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7:40:39
导语:在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心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8年教育部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除设立教育目标之外,有许多是与人文素质有关的内容,如珍视生命,理解文化价值,重视伦理问题,实事求是,团队合作,考虑病人利益,具有科学态度以及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等。2009年,卫生部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若干意见》也对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当今社会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上,这就使得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要在保护环境、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引导受教育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终极人文关怀,进一步提升人文素养。
一、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医学被称为“仁学”,医术被称为“仁术”,医生被称为“仁医”。医学“仁爱”的本质是“人学”,医学本身就有其特定的人文属性。可以说,失去了医学的人文特质,医学就失去了灵魂。医学的人文性决定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此外,全世界众多的医学院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并把人文素质的培养放在了医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美国长期以来将《医学人文学》、《当代社会的生命伦理学》等课程设置为医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且此类课程在医学教育总课时中的比重也高达25%。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医学院校相关人文课程所占比重也达到了近15%。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已成为适应21世纪世界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低碳经济时代,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了新的要求。较高的人文素养不仅表现在个人知识面的宽广、良好的修养、能较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还表现在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或者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所形成的道德修养上。从这个层面来说,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适应新的时代特点需要。
二、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笔者采用抽样调查法中的随机分层抽样法,对云南中医学院在校的本科中医、中药、中西医临床等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48份,回收有效问卷1112分,有效回收率为96.7%。其中男生302人,占26.3%,女生846人,占73.7%;高年级学生572人,占49.8%,低年级学生576人,占50.2%;来自农村的学生877人,占76.4%,来自城市的学生271,占23.6%。此外,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经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存在以下问题。(一)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问题已得到重视,但尚缺乏有效途径当问及“你认为培养人文素质是否重要时”,86.7%的受访者选择了“是”。但当问及“你是否已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时,只有16%的学生选择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有比较好的认识,但相应的人文素养却较为匮乏,这主要是目前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尚缺乏有效的途径。(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虽然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比较重视,但总体的课程设置却并不那么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医学人文方面的课程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在课程体系上显得比较单一。此外,学生对人文概念的认识也比较模糊,对思修课在提升人文素质的作用上,认同较低。而学生普遍文史哲知识匮乏,知识面狭窄单一。(三)缺乏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而优质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当问及“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是否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校园文化氛围”时,82.9%的学生认为感受不到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关于人文方面的活动和讲座太少,或形式单一,而人文方面的学生社团也不尽如人意。(四)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关注仍停留在传统层面,未体现时代特征当前,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社会提出了低碳社会、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概念。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在大学校园里,不少学生积极参与到低碳宣传中。与此同时,通过道德教育的方式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即生态道德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生态道德素质已成为医学生道德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很少关注生态道德素质,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对人文素质领域,无法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低碳经济时代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新形势
在低碳经济时代,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包括知识、修养,还要求医学生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要具有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观意识,有正确的生命观,良好的生态道德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将自身价值和尊重自然价值统一起来,进一步形成对后代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从而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能把患者的生存状态、致病因素看作一个整体,围绕患者的诉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四、新形势下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合理课程体系从前文分析来看,尽管高达86.7%的学生认为当前提升人文素质很重要,但高校在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收效甚微,这与课程的不合理结构有直接关系,因而增强人文课程结构的科学性与可持续发展性,构建一套既能切实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优质又实用的课程体系已迫在眉睫。应在低年级学生中大面积普及人文知识,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由于面临毕业实习等重要事项,可侧重于增加一些实践性及实用性很强的人文课程,如《沟通的艺术》等,以提升医学生的沟通能力,能帮助医生更好地与患者交流。此外,应在全校范围内适当增加环境教育方面的课程,提升医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以进一步提升其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这是因为,医学的宗旨与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仁”和“术”。“仁”是“术”的前提,“术”是“仁”的体现。在低碳经济时代,“仁”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而且应推广到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明确地提出了“自然价值”的概念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认为在生物圈中,所有的有机体和存在物都有其固有的、内在的自身价值。因此,我们应平等地对待生命,道德地改造自然。当代医学生要摒弃现代人自恃己能的娇纵心态,重新培育起对自然万物生命的敬畏。因此,在医学生的必修课及选修课中增加生态方面的课程,既有利于提升其总体人文素养,又有利于巩固其专业知识,加强对医学“仁”的精神的领悟。