,而求少而特。定位大多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有相当一批的民办高等教育发迹于高等职业教育,都力争在职业教育方向上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民办高等教育多方筹集资金,紧跟市场,设置一些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办学专业,不受政府过多干涉;使学校的办学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获得规模效益。

2.内部结构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从专业结构来看,集中为文科类专业,存在着专业趋同现象。就区域结构而言,由于各地区政策不同、政府和办学者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层次结构来看,以专科为主。近年来,虽然一些综合性大学理工科与基础性学科和专业逐渐增多,但从总体上看,依然存在偏重文科的现象。以2009年河北某民办学院的专业设置为例,在本科9个系的9个专业中,有8个是文科类专业;在专科14个系的36个专业中,有31个是文科类专业。从区域结构来看,分布不均衡。就其他民办教育机构而言,主要集中在上海、辽宁、山东、北京、河北等省市。就民办普通高校而言,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江苏、福建、陕西、上海、湖北、河南等省市.

3.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都根据需要搭建自己的内部管理架构,具有较高的自。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以精简高效为原则和出发点,对办学市场和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反应十分迅速,决策过程简捷清晰高效,决策成本低。而且,民办大学的管理架构还可随着学校的发展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甚至是重新重组与整合。民办高等教育倡导“学校管理企业化”,内部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如出一辙,并建立了较为严密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运作,标准化管理,目前中国很多民办大学引入了ISO9000系列的管理体系。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办学不规范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办学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存在“放空学校”,大多是指企业所办的民办高校。由于这些学校的资产属于企业,如果企业投资兴趣发生转移或预期回报无法实现,学校势必陷入发展困境。其次,董事会徒有其名。我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高校应成立董事会。事实上,民办高等教育的举办者都牢牢地掌握着学校的控制权,使得一些学校的财务管理、教学管理难以与现代大学制度接轨。最后,招生秩序混乱。出现了虚假广告、招生等。

2.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学费和早期的滚动发展及后期的举办者投资。从运行模式来看,主要依靠学费。此外由于教育投资具有递增性、连续性,随着自有教师队伍的建立,教职工待遇的逐步提高,以及为增强学校竞争力开设新专业使教育成本无疑逐渐增加。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限制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寻求多种资金来源,改变单一的资金渠道,者对民办高校做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制度安排,无疑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3.办学质量不高

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办学资金不足,许多学校的工作重心并非教育质量,而是片面追求规模。与此同时,师资队伍刚毕业或兼职者居多。因此,除少数学校外,即使举办者和管理着使出浑身解数,恐怕也难以把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办学质量不高,缺乏个性和特色,是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巨大挑战。

三、总结语

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而言,许多问题值得探索和解决。首先,作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转变冷淡观望的态度,应积极的努力去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其次,民办高等教育本身应在管理和评估中分出层次类别,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和管理。最后,民办高等教育在内部管理、办学形式、经费筹集等方面,应立足于我国的现状及时总结经验,借鉴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湖州市;入境旅游;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077-03

1 浙江省湖州市入境旅游业现状分析

入境旅游是一个国家(地区)赚取外汇和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是指境外旅游者来中国大陆进行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等有目的活动的总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倡导“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将入境旅游作为整个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湖州市入境旅游业起步较晚,目前虽有较大发展,但总体水平仍偏低,与周边地区和国内旅游发展水平相比,差距明显,需加以扎实推进。

1.1 湖州市入境旅游发展的纵向对比分析

1.1.1 入境旅游人次指标对比分析。湖州市被国务院确定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线性规划、先行发展”的15个城市以来,海外旅游观光以及港澳台胞回乡探亲访友,从事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人数逐年增加。进入新世纪后,2005年入境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次,2006年为14万人次,2007年为19.5万人次。湖州市入境旅游人次上升趋势明显。

