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7:40:42
导语:在财务分析的概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海西;z模型;f模型;福建三农;厦门建发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
范围涵盖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所形成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同于其他行政区缘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投资者的我们,如何选择正确的股票进行投资。本文运用z分值和f分数,分析部分海西股的财务运行状况。
二、两种模型的简单介绍
z分数又称奥尔特曼模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z为判别函数;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奥尔特曼通过大量研究分析认为:z值与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负相关。当z>2.765,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z处于1.81~2.675之间时,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极不稳定;如果z<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
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
3+0.0302x4+0.4961x5
其中f模型下的x1,x2,x4与z模型一致;x3=(税后纯收益+折旧)/平均总负债;x5=(税后纯收益+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
f分数模型之后的五个变量的选择基于财务理论。其临界点为0.0274.若某一特定的f分数低于0.0274则公司将被预测为破产公司;反之,若高于0.0274,则公司能继续生存。
三、z分数与f分数的区别
f分数模型与z分数模型中各比率的区别就在x3,x5.
x3是一个现金流量变量。他是反映企业所生产的全部现金流量可用于偿还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x5则测定的是企业总资产在创造现金流量方面的能力。相对于z分数模型,他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出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
四、z分数与f分数运用于海西题材股
000732福建三农z模型下的财务预警
000732福建三农f模型下的财务预警
显然。福建三农的财务状况从最初的濒临破产,到最近一期的财务预警不濒危破产。z分数从最初的1.243远小于1.8.财务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到2010年2.0157。福建三农主要在其负债上的状况出现转机。使其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在f模型下时,福建三农从2008f值0.0213低于临界值0.0274到2010f值达到0.0318福建三农暂时摆脱了财务破产的可能。
600153厦门建发z模型下的财务预警
600153厦门建发f模型下的财务预警
600153厦门建发的财务一直很稳健,z模型下,每年的财务预警都高于临界值1.8,且基本大于3,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很小,财务不失败组。600153厦门建发f值一直高于临界值0.0274,在f模型下。厦门建发的财务非常的令人看好。
五、财务预警模型的局限性和修正
需要指出的是,z模型和f模型所使用的的理论数据都来自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及其附注,都是根据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报告信息计算出来的。但是财务报表的编制本身有相当的可操作性。很难完全准确的反应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因此,财务预警z模型和f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一方面是我国法律法规有实行特别处理,暂停股票交易及终止股票交易的规定,另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经营者的利益和公司业绩挂钩,当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时,除了改变其经营决策。也会尽可能在其会计报表上调节盈余,粉饰财务成果。f模型及z模型只是决策者进行管理的辅助系统方法之一,也仅警告可能发生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风险预警;管控机制
1企业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概述
1.1企业财务分析概述
目前,社会对于财务分析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美国南加州大学著名教授WaterB.Neigs指出,财务分析的本质就是搜集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解释,进而为利益相关者做出准确决策提供参考信息。财务分析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分析等专业学科,以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记账凭证等为分析对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历史和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进行分析,对其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进行评价和预测。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有用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掌握企业目前的运营动态、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财务分析的方法与分析工具众多,具体应用应根据分析者的目的而定,最经常用到的分析方法主要围绕财务指标进行单指标分析、多指标综合分析等,借助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图表、文字等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描述分析结果。
1.2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概述
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又被称为“破产预警分析”,将企业的各财务报表及附注资料作为分析研究对象,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权益净利率等财务指标或借助数学技术构建模型,对企业日常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测,预测企业经营失败的可能性,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恶化,从而发出预警信号。美国学者Fistpatrikc最早发现了财务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测风险作用,他在1932年开展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时,以19家公司为分析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划分为失败和非失败两组,并发现预测判断能力最强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和产权比率。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Beaver将统计学方法正式运用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1966年,Beaver在美国会计评论上发表了《可以预测失败的几种会计手段》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变动趋势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得出“财务失败的时间越近,财务指标的预测能力就越强”的结论。1968年,美国学者Altman提出了Z-score模型,该模型通过统计方法将多个指标变量建立成一个多元线性方程,开始对财务风险进行多变量综合分析。随后,越来越多的预警模型被提出来,影响较为广泛的有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以及人工智能分析法所建立的预警模型。
1.3财务分析与财务预警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财务分析可以判断一些财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发现需要预警的事项,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分析有相同的作用,都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好坏进行诊断分析,但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并不完全等价。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进而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等进行的一种系统分析和判断。而财务预警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过程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是当企业财务状况出现较大风险时向企业管理当局提出的预警。