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6 09:37:08
导语:在财务会计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四门课程的独立性与关联性分析
1.1 四门课程的独立性分析
从产生历史分析,财务会计的产生历史比较悠久,自从帕乔利复式记账法产生以来,具有500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从产生与发展历程分析,财会理论与学科的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委托理论的直接影响。但是财务会计主要受到理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影响;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主要受到各种数学模型、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财务管理学与金融学、数理经济学的关系密切。
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很明显,在此不详细讨论,本文主要讨论下面两个方面的区别。
(1)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差异。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这两门课程的交叉重复现象特别严重。从目前教学现状分析,两者的重复集中在:资金时间价值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本量利分析与经营杠杆分析;存货控制。
在处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复杂问题上,我们认为,基本原则应该是管理会计侧重于技术与方法,财务管理侧重于决策时对技术与方法的应用。比如货币时间价值原理、资本预算的方法(如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和存货控制模型这类知识应该列入管理会计课程中不变。在这些管理和方法基础上,财务管理学主要阐述证券股价、价值分析、资本预算的具体决策、财务风险分析和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财务管理课程主要讲授这些方法在财务上的应用。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差异。
这两门课程的交叉最为严重,以至于有的西方专业教材中把它们合并在一起,统称“成本管理会计”。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是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统称“财务成本管理”科目。成本会计的内容应该是阐述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至于成本控制与分析则由管理会计课程完成。所以,我们主张成本会计必须与管理会计分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在内容、标准、功能、信息流程上应该都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或者说成本会计必须同时使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套标准与原则,并进行适当协调。比如产品成本计算中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主要为财务会计编制损益表,其结果也会制约资产负债表的结果。而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主要是作为管理会计的内部报表的基础。当然变动成本、标准成本、作业成本最好要与财务会计的成本数据分离,同时还要关注它们的衔接。在同一资料库中可以生成多种成本数据资料是成本会计的主要任务之一。
1.2 四门课程的关联性分析
这四门学科可以认为是财务管理和会计的总和。也就是说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都是会计的范畴;而财务管理由于在本质、对象上均不同于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两者分别负责对外、对内会计信息,同时两者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属于第二层次。成本会计属于第三层次,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
1.3 学科发展趋势的“展望”分析
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尤其是近年全球性的会计造假案例的出现,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具体包括改革现有会计报告标准、内容、质量标准,要求:淡化历史成本、推行公允价值;增加对未来财务预测信息的形成与披露;增加表外披露;可以游离公认会计原则;首先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不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些主张必然导致财务会计传统特征逐步丧失,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关于计量属性,不能脱离财务会计的本质职能,严格地说,只有初始确认时用于计量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公允价值等才能称为财务会计的一项完整的计量属性。比如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由于不能作为初始计量属性,它总是在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的基础加以应用,因此只能算一种摊配的方法。
关于报告内容,现行财务报告的计量主要限于货币度量,对于使用者非常有用的公司人力资源、客户、核心技术等就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另外财务会计的确认交易、事项的前提是它们必须已经完成、至少是已经发生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始终以表内信息为核心,适当的表外信息是需要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分散报表使用者的注意力。
关于财务会计确认属性是属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带来的结果,财务会计师面向过去,而不可能面向未来。一些人提议增加财务预测的信息和内容,如募资投向、未来公司经营风险、盈利预测的信息,投资者也是需要的,这些信息的构成原理、分析方法应该由管理会计来完成,或者说加大管理会计部分披露的对象就可以,无需再通过改进现行财务会计来重复这个工作。
同时,有人认为,“投资者更关注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加,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无法直接计量和表现企业的价值,它们只能用盈余和现金流量两个会计信息间接地作为替代变量。”这里暂且不谈“盈余和先进流量”是“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还是关键变量,公司价值时由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必要报酬率决定的,而规划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任务,也就是说。不要把财务管理的任务强加到财务会计上。
2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有效整合
公司的使命就是创造价值,股东因追求价值而投资,经营者和员工必须为股东创造价值。财会管理的目的和功能也必须定位于实现价值的增长,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建立以价值计量、评价、报告为基础,以规划为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与业务过程的财会管理模式。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优秀的财务总监对战略规划、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负有很大的责任。其中,财务总监的基本职责是结合公司实际运营
本文首先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理论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结合案例探讨了新的技术环境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融合途径及两种体系在融合后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为实务中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及正确处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指明了重点方向,对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
一、引言
据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定义,管理会计是一种参与管理决策、设计规划与绩效管理系统,并在财务报告与控制方面帮助管理者制定实施组织战略的职业。由此可见,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是企业决策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考评的职能。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结合的需求日益增长,逐渐成为大财务观理念下企业价值管理的必由之路。可以预见,管理会计通过与财务会计融合,将为公司治理、价值管理、战略规划等提供丰富、精准的信息服务。后文将从理论分析、案例探讨两层面梳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以期探析两者融合的路径方法。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理论分析
