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36:55
导语:在畜牧业风险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畜牧养殖 专业户 风险管理 论述
[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65-01
前言:
畜牧养殖业属于高风险的行业,其中的风险来自于畜牧养殖中的方方面面,并且具有不定性、随意性以及高损失性。因此规范养殖程序,建立风险管理体制,对于提高经济效率,减少风险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所谓风险管理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措施,一定的预警机制来对养殖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进行分析。已达到减小风险损失的目的。
一、畜牧养殖业中存在风险以及特点
常言道:“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所谓风险,就是指在我们畜牧养殖过程中某一环节给我们带来的损失,而这些损失又是不可预知的,这就是我们说的风险。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风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市场风险。第二,养殖技术风险。第三,自然环境风险。下面我们给出以下分析:
1.市场风险
随着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个体的畜牧养殖户在不断涌现,同时大量的肉类销售公司、肉类加工场等各种企业也充斥到市场运营中来。然而畜牧养殖专业户所养殖的牲畜最终到时要投放到市场中去的,由于在销售环节中各种利益不断角逐,致使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到最后离手,过程中受到损害最大的还是养殖户。同时伴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流通速度的不断提升,使得市场风险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2.养殖技术风险
用户的养殖技术往往决定着养殖结果,是否拥有专业的养殖技术以及是否依托科学的养殖手法,会影响养殖户最终的利益所得。有时候养殖户的养殖技术风险所带来的经济风险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其中技术养殖风险包括饲料的选配、养殖畜牧的选种、常见疾病的防控等方面。
3.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来自于自然因素,同时自然风险直接影响到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些自然因素往往会影响所养牲畜的生活习性以及适应能力。例如,天气寒冷,不利于所饲养肉猪的育肥工作。
二、畜牧养殖风险管理对策
1.养成风险管理的意识,清醒的做出决定
畜牧养殖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于养殖户来说,如果要选择进入到养殖行业里,就要有足够应对风险的准备。风险与利益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拿捏,成为摆在养殖户面前的一道难题。首先养殖户在养殖之前应该仔细的分析一下养殖业的现状与前景,并且结合自身的情况,判断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出决定。
2.提高风险分析评估的能力,提早防范风险的发生
风险管理的意思就是养殖户能够管理风险、预防风险等内容,同时利益的来源也与风险的管理密不可分。进行风险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风险有深刻详细的分析,与见解。只有在全面认识风险之后才能最好的应对风险。提高分析风险的能力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其次就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消息获取渠道。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与经验丰富的老养殖户交流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风险的能力,做好风险的管理,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3.建立风险应急体制,风险发生及时做出措施
经过对畜牧养殖业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建立一种长效的风险应急机制对于降低风险损失有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应对疾病、以及市场风险时,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建立风险应急机制的意义在于,当风险来临时,因为有应急措施机制的存在,不至于使养殖户手忙脚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例如在应对市场风险时,就要仔细分析市场情况,这里我们可以建立长期的市场调研,通过调研的数据,分析归纳出市场运营规律,然后就要控制牲畜养殖的数量,要尽量将牲畜数量控制在与市场需求比例相持平的状态,尽量规避风险的危害。在建立疾病长效预防机制时,首先就是要有疾病防控的意识,在该做育苗的时候,及时给所饲养的牲畜做育苗。一旦流行性产染病爆发了,要及时按照相关部门的指示操作,减少风险损失。
4.政府引导,制定科学的政策
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关系到地方经济的状况,因此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要系统的考虑各方的利益,以做到最好。畜牧养殖业中以单独的农户养殖形式占有主体地位,而这些养殖户的养殖活动收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政府出台的政策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就会放松贷款的限制以及土地批示的条件,如果处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就会出台一些限制畜牧养殖业的政策。这些政策不一定都是科学合理的,但是养殖户出于无奈也会遵守相应这些政策。所以作为政府,应该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分析养殖户情况以及市场行情,制定出科学的政策。
同时政府出台政策要做到公开透明,新出台的政策应该第一时间通过电视、广播或者由当地相关政府机关通知等方式通知养殖户,让养殖户及时做好准备,有风险及时做出规避措施。
三、结语
通过我们上述对畜牧养殖业中存在风险的评估与分析,以及对相关风险管理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风险与畜牧养殖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就必须要做好风险的管理工作。而做好风险管理的工作就需要养殖户对市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以及拥有丰富的养殖经验,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和依托政府社会的积极政策,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降低经济损失,最终实现畜牧养殖的高效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蒙善朝.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和风险管理[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02).
[2]陈松.辽宁省北镇市农村养殖业发展调查研究――以西门养殖小区为例[J].绿色大世界.2007(08)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畜牧业 现状 对策
近几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大,我国国内各行各业普遍受到了影响。畜牧业也受到了波及,主要表现在:各种畜牧业食品价格普遍下滑,牛奶、猪肉、鸡蛋以及牛羊肉等,与往年相比价格下滑较为严重;各类畜牧养殖业经济效益总体呈下滑趋势,由于受到出口量下滑的影响,很多畜牧业养殖户只能变出口为内销,内销过程中,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导致很多畜牧业养殖户经济效益较差,有的甚至倒闭。这给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畜牧业整体发展放缓。
1 金融危机对畜牧业影响分析
1.1 畜牧业相关产业出口量下滑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国家经济受到了严重波及,经济发展缓慢,国际上对于畜牧产品的需求持续减弱,居民购买力下降,导致我国畜牧业产品的出口不断地下降,很多畜牧业养殖户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出口量减少,经济效益下滑,发展面临着较大困难。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国的畜牧业产品有一部分是内销,满足国内居民的需求,但是由于受出口量下降的影响,很多畜牧养殖户都把产品销售转到国内,市场容易出现饱和。再加上国内畜牧产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动物疫情时有发生,导致国内居民的购买消费热情下降。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1.2 畜牧业资金短缺,再生产受到限制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畜牧业发展也是如此,发展速度放慢。国际金融危机对畜牧业最大的影响是畜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企业融资困难,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不断地减弱,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步伐。
