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36:55
导语:在电子电工技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V2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
传统电工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其功能和地位逐渐得到改善,电子电工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它是对传统电子技术各个方面以及电工技术各个方面的整合与优化,在这两类技术的综合布局下,发挥着多功能的高效作用,将其应用在电力系统内部,极大地加快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提高了电能使用效率,维护了电力系统电能的供应,提高了供电水平,为维护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子电工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是全面的多元的,虽然这一技术目前仍然处于深入研究阶段,然而其在电力系统的功能与作用是不可忽视。
一、电子电工技术特点
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新兴电子设备的发明与应用,与之对应的电工技术也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总的来看当前的电子电工技术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一)集成化
不同于以往的普通器件分立模式,在多类单元器件彼此并联的额基础上,全控型器件聚集在一个基片中。
(二)高频化
高频化就是说全控型器件不仅能够确保集成化运行,也能高效运行。例如:电力晶体管可以以一万HZ的频率下运行。
(三)全控化
这种全控化体现在各种自断开功能的设备的使用,体现在电子设备的巨大发展,其功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实现了全控化功能,同时也使电路更加简单化。
(四)高效率化
这一技术具有高效化特征,具体表现为:能够变化技术与器件,积极控制器件的导通压降,能够确保控制导通损耗,使器件开关更加高速地升降,控制了开关能量的浪费。
二、电子电工技术的作用分析
(一)优化电能
在提供电能时,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高效、优质处理,维护电能的高效利用,提高电力的使用效率,电力功能与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很多生产加工行业中,都应用了电力电工技术,一方面能够全面控制生产,同时也能够大规模地节约电能。
(二)优化传统工业生产
现阶段,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以及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升高,将电子电工技术应用其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工业与民用电力设备的功能,确保电力资源获得很大的发展与改善,一方面升级了以往生产技术,集中确保了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加快机电一体化进程,同时当前的电子电工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网络信息技术也被积极采用,这样就全面维护了电力电子技术,提高了其质量,确保了其功能的发挥。
(三)加快电子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的深入发展,电子电工技术必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确保信息、功率的相互和谐的同时,加快电子电工技术同微电子技术的结合,实现双方的一体化发展,促进电力系统的全新发展。
(四)明确系统工频的发展势头。电子电工技术的引入,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要想确保机电装置朝着小巧化、袖珍化方向迈进,又能全面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就要积极打破以往运转方式的束缚,对电力系统实行变频化与高频化技术探索,以此来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按照常规轨道运行。
三、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电工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经过实践证明能够发挥多方面的优势功能和作用,将其应用在电力系统,其作用与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发电阶段
在电力电能开发环节,要想积极完善电力发射系统中的发电机组,实现其功能与作用的全面发挥,就要善于引入电子电工技术。
第一,静止励磁。静电励磁被广泛地使用在大型发电厂的发电机组,电子技术已经取代了以往的励磁机,全面确保了发电厂电力的发送。
第二,变速恒频励磁。这一技术能够被用在水力发电、风能发电等方面。水力发电方面:发电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与水流量极其水压的压力规模相关;对应的风力发电方面:电能发送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速。然而在电子电工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实现科学合理的调整,确保机组自转速度同电流频率同步进行,这样就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率,其中变频电源的使用就是典型的例子。
第三,机泵的变频调速。电力系统中的高压电与低压电之间常常要相互转换,引入变频机能够确保具有最大的效率,然而总的来看,在这一领域仍然缺少探究,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不足,仍然需要加深研究力度。
第四,太阳能系统。太阳能技术是新世纪新时期一项高新节能又环保的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具有清洁、方便又安全的特点,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且积极的意义。要想实现太阳能系统的发电功能,可以采用大功率电流转换器。现阶段,我国的太阳能发电运用仍然局限于单个系统独立运行阶段。
(二)输电过程中的应用
1.高压直流电输电技术。由于电子电工技术的应用,品闸管以及换流阀被运用其中,这其中控制了变压器的涉入,由此强化了转换装置的移动功能,不仅有效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功能与作用,使电力设备市场拥有更加强势的竞争力,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电厂工作运行过程中所需的成本。
2.柔流电输电。原本的机械控制技术能确保电能的输送,在电子电工技术的辅助下,能够更大程度上维护输电高效、安全,同时也能维护系统的牢固度与稳定性。这其中也有效控制了电能耗费,由此可见经过电子电工技术洗礼后的柔流输电技术具有多方面优势和优点,确保了输电安全。
3.静止无功补偿器。在电子电工技术带动下,以往的电气开关不再派上用场,相对应的晶闸管则登台亮相,它能够更好地控制电器设备,具有高速、精准等优势特点。
(三)配电过程中的应用
从目前来看,配电过程中必须确保电能质量,这也是目前电力系统配电环节最重要、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维护配电质量,就要从电压、频率以及其他项目上树立更高目标,做更大的努力,基于这些问题和挑战,电子电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就显得很管用,它积极确保了电力系统配电质量,使得供电更加安全、可靠。
