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农业研究

时间:2023-09-26 09:36:53

导语:在生态农业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农业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农业 传统农业 生态农业

从古至今农业都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人类生存最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其中“食”则最为重要。而食品原料绝大部分属于农产品,发展农业是经济需要,也是社会需求和人民生存需要。传统农业生产率低下,产量少,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要求,而现代化农业对生态环境及土壤破坏严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才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结合,提高了产量,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防止了污染,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力,推广现代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的关系

在我国农业研究中对于传统农业始终褒贬不一,很少有客观的评价。传统农业发展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农耕时坚持按“农时”耕种,围绕“农时”进行经营开展农业活动。传统农业精华在于合理协调、用养结合、因物致用、多种经营。讲求的是轮作复种、合理布局、间作套种,协调用地,提高用地效率。这种耕种模式,还能够抑制病虫害,对土壤优化有着很大帮助,保证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衔接和转换,维持了农业生态稳定,虽然产量不如现代农业。但对农作物进行了优化组合,通过对不同作物的搭配促进作物生长,实现合理配置用地结构,且注重对土壤微环境的改善。而现代生态农业则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以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为基础,利用传统农业技术精华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系统,注重发展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因此,二者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的相互结合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高效农业发展目标。

二、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思路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有着密切联系。现代生态农业应在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的同时,通过融入现代技术,从而弥补传统农业模式缺陷,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现代生态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建设的主流趋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发展建设目标应与区域总体规划目标一致,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具体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自然条件为依据,不仅要制定农业发展计划,还要完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评价体系。从政府角度来讲,应给予农业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使广大农民能够在不损失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事业中,让农民能够对生态农业有一个正确认识,从思想上理解农业持续发展科学内涵。具体可采取措施,如建立农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通过补助手段让农民对生态农业产生认同感。此外,现代生态农业还应积极融入传统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思想,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目标。传统农业中精耕细作的核心在于“用”与“养”的结合,不是盲目使用土地。如不对土地进行保养,土壤质量和肥力就会下降,甚至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要“用”就先得“养”。而化肥使用不仅消耗大,效率低,且会造成污染问题。而有机肥不仅对土壤有优化作用,更能够增强肥力,成本也非常低。因此。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应减少对化肥的应用,也加强对有机肥的应用。此外,从农具角度来看,应加强对现代化农具的应用,但要选择环保型耕作机械,发展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保护性耕作完全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有着明显保护水土、抑制农田地表扬尘等问题的作用,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低污染、低投入、高产出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农业发展应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线路,构建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单一农户分散、孤立,农业生产中所能够取得的生态效益十分有限,且不好管理,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更难以得到保障。如把这些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打造农业产业链,不仅扩大了农业产销范围,增加了农业收入,同时更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且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着积极作用。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基础。

三、结束语

农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是支持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土壤破坏,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持续降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我国农业发展中,应积极继承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将生态思想融入农业生产,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赖亚兰.重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13,4(18):67-68

第2篇

本文从生态农业的现状入手,接着研究了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借鉴其他国家在这一方面存在的优势,从而提出我国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的可行性建议,为其更好地融入城市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关键词:

生态农业;现代都市;居住社区;可行性;农业景观

1现代农业的生态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对当今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日益降低,环境超负荷严重。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以环境的损耗为代价,而应该进行可持续发展,要考虑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效益等。

2我国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的现状

从1998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都市农业研讨会之后,社会各界的目光更多地倾向农业发展上。虽然对农业有了更多的投入,但是关于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首先,我国生态农业在城市的发展中,自发性建设较多,缺乏统一合理的布局与规划。大多数城市在引进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过分追求其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农业的生态作用和社会作用。其次,在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使得农业用地远离都市,而其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即生态农业没有很好地与现代都市相融。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农业用地,而现代都市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住宅和商业用地。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点。在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时,由于前期规划中,出让或计划出让过多的商业和住宅用地,仅有的少部分公园性质的地块管理不善,甚至荒废,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1]。最后一个问题是,我国在开发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生态农业的娱乐性和观光性,而没有注重居住环境周边的改造与建设,所设计的生活空间并不贴近公众。这使得公众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改造关注度不高,参与度不大。这将直接造成生态农业发展的停滞。如果可以将社区周边的土地可以改造成小块的耕地,将这些小块耕地分发给家庭或个人,带动各种人群的参与,这将提高公众对生态农业产生直接的兴趣,有利于其融入现代都市。

3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启示

生态农业在美国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慢,但是其中不乏优秀的项目值得借鉴。比如TroyGardens项目。TroyGardens项目的目的是增加市民户外锻炼与接触自然的机会,培养他们种植水果和蔬菜的兴趣,并提高他们对健康食物的信任。该项目是一块31公顷的独特居住区,包括混合型居住区、有机菜园、儿童乐园、林地恢复区和有机农场等。从中可以看出生态农业在该居住区得以很好的实现和融合。在该项目中,市民可以种植属于自己的菜园,儿童乐园的产品也可以用于儿童的烹饪课、美术课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TroyGardens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既保障了市民的经济收入,同时缓解了农耕用地的压力,使市民的生活得到丰富和提高,也保证了社区环境的多样性。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还使该居住地的居民们产生了对社区的归属感、依赖感,将整个社区团结在一起。总的看来,它是一个多功能的居住社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空间。

4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融合的建议

4.1改变密集型住宅的大都市格局

由于我国的人口压力和土地压力,加之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国际化大都市,目前我国的一些城市的发展格局是密集型的住宅区,这不仅不利于生态农业的融入,从长远看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发展。在未来城镇规划方向上的建议:将一个大都市分解为几个联系紧密的小城镇,在每个镇内尽量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如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在每个镇里都设有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农业用地等。这样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可以将一个功能也许不能全面覆盖的大城市变成几个功能更为齐全的小城镇。在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土地还可以被有效利用,种植一些经济作物等,在美化了环境的同时缓解了公共压力和交通压力,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对现已存在的密集型大都市的状态,其改进方法是:对于让出来的土地,可以将它进行改造和利用,将商业用地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空出来的土地可以对其进行绿化,绿化带可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等,在增加绿地的同时促进生态农业与城市的结合。利用城市楼房的天台屋顶,对于即将拆建的地块,重新考虑其用地性质,可否改为绿地等;对于已经出让而暂时空置的地块,可短期出租用于耕种或向周边居民开放有偿耕种,种植短期农作物。

4.2增加城市绿地率

生态化农业的增加城市绿地率不是一味地增加绿化面积,而是要将城市绿地变为农田,让城市重新回归农村,甚至每个人都有一亩三分地,可以集中耕种。在城市楼房的天台等开阔地带也可以进行培土种菜或者种植其他经济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增加城市绿地的同时也发展了农业。正如美国的TroyGardens项目,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农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每个人都参与到生态农业的建设中来。同时,将绿地变为农田的好处是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保持城市空气清新,还可以缓解我国的耕地压力。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资源本就紧缺,在城市种植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将大大缓解我国粮食压力。更重要的一点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退休老人无事可做,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将绿地变为农田,可以让退休老人们有事可做,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参与感,这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发展以及维持社会稳定也起着重要作用。

4.3将城镇公园的景观进行改造

目前我国公园的趋势是以观赏性植物为主,经济作物在公园里出现的频率少之又少,即使出现也只起着观赏性作用。生态农业要求改变这种趋势,要将小区内或公园内的景观进行改变,以果树、农田等为主,以纯粹的观赏性植物为辅,改变大家盲目种植各类花草树木的习惯,减少绿地资源的浪费而农田资源紧缺的问题。利用现有的相关政策,将即将拆建的地块的改造进行合理改造,让其变成集观赏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优良城市公园景观。

5结束语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农业的介绍以及对外国优秀项目的研究,为生态农业融入现代都市提出了几条合理化建议。生态农业为城市景观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通过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的融合,规划者们可以将城市发展与生态发展、粮食生产系统等进行有机结合,为城市农业景观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作者:杨艳 周恒 单位:成都一品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第3篇