1.3 畜牧业产品价格不断下降
由于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出现严重萎缩,国内通货紧缩较为严重,使得国际和国内消费需求下降。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畜牧业产品价格出现下滑,造成了很多畜牧业养殖户和生产企业发展信心不足。就近几年的畜牧业产品价格而言,国内商品雏鸡的价格由原来的价格下降为每只在2.4——3.6元之间,毛鸡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降,由原来的每公斤9元下降为现在的每公斤6元左右,价格下降了将近30%左右,生猪价格由每斤18元下降为现在的10.6元每斤,下降了将近40%左右,猪肉价格也由之前的每公斤28元下降到现在的每公斤17元,每公斤下降了40%左右,鸡蛋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降,由原来的每公斤9元,下降了30%左右,降到了现在的每公斤6元左右,肉鸡的出口量急剧下滑,相关副产品的进口在不断的增加,使得肉鸡的养殖和生产企业经济效益不容乐观,牛奶的价格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由原来的每公斤3元左右,下降到现在的每公斤1.5元左右,下降了50%。
1.4 畜牧业产品市场消费能力下降
在美国国内金融危机发生不久后,世界各国国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发展也不例外。金融危机的影响,直接导致居民购买能力下降,畜牧业养殖和生产加工企业的订单出现大幅减少,出口量下降,企业生产出现了萎缩的状况。各大企业的生产均出现了停工或者半停工的情况,企业经济效益的减弱,居民购买能力的下降,严重地影响了企业、个人、群体等购买畜牧业产品的能力和需求,尤其是我国发达地区的消费者购买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畜牧产品市场,影响了畜牧业养殖和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1.5 畜牧业成本增加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饲料行业也出现了发展问题。金融危机对饲料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饲料企业发展困难,饲料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据相关统计显示,豆粕价格最高的时候将近每吨5000元左右,后来下降到每吨2800元,最近价格又出现了上涨的趋势,每吨上涨到了3000元左右,玉米的价格也受到了影响,在最高的时候每公斤将近1.6元,最近虽然有所下降,每公斤在1.3元左右,但是还是高于平均市场价格。虽然饲料价格有所下降,但是其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畜牧业产品下降幅度,所以导致了畜牧业养殖户的生产成本出现增长的局面。
1.6 动物疫病风险增加
近年来,畜禽饲养在向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在向资源丰富、养殖基础好的地区集中,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逐渐减少或退出畜牧产业,畜牧业的区域化特色十分明显。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分工更加明确有利于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另一方面,养殖业的规模化比重增加、集中化程度提高、养殖密度增加,使得养殖业面临的疫病风险加大,一旦发生疫情造成的损失更大。同时,区域之间调运畜禽数量的增加,也加大了疫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特别是现在交通方便,畜禽贩运范围更广,疫病防控难度加大。近年来,国内先后暴发多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就充分证明这一点。这些疫情的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还先后发生人员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事件,严重威胁到畜牧业发展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居民消费热情减弱,社会购买能力下降,畜牧业企业融资困难,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居民购买能力,繁荣畜牧业市场,减少金融危机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影响,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2 畜牧业发展对策建议
2.1 拓展畜牧业融资渠道
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投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资金短缺成为其发展面临的瓶颈之一。针对畜牧业市场融资困难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银行的金融行业应积极为畜牧企业发展提供资金贷款,政府部门应积极加强地区性的招商引资工作,合理吸收民间资本,金融信贷资本及外资,拓宽融资渠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并存的多元化畜牧业投资格局,从而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
2.2 建立畜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是行业发展中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就畜牧业的发展而言,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所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畜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基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有必要建立畜牧业专业养殖协会和其它相关的经济合作组织,集中畜牧业养殖户的物质和精力,集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畜牧业的影响,另外,还要完善在良种引进、动物产品购销等方面的自我服务功能,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经济互补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防范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带领养殖户走共同富裕之路。
2.3 发展畜牧业保险行业
在经融危机发生的环境下,国内动物疫情的发生对畜牧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建立农业养殖业保险和保险基金,以抵御市场风险。就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中,其数目较少,还不是很完善。在企业遭遇到动物疫情的环境下,大部分都是自己承担其损失,国家仅仅给予一小部分的补偿,市场上也没有相应的保险可以利用。所以,为了发展我国畜牧业,减少动物疫情对畜牧业发展企业的影响,需要尽快发展相关的保险业,同时,各级政府在财力上对参保企业和个人予以必要的财政扶持,降低畜牧业风险。
2.4 加强畜牧业企业的技术培训
由于大部分企业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发展环境的预估不足,导致很多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发展严重受限。加大畜牧业企业的培训力度,提高畜牧养殖户的市场分析能力和养殖技术,做到及时分析市场环境,搞好养殖消毒工作,减少企业养殖中的动物疫情的发生,及时的出栏,减少主观性的积压,保证在市场发展中能够实现及时的回笼资金。
2.5 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畜牧业发展有必要根据市场发展及时地转变其生产方式,尽快建立现代化的畜牧养殖,走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的发展道路。抓好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加大技术推广,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创新畜牧业服务机制,增强畜牧业服务能力,加快畜牧业优良品种工程,发展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良性畜牧业繁育体系;加大与高校或者相关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强技术上的交流,不断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水平,及时有效的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最新的成果,提高畜牧养殖的科技含量,降低其劳动生产率,有效的降低其生产成本;发展食草家禽,食草家禽是一种绿色、生态养殖,其市场发展前景较好,也可以减少疫情的发生率,在保证企业发展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也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购买力,这对于我国畜牧业市场的发展极为不利,需要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积极拓展畜牧业融资渠道,建立畜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发展畜牧业保险行业,加强畜牧业企业的技术培训,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卫青玲.畜牧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J].中国牧业通讯,2009,12.
[2]汪雨田.金融风暴下中国畜牧业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1.
