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7:40:42
导语:在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通过开展一次有关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的调查,发现了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开展存在的问题,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对国防教育模式的意见。依据调查结果,对当前的高校国防教育提出了建议,做好国防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学生活动、高校武装工作的三项结合,同时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去,能够增强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国防教育 实效性
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高质量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以及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等,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四十一条要求:“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其中“讲求实效”就是强调国防教育的实际效果,这是对我国国防教育效果评估的法律依据,也是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指导方针。
一、大学生国防教育实效性调查
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本校及所在地一些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问卷设计问题15个,主要涉及对国防教育的了解、对国防教育的建议及通过国防教育学会了什么,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次调查主要反映了以下问题:
(一)大多学生将国防教育等同于军训教育,对国防教育的内涵没有认识。
(二)大学生对说教式的爱国意识、国防知识的教育方式有意见,而对于组织、参加爱国、国防为主题的学生活动很感兴趣。
(三) 大学生对关系自身发展的高校武装工作也很积极,但是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四)高校国防教育仍没有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国防教育的效果难以保持。
通过这次调查可以看出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实效性;高校国防教育的开展途径还需要探索与创新。
二、努力做好"三项结合",增强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国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必须加强国防教育。所以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可以做到与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学生活动、高校武装工作的良好结合,切实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切实增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一)做好国防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相结合,巩固国防教育成果,实现国防教育全程化。
首先,把国防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军事化管理模式”,更多的是将国防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化为学生管理的工作原则、工作方式,强调学生管理中的纪律性、集体精神、自律性。
其次,做好国防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必须提升学生管理者自身的国防教育观念。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组织管理者大多是辅导员及班主任,他们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影响较大,所以,提升学生管理者的国防教育观念是做好此项结合的关键。
再次,做好国防军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建立一套相关的激励措施,可以更为有有效地推进结合。
(二)做好国防教育与学生活动的结合,激发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大学生活动是由大学生自发组织参加的各类活动,大学生在活动的策划、组织、参与等方面,都是积极的、主动的。通过开展大学生活动,大学生更加能够加深对活动主题、主题意义的理解,也能够使得活动主题的传播模式更为大学生所接受。所以,把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军训、建军节、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的纪念宣传活动,让大学生亲自参与到国防教育主题活动的策划、组织中去能够加深大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识,使得国防教育的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也可以让大学生在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集体意识;成立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学生社团或组织,如:国旗队,定期开展学生活动也是开展国防教育的方式。
(三)做好国防教育与高校武装工作的结合,激发大学生爱国、报国热情。
高校的武装工作包含组织学生军训、实施军事理论教学、学校民兵组织建设训练、大学生入伍、毕业生预征入伍、士官直招及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工作。高校的武装工作是与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联系最为密切的工作,可以把国防教育工作与高校武装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武装工作为平台,多方面、多角度地开展高校国防教育工作。
(四)以一定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安全管理中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及对集体、国家安全的认识。
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安全管理中来,可以让大学生认识校园环境的稳定及安全对自身学习、生活、发展的重要性,扩展开去,可以直观地让大学生理解国家稳定与安全对家庭及个人发展的意义。如:通过组织学生校园巡逻队,是参与到校园安全管理中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
关键词:高校;双师型;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培训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高校建设中“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是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的专业操作示范技能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教师和军事技能训练能力,双重能力结构的专业教师,其核心在于双素质。而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国防教育涉及民族精神、保卫国家安全等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在国防教育中必须有效地掌握其核心内容,进而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增强国防教育意识。因此,各高校要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学习。在此,本文注重分析、探讨高校“双师型”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校本培训模式。
一、“青蓝工程”培训模式
青蓝工程指的是聘请本校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通过指导老师的传、帮、带,手把手地传授给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尽快成为教学骨干、能手,全面提高全校的教学质量。青年教师大都刚踏出校门,步入社会,无论教学经验还是素质教育意识都很薄弱,尤其近些年来我国国泰民安,青年人物质生活的丰富,国防教育在青年人的意识里越来越薄弱,甚至有的人毫无国防意识,针对这种情况,高校需采取制约形式来保持教育的持续、平衡、健康发展。实施“青蓝工程”的培训模式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节省成本,稳定师资。将校内的人才资源合理利用、分配,实施国防教育兼教师的“双用”,以“双师”素质的要求来实施“青蓝工程”,减少聘用资金之外,促使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了群体式的优秀教师团队,使得师资得以稳定。其二,青蓝互补,优化教师结构。青年教师的思维敏捷,勇于创新,经验丰富的教师稳重、成熟,技能性强,两者在长期的磨合状态下,青年教师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阅历,而经验丰富者则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案,改进教育实施方法,实现两者优势互补,创新国防教育的实施,提高素质教育效率。
二、假日培训模式