生态农业模式概念的界定。生态农业模式的产生与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密不可分,它是生态农业理论逐步形成及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的结果。自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AlbrecheW.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开始,其相应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工作逐步在世界各地开展起来。中国的“生态农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并逐步得到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也逐渐被赋以生态经济功能并走向系统化和工程化。由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学术界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定义较广,不同的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勾画。90年代初期王兆蓦先生定义了“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认为生态农业模式是整个生态农业籍以组装和运行的蓝图,是各组成要素在整个系统网络中的地位和相互循环关系的具体表达阁。生态农业模式可被抽象地认为是物质、能量、信息等要素在空间、时间和数量方面的最佳组合和选择或视为某宏观区域内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经济动态模型[4];生态农业模式是用于实现和发展生态农业系统功能的各种具体生产要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等)的最佳组合方式,或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效益的实体。

综合各种定义及生态农业实践看,生态农业模式是1项系统工程,是实现生态农业系统功能(包括社会、生态和经济三大功能)的技术手段,是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和表达方式,它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建立农业生态复合系统,并确保农业生产系统内物流、能流和价值流的合理流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大功能的协调统一。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在一定区域内建设生态农业,首先要根据区域总体特点,选择对资源高效、永续利用的主体模式,并在模式建设过程中逐步完善一些小型的农业经济实体(模式)[s〕,这就涉及到选择或构建具体的生态农业模式问题。由于生态农业系统本身及其组成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体系,但表现出一定的完整性。

生态农业模式可根据区域规模、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主产品或主要产业3种分类标准加以划分川,即按生态农业建设的区域规模或行政级别划分为生态农业市、生态农业县、生态农业乡、生态农业村及生态农业户等;按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划分为平原型、山区型、丘陵型、水域型、草原型、庭院型、沿海型及城郊型等;按主要产品或主要产业划分为以1种主要产品或产业为主的专业型和至少以2种或2种以上的产业或产品为主的综合型。生产实践中可结合生态农业建设的特定区域因地制宜进行具体划分,如根据模式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或进行生态经济规划分区遵循的原则等进行分类[aj。

2生态农业模式的机制研究

生态农业模式机制包括模式的形成机理和模式的内在功能机制两大部分,模式形成机理主要包括对模式产生的历史和资源状况、模式发展前景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模式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讨论,现有研究表明,模式的产生最初往往不是科学家有目的地按照有关生态经济学原理科学设计而成,多数表现为“农民生产实践创造~科学家总结、完善”模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生态农业模式的区域特点限制其示范推广价值。1999年全国首批51个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阶段性验收总结材料表明,对模式形成的描述缺乏科学系统分析,模式建设者则难以得到有效地启发或指导。模式的内在功能机制主要包括模式本身的物流、能流和资金流情况、模式构成(模式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模式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其综合效益)、模式优化途径等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多为研究单位或研究人员对各地代表性模式所做的研究工作,常为地方生态农业模式建设者所不熟悉,使其研究成果不能得到及时交流,从而限制了模式的推广及效益的发挥,因此加强模式研究、模式建设和推广环节间的交流对整个农业生态建设效益的高低至关重要。

已有研究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模式结构、功能、效益等方面评价,其中功能和效益评价是模式评价重点,同时兼顾其他方面的合理性。模式结构合理与否对模式构成要素间的能流、物流状况及其转化效率乃至模式的生产力高低都具有重大影响,评价生态农业模式结构功能的好坏主要从模式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已有的研究因难以搜集合适、有效的量化评价方法,在结构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生态学、经济学有关原理的战略或战术模型进行分析和描述,如模式物种组成(种类及其比例关系)及其各组成物种之间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结构上的食物链关系、各自的生态位功能、对自然资源(如光、土地和水资源等)的利用合理性等;模式功能评价主要分析模式能流、物流和资金流动情况,采用能量投入产出分析法选用相关指标对模式能量利用率(光能)、系统能流密度、系统产投能结构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目的在于判别模式能量流动的合理性。

分析模式物质循环状况时多将模式划分为不同的组成子系统如物种子系统、土壤子系统等,分析各子系统物质输入、输出状况特别是大量元素N、P、K等循环状况,比较分析物质循环率大小,其目的在于评价物质投入及其利用合理性。资金流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判别模式合理与否的关键因子,其评价内容包括模式各物种子系统及整个模式的资金投入产出状况,计算和比较模式经济效益的高低等;模式效益评价包括对模式的生态、社会和经济3种效益类型及模式综合效益的评价,生态效益指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模式内部小气候因素变化、模式构成物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状况、模式养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分析和评价这些生态指标以比较和判别模式生态效益的优劣,社会效益包括产品供给、劳动力占用状况等,经济效益指模式建设的投资回收期、经济收益等,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主要是对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旨在探索某一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兼顾的较理想的生态模式。评价方法是搜集一些已有模式评价案例,选择上述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的相关指标运用数学或系统的分析评价方法进行,在系统中指标个数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调整。模式优化的目的是对现有模式进行“整改”,建立1个功能符合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结构合理的生态经济系统。对模式进行优化是l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模式的优化和设计也是生态农业模式建设者应努力掌握的配伍、协调、干预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对现有模式进行优化要系统分析其运行过程中结构的合理性(资源利用是否合理、模式运作目标如何)、功能效益的优劣等,关键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在优化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为模式合理优化提供目标限制,模式优化也可在对流域或区域进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作局部或细节调整。

3问题与建议

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生态农业模式种类繁多,全面抽象上升困难,模式研究目前多停留在单个案例分析与评价阶段,今后对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要逐步模型化,增强模式的普通指导意义,使模式建设能按照设计施工。生态农业模式研究除包括结构、功能、效益研究外,还应对模式的区域适应性机制进行系统评价,加强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参数和适用条件研究。生态农业模式的营养结构表达相对困难,加强模式的营养结构研究也是今后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的重点。从全国各地生态农业建设的经验看,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方法多为简单概括性的描述,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引入系统量化的分析方法并取得一定成效和经验,如用主元分析进行的聚类和因子分析,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整个系统变化和利用哈密顿函数求得生态经济系统的最优处理等,实际生产中已有运用线性规划方法研究生态经济模式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如一些学者根据区域生态和资源特点,对生态农业模式进行了总体的生态经济规划和设计。

第4篇

[关键词]节水农业 生态农业 模式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生态环境较脆弱。一方面,我国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水量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季节型缺水、区域型缺水、结构型缺水、效率型缺水等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已经威胁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因此,建设节水生态农业模式是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

节水生态农业模式基础理论

我国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到80年代,由始至今一直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技界的积极探索和广大农民的热情参与。节水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是在综合了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上,针对农业水资源过度利用、生态农业系统退化、农业发展成本提高这三大弊病提出的,其环境友好性与资源高效利用性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节水生态农业模式大部分都是技术主导型,在构建过程中,要遵守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与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原则。

我国主要节水生态农业模式

现以地区特色与水资源利用特征为依据将我国主要节水生态农业模式分为五种类型进行归类述评:

水资源紧缺区适用的节水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针对水资源紧缺的旱区“水量型缺水”的现实,主要通过提高“天上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优化生态系统内各组分的时空配置,协调其与环境的关系,并辅以其它措施,提高降水资源的产出效益,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主要适用于我国中西部水资源紧缺地区,尤其是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生产条件落后的区域,典型模式主要有:

庭院集雨立体种养型模式,该模式针对庭院、屋面降雨利用率低的特点,发展以庭院立体种、养和小型加工业为主的庭院经济。首先建设雨水集储设施,据需求确定种、养结构与规模,同时辅助发展提输水设备、简易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质净化技术。集雨高效种植型模式,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风险调整种植结构,以提高雨水的利用转化效率和收益为目标,辅以各种节水抗旱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种植面积较大,集蓄雨水主要用于确保出苗,多余的可在需水关键期补灌。比较典型的代表模式有黑龙江依兰县的水浇地免耕节水灌溉模式、旱岗地深耕截雨蓄水模式、沟谷埝阶地中耕截雨蓄水模式等。

节水抗旱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针对季节性缺水问题,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组分结构的协调程度,选用当地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如坐水种、软管灌溉等,辅以工程、农艺、化学和管理等手段,把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提高经济效益。例如松嫩平原每年坐水种面积高达466.7万公顷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灌区适用的节水技术主导型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改造水利工程设施与农田灌溉方式,辅以其它措施,联合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提高灌溉水资源的管理水平,以降低灌溉损失,保护生态环境,使生态系统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并促进系统功能的良性发挥。适用于我国广大灌区,典型模式主要有:

渠灌区防渗节灌技术主导型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首先提高渠道防渗衬砌率,然后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进地面灌溉技术,辅以其它综合措施,实现全方位节水。如甘肃省武威市的山水灌区采取上述模式后,田间水利用率达90%,灌溉水利用率达53.3%。