1畜牧业产业化的内容
分析各行业的产业化进程和实质内容,畜牧产业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把畜牧业按社会化、节约化、市场化的要求,实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重组和优化,使其形成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龙头产业实体,以生产专业化为切入点,逐步实现生产业区域化、管理企业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畜牧业生产专业化一旦形成,一是能把同一产品的不同部分或不同工艺阶段分成若干专项生产,推动畜牧业生产工艺专业化[4];二是使节约化、商品化生产变成现实,提高生产效率;各种专业化生产的结果,必然形成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方式,从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增强竞争实力,加快产业化发展。
2畜牧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根据畜牧业的发展进程和现状,其产业化模式主要归纳为以下3种:第1种是“专业市场+农户”的不完全产业化模式。这种产业链的中心内容是按照市场需求,农户在畜牧部门引导组织下生产或自愿形成专项规模养殖,畜产品通过专业市场或畜牧业经济人直接进入市场。这种形式虽然会造成服务跟不上,导致生产盲目、管理粗放,但产业风险化解面大,优势容易互补,农户受益均衡,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乡镇这种产业形成更易于实现。第2种为“龙头+农户”模式。这种产业链是公司、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通过契约方式与农户联合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这种形势生产和销售等环节较上一种规范,发达地区最为常见,其弊端是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难以形成科学的利益机制,但它能调动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壮大畜牧生产实体。第3种是牧工商综合体模式。这种模式投资主体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只有在产业实力强大的地区和实体内才能适用。
3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按照市场需求,致力于结构调整,改善畜产品结构,获得较快发展。地处石屏县东大门的坝心镇,畜牧业以年均产值增加145万元的速度,连续15年获得丰收,形成承农启工,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面对传统畜牧业向市场畜牧业转轨的现实,尤其是面对入世以来的市场形势,无论是坝心镇还是其他地区,现有的畜牧业组织、生产、结构、产品、经营、效益等多个环节都显得极不适应,主要表现:一是畜产品结构单一,老化,品质差,上不了档次,打不出品牌;二是生产模式陈旧,节约化、标准化生产难以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三是畜牧业生产投资渠道单一,社会体制和机制吸引投资能力差;四是加工手段落后,畜产品附加值低,即畜产品精深加工跟不上,增值难度大;五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即缺乏龙头市场,产品流通不畅,价格波动大。
4发展对策
根据坝心镇畜牧业发展实际和新的市场需求,应及时制定措施,推动畜牧业生产组织变革,实施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让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解决生产要素分享的利润失衡、畜产品增值困难和流通不畅等问题,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畜牧业经济实力。根据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按照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各地应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第3种模式为目标,第1种模式为切入点,条件好的地区着手培植第2种模式的产业链[5]。
4.1做好统一规划,强化宏观布局
各地的社会发育程度、自然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市场条件、交通条件不同,各地的产业布局、产品结构形式、产业化组织模式也应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运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使畜牧业产业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区域优势,努力增加名特优新产品,实现品种结构多样化,满足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就坝心镇而言,当务之急要建立以坝心镇范白冲酒厂养殖场为龙头的综合开发利用养殖小区;海东村委会、新街村委会、王家冲村委会、坝心村委会、新合村花树脚、老街益场为仔猪产业区;范白冲养殖小区、坝心、海东、白浪、老街商品猪产业区;海东、芦子沟、新街、白浪商品蛋鸭肉鸭产业区;坝心、白浪、新街、商品蛋鸭肉鸡产业区;邑北孔、黑尼、底莫、新海资、新河村为肉牛、肉羊产业区;王家冲、海东野猪产业区。
4.2出台政策,引导发展
为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建设,地方党委、政府应根据各地实际,选准主攻方向,尽快出台鼓励当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扶优扶强,加快产业化发展。内容应包括税费减免,土地、信贷优惠,技术、教育扶持优先等方面的要素。重点应扶持主导产业和养殖大户,形成产业龙头,鼓励畜牧业经济人积极组织畜产品参与市场流通,壮大产业实力,牵动产业发展。同时要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民间和外资参与投入,增加投资渠道[6]。在产业化进程中,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充分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激励农户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加快产业化发展,保护养殖大户和畜牧业经济人,使之形成具有带动力的产业龙头,牵动产业发展。
4.3培育畜牧业龙头,带动产业发展
培育、建立龙头是带动产业尽快发展的首要条件,应在出台政策扶持、壮大现有养殖大户实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有发展牵动潜力的养殖大户和畜牧业经济人的全程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养殖、经营水平,增加其经济效益,壮大市场竞争力。这方面主要应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支持鼓励搞好规模养殖和节约化养殖,积极做好精、深加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及畜牧业二次增值的实现;二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产业化畜产品的知名度及其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三是积极对各产业进行帮助,对其进行指导以促使其做大做强,以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草畜平衡、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观光畜牧业,促使其带动力与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四是培植壮大畜牧业经济人员队伍,积极培育、创建专业市场,对畜产品的流通渠道进行大力拓宽,积极发展订单畜牧业。
4.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产业服务功能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产业服务功能,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使畜牧产业群体的各个生产环节处于最好的社会服务环境中,其是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有力措施。因此,应集中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7]:一是坚持走科技兴牧道路,加强重点项目,重点课题的科技攻关,开发推广适应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二是实施畜牧良种工程,在抓地方良种选优去劣,保存种质基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积极引进优良畜禽品种,开展杂交改良,对畜群的种群结构进行优化,促使其产品质量、生产率的提高及经济效益的增加;三是强化依法兴牧的意识,加大畜牧业执法力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护产、供、销各环节的合法权益;这方面首先要认真贯彻牧业法律法规,加大动物防疫力度,加强畜牧生产保护,将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全过程,严把饲料生产、屠宰加工、批发调运关,开展无疫病区建设,严格控制疫情发生,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其次要按照绿色、无公害和产业化要求,实施标准化生产,确保畜产品的质量,确立畜产品品牌;四是提高网络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传递,为农民和产业实体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对畜产品的生产流通进行正确引导,以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5参考文献
[1] 王秉秀.畜牧业经济管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2] 马强,任巧玲,刘付玖,等.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134-136.
[3] 申秋红.浅谈畜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河南农业科学,2007(11):28-30.
[4] 付蓉.对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137-138.
[5] 郑俊.关于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畜牧业的思考[J].华北农学报,2005(F12):186-190.