学校自由组织,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以及假期时间来实施国防教育培训,可以聘请军事方面的专家进校以讲座、培训辅导、专题讨论会等方式,加强教师的国防教育意识,让教师在实际的培训中感受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教师去实际的军事基地去参观,感受军事氛围,激发教师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国防建设意识,最大限度地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快速提升教师的素质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的道德情怀,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与考核标准、评职等相结合,按照教学和国防教育培训的完成情况以自我国防意识情况,确定教学岗位,滚动聘任,激发军事教师的内在动力,倡导教师的积极参与性,从政策层面确保教师国防教育掌握的全面性,稳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国防教育的培训实施,从而逐渐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国防教育的培训模式。
三、专兼结合培训模式
所谓专兼结合培训模式指的是以高效国防教育人才培训目标为基准点,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任务,由具有专业的军事理论教育者和技能训练者来与一般教育学科的教育者相结合培训,实现“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整合。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学校规模的扩大,国防教育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大,基于专业国防教育师资紧缺的情况下,运用专兼结合的培训模式,来壮大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以军事教育者带动一般学科的教育者,这样一般学科的教育者则采取“兼职”国防教育课程的身份来实施国防教育。专职的军事教育者在军事技能以及理论方面有着优越性,但是在教学方法、实施教育过程两方面实践经验欠缺,而兼职国防教育者,在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两者在培训过程中,相互磨合、组合、合作,能够有效地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同时,在专兼结合培训过程中,教育者之间能够清楚地认识各自的优点,有利于国防教育形式的创新,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发展,如:可以实施“一带一”“传帮接待”的形式来加强专兼教师之间的交流,优化“双师”结构,让专兼教师的技能都能够有所发挥,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培训,便于每位教师能够及时地调整自我知识结构,实现专兼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使得“双师型”师资队伍国防教育培训有效实施。
总之,在高校国防教育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教师队伍的国防教育培训工作,从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大工程,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关注现实社会发展情况,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加强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国防教育的培训和构建,逐渐实现专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过渡,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发展、优化和整合,确保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温暖.高等学校国防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2]张万年.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
[3]杨鲁.土耳其军事院校国防教育印象[M].国防,2007(4).
[4]廖文科.新的理论视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国防教育学术研究会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8.
[5]李有祥.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构成分析与对策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222-224.
一、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科学把握大学生国防教育和谐发展的目标基点
(一)要承担起双重历史重任
大学生国防教育是为实现党的政治任务和政治目标而去做人的工作,承担着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发展而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保卫者的双重历史重任。新时期,要确保大学生能够成为未来维护国家发全和促进现代化发展一支可依靠的重要力量,国防教育就必须置于战略全局的高度,从有效履行好双重历史使命的高度抓好战略运作。建国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大学生国防教育战备教育主题突出,绝大多数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形式仅是组织军事训练。部分高校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认识不足,单纯把其目标基点定为锻炼其体质,磨炼其意志,增强其组织纪律性,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大教育观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体现,致使大学生国防教育双重育人功能单一,效果亦事倍功半。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大学生国防教育要为富国和强军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就必须扩大国防教育的视野,放大国防教育的功能,主动把国防教育置于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快车道,确保在育人上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二)要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常抓不懈
国防观念的培养、国防意识的强化和军政素质的提升来源于对国防教育的日积月累,来源于常抓不懈,应是一项经常性的、寓国防教育于大学生成长全程的春风化雨式的工作。短、平、快式的突击教育和短暂的军政训练,虽可收一时之绩效,却不足以谋一世之伟业。要把大学生国防教育作为一项战略工程纳入大学生全程、全员、全面的教育之中,结合小学、初高中国防教育体系特点,层层推进、层层提高,进一步把大学生国防教育进入校园、进入学习、进一思想活动引向深入,实现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成长进步的无缝连接。
“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是生活中极富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具有非常明显的创新性特征。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将国防实践的创新性要求和国防知识的创新特性进行科学的施教,会收到很好的创新性教育效果……”教育内容和方法如不为学生所接受、自主性和创新性教育不够是影响国防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国防教育要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应着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进一步重视和突出世情、国情和军情教育,适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调整优化国防教育内容,建设完善国防教育学科体系。既要突出军事训练强制性养成功能,又要发挥大学生自主创新教育。针对国内经济结构和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等,对大学生需求、思想多样化的影响,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国防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走向富国和强军建设的舞台,确保大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为国为民的责任意识和富国强军的使命意识在和谐发展中得到升华。
二、着眼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信息化转型,集聚整合大学生国防教育和谐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要抓好高校内部教育资源的聚焦整合
大学生国防教育涵盖大学生培养和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人文、科技、军政素质培养和作风能力建设等,既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又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和扩大高校社会影响力,实现高校整体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克服国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教育、教学科研等相背离、相脱节的倾向,必须注重高校内部体系与体系、体系内诸要素之间的综合集成、整体优化,用聚焦整合的观念与方法,把分散、封闭、有限的教育资源,通过高校内部各部门、各系统之间共同建设,谋求大国防教育所需要的大资源、大力量。