1.1.2 旅游外汇收入指标对比分析。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构成反映了旅游者消费方式的基本特征、消费的水准和质量,可较好地体现其产业地位。近年来,湖州市旅游外汇收入以及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2003年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415万美元,2004年为1990万美元,2005年为3688万美元,2006年为5059万美元。2006年旅游外汇收入是2003年的3.6倍。

1.1.3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指标对比分析。近年来湖州市入境旅游市场增长速度较快,初步形成以港澳台市场和东南亚市场为主,欧美市场、东北亚市场等相辅的发展格局。以2005年为例,入境旅游人数10.21万人次,其澳台市场占了60%。港澳台市场中,香港1.79万人次,增长54%,澳门0.60万人次,增长104.07%,台湾3.62万人次,增长24.51%;东北亚的日本市场6642人次,增长12.69%;东南亚市场中马来西亚7648人次,增长54.97%,增速最快。欧美市场尤以欧洲市场增长最快,达1.24万人次,增幅为95.41%;美国市场为3859人次,增长53.01%。

1.2 湖州市入境旅游发展与周边地区的横向对比分析

1.2.1 入境旅游人次指标对比分析。以2006年为例,在长三角15个城市入境旅游人次综合对比中,除入境旅游人次年度同比增长指标排名靠前外,湖州的入境人次绝对量和入境人数占总接待人数的比例均排名14,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很大(见下表)。

1.2.2 旅游外汇收入指标对比分析。2004年长三角15个城市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比的平均比例为0.108∶1(全国的比例0.436∶1),上海、南京、苏州、南通、杭州、舟山6市比例远超平均比例,南通居首位,高达0.194∶1。无锡、扬州、常州、镇江、嘉兴5市比例与平均比例相近,而湖州、泰州、宁波、绍兴4市比例均远低于平均比例,且湖州市最低,比例仅为0.03∶1。2006年湖州入境旅游收入只有3.82亿元,占湖州市旅游总收入的4.84%,比例仍然偏低,处相对落后水平。

1.2.3 入境旅游市场指标对比分析。湖州入境旅游市场属过境型市场,发展水平仍较低,境外旅游市场尚未将湖州作为直接目的地。以2004年为例,长三角15市国际与国内旅游人次比平均比例为0.203∶1(全国比例为0.11∶1),其中上海、南京、无锡、苏州、镇江、杭州、嘉兴7市比例远超平均比例,杭州位居第一,比例高达0.40∶1,扬州、南通两个城市的比例与平均比例相近,而湖州与常州、泰州、宁波、绍兴、舟山6市比例远低于平均比例,而且仍然是湖州最低,仅为0.02∶1。2006年,湖州入境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占全省总量的比重仍偏低。可见,湖州旅游市场的游客构成中,国内游客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旅游市场内强外弱特征十分明显。

此外,湖州的入境旅游对旅游经济的贡献率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受入境旅游总人次、过境型入境旅游形式等因素的制约,入境旅游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较小。如2005年湖州市入境旅游过夜人数占总入境旅游人数的6.3%,而同期杭州市为67.4%,全国的平均水平为39%。无论在省内还是在国内,差距较大。

2 湖州市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的有利条件

2.1 国际旅游业强势增长

国际旅游业强势增长态势不减。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动,国际旅游市场逐渐向相互融合和互动方向推进,世界旅游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据世界旅行和旅游委员会(W T T C)预测,未来几年国际旅游业年均增长率为6.7%,远高于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预计到2010年,全球入境过夜旅游者将达到10亿人次,2020年达到16亿人次,国际旅游总收入将分别达到1.55万亿美元和2万亿美元。届时,东亚地区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全球最活跃的入境旅游市场之一,我国也将成为最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国家,入境旅游必将随之大幅增长。