财务预警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方面、市场状况等进行分析预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监测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还能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事先了解企业经营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最终有效规避风险,以免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2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预警的意义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务,需要做好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控制,将其限定在可允许的风险水平内。在此过程中,需要经营管理平衡好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避免决策不当陷入经营困境。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产成本过高、存货积压、产品质量不达标、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战略多变和资不抵债等都会引发财务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予以有效回应,就可能导致这些财务风险进一步恶化,使企业陷入更大的财务困境。由此可能引发企业客户黏性降低、市场份额减少、企业信誉受损,甚至企业破产、清算等。财务预警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进行检测、诊断,因此,企业有必要在经营过程中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分析和监控预警,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制定准确的决策提供支撑,防范危机发生。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能够帮助企业利益相关者在风险或危机尚未来临或者处于萌芽阶段时,制定积极有效的投资、筹资或生产经营决策。如对于政府部门,可以依据某行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等制定有利的方针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推动或抑制某一行业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和企业发展;对于投资者,则可以根据企业的财务分析或预警结果,做出是否投资、投资多少、是否撤资等决策,从而降低损失、保证收益最大化;对于企业的经营班子,可以监测企业运营是否正常,根据出现的异常情况或数据偏差问题,制定及时有效的应对之策,防范和预防危机发生,制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战略。
3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控机制研究
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对任何企业来说,都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特征、与自身经营现状相适应的管控机制,从而更好地监测经营风险和财务危机。
3.1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要想更好地发挥财务预警的风险危机警示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预警体系是重中之重,从财务和非财务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定量及定性的全面、系统预警分析。在选取确定的预警分析指标时,不能盲目跟从,亦不能固步自封,应当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技术环境等,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增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这是企业及时发现和管控风险危机的基础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3.2提高财务风险预警意识
树立风险预警意识不是只喊口号,也不只是企业管理层自身的事情,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其中。企业应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企业全体员工进行风险预警意识的宣传工作,逐渐培养并不断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预警意识。同时,企业经营班子要积极构建专门从事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预警的机构,配备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人员,加强财务数据等预警分析,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源并实施有效管控,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或降低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
3.3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
公司的发展与相关工作开展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制度和方针战略指导,因此,要提高企业财务分析和财务风险预警能力、规避和降低风险的能力等,要求企业高度关注相关领域和业务部门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企业制度规范,形成具有一定刚性、适当灵活的财务预警管控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企业发现日常运营中存在潜在风险的效率,以及时予以应对和防范,避免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遭受重大损失。好的制度规范是企业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确保企业完成宏伟战略目标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来开展财务风险预警管控工作。
3.4有效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技术、Python和R语言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企业处理海量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提供了可能。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方法的出现,为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数据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提供了支撑,借此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提高数据的价值,能够为利益相关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因此,企业要积极引进并有效运用这些现代化技术手段,向其借力,以更好地发挥财务分析和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加强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
4结语
关键词:财务分析;报告;认识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也变得不确定,企业利益相关人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希望及时、全面和客观了解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而财务分析报告能直观的揭示企业经济内涵,满足管理层、债权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预测和决策分析的需要。但作为财务工作人员,一般长于实务处理而短于财务报告的分析,苦于无问题可分析或拘囿于模式化分析。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对如何提升财务分析报告能力的认识。
一、财务分析报告概述
1.财务分析报告的类型
财务分析报告按内容划分为综合分析、专题分析和简要分析报告。综合分析报告是对企业整体财务情况进行分析,涵盖了企业所有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用于年度、半年和季度财务分析,属于定期财务分析的范畴。它具有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各项决策有深远的影响,也是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最主要的内容。专题分析报告是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大经济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门分析,属于不定期财务分析的范畴。它具有时间不固定、分析事项单一的特点,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解决企业的特定问题。简要分析报告是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概要的分析,主要用于月度或旬的财务分析,属于不定期和定期财务分析的范畴。它具有简明扼要、重点分析的特点,主要反映企业特定财务指标的分析或预测今后发展趋势。
财务分析报告按分析时间可分为定期分析报告与不定期分析报告。定期分析报告主要受到财务制度强制性规定,主要向外部利益相关人提供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如综合分析报告。而不定期报告不具有强制性规定,主要用于内部管理者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如专题分析报告。
2.财务报告的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辨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基础的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经济指标在数据上的比较来揭示经济指标之间数量关系和差异;比率分析法是将两个性质不同但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找出客观联系。辨证分析法是财务报告分析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主要按照寻找差异-分析原因-措施建议的程序,揭示比较分析和比率分析中反映出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的原因,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形成相应的财务分析报告。