1.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综合运用统计学、运筹学、计算机学以及其他现代管理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提供有用的信息,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因其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因此又称为“对内报告会计”。财务会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会计确认、计量的相关原则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并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报告和经营成果等经济信息,因此又称为“对外报告会计”。
2.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服务对象、时间导向、核算程序、核算方法与要求上均有差异,长期以来,上述差异使人们的观念停留于“管理会计主内,财务会计主外”的“割剧”状态,但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均为企业和企业目标服务,提高企业效益和维护相关利益者的权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基本信息来源相同,均来自于原始经营活动的会计资料,且两者相辅相成,二者的同源性为其融合提供了可能。财务会计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同时也推动了管理会计的相应发展,这使得财务人员的注意力从会计核算转至从企业管理视角审视财务和决策系统。根据管理会计的定义和IFAC的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的关系图,其将两者置于广义财务管理框架内,可以说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的两翼,企业应注重会计领域两大分支的有机融合,借助会计领域的计量方法来加强企业治理,实现公司精细化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3.1侧重点不同。
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指标的计算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因此,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是企业的“未来”,通过对企业历史财务状况的分析,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评价,对企业发展做出预测,对企业经营中的重大事件做出决策。财务会计以客观、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基本特征,其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并以外部信息使用者为主。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是企业的“过去”,通过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来记录和解释已发生事项。
3.2信息特征不同。
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制度的影响,其方法的应用根据管理需要可以灵活选择,例如内部控制、成本控制、系统论等,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来源于过去而面向未来,没有时间、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提供定量和定性的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货币计量属性,管理会计信息可以提供更多的非货币计量的信息,因此,其信息提供的形式更加灵活,包含的信息量更大。财务会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会计原则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其会计信息要求准确、真实、可靠、及时、相关等,其确认和计量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最后以财务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等为载体向利益相关者传递有关企业过去经营的相关信息。
3.3对会计人员要求不同。
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业务处理知识,熟悉每笔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登录、报表编报等内容,由于有具体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需要财务人员按照各种规范对业务进行处理,要求财务人员懂法规、工作细致、熟练操作程序。管理会计不仅需要扎实的财务会计知识和财务管理能力,还需要运用统计学、运筹学以及计算机辅助软件等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因此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决策需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应变。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探讨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外在必然性。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财务环境和信息使用者需求不断变化催生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创新的日新月异和电子商务、交易方式的不断创新催生了大量新鲜事物和新业务,企业获得的信息瞬息万变,财务会计在适应新变化时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财务会计在面对新事物时需要按照原有的规范进行处理,而这些规范可能有些陈旧过时,但要进行更新则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由此提供的信息则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某一经济事项。管理会计则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灵活性,采用最新的会计处理手段或者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整理、分析各种信息,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和相关性。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企业报告特别委员会在《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的研究报告中,规定了企业报告应当提供的信息类型和内容,具体包括五大类。第一类,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其中包括两个信息要素:一是财务信息;二是企业经营业绩信息。第二类,企业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分析,主要说明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等。第三类,前瞻性信息,其中包括: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企业管理部门的计划;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的对比。第四类,有关股东、管理人员的信息,主要就董事、大股东、管理人员、酬金等情况以及关联方交易进行说明。第五类,背景信息,其中包括: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内在必然性。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是两种体系内在信息同根同源性的必然结果。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不断密切,以往按照职能进行划分的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这种职能、业务之间的交叉使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例如生产部门需要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层需要投资决策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管理会计的这一系列活动又需要财务会计通过日常业务核算给管理会计提供必要的信息。此外,知识、技术以及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些重要因素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中具有重要价值,这些内容通过财务会计无法进行反映,需要借助于管理会计提供非财务信息和提取有用的财务信息。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途径。
管理会计的数据采集是根据工作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筛选的过程,其最终数据是通过技术统计、模型运算所得到的各种分析报告;财务会计对基础数据的采集是会计确认、计量和填制会计凭证的过程,最终体现为各种分类明细账的数据。两者的数据采集以及最终数据都有区别,但由于两者的数据具有同源性,且管理会计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信息,因此,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合并原始信息源建立共同数据库的方式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在建立共同数据库后,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的ERP系统进行对接,在信息化系统下,会计凭证的填制可以根据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信息目录分类码和编码,以方便管理会计模块进行数据提取,还可以增加备注栏的信息量,提供非货币计量的重要信息。管理会计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模块,例如成本控制模块、预算决算模块、投资模块、绩效考核模块等,每个模块下面可以建立不同的分析模型。融合后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与企业的ERP系统对接,以便会计人员获取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同时还可以方便企业业务部门及时了解企业、部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实现企业信息的动态共享。