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37:06
导语:在班级特色文化活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现有的班风、学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
二、发展目标:
五年级选择的班级文化建设重点在于“做一个爱阅读的人,养成爱阅读的习惯”。通过营造班级文化,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形成习惯,受好书籍中高尚情操的熏陶,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亲和力。
三、具体具体实施过程安排
第四周:
培养读书习惯
每天中午13∶50——14∶25为班级的读书时间,摘抄好词好句;
第五周:
主办读书板报
按照学校要求,定时定期更换内容,并在上面开辟“读书角”,发挥其必要的作用。
第六周:
建立图书角
学生自己提供书籍,选好管理员,由学生参与管理。
第七周:
创设阅读园
展示好词、好句、好段、做手抄报、谈感想、说收获等。
第八周:
开设“国学小讲堂”
解读钱文忠教授《三字经》及立志小品文。
第九周:
好书推荐周
阅读各种励志书籍(修身养性方面)
第十周:
班级读书会
交流各自的读书体会;选出班级爱阅读的小冠军;
第十一周:
班会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守信、节日庆祝活动等为主。
四、 活动预期达标效果:
通过系列读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享受阅读、喜欢读书的兴趣以至达到习惯的养成。从而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在行动上得到改进,情感上得到寄托,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亲和力。
一、指导思想
卫生创建在文明之上,文明创建在纪律之上,纪律创建在独立之上。为了使同学们领悟到“自律自立” 的重要性,四年级组选择了“卫生免检 与文明同行”作为级组的特色来创建,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律自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行为举止、卫生清洁等各小方面着手,提高自身的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讲道德、讲文明的小学生。在学校要求做到不讲脏话、垃圾不落地,在校外一些公共场所也要发扬本班的特色——讲文明、讲卫生,并做好义务宣传员。
二、发展目标
1、文明卫生是一个学生文明素质的具体体现,可以反映出一个集体的组织纪律、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文明卫生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文明行为起到重要的作用。
2、文明卫生是学生良好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一个重要体现。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卫生行为,做到不乱扔垃圾,对不遵守卫生习惯的同学感到可耻,从而提高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公共卫生习惯。
三、具体实施过程安排
第四周:
1、师生共同讨论制定卫生规章制度,制定“卫生公约”并且张贴;
2、设立“文明角”,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3、各班成立一个“班级环境卫生监督团”,每班5名 ,由级组长统一培训后再上岗;
4、发放“致家长一封信”。
第五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各班举行 “我是学校美容师”、“我为校园弯弯腰” “我班是我家,我要爱护她” 等主题班会,讨论应该如何让每一位班级成员在任何场合都能够意识到文明卫生;
3、每周评选3 — 5名“文明标兵”,给予奖励;
4、查阅“家庭卫生反馈表”。
第六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各处清扫垃圾;(具体时间另定)
3、每周评选3 — 5名“文明标兵”,给予奖励;
4、查阅“家庭卫生反馈表”。
第七 — 九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每周评选3 — 5名“文明标兵”,给予奖励;
3、查阅“家庭卫生反馈表”。
第十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开展“卫生知识我知道”竞赛活动,可以制作手抄报的形式,也可以是知识抢答竞赛。
第十一周:
1、继续开展“卫生免检,与文明同行”活动。
2、查阅“家庭卫生反馈表”;
3、每位同学对此次活动谈体会写感受。
第十二周:
1、每天的值日生都要认真做好卫生打扫工作,每位同学都要到位,要有责任感。“班级监督团”做好监督工作,并且要认真负责,不能马虎敷衍。卫生检查尽量得满分,最后争取成为学校“卫生免检”班;
2、总结评比奖励。
四、评估达标项目内容
学生达成目标: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习惯:头发整洁,勤剪指甲,勤洗手脸,垃圾不落地,保持教室内外环境整洁,见到教室内外垃圾能主动捡起。
特色班级达成目标:
各位同学除能做到垃圾不落地,始终保持教室及周边卫生外,并能做到我为校园整洁弯弯腰,看见校园的垃圾和纸屑也能主动捡起,做到校内校外一个样,争取达到学校“卫生免检”特色班的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思想为指导,体现“以生为本”的特色方针,结合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全面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全面提高本年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进一步加强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发挥集体智慧进行教育和教学,全方位服务于学生。
二、本组情况分析:
教师情况分析:本级组有8位教师,各位老师都极具有专业精神。本学期不仅要保持级组融洽、团结、向上的气氛,还要进一步美化、优化办公室环境,使级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使每一位教师热爱学生,热爱学校,自己爱学习,乐学习,争取创建先进级组。
三、工作目标:
1、从细节着手规范学生行为,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2、通过各种有效的德育方式开展“绿色礼仪,绿色成长”班级文化特色活动。
四、重点工作提要: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充分发挥家校合力作用。
2、开展特色班级活动。
3、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2、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和安全等入学教育。
三月份:
1、开展学雷锋活动;
2、开展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月活动;
4、各班级制定班级特色文化活动方案;
5、组织开展德育特色启动工作。
四月份:
1、班级开展班级特色文化系列活动;
2、继续抓好养成教育及纪律管理;
3、组织学生硬笔书法比赛。
五月份:
1、抓好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
2、深化特色班级文化活动;
3、班级文化特色活动评估。