(二)更新教育理念,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医学是“仁学”,同时也是“人学”,为的是消除人们的病痛,体现人文关怀。中华文化与医德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医学的人文属性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因之,医学院校除了设置人文素质类的课程外,还应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如对于医学的“仁学”特质,可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对医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领悟社会、学校、老师、同学及家人的各种关爱,并同样回报以“仁爱”,以培育他们“大医必有大德,大德必有大爱”的医学人文精神。此外,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但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类对自然万物的爱与责任。在低碳经济时代,还可将这种“爱”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引导学生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爱与责任的同时,关注人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能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懂得“仁爱”的真正含义。(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人文素质环境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后天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素质教养等始终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校园人文环境,首先要建设良好的校园硬件环境。可利用校园建筑,主体景观等的风格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素质环境。如中医药院校可建造具有中医元素的教学楼、图书馆等,在校园中建立古今中外医学上经典名人的人文景观,在教室、图书馆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装饰具有人文特色的图画,或悬挂具有强烈人文气息的名人名言等。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能对学生人文修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医学生的情操。此外,有计划地举办人文系列活动。如开办系列人文科学讲座,在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方面给与一定的指导。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竞赛,演讲比赛,经典影视作品赏鉴、医德论坛、低碳校园、健康心理咨询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能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四)搭建人文社会医学交流平台,强化社会实践教学任何人才培养模式或途径的成效最终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可搭建人文社会医学交流平台,构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并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环境调查、低碳出行、生命教育、科技创新和暑期“三下乡”活动,或开展短期见习,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发挥专业特长,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特殊学校、社区开展“爱的传播与体验”活动。
五、结语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育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26-01
多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都是传统式的照本宣科,属于应试教育的模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就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才能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进行政治课教学有着独特的看法,在此表述,共同仁参考、指正。
1.放眼未来,从观念改变开始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目前,素质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因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实施。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观念,才会有先进的教育实践。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定位在 "传道、授业、解惑", 而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到认真学习和研究创新教育理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中,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政治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政治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2.转变教育理念 ,改革教育机制
2.1思想政治素质教 育在整个思想政 治教 育体 系中应 处于重要 的地 位这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迫切要求。但至今重视不够 ,对如何开展政治素质教育的研究也很欠缺。对此,首先必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一是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课程是所谓"辅课"的观念。这实质上是对当下时代特征和要求了解不够,对素质教育缺乏全面认识以及轻视思想政治教育所致。二是转变政治教育的观念,提倡政治素质教育。
2.2进一步改革现行教育机制。必须充分利用中学体制改革和完善的有利条件,形成合理有效的政治素质教育机制。(1)要创造一种进行政治素质教育的良好的思想及学术氛围,提高人们对政治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同度;(2)要疏通课堂教学和课余交流及实践活动的各种渠道,形成三者各有所长、互相促进的教育环链 ;(3)制定并完善政治素质教育的政策及设施,使政治素质教育有充分的政策依据和物质条件。此外,还要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和探求,使政治素质教育真正获得理想的实效。
3.应发挥学生主体性
3.1转变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观念 马克思说:"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在马克思看来,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4]。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客体地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确立学生主体性,就必须转变传统观念,通过确立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观念,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3.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出努力。教师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更加充分和自由地发展。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教导,认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主学习,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3丰富与创新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有利发挥人的主体性的教学。"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个性,形成完满人格的过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依据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材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使高中生学会学习。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美德教育
1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认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几方面。
1.1崇尚伦理道德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道德价值体系,作为个人必须要有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有相适应的个人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