(二)要抓好军地国防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贯彻大学生国防教育和谐发展全过程,是聚焦整合力量资源的新途径、新方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社会性和高校工作的开放性,决定了推进其和谐发展不是在封闭环境下进行,而是要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从全民国防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汲取营养并反馈于社会。要充分利用军地国防教育资源和优势,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教育资源,下大力解决好制约大学生国防教育和谐发展的基地、经费和人员等保障难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和密切高校与军队、党政机关、民间团体间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丰富共建共享的新内容、新形式、新载体,在共建共享中聚焦整合大学生受训受教的力量。
(三)要抓好大学生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
适应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信息化转型,推动大学生国防教育由传统条件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型,是国家建设所需,国防建设所需,大学生全面发展所需。当前,信息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扩大交往,更新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抓好大学生国防教育和谐发展,就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校园网的舆论宣传效能,不断增强信息网络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国防教育的新阵地、新渠道、新力量。要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使用好和丰富好国防教育门户网站和主题网页,不断拓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进一步加大和拓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力度和广度,健全完善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会、高校与军队间的合作教育模式,形成整体力量优势,推动大学生国防教育和谐发展。
三、完善优化体制机制,提升大学生国防教育和谐发展的质量效益
(一)要构建一体化国防教育力量体系
抓好大学生国防教育是各级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共同责任。要积极依靠军队和地方、个人与集体的多元力量,建立起由国家、军队、社会、高校和家庭构成的“五位一体”的国防教育力量体系和军地职能部门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各级职能部门要把推进国防教育和谐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强能力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切实把大学生国防教育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工作目标,列为重要日程,做到领导有分工、建设有规划、任务有安排、工作有检查,实行领导与指导并重,检查与督促结合。要坚持国防教育军地双重领导体制,发挥党管武装优势,努力形成军地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格局。
(二)要注重组训施教骨干队伍质量建设
建设高质量的组训施教骨干队伍,是全面推进大学生国防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要依托各级党校、干部培训学院和相关军队院校,进一步加大军地主管国防教育领导的培训力度和范围,增强组织领导国防教育的科学性和主动性。完善军队派遣教官制度,加大高校国防教育专兼职教员队伍的教育培训和培养力度,把骨干队伍建设纳入国防教育人才战略工程长远规划,采取封闭集训、比武竞赛、岗位练兵等形式,分批次、分层次抓骨干培养。对国防教育共同理论科目和部分专业科目,可采取定人、定岗、定责的方式进行定向培养和定位使用。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教育科目,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与驻军单位和科研院所协调,代训代教。
(三)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估问责制
关键词:国防教育;高等学校;武装部;职能
中图分类号:G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485(2013)03-005-02
随着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日益凸显,兵员征集工作逐步向普通高等院校延伸,民兵预备役也同时向学校教职员工拓展,高等院校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愈加重要,高校武装部职能在新形势下正发生变化和调整。
1 站在国防建设需要的高度,切实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
青年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大学生则是青年中最具知识、最具热情、最具凝聚力、最具号召力的群体,因此高校是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在全民国防教育体系中,高校国防教育是重中之重,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持久深入地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为国家培养储备国防后备力量,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高校武装部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增强师生国防观念、加强大学生国防素养。要按照《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将国防教育纳入德育教育体系,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军事课程建设,保证军事课程数量,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
2 着眼国家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战略,扎实做好军官选拔培养和兵员征集工作
为了迎接新军革的挑战,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指出要“尽快走出军队干部由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这是军队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带有方向性的重大政策。
近年来,部队除依托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培养后备军官外,还在高校毕业生中直招士官,国家出台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及升学、教育、就业等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在军官选拔培养和兵员征集工作中,高校武装部通过应征入伍宣传周等活动,重点做好高年级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宣传、审查及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
3 结合高校特点,开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高等院校已经成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越来越重要的基地。高校武装部要结合高校特点,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提高“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快速动员能力。高校青年人员集中、文化层次相同、召集迅速,因而与乡镇民兵预备役组织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高校民兵组织可与学校护校队、治安队、义务消防队等相结合,成建制抓好民兵应急分队组织建设和训练工作,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抢险救灾中发挥优势其作用。
4着眼高校稳定,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和“双拥、共建”工作
有人说,高校稳则社会稳。高校的稳定愈来愈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更是政府和学校关注的大局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领导倍感责任重、压力大。在高校稳定工作中,武装部要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尊重民族习惯与搞好民族团结工作。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较多,因历史的原因,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成为高校不稳定的因素。武装部要站在学校安稳和国家稳定的高度,配合学校相关部门,通过开展民族学生座谈会,举办民族艺术节、民族文化展,办好清真食堂、发放清真伙食补贴等形式增进民族团结。二是贯彻自由的同时,坚决抵制宗教极端势力和势力对大学生的渗透。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善于传播新事物,同时也特别容易被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所利用,大学生自然也就成为宗教极端势力和势力渗透的重点。武装部要配合学校相关部门教育学生认清宗教极端势力和本质。三是做好学校军烈属、军属优抚工作和复、退、转业军人的优抚安置工作。
5着眼学生安全,扎实开展安全应急演练