井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导型模式,该模式首先实施低压管道输水,然后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进地面灌溉技术,辅以其它综合措施,并尽可能蓄存降水回补地下水。如山东省桓台县利用此模式,比传统地面灌溉节水29.8%,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30亿吨。

结合灌区水资源优化调控技术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联合应用型模式,该模式针对结合灌区一般引灌为主,井水为辅的特点,引灌时采用防渗渠道或低压管道,并适当提高灌水定额以回补地下水,井灌时则用管道输水,减小灌溉定额以控制地下水位。田间改进地面灌溉技术,辅以其它节水措施,在时空上联合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例如河南省清丰县采取此模式,节水率达30.4%,水分生产率提高63.3%,地下水位有所回升。

经济发达区适用的资源高效利用型节水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增加节水投入,引入高新技术,提高对生态系统的干预度及精准度,提高灌溉的自动化水平,辅以其它措施,强化水资源管理,追求高产高效。主要适用于经济基础好、起点高的区域,一般是经济发达地区或城郊地区,典型模式主要有:

城郊资源高效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针对城郊农业基础好、区位佳、农民接受能力强的特点,提高科技、资本的投入,增加生态系统的广度与维度,发展设施农业,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发展水肥一体化,辅以其它措施,提高水、土、肥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北京大兴县“九五”期间运用此模式在城郊示范区内进行整修建设,节水150万吨/年,缩短轮灌周期3~5天。

低劳动强度高用水效率型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针对经济发达地区用水压力大,农业生产不稳定,但经济发达,投资容易,农民迫切要求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增加节水投入,提高对生态系统的干预精准度,重点发展高标准的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技术,发展劳动强度低、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的地面灌溉技术,并提高信息技术利用度,采取自动化控制。

生态脆弱区适用的生态保护与节水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矛盾突出,易引发严重生态问题的特点,强调因地制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改善水资源利用状况,提高农民收入。适用于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包括山区、丘陵、荒漠区、农牧交错带、喀斯特地形区、小流域等,采用的模式更加多样,统称为生态保护与节水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比较典型的有:

集雨生态畜牧型模式,该模式根据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来发展牧业生产,进行集水工程建设,集水定草,以草定畜,合理退耕,推广优良畜种和先进饲养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如彭阳县利用此模式,在坡面上修建竹节沟、隔坡梯田等,使天然草地坡面集流效率在8%~11%,天然林地坡面集流效率在7%-11%,坡耕地、退耕草地集流效率在10%-20%,有效地发展了农牧业,保护了生态环境。

另外,山区与丘陵一般采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导型模式,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低山丘陵区河道截渗拦蓄和高水位池联合供水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即在河床上修建截渗墙,将水抽到在河两岸适当高度处修建的蓄水池,在坡耕地由上至下依次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微、喷灌。喀斯特地区一般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主导型模式,如重庆采用的节水型农业模式,即农户在农田周围打

井或修水窖,然后推行管道灌溉,在经济条件稍好的地区推广滴、微灌,取得了良好效果。

多类型区域适用的结构优化型节水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在分析可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调节作物品种、时空组合与灌溉的时间特征,提高作物生产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配合度,辅以其它措施,改善水资源的利用状况,提高经济效益。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区域,尤其是季节型缺水、结构型缺水、效率型缺水等现象比较普遍的地区。典型模式主要有:

多种多收的时间结构优化型节水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利用种群演替原理,使生态系统拥有最有效利用降水的时间结构,改善作物与降水在节律上的吻合度,提高其利用率。如河南省扶沟县的“六种六收”模式与河北省以早熟小麦套种中晚熟玉米为主的良种配套体系,能使降水利用效率提高30%左右。

适水的结构优化型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以全年可用水资源为主要参数,同时参考土壤、经济和作物生理特性等因素,在时空维度将系统内的作物与水进行科学组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如黄淮海平原丰水区实行的小麦一水(旱)稻和小麦一棉花(或芝麻)模式。

研究前景与热点问题展望

基础性研究方面。包括我国节水生态农业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分类;节水生态农业模式的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规律如何;其空间适宜规模、布局与组合;其技术适用度规律等。

关键理论研究方面。节水生态农业在重视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改进的同时,强调技术集成配套,注重区域发展模式研究。以后的重点将集中在技术的有机融合及区域适宜性;技术的标准化与评价等方面。

外延理论研究方面。未来节水生态农业模式研究中,理论外延即与各学科的交叉必将成为热点。包括高效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应用;农民主人翁意识与地位的提升;农田水分高效利用理论;区域生态水文过程;农业精准用水理论与实践;节水潜力的计算等。

第5篇

关键词:现代生态农业园 项目开发 永泰农夫山庄

0 引言

现代生态农业园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现代农业生态园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体验、健身、科学考察、教育、度假、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类型[1]。

近几年来,伴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越来越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够在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实现自己返璞归真的理想。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自然就成为了人们最好的选择。现代农业生态园独特的吸引力契合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1 现代生态农业园的发展模式分析

1.1 现代生态农业园的发展阶段模式 现代生态农业园作为一种旅游发展方式,首先缘起于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如表1所示。

1.2 现代生态农业园分布上的地域模式 现代生态农业园的发展从空间上,又可分为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两种模式,依托自然型的距大城市较远,但是交通便利,可以以多个大城市作为目标市场,这种模式农业基础好,地貌类型全,可以有独立的自然景观作为依托,可以采取分散管理,保留其原由农村各级组织等管理方式[2]。依托城市型一般距离大城市较近,以一个大城市作为目标市场,通过借助一定的农业基础,主要通过人工构造农业景观,采取独立封闭和集中管理的管理方式,其属性接近于人工主题公园,如下表2。

1.3 现代生态农业园经营过程的开发模式 随着现代生态农业园的发展,各地现代生态农业园呈现出多样的开发模式。从总体上看,现代生态农业园的开发,呈现出以下发展规律:即从组织形式上,逐步由自发到有组织地发展;从产品构成上,逐步由单一品种向品种多样化发展;在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上,逐步由低科技向高科技发展;在现代生态农业园项目的投资规模上,也逐步由从小到大的发展趋势[3]。各个经营过程中的开发模式不尽相同,存在着高科技农业园模式、综合性多功能农业园模式、生态农业园模式、农业主题公园模式、参与、体验、采购式农业园模式,各种模式主要特点,区位选择,投资规模及主题功能不尽相同,形成特色项目的旅游活动。

2 现代生态农业园开发的理念与原则

现代生态农业园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基地,在其发展的理念上遵循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共存,并且更加注重社会价值。在满足人们对生态农业产品的需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休闲观光旅游的享受。在生态、人文、绿色、环保的理念指引下,构建多层次生态绿化带,绿色森林,草坪,花园,河流等丰富多彩的乡间村落风光。把自然的古朴村风与现代旅游文化相契合,提升乡土文明的观光游览价值,在给当地人们带来精神满足的同时也增加其经济收入。总的来讲,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同时还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2.1 生态的原则 生态农业最注重的必定是环保,不能因为生态农业而造成别的地方的污染。现代城市工业污染已经使得很多地区变得不适宜人类居住,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建设生态农业更要注重缓解这种环境的压力,做好城市的绿环过滤,坚持生态原则,要系统落实到生态农业的每一个步骤,从植物到农副产品到旅游景点都必须牢牢按照生态文明健康环保的原则进行。

2.2 经济性原则 开展旅游观光和进行园林的改造无非是为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规划设计当中要把经济生产融合到园区建设中来。尤其对于各类采摘园来说,采摘的经济效益很高,规划设计要能够使采摘进行的更好,同时注重在非采摘季节吸引游人,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2.3 参与性原则 亲身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现代生态农业园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极富有参与性特点。城市游客只有广泛参与到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多层面的体验到农产品采摘及农村生活的情趣,才能使游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

2.4 突出特色的原则 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而规划设计要与园区的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的特色更加鲜明,使景观规划更直接地为旅游服务,为园区服务。

2.5 文化的原则 通常我们谈及农业,首先想到的是其生产功能,很少想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由此而来的一些诗词歌赋。所有这些使人很容易忽视农业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所以在园区的景观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出其内在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6 多样性原则 不论是观光旅游或是专题旅游,不论是团队旅游或是散客旅游,都要为旅游者提供多种自由选择的机会。园区景观规划的多样性原则既是要求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游览方式、时间选取、消费水平的确定上,必须有多种方案以供选择;更要求园区品种选择、景观资源配置突出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

