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36:59
导语:在畜牧业废物处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存在问题
1.1全县畜禽养殖组织化程度低
尽管全县畜禽养殖户数多、总量大,但其合作意识差,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关系松散。畜产品加工企业少,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产加脱节,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1.2政府扶持乏力
近年来,政府部门在畜牧业方面的投入较少,4年来县级惠农政策不能兑现,养殖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困扰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企业和农民对养殖愿望非常迫切,没有养殖场的想建设,已有的还想扩大规模,完善养殖设施,但苦于资金短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1.3环保压力加大
目前畜牧业面源污染严重,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城镇扩张对养殖空间形成了巨大的挤压,一些原有的养殖场不再符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要求。特别是中等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得不到有效处理和利用,据调查,全县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只有50%左右。
1.4畜牧业科技推广能力不足
近年来,受经费的限制,畜牧部门在新型畜牧业技术引进和推广方面困难多、难度大。在队伍建设方面,十多年来政府部门没有给畜牧兽医部门补充过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技术力量还是1994年接班顶替的老职工子女,学徒出身,知识结构单一、服务技能有限。目前,全县养殖业仍处于较低水平饲养管理阶段。
2办法和措施
针对以上七点意见建议,提出如下办法措施。总体思路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两个确保。
2.1狠抓规模健康养殖工程
(1)继续抓好畜牧龙头企业建设,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
(2)抓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做好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易养区规划,严格落实畜禽养殖场区备案管理制度,加强新型养殖设施、圈舍建设技术推广。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3)推进养殖业污染治理。按不同畜种、不同规模总结出大、中、小三类养殖企业的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加以推广,促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狠抓动物疫病防控工程
(1)突出抓好强制免疫。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
(2)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2.3狠抓畜禽产品监管工程
(1)继续开展好饲料、兽药、生鲜乳、畜产品质量安全“四个”专项整治行动;
(2)加强检疫环节监管,申报检疫率达100%;
(3)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处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四要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生鲜乳“三聚氰胺“每季度监测10份,生猪出栏“瘦肉精”按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检。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4狠抓畜牧项目建设工程
切实抓好畜牧项目及政策性补贴等国家和省投项目的争取、实施、完善和验收工作,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
2.5继续落实惠农政策
政府要继续出台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畜牧企业制定帮扶办法,引领其在扩规提档,产品加工,废物处理等方面做出大量有效的工作,为推动全县畜牧产业化建设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2.6狠抓牧医队伍建设工程
(1)加强培训,提升全员业务素质;
(2)继续巩固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切实转变作风,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3)进一步健全制度,严肃纪律,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鼓足干劲,努力实现全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3意见建议
3.1调整生产结构
根据全县现有的生产布局和畜禽产量,确定南片以生猪养殖为主、中北片以蛋鸡养殖为主、山区丘陵地带以生态畜牧(肉羊、肉牛)为主,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生猪产业,其他畜禽适度发展。同时,要发挥荫城荆圪道红肠加工厂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实施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鼓励企业实行畜产品深加工,推出一批高端畜禽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生猪养殖强县。
3.2转变生产方式
开展标准化养殖场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畜牧龙头企业,创办产加销一体化工厂,开设家庭牧场等。逐步完善机械化畜牧生产,减少人工成本。加大主推良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提升科技水平,提高生产效益。
3.3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主要指动物防疫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3.4强化畜牧生态环境建设
当前畜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养殖发展与环境保护需协调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需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需持续加强,因此要积极强化畜牧生态环境建设,规模养殖场必须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
3.5积极探索畜牧业的“互联网+”模式
在“互联网+”大环境的驱动下,大胆尝试将畜牧业发展融入其中。探索通过电商进行资料采购和产品销售。
3.6全面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
一、==县畜牧业现状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龙头带动,机制创新,科技升级,产业循环、优化环境,使畜牧业渐渐步入了集约化、产业化、工业化、生态化的发展快车道,使全县畜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可喜局面。回顾近几年来畜牧业发展,一是畜牧产值不断攀升。十四年来全县畜牧产值以年均递增25%的增幅持续增长,2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4.3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畜牧加工产值达到17.5亿元,人均牧业产值5748元,按人均牧业产值、肉、蛋产量三项指标综合评定排序,已连续14年位居全省第一位。二是畜禽饲养量成倍增长。20*年全县规模化猪场42个,出栏生猪41.1万头,30万只肉鸡饲养厂达到165个,出栏肉鸡达到5339万只,名列全省第一。三是食品加工总量不断膨胀。20*年全县拥有肉鸡生产线3条,时宰肉鸡达到1.8万只,班宰1千头猪肉生产加工线1条,时宰600只羊肉加工生产线1条,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1.05万吨,年产2.5万吨及1.2万吨熟食生产线各1条,年产熟食3.6万吨,出口熟食5800吨,创汇1500万美元,位居全国前十强。四是疫病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先后投资300万元,建成了省级动物检测中心和龙头企业化验室,配备了酶标仪、PCR等化验监测设施,完善了疫情测报站的建设,强化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机制,使全县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严防了重大疫病的发生,做到了“有疫不爆发,有病不流行”,从而保障了畜牧业安全。五是投入品监管程序更加规范。对生产投入品建立了源头追溯制度,采取了定期抽检方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及使用瘦肉精等违法行为,净化了全县畜牧生产资料市场。20*年,全国“瘦肉精”大检查中,淇县抽检380份尿样中,未发现一例违禁药物使用情况,受到农业部的表扬。几年来,淇县先后被农业部、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县”、“畜牧强县”“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回顾二十年来发展历程,我县明确提出了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型畜牧业这一宏伟目标,以经济、社会效益的持续高速发展为背景,以创建我县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为主线,以建设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小区为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产业发展为环境管理服务,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在推动畜牧环境建设和循环经济工作快速发展。
二、我县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从生态学方面讲,我县经济是一种传统经济,这种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这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我县经济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特别是在畜牧业发展方面,畜牧生产所导致环境污染的影响是不言而寓的。例如:鸡粪对环境的污染和细菌、病毒的传播,生产废水的浪费和污染等。在这种形式下,我县迫切需要发展畜牧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及防治动物疫病和保证畜产品安全的先进经济模式。为此,我县畜牧业必须走新型产业化新思路,提高企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水平,加大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和保护环境,在政策上多多给予扶持,促进我县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而我县发展畜牧循环经济已有一定基础,这种发展是由自发到自觉而成的。具体做法是:
(一)我县把畜牧业发展同环境质量改善的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支持,利用成本和价格等市场规律来影响企业的行为;以公司为依托,搞自动化饲养、清洁化生产,食品标准化加工、安全化生产,形成了生态产业化综合经营模式。养殖户利用粮食作物秸秆来饲养,实现过腹增值,生猪粪可综合利用,生产沼气,经过集中发酵、消菌,形成优良的有机肥返回农田,消除污染,利用了资源,形成了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依靠科技进步,变废为宝,生产生活废水含有机物较多,经过处理达标后灌溉附近农田,为农民节约了每年的化肥支出;鸡、猪粪加工有机肥料向市场出售;生产用的废旧塑料袋、包装箱由包装厂进行回收再利用;鸡、猪无大的利用价值的副产品卖给养殖场喂鱼、喂雕。
废物处理处置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拉动环保产业、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为最终不能被有效利用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保障环境安全,畜产品安全,维护群众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大力倡导园区生态型生产,让环境保护贴紧经济,围绕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开展工作使上游生产的“废料”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争取做到“零排放”;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担负起分解者的职能,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1、把鸡血“变废为宝”,进行了深化加工。以前,屠宰毛鸡的鸡血,没有充分利用。目前建设了鸡血车间,这个车间通过对鸡血的过滤净化、高温杀菌等一系列生产工艺,使鸡血得到有效利用。
2、充分利用鸡羽毛,建设了羽粉加工车间。以前,屠宰毛鸡的鸡毛,没有充分利用。后来,建设了羽粉车间,通过对羽粉的等系列生产工艺,使羽粉变成了饲料添加剂。
3、将鸡肠转为其它水产和动物的饲料,把次生品得以有效利用。
鸡肠实用于养鲶鱼、狐狸、养貂,根据市场情况作为副产品进行销售,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4、把鸡粪进行进行深加工销售,变成了果农瓜农的有机肥料。
鸡粪改善土壤结构,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深受果农瓜农喜爱。为此,企业对养殖场的鸡粪,都销售给果农瓜农,增加了企业收入。
5、利用猪粪生产沼气。充分利用全县规模化猪场多的优势,在场区建设沼气池,以解决规模化猪场的供电、供暖等生产、生活费用高的矛盾,并把经过集中发酵、消菌,形成优良的有机肥返回农田,即消除污染,又利用了资源,形成了生产的生态良性循环。
6、建立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建立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环境污染负增长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与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即利用畜产品生产高档服装革、医用肠衣等,利用家畜内脏、头血进行生化制品加工,特别是以“原料——产品——废物”为特征的动脉产业和以“废物——再生——产品”为特征的静脉产业相结合形成循环发展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群。
近年来,我县把把发展畜牧循环经济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重要举措,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结构,着力解决结构性环境问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着力解决结构性污染,从淘汰高能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生产工艺入手,立足于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高畜牧产业化的水平和效益。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筹划和建设了包括生产废水处理厂、有机肥加工厂、废旧物处理加工厂等一批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增加企业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推动畜牧业生态建设。依托国内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机构,建设生态产业孵化基地,优先安排环保科技示范工程,推广最佳实用污染防治技术。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引导和管理,逐步形成规模,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资源综合利用中发展循环产业。