【关键词】内蒙古农业保险;政策性保险
位于祖国北部边疆,是一个农牧业大省(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对内蒙古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内蒙古正处于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建设现代农牧业的关键时期。农业保险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业产业升级所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内蒙古开展的农业保险以政策性保险为主。
一、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保险的必要性
首先,推进农牧业保险发展,是降低农牧业风险、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需要。内蒙古气候受蒙古和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很大,西部地区是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十年九旱、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稳定和农牧民收入增加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构建完善的农牧业保险体系,建立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分散转移分摊机制,是提高农牧民抗御风险能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其次,推进农牧业保险发展,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内蒙古的农牧业正处于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政策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将农牧业保险与金融信贷结合,可保障经营者合理的收益预期,促进信贷对农牧业的支持,保险的风险转移机制和经济损失分担机制,有利于延伸农牧产业化链条,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再次,推进农牧业保险发展,是完善政府调控手段的需要。2007年来,内蒙古充分利用保险机制,通过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畜牧产品的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不断提高主要粮食品种及重要畜牧产品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特色优势农畜产品保险产品,对农牧业生产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最后,推进农牧业保险发展,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最近几年,发达国家通过对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提供高额的保费补贴,对经营管理进行支持,不断提高保险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中的地位,来提高本国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农业保险补贴是市场化的农业支持政策,属于世贸组织认可的“绿箱”政策范围,因此,应在此制度框架内予以充分利用。
二、内蒙古农牧业保险发展概况
2007年,内蒙古被列为全国首批6个试点省份之一,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由政府给予财政、税收等支持政策,具体业务交由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中华联合内蒙古分公司和安华农业内蒙古分公司三家公司承办。承保范围包括小麦、玉米、大豆3大类农作物保险和能繁母猪保险。当年3大类农作物承保面积占实际播种面积的40%。目前,内蒙古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保险责任范围、保障水平确定原则、保险费率和保险补贴比率、经办机构、业务区域划分都做了详细规定。内蒙古农业保险范围,种植业涉及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养殖业涉及能繁母猪、奶牛和生猪。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内蒙古农业保险规模不断扩大,承保农作物面积与参保农牧户数量不断增加,保费收入和补贴金额逐步提高,覆盖面日益增加,摸索出“政府组织推动、商业模式运转、公司自主经营、农牧场乡村网络支撑”的经营模式,成为农牧民防灾减损,化解生产风险的重要渠道。
三、内蒙古农牧业保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蒙古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
1.系统性风险特征,使得市场主体太少
内蒙古地区自然条件差,大部分地区位于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农牧业生产很难规避农牧业生产的系统性风险,导致保险机构潜在理赔率较高。农业保险具有利润低、风险高等特性,使得保险公司缺乏进入农牧业保险市场领域的动力,造成农业保险供给乏力。目前,内蒙古只有4家保险公司承办保险。并由政府机构进行了区域划分经营,依靠行政力量进行市场的资源配置,制约了农业保险服务水平的提升。”
2.产品结构单一,承保率偏低
近几年来,虽然内蒙古的农业保险有了较快发展,但农业保险市场真正为农牧民所普遍欢迎的险种并不多。特别是养殖业保障范围较窄,没有开发针对畜牧业主要饲养品种的保险产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保险利润低,风险高,农业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没有拓展适合于地方性特色优势畜牧业的险种,而是急于开发其他险种来分散农牧业生产风险。且目前也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提供农业巨灾保险产品。
3.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限制着农业保险的供给
农牧业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特征,使得交易成本普遍比较高。内蒙古农牧地区地域分散,小户经营的比例还比较高,再加上交通不便,通讯落后,因此保险公司进行风险判断、保险核保难度较大,运营成本高,并且进行定损和理赔的难度较大。风险控制难度较大和业务管理成本较高,制约了农牧业保险大幅推广的潜力。
(二)内蒙古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1.农牧民收入低
农牧民收入水平与农牧业保险需求存在强相关性。相对于偏低的农牧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保险费率较高,参加保险时所需缴纳的保费,相对于农牧民的收入仍然很高,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即使有参保的意愿,也缺乏购买的实力。特别是对于没有政策性补贴的险种,农业保险的保险费率对农牧民来说仍然是很重的负担。
2.农牧民保险意识淡薄
目前,内蒙古地区的农牧民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对需要提前提交保费以防备未知风险的农业保险还不能充分理解,保险意识淡薄。农牧民对政府救济的依赖心理也很严重,政府提供的援助救济补贴,使农民认为既然受灾后有政府救济,就没必要参保。此外,个别保险公司无理拒赔、拖赔以及惜赔等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使得农牧民虽有需求,但投保的积极性并不高。
3.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和方式的影响
目前,内蒙古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偏小,土地基本是按户均分承包,且划分零散,小规模生产格局特点使农业保险需求减小。并且由于农户自给性需要和种植的多样化产生了一种内在风险调节和分担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灾害损失的经济影响,在在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
(三)缺乏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撑
1.财政补贴不及时、规模不大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要靠政府的积极倡导和财力支持下才能开办起来,目前,内蒙古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实行中央、自治区级、盟市及旗县四级财政补贴90%保费,农户自缴10%;养殖业保险中奶牛、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由财政部补贴50%,自治区级财政补贴分别为35%、20%、20%,盟市、旗县财政各补贴10%;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的影响,有些贫困地区政府部门的农业保险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承保积极性。此外,内蒙古财政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品种,种植业保险与养殖业保险品种不平衡。种植业保险占比重大,养殖业占比重小,而且养殖业保险补贴覆盖范围小,没有将畜牧业主要饲养品种纳入自治区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
2.政府的意愿同保险机构的经营理念存在较多差异
当前,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主要依靠各级政府的推动,这项工作的成效,主要是看参保缴费覆盖面扩大程度、保险赔付款增加幅度等方面,这同保险公司作为商业性企业,以盈利性为目的开展业务是不一样的。显然,政府的意愿同保险公司的经营理念存在较多差异。
3.缺乏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
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开始实施,但《农业保险条例》仅对农业保险进行一些原则性规定的制度安排,但内容还不够细化,缺乏一些具体的规定,对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的特征仍然有所回避。农业保险经营一直缺乏具体指导,不利于农业保险规范化、制度化。
四、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宣传农业保险消费意识,拓展农业保险销售渠道
一方面加强保险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针对农牧民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较差及存在侥幸心理的特点,基层政府和保险公司应通过宣传栏、培训班、会议、微信平台等形式宣传农业保险,树立农牧民的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鼓励自愿参保。另一方面,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方式,以规避“逆向选择”风险。特别是针对参保意愿不强的养殖业保险,更宜采取“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原则。
(二)开发适合实际的农牧业保险产品,提高补贴力度
