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机械工业设计

时间:2023-09-26 09:36:59

导语:在农业机械工业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特牧饵有机牧场基地位于武川县城关可镇的大兴昌村,镇政府正西2公里、新建环城公路西侧。基地正在发起“农联社”合作组织形式多方筹措资金建成集成现代科技与管理的资源循环有机农牧业和乡村观光休闲园区。

一、以“三农合作组织”整合基础资源

特牧饵公司已在武川县投资建成大型奶牛养殖牧场,是伊利集团金典有机奶及奥运会特供奶原料奶基地,确定了在当地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地位。

随着基地的建设成长,龙头企业同周边农户单向土地、产品和劳务的租购佣关系已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因此,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支持,基地与当地“三农”建立经济合作组织,以整合配置资源、优化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整体趋向集约化农牧业的合作机制,是从根本上发挥基地带动“三农”共同发展进步作用的有效措施。

(一)整合配置资源

以牧场基地为产业重心,以可改造耕地和适龄劳动力为资源,以临近城区交通便利、适宜开展第三产业为有利条件,建立合作经济体,共同打造高效、高附加值农牧业及衍生产业,形成有机牧草连片机械化种植、有机乳肉兼用型奶牛繁育养殖、节能减排循环生产模式以及整合生态人文民俗开发经营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区域农村经济联合体。

将原来闲散零乱的生产资料整合在“农联社”经营目标下的生产序列,统一对接国家各级政府扶持农牧业的各种政策,如荒地治理、良种繁育、农机等各项补贴,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推进紧密合作关系的“农联社”组织

我国其他地区近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农联社”组织是充分发挥政策效力、释放资源效能的可行之路。

首先,以动员、引导加自愿方式,按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法》发起成立“农联社”法人机构;第二,由基地承担生产计划组织并将合作体劳动成果集成输出并变现的功能,由其他合作体成员承担产业链环节分工的生产服务工作,由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的“农联社”成员大会承担监督职责;第三,涉及政府政策支持范围的经济活动,统一由“农联社”组织规划报批,并由政府及“农联社成员大会”双重监督实施。

二、以优势产品和服务定位发展目标

作为伊利集团奥运特供有机原料奶基地供应企业,各项技术管理指标均经过最为严厉的考核审查,验证了武川地区发展高附加值有机农牧业的可行性,对于确定本地优势农牧产品产业方向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论证。

(一)打造特色优势农牧产品――有机牛乳、肉

经过供奥考验,基地及其所在区域确立了生产有机农牧产品的优势条件,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我国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与德国国家宝牛育种中心建立了优质乳肉兼用型奶牛杂交改良的合作项目,以本地荷斯坦黑白花奶牛与德国“弗莱维赫”种公牛冷冻进行人工授精杂交。该项目的意义在于,引进国际成功技术和经验,通过杂交优势,改良本地品质低下的奶牛,一方面提高原料奶单产改善风味质量,另一方面,使杂交后代公牛和退役母牛作为优质育肥肉源。

此项合作,不仅能够增加牧场自身超过30%的收益,也促进奶农每头奶牛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的效益,大大改观目前奶牛养殖积极性低落、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优质原奶供应短缺,及首府优质牛肉空白的局面,更具长远意义的是,随着优质优势乳肉原料规模的形成,产业链延伸至深加工将为本地贡献可观且可持续的税源保证。

(二)创新发展资源化清洁化的循环经济模式

公司引进了“粪污资源化多层立体运行太阳能给温沼气系统”应用技术,拟建日处理500吨粪污及垃圾的资源化中心。本项目建设目的是,利用特牧饵3200头奶牛养殖牧场及相邻城镇可处置的粪污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及污染减排。产生的沼气以管道输送方式供应村镇民用,沼渣沼液进行固、液分离制成有机肥还田,从而形成新型的污染防治以及综合利用的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体系。

配套在相邻最近的旱地,与农户合作,建设1000个中棚,进行有机作物种植,通过管道阀门系统,将沼液直接输送到位,以设施水肥的配置,彻底改变土地贫瘠状况,大大提高产量。同时在该循环体系所带来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价值角度,为项目开发CDM附加值。