目前我县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还未转到体现以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清洁生产上来,与循环经济的理念相差甚远。二是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三是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四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完善;五是技术落后,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六是全民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在理论思维、实现途径、操作方式等问题上的借鉴与创新,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今后发展循环经济计划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围绕“三步走”目标和畜牧大县战略举措,按照既定的方针,着眼于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全县畜牧业生态环境要年年有变化,力争通过努力,实现新跨越。按照“发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增强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企业效益,让企业也稳步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初步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构筑初级生态企业基础,初步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为畜牧长远发展和生态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发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循环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二要组织重大示范项目。要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标志性目标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
三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不要仅仅搞示范,还要使示范的技术开花结果,发挥效益。技术推广这个环节很重要,特别要做好推广技术的筛选、信息传播和技术服务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绿色养殖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渐提高,对物质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因而畜牧绿色养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加强绿色养殖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有效提升畜牧生产的经济效益,因而在现阶段的畜牧业发展中,要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使用。在绿色养殖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由于推广的力度不足,推广人数较少,使得大部分的养殖户缺乏对绿色养殖技术的正确认识。而在养殖工作开展过程中,养殖户更加注重其整体的经济收益,没有充分考虑到绿色养殖技术对其养殖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缺乏对绿色养殖技术的科学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难以有效提高畜牧养殖的质量。而为了实现我国畜牧养殖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要全面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概述及意义
1.1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概念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指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的选址,建立养殖场,而在动物养殖的过程中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前提,加强现有资源的使用,完成相应的养殖工作。而在畜牧养殖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达到其最终的目的和效益,要加强各种畜牧养殖技术和方法措施的有效结合,利用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式,有效提升畜牧养殖整体的质量。总的来说,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指在绿色观念引导下来进行畜牧养殖。而在整个养殖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充分考虑到食品的安全性以及人们的生命健康,选择合适的养殖技术,有效提升养殖的质量。
1.2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对影响意义
1.2.1 保障食品安全在畜牧养殖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养殖的效果,保障肉质,通常情况下会使用一些兽药和激素,加快动物的生长速度,提升动物产量,以此达到优化畜牧业经济综合效益的目的。但大量的使用兽药和激素,会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难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同时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倘若人类长期摄入兽药和激素,长时间的积累,将会出现功能性的障碍,使得人体的各项机体功能逐渐退化丧失。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动物产品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动物兽药激素的摄入,降低人类摄入的风险,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同时,有效保障食品安全。1.2.2 加强环境保护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同时还危及到了人们的生活安全。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上升,对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在现阶段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要降低污染排放量,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而通过采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废物处理。通过二次利用,在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从自然有机绿色生态等多个方面入手的,其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在推动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而通过采用绿色的养殖方式,有效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加强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2 畜牧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畜牧养殖观念的影响,在当前的畜牧养殖活动开展过程中,仍旧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来开展相应的养殖工作。不仅加速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难以有效提升畜牧养殖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不利于提升畜牧养殖业发展的效率。在畜牧养殖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养殖户缺乏对先进知识,技术的学习,在畜牧养殖活动中仍旧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缺乏技术创新,难以全面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难以有效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为了保障动物能够正常生长,在畜牧养殖活动中,过量的使用,激素和药物,难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严重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健康。而肆意的排放废弃物,加速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危及到人们的生存空间。因而在现阶段的养殖活动开展过程中,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提升养殖户经济收益的同时,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3 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策略
青海是一个农牧业大省,在畜牧养殖活动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建立特色产业,有效提升畜牧养殖的整体效果。目前,青海地区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而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青海地区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推广方式,充分利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优势,有效带动青海地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3.1 强化观念宣传,增强养殖户思想观念
在青海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畜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观念的宣传,不断增强养殖户的思想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养殖户能够充分认识到绿色的推广价值和实际意义,在养殖活动中以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使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收益[2 ]。由于受到传统畜牧养殖规模概念的影响,大多数养殖户缺乏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正确认识,在养殖活动中认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并不实用,在短时间内难以提升其经济效益,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影响。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则是因为大部分的养殖户缺乏绿色观念,在养殖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先进知识和概念的学习和理解。为了全面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在青海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中,要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植入和灌输,不断强化养殖户的绿色概念。加强绿色概念的宣传,有效增强养殖户和当地人们自然生态意识,更加关注绿色食品的发展,关注食品健康。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让养殖户能够意识到绿色概念对畜牧养殖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和经济收益,不断增强养殖户的生态保护意识,在畜牧养殖活动中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使用。
3.2 做好防疫宣传,实现绿色畜牧养殖
在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全面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要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在畜牧养殖活动开展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疫病防范,有效避免出现流行性疾病,提升畜牧养殖的整体效果。对于规模化的养殖场来说,在养殖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旦出现大面积的流行性疾病,将会严重危害动物的健康,同时还会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收益。绿色环保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在现阶段的畜牧养殖活动中,绿色畜牧养殖观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我国畜牧业的工厂化和规模化发展[3 ]。为了有效降低动物患病的风险,加强疫病防治,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疫病防治的效果,在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流行性疫病对畜牧养殖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因而在畜牧养殖活动中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不断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提升绿色畜牧养殖的效果。在宣传过程中,还可以借助微信,互联网等新媒体开设网络教学,帮助养殖户形成绿色经济发展观,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3.3 加强队伍建设,合理使用畜牧养殖技术
由于受到传统畜牧养殖观念的影响,在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要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有效带动畜牧业的发展。因而在青海地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要构建完善的绿色养殖队伍,在优化畜牧养殖产业效率的同时,有效提升畜牧养殖的整体品质[4 ]。而通过建立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养殖管理队伍,保持科学发展观,以先进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设备作为保障,有效解决养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带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由于我国绿色畜牧养殖观念形成较晚,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和观念,不断提升我国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水平。而通过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观念的植入,综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推广技术,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实现青海地区畜牧养殖业的绿色化改革。
4 结语
总之,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为了结合时代所提出的要求,做到绿色养殖,要加强关键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通过有效的宣传,加强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并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有效带动青海地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井藤达.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意义和推广策略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 (10 ):71.