六月份:
1、各班做好迎“六、一”主题活动;
2、开展法制、禁毒教育系列活动;
3、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
七月份:
1、继续抓好常规教育;
明溪第二实验小学秉承历史、立足校情、展望未来,通过不断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常态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让我校师生在这种轻松和谐、文明高雅的文化氛围中感受着尊重,享受着快乐,濡染着文明。
一、以环境建设为载体,创建主题鲜明的物质文化
1.把环境文化作为环境育人的主阵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我校始终把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营造精神内涵丰富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根据校情,我校拟定围绕四个大主题(科技教育、养成教育、国学经典教育、艺术教育四大主题),开辟三条长廊(行为教育走廊、科技教育走廊、校园之星及展我风采走廊),建好两扇大墙(即大型门厅形象墙、大型运动文化墙),打造一个和谐整体的校园环境建设思路。
走廊是学生课间活动的常久之地,是育人的关键场所。我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根据学校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分别开辟了行为教育走廊、科技教育走廊、国学经典教育、艺术教育、校园之星及展我风采走廊,这些文化走廊主题鲜明,内容至真至善至美易于学生接受,形式学生喜闻乐见,遵循整洁、整体、激励、和谐的原则,是我校环境育人的精髓。如:我校教学楼一楼是行为教育走廊,主要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为具体内容,建成一幅幅挂画,时时提醒着每一位学生的行为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楼的科技教育走廊,一个个学校科技“小明星”挂像和一张张沉甸甸的全国、省、市获奖证书,强烈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教学楼各层的校园之星栏和展我风采栏连成走廊,展示学生的点点滴滴的成长,真正起到文化育人,育人于无声处的作用。
2.把班级文化作为环境育人的关键。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将班级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作为环境育人的关键。主要是从班级环境文化和班级行为文化两方面入手,环境布置遵循整洁、人文、温馨、向上的原则,形成充满生机、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行为文化则以班风、学风两大支柱文化为主。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理念,积极尝试和推广学生自主管理的做法和经验。
二、以德育教育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
1.把“三风一训”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学校的校标、校歌、校风、校训是在秉承历史、立足校情、展望未来基础上,经过精心提炼产生的,把特色性、教育性、稳定性、发展性有机整合起来,是学校的灵魂。如:校标不仅体现了校名,还体现我校的科技、书香特色和学校师生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精神。再如:校歌不仅把学校的优美写入歌词,还把学校“厚德、善学、团结奋进”等核心理念写入歌词,学校师生唱校歌、赞校园、促成长。三风一训不仅体现了本校特色,更具有校园师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真正发挥了“三风一训”的导向功能。
2.把师德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主要通道。把师德教育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最主要通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活动,使教师形成稳定的个性和心态,形成健康的富有个性的人格。一是开展“师德承诺”活动。要求全体教师从思想品德、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做出承诺,每位教师师德承诺在学校门口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向家长、学生公开做出承诺,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我是园丁我荣光”和“忠诚履职,爱生乐教”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三是开设教师讲坛。在教师中开设“教师讲坛”。一是开设道德讲堂,每月安排一名年段长或处(室)主任做一个道德讲座;二是开设国旗下讲话,每星期的升国旗仪式由一名获表彰的教师做一次国旗下讲话;三是开设业务讲坛,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都要做二级培训,还要进行必要的交流研讨。通过开设“教师讲坛”,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让老师交流自己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点滴感受与职业幸福,让学习交流成为一种习惯和需要,从而感受职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四是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我校通过不断制造学校发展的动力凝聚人心,充分发挥教师中榜样力量的作用,影响带动不同的群体。
3.把校园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的活动就是课程,所以它应该是有计划、有目标、有人组织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关键所在。我校通过开展四大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体卫艺等各种兴趣小组、“关爱留守孩”等主题活动以及“六一”等各节日庆祝活动。既活跃师生生活,陶冶师生情操,又使全校师生受到了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等方面的教育,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多样化、群体性、艺术性的特点。
三、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因此,我校对学校管理重新定位,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并重,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一是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创建规范文明学校。目前,我校正在逐步构建贯穿学校校训、校风精神及办学灵魂的制度系统。制定了《教职工基本职业道德守则》、《教师业务进修培训规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定细则》等几十项制度。将教师的工作与考核直接挂钩,在公平、公开、公正、阳光操作的考核制度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地阻遏了不良教育行为的产生,限制了教师的不良发展,从而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二是让情感管理成为教师自觉接受制度管理的内驱力。学校制度从教师出发,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自觉实施人本化、民主化的制度管理,让教师都能产生一种被尊重、被承认的心理感受,使广大教师自觉成为学校各项工作坚决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从而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目前,学校主要修订了教育、教学和绩效奖励等表彰激励制度。