1.2注重人文理性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实体存在,重视人的精神存在,注重对人进行礼乐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被看作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人为贵,重视人生、重视人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构成了以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强调和谐观念
即一种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过无不及的行事原则。而这当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事物的方法论。例如《黄帝内经》论述问题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考察。它无形中让人形成了从联系中和整体中看待问题、强调整体、强调和谐的思维方式。
1.4倡导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下,面对现实的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理性思考,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对显示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理智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是充满了辨证思维和中和思维的理性精神,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与传统文化的长期孕育分不开的。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需要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当前社会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
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巩固德育成果,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同时,发动家长,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
1.人文素质教育在美术中的重要性
美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蕴涵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有着丰富的人类理想、愿望、情感、道德、意志、价值、尊严、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
“人文”即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即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在美术教育中美术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美术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已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美术教师应具有现代人的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等。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管在思想观念上,还是知识结构上都要不断地更新改进。现在的中学生拥有比任何时代的学生都多的知识和信息,作为教育者更不应墨守陈规。其次,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自觉、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发觉人性的闪光点,做人文精神的示范者和哺育者,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人文型、学者型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美的熏陶,不光说教,不靠灌输,把教学内容中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亮点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感悟美、发现美,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求知态度。重视哲学、历史和文学等人文学科的教学。改变专业课单一的局面,增设像中外艺术史、艺术欣赏之类的包含人文思想的课程,适当扩展专业课的门类,使学生能接触较为广泛的知识,积累全面的人文素养,为他们今后在艺术道路上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利用素材在美术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挖掘
在前面我们论述过,美术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浓厚人文色彩,对塑造人性、发展健康人格、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化品味等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3.1 切实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单纯的训练绘画技法转变到牢牢把握以人为本、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本的课程理念上来。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把美术教育回归到人文教育、美术文化教育的层面,加强美术教育中人文素养的渗透,努力体现对学生身心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欣赏美、创造美,最终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2 让学生明白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涵。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如黑格尔所说的,要对作品的“意蕴”进行发掘与领会,这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它体现了时代、社会的精神风貌。比如中国山水画中所体现的自然、和谐的意境、禅宗意识等等;古希腊的雕塑等美术作品所体现的崇尚理想、对科学精神的追求等等。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和精神,也才能让他们充分深刻地理解作品,从而达到审美情感的升华。
3.3 从历史文化角度挖掘人文素养。古今中外的很多优秀美术作品都能很直观地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毕竟美术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通过这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美术作品所体现的历史发展各阶段的文化、社会状况。比如通过《簪花仕女图》,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唐代宫廷生活、服饰文化、社会风尚潮流等,通过《清明上河图》,我们就可以看到宋朝时的社会风俗、建筑风格、商业贸易、日常生活等。这些直观的作品,可以比任何文字介绍都能更直观、更生动、更准确地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生活。教师通过对这些历史文化的挖掘,不仅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知识,让学生直观地接触到人类文明的经典,从中领悟到人类的精神文化发展与演变,而且还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
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所有环节中必须以此理念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语文教学及其评价测试也必须始终围绕这
个核心来进行。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可能性 途径 评价方式
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和体现素质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及整体全面的素质的发展,是摆在每一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语文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一、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一个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性。语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既有不同时代普遍适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其实是培养目标的问题,应试倾向下的语文教学是为考而教,考什么教什么,必然导致语文教学的片面性、语文素养的狭隘单调,片面强调“知”的某些方面,忽略“情”“意”,而且在评价过程中,只着眼于结果,而忽略过程。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语文素养呢?我想以下几个方面是应该具备的:
第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感力等。
第二、人文修养。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修养。通过优秀诗、词、文的背诵、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通过坚持每天收看、点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了解国家大事,洞察社会人生,使学生始终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关心国家,关心人民,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增加文化积淀,培养高尚情操、健康人格。