(四)节能过程中的应用
要想电力系统能够真正实现节能,就要从电动机运行的速度,不断优化电动机设备的多种性能,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极大地维护电动机的节能功能。可以引入电子电工技术来实现节能环保,用调速控制来发挥挡风作用,这一技术的优势体现在:运行效率高、能耗较低、能够被广泛利用,也比较精准;然而对应的缺点体现在需要过多的造价成本,也可能会伤及电网,比较适合用在规模较大的电厂。
然而,在这一环节电子电工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国家范围内仍然欠成熟,但是完全可以把握其优势,例如:提高功率,控制能源消耗等等,将这些优势进行灵活应用,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四、电力电子技术未来发展与应用
现阶段,电力电工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目前获得了行业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已经走向了高频化、集成化时代,并逐渐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经过更多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发现,电气设备的容量与质量和供电频率成反比,升高频率能够节省成本和材料。
未来的电子电工设备也必然朝着创新性方向发展,高频化是创新的主体,硬件设备内部模块也会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
五、结束语
电子电工技术正处于积极发展中,更多的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等都在更新和进步,同时其他现代技术的运用,也能够更新和发展电子电工技术,电子电工技术被应用在电力系统中,无论在发电环节、输电环节还是在节能环节都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这其中极大地体现出了电子电工技术的优势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梅,刘永强,袁明军.具有开放性的电能质量SCAD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1).
[2]崔学祖.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发展中的新应用[J].能源技术,2012(06):268-270.
[3]莫颖涛,吴为麟.电力电子技术在分布式发电机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11(09):48-49.
[4]何大愚.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与柔流输电技术的换展[J].电网技术,2009(10):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电子技术的要求和需求也在逐步的提高,这也推动了新型电子设备的发明和改进,并已经广泛运用于民用产品、新能源开发、电力系统等多个方面了。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电子电工技术的集成化
现代的电子电工技术要求将全部的单元器件并联到一个基片当中,从而实现基片的高度集中化。电子电工技术的这一特点用以区别以往的传统电子电力零件的分立模式。
1.2电子电工技术的高频化
电子电工技术的高频化是在于实现器件本身完成基片高度集成化的过程中,这一个基片的运行效率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例如,电力晶体管可以在10KHz的频率条件下正常运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能够在10KHz以上的频率条件下正常运行,这样一来,电子电工器件的运行速度或频率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1.3电子电工技术的全控化
该特点的主要表现在半控型普通晶闸管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被现代化的电气元件(该元件具备自断功能)所取代。这是电子器件在应用性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大的突破,为现代化的电器元件取代传统器件电子器件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简化了电力系统线路设计的同时,也大幅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2电子电工技术的作用解析
电子电工技术在传统的技术上做出改进,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2.1电能利用率的提高
随着电子电工技术逐步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在技术应用之后,不但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持续运作,更实现了节约、高效以及合理的目标,让电能的使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2实现了机电一体化的战略发展
随着高新科技以及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对传统电子电工技术的改进,实现机电一体化。让它充当弱电控制强电的媒介,作为连接计算机和机电设备之间的通道,能够对电力系统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3适应高频化以及变频化的发展方面
随着集成化的发展,机电设备和仪器的体积进一步缩小,但同时还要保证对系统的响应速度有所提高,就需要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上对系统做出一定的改进和调整,才能维系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些改进和调整则主要是实现高频化和变频化。
3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在追求高质量生活享受的同时,对环境污染的使用和能源供给危机的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这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矛盾之一。而现代的电子电工技术的发展对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在电力资源合理配置、电力系统制度、改进加工工艺以及仪器设备制造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从而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具体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发电环节的应用
发电环节作为电力系统的根基部分,其包含了太多的庞杂、多样的机械设备,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协调的管理就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工作人员借助电子电工技术对发电机组的相关性能和数值进行全面的测评、改进以及维修护理,用以保证整个机组可以为电力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其中主要有:对大型发电机械的静止励磁控制;以及水力、风力发电机的变速恒频励磁;最后就是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但改善了原有技术成本过高的问题,更为机组提供了稳定、安全的运行环境,减少了工人维护的工作量以及外界系统的干扰。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中发电环节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输电环节的应用