近年来,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纷纷致力于集团层面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以实现财务信息的效益最大化。本文将以案例进一步阐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信息共享层面的融合。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已初步构建了自身的管理会计系统。农行研发的综合财会管理平台11个子系统中有3个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关联:数据集市、管理会计二期(MAPII)和监测分析系统。此外,财务会计为管理会计提供财务信息协作还体现在集团化的预算管理中。以神华集团为例,经过多年持续扩张,神华集团目前形成了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涉足了煤炭的开采、运输、海运、发电及能源深加工等多行业,而业务与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也给集团的精细化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基于此,2012年起神华集团上线ERP系统,由此进入全面预算管理阶段。通过利用历史财务数据,神华集团制定了所有二级公司的作业预算指标体系,预算报告也实现了集团的业务全覆盖;并在集团层面开发了适应各作业特征的盈利模型,开发的模型较为稳健;最后通过将预算管理与所有部门绩效考核挂钩,完成了集团内管理会计系统的预算管理模块,达到经营决策规范化,大大提高了集团的生产经营效率。
四、结语
在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中,应注重将财务会计和在业务流程上进一步融合,加快建立起管理会计报告理论框架,将为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支持的预算报告、成本分析报告、市场分析报告等与财务报告统一纳入会计信息系统体系。在财务会计“记录价值”的基础上,管理者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分析,提高预测与决策科学性,发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协同“创造价值”的功效,这是未来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价值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艾晓锋 单位:上海长航国际海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孟焰,孙健,卢闯,等.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4(9):3-12+96.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一般而言,财务会计管理及其质量管理水平的程度与企业的整体生存和发展有直接关系。财务会计管理是运用相应的财务手段和方法对企业资金和资源进行调度和分配,并且财务会计管理对企业的科学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然后企业可以按照信息进行长期的发展规划。
一、企业财务会计管理
企业财务会计指的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监控,能够充分核算及监督企业已完成资金交易及其运行情况,其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相关部门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和其他有用的经济信息。财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确认、核算、记录及报告等会计程序进行加工处理的工作。之后再将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利润、经营成本及支出状况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呈现及反映出来。企业财务会计可以提供可靠的资料给企业管理者,并为其进行决策提供参考,有理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管理要求
(一)真实性
为了确保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客观、公正的反映出来,就要保证会计信息是真实有效的,继而才能准确的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容披露出来。也就是说真实性代表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最为本质的特征,同时其还成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核心。
(二)全面性
企业投资过程中,企业会计信息可以将资金变化充分体现出来。一方面,财务会计信息可以将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的资金变化情况全面呈现,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对资金流动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控制。对于企业中所有环节的资金变化情况都可以由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全面反映出来。(三)相关性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关系到诸多用户的利益。在市场经济中,通常企业制度都与许多投资主体有着紧密联系,作为决策的参考和根据,企业财务会计就需要根本国家经济调控的要求,服务于经济调控和管理;另外,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都发挥着作用和功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
三、有效措施
(一)健全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在注重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的同时,还要注重员工的专业素质并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以国家利益为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财务人员的行为规范,监理新型权力和职责统一的财务运作模式。其次,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体现相关人员素质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资金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分离经营权和所有权,建立科学、和谐、清晰的管理模式,同时还要实现全面的财务监控系统。
(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当前较为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缺乏,要将此问题有效解决,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始,将“双方面”的效果实现。首先,要控制好人员聘用关。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不管是针对内部还是外部的人员招聘,都要优先进行人员素质考评;其次,企业在工作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工人进行专项的学习,学习的主要方法是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以及专项技术的学习,让施工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首先会被时代所淘汰的因素就是依旧采取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运用先进的现代财务会计管理手段,充分发挥信息系统所带来的优势,为财务管理提供方便。首先,更新财务会计工作的办公设施,配置新型财务管理系统,并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做到熟练掌握及操作;其次,对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办法进行充分运用;最后,做到各行业之间的协调同意,做好交流工作,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要将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并完善,进而对企业财务会计行为进行规范,确保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数据。其次,独立审计机制建立并完善,确保贯彻并落实内部控制机制,保证文化环境的积极向上,引导员工能够自觉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最后,要严格做好外部监管工作。企业要做到对财政、税务、审计机构监管工作的自觉接受,同时要积极配合其监督检查行为,将真实有效的财务会计信息自觉提供,不进行欺诈操作。并要求相关监理部门要将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将各个的职能权限明确并落实,要按质按量的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检查,做到共同努力,落实合作精神。
四、结束语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归纳总结,在企业提高自身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应注重思想层面,落实其实践环节。要健全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后备人才的能力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并且,在这一原则下,将财务会计的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在市场中竞争的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张学领 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曲歌.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5:102-103.