2.2 长三角区域入境旅游业迅猛发展

从区位优势看,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入境旅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被誉为“第六大国际都市带”,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据预测,到2020年长三角每年将接纳1亿人次的国际游客。湖州处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地理中心,必将分享入境旅游高速增长的盛宴。有学者指出:“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流在区域城市间的流动度较高。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极核旅游城市,是其他城市的重要入境旅游客源中转地。南京、杭州、苏州、宁波、无锡5座区域内中心旅游城市也是重要入境旅游客源中转地。”目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平台和载体不断健全,湖州与长三角入境旅游主要城市的“同城效应”日益增强,必将为湖州市迎来更多的境外游客。

2.3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定会使我国在国际社会树立起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以2010年世博会为例,据权威机构测算,大会期间将接待7000万游客,其中有35%左右将继续在“长三角”地区游览,对“长三角”主要城市将产生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

应,即便只有1%的游客来湖州,也会有70万人次的国际游客数量,这将极大地带动湖州市入境旅游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借助“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平台和影响力,湖州市游旅项目和产品还将获得向世界推广的良机,其后续效应不可小觑。

2.4 湖州市自身拥有的有利条件

2.4.1 交通条件较好,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和可进入性。湖州市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连苏皖,北傍太湖,与长三角绝大多数大中城市的距离都在“20 0公里合理交通半径”之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优势;处苏浙皖交汇之地,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地理中心、腹地和重要节点;水陆空交通便捷,已形成大交通格局;此外,国内多条黄金旅游线路在此交接,吸纳周边城市及黄金旅游线路、景区客源的能力强。

2.4.2 具有一定的产品和资源优势。湖州山水清远、生态和谐、环境优越,旅游产品与周边上海、江苏等城市具有不同质优势,“太湖、古镇、名山、湿地、竹乡、古生态”六大要素在游程上具有功能互补、观光休闲相结合的特性。

2.4.3 湖州市具有深厚的文化优势,湖笔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竹文化、书画文化、民国文化、建筑文化都有辉煌的历史,是“全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伴随着湖州市“造月亮星”工程和“三带十区”建设战略加快实施,其旅游资源和产品优势必将进一步增强。

2.4.4 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对入境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政策推进和开展面向客源地的直接市场营销皆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湖州市积极推进与周边入境旅游发达城市的区域合作,实现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差异互补、优化整合,尤其是充分把握即将到来的上海世博会发展机遇,2007年,湖州市旅游局成为首批“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旅游推广长三角工作站”成员,在世博会期间为境外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旅游服务,分享世博会全球客源市场。

当然,湖州市加快入境旅游业发展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从客源看,港澳台游客接近1/3,所占比重偏大,而欧美市场所占比重较小,客源结构单一,意味着潜伏的市场风险较大;从开发、促销看,入境旅游宣传促销整体投入不足;从经营载体看,缺乏有实力的国际旅行社和大型旅游集团;从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看,与国际化标准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入境专业营销人才队伍严重不足,难以应对剧烈的国际、周边市场竞争;从旅游产品看,至今仍以观光型旅游为主,内容较为单调,缺乏休闲度假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缺乏有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缺乏大手笔、影响力大的资源开发力作。

3 加快湖州市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市场研究,及时掌握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变化趋势

要真正有效做好市场研究,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准确把握主要客源市场、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第二,进一步加强国内、周边地区和自身入境旅游市场信息工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深化区域合作,提高入境旅游市场份额创造条件。第三,旅游主管部门要邀请专家学者,充分调研、科学分析,制定高水平的入境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市场开发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增强市场开发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3.2 加强政策引导,创造利于入境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

必须把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作为湖州市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围绕“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到位、行动到位、机构到位、政策到位,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型发展机制。各级政府机构尤其是主管部门要切实把入境旅游作为工作重点,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搞好“风景与旅游一体,资源与市场结合,开发与保护统一”的改革,积极推进联合开发产品、联合市场促销、优势互补,提高综合效益。