输电环节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中流砥柱,电子电工技术更是被广泛的运用其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加快了电力系统革新的步伐并稳定了电网系统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柔流电输电技术、高压直流电输电技术以及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应用等方面。不但有效的为电厂降低了运营成本,更为整个输电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上了一层双保险。在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改革进步中提供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3.3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环节的应用
配电环节是电力系统中的坚实防护,为确保在电力使用过程的充足、稳定和安全,控制电能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但能够确保电能质量,还能在电压和波动等方面达到标准,也能够有效的防护不同瞬间的巨幅波动,从而保证了电力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4结束语
项目化教学通常包括项目选取、项目分析、项目方案制定和项目方案实施等四个重要环节。下面就《电子电工技术》课程的实训项目“安装与检修照明电路”案例来简单阐述实训教学中的项目化教学。
1.项目选取
在项目化教学中,选取合适的项目是最重要的,项目选取是市场人才需求与课程教学内容双向结合的成果,其设计的基本原则要以当前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为依据,以所学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该项目既要包含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项目情境下受到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等方面的锻炼。“安装与检修照明电路”实训项目的选取充分考虑到两点:第一,该项目包含了《电子电工技术》中常用电工技术知识和技能;第二,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照明线路,学生很感兴趣,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项目情境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2.项目分析
首先,要让全体学生特别是各个项目组长明确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本例中,通过项目“安装与检修照明电路”,让学生经历一个项目完成的流程,综合运用课程《电子电工技术》中所学知识和技能,并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等。其次,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各小组在项目组长的主持下,把总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小任务,并写出项目流程的各任务要求。
1)项目方案设计。任务要求:(1)照明电路的设计思路和方案。(2)方案的成本预算。(3)方案的可行性报告。
2)项目知识储备。任务要求:(1)常用电工工具的名称、结构、使用方法等。(2)常用导线的剥削、连接、恢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照明电路常用器件的使用和维护方法。(4)照明电路安装工艺要求。(5)照明电路常见故障检测和排除方法。
3)项目评价。任务要求:(1)评价表的设计。(2)评价的实施。(3)评价的分析。
3.项目方案的制定
项目实施方案是完成项目的行动指南,项目组长应集合小组全体人员的智慧,制定项目方案。本案例中设立了三大流程:项目方案设计、项目知识储备、项目评价。各子项目负责人完成该子项目的任务,并撰写一份报告,能及时与组员沟通及修订,达成更为科学、合理、可行的项目方案。
4.项目方案的实施
项目的实施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合理分工和通力协作。项目化教学一般以合作小组为单位,依据项目目标各小组独立地组织、安排本组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全体成员按照分工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同时又要与其他成员保持联系,通过交流和协商,共同完成小组的项目任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在项目组长的主持下,依据实施方案,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本案例中,综合能力强的成员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计算机操作技能强的成员负责查询资料;理论功底扎实的成员负责知识的储备和调研报告的完成;表达能力强的成员负责评价表的设计和结论分析等。
二、项目化教学在实训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项目化教学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能力形成的过程,所以在评价主体方面、评价内容方面和评价方式方面都应具有多元性。
1.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的主体应是变化和多元的,评价的主体应和评价的情境有关,应该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重视自评和互评的作用,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管理者等。
2.内容的多元化
项目化教学在评价内容方面包括基本知识评价、基本技能评价、应用能力评价以及综合职业能力评价这四个方面。(1)基本知识方面的评价
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仪器仪表、电子工艺等常识性内容,评价可采用建立客观题库和工作页的方法,对不同学习阶段进行分类评价。
(2)基本技能方面的评价
基本技能评价是对学生计算机应用、常见电路的装接、调试与维修等方面技能熟练程度的评价。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操作的速度、规范性及正确率。不仅要有学生在不同时期的阶段性评价数据,更要有一个评价过程反映学生操作技能提高的幅度。通过一个过程的评价,激励学生提高操作技能,实现评价的激励功能。
(3)应用能力的评价
应用能力评价是评估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对应用能力的评价,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分别进行。例如多安排探究性的实验,故意设置设备或仪器的故障,让学生集体分析与排除故障。这一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在多元主体的评价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这是应用能力评价的宗旨。因此,应用能力评价也是一个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4)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