[2]曹瑞行,张达斌,潘文新.如何更好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J].兽医导刊,2018 (4 ):4.
中图分类号: S210.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7.007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壮大,产生了很多新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已经超出了农村环境所能容纳的范围,导致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污染从地表水向地下水延伸,已经形成点源与面源共存,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影响的局面[1]。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癌症村就是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危害的例子。著名医学家强调如果不控制农药的残留量,多年后,可能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育[2]。位于洪湖西北部的洪湖生态园,污染指数已经达到1.3,属于重度污染[3]。所以农村环境问题必须要重视并加以改善。
1 加强农村环保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环境就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设施,但是要想农村环境真正得到好转,显然不是建几个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池能解决的。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建设农村地下水管网系统,这在农村基本上是空白。其次,要完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农村产生的垃圾承包给相应的公司,让其定期用垃圾运输车把农村的垃圾运到垃圾处理站,同时根据每家每户产生的垃圾重量来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不仅可以对农村的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也能限制农村产生的垃圾数量。最后,在洪湖市大型村镇如万全镇建设秸秆利用设备,如青贮、微贮、制取复合肥等。
2 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和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不仅因为农村环保设施跟不上,还因为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还很低,环境保护认识淡漠,要想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就需要有专门的部门加以引导,展开多形式、多层次的珍爱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进行评选环保模范,只有农民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农村环境才能更好地改善。
3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一点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法律的手段对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进行限制,这样可能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从长远利益考虑,限制此类物品的使用势在必行。
4 推行废弃物再利用
废弃物具有“双重性”,即不仅是废物,更是资源。比如秸秆,农村将秸秆直接燃烧不仅利用率低,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秸秆的利用有很广阔的前景,发达国家为秸秆的综合开发找到了多种用途,在美国每年将4500万吨秸秆进行加工用作饲料,同时也能用秸秆提取乙醇利用;在丹麦秸秆的主要用途是发电,电厂将农村的秸秆收购回来发电,不仅能给上万户的居民提供用电,同时还降低了电厂的成本和提高了居民的收入,秸秆燃烧后的灰烬再返还给农民肥田,形成了一个工农业的循环经济圈。秸秆还可以经过粉碎、酶化等一系列环节后生成秸秆复合肥等[4]。另外,人和家禽的粪便,可以通过发酵产生沼气,也可以进行堆肥处理,将其变成有机肥料。推广农村废弃物的利用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5 结语
综合以上对洪湖市农村环境改善提出以下建议:
对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加以限制。这需要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相互配合,提高农民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完善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加强对乡镇企业污染源的监控力度,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相应的法律法规。
污染源数据是重要的基础环境数据。开展污染源普查是为全面掌握和了解各类企事业单位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搞好全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准确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利于正确判断我县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利于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保障县域环境安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普查时间、对象、范围、内容和污染物种类
(一)普查时间。
污染源普查总体时间为3年(20*年10月-2009年12月),普查正式开始时点:20*年12月31日24时。
时期资料:20*年度。
(二)普查对象及范围。
凡在我县所辖区域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均属普查对象。流动污染源不作为此次普查对象。
1.工业源。
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的所有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大门类39个大类524个小类。工业源普查对象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两部分,分别进行详细普查和简单调查。
重点污染源范围:重点工业源主要分以下3类,对重点工业污染源需进行详细普查。
(1)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工业企业。
(2)11个重污染行业所有工业企业(见附件2)。
(3)16个重点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除11个重污染行业外,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县工业污染物排放量1%以上的行业,见附件2)。
一般污染源是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业。这类企业数量多,且大部分规模小、污染源排放总量少、企业填报能力差。对这类污染源进行简单调查。
2.农业源。
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
农业普查范围主要是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针对谷物、油料和豆类作物、蔬菜及花卉等种植业,果类、中药材和烟叶种植业主要产区开展农药和化肥污染调查。
畜牧业和渔业普查范围以人工养殖为主,主要是针对规模化养殖场和淡水养殖场展开污染调查。
农业源调查的内容包括污染来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排放规律、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等指标。
3.生活源。
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
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等经营单位,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民用核技术利用单位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
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普查以县城、建制镇为单位(不包括村庄和集镇)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危险废物处理厂等。
(三)普查内容。
1.工业源。
(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他相关情况。包括企业经济规模、主要产品、登记注册类型、行业代码、所有制、排水去向等。
(2)原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煤、油、电、气等)结构和消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等。
(3)生产产品情况。包括企业主要产品的种类、产量等。
(4)污染设施情况。包括排污口数量、排放浓度、锅炉窑炉数量等。
(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再利用情况。
(6)污染物监测和污染治理设施情况。包括监测点位、时间、频率、污染治理设施投入和运行情况等。
2.农业源。
(1)样本基本情况。包括经济规模、主要产品、生产经营类型和规模、用水情况、排水情况等。
(2)产、排污情况。包括化肥、农药施用情况,农膜施用和秸秆处理情况,饲料饵料投放情况,各种污染物产生、残留和排放等情况。
(3)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治理效率、污染物去除情况、投资和运行情况等。
3.生活源。
(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第三产业单位注册的基本登记信息,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
(2)城市(镇)生活能源结构及其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供水量、排水量及污染物浓度等。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单位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和运行状况,污染物产生量、处理处置等情况,渗透液、污泥、焚烧残渣的处置及利用情况等。
(四)普查污染物种类。