我校国防教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把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真正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系,做到统一协调,注重实效,突出特色,长期坚持,这项教育工作正在逐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年的九月第三周周六为“全民国防日”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激发学生长大建设祖国,献身国防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以全民国防教育日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高校国防教育心得体会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将这项工作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学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通过广播、集会、国旗下的讲话、学科学习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国防教育思想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发了广大师生参与国防教育的热情,在校园里营造出一种国防教育的氛围。学校德育处还制定了具体的国防教育宣传周活动方案,并进行了认真的安排部署,确保宣传周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
二、教育者先受教育。为了使学校国防教育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我校首先加强对教师的进行国防教育,增强教师的国防意识,我校把教工活动、党团活动与国防教育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教育者先受教育,同时在方法上给予辅导,为在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突出主题,注重实效
为了使国防教育具有知识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我校在国防教育宣传周期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校园现有教育资源,突出国防精神、历史常识、兵器常识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1.建立健全国防教育组织机构。为了确保国防教育的顺利开展,我校成立和完善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李卫东任组长,德育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各处室的中层干部和班主任组成,明确相关领导、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
2.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做到宣传工作要持久,教育活动要丰富,后勤工作要到位,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国防教育。如每周一上午学校举行升旗仪式,要求全校师生共同参加,并有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在每周定时举行的升降旗仪式,全体师生都要肃立并齐唱国歌。同时学校定期出国防教育黑板报,宣传国防知识,等等,使学校的国防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3、课堂渗透。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一方面通过各种活动来强化训练,另一方面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在思品课中,有介绍解放军抗洪救灾,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英雄事迹,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不同内容把国防知识,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体育,国防历史融合在一起。这样既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增加学生负担,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把国防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接受国防教育多科并举,渗透结合。
4、专题广播。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时间向全校师生进行了国际形势教育,使全体师生进一步认清当前中美、中日关系、与台湾的微妙关系,高校国防教育心得体会进一步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并对国防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国防的关注,增强了爱国热情。
5、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影片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好教材。我校利用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观看了《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通过生动的画面,曲折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此外,学校还布置学生在家观看有关国防的电视专题片或介绍军队生活的电视剧,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军队、热爱,牢固树立“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强烈意识。
6、开辟宣传专栏。学校开辟国防教育专栏,图文并茂,把国防教育的有关知识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同学们,进行宣传,使国防教育深入每一个同学们的心里。
7、利用主题班会进行国防教育。召开以“维护国家安全,共筑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本次活动结合学校“自主管理”的德育主题,给孩子一个自主的天空,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们从小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的设计,准备和开展过程。本次活动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
(1)内容的开放。让学生从地理资源、文化遗产、民族英雄、建国以来的辉煌成就等方面去了解调查,搜集交流有关信息。
(2)形式的开放。各中队选择不同的形式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如朗诵、表演、唱歌、讲故事等。
(3)环境的开放。在搜集有关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们有的是在书本中查找,有的是通过上网查询;有的是向家中的长辈请教。在开放的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合作,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能力,体验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了爱国之情。
8、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10月25日,学校组织跳绳展演,我们利用这个机遇,对学生展开国防教育。首先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发奋读书。在跳绳中,我们强调要互相配合,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功,要树立为班级、学校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学校国防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随着我校教育工作现代化的深层次推进,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研究工作,突出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并注重把国防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动力,在强化学生国防观念,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的同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五、工作落实,效果良好
关键词:国防生;服务;国防教育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事关国家兴衰的战略性任务。中小学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其教育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国防建设的成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中小学国防教育还存在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教育的成效性不强等问题,国防生作为中小学国防教育资源的有益补充,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中小学国防教育师资不足等问题,增强中小学国防教育成效。
一、国防生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可行性
国防生是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和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后备军官。高校国防生,既是地方大学生,又是未来的军官,既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又有较高的军事素质。
作为一个在相对开放的校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未来军官,国防生有着蓬勃的朝气和活跃的思维方式,使其与青少年群体开展教育活动时更具亲和力,中小学生也能从其身上找到更多的归属感,因而有利于国防教育的开展。