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故障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排除故障的能力。综合评价是激励学生自觉运用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综合评价无须统一的答案,结果可以是多样化的。
三、项目化教学在实训教学中的要求
1.师资的要求
项目化教学客观上要求“以学生和项目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因此,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一、明确项目教学法的目标
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设计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较为全面地了解电子电工基本技术,我们将课程分为两大部分,电子技术技能训练和电工技能训练,电子技术内含电路图的读识、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技术、焊接技术、安装技术、调试技术、维修技术。电工基础内含电工识图、室内布线、导线的连接、照明灯的安装、配电板的安装。
利用电子技术制作一个超外差式收音机为主要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收音机的安装调试,如果出现故障,就要解决。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学会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技术、焊接技术、安装技术、调试技术和维修技术。电工基础以完成室内配电安装为任务,如果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学会电工识图、室内布线、导线的连接、照明灯的安装和配电板的安装。教学任务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有技术在今后工作中用到得,因此课程目标非常明确。
二、清晰项目教学中的每个知识点
教学内容根据实际生产生活确定,项目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设定,教学过程随着项目确定就可以进行了,教师对每个项目知识点进行讲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每个项目的内容通常包含两部分;理论部分讲解基础的理论知识,实践部分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电子技术理论部分的重点在电路图的读识,因为读电路图是完成任务的第一步,而在读图过程中,涉及很多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因此要教会学生读图技巧,在教授过程中,逐步了解一些元器件的知识,掌握各种元器件的性能与作用,再根据掌握的元器件知识读图,这样既有面又有点,让学生掌握读图技巧,也为维修打下理论基础。
实践部分是完成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在完成电子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焊接、安装、调试和维修。这个过程一定要运用到前期的理论知识,这样学会一件电子产品的安装调试,不仅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并且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学会分析、解决问题,让理论知识贯穿实践过程。
电子电工技术理论部分的重点在于电工识图、电工常识,电工常识包含基本电工理论知识、电工安全常识。难点在于电工识图,由于电工图的信息量比较大,因此读图对从没有接触过工程图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要仔细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讲解。实践部分完成室内配电安装任务。要既会电工识图又会室内布线、连接各种导线、安装照明灯和配电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规范布线,正确连接导线,以及照明灯、配电板的安装方法。
在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的前提下,掌握每个项目的知识点的基础上,知道每个知识点需要掌握什么技能,如何通过训练掌握,以及最后技能怎样才算达到要求。
三、认真组织完成项目训练
明确学习目标后,采用独立完成的方式完成任务,因为实际过程中,这些工作通常由一两个人完成。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掌握操作技能,采用这种方式,但是在完成过程中,要学会互相帮助、合作学习。
每个项目实践操作时,教师首先做示范,详细讲解电子产品和配电装置的安装要求和规法,强调规范一定要严格遵守,并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明确解答;示范完成后,学生要动手安装,同时采用逐步递进的方式进行训练。
因此每个项目在设计之前,我们为每个项目准备了相关材料和工具。如电子技术,我们准备了功放板、电子双音门铃、收音机的制作。首先学会拆各种元器件,然后制作一个完整的功放板,功放板的制作主要是训练学生学会元器件的安装、焊接技术。了解焊接工具及焊接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方法,通过大量练习掌握焊接技术,要求安装平整对齐、焊点平滑、焊接牢固,不能虚焊。
只有焊接技术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项目:电子双音门铃的安装,主要让学生先学会比较简单的小电子产品的安装和调试,因为门铃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所以学生不觉得难学。完成门铃的安装后,学生对电子产品有一个简单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安装比较难的收音机。电子产品的安装即要求学生通过看图寻找元器件,同时找出正确的安装位置,测量元器件,然后焊接,这样就把所学知识体现在一个实际作品中。
学习电工技术我们准备了导线、白炽灯、配电板、单相电度表等,要求学生完成室内配电的安装。包括室内布线、白炽灯、配电板的安装。室内布线应根据线路要求、负载类型、场所环境等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布线方案,采用适合的布线方式和方法,选用符合要求的导线,对导线的要求包括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两方面,布线应牢固、美观。明线敷设的导线走向应保持横平竖直、固定牢固。暗线敷设的导线一般应水平或垂直走线。导线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加装保护用套管。敷设中注意不得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学会定位、放线、护套线十字交叉敷设。
白炽灯的安装要求了解白炽灯照明安装的过程、掌握电工基本布线技术、熟练掌握白炽灯接线原理图、掌握白炽灯照明安装的方法。照明灯的安装要求定位、布线,布线要求采用明线,明线敷设的导线走向应保持横平竖直、固定牢固。敷设中注意不得损伤导线的绝缘层,要求采用护线套,注意按图正确接线,主要是要注意零线与火线的颜色。最后用万用表检查接线是否正确,然后通电检测安装的线路。