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本次污染源普查的污染物种类是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主要是《国家“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和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规划所涉及的,以及国家现行环境统计报表中调查的各类污染物。
1.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BOD5、挥发酚、六价铬、氰化物。
2.废气: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
3.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调查)、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渣等。
4.农业源中总磷、总铜及毒性高、用量大且难降解的农药和鱼药。
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一)普查技术路线。
按照现场监测与物料衡算及排污系数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国家指导与地方实施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普查技术路线。
1.工业污染源中占全县污染物排放量65%的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采用现场监测和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等方式测算污染物排放量,并按照规定程序和方法相互校验、核定污染物排放量。
其他工业源,采用分类抽样监测的方式,并用产排污系数法核算污染物排放量。在无法采用实际监测法和产排污系数法核算时采用物料衡算法。对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放形式简单的,也可以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
2.农业源采取对部分种植业面源污染进行典型抽样调查的方式,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县农业普查和有关农业统计,推算全县农业面源污染情况。
养殖业采取对部分养殖企业进行典型(抽样)调查的方式,根据养殖规模采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
3.生活源第三产业中的调查单位采用分类抽样监测方式,核对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污染物排放量。
居民生活污染调查根据统计人口、生活用水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情况,通过排污系数测算污染物排放量。
(二)普查步骤。
本次污染源普查分3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成立机构,落实经费,开展宣传,进行组织动员;制定普查方案和技术规范;验证排污系数和物料衡算方法;开展普查培训。
2.普查阶段:对排污企业和单位进行检查和调查,填报普查表,完成审核录入工作,建立污染源档案。
3.上报阶段:完成全县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审核和汇总,建立全县污染源数据库,接受市环保局审核验收,上报普查数据。
四、普查组织实施
(一)基本原则。
全县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
(二)组织机构。
成立*县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实施工作。普查工作在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县环保局抽调人员组成5个组(宣传教育综合协调组、监测与技术组、现场调查组、数据处理审核组和农业组)开展工作,对全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由县环保局法制科负责,工作时间为3年。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
1.组织拟订全县污染源普查方案,经全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
2.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县污染源普查各阶段工作方案。
3.组织开展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
4.向领导小组提交普查报告,根据领导小组决定上报普查数据。
5.承办*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办公室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部门分工。
普查工作由全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县环保局牵头组织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负责撰写全县污染源普查方案和不同阶段的工作方案,制定有关技术规范,组织普查工作培训,对普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上报。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参与编制和审议污染源普查方案及各阶段工作方案,指导和督促检查污染源普查工作,参与和支持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并按照各自职责协调落实相关事项。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污染源普查的宣传和新闻工作。发展改革部门(经贸部门)配合做好工业源的普查及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分析、应用。财政部门负责普查经费预算审核、安排和拨付。环保部门、建设部门负责生活源、城镇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普查。农业部门、环保部门负责农业源的普查。工商部门负责提供污染源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统计部门负责审定污染源普查表,参与普查总体方案设计,协同环保部门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
(四)时间安排。
普查工作总体时间安排为20*年10月至2009年12月(工作时间为3年),分为3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年10月-20*年12月。
(1)启动(20*年10月-20*年4月)。
组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开展第一轮宣传报道活动。成立普查工作办公室。
(2)技术准备(20*年1月-12月)。
制定普查方案,确定普查技术路线;
开展污染源监测,对占全县污染物排放量65%以上的污染源开展监测,污染源单位建立、整理排污台帐和原始记录(20*年4月-12月)。
(3)培训与动员(20*年4月-12月)。
成立相关普查机构(20*年3月-4月)。
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市污染源普查培训(20*年5月-11月)。
完成普查数据的上报(20*年9月-12月)。
收看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电视电话动员会议;开展第二轮宣传报道活动(20*年10月)。
做好普查填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查企业、调查单位的名录,整理原始记录和台帐,核查主要生产设备的状态和生产能力等情况(20*年11月-12月)。
2.全面普查阶段:2008年1月-12月。
(1)县污染源普查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排污企业情况进行调查和检查,要关注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污染源和农业面源,防止漏报,为普查资料的填报做好充分准备(2008年1月)。
(2)组织开展全县各排污单位填报工作,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污染源档案(2008年2月-8月)。
(3)接受市普查办公室对数据的抽查和审核(2008年6月-12月)。
3.上报阶段:2009年1月-12月。
县普查办公室对数据进行校核、汇总,建立全县污染源普查数据库。经过分析、加工,形成报告,普查数据上报市普查办。
(五)培训。
1.全面普查前的培训(20*年5月-11月)。
对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及时正确地开展普查和上报数据。培训内容包括污染源普查方案的内容,普查范围和主要污染物,普查技术路线,普查方法,各类普查表格和指标的解释、填报方法,普查数据录入软件的使用、数据库的管理和普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2.全面普查开始后的培训(2008年1月-6月)。
根据普查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普查数据汇总、审核,普查数据录入和污染源数据库的建设,普查的质量保证,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等。
(六)宣传动员。
县污染源普查办公室要按照《通化市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方案》和《*县第一次全县污染源普查方案》的要求,开展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为污染源普查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根据不同阶段普查宣传重点,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策划,落实经费,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确保宣传效果。要突出主流新闻媒体作用,组织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把宣传动员工作贯穿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始终。
五、普查经费
(一)经费来源。
所需经费由县财政负担。财政部门要把污染源普查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二)经费预算。
县污染源普查办公室要根据普查工作方案编制普查总体经费预算和年度经费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后,作为污染源普查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分年度按时拨付。
(三)经费管理。
污染源普查经费由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执行预算范围和财政制度,从严控制支出。
六、普查资料填报和管理
八、无公害猪肉生产标准中对猪场的消毒都作了哪些规定?