二、财务报告分析常见问题或不足
1.财务分析报告高度不够
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制是财务部门,而阅读者主要是企业管理层,由于受到部门的局限性,财务分析报告只能站在财务的角度,而难以站在企业管理的高度。易出现“就财务而财务、就数据而数据”的问题,财务分析视角难以拓展,不能将指标数据和数据背后的经营实质联系起来。这种与企业管理脱节,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层“真正想了解的信息”,只能称为数据的罗列表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分析报告。
2.财务分析方法不科学
企业经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财务报表数据虽然是静态的,但这种静态是相对的,而动态是绝对的,所以财务分析报告需要树立辨证分析法的观点来分析静态的数据。目前,存在问题是分析方法不科学,习惯于静态分析,靠经验来判断静态数据背后的动态问题。造成无法揭示问题的本质,结果只能是“抓大放小、避重就轻”。
3.财务分析整体性差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只有将多种指标结合起来,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层层深入、递进式分析判断,才能深挖出指标背后的问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常常习惯于单项指标分析和判断,比如一个财务指标数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分析时一般局限于一个指标进行反复分析,鲜于举一反三的分析。即使进行多个指标综合分析判断时,一般也只是将各个指标数值简单地加权计算,而没有将各个指标数值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机地联系起来,更难以分析出指标背后的经济实质。
三、如何提升财务分析报告能力
1.充分了解财务分析报告的目的
首先,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之前要明确分析报告的类型,有针对性的收集资料,以提高分析的效率和效果捕捉报表使用者希望“真正了解的信息”。其次,要辨证的进行财务分析,不同指标用于不同的财务分析目的,结果也不同,所以应辨证看待分析结果。比如资产负债率指标,当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时,是越小越好,但用于财务杠杆分析,高的资产负债率,可能表明企业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对企业财务最大化不是劣势而是优势。再次,要了解财务报告对象不同,对于对外公布的财务分析报告,应使用约定俗成的语言,注重分析的完整性,防止社会公众的误解。对于企业管理层使用的财务分析报告,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要重点进行问题分析。
2.注意财务分析报告格式的规范化
财务分析报告属于写作的范畴,但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其更倾向于公文类的模式。财务分析报告内容一般包括前言段、说明段、分析评价段和建议措施段,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可能有所取舍。一是要先草拟提纲和段落层次,然后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确定分析方法,按照找出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步骤来反映问题和揭示问题。二是要注意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有所侧重。分析问题过广可能使财务分析报告抓不住重点,但分析的过窄可能使问题交代的不清楚。三是在财务分析报告形式上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采用文字处理与图表相结合的方法,使财务分析报告形象生动、一目了然。在格式上力求简明扼要,对重大差异或重要的指标应标以特殊符号,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3.财务分析报告应注意的事项
一是财务分析报告的写作人员要注重素材积累,多了解一些宏观经济情况,把握企业财务状况以外的客观原因。要重点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同行是财务分析最好的“参照物”。二是要注意横向和纵向沟通,横向要和企业其他部门沟通,以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防止企业财务分析报告出现“坐井观天”现象。纵向要向企业管理高层多汇报、多请示,以了解企业未来经营战略的方向,吃透企业政策,使财务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三是要注重财务分析报告文字表达,行文要尽量流畅、简明,避免口语化。同时对财务数据多角度分析,避免轻易对财务数据下肯定结论,防止不准确的结论误导财务报告阅读者。
参考文献:
[1]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准确的开展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已经成为确保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良性运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财务分析不仅可以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掌握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改进优化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同时也是企业的投资者掌握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目前,在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中,最为普遍的就是采用杜邦分析体系,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难以满足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管理的重点,这对于确保上市公司自身决策的合理以及实现在资本市场的良性运作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概述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最早是由杜邦公司所提出的,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综合性与系统性相对较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就是权益净利率,通过将上市公司的权益净利率细化分解为总资产净利率以及权益乘数等,对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整体偿债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价分析。应用杜邦财务分析方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更加强调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系统性。在杜邦财务分析方法中,不仅基础指标选取合理,而且对于单个指标的分析相对更加科学,更注重了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类管理活动的整体分析,这可以确保企业更加准确的掌握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而且也有利于外界财务信息需求者全面掌握相关的信息。
第二,杜邦财务分析法更加强调了经营管理的协调性。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具体运用过程中,相对来说更加强调了财务指标彼此之间的协调性,财务指标的协调性强,而且还有效地结合了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基础财务指标进行了合理分析,具有非常好的协调性。
第三,杜邦财务分析法的层次性相对更加分明。在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中采用杜邦分析法,在逻辑顺序上采用自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的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在分析体系中,最下为各类基础报表数据,中间为比率指标、最上则为综合评价指标,深度逐渐增加,也更有利于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开展。
2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分析
第一,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反映不够全面。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更加强调的是对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几方面的评价分析,而对上市公司的整体发展潜力以及资产增值能力等缺少准确的预测评价,尤其是未能充分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收益以及与资产价值增加之间的关系,对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侧重不足。
第二,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不够。在杜邦财务分析法中,重点是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表以及资产负债表等进行相应的分析,但是在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不够,难以准确地评价上市公司获得现金能力以及对资产的实际经营效率,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评价分析方面不够全面。