配电板的安装要了解家用配电板和动力配电板的安装过程,熟悉家用配电板和动力配电板的电路图,掌握家用配电板和动力配电板的安装方法。按照布线要求采用明线,明线敷设的导线走向应保持横平竖直、固定牢固。敷设中注意不得损伤导线的绝缘层,要求采用护线套,按图正确接线。注意零线与火线的颜色。装接线完毕,进行检查后方可通电试验。这些项目实训的完成,最终都为学生今后工程实践打下扎实基础。
【关键词】电子电工 电子仿真技术 应用效果分析
仿真模型主要是指物理模型或者是数学模型,可以替代实际的教学手段开展实验和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计算机开展模拟仿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通过实验形式开展各项实践课,其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增强。
1 电子仿真技术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工教学中的理论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电工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在为实践的开展提供基础和前提条件。并且理论教学的目的也是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依据,也为学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中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如今很多中职教育中,教师一旦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因为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差的现状,面对复杂的电工理论会更难以理解。对于教师来说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困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仿真虚拟技术逐渐出现在人们面前。将仿真软件技术配置到实验课堂中,在讲述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借助计算机做出多媒体演示,演示的内容可以有很多方面,比如,复杂线路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都可以直观的呈现在多媒体屏幕上,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电路的搭建过程、参数的设置等多方面内容。虚拟实验能够将实验结果直接呈现在显示屏幕上,使理论化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和具体,降低了理论知识的抽象性。
比如,在电路放大中,静态工作点的选择要体现出合理效果,能够充分体现出放大器基本性能。如果设置的不合理就会出现程序上的失误和失真,理论课程的设置也可以运用仿真技术构建出来。因为在理论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对一些公式或者是图像了解不够深入,并对教师的讲解吸收较少,为此,导致了学生对基本的放大电路知识掌握的不够明确。但是应用仿真软件可以做出EWB演示,给予学生一种非常直观的感觉。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提高。
2 电子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电子仿真技术能够以实验的方式引入到理论课堂中,使学生能够以实验的方式展开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电子仿真技术最为重要的作用是能够开展教学实验,而电子电工教学最重要的也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该技术的重要性得以体现。此外,传统方式的实验课程危险性较大,学生鉴于理论知识的认知不足并缺少安全开展实验方面的知识,为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做实验过程中,会有所担忧,如果学生较多,将更容易突发安全事故;还有一方面,鉴于教学经费的限制,很多中职院校中都缺少实验工具或者实验场地,为了节省经费,学校则会终止很多实验。
而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只要中职院校中具备计算机,就可以在计算机房模拟各项实验,大大减少了安全问题的发生。这种虚拟形式的教学实验,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加入到实验操作中来,对各种电路进行设计和仿真处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对电路进行合理构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了思维,使教学效果得以大幅度改善。
比如,在数字化的电路实践课程中,学生可以应用仿真软件转换器开展实验,该转换器能够实现逻辑电表与阈值表之间的转换,还可以实现逻辑表达方式的转换。学生可以借助这一功能对逻辑电路进行设计。此外,在实训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应用仿真技术,对电路进行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电路元件的损耗,不同的电路元件都可以实现相互的转换和利用,使实验成本得以降低。再比如,在做滤波实验中,应用仿真技术开展实验过程为:在仪表中调节好示波器,仪表中的A通道为数值的输入端口,B通道为数值的输出端口,再将仪器接入到仿真电源中,在示波器中可以看到整流后的效果,也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容参数以及波形。通过仿真仪器设备的使用可以使仿真实验的开展更有效果,让学生能够对实验有深刻了解,比如,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在对具体的实物进行操作时,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虽然仿真实验有非常多的优点,但是在实践中不能完全借助仿真技术,可以在实物实验基础上融入适当的仿真技术实验,使仿真技术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3 结语
仿真技术在电工教学中应用的较为广泛,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首先,通过应用仿真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教学中的难点。仿真技术在课堂中被广泛应用以后,对实验实施了动态演示,将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仿真教学的开展,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弥补了中职院校中设备不足的现状,可以通过模拟形式开展一些安全性低、不易操作的实验。但是,高校和学生要正确认知该技术,并要将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对其产生多度依赖,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建明.试论电子仿真技术在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6).
[2]廉亚囡.Proteus仿真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任务教学中的运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3).
[3]刘辉,王新辉,谢明华等.电工、电子与信息类专业高教自考实践环节考核的探索[J].长沙大学学报,2010,24(2).
[4]李小兰.Multisim仿真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0(2).