国防生服务中小学校国防教育,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既可以利用国防生过硬的军事素质在中小学校开展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还可以利用国防生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对中小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军事理论知识教育,普及国防知识。帮助中小学生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取得进步,可以促进中小学生对国防、对战争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体验国防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和民族危机感。
二、国防生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的途径
国防生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大学期间,国防生接受了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为打牢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学校专门为国防生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在开展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国防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必须要注意三点:一是要以中小学生为主体,要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要突出重点,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做到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三是要注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注意适时更新教育内容。
(二)注意国防教育手段的多样性
现在的中小学生是一个思维活跃的新群体。国防生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应该适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要灵活多样,切忌灌输、填鸭式教育,注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营造良好的国防教育氛围,丰富学习环境,拓展知识摄取途径。可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与国防教育相关的影视材料等方式来调动中小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形国防知识竞赛、国防征文评选、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寓教于乐进行国防教育。
(三)注重国防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国防生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时,应注意区分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级学生,分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有计划地安排教育活动。
对小学生应以国防常识教育为主,重点是爱党、爱国、爱军的“三热爱”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军尚武情操。通过教育,使幼小的心灵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熏陶,奠定为祖国强大而发奋学习、立志成才的思想基础;对初中生以国防知识教育为主,重点是国防精神、国防历史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学习“三防”知识,结合军事夏令营、少年军校等活动体验军营生活。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保卫和平、保卫祖国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进一步增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勇于为国家利益牺牲奉献的观念。对高中生以国防理论传授和军事实践为主,重点是国防战备、国防法制和国防科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公民应履行的国防义务,了解当前的国际军事形势、现代军事科学和武器装备发展状况,学习投掷、越野、制作航(船)模等军体活动的技能,进行阅兵式、分列式、射击、战地救护等方面的军事训练,缩短学生与后备军人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献身国防、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利用国防生这一新型军事人才服务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是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对提高国防教育效果,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论文摘 要:军事理论课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现代国防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存在很多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关键是加强教学管理。本文试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机构设置、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后勤保障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在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方法、原则,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人财物进行科学计划协调控制与指挥,在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1]当前在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圆满完成国防教育赋予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使命,就必须在教学管理上下功夫,通过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来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活动,教在前,是第一位的,学在后,是第二位的。因此教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而作为教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要提高教学水平,首先要严格选拔军事理论课教师,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专兼结合的军事教师队伍。根据《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军队有关单位应当按照总参、总政有关规定编配派遣军官到高校担任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兼职教师,同时学校也应有自己的军事理论课专职教师。对这两部分教师,学校都要严格选拔,对军队派遣军官,学校要协同派遣单位按照学校本身的特点和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选拔;对于专职教师要做好招聘工作,尽量扩大招聘范围,择优录取。
其次,定期对专兼职教师进行考核评估,实行奖优罚劣。学校可以成立由派遣单位的首长和学校领导及任课教师组成的考评小组,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考核小组考评、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对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考评。考评小组、同行专家通过听课的形式进行考评,学生对教师的考评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网上调查,然后将考核小组参评、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的最终结果进行总评,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考评成绩差的教师要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于屡次考评都不及格的教师要坚决辞退。
再次,加强对军事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根据《大纲》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和军区、省军区及院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军事教师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军事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及学历、学位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2]。学校要制定军事教师培养规划,利用现有相关专业招收国防教育方向的硕士学位班,培养高层次军事教师;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在职培训、离岗培养、长短培训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快军事课教师的质量建设;最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军事课教师待遇,相关政策适当向军事课教师倾斜,稳定军事课教师队伍。目前,军事课教师待遇偏低,在职称评定和认定硕士生导师方面受限制过多,这一系列因素不仅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而且直接造成了教师的大量流失,在目前军事教师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课程建设是非常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将军事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职称评定纳入学校师资职称评定整体工作之中,并列入军事类科目单独评定,以解决军事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根据《教师法》的有关规定,稳定和提高军事教师的物质待遇。