3 现代生态农业园开发实证研究――以“永泰农夫山庄”为例

“永泰农夫山庄”的创想源自网络上风靡已久的虚拟作物种植采摘游戏,通过与福州市永泰县大洋镇下苏村协商,根据消费者需求细分为种植区,每块种植白菜、地瓜、荷兰豆等不同的时令瓜果蔬菜,通过租金租出,可选择自行种植自行收获、自行种植代为收获、代为种植自行收获三种管理方式,未被出租的地块由农庄安排农技员种植和收获,产品通过农超对接方式销售。对于采摘观赏区,消费者可在采摘区内自由采摘果蔬并购买,在观赏区内进行拍照和游玩等活动。

3.1 以生态农业为内核,充分挖掘乡村性资源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地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因此蕴含着浓厚乡村性的农家乐是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根据下苏村资源情况,可开发以“农家”或“农庄”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农业园项目,如开发永泰农夫山庄旅游项目,游客在农家或者农庄中可以品尝当地自产的新鲜瓜果蔬菜和自养的鸡鸭牛兔羊;可以下到田地里插秧拔草翻田,体验干农活做农事的乐趣;可以利用原始器具制作美味食品,感受原汁原味的气息;可以住在设施完善的农屋之中,获得身心的放松。

3.2 大力发展花卉苗木观赏旅游产品,开发瓜果采摘品尝旅游产品 以花卉、苗木观赏为主要功能特点,一般以植花种树为主,也涉及到建筑、水景、树景等方面。按观赏植物种类可分为园、玫瑰园、牡丹园、桃园、梅园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广,品种繁多,今后应重点发展。瓜果采摘、品尝旅游农业产品在国外发展迅速,型式多样。人们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之余,选择合适的景点,通过亲自参与,体验农村的劳作和生活,下苏村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适合开展这类活动。

3.3 发掘高科技农业观光旅游产品,深挖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高科技农业,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并提供观摩、学习、培训和交流的场所。高科技农业观光旅游产品的开发,高科技农业园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食、住、行、游、娱、购等旅游要素的配套,要采用农业高科技形成农田工厂化、现代化,突出科技兴农、科技兴旅的特色。同时发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使游客参与体验农村生产生活和乡土民俗活动,在其中得到新、奇、乐的享受。游客可以到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感受乡土生活和民风民俗。永泰下苏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有一定的基础,今后可重点发展现代农居的民俗文化旅游。

参考文献:

[1]钱春弦.“新农村”将为中国旅游业释放前所未有的动力[N].新华日报,2006-01-04.

[2]谢浩,蔡鲁祥.浅析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7):35-38.

第6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苏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建议

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人为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1],如酸雨、温室效应、土壤农残等日趋严重,使得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相协调,对地方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出现的新理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1981年,我国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并在1984年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要求“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止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3]。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在系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指导下,依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融合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而建立起来的生态方式,这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最明显特征是融合了经济规律和生态平衡规律,在生态效益稳固的基础上,获得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超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有限的承载能力[4]。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思想、技术、原则、途径,强调农业生产力的持久稳定提高必须建立在合理利用资源的保持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为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及解决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途径,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目前,在苏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已经出现了不协调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农业自然资源逐步衰退、利用不够合理的情况下,人口却不断增加,可见,发展生态农业是一种必然趋势。

1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

1.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原则

在选择生态农业时,应因地制宜,从农业系统的平面结构、立体结构、食物结构出发,围绕本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用系统分析方法,以资源最佳利用为目的,从农林牧渔、种植业及农田群分布结构上进行调控和优化。

1.2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兼顾的原则

绝对优势就是在选择农林牧渔结合方式和进行合理布局时,全面考虑本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选择最能适应本地区生产力,水平最高、效益最大的行业进行规模种养;相对优势就是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本地区相对比较有优势的作物、畜禽及水产品优先安排生产。两种优势相辅相成,兼顾统筹,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1.3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从系统论的整体与局部的概念来看,整体效应产生于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当农林牧渔协调发展时,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苏北地区在生态农业设计时,要运用优化技术创造最优的农业种群结构,最大限度地合理应用农业资源。

1.4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

发展生态农业的目的是要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5]。生态效益是农业持续发展的保证,经济效益是农民进行持续生产的动力,社会效益是农业生产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表现。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要保持和改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争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苏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研究

2.1利用海洋资源的“绕海”模式

海洋滩涂资源是苏北地区一大发展优势,沿海滩涂的鱼虾贝壳类海产品种类繁多。以连云港为例,其滩涂总面积10.7万hm2,已围垦8万hm2,尚未围垦2.7万hm2。此外,潮下带可开发的浅海域面积18.7万hm2。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沿海已围垦滩涂面积8.03万hm2(其中,赣榆县2.11万hm2,灌云县2.77万hm2,市区3.15万hm2),约占滩涂总面积的75.3%[6],起围高程2m左右。全市滩涂淤积型岸段每年以20m左右的淤积速度向潮间带淤涨,每年淤涨滩涂面积约为133.3hm2。沿海滩涂已开发利用面积7.80万hm2,占已围垦滩涂面积的97.1%。其中,农业种植面积1.53万hm2,水产养殖面积3.06万hm2,盐业用地面积1.04万hm2,港口、城镇及其他用地面积2.41万hm2。2011年,全市滩涂区域实现社会总产值243.6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1.2%。滩涂区域对全市经济总量的贡献值将会不断地提高,沿海地区的滩涂区域将成为连云港市的经济重心和城市中心[6]。

2.2利用蚕桑资源的“绕桑”模式

蚕桑生产是种养结合的特殊产业,也是蚕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蚕农收入的70%来源于此。2008年,江苏省桑园面积7.07万hm2,占全国桑园面积的9.5%,位居全国第四;蚕茧产量9.85万t,占全国蚕茧产量的15%,位居全国第二,全省优良桑超过60%,家蚕良种覆盖率在80%以上。东台是全国主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茧丝绸是东台支柱产业。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01万hm2[7],有蚕桑生产镇19个、蚕桑生产村280个、养蚕农户60796户,亩平发种、亩桑产茧量、张单产等数量指标和上茧率、出丝率、解舒率、净度等质量指标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全市有缫丝加工企业12家,年产干茧8000t,生丝2500t,茧丝绸三业产值16亿元。先后荣获“全国蚕桑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茧丝绸基地”等称号。桑园面积突破1万hm2大关,饲养蚕种突破50万张,年产鲜茧近30万担,收购量居江苏省第一,为农民增加收入1.94亿元,人均增收199.7元,桑园每公顷收入突破7.5万元。

2.3利用地理优势的“绕药材”模式

盱眙山区地处大别山余脉,药材资源丰富,是江苏三大中药材产区之一。1984年,全国中药材资源重点普查了360种,盱眙就有153种,占42.5%;在审定的35个品种中,盱眙有24种,占68.6%[8]。盱眙出产的蜈蜙、灵芝等珍稀名贵药材,以及野马追、辛夷、丹参等常规药材远销省内外,全县中草药年产值4.7亿元。盱眙野马追产业被江苏省科技厅确定为“苏北星火带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以王店乡、黄花塘镇为中心,建立野马追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全部实行GAP规范化种植。野马追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达166.7hm2,年产量1250t,产值850万元。盱眙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把中药材的种植与加工作为全县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种植各类中药材1666.7hm2,仅卖中草药原料收益就达1.1亿元,带动3200多户农户走上致富路。盱眙县仇集镇建成黑头港片万亩金银花基地,11个村(场)各栽植了13.3hm2以上金银花示范片,全镇金银花种植大户达120户,栽植面积200多hm2,每公顷效益30多万元。射阳县洋马乡曾以粮棉种植为主,在粮棉效益比较低的情况下,借助千亩“百药园”这一独特优势,瞄准建立药材产业化的目标,积极营造市场、优化服务、加快开发,有效地带动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衔接。目前,全乡中药材种植品种近200种,常年种植的品种30~50种,并形成了白、丹参、白术、白芷、玄参、黄芪、板蓝根、薏苡、杜仲、银杏、鹿茸、龟甲等10多个主导产品的生产优势,其中尤以白为最,常年种植面积在1300hm2以上,年产干3000多t,现已成为中国生产的最大基地之一。