[5]于瑞红,刘淑聪,王全胜等.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18).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微探
《电子电工技术》是职业技术学院工科各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具有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电子电工技术课程学习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高职在读人数激增,学生水平产生相应波动;教学资源匮乏,创新性元素不足;教材与职场脱节,缺乏生动的形式和内容;教学方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课程时数少,内容广;实验教学中实验课时少,所占考核比重轻,实验设备缺乏,实验内容落后,缺乏专业的实验教师。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围绕“教”与“学”两方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四个环节上进行了探索。
1 “教”的改
1.1 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教材改革。电子电工技术教材内容应围绕以掌握概念为基础,以强化应用为重点,以计算分析为手段的中心内容展开。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精炼教学内容,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其次,积极引入模块化教学。教师可按教学大纲要求把教材内容划分成若干个母模块,每个母模块有学习目标、考核标准。然后又把每个母模块分解为基础型模块、应用型模块、子模块。基础型模块的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对一些复杂的理论推导和应用较少的难记的公式,该减的则减,避免学生产生厌学现象。另外,教学内容要体现专业特色。比如,对于机械类专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整流稳压电源技术、放大电路、触发器技术与门电路技术等几个方面知识使用最多,所以在课程的这些章节要作重点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同时,教师应尽可能引入一些本学科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成果,并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给学生讲解一些应用中的实例,使学生开阔视野产生丰富想象。
1.2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新型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培养为目标”,以此为指导思想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做了一些探索。一、理论与实践相接合。教师有选择性地把一些元器件带到课堂上。例如,讲授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时,教师边讲学生边观察、边测试,这样,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识别元器件,对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讲到功率和电能时,可以跟家庭用电结合起来,模拟实际应用中的电费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讲到单相、三相电路计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求解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更好的求解方案,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在问题上,提高教学效率。三、将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避免单向的灌输模式,实行讲课与课堂讨论及学生自学思考相结合的双向教学形式,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引入多媒体课件。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讲解清楚。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抽象的或难以进行教学操作的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可视性,使教学由难化易。如讲解PN结的形成、晶体管中的载流子运动、电流的分配关系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效应,生动、清楚地将电荷的运动、电流分配以及一些内部结构等展示出来。同时,多媒体课件以大量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形式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加上虚拟现实技术和图形、图像、三维动画,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使认知理论原理中情境学习理论和问题辅助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1.3 改革和加强实验教学
实践教学是《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目前绝大部分实验是按教学计划安排的,实验课时少,且实验几乎全是认识性、验证性实验,不便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高职学生过硬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为此,笔者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一、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加强基础应用性实验,如工具仪表的使用、电器元件的认识和使用、基本控制线路的连接和调试等。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基础实验能力。二、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设计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预先给出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并给出可供选择的实验元器件,而学生则需按实验要求选出自己所用的元器件,自行设计电路来达到实验目的。三、加强方法、手段的先进性。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借助各种软件(EWB、EDA等),培养学生基于虚拟环境下的实验能力。四、建立开放实验室,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有所选择和侧重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随时到实验室,或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或进行创新设计性的实验。这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实验设备的使用率。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五、以实验室为依托,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学生们普遍感兴趣的小实验、小制作。比如说万用表的组装与维修,PCB板、功放模块的设计与制作等。这样可以给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有一个施展个性的空间,从而让他们带动周围同学的积极性。
1.4 改革考核方式
《电工电子技术》传统的考核形式是闭卷笔试,这种考核的弊端是学生死记硬背,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将考核分为三部分:一是平时成绩的考核,从出勤、课堂提问和课后习题完成情况获得;二是实验成绩的考核,教师根据学生上实验课时操作的规范程度以及实验报告结果分析情况进行考核;三是考试卷面成绩。只有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按时到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而且能正确处理好考试与平时学习的关系,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的改
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与专业紧密结合、多媒体课件的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设计性实验的引入、课外兴趣小组的开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主动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加强。开放式实验室的设立,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全程参与意识明显提高,争取痕迹明显。
“教”与“学”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通过改革,两者之间形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互相促进,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琳,程立新,郑春华.电工电子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7.
[2]杜德昌,许传清.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 电子电工技术 实践教学 模式构建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等方面可以通过更加直观、实用性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发挥其重要作用。伴随着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更加实用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四层次”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此种教学模式由四个循序渐进的环节组成,即基础培训环节,综合能力的提高环节,工程的实践环节,研究创新环节。基础培训主要针对的是低年级的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加强培训可以使他们掌握好电子线路设计的原则及方法,培养其工程意识赫尔基本的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的提高环节旨在加强学生对工程技术的方法及过程的创新,为他们提供有力的学习环境;工程实践环节是指通过综合性的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对整个电气信息专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有一个全面的掌控;研究创新旨在通过学生实践平台及各类科研活动等形式,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及初步掌握科研过程的能力。
二、“三结合”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互动教学法贯穿整个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在结合课外练习的前提下,通过全面开放实践教学的时间,空间和方式,以及课外准备和课前检查,课堂互动以及批判性指导等措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整体的教学成果。
综合和设计实验项目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即在给定的设计任务的情况下,从数据收集,程序演示,原理设计,系统调试,故障分析到项目总结,强调学生实验过程的全面和自主性,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及相互配合并加以必要的指导,从而实现教学的连贯性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13494”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该体系包含 1 个培养目标( 培养应用型的专门化人才)、3 条主线( 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 个层次( 包括专业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专业拓展实践教学以及开放创新实践教学) 、9 个模块及内容( 计算机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应用、电机拖动与控制、信息技术、专业见习与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学科竞赛模块) 、4 个项目级别 ( 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该体系能力层次划分完整,具备立体式的教学结构,具有非常显著的教学成效。
在整个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教学人员要依托实践化的教学平台,通过不断修订教学大纲、整合优化实践课程等方式加强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在避免重复的前提下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
其次,要充分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设计安排合理的试验项目并编写实验操作指南,为学生提供更加有利的学习指导;
最后,要从实践教学的内涵出发,依据制定好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按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总体目标来设置实验课程及相应的教学环节。
四、讨论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电子电工的实践教学已经趋于成熟,但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教学条件不充分,实践教学的软硬件配备都不完善,尤其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培养方案及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对此,教育教学人员应当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监管力度,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及培养计划,与此同时要大力引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加强现有人员的学习培养力度。此外,教育教学在完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的同时,一定要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人才培养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好电工电子技术的专业发展。
本文列举了三种可行的教学模式,且经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采用必要的环节及内容来看展实践教学,更好的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参 考 文 献
[1]郑文杰,袁占生,林超红. 以实践为本创建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 11) : 98-100.