四、以打造品牌为载体,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致力彰显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深入挖掘能体现学校办学历史和校园精神的校园文化内涵,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加以提炼,使之达到提升校园文化育人效果,丰厚校园文化内涵的目的,并通过不断实践逐步打造成学校的亮丽品牌,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1.把科技教育作为特色文化的永恒主题。学校的科技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逐渐成为学校的靓丽品牌。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举行的科技项目比赛中,累计共获得团体奖项107项,学生个人获奖500多人次。我校是“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基地学校”,学校科技工作还赢得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及其他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
理论研究总是以实践应用作为逻辑起点。红色资源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有力地弥补了理论讲授空洞的缺陷和不足,达到了理论讲授和实践锻炼的有机统一,也与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的特点相吻合。所以,构建红色资源实践教学体系是红色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其一,加强红色资源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红色资源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的建立是确保红色资源实践教育教学常态化、确保教学稳定性的基础。因此,高校应积极选择和加强红色资源教育教学基地建设,寻找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红色文化地作为实践教育的重点建设对象,以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其二,要大力培育高校红色文化协会。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异性,独立性特点比较突出,加之高校学生人数多,专业纷繁复杂,统一的专业实践很难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要。通过“组织大学生社团或固定的学生群体帮助红色资源基地定期整理资料,维护基础设施,保持环境卫生,做义务的讲解员”[3],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吸引力;鼓励大学生成立红色文化协会凝聚具有共同爱好者的力量,满足对红色文化向往和追求的学生需要,扩大红色资源实践教育教学的覆盖面和受益面,比如目前部分高校所成立的“思源协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协会”,“大学生红色文化爱好者协会”等。其三,制定高校红色资源实践教育制度。高校制定红色资源实践教育制度是红色资源实践教育体系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同时要提高实践教育制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使制度的执行力和老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接受程度、学校的支持力度保持适度张力,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高效率。其四,积极开展红色资源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即通过实践考察,重走路、参观学习、红色社区援助、红色党团日活动、探望革命前辈、参加红色文艺演出等方法,使学生在体验中深化对红色文化内涵的认识,增强红色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感染力和熏陶力,使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神世代传承,发扬光大。
二、打造丰富的红色校园文化品牌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可以进行熏陶和感染。红色文化在内涵、表现形式、特征功能、实践应用等方面与校园文化有着高度的结合点,可以实现相互融合,相互贯通。搭建红色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桥梁是实现环境育人、资源感人、载体召人的重要观测点。一要定期出版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报纸杂志。要根据学校地域特点、校史校情、校园文化精神的特点,出版红色资源的校园宣传刊物,通过在校报、宣传栏目设置专门的红色资源栏目,供学生学习交流,为扩大红色资源教育影响力和为全校师生提供学习的舞台。二要扩大校园红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覆盖面。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校园各类美化区放置相关的红色雕像,在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道悬挂相关的红色标语、红色人物画像、红色诗词加强红色文化在教学区和生活区的渗透力度;通过以红色地域、红色事件和红色人物的名称命名一批学生行政班级、校园亭阁、校园角落,扩大红色景观的覆盖面,在无形中增加老师和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要努力尽早建成校园红色博物馆和红色艺术馆,提升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的品位。三要举办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校园文艺活动。文艺活动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教育方式,而红色文艺又是红色资源的重要内容,所以红色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有着天然自然的结合点。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定期举办校园红歌大赛,校园红色歌谣、红色小品、红色戏曲、红色讲坛、红色话剧、红色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使红色精神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田。四要将红色文化渗透于日常的党团活动中。比如开展红色主题团日活动,红色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红色党团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带动红色校园文化的繁荣。