3.3 建立和完善配套服务,提升入境旅游供给和便利化水平

建立完善的配套服务需从以下两个层面做起:第一,夯实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全面优化旅游环境;营造良好的旅游与经营环境,满足入境旅游发展的需要。第二,适应国际旅游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加强资源整合,积极扩大联合,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快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充分发挥湖州市历史悠久、文化荟萃、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加快推进休闲度假高端产品的开发,尤其要大力搞好会展、运动休闲、文化休闲、乡村休闲等优势和潜力旅游产品的开发,着力做大、做强、做特、做 精。

3.4 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积极拓展入境旅游市场空间

有效拓展入境旅游的市场空间,需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第一,加强入境旅游客源地的直接联系与合作。积极探索开展与主要客源地国(地区)旅游部门、境外旅游团体、机构的直接沟通、联系和合作,努力开发以湖州为直接目的地的旅游线路,推进湖州市入境旅游业从过境型向直接目的地型转变。第二,强化入境旅游的国内合作,进一步提升过境型入境旅游的规模和效益。要积极利用我国出境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大好机遇,采取市场互换、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互动等方式,推进入境旅游发展。湖州的山水旅游产品与上海、杭州、苏州等周边城市的都市旅游产品具有相当大的互补性,可在旅游线路的设计、包装和销售上进行合作,实行客源互送,使长三角周边城市入境旅游者能更多地将湖州纳入行程。

3.5 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培养和造就复合型的旅游人才队伍

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有效地加快建设入境旅游业发展急需的人才队伍,要着眼国际旅游市场,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市场、懂营销、懂运作的复合型旅游营销队伍;着眼推动入境旅游供给体系的全面提升,加快建设高素质旅游规划、策划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要大力推进向社会“借智”工作,鼓励地方和企业聘请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旅游市场开发顾问,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对入境旅游重点市场进行跟踪研究,建立对重大宣传促销活动的科学论证与效果评估制度,增强入境旅游发展的科学性、针对性,不断开拓与发展入境旅游市场。

参考文献:

第7篇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形势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其中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平稳,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呈现出明显调整特征,电子制造业受外需萎缩影响波动较大,部分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加大。从目前国内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来看,由于国内工业产品需求波动较小,因此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也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受到出口贸易的影响,下行压力增大。

2.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业绩稳中有升。国内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环节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良好,其业绩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工业产品价格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由于国内工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工业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成为了竞争的手段,工业产品价格逐步回落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

4.工业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定状态。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考虑到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目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二、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多,目前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经济繁荣,则会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低迷,则会拖累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来看,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从目前工业经济所占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强烈。从工业经济所占GDP总额来看,工业经济对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业经济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某个行业的发展,而是与工业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繁荣,必将给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来看,对周边行业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工业经济属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减少泡沫,提高整体发展质量。所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提升了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三、工业经济的未来走势预测及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及其现实特点,随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经济在未来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将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由于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效益日益增加,在这种局面下,工业经济势必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工业经济将会演变成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

2.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加大。从目前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在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下,工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其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

3.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考虑到工业经济的现实发展特点以及产业优势,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基于这一认识,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工业经济不发生较大的波动,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

第8篇

关键词:儿童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模式;成就;未来走势

一、前言

从目前经济发展来看,随着我国儿童数量的增多,围绕儿童群体形成的消费模式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儿童经济也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儿童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后可知,儿童经济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都在显著提高。为此,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应对儿童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了解,并结合儿童经济的发展现状,总结儿童经济取得的成就,并对儿童经济的未来发展进行正确预测,保证儿童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效果。

二、我国儿童经济具有持续的发展动力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统计: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80后逐步进入生育高峰期,2007年至2011年年末,我国迎接了一波婴儿潮,每年出生新生儿1600万人左右。2016年前人口增长将保持每年1600万人至2000万人的水平。2011年年末,我国共有0~12岁的儿童19526.53万人。中国婴儿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16年,人口峰值为2028年,到时中国将迎来第五轮“婴儿潮”。新的消费意识、育儿理念带来的消费提升,注定了孕婴童行业的未来将是20年的牛市。