保险机构应根据内蒙古农牧业生产需求,特别是当前农牧业现代化时期的生产经营需求,研究制定农牧业保险保障标准,拓宽保险范围,开发保险品种,创新保险服务,适应农牧民保障需求,满足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多层次风险管理需求。还要根据农牧区实际,科学设定农牧业保险查勘、定损和理赔方式,例如引入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做到快速查勘、理赔,提高保险工作效率。此外,针对内蒙古广大牧区季节性灾害频发,而养殖业保险保障范围相对较小的情况,应鼓励保险机构加强针对牧业、牧民的保险市场需求调研,积极开发适合地方特色牧业发展的需要的基础母羊、肉牛、肉羊、马、骆驼等保险产品,降低养殖业风险。针对内蒙古政策性养殖业保险承保率偏低的情况,积极扩大潜在保费规模,提高承保比例。在扩大种植业承保范围的同时,要提高种植业保险的补贴水平,可以考虑实行各盟市、旗县差异化的补贴政策。
(三)健全对保险机构的扶持与约束政策
《农业保险条例》确立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设计为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模式,因此政府应为农业保险机构创造必要的经营环境与条件,研究和探索对农业保险提供各类服务和各种补贴的方式与方法,对保险机构适度提供一些管理费用补贴,降低保险机构的经营成本。适时引入市场机制,更好发挥农业保险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在现代农牧业建设背景下,各级财政应为积极进行商业模式探索的保险机构及时提供基础建设等投入的支持。此外,规范保险公司经营行为,防止保险公司造假套取财政补贴
(四)开展对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黑龙江省的做法,研究探索建立合理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首先要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可以将实力雄厚的再保险公司引入内蒙古,开发契合实际的再保险产品,然后引导经营农业保险的企业,向再保险公司进行分保,分散直保市场风险,降低保险公司经营压力。政府应对再保险业务进行适度的政策性补贴。
(五)制定地区规章制度,改善政策法律环境
在国家农业保险法细则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内蒙古可以因地制宜,详细制定本地区的规章制度。用法规形式确立政府、农户、保险公司等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能和作用,使进入农业保险就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刘春艳,吕喜明.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分析[J].经济论坛,2012(2)
2011年10月14日,从银川市财政局获悉,2011年银川市财政局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积极推进奶产业的发展。
近日,银川市财政局又对银川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注入财政专项补助资金500万元,使扶持奶产业发展的资金总量达到1 500万元,通过担保中心和乳品加工企业双重为奶农进行贷款担保的方式,撬动银行借款2 000万元,有效解决了奶农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为提高奶牛品质,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银川市积极支持发展奶牛养殖合作社,鼓励企业实行订单收购,稳定原料奶的产销关系,建立和完善奶产业风险防范机制,促进企业与奶农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奶产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四川内江:打造生猪养殖示范片区
2011年10月14日,从内江市市中区获悉,该区计划投资14 583.152万元,在永安镇等5个镇的26个村成片打造生猪养殖基地。项目预计于2012年建成,带动养殖户5 000余户,实现年新增生猪出栏13万头。
据了解,该区将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畜牧业养殖担保公司,完善投融资平台;强化科技支撑。健全科技服务体系,通过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联系农户等活动,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中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比例达到80%以上;完善配套体系。着力完善畜牧兽医服务、良种繁育、基层动物防疫等配套体系,降低农户养殖风险;创新发展机制。坚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户”模式,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引导分散农户进入现代畜牧业。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云南:合作社解决农民“养猪难”
近年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通过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推动生猪产业的发展,解决农民“养猪难”、“卖猪难”问题。目前,该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成立养猪合作社822个,年出栏生猪达到99.8万头,形成一个规模覆盖全省的生猪养殖模式。
据了解,云南省各地供销合作社通过成立养猪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壮大养猪规模,推进全省生猪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发展养猪专业合作社800多个,有社员3万多户。其中,曲靖、保山、楚雄等州(市)供销合作社的养猪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00个以上,保山市供销合作社的养猪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已突破10万头,曲靖、楚雄、大理等州(市)供销合作社的养猪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都在5万头以上。
论文摘要: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和灾害补偿的有效方式,是WTO框架下的“绿箱”政策之一,已为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农业保险主体(农户、保险机构、政府)风险管理行为对农业保险的影响,以及农业保险政策对农业保险主体行为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借鉴国外在立法、政府补贴和推动、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等方面的经验,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规范和诱导农业保险主体风险管理行为朝着有利于农业保险的方向发展:(1)政府推行农业保险的主要作为;(2)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3)选择规模化生产的地区进行重点试点。
农业风险对于农产品产量和市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风险是可以管理的(WennerandArias,2003)。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农作物保险和定价策略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产品产量和价格风险。即便如此,农业保险还是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农业保险计划可以用保费收入来支付赔款支出和管理费用。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开始试办农业保险,但真正发展还是在1982年以后。随着199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商业化转轨,1993-2003年间农业保险业务不断萎缩。2004年开始,国家连续三个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要发展农业保险。基于这种背景,本文从农业保险主体风险管理行为角度来阐述农业保险行为主体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主体风险管理行为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一)农户的风险管理行为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农户的风险管理行为主要有多品种经营、寻求非农收入、自己承担风险和政府救济等手段。这些风险管理手段与农业保险之间存在着替代性,特别是非农收入的增加,使得农民收入中的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小,从1990年的50%下降到2004年的36%左右。这也意味着农业风险占农民所面对的总风险比重正在下降。此外,多品种经营又降低了农业风险的集中性,分散了一部分农业风险。农民规避风险手段的多样化,农户收入整体水平不高,加上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实行的初始成本保险(即生产成本保险)以及较高的保险费率,造成了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二)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行为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由于农业风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高度相关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象严重、风险不能大范围地分散等问题,造成农业保险的纯商业化经营均以失败告终(除了冰雹险、暴雨险等单一风险的经营成功之外)。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基本上都是亏损的,这与保险机构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相背离。因此,保险机构纯商业化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很低。随着城市保险市场的日趋饱和,保险机构不得不寻求新的市场——8亿潜在客户的农村保险市场,因此,效益较差的农业保险也成了获得其他盈利性较好险种(例如家财险、寿险、健康险等)的“敲门砖”。即使经营农业保险,保险机构也会偏向那些盈利性较好的险种,这和农业保险的目标相去甚远。
(三)政府的风险管理行为对农业保险的影响
政府的风险管理行为主要有农业生产补贴、价格支持和收入保护等手段,而自然灾害补偿机制是政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方式还是以政府救济和灾害扶持为主(占总补偿的90%以上),而保险赔款占总补偿的比例很低。从1992年开始,由于一直经营农业保险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商业化转轨,农业保险在农村自然灾害补偿中的比例不断下降,2003年农业保险赔款仅占总补偿额的5%(曹前进,2005)。我国财力有限又决定了政府救济和农业保险之间存在替代性,因此,目前政府以灾害救济为主的灾害管理行为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农业保险政策对主体行为的影响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2005年和2006年中央1号文件又连续作出了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的政策规定。这些政策对农业保险主体行为有何影响呢?