(一)财会制度有待完善,财会管理缺乏有力度的依据
现如今许多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都涉及到经济业务问题,却没有相应的财务制度对其监督、管理,这样就造成了学校的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失去财务监督。
(二)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各高校中出现偏差
无形资产是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由于不具有实物形态,在我国很多高校中,其价值确认尺度难以把握,加之不进行摊销或重估,随着社会变迁和技术革新,其账面价值保持一成不变显然有失公允。固定资产在高校报表的体现上,永远都是用固定资产的原价值来体现,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正常的财务经费和专用补助的结构在高校中还有待完善
近年来,一些省份财政部门受生均综合定额标准过高的影响,在调整生均正常经费拨款标准上非常谨慎。高校正常经费是指为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正常运转、完成各项任务而拨付的财政补助收入部分。财政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支出。专用补助是指高校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而设立的补助,在理论上专项补助是高校正常经费的补充,但在高校的实际操作中由于综合定额的限制,支出项目及维护这些资产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就使得基本支出经费不足问题恶性循环。
二、高校中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独立性与关联性
(一)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独立性分析
1.理论基础方面。财务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理论与管理学理论;而会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有关确认、计量、记录、分类汇总、加工处理和报告的会计核算理论。
2.研究对象不同。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都是资金,却是资金运动的不同方面。财务管理区别于管理会计的显著特征在于其主要是一种实体管理。财务管理内容应涉及机构设置,财务人员安排,外部财务环境的适应,内部财务环境的协调及资金筹集、运用、分配等方面。
3.规范和原则方面。财务管理的规范是国家的有关财经法规以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其工作原则是系统协调原则、平衡收支原则、适当弹性原则、比例优化原则、灵活组织原则等;而财务会计的规范则是《会计法》、会计准则(制度)、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等。
4.目标不同。会计的目标是真实、科学、准确、系统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为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资料、依据和信息。财务管理的目标则具有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几种观点。两者的目标不同,一方面是由于它们各自的对象特点不同,另一方面还由于它们所欲满足的要求不同。
(二)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联性分析
1.资金运动都是研究对象,与资金和价值有关。对财务管理而言,必须借助于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才能执行管理的职能,实现其目标和任务,发挥作用。会计提供信息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
2.是历史因素造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涉及会计性质的“管理活动论“、理财与会计关系的“大会计观”“财会管理观”等观点盛行。但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筹资、投资等理财活动日益重要,财务与会计之间的分工不精细便导致了各种矛盾。
三、在高校实际工作中,明确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明确财会工作重要性,学习政策业务知识
①领导要重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确保财经政策执行。②各相关部门应加强财经法规和财务会计知识学习,正确把握政策,提高管理水平。③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督导力度,督促学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和纠正,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二)加大会计核算力度,控制财务内部流程
①严格会计核算,合理使用往来科目,清理挂账和欠款。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③加强对有关银行账户及资金往来的管理,禁止一户多用。④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⑤完善资产入账手续,及时结转固定资产。
四、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在高校实践中的有效整合
(一)指定相应的责任人并制定有效的高校内部财会管理制度
制度的制定或修改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所涉及的问题、制度的制定不仅涉及财务部门,更涉及学校及广大教职员工的自身利益,理应广泛征求他们的建议及意见,并反复酝酿、修改、完善,才能得到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在促进高校各项工作中使财务制度建设起到作用。
(二)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统计上要折旧、摊销
高校应在对固定资产以计提折旧方式替代原提取修购基金的做法中增加“累计折旧”科目,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并规定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无形资产则增加“累计摊销”科目,严格按照受益年限平均摊销,将折旧额或摊销额计入相关事业支出和教育成本当中。
(三)大力推广财务分析制度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的财务分析。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依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第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使档案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目前的状况总的来说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往往是用到的时候强调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过后又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经常给别的工作让位。殊不知有些资料具有原始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当时不及时收集整理,或保管不善,一旦遭破坏,事后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各单位要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领导要始终关注档案管理工作,并亲自过问档案工作,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常抓不懈,保持一贯性和持久性,同时在人员编制和设施配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为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提供条件。企业根据国家法规制定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责任明确,便于操作,进一步做到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作为档案员要认真学习《档案法》《会计法》《保密法》及其他相关政策法规,接受上级档案部门的指导,树立和增强档案管理服务意识,杜绝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出现,扎扎实实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提高业务能力,落实会计档案管理责任。