第三、创作研究能力。包括文学创作和语文研究、文化研究。文学创作包括诗歌、小说、戏剧创作。语文、文化研究包括各种语文现象、研究课文、研究语文知识、研究语文技能、研究作家、研究文化现象,老师提供相应的研究论题及范文,学生参考,自选题目,独立钻研,调查统计,查阅资料,撰写研究论文,通过创作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增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语文学科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育心理学认为,心理素质是生命的精神载体,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一切素质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健康的心理是诱发潜在智能的基础,是实现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把学生当作具有自然属性的人去对待,当作发展的人去看待,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努力使之获取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并促使这种心理趋向得以巩固和发展,进而提高认识未知世界的能力和技巧。
(二)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
教育学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学生中学毕业后不可避免地要碰到他们不懂的科学发现和新的技术,他们必须独立地进行学习。”文学家高尔基是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靠自学成才的,因此,他深有感触地说:“自学是世界上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可见自学能力极为重要。科技的发展,促使知识老化周期趋短,将来学生走出校门,主要靠自学能力去增长才干,实现自我的持续发展。
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广大教育者孜孜以求。语文教学当为学生的自学指明方向,指点方法,指出重点,将学生的自学实践贯穿于始终,让他们在自学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积极的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学、心理学家认为,现代人的智力开发仅占大脑全部能量的30%,未开发的70%部分蕴含着巨大的创造能量。这一结论为我们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确立了科学的基础。
一部富有创意的作品,需要演员的再度创造,更离不开导演的再度创造,导演的创造走向和力度往往影响甚至决定演员创造的走向和力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创造意识,深入挖掘与教材联系紧密的求知领域,展示捕捉信息的思维过程,充分利用教材中隐含的思维训练因素,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课文《雷雨》中隐含着大量的潜台词,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的性格,进行剖白。鲁侍萍的几处“岔话”,生动展示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周朴园口中发出的“哦”以短叹代长句,表达出多种不同的心态:羞耻、窘迫、惊惧、讨厌等。通过剖白,学生学得了方法锻炼了思维。
三、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考试是评价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考试的任务是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能为考而教,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颠倒。
考试不能废除,但要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如果朝着有利于素质教育方向改变,那么就能影响人们追求素质教育,鉴于现行语文考试的模糊性,不能分辨、检查学生的真实语文能力,笔者主张采用分项、分段、分等、分批的四分考试形式,以实现真实具体反映学生语文能力、语文水平的目的,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是对“素质”一词经过几年来的探讨和实践,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一种界定。这一界定对于人才培养来讲,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首先,作为心理品质,这里所讲的“素质”有别于人的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素质是教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
其次,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单纯具有知识不等于具备一定的素质,知识只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没有知识作基础,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便不具有必然性和目标性,但只具有丰富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较高的素质。
第三,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由于它是知识的积淀和内化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理性的特征,同时它又是潜在的,是通过外在形态(人的言行)来体现的,因此,素质相对持久地影响和左右着人对待外界和自身的态度。因而,也有专家将人才的素质概括为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身的态度。
当然,我们并不因为素质的相对稳定性而断言素质一旦形成就是一成不变的,正如前面所言,它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因而它又会在外界的影响和冲击下,发生变化,有时可能是质的变化。从这一意义而言,人才的素质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人才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也就是通过教育在这几个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二、关于素质教育
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由于素质及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使我们对人才、人才培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素质的观念出发,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人才的素质又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这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人才观。从这一意义出发,在人才培养上,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特别是应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在提高素质中又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也就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或称之为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从重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能力直至注重提高素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教育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五六十年代在我国流传着一个著名的比喻,即给学生干粮不如给学生猎枪,这个比喻强调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存在,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素质”,其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为人之道,就是“做人”。现实的存在已经证实了这样一个道理,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具备了较高素质的人,换言之,只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而缺乏较高素质的人才不能称之为完全的或是健全的人才。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提高,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由此可见,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提出,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重视传授知识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培养能力,是教育思想的一大突破,从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在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素质,是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突破。