第三,对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方面反映不够。上市公司在自身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问题,但是在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法中,并没有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分析评价指标,无法准确地对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
3 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改进优化措施
第一,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引入可持续增长率。对于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缺少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分析问题,在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完善中,可以引入可持续增长率。由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是具有较强综合性的预测以及计划指标,因此在可持续增长率评价指标上大致主要是通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等相应的财务指标作为基础,合理的构建评价分析模型,对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效率、偿债能力以及股利政策等进行评价,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评估预判。
第二,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引入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是上市公司正常经营运转的基本要素,在经营发展阶段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资金链的断裂,都会造成上市公司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所以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必须引入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在财务分析体系中增加的现金流量指标应该主要集中在销售现金比率、净利润与净经营活动现金比、资产现金回收率等反映上市公司资金利用效率、获得现金的能力方面的指标。通过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信息,准确地评价现金流量变动造成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变化,进而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第三,加强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整体改进优化。在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具体的分析模式是通过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三者的乘积来对上市公司的权益净利率进行反映。在通过引入可持续发展率指标以及现金流量指标以后,在整个财务评价分析体系中还需要增加两项内容: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与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股利支付率乘积)、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净利润与净经营活动现金比(净利润/净经营活动现金)、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同时,在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评价过程中,应该增强财务分析的针对性,重点分析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质量的因素,综合分析资产负债率是否合适,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等,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最佳科学的意见。
第四,考虑引入非财务指标。仅仅依靠财务数据以及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不全面,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中,还应当考虑引入各种非财务指标,更加全面综合的考虑上市公司经营的各类影响因素。目前,在非财务指标的选择上主要有以下几类:企业形象的评估,主要包括了对企业的产品服务形象、经营形象、管理形象、员工形象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了研发费用投入、专利数量、职工学历结构、科研人员比例、创新能力等指标;顾客满意度,主要通过顾客对产品或者是服务的实际评价来反映。通过增加这些非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现有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能力作出更加准确全面的判断。
[关键词]概述 财务分析指标 企业经营管理作用
财务分析是指以会计核算及相关报表等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业性分析技术和方法,对经济组织在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有关筹资,投资,经营及分配等活动中体现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情况进行系统地测量,分析及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
由真实公允的会计资料测算出的财务分析指标数据在企业的管理,决策及战略规划方面有着重大影响。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利用的财务分析指标有如下几类:
一、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的盈利能力就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性企业建立的初衷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即公司价值最大化,获得的利润越多,公司的价值就会越大。考察盈利能力的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
(1)销售收入增长率,毛利润增长率及净利润增长率,这三个指标的高低变化可反映企业的业绩表现及成本费用方面的控制能力。
(2)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反应企业销售收入的盈利水平。
(3)资本回报率,反映企业使用其占用资本产生利润的效率大小。
二、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到期债务,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一个盈利能力很高但偿债能力很低的企业很可能因为资金管理不善而无法继续经营。可见,良好的偿债能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偿债能力可从两方面分析:
(1).流动性:流动性关注短期性融资是否合理地和短期性资产匹配利用,主要有两个财务分析指标: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2)负债比率:负债比率与流动性互补,它关注企业使用的长期性融资是否合理地与企业的长期性资产匹配利用,更多地反映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负债比率维持在60%-70%较合理,负债比率过高则暗示企业长期以借款维持经营,应发出预警信息,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偿债风险。
三、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资产管理比率
资产管理比率是用来考察企业资产周转状况的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各项资产的管理比率的高低水平与企业所在行业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应用对比法考察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时一定要选取本行业中优秀的对应指标作为标杆,才能正确分析本企业的优点与不足,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资产管理比率的财务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存货周转率:考察存货的流转速度。
(2) 应收账款周转率:考察应收账款的规模大小和收回速度。
(3)应付账款周转率:考察应付账款的规模大小和付款速度。
(4) 流动资产周转率:考察企业流动资产的流转速度。
以上四个指标主要针对企业拥有的流动性资产与负债进行考察,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找到突破口,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
四、分析企业的增长能力
分析企业的增长能力,主要通过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出其发展走势,从而预估出企业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能力。
分析增长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以下三类:
(1)营业增长率:考察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比往年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小,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从而预估出出未来营业收入的成长趋势。
(2)资本累计率:反映企业在当年所有者权益总的变动水平。资本累计越多,则表示企业拥有的扩大再生产的资源越多。