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应是业务多面手,是集多种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既要熟悉掌握一般档案管理的理论及技能,又要精通财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一名优秀的档案工作人员,应该知识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经验丰富、道德品质高尚、敬业爱岗,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因此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岗位培训是提高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定期举办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学习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岗位操作技能,使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熟练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要求档案员真正做到业务精通、爱档如珍、兢兢业业、服务企业。同时,各职能部门也确定一名兼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负责收集和管理本部门的档案资料,形成档案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以保证企业的各种档案资料齐全完整。
第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设备,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会计电子档案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促使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采用计算机操作也越来越多,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中新问题将不断出现,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研究新情况,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采用先进的会计档案管理方法和技术成果,解决电子档案归集、保密、保存等问题。在传统会计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保证从电子文件形成、使用、维护、收集整理、归档,到保管、开发利用、鉴定等各个环节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各岗位之间职责分明,相互间有一定的制约、监督作用,采取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措施。采用多种技术,通过权限设置、加密、防写处理等措施,防止随意进行数据恢复和拷贝,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会计电子档案备份和恢复是保证会计数据安全、准确、真实的重要措施,管理人员应对会计电子档案进行双备份或多备份,并分地点保管,定期对归档电子文件进行检测,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做好数据维护工作。归集整理会计电子档案要注意同时收集技术文档,保证用户对会计电子档案系统进行操作利用。采用全过程实时记录系统,对电子档案进行跟踪记录,对所有进入系统的人员都有所监督,同时系统日志文件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下财务系统操作人员和操作时间,对保护会计电子档案有重要价值,应加强管理。
谁在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GAAP-USGenerallyAcceptedAccountingPrinciples)?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被欧盟采纳,欧盟国家的上市公司将自2005年起使用该准则,除此之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还为许多国家的会计准则提供了基础,譬如南非、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等。会计师在为欧盟公司及其联营公司、子公司做帐或者审计时,都会用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会计师在处理美国公司或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的帐务时,就会接触到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是为约12,000家美国上市的公司制定的,亦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指定要求的。在美国有股票或者债券上市的外国公司并不需要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公布帐目,但是必须准备相关的调节表,为美国投资者提供详细信息,说明如果采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所报告的净利润和净资产会有何出入。
对于美国的非上市公司,虽然没有一般的归档要求,但是,有大约15,000家非上市公司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来准备帐目,有的是根据银行借款的要求行事,有的则是自愿的。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制定的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为广泛,它包括数百条准则、注释、观点和其他权威性的规定。
从安然(Enron)事件可以看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以原则为基础的,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是由规则驱动的。事实上,二者都是以原则作为基础,也同时用规则来阐述原则。但是,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有更多的例外情况,用黑白分明的界线加以区分。所涉范畴更广,例如,对林产、电影、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有特别的准则。所以,比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些准则更长,更复杂,更全面。
毫不惊讶地,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反应了国家的关注和影响。比如,美国国会因为担心对新经济启动带来影响,阻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实施有关股权支付(包括行政人员的认股权)的准则。与之相对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因为必须在不同的国家使用,为适应国家标准的不同(尤其是美国和英国)而提供更多选择。黑白分明的界线和对注释与原则的广泛规定反映出,在一个董事与审计师极容易被不满的投资者的环境,准则有必要十分明确。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有何不同
二者的不同表现在准则的细节上。在进行2005年度转变的准备过程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修改了现行的一些准则,并为股权支付和企业合并制定了新的准则。许多改变都减少了其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差异。修改后仍然存在而需要调节的差异包括:
·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成本: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如果满足可收回的条件,应该将其计为无形资产,而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下,大多数情况要被注销。
·资产减值:美国公认会计原则首先将资产未折现的现金流量和帐面价值作比较,以确定资产的减值;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用的是已折现现金流量,对长期资产而言,这将造成极大的不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中,减值作为一个新的成本基础,不可以逆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却不是这样。
·存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允许使用后进先出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允许。