二、完善教学机构设置
军事理论课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在教育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传统的负责教学的教务处等部门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是陌生的,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是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军事理论课是高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手段。鉴于军事理论课的重要性,在教务处下设立一个专门为军事课教学服务的部门还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机构就是在有些高校已经运转的军事教研室。在一份对湖南和广东两省高校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中显示,广东、湖南两省只有34.2%的本科学校建立了军事教学机构。湖南省25所本科学校,建立了军事教学机构的只有9所,占应建数的36%。由此看来,建立军事教学机构还没有引起广大高校的普遍重视。军事教研室的职能是领导和组织军事课程教学,负责协调和解决军事理论课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定期举行军事理论课教学情况的研究和探讨,它是一个集教学和研究为一体,领导和服务相结合的部门,它也是对军事理论课教学进行考评的重要力量。从军事教研室人员的配备来看,首先要确定负责人,负责人可以从本校的教务处选拔,也可以对外公开招聘,但必须既要懂军事理论课教学又要懂教学管理。此外,还需配置三名左右干事,具体负责教学、科研与对外协调。军事教研室的任务主要包括:协调军事教研室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关系,为军事理论课教学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军事教师开展教学经验总结与学术交流;组织军事教师招聘、考评、升迁、奖惩及相关事宜;组织开展军事教师培训等等。总之,通过设立军事教研室可以极大地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效率,实践也证明,军事教研室的设立促进了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强化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无规矩不成方圆,军事理论课教学必须有章可循,严格管理。首先,教师着装要规范。授课教师必须身着军装,整齐划一。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言谈举止要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讲课要口齿清晰,声音洪亮。其次,严格考勤制度。要把军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融入课堂,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树立军事课堂就是军营的观念,每堂课上课之前要点名,对无故迟到者要严厉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者,取消其当年学业成绩。再次,建立学生考试重修制度。很多学生忽视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考试也不认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只因为不及格还可以补考。实施重修制度,对于考试不及格的要坚决进行重修,可以有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军事理论课是一门新型课程,大部分教师对此都不很熟悉,因此,集体备课就显得非常必要。来自部队的派遣军官,他们的军事理论知识非常扎实,拥有丰富鲜活的战例,但教育教学技巧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而相反,来自学校的专职教师军事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教育教学技巧方面的知识和教学经验相对丰富。采取集体备课,共同探讨,优势互补,可以更好地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的质量。第五,完善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现代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激励调控教学,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3]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促进教学的发展。教学评价要形成制度,只有形成教学评价制度,才能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在教学评价制度中,要明确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问题。第六,建立严格奖惩制度。军事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理论课教师担当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这其中要选拔考核,更重要的是通过奖惩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对于在教学工作中表现优异的要大张旗鼓地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于在教学工作中态度散漫、教学水平低下者要予以警告,取消其评优资格和各种奖金,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没有效果者予以辞退。
四、加强后勤保障力度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充分说明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军事理论课作为高校本专科学生一门必修课,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手段,但这并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对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后勤保障更是差强人意。通过对广东和湖南两省高校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情况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只有1所学校安排了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专门教室(进行了命名);湖南25所本科学校中,还没有高校安排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专门教室。湖南高校中开设了军事理论课的学校超过90%是采取在训练场、大会堂、体育馆等能容纳几百、上千人的地点进行讲座式授课,只有不超过10%的学校把军事理论课教学安排在200人以下的教室授课。当然,窥豹一斑,其它省市高校也大多是大课教学,这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效果。针对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人地矛盾突出的状况,学校后勤必须充分认识到军事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场地问题,除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场地资源外,很显然,加快教学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此外,针对军事理论课教学的需要,开放多媒体教室,对于紧缺的设备要尽快购置。其次,要加大军事理论课教学上的经费投入,特别是在经费上要保证军事教研室的日常开支和各项活动开展之需要,对于军事课教师的培训要大胆投入,这些都是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1、大学生国防素养应具备的特质
思想上具备清醒的国防观念和意识,作为一个国家,国防是否巩固,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应该养成捍卫国家和荣誉,时刻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推进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同时大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军,肩负历史重任也担负着保卫国家不受侵略的职责。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掌握综合的军事知识和理论素养,这样才能居安思危,临危不惧,面对外敌侵略时能够勇当先锋。这些要求和规定明确了大学生在就学期间接受国防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也说明了培养大学生军事素养的重要性。训练上掌握基础的军事技能,大学生作为保卫国家和建设社会的主力军,这就要求大学生应该具备强壮的体魄才能够勇当大任。文弱书生体质,不是当代大学生的合格标准,更不能堪当抵御外敌的先锋。有志报国的大学生,应掌握基础的军事技能,这就要求平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加强锻炼,既能增强体质,强健体魄,也能磨练意志,铸造坚强。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能力,是从耐力和强度上向军人标准靠拢的基础。