(三)以基地原料需求及再生资源衔接种植产业链

以牧场基地大量需求的有机牧草和供应城镇的有机蔬菜为优势种植作物,资源化再生循环产出的有化肥是有力的支撑。根据规划,在牧场紧邻处建造200个温室大棚种植有机蔬菜,每年产值600万元;治理旱地3000亩,成为保收青贮种植基地,每年产值300万元;集约化播种二万亩混播牧草,每年产值2000万元。

第2篇

关键词:网格;资源共享;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0423-02

Based on Inter-grid Resource Sharing-based Teaching Reform―About Suzhou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Sys? tem, the Construction of Some of the Thinking CRP

ZHUANG Cheng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uzhou Vocational-CRP system of agricultural building and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he integra? tion and sharing of network resources, the College’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t present,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island stat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a large number of conditions caused by inadequat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waste in idle state. The grid structure used by the virtual mode of teaching resources for the massive integration and unified management, the different lo? cations, equipment or terminal differentiation of interconnection, virtual network build out the perfect environment to achieve massive re? source sharing,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This is through grid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 parts in the hospital or even in favor of business units to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provide a unified interface, greatly increased the level of school-enterprise resource sharing.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nter-grid-based resource sharing under the teaching patterns. Platform for students by sharing resources, capacity-building interac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to meet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eractive teaching role in converting three aspects of inter-grid implemen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 number of rela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grid; resource sharing; teaching

2011年10月,苏州农职院正式启动了校园信息化管理系统CRP的研发和推广。该系统由门户及各个管理子系统构成,涵盖校园管理和教学的各方层面,具有透明、高效、自我驱动的管理特色。系统的建设将实现“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并大大推动学校管理机制和教学手段的全面创新。这其中包含了教学信息资源的模块,该模块的建设,将能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新型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系统互联互动,甚至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

近年来伴随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院的教学网络资源也在飞速的增长,基于资源共享的目的,学院的CRP系统教学信息资源模块将构建面向服务的分层式结构和相应的寻访机制,为全院师生提供统一化透明化的网格式教学服务。

1校际网格的设计目标

学院网络资源的增长,已经逐渐形成了很多类似的“信息孤岛”。一面是师生对资源的需求,另一面是大量资源无法高效利用。校际网格就是为了化解这个矛盾。因此,校际网格的实现可以使得学院的内部资源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多方共享,并将在更大的限度内改变现有校园网的应用现状。

网格是一种将位于不同位置的、具有差异化的信息设备或终端通过各种介质实现互联,从而虚拟的构建出一种更高级别和更加完善的网络环境,借此可以实现海量资源共享的新手段。校际网格的信息和资源供体一般是各个系部,其中也包含有大量的信息群、数据库、工作站、个人电脑、存储设备、数据终端等。受体一般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其中也包括一些通过对外接口访问学院资源的校外用户。

针对学院网络资源众多、差异性大、涵盖面广的特点,我们可以设计一种面向服务的网格式系统架构及服务访问模型。在这种 网格模型中,把网络中的海量资源处理成服务信息,并即时的转化为为虚拟服务,使得校际网格具有更加晚上的虚拟性和统一的系统接口。在这种模型内,目录服务是要实现的核心技术,它是用于把资源和服务的供体信息给终端的各个受体,供体和受体可以通过面向服务的网格式架构技术所提供的临时虚拟环境,快速而有效的建立两者之间的供求关系。

该系统的建成将实现以下目标:1)制式的访问接口:校际网格将提供一个统一化的访问手段;2)高效的访问速度:利用复制在系统中生成若干个副本,以此减少数据访问时间;3)统一的资源命名:采用统一的命名规则操纵数据,构造出统一化的数据检索环境;4)较高的安全防护:利用防火墙等安全机制保障用户信息和系统数据的安全。

2资源共享型教学模式改革

1)基于校际网格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交互能力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手段一般都侧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师在课程的教学中单向的讲解,尽管偶尔会有一些类似于提问、案例分析等的浅层次师生交互,但这种方法在整体上基本上淡化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交互能力的培养,由此带来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缺失。通常学生进行了相应的专业学习后,并不能实际的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应用能力。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这种自我获取后续知识和课外知识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各行业的重要需求。