·分部报告: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加灵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在两个基础上进行分部报告(按业务的范畴或经营的地理区域)。
·在合并报表中对子公司的定义: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基本原则遵循多数股份拥有权的大前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是获得经济利益的控制权。对于特定目的的实体的处理不相同。
·企业合并:就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经公布了新的融合准则,对于研发,并构中重组,少数股权的处理仍然不同。
国际会计准则中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处理方式,其中一些选择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不相容。包括:
·物业、工厂和设备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允许重新估值,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中不允许。
·合资企业: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只允许以权益方式建立合资企业,国际会计准则允许比例合并。
·投资物业:在美国,这些物业要按照折旧历史成本计入帐册,国际会计准则却可以使用公允价值(即按照市场价值,市场价值的变化计入年度利润)。
·建设的借贷成本:在美国,利息和相关成本必须资本化,国际会计准则允许利息成本在发生时注销。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是否会融合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签署的诺沃克(Norwalk)协议,致力于会计准则的融合,并取得了了切实的进展。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采用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消除了企业合并处理方面大部分的差异。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就股权支付的标准提出建议,该建议与新的国际会计准则相似。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双方共同提出了短期融合改变建议,以消除现有的差异。其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改变是关于中止业务、待处置资产和或有负债等的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改变是关于会计政策变化和负债分类的准则。
关键词:新财务会计制度;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
自正式实行新财务会计制度以来,医院财务管理深受其影响。既提高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又为医院的财务分析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因此我们需及时了解医院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断调整改进,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分析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对预算、成本、影响,获得最大受益。
1新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机制
新的财务管理更注重资金的组织管理和运转。医院的财务管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组织规划医院资金、科学合理地分配以及处理资金方式,它在保障医院资金的组织、财务关系的协调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筹集资金科学配置,提高使用率;改革会计核算方式,使医院核算基础发生质的转变;对“固定资产的反映值为计提折旧之后的净值”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添加部分会计核算项目;进一步明确适用范围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进行考量。
2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各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2.1为构建新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提供良好契机。新财务会计制度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各方责任,形成决策、执行、监督各方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良好机制,突显医院负责人的领导地位,加强总会计师在财务管理上的主导作用,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有效管理、合理竞争,加强各方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2.2加强财务管理的科学规划,提高内控功能。新财务会计制度更加注重财务的规划性和前瞻性,在原有财务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作出决策,编制财务计划,对资产运营、收支管理、发展潜力作出更明确详实的剖析,有助于医院发展的总体部署。同时注重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岗位设置更加细化,责任更加明确,各方制衡更加明显,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结合,确保医院的财务管理更加有序、科学、规范。
2.3将财务预算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新医改实行‘核定收支、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财务预算管理办法,有助于医院在运行中将管理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分工,责任落实,将医院管理目标和实施效果相统一,对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控调整,保证效果不偏离目标轨迹;随时平衡收支配比,加强成本管控,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财务管理成本,随时将收支信息及时传达给每位干部职工,提高每位成员的节约意识,增强责任感。
2.4加速整合医院的业务系统。随着信息化速度的加快,很多医院都积极推广HIS系统等新业务系统。它的推行为医院业务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新动力。这些系统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其提出更高的业务要求。因此,医院更需要在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推动尽可能地整合各个业务系统,使新财务会计制度能够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5为医院成本核算奠定基础。成本的核算主要是把医院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核算。新财务会计制度重点强调成本核算和管理,并参照目标成本进行细化,采取结构分析、量本利分析等方法分析成本变动原因,完善成本管理系统,通过与同行比较和关联分析,完成成本目标,把握规律,减少能耗,提高效益。研究资料表明,在对抽取的200所医院的调查结果看,有96.84%的被调查医院认为新财务会计制度会促使医院加强成本管理,克服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因此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医院收集到的成本信息变得更加准确,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2.6使医院的会计报表体系得以完善。由于医院的资金流动性非常强,加之目前医院行业的竞争力与日俱增,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方面的改革,使其可以通过流动性的资金来保障医院经营的成本信息。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极大地促进医院对自身的会计报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资金补助、支出情况等方面的情况都更清晰和明确,为医院财务管理带来极大便利。