2、培养大学生国防素养的必要性
党的18大报告上同志强调提出大学生是建设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肩负着振兴国家的重任。培养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国防素养,既是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既有文化层次高、思想敏锐、开拓创新意识强和民主平等参与要求强烈等显著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生活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吃苦精神不够等自身不足。培养普通高校大学生军事素养,引进一部分军事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普通高校军事素养教育人才不足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要把军事素养工作与学校的正常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做到训教结合、动静结合、强弱结合,加强学校与学生联系的经常性、协调性。
二、野战运动对培养大学生国防素养的意义
野战运动又称野战游戏、战争游戏、生存游戏、WG(WarGame),通常称为真人CS,运动者自由组合人员,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各国各国军服或颜色便服加以区分,佩戴护具,手持仿真枪支,进行模拟军事攻防对抗的运动。野战运动既具有竞技体育运动的激烈,又具有军事战场的惊险、刺激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学校体育、航电模中心、国防体育、体育旅游及素质拓展教育等方面有着其特有的作用。
1、野战运动本身吸引力较大
易引起学生兴趣,且运动部位全面随着人们的物质水平和精神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常见的运动项目,新颖的运动项目,如跑酷、蹦极、驴行等开始走进健身运动的大军。军事题材的电视片热播全国,许多城市掀起了平民军事热,野战运动便应运而生。野战运动中需要体验着穿着特制服装和背心,使用特制的以压缩二氧化碳为气体动力或激光枪械,在特定的场地环境中通过奔跑、匍匐、跳跃、躲避等动作来完成进攻或撤退等指令,对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均有不同强度的训练,完全满足体育课程对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训练要求。
2、野战运动具备军事化的特点
能够促使学生养成军队的坚强品质野战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模拟战争、战斗,这就要求体验者具备军人般的素质摘要:野战运动对于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野战运动本身吸引力较大,易引起学生兴趣,且运动部位全面。野战运动具备军事化的特点,能够促使学生养成军队的坚强品质。通过野战运动的开展,有效地将体育课程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关键词:野战运动大学生国防教育和意志。身着军装,手持枪械,呼喊军队口号和口令,模拟真实战争中战姿、手势、战术配合,通过各种战术游戏的亲身体验,能够令参加者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测、决策、创新、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复杂的战场环境,狡黠的敌人,强烈的求胜欲望时刻提示着体验者摒弃个人英雄主义和不理智的冲动主义,配合战友制定科学可行的战术决策,完成共同的目标。不仅如此,野战运动中,体验者需要穿着特制的背心,手持特定重量的枪械,配合同一战壕中的战友完成共同的使命目标。特殊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在人性最深处激励着体验着克服体力消耗、精神紧张等障碍,坚持、勇敢地坚守在自己的阵地,坚韧、奉献、果敢等高尚品质在野战运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残酷的战场厮杀激起体验者求生求胜的强烈欲望,让体验者将平日里娇气、胆小、懦弱的表现丢弃在一旁,取而代之的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坚强品质。
三、野战运动是大学生国防素养教育的重要形式
军训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方式.军训能够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坚毅品格的同时,增强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认识到军人的不易,更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高校军训需要深入挖掘其德育教育,充分展现高校军训的意义.本篇文章首先对军训的德育价值进行分析,其次结合高校军训的实际情况,对当前高校军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论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明确军训教育的目标,优化军训教育的内容,延续军训教育的成果等发挥高校军训德育价值的方式.
关键字:
高校;军训;德育价值
军训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军事理论教学、军事体能训练以及文体活动的组织等等,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使学生能够通过军训掌握更多的军事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树立爱国主义意识,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集体主义思想观念.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军训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没有切实挖掘和发挥出高校军训的德育价值,德育内容渗透不足,失去了高校军训的意义,所以结合当前高校军训实际情况,深入发掘高校军训德育价值十分必要.本篇文章主要结合高校军训实际开展情况,分析深入发掘高校军训德育价值的方法,希望能够对高校军训德育价值的挖掘以及高校学生优秀人格的培养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1军训的德育价值
高校军训的德育价值主要表现在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集体主义教育价值以及健全人格教育价值等方面.
1.1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军训作为高校国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为重视对学生国防知识的指导.在当前和平年代中,更需要学生认识和平的重要性,珍惜当前和平的生活[1].高校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模式,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军训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军事理论教学、军事体能训练以及文体活动的组织等等,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使学生能够通过军训掌握更多的军事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
1.2集体主义教育价值
当前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均为“90后”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父母以及家人的无限宠爱使得很多高校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主义意识,较为注重个人观念和个人利益,问题处理的过程当中多数以自我为中心,行事散漫,集体主义观念淡薄[2].学生的这种心理态度对于学生的未来工作与成长十分不利.军训活动能够使学生通过这种集体活动的参与,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以及集体的价值,有利于改善高校学生散漫、自我的观念,为学生提供一个的学习和成长平台[3].
1.3健全人格教育价值
在军训活动当中,队列、内务、射击、拉练等基本军事技能训练的基本特点是体力消耗非常大,军训活动的开展初期可能会使学生感觉十分疲惫,但是这种方式与能够产生磨练学生意志的效果,锻炼学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精神[4].在军训活动当中,对学生内务整理的要求,对学生个人仪表形象的要求等等,都会使学生更加注重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这些优秀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教育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说军训的德育教育价值十分显著.
2当前高校军训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军训中主要存在着短期效果较为明显,长效性较差;军训内容较为简单,重复性较长;教官经验较为匮乏,效果性较弱等方面的问题.
2.1短期效果较为明显,长效性较差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军训中存在着较为注重短期军训效果,忽视学生长期军训价值的问题.很少有高校能够注重对学生长远军训价值的研究,在学生短时间的军训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便开始出现泄气、放松等行为,对自身的要求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军训的成果与价值逐渐被磨灭,失去了军训的长远价值.
2.2军训内容较为简单,重复性较长
高校军训活动中学生军训的内容多为队列训练、内务整理以及军事理论课等等,这些内容常年重复性的讲解,内容重复性较强,指导方式较为单一[5].枯燥的内容以及单一的方式使得学生对军训活动的参与热情度较低,这种情绪下使得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也会较差.强制性的行为使得学生没有从内心中真正爱上军训活动,感受军训的乐趣与价值,所以对军训活动开展的方式以及内容进行适度创新十分必要.