正是基于这一有力基础,我国儿童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持续的动力。目前来看,我国儿童经济的发展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儿童总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状态。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儿童总人数在未来十年内将会呈现快速增长状态,这无疑给儿童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保证了儿童经济有强大的发展后劲。(2)四二一家庭持续增多。随着80后逐渐开始组建家庭并生儿育女,四二一家庭将成为我国家庭的主要模式,四二一家庭的增多,也给儿童经济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障。(3)家长对儿童消费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加。由于目前独生女较多,家长有条件也有精力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儿童消费在数量上呈现了快速增长的状态。

三、我国儿童经济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的一项数据显示,我国婴童产业创造了9000多亿元的产值,2011年中国0~12岁的儿童市场总规模约为11500亿元,且未来几年儿童市场将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长,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儿童市场可能会达到20000亿元,远景规模则可达30000亿元。

从我国儿童经济总量来看,儿童经济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状态在今后几年内不会发生改变。目前我国儿童经济增长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儿童经济规模逐渐增长。从我国儿童经济现有规模来看,已经成为实体经济中的重要经济形式。其增速常年保持在15%左右,整体增长率显著,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经济拉动作用突出。(2)我国儿童经济市场已经趋于成熟。目前我国儿童经济市场已经定型化,并逐渐衍生出特色的儿童经济形式及儿童产品,儿童经济市场得以细化,儿童经济市场已经呈现出较为成熟的状态,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要。(3)我国儿童经济所占比重逐年提高。从我国总体经济总量来看,儿童经济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儿童经济俨然成了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商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我国儿童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取得了积极效果

在我国儿童经济发展中,基于儿童需要而衍生出的特殊发展模式在商业实践中取得了积极进展,其中儿童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功。从儿童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来看,更加注重儿童的实际体验,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推动儿童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儿童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取得的积极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儿童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色儿童产业,典型的代表就是“儿童职业体验馆”。 所谓儿童职业体验馆,简单说就是“专业过家家”游戏。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设立儿童职业体验是一种由3~13岁的儿童扮演各种职业角色的寓教于乐的游戏。通过体验成年人的职业角色,帮助儿童了解大人的世界,增强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理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责任心等。(2)儿童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抓住了儿童消费心理。在儿童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中,对儿童消费心理的把握成了儿童经济发展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通过对儿童消费心理的研究,儿童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找到了发展方向。(3)儿童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推动了儿童经济的全面增长。通过采取必要的发展模式创新,儿童经济实现了全面增长,不但提高了儿童经济的整体规模,还提升了儿童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对儿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五、我国儿童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中所占比重将持续增加

从我国儿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儿童经济的增长对实体经济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我国儿童数量的持续增加,儿童经济在未来几年内将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儿童经济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将会持续增加。基于这一认识,我国儿童经济的未来走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儿童经济发展规模将进一步增大。从现有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儿童经济的发展规模将会进一步增大,儿童经济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良性的促进,保证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2)我国儿童经济发展速度将全面提升。由于目前我国儿童经济已经找准了定位,并在发展模式创新上取得了积极效果。因此,我国儿童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其发展速度将会得到全面提升,呈现快速发展状态。(3)我国儿童经济所占比重将持续扩大。考虑到儿童经济的特殊性,目前我国儿童经济已经形成了产业化发展,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由此可见,未来我国儿童经济所占比重将持续扩大。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儿童经济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式,其增长速度、发展规模和产业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儿童经济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以,我们要认清儿童经济的作用,做好儿童经济的研究工作,为儿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参考文献:

[1] 杨柳.沙岗村儿童经济发展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2] 简福平.儿童经济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 黄新.儿童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湘潭大学,2010.