2.7加强绩效管理,强化风险意识。在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推动下,各级医院进一步加强成本绩效考核因素,将成本支出与所承担的成本责任相匹配,在绩效考核中,将成本考核、目标评价相统一,并进一步量化。对成本降低的科室或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缺少成本意识,对成本管理控制不到位的科室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处罚,并在职称评审和优秀人员的评定中有所体现。由此在成本控制方面会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新财务会计制度不管是对医院财务管理本身还是人员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这就要求各级财会人员要更加努力学习财务会计专业知识,提高财务风险敏感度,能准确地对当前或以后的财务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医疗卫生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这时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医院财务方面的改革刻不容缓。而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贯穿于医院财务管理始终,不管是领导管理,还是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系统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都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和参考,为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积极变化。医院方面应该积极落实这一制度,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任金月,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科技风,2016(13):72
[2]王慧,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6):217
[3]朱丽岩,刍议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6(21):139
1.财务管理意识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注重医疗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忽略财务管理工作。国家财政补贴、医疗卫生服务是其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不存在资金问题,自然,在日常经营运作中,忽略财务管理工作,盲目选聘会计工作人员,缺少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的考核,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忽略财务管理,相应的工作水平落后。
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整。因财务医疗卫生机构自身忽略财务管理,也不关心收支情况,时常出现违法行为。例如,在报销环节,即便没有凭证,只要领导口头交代,便能从会计人员手中自由支出现金。另外,不完整性在会计以及出纳工作中也有所体现。最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日常经营杂乱无章,无法准确掌控经营情况。
3.盲目投资。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经费自结能力一般,即便是日常薪资发放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此种条件下,部分机构无视自身具体情况,盲目投资,这对于本就羸弱的经营状况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4.财务监督不到位。部分财务人员无法全面落实相关制度标准中的内容,进而财务监督不到位。还有一部分财会人员缺少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性,财务监管有如空壳。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与改进策略
1.预算管理。
1.1预算编制。
1.1.1支出预算编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对于人员支出,应参照年度平均职工数量、社会保障以及薪资政策等编制计算。对于药品与材料的支出参照总业务量、工作计划等编制计算。对于其它经费支出应参照年度平均职工数量、平均支出标准、总业务量等编制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应遵循借助收入评判支出、收入和支出平衡的原则。对于财政补贴基础建设支出应参照相关文件和资料编制计算。
1.1.2收入预算编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因此,核算医疗收入的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功能定位、服务范畴、社会经济条件、人们看病需求、技术与服务水平等多种因素,系统考虑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实时关注药品作价政策。可参照以往门诊业务量、住院业务量和增长率,科学预算本年各项收入,还可依据计划门诊数量、计划人均收费水平,合理预算门诊收入,依据计划病床所用天数、计划人均收费水平,科学预算计算收入。
1.2预算执行。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审批后的预算是评判核算工作效果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履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面落实预算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增加收入,降低支出,增强预算束缚力,掌控预算实施情况,科学分析预算收入实施率以及支出执行率,加大对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力度。在年终应科学分析预算实施情况,对比预算收支和实际收支,合理评判预算实施效果,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2.资产负债管理。
2.1净资产管理。固定基金、专项基金、国家财政补贴剩余、事业基金以及没有填补的亏损构成了净资产,加强净资产管理,全面协调安排,充分利用,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
2.2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构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包含货币资金、日常存货、代收款额、预付款额等多项内容。日常存货是指低值易耗品、药品等,它是具体的事物,可为医疗卫生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并在流动资产中的比重较大。
2.2.1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应坚持计划采购、灵活周转、供需结合、定额管理的原则,核实物资数量和金额,保证充足的储备数量,避免不必要的闲置,充分利用库存资产,减小库存定额,缩减资金占用率,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益。
2.2.2加强待收款额、预付款额管理,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待收款额,缩减收款时间,针对代收款额开展合理的账龄分析,有效催收,降低坏账损失程度。
2.2.3特定设备、一般设备、建筑物和其余公共构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在新财务会计制度背景下,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有所提升,其定资产提升幅度较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科学分配固定资产,协同财务部门针对固定资产开展清查工作,切实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健全性,并科学分析固定资产使用,规避限制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固定资产,实现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3.收支结余管理。