然而,我们并不由此推断,过去的教育,特别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着眼点的教育体系或模式,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就不产生影响或发挥作用。就一般意义而言,任何一种类型、模式或方式的教育对人才的心理品质即素质都会产生影响,“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是可以体现于任何一种教育之中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在素质的提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教育中,教育本身对人才素质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带有不自觉性和不确定性,而只有当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提出以后,提高素质才能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明确目的。因而,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可以说是教育思想观念上具有时代特征的一重大突破。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倡导素质教育的思想,不是以一种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也不是以素质教育取代专业教育,或者说不能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因此,从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出发,高等教育应是更加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因此,就高等教育而言,重视素质教育就应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素质教育中的三个要素,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在高等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现行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挑战。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的武装,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除了专业的有关知识外,更应重视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即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的能力,即“做人”的能力。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所以加强或注重素质教育,就要更加注重渗透性的教育,养成型的教育,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内化过程,为此就应更加注重实践,包括社会实践。仅仅是表层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育方法的变革与更新。从素质教育的思想来看,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的统一。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而提高素质则更多地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既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又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因而我们认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这与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完全一致的。
三、关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1995年,针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我们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在全国部分高等学校进行试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偏颇与不足,其中人文教育薄弱尤其突出。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提出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一设想在高校引起强烈反响,得到普遍的认同。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采取了积极措施: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若干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们还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实现“三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这使得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弥补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同时也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可以说,起到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着重强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其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其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这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实。首先,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始终与高等教育界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和讨论相依相伴。在开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场以“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质量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正在全国高等教育界展开,这就使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了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双重探索,思想观念讨论中的收获与突破对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反过来也推动了思想观念的改革。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在高等教育界逐步确立,并逐渐深入到高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头脑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其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强调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强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调通过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知识的内化过程,重视课内外、多种形式的教育与实践,这些做法有利于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无疑为在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实践的基础,提供了实践的经验。
关键词:初级指挥军官;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098-03
“复合型”初级指挥军官,是当今世界初级指挥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和主要潮流。为了适应这一历史潮流,必须着力提高初级指挥军官的人文素质。军队院校作为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主阵地,应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本文论述军队院校加强初级指挥军官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总体思路。
一、加强初级指挥军官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各种因素 综合而内化为一个人的品质,它通过一个人的气质、修养、行为和人格表现出来”[1]。具体而言,是初级指挥军官思想境养、精神品质、道德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与此相对应的人文素质教育,是进行全方位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使学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道德修养、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高雅的文化品位而且要升华为广阔的全局观、深邃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创造力和非凡的决断力。从初级指挥军官的发展趋势、职业特性和素质要求出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顺应教育趋势,打造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队伍的必然要求