[2]罗文广,胡波,曾文波.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 3): 15-19.
【关键词】EWB;电工技术;教学
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不同省份对教育支出的费用不相同,我国不同地区的技术性院校的教学设备和仪器的差距比较大,而电工技术这种电子类专业的实践性和理论性比较强,则需要更多的教学设备和仪器进行模拟和实验。在电子学的课堂中,需要较多的教学设备和仪器,对理论进行模拟和再现,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引进了EWB系统。实践证明,EWB的仿真软件解决了教学仪器和设备不足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院校积极开展关于EWB的探索与尝试,效果比较明显。EWB的引进,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对于电子元器件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1 EWB的来源及其优点
EWB是20世纪末加拿大一家公司推出的一款软件,其目的在于模拟电子电路的工作流程。EWB可以模拟电路、分析电路,虚拟一些电子电路的实际工作。采用的是图像化的界面操作,操作比较简单,使深奥的电子世界更加直观呈现在学生的世界里。
1.1 仪器库的仪器齐全,操作比较简单
EWB提供了种类丰富的电子仪器设备,特别是实验室常见的仪器,比如电压表、示波器、万用表等,同时还包括一些学校不具有的一些昂贵或者高端的仪器,老师们通过讲解、分析、展示,学生们容易理解和直观的认识。
1.2 降低实验的成本
传统的实验,对于物资的损耗较大,费用较高。而EWB所需要的物资不受到限制,大大降低了成本,减轻了学校的负担。
1.3 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对于电工类的老师来说,他们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因为电工实验室的对象是电流和电压,实验中的一些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元器件的损害,而且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EWB进行实验时则可以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
综合EWB的上述优点,我们充分认识到仿真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仿真模拟实验不仅仅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引进该项技术解决了学校的资金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2 EWB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EWB的操作界面相当友好,而且比较直观,操作也十分简单和方便,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操作,可以很快入门。同时EWB的模拟的仪器种类比较多,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随时随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仪器,随时进行模拟。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仪器可以直接从屏幕中选取和使用,然后仿真软件根据电子电工的相关原理进行再现,显示一些逻辑上的波形和数据。使学生对理论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一些理论学生们怎么都理解不了。最后没办法,老师们只能把答案告诉学生们,学生们为了考试只能单纯记住答案或者理论来应付考试,对于知识则是糊里糊涂的状态。而EWB引进课堂之后,则解决了老师们这一头疼的问题。老师们发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以电学中的组合为例,一、电路的竞争的概念比较抽象,原因在于信号的难以理解;二电路是怎样进行串联等活动的,在此期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情景?针对第一种现象,老师们还能对学生们进行的讲解和描述,学生们能勉强接受和简单的理解,而第二种情况,EWB仿真软件则描绘了具体的结构及活动的原理,将比较直观的、形象的、动态的画面显示出来,学生们通过眼看,把直观的理论便深深印在脑子里。同时,学生们再学习和理解组合电路的竞争便十分的清晰明了。
还有个事例,学生们学习电子技术计数器的时候,老师们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用74LS190进行一个十进制的计数器的设计工作,设计之后有EWB进行模拟。这个老师布置的任务表的内容包括电路设计、设计的思路、预测的结果等,就像理论描述的74LS190的十进制计算器那样。从界面上我们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电路里,当EWB的软件通电后,模拟的方波脉冲源就会以预先设定的频率输出,然后会送到计数器上,同时会在数码显示器上看到十个数码的循环的跳动。接着对信号源进行设置,当电压为5伏的时候,输出占空的一半。最后,学生们可以看到电路中各个点的波状图,EWB的仿真数据的模拟,可以使学生清晰了解计数器的结构原理和动作的过程,这样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另一方面,74LS190的计数器还可以接到另一只4/7的翻译器和另一只仿真的七段数码管上。这样一来,学生们对计数的一译码显示一具体数据的整个过程有了深刻的了解和印象,巩固了知识的理论,从而达到了老师们的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对信号源的频率进行调整,学生通过分频的电路完成频率的输出等其他电路的设计进行仿真和模拟。利用EWB不断进行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弥补了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不足,而且可以减少资金方面的支出,而且利于学生直观、感性、生动的了解理论和过程,达到巩固理论、验证知识、应用实际的目的。
3 结语
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EWB的独特优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的操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值得高兴和充分肯定的。同时,学生们对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有了直观而感性的认识和了解。我们深刻的体会到,科学技术能推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断进行教学活动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04-0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中高等职业学校工学类专业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基础的好坏、学习兴趣的高低、对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实验实践技能的高低等,都将直接影响着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职校教师应在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动力不大的环境下,在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实验实践课比重大等特点,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将培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通关节,架好桥梁,顺利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笔者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改革,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双重效果。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与实验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概念抽象、公式较多,又与专业课和电工类实际工作结合紧密。虽然学生在中学物理课程中接触过电学方面的知识,但由于职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而电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离不开对电学基本概念的正确掌握,对定义的准确理解,对各种计算公式的准确运用和各种器件参数、安装使用规则的了解,以及安全用电规则的遵守和执行等。否则,不可能完成电器(气)安装或维修工作,甚至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例如,简单的熔断器(保险)的更换,若不按要求更换,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理实结合的课程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感性认识,加强实践实验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方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与实施