三、搭建美观的红色资源网站教育平台
一、营造班级物质文化,展示集体精神风貌
我们带领18个班级,积极在教室环境文化上做文章,走廊上有以“幸福”为主题的瓷砖文化展示,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展示袋。在小班化教室里,孩子们拥有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师生根据教学需要将课桌组合成各种形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小橱柜。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着好几个不同的展示板块,有班牌,展示本班孩子的集体合照,下面的4个小版块,插着老师发给孩子的小小表扬信;有分年段设计的《小学生一日常规》的小儿歌,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有“快乐英语角”,张贴学生自制的英语学习作品;有“条条小鱼争上游”,记录每个孩子进步的足迹;有“荣誉榜”,张贴班级及孩子获奖证书。几大板块从不同角度,关注到小班中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创建班级制度文化,焕发集体生命活力
1.设计班级形象标志
孩子们自主设计了班徽、班风、班旗、班歌,展现班级风采,凸显班级文化特色。我们力求让每一位班级成员都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塑造班级独有的形象,形成自己的班级特色,建设“一班一品”。
2.明确具体的管理制度
每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每一条公约的后面都记录建议人的姓名。这样的班级公约不是学校老师强加于孩子身上的,而是由孩子自己提出来的,是来自内心的强而有力的约束,更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是班级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员,产生幸福感。
3.师生互动的管理方式
班级按学生个性、能力和特长编组形成班级自主管理集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分工,轮流“执政”。每个班级中在原有班干部的基础上,还选出值日班长、卫生管理员、图书管理员、橱柜管理员、电灯管理员等负责人。每个孩子既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又充当着被管理者的角色。
三、创建班级精神文化,达成和谐成长氛围
我们从建立互帮互助的教师关系、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这几个角度,开展的实践研究有:教师家访谈心、教育个案分析、教师仪容仪表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最受欢迎教师语言和最不受欢迎教师语言的调查等,从精神文化建设层面探索幸福小班的内涵。
四、创建班级活动文化,彰显集体教育特色
课题组依托学校的幸福课程建设,积极创建班级的特色文化活动,用18个小班各具特色的活动文化,来彰显幸福每一个的课题精神,搭建多种平台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活动中体验成功,感受幸福。我校积极建构“幸福每一个”的学校特色课程,该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主题性学科活动课程两大块,在学科活动课程中又分为社会实践类课程、学校特色学科课程、幸福社区行课程、周末喜相逢课程、节日文化课程等等,其核心理念和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说课堂观察课题是和学校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那么小班班级文化建设课题就是紧密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联系起来的,两大课题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工作,真正实现了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截至本学期末,我校18个小班班级,已经初步形成本班的活动文化特色,且个性鲜明。这些特色的形成,有的是班主任老师自身具有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孩子们受到他的感染和指导,有的是班级孩子自发形成的、具有群众性基础的某种特色,还有的是在学校特色课程这种大环境的氛围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本班的特色文化。比如:
二(2)班学习串珠手工艺特色,这是孩子们在民间老艺人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的成果。全班人人都会做,这每个袋子里的彩色小球都是他们亲手制作的,贴着孩子的姓名。
一(1)班的孩子们虽然刚入学只有一学期,但是在班主任景老师的带领下,坚持跳短绳的训练,在元旦的三跳比赛中亮出了他们班的绝活――一分钟单跳人均143.3个,打破了学校纪录,体育老师说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了四年级学生的一般水平。
六(2)班的班主任王老师一直带着他们班的孩子们在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小课题研究,针对社会公共政策问题开展实践研究,搞问卷、搞调查、写倡议、查资料、制展板、拍照片……所有活动学生全员参加。在今年10月25日成功召开了《关于废旧电池回收问题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的区级听证会,此项目还在南京市获奖。
三(3)班的班主任刘老师是研究生毕业,本人的文化功底很扎实,喜欢写作。她平时注重指导班级学生的写话,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这个班的孩子也都很喜欢表达,形成了自己的班级特色。多名学生参加南京晨报小记者活动,经常有习作刊登在报纸上。
六(1)班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平时很喜欢动手动脑,进行科学研究。在科学王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在今年的江苏省无线电测向比赛、金钥匙科学知识竞赛等科技比赛中,这个班有近20名孩子获奖,形成了班级的科技特色。
五(1)班的班主任吕老师,利用社区资源,经常带孩子走进锁金社区参观学习,沙盘辅导、高校采风、义务服务……孩子们在社区活动中打开了一片别样的天空,他们在每次的社区学习之后,都留下了自己的活动感言,图文并茂,非常精彩。
还有四(2)班创建了自己的班级特色报刊――《阳光少年报》,四(1)班的剪纸手工特色,四(3)班的跆拳道训练特色,三(2)班的泥塑手工特色,五(2)班的景泰蓝工艺美术画特色……
一、工作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贯彻“德育无痕”、“生活德育”理念,实施“重体验、善激励、促情感、求自律”的特色德育模式,把德育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渗透于教育教学,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创新德育途径,探索规范化、课程化、体系化的校本德育,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涵养精神的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特色校园。