不让进猪场参观,一方面对人有好处,防止人感染一些疫病,另一方面对猪有好处,防止人把病菌带给猪。即使人进猪场前消毒再严格,也不可能一点病菌都不带入,通过人的呼吸、说话或吐痰都有可能传播病菌。猪场控制外人参观,但也替代不了常规消毒,无公害猪肉生产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猪场卫生消毒的消毒剂选择、消毒方法、消毒制度等。
可用的消毒剂有:松油、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碘附)、酒精、过氧乙酸、生石灰、火碱、硫酸铜、季铵型表面活性剂、高锰酸钾等。福尔马林和酚类虽然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消毒剂,但是对人体有致癌的副作用,因此不建议使用。现在有很多猪场还在使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或者用酚类消毒剂进行洗手等消毒,建议以后逐渐改为其它消毒剂。
为了保持猪场消毒的有效性,对猪场的消毒制度规定了以下5个方面,并且要认真执行:
(1)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煤酚皂溶液,并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主要目的是消灭环境周围的病原体,外来病原体是造成猪场疾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2)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出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和紫外线消毒。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目的是防止病原体被人员带入,也防止人感染禽病。在农村一些不规范的猪场或庭院猪圈,根本没有任何消毒防疫措施,也没有消毒池,人员自由出入,全靠给猪免疫疫苗和饲喂抗生素预防疾病,效果不仅不理想,而且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猪舍消毒进猪前或猪调出后,要将猪舍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4)用具消毒定期对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可先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30分钟以上。目的是防止用具传播疾病。
(5)带猪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猪消毒的消毒剂有: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
消毒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消毒对象不同的消毒药使用的消毒方法不同:
(1)喷雾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猪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猪消毒、猪道和进入场区的车辆消毒。
(2)浸液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有机碘混合物、新洁尔灭或煤酚的水溶液,进行洗手、洗工作服或胶靴。
(3)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封闭熏蒸24小时,福尔马林熏蒸猪舍应在进猪前进行。
(4)紫外线消毒在猪场入口、更衣室常用紫外灯照射消毒杀菌。
(5)喷洒消毒在猪舍周围、入口、产床和培育床下面撒生石灰或火碱来杀死病菌或病毒。
(6)火焰消毒用酒精、汽油、柴油和液化气喷灯,在猪栏、猪床等猪经常接触的地方,用火焰依次瞬间喷射,对产房、培育猪舍使用效果更好。
九、疫病预防需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养猪场在选址上要距离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居民区、城镇、学校1000米以上;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000米以上,周围有围墙;猪舍和生活区分开,进料道和出粪道严格分开,可防止交叉污染和疾病传播;猪场和猪舍前均有消毒池,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并定期对猪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引进猪时,应有当地检疫证明,车辆进行彻底消毒,引入后至少隔离饲养30天,观察确认健康后再合群饲养;对于常见疫病要选购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根据说明书要求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规模较大的猪场还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由监测机构定期抽查,做到心中有数。常规监测的疫病至少应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猪繁殖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猪丹毒、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
猪群万一发生传染病,应紧急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诊断诊断时,必须采取综合方法,根据发病的时间、数量、饲养管理情况、卫生条件、饲料来源、水源、过去曾发生的疫病、疫苗注射情况、症状、死亡剖检等作出可靠的诊断。如果农民朋友们不能判断应找兽医或专家帮助,确诊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蔓延。
(2)隔离和封锁猪发生传染病时,应将患病猪、可疑感染猪和健康猪隔开,区别对待。在彻底消毒的情况下,将患病猪单独隔离在原来的猪舍,专人护理和紧急治疗;可疑猪,应在消毒后转地,专人管理,并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经1~2周不发病时,可取消限制;健康猪与病猪、可疑猪分开饲养后也应立即进行免疫接种。当爆发猪口蹄疫、猪瘟、猪传染性水疱病时,应在隔离的基础上,针对发病地还应进行封锁。
(3)紧急消毒和尸体处理猪患传染病时,为了能迅速消灭病原微生物,对全场、用具等进行消毒。死亡的猪尸体,在农村通常采用在偏僻地方掩埋方法,深度要在2米以上。
十、无公害猪肉生产对环境的一些具体要求
(1)猪场环境
在畜牧生产中,品种、饲料、防疫和环境是决定生产水平高低的四个主要因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但环境往往被养殖户所忽视,目前一些农村养猪环境很是恶劣。当品种、饲料、防疫问题基本解决后,环境对于养猪将起决定作用。猪的品种越优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越高,如果环境不适宜,其高的生产性能则不能充分发挥,使饲料转化率降低,造成浪费,而且饲料质量越好浪费越大;同时一些防疫措施难以控制疫病发生,影响经济效益。可见,环境控制是高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保证。环境控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空气猪舍卫生、饲养密度等。
(2)猪舍温度
适宜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一般猪舍的适宜温度,哺乳仔猪为25~30℃,生长猪20~23℃,成年猪15~18℃。夏季气温过高,不仅影响猪的采食和增重,而且可能导致中暑直至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降温措施。方法有经常向地面喷洒凉水、圈外搭凉棚、设置洗浴池、通风、供足水等,防止中暑。另外,搞好绿化也有助于改善猪舍环境温度。冬季气温低,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增加,使饲料消耗增加,猪的增重减慢。采取保温措施,减少维持消耗,是提高冬季饲养效果的关键。对于封闭式圈舍保温措施要吊顶棚、厚垫草、适当多装猪(增加密度)、舍内吃食,定时舍外排泄粪尿,利用猪体散热来保持舍内温度;对于敞圈养猪的条件下保温措施是猪圈周围设置防风帐,堵抹猪圈四围的裂缝,防止贼风侵袭,另一方面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垫草,温水温食喂猪等,减少体温散失。
(3)猪舍湿度
湿度大小对猪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和温度一起发生作用。如果温度适宜,即使湿度从45%上升到95%对增重也无明显影响。在高温高湿情况下,猪因散热困难,导致食欲下降,采食量显著减少,甚至中暑死亡。而在低温高湿时,猪体散热增加,猪感觉寒冷,相应猪的增重、生长发育减慢。此外,空气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性微生物繁殖,使猪抵抗力降低,易患湿疹等皮肤病;如果过低,也会导致猪体皮肤干燥、干裂。猪舍的湿度一般控制在50%~70%为宜。为了防止猪舍潮湿,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来排除潮气,如天气阴冷,则可在猪舍走道或地面撒石灰等来吸收潮气。
(4)空气卫生
由于猪的呼吸、排泄以及排泄物、垫料等的腐败分解,使猪舍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同时产生一定量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及臭味。此外猪舍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和微生物。如果舍内空气潮湿污浊,有害气体、灰尘和微生物含量过高,会严重影响猪的食欲、健康和生长,常引起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所以,封闭式猪舍要经常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粉碎饲料远离猪舍,避免干扫猪舍地面,均可减少灰尘。
(5)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是指猪舍内猪的密集程度,用每头猪占用的面积来表示。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猪舍内的空气卫生状况,饲养密度大,猪只散发出来的热量多,舍内气温高,湿度大,灰尘、微生物和有害气体增多,噪声加大。为了防寒和降暑,冬季可适当提高饲养密度,夏季可降低密度。饲养密度对猪的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密度过大,过于拥挤,猪难以安睡,相互间的争斗增加,严重影响增重;密度过小,猪舍利用率降低,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对于农村养殖户来讲较好的饲养密度应为每头猪占地0.8~1.0平方米,每圈10~15头。
(6)废物处理
近年来,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已被世界各国所关注。猪场的环境保护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护猪场环境,避免受到外界污染物质(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农业化肥、农药等)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防止猪场的废弃物及污水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这是我国畜牧业生产面临的重大难题,它逐渐成为制约畜牧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所以要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努力解决。所以,猪场的环境保护既要防止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又要避免周围环境对猪场的危害。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①合理规划猪场合理规划猪场是搞好环境保护的先决条件,包括选址和猪场布局等。猪场地址要求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有一定坡度,以利于光照、通风和排水;水源充足,水质好;交通方便,但保证交通方便的同时,还应注意防疫卫生。一般要求猪场距离主干道不少于400米,距离一般干道200米以上,猪场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向,同时远离冶金、化工厂、屠宰场、医院等,以避免环境污染,有利于卫生防疫。猪场中各建筑物布局要做到利用土地经济,联系方便,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对于农村猪场一般可划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和病猪隔离区3个区。生产区是猪场的主体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和生产设施及饲料加工、贮运、调制等厂房。各类厂房的安排应根据猪群特点加以考虑。对于饲养单一型肥猪的猪场只考虑一定规模厂房布局即可;对于综合经营的猪场,应将不同生理阶段的猪群分开,一般育肥舍位于猪场最前面,依次安排哺乳母猪和妊娠母猪舍。种公猪舍要与母猪舍隔开一段距离,相互间闻不到气味,不互相影响,配种站可安排在公猪舍附近,饲料仓库及饲料加工间宜安排在场内适中位置,缩短饲料运输距离。隔离区包括猪隔离室、贮粪场等,应安排在猪场的最下风或偏风向,并与生产区有一段距离。管理区应安排在猪场上风处一角。由于外来人员多,应把生产区隔开,以免造成疫病流行。