2.4“绕棚”转的设施农业模式

以徐州市为代表,新建设施农业基地面积5960hm2,改造提升面积6230hm2,总规模发展到1.3万hm2,占耕地比重20%,总量、占比继续保持全省第一[9]。20个重点畜禽规模养殖场已有13个完成建设任务,6个已建成主体圈舍,正在完善配套附属设施。设施结构进一步优化,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改变了过去低层次设施生产的模式,日光温室、标准钢架大棚比重明显提高,增量占比达到85%。栽培品种呈现多元化,设施果、特菜、花卉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设施农业进山区”取得重大突破,实施面积已达800hm2,其中,邳州200hm2、新沂267hm2、贾汪133hm2、铜山200hm2。以铜山区柳泉镇柳泉、西堡、前亭这3个村为例,总实施面积130多hm2,全部为标准钢架大棚,主要种植瓜类及茄果类蔬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年来,设施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茄果类蔬菜价格一直高位运行,设施鲜切花、设施果等高档设施品种效益则更高。

3苏北生态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3.1劳动生产率不高

目前,苏北生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土地紧缺、经营规模小和养殖设施的落后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2科技人才不足以蚕桑业为例,相当一部分的县市级桑蚕技术服务机构仍然依靠“自收自支”,规模难以扩大。由于设置蚕桑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少,桑蚕人才培养萎缩,加之经营丝绸业风险大、效益不稳,从事桑蚕业的人员纷纷转行。

3.3环境对生态农产品的影响

江苏农村的工业比较发达,很多桑园、药园离工矿区很近,容易受到污染,对生态农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受病害和虫害的威胁,化肥、农药在种植业应用非常普遍,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最为突出,加之对水体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3.4市场竞争激烈

虽然桑蚕、中药材等已成为苏北部分县市的名片,占据着龙头地位,但市场是残酷的,随着世界经济的起伏,农产品、海产品的价格波动大,需求量的波动也大,收入的不稳定导致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4促进苏北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4.1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改善生态环境

从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环境问题的凸显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苏南的太湖治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导农民由单一的粮棉油传统种植模式向设施蔬菜、瓜果、特色作物和经济作物间套种植的效益型转变,使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把庭院种植、养殖有机地联结成良性循环链,建设庭院生态圈,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

4.2改变传统工业化模式

改变苏北地区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与工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围绕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工业生态化建设,延伸产业链,实现高效率、低排放。通过生态的相生相克、互补共存、循环再生,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容量,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4.3制定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第7篇

我国对于生态农业的认识有别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低输入、自维持,富有经济活力,在伦理、环境等方面易于为社会广泛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产生与发展是应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社会现状。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耕大国,有着延续数千年精耕细作的优良农作传统和丰富经验。我国生态农业是一种积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促进生物和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的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其综合了传统农业与石油农业的特点,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结合,重视有机肥使用,强调生态系统内部资源的深度开发,真正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调发展。

2黄冈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及农业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投入,将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把生产要素科学组合,借助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物质循环及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综合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率及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1重视体现不同的区域特色

黄冈市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农业特色,大力实施“三转两推(农产品加工转化、农民受训转移、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战略,初步形成了以“一县一特”为基础的优质水稻、双低油菜、速生丰产林、沿江水产和大别山南麓板栗等五大优势产业带,蔬菜、牛羊、三元猪、生态茶、中药材、花生、小龙虾、蚕桑、蛋鸡和奶业等十大特色板块。黄冈市下辖的浠水县、武穴市、英山县分别荣获湖北省政府命名的“水产大县”、“油菜大县”和“茶叶大县”。团风、麻城、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六县(市)进入全省粮食大县行列;浠水、武穴二县(市)为全国双低油菜板块生产大县;罗田县为全国板栗第一县;红安花生居全省之冠;英山县为全国名茶基地和无公害茶叶示范县;蕲春县是全国著名的药市和中药材之乡;武穴、麻城、浠水三县(市)进入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行列;麻城市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黄梅县是全国青虾繁育基地和全省水产大县。

2.2走综合化的发展道路

黄冈市生态农业着眼于全面发展“大农业”,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发展原则来规划、调整和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化结构,走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与农、林、牧、副、渔综合化发展道路,使各类农业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汇聚合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截至2012年底,黄冈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4家,其中省级47家,国家级1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构建了优质粮油、蔬菜、茶叶、桑蚕、中药材、生猪、家禽、乳业、渔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产业链,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黄冈地方特色、符合生态农业特点的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

2.3重视构建立体化的农业结构

发展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农业。一是优化种植业生态布局。黄冈市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扩大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木种植,重点水源保护区退耕还林、还湖、还湿地。目前黄冈市正在开展生态湿地工程建设,以保护与恢复湿地。二是理顺畜禽养殖业区域布局。优化养殖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养殖、规模养殖。三是大力发展生物、生态农业。通过集聚生物反应器、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高端产业,减轻农业环境压力,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积极扶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注重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三品”基地建设。截至2012年底,黄冈市有效使用“三品”企业238家,品牌总数达57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71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8个。通过合理的作业搭配和适宜的产业规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追求功能多样化和合理的效益最大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3黄冈市发展生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黄冈市生态农业起步晚、基础差,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资源浪费严重,忽视生态效益

一是耕地面积逐渐减小。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面积1.74万km2,总人口730万。虽然地广,但是地处山区,且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仅为0.053hm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耕地面积还将持续减小。二是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于3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严重滞后,差距明显。由于长期受“以粮为纲”的农业指导方针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生产一味追求数量,许多地区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仍旧强调高产出、高经济收益,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认识不足,农业生产中过度施用化肥引起土壤板结,不重视水土保持,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严重,过度放牧、捕捞及乱伐森林等违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破坏行为屡禁不止。

3.2生态农业规模小,发展层次低

当前黄冈市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生态农业,采用以生物群落组合原理或“食物链”原理的生态农业模式,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3]。此外,在建设生态农业中认识不到位,仅将生态农业视为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措施,缺乏持续发展的统筹规划。

3.3农业技术服务滞后,生态农业配套技术少

在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探索实践中,黄冈市开发了许多具有县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但遗憾的是值得推广的生态农业配套技术少之又少。如在良种选育、有机农产品生产、节水灌溉、生物能源开发等方面的科技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在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方面,只强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倡施用农家肥,但没有从更高的技术层面上形成系统的产品质量提高方法[4];在水土植被保护方面的技术水平也亟待提高。

3.4对生态农业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

黄冈市用于建设生态农业的资金来源于群众自筹、金融融资以及政府投资等。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对生态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但是引资体制还很欠缺,资金来源单一。由于很多基础科研实践项目需要前期大量投入,仅依靠群众自筹很难解决。此外,摒弃传统的农业模式,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也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与财政支持。

4黄冈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是“规模化、定量化、集约化与可持续”。针对黄冈市的实际情况,只有结合区域性的资源条件、经济基础、消费水平,通过定量化的优化组合,做好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5]。总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4.1面向市场建设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要面向消费市场,灵活调整经营模式,积极制定促进农业良性运行的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促进生态农业走高效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同时,要做到理性发展,在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中要加强指导,着眼长远利益制定发展规划。面向市场建设生态经济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要坚决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布局,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的原理,才能提升生态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6]。

4.2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

首先,政府要做好生态农业的规划、引导与协调工作,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干预,增强生态农业系统结构的多元化、功能化与合理化,保障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效益。其次,政府要提供发展生态农业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再次,加强环境监管与舆论引导,创造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宽松外部环境,大力扶持生态环境建设,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尽快恢复。最后,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市(县)的建设,深入宣传生态农业知识,摒弃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3加快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转化

生态农业是一种由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系统工程研究方法、生态学原理等元素构成的新型农业模式。其发展壮大离不开实用生态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但是目前黄冈市的实用农业技术应用率还远低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户还在沿用千年不变的农作方式,不改变这种现状,就无从谈及构建现代生态农业。当前与生态农业建设密切相关、值得大力推广的实用农业技术,如清洁生物能源开发、农业废水分散治理及循环利用、生态复合肥料、绿色食品开发、废弃地生态恢复等,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此类实用技术的推广与转化。