(3)总资产增长率:反映企业当年资产的增长情况。企业资产是企业取得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偿还债务的重要保障,所以良好地资产增长能力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以上的各项财务分析指标可以从企业在盈利,偿债,营运和增长四大能力方面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做出基本的评估,展现出企业现状。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更有利于他们掌握最新的企业资讯,利用有效信息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对于管理者而言,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保持优点并对企业存在的缺陷做出及时改进,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及管理层业绩提高;同时,这些指标也可用于企业管理层的业绩评价和管理层薪金设定中。
财务分析指标在企业管理中可以发挥多项作用,正确利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利于企业向更好更强的方向发展。当然,以上的财务分析指标只是一部分代表性指标,企业还可以利用更多深层次的财务指标对企业经营现状作出更深刻的分析,同时,企业也应当结合非财务性分析指标,对企业的其他方面作出综合分析,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全方面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创业计划大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并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深入、具体、完整的创业计划,以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揭示风险和预期回报,并提出行动建议。创业计划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的有兴趣的人士应清晰易懂。创业计划可能的读者包括:希望吸纳进入团队的对象,可能的投资人、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政策机构等。
创业计划书的组成部分(顺序和内容仅供参考)
创业计划一般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管理团队、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的风险和问题等十个方面。
一、执行总结
是创业计划一到两页的概括,包括以下方面:
1、公司及提供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的概述
2、面临的市场机会和目标市场定位与预测
3、市场环境和竞争优势
4、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预测
5、团队概述
6、所需资源,提供的利益等
二、产业背景和市场竞争
1、本创业计划的产业背景和市场竞争环境
2、详细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说明,以及如何满足关键的顾客需求
三、市场调查和分析
1、目标市场的定位与分析
2、市场容量估算和趋势预测
3、竞争分析和竞争优势
4、估计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5、市场发展的趋势等
四、公司战略
阐释公司的发展战略,分阶段制定公司的发展计划与目标,包括:
1、商业模式
2、总体进度安排、分阶段制定公司的发展计划与市场目标
3、公司的研发方向和产品线扩张策略
4、主要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等
五、营销策略
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确保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并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包括:
1、定义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面对的顾客群,所提供的核心价值、附加利益等
2、制定符合本项目市场特点的价格策略
3、构建通畅合理的营销渠道
4、提出新颖而富于吸引力的推广策略
六、经营管理
1、生产工艺/服务流程
2、设备购置和改建、人员配备、生产周期
3、产品/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
七、管理团队
1、公司的管理团队,组织架构以及团队能力
2、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团队成员的分工和互补
3、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
八、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
1、资金需求和来源
2、融资计划
3、股本结构与规模
4、资金运营计划
5、退出策略(方式、时间)
九、财务分析与预测
1、关键的财务假设
2、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前两年为季报、前五年为年报)
3、财务分析(IRR、NPV、投资回收期、敏感性分析等)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概述
财务分析是企业以各类财务数据、报表为依据,运用特有的方法对企业财务状态及经营成果作出的深入剖析,其目的是真实呈现企业的发展态势及运营中的问题,帮助企业改善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并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财务分析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比例分析两大类。
(一)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最主要的两张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首先,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分析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及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并根据财务状况变化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比例、资金结构、经营规模等作出恰当的调整,而财务状况本身则包含着企业经营能力、资金流动性、筹资风险、偿债能力、所有者权益变化等信息;其次,利润表分析的分析,分析利润表的目的是真实的反映该企业盈利能力方面发生的变化,并根据企业盈利的变化改进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关环节,而盈利状况本身也包含了利润分配状况、盈余积累状况等信息。
(二)财务比例分析
财务比例分析可以体现出企业的运营能力和偿还能力,偿还能力就是企业偿还负债的能力,其可以细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通过流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较反映出企业是否有能力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即发性债务进行偿还;长期偿债能力可以反映出企业能否按照合同约定对长期借款本息进行偿还。当然,对于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来说是不可能靠变卖固定资产来偿还债务,而是通过投资所得来偿还到期债务,投资所得的高低才是衡量长期债务偿还能力的关键。
二、新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规范方面表现出的优越性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信息的综合性载体,同时也是相关利益群体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渠道,更是企业管理层作出相关决策的主要依据。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以历史交易和经营状态为基础,反映出的信息公平性和公开性较差,以此为依据而开展的财务分析工作质量势必受到影响。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原有会计准则的一些内容进行了完善,并添加了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原则性及规报告容规范性的要求,概括的说其优势性可表现为: 第一,对财务报告应涵盖的内容要求更加具体,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对反映日期及区间有了一定的限制,使财务报告所反映的期间更为明确,也使相关的财务分析更具针对性;第二,财务报告的目标更加突出,旧会计准则并没有提及财务报告的根本目标,而新会计准则明确的指出了财务报告的目标及相关工作任务,其要求企业出具的财务报告中应包含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结果、资金动态等信息,使报表信息使用者能够在财务报告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第三,明确了使用者,原有的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使用者方面表述的比较模糊,而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各方的权责有了更为明确表述,便于各方行使权力、履行义务。