初级指挥军官的教育教学,必须紧跟军事指挥人才的发展趋势,顺应当今世界军事指挥人才的培养潮流。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确立了“智能型”和“科技型”并重的“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培养目标,并且按照基础知识厚实、专业知识精深和相关知识广博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要求,坚持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指挥与技术并重、 战术与技术并重、学历与经历并重的新型军事指挥人才培养思想,构建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综合性、大专业、开放式的“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培养模式。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为了培养“复 合型”初级指挥军官,特别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训练。其军队院校将学员的精神建设、人文品格修养提升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如美国和俄罗斯,一贯重视“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的培养,把锻造军人严格、 规范、顽强、坚韧、协作的素质系于丰富的人文文化的修养积累上。 认为“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的培养,不是简单的专业知识的灌输和堆砌,而是要依靠科学文化素质的塑造,人文素质的提高对于丰富初级指挥军官的哲学思维、形象思维、战略思维、创造思维等有着重要影响。一些军队院校所开设的科学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与地方大学完全相同,如西点军校开设的历史、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等课程占到总学分的1/3。由此可见,培养“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初级指挥军官培养的主流和必然趋势。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方阵,是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保证。就曾指出:“要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和专家型科技人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可靠地人才保证。”[2]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初级指挥军官其他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因此,紧跟当今世界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培养主流趋势,着力打造我军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队伍,军队院校应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主要内容纳入院校教育体系。
(二)瞄准教育方向,着眼现代战争和未来战场的必然要求
军队院校要将教育向部队靠拢、向实战靠拢作为基本方向,牢固树立“教为战、学为战”的思想,紧紧围绕“能打胜仗”的目标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初级指挥军官处于战争的最前线,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对初级指挥军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战争的武器装备将更加先进,情报信息量增加,战场技术含量增大,要求指挥员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备;军兵种类型增加,武器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导致指挥的合成化,指挥员的指挥控制更加困难;战争破坏性、杀伤性增强,战场残酷程度增加,作战指挥军官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增大,战争变化急剧,要求指挥军官军事行动敏捷,决断更加快速;作战指挥复杂,敌对双方斗智、斗勇将更加激烈等。因此,要想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要求指挥员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更要有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临危不惧、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坚强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战略思维能力,高水平的开发意识、创新意识,也就是要求初级指挥军官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 承载了指挥员理性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能力的人文素质,是连结人和武器的纽带,是初级指挥军官综合素质的基础,是战斗力生成模式中的软实力。初级指挥军官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提升我军应对现代战争的整体实力,才能立足未来战场、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保证。从教育要面向实战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办学定位出发,人文素质教育也必然是军队院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紧扣教育目标,面向部队实际和任职需要的必然要求
初级指挥军官不但是未来战争的指挥者,更是战斗在部队第一线的直接带兵人。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第一任职能力,实现院校教育与部队岗位需求的无缝连接,使学员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履职,最大限度地缩短初级指挥军官的任职适应期,是军队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紧扣教育目标,结合部队实际,满足初级指挥军官第一任职需要的必然要求。初级指挥军官工作去基层部队,处于“兵之头、将之尾”的位置,是部队全面建设的基础力量。他们既要会组织指挥训练又要会管理部队,既要会做政治思想工作又要会 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既要坚决有效地执行上级的指示,又要带好自己手下的兵,这就要求初级指挥军官具备人文知识和富有人文精神。军官与士兵朝夕相处,不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就难以掌握教育规律,把握士兵心理特点;不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就不能掌握 准确、简明、规范的文学和口头表达技巧;没有系统的历史知识则无法扩大思考和借鉴的范围;没有较深的逻辑知识,就不能学会科学思维,提高推理和判断能力。同样,初级指挥军官如果不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容忍、 宽容与合作精神、富有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等,也就无法充分理解上级的意图和决心,来处理工作或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无法做到自觉地关怀士兵、献身使命,成为部属效仿的样板、学习的楷模。一言以蔽之,初级指挥军官如果不具备厚实的人文素质,就不能把自己塑造成合格的军人,满足部队任职的需要,更不可能成长为优秀的初级指挥军官。从这个意义上讲,军队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二、加强初级指挥军官人文素质教育的总体思路
对初级指挥军官的人文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个多角度、全方位、涉及广的系统工程。 全面实施这一系统工程,就必须在思想认识层面有一个总体明晰的思路,用来指导和统领教育实践。
(一)紧跟潮流,牢固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在知识军事时代,素质教育关乎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生存与发展。素质教育如果忽视人文内涵,就会丧失基础,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军事指挥人才培养的主流。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目标都决定了教育必须要符合时代要求,适应世界发展趋势。为了顺应和紧跟军事指挥人才培养潮流,当今世界名校一般都树立起了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比如,耶鲁大学就提出了“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的“领导者教育”理念 [3],来指导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在西点军校32门必修核心课程中,人文社科课程占41.1%,这其中包括宪法、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外语、历史、文学、国际关系、军事历史、军法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员的人文素质。在世界新军革背景下,在院校教育转型进程中,我军军队院校必须适应军事指挥人才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牢固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努力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的复合型初级指挥军官。