4.4加强生态农业基础理论的研究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路径;陕南

中图分类号:F320.3;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4-0787-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兴起,陕西省南部地区(以下简称陕南)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市利用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并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当前,面对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立足陕南资源优势,遵循产业发展演进规律,研究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发展路径,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陕南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而且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实现循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1.1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基本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在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的前提下,吸收传统农业经验,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生态旅游是一种非消耗性、教育性、探险性的新型旅游,其目的地是那些自然风景异常优美、文化和历史意义突出且几乎未受人类干扰破坏的地区,旨在欣赏当地的自然、社会文化历史[1]。生态旅游业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它要求旅游业发展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安全,积极寻求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点,实现适宜的利润和持续的环境资源价值维持。从产业演变和发展的进程来看,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都是人类面临人口增长、粮食不足、能源短缺、资源匮乏和生存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重新反思人与自然关系,通过转变产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冲击和消极影响,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相互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互动作用不断增强,两者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一些学者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两者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实现模式。李建丽[2]根据对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提出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生态农业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相磊[3]研究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共生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共生模式。杨红[4]通过对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揭示了产业耦合系统的演化机理。马点明[5]基于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一体化协同发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产业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

1.3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机理

产业耦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原本分立发展的产业系统之间通过某种性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同演进、共生发展的现象。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具有的内在联系为其耦合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在生态农业为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乡村风光、农事生产、农业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生态农产品的前向联系,还体现在生态旅游业通过旅游消费,为生态农业创造了更多的市场需求,从而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后向联系。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决定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关联效应和协同效应的发生和发展。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二者的耦合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要素、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制度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共生融合方面。其中产业要素的耦合主要体现在两大产业间产品、服务、人才、技术、管理、资本和市场等方面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产业结构耦合则不仅包含生态旅游业推动生态农业产业结构从纵向一体化逐步裂变为横向一体化的结构转换,也包含生态农业对生态旅游业产业结构的拓展与优化;产业组织耦合是不同产业主体间的交互融合与共生发展。在产业组织耦合方面,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耦合通常是由分属于两大产业的不同主体的合作经营来实现的。不同产业主体间基于利益需求,建立起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组织,或直接从事跨产业经营,形成企业网络等新型经济组织;制度耦合则主要体F耦合产业间各项政策制度衔接和配合方面。

2 陕南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战略分析

2.1 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陕南位于陕西省南部,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气候温润,土壤肥沃,雨量丰沛,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作为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陕南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区域内没有密集工业区,环境污染小,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同时,由于陕南地处中国南北交汇地带,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成为中国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最富集、特色最突出的地区之一。据统计陕南现有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国家级风景区45个,其中国家级4A风景区8个,3A风景区2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7个。

2)产业优势。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生态农业在中国推广以来,陕南三市因地制宜,有机结合地方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茶叶、核桃、板栗、魔芋、食用菌、生猪、蚕桑等特色农业种植,无公害果、蔬,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其中,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以富硒为特色的生态富硒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安康市富硒生态农业为例,2012年,该市富硒食品实现产值94.4亿元,增速54.7%。当前,为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陕南各地结合产业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生态农业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商洛市提出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的战略目标;安康市以畜牧、茶叶、魔芋、特色瓜果和设施蔬菜五大产业为重点,积极探索生态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汉中市坚持走“有机、绿色、安全”生态特色之路,创立了猪―沼―菜、猪―沼―果种养休闲生态循环模式,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努力创建国家绿色产业基地。

目前,陕南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0%左右,比陕西省平均水平约高出19%。近年来,陕南各地紧紧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水资源,成功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并辐射带动当地服务产业蓬勃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4年,陕南三市各类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生态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超过8 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400亿元。

3)交通区位优势。陕南位于“西三角”腹地(“西三角”是指西安与重庆市、成都市联合,组成一个对中国西部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三角形经济区),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江汉经济区的交汇地带,是连接中国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区域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纵横交错,特别是西康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西城高速铁路,使陕南逐步融入西安一、二小时经济圈,与川、渝、甘、鄂、豫等周边中心城市的交通网络也大为改善。航空航运方面,目前汉中城固机场已经开通至西安、北京、深圳、上海等国内大城市航线,安康富强机场也正在筹建之中。随着陕南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运输能力的不断增强,长期制约陕南发展的交通瓶颈将被逐渐破除,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日趋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文化优势。陕南文化素有秦风楚韵之称,北接周秦汉唐中原文化,南承巴蜀、荆楚文化,具有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由于秦岭隔阻、巴山屏护,陕南在历次战乱中所遭破坏较少,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创造出稻田养鱼、植物性农药防治农作物害虫、农业间作套种、施用有机肥、循环生产等独特的农业生态文化。陕南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两汉三国历史文化古迹、遗存和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从历史上看,陕南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源点,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出生于城固,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标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古丝绸之路丝茶贸易的重要起点,陕南丝路文化资源优势明显。

2.2 劣势分析

1)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足,产品层次低。长期以来,受传统思维模式、资金、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被视为两个不同的产业分立发展,业已明确的产业界限深刻制约了产业间的互动交融。尽管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起步较早,但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整体上仍处于较低层次,主要表现在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产业链短,技术落后,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项目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

2)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经营主体主要以农村合作社、中小企业、旅行社和农户为主,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品牌和特色。由于缺乏市场调查和科学论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主要依靠生态农业资源优势,开发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主要集中在观光、餐饮、休闲等较低层次,产品和服务差异性小,布局分散,管理粗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不强。

3)耦合主体整体素质不高,新型复合型人才紧缺。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大批具有突出专业技能和广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现有从业者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人文地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服务礼仪以及经营管理等基本知识匮乏。陕南有6所普通高等学校,每年培养旅游、农业、管理、营销专业毕业生数千名,但选择在农业企业和旅游企业工作的毕I生较少。传统的就业观使当地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十分短缺,既通晓农业知识又兼有旅游专业背景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更为匮乏。

4)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陕南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所辖28个行政区划中有20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地方政府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十分有限。现有的生态农业园区、绿色产业基地、生态旅游景区、休闲农业观光区道路、水电、通讯、网络、环保和相关服务机构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滞后,尤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步伐。

2.3 机遇分析

1)战略机遇。随着中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层面战略规划的逐步实施,陕南从过去西部欠发达的边缘地区转变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秦巴扶贫中心区、“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源点。这些重大转变为陕南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传统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重要契机。

2)市场机遇。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的耦合互动、共生演进既是中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体验田园情趣的市场需求日趋增长,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

3)政策机遇。为促进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各级政府在财税、土地、金融、投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优惠鼓励政策。各种面向陕南发展的专项资金、农业专项资金以及旅游专项资金优先支持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出台了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工作程序,开辟绿色通道,积极为企业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4 威胁分析

1)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以物质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转向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文化、服务消费需求增长迅速,消费需求逐渐从基本需求型向多元需求型转变。以旅游为例,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基本需求正在向“商、养、学、闲、情、奇、新”等新需求、新要素拓展,旅游的商务需求、养生需求、研学需求、休闲度假需求、精神情感需求和探险寻奇需求不断增长,个性化深度旅游、私人定制旅游正逐渐升温。然而,陕南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市场结构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需求,转型升级压力大。

2)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当前,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的新科技革命正逐渐渗透到现代产业的各个环节,利用新信息技术进行资源综合开发、产品生产、服务设计与营销推广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起步较晚,网络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产业耦合发展的新趋势。

3)周边同业竞争者的威胁。近年来,与陕南毗邻接壤的川、渝、甘、鄂、豫等省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并将两者的耦合发展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扶持引导,初步形成了耦合产业链的网络结构,打造出一批极具特色的耦合产业新形态。如与汉中毗邻的绵阳、广元、陇南等市均为中国生态资源富集区,通过规模化的开发建设,一大批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精品景区和优质生态产品相继推出,力图在市场上占居更有利地位和争夺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对陕南生态农业旅游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4)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中国GDP增速在历经长达十多年的连续两位数增长之后,逐渐回落至个位数。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陕南三市经济增长速度从2011年的15.3%下降至2014年的11.4%,且市场需求总体疲弱,支持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强,企业利润增速低迷。在陕南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尽管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耦合已经成为当地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方向之一,但由于资本投入增长乏力、生产成本上升,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耦合发展动力减弱。同时,经济增速放缓也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回落,增收难度大,居民消费支出意愿减弱。以生态旅游业为例,近年来,陕南接待境内外游客增幅、旅游综合收入增幅持续下降,市场新增需求不强。