三、新会计准则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新跨级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财务处理办法,例如:存货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无形资产处理、非货币性资产处理等方面均有涉及,这实际上也给财务分析带来了影响,下面对一些主要的影响进行概括:第一,存货方面,新会计准则要求存货的计价方法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取,这对于存货数量量较大且周转率较低的企业也来说会影响其当期利润,而新准则在存货方面作出此项要求,其本身也是为了避免出现企业恶意操控利润的行为进行操纵,使企业各期的经营结果更具真实性和科比性;第二,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面,新会计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作出了限制条件,规定了要以公允减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并将换入资产和换出的资产的价值差计入当期损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条件客观上均存在着一定弹性范围,资产价值在弹性范围之内的变化对企业资产结构、所得税、净资产均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企业也有义务对非货币性的各类交易信息进行披露,这实际上各利益方对企业的非货币资产交换行为进行监督;第三,新型资产减值及债务重组方面,与原来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债务重组等业务有了更为明确的细则,各企业之间的业务操作和财务处理将更加趋同,这有助于企业进行规范化市场运作,也使得相关分析数据更具可比性;第四,无形资产方面,新会计准则将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分成了研发环节和开发环节,研究环节因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其费用支出归为当期损益,开发环节支出则计入无形资产本身的价值,这项规定降低了高新企业在研发环节利润指标的压力,另外,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间可由企业人员自行预期,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企业粉丝财务报表的空间。
四、新增细则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细则带来的影响
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给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巨大,因为公允价值计量涉及到企业的多种业务,并影响偿还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标的分析。公允价值在财务核算中运用首先给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带来变化,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结果,公允价值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工具。此外,对于投资房地产的核算也引入了公允价值计价,但尊则也特别要求了其后续计量和信息披露必须符合要求。
(二)金融工具确认及计量细则带来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使用公允价值模型,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上的变化需在企业损益中表现出来,而且在财务报表中应有专门的栏目。此项规定在某种程度上使企业的利润更为真实,也使得股票价格波动与企业经营结果联系更为紧密,更符合市场化原则,新标准在金融工具计量上的改变健全了企业盈利标准,使企业财务运营工作得以完善。
(三)投资性房地产细则带来的影响
新准则要求以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主要计量依据,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发生的波动需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性房地产使用公相关政策重估方面的新应用,促使重估净资产成为评估投资性房地产的关键标准,相关细则的融入改进了企业财务管理方式。
五、新会计准则下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关键点
(一)公允价值的运用
公允价值的运用本身就具有两面性,为提高其质量需要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使相关人员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准确而熟练的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完成财务核算及分析工作。企业还要建立起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起稳定的市场信息系统,确保持公允价值计量与行业整体一致性。此外,企业要对收益观进行深入的探索,全面收益是传统收益的升华理解,在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运用的初期可考虑编制全面收益表的方式来过渡。
(二)变动后利润表的分析
新会计准则在计量属性及所得税计算方法上的变化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不同的企业利润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化。为此,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首先要明确准则的变化会给企业利润带来怎样的影响,企业自身也应该合理的运用会计准则来反映真实的盈利状况,不要违规的操控利润并避免利润。企业管理者及会计人员要清醒的认识到,虽然新准则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但却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价值,正确的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一种责任,在利用利润表信息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求分析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对企业合并的分析
新会计准则在合并报表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母公司需要纳入投资企业合并范围,财务人员在进行分析时要判断纳入行为的合理性,准确的判断母公司对被投资企业是否拥有实际控制权。此外,新会计准则将少数股东损益改为归入合并利润表项目中,母公司的净利润将包含子公司的损益,这样一来母公司的净利润就会受子公司的影响,在财务分析时是否把少数股东损益计入净利润需视财务分析的目的来决定。
参考文献:
[1]颜金梅.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3)
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财务分析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的进展,更加趋向于“规范化”和“制度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本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财务分析机制,并对财务分析指标、分析方法的应用等都进行了相关明确。然而,纵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应用现状却不难发现,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状况并不佳。相较于企业,还十分薄弱。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是我国特殊经济与政治的产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该拨款也并不以获取收益为目的。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执行两套会计准则与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主要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在这些制度与准则的要求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笔者试对此进行分析。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的必要性分析
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财务分析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改制的进展,更加趋向于“规范化”和“制度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本都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财务分析机制,并对财务分析指标、分析方法的应用等都进行了相关明确。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包含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全过程,不仅能指导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还能帮助单位管理者及各方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1.财务分析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财务分析涵盖的内容较多。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单位财务收支状况;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资金运行情况;资产管理情况;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等。财务人员运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对上述内容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能够对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把握,以对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和战略做出正确的决策。
2.财务分析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能够有效保证管理者决策的公正性、客观性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其中,定量分析法又包含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定性分析方法是指运用公式或文字对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所进行的体现与说明。定性分析法一般是对定量分析法的补充。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可以以定量分析法为主、定性分析法为辅,并利用绝对值与相对值指标进行财务分析,并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能够有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在做出决策时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3.财务分析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基础财务资料进行汇集与整理