(一)农业保险政策对农户风险管理行为的影响
2004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调查显示:如果政府开办了畜牧业保险,即使没有补贴,农户选择愿意将饲喂的畜禽投保的占42.6%,不愿意的占57.4%;如果政府开办了补贴性保险,选择愿意将饲喂的畜禽投保的占73.4%,不愿意的占26.3%。从调查数据来看,如果政府给予一部分保费补贴,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会提高。因此,在新一轮试点过程中,大部分试点地区或多或少地都给予了农民保费补贴。
(二)农业保险政策对保险机构风险管理行为的影响
由于有了政府补贴和其他一些优惠政策(如农业保险准备金制度和再保险),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上海安信、吉林安华、黑龙江阳光互助、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商业性保险机构都在经营农业保险,并且不断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以寻求更多的风险单位来规避经营风险。如江苏省淮安市和浙江省的一些保险机构则采取了与地方政府共担风险的做法;上海安信、吉林安华两家农业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集团签订了再保险合同;黑龙江阳光互助保险公司按保费收入的10%提取巨灾风险准备金等等。
(三)农业保险政策对政府风险管理行为的影响
农业保险政策实施的目的,就是转变政府补偿灾害的方式;其目标就是由目前的政府救济为主向农业保险为主转变。为此,政府提供了保费补贴、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等,以支持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江苏省和浙江省还采取政府与保险机构共担风险的模式,减轻了保险机构的经营风险。除此之外,相关农业部门人员还参与到农业保险展业、查勘定损、理赔等工作中来,有力地支持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行为主体对农业保险存在的顾虑
(一)来自农户的顾虑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农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顾虑:(1)如果在保险期内发生了灾害,能否从保险公司拿到赔偿、能拿到多少、得到赔偿需要付出的成本有多大?(2)政府补贴多少、能持续多久?(3)如果几年没受灾怎么办?(4)保障水平有多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农民普遍不太信任保险公司(因为在20世纪90年生过某保险公司因为不想理赔而退还保费的事情)。另外,保障水平太低也是制约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重要原因,这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相符。
(二)来自保险机构的顾虑
保险机构对经营农业保险的顾虑有四个方面。(1)对政策的顾虑。政府给予的一些政策能持续多久,包括以险养险、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优惠以及一些与农业保险相配套的政策(如生产贷款必须参与农业保险)?(2)对经营风险的顾虑。一方面是经营能否不亏损,即从目前农业保险的经营情况看,种、养业农业保险基本上都是亏损的,政府给予的经营管理费用以及以险养险能不能弥补这一部分的亏损;另一方面是规避经营风险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和再保险能不能实现?(3)对政府财力的顾虑。如果保险机构选择了与政府共保的模式,万一出现大灾,政府财力能否兑现其保险责任?(4)费率制定和操作的顾虑。由于缺乏相应的历史数据,制定科学的费率难度较大,这也是很多商业保险公司不敢涉足农业保险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来自政府的顾虑
政府顾虑有中央政府的顾虑和地方政府的顾虑两方面。
中央政府的顾虑是:(1)政府支出的补贴资金需多少。由于目前农业保险规模不大,政府补贴资金还可以到位;但如果以后覆盖面不断扩大,政府的补贴资金能否到位。如果按照美国《农业风险保障法》的规定,政府每年给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将会超过30亿美元,那么政府首先必须考虑财力问题。(2)补贴资金的效果如何。Nolson和Loehman(1987)认为,在理论上,农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然而在实践中,农业保险却成为一种损失转嫁给政府或者保险机构的成本高昂的风险转移机制。如果情况跟Nolson和Loehman(1987)阐述的一样,那么政府还不如采用救济的方式,因为救济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根据财力来控制救济资金。(3)如果出现大灾,政府所要负担的赔款额会不会超过财政的承受能力。
地方政府的顾虑是:(1)中央政府的补贴和其他一些政策能持续多久?(2)地方财政随着农业保险覆盖面的扩大需负担多少补贴资金?(3)如果出现大灾,地方财政能否负担得起政府兜底的责任?(4)怎样确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产品范围?是选择关系粮食安全和地方社会稳定的农产品进行补贴,还是选择效益较高、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农产品进行补贴?
四、国际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较高的保费补贴和强制性保险与有条件强制性保险的实施,刺激农户购买农业保险
在财政补贴方面,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地提高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研究表明,即使农民收入较高的国家,如果没有政府给予适量的保费补贴,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自愿投保积极性也很低。墨西哥有关经验表明:政府的保险费补贴若低于2/3,大多数农民不会自愿投保;美国的参保率则随着补贴率的不断上升而上升。因此,美国、日本、法国等农业保险比较发达的国家都给予农户较多的保费补贴。
农业保险发达国家还采取了强制性保险和有条件强制性保险。日本1947年颁布的《农业灾害补偿法》中就提到了强制性保险。印度、菲律宾则规定农业贷款户必须参与农业保险,形成准强制性保险。美国《1994年农作物保险改革法》中也提到政府将干旱、雨涝、雹灾、风灾、火灾、病虫害等风险损失,与其他一些福利性农业计划(价格支持与生产调节计划、农民家庭紧急贷款计划、互助储备计划等)联系起来进行有条件强制性保险。
除了较高的保费补贴和强制性保险与有条件强制性保险外,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也是促使农户使用农业保险的一个重要原因。1989年美国农业部专门针对那些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进行过一次调查,让他们将不参加农业保险的原因进行排序。调查结果显示:首要原因就是保障太低,占24.8%;其次是保费太高,占23.3%;更愿意自己承担风险的占23%。因此,保障水平的提高,加上政府提供较高比例的保费补贴,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自然会增加。
(二)保险机构降低经营风险的做法
保险机构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降低经营风险:一是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和金融工具的应用;二是农业风险准备金制度和再保险的实施。保险市场金融和技术上的创新,提供了处理农业风险的新办法,特别是气候风险;而资本市场的应用是金融创新的一部分,这减轻了农业保险提供者面临的风险(skees,eta1.,2002)。另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准备金是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两个比较有效的手段,因此,绝大多数国家在发展农业保险的过程中都采用这两种风险分散手段。
1、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应用。随着气象测量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国际资本市场上转移农业巨灾风险的金融产品被逐渐开发出来。例如巨灾风险(cAT)债券,它主要用于为飓风、洪水、地震等巨灾保险提供保障。除了CAT债券之外,资本市场上还出现了基于气象指数的气象衍生金融工具,如气象指数期权等。
另一个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使用就是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它是将农业巨灾风险和资本市场结合起来。在资本市场上以证券的方式筹集资金,用来分散和化解农业的巨灾损失。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上发展的风险证券主要有三类:巨灾证券、应急准备金债券和巨灾股票。由于农业巨灾风险和资本市场具有极小的相关性,因此,在资本市场上寻求分散农业保险风险是可行的;而且,资本市场资金充裕,这对农业保险的巨灾风险分散也很有效。
2、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农业保险经营中对于道德风险的控制,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农民的投入情况,如耕作、灌溉、种植时间等;再就是改进保险合同的条款,如规定免赔款的主要目的就是防范道德风险。但这通常会面临高成本问题,因此,农业保险团体(区域)险和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应运而生。
农业保险团体(区域)险分为收入保险和产量保险两种,其赔款方式与畅通农业保险赔款方式有很大的差别。这也是农业保险团体(区域)险创新的地方,即只有当承保区域的整体平均产量或收益受损到保险合同中规定的理赔点时,保险公司才进行赔付。如果整个区域的平均产量没有受损到理赔点,那么单个农民的产量受损再大也不会得到赔付。这样一来,农业生产者(投保人)之间有了提高自身产量的积极性,既解决了道德风险问题,又促进了农业生产。农业保险团体险通常都要求某个区域的农户全部参保,避免了逆向选择问题。因此,农业保险团体险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比较适合农村低保障或者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孙立明。2003)。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有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农业系统性风险;它不需要农业产量的历史数据作为费率制定的标准,而是依靠系统和精确的气象测度。这就使得保险合同的制订是以系统性气象风险的测度为主要依据(庹国柱、李军,2003)。相对而言,这种合同制订更科学,减少了由于合同制订不科学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损失。