二、具体措施:
1、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推进帮辅教育和德育渗透工作,努力实现全员参与,人人育人;健全制度,时时育人;加强管理,事事育人;优化环境,处处育人;探索实践校企共育、校社(区)共建、家校共管、警校共建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
2、组建德育课题研究实践小组,围绕德育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科研课题,积极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并将经验成果推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完善《班主任手册》,开发校本培训课程,以德育随笔(案例探究)、心理辅导和班会组织为抓手,引导督促强化班主任专业能力。(实现三个掌握:1、掌握班级教育的智慧和方法。②掌握各类的班会组织技能;③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手段。锻造形成一只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年龄梯次合理的班主任队伍,并力争推出2—3名有影响力的专家型班主任。)
4、修订《学生手册》,完善德育学分和素质评价机制,深入进行卫生、秩序、仪表、纪律等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强化检查评比,严格精细管理,促进优良校风。
5、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学生干部管理体制,开发并实施学生干部培养课程,增强“三自”效能。
6、持续打造礼仪教育特色。编订我校特色礼仪教育读本,举办“礼仪示范班”的评选表彰活动,推广普及礼仪操,设立礼仪示范岗,提升值周管理水平。刚柔相济,由外而内,促使学生形成“四雅”(气质典雅、谈吐文雅、举止优雅、品位高雅)品质。
【关键词】校园文化;特色;以人为本;建设;探究
始建于1906年的贵州省遵义县第一小学,有着百年丰厚的文化底蕴。我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一直把学校文化建设放在首位。文化是学校的内涵,也是体现学校精神、师生风貌的内在因素,更是催生发展动力,激发学校活力的源泉。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又能在无形中统摄着全校师生的灵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品牌,品牌就是特色。“让校园文化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这就是我们遵义县第一小学校园文化的追求。努力构建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孩子们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教育。
一、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新的突破口,是小学校园文化得以浓郁和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在能量是巨大的能动资源,如果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文化建设,他们的感受将会达到新的境界,教育的效果将事半功倍。
在教室的布置上,我们就做了这样的尝试。以班为单位,为师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各班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班级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在温馨和谐、亮丽整洁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健康成长。各班把每月废品回收的钱用来美化、亮化教室有限的空间,既为学校节省开支,又让教室每时每刻都保持靓丽整洁,看不到一片纸屑,一个塑料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说一举几得。根据每班教室分成以下几个版快进行布置:张贴“课程表、各类值周表、卫生区域划分图”等归为班务栏;展示栏里展出学生的手抄报、书法作品、美术作品、优秀的作文等,课间同学们在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前驻足欣赏,在为班级同学骄傲的同时,也激发了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员要奋发图强,为班级争光,为班级添彩;图书角里的各类书籍有序摆放,方便学生课间阅读,营造出班级浓厚的读书氛围,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张贴了名人名言,那充满着智慧光芒的名人警句,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教室设置卫生角,将清洁工具有序堆放,每间教室放一个自制篓,以方便学生扔各种垃圾;黑板报按德育处开学初拟定的计划,每月围绕主题由学生出一期高质量的板报,每月给师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黑板报上方张贴学校统一制定的“安全制度”、“中小学生守则”、“ 中小学生礼仪常规”、“文明班级公约”,这些制度用以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总之,班级文化建设由学校总体规划,各班再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精心布置,让教室真正发挥育人功效。充分体现了不同的集体和个人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形成了各班独特的人文氛围。
二、走廊文化建设
小走廊、大世界,我们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使其真正成为了孩子们一扇思想的窗口。
我校共有三栋教学楼,每栋教学楼有一个主题,每一层又有一个小主题。走廊文化内容丰富,既有师生创作装裱的美术作品中的精品,有图文并茂的诗文,有凸显学校开展养成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在图书室、音乐教室、实验室等功能教室外面,张贴与之相关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渴望读书之热情,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书中汲取营养,寻求真理,开阔眼界。法国大文学家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智力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个不完整的教育”。音乐是艺术最好的体现。学校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开设了音乐课。一个无论多么好动的孩子,只要美妙的音乐响起,就会放声歌唱,翩翩起舞,这样即放松了孩子的心情,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对美的认识。设想没有音乐,学生就得不到全面的发展,生活就会缺少美感、节奏感,会变得枯燥无味。聆听音乐,鉴赏音乐,生活因为有了音乐变得多么美好!