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单位财务收支状况;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资金运行情况;资产管理情况;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等。由于财务分析的内容众多,因此,在正式的财务分析工作之前,需要做大量的涉及各个方面的前期工作。财务人员需要搜集、查阅、整理、分析各类资料和有关的财务数据。财务人员能够在此过程中积累多角度、全面的数据资源。在为财务分析准备资料的同时,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提供了充足的基础资料。
三、行政单位财务分析的当前现状
1.财务分析指标有待完善
根据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制度,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详见下表。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可分为三类,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类型不同,各财务指标所体现的作用也不同。对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而言,”资产负债率”和”经费自给率”的财务分析作用要更强些;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其完全不具有盈利性,因此财务分析的重点是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和事业单位的支出是否合理等。然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并未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类型而有所分类和侧重。
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安排不甚合理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计量基础普遍为“收付实现制”。收入与支出的确认均以单位是否实际收付为准。在这种计量模式下,会计期内的应付未付和应收未收项目便无法被有效体现,从而使会计信息有失真实性。尤其是会计期内的应付未付的支出未能被列支,直接导致事业单位的结余被虚增。同时,应付未付款项不作为真实负债,而体现为一种“隐性负债”,制约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
3.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财务分析重视不足,财务分析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普遍对财务分析工作相对忽视,更多的只是重视会计核算。相较于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和长期性,在作用方面不如会计核算凸显。同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通常是由上级财政部门拨款,这一特点也变相加重了事业单位管理者对会计核算的重视。此外,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机制并不完善,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多是为了应付了事,财务分析工作停留于表面,无法深入开展。使单位管理者和上级部门无法有效通过财务分析报告了解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营情况。而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体制不健全所导致。
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应如何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1.加强对新财政体制的了解和学习
近些年来,我国推行了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了以政府采购为主体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新体制的推行强化了财政资金的审批管理力度,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也应当及时转变思路,及时理顺财务分析与财务核算间的辩证关系,另外,在不断强化财务会计理论学习的同时,重视对于管理会计的了解和掌握,使财务分析工作更加游刃有余。
2.注意对各种财务分析方法的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在做财务分析时,要注意各种分析方法的合理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差额分析法等。其中比率分析法是运用最为频繁的一种方法,它一般是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实际收支数据与企业的计划指标(预算指标)或者上一时期内的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各数据的增减对比情况,及时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对今后的管理加以修定和指导。在比率分析法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加入一定的图形图表,从而更加简单直观的反映出各数据间的差异和变动趋势。
3.加强财务分析理论研究,构建财务分析评价体系
相关财政管理部门应组织部分财务理论与管理的专业人士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套适合在我国国情的财务分析评价管理体系,对当下的财务分析工作进行较为客观和专业的指导。该评价体系应涵盖财务分析的目标、流程、方法、指标参数、分析模型和分析报告设计等等,并建立财务分析数据库;数据库中不仅要包括满足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分析要求的共性指标,还要包括满足部分具有鲜明经营特点的单位的个性指标;体系中应涉及多种分析模型,以满足不同类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需要。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经营决策;作用
一、引言
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企业做出的每一个经营决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合理有效的经营决策离不开与财务分析的相结合,财务分析能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剖析,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经营决策。
二、财务分析内容与方法
财务分析是指通过利用相关会计资料以及报表等,采用相关的分析技术或方法,对企业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相关投资、筹资、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进行分析评价,为企业下一步发展需做出的经营决策提供一定参考的经济管理活动。
(一)财务分析内容
1、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用其自有的资金去偿还其长期及短期债务的能力。一个企业偿债能力的好坏反映了其能否发展得长远,若偿债能力不好,可能会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进而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因此,企业应当做好偿债能力分析,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营。企业的偿债能力又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有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产权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低,利息保障倍数高,表示企业长期的偿债能力比较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有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以及现金流量比率,这些指标越高,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2、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主要通过对资产循环利用率进行计量来反映企业营运的好坏。营运能力的强弱反映了一个企业资产利用率的高低。企业要想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使其得到高效运转,便应当注重对营运能力的分析,将各营运能力指标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营运能力分析指标有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这些指标的比率越高,说明相对应的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例如,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越充分,企业的经营状况更可观。3、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众多利益相关者都会尤其关注的一个内容。它表示一个企业利用其自身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股东通过盈利能力分析来评估能获取多少利益,债权人通过盈利能力分析来评估企业能否有能力偿还其债务。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计算通常与利润有关,有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其中,净资产收益率表示企业所有者通过对企业进行投资能够获得的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表明企业所有者的盈利能力越好。通过这个指标,企业的经营者可以看清自身公司的盈利水平,清楚所处的定位,进而更好地为下一步的经营做规划。