2.3教官经验较为匮乏,效果性较弱
军事科技教师是向广大学生传授科技知识的桥梁和纽带,目前高校学生军训的军事理论主讲教师有些是士官,有些是高校教师,很少有专职军事教官给学生上课[6].教官在队列训练等项目上有自己的擅长之处,但是上军事理论课就明显感觉理论修养不够、经验不足.学生军事理论课总体上来看,不够深入、生动,直接影响了学生军事理论的学习效果[7].
3发挥高校军训德育价值的方式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军训需要充分挖掘德育价值的价值,通过明确军训教育的目标,优化军训教育的内容,延续军训教育的成果等方式,发挥高校军训的德育教育价值,为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1明确军训教育的目标
军训作为一种专门为国防服务的教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军训的过程当中,形成一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思想.在军训活动中,封闭的军营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通过爱国主题宣传片的放映,爱国主义故事的讲解以及教官自身端正形象的展示,能够为学生树立一个优秀的标杆与楷模,使学生能够树立爱国主义意识,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集体主义思想观念,更加关心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更加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爱国主义思维对于当代高校学生思想品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当前和平年代中学生国防意识的形成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军训德育教育价值的重要表现.在高校军训活动开展之前,学校需要首先明显高校军训的价值与目标,明确高校军训的实质,将军训德育功能真正展现出来,充分发挥高校军训德育教育作用.
3.2优化军训教育的内容
在军训活动当中,学生被严格的排编进方队放纵,按照班级或者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体活动,存在各种明确的要求与规定,在教官的要求下参与各项集体活动.长时间的军训教导能够使学生走出自我意识强烈的观念中,更加关注集体的利益,形成一定的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工作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很多高校存在着军训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军训教育内容较为枯燥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校需要认真思考军训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并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以及教育目标,进行适当创新和改革.优化军训内容是优化军训质量和效果的前提.军事体能训练、军事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是军训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合理安排这些军训活动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开展一些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军训活动的开展更加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军训活动当中,感受到军训的乐趣,真正展现军训中的德育教育功能.例如高校可以将户外生存训练、户外CS等内容引入到军训活动当中,丰富高校军训的内容与形式.组织学生在户外进行负重跑步、野外生存,检验学生的应急逃生能力以及户外生存能力,通过这些活动,提升学生遇到突发事件的冷静处理能力,锻炼学生坚强的品格和冷静的思考态度.同时,高校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军训活动当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军事教育活动,通过直观、生动的视频增强学生对军事知识的掌握能力[8].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电影,战争题材的电影等等,组织学生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互相进行讨论.这种方式既能够摆脱长时间枯燥、高强度训练为学生所带来的疲惫心理,同时也能够产生军训教育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思想,更加热爱祖国,珍惜当前的和平.
3.3延续军训教育的成果
高校军训活动多为在学生入学后开展,进行短期军事训练,训练时间较为集中,学生需要在短期时间内完成所有规定的项目,这种强化型的教育模式效果较为显著,对于学生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优秀思想观念的形成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高校军训活动不能够活动结束便即时停止,高校要注意发挥军训的德育教育价值,使军训的德育教育效果能够延续,不断加强和巩固德育教育的效果,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高校可以开展教官返校、军训汇报表演、军事知识问答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军训活动已经对教官产生一定的情感,而教官返校能够使学生与教官之间加强交流,给与学生更多学习教官优秀品质的机会,而军训汇报表演、军事知识问答等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军训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设立“军事日”、“国防周”等活动开展日期,使学生能够重温军训的乐趣,在军训中重拾坚定的信念,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思想以及优秀的品质.
4结束语
高校军训的德育价值主要表现在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集体主义教育价值以及健全人格教育价值等方面,但是当前高校军训中存在的短期效果较为明显,长效性较差;军训内容较为简单,重复性较长;教官经验较为匮乏,效果性较弱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军训价值的展现.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军训需要充分挖掘德育价值的价值,通过明确军训教育的目标,优化军训教育的内容,延续军训教育的成果等方式,发挥高校军训的德育教育价值,为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作者:贺璐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龚雄亭.当前高校大学生军训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97—100+112.
〔2〕王志锋,李彩洁.军训对大学新生体质指标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101—105.
〔3〕徐九春,顾艳霞,杨小燕.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3):86—87.
〔4〕邬红波,俞党跃.大学生军训成果长效性的思考与探索———基于浙江省内四所高校军训成果的调研报告[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3):52—54+57.
〔5〕惠华强,姜文亭,雷权,黄文,肖立宁.热习服干预对沙漠军训官兵胃肠激素和细胞免疫状况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04):281—282+288.
〔6〕吴佳丽.政治社会化视野下90后大学生军训行为探析———基于湖州市某高校的个案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