(二)抓住重点,高扬人文素质教育主旋律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体系。对于军队院校而言,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员的人文精神,如忠诚祖国、奉献社会、立志图强、不屈不挠等精神和品质。这就要求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要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围绕核心目标和任务目的,抓住重点来确立教育内容。具体说来,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有两个基本和主要的方面。一方面,要重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人文精神是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它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体现和升华,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塑造和培养学员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和重要因素。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只有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联系,才能筑牢根基、充满活力。因此,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科学分析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炼出最能代表传统美德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并赋予它时代内涵,培育初级指挥军官崇高的价值理想,优良的道德情操,健全完美的人格等等。另一方面,要以及其中国化的优秀文化成果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初级指挥军官人文素质培养的规律特点和目标指向,决定了军队院校应以当代最优秀的文化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把坚定不移地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作 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使学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的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学员的心灵,这是具有我军军队院校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文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持续探索,不断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式方法
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既然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人的健全人格的教育,它的方式方法就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该是一个由多学科、多领域、多渠道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同时,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具有时代性和可变性的特征,它的方式方法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不断地加以创新。首先,就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而言,它存在于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时期,它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的人。但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受一定社会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思维模式的制约,又会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或目的。其次,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的思想为对象,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目的。人的思想又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也就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变化和调整。也就是说,要按照教育的内容和对象的特点选择方法和时机,把目标和内容等信息传递给教育客体,并随着教育客体的不断变化对教育目标和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这两个基本特性,也就相应地提出了持续探索、不断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式方法的要求。特别是军队院校,要结合新形势下我军新的使命任务和“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对新型初级指挥军官能力素质的要求,结合学员的思想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推进人文素质教育。
(四)多途并举,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实效
目前,我军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培养主要采取“4+1”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教育周期短。为此,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多途并举、形成合力,创设实用高效的军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切实加强和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推进教学改革,将人文素质教育全面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针对军队院校人文学科课程所占比例较小的现状,根据初级指挥军官的专业特点增设人文学科课程,是军队院校加强人文素质 教育的必然要求。军队院校要不断推进教学改革,逐步增设不同类型的人文教育课程,扩大人文课程的范围和覆盖面,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完整的人文课程体系。但是不能把人文课堂看作是唯一的课堂,而是要整合各种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以及实验课等课程的教学中,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堂网络,整体联动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其次,利用第二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如举办有关学术讲座、文学作品研讨、爱国诗歌朗诵会、书评会、辩论会等,引导学员在参加活动中接触先进文化,逐渐加深对先进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之中最终内化为个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最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打牢人文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方针、方法的贯彻实施,归根结底要靠教员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实现,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要对教员进行师德、敬业精神、治学作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让教员通过言传身教来传递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以自己的优秀品质、崇高道德、渊博学识、坚强意志去引导人、感染人、激励人。总之,不但要提高学员的人文素质,而且要提高教员的人文素质,提高整个院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参考文献:
[1] 谭伟平.中国大学人文课程设置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学生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是通过环境熏陶和教育训练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方面素质。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产物。素质教育注重人的素质优化与提高,是一种科学的、全面的、现代化的教育,因而教师在教育方式上改变原来单一的模式,变封闭为开放,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拿思想政治课来说,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觉悟三大方面。它们三者既互相渗透、互相包容,又在同一层次之中。知识是素质的基础,是能力的载体。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掌握马思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规范人生道路,把实现全人类的幸福视为最高的奋斗目标和最大的乐趣。能力是素质的核心,是在掌握知识和形成基本的技能的过程中具有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通过知识的运作,在繁杂的社会中分析和总结出真理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从知识、能力、觉悟三者关系和内容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因为学生没有较好的判断是非的本领,也不可能有较高的觉悟。那么,作为一个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呢?