②妥善处理粪尿和污水粪尿可用作肥料,产生沼气可作燃料。采用农牧结合的相互促进的方法,是当前处理粪尿的基本措施,对环境保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将猪的粪尿直接施入农田,或将粪尿堆放腐熟,利用好气性微生物对粪便与垫草等废气物进行分解,既能使土壤直接得到肥料,又具有杀菌、杀虫的作用。采用腐熟堆肥要有足够的氧气,所以通气腐熟堆肥效果良好。
粪尿污水可以制沼气,沼气是厌氧微生物(主要是甲烷细菌)分解粪污中的有机物而产生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是一种能源,可用于照明、作燃料和发电等,发酵后的残渣还可作肥料。使粪污产生沼气的条件是:首先保持无氧环境,利用不透气的沼气池,上面加盖密封;需有足够的有机物;有适宜的碳氮比,一般为25U1;温度要适宜,以35℃细菌活动最为活跃,产气多且快;沼气池的酸碱度保持中性,pH值在6.5~7.5时适宜,酸度大可用石灰石或草木灰中和。沼气积累到一定容积后产生压力,通过管道即可使用。
③猪场绿化猪场绿化对改善猪场环境有诸多好处:可以明显改善场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可以净化空气,阻留有害气体、尘埃和细菌;减少噪音、防火、防疫、美化环境等。
关键词: 旅游业 循环经济体系 构建 实施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提出的。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当前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同样,我国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大力推行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具体就旅游业而言,循环经济的理论思想非常切合旅游的实践属性和发展要求,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我国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1.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1,2]。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旅游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的,我们应充分协调旅游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合理循环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循环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基本规律指导旅游业健康运转的一种经济活动,按“3R”原则要求人们在旅游生产和消费领域都能做到物尽其用,把旅游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甚至不给环境造成危害。
2.我国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由于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加之国民生态意识较薄弱,人口众多,生态道德尚未形成普遍的社会风尚,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既是旅游景观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如在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在云南省,50多个高原湖泊如高原明珠璀璨夺目,湖泊周围都是风景优美的地方,但大量旅游者到来后,往日清澈的湖面上,飘着各种各样的固体垃圾和机动船穿梭往来留下的油污。此外,旅游业带来的对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破坏、人文景观的破坏和造成的森林火灾等也十分严重。云南丽江古城历史悠久,是一座家家垂柳、户户流水的文化名城。现在,户户流水已经没有往日那般清澈,污物随处可见,游人多了,不少生活废水排入这些流水,已经出现富营养化的迹象。如果不认真加以保护,丽江就有可能失去原有美丽。值得注意的则是有些人为的破坏,并非有意的人为破坏,而是客观上的人为破坏。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游客的涌入,加快了名胜古迹自然风化和磨损的速度,导致古迹的损坏和衰败。旅游者的乱刻乱画更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我国著名的敦煌石窟,随着近年大量游客进入石窟,人们呼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改变了石窟内的大气环境,加速了雕塑、壁画的变质。有些山地旅游景点,大量游客的践踏使土壤板结,影响树木生长;游人爬山登踏、挖掘土石,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使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对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并不完全是由旅游者造成的。还有一类人为破坏往往是当地人甚至是由旅游企业造成的,这类人为破坏比旅游者造成的问题更严重。
3.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
旅游循环经济是将旅游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考虑,实现旅游经济数量的增长和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协调相一致;实现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要有一个基础性的体系框架作支撑,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旅游业的各个相关层面。在实践中,旅游循环经济存在三个层面:第一是企业层面,即旅游企业内部的微观循环;第二是区域层面,即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中观循环;第三是社会层面,即旅游经济子系统与其他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宏观循环[3]。
3.1企业层面
企业层面的微观循环指旅游企业内部部分或全部要素的循环利用,这些要素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物质和能源。一个独立的旅游企业很难具备全部的物质、资源都能闭环流动的条件,因此企业层面的微观循环主要关注的是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旅游产品生产和服务中旅游资源、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使部分要素得到循环利用,尽量回收使用废弃物,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3.2区域层面
区域层面的循环是指物质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在单个旅游企业内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无法消解的部分废弃物和副产品,需要从企业外区组织物料循环。同时,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和许多产业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如与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可能的耦合方式为观光农业、农家乐、观光休闲果园、森林公园、水库观光休闲、渔家乐、观光牧场、畜牧产品购物,与加工业、制造业的耦合表现形态为加工(制造)场所参观、购物等。在某一区域内,当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生耦合关系后,就可能出现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分解者企业,形成代谢和共生关系,通过建立众多的物质循环链和循环网等,基本可以实现整个体系向外系统的零排放,实现物质、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3.3社会层面
建立循环社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旅游业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涉及行业多、部门广,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是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以基础设施体系的生态化为基础,以政策法规、科学技术、公众参与为保障,构建包括品旅游业在内的生态服务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的产业循环体系,构建高效率的流转系统,实现整个生产、销售和消费、使用及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再利用。与企业和区域层面循环不同的是,这一层面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旅游循环经济系统,出现了政策法规体系、科技研发体系、教育培训体系、认证评估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废弃物综合处理体系、产业循环体系,因此物质和能量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目前,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的主要表现形态为生态旅游城市(县、区)等。
4.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具体实施措施
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走旅游循环经济之路,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全面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
4.1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法律举措
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保障旅游循环经济的顺利运行,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绿色”法规体系[4]。该体系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绿色环境法规,包括绿色资源、绿色产权、绿色市场、绿色产业、绿色技术法规等;二是绿色规范法规,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贸易、绿色包装、绿色回收法规等。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旅游法规范旅游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相应的其他法律条文与一些部门性和地方性的规章制度来调整,其中与旅游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规范更少,应尽快建立、完善与旅游循环经济相关的法规体系。
4.2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经济举措
政府应通过制定税收、投融资、奖励金等方面的政策引导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税收方面,政府对采用清洁生产、治理污染、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旅游企业,可根据规模制定合理的减免税、退税及其他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方面,保护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培育旅游人才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应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出台一系列鼓励旅游业投资的税收、价格、外汇和建设用地等优惠政策,优先安排对符合旅游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的贷款,鼓励旅游先进技术的投资。奖励金方面,政府对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领域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赏;对于优先使用清洁生产、回收利用、废物处理等先进技术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和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排污收费方面,通过执行排污收费制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完善收费种类,使排污收费标准与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费用相协调。