3 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推进路径

3.1 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战略选择

从资源禀赋特点和国家功能区定位来看,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陕南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两大产业,两者耦合发展不仅符合产业演进规律,也与陕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相契合。通过两大产业系统的耦合作用,能够推动陕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带动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陕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还处在低度耦合阶段,耦合机制还不健全,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当前,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规划推进实施的历史机遇,树立“大耦合”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系统布局和顶层设计,降低产业耦合壁垒,扩大产业对接合作和创新互动,深化产业耦合层次,提高产业耦合综合效益。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新产业形态,使其成为陕南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3.2 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路径

1)树立“大耦合”观念,运用新思维,科学规划。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打破传统封闭的发展观念,将两大产业系统间的互动耦合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并结合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消费者思维,促进业态裂变和跨界耦合,推动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在产品、技术、资本、信息、市场、政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耦合。当前,尽管在陕南三市出台的相关规划中,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互动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但规划较为分散,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难以形成合力。要推恿酱蟛业良性耦合发展,必须打破地方行政区划障碍,树立开放耦合,协作共赢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区域层面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规划,明确耦合发展的目标、重点、进程和路线图,引导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良性耦合和持续发展。

2)抓住机遇,创新定位,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之路。面对周边地区严峻的竞争态势,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地域文化特色,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找准发展定位,形成特色,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在耦合层次上,应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特点和产业发展趋势,逐步从产业链低端的对接合作向中、高端的耦合协同发展,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是旅游产品中的教育要素及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体验,同时保护环境和社区[6]。为适应未来发展趋势,陕南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耦合发展中,应充分利用陕南生态农业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充分挖掘具有教育功能和旅游价值的生态农业体验项目,对于具有养生功能或药用价值的生态农产品应进行深度加工和开发,推动其形成特色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体系。此外,汉文化、民俗文化是陕南文化的突出特色,在两大产业耦合内容上应紧密结合陕南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在开发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等传统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基础上,注重对陕南传统生态农业文化、丝路文化等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尤其是要主动传承陕南传统文化中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事习俗和丝路文化精神,打造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丰富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内容。

3)借力“互联网+”,搭建产业耦合新平台,促进产业深度耦合。“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互联网+”运用到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过程之中,有助于形成更广泛的产业链网络,促进耦合产业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集成创新,提升耦合产业系统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当前,“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陕南“互联网+”提升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搭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平台是推动两大产业深度耦合的重要途径。首先,搭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平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领域,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其次,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两大产业生产服务体系,深化互动合作,打造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生态农业旅游精品园区,积极发展私人订制农场、个性化定制旅游,开发陕南旅游手机APP,将线上操作、互动娱乐与线下生态农产品配送、生态农业旅游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化、智能化的生产服务体系。第三,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基础上,利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博、微信和APP等新媒体渠道,开展“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整合营销和精准营销,促进耦合产业产品与服务从“传统营销”向“智慧营销”转型。

4)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产业耦合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是推动产业耦合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产业耦合目标的关键。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需要一大批既精通农业、旅游业专业知识,又熟悉新技术、新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从陕南人才建设现状来看,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在坚持和完善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鼓励各地通过顾问指导、短期聘用、咨询讲学、科研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引才聚智。同时,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训平台,大力培养适应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陕南地方高校、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当地企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委托式培养、基地式培养、半工半读培养等多种形式,为企业输送具有复合性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在员工培训方面,企业必须改变传统封闭独立的培训观念,根据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对员工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建立跨行业、跨企业、跨区域的合作培训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合力。在培训方式上,结合员工实际,采取名师带徒、专家面授、模拟演练、交流研讨、拓展训练、网络培训、移动学习等多种形式,引导员工改变传统思维惯性,开阔视野,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培养员工自我创新意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自我创新能力。

5)优化产业耦合环境,强化支撑体系,推动耦合新产业发展。产业耦合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目前,陕南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政策机制、组织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影响两大产业互动合作的部门、地区和行业壁垒还没有彻底破除。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完善两大产业系统间的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建设开放包容、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生态圈。优化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环境,积极推动陕南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养生农业等新型交叉产业发展,努力使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从初级耦合向深度耦合发展。

总之,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是陕南传统农业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陕南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厚重的生态农业文化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以生态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创新定位,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新型交叉产业,增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不断为陕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SIRAKAYA E,SASIDHARAN V,SONMEZ S. Redefining ecotourism:the need for a supply-side view[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9,38(2):168-172.

[2] 李建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对佛山迳口华侨经济区的调研与思考[J].广东科技,2005(5):72-75.

[3] 相 磊.黑龙江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共生模式研究[J].华章,2010(29):19-20.

[4] 杨 红.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链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三峡库区为例[M].北京:济管理出版社,2012.

第9篇

关键词:能源矿区;生态农业社区;分区指导;模式;陕甘宁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2-5662-03

1 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与经济学的一般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集约化的经营方式,获得较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综合性的现代化农业。它主要运用众多资源的有效结合、物质之间能量的有机转化以及生物体之间的融合共生规律,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设施的有效运用,逐步建立起符合自然规律要求的现代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该概念的基本特征是按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的技术措施包括结构调整、生物技术、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施用而施用生态肥料等手段,进而从根本上有效保护场地的整体生态系统,最终保证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达到有机、绿色、生态的要求。

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陕甘宁能源矿区位于广袤的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南部,行政区域主要包括两省一区的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和吴忠市,区域整体处于西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活质量较差,同时该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国家“十二五”规划已将该区域划定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1]。在该地区农业产业占33%,第二产业占38%;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占到70%以上。该区域黄土分布广阔,降水稀少,自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存在山地、丘陵区、河川区、坡谷地、沙化地、盐渍地等不同的地形与地貌区域,同时由于气候与土壤等生态要素的差异,其社区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并不能运用单一的模式进行生态农业社区的营建。通过系统分析陕甘宁能源矿区区域各类农业发展的特点与区域环境的特质,可以将其划分为山地农业社区模式、旱作农业社区模式、沙化地农业社区模式、黄河水灌溉农业社区模式、盐碱地农业社区模式5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2.1 山地农业社区模式

2.1.1 地理位置及特点 山地农业社区主要位于陕甘宁能源矿区的中部,包括陕北榆林市的子洲、吴堡、绥德、米脂、佳县、清涧,延安市的宝塔区、延长、安塞、甘泉、子长、吴旗、志丹;甘肃庆阳地区的华池、环县,平凉地区的静宁、庄浪;宁夏固原地区全部6县,一共包括23个县(市)。该区域的地势大体以山地为主,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降雨相对比较充沛,年降雨量大约为400~600 mm,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社区所在地坡度比较大,地形变化复杂,平地相对稀少,土壤肥力低下,缺雨即旱,多雨则流,土地生产力较低,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设施农业种植。其发展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的发展立体化农业循环经济,并根据自然环境的容量、土地容量确定社区人口规模。

2.1.2 山地农业社区营建思路 该区域生态农业社区的发展应当根据当地地形地貌的特征,以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防治山地自然灾害为出发点,综合发展立体农业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从上到下、全方位的充分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创造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发展地方优势农业,多方面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结合的良好效果。山地农业社区的整体营建思路为:山顶种树、山腰修田、山脚建棚的立体化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1.3 农业经济模式 ①山顶积极发展“林-菜-沼”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在山顶种植广阔的自然生态林以涵养水源、防风固土,其间种植一些能够适应高山气候的绿色蔬菜,同时考虑在该区域就近建造沼气池将绿色肥料有效还田,强调其循环与可持续生产。②山腰发展“果-菌-沼”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在山腰栽种猕猴桃、花椒、无花果等经济类果木,在其间套种木耳、香菇、党参、天麻等食用菌和药材,提高光能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果木能够为食用菌和药材遮阳,果木的枝干可以成为食用菌培养的原料,栽培废料可作为果木肥料逐步返田,进一步增加原有土地的肥力,一定程度上满足社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③山脚发展“粮-果-鱼-沼”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充分考虑山脚土地资源良好(水热条件充分),利用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广种粮食,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较为突出的林果业与渔业,有效利用建立的沼气池和渔塘将有机肥料充分还田,增强区域土壤的肥力。