3、农业风险准备金制度和再保险。再保险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在空间上分散农业风险,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保险机构的承保能力。发达国家的再保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大概为20%,凸现了再保险市场的重要性。例如,日本采取农业共济组合向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进行部分分保,农业共济再保险特别会计处又向农业共济联合会提供超额赔款再保险;1966年法国在大区范围内还创立了再保险机构,众多的地方互助保险合作社由大区社再保险,大区社又由中央社再保险(龙文军,2004)。发达国家还普遍建立了巨灾风险基金制度(除西班牙外),例如日本的农业共济基金的原始资本为30亿日元,由中央政府和联合会以1:1的比例共同投资组成。巨灾风险基金制度使得农业风险在空间上得以分散,提高了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稳定性。
(三)政府对农业巨灾风险的管理
发达国家政府很早就意识到应用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风险。“实施农业保险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稳固、全面的农作物保险体系,以取代作为农业价格支持和收入保护政策一部分的政府灾害救济计划,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增进国民福利。”
在控制保险机构经营风险方面,政府给予了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一般为保费收入的20%-25%)、免除各种税收以及再保险支持等。另外,政府为了满足保险机构对于大额风险单位的要求,结合各种贷款政策和福利政策以促使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发达国家现有的精确的费率与政府的努力不无关系,因为农业风险区划工作需要耗费巨额的财力和人力,并不是某个保险公司或是某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例如,法国政府在1980年以后投入巨资资助大学和有关部门专门从事农业风险科学研究。
五、政策建议
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国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规范或诱导农业保险主体的风险管理行为朝着有利于农业保险的方向发展。超级秘书网
(一)政府推行农业保险的主要作为
1、有关部门应尽早着手起草《农业保险法》。前面分析的我国保险主体存在的一些顾虑,大部分可以归咎为农业保险法律的缺失。因此,《农业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保障范围、保障水平、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政府的作用、税收规定、资金运用、财政补贴方式等方面,应以法律的形式得到明确,为发展农业保险提供完备的法律、制度保证。
2、财政支持和应用各种政策推动农业保险。一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对农业保险的保费和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费给予一部分补贴。具体额度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保险产品而定。二是给予农业保险业务经营部分税收优惠政策。应建立行为主体各方的激励机制,将农业保险和农业生产贷款、灾害救济政策结合起来使用。
3、做好农业风险区划,实行与农业风险相匹配的保险费率。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地区普遍存在费率厘定不科学的问题,不能真实反映农业实际损失率,无法有效调节供给和需求。费率厘定的不科学,主要是由于我国缺乏完整的农业区划体系。但农业区划工作耗费大、涉及面广,并不是保险机构就能完成得了的。因此,建议由国家组织相关部门和保险机构,拨付专项基金,积极开展农业风险相关研究工作。在全国各区域农业灾害风险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开展农业风险区划工作,为制定农业保险保费与费率提供科学依据。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
一是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国家应出资组建全国性的农业保险再保险公司。或是在中国再保险集团中成立农业再保险部,独立核算。以国有性质的农业保险再保险公司为主,其他商业保险公司作为补充,确立农业再保险经营主体;国家对提供农业保险再保险服务的公司给予适当的费用补贴和税收优惠。二是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目前很多试点地方也在探索一些积累风险准备金的做法,但都缺乏保障。国家可以整合部分农业直接补贴资金、农业灾害救济金、财政专项支农资金等,加上商业保险公司的农险盈余,形成农业保险总准备金或风险基金,并以法律形式规定每年风险基金的提取比例。
关键词:公共金融服务;少数民族经济;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63-02
阳信县现有回民1.3万人,是鲁北地区最大的回族聚居地。阳信县少数民族经济的主要特色是畜牧产业,至2011年末,全县肉牛屠宰加工企业54家,肉类总产量13.7万吨,牛羊肉产品已占到天津清真市场份额的50%、北京清真市场份额的30%以上,少数民族经济总产值达36亿元,占全县GDP的33.64%,少数民族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抵押能力不足、财务制度不健全、融资渠道狭窄和享受民族优惠政策面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经济向更高层次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人行阳信县支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传导者和地方政府参谋者作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振兴工程”,推动地方政府出台规划和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1.窗口引导,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出台了《阳信县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当年对少数民族经济的融资增幅不得低于25%和不得低于全县平均增幅的“两个不得低于”标准。在鼓励金融机构扩大项目、流动资金贷款、敞口承兑、贴现和信用证等金融产品和推广“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市场+合作组织”贷款模式等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尝试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库存牛肉、牛皮仓储抵押贷款、活牛、活羊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同时加强银行与保险机构的合作,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截至201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共为少数民族经济融资余额达28亿元,占全县融资总量的39.41%,其中农村信用社的中小企业贷款和小额农户贷款中有近50%投向了少数民族经济,邮政储蓄银行全市首笔也是到目前最高额度的商务贷款也投向了少数民族经济。
2.搭建平台,积极拓展少数民族企业融资渠道和能力。实施了金融顾问制度,在全县金融机构中遴选了首批十名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高的骨干力量,派驻到20家少数民族企业,在财务、信贷、信用、理财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帮扶。目前,这20家企业财务体系已基本健全,融资能力不断增强,信用意识明显提升,其中有广富畜产品、亿利源肉牛等5家企业成为了全县的支柱企业和纳税大户。今后将把金融顾问制度覆盖所有少数民族企业。同时,成立了阳信县银企合作促进会,积极搭建少数民族企业与县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平台。2009年以来,借助滨州银企合作促进会、阳信梨花节银企洽谈会、分行别、分行业召开的专题银企恳谈会等形式,共引进县外金融机构合作伙伴18个,为少数民族企业融资达30余亿元,未发生不良和欠息行为,形成了阳信县的资金“洼地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健康发展。
3.政策扶持,积极调动各类资源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推动地方政府依托畜牧业协会建立了风险互助基金,地方财政按20%比例出资、行业协会会员企业按资本金比例出资,在金融机构建立风险互助基金专户,金融机构按基金额的10倍给予融资,会员之间风险共担。行业风险互助基金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少数民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对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的奖励力度,奖励幅度是一般企业融资奖励的3倍。积极为农村信用社争取支农再贷款支持,引导农村信用社融资重点向少数民族经济倾斜。积极争取民族产品贷款贴息政策,2011年,全县金融机构累计为少数民族企业办理民品贷款贴息209.63万元,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金融支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1.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经济品牌。阳信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肉牛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全国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县。争创了一个中国名牌(广富鲜冻分割牛肉)、五个国家A 级绿色食品认证(立辉肥牛、亿利源肥牛、鸿安肥牛、华阳肥牛、广营肥牛)、三个无公害认证(华胜、福安、超前)、四个全国优秀牛肉产品品牌(亿利源牌、广富牌、鑫源牌、华胜源牌)。还发展了鲁北肉牛产销合作社、鸿安肉牛产销合作社等18个肉牛合作社。创建屠宰加工企业。