课间当师生们从走廊经过,都要细细品味走廊文化,从中感悟出什么,从作品中对老师、同学的敬慕,对学校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的骄傲,了解音乐的起源,了解汉字的演变等等。走廊文化既丰富了学生的课间生活,更激励学生对我们这座有百年老校的热爱。
这么多年,凝聚着全校师生的智慧的走廊文化,经过大胆的创新、润色,形成了我校独具特色的走廊文化,张显学校的个性特色。最终学校的走廊文化建设既有整体效应,又各有千秋。
三、校园内其他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校在注重班级文化和走廊文化建设的同时,更加大对校园其他文化建设的力度。几座校园雕塑的落成,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充满生机活力,也增添了几道亮丽的风景。特别是别具一格的文化墙的建成,从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中,展现了遵义县一小百年发展历程。操场上的名人塑像,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我们应努力守住心灵的净土,走进名家伟人的精神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陶冶自己,提升自己。校内校门外的橱窗、板报,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让家长、教师、学生知道学校的办学理念,教研教改的动态,养成教育和“小三关”工程的实施情况,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等。校园内栽种大量的花草树木,一年四季绿树成荫,花香迷人。为了方便同学们了解园内的每一棵树,在树上挂着一个小小的蓝色牌子,上面写有树的名称及特征介绍。学校这一做法,也让孩子们增长了不少见识。我校学生人数多,校园环境卫生历来受领导重视,在后勤处的统筹安排下,校园新添置了环保垃圾桶,地面上有果皮、纸屑、烟头等,学生见后会随手分类扔进垃圾桶里。每天值日同学对校园一日三扫,整个校园是那样的干净整洁。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校园充满活力,体育组根据年级学生活动需要,将校园有限的空地分块和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开展课外活动,在每块活动区域的地面上写出活动场地名称。由于我校生均面积小,每周二、三、四下午每天只能保证一个年级的学生开展活动。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班主任和相关老师到场指导。课外活动的开展,既能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和班级的凝聚力,又能拉近学生和老师间的距离,更能使学生健康成长;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课余活动的开展,加大了孩子们娱乐的空间,丰富了孩子们的休闲娱乐方式,驰骋在孩子面前的是一个五彩的运动小天地。倘佯在美的环境中,既舒展了心灵,又给孩子们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总理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县一小的师生始终铭记总理的期望,认真落实在行动上。课余休息时,老师们在教师阅览室“充电”,让更多、更新的课改理念指导老师们的教学行为,人人争当名师,为黔北这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永远闪耀。课间休息时,学生阅览室,借阅图书的同学更是络绎不绝,他们双眼穿行在字里行间,书中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情节像一块巨大的磁铁,脸上的表情变幻无常,一会儿悲,能听到他们小小的哭泣声;一会儿笑,笑得前仰后合。只要有时间,同学们都会情不自禁的到学生阅览室,这个被学生们称为精神乐园的地方去吮吸知识的甘露。县一小的学生从小就明白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长大后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如今,我们遵义县第一小学的师生正沐浴着优雅的校园环境,感受着校园环境博大的胸襟,体验着校园文化带给我们巨大的教育魅力。
一、育人为本,坚持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1.坚持正确的质量观。学校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扎实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和规范,把德育贯穿到育人的各个环节。一直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加强和改革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积极利用红豆电视台、班级学校宣传板报、晨会课、班会课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教师典型示范、为人师表的言传身教作用,并且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校系列德育活动,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的学校德育体系。
二、整合资源,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内涵