3.1支出管理。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支出、财政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支出和其它构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支出。在支出管理中,应坚持科学开支、认真核算的原则。在支出活动中应严格参照相应标准,加强成本管理意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肩负着卫生服务的重担,其中卫生服务主要包含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在原有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中,要求针对这两种服务进行相应核算,对于不属于这两种服务支出的,可将其列入到待摊支出行列中,再参照科学的标准将其分解到以上两种服务支出的具体科目中,摊销时遵循关联性、经济成本效益关联以及重要性原则。
3.2收入管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收入主要包含医疗服务收入、财政补贴收入、上级部门资助收入和其它。在收入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及时收缴、严格合算的原则。伴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不断推进,基本药物采用零差率销售,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药品收入,且动摇了药品收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主要收入来源的地位,新财务会计制度,撤消了药品收入一级具体科目,并将其列入到医疗收入中来核算。医疗卫生收入作为其收入来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应严格遵循国家物价政策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参照相关标准收取看病费用,并按时结算,坚持今日发生,今日入账的原则。财政补贴包含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设备采购补贴、人力补贴、公共卫生服务补贴,在接受财政补贴时,确定补贴事项,清晰界定基本与项目支出补贴,并认真开展会计核算。
3.3收支结余管理。收支结余从字面上来理解便是日常支出与收入抵消后的剩余额项,主要包含日常业务结余以及政府补贴结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结余应参照相关规定列入单位预算。在这一过程应注意,对于结余中规定某种用途的不对其进行结余,而没有规定用途的部分在为正数时,参照国家相关规定用作事业和专项基金,若为负数,则应从事业基金中挪用进行补充,不再分配。
三、结语
1.企业财会管理的内容。现代企业财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现代企业制度的变化影响着企业财会管理的内涵与地位。财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等,是一项经济综合管理活动,也不同程度制约着企业其他管理的水平。财会会计安全是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的关键,是网络经济时代财会会计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也是会计监督的安全保障。新时期下的企业财会管理不仅提供了自主理财的功能,还为企业理财创造了高风险的经济环境。只有不断转变财会管理观念,根据新环境建立起与时俱进的管理措施,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竞争力。
2.财会管理的作用。财会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财会计划与财会控制两方面。财会计划有利于企业对计划期内的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与使用,有利于企业有效的节支;财会控制有利于健全企业内部物资价格制度;有利于财会计划的组织实施,提高各项财会管理的效率;有利于平衡财会收支,合理利用与调动资金;有利于良好的财会监督体系的形成,促进企业改善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二、我国企业财会管理的状况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还处于发展的阶段,企业传统的财会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要求。新环境下企业财会对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信息系统上要求实现自动化,管理者提供的会计信息会根据决策质量而定,更加注重实质,但我国如今很多企业在财会管理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1.缺乏与时俱进的财会管理观念。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影响下,财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企业应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积极加入改革开放的市场潮流中,在竞争中谋求发展,积极合理的对外投资,提高自身在企业中的竞争力。
2.缺乏科学的财会管理。我国很多企业在管理模式上没有顺应新环境进行适当的转变,缺乏科学的企业财会管理手段,管理人员的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没有形成完备的科学管理模式,缺乏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3.缺乏财会管理过程的动态监控。我国很多企业在事前预算方面没有做到很好的控制,企业的内部监控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缺乏动态的监控过程,没有区分独立监控与操作工作岗位,导致整个企业的监控效率低,这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企业财会管理的应对策略
1.及时地转变企业财会管理的理念。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市场的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与发展目标,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企业资本的市场效率,实现资源管理的合理配置。转变单一的企业利益追求模式,实现对企业综合的价值管理。企业人员要集思广益,将财会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实现企业财富值的增加。
2.建立科学的财会管理体系。在新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应具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财会管理体系的构建,稳固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国家应根据不同企业采取相应的系统规范措施,提高各个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进程,并根据系统的性质与性能进行软件功能的设置,增加软件的丰富性与实用性,为企业提供更专业、更具针对性的指导,这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与业务需求的处理,形成标准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便利的财务会计管理方式。
3.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以数字化的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企业财会管理模式中,企业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实施,财务会计信息市场的公开与透明化发展影响并改变了企业管理格局,使用财务会计信息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风险,企业需对对硬件与软件进行定期杀毒,利用防火墙减少病毒软件的危害,利用路由器对会计数据进行安全过滤。新经济环境的特征建立财会管理的安全系统,利用互联网科学技术的融合,提高财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4.提高财会人员的自身素质。企业财会管理水平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财会人才,企业应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专业与技能的培养,引导财会人员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财会管理素质与科学的管理水平。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的掌握,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相关法律的了解与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计算机水平,培养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要加强对网络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为提高企业的财会管理运行效率做出贡献。