充分利用实验实践条件,实施理实结合的教学课程模式 笔者从事过电工和电器修理工作若干年,有着比较丰富的电器(气)安装、维修的实践经验,符合现阶段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且《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理实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和思路,对2010级机电专业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尝试将教室搬到实验室去,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讲授电子元器件时,在实验室里可对照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色环、型号、规格、参数等,并可以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比较,这样学生就有兴趣了,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学习电路时,直接在实验室让学生自己连接串并联电路(不指定电阻数量及阻值大小),学会用万用表等仪器仪表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值,并总结串并联电路特点。又如,电机控制中电动机按钮互锁控制正反转电路,工作原理分析难度较大,但在实训室中,让学生看演示效果,然后参与操作训练,学生便很快掌握了其工作原理。这样做可以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到理论教学中,使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最大限度地融合起来,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 在理实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把理论教学分解到实验实训教学中,并把整个教学目标分阶段实施(也可与《电子电工技能培训》课程结合进行):第一阶段,以最常用的电工工具、仪器仪表及元器件的一般识别使用和熟识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仪器仪表,会对元器件极性、管脚进行判别性的测量,会对元器件性能的好坏进行测试判别。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安装及检测实际电路,由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入手,学习自动调光电路、机床控制电路、放大电路的安装调试,使学生掌握电路安装的规范操作要领及借助仪器仪表检测的方法步骤。第三阶段,设置简单故障教学,锻炼学生电器(气)检测维修的实践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第四阶段,采用模拟考核形式,训练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学生既明确了各阶段的目标,又分解了教学难度,既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又能使教师有的放矢,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如果教师不能在训练环节上严格管理和要求,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念头。
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大量的感性知识是由观察后分析推理而获得的,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贯穿其中。例如,在电容器充放电实验中,要求学生用指针式万用表先练习对电容器质量进行判断。让学生具体观察电容器短路、断路、质量不佳(漏电)以及容量是否减少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从各种示数中观察相对的变化与区别,即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用经自己判断容量合格的电容器做充放电实验,由此开拓学生的思维。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八项要求
通过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迎合了学生好动和好奇的特点,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必须要求:(1)课程教学要由具有“双师”资质的教师担任,或由理论课教师与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共同担任;(2)学生分组时,注意动手能力强弱和男女生的搭配;(3)将教学任务按理论+实践的模式分解到每堂课上,先理论,后实践,并让学生了解该堂课的目标和任务;(4)由于职校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教师要耐心引导,运用教师手把手、学生熟手带生手的方法,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并及时发现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提高;(5)对学生实验时出现的错误要及时加以纠正,有共性的问题可作为例子进行现场分析,应包括产生原因、产生后果及解决方法等,同时提倡学生间的互帮互学;(6)将理论考核改为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并可在适当时间采用实验实践竞赛等方式激励学生修炼技术,提高本领;(7)要做好课堂考勤、考核,对每个学生每堂课的出勤、纪律、听课及实践(实验)完成情况等做好考核记录,以便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8)对学生作业、实验报告要认真批阅,并做好总结。
工学结合、理实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非高深的教学理论模式,其实施也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从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出发,从思想上解放自己,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修正从教观念,树立以师带徒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本领,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坚持学习、实践、探索、改进和提高,一定会总结出适合自己学校、专业、课程的工学结合、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朱晓慧.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2]孙成林.《电工基础》课教学的做中教与做中学[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3]王颖.在电子实训中如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
[4]支叶.现阶段中职学校物理课教学的几点做法[J].中国科技纵横,2010(7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