[4] 李玉波.儿童经济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

第9篇

[关键词] 虚拟经济;研究综述;实体经济;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 F069.9 [文献标识码] B

我国虚拟经济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到如今只不过三十几年的时间。而在1998年以前,经济学中还很少使用“虚拟经济”这一概念。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来,我国掀起了对虚拟经济研究的浪潮。国内学者以成思危、刘骏民、王爱俭等为代表对虚拟经济的内涵、特点、作用、发展阶段、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合到我国发展的实际研究的较少。目前学者都是从什么角度去研究的,笔者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以期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所帮助。

一、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

1.从发展阶段上看。目前在西方虚拟经济已进入了成熟阶段,而在我国,大部分学者一致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

2.从发展规模上看。我国虚拟经济发展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小,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小,金融衍生品发展程度更低,尚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各学者对虚拟经济的内涵界定存在差异,导致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也使计算每年我国虚拟经济的总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虚拟经济成交额占GDP比重结果不统一。

3.从内部结构和发展质量上看。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不但规模小,而且实力弱。表现在我国企业融资以间接为主,融资结构不合理,而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已成为影响我国金融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银行存在大量呆坏账,资本市场不成熟;股市、债市和商品期货市场的市场有效性较低,严重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发展也不均衡,金融体系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金融市场不规范,交易的透明度较差,市场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薄弱。

二、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

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而言,一方面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决定虚拟经济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虚拟经济也不是被动地决定于实体经济。当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要求时,它对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会给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

1.理论方面。不少学者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不匹配,虚拟经济制约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王千(2006)提出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叶馨蔚(2009)认为我国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低,只占6%左右,而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远未成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所以在我国不存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双向促进机制。

2.实证方面。学者们结合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构造模型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

冷奇(2010)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虚拟经济在中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是很大。贺晓波等(2010)通过构建我国“虚拟经济指数”来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动态比例,认为二者的动态不一致性,可以用“分离”来描述。刘思峰等(2011)采用Logistic模型发现1996-2008年间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大部分时间处于非完全协调发展状态,反映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背离的特征。王洪波(2012)应用主成分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1992—20lO年间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脱离程度在逐渐扩大,二者之间并未实现均衡发展。程广琪(2012)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存在严重的背离关系。

靳峰(2010)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虚拟经济增长与实体经济增长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虚拟经济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周莹莹等(2010)利用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中国虚拟经济各主要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存在协整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灰色综合关联度高,没有出现实质性分离情况。董俊华(2011)应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法得出我国虚拟经济的增长和实体经济的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三、虚拟经济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研究

孙宝文等(2005)提出从宏观经济调控角度来看,应密切关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防止虚冷实慢、虚热实伤、虚过实祸。“实为核心、虚实并重、双向治理”应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缪匡华(2006)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经济越是虚拟化,就越需要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和政府的适度干预。不仅需要有长期性的制度性建设,也应该注意短期对经济的调控。王健(2007)认为我国虚拟经济对宏现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宏观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证券化率高与间接融资率高并存、虚拟经济发展吸引国际流动性进入、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股市与楼市出现“跷跷板”关系、流动性过剩与资金流出并存等特点。针对这些新特点,为了实现宏现经济稳健发展,我们要采用平衡的财政政策和有弹性的货币政策。徐京平(2008)认为我国虚拟经济存在“虚拟不足”的现象,即虚拟经济不能完全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应从宏观上进行调控,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总量和规模上达到平衡,实现虚拟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四、发展我国虚拟经济的对策研究

1.优化虚拟经济内部结构。发展和完善多层次多结构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提高企业债券融资比例;重视外汇市场建设,逐步扩大外汇市场业务;逐步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2.保持虚拟经济适度、协调发展。虚拟经济如何发展才算得上适度发展?李薇辉(2009)认为适度的虚拟经济必须符合本国市场环境,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要与产业结构提升相协调。虚拟经济适度发展时要注意以信用制度为前提,以实体经济作支撑,不断规范金融市场,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以及加强金融监管。

在产业选择上,虚拟经济要以高新产业、高增长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对象,重视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并为之提供虚拟化支持;在区域产业调整上,虚拟经济发展要有助于部分资本从传统产业和高成本地区撤出,转入新兴产业和低成本地区(王斌等,2008),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虚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