(二)财务分析方法
1、比率分析法。这是基于同一财务报表上的一些重要部分的数据进行相互比较求出比率,进而用来分析以及评价公司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预测公司发展前景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将净利润与销售收入进行比较,可以衡量出一定的销售收入可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2、因素分析法。这是通过统计指数进行分析总的变动中每个因素单个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可以分为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等。通过因素分析法可以将一些相同性质、特点的项目简化成少数几个反映出来,使管理层能够直观地看到其中存在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特征。3、比较分析法。这是分析财务报表时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通过不同时期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计算其变动率或差异额,进而分析和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通常对财务报表中一些重要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三、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进行科学的决策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发生的业务有关的数据为来源通过进行财务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薄弱环节,更加有利于公司进行绩效考核,以及发现企业经营的特点以及规律。通过这些规律,能有效地揭示出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风险,给企业日常的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例如,投资者和债权人通常根据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这为以后是否追加投资和退出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销售部的业绩通常也是根据财务分析来进行考量,有利于对员工业绩考核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让企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在其发展经营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对企业以前期间发生业务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借助财务分析方法来分析出企业过去一个期间内的财务经营状况。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分析不同的指标数据,预测出其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而掌握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律,也更有助于企业清楚自身存在的优缺点,对于不足的地方给以调整,降低潜在的风险发生率,提高管理者决策的有效性。
四、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时存在的不足
(一)财务分析不全面
在实际操作中,财务分析是对其本身的数据进行分析,反映不出来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根源。例如,同期的工程成本增加,会进一步通过财务分析将该项目工程成本分为材料费、人工费等进而发现具体的某个成本的变动情况,这样会导致分析的结果仅仅是数据表面的分析,因为没有结合其市场情况以及经营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因此需要将财务分析与企业的自身情况相结合,发现问题存在的本质,才更有利于企业经营。
(二)管理层重视度不够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里,管理者通常掌握着发言权与决定权,一些企业的外部报表由于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而比较受到重视,比如审计、税收等。但是,内部报表却常常被忽略。如今,一些大的上市公司认识到了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程度,但是一些中小企业的认识还不够,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单一的只注重利润往往会使管理者做出的决策过于短浅,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轻财务而重业务会导致企业忽视管理上的建设,使财务分析得不到有效的应用。财务分析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财务分析能够使管理者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根据其发展状况和市场环境,对以后的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合理的预测、规划,给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真实的数据。
(三)财务人员技能不高
一些企业的财务工作者没有很高的业务水平,使得不能将其财务工作发挥出相应的效果,进一步使财务分析失去了意义。一些财务人员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财务分析,总觉得只需统计一些财务指标就可以做财务分析,缺少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与业务部门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导致分析结果不够准确。同时,财务分析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熟悉,通常被动地收集企业的营运信息,不能保证其真实性以及时效性,导致分析的结果不足以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以及有价值的信息。
五、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应用中的应对措施
(一)财务分析与多种业务相结合
财务分析情况是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反映,同时也是对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经济业务好坏与否的衡量。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为了避免财务分析片面导致的分析结果不准确,应当紧密地与目前的经济环境、季节性因素以及国家政策等相结合,考虑到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在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也应当联系相关的业务部门进行考虑,对于相关数据要分析其产生数据的原因,同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解决问题。做到财务分析指标与具体业务紧密结合,进而更好地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二)加强管理层的重视
财务分析的作用及价值在于其分析结果能够被企业的管理者以及经营者所接受,通过分析结果调整企业的发展及经营战略。企业管理层应当认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加强财务部门的重要性意识,既注重企业的业务水平发展也要了解财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使企业内部管理经营形成以财务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协同的系统性工作,对在经营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问题或者决策进行深入分析。逐步建立起对财务分析的重要认知,从管理者开始,提高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也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员工对财务分析的认识。
(三)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技能
因为财务分析这项工作专业性较强,使得财务人员需要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财务工作经验,并不是随便就能胜任的。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注重财务人员的培养与选拔,招聘财会专业毕业的人员,由有财务工作经验的人来进行选拔,选取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拔尖的人才。同时,对于一些国家新的财会政策,企业要鼓励财务人员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必要时可以组织一些专业的技能培训,同时也可以鼓励财务人员多进行财务分析的学习与研究,积极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职称考试,实行奖励制度。鼓舞和激励员工多加学习,最终实现学以致用,更好地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出来。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准备团建活动,丰富员工生活,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归属感以及凝聚力,这样更有利于财务人员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一分子,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更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于对企业有较大贡献的员工,可以实行股权激励制度,以更好地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