4.3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规划举措
科学的旅游规划可以遏制对旅游资源各自为政的盲目开发,杜绝不顾长远效益的竭泽而渔的愚蠢行为,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渐进有序、统一和可持续的状态下进行。应一律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一些很好的规划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比如同心圆规划模式:划定旅游区和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及其保护地带,按同心圆由里向外划分出不同功能的区带,即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核心区不受任何人为干扰、保持原始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保护区的主体;缓冲区在一定程度上可受人为干扰,但仍基本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状态,缓冲带内可以允许少量的定居点,并能从事一定的但受严格限制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如物种人工繁殖等;过渡区是自然保护区与非自然保护区之间的过渡带。在过渡区内,可以从事一定的资源开发与生态旅游等活动。此外,自然生态环境的监测、垃圾和污水的处理、文物古迹的修复及保存、特殊及专项旅游资源的维护等措施和方法都要进行规划。
4.4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举措
旅游循环经济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机制的引导下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首先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及各种文学艺术等多种宣传渠道,引导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加强舆论监督;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村镇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形成全民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其次是将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科学原理及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联系等基础知识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最终增强全社会的循环经济法制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使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尊重科学、善用生态规律发展循环经济的好风尚。
4.5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科技举措
基于对旅游循环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分析,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旅游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是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些循环经济技术主要是环境友好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具体包括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再循环技术等。
4.5.1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
减量化是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原则,它要求减少进入旅游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即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满足既定的生产或消费需求,在旅游经济活动的源头就做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及经营阶段,都要遵循减量化原则,对旅游开发中的土地、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等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等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为了实现资源需求的减量化,应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减少进入旅游生产与消费及旅游区开发建设过程的物质量,改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旅游商品方面,应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原料,具体体现在商品的体积小型化和轻量化,采用当地可再生原料,采用基于当地文化传统的制造及包装工艺。例如云南大理白族扎染工艺的主要染料来自板蓝根,体现了绿色制造的原则;傣族的竹筒饭、竹筒酒用竹子做器皿,体现了绿色包装的原则。在旅游交通方面,设计人力交通方式,如自行车、三轮车、轿子等;设计畜力交通方式,如马匹、大象、毛驴、牛车等骑乘;使用以清洁能源如电太阳能驱动的车辆等。在能源管理方面,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如云南等地旅游区采用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5],青藏铁路格拉段铁路太阳能辅助供电系统可为列车动力、照明灯提供电能,首都博物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量可满足馆内部分日常照明需求及安全设施的不间断用电需求[6]。青海西宁塔尔寺旅游区利用地热为5000m2的宾馆、10000m2的度假村及游泳池和理疗中心供热,节省了大量的费用[7],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南宫村采取梯级利用技术对地热水中的热资源、水资源及矿物资源合理利用,建成了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特种水产养殖中心、温泉垂钓中心、温泉水世界和温泉种植采摘基地。深圳东部华侨城利用风力发电提供电能,广东南澳风力发电场游览区是亚洲第一大海岛风电场,共安装来自国际最先进的自动风力机111台,蔚为壮观的风车阵耸立在南澳岛山巅,成为一处集观光、游览、科教于一体的高科技环保生态型旅游区。
4.5.2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再利用技术
再利用技术是指尽可能多次、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现有的产品和资源,目的是提高产品和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其可以多次使用。例如在旅游区的规划开发阶段,再利用原则要求考虑到产品修复的简便性和易于升级换代,充分利用生态设计原则,增加景区旅游产品的使用时间。例如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广东省中山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一个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粤东造船厂,不是被彻底拆掉和推平用于地产开发,而是利用现有榕树、厂房和机器设计成一个开放的市民休闲场所。再利用技术还要求物品要尽可能地变一次性使用为多次使用或调剂使用,缩小一次性用品的适用范围,减少用量,不要轻易丢弃,尽量利用废弃的原有材料服务新的功能,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使用可充电电池、布制手提袋、灌装瓶等。
4.5.3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再循环技术
再循环技术主要应用于终端控制,目的是使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资源化的手段,将其再加工为可重新使用的原材料或产品,并使其重新返回到生产和消费领域。资源化通常包括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原级资源化是指废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次级资源化是指废物资源化后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8]。循环经济提倡将废物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相结合,充分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例如游泳、洗浴污水可用于冲厕、冲地,污染较严重的水进行处理降低污染,经过处理后的水可作为中水回用。固体废物进行分类管理,确定哪些是可降解的,哪些是不可降解的,哪些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实施“分类―回收―处置―资源化”的方式。旅游区内的垃圾、落叶、残枝、杂草、人畜粪便、旅游饭店的生活垃圾、旅游餐饮企业的残余食品、剩饭菜等都可作为原料产生沼气,沼气可供照明,也可做燃料,还可用来取暖发电。沼气技术既处理了生活垃圾又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开支,而且原料丰富,技术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总之,走循环经济之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旅游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是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应积极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促进旅游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不同层面上将旅游开发、经营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形成旅游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建立、完善旅游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经济政策体系、规划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等,是保障旅游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杨敏,李庆雷,张晓辉,李琼.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48~50.
[2]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李庆雷,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J].社会科学家,2007,(5):130-132.
[4]王晓蓉,耿宝江.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探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96-98.
[5]侯海涛,陈日文,明庆忠.“6R”原则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6):49-52.
[6]朱菲,李庆雷,明庆忠.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8):722-724.