3.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不成熟,在监管方面仍然需要重视。马桂婵(2006)针对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现状,提出要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找准市场监管的重点,不断加强监管的手段。卢仁远(2010)还认为政府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托科研院所进行监管理论体系创新与建设,统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其相关的政府或准政府机构,对虚拟经济系统进行监管。为防止政府监管权力泛滥,还要完善以社会舆论为代表的监管者再监管体制。

在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方面,王光泰等(2009)提出要想制定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最佳比例,必须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已有的预警指标体系时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结构的特点。为使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并能达到预警、指示的功效,可以证券、房地产、银行等几个主要的虚拟经济板块为对象,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并设立各项指标的警戒点,当接近警戒点时发出警报,以引起决策层的关注,同时向决策层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李薇辉(2009)认为在当前金融混业经营的情况下,最后贷款人应进行全面综合的风险分析和监控。中央银行应强化与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建立信息交流机制,组织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专家及时综合分析金融市场发出的各种信号,特别是要加强对跨行业的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测分析,在监测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可承受虚拟程度系数为主要标准的虚拟经济预警系统。

4.完善金融创新。我国金融自由化程度还比较低,金融创新缓慢。伴随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家应支持并鼓励金融创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企业提供多种金融避险工具。同时,作好金融衍生工具的规模控制,完善相关金融创新的法律法规(缪匡华,2006)。

此外,学者们还提出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宏观管理;建立完善的信用体制;正确认识虚拟经济,认真研究虚拟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强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等观点。

五、总结

虚拟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但虚拟经济正逐渐成为我国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规范和发展虚拟经济变得十分迫切。因此必须将虚拟经济纳入我国宏观调控,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综合以上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但也存在不足:

1.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尚不发达。这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存在问题,更好地结合国情找到发展对策。

2.有学者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但由于研究角度、方法和数据选取上不同,最后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相悖。还有是在数据选择上学者大多以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而且采用的研究数据如股票市场总值和GDP的比重,股票筹资额等指标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单以资本市场来解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是缺乏说服力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所囊括的范围在逐渐增大,因此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必须综合考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所涉及的各类指标。

3.多数学者谈到要适度发展虚拟经济,但具体到怎样才算适度,如何适度发展研究的甚少。

4.目前文献对虚拟经济系统的风险研究也很不够,未具体测算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泡沫膨胀率。还有学者提出为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应建立虚拟经济预警体系,但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建立研究的不够深入。由于应用不同的模型、方法构建的预警系统不同,实际应用效果及对背离情况的解释不同,所以还需寻找更好的预警系统研究方法。

5.总结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研究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度、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双向促进机制的建立、虚拟经济对我国经济系统各层面造成的影响、虚拟经济泡沫膨胀率测算、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预警分析等应是未来重要的研究内容。

[参 考 文 献]

[1]王千.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6(1):15、22-24

[2]叶馨蔚.浅谈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J].中国商贸,2009(4):209

[3]冷奇.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4):124-128

[4]贺晓波,许晓帆.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分离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12-14

[5]刘思峰,袁潮清,王业栋.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4):53-57

[6]王洪波.我国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2012(6):25-28,88

[7]程广琪.简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2(5):18-20

[8]靳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关性问题研究[J].大众商务,2010(1):76

[9]周莹莹,刘传哲.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灰色关联及溢出效应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10):79-86

[10]董俊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实证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41-144

[11]孙宝文,马衍伟,朱军.双向治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治本之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40-44

[12]缪匡华.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思路探讨[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40-41

[13]王健.与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相伴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4-9

[14]徐京平.虚拟经济浅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9-81

[15]李薇辉.论我国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62-67

[16]王斌,朱丽红.虚拟经济积极效应分析与建议[J].生产力研究,2008(20):15-16,85

[17]马桂婵.略论我国虚拟经济的监管[J].求实,2006(z4):164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