2.1.4 民居组建方式 山地农业社区规划应当采用山脚与山腰居住组团化的形式营建,有利于进一步拉近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实现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充分提高单位土地上的生产效率。比较理想的规划模式应当包括:每个组团内部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辐射圈,小组团的户数至少应当控制在10户左右,这样能够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组团与组团之间以500 m的距离为宜,这样能够方便各组团之间的联系与物质沟通。山地农业社区的发展应当适当向山脚与山腰地段集中,尽可能最大化的为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时,黄土高原的山地地形使得以窑洞为主的生土建筑仍然具有一定的普及度,以便极大地发挥区域地形特征,最大化的节地与节能。由于该区域地下水缺乏,地区土地资源及其丰富,山地与沟壑地貌多样,民居的建筑类型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了窑洞建筑以外,还有平原区类型的平房四合院和地下窑洞四合院,同时也有窑洞与砖瓦房相结合的院落形式[2]。

2.2 旱作农业社区模式

2.2.1 地理位置及特点 旱作农业社区处于该区域的东部和南部,主要包括陕北延安市的富县、洛川、黄陵、宜川、黄龙等16县(市);甘肃庆阳地区的西峰、庆城、合水、正宁、镇原、宁县,平凉地区的平凉、华亭、灵台、泾川、崇信。该地区的地形地貌主要包括低山、塬、梁与沟壑,土壤多以黑垆土和黄绵土为主,便于耕作。区域为无灌溉条件的地区,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年降雨量为200~400 mm。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旱作农业生产为主,自然性的干旱缺水导致该地区发展农业较为艰难,社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小麦、玉米、马铃薯、红枣等是该社区的主导产业,该社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应当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水土保持为主导,通过马铃薯、林木、苜蓿等多种植被的种植,最大化地防止水土进一步流失。

2.2.2 旱作农业社区营建思路 在旱作农业社区模式的规划营建中,应当注意“突出特色,节约用地,集中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使得社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生产区主要包括农业种植区、牲畜饲养区、农产品加工区等,其中牲畜饲养区和居民居住区尽量分离,通过集中化的管理和舍饲精养,充分发挥集聚效应。生产区改变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方式,取而代之以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积极鼓励社区居民走出庭院搞生产,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集中统筹生产区的各项安排,做好生产区内道路交通、水电管线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2.2.3 民居组建方式 生活区应当尽量少占用农田耕地,多利用原有土地与空地进行集约化的生活区建设。社区聚落多呈院落式或组团式形态,一般其生活区的规模应控制在200户以下,以便于社区的集中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由于社区采取规模化生产方式,集中化的居住形态,因此可以考虑在社区中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进一步减少运营成本。旱作农业社区的居住建筑形式可以采用半生土建筑院落式的布局形态,结合新的结构形式,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由于生活区与牲畜饲养区的充分分离,所以居民的居住条件将会得到极大的改观,住宅卫生标准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在尊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民俗民风的前提下,当社区经济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时,也可以进一步考虑社区居住建筑加高层数,进一步节约土地资源,对于居住建筑的用地集约化建设既可以增加一定的耕地面积,又为旱作农业社区的产业多元化发展和土地开发储备大量的土地资源[3]。

2.3 沙化地农业社区模式

2.3.1 地理位置及特点 该地区位于鄂尔多斯毛乌素沙漠南部边缘、北部长城沿线,主要包括陕北榆林市的榆林、横山、神木、府谷、定边等7县(市);宁夏吴忠市的盐池、同心。该区域为低山丘陵荒漠区,气候十分干燥,降雨稀少,年降雨量大约为200~250 mm,土壤为风沙土、栗钙土等,属中温带半干旱向干旱区过渡的地带,是能源矿区生态功能极其脆弱的地区。由于该区域草场长期超载放牧,加之能源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区域天然植被大幅度地减少,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土地的风蚀沙化现象十分严重,草场严重退化,产量大幅度降低。

2.3.2 沙化地农业社区营建思路 在生态农业社区建设过程中,该区域应进一步加强生态沙产业和荒漠牧业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本地区的生态农业应以牧为主,逐步培育推广抗性较强、改良的新型耐旱植被(柠条、苜蓿、沙棘等),根据土壤、水分、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草场的产量来确定不同的牲畜结构和承载量,合理安排放牧的时间与空间,尽可能地减少放牧强度,进一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沙化地农业社区的营建中,我们应当立足于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水土、光热资源充足),采用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广种瓜果与蔬菜,逐步带动沙区沙生农产品(耐旱圆枣、甘草、甜菜等)的精深加工,不断的延伸产业链条,有力地促进社区居民的收入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生产区的建设规划中,应当积极利用现有的地形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养殖区尽量位于坡顶,利用重力将牲畜粪便排向底层的沙化地作物种植区;比较陡的坡地可以退耕还草或者开辟为果林;基本农田可考虑位于中坡地带,利用以“窖灌”为标志的集雨节水技术进行有效地生产与耕作;底层的沙化地作物种植区为农业节水型生产区,利用平坦的地势进行交通道路的建设,有利于产品运输。

2.3.3 民居组建方式 生活区一般位于坡底平坦的地方或是平缓的坡地,尽量和生产区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地区现有的的环境状况确定社区的户数容量,居住的形态可以考虑沿主要的交通道路进行沿线布局。建筑的形式以适应沙地环境的半生土建筑为主,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区分开来,杜绝生活区进行生产和养殖,从根本上创造一个环境优良、分区明确、规整有序、功能齐全的沙化地农业社区。

2.4 黄河水灌溉农业社区模式

2.4.1 地理位置及特点 该地区位于区域西北黄河沿岸,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灵武市、吴忠市、青铜峡市、中宁县、中卫县。区域绝大部分以平地为主,土壤类型以灌淤土和潮土为主,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年降雨量约为170~200 mm,由于临近黄河,因此该地区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同时可以考虑取黄河水进行农业灌溉,水土光热条件优良,小麦、玉米、蔬菜等种植业及畜牧业都相对发达。

2.4.2 经济模式及思路 该地区的生态农业社区建设应当重点推广“种植业-沼气-畜牧业”和“温棚-畜舍-沼气”三位一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该区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都比较发达,种植业发展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饲料,畜牧业可以将相对低廉的粮食转化为附加值较高的肉类产品。“种植业-沼气-畜牧业”的社区发展模式应当采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种植与畜牧相结合的良性复合生态模式[4]。该模式以沼气为主要的能源、以人畜粪为基本肥源,将种植业与畜牧业进行有机结合,将温室大棚、畜、沼、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种养结合,并且能够通过沼气池的发酵作用,实现有机物的多级循环利用。黄河水灌溉农业社区模式能够有效地利用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效地促进社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2.5 盐碱地农业社区模式

2.5.1 地理位置及特点 该区域气候比较干燥,降雨量稀少,年降雨量为150~170 mm,由于地势较低、排水不力,最终导致区域土壤次生盐渍化、碱化,可耕层较浅且十分贫瘠,该区域不宜直接发展种植业,必须首先进行土壤的改良,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5.2 经济模式及思路 该社区的营建模式必须因地制宜,采用“上粮下渔式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进行盐碱地农业社区的营建与发展。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该区域的低洼盐碱地开挖渔塘发展水产业,开挖鱼塘后产生的土方围合成高起的田台,田台高出原地面约2 m,有效降低原有区域的地下水位,这样可以保证区域土壤不易返碱[5]。当夏季雨量丰沛时,可以考虑将大量雨水集中排入至已开挖的池塘;干旱时可以考虑利用池塘较为充足的蓄水来进行农作物的补水和浇灌,通过丰蓄与枯用的充分考虑,将进一步解决社区农业用水紧张的问题。人工构筑的田台在刚开始可以考虑先种植耐盐碱的农作物以便一定程度上改良现有的土壤,经过3~4年,可以考虑广种农作物以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渔塘可以优先考虑利用生长期较短、耐盐碱性较强的鱼虾进行混养,鱼虾亦可饲养家禽,同时也可以作为商品出售,塘底的淤泥可以进一步考虑用于肥田。

3 结语

陕甘宁能源矿区不同区域的5类生态农业社区模式的营建构想,提出了分区指导生态农业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其本质在于因地制宜的对区域循环农业的创新性运用。陕甘宁能源矿区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同时矿产资源随着开采程度的加大必将枯竭。陕甘宁能源矿区可以充分考虑通过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大量资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社区的营建,让工业反哺农业,最终实现陕甘宁能源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远景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文驹.中国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周若祁.绿色建筑体系与黄土高原基本聚居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李 钰,王 军.陕北旱作农业区乡村人居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1(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