“低碳”是近期最热的词之一。但现在人们一谈到低碳经济,讲工业的多,讲城市的多,讲农业的少,讲乡村的少。事实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近指出,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这些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所以,低碳经济在农业上大有可为。
低碳农业就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由于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某种意义上正属于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少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低碳农业只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空洞的概念呢?绝对不是。最简易、最有效的例子就是植树造林。据科学测定,1hm2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5kg,放出氧气735kg,可供975人1天的需要。1hm2玉米地产出的秸秆就可以压制出7.5t秸秆炭,1.3t秸秆即可满足1户农民全年的取暖做饭。
低碳农业具备五大特点。一是低耗性。低碳农业体系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二是持续性。低碳农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农业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它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技术转型、食品安全、国民健康、城乡关系,以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低碳农业并不意味着产出剧烈下降,生产停滞不前,而是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高优性。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四是协调性。低碳农业运作与发展涉及多领域,尤其是生产与生态的协调。资源与环境是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资源贫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现实困惑都要求人们必须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的本质是生态农业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资源贫乏的压力;而通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强化生态建设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更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五是系统性。发展低碳农业,要有统筹的思维,即要考虑如何从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们健康,这无疑是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
2.1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硬道理。农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发展。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又为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拓宽了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路,提高了低碳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2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低碳农业。通过发展低碳农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就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2.4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5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又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低碳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3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路。
发展低碳农业,最终实现低碳生活,任重道远。因此,要大力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制定相关政策。
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形成低碳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制定法律法规。十多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订了《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为此,可以借鉴美国做法,结合中国实际,有针对性地出台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并完善农业投入品对生态环境影响等相关标准,加强农产品标准的制定,控制过量的化学品的投入引起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问题,规范低碳农业发展。二是建立财政支持政策。对农村购买太阳能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大力扶持乡镇低碳生产企业,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帮助企业提高产量、质量和科技含量。三是完善投融资体系。推进农村集约化经营,全力打造低碳、可持续的现代化大农业。
3.2依靠科技支撑。
加快农村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一是要提升粮食核心产区的低碳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整合力度,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畜牧业、粮食(叶菜)功能区等项目,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基础。
二是要加强培育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品种。要大力推动农作制度创新,推广一批稳粮高效、农牧循环、水旱轮作等发展模式。三是要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如用粪肥、堆肥或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等。四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借科技之力,将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如将原本是负担的废菌包,一经科技“魔术之手”,转身变为吃香的有机肥,进而又延伸出一条新的产业链。如此,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既节约了能源资源,又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了优质高效低耗低碳的农业经济。
3.3注重资源节约。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一是发展节水农业。目前,我国农业年用水量约为4000亿吨,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8%,是最大的用水户。其中灌溉用水量为3600亿~3800亿吨,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以上。据水利部农水司测算,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6,即从水源到田间,约有一半以上的灌溉水因渗漏、蒸发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没有被作物直接利用。灌溉后农田水的利用效率也很低,每吨水生产的粮食约1kg,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要以实用技术与先进设施的集成推广,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灌溉制度,调整种植结构,推行抗旱耕作。农作物布局要以水资源的分配为依据,提高用水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积极发展砼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可以减少和避免水的渗漏与蒸发;改造落后的机电排灌设施,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作物喷灌、微喷灌、滴灌等技术,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发展节投农业。其实质是有害投入品减量。
实施有效替代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使用。这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农业上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作用显著,但其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既有可能带来农产品的残毒,又有可能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在以往成功研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减量与替代的配套技术,如用农家肥替代化肥,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农膜。要集成推广测土配方与精准施肥技术,集成推广生物农药与综合防治技术,使之用得少、用得好,少残留、少污染,真正实现肥药的合理利用,以求达到丰产治污双赢的目的。三是发展节地农业。其核心是实施优化与合理的立体种养,构建循环利用体系。立体种植、养殖旨在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可以拓展生物生长空间,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产出效益。在南方的江海冲积平原,常见的有农作物合理间种、套种的立体种植模式,如:桑田秋冬套种蔬菜、桑田夹种玉米的农桑结合;苗木合理夹种的花卉林木结合;稻鱼共生、菱蟹共生、藕鳖共生、藕鳝共生的农渔结合;以及水网地区的林草渔牧结合等。这些地区已经积累了一田多用与一地共用的丰富经验。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多因素共生的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合理途径与能量转变效率,并据此建立标准化生产规程,配套相应的设施,实现传统农业向标准农业的产业化转变与跨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4实施清洁工程。
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一是实施清洁能源。要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发展清洁能源,推进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目前农村主要有:风力发电、秸秆发电、秸秆气化、沼气、太阳能利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各地积极实施“一池(沼气池)三改(改厕、改厨、改圈)”生态富民工程,既净化了环境又获取了能源,还增加了收益,深受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二是实施清洁生产。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要推广节肥节药技术,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倡增施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淘汰“跑、冒、滴、漏”的生产器械,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要在现代农业的大框架之中,依照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高优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规划与建设“三品”基地。“三品”即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三种农产品因其品质好、无农药残留或微农药残留,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此,各地要在过去成功与探索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三品”基地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使农产品的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以求实现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三是实施清洁家园。要科学规划,建设乡村,配套基础设施,优化景观布局;实现统一处置生活垃圾,有效转化废弃资源,使之成为宜居胜地,绿色家园,靓丽景观。
3.5建设乡村新镇。
一是推行以低碳农业发展为理念的乡村新集镇规划。以低碳农业的理念进行乡村新集镇的规划、改造和建筑设计,搞好乡村新集镇居住、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的合理配置。完成低碳农业理念指导下的现有乡村新集镇公交系统,建成融入城市交通主干线的快捷公共交通网络。
二是大力推进生态乡村新集镇建设。大力植树造林,重视培育林地,特别是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在吸碳排污、改善生态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以最大限度保护蓝天碧水为目标,加快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新集镇污水达标排放,加快绿化步伐。
三是积极推行建筑节能。加强节能管理,把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纳入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鼓励新建居住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扩大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快节能改造,研究政策措施,打秆焚烧或丢在公路边、河流中,造成二次污染。二是养殖废弃物排放污染。部分养殖场畜禽排泄物没有经过处理就进入耕地、河流,网箱养殖、河蚌投饲等引起河道淤积、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随处可见。三是农村生活污染相当突出。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的影响已越来越严重。全市农村中约有20%的人粪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约有80%的生活垃圾随意倒在山地、路边、江河,而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物分解、耗能产品大量投入和秸秆资源的不合理处理都会导致碳排量增加。
3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发展低碳农业的良好氛围。
把低碳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业生产主体——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努力使发展低碳农业成为自发行为。要把低碳农业基本知识,纳入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促进低碳农业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3.2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低碳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制定低碳农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坚持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建立健全低碳农业投入保障机制。政府尽早对农业低碳经济发展做出专门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补贴、税收等优惠政策,比如对秸秆还田、养殖废物处理、设施防控病虫和新肥料使用等技术推广的补助和扶持,充分调动各级抓好低碳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加速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低碳农业发展原动力。
科技是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原动力。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结合农业主导产业建设实践和农民的切实需要,以服务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办好各类培训班,扩大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积极组织科技服务下乡活动,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二是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传授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有关知识。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低碳农业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