1.学校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整合各种资源,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质量管理为核心,过程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体系,规范课程设置,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内涵。
2.学校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分类要求,以学定教,分层指导,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教学原则,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不断深化教学创新,构建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真正做到让学生轻负担高质量的学习。
3.学校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不断深化认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育中运用的自觉性,形成大学科大整合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程教学,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三、彰显个性,着力深化教育科研
1.顾山实验小学建立并完善了一套与课改相适应的教育科研制度,突出教法改革研究和教师培养功能。学校以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博爱共融:小学生主动发展方式的研究》研究为着力点,提升教师教科研意识和水平,推进小课题研究,让教师体验成功,获得进步;并且学校围绕学校主课题,举办个人教师小课题研究活动,以主课题引领指导小课题研究,以小课题充实完善主课题研究,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全员参与,提高教学效益。这些都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创造了成功和发展的平台。
2.将教育教学研究中探索形成的“自主、合作、探索、交流”这一课堂教育模式进行有机整合,并提炼出课堂教学操作流程,能提高操作的有效性,在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科全面推广应用,完成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转变,提升教学绿色质量,让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彰显。
四、立足校情,创新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
1.学校通过举办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学校领导班子集思广益,构筑学校的共同愿景,形成学校上下一致认可并努力践行的共同价值观―以“创红豆文化特色 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 以情育人”、建设“博爱共融”为核心的红豆特色文化,把学校构建成一本立体的教科书,让学生享受“无言教育”的魅力,培养自强互爱的学生文化。
2.学校遵循整体规划、体现个性,艺术性、知识性、教育性相统一以及全员参与的原则,立足长远,着眼现实,突出管理,注重效益,重点抓好校园文化传统积淀、制度文化建设、师生人际环境建设,引导和规范师生行为,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铸就校园精神,使之成为师生共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学校以文化影响人、塑造人为宗旨,来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管理本身就是文化,班级管理的思维方式、实践模式就是班主任文化。从文化的视角思考班主任文化,具有方法论意义,体现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就是人本观的管理理念,反过来又制约并影响着班级管理和班级管理的实践模式。在宏观上,班主任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文化是以班主任为主体,以班集体管理为主要内容,以教室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殊群体文化。
班主任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加强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班级管理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在最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本人结合实际,从文化视角尝试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突出了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方面,为班级管理提供了精神支撑。一是造舆论彰显亮点。抓住班级的特色优势,是班主任管理的需要,更是树立班级形象的关键点、“牛鼻子”。为了彰显航空服务专业特色,笔者首先抓住了环境美育,加强了教室环境美化。张贴名人名言、劝学语言,让墙壁“说话”。设置了入学“心语角”,学生人人一语,每天抬头看视,让励志“招手”,等等。这样一来,教室环境焕然一新,特色文化氛围浓厚。二是提精神对准焦点。青年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强,总体上会出现“U”型趋势,中间的阶难度最大,也最重要。