在校际网格的环境下,我们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途径的知识共享和获取渠道。例如在线多媒体教学可以以其特有的海量资源满足师生的需求,也可以以其特有的交互方式吸引师生的注意。校际网格平台通过整合全校甚至是同行业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完全开放式的虚拟环境,有效的成为第一课堂之外的全天候多媒体第二课堂。一方面,对于教师的课程设计、资料查询、课后辅导等,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查阅的资源库。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和思考、课程外延知识的查询等,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交互平台。

2)校际网格的资源共享可以满足学生学习中的个性化需求

一般的课堂教学通常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各种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上课,接受能力好的学生往往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所授知识,而另一部分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则希望教学的进度更慢一点。这种差异性在整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对各个层次的不同学生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特别是对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由于受这种教学模式局限性的限制,如果在课堂之外又缺少相应的吸收和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那么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无法进行吸收消化和巩固。不但会形成教学过程中的兴趣的丧失,也会成为整个课程和班级的教学的瓶颈。

基于校际网格的资源共享型教学模式,特别注重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通过课堂上的个性化教学,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通过自行的查阅巩固和延伸课内的知识,特别是在拓展阅读和理解这方面更加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通过校际网格提供的丰富资源来加强自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阅一些课程之外的信息和资料,使原有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把理论融合在更多的实用性能力中去。而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通过校际网格重新查阅和理解课内知识,及时的进行消化和吸收,从另一个角度来完善自己知识的系统化和全面性。

校际网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一个相对而言较完善的学习环境。目前整个教育界所推崇的教学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个性化的教学,这是一种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手段的萌芽、形成和发展为目标,并且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科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校际网格的资源在设计课程方面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校际网格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数量级的丰富学习资源。那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较高层次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也可以利用校际网格平台所提供的各种校内、校外的多媒体资源进行进一步的预习和实战训练。而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搜索适合自己的资源进行巩固性的学习,并可利用平台所提供的练习和测试系统对基本的知识进行反复的训练,帮助自己形成最基本的知识结构。而且在这个平台上,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完全自主的安排预习计划、学习过程、复习测验,只有全天候的校际网格才能完全实现这种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网上信息和资源的可能。最终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3)校际网格的实施可以改变师生之间的角色转变

基于校际网格的教学模式将把当前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模式提倡的是“教学中教师只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而我们学院目前大部分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大部分的时候学生都处在被动接收知识的地位,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基本没有被调动起来,而且由于课时安排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各个层次之间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根本无法兼顾。这种状况不光在我们学院,在整个中国的教育界都普遍存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顽疾。这里面既有我国长期以来教育模式的固化,也有整个教育界对教育的认知和实施的片面性,从一个侧面也影射出了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的浮躁化和片面化……

基于校际网格的资源共享型教学模式,应该是明确的表现出只有学生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所有一切的教学活动应该而且是必须是围绕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而展开,这其中教师的角色只是课程的设计者、教学的创造者、任务的实施者、结果的评估者。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将和网络自学方式相结合。课堂教学的前期设计可以通过校际网格的海量资源,为每一堂课的设计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和借鉴,这样可以更加好的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进行多方位引导。在这种具有海量资源的平台上,教师可以自由的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在线案例分析、阶段项目式研究,甚至可以通过校际网格的对外接口直接和相应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在线平台教学,类似于这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全方位教学手段,将在一定的层面上彻底改变我们原先的教学模式和定势思维。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确立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也必须要注重教师在整体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是要抛弃原有的传统模式,而是要更加合理的继承传统模式中的优秀部分,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过程中节奏的实际掌控等,只有这样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利用我们的网络资源,以达到整体教学的最优化。因此,基于校际网格的网络化教学模式会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由注重“教”变为注重“学”,这不仅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在根本上体现出了我们国家对教育期望了很多年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3总结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在学院的教学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校际网格的网络资源也必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应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更应该最快的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高等职业教育一直以来的“理论不扎实、能力不实用”的状况,达到较快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目的。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动手能力强、企业能立即使用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更好地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腾飞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南志涛,刘先华.信息化与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学理论, 2010(11).

[2]蒋文静.构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研究[J].成功(教育), 2011(10).

[3]许洋,张迪帆,杨洪敏,郑雪瑶.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大学新生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