2.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长足发展。阳信县少数民族肉牛产业的长足发展,助推全县农民实现人均畜牧纯收入达2 010元,畜牧业已成为阳信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逐步辐射到餐饮、皮革、毛绒制品及其他第三产业。如河流镇刘庙等十个民族村从事屠宰、运输、养殖的各类专业户已达95%以上,发展各类深加工项目70多家,兴建了如广富畜产品、鑫源肉类、亿利源清真食品、华阳肉类、华翼肉类等10多家投资过千万元的肉牛深加工企业,共吸引外资3.5亿元,年产值达5亿元。2011年,河流镇回民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0 300余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的30%。流坡坞镇肉牛存栏量达200头以上的养殖户3家,100头以上的11家,大小餐饮15家。温店镇高浪头、大营、小营和北蔡四个少数民族经济落后村,已联合成立了阳信县大营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逐步增加。
受困于人多地少基本国情的制约,唯有用规模化经营代替一家一户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方式,我国农业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不仅可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可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这样就会催生越来越多的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乃至一些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和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相比于分散经营,在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中,也会加大“三个风险”,即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相比一般小农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大、承担风险高、现代要素多,他们需要各种保障,比如说政策的支持,金融的跟进,尤其是保险的后盾作用更加重要。
“十二五”时期,农业保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已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农业保险条例》的颁布使得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更加牢固:农业保险累计为10.4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6.5万亿元,向1.2亿户次农户支付赔款914亿元;全国已建成农村基层服务网点2.3万个,协办人员40万人,农业保险乡镇覆盖率达93%,村级覆盖率达48%,农业保险已名副其实地成为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承保的主要农作物突破14.5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59%;三大主粮作物平均承保覆盖率超过70%,承保农作物品种达189类;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1.96亿元,同比增长20.42%,约占农业GDP的32.27%;赔款支出260.08亿元,约占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的9.64%,是国家农业灾害救助资金的7倍。
险和自然灾害的侵袭,农户收入不稳定,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不规范。在这种情况下,政策性生猪保险的推广得到了四川省内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自从2007年开展试点以来,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四川省生猪养殖保险经纪、社会效益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对其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旨在对生猪养殖保险多年发展情况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生猪养殖保险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问题分析 探索
一、四川省生猪养殖保险现状
1.1 四川生猪养殖特点
四川是我国的一个畜牧业大省,肉猪出栏头数居全国第一,猪牛羊肉类总产量占全国的9.16%,居全国第一,而生猪出栏数、猪肉产量及省际间猪肉贸易量均占全国的10%左右,长期居全国首位,且外销出口占全国总量的1/3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养猪大省。
全省着力推进“六方合作+保险”机制和“寄养”、“订单”、“期货”等多种生产模式,大力实施生态养殖和高效养殖,使养殖户“存栏有订单,出栏有市场”。据四川省统计局数据,2010年全省生猪存栏6053.1万头;出栏肉猪9014.3万头;猪肉产量652.12万吨。无论是生猪饲养量、猪肉产量、人均量均位居全国第一。生猪产业已成为四川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优势资源之一,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已挑起农民增收的大梁,托起了“农业经济的半边天”。
1.2四川生猪养殖保险特征
四川省生猪养殖保险实行的是政府制定统一的收费、补贴制度,保险公司对其进行适合公司的微调,农民以自愿原则进行投保。(如图1)
而针对于能繁母猪和育肥猪,政府具有不同的补贴方式目前,主要承包生猪养殖保险的保险公司有中国人保财险公司、中华联合财险和中航安盟财险公司。
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
2.1 社会福利的提升
农业保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猪肉价格的稳定,在排除粮食(以玉米为主)等因素的影响后,猪肉价格波动较为稳定(如图6),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猪肉的价格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而这与农业保险的实施密不可分。从微观上看,在笔者调查的贾家镇以及邛崃市中,农民普遍表示,在国家实行农业保险后,他们更加愿意去饲养生猪,因为生猪的死亡有所保障,他们投资失败的损失大大减小;同时,出于降低生猪死亡风险的目的,国家和保险公司都会自主为农户提供技术的支持、免费的疫苗,降低了农户损失的风险,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
另一方面,从宏观上看,对于社会而言,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实施激发了农户的养猪积极性,进一步增加了整个市场猪肉的供给,平抑了物价,为整个社会带来福利;此外,除了带来价格的相对稳定以外,在一定程度上,它也促进了四川省猪肉市场的规范化,提高了民众购买的猪肉质量。在笔者的调查中,不少农户提到,在以前猪只死亡没有任何的赔偿时,农户为了降低他们自身所受的损失,会选择将死猪出售给非法市场,再流向社会大众,严重降低了民众所食用的猪肉质量。在此基础之上,政策性生猪保险的落实,也提高了政府在民众中的知信度,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这样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与社会两方面的社会福利,在降低农户风险、提高其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良性发展。
2.2 经济效益的改善
随着四川生猪保险的推行,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从微观上看,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在农业保险实施之初,保险公司的发展处于一种艰难的摸索状态中,没有政策的支持,没有农民进行参保,对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而在农业保险实施之后,为保险公司的发展又多打开了一扇门,虽然农业保险现在的盈利还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其提升的保险公司形象使得附带的农村保险(农村其他寿险、财险)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保险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对于农户而言,该政策鼓励了农民更多的投入到养殖业,为农民自身也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利益,实现了多元化的农村建设。
从宏观上看,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农业保险的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工作者参与进来,因此,也相应地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农村GDP的增长(如图7)。为社会整体的经济运转增添了一份力。就笔者调查的邛崃市显示,农业保险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村的建设、发展,使原来处于观望状态的农户都投入到农业发展中来,增加了由养猪业所带来的收益,带动了农村农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农村的建设,增加了农村的经济效益。
三、总结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