对此,笔者结合班级实际,突出“四抓四养成”主题,每个学期选准一个焦点,提炼学生们的精神气。先后抓思想教育,突出“励志”主题,促进学生养成刻苦学习、自立自强的行为信念;抓传统文化教育,突出“笃行”主题,促进学生养成尊敬师长、热爱公益的行为理念;抓行为规范教育,突出“法治”主题,促进学生养成遵纪守法、诚信文明的行为信念。这样,始终把个人凝聚在集体中,把对学生的成人与成才教育密切相连,言之有物,施之可行。三是建制度破解难点。班级管理难度大,问题多,这是客观事实,形成的因素也复杂。但是,管理上出问题,产生机理在于缺乏制度依以贯之的执行。抓班级管理,没有严格的班级纪律,步伐一致就很难。对不爱学习的几个同学,笔者采取“自醒法”,要求两周写一次学习计划及近期目标,最后把积累的一叠计划、目标一起反馈给他,让他们自己体会“长立志”、“立长志”的感受;对于个别上课调皮捣蛋的同学,笔者发挥他们爱动的特点,采取“换位法”,专门让他们组织适合自己的活动游戏,以他们为主角,让他们在游戏和活动中带动全班同学活跃起来,同时通过换位让他们理解尊重老师尊重人的重要性。建设班主任文化,有助于提升班主任队伍建设,有助于提升学生教育的成效。因此,要高度给予重视,更需要系统建设、建好班主任文化,其关键,在于使班主任文化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化于情、固化于制。
内化于心,就是要让先进班主任文化成为领航标。教书育人集中体现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价值观。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铸魂育人,要引导班主任自觉增强这种意识,以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在全体班主任中形成统一思想、共同理念和基本规范。坚持不懈地研究和推进班主任文化建设,促使班主任队伍形成并始终保持职业风范,为推动发展树立正确的导向。外化于行,就是要让先进班主任文化成为动力源。文化的创新驱动也源于此。要着眼于把文化活力转化为动力,探索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向上,公平公正。大力推进学习型班主任建设,提升素质,永不僵化。这些措施的落实,在于具体推动班主任文化建设。班主任文化真正外化于行,集中到一起就是学校形象。当然,也需要树立文化典型,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建立文化礼仪,营造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班主任的文化执行自觉性。融化于情,就是要让班主任文化成为软实力。“文化的繁荣发展不能任其自然成长,必须加以引导、加以培育、加以研究。”育人是系统工程,班级管理是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抓住班主任这个文化创造、运用和发展的主体,创造条件让他们敢于创造,长于管理,善于总结,就能使其能够引领人、鼓舞人。当更多的学校管理者受其影响,掌握和使用这种文化的精髓,其产生的能量就会越大,最终共同造就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先进班主任文化映射的是一个学校的形象、特色和优势,是软实力。
固化于制,就是要让班主任文化成为保证力。“没有法律制度保障,文化无法繁荣”。必须注重抓住制度作用和文化内生作用的结合点,让他律转变为自律,使班主任文化成为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队伍自我完善的有效手段。用制度规范工作运行,体现的是科学性。让班主任文化充满创造力和团队协作力等优良元素,就要允许“百家争鸣”,就要对创造性工作进行奖励,乃至进一步的推广创造性工作的经验与方式。加强跨岗位、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就必须为这种合作的进行,制定监管、考核和处理办法,并长年累月地坚持执行。
作者:李涛 单位: 连云港开放大学
(1)、思想方面:
1、加强新干部团队的奉献意识和团队意识,尽快形成凝聚力。
2、强化学生会干部的竞争意识。
3、培养广大教科院同学爱校爱院意识,调动广大同学尤其是09级新生的活动热情和06级同学的学习考研氛围,争取使06级同学考研率创历史新高,以获得教科院文化活动与学习双赢的局面。
(2)、安全稳定方面
06、08级辅导员老师换新,学生会干部换届,当前时期我院安全稳定工作不可忽视。由宣传部负责安全常识宣传工作,由生活部、自律委负责检查落实。
(3)、服务
1、服务于广大教科院同学,做好信息传达等工作。多与广大同学沟通交流以获得工作支持和建议。
2、致力于工作落实,忠心于院特色文化建设。配合马书记、李老师搞好工作。
(4)、活动组织
1、做好活动计划、安排、总结工作
2、打造一流社团文化,支持援孤社、仕达社团、启航文学社活动发展
3、推出、推广有影响力的特色活动,如百家讲坛、知识竞赛等,多请校领导莅临参观。
4、树立大目标,带领教科院敢于拼搏,争当领头羊。
(5)、宣传
追求活动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活动宣传,活动宣传可看成是活动举办的后期工作。争当蓝天网的“常客”。具体计划:
1、狠抓落实院宣传小组后期组建工作。
2、鼓励每班都有小型宣传小组,班级活动不可小视,也需多加宣传,重点打造教科院校级先进班集体。此外,还要建立院—班宣传人员交流机制。
(6)、建议:
鼓励教科人创办社团,以增强同学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赶超文学院的社团文化。校团委计划今年将我校社团扩增到100个,而目前只有67个,我院若在这个“百团计划”中做突出贡献也可获得校团委的青睐。
二、院外工作:
(1)、多于其他优秀院系的学生会交流工作经验。吸取创新=提高赶超。
(2)、多与校学生会交流,保持联系。
(3)、定期向校团委回报我院工作,征求指导和建议,要获得校团委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