首先,作为一个政治教师来说,自身必须是为人师表,有远大的理想、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学生才会信任尊重自己愿意学习政治课。单从体改学生能力方面来说,教师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树立起对学生有感召力的形象。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培养能力的动力。动力不大,效率就很难提高,要善于引导学生勤于学习思想政治课,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提出一些让大家思考的问题。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和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第三,掌握好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能力离不开知识,没有知识,对实际问题就难以做出鉴别和判断。学生基础知识牢固,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谈得上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能力只有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逐步地提高。
第四,要论与实际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培养能力的重要原则。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讲一些概念原理而不去联系一些具体的事,那么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学生思维觉悟的提高,甚至连基础知识本身是否掌握都是一个问题。因而要用新学的知识联系实际解决和分析问题,使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第五,要适当的练习。练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要在一定的活动中体现出来,发展和提高。因此,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做到举一反三,深入浅出,使抽象的东西变为立体的东西。青少年学生喜欢对一些问题进行思索,喜欢争论探讨,但因阅历浅薄,缺乏社会实践,看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和盲目性,甚至产生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的言行。因此,不但要激励学生善于思考问题,还必须进行正面的、积极有效的引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即辩证的、历史的、全面的、看问题方法。学生一旦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就会全面、深刻、有理有据。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探索和提高。
关键词:人文素质 教育途径 高职学生
人文教育注重智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的整体协调,目的是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有明确生活目标,有审美情趣,既能创造又懂得享受的人。在教育的终极目标上,对人文价值的关怀与追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魅力所在,对培养具有高技能、良好品德与和谐人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至关重要。
一、提升高职文化品位,建设精神家园
人文精神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先进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凝练弘扬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精神,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高职院校要提高学校品位,为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校企共同设计融合企业文化的育人环境,通过对校园环境文化的解读,让高职学生感受优秀文化和社会流变的价值,与物质文化和形象符号形成非功利的精神呼应。要将校企文化内涵转化为“文化符号”融入校区优美、高雅的物质文化环境,承袭传统、积淀精神、价值凝练,有形的文化形态展示学院的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学生的道德情操、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密切联系,使置身其中的高职学生受到无形的教育。要将职业技能教育与企业文化、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促进高职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结合起来,使高职学生拥有善良、感恩、责任、爱国之心,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方式,成长为优秀的职业人。
二、打造“双师”教学团队,重视师德建设
高职教师的世界观及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日常行为等对高职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部2006年16号文明确规定要建立“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我们应牢固树立依靠教师办好学校的意识,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同时从思想上、政治上、生活上关心高职教师的成长,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工作条件。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聘请德才兼备、有实践经验、高技能、技术开发能力强的专家能手为兼职教师,鼓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安排专业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践和培训,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完善人事改革制度,激励教职工奉献教育事业、完善自我人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从而解决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引导教育高职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育效果。
三、加强思政教育教学,密切联系实际
要认真分析各个职业的社会特性,了解不同的职业承担的不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的发展,把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理论课教学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要注重对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的传授,教导高职学生要做到乐岗敬业,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要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教育教学新方法。教学团队应注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少而精”的原则,针对未来从事行业职业的特点,开展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的教育,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让高职学生掌握以科学的政治分析方法,思考和判断当今世界不断出现的政治现象和社会问题,写出有理论分析的总结。
正确把握处在青年期的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丰富生动的改革开放实践成果实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引导高职学生领会的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完善自我,塑造高尚的人格,使高职学生在思想素质上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为未来的提升和发展拓展空间。培育突出职业特点的人文素养,发挥其在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四、交叉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人文精神对职业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要想培养出“既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又具备远大的个人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的高职毕业生,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必须融合。要挖掘专业课内容中的哲学内蕴,加强学生科学与社会、文学艺术欣赏、音乐欣赏等艺术修养的培养,以课堂的人文氛围和教师的人格魅力,尊重、体现和诱导学生的自由、民主、平等意识和情感,引导、鼓励和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科学认知,丰富情感,磨练意志,亲近美善,学会做人和做事。
首先,重点开发整合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职业精神等为内容的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学会应用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加强职业生涯指导等课程建设,开设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实践课程,引导高职学生汲取优秀地方文化精华,融入人文环境。要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并重,不是削弱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养,而是将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育。
其次,在实际的生产实习当中,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在其中贯穿劳动教育、意志教育、情感教育及个性教育,强化高职学生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职学生诚实笃信、敬业爱岗、吃苦耐劳、虚心好学的优秀品质。要在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渗透人文素养养成教育。同时,利用校本文化平台,注重实训基地的“软环境”建设。在实训室营造人文关怀环境,布置张贴温馨的警示语和名人名言,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按照企业文化精神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制度文化。要定期组织 “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文化设计比赛”等职业素质培育活动,与企业共同制定职业素质培育方案。按照岗位职业素质和道德规范要求,在专业实践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安全保密意识。
五、结束语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其过程性,通过过程体验、领悟人文精神,激发人文需求。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展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注重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文化等教育内容,旨在培养高职学生诚信、敬业、乐学、协作等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向学生现实能力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麻富游.深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十大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3(2).
[2]仇志海.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职业时空,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